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茶文化基础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7-12 16:50:03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1

茶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茶文化学、食品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叶加工与品质检验、茶叶经营管理与贸易、茶道及茶艺表演、食品工程、工艺的基本训练;培养茶树栽培育种、茶叶与茶用植物加工生产极其综合利用、营销、茶艺表演、食品及饮料加工的基本能力。茶学专业的学科体系,由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体的栽培、制茶两个学科组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现已超出了原有的范畴,不仅包括原有的两个传统学科,还增加了许多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学科。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病虫防治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机械、茶叶经营管理、茶文化学。文章所涉及的主要茶学课程包括:茶文化、茶叶机械加工、茶叶科学、茶叶审评、茶业经济学(茶叶贸易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育种创新、茶叶病虫害以及茶艺、茶道等,文章对茶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及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均以这些课程分析为基础。

二、茶学专业相关边缘学科

茶学相关的边缘学科课程较多,将课程划分相应的模块讨论,分为茶叶生产模块、茶叶加工模块、茶文化与销售模块。其中茶叶生产模块包括土壤肥料学、茶园管理、农业气象学等课程;茶叶加工模块包括手工制茶技艺、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茶叶包装与储运等课程;茶文化与营销模块包括茶文化、茶艺、茶馆经营与管理茶产品电子商务等课程。

对于茶学这门学科,一些基础学科的开设还是很完善的,比如土壤肥料学、植物学、遗传学等基础课程在各校都是作为基础课开设,有利于为茶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茶叶生产模块,像茶园管理等学科开设较少,某些高校作为专业任选课开设,理论知识较多,实践关于到一个茶园的建设管理,实践机会不多,作为专业任选课学习理论知识对以后茶园方向有意向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课程。

茶叶加工模块,对于制茶这门学科,是茶学的必修学科,系统介绍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技术,是每个茶学专业学生应该且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必修课程在此不多做介绍。对于茶叶机械方面的课程,按照机械的使用方法不同又分为采摘机械,加工机械等,由于学生对此兴趣不一,作为选修课程按照学生个人意愿选择较好。关于茶叶包装与储运,这是一门与生产联系紧密的课程,对于以后在茶厂工作的同学来说是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密切关系到一个茶厂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茶文化与营销模块,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主要针对茶叶的营销,涉及到茶叶的消费。茶文化、茶艺两门学科主要是研究茶的历史,是茶学理论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应用于茶艺表演等方面,对从事茶艺这一方面的同学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选择。茶馆的经营与管理,这门学科也是理论知识偏多,很难应用于实践,我国的茶馆数目不是很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馆的逐渐开设,茶馆的经营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茶产品电子商务,在互联网的时代,茶叶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是茶叶的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在电子商务普及的今天,十分有利于茶叶的普及。

三、对茶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茶学专业的课程丰富、开设的相关学科很多,本科生四年内不能够全部的学习,所以要有轻重的开设课程。

关于必修学科,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加工、茶艺、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树栽培等应该作为必修学科来开设。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茶学科中发展很快的一个领域,茶叶加工系统介绍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技术,以及茶叶中多功能成分的提取。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叶审评与检验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茶树栽培学概括为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茶树的繁殖与栽培两大项,繁殖的话可以细分为培育良种,育苗以及幼年管理等等,管理主要为茶园的管理,成年茶树的采收以及茶树的后期管理等。相比于其他学科,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际生产中也必不可少,因此建议作为必修课程开设。

再者为选修学科的开设。茶文化、茶叶经济贸易等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茶文化是一门茶学与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以科学的态度和历史眼光翔实地介绍茶的起源及其分布,饮茶方式的发展与变迁,中国茶叶对外传布及世界茶区分布,中国各民族茶俗及地方茶文化,茶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内容。茶业经济学是研究茶叶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是茶学体系的创新,又丰富和完善了茶学体系。这些学科理论知识过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学习,对必修课程起到辅佐的作用,有助于必修课程的理解记忆。

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养计划,有利于各校茶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拓宽学校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体育;必要性

从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情况来看,体育学科特点要求体育教学方式与理念的创新和改变,除了要保障体育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循序性、综合性之外,还应该融入文化教学,为学生创建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而茶文化恰恰能够满足大学体育创新改革的要求,将茶文化融入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1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1人文性

现代社会将各种文明的现象综合了起来,统称为“人文”。茶文化是现代人类文明中最主要的核心部分,为了将这种文化灌输到大学的思想当中,需要将茶文化与大学体育教学相结合,确保人类在运动过程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文明形式。茶文化注重对人的重视,在对现代文明进行教育的同时,确保学生以体育运动为中心,全面发展个人素质和优秀文化素质,保证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智慧、理性的思想,让现代茶文化作为运动的宗旨,并在不同项目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看不同的体育项目,并按自己的能力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尽可能的展现茶文化中具有的人文情怀。

1.2循序性

教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不断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对各种知识进行积累,才能拥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了保证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各高校需要以学生体育文化为中心,在宣传和进行各种体育理念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可以耳濡目染的受到各种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并在体育运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由于现代体育教学活动充斥着各种文化理念,因此,这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不可以揠苗助长。学生需要有理念的进行钻研和探寻,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上,找到能够支撑项目的文化内容和基本理论,并不断地吸收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体育项目的探究任务。

1.3综合性

现代体育项目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十分严格,学生必须具有综合性体育素质,才能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收获预期的效果。高校在制定不同体育制度的同时,需要符合各大体育赛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十分严格,才能保证学生具有高素质体育运动精神,能够拥有应对不同紧急情况的能力。学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体育运动器材,比如建立露天运动场所或者设立室内体育馆,满足不同体育项目需求的同时,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为了保证满足学生在各大体育赛事活动的要求,学校需要组建不同的体育科目,比如:足球、篮球比赛,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多多磨合,保证良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在比赛中稳操胜券。还有,学校可以按照学生要求开设不同的舞蹈、健身、太极、瑜伽等课程,让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喜欢的体育项目,保证体育活动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原则。

2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2.1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的茶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将茶文化应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将茶文化基础理论应用到教学系统中,保证系统内容的完整性与成熟性。针对现在传统的教学系统和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学到单一的体育项目,而没有了基础的文化作为支撑,让体育活动显得更为枯燥。将茶文化作为新型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以后,可以保证学生拥有强大的体育精神,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体会茶文化的精神导向与精神理念。首先,高校开展不同体育的项目时,需要以茶文化为基础,让体育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随着对茶文化的逐步理解和深入,变得更加具体。其次,茶文化可以有效保证体育运动爱好者拥有良好的运动形态和运动体质,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积极的运动思想和饱满的运动热情,才能促使运动员在各大赛事中取得傲人的成绩。

2.2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我国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形成了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对茶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宣传的过程。我国拥有着璀璨的华夏文明,为了保证茶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教育课程,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可以学习到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第一,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开展茶文化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同时,饮茶还可以让学生及时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营养元素。学生在学习茶文化以后,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保证对茶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对茶文化进行弘扬。第二,学生在运动时还可以将茶文化中的亲人、爱人思想作为基本理念,遵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让比赛更加公平、友爱。

2.3拓宽学生的知识而塑造其良好的品格

由于茶文化中融入了儒家、道家等思想,因此,体育运动员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所蕴含的宽己待人、严格做事的思想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体育运动精神和思想品格。茶文化中还包含了对各种茶艺、茶道思想的展示,满足了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学生对茶文化的掌握和了解境界。随着学生对茶文化认知度的不断深入,茶文化也渐渐地被各高校学生所认可,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茶文化学习理念,学生通过学习这种怡然自乐的淡泊、质朴的精神内涵,养成了宽以待人、平等待事的处事风格,这对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平等、冷静的运动心态,重塑学生的人格,提高个人修养。

3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3.1构筑完备的茶文化理论体育教学系统

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教学模式,茶文化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形成了一种冲击,并促使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为体育教学增添了一股全新的文化力量。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中,学生显得更加懒散,对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消极,而融入了茶文化以后,学生由于有了更好的精神寄托,因此,更渴望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强身健体并与文化内容相呼应的目的。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框架,让学生在有效的接受茶文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可以保证对体育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不应低估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能力,可以设定有阶段的茶文化学习目标,让学生更好的进步与发展。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运动需求,开展不同阶段的茶文化教学课程。其次,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的茶文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适当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完善茶文化教学内容。

3.2完善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的硬件设施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需求的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已经逐步完善相应的体育教学设施和配备。为了全面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专业的训练场地和完整的训练器材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更多与茶文化有关体育设备的引进,增强了学生运动的兴趣,也保证了学生的运动质量,同时,可以统一发放与茶文化有关的体育教学教材,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接受专门的茶文化体育教学课程。学校还可以建立不同的品茶场所,按照学生的要求选择更具茶文化气息的茶壶、茶台、茶盏等茶具,保持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由于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课程,学生还可以在课下,通过查询电脑资料学习茶文化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茶文化素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体育运动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的文化课与体育课同步进步,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型、综合型人才。

3.3加强茶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工作

茶文化在被应用到体育教学的初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但这并不是首次进入校园,之前也有过多所高校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公开课程,教师也是沿用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整体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开展了全新的茶文化教学课程,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在保证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需求的同时,让茶文化的内容可以积极活跃课堂气氛,重塑茶文化在学生眼中的形象。首先,需要有一段时间融合茶文化与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过程,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茶文化理论的同时,可以按照茶文化中的体育运动思想进行项目的选取,让学生时刻具有良好的运动心态。其次,由于在开展茶文化教学课程时,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因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更好地借鉴茶文化运动精神,让与茶文化有关的教学方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便可以将茶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

3.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茶文化体育实践活动

学校在开展以茶文化有关的体育教学课程以后,学生可以不受课堂有限时间的限制,在课后,学生可以组织一定的团队进行相关的体育训练,还可以在团队中进行与茶文化有关的交流,保证茶文化思想可以贯穿到整个生活当中,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茶文化思想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增设《品茶文化》、《茶叶历史》等多种课程,学生在了解这些基础茶文化知识以后,可以听取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讲座,或者观看茶艺表演等节目,保证对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探究和理解。学校可以开展茶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学生通过课下自行组织和了解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并建立答题的团队,竞赛活动形式多以抢答、限时答题为主,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茶文化知识。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与茶文化有关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让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来自茶文化的魅力,并由衷地产生对茶文化的敬佩之情。研究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对我国大学体育创新改革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以及体育教学的创新有所帮助。

作者:王友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卫国,冯科,王鑫.论茶文化嵌入式日常体育教学过程研究[J].福建茶叶,2016(4):262-263.

[2]向玉山.论茶文化在体育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功能机制研究[J].福建茶叶,2016(9):272-273.

[3]魏乔.茶文化与体育赛事结合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16(9):284-285.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北方;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休闲游需求也日益提高,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结合也势在必行,成为当代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我国北方如何将本地茶文化资源与北方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北方独具特色,囊括文化休闲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游,已成为北方茶叶产地及旅游地人们思考的问题。

1茶文化旅游重要性及北方茶文化旅游资源

所谓茶文化旅游,就是茶叶产地以当地茶文化、茶资源为主题,与本地旅游资源密切结合形成的新型的文化休闲旅游方式,其立足于茶叶经济及茶叶文化,依托当地茶叶种植及生产环境以及茶叶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本地茶叶风俗习惯而形成的集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性旅游,对当地旅游经济及茶文化宣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1茶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首先,茶文化旅游是当代社会重要的经济形式,有助于当地旅游文化及经济的发展。茶文化资源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与旅游资源密切融合,必将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龙头,将茶叶产地、茶叶消费、旅游消费结合串联到一起,既能促进茶叶消费也能以茶文化旅游,带动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尤其为当地剩余劳动力解决大量的工作岗位,对解决农村问题具有极大帮助。其次,茶文化旅游能满足现代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旅游参与者不仅重视物质资源的消费,更在乎文化在休闲旅游中的欣赏和品位,文化已经成为旅游最具影响力的内容。茶叶产地的茶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组成,不仅能满足游客对历史经典文化的知识需要,也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游客对文化的参与。最后,茶文化旅游能够形成对当地茶叶文化的深度思考。利用茶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能为茶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传统茶文化的认知,茶文化习惯的养成,茶道思想的深入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1.2北方茶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我国北方地大物博,自然环境特点明显。虽然北方的茶产地相较南方来说,规模较小,茶叶种类有限。但是我国北方如河南、北京、山东等地自古以来就有种茶、产茶的历史,尤其在河南拥有南北过渡性气候,生态环境适宜茶文化及茶叶旅游业的发展。再如山东地区暖温带的湿润,让山东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和日照都充足,为茶叶生产及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北方茶叶在我国茶叶栽培及茶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茶圣陆羽就曾在《茶经》中对北方名茶如河南毛尖、山东诸城、日照的绿茶、尤其山东日照的江北地区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江北绿茶之乡”。北方茶叶品种虽少,但是茶叶品质不逊于南方,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尤其河南毛尖绿茶,无论是色、香、味还是影响力都比南方名茶有过之而无不及,多次在国内外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可见北方和南方相比,同样具有茶文化必备的茶叶资源基础。再者,我国北方从90年代起,逐渐开始茶叶博览会暨茶俗文化宣传活动,如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已经举办大型茶叶博览会及茶文化节不下30次,北方茶博会、茶艺茶品展等文化宣传促进了北方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为茶叶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北方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无论是孔子之乡山东、首都北京或是河南信阳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具备丰富的旅游基础。如山东日照具有独特海文化,再如天津、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茶俗文化基础,能让游客既能体验到特定的茶文化,也能感受独特的旅游资源。

2北方茶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

虽然北方具备了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基础与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消费者对北方茶文化、北方茶产地规模的误解,以及茶文化和旅游业长期的独立发展,使得北方的茶文化旅游没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并未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北方茶文化与旅游缺乏融合意识

由于北方茶叶产地规模较南方有很大的劣势,导致消费者及茶叶产地对北方茶文化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虽然北方也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及丰富的茶叶资源,但是我国北方过度关注本地旅游资源的挖掘,在意识上没有重视本地茶叶及茶文化资源。例如,我国首都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首都文化的宣传,但是对北京茶叶、茶叶市场及茶文化的开发程度不够,对大碗茶这一极具北方特点的茶文化只是作为旅游附属项目。再如,河南信用虽然具有“茶都”的基础,但其茶文化一直脱离旅游文化的范畴,产业开发没有游客参与茶文化作为发展方向。

2.2北方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北方虽然已经逐步开展茶文化旅游,但是在两者的结合模式上,仍将茶文化作为附属产品。我国北方目前的茶文化旅游,各地实质性的内容雷同,大都以品茶、购茶、茶叶观赏等初级旅游融合方式,茶文化的实质性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没有形成游客参与、体验性的多层次文化旅游结构,部分茶文化项目稀释了北方茶文化旅游内在的核心价值。理性高雅的、代表北方茶叶文化的消费内容至今仍没有占据旅游市场,导致北方茶文化与旅游内容的融合略显表面化和低俗化,影响了北方茶叶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高度融合,更影响了北方茶文化的影响力。

2.3北方茶文化与旅游缺乏基础设施

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需要的不仅是茶旅游经营性设施,更包括茶文化及旅游的配套设施,如茶主题餐厅、酒店及交通、服务设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北方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甚至某些北方城市单纯为旅游考虑,在生态上缺乏对茶产地及茶文化资源的保护,造成茶叶产地及茶叶资源的生态污染。如在山东日照和诸城,虽然旅游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一般旅游项目,但是却没有为茶叶文化旅游开展相关建设,茶叶旅游景点缺乏基础交通设施,茶叶旅游服务机构缺乏专业服务人员和设施,茶文化酒店和主题餐厅等经济实体与南方旅游城市相比非常稀少,导致了北方茶文化与旅游因缺乏基础设施,而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了北方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3北方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3.1树立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意识

北方地区要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必须对北方茶叶及茶文化资源形成理性的判断,充分认识北方茶叶及茶文化的优劣势,尤其是与南方、华南、西南等茶叶产区相比,挖掘北方优势点。北方地区的茶叶行业、旅游行业及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的研究过程中,对茶文化及旅游资源内容和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对北方茶叶、茶文化、旅游资源、配套设施等内容进一步研究并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找到北方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的切入点,既能宣扬北方茶叶文化也能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划。

3.2推进北方茶文化宣传

虽然北方具有丰富的茶叶及茶文化资源,但是相较南方、华南等茶产地影响力稍显逊色,主要是因为北方茶文化宣传的力度不够,宣传形式单一。如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北方省市,由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旅游资源,在宣传上过分倾向于历史和物理环境的宣传。所以要想促进北方茶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必须改变宣传思路,在原有旅游宣传基础上,突出茶文化的主体地位,将文化宣传作为旅游业的名片。其次,利用北方茶叶集散地的优势,举办茶文化博览会等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北方城市还必须投身于茶文化旅游的推介活动中,以宣传活动吸引茶客、游客等消费者的共同关注。最后北方茶叶产地应利用现代新媒体,如手机、电脑等数字媒体,将茶叶、茶产地的自然资源以多渠道进行宣传,才能让潜在的茶爱好者转变为茶文化的欣赏者和参与者,从而树立北方茶文化旅游的新品牌。

3.3完善北方茶文化旅游的配套设施

由于北方受到气候和茶叶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在茶文化旅游环境及配套设施上很难与南方等茶产区相比。要想让游客在北方的气候和茶叶文化背景下,参与茶文化旅游,必须以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以及服务机构吸引游客。首先,北方茶叶产地应该加大对主要茶产地基础实施的投资,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既要考虑到游客生理舒适性,也要考虑其心理文化需求。在茶文化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应该将茶产区和茶文化体验区进行区别对待,让游客在不同的环境下获得不同的服务体验。其次,建立北方茶文化旅游的现代化服务机构。北方茶文化旅游地应该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以茶文化体验、茶文化讲解、茶艺等服务与传统导游内容结合在一起满足游客对文化游的要求。

4结语

总之,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不应局限于南方等主要茶叶产地,北方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当地茶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在抓住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努力地提高自身对于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认识。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意识基础上,北方地区应该积极地对北方特色茶叶、茶文化进行宣传,以品牌形象吸引茶爱好者转变为茶文化旅游的参与者,同时加大对北方茶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进一步的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式探研[J].中国农学通报,2010,(13):426-430.

[2]郑廼辉.关于闽东开发茶业休闲旅游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4(06):47-48.

[3]范振锋.岚山区实施名优茶战略,创新北方茶叶发展模式[J].中国茶叶,2013(10):14-15.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开发

广西是产茶大省,悠久的历史积淀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近年来,广西以游览、科技展示等方式开展了茶文化旅游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显现出不少问题。深入研究广西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茶叶经济发展,实现茶文化旅游业的腾飞,并拉动广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1.广西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1.1地理优势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茶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区中,接受日照时间长,除桂北等少数地区之外,年平均气温可达19℃—22℃。在这样的环境中,广西茶叶年生长期达10个月以上,茶叶的采摘时间较长,甚至在12月份也可以采摘茶叶。且包括广西在内的华南茶区,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等多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及其丰富。

1.2旅游资源优势

广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桂林山水名贯古今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水景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园林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各具特色,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重要的产业。基于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及人们的推陈出新,广西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丰富,东西南北各有所长。

1.3政策优势

广西政府对茶文化十分重视,茶产业规划已于2008年通过评审并组织实施,以项目为载体,广西的茶产业依靠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扶持来促进茶产业发展,打造“桂茶”特色品牌。近年来,广西还经常举办大型的茶叶、茶艺展示和交流等活动,主要茶叶产区也推出了自己的茶文化节庆,活动期间,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商来观摩、采购,无形中为广西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2.广西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的意义

2.1茶文化顺应旅游趋势,倡导了健康时尚生活

茶文化本身是一种非常高雅的文化产品,如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的开发符合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潮流。茶文化旅游消费是最大限度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众所周知,茶是健康饮品,且具有药用价值,是旅客在旅游途中的最佳饮品。因而茶文化旅游顺应旅游趋势,倡导了健康时尚生活,并将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档次。

2.2利用茶文化旅游振兴茶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通过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和外汇收入,消化剩余劳动力,为本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并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本地区与外地的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人们的精神文明意识。

3.广西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3.1对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

广西茶文化从唐代即开始发展并形成了深厚的底蕴。茶树、茶产地、饮茶习惯等茶文化的研究是广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依托,且少数民族传统茶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但人们对广西茶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许多茶文化产品仅停留在研究、保护和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上,没有真正与旅游市场接轨,茶文化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利于开展更广泛、层次更高的茶文化旅游。

3.2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山地较多,旅游基础设施能力的发挥受地形地貌限制,可接近性差。同时由于广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小,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不甚理想,使旅游项目开发资金有限,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茶文化旅游开发时,园区道路条件较差,茶文化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且分散。

3.3茶文化旅游活动缺乏特色

目前广西以茶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开发不多,大部分都是围绕茶叶研究和生产,以游览、科技示范、休闲和品茶为主题开展茶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和形式多为游园采茶、品茶观艺等方面,多具雷同性,没能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将茶文化的知识性、观赏性和可参与性很好地与旅游结合起来。

3.4品牌宣传的深度与力度不够

广西的茶品牌很多,但由于宣传的深度与力度不够,品牌影响力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另外广西的茶多是作为原料供应给省外茶商,不但经济效益低,也不利于茶文化品牌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茶文化旅游的开展。

4.关于发展广西茶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4.1优化旅游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建设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公路、铁路和航空相结合的安全、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完成重点景区的道路、标识系统、供水、供电等设施基本完善配套。

4.2丰富和提升茶文化旅游活动,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广西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应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和提升旅游活动的内涵,参照国内外茶文化旅游的经验,跳出“走马式”观光旅游的局限,开展茶专题旅游,增加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并通过与旅行社等的合作,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开发茶文化旅游专线,或者在区域内将茶文化旅游线路纳入游客行程中,以吸引游客,增加景区收入。

4.3加强茶文化形象设计和宣传力度

应通过茶文化旅游形象的设计,树立广西良好的茶文化旅游形象,培养人们对茶文化的认同感,可通过举办和参与茶文化节、博览会等活动,并通过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广西茶叶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结语:广西茶文化旅游已成为一个亮点,深受游客青睐。广西茶文化旅游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应全力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对茶文化的挖掘力度,优化旅游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提升茶文化旅游活动,加强宣传力度,使广西的茶文化旅游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琳燕,孙云.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茶叶科学技术.2011(3):39~44.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MOOC;中国茶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29-02

当今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接受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传统的面对面跟师学习发展到近二十多年开始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MOOCS等新型在线课程在全世界的迅速兴起,促使教学方法、模式、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3年,中国引入“慕课”,众多高校主动参与探求和创新符合我国教育的各种类型在线开放课程,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以及互联网企业、多个高校开发的各种类型MOOC平台纷纷上线。

一、国内外MOOC教学研究进展

1.在国外关于MOOC的研究报告中,截止到2015年12月,以“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和“MOOC”为关键词在“谷歌学术”搜索中进行英文学术文件检索结果为46894篇和6125篇。国外教学研究关注MOOC中教师和学生的体验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比如John Daniel认为MOOC可分为xMOOOC和cMOOC两种,xMOOC的教学模式特点是基于内容的,侧重于知识的传播,强调考核测试、视频等传统学习方法[1]。cMOOC的教学特点是基于主题的,是强调自治、创新和网络学习。简单地说xMOOC更接近高校的课程学习,而cMOOC则更接近非正式学习。如Kop等提出在MOOC的发展中,认为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注意力应该放在鼓励和引导MOOC学生建立互相帮助与合作的关系从而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等。

2.在国内关于MOOC的研究中,截止至2015年12月8日,以“MOOC”和“慕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库”中检索结果分别为2707篇和2353篇。比较可见国内“慕课”的研究远远不及国外,这与国内“慕课”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当前国内关于MOOC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MOOC发展历程、MOOC教与学方面及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视角的研究。如李明华对网络教学+学生互动学习模式、完全网络教学模式和本师课堂交流这三种教学“慕课”进行了比较研究[2],邓宏钟、李孟军等探研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等[3]。

二、《中国茶道》教育教学现状

《中国茶道》是我校的热门通识课程之一,该课程通过对茶道的历史文化和茶叶科学知识教学,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茶道”,初步了解选水择器、茶叶泡饮、茶道礼仪等基本技术规范,同时引导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据统计,饮茶习俗遍布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和主要a茶大国,茶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态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愈越多人关注精神与文化享受。中国茶文化浸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又是传播文化的最佳使者,《中国茶道》的开设担负着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普及现代茶科技知识的重任,也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基础。据统计,我校自2000年以来在茶学本科专业开设了《茶文化学》、《中国茶艺》的限选课程。2003年,在全校开设了《茶文化》、《中国茶艺》的公选课,开设后,选修人数大约500人/学年,当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师讲授满堂灌,轻交流,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课堂偏重于茶史、茶法、茶政等,以史论史,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2009年,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优选教学内容,重新开设了《中国茶道》全校公选课,深受学生喜爱,选修人数增长到1200人/学年;2013年学校将该课程录制成视频公开课,在校园网络公开,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并受到社会上众多茶文化爱好者、从事茶相关行业人员的喜爱。2015年4月9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发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传统优势,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积极、创新、可持续的中国特色主义发展道路。结合学校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本校第一批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茶道》的课程团队被邀请与“中国大学MOOC”专家进行学习交流,从而为《中国茶道》视频公开课升级为《中国茶道》MOOCS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茶道》MOOC开发意义

1.《中国茶道》MOOC的建设能创新改革茶文化教育教学方法,迎合“互联网+”大背景下当代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让茶文化教学提质增效。21世纪,“互联网+”已经改造影响了多个行业,目前众人熟知的电子商务、在线旅游、互联网金融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而在教育领域,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为了研究和改革传统的茶文化课堂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中国茶道》MOOC的建设打破了传统茶文化教育的局限性,解决了教室容量有限,满足不了众多学生的学习愿望的空间、时间上的问题,解决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度不一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的难题等,创新改革了茶文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茶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世人的青睐,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MOOC的建设将有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一再强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国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中国茶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兼具智育、美育与德育的功能,是综合性很强的生活艺术,它重在发现美、展示美、享受美、感悟美,而美的境界是人类摆脱了世俗功利之心的最高境界。《中国茶道》MOOC的建设,可以让越来越多饮茶、爱茶、学茶的人更方便直接地通过茶道修习及茶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刻体会有着典雅意蕴的茶文化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将更广泛地弘扬中国茶道文化、传播茶科学知识、倡导饮茶健康理念,推动“中国茶道”走向世界。

3.《中国茶道》MOOC的开发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MOOC暂时无法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但其先进教学理念却为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湖南农业大学的首门慕课――《中国茶道》在2016年7月12日至9月18日在“中国大学MOOC”网正式上线,课程由80多个微视频、50多个文本、300多个测试题的题库构成。因其选题新颖且贴近生活,制作精美且生动易懂,语言优美且深入浅出,理论与操作并重,因此上线后受到大众的追捧,选修学员达45338人次,上线期间,该课程成为“中国大学MOOC”首页推荐课程。《中国茶道》MOOC开发,是对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次尝试,也为传统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John Daniel,Making Sense of MOOCs:Musings in a Maze of Myth,Paradox and Possibility,25(9),2012.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交往;茶文化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走向世界。一方面,以孔子学院、中外文化年等形式为基础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化交往进入空前发展时期。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知道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为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文化等各项生活要素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愿意了解中国文化。

2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方向分析

教育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知识掌握的重要阶段。以往在接触世界教育时,更多的了解到的是以英语文化为核心欧美发达地区文化,中国的汉语文化事实上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属于东亚地区的区域性语言。在以往,对汉语这门语言来说,无论是其传播地区,还是掌握人群,实际上都较为有限。教育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意识影响,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语言,无论是听,还是看,都需要用语言做保障。同时随着语言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和语言体系化的不断成熟,文化的魅力和认同感也进一步明显。事实上,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语言是保障,但经济沟通才是重点。只有国家强大了,发展了,才会有地区和国家愿意去了解你的文化。如果你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基本没有对外沟通和交往,那么文化交往基本上就没有开展的土壤和先天要素。正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不断成熟,使得中国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汉语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如今对外沟通、文化交往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考量。我国逐渐完善对外文化交往的渠道和途径,无论是文化年建设,还是向全球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加大留学生选派及交往人数,完善留学服务政策,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等,都是国家针对汉语教育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重要举措。从其发展方向来看,在未来,汉语教育的国际化、复合化程度将进一步明显。而这一过程也将是让世界各地区了解和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同样正是汉语国际教育日益成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这就为我们丰富普及中国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重要帮助。

3以茶文化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基于二者融合点分析

茶文化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文化的文化元素,其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中对做人、处事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人们掌握道德、礼仪规范的客观约束等等,实际上都在茶文化中有所涉及。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其落脚点只能是文化内容的宣贯与传播,通过充分发挥汉语的工具性指导作用,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选择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实际上是可行。

3.1文化缩影———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个地区几千年传承发展的宝贵继承。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出现断层的国家和地区。在今天,随着文化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想将我国传统文化有效、体系化的成功推出,需要我们选择有效的切入点进行推广和宣传。而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就可以充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被有效传播。究其实质,则是因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茶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内容。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成熟发展,如今通过茶文化,就能从客观上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整体内容。

3.2核心涵盖———茶文化有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之所以说茶文化可以代表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点都在茶文化中得到一一体现。我国是礼仪大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我国是礼仪典范,无论是客人,还是亲属,以及各种事物的处理规范都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谦让、静心,也在茶文化中被良好继承和成熟应用。同时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个人的要求与约束,包括个人性格、喜好、正确的处事方式,如何做人与做事等等,这些都在茶文化中有具体的体现。茶文化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正是茶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核心涵盖,恰恰说明了因为茶文化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通过推广茶文化,可以很好阐述中国传统文化。

3.3实质一致———两者都是中国文明的集中反映

实质一致,是评判两个内容是否一样的重要标准。对于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茶文化能否代替传统文化,其依据和前提就是两者的实质与根本是否一致。在文化交往高度开放的今天,想要向全世界推广传统文化,就必须选择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反映,也是能够代表中国精髓的重要元素。而茶文化也是如此,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重要集合,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化的见证。正是二者都是中国文明的集中反映,才使得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以茶文化为传播的接入点。通过充分融入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背景,在传播茶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

4结合汉语国际教育背景有效实施茶文化研究的思路分析

文化是其他地区和人们了解该地区风俗、风情面貌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通过文化展现,能让人们对该地区形成相应的直观了解。如今,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不断成熟,传播茶文化,推广传统文化的机遇日趋完善,这也使得我们需要充分结合时展的客观变化,调整传播形式,丰富茶文化研究思路。通过变革茶文化的认知方式、认知思维,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深度研究。

4.1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构建茶文化传播的新高度

所谓开放的思维,实质上讲的就是任何文化都是可以相互融合、互相贯通的。要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和封闭思维。我们必须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文化之间的隔阂与界限逐渐模糊,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可能逐渐明显。所谓开放的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理论认知基础和前提,也是处理茶文化传播的基本思维。随着汉语国际教育日益成熟,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实质,想要达到茶文化传播的新高度,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思维来看待这一文化传播与沟通过程,实现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这一渠道,为茶文化的“国际化”打下坚定基础。

4.2以中外结合的方法———构建茶文化研究的新渠道

事实上,中国的茶叶很早以前就已经先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地区,曾经一度,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为我国贸易顺差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茶叶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事实上,在国外,也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而这也应该属于茶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如今孔子学院这一汉语教学渠道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可以在本国家、本地区了解中国文化。而人们在接触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理论认知和体系化感受。而这些认知也属于研究茶文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研究茶文化时,必须融入这一新渠道,通过将中外研究思路相结合,实现对茶文化研究渠道的有效延展。

4.3以互动、沟通的形式———构建茶文化研究交往的新思维

任何文化都不是单纯的讲解,却不接受反馈的过程。讲解与反馈,互动、沟通才是文化交往、沟通发展的重要桥梁。一直以来,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由于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使得整个交往过程并不彻底,但随着文化沟通进程不断加快,想要发展自身文化,加深文化研究理解,就必须重视其他人和地区对该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文化沟通的不断深化,实现茶文化研究的升华与发展。

4.4以长远、前瞻的战略思维———构建茶文化推广的新格局

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要充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特点,通过充分融合,实现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想要做好茶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我们树立长远发展思维,超前布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得我们在进行文化继承和推广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超前量”的思维来对外自身发展。只有超前布局、提前谋划,才能为茶文化成功推广奠定坚实基础。而梳理长远前瞻的战略思维,也是在文化沟通交往程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客观要求。而这正是时展的必然所在。

5结语

随着文化沟通与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当前已经进入国际化文化沟通、交流时代,而汉语的国际教育也成为趋势和方向。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的传播,就需要我们在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实现其传播与推广。而深度研究茶文化,也需要对国外茶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解。正是语言沟通障碍的有效解决,实现了茶文化交往的创新与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林海.汉语国际教育与茶文化传播[J].传播科学,2012,8(15):36-39

[2]范存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思路[J].文化论坛,2013,4(7):44-49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7

关键词:茶叶行业;培训;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行业培训的成败,包括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理念以及相关思路的设计,都要符合当前茶叶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实际特点。总之,强化设计创新与改革,合理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茶叶行业培训的顺利进行,保障培训质量。

1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理念

1.1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茶文化对中国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因此,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而就目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将教育用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才是正确的教学安排方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工学教育指导方针,需要让工学就业人员认真思考英语技巧和英语教学方法,保证将茶叶培训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而建立完善的英语教学课程,保证学生可以自律的进行学习英语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动手解决与英语有关的问题和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1.2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

以英语教学为主导思想,保证对其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是现在主要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情境设计,进而设定相应难度的问题和任务,保证学生可以将问题完整分析,进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报告,让整个过程更适合学生处理问题。只有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多说、多练,保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一定的情景环境来学习到规范的、准确的英语,从而为以后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反思的教育理念

学生只有反复通过思考之前学习的英语知识内容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展,需要教学生懂得思考教学内容,懂得从教学知识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进而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方法,保证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知识。茶艺表演及其内容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和限制,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充分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通过生活中不断的点滴积累,才能让英语知识学的更广,从而保证可以学好英语。学生在进行反思的同时,也要树立一定的榜样,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和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进行反思和学习。

1.4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由于茶文化内容丰富,因此为了更好的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需要以学校现状为主,保证符合课程要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组同学都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和交流,每个小组因组员的不同,所以在争取名次和成绩的同时,其展现的能力和兴趣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以学习英语为主,同时可以发掘出更多有意思的活动,校方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其监管力度,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与老师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组之间应该建立团队合作关系,保证互帮互助的同时达到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的目的。

2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2.1实用性、职业性的教学目标

茶文化基础是让更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工作环境,从而可以良好的使用学习内容,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练习,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让其英语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某电气工程系有非常多的专业,对于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门,从生产线、操作工、检验工到实际销售售后技术的服务等工作,都有可能涉及到一定的英语内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技能可以有效地对其工作起到帮助作用,需要其专业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设定保证可以为学生的实际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学到基础的英语内容。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技能,进而完善地掌握设备的使用及安装维护过程,让设备在售后服务方面和生产管理方面,得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某高校设立了多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技术专业等,由于毕业生需要从事不同的岗位,因此,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训练。首先是网络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利用英语知识设计一个相应的网络管理程序,进而对整体网络进行监控和管制工作。其次要具有一定的网页设计能力和维护能力,只有保证网页设计完整以及网页维护能力的准确,才能使英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行业之间可以良好的进行竞争,需保证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商务合作洽谈。

2.2基于岗位任务的梯度排序的教学内容

以茶叶培训为主,进而保证可以利用英语进行培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随着不同茶企的快速发展,因此,其企业更需要有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此时设定专业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面对不同的英语教师,在进行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可以全神贯注的学习英语课程。众多茶企的建立让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内容。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因此,在进行茶文化培训宣传过程中,需要保证茶企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技能和英语口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对外进行宣传中国的茶文化。由于不同岗位要求员工掌握的英语基础也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因此为了保证每一位员工可以良好地接受培训,需要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改进,进而满足其岗位需求的同时又没有更多的难度。中国有许多茶叶品种,因此为了保证让顾客更好地了解不同品种的茶叶,需要员工掌握多种英语语言技巧,保证可以良好的进行茶叶介绍。茶企需要对员工进行一些系列的培训工作,进而保证其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水平。随着对英语要求的难度增加,员工需要时刻保持具有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要懂得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公司站稳脚跟,茶企中有众多职业,而职业之间又有一定的责任和能力划分,因此,只有保证具有完整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才能完成茶叶的培训工作。英语能够帮助人们良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其重点是进行口语的练习,只有保证可以完整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对茶叶进行宣传。由于中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叙说的概念,此时茶企人员要懂得灵活应对这一局面,进而保证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茶文化宣传工作。由于英语覆盖面极广,因此,为了让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英语专业人才,需要本高校设定完整的英语教学计划,保证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进而改变教材难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授的过程中,需要懂得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保证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融合,进而发掘其个性和潜能的同时,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是英语知识的引导者,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对茶叶培训有所帮助,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进而保证按照专业需求进行课程教授,由于学校环境也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点,不同院校之间都有其独有的环境供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和交流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材内容的不足。英语的学习重在积累,而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更好的赢得更高分数的英语成绩。

2.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茶叶培训课程中的英语教学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点,要保证英语教学内容以茶叶宣传为主,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进行英语表达的同时,可以将茶文化和采茶舞融入其中,进而让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英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英语教学目标的任务。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定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英语是进行交流和使用的一种语言性工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需要学习者懂得利用英语进行表达,对于不同的语境,英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保证英语在正确的场合中使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将茶叶培训过程中的英语教学完善的进行表达和传递,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的问题。模拟不同的场景,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有效地进行英语的锻炼和英语的语言交流活动。教师及时对学生错误的英语语法和英语发音进行指导,从而避免学生在和他人进行交流时产生重大错误。茶叶培训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英语教学内容的主要指导思想,也为了更好地对茶叶进行宣传,需要学习者懂得找寻英语的学习重点,进而更好更快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英语的学习主张建立互相友好的关系,而不是用来进行争论和表达观点上的冲突。为了保证既尊重学生之间的同学友谊又可以维护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懂得互相包容,从而让老师和学生以宽容平等的心态,互相尊重,完成学习和教授工作。教师有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善意的提醒,从而避免其在情感上造成一定的伤害。只有良好的掌握茶叶培训中的英语,才能更好地完成对茶叶的宣传和售卖活动,进而更好地继承中国优秀的茶文化。

3结束语

研究茶叶行业培训中英语课程的设计,是提高行业英语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培训作用的关键。合理的课程设计要从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着手,结合茶叶行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人才发展的课程内容,激发学员学习激情的同时,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雪莲.茶叶行业英语性质、课程设计及教学原则的探讨———兼谈高职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09-112.

[2]郭香菊,朱之红.基于成人培训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0-103.

[3]秦娜.茶文化专业中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48-52.

[4]赵玉娟.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探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60-62.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8

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看待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活动时,需要从理念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认知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开发,实际上就是从丰富茶馆资源内涵视角开展的开发活动。本文拟从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点和发展应用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的价值需求点,通过融入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而探究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对于近现代茶馆建筑设施来说,由于其大多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很多近现代茶馆建筑通常在环境优美地区,而且其在建设过程中,也极其考究,无论是具体的建设状况,还是整个茶馆的视觉观赏效果,都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近现代茶馆建筑经营建设过程中,还有着旅游经济开发的产业优势。

1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点和发展应用状况分析

客观的说,随着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以及文化旅游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认知度都有了实质性提升。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创新与茶相关的旅游业内涵元素,事实上就极为必要。茶馆建筑作为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还是整个茶馆建筑的文化承载性,都实际上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内容。文化不仅是一种内涵,同时还是一种元素,在人们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更多是文化和旅游资源等一系列极具价值内涵的元素。而在人们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整个文化资源的应用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资源嫁接和应用,而是要在充分融入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融入消费者自身理念,从而实现整个产业最大价值的发挥和诠释。文化创意产业是独立的文化机制。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具体内涵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因此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进行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系统化、成熟的价值理念,所以如果能够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有效传承,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文化机制的有效传承。通过探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内涵,并将其中所具有的各项资源元素进行分析,其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能够为当前我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效帮助。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所包含的物质元素,不仅能够为我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要素,同时为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融入相关资源要素,从而丰富整个旅游活动。不仅如此,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内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尤其是其中所具备的精神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传播奠定了相应基础和有效帮助。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创新,从而实现实质性创新与完善。

2当前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的价值需求点

近现代茶馆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同时也是茶文化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近现代茶馆建筑的复合价值和功能。当前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其消费理念更加成熟,除了文化娱乐消费,同时对健康养生有着重要期待。因此,在近现代茶馆建筑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将相关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新近现代茶馆建筑经营元素,从而为近现代茶馆建筑开发利用与经营发展提供合适的基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多样消费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消费趋势和方向。丰富构建全面的消费元素,确保消费者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更能融入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因素。对于消费者来说,旅游消费活动不仅是一种全新生活理念,也是将人们的消费需要与现实元素应用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价值内涵,无论是具体的旅游项目元素,还是人们的具体关注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多样消费理念应用过程中,其需要对旅游消费内容进行系统化创新与突破,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想要满足消费者的具体需要,通过对具体的消费元素进行系统化改造,进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元素。而在这一过程中,茶馆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探究其内涵价值极为必要。想要充分有效满足人们的旅游活动需要,就必须创新茶叶开发元素,通过创新和改造完善旅游消费理念,从而实现整个旅游消费活动的最佳效果。当然,茶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内涵理念,其中不仅有着丰富的价值元素,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传承机制,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就必须在创新完善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融入,结合必要的文化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效果。

3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现代茶馆建筑文化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系统化了解这一资源的具体内涵,并将这些资源内容融入到整个旅游活动开发活动中,必然能够实现旅游活动开发的最佳效果。但是客观的说,当前我国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在系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极大困境。尤其是更多人对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的价值认知存在片面性,多数人对该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应用缺乏应有的价值认知。因此,可以说,不仅未能对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形成有效应用,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具体参与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人们对旅游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提升,优化利用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就极为必要。系统化看,当前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时,其对文化内涵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融入文化要素,提升文化理念,完善文化资源的应用性,就发展成为当前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应用的必然要求。对于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来说,其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而想要实现对这一资源进行系统化应用,就需要对其中所具备的具体理念进行分析。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在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从建筑文化和茶文化这一基础内涵分析与理解入手。我国饮茶历史由来已久,无论是具体的价值理念,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都极为丰富。而在人们饮茶活动不断成熟的今天,茶馆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要素日益凸显。而茶馆不仅是一种饮茶活动场所,同时更是承担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因此在对茶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活动时,必须注重创新其元素融入,通过理念的实质性丰富,从而提升整个近现代茶馆的最大价值。

4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对于整个近现代茶馆建筑建设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认识到整个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系列资源,通过实质性融入和体系化开发,从而实现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经营的最佳效果。正是这些多元化功能的存在,从而为近现代茶馆建筑系统化开发提供了相应基础和保障。而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来切入这一活动,其能够提升茶馆建筑资源的价值内涵,实现最佳开发效果。当然在知识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文化创意实际上就超出了传统的理念认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体内涵上的影响力。因此,如果能够将相关文化创意融入到近现代茶馆建筑建设改造过程中,其不仅能够有效丰富茶馆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实现其最佳影响力。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过程中,系统化完善的产业元素不仅关系到茶馆建筑资源的利用开发,同时还关系到其稳定性和持续性。而融入文化内涵,他更是提升整个茶馆建筑资源开发利用最大价值的客观表现。随着当前整个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开发机制不断成熟,无论是市场的具体需求度,还是市场的认知理念都极为成熟。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作为茶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融入时代元素和价值理念,不仅能够提升近现代茶馆建筑的综合价值,同时也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综合需要。在实施近现代茶馆建筑资源旅游开发利用活动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不仅需要注重对基础资源进行应用,同时还要将具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理念系统化融入其中,通过提升其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从而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化开展奠定相关基础。对于近现代茶馆建筑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来说,融入文化属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极为必要。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理念,还是相应价值理念都直接关系到近现代茶馆建筑的作用价值。当然,在对其进行文化活动开展时还要充分注重将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中,同时也要认识到文化创意实际上就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对其进行系统化开发时,必须注重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

5结语

从当前人们具体的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看,丰富消费理念,创新消费要素,是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消费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看,想要充分满足人们的客观消费需要,就需要在充分满足人们消费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化融入各项资源,从而实现消费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当然,对资源进行利用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一种融入具体文化创意的改造活动,通过系统化融入各项环境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开发应用效果。文化创意产业是增加附加值的产业开发活动,在人们对文化价值作用日益成熟的当今,将文化创意与茶馆建筑资源应用相结合,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吴生智.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英县盐卤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9-122.

[2]郑丽丽.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河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4):101-104.

[3]张友平.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5):133-135.

[4]闾平贵.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动力机制及对策探析[J].管理工程师.,2015(17):156-159.

茶文化基础知识范文9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技术;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84-01

茶学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其研究领域涵盖了茶叶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包括茶树种质资源、茶树育种、茶树栽培、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树天然产物利用、茶叶生物化学、茶叶质量安全、茶叶机械以及茶叶经济管理与文化等方面[1]。近年来,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在茶叶“种植―加工―冲泡”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污染潜在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危,同时也导致茶叶出口屡屡受挫于其他国家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2]。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技术作为茶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为学生全面科学理解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及掌握其检验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茶叶消费者科学正确认知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及我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正确了解茶叶质量与安全的基础知识及茶叶中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掌握茶叶在“种植―加工―冲泡”过程中的污染物来源及其控制对策,科学认识媒体有关茶叶质量安全事件的报。另外,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与茶叶质量安全相关的标准,同时对茶叶质量与安全的信息管理及应用有所了解。

2 课程安排及教材选择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该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此时开课有助于学生科学认识茶叶质量与安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赵杰文和陈全胜编著的《茶叶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主要侧重于茶叶中污染物的检测技术与方法,茶叶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茶叶中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控制对策等方面的内容较少[2]。故在选择此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搜索和整理以完善教学资料,并辅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编的《茶叶质量安全与HACCP》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编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册:茶叶卷》作为参考[3-4]。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教材和辅助教材,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搜集与课程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根据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与视频来学习相关知识。师生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技术课程的积极性。

3.2 教学内容改革

结合教学情况,根据选定的教材和辅助教材,对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突发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相关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认知和实践能力,优化知识系统。

3.3 考核方法改革

为了检验学生学习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必须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然后结合考核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茶学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加大改革考核力度,将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50%)、实践考核(30%)以及平时成绩(20%),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4 探索师生翻转教学

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技术内容涉及面较广,除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茶叶中污染物的检验技术内容,还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各个专题,如茶叶在“种植―加工―冲泡”过程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及其检验技术、茶叶在“种植―加工―冲泡”过程中铅的来源及其检验技术、茶叶在“种植―加工―冲泡”过程中稀土的来源及其检验技术等,其中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及其检验技术又可细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除虫菊酯类农药、新烟碱类农药等。为了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枯燥乏味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课堂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可令学生成立学习小组,3人一组,每组指定1个专题,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协作,集体备课,并推选1人进行课堂讲解。课堂时间一分为二,第一小节交给学生,由他们阐述搜集到的文字及视听资料,第二小节教师进行简单点评并对重点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5]。

3.5 加强案例教学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将理论的知识点融合到实际案例中,如“绿色和平组织茶叶农药残留事件”“红茶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事件”“输欧茶叶高氯酸盐事件”“香精茶事件”等茶叶质量安全事件,选取代表性强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以2016年年初曝光的“输欧茶叶高氯酸盐事件”为例,高氯酸盐为茶叶中的新型污染物,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理化性质、污染来源、预防措施,并对照相关的资料和标准了解其通过饮茶是否会对消费者造成身体的伤害[6-8]。

4 参考文献

[1] 叶乃兴.茶学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赵杰文,陈全胜.茶叶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叶质量安全与HACCP[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册:茶叶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岳希举,游新侠,魏龙.《食品安全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6(16):68-69.

[6] 朱建华,钟瑞敏.《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0(6):206-20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