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预算管理的风险集锦9篇

时间:2023-10-13 16:08:31

预算管理的风险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1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预算管理;评价;优化研究

一、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企业的发展中,预算管理评价主要指的就是对企业综合并且全面的管理,既是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又是对全面控制约束力的机制。预算管理评价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比如,生产预算、销售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利润表预算等等。

(一)财务预算能够积极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

在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中,财务预算能够有效利用企业内部资金不断扩大资金利用范围,同时帮助企业谨慎进行资金的投资,从而减少投资风险。另外,在具体的预算管理中,还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减少资金成本,积极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二)财务预算能够有效防范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进行企业的资金回笼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可靠的资金回收,那么企业的周转资金就会受到限制,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财务预算,确定项目投资和融资方向,保证资金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回笼。同时,企业还要对资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要通过预算数据来合理安排企业的投资时间,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风险防范下的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员工未能对财务风险防范下的内控管理工作产生足够重视

就风险防范意识及内控管理工作方面而言,企业员工未能对其产生足够重视,员工对财务风险防范下的内控管理工作有所误解,因此无法使内控管理在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中发挥更多作用。虽然企业已经对内控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但是企业员工未能对制度的执行提供更多支持,制度落实方面的效果不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作用。部分企业对内控管理直接忽略,仅在上级检查时做表面功夫,装作按照内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上级离开时又恢复原本的状态。以上情况导致内控管理效果较差,风险防范能力被大幅度减弱,无法对财务风险方面进行快速有效的防范。

(二)内控管理动力及积极性不高

企业需要对生产及经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控制,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这也是内控管理意义所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利用各项规章制度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辅助,对各个部门及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行限制约束。但是这种限制和约束并不讨喜,员工对企业规章制度及内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和不理解,因此制度制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搁置。除此之外内控管理工作需要花费一定成本,从短期来看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未能着眼于企业长久发展及长远利益,内控管理工作的动力及积极性自然不高,内控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更好的落实。

(三)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缺失

企业利用规章制度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辅助,制度方面的合理与否同样对内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缺失,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更加重视,对财务风险方面的负面影响有所忽视,这种情况导致风险防范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可能导致内控管理工作出现漏洞,组织架构的健全工作也变得极为困难,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自然受限。内控管理制度受到监督评价机制的影响,后者可以对前者的落实及操作情况进行监管,若监督评价机制瘫痪,企业便无法对内控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掌握和判断,表现优秀和消极怠工的员工待遇相同,长此以往,内控管理制度便不再被员工所重视。

三、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措施

(一)企业管理人员要有树立战略预算管理的意识

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战略预算管理的意识。企业领导应该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首先树立战略预算管理的意识,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达到人员合理分配的目的。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要学会与其他相关企业领导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同时,领导者还要懂得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更新先进思想和方法,认清自己的管理目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相关领导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内部控制,缺乏战略预算管理意识,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出现外强中干的局面,直接影响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重视战略预算管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定期的对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抽查,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属于自身企业发展的战略预算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二)提高企业资金合理利用率,重视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资金,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资金合理利用率,重视企业资金管理。在项目施工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不断提高资金的流动和利用率,保证资金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回笼,从而不断提高战略预算管理水平和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企业相关负责人还要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让闲置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最后,企业还应针对各种坏账债权要实时地催收,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挑战和机遇,因此,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风险控制,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从而提高自身的财务预算控制水平。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系统,当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时,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还要建立预算绩效目标追踪制度,对预算绩效目标进行合理总结,把预算绩效目标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相关财务负责人还要学会与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意见,在企业颁布的措施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积极踊跃的参与,把相关的措施落实到实处,从整体上规避财务风险。

(四)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培训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的思想,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么工作表现良好、工作态度积极的员工进行,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那么工作散漫的员工,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另外,企业还可以定期指派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去其他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更新企业管理者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五)创造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

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与企业内部环境具有一定关联,只有在适宜的条件和良好的内部环境下,内控管理工作才能高效开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但是,我国企业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无法通过同一套标准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界定、规范和约束。基于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需要对规范和标准的内容进行制定完善,下面就如何创造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进行分析:首先,企业可以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管理人员可以从中获取更多收获,学习更多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及理念,对自身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同时也可以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进而对内控管理工作产生更多重视,认真执行和落实内控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其次,法人需要对内控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持。法人需要对企业负责,因此需要对企业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根据实际需要构建管理结构,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同时,企业需要对决策权进行分散,增加决策人数,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在这一方面工作中发挥更多作用:这种结构可以使企业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进行重要决策的制定。最后,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企业需要对自身企业文化及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明确,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在完善的企业文化下,企业凝聚力及向心力得到提高,员工可以严格按照内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内控管理工作的水平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晓媛.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16(2)

[2]周恒芳.金融危机后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4)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2

关键词:预算;风险管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158-02

近些年来,在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式下,电力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力市场也更加繁荣,但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众多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预算和风险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正确认识预算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将其正确运用于电力财务管理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预算与风险管理对电力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薪酬、成本、收入、利润等,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电力企业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有序、科学、合理,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规划,也就是财务预算,只有在预算基础上,才能对企业经营、投资等活动进行有效约束和限制,避免盲目投资等情况的发生。但是,电力企业所处的市场是复杂的,其中有许多不可预见性因素,在财务预算当中,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管理,这就导致财务活动可能会偏离预算范围,向不可控方向发展,引起财务风险,可能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对此,就需要通过风险管理来控制,将出现的风险直接消除或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企业财务活动继续按照预算规划进行,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只在风险发生时再进行管理,需要采取事先预防、事中控制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效果。为实现此目标,首先要做好风险的识别,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可能发生的风险,然后根据识别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最后做好经验总结,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2 电力企业预算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财务预算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都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避免企业经济损失,促进企业发展。在电力企业的财务预算当中,预算管理的对象有许多,包括企业各个投资项目、各个部门的成本和收益等,在这一系列的管理当中,受市场条件影响和企业内部自身因素干扰,会存在许多影响预算的风险,有许多风险是预算难以控制的。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在预算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手段,在财务预算实行过程中,发现风险后,及时利用风险管理的识别和控制方法,对此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地减小此风险对预算的不良影响,使财务预算按照指定的规划执行,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

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对财务预算起着积极的补充作用,在本身控制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之外,还能够确保财务预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风险管理可以视为财务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贯穿于财务预算管理之中的,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能够在管理过程中相互结合,共同发挥良好的财务管理功能,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 电力财务管理中预算与风险管理应用的方法

从上述可知,预算与风险管理对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做好预算与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对电力企业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3.1 完善电力企业预算与风险管理的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财务预算和风险管理功能发挥的基础,所以,电力企业要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对自身的预算与风险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措施有:首先,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经营活动、市场情况、竞争对手和自身财务情况等,以此为基础,学习并借鉴其它企业成功的经验,来对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改进,使其与企业运营、市场变化相符合,做好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的融合,使两者能够有效发挥其功能,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其次,在对预算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作为全过程控制的手段,需要根据电力各个部门、市场运营和经济活动情况等,从中选择合理的风险指标,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更有效的控制,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实现预算管理目标,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第三,电力企业的财务问题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在预算与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行持续改进,保证预算与风险管理机制的先进性,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自身健康发展[2]。

3.2 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的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都需要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完成,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低对预算和风险管理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预算、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定期进行总结交流,丰富管理人员的经验,才能保证预算和风险管理的执行效果。

同时,加大对预算、风险管理的教育宣传,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风险管理的重视,树立相应的意识,并结合责任机制、奖惩机制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预算和风险管理任务。

3.3 加强电力企业预算与风险管理的应用水平

在电力企业中实行预算与风险管理时,需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使预算与风险管理更好的地发挥作用,具体应用措施有:首先,从电力企业自身特点来看,属于资金密集行企业,设备购进、项目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融资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此,在预算和风险管理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就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融资渠道、手段的拓展上,针对融资存在的各种风险,加强控制力度,然后通过开拓经济活动市场,来促进企业业务的增长,借助市场手段来规避市场风险。

其次,预算与风险管理的执行除了要依靠财务管理人员外,信息管理平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进行完善,并在实际管理中良好运用此平台,确保预算与风险管理的措施被有效贯彻落实,得到精确的财务信息,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有效依据[3]。

第三,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其核心是资金的管理,预算与风险管理也不例外,为降低预算与风险管理的难度,还需要电力企业对自身内控机制进行完善,改革电费收取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资金储备,避免资金链紧张情况,使预算与风险管理更加容易实现其目标。

4 结 语

综上所述,预算与风险管理在电力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保障,深入理解预算与风险管理的作用,通过完善相应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采取预算、风险管理措施等,可以充分发挥预算与财务管理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秋.浅谈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在电力财务中的关系[J].赤子(上中 旬),2014,(11).

[2] 张慧燕.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0,(6).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3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预算 风险管理 财务管理

作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电力财务预算管理能够确保电力行业保持稳定发展,这就要求不断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完善。电力财务管理实践工作当中,也存在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害。这需要将风险管理与电力财务预算管理充分结合,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化分析,并逐渐摸索出有力的解决措施,提高实际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

一、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概述

财务预算属于对财务活动的规划,是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财务预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电力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收益,必须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不仅需要加强控制企业运营成本,还需要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一系列财务活动的可行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在进行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预估财务活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财务风险在电力企业运营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很多时候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作为电力财务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风险管理贯穿于电力企业运营的过程,存在于企业各项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工作中。

二、电力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通过对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预算管理中掺杂着风险管理的内容,只有将财务预算管理及风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作用,从而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基于对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性质与目的分析,两者之间存在共同的终极目标,即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正是由于这一共同点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尽可能避免企业因财务风险而造成经济损失,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风险管理可以算作预算管理中的一部分,贯穿于预算管理工作中,如果说财务预算管理是对电力企业财务活动的系统性规划,那么风险管理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说两者不仅最终目标相同,在行为上也相互结合,是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然的趋势与手段。

三、风险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的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在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电力企业财务的管理制度体系,这个体系是最基础的体系,它对企业基本财务收支活动的框架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企业只有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之上才能正常的运行。二是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通过这个系统融入日常的相应运营活动当中,并且逐步得到体现,最终一步一步落实到整个战略目标。三是风险控制体系,企业的管理者通过管理特征来对风险进行相关的预测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变动进行察觉,从而及时有效的来调整运营战略。这样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对企业内部运行进行完善,并且严密地控制企业运营中的一些关键点,然后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落实,风险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融合,防范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与电力财务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针对自身投资及运营的主要监测控制措施。绝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盈利同其内部流动资金的数量呈反比关系,故合理运用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充分整合这部分流动资金,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当然,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营当中整合回收资金的同时,也使得其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相应上升,其在使用资金的同时还存在没有充分结合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不断推动财务预算工作科学合理化的同时,完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有效保障资金流动的安全稳定性与合理的资金使用体制。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包含了资金的支出和流入两个部分,若收支不均衡,也会相应导致财务管理的风险性提升。从整体角度来看,风险管理和电力财务预算管理通过相互配合,从而有效引导企业实现资金的充分合理化运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电力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是电力财务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实施的基础,是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在具体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不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提高电力财务风险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分析电力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以及电力企业运营内外部环境,借鉴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出符合电力企业发展、适应时展的财务管理体制。基于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实现监督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功能,促进电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质量提高,为电力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受到内部机制的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给实际工作水平造成较大影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全面的风险理念,考虑到电力企业资金运行规模也较大,故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同时提高其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另外,考虑到电力财务预算管理及风险管理面临着复杂市场环境的考验,故相关人员应当具备对市场需求及电力企业自身情况的全面认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平台的顺利构建。针对已经从业的相关人员,则应当定期进行专业考核,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财务专业技能的熟练度。

(三)不断拓展电力企业的运营市场

电力企业的运营市场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在开拓运营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合理的开发手段,规避风险也较为重要。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市场的运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若电力企业想要提高效益,高效完成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则需要在开拓运营市场的同时,不断结合市场环境,调整财务预算管理及风险管理的方案。电力企业内的各部门应当逐渐完善内部财务信息及风险因素管理体系,推动自身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并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运营策略,促进自身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只有加强对两者关系的分析,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与预算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电力公司)

参考文献

[1] 梁英.基于电力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4(9):196.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4

一、创新与改进企业的战略预算管理流程

战略预算管理在市场经济日益竞争的激烈下使用很是广泛,然而,一般企业中就预算管理流程呈现的是扁平型,即:以战略为目标单向的拓宽,纵度不够,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不流畅,进而使得战略预算管理达不到目标的实现。风险防范是不确定的且没有明显目标性的,扁平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不能强化信息的衔接性,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孤立。对此,笔者认为,应创新、改进企业的战略预算管理流程,拓宽其纵深度,以网络状、滚动式的模式进行。即:

将企业分为四个层面:战略管理层面、预算管理层面、信息技术层面、业务运营层面。进而细化这四个层面的流程:

战略管理层面: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目标的分解战略目标的实施战略评估与调整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循环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和财务风险防范。

由战略管理层面的循环、滚动预测指向预算管理层面,其中预算管理层面则是围绕企业绩效目标进行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预算调整预算目标的确定……

信息技术层面:企业使用的ERP系统、OA系统、互联网等信息管理工具为预算管理层面的预算考评以及预算执行服务。

业务运营层面:这个层面涉及到的采购、库存、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分销、售后等内容都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体现。

这样,层面之间以及各个层面涉及到的内容流程都以网状和滚动式的模式出现,能够促使战略预算管理与企业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的有效性,提升了企业综合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等,为财务风险的防范奠定有效基础。

二、整合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业务

战略预算管理本身的实施需要与企业的目标、企业的资源配置等相融合的。它的有效实现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所有的资源进行无缝连接,有机结合。尤其,在多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财务风险不确定性、没有规律性等等,不得不借助外力来进行防御工作,而战略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能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进而降低风险性。传统的预算管理只是单一的将重心放在企业的业务计划管理,从而忽略了企业的发展规划、会计核算等内容。对此,笔者认为企业应将相关的企业资源:业务运营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与战略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强化企业整体系统的对接无缝,凸显战略预算管理的战略指导作用。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范畴,战略预算管理与企业整体系统的整合模式具体如下:

战略层战略决策与管理、战略财务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决策支持与商务智能

管理层绩效监控与预警、财务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计划与质检管理

业务层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质检控制、市场影响与企业渠道管理

这样,将战略预算管理与企业资源技术集成与整合,同时也是基于企业资源技术之上与战略预算管理集成与整合,实现双向的互动,动态的提供信息,强化决策的正确性,最终降低财务风险。

三、配置个性化的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

战略预算管理流程具有共同性,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是不同的,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发展战略方针和渠道方式,如:以玻璃厂为例,每个企业涉及的业务维度不同、销售渠道不同、卖给的客户以及收款方式等等都有着不同性;还有企业的预算编制,有的则采用年度预算,月度滚动,有的则采取的是年中预算编制,周期滚动的形式等等。因此,在实际的运用战略预算管理时,应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配置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为出发点,以河北某一集团性企业为例,具体战略预算管理模式设置如下:

第一,对战略预算的业务维度进行设置。业务维度主要设计销售渠道、销售结款方式、预算编制,其中预算编制该企业采取的是半年度预算、半个月(一周期)滚动,每天信息提交系统的方式,这样,集团总部的决策层能够通过财务技术系统观看每个子公司的业务和预算情况,诸如:销售收入、现金流等等信息。同时,通过这些数据信息,集团的核心负责人可以通过预算系统来更好的做出数据性的分析,及时调整战略方针和目标,降低财务风险性。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 风险内控 全面预算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对企业业务、资金以及信息等要素的整合,以明确适度的权力划分和业绩评价等方式,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有效贯彻。电力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企业,其预算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把经营决策与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以促进内部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建立起涵盖预算编制、执行、分析以及考核等在内的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资源配置的方向和发展重点,促进电力企业的经营业绩稳健增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撑。

一、企业风险内控的基本概念

在当前经济活动日趋激烈的社会发展阶段,企业对于风险管理更加关注。风险内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实施的内部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活动,具体来说,是为了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而制定和实施的内部控制活动。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注重风险内控,可以引导和帮助企业合法经营,有助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做到企业财务相关报告的信息完整真实,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工作,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完善企业的经营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当前电力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电力企业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应该看到,电力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导向性应该继续深入

在制定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如果忽视企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战略的指导,预算管理仅仅考虑企业短期活动而忽视长期发展目标,致使短期经济指标与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不适应,各编制之间的预算相互之间无法衔接,这将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预算管理也就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当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缺乏编前系统分析和科学管理问题,部分企业存在“重编制、轻执行”问题,预算未能充分发挥“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资源调控和引领作用,这是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显然,电力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要发挥其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导向性功能,进一步加强科学细致的事前规划,防止企业对外投资与电力主业相偏离,否则不仅占有大量企业资金,而且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二)标准预算体系建立不够完善

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建立标准的预算体系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对于预算管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活动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以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很多电力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标准预算体系建立不够完善。还有一些电力企业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对市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编制方法简单粗放,预算指标不够客观,也没有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估。因此,企业财务编制的内容往往缺乏科学性,也不够完善,不能完整反映出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以及业务预算等内容。

(三)全员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执行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企业少数部门以及财务工作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全员参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员工把预算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关系不大。在编制预算时,财务部门与业务、职能部门之间协作不畅。全员参与意识有待提高,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产生出不利的影响。

(四)预算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

随着当前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对外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这种复杂多变的场环境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预算应该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设,促进企业财务预算评价标准更加科学。但是,应该看到,电力企业的预算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平台进一步融合,解决各业务专业子系统中的数据无法实现横向贯通的问题。因此,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由之路,这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电力企业进一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要想取得有利地位,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努力消除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对企业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由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组织,充分确立预算工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他相关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制度安排,使企业所属要素按照一定的职权范围落实到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身上,并且努力实现企业运行以及管理工作过程的信息共享和有效融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监督机构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权威性。因此,电力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担负起全面预算的编制及管理以及监督工作,而不是仅仅委托财务部门来组织预算管理的贯彻与实施。

(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确保相关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现并及时纠正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错误以及舞弊情况,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企业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并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要贯穿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只要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否则很容易出现财务漏洞,导致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对预算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和考核。

企业预算管理是否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预算目标能否实现。而对于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就成为预算管理的关键和重要内容。因此,要对预算项目的过程进行控制。在预算的关键环节要设置一定的控制点,并建立起严格的授权、审批及考核制度,做到严格把关。同时,要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查找原因。

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从企业生产、发展战略着想,全面考虑风险防范,确保企业科学、持续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莉.论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27)

[2]梁承宇.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j]. 现代企业文化 ,2009(29)

[3]胡春燕.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 2009(12)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 优化 方法

一、引言

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当中,通常会遇到很多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发生了财务风险,就会给企业的生存与今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企业必须学会变通的处理在金融市场中遇到的风险,依照市场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自身的预算管理体制。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体制不完整

企业缺乏完整的战略预算管理体制,引发企业在完成管理的时候无法做到有章可循。企业需要创建一套完整的战略预算管理体制[1],增强对企业的监督管控,才可以给企业完成正确化管控。企业要将财务管控与企业的自身的控制相联系,体制不完整或者相关管理人员没有严密根据制度完成其相关工作,都引发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战略预算管理的员工素养较低

有些企业出现了战略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素养较低,预算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技巧与观念,无法较好地完成管理的任务[2]。企业关于员工的培训也未能做好,职员缺乏较好的战略预算管理目光与管理素养,关于企业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迅速地进行发现,关于政策与制度的改变也缺乏较好的良策,这些都会阻碍企业的战略预算管理的实施结果。

三、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密切关注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作为企业运转的前提,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当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准的好坏表现在资金运转效率的好坏,而企业的效益也跟企业资金的运转存在很大的关联。所以项目施工进行的时候需要将预算管理作为重点[3],特别关注资金的流向,提升资金的科学使用,完成企业的资本得到合理的循环使用,增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程与战略预算管控,完成企业长期有效的正确规划,在合适的时候增加企业的规模,让空闲的资金获得有效使用,增加企业的效益,进而完成企业项目管理目的。另外关于企业中的过时废气的设施必须完成改进与维护,进而降低旧设施带来的企业较大的损失,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另外企业关于外部的应收账款与各类坏账错账等债权要及时地完成催缴,进而解脱企业的债务链,加强企业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水准,增强企业工程项目里财务管理的自身管控。

(二)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风险控制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企业获得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企业的机遇更大了,挑战也就更大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风险跟效益是同时存在的,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风险观念,增强对企业风险的防范与有效管控,企业的风险管控必须将预防作为主要,就是利用添加、弥补或者标准化各自身控制环节来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利用创建企业风险预警体制与风险管控体系,让企业在遇到风险的时候可以快速使用方法解决。企业要在企业的内部培育风险意识,创建预算绩效目标跟踪体制,监督预算绩效目标工作的实施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给预算绩效目标的工作完成归纳与评定,关于预算绩效目标工作未落实的必须增强落实速度与力度,目标工作发生问题的必须迅速避免风险。另外企业必须增强企业自身的沟通,确保企业信息交流通道的顺畅,在企业发行的方法当中,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加入,确保企业的措施能够每个人都进行参加,才可以降低企业的决定失误,减少决定中的风险。

(三)增强给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员工完成培训

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员工的个人素养较低就无法较好地引领企业的运转。企业必须定时给预算绩效管控的工作人员完成相应的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技巧与工作素样,培育爱岗敬业、尽职则守的个人职业道德[4]。关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也必须完成定时的培训,培育管理者预算绩效管控的想法,让管理人员关于预算绩效管控拥有其基本意识,接着走出预算绩效管控的认知盲点,增强对预算绩效管控的高度关注。定时派送企业的管理人员完成外部交流,快速的更新企业管理人员的预算绩效管控数据,确保管理人员获得的思想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的管理水准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因此对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的具体措施进行加强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完善,比如增强给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员工完成培训。进一步为我国企业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奠定尤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琳.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如何防范财务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03).

[2]薛绯,顾晓敏,曹建东.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动因研究[J].知识经济.2013(01).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7

关键词:财务预算;回避;财务风险

一、财务预算对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发展扩大其面临的风险就会很多,财务风险更是甚多。目前企业财务风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的资金流动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与企业债务还款时期发生冲突就会引起财务风险,因为企业在还款时期内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企业的债务,就会导致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受到损失,更为严重的就是企业不得不宣布破产等。

如何最大程度的克服企业现金流动不足与企业债务到期日之间的冲突,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最好的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通过对企业现金流动量与企业到期债务之间的科学规划,合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在进行会计财务预算编制时要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因素充分的进行考虑,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债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有效地预算编制规避财务风险。

二、财务预算控制对提高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意义

1.财务预算控制是对原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再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财务功能出现了新的变化,财务管理功能除了具有财务决策、组织等功能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尤其是企业所处的环境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要求企业要具备较强的识别、预知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因此企业在财务方面的风险控制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企业在财务风险发生前可以采取积极地措施,通过有效地手段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影响,进而增强企业的风险抵抗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力。

2.对财务预算的控制促使财务管理者更新观念

财务风险管理观念是企业财务管理者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决策财务管理问题的根本点,传统的会计管理观念过重于对会计实践的操作分析,而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面对日益复杂的会计工作环境,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更新传统的观念,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财务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中,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对财务风险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另一方面要理解财务风险的实质,理解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一面,合理处理财务风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处于各个阶段时的财务预算

1.在企业的创业初期阶段

企业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对项目总体的收支进行预算,并且分析项目的经济绩效大小等,同时总预算要充分的考虑企业财务不确定因素。因为企业在初步阶段,其资金流出比较多,可以说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再者由于企业处于初步阶段其风险因素比较大。企业为了发展自己扩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如果其使用的全部是自有资金,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就相对比较小,而如果企业在战略上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就会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在成长时期,急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开发市场潜力,这时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现金预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营销策略是财务预算的核心工作,进行财务预算时要考虑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时,这时公司各项借款较多,要注意在时间上进行安排,必须为未来长期负债的偿还做准备。企业成熟时期,市场增长虽减缓,但企业已占有相对较高、较稳定的份额,一般来讲现金流量为正数,且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此时公司的潜在风险是成熟期长短变化导致持续经营的压力与风险,是成本控制压力与风险。这时成本控制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企业欲达到期望收益必在成本上进行挖潜。

3.在企业衰退期,销售出现负增长,这时不该继续扩大产品的生产,编制财务预算要做到监控现金有效收回并保证其有效利用。此时公司有较多现金,若无较好的短期项目,应该归还可以还掉的负债,减少公司财务成本。

四、提升财务预算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1.正确认识财务预算对于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

财务预算就是通过科学的财务规划实现对企业全部资金的可以使用安排,以此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通过财务预算可以合理的调整企业的内部结构,合理规划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通过控制企业的盈利水平与资金流动性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度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财务管理者的积极推动促进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也要加强对于财务预算工作的认识态度,避免财务预算工作失去其真实性、独立性等。

2.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企业在财务预算方法上主要采取一些三种方式:弹性预算、静态预算以及滚动预算。相对于静态预算,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它能够在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中实现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动态管理,而静态预算主要是应用于比较成熟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并且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它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期内不变的业务而言的。因此具体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企业财务管理者一般将弹性预算与滚动预算应用在企业的财务预算中,因为它们二者之间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滚动预算方式特别适应于企业的日常财务预算,滚动预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根据新的财务管理问题及时进行财务预算的调整,并且在一定的预算时期上进行延长,使得预算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相适应。

3.合理选择规避风险的方法

3.1回避风险法。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方案时要遵循选择风险系数最小的原则,通过理性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预算方案,在保证实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采用风险小的方案,以此最大程度的回避财务风险。

3.2降低风险法。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法可以采取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

3.3转移风险法。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要具有风险转移意识,通过参与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等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经济效益,比如通过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将企业一定的财务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或者通过与其它企业合作等方式,将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它企业一起共同承担。(作者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参考文献: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8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成因与对策分析研究

一、铁路运输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然而竞争的激烈导致了企业不得不面对来自多方面的经营压力与风险,铁路运输企业也不例外,分析其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部环境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多元化,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主要 针对的是大量的货物集散,随着市场的繁荣所涉及到的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而此种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给财务决策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容易导致管理的失误,这就是风险的成因。此种外部因素包括了经济、法律、市场、资源等。

其次,财务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其风险程度的加大。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风险当然也来自内部,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对企业的各种经营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而目前企业的多元化投资、货物集散、账款管理等都较以往增加了复杂了复杂性与难度,因此导致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当然就存在风险。

最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管理层与财务管理部门面对风险的出现与后果没有形成忧患意识,对风险的理解过于狭隘,缺乏将风险、预算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中的思想,忽视风险也是产生风险的最大诱因。 二、铁路运输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根本对策分析

1.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现实规划的方式,即按照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实现全面的预算与规范化管理,预算建立在对外部、内部环境的科学分析与预测基础上,用必要的制度来限定企业某个时期内的经营与财务管理目标,以此规范企业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从本质上看,预算管理不单纯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经营的理念,管理的机制,甚至是企业的文化。全面预算制度是公司内部的一个十分严肃的管理观念,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往往会出现矛盾,其中公司战略目标往往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财务管理的某些制度却制约此种支出,这就出现了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当然也就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风险。

从全面预算的角度看,风险就是一种无序化管理的后果,因为企业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进而形成了经营的漏洞而导致风险。而预算正是利用有计划的科学控制来降低此种无序化的程度,将企业的资本运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而此种控制不是完全消除了经营的风险而是降低了风险出现的几率与影响的范围,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也通过预算推动企业有序的发展。

2.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的实现思路

首先,预算管理应是一个系统管理项目。预算管理涉及到的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多元化经营行为,因此预算管理应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管理机制。在运输企业预算中,应保证其全面而完善的管理特征,注重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之间的关系,将预算细致化并与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挂钩,继而以全面预算为主导完成对部门预算的责任下达,从而使得预算机制更加的有效而具体。

其次,将预算纳入到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铁路运输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中应将其纳入战略规划中,因为预算管理如果仅仅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不能起到真正的实效的。要实现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因为企业战略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而预算是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对企业战略发展进行规范与计划,是保证战略目标科学化的必要措施。

最后,利用预算降低风险时应保证其人本管理内涵得以实施。在编制预算与控制风险的时候应保证实现对每个人、每个环节的细化,尤其对基层部门的预算管理应做到一人文本,突出预算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到既能突出管理效果也能激发积极性,使得预算的执行更加的容易且主动,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管理降低风险的效果。 三、铁路运输企业预算风险的控制

1.控制编制

铁路运输企业在利用全面预算制度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的时候应注重对编制工作的控制,明确编制德尔参考依据、程序、方法等,并对其内进行规范,避免预算过程中出现指标性偏差。在采用基数增减算法进行预算的时候应对上一年度的预算达成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因为特殊因素造成的预算超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力求全面而科学的借鉴,同时对本年度可以预见的经济形式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此获得科学的预算目标。

2.控制执行风险

逐级实施预算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时候应注意制度的执行策略,即应保证预算目标分解的科学合理,并可以落实到每个基层岗位,从而实现控制成本,防堵漏洞的效果,让各个岗位、环节都应成为执行预算的责任人。

3.预算与考核挂钩

将预算的达成与绩效挂钩,从而使得预算首先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基层员工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并自发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同时也可反馈意见对预算的编制进行调整,使得预算区域合理化。

预算管理的风险范文9

关键词:新常态 企业管理 预算风险 防范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所面临的预算风险也变得更加突出,这些风险的存在将严重的威胁到的企业的发展,稍有不慎便会给企业带来无可换回的损失。因而做好预算风险防范工作也是成了了企业预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企业面临的“新常态”

企业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新常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与曾经的“旧常态”相比,在“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会减缓,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将会不断减小,因此企业生产成本的管控工作将会变得更加重要。企业只有不断的通过技术革新,管理改革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二是在“新常态”下企业的竞争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其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做好各种风险的防范工作,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潜在风险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危害。

二、企业预算风险防范的基础知识

(一)企业预算风险的概念

预算管理是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中的一项主要工作,但是由于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风险众多,在制定预算的规划过程中稍有差错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谓的企业预算风险主要指的在制定企业预算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干扰因素、预算编制人员的自身因素以及企业预算编制的总体水平的影响,企业实际的预算编制结果并不能很好的与最初制定的预算目标的达成一致,有的甚至还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产生巨大的冲突,这便是企业预算风险的主要涵义。预算风险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各种潜在的风险,最大限度的提高预算规划的合理程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预算风险防范的基本工作流程

企业预算风险防范工作主要包括风险辨识、风险等级评定和风险防范措施的采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预算风险的辨识是整个预算风险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是风险等级评定工作进行的前提条件。在预算风险辨识的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应该通过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专家讨论、组织结构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等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提前判定。风险等级评定主要根据某种风险出现的概率和其能够对预算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有利于提供风险防范工作的针对性,以提高整个工作的工作效率。理论上来说企业的预算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但是倘若能够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完全可以将预算风险带来的危害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三)预算风险防范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预算风险防范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可以最大的保证所制定的预算规划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为企业的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二是有利于为所制定预算规划的施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使得预算规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企业员工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可以有效减小预算规则在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三是有助于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在如今企业发展的新常态下,成本控制是企业提供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企业制定预算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对成本进行控制,假若制定的预算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目标出现偏离,那么企业的成本控制的效果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企业预算的风险进行规避,也将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产生较大的益处。

三、新常态下企业预算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预算编制工作过于形式化

虽然说如今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预算编制部门,并且也会制定相应的预算规划方案,但也有部分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过于流于形式,而并未落到实处。造成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企业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程度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因而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重形式而忽略了预算编制工作的最初目的,所指定的预算规划也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更谈不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例如部分企业在制定预算规划的过程中,很少会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以及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各种明确的预算评价指标,通常情况下预算编制人员为了省事都选择一些模糊的预计指标,这种指标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都有待于商榷,因此使得预算管理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二)A算制度的系统性风险

虽然说高质量的预算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添加不少的动力,但是预算也并不是万能的,其自身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预算自身就具有系统性风险,任何企业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预算制度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源自于市场的变化,在当前的体制下大部分企业的预算计划都以年为单位进行预算的规划的,但是市场情况却是瞬息万变,在制定预算方案的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很难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精准的判断。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风险

不完善、不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不仅会严重的降低预算制定和执行工作的工作效率,还会使得所指定的预算始终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组织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职责不清,企业内部矛盾突出等问题的产生,例如某企业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并没对组织结构进行层次划分,没有将预算中的各项指标都细化到各个具体的部门,从而使得在预算考核的过程中更加无从考证。此外有的企业虽然建立内部的预算组织结构,但是由于难以实现与当前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兼容,其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阻碍,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风险。

(四)预算执行不严格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形势下,大部分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预算方案,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但是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急待于解决。很多企业在年终考核的时候都会发现,考核时候得到的实际数据经常会与最初的预算指标相差甚远,这一方面既与难以把控的市场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预算的执行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某些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经常不严格的按照预算办事,超支、越权的事件常有发生,虽然在某一件事情上该问题导致的危害是有限的,但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因此预算执行不严格也是预算风险的一大主要来源。

(五)企业文化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富有激励性、激昂向上、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将为企业增色不少。企业文化对预算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有的企业由于缺乏对自身文化特色的清楚认识,在预算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是按部就班的挪用别人的预算方案,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所制定的预算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外还有部分企业的员工,由于对企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信仰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各部门都在为各自的利益而战,而忽视了企业的集体利益,从而使得企业的利益蒙受损失。企业文化不健全,没有明确的价值理念和经营目标,员工缺乏行为约束准则,对企业预算带来的影响更加难以被发现,因此也常常容易被忽视。

(六)考核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企业预算的考核由于涉及的方面众多,长久以来大部分公司的预算考核工作都是由预算编制部门自行完成的,这种考核机制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很少有预算编制部门能对预算完成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再加上现有的预算考核机制又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在诸多工作细节还还存在职责不清的普遍问题,因此在预算考核的过程中难以对预算完成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此外预算考核机制的不健全还还会使得预算的执行工作缺乏更加明确的指导依据,从而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独立的预算考核部门和一套合理的预算考核机制对防范预算风险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四、新常态下企业预算风险防范的策略

(一)做好预算编制阶段的风险防控工作

好的预算编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预算编制阶段便有效的对预算风险进行防范能够极大的减少后续工作的工作量。具体而言,做好预算编制阶段的风险防控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都企业的战略需求、财务状况、资源配置、技术水平、人员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保证所制定的预算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细化各项预算风险评价指标。准确的识别风险是风险防控的基础,对当前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得风险评估工作更加有据可依,而不是任由评价人员随意而为。三是做好重大风险的应急预案。对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在编制预算的^程中便要做好既定的应对方案,保证当风险出现时仍能有条不紊的应对,尽量降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监督与管理的缺失是预算不能得到严格执行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需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设立预算监督部门,及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进,并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公开,多与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二是强化对预算审批权限的控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对已制定的预算规划进行更改,保证每一项预算工作都能够有序的进行。三是及时的将预算执行情况反馈给各部门,对于出现的较大偏差,应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检讨和改正,从而减小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再对后续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机制

考核体系不健全,考核结果未能受到重视,使得企业预算成为了一纸空谈。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机制,重点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体系,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而不仅仅是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采用制作考核报表等方式将各项数据进行量化,从而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二是将预算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和职位晋升相关联,预算情况执行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而对于表现糟糕的部门不仅要对其进行惩罚,还应让其深刻的反思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员工的预算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得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预算风险防控中来。

(四)提高对预算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加速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

预算工作的工作环节多、工作量大,因此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一项主要工作便是加速对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企业的发展前途将十分渺茫。企业预算风险的防范工作同样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只有有了更多技术水平高、职业素养高的人才,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企业所面临的预算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五)提高预算风险管控系统的信息化程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也是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提高预算风险管控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提高预算风险把控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建立信息化程度高的风险管控体系,不仅需要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数据的处理,更应该通过对生成数据的挖掘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估。在提高风险管控系统信息化程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情况,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信息化预算风险防控系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发展的新常态下,企业预算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突出,企业只有不断的对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等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准确的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才能最大的限度的减小预算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扶群英,彭小平.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需求[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2):40-42

[2]梁松 .论企业预算风险防范措施创新[J].诚实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

[3]罗湘.论企业预算风险防范措施创新[J].开放导报,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