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11-26 15:34:19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1

几年前,南京市一名10岁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不慎将塑料铅笔帽“吃”进口中,笔帽滑入气管,孩子顿时憋得喘不过气来,家长急忙“打的”送孩子上医院。在车上,孩子还对第二天的运动会念念不忘,断断续续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参加明天的运动会吗?”妈妈含着泪点头说:“能,肯定能。”听了妈妈的回答,孩子淡淡地一笑。谁想到,这竟是孩子最后的微笑。由于抢救不及时,这孩子带着对生命的渴望离开了人世。

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别人家一片欢声笑语,期待着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超市收银员王玉华家却乱作一团:刚才还“嘎嘎”笑的宝宝被气球卡住了气管,憋得小脸通红。原来,1岁多的宝宝抱着一个已吹起来的大气球,小嘴对着气球的口嘬着玩,不知怎么气球突然跑了气,一下子吸进了宝宝的气管里。家里人赶快把宝宝送到了医院,可医生还是没能保住宝宝的性命。面对躺在医院一动不动的宝宝的尸体,妈妈王玉华哭得死去活来……

这些孩子都死于呼吸道异物。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需要紧急抢救、危险性很高的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幼儿多见。小孩子顽皮和充满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常常会把钮扣、豆粒、花生米及小铁钉之类的东西放入口中,当孩子欢笑、哭闹或跌倒时,很容易将口中的东西呛入气管、支气管内,造成呼吸道异物的发生。同时,3岁以内的幼儿牙齿发育还不够完善,磨牙尚未长好,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粒等食物细细嚼碎,而且幼儿咳嗽反射不健全,咽喉部又较成人狭窄,所以容易将未研碎的食物或嘴中的异物吸入呼吸道。

呼吸道异物以植物性异物最为多见,如花生米、豆粒、葵瓜子、西瓜子等,这些食物卡在支气管内刺激局部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浸泡异物使其体积增大,造成不完全堵塞或完全堵塞呼吸道,开始患儿可发生剧烈呛咳,面红耳赤,继而出现呼吸不畅、发憋等症状,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由于异物停留的部位不同,阻塞呼吸的危险程度也有所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气管和支气管的解剖结构:气管是由弹性透明软骨平滑肌黏膜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管腔,向下分叉为左、右主支气管,进入肺后,形成许多分支。由于右主支气管与气管长轴相交角度小,几乎位于气管的延长线上,且右主支气管比左主支气管短、粗,因此呼吸道异物以右侧支气管多见,左侧次之,停在声门(气管的入口)处的异物较少见。但就危险性来说,声门处的异物最为凶险。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危险性次之,但无论是哪种呼吸道异物,都需要及时抢救。

抢救的原则是立即将患儿送医院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越早越好。但如果异物卡进喉咙后,患儿出现剧烈咳嗽、发憋,可试着把患儿头朝下脚朝上倒提,猛拍其后背看能否将异物咳出来。如果此法不见效,患儿出现极度的呼吸困难,此时即使急送医院恐怕也来不及了,所以家长应就地为患儿做气管切开。切开前可先取酒精或白酒在颈部正中和剪刀处消毒(情况十分危急时也可不消毒),让患儿平躺在床上,肩下垫高,头向后仰,但后仰不宜过度,以免加重呼吸困难(若患儿因呼吸困难而不能平躺,

也可取半坐位)。采用直切口,在胸骨上窝上方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并切开气管,取出异物。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智利的一名6岁男孩迪戈在家兴致勃勃地玩着他的圣诞节礼物――玩具小人。他不时将玩具放入口中,咬上几口,算是对“小人”的惩罚。后来一不小心,一个玩具小人从他口里滑进了气管,他的呼吸立刻变得困难起来。父亲戴维见状,一方面打电话给医院叫救护车,一方面根据他过去当义务消防员时学的急救知识,对小迪戈进行抢救。可尽管他使尽了各种方法,也无法将卡在儿子气管中的玩具小人取出来。此时,孩子因缺氧,渐渐失去了知觉,生命垂危。情急之中,戴维从厨房中取来一把菜刀,果断地切开气管,取出了玩具小人,小迪戈开始有了呼吸。这时,救护车赶到,把小迪戈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小迪戈终于脱险了。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2

目的:观察86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外急救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多发伤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院外急救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后呼吸道感染、心律紊乱和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多发伤;院外;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66-01

本研究主要探讨和分析86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外急救护理,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多发伤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为(44.24±5.53)岁,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受伤者14例,爆炸受伤者11例,高空坠落受伤者8例,因锐器受伤者10例;对照组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为(44.38±5.65)岁,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受伤者15例,爆炸受伤者9例,高空坠落受伤者7例,因锐器受伤者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受伤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身体有2个及以上组织和器官遭受严重创伤,并且其中一种创伤危及生命安全者;临床特点和症状均符合多发伤临床表现者;护理依从性好者;患者家属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1]。排除标准:精神分裂患者;严重智力障碍者;心、肝、肾等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不积极配合护理方案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对患者采取正确,解除窒息等[2]。给予研究组院外急救护理:①呼吸护理:护士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异物和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协助医生切开气管辅助患者呼吸,给予吸氧,防止脑组织缺氧造成损伤。②心脏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护士要快速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方法促进心脏复苏,按压频率保持80-100次/min,按压和放松时间比例为1:2。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③补血和控制出血护理:通过18-22号中心静脉导管快速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道,在抢救黄金时间1h内为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医护人员应快速判断患者出血原因,对出血部位加压,同时抬高伤部,给予紧急止血。

1.4 观察指标:

抢救效果(抢救成功、死亡)和并发症(呼吸道感染、心律紊乱、大出血)。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软件统计,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当P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情况:

对照组抢救成功者有32(74.42%)例,死亡者有11(25.58%)例,研究组抢救成功者有41(95.35%)例,死亡者有2(4.65%) 例,研究组抢救成功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呼吸道感染、心律紊乱以及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3 讨论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院外抢救效果情况,观察到研究组抢救成功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死亡患者较对照组明显更少,说明院外急救护理较常规急诊护理是一种更理想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分析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在患者受伤后黄金救治1小时内积极采取多项急救措施,做到全程动态监测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迅速判断伤情,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同时,通过止血措施和有效补给血容量,能够避免患者因失去大量血液出现休克和死亡现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其呼吸道感染、心律紊乱、大出血情况都显著少于对照组,推断实施呼吸护理,消除患者呼吸道、口咽部的异物、血块、稠痰等,能够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在心脏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快速给予心脏复苏,及时采取异常处理措施,能够逐渐促使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从而减少心律紊乱并发症发生率[3]。另外,由于实施补血与止血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大出血发生率。关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有待开展进一步的相关试验给予验证和证实。

综上所述,多发伤患者的院外急救护理效果更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勤.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急救护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07):139-141.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3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我院转运和收治的126例脊髓损伤患者中,颈椎损伤45例,胸椎损伤51例,腰椎损伤30例。其中心跳呼骤停4例,5例由于现场人员未听从调度指导而随意搬动病人造成脊髓二次损伤,其余患者均为急救人员采用脊柱板转运未造成新的损伤。

2急救护理

2.1现场伤情评估急救中心接到疑似有脊柱损伤的患者电话后,调度人员首先告知现场人不能随意搬动患者,防止造成新的损伤。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确定环境安全后,立即对患者伤情进行现场评估。首先判断患者意识、瞳孔、测量生命体征、呼吸道堵塞情况。若清醒患者,询问其是否有颈、腰等部位的疼痛,以及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凡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者一律按脊椎骨折处理。

2.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脊柱损伤患者口、鼻及咽喉部异物或因口腔内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急救时首先应迅速清除这些部位的异物或分泌物,使患者呼吸道通畅。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易引起膈肌麻痹、呼吸肌无力,特别是高位骨折脱位更易压迫延髓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应严密观察这类患者的呼吸,备好氧气、吸引器及各种急救药品。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2.3搬运对于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至少需3~4人搬运。由一名医生应用“头锁”手法固定患者头部并适度向上牵引,调节患者头部位置,使鼻尖保持在正中线上,采用“托下颌”法将下颌上抬,另一名医务人员上颈托,医生始终固定患者头部并发出翻转命令,其他医务人员按“原木滚动”的原则,将患者的头、颈、胸、腰在同一轴向同时转成侧卧,由一名医务人员检查脊柱和背部无损伤后上脊柱板。头部采用固定器固定于脊柱板上,然后用四条约束带把患者固定在脊柱板上(位置分别为在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使患者不能晃动为宜。

2.4转运途中的护理运送要求:力求快速,尽量缩短途中时间,对于颈椎损伤病员来说车速更要平稳,不要急刹车或突然提速。脊柱损伤的病员常合并其它严重多发伤。途中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护士必须马上选用12号~16号留置针头建立2条或3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颅脑外伤病人给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做好途中救护的抢救器材、药品、物品准备,保证途中抢救工作不中断。转运途中一旦出现心搏停止,立即停车就地复苏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及初步检查记录。

3体会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4

异物首先被吸入喉室内,因刺激粘膜而发生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嘶等表现,在吸气时发出很的响的“吼吼……”声,如果异物堵塞声门,或引起喉痉挛,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青白等缺氧症状。患者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救助者不要慌忙抬着患者去医院,几分钟的时间不仅无法赶到医院实施抢救,还会贻误宝贵的抢救时机。最重要的是发现窒息后,要立即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先让患者趴跪在地上,臀部抬高,头尽量放低,然后用手掌稍用力连续拍打病人背部,以促使异物排出。此法无效时,可立即从患者背后拦腰将其抱住,双手叠放在病人上腹部,快速用力地向后上方挤压,随即放松,如此反复数次,通过隔肌上抬压缩肺脏形成气流,将异物冲出。进行抢救时要注意,动作必须快速,用力适度,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

异物若越过声门进入气管,初期症状与喉室内异物相似,多以呛咳为主。气管内的异物多可活动,随呼吸气流在气管中上下移动冲击声门,激起阵发性咳嗽和呼吸困难,发出“噗拉、噗拉”的声响。将手放在颈部气管的位置,会感到有一种撞击。若异物随呼气气流上冲卡在声门下面,无法冲出也不能下降,患者立刻会出现口唇、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窒息缺氧症状。此时,救助者要火速将患者平放,托起下巴,用力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其将堵在声门的异物吹入气管,使气流通畅,缓解缺氧状况;或者扶住患者使其坐直,然后用力拍打背部,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气管,暂时缓解窒息,为抢救创造时机。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5

【关键词】简易呼吸器;食道-气管联合导管;呼吸心跳骤停;院前心肺复苏Use of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prehospital

LI ChunXia. East Hospital of Luoyang City, Henna 471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to establish the emergency airway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prehospital.Methods 139 patients of respiration and heart arres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9 cases with the simple respirator were control group, other 70 cases with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were observation group.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the time required for operation, recovery rate were compared.Results With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to establis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imple operation. The time needed was longer than that with simple respirator, but the first successful intubation was higher, recovery rate with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 the simple respirator group (P<0.05) . Conclusion With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to establis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re simple operation, quick and efficient. The metho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airway management convenient, convenient transport patient safety,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imple respirator; The 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ned tube; Respiration and Heart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prehospital

呼吸心跳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在院前心肺复苏中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有效通气是CPR成功的关键。

我科对139例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随机采用简易呼吸器和食道气管联合导管(ETC)两种方式建立人工通气,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自2003年10月至2010年12月抢救的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选择非严重器质性病变且心跳骤停时间在5 min内的患者139例。按双盲法分为2组:简易呼吸器手控呼吸组 69例,食道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组70例,2组其余抢救措施均无差别。对比操作的难易程度,操作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人工通气前都畅通呼吸道,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简易呼吸器组用四头带固定面罩,连接呼吸器囊手控通气;食道气管联合组用食道 气管联合导管,插入前,用注射器抽尽气囊内气体使其塑形,将联合导气管的尖端和两侧涂抹0.9%氯化钠注射液做剂。操作者站在患者头端,用一只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持联合导气管插入口中,将导管插入口中直至环形标志于齿龈之间,直到遇明显阻力而不能送入为止,用大注射器向咽部气囊充气 100~120 ml,然后用小注射器向远端气囊充气 10~15 ml,大气囊将口、鼻和食道封闭,气体通过长接头导入,从咽部越过会厌进入气管确认联合导气管位于气道内时,可看到胸廓起伏,在两肺野可听到呼吸音,腹部无膨胀,听诊无气水音。若肺野听不到呼吸音而上腹部膨胀并可听到气水音,将手控呼吸囊接到导入气管腔的短接头上, 这时听双肺呼吸音正常,即可实施通气, 此时的 ETC等同于标准的气管导管。调整好导管深度,妥善固定,连接呼吸器囊手控通气,在救护车上及回到抢救室后连接呼吸机。

1.3 心脏复苏标准[1] ①心跳恢复;②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③出现自主呼吸规则或不规则呼吸,或由机械通气心跳恢复正常,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0%;④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或眼球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采用均数t检验,P

2 结果

2.1 食道气管联合导管组操作均一次成功,平均操作时间需1 min 30s,其中68例(97.14%)插入食道,2例插入气管,复苏后循环恢复10例(14.29%),在实施CPR的过程中发现19例(其中饱胃17例)胃内容物从短头处流出,复苏成功后短接头接吸引器吸引,并可从短接头处插入胃管。

2.2 简易呼吸器手控呼吸组 平均操作时间10s,复苏后循环恢复4例(5.80%),在复苏过程中发现17例(其中饱胃15例)口腔内有胃内容物,5例误吸,7例胃扩张。 所有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入院转入ICU后均由麻醉医师改为气管插管,继续治疗。

2.3 食道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复苏成功率(14.29%)高于简易呼吸器手控呼吸组(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院前急救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效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气管插管是急救复苏和临床麻醉中开放气道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解剖和病理生理等因素,即使训练有素的麻醉科医生,失败率仍达0.5%~3.5%[2]。院前受环境因素影响气管内插管难度大,成功率不高,在心脏胸外按压的同时做气管内插管难度更大,会延误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效通气的时间。自1986年Frass设计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目前ETC在急救气道管理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将ETC列为急救困难气管插管的解救措施之一,近年在急救应用中的范围更为广泛[3]。呼吸囊面罩通气迅速,但据Hartmut[4]研究统计, 发现面罩通气 1 min可使胃扩张达4 L, 通气效果欠佳。简易呼吸器手控呼吸组平均操作时间10 s,有5例误吸,7例胃扩张。胃扩张、误吸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分泌物后,改用食道气管联合导管。而且在转运过程中容易面罩移位,导致漏气,使通气无效。复苏后循环恢复仅4例(5.80%)。

3.2 食道气管联合导管插管不需要喉镜等机械,操作简便易学、迅速、有效、成功率极高,且不受环境因素和操作经验不足的影响,且探入食道即可快速建立通畅的气道,又可避免返流误吸,在CPR中非常有效[5]。食道气管联合导管组操作均一次成功,不受限制,平均操作时间需1 min 30s。97.14%插入食道,2.86%插入气管,复苏循环恢复10例(14.29%)。有1例有机磷中毒并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机械通气同时进行洗胃,复苏成功。食道气管联合导管的使用缩短了操作所需的时间,可迅速行有效的机械通气,缩短患者呼吸停止的时间,提高了复苏成功率。对于院前急救,饱胃患者行CPR尤为适用,可避免饱胃反流所至窒息。食道 气管联合导管能提高气道管理质量,与面罩通气相比可提高血氧饱和度,且气道维持更容易,经验不足的医师容易放置,与气管插管相比可降低经验不足人员气道管理的难度,提高气道管理速度和置管速度[6]。

3.3 要注意的是,应用前清除口腔内异物和分沁物。对有喉头水肿、食道病变和误服腐蚀性物质的患者应慎用[7]。插管时要动作轻柔,防止咽喉部软组织的损伤。咽部气囊充气避免过胀,避免咽部黏膜过度受压。注意导管的深度,避免导管过深使咽部气囊直接压迫喉部入口而影响有效通气。临床上常规使用的仅有37F型号导管,故对于16岁以下,身高150 cm以下的患者尽量不使用[7]。

参 考 文 献

[1] 邵孝洪.现代急诊医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8.

[2] 张汉湘, 徐际盛. 食道 气管联合导气管临床应用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244.

[3] 谭晓红,邹江,唐育民.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救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华西医学,2004,19(2):713813.

[4] HartmutOcker,VollerWenzel,PeterSchmucker,et al.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airway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a benchmodel simulating acardiacarrest patient.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1,20(1):712.

[5] 田斌斌, 曹新建. 食道 气管联合导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中国急救医学,2004,24(2):149.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56-01

意外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溺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有时造成多人受伤,不仅对患者有害,而且还可能威胁救助者和同一环境中所有的人。溺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故,溺水后的急救应争分夺秒,方法正确;否则,抢救效果却能有生死之别。

1原因

溺水是由于人体淹没于水中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大量的水以及污泥、杂草堵塞呼吸道;或冷水刺激引起喉部、支气管反射性痉挛、声门关闭,导致窒息,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丧失、缺氧、昏迷直至死亡[1]。

2 现场救护

2.1救人出水

如溺水者仍浮于水面,应向水中抛投救生圈、大块木板等抢救器材或伸长杆将溺水者拉出来;如溺水者已沉入水底,抢救者如习水性应迅速潜入水中进行抢救,抢救时应注意,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应从侧面接近,托住其掖窝或下颌部,将其救出水面。

2.2 判断溺水者伤情

判断有无呼吸、有无心跳。溺水者被抢救上来后,应立即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位送到较温暖、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抢救。触摸颈动脉―在颈中线旁开2cm位置,触摸1-2分钟,感觉有无动脉血管的博动。向伤员问话,视其有无反应;轻摇伤员肩部,观察其反应;听呼吸气流声音,看胸腹部有无起伏判断有无呼吸。并检查其是否曾受过物体打击、硬物碰撞,根据症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2.3心肺复苏

畅通气道,当伤员无呼吸时,将其置于平卧位,将假牙取出,清洁口腔,用仰头举颌法(稍垫高肩部,头低位,将下颌往上推)以畅通气道。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进行人工呼吸,频率为12-14次/分钟。如吹气不进,表示气道不通,可能有异物阻塞气道。如果是痰液、呕吐物,可用手指将其抠出;如果为其他异物,则先用挤腹法、拍背法、胸部按压等,然后将伤员侧身,用手指探索,将异物挤向一边,慢慢抠出。切忌将之捅进去。胸外心脏按压,用左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二横指的位置,右手掌放在左掌上,双手手臂绷直,肩部和手与按压位置垂直,按压时利用上身的重量缓缓下压3-5cm,然后抬高肩部和上身以放松按压力度,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按压位置,频率为60-100次/分钟。单人抢救时,吹气与按压的频率为2:15双人抢救时,吹气与按压的频率为1:5。心跳呼吸停止的现场抢救有效时,伤员的面色出现红润和有自主呼吸。当抢救未见效果时,千万不要松懈放弃,应一直坚持至医生到现场接手为止。

2.4 对症处理

首先要松开裤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不使受凉。对落水者进行详细的观察,将其口、鼻里的泥沙异物清理干净。如果发现溺水者受过物体打击,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性质后对症处理,如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出现昏迷时,必须维持呼吸道通通畅。昏迷者应平卧,将其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跟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而发生气道阻塞。

2.5 倒出体内污水

呼吸道有水阻塞者,可先行控水,但要尽量缩短控水时间,以免耽误抢救时机。控水时要注意防止胃中流体吸入肺中。控水的方法(1)使溺水者取俯卧位,救护者骑跨于伤员大腿两侧,用双手抱住伤员腹部向上提,使水流出。(2)将溺水者扛于急救者的肩上,急救者上、下耸肩或快步奔走,使水流出。(3)急救者可一腿跪在地上,另一腿曲膝,将溺水者腹部放在急救者屈膝的腿上,让其头朝下,用手按压溺水者背部,将呼吸道及腹部的水倒控出来。在抢救溺水者的同时,必须尽快向医院求救。另外,抢救时要注意保暖,溺水者苏醒后,除进一步注意保暖外,应暂时禁食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3 讨论

意外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它包括除疾病外所有导致患者身心受损的各种情况,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其中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急救者必须对意外伤害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掌握保护自己与救援受害者的各种技能。否则不仅不能帮助患者,而且还会危及自身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突发急症和意外的时候,在生命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让我们学会用自己的双手给亲人和需要帮助的人送上最珍贵的东西――生的希望[2]。

参考文献: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7

【关键词】 车祸多发伤;院前急救;应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070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国内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多, 因车祸导致的死伤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据中华医学会的最新报道, 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25%, 同时患者在车祸发生后的0.5 h内若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救治, 死亡率高达70%, 所以患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若能够得到及时的院前急救, 将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总体生存率[1]。本院从2015年起采用院前急救方案, 取得效果良好, 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 本院急诊科收治的车祸多发伤患者共62例, 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 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车祸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组。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救方案, 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方案, 具体如下:①现场情况紧急处理:患者的处理以先复苏后固定的原则, 急救人员应优先救治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保持患者气道畅通, 防止出现梗阻。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 急救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 并让其持续吸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 急救人员应先清除患者的口腔异物, 再保持其侧卧位;对于开放性气胸患者, 急救人员应快速进行气胸封闭, 并对出血口包扎处理等。②及时补充液体:急救人员在紧急实施治疗的同时开放输液通道, 输入单纯液体、止血剂等, 对于“脑部损伤”、“缺氧”无休克的患者给予脱水, 休克者给予扩容, 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③保证呼吸道通畅:多发伤患者由于昏迷导致舌根后坠, 频繁呕吐容易误吸异物, 还有存在严重颌面部受伤患者, 都可能导致呼吸不畅, 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误吸物等。没有吸引器的情况下, 急救人员用手指对口腔异物进行清理, 同时可对其颈部气管进行压挤同时将头往一侧偏, 令患者咳出异物;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④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往往能够反映患者当前的机体状态, 如意识状态、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患者在进行院前急救处理后, 入院前的途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尤为重要, 通常能够直接决定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 急救人员可用轻柔的话语安慰患者, 帮助其坚定积极治疗的信念, 消除内心恐惧情绪等。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1.67%, 死亡率为18.33%, 住院时间为(14.25±6.72)d;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55%, 死亡率为6.45%, 住院时间为(10.28±5.46)d, 相比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治愈率高, 死亡率低, 住院时间短,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多发伤是指由单一损伤因素导致的机体内多处部位出现损伤, 它不仅仅是由多处部位的损伤相互叠加, 更可能是这些损伤相互作用, 增加损伤的严重性。多发伤通常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大等特点, 需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处理。车祸是目前导致多发伤最主要的因素, 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因车祸导致的多发伤人员逐年增多, 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安全[2]。

急救是处理车祸多发伤的最佳方案, 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院前急救中要求快速准确地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 对致命性损伤优先处理, 把抢救生命放在首位。在急救处理过程中急救人员可按以下步骤和方法对患者作快速体检: ①清醒程度:对患者进行呼叫, 观察患者应答情况。②检查气道:是否有口腔异物、呼吸杂音。③呼吸:患者换气速度、深度以及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绀情况。④血液循环:检查患者出血情况, 颈及桡动脉速度、强度以及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微细血管回流是否正常。⑤中枢神经功能:神志、瞳孔大小及反应。⑥展露身体快速检查:按照头、颈、胸、腹、骨盆、下肢、上肢的顺序进行, 对各个部位外伤、触痛、活动能力、感觉等情况进行检查。⑦背部检查:是否有外伤、触痛。在转送过程中, 对患者的意识及瞳孔变化、呼吸状态及循环状态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对有意识的轻伤者, 急救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 安抚其紧张的情绪。有学者曾提出, 车祸多损伤发生后的半小时内, 若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处理, 通常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3]。因此, 应多加强相关急救人员的现场处理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急救技能的熟练度, 在对患者情况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合理有效地救治, 并学会总结归纳, 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

院前急救方案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急救方案, 以先抢救生命, 后保护功能为原则, 具有精准评估伤情、快速救治患者等优点[5-7]。本院从2015年起采用院前急救的治疗方案,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1.67%, 死亡率为18.33%, 住院时间为(14.25±6.72)d;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55%, 死亡率为6.45%, 住院时间为(10.28±5.46)d, 相比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治愈率高, 死亡率低, 住院时间短,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案通常能够降低车祸多发患者的死亡率,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经济花费, 适合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谢正燕, 石正娟. 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西南军医, 2011, 12(4):745-746.

[2] 吴敏, 邹圣强. 451例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26(15):2517-2518.

[3] 杨振华. 重大车祸伤院前急救的研究进展. 蛇志, 2012, 24(2):

182-184.

[4] 苗志申. 大型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 6(3):278-279.

[5] 李建刚. 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临床体会. 浙江创伤外科, 2012, 17(6):801-802.

[6] 王雪梅, 陈楷珠. 车祸致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途中转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 11(11):1675-1676.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8

关键词: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护理

由于我国在农业上的重视与发展,发生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情况比较频繁[1],同时此疾病还存在转变快和病情危急严重的特点,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急救,确保病人身体内部的有毒化合物能够被彻底排除,以达到救治病人生命,促进病人生命质量提高的效果。由于以上各种原因,临床上寻找快速高效急救方法已是各大医院关注的重点[2]。近年来,本院在实施急救期间发现,对病人进行细致的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救治效果上也十分重要,现将具体感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急救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3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12-47岁之间,平均(28.7±2.8) 岁。对照组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在14-46岁之间,平均(32.6±2.6) 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病情、药物治疗、积极抢救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致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服用有机磷农药的病人,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观念[3],导致其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放弃生存的希望。所以,针对以上情况,相关责任护士应当与病人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特征,防止再次发生轻生的情况。同时还需要照顾到病人家属的感受,促进病人从家庭中获得家人的关心,使病人能够更加配合医生的救治,重塑对生活的希望。(2)洗胃护理:按照病人不同的病情情况选取通过口或鼻的插胃管方法,严格根据无菌操作相应规范留置管道,在此期间要保证轻柔的操作,避免损坏食道黏膜,在洗胃期间注意留意病人的临床体征、面容脸色等;按照医生的嘱咐对病人采用长托宁及复能剂,注意观察服药期间病人是否出现副反应症状。第一次进行洗胃后,注意将管道保留,方便再次进行洗胃;留意病人排出洗胃液的气味、颜色,如果转变为气味颜色均无的澄清液体,则可以停止洗胃;洗胃时,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的转变,如果发生意外情形,及时告之于主治医生积极进行处理。(3)管道护理: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在急救过程中常常需采取气管插管,在此期间应当对管道进行针对性护理,以防止感染、呼吸障碍、气道损伤等情况的出现,所以责任护士应当留意对管道进行护理,定期将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彻底清除,避免分泌物将管道拥堵,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是否发生松动、压弯、折断、滑脱等情况,积极与病人交流其感受。(4)饮食护理:洗胃操作进行完毕后,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病人氨基酸、葡萄糖,2日后可用胃管协助病人进食流质食物,忌辛辣、油腻的食物。病人意识恢复后则可以开始自行进食容易消化、清淡的高纤维物质,并逐渐向普通食物过渡, 同时缓慢增加进食的量。指导病人继续适当饮水,保证二便的通畅。

1.3 评价指标:对比讨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好转以及疗效改善情况。临床好转情况包括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三个指标。疗效改善情况包括对患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好转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发生频繁,呼吸衰竭是该病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病人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所以,熟悉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并积极实施细致的护理干预来减小病人的死亡率十分重要。该类病症的病人需积极采取催吐和洗胃、供氧、机械通气等急救方式,责任护士应当配合主治医生准备好各类急救物品,为病人赢得更充分的急救时间。同时,病人洗胃后仍然会发生呼吸衰竭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病人在洗胃一段时间后胃中依然残留一定剂量的农药,并且血液中的农药含量越高,胃中的农药含量也会因此提高,所以责任护士要严密关注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因没有充分洗胃而发生“二次中毒”的情况[5]。同时,在急救期间常常需采用阿托品、复能剂等药物进行救治,此类药物在剂量上要充分留意,如果剂量选择不适合则会导致解毒剂浓度过高反而使病情更加严重,所以责任护士应当充分留意病人在药物的使用期间有无发生副反应症状。通过配合主治医生以系统、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增大病人的生存率,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世海.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J]. 药物与人,2014,05:164.

[2]王素英,闫长青,赵玉民,王永红,田红伟,蒋学仁. 呼吸机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22例[J]. 河北中医,2011,03:475-476.

[3]陈惠贞,管荣娟,朱晖,邓惠丹,莫王原. 临床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4,10:592-594+598.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范文9

【关键词】 急危重症;呼吸阶梯性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096

急危重症患者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患者,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严重外伤或者多种内科疾病综合影响而导致的。急危重症患者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 患者常常会因为呼吸功能障碍而产生危险,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所以,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而言, 及时给予吸氧, 采取正确的呼吸管理措施是提高抢救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在于排除低氧血症, 避免患者发生呼吸能够障碍, 使患者的呼吸恢复正常[2]。目前,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方法是呼吸阶梯性治疗, 和传统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相比, 其抢救成功率明显比较高。近年来, 本院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 效果满意, 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1例, 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53.6±3.2)岁, 其中创伤患者24例, 非创伤患者22例, 13例呼吸心搏停止, 有11例濒死状态;观察组男26例, 女20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54.6±4.2)岁, 其中创伤患者25例, 非创伤患者21例, 11例呼吸心搏停止, 12例濒死状态;所有患者在发病之后都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 排除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方法进行治疗 依据临床医师的治疗经验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相应的复苏, 把患者呼吸道的呕吐物清除干净, 避免发生窒息, 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鼻导管输氧等呼吸支持抢救方法。

1. 2. 2 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 第一阶段主要为: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复苏,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采取半卧位, 其他患者可以采用侧卧复苏;采用仰头抬颏法将患者的气道开放, 并把患者呼吸道及口中的异物清除干净, 避免发生窒息, 如果患者戴有假牙, 应及时把患者的假牙取出, 以防止脱落阻塞气道;对患者进行胸背按压, 胸背按压方法可以引起胸廓运动, 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气道开放之后患者可以自主的呼吸。如果患者仍然有呼吸功能障碍则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治疗, 第二阶段主要是给予患者鼻塞、鼻导管吸氧等治疗, 因其具有给氧充分的特点, 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患者下呼吸道支持疗法, 对于有心脏骤停及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这样可以保证患者通气顺畅, 给药也方便。经过第二个阶段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 则可以进行第三个阶段的治疗,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气管切开等方式治疗, 如果一些情况比较危急的患者来不及行气管切开, 可以行环甲膜穿刺进行急救[3]。如果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依然存在, 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现象的患者给予呼吸机吸氧, 它在抢救呼吸衰竭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稳定的时间并做好详细记录, 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复苏的成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本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 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 得出清洁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急危重症患者所采取的呼吸支持方式的比较 观察组复苏、气管切开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危重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患者在发病之后常常会出现低氧血症,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有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因此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抢救措施, 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由内科疾病而引起的急危重症一般会选择以原发病为主的呼吸支持技术, 医师依据临床经验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以防止盲目选择而带给患者伤害, 降低风险。而由外科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症一般是根据患者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法, 但是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都应该先把患者呼吸道中的异物或者呕吐物清除干净, 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 选择正确的呼吸支持方式对患者而言有重大的意义。

传统的呼吸支持方式是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 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来选择呼吸支持的方式的,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降低了在抢救过程中的死亡率, 但是仅凭自身经验而选择的呼吸支持方式, 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5]。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是建立在对呼吸管理系统全面认识基础上的, 分为无创类、4个阶梯及9种方法, 无创类即第一个阶梯, 也被称为徒手支持阶梯, 它主要包括复苏以及开放气道及呼吸流畅2种方法, 第二个阶梯也是属于无创伤的, 第二个阶梯主要给予患者气管或者面罩吸氧等3种方法, 第三个阶梯和第四方阶梯则属于有创伤的, 第三个阶梯主要是对患者行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等2种方式, 第四方阶梯主要是给予患者呼吸机等2种方法。这种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是从简易到复杂的机械操作的,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 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一些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无创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病情不是特别稳定的患者可以直接给予器械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缓解患者的症状, 但同时也应该考虑若病情加重时的急救方法, 这样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取复苏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而采取气管切开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而且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所需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说明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的抢救成功率高, 能尽快改善患者的症状, 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 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好, 可以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管理效果, 患者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章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0(20):127-128.

[2] 黄镭.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4, 21(19):145-147.

[3] 党怀勇. 20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3(9):2076.

[4] 夏黎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 47(5):80-81.

[5] 施正雄. 90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