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集锦9篇

时间:2024-01-14 15:55:08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1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2-02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很多都是慢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1]。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穴位贴敷法是中医上一种重要的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可用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文章对11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和护理的相关情况作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10例进行研究,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16岁。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45例,哮喘33例,过敏性鼻炎18例,肺气肿11例,慢性咽炎3例。本次所选病例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糖尿病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患者、孕妇。

1.2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均用“冬病夏治”疗法,采用穴位贴敷法,自制药膏,主要成分为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将其研成粉末,然后用稀释的姜汁做成膏状,每次取2g,先将患者背部的汗液擦干,保持背部皮肤清洁,因为腧穴是内脏主要的经气输注之处,因此要对腧穴按摩数秒,当患者感到麻、酸、胀的时候,将药膏敷在患者双侧心俞、肺俞、膈俞上。贴敷时间为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连续治疗3年。

1.3 护理方法 ①贴敷前护理:在穴位贴敷之前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机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明确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在治疗中会出现局部热、麻痒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水泡,让患者对此有心理准备。②贴敷护理:在整个操作中医护人员要坚持无菌操作,对患者病情密切监视,尤其要防止患者受凉。对于老年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耐药性较差,在贴敷中应该严格全面考虑这些因素。③贴敷后护理:药膏贴敷后患者局部会出现烧灼感,如烧灼感非常明显,直接取下药物即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贴敷部位烧灼感明显,出现水泡,要告知患者不能用手抓挠,小水泡切忌弄破,要让其自行吸收。当水泡直径过大,需要做特殊处理,首先要对局部消毒,然后采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中的渗液吸出,最后将止痒粉和湿润烧伤膏直接涂到上面,3-4d后痊愈。皮肤愈合后早期会有色素沉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色素会逐渐消退,不会留下瘢痕。④生活护理:在药膏贴敷过程中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1个月内禁烟酒,禁止进食辛辣、生冷的食物。在贴敷4-6h内不宜洗澡,局部不用肥皂。患者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感冒。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在冬季仍有发作,但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总的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本组110例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显效5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2.7%。8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未坚持治疗。

3 讨 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患者症状冬重夏轻,这部分患者属于阳虚性体质[2]。因此,治疗时间应该以夏季为宜,需要通过春夏养阳,改善患者阳虚体质,让患者阳气充沛,恢复到健康状态。在本组研究中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对患者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使患者经络畅通,气血调和。此种治疗方法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了对患者肝脏以及胃肠道的刺激,药物作用能充分发挥[3]。贴敷时间选择在三伏天,主要是因为三伏天是1年的阳中阳,而午时是1天中的阳中阳,在这个时候人体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贴敷药膏后,药物会通过穴位、经络等渗透到体内,产生较强的作用。

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而且能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诱发因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香梅.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170-171.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2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ABX)又被称之为沐舒坦,是一种有效的祛痰剂,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支气管哮喘病中(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同时盐酸氨溴索还能抗氧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消除炎症,加快支气管炎的恢复。儿童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气道狭窄、血管丰富、粘膜柔嫩、消除能力差等,所以呼吸道一旦发生感染后,气道中的分泌物就会增多,出现痰液粘稠、咳不出等不良症状[2]。文章对在我院因呼吸系统疾病接受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因呼吸系统疾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将这些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共有患儿40例。观察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1岁(6月)~9岁,平均年龄为(3.8±2.6)岁;病程1~4d,平均病程为(2.1±0.8)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4例,急性肺损伤(毛细支气管炎)11例,呼吸窘迫症(支气管炎)10例,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5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0.8~8岁,平均年龄为(3.5±2.4)岁;病程0.5~5d,平均病程为(2.4±1.3)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3例,急性肺损伤12例,呼吸窘迫症11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均为多痰、喘息、肺部有喘鸣音、咳嗽等。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后,均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退热、吸氧、镇静等。对照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已新(生产商: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396,药品包装:2ml安瓿,10支/盒),2ml/次,4~8ml/d,静脉滴注时用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观察组中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商: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314,包装规格:2ml×15mg×5支),

1.3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儿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临床表现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正常,没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咳痰等临床表现;②有效:患儿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咳嗽与咳痰明显减少,呼吸困难与喘鸣音减少;③无效:患儿的临床表现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x±s)代表其计量数据,用χ2对其计数数据进行检验,将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恶心、呕吐,有1例患儿发生皮疹,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中,有3例患儿心跳紊乱、3例患儿发生消化疾病,不良反应率为1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χ2=11.3,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儿童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未成熟,所以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感染,最终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痰液粘稠、气道分泌液增多[3]。小儿因气道狭窄,咳嗽反射不完全,所以痰液粘稠易造成气道堵塞,引发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帮助患儿有效排除痰液,减少体内病毒量,松弛气道平滑肌,帮助肺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4]。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洪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49-50.

[2]王亚文.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 12(05):431-432.

[3]肖兴仕.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09):149-150.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3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儿科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c)-0095-02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Ambroxol hydrichloride injection,ABX,又称沐舒坦)[1]是溴己新的有效代谢产物(Bromhexine),化学名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已醇盐酸盐,性状为无色透明液体,临床常用规格为15 mg/2 mL。目前,盐酸氨溴索注射剂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祛痰剂之一,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具有独特的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对分泌物的溶解作用,使用之后能够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并且调节浆液与黏液的分泌,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帮助纤毛恢复正常功能,改善呼吸道纤毛区与无纤毛区的消除作用,保证呼吸道的自净机制。

盐酸氨溴索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弱气道高反应性,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中H2O2的产生,清除氧化物H-、次氯酸(HOCl) [2];同时还可以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白三烯,减少嗜酸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都有助于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消除炎症,促进支气管炎的恢复。

儿童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小儿呼吸道管腔狭窄、黏膜柔嫩,而且血管丰富、纤毛运动性差,支气管平滑肌薄,消除能力薄弱,因此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就会造成分泌物增多、粘稠,阻塞气道,痰不易咳出,影响通气功能[3]。为探讨分析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和作用,该研究将选取2011年4月―20l3年2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共计108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58例,采用常规治疗进行诊治;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共计108例,其中男性患儿67例,占62.04%,女性患儿41例,占37.96%;年龄分布在3个月~10周岁,其中1周岁以下患儿21例,1~3周岁患儿33例,3~6周岁17例,6~10周岁患儿29例,平均年龄为(3.54±2.08)岁;就诊时病程1~5 d,平均病程(2.04±0.72)d;患儿体重范围:8~39 kg,平均体重为(19.36±3.74)kg。临床症状主要有:喘息、多痰、咳嗽、呼吸急促,肺部出现明显的喘鸣音,所有患儿经《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诊断标准分别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31例,小儿急性肺损伤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9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4例。选取标准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不良等疾病患儿。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58例,采用常规治疗进行诊治;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

1.2.1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将7.5~1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雾化吸入,2次/d,20 min/次。如果患儿

支气管肺炎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在婴幼儿中十分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炎性分泌物增多、黏稠,由于婴幼儿支气管狭窄,肺弹性较差,支气管平滑肌薄而小,而且咳嗽反射不完善,极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引发支气管肺炎。尤其在治疗呼吸道合疱病毒(RSV)导致的喘憋肺患儿时,一定要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5]。

1.2.2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 采取静脉滴注搭配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治疗方式,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kg・d)分两组用50 mg/L葡萄糖5 mL稀释后,使用注射泵泵入,注射时间约为10 min;另外15 mg/(kg・d),分2次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U)[6]是机体由于严重感染后肺泡毛细血管膜出现损伤,朝进而导致肺水肿或微肺不张,经常表现为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利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可以保护患儿的肺功能。

1.2.3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每次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加10%葡萄糖15 mL静脉注射,2~4次/d。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7],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非常多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合成、分泌和贮存的活性物质匮乏,导致肺泡弥漫性肺不张,影响呼吸功能。

1.3 评价标准

该组研究治疗结果评定标准:①治愈:患儿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哮喘或肺部干湿罗音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X光影像检查显示肺部功能良好;②有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肺功能有一定恢复;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没有出现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对比治疗后,对照组:58例患儿中,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50例患儿中,治愈3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由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呼吸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常见的疾病有:小儿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栓塞以及肺心病等;临床症状表现以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痰量增加、分泌物粘稠、腹胀腹泻、高热、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等。如果不能及时诊治,很可能造成患儿永久性呼吸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国内外临床实践证明,盐酸氨溴索能够有效祛除患儿呼吸系统内部粘稠的分泌物,同时具有镇咳、化痰、消炎等功效。通过该组研究结果数据可知,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盐酸氨溴注射液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而且在治疗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海红,袁强,刘光发,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3):151-152.

[2] 刘丽,王晓林.空气压缩泵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3(11):941-943.

[3] 张世梅,芦金萍.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1127-1128.

[4] 黄灿媛.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69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3):306-307.

[5] 朱峰,黄启凌.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14(2):3328-3329.

[6] 张明君,王华萍,王述文.氨溴索雾化吸入配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99-102.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4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抑郁障碍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生在慢性疾病的几率在不断的上升,并且成为老年患者主要的负面情绪,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较为常见、多发老年慢性疾病,并且常常伴随着抑郁障碍症状。文章主要就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的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的200名老年患者,患者年龄大于56岁,并无智障和其他影响调查疾病,患者都表示愿意接受研究调查访谈。患者所患有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都得到确诊。抑郁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并自制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测试。SDS的标准为40分,大于40分为抑郁障碍患者,相反为非抑郁患者。

1.2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是以问卷形式进行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SDS填写,并将得分大于40的抑郁组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哥42名,随机选取非抑郁组患者45名,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以及病种以及肺功能指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200名患者都需要接受呼吸内科基础疾病常规治疗,除此之外,实验组还另加抑郁药物治疗,药物为百忧解20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6周,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SDS评分、肺功能检查以及其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项目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统计学的方法采集数据均值X±s标准值,在经过t进行检验,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医院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共有8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评分SDS大于40分,占总人数的42%。患者分成三组治疗前后的SDS评分以及肺功能指标具体情况见下表1。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运用抑郁药物百忧解有着较好的疗效,治疗后的SDS评分以及肺部功能指标(FVC%;FEV1%)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P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SDS与肺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经过常规治疗和抑郁药物治疗后,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都没有异常变化出现,也没有出现头晕、心悸等不良症状反应,治疗6周后,患者的抑郁障碍有着明显的改善,并为出现药物依赖的症状出现。

3.讨论

据相关文献统计,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达42%,而呼吸内科系统疾病多为老年患者,因此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的抑郁障碍状况接近50%。本文就我院呼吸内科门诊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同样高达42%,这种情况下会对常规治疗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在一些传统的综合医院,医师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的识别能力较低,有时会忽略掉抑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事实上,长期的抑郁,会使得患者的人体免疫力有所减低,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就会使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更多的痛苦,并且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抑郁障碍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着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的康复。通过对近些年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对在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产后、更年期和老年等方面展开更多的研究,但是在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抑郁障碍研究相对而言就少了很多。对于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以及肺癌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较为反复,属于不可完全根治的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百忧解是一种治疗抑郁症、抗焦虑情绪的新型药物,它的副作用较小,用药也较为方便,并且没有明显的抗胆碱能副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成为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抗抑郁性药物。

呼吸是与人类生命活动最密切的生理功能。呼吸系统病人可因恐惧加重呼吸困难。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中,呼吸困难是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关键。痛苦的躯体症状和社会功能退缩使抑郁持续存在。过量会产生毒性作用,必须小剂量开始,选择对各个系统副反应小的药物,酌情增减剂量,恰如其分的使用。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5

【关键词】 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中的常发病之一, 发病群体为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 病情发展迅速,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喘息、咳嗽、缺氧、呼吸困难等, 常发于春冬季节, 给患儿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呼吸道内存在的分泌物难以排出体外, 不仅影响了治疗, 而且也会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运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青睐[2]。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2例。观察组:男65例, 女77例;年龄90 d~6岁, 平均年龄2.1岁;流喘肺炎35例, 急性喉炎22例, 支气管哮喘37例, 支气管肺炎48例;采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男74例, 女68例;年龄60 d~7岁, 平均年龄2.3岁;流喘肺炎41例, 急性喉炎23例, 支气管哮喘36例, 支气管肺炎42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不同病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①流喘肺炎:氨茶碱、利巴韦林、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②急性喉炎:氢化可的松、利巴韦林、青霉素;③支气管哮喘:地塞米松、5%碳酸氢钠、氨茶碱;④支气管肺炎: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部分药物可以加入生理盐水。观察组根据患儿的病情, 每天可安排2~3次治疗, 每次10~20 min, 5~6 d一个疗程;对照组每天安排1~3次治疗, 每次20~30 min, 4~5 d一个疗程。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无好转, 应适当调整治疗方法。

1. 3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喘息、咳嗽、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好转或者彻底消失;无效:病情无好转, 甚至出现恶化。

2 结果

2. 1 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有效率要略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儿的疗效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疾病 组别 例数 有效 无效 P

流喘

肺炎 观察组 35 35/100% 0 >0.05

对照组 41 34/82.9% 7/17.1%

急性

喉炎 观察组 22 22/100% 0 >0.05

对照组 23 15/65.2% 8/34.8%

支气管哮喘 观察组 37 36/97.3% 1/2.7% >0.05

对照组 36 32/88.9% 4/11.1%

支气管肺炎 观察组 48 48/100% 0 >0.05

对照组 42 37/88.1% 5/11.9%

2. 2 不良反应对比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烦躁、气促等,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 例数 胸闷 烦躁 气闭 气闷

观察组 142 0 0 0 0

对照组 142 5/3.5% 8/5.6% 3/2.1% 5/3.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远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中的常发病之一, 病情发展速度快, 易引起患儿家长担心。患儿气管发育还未发育成熟, 气管狭窄, 抵抗能力差, 黏膜柔软黏液腺分泌不足, 咳嗽反射能力差, 极易导致黏膜肿胀, 进一步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于患儿来讲疗效较慢且疗程偏长, 运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3]。

雾化吸入法包括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早期较常使用的是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法治疗, 而由于对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的深入研究, 现在已得到广泛应用[4]。在进行雾化时, 雾粒直径约为1~4 μm, 极易被吸入小气道以及肺泡内, 并且雾粒含水量较高, 可以起到湿化呼吸道的作用, 但同时也应该控制雾化量, 才能有效减轻患儿症状。此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雾化吸入法与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超声雾化吸入法更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给家长带来了恐惧, 也使得治疗变得困难, 因此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时, 若发现有不良反应, 可调整为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医院的医疗设备及环境也得到了全面优化,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配备氧气管道设备, 为采取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患儿接受治疗时, 可将氧气雾化器安置在病床边, 使得患儿容易接受。使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操作简便, 疗程较短, 经济实用, 也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先芬.氧气雾化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0, 19(22):159.

[2] 李明静.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10):782-783.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6

下患者, 所造成的真菌感染日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特点, 且有利于临床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呼吸系统;真菌感染

近年来, 真菌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问题; 肺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加, 已成为医院的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时机存在分歧, 且病死率高, 已成为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 值得重视。

1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现状

由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性、激素的滥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以及慢性疾病、年老体弱、免疫能力低下患者, 所造成的真菌感染日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问题。广泛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又导致了耐药性的产生, 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 而新药的研发远远落后于不断出新的真菌种类和不断变异的真菌个体。真菌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美国 49 家医院肺真菌感染率60%, 居所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 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的 10%~ 15%, 美国院内感染监测系统报道 180 所医院真菌感染病原体中, 念珠菌占 72.1%。据国内文献报道, 北京协和医院尸检资料显示, 近 20 年的深部真菌感染率较 20 年前有明显上升,并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肺部真菌感染占所有深部真菌感染之首, 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 是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起气道严重病变, 并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 特别是白色念珠菌能抑制细胞免疫, 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可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命, 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2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致病性

肺真菌感染的发病取决于宿主免疫状态、真菌毒力、数量和宿主体内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 孢子繁殖转化为菌丝, 黏附于气管黏膜上皮, 真菌分泌磷脂酶、蛋白酶、水解酶和毒素, 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如宿主免疫状态占优势, 病变呈局限性结节、肿块或纤维增生; 免疫状态处于劣势时, 则以化脓坏死性炎症向周围及全身播散, 形成系统入性真菌感染。致病性真菌还可产生不同的真菌毒素, 抑制宿主细胞防御系统的形成及其功能。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起气道严重病变, 并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 特别是白色念珠菌能抑制细胞免疫,白色念珠菌菌丝及牙管相对不易被吞噬, 致病性强, 且较其他酵母菌菌丝形成快而多, 尤其是该菌能分离出磷脂酶 A 和溶血磷脂酶, 前者将机体上皮细胞切断, 使真菌很容易侵入机体细胞内繁殖, 后者保护自身长繁殖, 可造成二重感染、混合感染、多部位感染, 使患者出现诊断困难、预后差、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高。已成为引起医院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菌种。

3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

3.1 易发生于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 加之肺心病患者大多营养不良、多种疾病并存、长期慢性缺氧、反复感染, 生理防御功能、免疫功能下降, 为真菌侵袭提供了机会。

3.2 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

主要表现在, 一是试验性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治疗时, 采用由高级到低级、再由低级到高级的轮翻战术, 这种抗生素无效用那种, 那种抗生素无效用这种, 反复试用抗生素;二是经验性抗生素的应用, 临床医师往往以自身的经验, 相当然的应用抗生素; 三是患者自主抗生素的应用, 大多数患者错误地认为所有疾病均应抗炎治疗, 因此大小疾病自主应用抗生素。由于长期反复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以及抗生素的频繁更换, 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或抑制, 真菌得以恶性繁殖, 而极易发生真菌感染。

3.3 临床医师的细菌培养意识淡薄

多数医师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 只考虑抗生素应用的种类不正确, 反复更换抗生素的种类, 而忽略了感染菌谱的检查, 这就造成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增加了真菌感染率。

3.4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长期放疗或化疗,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可破坏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易发生真菌感染。

3.5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肺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 为了预防因化疗药物造成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的细菌感染, 同时应用大量预防性抗生素。其实放化疗治疗所造成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本身就易发生真菌感染, 再加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破坏了机体的正常菌群, 更增加了真菌的感染机会。

3.6 激素的滥用

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 特别是农村, 盲目追求治疗效果,任何疾病均应用激素类药物, 使激素成了常规用药。激素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抑制炎症反应, 使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 导致菌群失调, 真菌感染。

4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以感染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实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注重减少真菌的耐药性和新药的研究, 而新药的研发远远落后于不断出新的细菌种类和不断变异的细菌个体。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目前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以西药为主, 抗真菌合成药物有限, 选择范围较小, 且存在着疗效差、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等不良反应, 易出现耐药性和二重感染。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 可以提供治疗真菌感染呼吸道炎症的新手段, 但这项研究内容较少。传统中医经过国内学者近 10 年来对 187 味中草药进行了抗真菌作用研究, 其中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 77 味、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 44 味、抗真菌作用微弱的 41 味、抗真菌作用不确定的 5 味、无抗真菌作用的 20 味, 中草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很少出现耐药, 适合于长期或预防性应用的特点,使研究开发中草药具有良好的前景。由此可以看出, 单味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初见成效, 而中医临床对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远远落后于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 还是沿用以宏观中医辨证施治为主要手段, 而忽略了真菌感染微观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制约了中药对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作用的有效发挥。

5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研究方向

系统研究真菌感染在呼吸系统中医不同辨证分型中的分布特点, 真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证型发展的演变特点和规律性, 明确真菌感染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加强中药针对真菌感染菌种的治疗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7

[关键词] 高龄病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11-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也不断加重,导致近年来我国患有系统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经过研究发现,患有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为高龄病人,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国老龄病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有许多,例如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支气管扩张剂等。但是常规诊治的方法并不理想,COPD还伴有呼吸衰竭的症状,病人的呼吸不顺畅及其痛苦,在临床当中使用有创机械诊治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机依赖的情况,而无创机械通气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同时近年来又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患有糖尿病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全有每年有9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人数为7 000万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诱发糖尿病的因数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数习惯,先天的遗传因数,后天的药物破坏,强烈的刺激等等,而导致病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因数也有很多,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外界强烈的刺激,机体内环境距离变化均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4-5]。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同时也发现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导致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所以该研究通过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发现探究组病人有50例。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60~83岁之间,所有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3.73±8.91)岁,所有病人的体重在40.12~58.93 kg,平均体重为(51.58±9.25)kg,探究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分别是,中专以下30名研究对象,大专以下12名研究对象,大学以上有8名研究对象,研究组所有病人患病时间在2~17年不等,平均间隔时间为(9.69±3.95)年。对照组病人中有50例研究对象,对照这种研究对象年龄在27~55岁之间,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41.98±11.92)岁,所有病人的体重在48.12~51.23 kg之间,平均体重为(48.92±4.65)kg,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分别是,中专以下25名研究对象,大专以下19名研究对象,大学以上有6名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患病时间在4~12年不等,平均患病时间长度为(5.4±3.76)年。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严重的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我国最新出版的第八版内科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判定,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脉搏和其他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病人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1.2.1 研究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2.2 对照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对照组患者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3 统计方法

将该实验的所以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0 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数治疗进行t值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经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发现,高龄患者患有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人数为46人,两种疾病并发率为92%。对照组患者中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为29人,两种疾病的并发率为58%,P

2.2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

对100该研究进行探究分析的研究对象患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进行探究发现,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人数为34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人数为42人,患有肺癌的人数为12人,其他疾病14例。所以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是本地区患者患病率较高的几种疾病。

3 讨论

患有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为高龄患者,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国老龄患者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全有每年有9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人数为7000万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6-7]。诱发糖尿病的因数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数习惯,先天的遗传因数,后天的药物破坏,强烈的刺激等等,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因数也有很多,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外界强烈的刺激,机体内环境距离变化均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所以本实验对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名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

实验发现,高龄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

[参考文献]

[1] 刘琰.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60-61.

[2] 赵俊,陈敏,明凯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免疫状况及免疫干预[J].广东医学,2010(6):747-749.

[3] 李彦芳,沈小梅.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319-1321.

[4] 曾晓丽,汤旭磊,刘晓菊,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64-3266.

[5] 张化冰,向红丁,杨玉芝,等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及消化系统死因分析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2529.

[6] 陈萍,兀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6(17):58-59.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8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方案探究

小儿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患者较为常见也是最易出现的病症之一,呼吸感染疾病的反复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1],在所有的患儿呼吸系统感染病因中,由于病毒感染的病例高达90%。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抑制呼吸系统病毒滋生,广泛的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呼吸道系统的感染病毒源也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抗药性,导致很多患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变差,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治疗起来效率极为低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了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62例,其中男孩42例,女孩28例,年龄2个月幼儿~6岁,平均年龄3岁左右,病程在4~18个月,平均病程12个月左右,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次数在4~10次,平均感染次数为6次左右,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闷等状况,进行肺部听诊时可以明显的听到哮鸣音及细湿音,进行胸透检测的见过可以清晰见到肺部具有片状的阴影,纹理有增强的现象。将这62例儿童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两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感染次数以及病程方面都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组患儿均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脏、肺以及肾脏等器官的病变现象和并发症。

1.2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取吸氧加药物的雾化治疗方案,给患儿进行吸氧、抗感染、改善肺部功能的微循环、布地奈德悬液气动雾化吸入等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在布地奈德悬液 1 ml中外加2ml的生理盐水,使用面罩雾化后采取共同吸入的方式,每次吸入时间控制在10~15min左右,2次/d,治疗组的患者5min则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加入匹多莫德药剂的服用来进行治疗,药剂的规格为400mg/支,服用1~2支/d,治疗周期为2个月左右。

1.3疗效的判断标准治疗方法有效的评判标准为:患者的听诊结果为哮鸣音或细湿暖音消失,咳嗽、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食欲等各方面恢复正常。在停药后的6个月之内感染的次数明显降低。治疗方法无效的判断标准为:肺部听证以及喘息等临床特性以及症状与治疗前变化不大或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在停药后的6个月之内其反复感染的现象与之前感染的周期无明显变化,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好转率相加。

1.4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停药后的反复感染次数以及感染时间上的差异进行对比。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要更为显著,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儿童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以在临床的治疗中较为常见且发病概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反复感染主要与儿童的免疫功能较低有关,幼儿免疫能力较低,体制较差就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侵害,导致患儿呼吸道的反复感染。病毒入侵是导致患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制约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科学的进行治疗,则有可能会导致患儿产生如肺炎等疾病。如何才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小孩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已经成为众多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会采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随着病毒的抗药性逐步增强,长此以往,极有可能衍生出新的疾病,因此抗生素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儿童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常规治疗包括化痰治疗[2],退热、止咳、用药以及抗感染治疗等等,同时,可以选择匹多莫德口服进行辅助治疗。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匹多莫德的优势更为明显,这种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患儿自身免疫力从而激发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极大的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匹多莫德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中性粒细胞核吞噬细胞的功能,对细胞因子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患儿CD4同CD8之间的比值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上来,大大增强患儿的免疫能力,促进疾病的控制。匹多莫德也是临床医学中要为重要的免疫功能激活剂,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多种病菌感染的治疗中极为常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这两种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3],其中对照组给予正常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次调查通过62例呼吸系统的治疗,给对照组进行包括化痰治疗、止咳治疗、预防感染等在内的常规治疗方式,同时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加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较为明显。治疗组无论是在总病程还是在治疗时间上都明显的低于治疗组,由上可知,匹多莫德口服药剂对于患儿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具有积极的质量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的至于周期,减少复发的频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焕炯.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范文9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87-02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应激的适应反应能力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心身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最大。在实际工作中,来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都表现出精神波动大,焦虑紧张、强迫等心理障碍,同时易受外界因素对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常见的这类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哮喘,尤其是神经精神性哮喘,如: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喉头痉挛、胸闷、膈肌痉挛等。

1 心理因素

对呼吸道生理功能影响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会有条件反射性的咽部不适感或剧烈咳嗽的反应改变,这种紧张因素能改变人的行为,引起惊人的自发反应和情绪变化,如:愤怒、焦虑不安等。反之,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也能影响调节情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紧张因素会影响人的防御功能。致病菌较容易侵入体内人并在体内增殖,而使机体感染致病。如:在门诊可见到个别对变应原过敏的孩子,在家里哮喘病一再复发,一旦离开家庭,即使变应原依然存在,但孩子却都不再发病了。这说明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心理因素起了作用。

2 社会环境和应激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也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生活,其所处环境、文化程度、家庭、个性、道德规范等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经过大脑评价的情绪反应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不论积极的情绪反应或消极的情绪反应,都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和矛盾(包括自然和社会灾难、生活事件、家庭和单位人际关系等)无不影响人的心身健康,人若经常处于这种紧张所致的生理状态,就会使躯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甚至整个组织系统出现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可引起胸闷、气短、呃逆、哮喘等,例如:2008年4月―7月,笔者在门诊接诊了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1例,均为成人。前者因家庭生活受到挫折引起哮喘病发作,当给予行为疗法及药物对症治疗后,哮喘很快缓解;另外一名女性患者与单位同事发生争吵后哮喘病发作来我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精神松弛疗法,哮喘得到缓解。以后经过反复的心理疏导及精神疗法(未再用任何药物),患者的哮喘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减轻;这也充分说明了心理因素在呼吸系统尤其在支气管哮喘病中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维系和运转,需要有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当应激(指一切可以引起机体内部失衡的有害刺激,可来自物质的或精神的;也可来自身体内部生物变化的)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负荷的界值时,就会引起体内机能失衡而产生精神或躯体的疾病,有时同一疾病在不同人影响反应不同,对症状的严重性、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和是否进行保健也会有影响。

3 如何接诊呼吸系统

疾病的病人在接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时,医生首先尽力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疾病,在询问病人病情过程中,必须以委婉的、不受限制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果医生语言不当,态度不良,指导不对,医患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变得消极,不但能增加病人的疑虑,加重病人的痛苦,还可能产生“医源性心理障碍”使病情加重。另外,许多患者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对治愈有着不现实的期望,一些有持久不消退症状的病人会产生不正常的病态行为,拖延或加重了症状群,甚至有些病人对医生过高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脱节而引起的反感,同样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这就要求医生要以自己的医技和临床诊治效果来体现自己的职能和水平;同时,根据获得初步材料综合分析、判断,最后判定出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和与病人交待预后,加强病人的依顺性,治疗疾病信心及配合治疗,提高病人对医生信任度。诊断思路:首先要根据患者呼吸道症状做出定性和定位的判断,掌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等等。注意患者有无精神心理因素的参与及影响程度,指导和制定一个个体化治疗方案,医生应该要理解病人的焦虑与期待,制定病人信任及能够积极参与的治疗计划。系统疾病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而疾病早期的防治更加有效,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特别在未出现症状时。

4 治疗方法

4.1 行为治疗 社会工作者、家人及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实施行为治疗能减少他们的不安、焦虑紧张,教导病人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使他们控制自己的治疗过程,放松心情。如:生物反馈行为治疗能减少部分造成临床疾病的紧张因素,可以帮助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症状,对治疗哮喘等躯体疾病有明显疗效。

4.2 心理治疗 如果病人有可治疗的心理障碍时,应考虑心理疗法,对有病态心理的病人首先要了解病情,收集资料,让病人倾诉自己的问题和痛苦,鼓励病人要信任医生,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对有紧张情绪的病人采取持续期干预疗法,使病人重建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沟通,除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病原微生物吸入肺部造成病害外,焦虑忧郁、神经过敏、睡眠障碍、疑病等因素都能导致人心身疾病的发生。若排除心理障碍的因素,对患有各种不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临床上可根据慢性感染的因素、流行病学、物理、化学因素及过敏反应等进行抗炎,对症治疗;同时,让患者积极合理应对不同程度的社会生活事件,调整认知评估,避免或减轻负性情绪,从而激发机体的整体反应系统,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4.3药物治疗 在临床治疗上,由于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医学包括仪器设备的创新,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组织及管理系统的建立,特别是呼吸支持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极大地丰富了重症患者呼吸衰竭抢救的理论与实践,降低了病死率。对睡眠状态的全套临床生理学监测和无创正压通气为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手段。新一代的各种抗生素(如四代头孢菌素,新一代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对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I,s)的阴性杆菌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新型嗯唑烷酮类(如利奈唑胺)及糖肽类(如替考拉宁)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似,副作用更少。新一代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对各类真菌感染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