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茶文化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3-12-04 18:20:50

茶文化的认识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1

中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的国饮,早在公元前210年以前,中国的巴蜀已成为茶业的中心,以此为始,中国茶业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伴随着迅猛发展的旅游业进入了大发展阶段,成为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形成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内涵,茶文化也已成为当前民众保健养生、心灵养生的重要载体;弘扬茶文化,不断深入挖掘茶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各地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的重要内容。九江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茶已成为九江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旅游产品。九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湖之畔,气候适宜茶的生长,造就了九江品质优良的茶业资源,为九江发展茶文化旅游创造了条件。但必须看到九江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受众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打得响的茶文化品牌,没有成为游客选择九江旅游的重要因素,在九江众多的旅游资源中茶文化旅游逐渐被边缘化,长此以往,形势严峻,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法,系统展示九江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相关原理提出对策思考。

一.基模分析法

基模分析法是建立在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刻画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反馈环的组合,刻画组织各因素的因果关系,反映实际问题,因此因果关系图不是一般的有向图,是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反映管理问题的基模,将基模作为管理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选择成长上限基模、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等分析刻画九江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成长上限基模

1.九江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成长上限基模如图1所示,随着九江茶文化旅游不断发展,生态、健康的茶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扩大,跟九江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提升了九江旅游的文化品位,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从而使旅游收入不断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能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持续的资金注入,能更加有效地保护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提升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美誉度,进一步加速茶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形成一个正反馈环。随着九江茶文化旅游不断发展,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照九江实际情况,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宣传力度上不足的问题不断凸显,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同时宣传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影响客源群体的规模,最终影响到九江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从而形成负反馈环1。

2.茶产业品牌整合度成长上限基模随着九江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九江茶产业品牌混乱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在国内外难以形成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对外宣传上不能形成合力,没有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拳头产品,影响社会对九江茶产业的社会认知度,从而形成负反馈环2。.

3.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成长上限基模文化是使旅游脱离肤浅和低层次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是发展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茶文化旅游文化内涵丰富,能很好的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审美、精神的追求,通过茶俗、茶诗、茶具、茶艺的欣赏,通过实际对地方名茶的品饮,探索中华民族人生价值的真、善、美,将物质追求和精神升华相契合,在旅游过程中得到独特的体验,这都离不开拥有深厚茶文化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茶艺操作技巧的专门人才。必须看到九江高素质的茶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九江日益发展的茶文化旅游不相适应,数量上有相当的缺口,长此以往九江茶文化旅游质量必将难以得到提高,影响九江茶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形成负反馈环3。

4.政府监管力度成长上限基模九江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政府缺乏监管的现象也日益突出,间接造成了市场上造假贩假现象严重,品牌混乱,茶叶质量参差不齐,茶叶生产没有一套严格的规范,长此以往,将形成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影响社会美誉度,从而影响九江茶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形成负反馈环4。

5.九江茶文化旅游发展成长上限基模对四个成长上限子基模进行合并运算,构建九江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基模,如图5所示。一个正反馈环和四个负反馈环形成图5的九江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基模,从图中不难看到,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通过各因素的不断循环,整个系统将停止发展,形成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上限。

三.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

1.专业人才培养的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如图6所示,负反馈环5显示对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认识与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的程度密切相关,二者成反比关系,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越大,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越低,而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相关措施的开展,认识程度越高,措施越到位,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越多,带动茶文化旅游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在这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措施的实施,到专业人才最终培养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中间有一个“延迟”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对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要有一个超前的认识,不能仅仅根据当前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来决定认识的程度,认识必须超前才能更快完成专业人才的培养,避免人才培养措施的从实施到人才培养成功之间的时间延迟给茶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带来的阻碍。

2.九江茶产业品牌整合的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如图7所示,品牌整合的程度与对品牌整合的认识之间是反比关系,当一个地方茶产业品牌整合情况越好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往往越淡化,只有当品牌整合的问题十分严重的情况之下,人们才会引起足够的认识,当引起足够的认识之后,人们才会对应的采取相关的整合措施来打造明星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从采取措施进行品牌整合到形成明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需要大量的时间,中间有一个时间“延迟”,这就要求在茶产业的品牌整合过程中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系统思考。当品牌整合的问题出现时才引起重视在时间上已经十分紧急,因为明星品牌的产生并形成市场影响力需要大量时间,必须提前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尽快打造出明星品牌并形成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品牌的整合力度,形成茶产业的金子招牌。

四.对策思考

1.加强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强力的宣传促销是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时代,客源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文化旅游产品更需要营造浓厚的氛围,宣传营销不可或缺。杭州每到新茶上市之际,报纸、网络、大街小巷的宣传铺天盖地,政府主导的“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更是将杭州茶文化的宣传推到了顶峰,使杭州的龙井茶文化享誉海内外,带动杭州茶文化旅游迅猛发展。以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中介,茶馆茶村等旅游企业,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杭州西湖龙井茶商会、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等协会组织,杭州市政府、杭州市旅游局、各区政府等政府机构共同组成了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团队,成为杭州茶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的坚强力量。对比杭州茶文化旅游宣传的力度,九江的茶文化宣传相形见绌,游客到九江旅游很少能感受到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即使是九江名气较高的庐山云雾茶在新茶上市之际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促销,宣传力度的欠缺已成为九江茶文化走出江西,迈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引起政府和企业的足够重视。可以借鉴茶文化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的做法,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相关旅游中介、企业、社会媒体、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强九江独特的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打造茶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将九江茶文化旅游走出江西,推向全国。

2.整合茶业品牌,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提高明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针对目前九江茶业品牌混乱,缺少拳头产品,以庐山云雾茶为代表的主打品牌缺乏市场号召力的现实,对茶产业品牌的整合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必须看到从茶产业品牌整合到明星品牌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时间,中间有明显的时间延迟(如图7所示),必须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庐山云雾茶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结合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庐山云雾茶真正成为九江茶产业的明星产品。在品牌整合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加强政府对茶业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制假贩假卖假的不法商人搅乱市场,毁坏茶业品牌声誉,只有茶业品质有保证,行业规范有序才能从根本上打造明星品牌,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茶文化;中职语文;人文素养

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人们数千年来伟大的智慧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通过语文实践充分的挖掘茶文化中人文素养,将茶文化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语文教育的效果得以凸显,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效的借助茶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茶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融进茶文化,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茶文化的作用在多个方面充分的体现,针对茶文化培养人文素养作出分析,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语文人文素养教育中将茶文化更好的渗透,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茶文化的影响下重新审视自己,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教师把茶文化融进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让人文素养内容更加完善,在茶文化中蕴含着道德情操与思想境界,将其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渗透,让学生对茶文化更加充分的感受,受到茶文化的滋养,吸收其中蕴藏的思想养分,从而推动学生的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在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中渗透茶文化,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茶文化的渗透可以让语文教学的范围更加广泛,并能够将传统文化教育更好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学生的人文修养进行完善,进而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实现最佳的效果,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意识。第三,在语文教育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独特的茶道文化中感受其中意境。可以充分的体验美,并真正认识茶文化,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并将其作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托。

2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语文人文内涵

茶文化在我国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茶农的加工、种植、生产中逐渐了形成了一种文化,此种文化在我国语文人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茶文化体现了人与人间的和谐关系。并且,茶文化体现着我国多元化的文化形式,更是体现了人们思想,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其中不但包括丰富的文化内容,还存在着无法计量的价值。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其中蕴含着充分的人文信息和文化思想,因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所以,在语文人文素养的教学中,有效的将茶文化运用起来,可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人文内涵培养包含如下几方面:第一,人文知识内涵。茶文化体现着不同时期的物质文明,在一定的时期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达到了更加充分的融合,然后在历经漫长的岁月而不断的完善。在新时代下,茶文化融合了旅游、科技以及艺术,不但将儒、道、佛的思想充分的体现,更是让人文知识得到了更好的表达,使得茶文化的语文人文教育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第二,审美意识内涵。在我国采茶技艺不断的发展中,如今已走向成熟。基于此特殊文化形式中,将茶文化的价值充分的表现出来。在绘画和雕塑中,都蕴含着茶文化,将劳动人们的创造力更加完美的呈现,使得茶文化具备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并增强了茶文化的意识价值。采茶舞以及茶歌都呈现出了茶文化的人文价值。将诗歌融进茶文化中,体现了人们不断的追求艺术,因而,应该更加注重茶文化中所蕴藏的语文人文教育价值。第三,人文道德内涵。茶文化受到饮茶习惯所影响,并息息相关,饮茶的环境必须是优美和安静的,还需要把茶叶和哲学充分的联系,使得茶文化具备更高的人文价值,使得茶文化所存在的道德标准以及修养都能够充分的呈现,并能够达到更高的标准。人们在茶事的活动中,不断的追求美好,能够让目前的生活更加丰富,使得身心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放松,进而促进身心达到更加健康的状态。在茶文化精神中将道德升华作为主要教化形式,将此种教育理念作为根本,让学生逐渐的形成语文人文素养,并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推动学生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茶文化拥有着极高的语文人文教育价值,并能够对精神给予正确的引导,开展茶活动,不但能够达到物质标准,还能够使得人的精神达到更高的境界,在能够认清事物的本质而对目标不断的追逐,其将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充分的发挥了出来,能够促进语文人文素养教育得到顺利的开展。

3以茶文化拓展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途径

3.1充分挖掘素材

随着我国茶文化不断的发展,古代圣贤文人是茶文化的主要推崇者,更是推动着茶文化的发展,从而也体现出了茶文化和文学紧密相连。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古文及古诗词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以古文和古诗词为核心进行教学,将茶文化更好的融进中职语文教学,将茶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更大程度的发挥,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的讲述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并在这个过程中将茶文化的发展渗透其中,使得茶文化和语文教学间实现充分的融合,让学生对茶文化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在对茶文化了解的过程中提高本身的人文素养,受到文化的熏陶,建立起自信心。比如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其中也存在着各种优秀的茶诗,如《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就是通过咏茶讲述了作者和李宣间的宝贵友谊,表现出了将新茶赠与好友的情谊。教师可鼓励学生将此作品中的茶文化深刻的感受,并且能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刻的体悟,让学生对茶文化和作者进行更加充分的认识,从而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茶文化的感染。

3.2将茶文化为主题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将茶文化教育为主题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须以茶文化为出发点来设计语文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并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导,调动起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更加深入的去探索茶文化内容,保证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得到更加良好的体会。比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演讲活动,为学生播放茶农种茶相关视频,对我国茶文化进行宣传,让学生将此为主题设计关于茶文化的演讲词,让学生将茶文化故事和茶文化人文思想充分的融进其中,从而将茶文化进行传播。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通过开展演讲比赛为学生进行茶文化教育,鼓励学生对茶文化深入的研究,并能够对茶文化充分的了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充分的体会茶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养成懂得礼节的美好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3.3自主探究,善于思考多提问

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要好的借助茶文化,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理解茶文化,让学生对茶文化的魅力更加充分的感受,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基于此,学生不但可以体会到茶文化的价值,还能对茶文化树立正确的认识,其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总体来讲,中职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探索中,教师可根据茶诗、茶文学、茶人等进行问题的设计,再带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的方式对问题展开分析,在这其中,利用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发生转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问题,并进行问题思考。如此不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古代茶专著对修身养性相关内容进行挖掘,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更加充分的去探索,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以及进行反思,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茶文化中人文素养。

3.4将茶文化理念进行传播

茶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精神。比如在《诗经》中,对人们种茶的景象进行了描述,还包括采摘茶环节,茶文化在我国众多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需要高尚的精神品质。与此同时还涵盖着儒家及道家思想,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素养相关内容。人们种植茶叶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在饮茶时将名利置于身外,与此同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在感受生活中抱有希望,饮茶人在的人文素养和自身修养不断的提升,人们的道德和精神都获得了提高,如此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其与道德观念相融合和达成一致。将我国的古典美充分的体现,然而差异体现着生命的和谐,比如茶艺挂画中将清幽的状态充分的呈现,并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审美及涵养。

3.5阅读经典,开拓视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其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将茶文化和阅读充分的结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将茶文化更好的融入,从而让茶文化的价值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总体来讲,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著作推荐给学生,这些著作具有极高的价值,并且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这些经典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因此其育人价值更加充分。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课堂引申到课外,结合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来对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量进行扩充,从而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感受茶文化无限的魅力以及育人价值。比如陆羽的《茶经》、蔡襄的《茶录》等,都能代表中职语文阅读活动中的经典内容,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还能够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培养。将《茶经》作为例子,其中“为饮最宜精行简德之人”就是茶人品格的至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对《茶经》进行阅读时,让学生对此内容更加充分的理解,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3.6多样活动,通过实践进行文化传承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活动将茶文化向学生渗透,从而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再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茶文化更加充分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实践将茶文化进行传承,并对茶文化进行正确认识,利用茶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总体来讲,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茶文化素材,通过演讲、讨论以及辩论等对茶文化进行探究,进而将学生的积极性被更大程度的调动起来,如此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充分的认识茶文化。比如教师可通过茶诗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看图背茶诗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还能带领学生来到文化馆、博物馆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所中对人文素养进行挖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茶文化,并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更好的培养。

3.7营造良好的茶文化人文素养教育氛围

为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对茶文化进行了解,并挖掘茶文化的内涵,需要在茶文化的感染下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氛围,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传达淡泊明志的思想,并将其在茶文化中充分的体现,如此学生就能够对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理解,能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从而发挥出文化教育的价值。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融进茶文化,针对完善的中职语文教学资源,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针对于此,中职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材对茶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是十分必要的,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茶文化,再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茶文化充分的认识,从而将茶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友兰.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化渗透"对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07):40,67.

[2]张玉凤.古代茶诗词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的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8(03):220.

[3]田丹丹.语文教学中引入茶文化的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10):248.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3

众所周知,饮料产品相对来说是个短命。但用这么大手笔培育出来个短命,却是少见中的罕见。纵使哇哈哈财大气粗,宗大人一贯奉行的是小概率试错理论(山姆的火腿加绿蛋)。这背后却是“4000多家一级经销商,4万多家二级经销商及几百万个销售终端”的血汗被抹杀。不可否认,哇哈哈成功过(如:纯净水、呦呦奶茶、营养快线等)。可那是过去。这个世界是变化的,唯一不变只有变化。所以过去成功的把戏在今天来看只能做个乐子罢了。想必众多的营销骚客一开始拿啤儿茶爽来涮,为的是:让铁成钢,可一直没能听到哇哈哈办公室里修整的声音。

有这样一组数据:(30名目标消费者购买啤儿茶爽饮用后:说“假啤酒而不喜欢”的1人、说“感觉一般”的1人、说“不是特别好喝”的1人、说“没有饮料感觉”的1人、说“口感平庸”的1人、说“超级难喝”的2人、说“不伦不类,酒非酒茶非茶”的5人、说“味道怪,味道差”的9人;说“广告常见,不一样的啤酒”的1人、说“哇哈哈的产品可以尝试”的1人、说“特别饮料”的1人、说“夏天解渴的啤酒茶”的3人、说“不同于碳酸饮料”的1人、说“不含酒精的啤酒”的2人)。

表观来看是啤儿茶爽的症结在于口感差及未能明确自己是谁。可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其本质纠结于啤儿茶爽根本没使目标消费得到认识。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是由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认识认同—认可)过程决定。这个过程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系统中每个环节叠加在一起,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泣的是啤儿茶爽在哇哈哈的运作下,竟葬死在营销系统的第一道门前。 啤儿茶爽未被消费者认识主要原因在于其所营造目标文化环境(认可)的方法上。啤儿茶爽以嘻哈文化为主线,通过对学生、开车族、办公白领的嘻哈,计划以此在目标群中快速的被(认识认同—认可),最终啤儿茶爽所代表的是酷、爽的时尚健康文化环境。啤儿茶爽定位在80、90后消费群上是没有问题的,企图让自身成为一款酷、爽的时尚健康的饮品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在其形成酷、爽的时尚健康饮品文化环境的过程所运用的方法(表达的方式)上。明确说就是:啤儿茶爽运用“你OUT了”的嘻哈文化方法所表达出的酷、爽等时尚元素,只是形式上的、低俗的、孩子气的酷爽,与80、90后所追求精神上真正的酷、爽、时尚、自我价值等不相吻合,达不成共识,没有共鸣。所以80、90后消费者并不能接受你自认为的酷、爽时尚健康文化。他(她)们是不会有兴趣去认识你。因此消费者就将你搁置门前。而哇哈哈利用高空来播撒这一嘻哈文化,更加速了酷爽的流产(嘻哈文化本来时代性就强,一空撒,时代性更多加几倍)。

百事在运作激浪上,相信也遇到了相似问题。激浪与啤儿茶爽相隔出生,形体类似。如今啤儿茶爽走了,激浪还再坚持。从终端的动销率及最近更换着装来看,百事也在挠头。起初,激浪想通过滑板电视片来宣讲自己的积极主动、不拘常规、敢于冒险和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诉求。结果生产滑板的老板笑了(大街上溜滑板的小学生多了),而激浪的销售并没有起色。后来的“激浪精舞门”、“激浪杯”等,好像也事与愿违。问题在哪里?值得深深探究。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明知道我们目标消费者追求冒险、追求超越、追求极限,而我们种种“讨好”却不能触动或感动他(她)们的追求。还好,激浪比啤儿茶爽强。艰辛的努力终获消费者的认识,只是不被认同和认可罢了。激浪应该向耐克讨教,否则还会很伤心。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小学;茶文化;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80-02

从近年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来看,项目课程改革必须真正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全面素质为基础,合理设置茶文化课程内容,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中国茶文化德育资源,引导小学生学习好书本知识,同时也曾加小学生的见识。茶文化应该也小学校园相接触,甚至交融。

1.学生参与中国茶文化活动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之地。茶的发现和利用,不但推进了我国文明的进程,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华民族创立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彪炳千古的突出贡献之一。在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家,许多平常的物质生活都深深地溶注了高深的文化内容,茶文化便是最典型的代表。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一个人,受传统人文文化影响越早、程度越深,人的人文素质也越高。学生是人脑发展的最佳时期,是接受全面教育的黄金时期,及早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教育会使人的智能得到很好的顺利发展,接受教育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一个人一生各方面能力发展。因此,学生中,开展茶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可以活跃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独立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和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挖掘,为学生施展才华和个性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机遇和环境,亦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走出一条路子。

2.认识多种茶文化

茶书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巴蜀诸小国以茶为贡品。但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书中记述了茶的历史、栽培、采制以及煮茶、用水、品饮等内容。之后,茶的专著中较著名的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庭《十六汤品》,宋朝蔡君谟《茶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录》、赵汝砺《北苑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明朝钱椿年《制茶新谱》、田艺衡《煮泉小品》、许次纾《茶疏》、屠隆《茶笺》。清以后的茶书就不计其数了。

茶联 茶联常悬于茶室或茶店,着力宣扬茶功茶效,以广招徕。如:"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泉香好解相如渴,火侯闲评东坡诗。""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佳肴无肉亦可,稚淡离我难成。"等等。

茶诗 自古诗家多茶客。唐诗人姚合曾不惜以诗乞茶:"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东坡居士则将新茶喻为美女,吟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响;到了元代诗人刘秉忠笔下,更是一语道破诗家爱茶的真谛:"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好一个"含英咀美入诗肠",难怪代代诗人对茶情有独钟。

茶画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已有茶饮,足见茶韵融入画意由来已远。我国历来都有茶画名作,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宋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刘松年的《斗茶图》;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沈周的《醉茗图》、《虎丘对茶坐图》;清代薛怀的《山窗清洪图》,都形象地记录了茶事史料,可以说笔笔渗茶墨之情,幅幅香溢诗画之中。

茶令 茶令和酒令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茶友陆士修、张荐等,就曾将茶令组成了为人传诵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流华净肌骨,疏渝涤心原(颜)。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僧)。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陆)。"这一茶令堪称茶文化的佳品。近年台湾还流传一种新的茶令"返返拳",可知茶令至今不衰。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很重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是喜欢探索,而探索的动力在于兴趣。兴趣将使学生萌发强烈求知欲望,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从而刻苦去学习,孜孜不倦去探索。培养兴趣是创造实现的积极因素,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要想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圆满的培养,宜尽量做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或天性能力的发现,使其个性表现得无限发挥,促进其对茶文化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在茶文化活动中得到乐趣,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学生对茶文化活动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愉快主动地去探索,学习起来精神会特别集中,思维格外敏捷。而兴趣的培养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通过活动而获得发展。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内容极其丰富,其活动范围更为广泛全面,学生参与多姿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对茶文化活动具有浓厚兴趣后,一定要培养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毅力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是否能坚持其行动的能力。学生的意志很不成熟,其坚持力、自制力很差,在参与活动时容易出现忽冷忽热、有始无终的现象。因此,培养幼学生的意志力,就必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参与茶文化活动时能自始至终,尽善尽美,为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增添光彩,把茶作为国饮奠定基础。

4.参观茶园,在习作活阅读中有很大的帮助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5

摘 要: 中国茶文化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和东方智慧,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对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教的理念与思想,彰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华。茶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国人民优秀的美德和道德观念,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力。本文从文化自信视角对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软实力 中国茶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历经几千年发展嬗变,逐步与我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文化融合,成为具有东方特色的国粹之一。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都隐藏在茶文化中。从古代“茶圣”陆羽提倡“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到现代钱梁教授倡导的“茶人精神”,都渗透着和谐、中庸之道,也蕴含着高贵人格与修身养性的理念。“当代茶圣”吴觉农曾说道:“君子爱茶,因为茶行无邪。”茶道精神要求饮茶之人要品格高尚、勤俭节约、善良仁爱、待人真诚。

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翼”,其当代意义在于茶文化内涵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品质与文化精髓,也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一、文化自信与软实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事业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思想基础,也是文化在多元化、多样性、复杂性的冲击碰撞中赖以生存的思想屏障。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民族是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最根本之处在于要对本民族文化保持高度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要继承、创造性地使本国传统文化熠熠生辉,使国家文化特色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和国际化特点,只有这样的民族才会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同。

美国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软实力”─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世界影响力。文化自信也就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首要条件。据2016年6月英国波特兰公关公司公布的年度国家软实力(The Soft Power)研究报告显示,在参评的60个国家中,中国名列第28名,而美、英、德位列前三甲。显而易见,我国的软实力亟待提高,尤其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二、茶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可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茶一直与我国各民族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完美结合,和而不同,逐渐形成稳定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也包含国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维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内核。同时,茶文化也承载了中国人千年以来勤劳善良、热爱和平、热情好客的优秀品质,浓缩了国人对国家繁荣富强、富裕生活的向往。中国茶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要利用茶文化全面打造国际化的国家形象,注重挖掘茶文化背后的话语体系,将中国茶文化打造成具有“时尚慢生活、雅致生活、俭以养德、和而不同”等标签的文化使者,采用柔性手段推广茶文化,使其如同温婉秀丽的古典美人一般动人、美好,从而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

三、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1. 茶文化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①中国虽是世界茶叶生产、销售的宗主国,但中国茶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打造国际一流的民族茶品牌,缔造精品茶叶,获得国际声誉。②国内茶叶种类繁多,茶叶牌子杂乱,产业小,茶叶销售易出现高价攀比,重包装不重质量等情况。③国内以中文出版的茶文化书籍不胜枚举,可是以中英文双语或英语为主的茶叶方面的专业书籍屈指可数,这也是茶文化国际传播的障碍之一。④国内茶艺从业人员虽说茶艺水平高超,但是大部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英语语言能力明显不足,在中外茶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⑤国内对于茶文化走出去和名茶制作工艺的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才刚开始,相比较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来说略显滞后。

2.茶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策略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强调:“全球竞技场已经被拉平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变成了平的。”西方世界民众对于中国及其文化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容易产生偏见和误解。茶叶历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郏具有世界通用性,比中国汉字更容易进行有效传播,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大力宣传,可使外国人更加形象地感受和体验茶文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使抽象、模糊的中国形象具体化、生动化、情感化。如何加强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1)萃取传统茶文化精髓,创新茶产品及茶艺服务。

第一,中国茶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结晶,有着大量历史文献、茶诗词歌赋作品,具有非常珍贵的文明遗产保护和研究价值。我们要挖掘和保护茶文化中的非物质遗产,开发利用民间茶文化丰富资源,凭借国内各类名茶制作技艺和茶道精神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文化传播做法,充满自信地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

第二,由于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考虑不同国度人民的思维认知方式和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去宣传。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其他国家已有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及时关注国内情况和国外茶叶市场发展态势,进行精准定位和找到对接点,创新性地开发更多适合外国人口味和饮茶习惯的茶叶、茶饮品及周边产品如茶具、茶点、茶餐、茶艺培训等,逐渐渗透、融入中国特色茶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这样既使其他国家人民了解了中国茶文化,又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第三,面对国际上日益增长的茶叶消费需求及发展趋势,我国需要规范袋装茶、散装茶的茶叶质量,保持稳定的茶叶品质,把握每个国家的饮茶习惯和偏好,创新性地开发一系列适合不同国家民众喜爱的袋装茶、冰茶、绿茶、红茶和奶茶等产品。例如,据著名市场研究公司YouGov(舆观)2015年调查结果得知,美国人喝茶爱好与其年龄成反比,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喜欢喝茶。18至29岁的美国年轻人偏好喝茶的占42%;30至44岁的中年人偏爱喝茶的占35%。虽然美国中青年群体人喜欢喝茶,但饮茶习惯与国人截然不同:他们的茶消费中85%为冰茶,茶叶种类上美国人喜欢红茶,绿茶次之,其次是白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在包装方式上,他们喜欢袋装茶。英国人尤其偏爱浓郁口味、经过调配的红茶,不太喜欢清饮茶。俄罗斯人喝茶喜欢添加蜂蜜、果酱、糖、柠檬或者甜酒后饮用。蒙古、中亚、西亚等地区非常流行咸味的热茶。甜味的调饮绿茶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喜爱的茶品,尤其以“薄荷绿茶”为代表。哈萨克人一般喜爱喝奶茶和冰镇茶。乌兹别克斯坦人以饮绿茶为主。因此,在茶文化对外交流中,我们要大力开发调饮茶品,可凭借国内花草茶、水果茶、茶、八宝茶、凉茶、减肥茶、养生茶、奶茶等调饮茶为基础,研发新口味的冰茶、袋装茶、花果茶、奶茶等出口茶品。同时,我们要注重无形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和东方智慧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具体茶产品、茶艺服务等事物上,而是要精准地向国际舞台讲述中国茶故事、讲述中国茶文化、讲述中国精神。比如,在出售茶产品的同时,可设计有中国元素的马克杯,以中国十二生肖年或神话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作为马克杯图案,结合相应的年份、月份搭配推出具有东方韵味的马克杯、茶具等周边产品,吸引海内外消费者。另外,在出口袋装茶或散装茶时,外包装设计和使用方法说明可重点突出汉字“茶”及“和”等东方元素,再配以简洁明了的英文版中国茶叶小故事、茶叶养生小知识、茶叶减肥小窍门、茶道技巧、茶艺等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中国茶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与认同感。

第四,政府要大力支持国内民族茶企走出国门,塑造茶叶国际品牌,使之做大做强,成为一流的国际企业,弘扬我国茶文化和影响力。如果一个国家的某个品牌很有吸引力,那么它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其产品那么纯粹和简单,因为它在输出其产品的同时,还渗透和宣传其文化思想。因此一个国家的民族品牌非常重要。中国应借鉴外国品牌的成功经验,比如星巴克,融入世界性文化共同价值观,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理念,放眼全球,积极探索增强茶企国际影响力的途径。2012年美国星巴克以6.2亿美元收购了其本土茶品牌Teavana则预示了星巴克进军世界茶业的野心。所以打造国际化茶企、塑造世界知名茶品牌对我国来说是一个迫在眉睫、不容忽视的国家文化战略课题。

(2)加快发展茶文化产业,打造茶文化软实力。

大力发展茶文化核心产业层和层,不断提高我国茶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

①录制英文版茶文化纪录片

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我们既要有一套正式、严肃、系统的宣传体系,又要有一些灵活、轻快、幽默的宣传渠道,使用西方受众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进行传播,即多讲述真实、具体、生动的普通民众与茶之间的故事,多讲述名人与茶之间的渊源,多讲述外国民众与茶之间的轶事。我们要拍摄国内茶人、名茶故事、民间饮茶习俗及各民族饮茶习惯、茶食等英文纪录片,使茶文化精准传达出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利用新媒体平台、移动媒体终端、民间力量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国文化和形象认同和接受。也可通过茶叶微电影、开通微平台、提供免费的鉴茶、茶艺教学视频等多元化方式使国际更深刻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外国人认识到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及隐含的东方哲学和生活美学,让受众从显性和隐性角度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消除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②发展海外茶文化研究协会及社团等非政府组织

我们要向美国、英国等国家借鉴学习其文化输出意识和能力,大力发展中国海外茶文化的非政府M织,提升茶文化非政府组织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例如,美国民间团体在公民国际交往中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出国的美国公民临行前会受到“公民外交联盟”非政府组织联盟会的指导,向他们每人发放《世界公民指南》,并向他们强调出国后应注意的事项,甚至包括要友好地与人握手等事宜。由此可见,非政府组织在民间交流、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构建方面可开发巨大的潜能。因此,无论官方机构还是非政府组织,都应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为宣传中国茶文化而努力。

③采用多元化、开放性的国际传播途径

茶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中建立动态平衡的交流机制,更要采用多元化、开放性、包容性的传播途径来宣传茶文化。利用第四媒体传播媒介,实现中国茶产品、内涵和茶道精神的传播,培育新的茶文化时尚消费趋势,提高和扩大茶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从而提高茶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我们应当格外注重增强茶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和东方色彩。因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形象最直观的印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不能让他们止步于中国传统茶文化,更要让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赢得应有的尊重和喝彩,这是中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彰显。为此,我们要借助新颖的文化艺术形式和当代文化传播手段,创造出更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标志、茶文化符号、茶文化品牌,在不断创新中实现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只有在国际传播中才能被人感知、认同,并且发挥其意义和价值。例如,我国可定期在世界上多座城市举办“中国茶文化”大型宣传活动,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茶道及茶道精神内涵,传递国人热情好客、爱好和平、勤劳善良、时尚品位等形象,通过非政府组织为国外爱茶之人提供免费的茶叶品鉴课、茶道学习课程等方式,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强国。

④着力培养高级茶艺人员和提高国民茶文化素养

虽然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茶文化资源和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之间并不能简单地转化和生成,并且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素质之间并不能等同起来。茶文化和其蕴含茶道精神只有内化为民众的人文素质,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文化软实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民众出国旅游、经商、对外交流机会日益增多,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公民必将中国文化和精神传播出去,使别的国家民众尊重和认可中国文化。国内高校可为当代大学生开设中英文双语的茶道,或者茶文化选修课,以此熏陶和培养大学生的茶文化意识和知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大力培育精通外语的高级茶艺人员,提高他们用外语表演、解说、演绎中国茶道、茶叶知识和茶文化的素质和技能。国内现状是精通外语的高级茶艺师较少,精通外语的人才在茶艺上没有较深的造诣,这样难免会在中外茶文化交流中出现与外国友人沟通不畅、信息交流有误的尴尬窘境,使外国人无法真正领悟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人文内涵。因此,开设茶学专业的各类高等学府要注重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的茶学专业人员来。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中国茶叶势必会走进世界各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在以合作、说服、渗透为主要特征的软实力竞争时代,中国茶文化将继续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把蕴含在中国茶叶中的传统价值观、东方哲学、待人处事、道德观念等理念向世界人民表达、传播出来。我们要以文化自信为视角,本着国际化的目标,找准东西方文化互动认知的契合点与共同价值观念,使中国茶文化成为连接世界各国文化的桥梁,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强大力量,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有力砝码。

参考文献:

[1]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6

其实。喝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会泡茶,泡茶要按照步骤来,要自然熟悉地去泡茶,还得要有很高的稳定性,不能紧张,紧张就会不稳定,甚至出错。就不能泡出一壶好茶来。泡一壶好茶、喝一杯好茶,才算是真正的喝茶。如果要享受茶,那就得懂得茶艺了。

学茶艺。不仅仅只有泡茶这件事而已,还要懂得茶叶,从种茶到制作茶的每个过程。每种茶的好坏都会受到一定的气候、温度、高度、湿度等多种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用心做的好茶叶,价格会那么高,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了解如何选茶,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叶。如何泡一壶好茶。喝一杯好茶?茶筵席的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营造不同的人地时事物,以及自然又有设计感的氛围,更是茶艺的重要内容。

一组茶席设计是否有水平、有深度、有广度。一般决定于茶席设计者是否用心。然而,只是用心,还远远不够。茶筵席设计是一种整体文化底蕴。是茶文化的根底和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如果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文化深度、没有理论、没有学理。那么茶席就会流于肤浅的摆设,变成没有设计只有布置,这种布置没有经过思考、发想、构建,主题不够明确,布局不够统一,甚至有些茶席缺乏茶文化的知识,只适合观赏。不具备泡茶、品茶的功能。茶筵席是一种应用艺术。是一种生活艺术,主要是能用,不能用就不能称为茶筵席设计了。茶艺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茶席摆设除了要很用心去思考该如何摆设外,设计者本身也需要接触很多自然艺术的灵感。真正好的茶筵席设计者,是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学习相关的知识,再融会贯通到茶筵席设计中。

茶艺工作者的仪态很重要,一起品茶的茶侣礼仪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服装仪容不可随便外,就连坐姿也不能马虎,谈话也不可大声喧哗,品茶也最好把茶汤都喝完。有些人认为喝茶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其实参加茶筵席聚会。是一点都不能随便的。

从红茶、绿茶、乌龙茶,到现在人手一杯或一瓶的液态茶,现代茶文化经过不断的推广演变,已经成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饮茶已是大众化的时尚,茶艺也就跟许多专业知识一样,成为现代人应该学习的生活知识。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7

关键词:茶思维;数学教育;解题模式

在教育改革及教育创新中,高校数学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茶思维的融入,可以将其蕴含的丰富哲理与其融合,逐步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数学教学的特殊性,部分教育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茶思维融入的价值,导致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中,为了提高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运用效果,教师在教学指导中需要将茶思维与之融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理念,稳步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1茶思维的内涵及其运用

1.1茶思维的内涵

在茶文化中,茶思维是一种基于茶文化理解认知的思维观念,结合其具体内涵及认知理念,可以充分感受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理念、内涵的融入,逐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传承价值。将这种文化思想运用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之中,可以逐步完善教育指导方案,之后通过多样化教育资源的运用,细化教育整合机制,逐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以便充分展现教育指导优势,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1.2茶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通过茶思维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可以将教育内容作为核心,根据茶思维理念,进行教育方法的完善,之后再通过针对性教育指导方案的设置,让学生感悟课程价值,实现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传达的目的。在数学教育中,通过茶思维教育理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环境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最终使学生的心理、认知状态得到改变。

2数学教育解题模式构建价值及启发

2.1数学教育解题模式构建价值

根据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构建特点,通过思路、方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展现教育模式的指导优势。由于高校数学课程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解题逻辑及数学知识有着较高要求,高校数学教育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将教育创新、教育优化等作为重点,之后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设置,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根据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基本特点,通过归纳演绎、分类套路及数形结合等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学指导的目的。

2.2茶思维对数学教育解题的启发

结合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特点,其经历了长久性的发展。在茶思维的背景下,通过采茶、制茶、品茶等工序的设置,可以加强人们对差文化发展过程的感悟,从而建立良好的茶思维模式。在实际的采茶过程中,人们为了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逐步提升茶的生产品质,会会根据茶的特点选择适应性的生产工艺。因此,将这种思维运用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利用茶思维的引导及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针对数学难题反复的进行探索,最终获取有效的解题途径。而且,在茶思维中,人们通过反复品茶,可以充分感悟到茶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将这种思维运用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专项知识的反复分析、反复联系,可以逐步掌握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最终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避免数学知识混淆的问题,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3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

3.1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数学教学中,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这种学习背景下,无法提升探究兴趣,最终会降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无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经常遇到以下问题:第一,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活动设置及探究中,主要以传统手段为主,导致课程设计的适应性不足,这种情况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根据高校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课堂上以灌输模式为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的主体性不足,而且学习过程中缺少互动交流,最终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实现教育指导及教育创新的目的。因此,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管理及教育创新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教育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将茶思维的融入作为核心,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认知理念,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从而实现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3.2文化性不足

根据高校数学课程的教育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通过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展现课程教学的管理优势。但是,实际的教育中存在着文化性融入不足的问题:首先,在部分高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育中并没有渗透数学文化,这种情况会使学生的能力出现偏差,无法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其次,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对茶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在实际的指导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加强对茶思维的认识,最终导致学习思维出现偏差。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理念,之后通过茶思维与数学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在教育改革中,高校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先进思想的融入、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育体系的改革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支持,最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茶思维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中应用

4.1加强对茶思维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数学的教育质量,在教学改革及教学创新中,教师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设置中融入茶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理念,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通常情况下,在茶思维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融合中需要做到:第一,结合传统数学教育特点,在实际教育中,教师会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课程教学中缺少创新,为了及时避免这种现象影响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识到茶思维融入的必要性,根据高校数学教育的基本特点,逐步完善数学解题模式,使学生在茶文化结合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稳步增强课程教育的指导效果。第二,在茶思维应用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全面分析茶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的价值,之后通过丰富性教育资源的运用,确定茶文化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之后寻找准确的融合点,稳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保障。

4.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高校数学教育的基本现状,在教育改革及教育完善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课程教学与特点,在数学教育中融入茶思维。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对茶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在实际的指导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理念,之后通过茶思维与数学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将茶思维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融合中,学习氛围营造中需要做到:第一,教师在教学氛围营造中,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为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利用茶思维掌握数学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二,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营造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茶思维的运用,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中,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学习等方法的运用,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持。

4.3利用茶思维进行解题教学

结合高校数学教育的接班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茶思维的融入,教师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通过多样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及解题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针对性的数学教育解题模式,逐步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及教育创新的目的。首先,在高校数学教育中,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模式,通过针对性解题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课程的教育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现教育思想的融合优势。应该注意的是,在茶思维与高校数学教育融合中,由于茶文化丰富多样,教师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设置中,可以结合不同的茶思维进行解题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其次,在进行某一题型的练习中,可以结合大量的习题对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反复训练。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强调创新。如,在茶叶生产及加工的过程中,生产者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以便在突破传统工艺的同时提升茶叶质量,所以,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探究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一思维灵活运用新知识,从而突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展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4.4强化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

通过对高校数学教育模式的分析,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及教学改革中,应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之后通过先进教学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茶思维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融合中,应该训练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第一,结合茶文化的基本特点,由于茶叶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通常会按照相似的手法在细节上创新,这种理念与数学解题思维相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可以利用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可以对解题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探究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之后的问题探究中,通过多样化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最终实现知识拓展及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二,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设置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反思,根据数学解题模式的核心问题,利用茶思维进行教育内容与思想文化的融合,引导学生在综合角度上进行问题分析,逐步提升教育指导的针对性,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三,在高校数学教育中,通过茶思维的运用,可以在优化课堂氛围的同时,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需求,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分组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互动交流、问题分析等,可以反复的进行思考,之后通过问题的总结,确定最终的解题思路,有效避免机械性的学习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语

总之,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管理及教育创新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将茶思维融入作为核心,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认知理念,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实现茶思维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融合,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对茶思维的认识,之后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解题模式的创新及多样化互动教学模式的设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伟.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思维能力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7):175-175.

[2]杨志慧.茶思维下云计算视阈下高职共享课程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茶叶,2020(08):239-240.

[3]李海权,李春霞.从茶文化看对分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3):156-157.

[4]王福江.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243-243.

[5]郭素霞.浅析茶文化下本科院校数学教学方案[J].福建茶叶,2020(10):244-245.

[6]邓清,夏小刚.数学思维视域下"教表达"的再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9(05):47-50.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8

关键词:视觉传达;茶叶包装;高校;教育改革

1引言

眼球经济盛行的时代,视觉所传达的内涵和意义不仅仅是售卖商品,更重要的是其包装左右了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方式是视觉,人类是视觉动物,第一印象起了决定性作用,商品的外包装勾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般地,视觉包装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事物的看法。基于以上判断,国内外的商家逐渐加深了对商品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网购的逐渐流行和大众化,商品的外在包装和图像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就是视觉传达的重要作用和视觉效应。中国茶叶历史久远而经典,是中华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品茶论道在当今快节奏生活里仍然盛行,成为未曾中断过的文化脉络。在近代史中,饮茶走进平民百姓,不再是奢侈品,很多人饮茶当作养生、提神醒脑的一种方式,在超市、便利店里,红茶、绿茶,各种茶饮料货架摆成了一排排一列列,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品牌也是日渐丰富,康师傅冰红茶、王老吉等等。除了液体茶饮料,还有固体茶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很难透过外包装闻到里面的气味进而判断茶叶品质,更普遍的现象是从外包装的精美程度上来判断茶叶品质,尤其是气味差距不大时,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包装精美的茶叶产品,即使价格偏贵一点也没有关系,这说明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更具有品味的茶叶包装。传统茶文化中禅宗精神、道教精神、茶道对中国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当代视觉传达专业教育改革的强大力量。学者们普遍认为专业教育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多元化的强大背景下,中国茶文化需要借助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传承下去,形成接力与创新。

2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

茶叶最初是神农氏发现的,是一种草药,后来茶叶逐渐在中华大地蔓延开来。中国考古学家比较公认茶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录可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茶的解毒作用,茶叶也从最初的药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随着人们对茶认识的不断提高,野生茶移植到家庭菜园或山区种植,形成了大量的茶山、茶园。中国传统茶叶种类繁多,有红茶、绿茶、花茶等等,产量占亚洲总产量百分之八十以上,茶文化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精髓:1.禅宗精神,僧侣之间认为茶具备醒脑提神、止渴生津的作用,让人心气平和、宁静淡雅,心态上与佛教所追求的宁静相同,所以寺庙是重要茶室活动,文人之间会友、饮茶、作诗非常盛行。2.道教精神,道教认为世间万物在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中进行,通过不断修炼和提升,修身养性,通过泡茶、品茶度化自我,把肉体和精神合在一起,与大自然无缝融合。3.茶道,小到儿童,大到老人,无不有饮茶的习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茶道。例如,蒙古族饮用的奶茶,是用砖茶和牛奶、黄油等熬制而成,咸味与甜味奶茶有非常大的区别,在饮用时要随时保持热度,加之炒米和奶豆乳,成为蒙古族招待外宾和亲朋好友的重要饮品,使用长柄勺子跪式加茶也变成一种礼仪。茶道可谓自成一体,最初也是由中国人建立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在唐朝时期,有日本、韩国等学者来到中国,并将茶道文化传递到了本国,可见茶道文化影响深远。我国的茶道与儒家、道家等都关系密切,茶道在交流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敬天地、敬君臣,甚至还有茶礼,通过品茶达到一种境界,意在逐渐体会意境深远。

3茶叶包装现状调研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茶文的涵养,这是客观要求,也是茶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需要。古代中国茶文化影响了日本、英国等国家,当代,我们要把茶文化发扬光大,将其独特的内涵和精神贯彻到视觉传达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茶叶的包装受到历史的影响而改变,视觉传达包装不仅注重表现茶叶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再现茶文化精髓。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茶叶是易串味物质,用纸包装起来能储存更长的时间,也能保持其原有独特的风味不便,因此,现代设计者们设计出了各种盛放茶叶的器具,起到防潮防虫、保持原有气味的作用。中国是礼仪大国,自古以来注重礼尚往来,茶叶是首选礼品之一,每逢佳节,茶叶的需求量必然大增,而消费者选购茶叶的重要因素就是看包装,近年来,茶叶包装的花样增多了,包装上逐渐使用了特殊的材质,崇尚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感受,包装设计同时也表现出品牌魅力和品牌文化。但是,现在市场上卖的茶叶,有的过度追求包装的精美,忘却了本质内涵的提升,使得用在包装材质、包装设计和运用色彩上的成本大增,而茶叶含量特别少,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茶叶产品上下功夫是必须的,但不能忽略茶叶本身的内在价值,需要在茶叶设计包装上严格把关,注重环保,最好能回收利用再次包装,也节省了材料。

茶文化的认识范文9

关键词:茶壶制作工艺;陶艺教学;影响思路

引言

对于陶艺教学体系来说,其不仅需要完善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与学生具体学习需求相匹配。但是从目前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状况看,由于缺乏合适的教学载体,其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茶壶作为陶艺产品在饮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元素,无论茶壶设计理念,还是茶壶具体应用表现,都能展现陶艺技术的具体设计内涵。因此,融入茶壶制作工艺对陶艺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当前陶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当前我们认识到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并且逐渐开展了有关陶艺技术教学的相关教育体系,但是由于缺乏对陶艺教学的体系化认知,以至于整个陶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想要完善开展陶艺教学体系,实现其学科价值,需要认清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为:首先,陶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存在脱节。陶艺是一门技术,因此其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的技术理论融入,同时也必须体系化开展实践活动。想要实现陶艺教学目的,就必须将陶艺实践教学与陶艺技术理论教学进行融入。但是目前在该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多只是将整个陶艺教学活动停留在技术理论教学状态,忽视了陶艺技术实践理论的全面有效融入。正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脱节,就使得整个陶艺教学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其次,忽视陶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理念融入,过多强调其技术体系,没有认识到陶艺的文化载体属性。虽然陶艺在生产初期,其是以生活应用为出发点,因此,整个塑造过程中,更多是一种塑造技术的体系化融入。但是随着当前陶艺技术发展程度日益提升,加上陶艺生产理念日益成熟,如今我们在开展陶艺教学活动时,需要认识到其中具有值得被我们继承的文化元素。而只有将这一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实现整个陶艺教学的价值。目前陶艺教学不仅是技术上的传承,其同时更是对陶艺文化内涵的全面有效认知。事实上,无论是陶艺制品生产,还是陶艺制品的具体融入,其整体都是一定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所以,一旦缺失文化内涵的融入,就很难实现其理想教学目标。最后,陶艺教学缺乏实质性载体,学生认知不具体,同时陶艺教学理论体系较为单一,整个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之间缺乏完全有效的融合。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感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陶艺教学,其作为一门应用性技术,因此其需要有相关载体作为铺垫。而当前,多数学校开展陶艺教学都是通过抽象手段和方法具体实施的,因此,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认知效果都不理想。

2茶壶制作工艺的具体内涵

茶壶是整个茶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用于饮茶、泡茶之外,整个茶壶也可以被用来自饮,因此茶壶是对饮茶文化有成熟而体系化的融入。通常情况下,茶壶由四大部分组成,壶盖、壶身和圈足以及壶底这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茶壶基本形态多样,将近200多种,当前使用较多的茶壶,其质地主要为紫砂陶艺茶壶和瓷器茶壶两大类。在整个茶壶质地中,其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系统性和体系性。在进行茶壶加工制作时,其通常主要有以下过程:首先,确定此次茶壶加工制作的设计立场及核心,也就是该茶壶主要阐述什么内涵,表达什么理念。通过确定设计需求之后,进而确定茶壶加工设计方案。其次,在结合茶壶制作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揉泥、制坯、印坯、利坯、添釉、上色、画坯从而完成茶壶的陶艺坯胎制造,进而通过烧制技术,从而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茶壶。最后,必须认识到想要实现理想的茶壶加工制作,最重要的就是在整个茶壶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融入完善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只有整个茶壶中能够展现和阐述相应文化内涵,才能最终实现其茶壶加工制作工艺的具体要求。陶艺技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需要和值得被体系化继承的重要元素。当前随着陶艺技术这一传统文化和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陆续开设了陶艺教学体系。

3在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茶壶制作工艺的具体思路

在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针对以往整个教学过程中文化内涵缺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缺乏传承载体等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将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到整个陶艺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陶艺教学的理想目标。而将茶壶制作工艺应用到陶艺教学活动时,应该做到:首先,体系化探究茶壶制作工艺的具体流程及规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陶艺技术生产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对于陶艺教学来说,想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就不能简单将其当做一门技术,而应该将其当做技术生产与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开展陶艺教学时,想要完善应用茶壶制作的具体工艺,就需要将整个茶壶制作过程体系化和规范化,通过完善实践应用,从而实现陶艺教学目的。其次,丰富研究茶壶加工制作过程中所融入的文化理念和内涵,从跟本上实现陶艺教学活动的人文素养目的。陶艺教学是以陶艺技术为切入点的教学活动,但是想要深化和升华整个教学活动,则应该注重赋予其中丰富完善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往陶艺教学活动开展时,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技术教学上,忽视了整个陶艺中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因此其整体教学效果被大打折扣。通过将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到陶艺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整个陶艺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最后,完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元素,体系化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当前在开展陶艺教学活动时,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陶艺艺术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引入具体的陶艺加工实践环节,从而增强学生对陶艺教学活动的理解和认知。茶壶制作工艺作为当前陶艺技术与传统茶文化体系化融入的工艺,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体系化融入了陶艺文化,同时也有着必要的茶文化内涵,因此,要结合茶壶制作工艺,挖掘陶艺技术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对与陶艺教学活动来说,引入茶壶制作工艺不仅能丰富整个陶艺教学活动的内涵,同时也让整个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融入。

4完善探索茶壶制作工艺对陶艺教学开展的具体影响

我国是茶文化大国,在长期以来的饮茶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除了具体的茶叶之外,饮茶的茶壶,描述采茶、饮茶过程的音乐、舞蹈、文学等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传统文化正在经历较大发展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寻找到良好的切入点,那么很容易造成传统文化的失传。与茶文化一样,陶艺技术也是我国极具生产应用历史的具体技术,在几千年的陶艺加工过程中,其也与饮茶和茶文化实现了成熟融合。因此,整个陶艺技术与茶文化的共同点在与茶壶这一饮茶工具。所以选择茶壶做为了解陶艺技术及陶艺文化的重要切入点,极具现实性。因此,茶壶制作工艺能够为陶艺教学体系化开展提供重要切入因素。对于陶艺教学活动来说,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教学,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陶艺技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更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陶艺文化的核心和内涵,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陶艺教学活动的文化传承价值。结合茶壶这一器具的独特特点,因此当前在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选择茶壶制作工艺进行切入,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增强陶艺课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丰富陶艺教学的具体文化内涵。通过陶艺教学文化内涵的融入,从而为陶艺教学活动效果的优化和目标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帮助。选择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到陶艺教学活动中,是实现陶艺文化与茶文化在新时期传承价值目标的主要方法。随着多元文化传播日益加快,如今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传承压力,由于缺乏体系化的文化内涵传承,加上时代化的价值理念日益多样,因此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而对于陶艺教学活动来说,如果能够将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有效丰富陶艺教学的教学过程,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传播寻找到合适的载体。让学生在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有效认知陶艺文化和茶文化。此外,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陶艺技术、茶文化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如今陶艺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能够有效提升茶壶制作工艺水平,优化茶壶加工制作过程,从而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

5结语

虽然当前我们认识到陶艺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并陆续开展了陶艺教学体系。但是目前在该教学活动开展过程时,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理念和完善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理想。尤其是当前更多教师将陶艺教学当做技术类教学活动,忽视了陶艺教学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随着现阶段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成熟,尤其是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融入借鉴合适的教学元素,推动陶艺教学活动优化。茶壶作为陶艺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将茶壶制作工艺体系化融入到陶艺教学活动中,将为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寻找到合适的传承载体,从而丰富陶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沛雪立.传统与当代———探讨学院式陶艺教学的当代特征[J].装饰,2006(7):86-87.

[2]毛文青.现代陶艺教学课程设置思考—以钦州坭兴陶艺术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2X):119-120.

[3]王楠楠.对我国现代高校陶艺教学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3(9):27-32.

[4]汪冲云,汪阳坤.论茶文化影响下的瓷制茶壶演变历程[J].农业考古,2015(5):70-7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