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集锦9篇

时间:2023-11-23 10:15:26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教育公平;进化心理学;公平

作者简介:李昕(198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7)谢敏(1987-),女,江西南康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3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01-02

进化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认为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因为这些心理机制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教育公平也是永恒的热点问题,进化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教育的作用呢?如何分析公平现象及教育公平问题呢?在种种不公平、不协调的教育现象背后,进化心理学是如何解释的呢?

一、进化心理学简述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进化生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已经形成形态各异的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经环路就表现为各种心理机制。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没有心理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依据进化心理学,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复杂的神经环路和相应的心理机制产生、发展的动力源泉。心理机制的物质基础――神经环路的建立有着生存的目的。任何一种神经环路或者心理机制,只要它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繁衍就会被自然“选中”,具备这一机制的有机体就比没有这种神经环路或心理机制的有机体有更大的生存机遇。因此,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这些心理机制因为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进化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发现、描绘和解释这些心理机制及其特性。[1]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以简单地介绍为:群体间或者群体内部成员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应对自然选择,胜利者的基因及心理机制被遗传下来,并不断强化得以延续;失败者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因为不能解决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由此被灭绝,这些失败机制无法被延续从而自然消亡。为此,所有成员不得不尽可能地将自己的DNA最高效传递下去,以最大化减少自己族系灭绝的可能。所以,进化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论点:第一,自然选择带给人类的心理机制得以延续;第二,竞争与合作机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二、教育公平属性及其度量

第一,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只有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才出现教育公平问题。历史和现实表明,凡是有人群并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必然产生公平问题。社会如果不设置有差别境界而引发竞争,必然缺乏动力源;而有差别却无公平,这种动力源就会枯竭,不利于社会的进步。[2]在这一前提下,教育公平可以算作为与人类历史永恒的绝对范畴。因为社会在不断演化前进,公平的标准也在不断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理想,更是一个过程。它只是在人类的不断进化中无限逼近而永远无法终极到达的一个瑰丽的梦想。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自然需要用进化的视角来解释、预测以及控制。

第二,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后带来的新命题,要研究教育公平就需要先厘清公平的定义。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中有关公平的论述不计其数,笔者这里采用周洪宇教授的定义:公平是对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3]对合理性的判断因人而异,因此公平是一种观念,是一个心理量,不像物理量可以通过精确测定或逻辑实证推论。公平观人人都有,但是如何让每一个人体会到公平呢?这就必然需要和别人的心理量比较。所以公平观的研究离不开需要心理学,尤其是群体心理学观点的导入,因此比较不同的心理量必须在群体中衡量,否则没有任何意义。而进化心理学为群体心理学心理学补充了新的假说。

三、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所有的心理机制都源于人类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在成功解决适应性的生存问题后,该机制被有效遗传下来,应用该机制的行为得到强化,所以产生了如此繁多的心理现象和人类行为。教育是一种人类行为,它的作用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将人类所有适应性问题的解决经验传导给下一代亲本,以减少下一代亲本在进化中遇见问题而茫然无措的可能,从而有效降低下一代亲本所面临的生存困难的几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类不断进化、推动社会进步与高效发展的活动。由此,这种活动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并不断被人类思考,如何使之更有效、更充分、更完整地推动人类进步,这种一直延续到今日的思考,才创建出今天美好的家园。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行为的产生必然在其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心理评估活动,评估该行为能否促进群体或个人的发展。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并没有消亡,只是内隐地存在于每一个自然选择出的胜利者后代中。前文已经概述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逻辑以及对教育功能的假设,下面就为什么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不公平、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及不公平背后的实质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1.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公平

教育公平在进化心理学里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同于其他意义上的公平,如地位公平或者民利公平。教育是使人类最快速习得生存适应机能的手段,倘若没有这种手段,人类的既往经验无法有效延续,在遇见生存适应性问题时必然带来群体和个人极大的损失,这是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人都不愿见到的,教育公平的独特性就在于此。没有教育,大部分人将因为不停面临新的适应性生存问题无从解决而疲于奔命,甚至部分人的基因难以延续,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提供了一种保护自我的机制,这种机制在进化中替代某些不必要过分强化的身体机能,例如跑、跳、平衡等能力,只要有前人充足的适应性经验,知道某些时候危险物在何处并及时避开就可以保护自己,而不需要比伤害物(如:老虎、狮子的机能)更高、更优秀,这样,人类可以空出大量时间进行专门研究学习,不断提高应对危险的各种机能,从而高效地减少危险带给人类的伤害,而不是将时间用于训练自身的身体机能上,这就使得某些身体材质一般的个体因发达的大脑而被自然选中得以延续,而这些脑力发达者又不断提出新的应对适应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有了人类不停的进化上升,才创造出如此美好的今日社会。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进步的高效通道,教育解放了束缚在人类身上的体能桎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对知识的限制,例如以前单个匠人的优秀技能因为时间或者空间限制未能流传的遗憾,通过教育这一双启蒙培智之手得以抹平。因而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公平,而且远比其他公平更为重要。

2.进化心理学对公平现象及公平背后的实质解读

“公平”一词在心理学看来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一种心理量,不能像物理量一样通过实质的测量来测定出精确的数据,达到该数据的人就是公平,未达标者即为不公平。正如前文所述,个人感受不同,所感觉到的公平程度也不同。它只存在于群体成员的比较中,不能脱离群体谈公平,只有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才能发现是否公平。第二,不同群体所体会到的公平程度是不同的。有没有一种对社会所有群体都不公平的政策?当然没有,因为对所有人不公平的政策保护不了任何人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自然会被废止而无法实施,所以,所谓的公平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所在的群体。如果一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都体会到某政策对该群体权益的保护,自然感觉到该政策对他们是公平的,将极力维护该政策而可能忽视其他群体的权益诉求。简言之,公平不是一个能够精确测量的恒定量,它会根据成员不同类型的人格特性、所属不同群体等不停变化,所以,研究公平现象成为一个难题,笔者引入进化心理学,从远古时代的公平如何形成入手对公平现象进行阐释。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公平的实质是个体按照个体的能力获得的与其能力相符的收益,任何违背该原则的行为应该都是不公平的。而能力则包括了多种方面,不仅仅只是正向能力,也应该包括负向能力。通俗地说,既包括积极进取获得收益的能力,也包括技巧性占有群体其他成员的权益能力。在这里,能力不分好坏,亦不考虑道德与法律,因为在远古时代,这些精神还尚未形成约束力,而人类进化需要符合一个经济性原则,那就是以最小的损失带来最大的收益。在远古时代,如果一个强有力的抢夺者抢夺他人利益毫不费劲,他将习惯使用这一策略,但在强取豪夺之后,人们会远离这些自私不考虑群体利益的霸权者,也即群体排斥群体内的抢夺者,而再强大的抢夺者也不可能永远一直依靠个人生存,该抢夺者在遇见危险时面临灭绝,所以这样的行为习惯难以延续。这是群体内部对强势者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排斥,将保持群体内部的大致公平。对于弱势者,群体内部将会提供保护机制,这是基于我们害怕如果任由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剔除弱者而我们若不给予弱者以任何保护措施,下一个倒霉的弱者就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人。所以我们用部分资源来辅助弱者,由此维护了群体内部的大致公平。但是,当我们的目光转向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程度时,问题变得严峻起来:现阶段的实证研究说明不同阶层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对等的,也就是说不同阶层或者说群体感受了相应的不平等。[3-6]那么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如何维系呢?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和对群体内部公平机制解释大致类似,只不过泛化了群体或者说阶层的属性,将其赋予理性人的考量,即认定各群体是有意识为自己群体DNA延续服务的,所有该群体的成员都必须为群体的这一目标提供必要资源,对阻隔该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予以攻击来限制其阻隔能力的发挥。由此可以看到的是,进化心理学认为的不公平实质上是群体或个人认为他人占有了与他们能力不相符的资源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调,我们都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权益,但是过于使用负面技能巧取豪夺会被群体排除,但是限于本能又想获得更多资源,在这种矛盾往复中建立起基本的公平概念。

综上,进化心理学对教育的功能及教育公平的实质做出了新颖的解读,虽然它面临很多批评,被批评家认为是社会生理学的“翻版”,但是它促进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思考。进化心理学把自然选择和适应作为心理起源和作用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对于教育和心理现象的理解、探索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与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新秤.进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

[2]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2005,(7):7.

[3]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8.

[4]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

[5]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J].中国社会科学,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感恩;学习成绩

1 引言

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情绪回应他人的恩惠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的一种人格特质。 [1 ] 初中生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这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其健全人格的体现。

本研究要考察的是感恩对学习动机内化和学业成绩的影响。何为“内化”,以Dukheim [2 ]等人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家则提出,内化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过程,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内化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自身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简而言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即个体将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自我调节问卷、感恩问卷为调查工具,结合学生近期学习成绩,探究感恩对学习动机内化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感恩情感、感恩认知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感恩水平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好。同样,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对学业成绩起促进作用。

4 讨论与建议

4.1 关于初中生动机内化水平及特点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可得,整体上初中生的动机内化发展较好,内化水平较高;女生的动机内化水平高于男生。女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比男生早熟,所以在生活上表现得也更为乖巧、懂事,学习上更为自觉。研究还表明,初一学生自主学习倾向强于初二与初三。在个体身心发展历程中,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上的成熟,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成人感,他们渴望从以前的依赖关系中独立出来,渴望成为独特的自我。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行为的内容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也体现在学习行为中,学习行为较小学时期更为自觉,自主学习倾向性更强。初三由于学习任务、升学压力、学习氛围等影响,学习动机会比初二阶段更多的依靠外部调节,如对升入重点高中的期待、完成父母的愿望、不辜负老师的期待等,这也是初三级学习动机内化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倾向性比非留守儿童强,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某些学者的研究不符。赵富才 [4 ]通过调查发现,缺乏父母监督的留守儿童会出现学习态度散漫和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而在本次研究中,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倾向却高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与学校实际情况有关。首先,被调查学校是该市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在各方面都尽心地照顾这些孩子,并且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工作中也会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心,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温暖可以化解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不安感。另一方面,很多留守儿童都是从小就留在家中,不像普通孩子一直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更强,比一般孩子心理成熟得更早,所以自主学习意识更强。

4.2 关于感恩对动机内化的影响

由结果分析我们得知,感恩水平越高,动机内化水平越高。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品质,怀有感恩之心的人,都会对身边的事物怀有珍惜之心,他们珍惜老师、父母、同学、社会甚至是陌生人给予的帮助。在中国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生对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感恩更多的是体现在学习上。在别人的关怀下,他们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努力学习。

4.3 关于初中生感恩、动机内化对学业成绩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感恩水平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好;动机内化水平越强,学业成绩越好。这与孙式灵的研究一致。他的研究指出,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提高学习成绩。弗雷德里克森曾提出积极情绪的拓宽建构模型 [5 ],她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拓展心理定势。所以,可以用这种模型解释感恩心理、自主学习态度是如何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不仅能使人感觉愉快,也会促使人作出最优行为,即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的学习态度则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4.4 建议

4.41 注重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营造感恩氛围,让学生知恩。其次,使学生懂恩,鼓励学生去了解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去发现身边的感恩故事。通过“今天我是小当家”“他人对我的帮助”等活动感受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学会感恩。最后,把感恩付诸实践。如节日感恩,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给自己的老师、父母送上一张自己制作的感恩卡片;参与社会实践,多组织学生探望学校周边的孤寡老人,让学生学会爱,体验爱,感激爱;每周写一封感恩信件,写下这一周以来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等对你的帮助;每个教室里设置一片“感恩墙”,墙上可贴感恩的名言、故事等,鼓励学生争当感恩明星等。

4.42 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发展

为提升学生的动机内化水平,除了进行感恩教育之外,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赏识教育,帮其进行近期人生规划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使学生喜欢学习,使其产生积极主动学习。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父母、教师同时监督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有不良学习习惯督促其改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培养起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充实的体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5 结论

(1)初中生整体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其中,初一级学生较强,初三级最弱;女生高于男生,但性别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但差异不显著。

(2)感恩情感、感恩认知、感恩行为均对动机内化起促进作用。

(3)感恩、动机内化对学业成绩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喻承甫,张卫,李董平等. 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0.07.

[2]暴占光.大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3] 李勇. 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及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管理 思考与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正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而难免会因为生活和学习困难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面对来自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会出现难以应付以及内心焦虑之感,倘若此时未能得到外界的及时援助,则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依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心理健康问题让人担忧,不少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帮助大学生获得健康发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淡漠

在当前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下,学校关注的重心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上,以此来达到提高学校声誉的目的,而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则投入较少。甚至表现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淡漠。这种对于学生心理危机意识的淡薄,往往使得学校危机事件的发生。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危机预案,往往导致危机事件结果的处理不尽人意。

(二)对生命的重视以及个性的意识较淡薄

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缺乏系统的预案,危机来临时则表现出反应过于激烈,从而忽视了对生命的重视和个体个性不尊重的现象。例如,针对学生吸烟、逃课等事件,属于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但并不能将其归为危机事件。然而,部分校领导在处理此类小事件时将其与危机事件混同,把问题弄得过于复杂,反而适得其反。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个性发展也由此受到制约。[1]

(三)缺乏专业化的危机处理机构及机制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自幼儿园教育开始就设置了危机意识教育,在小学则开始教授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因此他们的大学生在应对危机事件时表现出较强的能力。然而,在我国危机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系统化的危机管理体系。高校及政府教育部门缺乏专业化的危机处理机构,即使有相关专业的人才也只是临时组建,具有不确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高校管理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必须加强,要学会自觉提升自己的危机处理意识和能力。[2]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任何危机事件的处理上,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将学生的生命放在首要位置。一般而言,危机发生时,当事人的情绪会处于比较激动的状态,情绪波动大,因此任何不当的动作或言语都会引发当事人比较极端的行为,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将事件和伤害降到最低。高校掌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发挥出自身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不同的层面和方向上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最大程度帮助学生。

(二)坚持迅速反应的原则

一般而言,心理危机的发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且多为突发性,必须通过危机管理进行干预来迅速做出反应。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从而当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防止心理危机进一步严重化。在应对突发性的心理危机事件时,平时的演练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各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心理应急体系。除此以外,大学生自身也要提高突发应对压力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自身的内心。

(三)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属于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多方配合与支持,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要实现科学管理,首先要对危机成因进行准确判断,使危机处理处于主动状态,做到能够对症下药;其次在危机处理时要做到科学有序,结合平时演练以及经验的储备,做到对危机的有效解决。[3]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高校要自觉提高心理危机管理意识和应对能力

高校首先要树立起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心理危机属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生教育的核心。学生心理健康事关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更关乎学生自身健康,必须加强重视。其次,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属于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包含着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知识。因此,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4]

(二)制定系统规范的危机应对及管理计划

所谓危机应对及管理计划是指为了能够有效处理各类危机事件而做的各类准备,其制定一般是事先的,是对危机事件和状态的预测、对心理危机处理的指挥及行动方案的综总和。[5]危机应对计划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心理危机类型的界定。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检测与预警,制定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报告制度以及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

(三)建立系统的心理危机应对网络体系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应该建立起心理危机应对网络体系。这类网络应对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首先充分利用学校自上而下的行政工作部门,在各院系指定专人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危机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其次,建立健全的由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干部成立起专门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信息联系网。再者,建立由学校、家庭及社会组成的危机工作联系网,通过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共同引导学生排除各方面的不良干扰,形成一个内外协调的危机应对组织网络。[6]

四、结语

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具体策略。

(作者单位为空军预警学院)

[作者简介:张S(1991―),男,江苏南京人,空军预警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丁长清.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与干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2] 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150-152.

[3] 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63-67.

[4] 陈香,李建永.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行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07):49-50.

[5] 王群,刁静,林磊.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02):88-92.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情绪管理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它作为个体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备受心理学家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个体必须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承受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生活方式使个体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情绪失控对个体的伤害就像钉进木板的钉子,即使依然有个难以弥合的孔。因此情绪管理在改善个体的精神健康和提高企业效益方面有很大潜力。①

1 情绪管理的界定

丹尼尔・戈尔曼最先提出情绪管理,他认为当我们对生活中的事件或矛盾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自我掌控或调节,能以幽默、乐观的态度及时缓解自己的紧张心理状态时,就是有效的情绪管理。②

不同领域对情绪的研究均以否定消极情绪的作用为基点,认为个体应该回避和抵制消极情绪,从而使个体在认识上形成了排斥消极情绪,认为消极情绪只能破坏生活,而对个体没有任何帮助的片面性立场。根据普拉契克的观点,从种族进化的过程来看,情绪不仅是进化的产物,还是一种为了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做为有机体的一种全身心心理活动,是有机体为了控制和应付生存环境,为了增强生存能力而出现的。③

2 情绪管理的进化视角

2.1 什么是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是:进化心理学是纵向研究,因此过去是理解有机体心理机制的关键;理解有机体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为功能分析;有机体的心理机制被假设为是模块性的整体组织;有机体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演化来的一些特定的心理机制;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的共同作用导致有机体的行为。④

2.2 进化心理学对情绪的解读

普拉契克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指出,情绪在发生上处于心理活动前沿,是有机体及时的反应和信号;情绪的变化为个体提供了生理准备;情绪生成的表情外显行为便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直接构成社会化媒介;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体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因此普拉契克认为情绪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为生存斗争产生的适应手段,而非被动或偶然生成的心理副产品。⑤

3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有机体的一种愉受,而消极情绪是有机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不愉受。二者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⑥

3.1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对于个体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象,如生气、厌恶、愤怒和恐惧等一直被个体所排斥,个体所关注的均是“如何克服消极情绪”。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会产生不利于人体的激素,因此在已往的研究中,消极情绪毫不犹豫地标签为被打击对象。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为消极情绪洗刷了冤屈,进化心理学认为像厌恶、恐惧和愤怒等消极情绪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在抵御外来威胁时产生的适应行为,因此消极情绪是具有适应意义的产物。进化心理学解释,愤怒是个体为了增强生存能力,促使个体快速做出攻击行为而产生的;厌恶是为了使个体利益不受侵害,促使个体快速做出驱逐行为而产生的;而恐惧情绪是个体在面临威胁时为了生存所需,促使个体快速做出逃跑行为而产生的等等。

因此上述可以看出,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时,其思维都集中在引起其产生消极情绪的情境中或事件上,使身心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准备,以随时抗争消极情境,从而保护个体的生命在可能随时受到威胁的环境中获得生存。

3.2 积极情绪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积极情绪不同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为了解决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如快乐、满意、自豪、高兴以及爱等积极情绪,虽然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其意义一致。积极情绪的共同效果是它们都能激发个体思维;增强个体智力、体力、心理调节能力与社会协调能力等使个体获得更多个人资源等等。

积极情绪拓展个体的认知、注意和思维等范围,便于个体快速获得信息,合理分析,从而进行更恰当的创造活动。此外积极情绪还能产生积极连锁反应,如处于愉悦情境的个体往往其如智力、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拓延能力。⑦

4 进化心理学对情绪管理的新启示

本文针对已往研究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提出几点看法:

(1)调整认知,消极情绪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进化心理学认为,消极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适应意义的产物,是我们祖先在面对威胁时为增强有机体的生存能力而出现的适应行为。因此消极情绪并非总是无用,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消极情绪。如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败感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寻找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自己少受伤害。(2)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情绪管理。因为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孕育,大自然是我们最原始的母体。法国作家莫罗阿这样形容大自然对人的抚慰:“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森林、崇山、大海之苍茫伟大,最能抚慰平复人的心灵创伤。”(3)从负面情绪寻找工作的突破口。进化心理学将职员工作中的负面情绪解释为个体利益受到侵犯时的适应行为。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情绪管理,保护其既得利益。这样既能减少员工的情绪过激行为,也是寻找工作突破口的良好方法。

注释

① 刘朝阳.企业情绪管理现状及对策初探.企业技术开发,2008.4.27(4).

② Walden T A,Smith M C.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J].1997(2l):7-22.

③ Eisenberg N,Moore B 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J]. 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7(21):1-6.

④ 许波,车文博.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进化心理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27(1):2-4.

⑤ 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2003.11:96-98.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5

1 人的两重生命

人有两重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是自然赋予的本能生命;类生命是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肉体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也正是人类的这两重生命决定了人有两重性即自然本性和实践本性。而实践本性就决定了人的社会本性,因此人类也就有两个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文化属性)。

2 人的心理活动

在人的本性中,人的心理活动是把生物学因子同社会学因子相结合起来的“桥梁”之一,也就是人的身体机能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结合而产生的活动。心理活动在人的本性中不仅具有一些生物上的因素还具有社会上的因素,它是两者结合起来的。而由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映象和概念,能够反映外部的自然界、社会以及其他的人。因此,心理活动也是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对象化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人的心理对世界的反应,就其反应的现实内容而言有客观性(包括主体性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但就其反应的形式而言则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而且随着人对于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深化,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性方面和主观性方面都在不断地深化。因此,没有心理活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人所创造的一切,不仅通过物质躯体的活动,而且通过内在的、主观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的情感、愿望、需要、理性和意识而产生出来。因此,社会因素同心理因素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人的活动中外部因素同内部因素的相互联系。从动机到结果,是由内部的(心理的)东西向外部的(社会的)东西的转化。这正好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首先通过认识过程,客观外在的东西转变为主观心理的东西,然后再通过实践过程,主观心理的东西又转变为客观社会的东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合金”中,每一个因素都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如同生理活动一样,也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物质性活动,甚至纯粹精神活动的产物如科学、艺术、宗教等,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和实在的社会现象。

3 教育信息化与人的关系

3.1 信息化作为人工技术系统

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实体本身遵循自然规律,同时技术系统又是按照人们的社会需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因此就要遵循社会规律。但在这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中,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们既可以把天然自然改造成人工自然,又可以把一种人工自然进一步加工改造成另一种更高级的人工自然。

3.2 信息化作为环境适者方式

它刺激人的神经生理,产生人脑对目的物的注意心理,便产生了人有所需要的一种心理紧张系统。而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人的行为又表现为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行为的产生首先需要心理机制的存在才能接受环境的输入,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或计算对输入进行加工,而后产生明显的行为。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种盲目的本能,不管发展的经历和目前的背景输入如何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信息化作为一种背景(环境、方式)去刺激人的心理机制,(下转第47页)(上接第22页)人的心理机制在得到背景刺激激活后产生行为,从而又对信息化也不断的改进,完善。

巴斯的观点:(1)外显的行为要潜在的心理机制。没有心理机制,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而且心理学中的所有理论都暗示了心理机制的存在。(2)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惟一能够产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过程。

对人而言,其心理活动不仅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祈望欲求、本能的心理表现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有意识地改造周围的环境,使之符合于自己需要的功能。

进化心理学认为,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都是适应设计的产物,适应是演化形成的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人的心理也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某种适应问题。

3.3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形式,其中每一个方面和每一种形式都包含文化的因素与功能。从本体论方面看,它指人类在其全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总和。

“在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并用文化来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文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对地球环境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因此,人类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与环境和谐共进,并用新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文化心理学认为人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无法分割也无法扯裂。在文化进化观上强调文化对人类生存延续的作用,文化有利于人适应环境,因此作为人适应环境的工具得以产生和保留。在心理需要论上认为文化是特定心理需要的产物,如文化缓解了人的存在焦虑,使得生命以文化的形式延续并且不朽,因而使人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的生命现象是向文化而存在着,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人与文化是一种双向构建关系,生命现象与文化现象凝结在一起,在凝结的过程中文化便成为了人的存在,同时人也就“人之为人”了。

对自然对象和实物的加工,我们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对人的“加工”,我们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是文化的母体,因此,物质文化应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础。上述划分是根据人类劳动活动、文化活动所改变的是何种客体来加以划分的。根据人的物质方面(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差别来划分文化现象,同根据所加工的是自然界客体还是人本身来区分文化现象,二者是一致的。对自然对象的加工(物质生产)基本上服务于人们物质的、肉体的需要;对人的加工(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心理生活的加工,对人的意识和受意识支配的行为的加工。

参考文献

[1]柳树滋.大自然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许波.进化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田浩,刘钊.从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心理学文化意识的拓展.2007.5.44(3).

[4]高清海.人就是“人”[m].2001.8.

[5]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6]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6

刘望秀(1982—)女,福建宁化人,就职于浙江工商大学,讲师,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从学生工作中的群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出发,阐述了群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了群体性教育中易出现淹没个性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进行个性教育的新思路,指出了在学生工作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学生工作;群体性教育;个性教育

心理学对群体是这样定义的:在群体中,人们互相依赖,至少有相互交流的可能性,成员间会相互影响[1]。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大多以班级或寝室为载体,一个班级或一个寝室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群体,也就是说学生工作很大部分是群体性工作。学生工作历来强调集体建设,重视集体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也就是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但是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期的过渡期,生理机能趋向成熟,心理品质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个性逐渐形成。这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良好的个性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提高创新能力。

一、 辨析群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

(一) 群体性教育的涵义

群体性教育也就是使学生社会化的教育过程,其职责是把个体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能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职能,具体讲,就是组织个体在群体中完成各项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能融入到群体中,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2]。群体教育的手段大多采用的是面向群体说教及活动。在群体教育的过程中离不开个人的行为,个人通过群体教育,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群体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和丰富,教育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方面:(1)学习掌握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2)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3)确立培养自我观念和人生目标;(4)促进个性的形成;(5)培养社会角色[3]。

(二)个性教育的涵义

个性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个体独立、健全、独特的人格。个性这个词语包括着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特性,二是外在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当中,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的面貌,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向性和鲜明的个性差异性[4]。内在特性具体体现在人的个体的能力以及气质、性格。后者则体现为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观上面,这两个部分进行了一个有机的结合,并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它是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独特表现形式,然而,个性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表现,也是会随着环境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为人的本性,它植根于社会性,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之上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来的。

个性化则是个性在形成和发展以及表现的过程。个性化这个过程与社会的变化紧密相连,也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这具体表现为个体对群体、社会的适应,然而个性化反应的应该是在适应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变革,其核心是通过实践使个体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人的社会群体化过程必然伴随个性化,同时也必然趋于个性化[5]。

(三) 群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辅相成

由此可见,群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并不是说学生工作者强调群体教育,而学生要求个性教育,教育人的过程是社会群体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人的社会群体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发展的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因此学生工作中的群体教育是个性教育的基础,个性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内容,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二、 群体教育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群体教育的典型做法就是群体建设,使群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密切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使群体成员对群体有一致的认同。这样群体成员势必要受群体影响,并服从群体规范,使群体功能得以实现。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候群体中他人能激发人更加努力,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上称为社会助长效应。而另一些时候,集体活动使人松懈下来,努力程度减少,这种效应称为社会懈怠。如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当不能被单独评估时,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完成任务时努力程度小些。当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会“淹没在群体之中”时,就会在群体中松懈下来,因为他觉得没人知道他做得好不好,他也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在一个匿名的群体中,有些学生会感到自我身份意识的缺失(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去个性化),在群体中会失去自我,表现得和单独时不一样,更有甚者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有研究者发现,当个体的个性身份被隐藏,所在的群体越大时去个性化程度就越大,在这中状态下个体很少关注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1]。

消除群体中的社会懈怠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使个体能被单独评估,个体的个性特征能突显出来,与其他个体相区别出来,让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被评估,当个体相信自己的行为能被评估时,社会懈怠就会消失,就更不会出现去个性化现象了。但是在现行的统一的教材,学方法,统一答案,统一行为标准的教学形式和考查体制下,也就不难理解部分大学生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没有独特的学习方法,不敢大胆尝试实验了。有的男生将电脑当成游戏机,有的女生将电脑当成影碟机,找不到自己的努力方向,爱好和想象力受到限制,创造力得不到发挥。

因此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也要关注个体,将群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张扬。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水平的创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掌握经济竞争的核心就要求必须要先掌握信息和知识能力。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则是当务之急。然而决定学生发展更加优秀的创造力是建立在具有健全和良好的个性之上的,这就表明了个性化教育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心理与实际的基础。

三、 探索对大学生实施个性教育的新思路

(一)树立育人新观念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活动,本质就是育人,学生工作要树立一种科学的学生工作观,即要使得当代大学要在寻求个性化的过程中完成社会化,不断在过程当中完善和充实自身的个性。工作者则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导”的基本工作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和实现他们的价值,充分重视他们的需求。大学生已不用为了升学而一心扑在学习上,不会再整齐划一地参加所有集体活动,他们的思想更为成熟了,内心有较强烈的张扬个性的需要,因此学生工作中要将群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尽量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个性教育就必须要创立一种便于考核和评价各类知觉过程的学习情境。在过程当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期待,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点燃学习的激情、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这样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是相当有利的。

(三)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观念

虽然说大学生生理机能趋向成熟,心理品质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但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情感当中,他们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万千呵护,而学校的教育培养方式则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们的个性,导致他们排斥周围环境,进而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盲目字符等不良的个性心理。然而在学生内心则又充满着个性追求发展的欲望,但是又缺乏了毅力和勇气,这也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发展想法,但是没有追求发展的行为,换个说法就是有个性的冲动,却没有理智的行为计划。这样一来,使得他们在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前景都陷入了茫然的状态,增加了大量的迷惘、空虚、孤独以及厌世的情绪。滋生了寻求刺激、得过且过的不良情绪。个性化的发展常常被误认为就是时髦、时尚,而嬉皮士、雅皮士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就印证了这一点。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形成准确的自我概念,进而能自我调控,形成自我发展的观念。

(四)选择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组成大学生群体的学生,由于其家庭出生、生长环境、成长经历、文化素养等不同,呈现出较大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个别单独的面对面的学生工作,以解决不同学生的特殊问题,满足他们独特的发展需要。如谈话就是个别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常用的一种方法。

另外学生工作应采取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校园文化即学校第一课堂外的文化活动是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它通过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活动使每个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的塑造。因此在学生工作中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可函盖学习、文体、艺术、社会实践等方面,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特长的大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焦点,让学生知道他们并不是“淹没在群体中”,他们的个性特长也能得到掌声。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起着领导、监督、指导和评价的功能。建立和健全适宜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进行规划,积极完善管理方法,优化合理评价方式。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就需要做到:一,把日常对学生的工作用指导性替换指立性。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都存在着共提供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在过程当中就不能一味地指令所有学生要怎么做,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指导工作;二,学生工作的的评价机制需要从封闭形式转变为开放形式。也就是说大学生大学生政治教育的传统的评价方式还是封闭型的,就是相关机关的少数负责人,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在这之外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零指标,由不得学生工作者的主观意愿。往往就是那个零指标或一票否决,使得大学生的学生工作者在开展教学中显得束手束脚,所以就更不用说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

在学生工作中,群体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学生个性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个性教育也是与群体性教育相辅相成的重要教育手段,须将二者统一起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S.E.Taylor L.A.Peplau D.D.Sears.社会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陆妍.对大学生实施个性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岱宗学刊.2007,11(1):76~77.

[3]张之琼.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3):82~84.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7

(一)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可以是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的,也可能是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

(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含义。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指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作用机制与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相互作用方式和状态。是对推动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作用力和个体内在动力结合的特殊关系的揭示与解释。

二?德育的含义

德育,学术界中有不同定义,主要有《教师手册》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i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

三?中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一方面,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

中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

(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四?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一)社会角色引导

所谓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要求、期望与对待,直接决定于他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

该心理机制给我们当前的中学德育启示:

(1)正确地使用奖励和惩罚:①教师安排一系列的学习单元,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单元就加以表扬或给与奖励;②鼓励学生对比自己前后的成绩,而不是与同班同学横向比较,这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他们自己取得进步的过程。

(2)要经常像学生提供好的榜样。依据观察学习理论为学生树立典型的正面角色。

(3)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如:角色扮演训练等可增强学生的各类角色意识,使学生加深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4)培养中学生的移情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二)社会比较机制

个人需要在与他人和自我历时性发展的不断比较中,获得有关自我在适应社会变化发展方面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判断自我行为选择的是非对错,进而加以适应性调整,推进个体主动适应社会要求,获得更好的社会性发展。

该心理机制给我们当前的中学德育启示:

(1)组织不同的水平的班级进行不同的教学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和自己比较相近的水平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既要注重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也要促发他们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3)不要交给学生绝对的评价标准,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和自己所匹配的正确的而评价体系。

(三)社会学习机制

众多学者认为这是个体社会化最主要的机制. 社会作用机制主要是强化:1.外部强化机制:外部对于人们某种行为直接给予鼓励和赞赏,人们则倾向于保持这些行为;当外部社会转变为批评、反对、惩罚,人们就倾向于放弃这些行为。

该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1)将加强中学生行为动机的导向与行为管理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

(2)设置合理的外部强化和替代强化机制

(3)加强强化手段措施的宣传和讲解,使中学生能明确的了解

(四)亚社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主要指家庭、班级、工作群体等小群体,是人们生活的直接背景。为此,个体会非常主动的适应亚社会的要求,遵守亚社会的规范,以融入其中并被接纳认同。

亚社会认同机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改进他们的工作的启示:

(1)当我们的学生因为亚社会和大社会对其的期望不一致而产生压力、焦虑时,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及时的给予处理,让他们的压力得以及时的释放。

(2)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自己的绝对化的价值观灌输给我们的中学生,而应该让他们通过自己探索形成和自己实际相结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多给学生开展团体活动,让他们团结友好互助,让他们在学校里有归属感。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8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德育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2-01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就是社会作用机制与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金盛华(1996)认为,社会化心理机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和亚社会认同,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角色引导――榜样的力量

每个人,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会越来越多。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的社会角色,使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因此,个体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个人学习扮演好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3]。

在我国,社会对于青少年群体有较高的期望和对待方式,这种一致性很高的社会化环境就使得扮演学生角色的他们在对待事物的基本看法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中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对学习榜选择上的必要引导,作为价值体系还在形成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教师在学生榜样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把自己认为值得大家模仿的对象介绍给学生,教师的选择引导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对于榜样的选择。

教师在教导学生自觉选择优秀的榜样进行观察模仿的过程应注意两点:第一,要选择多种方式相结合,现代的中学生个性活泼、喜好新颖、有创意的形式。教师除了给学生讲优秀榜样的故事之外,还可以结合新闻报道、人物纪录片等形式让大家了解人物的事迹。第二,教师在选择榜样的时候应该注重生活化,也就是说,选取的这些榜样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而非中学生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去模仿的那些人物。此外,德育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对于那些缺乏独立、自我意识的人,较容易受到引导,所以教师在对他们的引导上可以更为直接,让他们认识到是非对错的道德标准

二、社会比较、学习机制――构建良好德育环境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认为学习是直接经验的获取,是在行为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对于青少年而言,其自主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展,他们的很多行为、观念、与行为方式是来自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费斯廷格(Festinger,1957)发现,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评价自己的状态[5]。在比较中,个体获得有关自己与他人在适应社会变化发展方面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判断自我行为选择的是非对错,进而推进自我观念和行为方式向社会认同的方向发展。人的自我评价多半是社会性的,对于事物的看法,影响我们的往往是社会给予它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对事物的评价也是参照这个标准而进行的。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习得各种道德规范的地方。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时间处在一种民主、公正的学校制度中,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价值观念中对民主、公平公正的认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优良的道德观念。中学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价值观念;并教导他们学会自觉选择优秀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模仿。逐步扩展学生社会比较的内容和范围。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通力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营造和谐、健康的氛围,不断提高德育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亚社会认同――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

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都是以亚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及群体认同为中介折射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并发生作用的。就拿中国来说,人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大社会中,但直接的微观社会的不同也会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的要求为出发点,在其期望和奖惩环境中被引导。人们只有在适应了亚社会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的成长和发展。

中学生的很多知识是通过其同辈群体的交流而获得的,比如两性知识的获得、恋爱技巧的获得等等,亚文化对于青少年同辈群体而言具有普遍的道德约束力。而现阶段,中学生同辈群体亚文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成分,因此建立健康的同辈群体亚文化,不仅是对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应该继续加大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提升主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给中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发展树立规范。同时,学校作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应该要通过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缩短主流文化与学生心理差距使其更容易接受。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中学生同辈群体亚文化逐渐与主流文化相适应,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方法的改进,德育内容的创新,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努力协调,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班 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教育科学研究.2010,(1).

[2] 吴少里.论”80―90后”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心理机制形成;.江海纵横;2012,(7).

[3] 董 薇,陈 鑫,李 伟.社会化的心理机制视角下的“榜样”力量.社会心理科学.2008,(5).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范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人 有效市场 集体非理性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金融市场是现实生活中最为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例证,有效市场理论假设证券市场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信息,任何公开或非公开的市场信息能够立刻通过价格传导到市场参与者,参与者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做出理性的反映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市场能够实现动态的一般均衡。但是金融史上的历次金融危机的普遍特征却是市场远离均衡的剧烈波动,而且每一次波动中市场参与者都表现出了如同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指出的种种非理性的表现,这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有效市场理论和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希望通过经济学基础假设的改进使得经济学更为准确地描述人们的行为和接近现实世界,从而减少金融危机的爆发频率及其破坏性。

一、有效市场理论――从微观到宏观

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核心就是市场参与者追求个体效率,围绕这一逻辑核心的分析范式是:首先阐明理论假设;在理论假设基础上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研究对象的行为;用经验事实检验理论模型。贝克尔对经济分析的核心做了精彩的概括并得到经济学家的广泛认可,他指出,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的运用便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理论考察的核心问题就是经济人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互动过程及结果,因此理性假设既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分析起点也是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人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特征:其一是动机的“自利”性即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二是经济人行为方式的“理性”性。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所有人都是经济人,都按照边际均等原则实现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这就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可以通过求解市场参与者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的最优解实现市场参与者的效率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则主要描述了通过市场参与者的最优行为实现市场的动态一般均衡。至此,新古典经济学实现了从微观个体均衡到宏观一般均衡的刻画。

金融市场的有效市场理论则是新古典经济学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金融市场的刻画,通过假设市场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证券市场价格能够迅速反映市场上公开或未公开的信息,参与者充分了解购买证券后果的概率分布而且能够选择使自己目标函数最大化的方案。在这样的假定之下,证券市场的常态应该是动态均衡的,任何的短期波动或冲击都能够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迅速恢复。因此,理性假定奠定了有效市场理论的微观基础,是金融市场长期均衡的基石。

二、金融危机的主观机理――有限理性

根据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上的有效市场假设,只要市场参与者满足完全理性的假定条件,市场均衡是常态,任何的非均衡是短期的而且市场能够迅速修复。但是人类金融史上金融危机并不新鲜,而且大规模破坏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市场远离均衡而且恢复缓慢。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破坏力惊人,各国纷纷启动救市计划。金融危机的现实促使人们反思有效市场理论的核心假设――完全理性。

总体而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假设遭到了两方面的批评。西蒙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太强,能够在任何时候准确计算自己收益和成本的完全理性的超级经济人是不存在的并提出市场参与者实际上只具备有限理性。西蒙指出:市场参与者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市场,参与者无法知道各备选方案结果的概率分布;参与者认知现实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理性是在有限的认识能力约束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化。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卡尼曼认为:完全理性是不可能的,人类有很多认知偏差如人类的自负即往往趋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等,因而容易走向个人非理。

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中指出,人们获得最终的结果并非出于对于各种可能结果精心计算概率分布而最终实现最大化。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由于所处世界的复杂性超过了人们的认知理解能力,面对现实的极端复杂性,人们不得不假设人的理性是完美的,并以此作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模型实际上为研究真实的市场提供了参照标准,从而测度、估计现实的市场状态是否达到最优,用与理想的市场(资源配置达最优)的差距来评价现实市场。但实际上,完全理性是不可能达到的,现实市场中参与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因此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现实参与者的有限理性与有效市场假设下完全理性的冲突。

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

理性可以分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新古典经济学把个体理性建立在理性公理的基础上,即:反身性,完备性,传递性等,但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排除了集体理性,排除集体理性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市场失灵。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来自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等,这就在于个人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一定会带来社会最大化的结果,经济学中即称为“社会困境”,因此大部分市场失灵现象具有个人理性导致社会困境的一般特征使得完美市场是不可能实现的境界。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往往不断恶化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就在于金融市场的主导理论有效市场假设只关注市场参与者单个的最优化,而不考虑市场整体最优化的实现,而市场整体最优化的实现有赖于参与者单个的最优化外和市场整体最优化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调节。

例如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要有泡沫的膨胀期,这就如同凯恩斯的“选美”理论,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想实现个人的最优化,但由于市场整体理性考量的缺失,在个体理性的驱动下,市场参与者考虑的不是市场将来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泡沫,而是积极的猜测大多数投资者的选股倾向和购买行为。而且在金融泡沫不断堆积衍生的过程当中往往有很多投机致富的示范效应从而使得个体投资者视投资行为为非理性而投机从众行为为理性。从市场参与机构来看,参与机构在金融泡沫的堆积过程中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在金融衍生品创新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金融衍生品一方面可以控制金融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因而是风险管理的很好工具;可是另一方面若金融衍生产品使用不当,或者被滥用,反而会放大风险,造成灾难性后果。在金融泡沫不断堆积的过程中,参与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往往会视金融创新本身为点金术,如此次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失控的金融创新的后果。新古典经济学排除了集体理性的研究,从而使得市场如何从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的过程研究成为缺失的一环。因此,金融危机的破坏性通过个体理性向集体非理性的传导机制而不断堆积和恶化。

四、经济学需要更接近现实世界――几点建议

从郁金香狂热、南海泡沫、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到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史上历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使得人们又一次反思和追问经济学的解释力。笔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经济学的启示是经济学的完全理想假设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改进,此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要进一步的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得经济学更加接近现实世界。

(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有效协调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使用很多假设以实现逻辑自洽,如一般均衡模型假设不存在货币、政府,法律制度,产权体系,银行等等,所有信息通过价格进行传递和调节,而自由市场机制还需要非市场制度才能使市场得以有效运行。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悖论说明仅依靠价格机制难以协调市场参与者与市场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通过激励相容的制度在无秩序的、多元的个人理性与有秩序的集体理性之间搭建均衡应该是此次金融危机对于经济学的启示之一。

(二)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自从马歇尔把边际分析引入经济学以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化的倾向,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把数学最优化和经济学均衡原理相结合,使用数学形式表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此后,西方经济学逐渐从语言表达和图解式的分析方法转变为用现代数理经济分析方法等高深数学为主的工程化研究方法。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但正如波普尔和哈耶克在《经济学》杂志中表示,社会科学不可能得出像物理学那样的结果,哈耶克猛烈的抨击了机械的、不加鉴别的适用自然科学的定量方法,他称之为“科学主义”。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体系建立在个体理性假设基础上,严格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数理化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题根本不同,只有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结论相结合才能更准确的解释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现象,比如借鉴神经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结论。但是,由于很多社会科学的结论是很难或没法定量化的,比如集体理性该如何衡量,有限理性该如何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中,即使能够量化,纳入后经济模型能否求解,这些都需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突破。

经济学家哈恩曾指出:为证明“无形之手”,新古典经济学家走上了一条非常狭小的羊肠小道才走到了峰顶,而走上峰顶的重要垫脚石就是理性公理假设。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新古典经济学最大的启示就是:为认识复杂的经济世界而不得不做出的理性假设使得经济理论不足以对现实予以充分准确的刻画和解释;理性假设本身需要改进,作为新古典理论大厦的基石,理性假设的改进需要付出精心的探索和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著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

[2][美]乔治・索罗斯《超越金融:索罗斯的哲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

[3]张平,刘霞辉《中国经济增长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5月

[4]左大培,杨春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化历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