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6:23:49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1

关键词:教育内修外炼

人类进步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教育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教育针对的是人,教是教导,育是培养,教育使人脱离了粗俗与野蛮,成为有教养的人。漫长教育过程伴随人类历史在不断完善中世代相袭,逐步走向人类的文明与完美。教育应该是我们培养的人,不是自然造就的人,而是社会希望造就的人,社会希望成为其内在结构所要求的人。也就是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为其人。通过教育改变其内在精神结构,其精神世界注入各种文明因子,善良、勤奋、勇敢、智慧诸多优良品质使人成为文明缔造者和传承者,人类历史中尽管每个时期教育制度不尽相同,教育方式千差万别,但希望教育服务于当时社会需要,追求推动社会发展的愿望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教育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前提,教育文明需要文明的教育。

一、教育是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

文明社会依靠人的素养创造建立,文明人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生成,教育的根本在立人、育人,塑造人的文明品性在于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提升和超越人的全面素质,逐步消除人性中的假、恶、丑,向真、善、美靠拢,因而,走向人类理想的文明社会离不开教育。

1.教育具有明确目的性

世界万物都具有发生发展的根源,教育是什么?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才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范围很广,无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围绕其鲜明的目的性展开,教育不是单行的,而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施教者从教,出于育人的责任,其内在素养与教育技术娴熟度关系到教学质量。受教者学习是为了感知了解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包括人自己。受教者要有远大的胸怀,高远的志向和宏伟的人生目标,当然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学习锻炼,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不断阅读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等书籍,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叩问心灵同时感悟世界。教育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施教者必须具备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关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在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找到、展现、突破自我。施教者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日常教育工作中,思考如何与受教者之间的相互沟通,达到水融的和谐。教育者的理性目的如果被感性主导,偏重于功利,内心充满私心杂念,其行为必定偏离正确的教育轨道,会借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条文,无孔不入的添加个人利益的筹码,势必造成不良影响。作为教育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其目的一定要明确而高尚,将个人功利心压制在合理的欲望范围内,坚持职业操守和做人底线,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为受教育者作出表率。同样受教者学习生活的目的也应明确而纯粹,人生观价值观当紧跟时代,不远离生命本真,始终以国家兴旺、人民幸福为最终奋斗目标,建立扎实稳定的人生根基。如果受教者的学习只为改变自身地位而接受教育,其生命价值将大打折扣,只有从个人索取角度站到为公奉献的位置,命运才会突变,人生境界才会高远。

2.教育必须有正确的路径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教育的路径由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决定,教育过程走什么样的路径取决于教育目的,取决于社会制度和教育管理者。正确的教育路径、恰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育成功。作为教育的执行者,施教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人是内心不断变化很难把握的复合体,施教者只有深刻理解教育的目的,根据受教者的个性要求,心理思想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教学方式深入受教者心中,通过、照料、对话、引导,促使受教者走上成人、成才、成功的道路。假如路径偏离正确轨道甚至走反,其教育结果必定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越走越远,施教者的培养路径不可局限于升学率、分数、名次的界定,忽视受教者的全面发展。热衷于表层的名利追逐,忽视受教者的内在精神培养,将学生等级化,教与学若不能融为一体,教育质量不可能提升。施教者的教育路径和受教者的学习路径,必须明晰而准确,坚决杜绝“学而不用”现象出现,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教育必须有准确的定位

国家是由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诸多领域组成的,教育占据重要的一席。教育定位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的,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依靠教育而强大繁荣,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教育政策都要有准确的定位,如果定位失误或者错误,将会造成教育错误的畸形变化,偏离教育轨道以及国家需求,急功近利和不顾教育的自然规律,用政治的硬杠杆片面干预,将出现不可估量的教育损失,阻碍教育的健康发展,危害大批的受教者遗患无穷。教育的准确定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以及整改措施,彻底化解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阻碍与屏障,最大限度调动教育者投身教育的热情,尤其教育决策者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把握大局方向,o教育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并敢于尝试各种新的教育方法,敢于突破困扰教育的樊篱,采取政策督导、经济鼓励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将教育从一个高度推向另一个高度,完成教育变革中的一次次飞跃。

二、内修是提升精神生命的最佳手段

教育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并非阶段性完成。人的肉体生命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精神生命是内在的东西,依靠内修去完成,内修是自我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内修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自我认识到自我实现,内修提升人的远见,缺少内修的人精神匮乏,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心灵贫瘠的游走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黑格尔将精神分为理论、实践、自由三种,教育中的内修便是提升精神生命最佳手段。内修的作用是提高思想意识理性观念,使人的生命力由内及外更具活力,内在精神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参悟的内修中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促进生命成长。

1.修心是干事创业的基础

人一切的行为由内心主宰,人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由内心发出指令操纵而完成的,人的内心是比外界事物更为复杂的深邃世界。心直行正,心斜行歪,人可以做大事做好事,也可以不干事干坏事,错误的指令会导致错误的结果,修心是将人心树正、扶直、养润,充满智慧、正气、正能量,人生境遇绝不是一帆风顺,充满坎坷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心中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不惧挫折不畏困难,勇敢向前才能干事创业。教育者施教靠心,受教者学习也靠心,心中不仅有自己,更有他人和社会,有无限的爱。修心是张扬生命活力实现生命价值的内在活动过程。修心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首先,真正的教育是心灵教育,心与心的交流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内心感情培养,意志建立和学习生活能力形成。自觉性是按照生活规则依照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去做的一种行为,对教与学双方至关重要。自觉性是明确该做、能做、当做。自律是人的主观意识,明确做该做之事,拒绝不该做之行为,正是自觉自律,生活才从杂乱无章走向良好秩序。反思是正心的必然过程,在提高知识技能的教育中,修正自己的心不偏离正确的生命轨道,依照生活的原则在不断反思中纠正改进,避免重复错误,得以迅速进步。施教者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选择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受教者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在思考中推理论证,达到触类旁通。其次,教育中充斥着“学习好一切都好,分数高前途无量”的价值观,偏重智育忽略其他的教育理念,造成教育双方认识上误读。修心是思想教育也是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2.修学塑造内在品质

学习是培养人的第一路径,教与学构成教育的框架,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无限生长的完美社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出贴近文明的完美的人,施教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受教者良好的内在品质至关重要。假如一个人具有渊博的学识而缺乏良好的内在品质也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建功立业。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只有具备善良、勤奋、助人等良好品质的人才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良好的品质表现在思想道德情操诸多方面,施教者当用心、用情、用爱去关注每一个受教者。用喜闻乐见的巧妙方式去感化改变受教者,不是用冰冷、机械、僵化的传统教育形式。古今教育中,体罚是一种常见的也是残酷的教育方式,在不断使用并不断翻新中,形成的教育压迫成为摧残人性的教育弊病,对受教者的身体和梦想及创造力具有毁灭性打击。惩罚不是折磨他人的身体或灵魂,而对过错应该肯定过错所否定的准则。一方面,修学是施教者在学习者生长期内严格管教,规范其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使用过度语言或行为暴力。因为压迫和强制使人心灰意冷,压抑扭曲的氛围中人与人的信任与忠诚,平等与尊严可能丧失掉,只有使用张弛有度的耐心说教,而使受教育者欣然接受得到健康成长才是高明的教育。强迫学与自愿学有本质的差异,学习效果也有天壤之别,施教者不可借助位置的权威,就算是出于为了受教者的公心,也不能成为逼迫受教者按照他的意志愿望去做的理由,应当尊重帮助受教者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学习、深造、修为。一方面,受教者在具备了成熟的意志和理性的自控之后,施教者当以启迪引导为主,为受教者提供自由宽松的W习环境,过度干预只会使教学双方矛盾激化无益于教与学。只有从道德的角度出发,人的内在品质才会变得高尚优雅,寻找到现实生活永恒的精神支撑,挖掘出个人不竭的前进动力。

3.修精神激发昂扬风貌

精神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反应,是通过后天学习培养成长起来的,在教育过程中,由于角色与位置的不同,受教者往往对施教者言听计从,产生盲目的崇拜,因而施教者应放低姿态,以谦逊的胸怀崭新的风貌,以昂扬的正气感召受教者,施教者的信仰越高尚思想越正确,传授的方式越恰当,产生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首先,施教者的精神风貌体现在教育中,是谆谆教导善的关怀,是倾心传授的爱的教诲,严厉中透着敬业与希冀,无时不刻开启受教者的智慧,鼓舞受教者的精神,但生活中往往有些不尽如意的现象出现,缺乏职业道德的漠不关心,体现出的是为糊口和工资而应付的混天熬日,重讲课轻效果的形式主义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征,是精神萎靡的前兆,本身散发的不良气息带给受教者的同样是一蹶不振的懒散,有害于教育开展。其次,精神状态的优劣关系到人的生活水准、学习质量、工作效率,仅仅注重形体上的修饰,服饰上的变幻以及为人处事的心机修炼,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秉性命运。只有不断壮大内心的精神世界,才能进发出战胜一切的无穷力量,无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将是终生的必修课,如果施教者犯了方向性错误,精神信仰偏离,危害的不止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代人,注重自我的精神培养,从成长走向完美是教育的关键。必须依靠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直至心灵的情感手段,使受教者感悟精神生命活动过程,不使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一颗奉献的心做人做事,实现生命的丰满、精神的丰盈、心灵的完美。

三、外练是强身健体的致胜法宝

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劳动创造是外练的三种基本形式。表面看外练是对形体的具体要求,需要完全依靠形体去完成,但人的形体是靠内心支配,形体运动与内心意志密切相关,如果说内修仅仅注重了内在修为,外练则是在外形带动下内心的进一步修为,强壮体魄是做事的前提,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做事的意志力,以及技能技术则必须在外练中完成。

1.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不仅仅是一门活动课程,同时是一门有形体积极参与的活动,体育中彰显出人的竞争运动,无不渗透着人类精神与文化,人类许多优秀品行便是在体育运动中获得的,最显而易见的是体育锻炼,它强健了人的体能,锻炼了人的肢体,同时培养出人争强之心,意志之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恩格斯说:“教育是体力与智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人需要体力与智力同步发展才称为完整的人。”最显而易见的是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作用是直接的,健康是人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人首先追求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了健康,智慧就不能表现出来,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可见健康是生命中第一位的,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虽然每个人对健康的认识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是保障健康的最佳方式,这是公认的道理。体育虽然与环境心性密切相关,体育锻炼却奠定人的生理基础,有利于身体各个机能的提升,对于缓解紧张情绪增加毅力,增强适应力及心里承载力都具有极大的促进帮助。

体育锻炼是教育的一部分,他不是阶段性的,同样贯穿于人的一生,无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是任何时期都不可忽视的,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体质还能改变或者弥补先天不足的影响,从而使人生减少缺憾达到完美。一方面体育锻炼给人以优雅的形体,改变职业特点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人体局部机能损害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力的震撼。体育运动散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体育在运动中孕育内涵丰富的体育精神,能丰富升华人的情感世界。体育锻炼上升为人人参与的全民运动之后,团结、协作、拼搏的意识随之增强,全民健身运动助推了精神文明建设。但在体育教育中,体育成为了一项硬性指标,奖牌、名人效应、学校知名度、加分等等优惠措施,鼓励竞技体育蓬勃兴起,另一方面它又遮蔽了体育的实质,运动锻炼添加进了与健康无关甚至损害健康的元素,体育运动成为了求名取利的附属品,锻炼变成了超负荷运动摧残身体的行为,高雅的运动形式被功利化。作为教育者,当不断反思纠正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端,使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成为全民健康的助推器。

2.实践活动的社会体验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实践是从理论到生活的重要过渡阶段,是检验理论锻炼技能的主要活樱社会实践形式以多样化存在,学习者对理论知识模糊的概念,通过实践则有了更深邃的理解和更牢固的记忆,将学习课堂搬到生产一线,使身临其境的学习者对自身所学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社会实践是正式进入劳动的试验性阶段。实践的特征是人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第一,社会实践成为了学以致用的平台,人类是不断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服务实践,在实践课堂上,实践者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所学知识技术的作用,体验到学与做的差距,体会到所学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理解,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得到很好的体现,回击了读书无用的谬论,尤其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更是成为了人才需求的热门。第二,读书只为分数重理论轻实践,严重制约了受教育者的良性发展,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有高学历则会有满意的工作,便可高枕无忧,他们认为不需要多此一举的实践,拒绝参加各种实践,虽然课堂上他们是施教者眼中的佼佼者,却常常在找工作中屡屡碰壁,眼高手低的现象频发,只讲学历不讲务实的状况使这部分学习者找不到恰当的职位,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第三,社会实践给学习者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改变学习者某些自以为是的观点,他们的内心情感也随之改变,开始体谅家长的劳动艰辛,理解施教者的谆谆教诲,更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未来。心理的成熟伴随身体成长,社会实践展现他们自身能力的同时,丰富了情感,磨练了意志,主观愿望得以实现。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2

【关键词】小学劳动课 反思 超越

在小学开设《劳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是任何人不能随意否定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高度来审视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劳动》课却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等诸多方面。暴露出许多先天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

一、劳动课的课程定位:是学科课程,还是经验课程?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告诉人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均衡的课程结构,这样才能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开设一门课程时。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类型以及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搞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课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国内的课程理论研究非常落后,甚至说课程理论研究处于空白阶段,造成了人们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观念落后,把课程等同于学科、等同于教材的认识相当普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遍建立起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观念,把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当作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课程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开设劳动课,以加强劳动教育,落实“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时,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按照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来设计和要求劳动课,使劳动课成了我国课程体系中典型的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尽管也强调“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因为它只强调了劳动课的实践性特点,而没有、也不可能把劳动课明确定位在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经验课程上。

随着现代课程理念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劳动课的课程定位问题便凸现出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课不应该是学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经验课程,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劳动课不应该是分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综合课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小学劳动课程本身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谁来开发?

受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自小学劳动课开设以来,小学劳动课的开发权一直集中在省一级教育业务部门,由省教育业务部门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全省统一使用的《劳动》课教材,学校劳动课教师则负责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全面落实《劳动》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方面,省编《劳动》课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很难切合各地、各校的实际,许多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或者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不大,或者要求过高,缺乏落实的必要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当前学生生活的实际,反映未来生活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但是,某省编《劳动》课教材却多年一贯制,有的竟是“第七次印刷”(1994年5月的第1版,2000年3月第七次印刷)。试想:如此一劳永逸的课程开发、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如何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兴趣?如何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深入反思《劳动》课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过高是其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适当下放劳动课的课程开发权,唤醒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明确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责任,改变他们仅仅是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建立教师既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当地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自主的、创造性地进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三、劳动课的课程实施: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3

通过组建大学生宣讲团的形式,把高校的德育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利用暑期返乡和社会实践的时机,深入宣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和工作安排,密切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宣讲团成员通过深入社会,实现“学习—宣讲—实践”三结合,接受国情教育、体验民生诉求、感悟时代精神,培养自身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感恩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拓展了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途径

宣讲团成员要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情况的“传播者”,首先就要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明白人”。这就要求宣讲团的成员充分利用书籍、宣讲手册、网络等工具加强自身学习,做好知识储备;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常识,学习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和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论述,及时掌握省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和动态。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宣讲团拓展了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途径。

(三)促进了高校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塑造健康人格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大学生宣讲团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宣讲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摒弃“艰苦朴素已过时、吃喝玩乐要高端”的享乐主义倾向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培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比如通过深入社区、街道、厂矿、农村等社会各个领域,与工人、农民、学生、商贩、自由职业者等不同人群同行、同言、同劳动,感知社会、体验民情,从而引导学生转变固有不良思想,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意识,促使其形成乐观、开朗、理性、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

(四)帮助了高校学生深刻理解社会变革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4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六年级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总结如下: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组织劳动课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劳动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积极探讨课程删减整和,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小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三、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继续搞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以点带面,拓宽教育范围。

2、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3、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本学期学校开设了一块开心农场,各班有一块种植地,开展劳动竞赛。

二、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本学期学生的纸工作品有二幅被选为大运会纪念作品。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班级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们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如每天包干区清洁和保洁进行被评比。

(3)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5

关键词:生产劳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演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时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公益社会劳动

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绿化学校和街道、在实习园地工作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后,曾经掀起了“红专问题”与“参加体力劳动”的辩论,引出“参加体力劳动是不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由之路?”等争论,并使得大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在公益劳动中积极改造自己的思想。

(二)勤工俭学

随着报刊、杂志发表的大量宣传勤工俭学文章,勤工俭学活动在高校开展起来,形式主要有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基本建设工地和运输业的劳动、校内外的服务性劳动和工业生产劳动等。[1]

(三)校办工厂

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和《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大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一切有条件的大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高校六十条”中还明确规定校办工厂必须安排学生劳动,并规定了学生每年参加劳动的时间。由此,校办工厂成为这一时期学生进行生产劳动的另一种形式。

(四)大炼钢铁

1958年8月的北戴河扩大会议后,形成了全民炼钢的高潮。同年9月26日《山西日报》的社论《以钢为纲大搞教育革命》,号召教育也要以钢为纲。与此同时,全国普遍停课,有的高校还建立起小炼钢炉、小炼铁炉,各地高校师生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

反思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党非常重视劳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作用。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钱俊瑞就提出,为了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应当把学习与参加劳动生产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大的成效。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2]其次,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上,还存在劳动过多、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的质量以及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党逐渐认识到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纠正高校师生在生产劳动上过多、过长的问题。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半工半读、半农半读”

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被当作一种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学校,[3]“就是一种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一种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4]形式主要有:隔周轮换、隔双周轮换、隔三天轮换等办法,后来还补充了“四四制”的形式,即“四小时工作,四小时读书,这是厂校完全结合的”,“工厂即学校,学校即工厂”。[5]高等学校是半工半读试验的重点,有的通过厂(农场)校合一的途径实行半工半读;有的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确定大学的办学方针为“两个结合”,即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有的文科院校附设工厂,或者迁到农场,办成半工半读或者半耕半读的学校。截止到1965年底,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已经试行半农半读的37所,半农半读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15%。[6]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一时期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一律称为“四清”运动。[7]自浙江省委组织1963年大学毕业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从1964年冬季开始高等学校文科师生分批下去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高等学校理工科师生从暑假起分期分批参加“四清”运动。有的高校利用原定当年的劳动时间、社会调查时间进行,有的高校利用两年的寒暑假时间进行。

反思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学校是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试点产物,“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在当时被认为是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最佳方式,代表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9]究其实质,一方面带有浓厚的“左”的指导思想色彩,过高地估计了当时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所受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严重,错误地认为文科毕业生将来会掌握国家的上层建筑,有发生“和平演变”的危险;另一方面,在这场由高校文科生为重点、理工科生后来也加入进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采取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形式,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实际斗争和生产劳动,在实践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末,在“”中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七・二一工人大学”里的“两化”

“七・二一工人大学”源自1968年7月21日为《人民日报》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0]同年9月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各地纷纷效仿。至1976年7月,全国“七・二一工人大学”增加到一万五千多所,学员发展到七十八万多人。[11]“七・二一工人大学”被当作实现“两化”的重要途径,即: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按照规定,整个大学期间,学员既要进行脱产学习,又必须定期回到车间参加劳动。

(二)朝阳农学院的“几上几下”

反思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无论是“七・二一工人大学”里的“两化”,还是朝阳农学院的“几上几下”,都带有深深的“”时期的历史烙印。首先,它们与这一时期“开门办学”的教育思想相吻合。早在1966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七名学生给中央和的信,建议实行“崭新的文科大学学制”,提出“学生每年要有一定时间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13]同年底,中共中央指示,认为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到厂矿和工人一起上班、一起劳动、一起学习。1968年底《人民日报》转载《红旗》第五期发表的调查报告《“土专家”和农业教育革命》,提出农业院校要统统搬到农村、要从“土专家”中招收、教学内容要联系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从1969年起,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国各级学校以“五七指示”为纲领,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实行“开门办学”。生产劳动,成为转变学生思想的主要手段。其次,它们最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七・二一工人大学”“不是什么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无产阶级的工具。它首先是政治大学。”[14]最终沦为破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在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的过程中,朝农经验被散布为“大学就是大家来学”、要把各类大学办成“政治大学”等谬论,一些农、林、医、师范等类院校纷纷迁往农村,或建立分校、教学点等,不少农林院校几经搬迁,一些工科院校也在农村建立分校,不仅耗费了大量物资和资金,而且大批校舍被占、大量图书和仪器等设备被毁坏,造成很大损失。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至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以知识服务社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教育部号召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群众和社会服务,“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1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各地高校掀起了“以知识服务社会”的多种劳动形式,例如,清华、北大等首都14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利用暑假期间,组成“好儿女志在四方参观团”;南开大学团委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开展“让南开校徽在祖国各地闪光”的为民服务活动;辽宁省各高等院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把知识献给人民”的活动;上海高校发起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性劳动服务;有些高校激励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还有些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或机关服务社会。

(二)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把劳动教育、军政训练等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一时期,部分高校开展了“社会实践周”活动,更多高校与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和机关共建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与勤工助学、与择业就业以及与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反思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肯定课堂教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形式的前提下,仍然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必要性。不过,相对于此前的劳动形式而言,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已经抛开单纯的体力劳动形式,更强调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来服务社会。同时,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提出了“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一起纳入教学计划,并在争取和借助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实践活动形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过,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发挥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理论难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4][1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67-468,470.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857.

[3][5][6][8][9][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72,388,383,378,372,403.

[7]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版社,1991:470.

[10]建国以来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05.

[11]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2.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素质 能力 成才

贯彻落实提出的“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

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路径。

一、历练素质奠基出彩人生

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职业教育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着力培养学生优秀劳动品质、敬业精神,让学生在做人的舞台上出彩。

1.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优秀职业素养的基础

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成人宣誓仪式、传统节日等重要纪念日,通过举行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以及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系列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五老”人员积极发挥人格感染力,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结合诚信考试加强诚实守信教育;结合学生实习和就业,加强爱岗敬业意识教育;结合贫困资助、勤工俭学,加强勤俭自强教育。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军训,强化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

2.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优秀职业素养的关键

成立“青少年学习教育阳光课堂”,聘请检察院、法院、公安干警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举办法制讲座,提高学生学法守法意识;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并邀请校外心理学专家作报告,解答学生青春期困惑。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全面了解、科学评估潜在的不良发展倾向,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举办讲座、个别辅导、开办心语热线、家校联系、定期回访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培养健康兴趣。

3.个性化教育是培养优秀职业素养的有益补充

为发展学生潜能,制定并实施《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方案》,举办手工制作、模特表演、书法绘画、体育竞赛、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棋艺大赛、礼仪之星等综合素质评选活动,开展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一份合格的求职信和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四个一”基本素质训练,学生在广阔舞台上特长得到展示,亮点得到赏识,潜能得以激发,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二、一技之长夯实就业成才平台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就业以能力为本。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论能力”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鼓励扎实学习技能、练就本领,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让学生在技能成才的平台上出彩。

1.良好氛围激发学练技能兴趣

强化学生劳动观念教育,大力宣传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引导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美好未来的观念,扎实学练技能,积极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2.优秀师资设施夯实育人基础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与产业发展同步或适度超前的专业设置动态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开发建设新兴专业,大力建设精品、特色专业,形成了覆盖当地行业企业的骨干专业群。加强师德师能提升,设立名师工作室,选派教师参加部级、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了一支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需要的精英团队,培养了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不断完善实训设施建设,借助各级扶持政策,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优秀条件。

3.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立足学生特点和职业需求,持续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鼓励学习第二专业技能,考取资格证书,拓宽专业知识;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开设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强化顶岗实习,促进技能水平提升。学生上岗适应快、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优,获得用人单位普遍好评。部分学生已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走上了管理岗位或是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成才立交桥架起大学梦想

当前,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终结教育”“断头教育”。各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政策,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规划,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了“立交桥”,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上应用型本科、读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让学生在人生发展中出彩。

1.挖掘潜力,帮助树立信心

进入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有学习习惯差、文化基础差和纪律观念差的特点。帮助树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是关键。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进步,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成功。为引导学生尽快走出中考失败的阴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树信心,需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优势,认识到通过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成功成才,一样可以实现大学梦想。教学中,要以优秀毕业生事迹、励志歌曲和标语、演讲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重新点燃学生的希望。

2.搭建优质升学平台

通过春季高考、与高校合作连读培养、参加技能大赛免试入学、读高级技工班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历水平。特别是围绕春季高考,不断加强高考教学工作。注重“教、学、考”的研究,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班级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坚持精心组织月考。召开高考动员会、誓师会、家长会、学法指导会、心理辅导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备考信心,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高考升学管理办法,升学成绩连年攀升。近年来,学校先后有1000余名学生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学习深造,部分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或已毕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家大型企业或考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就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四、小结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7

首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勤工俭学工作要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蛮干。一方面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充分考察论证。如云南省弥勒县农村中小学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经济结构使得积极发展种养业成为勤工俭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再如寄宿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食堂里面的剩菜剩汤养一些猪,但不能过多,多了就成负担了;也可以种一些蔬菜,丰富学生的伙食。这些项目对内可补充师生生活经费的不足,对外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长处是什么,什么项目能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其次,拓宽思路,多渠道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勤工俭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因而学校必需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学校原来有的基地要么被卖掉,要么被收走,如果只是学校出面协调,很难把基地收回。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面收回给学校使用或无偿划拨基地,如田地、鱼塘、山林等。另外,学校要与林、牧、农各部门在勤工俭学方面达成合作。这些部门每年都会有一些扶持项目,他们不仅会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还能给予勤工俭学工作很多技术上的指导。

最后,把握勤工俭学的正确方向。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育人,因此,勤工俭学工作也要以育人为宗旨,为育人服务。勤工俭学内容的选定与决策要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保持一致,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勤工俭学的一些项目还可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如同劳动技术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同社会课相结合,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勤工俭学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对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学校还可以把勤工俭学与三生教育结合。课堂教学着重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勤工俭学则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使学生感受劳动艰辛,学习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从中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通过勤工俭学,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三生教育”知识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深化。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开展勤工俭学的工作中以“三生教育”为指导,就能深化“三生教育”的成果,双管齐下,互利双赢。

总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将勤工俭学活动开展下去。学校要努力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将勤工俭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面,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劳动者。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8

【关键词】企业;需求;技能型;人才

1.学校教育培养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面对现阶段新时期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学校教育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培养的实践能力,主要针对人才的技能型提高做出研究与分析,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本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索,提高学习质量,树立全新的企业办学目标,学校培养的实用性人才要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要满足企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承担起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要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开辟出一条道路,保证人才的健康化成长,改善学校的传统理论教学思想,学校培养学生自我实践探索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感兴趣的企业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技巧给予解释和说明,帮助企业定期、定量培养需要的人才,现阶段以职业化高校为代表的各种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已经逐步得到了健全,培养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学校发展的目标,成为了我国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2.社会实践训练对人才培养的帮助

公共实训基地是我国职业培训事业的一项重大创新, 是劳动保障部门提高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平台。公共实训基地开放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根据职业培训的发展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功能,比如实训、鉴定、师资培养、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和示范性培训等功能,但最重要、核心的功能只有两个:实训和鉴定。要在实训上下大功夫,当社会实践训练达到高水平时,鉴定就能达到高水平,有了这两个支柱,就一定能够支撑起公共实训基地这个平台。要发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的作用,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民营公共实训基地, 对民营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培训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

3.岗位成才培养渠道是实现技能人才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3.1建立岗位成才的培养机制

学生自我的成才发展路径必须要与企业发展道路紧密结合,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岗位,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现阶段社会发展中,许多熟练技巧的工人与员工都是依靠师傅传授技巧逐渐成长起来的,学生树立自我正确的发展观念,必须要与单位经验丰富和工作能力较强的前辈多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这些知识与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互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岗位成才观念,培养自我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提高自我适应岗位发展的良好适应能力,提升自我的发展空间与职业化发展动力,做符合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3.2建立岗位成才激励机制

从1995年起, 劳动部会同46个行业部门及各省市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百名“全国技术能手”,并从中挑选10名技能水平最突出者,授予他们“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这项制度的建立,为技能人才架起了一座通往高级技能人才彼岸的桥梁,企业奖励有功的技术工人,国家把它作为一项制度确立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技能劳动者立足本职, 走岗位成才之路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4.企业培训培养渠道是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中小企业生产力的加强,提升了中小企业产品的品质与质量,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提升了本身的技术能力,企业的生产越来越多的注重市场中的需求与市场节奏的变化,高级技能的人才成为了企业长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技能型人才在着富有挑战的长期建设过程中,必须积累自我的经验,将理论知识柔和进实际操作,在企业中发挥自我的价值与作用,了解行业中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积累自我的发展动力,交流经验和技巧,企业也要给予这些技能型人才一个发挥自我能力的空间与平台,给予员工一种新型发展出路,让员工可以施展本领,越来越强。

4.1企业具有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的优势

我国1996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第二十条)。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也把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有些行业因工作条件特殊, 需要具有独自操作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并且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企业可制定培养方案加大自身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有许多企业走出了一条自己加快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路子,既补充了一线岗位短缺的问题,又使企业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双丰收。

4.2大企业具有建立培训机构的能力

一些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需求相应提高了标准,都建立了属于单位内部的教育机构与体系,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主要抓住几个方面的信息点:首先、要提升技能型人才本身的理论知识,丰富现代化知识结构,提升现代化的理论知识基础,其次、有目标有计划的建立标准的技能型人才培训机制,保证技能型人才都拥有一些上岗证书和职业资格审查证书,保证了基本的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化素养的实现。

4.3企业运用管理机制激励成才

目前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工人不愿意学技术,参加职业培训积极性不高,热衷于学历教育而忽略岗位成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来自职工本人认识和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来自于企业和社会。管理机制好,职工学习热情高企业的效率取决于企业职工的素质,好的人才管理机制会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挖掘职工的潜能,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激励人才成长。有些公司的各岗位人员经过知识与技能的全面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在岗人员只有加倍努力学技术,提高专业技能才不会被淘汰;保持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有可能获得上岗机会或竞争高岗位的条件。

5.产教结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

技能型人才必须要结合企业现实发展情况与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柔和两者的优势作为创新发展动力,吸纳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注重社会实际能力的培养,树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化素养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社会实践的理论化培养,将理论化知识与实践企业运营相互结合,保证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培养之间的完美结合,还要保证综合文化与专业文化的融合教学培养,让学校的专业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相互结合,实现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技能人才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谈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业,2004.20-24.

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范文9

关键词:教育;执政基础;青年

党的十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将青年群众发展放在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加以重视,抓牢青年培养是先导工程,用职业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用青年职业者观念牢固执政基础,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功能性作用,应明确三条基本途径,转变四个教育理念。

一、职业教育在育人中的基本功能途径

1.用职业教育育好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青年人,发挥教育孕育青年人才的摇篮和基地作用,遵循职业的实践导向,坚持学习育人、实践育人、岗位育人,着力培养“五型”人才。即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可靠型青年人才;提高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实用型青年人才;弘扬自立品格和进取精神,培养创业型青年人才;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科技型青年人才;加强团队意识和协同观念建设,培养复合型组织型人才。既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青年建设者,又要挖掘选树高精尖的职业领域青年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建设储备更多的各类职业才俊。

2.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特征发挥。即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要有职业实践的载体。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院校探索出了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程等许多好的实践教育项目,职业教育组织者还要在推动职业文化认同、参与技术技能创新、扩大就业途径等方面,继续探索出富有时代特色、符合青年特点的新的职业教育项目,实施职业对接和项目优化管理,使好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好的职业项目,技能人才培养的好品牌,从而扩大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增强认可度。

3.当好党和政府青年职业工作的助手。职业教育要发挥好普通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作用,把职业关系和产业推进中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联结优势和技术技能积累优势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在党政所需、青年所盼、职之所能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在社会关注点上下功夫,善于借势抓、联合抓、务实抓,增强借力意识和跟进能力。

二、转变职业教育职能思路的思考

1.在服务大局上,实现由“补充教育”向“中心教育”转变。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建设的某些领域,特别是能吸引就业的重要领域,可以直接参与发展,找准载体、融入过程、发挥优势,与相关职能部门“一盘棋”,与企业单位扣好扣,协力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深度参与经济工作,到职业发展一线去“见习”,让职业教育者碰难题、担责任,让双师型教师涨本领,历练过硬功夫。

2.在培育青年上,实现由“困境分流”向“自信认可”转变。广大身处职业教育中的青年学生,是教育的根基,是最需要理解、关心、关爱和关注的群体。职业教育的现状表明,生源中家庭困难青年、问题青年多,被动分流青年多,职业教育者必须既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握好大多数,又要做引导向上,选苗培苗,促进主动认同的难事,把青年认可度、特别是个人素质提高、学习动力增强作为重点,在解决“准职业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促进他们能动的成长,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特别是对社会的感情,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3.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由“教育自我小循环”向“职业社会大循环”转变。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应在职业大背景中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因此,要主动把职业教育工作放在党政大局中去设计规划,注重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努力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工作体系中。当前,职业教育并不缺少关注与重视,而是缺少整合资源,寻求突破的能力。今后,我们要大胆走联合发展之路,善于借助各种社会资源推进工作,学会借风借势、借威借力,使共青团走上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之路。

4.在评价方式上,实现由“自我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一个组织的价值和作用,要由其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去综合评价,才能反映出这个组织的真实状况。职业教育要积极探索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注重推动职业发展实绩和社会影响标准,评价方式要把党政领导评价、青年职业者评价、社会公众评价结合起来,区别普通高校的学术评价,充分借助产业评价手段,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动态掌握职业教育综合情况和社会企业认可度,正确看待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探索出富有时代特色、符合青年特点的新的发展路径。从而更加广泛有效地用职业教育的职能作用发展青年、牢固基础、影响职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尧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英]吉尔伯特.蔡尔兹著 王荣亭译 新世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