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集锦9篇

时间:2023-07-12 16:50:03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1

[关键词] 政府监管 会计信息质量 博弈 公司

一、引言

面对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及其严重的经济后果,世界各国都作出了积极回应,不仅在学术上加以探讨,而且在实践中加以治理,促进了监管改革和会计规范体系的进步。然而,监管制度建设与监管执行效果之间的始终存在着差距,接连不断的会计舞弊恶性事件对会计监管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学的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真知灼见,形成丰硕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从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界定到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理论分析到舞弊动因模型的构建,从会计监管模式的选择到诚信教育体制的建立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随之而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筑一个更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政府监管机制,从而更加规范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因此,本文基于博弈论角度对现行公司在政府监管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重新审视,然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政策性的建议,这对于提高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政府监管部门与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政府监管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博弈分析中,博弈双方(决策主体)是政府监管部门和公司。作为“理性经济人”,他们都是风险规避者,有着各自的利益驱动,各自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公司,在进行违规操作、会计造假时,都会考虑“预期收益”与“败露成本”的问题。如果他们觉察到“预期收益”远大于“败露成本”,即使违规、造假是有风险的,他们也会成为坚定的“风险偏好者”。下面我们基于博弈论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模型设计:

1.存在两个博弈方即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公司有造假账和不造假账两种策略选择,监管部门有监管和不监管两种策略选择。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潜在策略选择,并且双方都有一致的理性来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2.假设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当发现公司造假账时,可采用没收额外所得、罚款等措施,同时要付出监管成本。公司不造假账时,如果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监管部门需要付出成本,但没有收益(这是职责内的事情)。

3.假设监管部门不实施监管,公司不造假账时,可获得灰色收益或闲暇收益。但在公司造假账时,而政府监管部门不监管时,可获得灰色收益或闲暇收益,但也有损失(如行政处分及声誉损失等)。

4.假定只要公司造假账,监管部门监管就能发现。

5.假设C表示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成本,监管部门不实施监管可获得灰色收入或闲暇收益为R,R1表示公司不造假账时取得的正常收益。R2表示公司造假账时所取得的不正常收益,F表示公司造假账时被查处后受到的罚款,S表示公司造假时未被查处时给政府监管部门带来的损失(比如监管部门的声誉损失及经济处分等)。

6.假设θ表示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概率,β表示公司造假账的概率,

Л政府(θ,β)和Л公司(θ,β)分别表示政府监管部门和公司的期望效用函数,

从而构造博弈局势如表1:

从表1中可见,政府监管部门有两个纯战略:监管、不监管;公司有两个纯战略:造假账和不造假账。我们假定为了激励公司不造假账时,监管部门对造假账公司的处罚足够大,使得R -S

从上述效用函数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公司造假账概率(β)同监管成本(C)、监管部门不监管得到的灰色收入或闲暇收益(R)成正相关,而与对公司的违规处罚(F)、公司违规而监管部门不监管时的损失(S)以及公司的违规时得到的不正当收益(R2)成负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目标自然是降低公司不造假账的概率。从(1)式中可知,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或者监管部门的灰色收入或闲暇收益越高,公司越倾向于造假账,因此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监管成本,降低监管部门的灰色收入或闲暇收益,从而降低公司造假账的概率;公司造假账的概率与公司造假账时受到的处罚或监管部门不监管而公司违规时的损失以及公司违规时的不正当收益负相关,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公司违规时受到的处罚,加大监管部门不作为时的各种处分,从而降低公司造假账的概率。

结论二: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概率(θ)与公司造假账的收益(R2)成正相关,而与公司受到的违规处罚(F)负相关。由(2)式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概率与公司造假账的收益成正相关,即公司造假账时所得越多,公司越容易违规,越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实施监管的概率与公司受到的违规处罚负相关,也就是说如果对公司的违规处罚较大,公司的期望收益降低,从而公司造假账的概率就变小,从而可以适当降低实施监管的概率。

三、基于博弈分析的政策建议

要治理我国目前较为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基于上述博弈论的分析,关键在于应降低公司造假账的概率β和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θ,使得R-S

1.对于降低公司造假账的概率β的建议

(1)增加公司的造假账成本F,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执法机制。我国《会计法》、《刑法》对会计造假者虽有给予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监管、执法的主体和手段不够明确,处罚较宽松,唯有加大处罚力度,使“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经济利益动机得以消除,才能有效地打击会计信息造假。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迫使公司在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过程中放弃造假的念头。

(2)呼吁专家学者们多开展会计监督理论研究,为会计监督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会计监督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会计监督理论研究,作为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两大准则体系国际趋同之后,会计监督工作应如何应对,非常值得理论界研究探讨。这需要各位专家学者今后更多地对会计监督理论进行系统深人的研究,为会计监督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3)加强会计信息的外部审查和监督,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各企业领导人必须对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另外,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依法实施监督职能,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制定合理审计收费,对那些不能公正执法、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丧失独立性的机构和人员,要严格处理,从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信誉以及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4)优化公司治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各企事业单位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切实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各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将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同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和控制舞弊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

2.对于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θ的建议

(1)同样是增加公司的造假账成本F,使“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经济利益动机得以消除,迫使公司在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过程中放弃造假的念头,同时加强对政府监管人员的处罚力度。

(2)健全政府监管部门的委托机制。在对公司的监管过程中,由于监管者拥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监管者也可能判断失误,不能兑现它的承诺;此外监管行为是政府行为,监管者具有很强的政治动机,有追求其政治利益的冲动,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公正。也就是说,监管行为作为一种行为,会存在道德风险,其行为并不必然与委托人(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一致,监管行为的实际结果并不一定与监管目标一致。监管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一方面在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的条件下,不可能消除利用监管权力谋取个人私利的可能,难以避免监管腐败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监管者的付出与其所得的回报不对称,势必会打击监管者的积极性,从而弱化监管的实际效果。所以,从激励角度看,需要通过最优监管契约的设计,建立监督、考核监管者的体系,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容的机制;并且,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使监管者的个人努力更好地与监管目标结合在一起。

四、结束语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尤其是蓄意的造假行为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所以应对其加强治理。然而治理虚假的会计信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事情,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监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知:只有利用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公司造假账的概率β和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θ,使得R-S

参考文献:

[1]郜进兴 林启云 吴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J].会计研究.2009(01), 27-35

[2]徐贵丽: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博弈论观点的分析[J].英才高职论坛.2008(05), 42-44

[3]周延 徐迎德:基于博弈视角的银行监管制度设计[J].金融改革.2009(08), 27-32

[4]付小平:企业管理层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08), 53-54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2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会计监管之间的联系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励,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也成了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内容,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成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目前,企业在经营法阵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会受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质量不仅有着可靠性、全面性的要求,同时在会计信息报告中也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有所帮助。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是企业发展决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会计财务工作的监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这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要加强财务会计的监管,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分析 

1.注重利益。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为了私利而制造虚假信息的情况,这样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在会计中所获得的利益也会促使会计人员以身犯险,让他们不计后果的来伪造会计信息,这也是目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会计信息中的供求关系使双方在不对等的情况下忽视了会计行为准则,企业管理者也会利用会计信息来获取自身的利益,这样就会使会计信息的内容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很多企业中都存在着这种现象,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强调监管的重要原因。 

3.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通过来进行经营,而出资者不会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但企业的经营者会对企业的资金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资金配置,然而这种分权的现象也会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 

4.我国的经济环境相对较为复杂,会计信息的变化快并且没有相应健全的制度来作为基础。同时,很多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难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这样就使整个会计行业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会计工作者不仅达不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在工作者还存在着很多违规操作的现象。然而我国虽然针对会计行业做出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并且制度发挥还不够健全,这样也使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强化财务会计监督的相关措施 

1.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企业在财务会计活动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内部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会计信息的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监督管理的作用,还要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来制约会计行为标准,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让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能够受到合理的监督,从而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性,并且在管理上也要强化监督的作用,避免会计人员在会计行为中出现违规的现象,这样财务会计监督的质量也能够相应有所提高。 

2.提高政府职能在财政监管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于财务监管的作用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不良的会计行为,同时对于违规的操作行为也能够依法进行处理,这样企业在会计活动中就可以依靠政府的职能来对会计的行为加以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而这也是加强会计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 

3.企业内部要建立起科学的监管机制,并且提高内部控制在财务会计监督中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包括了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等不同的部分,也可以有效的实现监督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监督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完善可以从提高内部凭证制度、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以及定期盘点制度等不同的方面来加以实现,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质量,从而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 

4.有效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造假没有了造假的环节、载体,从源头上杜绝信息造假。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会计造假事件的产生,会计人员是主要、必不可缺的实施者,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3

【关键词】 强化监管;夯实基础;提高信息质量

一、研究背景的简要回顾

1988年,深圳特区尝试对一些 企业 进行股份制改制,由此产生了经人民银行批准公开发行上市的

四、上市公司 会计 监管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证券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就美国会计准则的 发展 历史 来看,正是证券市场暴露出的问题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完善,使会计理论的研究由传统会计理论逐步转向实证会计理论;反过来,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完善又为规范证券市场的运作、有效化解投资者的风险提供了保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具有 现代 企业 制度特征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众多投资者不可能直接去了解企业的 经济 状况,只能借助于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因此,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会计规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上市公司规模大,业务复杂,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不容置疑,研究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的主要问题就是完善会计准则,完善和规范的会计准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有了规范的会计准则,强化执法力度,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完善和规范的会计准则,必将制约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加大造假者的成本。

五、夯实会计监管工作基础,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从2007年度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反映的问题看,上市公司总体上能够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和披露年度报告,但也仍然存在会计政策理解不到位、会计估计判断不适当、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准则执行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配套制度,夯实会计监管工作基础,才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同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本文第三部分现行会计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会计准则执行的有力保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从源头上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证监会已经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将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相关配套指引文件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近期,将从开展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调研活动入手,摸清情况,研究对策,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约束力。

(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特别是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的相关要求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等会计政策的变动对一些监管指标的 计算 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监管重点,如准则趋同的要求使得境内外差异调节表受到广泛的关注。政府监管部门已经着手结合新旧准则变化、监管重点及执行中的问题要求对现有信息披露规范体系进行梳理,力求为报表编制者提供一致性的编报指引,帮助报表使用者方便、快捷地通过财务报告获取投资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三)进一步强化对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管理,建立强制性后续 教育 制度和诚信监管档案

投资者出于投资决策的需要,对高质量财务信息的要求日益增强,而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编制财务报告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应研究加强对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管理,建立强制性后续教育制度和诚信监管档案,切实提高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质量。

强化监管机构对会计监管个案的认定权,规范相关监管信息渠道。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从自身利益出发,操控会计数据的动机将有所增强。面对上市公司的大量个案,由于时间性要求较高,涉及的情况千差万别,准则制定者无法对所有问题予以及时答复。根据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功惯例,强化监管机构对会计监管个案的认定权,既可以在会计准则有明确解释前达到规范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目的,又可以为准则解释后积累足够的监管经验。有消息披露,近期将在证监会系统内部先行建立会计个案的应急反映机制,保证监管系统内部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标准的一致性,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当然,也需要进一步规范相关监管信息渠道,保证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标准的一致性。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执行监管的协调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中出现的新问题

多年来,证监会一直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为切实提高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而积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培训等准备工作。准则实施后,针对准则执行中的问题,相关部门及时沟通,积极应对,有效地保证了新旧准则的平稳过渡。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对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处理、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特殊会计问题等适时进行了妥善的解决。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客观上对会计准则的执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业已建立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证券监管机制、准则制定机制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协调反映机制,加强沟通,提高会计监管质量,更加及时、有效地应对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中出现的新问题。

【主要 参考 文献 】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4

【关键词】 会计主体;信息披露;信息质量;混合策略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首要职能是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可以理解为公司组织内部化职能。会计核算按照账务处理程序可以理解为自取得原始凭证开始,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填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核算可以认为是公司主体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譬如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主体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涵盖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方面,所以公司会计主体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契约达成的效率和效果。

一、会计信息披露及质量

会计随着企业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弥补市场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逐步加强。现实市场环境中,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无法掌握和知悉公司的真实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会充分收集、挖掘、整理公司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一般认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债权人、潜在投资者、供应商等。公司的债权人最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通过对偿债信息的搜集,完成对债务人长、短期债务到期履约能力的评价,以便确定合适的借款利率及担保条款;潜在投资者一般密切关注公司的获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超额的资本利得和分红收益;大多数公司都要谨慎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供应商对自己的信赖程度会影响到货款还款期限、现金折扣等方面的优惠程度,而这些方面的优惠幅度也取决于供应商对购货公司财务综合实力的判断。公司利益相关者能否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直接取决于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自愿程度,而公司会计主体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披露能够提高利益相关者决策判断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其决策风险。

二、公司披露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逻辑分析

从公司经营本质上说,公司的管理当局主要提供两类信息给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公司未来获得现金流量的机会以及关于这些机会的信息。信息经济学相关原理认为由于不完全信息会导致决策者行为和结果的预期不确定性。不完全信息可能是遗漏、错误的表述或者仅仅是缺乏可行性所引起的。所以有时即使是公司管理层披露了公司真实情况,但是只要利益相关者持怀疑态度,仍然会产生不确定性。除了未来普遍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关于过去和现在的不确定性使得资本市场参与者不能有效地预测未来公司的现金流量。事实上看,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程度导致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会计信息时缺乏信心,正是这种心理状态构成了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风险。

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风险与报酬成正比例的基本规律。如果两个投资机会能够提供相同的未来预期现金流量,但是其中一个公司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那么该公司的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必然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来补偿这个不确定风险。从公司综合成本而言,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更高的回报会增加公司的资本成本,从经典的股票价格模型和债券估价模型可以得出债券和股票的市场价值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按照相应投资者期望回报率进行折现的现值,折现率的提高意味着期望的回报率越高,资本成本就越高,会使得公司的股价下降,从而公司的股东财富很难实现最大化。总结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股票价格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会计信息供给的悖论式理性选择模型

公司会计信息要体现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和知情权。从公司会计信息的供给需求环节来说,作为会计主体的供给方在现实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他们可能在提供信息的类别、时间上占据主动地位,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很难知悉,所以会计信息监管部门需要对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要求,减少会计信息供给寻租的空间,救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弱势地位,所以可以将会计信息质量披露过程看成不同数量、不同主体的博弈过程,一个特定公司主体可视为单人博弈,行业中双公司披露主体则构成了双人博弈,监管机构与公司会计主体则构成双主体博弈。

(一)单公司主体会计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

单个公司在选择会计信息高质量披露还是低质量披露时,公司会计主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单博弈主体,公司主体会从经济理性角度加以权衡,即会计信息披露主体会充分考虑在高质量或低质量情况下分别能得到的收益,这时的得益不仅包括可以量化的收益,还要考虑到从公司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取的、无法量化的非经济性收益等,譬如良好的商业信用、口碑等。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过程来看,国内学者的观点是许多上市公司会计主体还不够主动,信息披露也不够充分,在多数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下会产生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较高,从而降低了潜在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和认可度,使得直接融资产生较高的资本成本,不利于公司股权价值的提升。从经济主体而言,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归根到底须符合公司的经济理性,之所以与会计环境整体改善相悖是由于单个博弈主体在既定的会计环境中面临囚徒困境式的选择,但是最终均衡的转移和整体利益的提升与会计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

(二)双公司披露主体的囚徒困境式模型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典型的次优均衡模型,反映了博弈双方主体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足够的沟通使得博弈双方在选择自利的策略时最终导致博弈双方陷入双亏的局面。从双主体披露会计信息的现状看,如果行业中两公司处于不利的信息披露氛围,可能双方会陷入囚徒困境式选择,如图2所示。假设行业中有甲、乙两家公司,双方都有两种会计信息披露策略可以选择,即:高质量与低质量披露,双方括号中的数字为假设两种策略下对应的得益情况。图2中可以通过划线法得出双方各自选择低质量披露策略是相对于对方采用策略的占优策略,例如甲公司在乙公司无论选择高质量或低质量时,采用低质量总是对于自己有利的,对乙公司同样成立,所以最终双方都会选择低质量披露策略,因为此时的得益(10,10)为该博弈结构假设下的纳什均衡得益。从单个公司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正确的利益机制设置很可能会造成单个公司理性目标与会计环境整体利益相悖的失灵局面,所以监管机构需要重视会计环境下公司会计主体的利益机制设计。

(三)监管机构与会计信息供给方的博弈分析

市场交易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就会滋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分为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我国公司在信息披露时更多要考虑到监管层的行政要求,所以要特别重视监管下信息披露博弈策略选择。假设监管机构与公司会计主体为两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监管机构可能采取严格监管与宽松监管两种策略,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也可能采取高质量和低质量披露两种策略。从博弈模型可以看出当公司主体高质量披露会计信息时,监管机构也就不需监管,从而两者可获得正常的收益(与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得以维护的监管者声誉、绩效、升迁等可以看做监管者的正常收益),而没有超额收益或损失。当监管者采取宽松监管,而公司会计主体采取低质量信息披露会获得违规收益,同时监管者遭受由于市场秩序被破坏带来的绩效、声誉等损失。当公司会计主体低质量信息披露时受到监管机构的查处时,其收益为违规收益扣除违规损失假设为(1-C),而此时监管机构查处成本记为-a,当监管机构严格监管时,公司会计主体采取高质量信息披露,则公司会计主体不发生损失,而监管机构则同样产生数量为(-a)监管成本,将两者的得益矩阵构造如图3所示:

图3的博弈矩阵可以得出当会计主体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时,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应该选择宽松监管。当公司会计主体选择低质量披露信息时,监管机构严格监管的最优选择取决于宽松监管时损失与查处成本的比较。当监管机构选择严格监管时,公司会计主体的最优选择取决于低质量信息披露时的超额收益和被查处的损失权衡。所以,当博弈模型得益矩阵中t大于a, c小于1时,公司会计主体选择违规,监管机构选择查处,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严格监管,低质量披露)。该均衡也将是占优均衡。

当宽松监管的损失大于严格监管成本,且低质量信息披露会计主体被查处的损失超过超额收益时,如果监管机构选择查处,市场会计主体选择高质量信息披露;当公司会计主体高质量披露时,监管机构选择不查处;当监管机构不查处低质量披露时,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但存在混合策略均衡。假设公司会计主体低质量披露的概率为p,高质量披露的概率为(1-p);监管机构严格监管的概率为q,宽松监管的概率为(1-q),则根据公司最优化一阶期望收益可知监管机构最优严格监管的概率为q=1/c,公司会计主体低质量信息披露的概率p=a/t。

四、结论与启示

从“经济理性”的假设来看,公司会计主体在确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时会考虑到不同策略下的得益,而且还要考虑到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披露行为,从而公司群体由于外界的披露环境将会存在一定的群体演化,这种演化过程中如果要提高整体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则需要在不同披露策略下给予不同的得益设计,从而对公司会计主体产生关键影响作用,发挥对公司管理层高质量会计信息披露的激励作用。从监管机构与公司会计主体的博弈分析可以得出处罚力度c,查处成本系数a和不查处的损失系数t是决定该博弈均衡的三个关键因素,当处罚力度c加大时,均衡查处概率q下降,实际低质量信息披露概率下降,反之则上升。当公司会计主体对监管机构利益的不利影响系数t上升时,严格监管概率上升,违规概率下降。当监管者严格监管成本上升时,严格监管概率下降,低质量信息披露概率上升。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B・W・米勒等.高质量财务报告[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7.

[2] 杨世忠.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7(4):34-40.

[3] 柏子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理性思考:一般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2007(1):111-113.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5

关键词:公司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营者的决策依据、公司所有者的监督基础、政府与社会监督的必要依据,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产品,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我国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偏低,不能够达到会计使用者的要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而出现会计信息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为公司管理存在缺陷。因此要通过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一、公司管理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以公司管理为基础

合理的公司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环境保证。在公司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高质量会计信息发挥着重要的职能,而高效的公司管理活动能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公司管理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不健全的公司管理机构不能为公司的管理活动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公司管理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会计信息的基础。

(二)公司管理的成果表现为会计信息

在公司的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公司前景进行预测,能够使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有效的缓解,因此财务会计信息是公司管理活动执行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会计工作反映了公司管理的水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对企业的能力、运行、经营等进行评判。因此,会计信息是公司管理的成果表现[1]。

二、公司管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一)公司的管理水平较高,会计信息质量也较高

高水平的管理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环境保障,能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计信息能够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衡量,还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减少风险。公司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机构不完善,就不能够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不能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作用[2]。

(二)公司监管力度较强,会计信息也较真实

证券监管部门与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外部监督,促进上市公司增强规范运作的意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除了外部监督之外,还要增强公司的内部监管,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特点与内部管理要求,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增强公司内部监督力度,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管理者对于短期业绩过度重视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及时、全面地掌控内部生产经营信息。当前,存在部分管理者为了突出短期业绩而忽视企业长远规划,导致在财务报告中出现信息故意夸大或掩饰的情况。一方面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了公司财务信息不真实。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通过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解读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从而选择最佳合作伙伴,在对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会影响管理者的判断。因此,管理者水平与短期业绩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四)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较差

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公司存在着倾向性与延迟性的心理,对有利于公司想信息进行积极披露,对不利于公司的信息进行延迟或者隐瞒,导致了信息使用者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有效的会计信息。信息需求者为了能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他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披露会计信息,而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就造成了投资者合法利益受损,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的情况[3]。

三、公司管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相关问题的原因

(一)没有贯彻执行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执行力度较差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对会计信息造成影响。第一,管理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左右协调与上下沟通不够,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沟通缺乏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职责不明确,中层管理部门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中层管理部门指示不明确,基层部门执行不彻底。第二,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差,一般情况下,管理制度需要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中,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问题,导致不能够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第三,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不足,导致了对企业管理制度的理解与处理方法也存在问题,不能够形成执行的规范,不能够实现最优的执行效果[4-6]。

(二)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失利

内部监管作为企业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的监督工作,使企业进行的自我监督与主动监督。外部监管指的是社会与政府对企业内部监管进行的再监督,社会监督是中观层面的监督,而政府监督是宏观层面的会计监督。第一,会计监督工作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法律约束性不强。第二,会计控制制度缺失,会计监督在这种环境之下不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独立性不强,不能够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监督的作用。

(三)管理者容易受到利益心理的驱动

管理者对主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追逐是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者受到业绩、利益等方面的驱动,会出现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动机;而薪酬、升值等会助长这种心理,出现对会计报表等进行操作与美化的情况,导致了利益相关者遭受损失。一方面管理者为了能够使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等,对会计信息进行夸大或虚报;另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升迁等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7]。

(四)会计准则的执行不彻底

会计准则在会计规范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每项具体的会计业务进行规范作用。会计准则中包括剩余选择权,但是管理者往往会对剩余选择权进行滥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执行不彻底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者由于委托关系而存在会计舞弊动机;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政策的执行者,存在执行能力不足的情况。

四、通过对公司管理的加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对内部与外部的制度建设进行完善

1.对职业经理人市场进行完善

第一,对利益相关者实现共同管理,企业的股东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公司管理者作为人力资本,也属于公司利益相关者;公司员工创造公司价值,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应该成为公司治理的主体之一;主债权人如果为企业提供了期限长、风险大的贷款,同样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第二,实现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的建立,实现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结合,利用短期解决当前的激励问题,利用长期激励解决管理者利益、公司目标分离等问题,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委托人双赢;对高管层职位消费进行约束,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对内部管理监督体制进行完善

第一,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与约束,通过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强化而促使其监督职能的发挥。第二,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权威性,确保其执行力度;明确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监事会的关系,明确对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划分,确保公司稳定运作,审计委员会与内部设计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对约束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公司章程约束、聘用合同约束、市场作用约束、道德力量约束方面来实现[8]。

3.对会计信息内外部监管执行的力度进行强化

对于企业内部来讲,企业会计监督管理机制是现代公司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强化。企业要在监督的过程中对管理制度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与调整,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整改方案。强化会计信息监管力度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的上下沟通与左右协调,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从企业外部来讲,要充分发挥证监会、政府等方面的监管作用。证监会增强执法力度,从外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与公司管理层造假概率。

4.正确地对会计准则进行执行

会计准则在对上市公司管理行为规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对会计准则进行严格的执行,才能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的执行一方面与财会部门的工作有关,另一方面与公司管理人员的领导有关,公司管理人员要提高执行的自觉性,积极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会计准则执行进行积极的配合。要严格地规范报表的附注内容,使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增加,从而为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提供保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真实、客观的表达。

(二)重点培养公司内容人员的能力

1.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与提高

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全面的素质才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人员素质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素质调查,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培训。第一,进行专项业务方面的培训,通过专家的聘请或培训机构的选择来对管理者进行规范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第二,对企业的文化素养进行增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对管理真的内涵进行体现,从而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与文化生活环境。

2.对会计人员进行分析判断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与提高

第一,树立起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观念,会计在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中要建立主动的思维模式,沉稳的面对多变的经济事项,独立地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第二,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业务素质进行增强,树立会计工作人员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对各种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为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通过自身专业水平、专业技能的提高对经济进行更好的预测,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加强会计人员在实践方面的训练,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第三,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行加强,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而实现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机率。

3.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强化

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的发展才能够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熟悉的应用审计信息技术,对控制方法与审计策略进行了解。第一,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内部设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识别能力,使审核会计信息中的失误减少或排除,通过专业知识的提高而增强审计人员处理业务的能力。第二,制定内部审计激励机制,内部设计激励与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将激励机制的标准定为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所提供审计信息的有用性、职业态度等方面相关联。

五、总结

随着会计失真的情况不断增加,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也对与之相关的公司管理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公司管理的水平越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就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公司管理水平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提高公司管理水平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彩娣.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5 (55):109-110 .

[2]袁梦博.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孙宁.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05 (45):19-20.

[4]王津培.基于内部控制环境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30):148-149.

[5]袁克利.盈余质量研究探讨(下)――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后果[J].金融经济,2011,24(60):63-66.

[6]李晓东,秦洪珍.问题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6(33):75-81.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6

健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评级体系,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分,对上市公司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以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是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1)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披露的文字和数据失真,公司管理者往往出于自身利益或某些特殊目的考虑,蓄意造假,不披露真实会计信息;(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上市公司大都披露对公司有利的信息,对于不利信息则少披露或不披露,这通常会误导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3)信息披露不及时,目前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提前披露有利的会计信息,推迟不良会计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的不及时性导致信息失去原有价值,影响投资者判断;(4)信息披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内幕信息的形成和内部交易的发生,其严重违反我国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原则,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一是董事会结构不合理,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难以形成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同时有些董事会成员也兼任公司经营者,存在自己监管自己的问题,大大削弱了董事会的监管作用;二是监事会没有起到监督作用,部分上市公司监事会沦为董事会的下属机构,监事会成员在行政上受制于上市公司,这也就导致了监督过程缺乏独立性,监督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三是独立董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仍偏低,且独立董事往往只担任顾问角色,难以形成制衡力量,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法规建设有待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会计毕业论文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没有建立比较完善有效的责任追究和惩罚机制,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亟待加强,实际工作中缺乏具体的细则作为依据,一些具体问题在处理上缺乏灵活性,这也就留给公司进行会计操纵的空间,且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实施不到位,监管不严的现象。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自愿性不足。一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主要以强制性为主,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鼓励没有做到位,不利于自愿披露会计信息;二是投资者素质问题,低素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不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动力也就不足;三是企业的业绩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依据,容易导致上市公司为企业业绩和形象的考虑,隐瞒不利信息,夸大有利信息,不利于鼓励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4.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董事会监督机制失灵,监事会职权也形同摆设,对公司没有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受重视,审计权利得不到充分保证,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权威性,进而大大的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另外,监管机构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督乏力,目前我国证券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各监督机构职权相互重叠,难以达到协调统一,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也削弱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产生监管机构审查不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三、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加强董事会建设,由公司监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审计委员会,不断完善独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同时建立董事问责机制,对失职董事进行问责,从而对会计信息披露起到约束和监督作用;其次,明确监事会地位和作用,完善监事会组织机构,提高监事会的权威,监事会应按照相关法规履行自身义务,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结果予以披露;再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独立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之外,与公司利益无直接关系,因此规范独立董事权利和责任,提高独立董事整体素质,能有效监督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2.健全信息披露规范体系。首先,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减少真空地带,确保会计准则的全面性,严格、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行为,尽量减少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空间,保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当前投资者尚不能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引入民事责任加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披露违规追究与惩罚机制;再次,健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评级体系,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分,对上市公司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以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

3.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自愿性。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制度保障,证券监管部门应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出台相关的规范和鼓励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防止上市公司选择性披露或盲目披露;(2)培养理性投资者,发展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者能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问题,从而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进行监督,能有效保障披露信息的质量,机构投资者通过集合小股东,与大股东形成制衡,能够督促上市公司更多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3)完善企业的业绩评价机制,上市公司不能单纯以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应将自愿性信息披露纳入企业业绩评价机制中,将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多元化,加入诸如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指标,避免企业短期行为,使上市公司更加关注长期利益,主动披露相关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7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济管理中,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至关重要,是企业经济信息的基础组成部分,与企业经济决策和管理密切相关。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企业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然后根据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会计管理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秩序,确保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及经济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地质勘查;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合作越来越多,为了确保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不断改善和补充会计信息。地质勘查单位应该增加政府实施经济监管的职责,促进企业发展。另外,还应该妥善解决企业信息质量问题,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2地质勘查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首先应当建立在先进的会计理论及方法的综合运用的基础上,专业会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获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各类会计资料和具体数据。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会计信息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与决策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发展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财务状况评价及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均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中,首先应该规范自身会计行为,同时还应该坚持从市场经济运转有序方面出发,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现代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特征: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以及谨慎性等,其中相关性、可靠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中的基本要求。目前在国内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往往都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的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企业的会计部门无法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了企业投资前期的会计处理质量受到严重制约。同时,作为企业会计信息,其及时性与谨慎性属于次级质量标准,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是企业财务与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平衡手段。

3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3.1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在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应该确保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地质勘查单位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地质勘查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也随之调整,但是对于各部门资产分配的配置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占有率很不均衡。从企业的组织模式而言,国内地质勘查单位多为非上市公司,普遍未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部门,在专业会计师和管理人员的招聘与培养中,也存在较大的弊端性,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难以保证。我国地质勘查单位通常会采用不定期公布以及提供会计信息的模式,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公布的时效性也很难保证,以至于企业管理和决策部门很难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情况,导致企业决策部门对于财务部门工作效率及质量的监管职能难以真正发挥。

3.2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目前,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会计核算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地勘单位经济活动、经营业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对变化的经济业务核算规范进行修正完善。因此,对于不同地勘单位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不能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3.3社会审计监督不足当前,在处理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的过程中,社会审计监督力度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国内注册会计师数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再加上会计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差较大,使得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以及经济管理活动不受国家审计部门控制。从宏观层面看,在会计信息质量监管中,财政预算与社会监管跟地质勘查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理的制约机制,无法实现会计信息的优化。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区政府以及财政管理部门没有充分意识到要加强对地质勘查单位的监督,监管部门与人员的设置也不合理。

3.4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受教育水平及业务能力的制约,地勘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专业的训练,这也是影响会计信息准确与否的因素之一。

4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4.1主观原因(1)如果受到以下目的的影响,则会计信息提供者可能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①单位利益。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相关管理机关的信任,而且还可以获得投资、贷款以及减少税收支出等经济利益;②个人利益。依靠权利的影响力,单位负责人迫使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不仅能够骗取投资者信任,而且还能获得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2)由于各自利益的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真实程度要求也不同。如:对于肩负着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障公众利益的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其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受利益的驱动,某些人会通过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的手段放弃对自己不利的真实的会计信息,这时,他们更需要对自己有利的虚假信息。

4.2客观原因(1)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现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是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地质勘查单位的特点而制定的,适用于以地质勘查生产活动为主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该制度符合制定时的大环境,满足当时地质勘查生产活动经济业务会计核算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地质勘查生产活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更新完善。因此,会计人员在处理新的经济业务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而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2)使用会计软件的问题。由于会计软件本身存在安全缺陷,导致一些人会钻空子,影响会计信息质量。(3)社会审计监督力量薄弱。注册会计师肩负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任,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因此很难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5提高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5.1建立科学的会计信息管理机制在地勘单位中,各职能部门要在明确自我职责基础上,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及责任意识。地勘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不能单纯地依靠企业财务部门,还应该积极协调各级政府的税务、监察等部门,共同建立会计信息互动制度,从而实现会计信息及资源共享。在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管变得十分繁琐,由于在监管过程中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因此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做好监管工作,应该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工具。

5.2完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地勘行业特点突出,对此可以依据财政部2012年修订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完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对变化的经济业务核算规范进行修正完善,将新增业务核算规范纳入制度管理。对于已经不适用的地勘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应该及时修改或者删除,不断增加和完善新增经济业务核算内容。确保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能够满足当前会计核算需求,对于不同地勘单位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或事项,都能够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核算,提高地勘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5.3加强企业内部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在对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发挥内部监督智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构建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内部监督制度时,首先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能和义务,然后不断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估机制,避免会计信息在收集与整理中出现严重的漏洞或隐患。与此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地质勘查单位的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工作特征,结合会计信息内部监督中的问题,不断加强企业监督机制的制定和实施,真正实现违规必罚、违章必究的会计信息监督目标。

5.4提高会计队伍素质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在我国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组织构建中,注册会计师的缺乏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阻碍了企业财务与经济活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有效解决地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企业、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作为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招聘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培训考试,科学建设企业专业会计队伍,综合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对于社会方面,各级政府以及财政部门应当帮助协调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通过强制管理的手段对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约束,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训,实现国内注册会计师中介机构与行业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为地勘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6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应该建立科学的会计信息管理机制,完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提高会计队伍素质。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日渐完善,会计信息的质量必然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波.趋同视角下我国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4(18):56~58.

[2]杨梅.关于对地质勘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J].经济视野,2014(11):187.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8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严重下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进程。如何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应积极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大幅提高。

1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是指有关数据经过处理加工后形成的、能为事业单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不仅能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还能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一方面,会计信息能帮助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现有运营情况。通过对事业单位各项运营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加工,使之形成能够反映事业单位经营现状的系统信息,进而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财政部门可根据各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从宏观角度对各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能帮助国家全面了解现有资源使用情况,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2.1账外资金数额较大

一些事业单位开设多头银行账户,利用制度漏洞形成数额较大的账外资金,使会计信息出现严重失真。近年来由于财政管理的不断改革深化,这一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幅缩减,已无法形成账外资金。现阶段事业单位中的账外资金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要求有关事业单位为设立单独账户进行经费管理,不得纳入单位的资金体系中,形成账外资金。第二,一些事业单位在基建工程完成后,与之相关的资金账户并未注销,工程的剩余款项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而是继续滞留在基建资金账户中,形成账外资金。

2.2乱收费和虚报支出现象

乱收费及虚报支出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体系中。乱收费现象主要体现在为学校巧立名目向学生及家长收取额外费用,例如以考试费、印刷费等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虚报支出主要包括在单位基本耗材的购买过程和单位基础设施的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假发票现象。部分事业单位在购买耗材时选择小型商户,为开具假发票以套取现金创造有利条件。基础设施维修主要指建筑的维修和公用车辆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利用制度漏洞,凭借维修项目模糊的发票凭证入账,以达到套取现金、形成单位“小金库”的目的,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2.3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

有些事业单位的资金随意支出现象明显,例如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外胡乱发放奖金,或以工作需要为借口随意支出资金。部分事业单位以假期加班补贴、专项工作补贴等名义随意发放福利补贴,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混乱,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此外,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外出考察等借口进行公款旅游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多以会务费的名义纳入到事业单位的整体支出中,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3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3.1人员管理机制

高效的人员管理制度能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无法很好地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普遍较低,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匮乏现象严重。会计人才“断节”现象严重,工作时间较久的会计从业人员未进行会计观念的实时更新,对新时期的会计信息要求缺乏必要了解,工作理念较落后;年轻的会计从业人员固然具有较完备的会计知识理论体系,但是缺乏熟练的业务经验,无法独立完成复杂的会计业务,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另外,事业单位有效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缺失,也是事业单位会计质量下降的原因。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财务处理过程中身兼数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效率低下。当事业单位有关领导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在权力压制下,不得不根据领导意愿篡改会计信息,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大幅降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3.2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缺乏审计监督的自觉性,当单位的财务活动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悖时,事业单位领导往往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弱化了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监督作用,审计监督部门无法有效发挥效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各项内部审计监督标准不一,事业单位的整体内部监督作用无法得到很好发挥,无法实现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监督。此外,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无法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被排除在外,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怠工,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中的不合法现象视而不见,进一步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4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4.1提高单位领导的会计意识

应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对其开展会计信息的相关知识培训,从而实现领导人员会计意识的提高,使财务管理人员树立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会计人员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4.2强化人才队伍素质建设

事业单位的各级财政部门应制订科学的财务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的培训。整个培训体系应包括专业知识的提高培训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培训。可以将会计的有关法律法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规章制度等知识综合起来,对会计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帮助会计人员形成遵纪守法的工作意识,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同时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也能反作用于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事业单位应制定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控制目标,为会计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重要指导。可实行会计信息责任制,明确不同部门的会计信息责任,进而提高各部门在财务活动中的工作责任感。另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对会计信息的监管作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4.4加强外部监督

事业单位应与政府及各外部监督部门积极合作,加强对自身会计信息的管理监督力度。政府与财政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确定有效的财政监督流程,充分发挥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督智能,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工作规范化、合法化。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加强社会的监管力度,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契机,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监督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社会审计机构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监督力度。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范文9

【关键词】企业 会计 信息质量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逐渐被众多公司所重视。那么,什么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呢?根据大学会计书本上的定义是这样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质量。从会计学的另一角度来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可以定义为:企业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那么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它不仅反映了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会计法规和会计政策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在现如今企业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总的来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之所以称为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只有企业会计信息具备了这些特征才可能真的有用,基本特征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基本标准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及时性。其中,可靠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而它的其他特征则是,重要性、谨慎性、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会计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当前的企业环境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会计信息不真实,数据不完整;由于一些领导为了追求任务指标的期限内完成,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就依靠调整报告蒙混过关,对一些数据加以改造,以及少数会计人员做假账,隐瞒公司真实情况,虚报虚假信息,从中得到不法收益。二,会计信息没有披露完整,不够及时,相关信息也没有得到反映;在一些企业里面,有部分企业领导偷税漏税、为了个人私利以及个人业绩,保留一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只是披露一些与会计工作的无关的消息,从而相关的信息得不到充分反映。三,会计信息传递时效过慢,影响信息的发展需求;在一些公司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从而降低相关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及时性。一般企业会计系统是不定期提供会计信息的,而且企业年度报告要在财政年度数月后才能公布,企业管理机构往往由于了解信息的不及时而难以确定一些重大事件系于何时发生,使得会计实际信息与真实信息传递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使用者对信息发展的需求。

(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讲,虽然暂时赢得了一些公司利益,但是最后终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损害多数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为此许多研究者进行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分析后指出主要原因为:一,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公司的制度没有很好的进行权力分散牵制,导致一些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些部门权力相对分散,这就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二,企业人员自我约束力不清,没有严格的自律意识;企业的一些内部员工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为标准,自我规律意识不够强。三,外部监管机构监督不力;一些监督机构没有完全的认真监管,导致一些企业虚报会计信息。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不够完善,需要加强;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味听任上级安排,不假思索,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创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的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权力牵制,杜绝权力过度集中。让企业内部人员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以调动公司人员的积极性,为维护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数据完整性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管体制,由国家加强社会监管,保证不让一些监管部门,从中获取不法利益。严格执行国家监管体制的标准,对违反国家监管体制的监管部门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批评。出示相关法律文件,维护监管体制的完善,保证监管体制的实施,为维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只有在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共同优化下,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才会更加良好。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创新

同时,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意识方面也应该进行创新。首先,增强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企业人员的遵纪守法的规范意识,尊重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从而避免虚报虚假会计信息,虚构不真实的会计报告。严格按照自我规律要求,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的监察,良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规范职业道德;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会计人员思想教育课程,让会计工作人员更加真实有效的完成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积极提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弘扬会计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认真谨慎的完成每一笔业务。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规范企业内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共同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些列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标志,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加强外部监管机制,规范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弘扬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够共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