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集锦9篇

时间:2023-11-02 15:56:00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高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58-02

自从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高校落地生根,截至2010年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原国家教委在专业目录中将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培养目标的实践也未尽人意。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进行研究。本文结合笔者对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四所高校所进行的专业调研,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模式,以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还未有清晰的界定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基本范畴的理解,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原国家教委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这些范围主要涉及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范围。但是目前国内出现的新型组织形态,如非营利机构、公益机构、第三部门、非政府机构等是否等同于事业单位,还未有定论。因此,将公共事业管理范围限制于“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是否能够全面有效地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范围,不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课程建设,也对于我国培养适合公共事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向纷杂

基于已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校的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多依靠原有的办学基础。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办符合自身情况的专业,虽然该专业的名称全国是统一的,但是各高校专业的办学方向是纷杂的。例如,上海电力学院的特色为,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工商管理专业优势,同时结合学校电力专业背景。上海理工大学的特色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有关的人力、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的通才,偏向于研究型。杭州师范大学的特色为紧密结合师范专业特色,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其学生就业定位于能在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学校、成人教育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工作,并能从事教育学等学科教学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色为,挂靠医药专业背景,其中又分为三个子方向: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药事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子方向的划分特色突出,与该院现有师资等资源有效整合。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混乱

2003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提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课程规范意见,但由于尚需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征求全体委员意见再行修改,因此没有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著名专家娄成武教授指出,这个专业脱胎于行政管理专业,规范后的专业课程应立足于政治学、经济学两个学科基础。但是也有不同意见,也有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于管理学的学科基础。从目前的学位授予就可以看出各院校课程设置的偏好与不统一。例如,大多数院校将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授予管理学学位,但也有一些学校授予教育学、法学等学位。课程设置的不统一,妨碍了全国性的深度专业建设,至今全国尚未有明确的专业硕士点成立。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高校的师资基础为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方向,真正的专业教师几乎没有,而转行的教师太多,整合的程度比较大;从总量上看,教师人数偏少,职称学历结构偏低。此外,由于大多数老师是因工作需要才转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因此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也致使在课程设置上大多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等同,这也极大地妨碍了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关于专业设置理念

我国学术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位尚存分歧,但一般而言,都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子领域,即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附属领域,其目的是较为集中地研究公共管理领域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在公共事业组织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公共事业组织的活动和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要提高公共事业组织活动绩效,促使公共事业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范围界定,公共事业涵盖范围不宜太过于狭窄,既应该包括科、教、文、卫、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应包括非营利机构、公益机构、第三部门、非政府机构等新型组织形态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和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范畴;随着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以肯定地预期社会将需要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以上海为例,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缺口较大);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务,虽然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但是其前途是光明的,必须坚定继续办学的信心。基于上述考虑,必须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原则建设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本专业横跨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二)关于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从专业发展方向来看,本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研究型人才为辅。伴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之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区建设)必将对专业人才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兴办这一专业必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也是定位于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也必须注意要灵活设置培养方向,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这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

通过考察四所高校,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有一个清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如上海电力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向社会,立足于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电力市场需求,主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够了解中国能源及电力范畴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既懂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又懂能源及涉电行业的电力环境保护公共政策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专业定位。虽然定位不同,但相同的是方向明确,必须较好地结合自己的既有资源,这一点在就业时优势凸显。同时,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高校不具备优势资源,专业特色又不够突出,缺乏专业师资优势,那么专业办学规模就不宜太大,否则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三)关于专业学科建设

本专业建设应当遵循“以学科基础指导课程设置,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完善学科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为学科基础,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也不能等同于大公共管理,应该广泛地吸纳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要打通专业壁垒,加强文理渗透,抓好基础学科核心课程建设,将其整合为一体的新学科。

在课程设置上,主干课程应该包含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领导科学、公共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社区管理、应急管理等,对于某些课程的重视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决定,符合“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相适应,应该力求专职师资队伍素质的精良而非数量的优势,关键要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特别是要注重知识结构,对于教师数量本来就稀缺的学校,可以通过引入适当方向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对已有一定数量教学队伍的院校,可以采用进修、访学、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应注重邀请公共事业单位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举办专题讲座,充实专业师资力量。

(四)关于专业教学计划

基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体现办学特色等因素的考量,对于专业教学计划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范围本身的宏大同时结合学生的就业出路,在教学计划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模块与分流设计”。如上海电力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电力事业管理”、“项目管理”模块;杭州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教育管理”、“外语教育”、“汉语教育”模块;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药事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三个子方向的划分,等等。这种“模块与分流”一般应该设计在大学三年级,供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一至二个,这样专业比较容易突出自身的特色。

在课程科目选择上,如上文所述,在保留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其他课程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加以添置,使其特色突出。在课时设计上,尽量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数达到平衡,尽量使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合理。

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定量分析与定型分析相结合的论文,强调突出实践性;论文应注重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定量研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写作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五)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学生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技能的养成是该专业重要的培养目标,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则是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

第一,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由于公共事业管理牵涉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为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学校在理论教学环节方面都下了较大的功夫,可以说理论课程占总课时数的绝大多数,但在总教学时数固定的前提下,必然压缩了实践教学的时数,因此,必须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第二,增加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理论课教学一般不会有大量的物质消耗,但是实践教学则需要购置相关设备、材料,有时还需要借助相关的交通工具,租用实践基地等等,因而需要较多的物质投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基于长远的考虑,增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第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这限制了该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很多院校没有专门的专业实习基地,即使有些院校建设了一些实践基地,也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强与公共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就业能力。第四,从观念上加强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态度决定行为,观念指引行动。一些院校的师生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或是出于避免麻烦的考虑有意回避实践环节,致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明显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同时,由于国内缺乏实践的培养和氛围,使专业教师往往也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虽然在教学方式与手段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技术手段,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这种情况,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则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实践教学的观念,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树立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念,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不可冒进也切忌气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朝阳专业,其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把握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才能走出一条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教师提高、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2] 谭宁.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一些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

[3] 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4] 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的危机及其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 娄成武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6] 张晓霞,李春茂.高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7] 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中国农业教育,2004(1)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2

(一)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专业建设基础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也是专业建设的载体。没有高质量的师资,不可能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也不可能培养高质量人才。“211”理工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比较薄弱,师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福州大学自设置该专业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1)从“985”高校引进优秀博士6名,这6名教师现已成为专业的骨干教师;(2)支持5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使得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3)聘请“985”名校博导兼职担任专业教师,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交流会,承担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充分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把师资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尽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建设目标、实现方式等差异,专业建设有着自身的逻辑和特点,高质量的师资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的专业。所以,做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工作,非常有必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采取措施激发每一个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把师资的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1)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对于参加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的教师,学院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如参加1项校级教改项目,相当于完成了1/20年工作量;(2)鼓励教师发表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根据学院政策,发表在一般刊物的学术论文不计工作量,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论文则计算工作量。根据目前学院工作量计算方法,每篇教学研究论文计7个工作量,高出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工作量40%;(3)提高教学工作的地位。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中,提高教学工作量系数的权重;(4)要求并鼓励教授担任本科教学工作,规定教授每学年必须承担最低本科教学时数,并以相应权重计入工作量;(5)认可各项校级以上教学奖项的工作量。通过以上措施,避免了重点高校广泛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极大激发了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热情,有效地把师资力量转化到专业建设上。

(三)调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专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专业建设成败的根本标准。由于社会治理环境的变化,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治理社会的理念、模式、方式、政策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中,相应地,对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不能只从理论和学科逻辑上研究,而非常有必要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为确定特色方向,优化课程体系等提供依据。只有这样,专业人才培养才能经得起社会和人才市场的检验。第一,调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口径很宽,至少有二十几个专业方向,选哪一个方向作为突破口,取决于师资情况,更取决于社会的需要。2007年,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突破口,是经过人才市场调研反复认证的结果。第二,加强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建立多渠道的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系统,多渠道了解信息,采纳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方式、课程、实践等环节的建议,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多渠道了解就业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的要求。通过会议、集体或个别交流、专门调研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知识、实践等方面的要求,并作为调整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第四,到其他兄弟单位,尤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较强的“985”大学调研,了解和学习他们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和理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为我所用。第五,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公共管理改革和动向,为课程设置、调整以及课程内容的更新等提供依据。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管理,公共管理也是专门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学科,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政府改革的动向,这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显著特点。最近党的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很多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社会治理、廉政建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必要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或开设专题讲座,或安排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讨论等,这也是本专业建设下阶段重点努力的方向。

(四)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学校根据师资力量和办学传统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有侧重。一般而言,“211”理工类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内的文科专业总体上比较薄弱,突出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福州大学理工见长,文科相对薄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时,专业基础政治学学科比较薄弱,缺乏相关学科的支撑,几乎是从零开设,和其他很多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985”高校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重复其他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道路,无疑永远落后。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结合学校理工学科优势,走靠特色取胜的发展道路。1.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发展方向1998年专业调整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径非常宽广,涵盖了以前十多个专业,每个学校的专业方向各有优势。自2005年起,经过两年的调研以及院(系)内部反复讨论和论证,2007年最后确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并从2007年起,逐步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成熟一门、开设一门”的原则,逐年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现已开设了8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把人力资源管理确定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年级公共管理类学生选择专业时,第一专业志愿的人数从不足10%逐年提高到50%,约占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总人数的一半。2.突出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福州大学理工见长的优势学科,在专业课程中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信息技术与定量分析、行政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定量分析理论与技术的课程。在体现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特色和优势的同时,拓宽了专业口径,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了更好的专业平台。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内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突出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鉴于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相对薄弱,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而且也应成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建设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特点的实习场所。现已建成了7个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可满足全部专业学生课程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其二,提倡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实践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鼓励案例教学与讨论。提供典型案例,结合理论知识探讨;其四,要求毕业论文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最后,夯实实践性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安排了11门专业实践性必修课程。

(五)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改革创新专业建设思路、特色和措施等是一定外部环境下的产物。有关专业建设宏观性纲领性文件(如相关制度、人才培养计划等)以及微观的措施(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前者为专业建设奠定制度保障,后者使专业建设落到实处。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并要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运行的相关制度,如请假制度、调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堂教学、课程考试考核、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学研究与改革等相关制度,通过完善以上相关制度,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2.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是关于学生培养的目标、课程安排及要求的纲领性文件,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可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完善的过程,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不断体现的过程。以特色课程为例,从最初的1门增加到了现在的8门,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的核心课程。3.积极承担各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抓手,也是做好专业建设,后来居上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以来,公共管理系就一直重视各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自2009年来,共承担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1项,发表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25篇,获各类教学优秀以及教学成果奖20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4项。通过以上措施,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近四年来,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了120多篇高品质的学术论文,承担了60多项的横、纵向科研项目,其中省级以上纵向项目22项,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4项,有代表性的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三十多项。专业建设有必要解决教学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专业建设和科研相结合,使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具体措施如下:(1)开设教授专题讲座,原则上要求每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每学期为高年级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2)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3)毕业论文选题,尽可能让学生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据近三年的毕业论文选题统计,90%的论文选题时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确定,或作为导师研究课题的构成部分;(4)在从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高年级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结论

(一)“211”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充分利用理工学科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以人文社科见长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而“211”理工院校一般人文社科较差,理工学科较强,如复制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的模式,无疑永远处于追赶的过程中。所以,“211”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充分利用工学科优势,实现学科融合,突出优势和特色。

(二)“211”理工大学同样可以建设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在文科专业中,“211”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差距相对较小,只要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理工学科优势,找准特色方向,完全可以构建区别于综合性大学成功的专业建设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3

 

一、引言

 

专业英语又称科技英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专门的新领域,在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均形成了特有的习惯用语、特点和规律。大量实践证明,不能用基础英语取代专业英语。在现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和国际间频繁交往以及大量科技情报资料交流情况下,一个专业若想取得快速、稳定、保证质量地发展,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始终保持与发达国家同一领域研究同步进行,培养出高水平、有后劲的人才,必须重视专业英语教学。

 

1997年,教育部根据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的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列入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300多所院校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东北大学在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时就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由于国内一直没有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英语教材,长期以来一直选用行政管理的专业英语教材,这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英文知识造成了一定困难。而且,国内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探讨也处于空白,全球化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改变这一局面。研究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构建科学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研究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编写出版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殊性与知识结构特点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中国特有的专业类型,国外一般以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或者非营利组织管理(non-profit organization)来命名,设置于公共事务院系或商学院内。如美国的公共健康、社会服务、教育、文化、社会公益事业等。目前,英、美、日、德等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起科技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出版了许多丛书、期刊和专著。

 

英语学习是新旧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应用的过程。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专业英语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院校开设了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以教材为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建设一直落后于其它课程教材的建设。笔者在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共收集到四本其它院校编写并公开出版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英语教材,其中有三本明确声明是面向MPA(公共管理硕士)的,另外一本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主要内容是选自国外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国际研讨会资料,对学生来说,阅读学习这些文献,有利于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但笔者认为,作为教材稍有牵强,尤其是有些文章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可以作为理论的依据并最终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另外,通篇的原文选读,难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尚无公开发表的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也没有公开出版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系统性、全景性、规范性、实用性、时代性都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探讨也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的研究状态显然难以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内容

 

第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结合时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通过专业学习英语知识”和“通过英语深化专业知识”,并根据教学目标界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核心知识、前沿知识等,分阶段、分层次地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第二,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基于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积累,结合国内外公共事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探讨既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又具备时代性与前沿性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应该既包括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流派及其代表性观点,中国主要公共事业,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的管理内容等专业基础知识,也涵盖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实用英语,如:党和国家主要机构的英文介绍、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英文词汇、专业英文文献的查阅与整理方法、毕业论文写作中英文翻译技巧以及就业过程中的面试英语、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等。此外,还应建立常态的更新修订机制,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相结合。

 

第三,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课堂教学加以验证。目前,东北大学已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双语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展示法、分组讨论法等,下一步将积极开发基于网络的模拟法等,并尝试借鉴国外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四,出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专门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填补国内相关教材的空白。目前,由东北大学李丹编著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作为国内第一本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他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阅读教材、听力教材、口语教材及视频音频等教辅资源等系列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建设。

 

第五,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在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并公开发表。如关于教学内容创新、关于教学方法改革、关于教材建设及立体化课程建设体系等的相关研究内容。

 

第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创新性、规范性与特殊性等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学生的现场反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七,打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品牌。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与云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系列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的院校,应及时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通过系列研究成果及教材推广,有助于打造各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品牌与特色,并推进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四、结语

 

自1999年我国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其它课程的建设日益丰富,相对而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还较为匮乏,这既不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脱离了经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时展趋势。因此,加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提升公共管理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独立学院;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而快速发展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入公共管理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成为招收该专业学生的最早的两所大学。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各高校相继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取得了快速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然而,就在该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来。如:专业方向特色模糊,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差等。许多高校开始出现生源减少,甚至开课难的困境。公共事业的发展似乎进入到一个瓶颈中。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方面。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该专业的主要培养对象为公共部门和公共组织,但是我国虽然在公共管理领域取得了进步,但客观的说公共管理的核心即公共管理组织并没有出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发展的情况,大部分的公共管理工作依然是由政府和事业单位来承担。目前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大部分还是统一考试招录的老模式,人员始终还是“只进不出”,无淘汰机制,流动率低。

第二,学校方面。自从我国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但我们也应理性的看到,这种速度是一种非正常的速度,是一种盲目扩招。很多高校在开设这门专业时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少专业对口的教师现象较普遍,很多该专业的老师都是“半路出家”,由其他专业如:思政、历史、行政管理等转来。而专业教师从外引进也不容易,因为全国高校中仍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点。其次,表现在专业建设投入不足。所以只能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为学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者尽可能利用经费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利用情景模拟来达到目的。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业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问题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学生本身对该专业满意度、认可度和学习兴趣总体不高。

第三、课程设置方面。其中问题最突出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个性化问题与同质化问题并存。这似乎是一对矛盾的问题,但在公共事业专业的课程中可以同时看到这两个现象的存在。首先是个性化问题,开设该专业的高校由于性质和类型的不同,在进行师资力量、学校特色、优势等多方面的考虑,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根据2012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来进行设置的。但该目录只是规定出了各专业的主干课程,而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并没有做硬性要求。加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又在不同高校体现不同专业方向,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体育管理、艺术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等。因此在课程的数量、性质、分布等方面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2]。虽然同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培养的学生知识体系差别很大。其次是同质化问题。这个问题是针对公共管理类其他专业,尤其是行政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而言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与这几个专业体现很多的重复,甚至很多学校将这些专业混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定位宽泛,反而缺乏特色。

二、独立学院的发展和问题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产业化”的产物。一般认为,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1999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学院是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创办初期,其被统称为“二级学院”,后期则称为“民办二级学院”或“独立二级学院”。对申办高校即母体高校的“依附性”是独立学院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而在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教育部“8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并对独立学院的性质有了明确的认定。2008年,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独立学院的身份有了明确的定位。截至2014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83所,其中江苏省25所,湖北省24所,浙江省22所,为独立学院数量最多的3个省份[3]。

应该说,独立学院的创建之初是有改革先行的目的的,有向美国私立高校学习的意图,甚至有些民办学院直接打出“创办中国的哈佛”这样的口号。作为民办本科高等教育一方面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教育领域,缓解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本身体制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市场反应更加灵敏,自主办学权更加充分,没有行政化的束缚,没有公办高校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的沉疴痼疾。独立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四分之一强的席位,然而问题与争议也一直层出不穷。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1.办学质量不高。独立学院以实现“高水平民办大学梦”为目标的。然而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比较普遍存在。

2.与母体院校之间的关系不清。根据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来独立学院“半公半民”的模糊身份将宣告结束,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给出了考察验收、转设为民办本科、终止办学等出路。然而时间过去八年了,真正走向“独立”的独立学院并不多。在失去依托母体高校的红利后,能否走出自己的道路依然不确定[4]。

3.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2014年2月,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次高等教育的改革大潮独立学院必受影响。作为民办本科高校,上有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公办高校的压力,下有高职高专的追赶,还要面临300多所同类型本科院校的激烈竞争,所以要在高校之林求得生存,发展方向和道路是首要问题。

作为目前已经存在于各个独立学院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找到一种主动的方式来自己谋求发展和生存。那么尝试利用独立学院的特点进行该专业的特色课程设置不失为一种见效快、成本低的方法。

三、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

首先有必要在课程设施原则上进行探讨。

(一)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1.特色性原则。这应该成为进行课程设置的首要原则,因为不论是对独立学院而言,还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如果不进行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突出特色将难以在高校之林生存。

2.就业导向原则。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今年全国就业率低的十五个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在其列。虽然很多学者反对将大学教育与就业联系过紧,大学不能沦落为职业培训学校,然而每年就业的压力是个不可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专业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生存。

3.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应2014年国家提出的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要求。应用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向应用转变实施就是想更多的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的转变。这也是将专业与社会相连接,学生与社会相接触的重要手段。

4.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要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同时又要做到课程合理组合。通识课程、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性环节课程,在课程的开始内容上、开设比例上,开设时间上要科学合理。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设想――以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为例

1.设计思路

目前绝大多数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架构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公共教育,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一些基础课程;第二专业教育,这部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第三实践教育。在这三大模块中,公共通识教育模块不论是在课程内容还是在课程比例上已经比较固定,主要课程是任何一个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所以对这部分的设计余地非常有限。因此特色的课程设置主要需要围绕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这两块来进行[5]。

2.具体设置

(1)公共基础课群。主要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英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组成,这部分所占总学时一般为25%左右。

(2)专业基础课群。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把握好“特色”与“底色”的关系,而专业基础课应该成为该专业的“底色”,所以这个课群要紧紧抓住公共管理这个大方向来进行设置,毕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大类。这部分的设置可以参考教育部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在2004年对公共管理类学科的课程体系提出八门主干课,即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这部分所占总学时一般为20%左右[6]。

(3)专业核心课群。这部分课程一定要体现出特色性。这里的特色性包括所开设专业的独立学院特色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两方面。所以这部分课程首先可根据学院自身特点开设课程,如财经类可开设经济学、会计学财会课程;医学类可开设医学、卫生学等;农林类可开设林业、农业类。其次要开设本专业的特色课程,特色课程一定要反映公共事业管理与其它管理专业的不同特点,所以课程不在多而在于精。因此建议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等课程,占总课时的15%左右。

(4)专业方向课群。这部分课程要根据所定方向开设的同时兼顾就业性和专业兴趣性。以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为例,首先应开设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等文化方向课程。但是方向课程的效果应建立在专业兴趣上,所以只开几门综合性的课程并不能打好专业方向的基础,建议应开设一些所定方向的基础课程如:美学、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等。此外,要根据专业的就业方向开设如:图书馆学、会展管理、申论、行政能力测试等多门课程。这部分课程占总课时的15%左右。

(5)实践课。作为实践课关键是所占课程比例和实践的效果以及实习基地。首先在所占课程比例上要加大,不能低于总学时的30%。其次,实践课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专家作报告、社会调查、课程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但实践的效果要想好实践内容一定要与专业方向和就业结合在一起,而且要真正的将实践坐扎实,相应的指导、监督、考核都应严格、科学、合理。最后,实习基地实践课的重要支撑,但也是众多学校的难题。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理想的实习基地当然是公共部门事业单位,但情况确实是让这些单位接受大量实习生不现实,所以实训基地应该重点考虑由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来担当;另外很多实习基地其实可以做到不同专业的资源共享,如旅游管理专业、图书馆专业、人文艺术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完全可以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交叉使用,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参考文献:

[1]陈琳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4(6).

[2]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原则及其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3).

[3]阙明坤.独立学院能实现“高水平民办大学梦”吗[N].光明日报.2013.12.11(16).

[4]李剑平.独立学院难“独立”[N].中国青年报.2014.4.14(01).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5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借鉴模仿到自主建设的演变过程。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为基础,研究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同时吸收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最新成果而发展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但是,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与学科性质的确定、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等。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学科的实际情况,试图对30多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回顾,着重从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角度进行阐述,勾勒学科发展面貌,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未来走向。

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展开的,发轫于改革开放与海外借鉴,发展于学科整合与东西方管理文化交融。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是从行政管理学科发展而来。行政管理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设,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院系学科调整后渐被取消,1979年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和重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表现在体制不适应、功能不适应、人员不适应、程序不适应、规范不适应等各个环境。②如何解决纷繁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的交织问题,迫切需要行政管理理论的指导。1982年,尘封近30年的行政管理学科得以恢复。在学科定位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缺乏明确的学科范畴体系,研究与教学领域相对较窄,主要偏重于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和公共管理一般理论。在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和企业等基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经济民利,实现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等基层和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宗法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等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又积淀在行政人员的心灵深处,制约着其现代行政人格的塑造。”③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协同改革,着眼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个时期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行政管理问题,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以参加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发管理工作,强调学科建设要为政府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强调培养人才的国家任务导向。首先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政学或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学科师资队伍基本从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中吸收进来,尚未有独立而成熟的教学研究队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社会亟需一大批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许多专业处于多样数量、分散化建设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恢复前的一些学科,如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等,行政管理学以试办的身份划归在政治学类下,而卫生事业管理属于管理门类;新建一些学科专业,如医疗卫生管理等等,但这些专业归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一些综合性、单科性高等院校如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行政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面向全国招收适量的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到相应的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许多高校在专业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学科定位、师资、教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基础不牢,理论体系单一、重复,对中国现实问题,特别是转轨时期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由于学科刚刚起步,师资基本都是从其他学科“转业”到公共管理研究的,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也做得不够,存在理论指导性不强、学科应用性缺乏等问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9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则进入了平稳过渡的阶段。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此后,全国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行政管理学会。至止,中国的行政管理研究与教育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显学,重点关注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总结公共治理的实践经验,实现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的法制化,而公民有序参与治理模式与专业化政府的形成,使得公共管理学科面临大量的对策性研究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引进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却没有实质上的定位,不仅因为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理论、方法多是借鉴国外的,而且学科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和体系,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仍未完全自立,难以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局面。但公共管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强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院系如春笋般设立,师资队伍、招生规模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第三次修订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实施后,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公共管理类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本科专业,并设立了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在内的五个相应的研究生学位,进一步加强专业整合。在2004年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原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四个二级学科上,增加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等七个二级学科,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和研究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部门办学体制和单科性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决策、管理、经营人才不仅数量短缺,更主要是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近几年来由于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呼声日益扩大,在全国许多高校设立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需求出现饱和。2001年开始的MPA教育适应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的需求。但此时公共管理学科开设的课程多集中于行政管理范畴,对学科的理论内涵、方法论、学科专业间内在关系尚未明确,许多专业依然在原有学科的带动下进行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不能涵盖当前公共管理改革的实际要求。而且,高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薄弱,在课程设置上也基本上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专业混同,教学方法和条件难以适应学生公共管理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2005至今)

2005年被认为是中国的改革攻坚年,以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我国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围绕如何优化与提升问题开展研究,公共管理学科由原来的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注重内涵质量发展,公共管理的学科社会建制日趋成熟,公共管理学科的博士点、硕士点和本科专业的增长相对放缓,学科专业设置强调内涵发展,重视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要求,紧抓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科建设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侧重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包括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新闻学、管理学等角度,探讨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并对社会的组织与活动方式的结构转变进行研究。根据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工商管理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保证对这些概念的使用与国际接轨,从而利于不断增强的国际学术交流。但是如何在实践基础上增强公共管理知识生产者的理论创新能力、如何解决其二级学科整合与分化等问题依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实践表明,当前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和定位问题在研究中逐渐明确,跨学科性、多学科的视角成为支撑公共管理学科走向成熟的综合路径,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按专业领域分类进行研究成为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学设置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努力形成综合性管理人才所需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在内的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迅速扩张,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开设专业,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显著增强。但是,这些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经常发生重叠与错位,人才培养过分重学科知识传授轻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真正深入公共部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训练,使得这类专业毕业生之间核心竞争力日趋隐没。虽然全国设立了大量的公共管理类院系,但除行政管理学外,其他二级学科多数处于游离状态。再者,在本科阶段,学科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该专业较统一的课程设置规范,“杂而不专”依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竞争力的软肋。

二、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正处于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政府全面干预模式向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合作的转变过程之中。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知识积累、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等方面均为学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远大前景的学科。

(一)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变迁,研究视野逐步拓展,研究问题日益多样化,如学术界越来越深入探讨非政府组织、治理与善治等相关的理论和实践。④政府并非万能的,因为公共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更多地从现实出发,以公共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公共管理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依据。公共管理要充分实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每一个阶层、每一个成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时代背景中去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厘定公共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寻求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以服务为原则构想公共管理体系结构和行为模式。

(二)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问题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前沿问题,也是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下的现实课题。公共管理本身跨学科性、交叉性、多样性的特点逐渐凸显,需要吸收融合各种学科知识和理论而发展,显现出本学科的研究纲领的前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际整合及着眼于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叉科学,公共管理学应从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社会多元化所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在学科整合机制上,应继续推进公共管理的综合化,打破公共管理学科下二级学之间壁垒,实现各个二级学科的共通与融合,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特别是需要吸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推进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形成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在学科综合与交叉中不断生成公共管理学新的增长点。

(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政府和社会公共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知识结构脱离现实的被动局面,很多过去由政府包下来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也将转由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完成。但无论政府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其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即公平优先;其基础理论是相通的,即都是研究公共服务。因此,需要改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专业设置窄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现象。进而言之,应当根据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基本需求,加强学科大类培养,重视方向特色创新,把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大类健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把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文化管理、社会医疗与卫生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作为特色方向,建立学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的衔接与升级,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创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优势与学科背景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有学科创新与特色的培养体系。

(四)公共管理学科队伍建设需要大力加强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竞争力的提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学科体系成为必然趋势。“公共管理学应立足于我国及当代世界的公共管理实践研究,着力进行理论建构和学术创新,形成中国学派和中国风格,促进公共管理知识的增长和积累。”⑤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以问题为取向的研究思路下,如何使公共管理研究本土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有普适而公认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全球的公共管理研究做出中国的贡献,是公共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因此,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保证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各高校普遍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

1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四个方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主要创新技能包括:

(1)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体现;(2)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的基础;(3)学习能力———创新的基本保障.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专业,注重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知识,能在科、教、文、体、卫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该专业突出强调实践性、灵活性、个体性和时代性.培养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2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以来,目前全国近200所院校开设此专业,发展速度很快.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宽泛,涉及学科广,使得一些高校对该专业的内涵认知还不够明确科学,设置的专业方向可谓杂乱无章,五花八门,随意性很大.一些高校围绕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及社会保险等方向开设.也有少数高校的专业方向严重错位,如定为房地产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政治学以及法学等.还有少数部分高校至今没有任何方向.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不明确和专业特色不突出,使得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缺乏、导致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课程认可度低,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认可度在逐渐地降低,大三学生明显比大一学生要低一些.

2.2课程体系庞杂,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庞杂散乱,课程设置规范不够统一完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领域较宽泛,包括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导致课程设置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具体体现为:一是课程门数多、几乎包含所有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时多.二是“重心”不突出,尽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比较广,但必须具备一组独特的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以区别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其他管理类的专业课程,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的市场定位和去向明确.三是课程内容存在严重的重复和交叉现象,由于公共事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且内涵不明确,任课老师之间又没事先很好沟通,使得学生重复学习相似内容,浪费课时资源.

2.3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

公共性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最大特点.它是一门真正“承载着公众的期望”的专业,也直接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竭尽所能为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和意识.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专门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理念或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者素质要求和服务精神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由此,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归属感缺乏,体会不到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与意识和作为一名公共事业管理者的“伟大”.甚至认为这是一门没有前景的专业,将来如果进不了高校或公务员队伍,就得长期从事社会基层工作,无法体现自己的真实价值.结果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和信心普遍缺失,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淡薄.

2.4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获得高分得以升学乃至获得体面的职业俨然成为“铁律”,其结果导致“高分低能”、缺乏个性、缺乏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对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传授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对现实公共管理的拓宽拓深,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心态比较功利和被动,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缺乏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动机与意愿,只是继承了过时的知识,而没有吸取课外拓展的创新知识.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在公共事业专业不成熟的背景下,显得更加低效.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改革,而且要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尝试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2.5实践教学薄弱,效果较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应该突出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践环节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创新思维、信息储备、操作技能、和谐人际关系和自我调节机制.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很快,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具体体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6课程考核机制不科学

首先,考核目的和观念陈旧.传统的课程考核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检验,淡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评.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出现“教为考、考为学、学为证”的观念,造就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其次,考核形式单一.目前课程考核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答辩及其他形式少;一次性期末考试确定成绩多,多次考核、学习全过程综合评价成绩少;考题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试题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考查少.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造成学生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试作弊、考后忘”的不良现象.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严重禁锢了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后,考试内容呆板,题型不合理.考试内容多限于教材的知识点范围,以填空、判断、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记忆性客观性试题多,论述、案例分析、应用等分析性主观性试题少.由于试题答案唯一,留给学生探索创新思考的机会少.因考前教师划范围和重点,致使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几天,复习重点范围,背熟笔记答案,考试时不用动脑思考,只需从大脑中“调出”记忆的内容,就能轻松过关.其结果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极不公平,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不扎实,通常是考前背笔记,考时默笔记,考后忘笔记,更是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3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建议

针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力争最大可能地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具体途径如下:

3.1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特别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突出共性和普遍性,而轻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针对这种状况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开放的教育思想和创新观念,破除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和阻碍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首先要转变灌输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教会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高级创新性人才.其次要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等综合评价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学生树立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3.2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设置必须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按照知识的有序性和完整性等特点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理论基础,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整合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对某些内容相似的课程,多次充分论证其开设的必要性,使得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扎实.(2)加强通识教育,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首先提供数量充分和门类齐全的通识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打破专业壁垒,学生可以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有指导地安排并鼓励学生选修相关交叉学科的课程.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科学完善的选课修课制度.一是国外大学课程资源相当丰富,选课自由度相当大.大学所有院系、专业、学科的课程向全校各专业学生普遍开放,学生在开学初规定时间内在选课平台自由选课.学生入学时会收到学校提供的课程指南(Calendar),可以了解自己就读的院系本学年所有课程的选修条件和学分规定.例如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基本上可以提供超过一千门以上的课程,多伦多大学选修课所占总学分的比例较大,超过了40%,课程数量的巨大和选课的自由度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几乎找不到两份完全相同的个人教学计划.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学术基础灵活选择主修、辅修的多样化修课组合方式,例如多伦多大学修课方式分为specilist、major、minor三种不同组合方式,分别可以一个specilist专业的课程,或两个major,或一个major加两个minor,学生可以其中三选一.学生的选课自由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3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一是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源泉,是教学的最基础部分,结合形势变化渗透大量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学科前沿知识,融入任课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教学,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教学,变被动式为主动式教学,如引入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立体式教学法、程序式教学法等,激活课堂教学,引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欲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传至网络并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3.4注重实践具体环节的落实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丰富和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专业实习、实践调查、基地实践、模拟管理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社会,和公共事业部门人员直接打交道,接触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工作,把学校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公共管理实践部门,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其次,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政府、公共事业部门加强联系,多方面沟通交流,长期合作,共建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以确保基地建设的数量充足,质量达标.再次,支持实践活动,建立科学可行的创新考核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实践成绩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最后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要重视考核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强调考核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大学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范畴应该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尽量使考核过程化、经常化、综合化,彻底摒弃考试等同于课程考核的传统考核观念.国外大学课程考核一般包括多项内容,非常重视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专题演讲、平时测验、课程论文,交作业的有效期限都严格规定,每一个考核小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这样学生会自始自终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表现和每一次课程小测验.首先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可采用期中检查、期末考试、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小论文、小组辩论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要避免以期末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根据学生多元化考核成绩综合起来评定评定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其次改革考核内容.如注重考核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等.要求学生完成适当的专题调研报告和课程设计,通过做实证调研、查询资料,最后写出报告并做PPT演讲,并向班级展示.教师做最后结果评价,考核学生独立自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层面来看,这又是一个不得不跨越过去的门槛.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讨,希望能对我国高校该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抛砖引玉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M].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2]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3]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M].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4]刘波.加强教学环节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M].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5]马清珍,张宝魁.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理工高教研究,2008,(4).

[6]蒲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析[M].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5).

[7]徐小渊.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制度———浙江大学的探索[M].中国高教研究,2007,(9).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7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 、“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8

目前,刑法学界对贪污罪主体的认定仍存在着争议。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解答》①颁布之前,分歧之前,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承包租赁企业及三资企业中贪污罪主体的认定。随着《解答》的颁布,各方意见渐趋统一,但分歧仍然存在。对贪污罪主体是否变成非特殊主体主要鉴于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②中的“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务的人员”的不同认识,特别是三资企业中主体的认定仍然意见不一。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委托、委派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也以贪污罪论处。与前述两类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及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也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一、贪污罪主体的立法演变

1952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第一个贪污罪的刑事立法。该条例规定的贪污罪主体是“一切国家机关、企业、学校及其附属机构的工作人员”,从当时的立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情况看,国家机关、企业、学校及其附属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另外,根据1957年8月的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司法解释,公私合营企业中的私方人员利用职权违法取利,也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论。

1979年7月7日颁布,198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规定的贪污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该刑法典第八十三条规定为“本法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由于当时仍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阶段,所以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仍然很宽,特别是立法规定的“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几乎包括所有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业的人员,例如公共汽车的售票员,运输的押运员等,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司法解释,明确了贪污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其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将贪污罪主体修改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员”。这一修改,使贪污罪的主体概念更为简洁明确,“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员”的内涵完全可以包容“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函盖面宽。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关于贪污罪主体的内涵的变化,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密切联系的。1997年3月修订完成的我国新刑法,适应这一变化,对于贪污罪主体又作了相应的调整。

二、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贪污罪主体的立法规定

1997年3月14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即现行刑法,修订后的刑法将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侵占犯罪的主体、保险工作人员侵占犯罪的主体与贪污罪的主体区分开来。

1、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新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和我国的现行司法解释,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指在国家机关中行使国家赋予该国家机关工作职权的人员,以及在这些国家机关中履行管理职责的人员。至于在国家机关中从事服务工作的工人、部队的一般战士,如果没有受委托行使国家机关的工作职权或管理职责,不应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国家机关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行政机关;③国家的审判机关;④国家的检察机关;⑤军队;⑥中共各级机关及派出机构;⑦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各级机关及派出机构;⑧直接属于国家机关、行使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事业单位,如各级人民银行、律师协会、轻工业协会、盐业、烟草公司等。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仅指国家用所有的公司、企业。国家参股、合资、合作的公司、企业,都不认为是刑法意义上的国有。国有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是指国家出资兴办的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例如国立学校、医院、研究院、福利机构以及妇联、共青团等。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在上述单位中从事经营、管理职责或履行经管单位财务职责的人员。例如公司、企业中的董事长、厂长、经理、会计、出纳、保管员、收款员、售票员、购销员等。

(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外的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依法参与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委派人员不仅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有投资而委派去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包括没有国有资产投资,但为了加强对于非国有单位工作的指导、监督而委派的人员。委派人员不一定必须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只要在受上述单位委派,代表上述单位的行使经营、督导等职权者即可。这些人员既包括由国有单位现有人员中派出的,也包括从外单位调入,或者从社会上聘用后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上述公务的人员。

(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类人员是指依照宪法和行政法律、法规被选举,被任命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员包括:①各民主党派的专职工作人员,②人民陪审员,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城镇的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中的工作人员,④由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工作人员,如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等,⑤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的工作人员,如计划生育专管员、城市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等。

2、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这类人员本身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受委托的方式可能很多,如承包、租赁、雇用等。

3、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

4、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贪污罪主体的具体认定

目前,刑法学界对贪污罪主体的认定仍存在着争议。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解答》①颁布之前,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承包、租赁企业及三资企业中贪污罪主体的认定。随着《解答》的颁布,各方意见渐趋统一,但分歧仍然存在。对贪污罪主体是否变成非特殊主体主要鉴于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②中的“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的不同认识,特别是三资企业中主体的认定仍然意见不一。

(一)贪污罪主体是否还是特殊主体

第一种意见认为,贪污罪主体正变成非特殊主体。

他们提出,我国法律对于贪污罪主体的规定是在不断变化的,1980年《刑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是:“国家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1985年两高《解答》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1988年《补充规定》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

1、刑法和《解答》中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中的“委托”,是指“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而《补充规定》的“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其经手、管理”的依据则没有规定上述机关、单位或团体之限制,这样,《补充规定》对贪污罪主体的范围明显扩大了。比如:三资企业中、外资方(个人)委任、雇用或聘用国内、境外的中国籍或外国籍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人员,对这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盗窃公共财物的行为是否可定为贪污罪,依《刑法》和《解答》显然相当为难,而依照《补充规定》则是理所当然的。

2、《刑法》与《解答》中的“委托”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对某个人的委托,即组织上对个人的委托关系,必须有行政上或法律上的正式的组织程序,甚至要有严格的文字规定,而《补充规定》的“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因而可以理解为,除了正式的委托外,个人的,非正式的,程序不完备的委托,只要不是非法的,只要行为人实际上是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都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比如,某单位领导人临时委托该单位某人看管一座仓库,此人在看管期间,利用便利,盗窃了数额足够定罪的公共财物,如果按《刑法》和《解答》只能定为盗窃罪,但依照《补充规定》就可定为贪污罪。

所以,这种观点认为,“经手、管理公共财物”是贪污罪主体的实质。有了这一实质,任何人只要其他要件具备,都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相反,没有这一实质,任何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构成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内。

第二种意见认为,贪污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他们指出,《刑法》颁布以来,贪污罪主体的变化并不能就此说明“贪污罪主体已变成不是特殊主体”,而是更加完善。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人员从事经济、行政管理活动属于公务活动。从司法实践看,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贪污罪严重存在,对此《补充规定》已正式肯定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属于贪污罪主体资格人员范畴,从而解决了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上的分歧。《补充规定》中把“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修改为“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手的人员”体现了立法技术上的科学性,“其他”二字明确地表明了贪污罪主体资格人员除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还有其他人员,同时把这三类人员都限制在从事“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公务活动范围以内,强调三者客观方面都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说明贪污罪主体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活动是一种公务活动。

这种观点认为“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与“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高“解答”对“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的解释表明,一是没有把“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解释为“任何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而是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以公务为内容;二是解释的具体内容分别属于“公有制企业”和“人民团体”范畴。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是对外开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带有公有制性质的“公有制企业”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属于“人民团体”;三是这些人员实质上仍是“受委托从事公务”,如以经营权有权相分离为特点的公有制承包企业、承包人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合同双方平等民事主体的一方;又是实际上受发包方单位委托从事管理企业的公务人员,因此公有制企业的承包人可以成为贪污罪主体,关键是他对公共财产拥有管理职权,而这种职权是来自发包方单位的授权委托。《补充规定》所规定的贪污罪表现为“主体”和“职务上的便利”相互制约、限制的立法意图,体现了职务型犯罪的实质特征,即“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只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犯公共财物才能构成贪污罪主体。

这种观点还认为,那种认为“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范围比“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更为扩大,进而提出贪污罪主体已不是特殊主体的观点,是基于对“经手、管理公共财物“这个词的误解,似乎不管无论何种委托,只要不是非法的,都可以产生“职务”。职务是从事公务员的义务要件,并以执行相应的公务为内容,在刑事法律上是专指从事公务活动人员之身份,以及相应之职权和职责。它不仅具有确切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其产生的特殊方式,或是根据法律、行政习惯以及合同而产生,即受法定单位或组织之委托从事公务而产生。除此之外,是不能产生具备刑事法律规范所指的“职务”的法律意义。《解答》在“其他”二字后面以“受委托”作限制,除前面上述原因外,还有两层意思:一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委托不能产生带有“经手、管理公共财物”性质的“职务”:二是不经法定单位或组织的委托不可能产生与“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相适应的“职务”。由于缺乏贪污罪的客观必备要件,即使具备主体资格,也不可能成为贪污罪主体;因而不能把“受委托”从事“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公务活动等同于“从事劳务、履行义务和公众服务”。

看案例《韩×等人盗卖机车柴油的贪污案》

韩×,某铁路局×机务段运转车间列车副司机,韩×伙同他人事先约定联络信号及出乘机车地点,当列车运行到该约定地点时,韩X将列车减速缓行,并打开车门,接应同伙携桶上车,把油桶灌满后从车上卸下。

铁路运输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利用担当机车司机的职务之便,勾结无业人员,盗窃本机车的燃用柴油,以贪污罪论处。

(分析):韩X虽然是工人,火车司机,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当他驾驶机车出乘,在从事体力劳动进行运输生产的同时,对其驾驶中的机车,包括机车燃用柴油,一方面加以使用和生产消耗,另一方面,又负有暂时保管、管理的职责,其工作具有劳务和管理的双重性质。

火车司机从其“保管、管理公共财物”的职责来说,其身份就是受本企业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因而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二)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贪污罪主体的认定

一是国家工作人员,由中方投资者派到合资、合作企业内担任董事长,正、副厂长,正、副主任或其他管理人员,此类国家工作人员可以视为“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由外方投资者委派(或由投资者本人出任)的合资、合作企业的正、副董事长等职务,由外方投资者根据合同委派的,到职后实质是对企业整体负责,而不是单独对聘用者负责、可以说是“受企业委托”,但由于合资、合作企业的业务活动既涉及到国有利益,又涉及私人利益,如果把这些人的活动贴上“公务活动”的标签,实属牵强,所以不能硬性把此类人员视为“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与国家工作人员依法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公务活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三是合资、合作企业在境内招聘的各级管理人员;这类人员若聘于合资、合作企业,如上所述,一般不应视为“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是受聘于独立行使所有权的合作的中方,则不论其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当作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四是合资、合作企业在境外聘请的管理人员或者有管理专业的人员,这类人员情况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

(三)关于承包企业中贪污罪主体的认定

1、对于转承包人能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要看转承包人有无经过原发包方同意(包括事后追认)。

2、承包人委托、聘请的经营者成为财物管理人员是经过原发包方同意(包括事后追认),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3、劳务型承包在原则上,发包方与承包方均是集体经济组织或承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是个人,承包方虽与发包方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是两种民事主体,但由于其本身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人及其内部的管理人员,依其行政法律关系,必然是“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应视为贪污罪的主体。

案例分析

被告人王某,男,某工厂工人,在帮助某村购置设备中,其村为其预付车费、食宿费,但没有报酬。王某见到设备厂长说:“我们村也要办厂买设备,我抽俩钱,你把价格提高点。”厂长将8000元价格抬至14000元,该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14000元买走设备,王某从该厂提走6000元占为已有。

本案焦点在于被告人王某是否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是否具备主体资格。

贪污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三部分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这三部分主体有个本质特征是依照法律从事公务,如果受委托从事公务,即可构成贪污罪的主体。公务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组织、管理、监督的活动。公务受所有制性质决定,私营企业或个体企业中不存在公务,公务活动具有管理性质,且有一定职务和职称的人进行,职务取得一般通过选举、任命等形式进行。受委托从事公务是指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委托从事组织、监督、管理的活动。而委托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并且因为委托而形成隶属关系。

被告人王某行为不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某村找到王某帮助,这是一种民事上的帮助关系,即帮忙办事;王某进行的不是公务,双方关系是平等的,与该村不存在隶属关系。王某为该村买机器,该村支付车费、食宿费是应该的。在购买中王某只起到引路、介绍作用,至于购买什么机器,买哪个厂的,价格多少,付款由某村支部会议决定,王某没有这个权力和职责。他所进行的活动没有组织、管理、构不成贪污罪主体。所获6000元属于欺诈而得的非法财物,应予以返还给某村。

(四)关于贪污罪犯罪主体共犯的认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相同主体的共同贪污,应将主犯与从犯区别对待,同时应根据各自罪责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383条第3款的规定,不同主体的共同贪污,应定性为贪污罪,伙同贪污的行为人,虽然单独不能构成贪污罪的主体,但在此应定为贪污罪的共犯。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限于篇幅及本文主题,这里不讨论国家工作人员在对外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的情形)

(五)贪污罪主体认定的思考

从法律条文的规定案例分析:贪污罪主体仍然是特殊主体。

1、所谓“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即依法接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的委托之后,才具有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

2、“受委托”是刑法意义上的“受委托”,有别于民事法律隶属关系,委托内容具有公务性。

3、承包关系中,发包方的委托包括三个方面。

(1)委托人身份合法(2)有一定委托手续(3)有委托事项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大多数国家工作人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廉洁奉公是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品质。但由于剥削阶级意识的后期影响,腐败现象在少数人员中还是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一批贪污犯罪分子被惩处,其中也包括极少数副部级以上干部。严厉打击贪污犯罪现象,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毫不妥协,坚持不懈狠狠地消灭社会腐败的顽疾。 注释:

①文中《解答》均指《关于执行若干问题解答》

②文中《补充规定》均指《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于1952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四次批准,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会议通过,1979年7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号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执行。

参考书籍:

①贪污贿赂罪,刘生荣等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

②经济犯罪热点问题研究,李卫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

③案例刑法学,黄河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长河,1999年

④刑法学分论论点要览,何泽宏主编,法律出版社,北京,2000年

⑤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王季君主编,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年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范文9

关键词:“211”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24-0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与原因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

1.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虽然同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必然会存在共性,而且应以共性为主,但也应与各高校特色相结合,在求同存异中彰显特色。二是课程设置缺乏柔性,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三是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偏离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四是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需求相脱节。

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当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素质的问题。这种问题同样存在于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文档缺失、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较为狭窄、毕业实习基地建设落后、教师实践能力较弱,制约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与处理问题思维的发展。

3.教学方法落后。教师还在运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与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需求,完全按自己的主观意识,结果是学生不愿学,老师不爱教,产生恶性循环而不是良性互动,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原因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灵魂”,它指导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不少院校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计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试想仅凭本科四年教育,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管理类的高级专门人才,那么研究生和博士又该如何定位?可见,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结合本校特点和新的形势有所调整。

2.教师团队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缘结构不合理。在许多二类本科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都来自同一重点院校的同一专业,出现了“近亲结婚”的问题,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学科思想等方面都惊人地一致,缺乏新意。第二,国外理论体系了解较少。一部分教师满足现状,或由于英语的局限,对国外文章阅读较少,缺乏对国外最新知识的了解,无法把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知识面窄,对国外管理理论知识了解较少。

3.缺乏支持环境。比如整个高等教育观念仍未真正走向素质教育,一些新的观念受到排斥;又比如,社会对于高教实践教育缺乏了解。这样就很难联系实习机构,或者是实习机构从领导到员工在接待实践实习学生时都不太重视,且因忙于业务而缺少对学生的指导,使得学生并未达到实践目的,无法学习相关知识与经验。

二、“211”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指导作用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王为一教授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应包括“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创新‘知识结构’的配置,创新‘教学组织’的实施,注重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七个方面的工作,阐释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实践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的统一体。

襄樊学院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实践“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实行“二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努力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要求,确定“21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四类教育模块”。“二年基础”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采用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模块指全校学生必须共同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代历史、大学语文、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襄阳文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概要、综合素质拓展等课程。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主要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属于同一、二级学科门类的专业应在前四个学期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也应当尽可能地开设统一的专业基础课。“一年专业”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用专业方向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教育。专业方向教育模块是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自主设计的专业必(选)修课程。专业必(选)修课程既要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科学性、前沿性和专业特色,也要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一年实践”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用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是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开设的必修课程。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分校区落实“一年实践”教学环节。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环节既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实际操作上的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过程。

“211”模式是襄樊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创新,必将对学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对学校的整体的改革的方面,对各个专业自身的建设,如对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也起着一个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来讲,就是不做超越现实许可的事情,包括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认识到高校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高等教育本身的局限性等等。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学生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和教育产业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着眼学生的实际特点,着眼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以及着眼学生的就业等三个方面。三是坚持创新的精神。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一个发展瓶颈的时期,创新对于各项改革要取得有效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等。

三、“211”模式下重新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一)修正培养目标,突出本校特色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本校特色,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公众服务意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在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掌握管理所需的各项核心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深入研究解决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咨询决策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具体而言,一、二年级传授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管理知识、基础经济知识、基础法律知识等,特别要树立学生学习好外语的理念;三年级培养专业基础能力,除了学校规定的学习外,提供自学的机会,补充知识;四年级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根据前三年的基础,要求专职职业规划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特点设计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领导能力和咨询能力;并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自我选择,培养运用能力,把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1.调整基础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学生“上手快”。根据这一特点,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采取“正餐”、“自助餐”和“加餐”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正餐”即本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加餐”即为学生增设一些实践型课程,并增加实践型课程的课时。这些课程主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如团队建设、管理沟通、案例采编与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就业观念与竞聘技能等,特别是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助餐”即选修课。襄樊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以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

2.选修课程内容调整。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拓宽专业面,选修课为我们达到目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选修课程主要是开设不同专业类型的课程、提供课外阅读参考书目、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点,自己选择学习的课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丰富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获得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并拓展空间。

3.激活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采取如问题导向、案例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决策对抗、分组研讨、“今天我当老师”等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向教师、书本和权威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在各自优势领域发展更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在与以上课程改革结合后可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文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实习环节,强调实践效果

1.与实习基地联姻。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特点,准确选择教学实习基地,可以联系市政府、市文化局、市公共事业局、市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消费者协会、市下属区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管、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实践型人才。

2.设立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机构。首先指定专人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其次完善实习基本文档建设,规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内容、目的与要求,编制出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实纲,使实习有序进行,减少随意性。

(四)改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素质

1.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师资队伍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龄结构、专业结构等。而公共管理作为新建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建构专业师资队伍。如可通过引进、培养和聘任等措施将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吸收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来,使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得到稳步发展。

2.强化师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进修、自学学术交流等,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积极向国内及国外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借鉴学习国内外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达到解决教师团队现有问题的目的。

3.着力培养实践型教师。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促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公共事业及其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的出现。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聘请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有实践经验的官员或已卸任的官员担任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以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矛盾,又能弥补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