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环境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12-21 11:22:31

生态环境分析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1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要素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

金融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循环或金融业的运行效率。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宏观、透彻、准确的掌握,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控制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个体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推动金融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保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政府、公司属于环境因素,但从政府、公司等角度看,金融业则是它们的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累积不但削弱了金融职能,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更严重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这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闹股灾,从而使很多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失去了信心。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最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是对债权人的保护。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特殊行业,金融生态状况折射了社会诚信水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强大动力。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将为自身和社会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同时,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上,无论是信息披露还是信用评级,如果缺乏诚信基础,那么就不具有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投资者在债券市场获取信息方面不占优势,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只有诚信才能构筑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所需的生命线,让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公司债券市场上能够进行理性的博弈。此外,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还能实现动态平衡,有效控制金融波动,降低不确定性,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目前,海南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产业体系的外部和内部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海南省的金融产业体系的外部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依据金融生态环境内涵的界定,金融产业体系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三个方面。在区域法律环境方面,尽管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很多年,但海南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权力至上、以权代法的做法仍随处可见。我国的法律基本上是以粗线条为主,这为执法者在具体操作中留有很大的自由度。基层地区的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此原因造成的。有关金融业运作的全过程,如产权、进退出制、创新、整合、监管、重要业务、自律、保护、破产等方面尚存在许多法律空白。在地区层面,配合国家已颁布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及结合地区特点制定的法规还很欠缺。在地方政府方面,海南省地方政府的观念既表现为仍较保守,又表现为急功近利,即对新事物、新体制、新做法吸收较慢,且不能将之与地区区情有机结合,眼光短浅、图省事、图政绩、摆花架子,缺少长远打算。在经济基础方面,海南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较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历史包袱拖累造成了改制缓慢、改革滞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均较慢,这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金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金融业创新成果的出现。

另一方面海南省金融产业体系内部环境也阻碍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在区域信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信用体制不完善和信用意识淡薄。海南省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基本上不能成为银行系统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的基本支持和重要依据,这使海南省对其内部资金不能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形成内部资金通过总行一级的资金池流向其他地区,严重阻碍了其他地区的资金向海南的正常流动和授信程度,从而总体上导致海南省在经济振兴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另外,由于海南省信用环境欠完善,银行无法对贷款风险做出合理评价,骗贷、三角债、逃债、虚报、隐瞒等事件屡屡发生,从而导致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非常滞后。在区域金融产权方面,以国有银行制度为主是我国金融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建制、运行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渗入了较浓厚的国有银行管制的色彩,这是在新时期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金融产权制度不明晰问题。由于金融产权不明晰导致产权关系不清,进而引发风险承担责任人不明确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不能有效落实。在区域金融机构方面,海南省的金融机构主要仍然以国有独资四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为主,支撑经济、社会事业的运行,缺少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性银行机构。在区域金融中介方面,海南省为银行提供服务或与其业务相匹配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会计师、律师、财务师、审计师事务所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整体水准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三、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缺失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遭到严重破坏,金融体系失去平衡,金融机构、司法环境、执法环境、信用环境等不同程度恶化,导致地方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信贷供求缺口问题突出,地方经济在严重“缺血”的状态下低效运转,金融生态系统的效能难以正常发挥,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导致了海南经济在沿海开放城市中一直处在欠发达状态,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靠后。金融生态环境的缺失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海南省经济形成制约:一是地方企业获取贷款困难,成长完全靠自身积累,以致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始终达不到规模效益;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来源,招商引资受阻,无力承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产业链的转移,海南省外资投入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显著减少就是很好的证明;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缺乏金融支持,就缺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四是投资环境退化,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以上这些制约因素,使海南省经济金融生态链陷入“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业严格控制信贷金融业务和盈利水平低下金融机构收缩业务和网点地方企业成长受阻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这种“累积性恶性循环”使得海南省经济增长一直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缺陷和金融生态效能弱化的制约。虽然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海南省政府尽最大努力重树沿海开放地区经济金融形象,但信用重建需要时间积累,地方经济的恢复却时不我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融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的重建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四、构建和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海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放。要全面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市域经济运行的

特点。正确处理防范风险、发展业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着力搞好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适度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建立起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首先,要在继续保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果的基础上,正确审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热迹象不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加强调控的同时,要注重引导支持,防止信贷的过度萎缩;其次,应增强宏观意识,跟进研究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把握银行业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市场分析,避免贷款投放的盲目性,倾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最后,应继续调整与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和优化信贷投向,积极向上争取授信额度,适当放宽对企业的评信标准和限制,降低门槛,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在调整和改造过程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亮点”和“绿洲”,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优化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是最吸引资金的“洼地”。构建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建设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培养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对改制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树立起新的、长期、互信的银企关系,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进行严厉制裁,从根本上杜绝逃、废、赖债劣迹的发生,维护银行债权;二是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将银行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把支持银行业的发展作为扩大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支持银行业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为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政策环境;三是要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四是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新闻部门的舆论宣传优势,坚持从正面宣传报道金融政策、金融环境和金融经营管理情况,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共同创建宽松的融资环境。可以由政府牵头做大、做强现有的担保公司,完善担保机制,健全贷款担保制度,积极引导和推进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法人,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负债率低的民营企业之间成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发展担保业务,发挥对民营经济融资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要督促有关部门简化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努力解决民营企业抵押难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协调各经济管理、司法、新闻宣传和金融等部门,扎实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教育企业强化信用意识,重诺守信,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还应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机构,根据全市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对民营企业做出综合评价,实现信用信息共享,逐步完善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企业信用评价功能。对于通过国企改制来的民营企业,要将改制后的民营企业与改制前的信用区别开来,注重考察新企业的信用。另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鼓励组建行业自律性组织,如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等,对民营企业自身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培训。要监督和管理民营企业,注重增加积累,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切实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帮助民营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从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组织管理、自身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提高,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行业协会内部企业的联保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区域融资环境。

(四)强化银行业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化能力。一是要紧紧抓住海南省目前良好的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已给政策,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要拓宽信息渠道,抓住政策导向,及时向上级行反映实际情况和风险程度,积极争取核呆指标,最大限度处置不良贷款;二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转让、打折出售、打包处理、租赁、招标、拍卖等方式直接处置不良贷款。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区域性资产重组和置换,盘活不良资产;三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坚持常规手段“抓降”,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四是加强贷款分类监管,要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既要敢于亮底,又要积极处置,要进一步加大对恶意隐瞒不良贷款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防范不良贷款反映失实造成的风险。

(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海南省应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发展快、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首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明确中小企业信贷职能部门,培养中小企业信贷专门人才,完善适合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业绩考评和绩效挂钩体系;其次,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的评估和信用评级应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注重对成长性指标考核,突出对业主个人的信用评级以及对其所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的评价;第三,应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改变目前从建立信贷关系到每笔融资都要上级行审批的办法,根据各基层行的决策、管理水平和所在地区经济结构及企业融资状况,分层次明确融资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第四,应推进信贷融资产品创新,拓宽担保渠道,探索新的贷款担保形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最后,可以适当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减少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代价。

论文关键词:金融生态经济发展金融运行

论文摘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针对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具体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资源与环境生态环境容量分析城市规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资源和生存环境是人类居住区建立的重要条件,正所谓“逐水草而居”。然而当居住区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构成城市水平时,当地的环境与资源就无法支撑,往往需要其他地区提供必要的资源来维持其发展。城市化就是城市所需资源不断增长,生态环境不断被占用的过程。资源和环境决定着城市的规模,资源与环境问题永远是城市发展中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普遍存在以牺牲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随之生态学的理论和环境学的理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这一学科之中。如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提出城市周边应该有足够的绿带环绕,城市规模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城市要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必需品。城市生命周期论中指出,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他的兴起和发展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必然会受到城市承载力的制约,此时城市就必须拓展空间,开发新的能源,提高承载力。

城市无限度的扩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城市或者区域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生态环境容量分析的概念与意义

环境容量(environment capacity)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显然它只是从区域环境角度来考虑的,然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理解,只考虑环境因素是不合理的,它没有考虑到维持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条件。因此,应该将生态环境与资源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这就要引出生态环境容量分析的定义。

生态环境容量分析就是把城市周边区域和城市内部所能消纳的污染物与所能提供的资源相结合,从而更合理的确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生态容量分析着眼于现实土地和水等生态资源对于规划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分析则着眼于规划区域对于大气和水等微观污染物的消纳能力。只有将此二者的分析结果结合起来并借助于地均水平和人均水平指标折算成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容量,才能从侧面来反映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是否合理。

2生态环境容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点研究的对象是提供生态支持能力的生态用地和维持生态功能的资源水量;第二点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人为活动产生的大气、水等污染物。本文将着重从第一点来阐述。

3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3.1生态功能区容量分析

适宜环境容量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特定的空间区域所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质量水平,以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人口数量。

适宜环境容量取决于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平均密度以及规模大小。人口平均密度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又要考虑到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点;同时又要满足城市居民安全卫生生活的要求。

利用生态功能区划界定的不同功能区面积及其的人口密度,可相对客观地估算城市或区域尺度上的适宜人口环境容量,其计算公式为:

P = ∑Si × Di

其中P表示区域适宜人口环境容量(万人);Si表示第i种生态功能区的面积(km2);Di表示第i种生态功能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万人/km2)。

计算适宜环境环境容量之前,必须首先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用地规模及其人口密度,这两个要素均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

生态功能区类型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开敞区。生态保护区指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生态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也是保护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生态开敞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布置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密度界定:

生态功能区类型人口密度(万人/km2)

生态保护区0.01-0.02

生态缓冲区 0.1-0.2

生态开敞区 0.5-0.6

由此估算出规划区域的适宜环境容量。

3.2资源水量分析

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是联合国确认的十三个缺水国之一,据材料显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有四百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一百一十个。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此处之所以将研究对象称为“资源水量”,而不是“水资源量”,是因为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都可供城市生活、生产使用的。例如,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地表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在使用地表水资源时,也要保证水体的生态环境功能需水。

城市的水资源供给取决于整个城市的区域水资源量、水利设施的调蓄能力以及水资源的分配方案。城市水资源主要来自外部输入、自然降水和地下水资源。根据来自城市水利部门的资料,规划区域未来可获得的地表水资源总量约W1万立方米/天,地下水资源量约为W2万立方米/每天,外部输入水量为W3万立方米/天。平均每年获得水资源总量约W=W1+W2+W3万立方米城市多年平均可供水量W’万立方米/天(75%保证率)、w’’万立方米/天(95%保证率),如果按内部居民人均日耗水量0.22立方米/天•人来计算(旅游区人均用水平均标准为0.3立方米/天•人),规划区域的饱和环境容量可达到W’/0.22~ W’’/0.22 万人。

4结语与展望

现阶段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整体协调。在区域规划思想日益得到普及的今天,统筹城乡发展,兼顾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在资源环境方面对城市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环境容量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确定城市规模的思路,由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概念综合而来,着重关注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从供应的角度考虑城市规模应受到的限制。这种方法目前在体系上虽然尚未成熟,但其主要内容已经在城市规划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目的便在于将这些零散的应用进行统一和综合,从而探索出一种确定城市人口容量和用地规模的较为综合、科学的方法体系与技术流程。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涵义

生态是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通过对外力作用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进行量化评估,可以定量地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分析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或生态负荷进行量化。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后进行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将水利工程作为作用因子,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原因和规律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了解和评价各个生态目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确定一个合适的评价范围,从而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对象作出价值评估。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即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包括局部气候的改变、物种资源的变化、河岸泥沙淤积的演化等;而社会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区域土地的开发增值,产业布局和结果变化等。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区域水文气象的影响

以兴建水库为例,在建库前后相比年平均降雨量和汛期平均降雨量在水库库区都有所降低。而且夏季水库水面温度低,使经过水库的气流稳定度增加,从而使库区附近产生对流性天气现象的机率减少。建库后,水面增加改变了下垫面条件,使库区气温发生变化,一般是使气温平均升高。同时水面的拓宽也会使风速增大,风区长度增加。另外,最显著的是建库后蓄水,抬升了地下水位,库区的相对温度也会大大增加,也增加了库区的雾日。这些气象条件的改变虽大部分有利于农作物种植和生长,但气象因素改变对生物的生活习性改变也有很大影响甚至会使某些生物绝迹于库区。风速增大会使库岸的稳定降低,湿度增加会对人体疾病引发起火上浇油的作用,地下水位的上升使地下水质易受污染等。

2、河道径流的影响

水利工程修建成后,拦截河道径流从而改变了水的自然流势,改变了上、下游河流的来水来沙条件,从而影响了上、下游河流的用水状况。最主要表现在上游淹没区增加,使沿河居民迁移,减少耕地面积。由于水库所蓄水体是比较稳定的,紊动程度比自然河道相对减小。因此水温分层明显,当水体下泄到下游灌溉农田时,就会引起农作物减产,在库区也会造成冷浸田。水库还存在短期泄放水流,造成冲刷河床,下泄水流使下游水流产生很大的波动变化,从而影响下游河流的水力情况,使河床演变的特点相应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例如黄灌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使下游的淤积量减小到几乎没有了。而且由于水流变清使下游水流挟沙量增加,反而对下游河床造成了冲刷,使河床呈马鞍状。

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诱发地震

水利工程修成后,投入运行会由于坝体和水体自重蓄水后强大的水压力通过坝体传至库基、坝基和周围岩体,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荷载,从而诱发地震。大型水库蓄水后,由于水的渗透浸入到岩层内,使岩层产生浮动,从而减弱了岩层抗剪切应力,使岩层活动加剧而诱发地震。水库地震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1970年联合国组成“大型水库地震”研究小组。据报道,世界公认的震例有45处。其中有不少原来是“无震区”,在水库修建后发生了破坏性地震,例如我国的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建成以后,到1972年,记录到的地震总数达25万次,其中绝大多数震级均非常小,但在1962年3月19日发生了一次震级为6.1的强震,它所释放的能量使混凝土坝遭到破坏。

4、对区域水循环及水量平衡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由于对河道径流过程的调节,还可能影响到区域的水循环及水量平衡过程,例如,在埃及的尼罗河上,1964年阿斯旺坝建成后,尼罗河每年8月至10月向下游泄洪340亿立方米,洪水流到了罗塞塔和达米埃塔河口区,影响到了该区距海岸80公里,最大水深达150米范围内的水循环过程。在阿斯旺坝建成前,洪水季节,河口区水循环为两层流形式,即尼罗河水在表层,地中海水在下层。但建成大坝后,呈单层流状态,即仅有地中海水流动,这完全打破了区域的水循环形式。在我国华北平原,建国初期,首先完成了治淮工程,减轻了南部平原的洪涝灾害。50年代后期,除修建地表引水工程外,还修建了不少拦蓄降水的“平原水库”,曾有人提出实现华北平原河网化,以期“水不出田”,保证旱季灌溉用水。结果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区域水量平衡,所以,保证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工作者和环境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衡量标准。一般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历经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步拟定阶段、专家评议筛选阶段和确定阶段。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信息重叠,需要结合项目本身情况和生态环境间的特殊性,选取具有独立性的指标因子,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1、分析主体生态系统

分析主体生态系统是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第一步。不同的区域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不尽相同,其中自然生态系统根据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特征,人工生态系统则可以根据人类活动而定向改变。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特异性,而其中主体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则能反映出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2、分解环境评价目标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所采用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体系中,应遵循整体最优的原则,对生态环境中的评价目标按逻辑关系进行优化分解,并根据分解后的评价对象进行特定的组合分析,挑选影响作用最大的对象作为评价主体。

3、确定评价因子

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化分解后,需要根据已确定的评价主体来确定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的主导因子。调查研究表明,国内外常采用的主导因子确定方法包括信息统计法、专家打分法、主导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来确定。

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据诸多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采用已定的主导因子和科学的评价思路构建最优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要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评价指标的确定应以科学性为原则;取得的评价数据应真实合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水平及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简洁明了,具有可操作性。

四、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问题决策方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包括以下几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系统分析、数据收集与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权重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等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生态环境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是确定评价模型的原则和依据”,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应以受影响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因子为评价主体,应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获得权重。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时,为使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合理,引用集值统计的原理和熵等概念算法进行改进,减少了决策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模糊评判矩阵更加客观合理。水利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可认为是一个三级评判过程。在对具体建设方案进行评判时,应首先进行三级评价,然后逐次通过二级和一级评判过程求出准则层数据,并得最终评价结果,确定因素集的权重,然后得出此分系统的评价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公益性的项目,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是不能用市场价格衡量的,依靠传统财务和经济的评价方式根本不能判断出项目的优劣,这些评价方式都没有体现出生态环境的特点,也不能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确定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南.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2014,4:29,41.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三台县 云台观 生态旅游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云台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境内,积淀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道教文化资源,它是四川省内第二大道观,规模仅次于青城山,同时又是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Ecotourism) 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Lascurain H. C.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1]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云台观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和措施,为实现该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 SWOT分析法简介

SWOT分析方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Stein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客观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产品开发中面临的现实情况的方法。[2]它通过对区域经济活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s )和劣势(Weaknesses)、所处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得出较为全面、准确的判断,制定出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相应战略和具体对策。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身有利的、值得发扬的条件,以及对自身不利的、应该避开的因素,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战略。简而言之,即:抓住机遇,强化优势,克服劣势,迎接挑战。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云台观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可以对云台观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清楚的认识,对其外部的机遇和挑战提高警惕,为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二、云台观旅游生态环境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宜人。云台观内植被丰富,以古柏、古榕树为主的森林景观有极突出的观赏性。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观独特的自然景观。云台山茂密的森林植被、丰富的负离子含量,造就了良好的森林气候环境,使之成为该地区的天然氧吧。

2.1.2 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三台县境内现存有古国遗址和大型汉墓群。云台观是汉族的原生宗教道教的重要道场,道教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景区周围上万株古柏、古榕与古道观交相辉映,是体验道教养生休闲文化的绝佳去处。云台观始建于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它是台湾全真教太一宗的祖庭,也是全省最大的游真武大帝的道场和川内第二大道教圣地。

2.2 劣势

2.2.1 交通条件不便利。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发展,其基本条件不仅在于拥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在于这些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程度。[3]云台观景区地处川中地区。因为西南地区的景区高速公路仍未建成,所以成都、绵阳、重庆等地区的客源达到云台观景区的旅途时间较长,未能对游客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2.2.2 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目前,云台观景区基本上没有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的相关场所和旅游接待设施。在通讯方面,景区的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设施仍未全覆盖,通讯条件不甚便利。

2.3 机遇

2.3.1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热潮,为云台观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社会大环境。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旅游的行列。1999年,国家旅游局以湖南张家界和四川九寨沟等为主要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出了“99生态环境游”活动,同时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召开“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生态旅游市场促销研讨会”,从而掀起了生态旅游热潮;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更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到25% ~30%,是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4]生态旅游的热潮为云台观景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社会背景。

2.3.2 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为云台山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在2007年四川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进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求各市都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十一五”时期大力扶持、重点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三台县委、县政府、旅游局及文化所等政府部门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位置,集全县之力,倾力发展旅游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云台观景区管理部门努力打造云台观的旅游生态环境,力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为云台观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必将促进其进一步开发、保护和持续发展,云台观的生态旅游也必定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3.3 假日旅游和周末旅游对景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成都不仅是重要的客源产生地,也是外省游客的重要旅游中转站。假日期间以成都作为中转地向全省发散的省外游客数量日益增加。不断改善的交通、接待和服务条件,使云台观旅游风景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云台观景区对于很多游客来说都具有陌生感和好奇感,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一探究竟,也将会逐步成为省内外游客节假日旅游目的地之一。

2.4 挑战

2.4.1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四川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云台观景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周围区域的生态旅游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情况下,如何在突出地方特色、生态特色上做文章,组合旅游资源,发挥品牌优势,形成竞争力是云台观景区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仅仅四川省三台县有云台山,河南焦作也有云台山,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所在的山系也叫云台山,陕西宝鸡和贵州施秉县也有云台山,这些地区的存在对四川省三台县云台山竞争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2.4.2 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即尽可能将更多的景点纳入旅程)、“狂风掠影”(即忙于摄影,留作日后纪念)等传统的旅游形式,他们更倾向于参与性强、教育功能强、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活动,这就表现出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目前,云台观景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不够,产品也很少;既没有一台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经久不衰的大型旅游娱乐节目,又缺少大众化的、游客参与性强的小型娱乐节目。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就要不断地创新,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娱乐项目,这给云台观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云台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3.1 科学定位,体现生态旅游和道教文化旅游的特点

在云台观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标准科学规划建设。在《三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云台观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云台观现有的良好的森林气候环境,以及作为全省最大的游真武大帝的道场和川内第二大道教圣地的优势,合理安排布局各种旅游项目,体现生态旅游的保护性、生态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加大力度发掘云台观的道教文化,营造一种道教文化旅游的氛围。

3.2 注重策划,努力提高云台观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最近在三台县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云台观景区已被作为开拓区域内市场的重要线路,成都、重庆的游客在逐步增加。有关部门应紧紧地抓住这个机遇,依托三台县境内现存的古国遗址和大型汉墓群实行联动发展,积极展示云台观景区的生态旅游形象,强化省内媒体的旅游推介作用,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一步提高云台观景区的知名度。还可以引入古老节日民俗活动,诸如元旦观日出、春节放生、上巳春浴、清明踏青、端阳斗百草、七夕祭牛、三伏观瀑、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朔望钟声等,也将为云台山的人文景观增添许多文化内涵。

3.3 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云台观的旅游服务质量

当今世界旅游业的竞争,关键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近年来,三台县始终把旅游服务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云台观景区管理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普遍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等质量建设活动,提升云台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文明程度。

3.4 加强管理,树立旅游者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管理是云台观景区各项工作之“魂”,景区的兴衰,关键在于管理是否得当,而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云台观景区有关管理部门应按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行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条例》和《生态旅游管理办法》,加强景区的管理,提高生态旅游的质量,保证旅游者的体验质量。[5]

要想保障云台观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景区管理者和旅游者的生态教育。所有的景区管理人员和生态旅游导游都应积极参加生态教育的培训,以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方面,导游应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在旅游团队进入景区前,交代生态旅游的注意事项,分发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和导游图。通过对旅游者进行生态宣传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使生态保护成为旅游者的自觉行动。

四、结语

全文通过对云台观景区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景区在内在条件中优势大于劣势,在外部环境中机遇大于威胁。因而,景区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以及潜在游客量大等优势,抓住包括国际生态旅游热潮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在内的外部各种机会,挖掘自身特色,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达到景区生态旅游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一个美好的和谐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Lascurain H. C.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 Mexico Journal1987(1): 13-14.

[2]Albert S G. Miner J. B. 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M]. New York: Macmilla, 1977.

[3]李天元. 旅游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5]俞义. 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4): 286-287.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5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流程;方案;监测技术

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对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流程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检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现在比较成熟的是3S技术,而所谓的3S技术,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遥感RS技术(Remote Sensing)。

4.1全球定位系统GRS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动态地跟踪被监测物体的状况,这一技术在监测动物及海洋生物生活习性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检测人员首先需要在被检测者例如狮子的体内注入特殊的晶片,然后再将动物放生,在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内,检测者都可以跟踪到这只狮子的行踪,从它的迁移情况,就可以掌握到狮子的习性,外界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到狮子的生活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在以前是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一头狮子生活几年的时间,和任何动物都不能,而有了这个百倍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我们就可以了解不同生物的内心世界,甚至能够看见另外一个神奇的世界,GPS全球定位系统除了能够跟踪动物,还可以跟踪无生命的物体,像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汽车等,监测人员可以监某一地区的汽车数量,推测出这些汽车的尾气排放量,过多的尾气排放量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将抗有着很大伤害,如果已经达到上限的话,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管制,例如单双号行车制度或者提高汽车销售税等等;

4.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大型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它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后方数据库和管理员四部分组成,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每一种地形、地理环境所存在的性质(这些性质由先关地理研究人员提供),管理员将搜集到的地理信息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内,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这些信息与原有的地理信息相比对,进而分析总结出所需要研究的这一地区的地理信息特点;

4.3遥感RS技术(Remote Sensing) :遥感RS技术就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范围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变化,分析得出此物体现在处于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馈,技术可以高空对物体进行扫描、拍摄,对信息的采集相当快速、准确,而且可以被遥感的对象有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状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例如,我们可以对大兴安岭森林采用遥感技术监测,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森林的覆盖面积是否减少,来推测是否有人在破坏植被,进而想出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进行处理,也可以对于大兴安岭上空气温状况进行监测,时刻注意是否会出现火灾等自然灾害,如若发现异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扑救,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来人力资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结束语:

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等各种生态系统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就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环境监测问题,人们意识到,对环境监测,在常规情况下一般采用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这种着眼局部的监测方法只单纯的测定了环境中的有害因子,不能对整个环境综合评价,而生态环境监测则可以对整个环境生态进行综合评价,对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6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 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大规模建设和总里程的迅速增加,近年来持续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基础条件。然而,中国目前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早在1996年,我国交通部就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笔者主要针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2 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生态系统结构受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路堑、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行为,容易导致植被破坏、沟谷消失和次生裸地的出现;这一现象随着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有数据统计显示,20%以上美国国土面积受到道路的生态影响。而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实际大于美国的道路分布,由此可见,长此以往,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破坏问题势必危及全国各地。

2.1.2 土地利用格局破碎化

受地形、预算等条件制约,高速公路多建设在地势平缓的土地上,而此类土地往往耕地比例较大。我国高速路段每公里平均使用沥青1000吨,这样的土地不可能再恢复为良田,而公路两侧的土地同样难免受到污染,因而高速公路对基本农田结构造成的重新分割和资源占用是不可逆转的。另一种情况下,设计方为响应我国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号召,设计存在形式主义,片面缩短里程,反而易出现强拉直线的情况,线位大量占用经济作物田。此举看似节约土地,实则浪费耕地。

2.1.3 水资源流失

高速公路在铺设过程中,沿线的河流改道、桥梁变更以及废弃材料滑入河道导致增大地表径流、影响原有河道的断面结构等,增加局部地表水资源流失的潜在风险。

再有,高速路段建设中的隧道开挖,也可能造成局部地下水下降。

2.1.4 有毒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营地生活污水、废油等垃圾进入沟渠、河道,造成水体污染;弃渣、剩余施工材料等建筑垃圾的堆放和散落,则会污染周边动植物栖息地,甚至直接造成动植物死亡。

2.2 运营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沿线生物种损失

高速公路通车之后,防风带等廊道以及路段本身,都对公路两侧的生态环境具有分隔作用,阻碍了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等生物的活动范围和繁殖;夜间行车灯光则会对动物造成惊吓,干扰其出没。再者,自然环境中水泥路面和路基的植入,加上运行期间的粉尘、二氧化碳和汽车散热,使得公路及其侧边出现小气候特征,并聚集新的次生环境适应种群。二者结合,对沿途生物造成物种隔离,使得生物多样化水平下降。

2.2.2 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废气以及公路扬尘,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2.3 噪声污染

高速公路作为货运的重要途径,其路面上载重车密度尤其偏大,较之普通路段更易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我国交通发展迅猛,实际交通量往往在三到五年内突破工程预算中的设计交通量,导致降噪效果不足。

2.2.4 水体污染

散装、泄露的货车,运送重金属等具有污染性的货物时,必然对沿途径流造成污染;再者,部分使用劣质沥青的路面,其水溶性往往对路面径流雨水造成污染。公路径流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堆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2.2.5 荒地生态环境影响

现今我国高速公路的线路规划已有避开耕地、林地的理念,然而荒地的生态环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荒地仅仅是不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其实生态系统结构较之耕地更为复杂,大面积荒地往往可能有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物种,因此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保护价值。

3 思考及对策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交通运输功能与格局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如不及时对现有建设进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避免途径,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威胁是长效性和积累性的。

3.1 认真规划景观设计,提出工程设计要求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和修建时,要与环境相适应,考虑选址位置,优化设计方案;连接线多用老路,减少新路的挖掘,废渣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开采。

在规划绿化设计时,不能套用现成的景观设计方案,而必须结合项目区域的实际,绿化方面选用成活率高、降噪性强的树种和草种;在处理物种隔离的问题上,要预留专项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动物通道。

3.2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适应潜在变化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建造过程中,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做好主动预防工作,避免环境破坏后才进行事后治理。在此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十天高速公路鄂陕界至安康段部分标段的施工中采用原始的马帮运输施工材料,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

此外,有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思路,适应新生态观的保护意识,不再把项目工程的影响视为需要控制在最小程度的破坏,而采用“融合、平衡、适应”的积极态度,将施工措施调整为能够与环境互动甚至对环境产生正面改善功能。

3.3 做好环境影响后测评,建立长效考核制度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高速公路运营三到五年后,对项目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客观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我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各项考核往往止于竣工,而未观测长远影响。这对于各有关部门的警示和约束作用是不够的。

4 结语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迅速。十一五期间,随着新版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提出,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力求达到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历程掀起新的篇章,是今后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6-17

[2] 蔡志洲编译,公路项目环境评价中的生态观点[J]. 国外公路,1995,15(2):38-401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7

【摘要】为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中应注意保护好景区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政府要严格按照环境管理法规的有关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加大投入。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环境有效保护对持续发展旅游业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持续发展

当今,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旅游资源与环境日渐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依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政府要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要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就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状况和旅游者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科学调度,建立预防、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实现预警与调节双保护。即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信息接收、处理网络,及时监测各主要旅游线路及主要景点旅游活动状况、接待能力变化情况、环境生态变化、旅游者及当地居民心理感知度情况,准确及时地反映出环境承载力的现状,为管理机构及时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为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3.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通过旅游企业、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及景区固定标示牌等加大景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大旅游环境保护的投入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补偿费,即从门票收入中取出部分资金用于旅游环境保护的投入;此外,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6.对旅游区的经营管理者和导游要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提高环境素质景区内要配备齐全的环保设施,尤其是垃圾收集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要及时清运,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破坏环境的游客行为,景区要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情节严重的给予适当的处罚。导游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环境素质,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游客进行环境保护。

7.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的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8.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要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9.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8

一、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混淆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能缺少园林设计,但是很多的设计人员分不清环境设计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区别,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认知上发生了混乱,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失误。园林的绿化设计与别的土木工程不同,在艺术性与内涵方面明显要比其他的工程要更加丰富,需要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园林设计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城市的环境设计与之不同,环境设包含的范围明显更大,是对某个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的布局,其中包括了对还区域的园林和绿化的设计,还包括了某一部分的设计与其他设计之间的联系和協调性。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是要针对整个区域的建筑和绿化等条件进行整体的布局设计。 

(二)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矛盾 

在对生态城市的环境进行设计时,由于各个设计的部分不尽相同,加上设计的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在进行设计时经常会存在某一个部分设计完成之后发现与整体的设计不协调。生态城市是一种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但是由于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太多,设计的范围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时经常会将一个区域进行分割,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域进行设计,使得某个部分的设计功能过于突出或者与整体的设计不相协调。环境设计是一个整体的设计,要求的是设计中的每个部分都互相协调,每个区域的设计都会对周围的其他区域或者其他建筑产生影响,破坏整个区域的设计。 

(二)利益问题 

当前我国提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利益问题始终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这些都是关系到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时,需要面临着环境建设中建筑物的设计与绿化设计之间的关系,还有对传统建筑和景观的处理方式,当前经济至上的发展观念仍然存在,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就会面临着诸多的选择,要对传统元素的保护与利益进行选择。 

二、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内容 

(一)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是环境设计的基础,空间设计在图纸中难以体现,答案是实际的设计中是真实存在的,是立体的,在这样的立体格局中,人们要进行工作和生活这些都离不开空间的布局设计。空间的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施和绿化的设计,建筑设施作为空间感强的部分,是空间设计的主体,建筑设施的高度、外观和功能都对整个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设计时出现了失误,不能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协调,就会导致布局的空间感丧失。 

(二)绿化设计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的深度逐渐加深,城市中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使得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城市中的绿化面积比例减小,城市的建筑设施过多,给人以压抑和沉重的感觉,不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提高。城市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对人们的心理状态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给人们以舒适、放松的感受。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很多的居民都具有极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对于他们的精神状况和身体健康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的环境设计中进行加大绿化设计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在进行城市的绿化设计时。设计师要针对各个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移植,在保证树木成活率的同时也使得植株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三)水体设计 

城市的环境设计离不开水体的设计,水能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条件,还能够调节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生态系统循环带来有利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的水污染,使得水体的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受到极大的危害。水体设计时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根本,在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中进行水体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清洁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用水环境,而且在保证居民用水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水的循环利用,最大的程度上节约水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除此之外,水体的设计本身也具有优化环境,提供观赏景观的作用,进行水体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美感,还能够使居民身心放松、愉悦,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结束语: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普遍的城市建设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环境设计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想要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加强对环境的艺术设计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沛锋.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分析[J]. 大众文艺,2016,16:68.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9

1.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认识

始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到现在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始终存在,虽然早已有各种声音警示我们重视环境保护,从1981年美国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出版,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再到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分量越来越重的报告和文件都向世界展示人类对环境的担忧和环境保护的任重道远。从最初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延伸,也展示了人们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动的广度。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话题就一直处于热议中,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将导致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一些不可逆的生态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出警示,避免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发展。意识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后,如何测度和评价可持续发展并指导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就迫在眉睫。各类测度指标应运而生,所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中都把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所属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合作提出了高度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模型,解释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同时选取了25个表征着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的指标,构成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除了国际的各种组织提出相关测度指标外,各国也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指标体系。2017年12月19日,中国首次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研究对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CSDIS)。

1.2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难关

人类追求经济发展,推动贸易全球化的结果是财富的不断增长,是贪婪和赚取的不断满足,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时间之久,影响深度之大都是生态环境向人类发出的警示。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使得各国都不可能独自面对生态环境,只有大家共同行动起来,才可能给我们和子孙后代留有一片蓝天。虽然各国都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环境改善,但是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问题发生了区域性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国际贸易更多的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这种区域化的调整并不能改变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延缓了发达国家环境恶化的脚步,但是发展中国家就要首当其冲的承担环境的“回馈”。

1.3生态环境发展的战略思考

20世纪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只要我们放眼未来,则经济问题就绝不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问题。”但是,当今世界面临着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此,只有摆正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凯恩斯的愿望才能真正实现。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效处理以下问题:首先,我们要理清生态环境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状况的关系问题,要充分做到各司其职。国家机器要避免环境监管过程错位和缺位问题;市场运作中要防止利益诱导下实际环境保护被利益架空问题;社会全方位参与环境管理中心的责任不清,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充分协调国家、市场和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做到环境保护中“不缺、不漏、不扭曲”。其次,要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期的战略部署,要让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稳定而持续增长的注意力。要在制度方面设立长久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保制度不因部门领导人的变更而变化;同时需要加强地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建设,完善局域范围的环境立法。最后,我们要具体落实优化空间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建设要先解决空间开发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根源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同时我们要放弃沉重的发展包袱,调整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问题分析

2.1可持续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满足后展的需要。国际贸易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的实现要求国际贸易与社会效益、经济环境等密切相关,并相互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传统能源密集使用生产的商品在国际贸易的比例下降,新能源成为国际贸易追逐的方向,抢占新能源市场是国际贸易关注的重点;国际贸易的地区格局也发生变化,技术壁垒引导下的国际贸易促使贸易向发达的技术强国集中,由此还会引发贸易参与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对比变化,并促使贸易规则发生相应变化。

2.2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2.2.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要素存量不均衡

经济全球化通过带动商品的跨国流动替代要素的跨国流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世界提供附加价值较低的要素密集生产的产品,发展中国家以高消耗要素为代价融入国际贸易,短期带动经济增长,长此以往,要素的稀缺性更加突出,尤其是不可再生得自然资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之间资源存量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本国资源压力,采取以国际贸易的方式进口资源,从而实现保护本国资源的目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过分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2.2.2全球技术引领的创新资源的集聚加剧资源的不均衡

十年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为了自保都不同程度进行贸易干预,海外投资减少,国际市场需求放缓,这些都引发人们对贸易增长的担忧,传统的比较优势的影响力日渐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创新资源成为贸易和经济关注的焦点,基于资源创新的科技研发投入也在大幅提高。作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欧盟和美国及日本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数据表明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潮流,但是全球创新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凭借在创新投入中的雄厚资金以及良好的创新产出加之极高的产出回报继续引领世界创新浪潮。发展中国家近几年也加强了创新投入,但是在科技影响力方面明显弱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期在技术领域内以来技术转移,在商品生产周期中处于模仿国地位,这种技术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不可回避的意识到,在创新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竞争劣势日渐突出,尤其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愈发明显。由“技术鸿沟”所引发的新能源产品也表现出高度的集聚,异军突起的新能源贸易也主要掌控在发达国家。

2.3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鉴于经济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支出之一,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一国对其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是经济量化发展的表现,在中国经济从“重量”向“重质”发展的转变中,生产结构调整首当其冲,原本廉价要素的高投入使用的商品出口结构也要予以改变,积极推进新型资源建设,减少不可再生资源需求。坚持可持续贸易发展的战略,要求重新审视和处理各个利益主体的冲突,将国内生产和国外需求有效结合,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统一的把握。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们要重视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绿色的营销理念和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外贸企业营销决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这是绿色营销首要的考虑。基于绿色生产及营销的考量,外贸企业需积极生产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采用先进技术改良生产,利用先进的生产理念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生产和管理的改革,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在绿色物流方面,企业也要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的支持,优化物流布局和规划,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注重对运输车辆的养护,使用清洁燃料,仓库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通过贸易的生产结构优化,配以绿色营销和管理,借助绿色物流的推动,实现贸易全流程管理的绿色观念。推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助推生态环境的优化。

3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分析

自2018年1月中国正式实施禁止“洋垃圾”进口以来,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也相继对“洋垃圾”宣战。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促使人们重新看待国际贸易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促使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良性协调发展,这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3.1可持续发展下,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1.1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助推环境保护的实施

国际贸易促使贸易各国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精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国际间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达到产出增加,经济增的目的。同时有效利用国际需求,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促使本国产业结构技术升级,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助推本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根据Urossman的实证研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污染水平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当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欲加强烈,一方面,人们会在消费领域内选择绿色产品,这种绿色消费的理念降低了消费品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人们选择“用脚投票”的行为在带动优势资源集中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强化对环境的保护。贸易中的原产地要求具有向进口国消费者提供物品原产地的准确信息,给予生产国的生产者提供市场差别化的同时,也在一定领域内促使人们对国际贸易商品的生产环境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在选择生产时就要把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环境成本也就成为生产成本不可忽视的构成。

3.1.2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不仅为贸易生产提供优质的生产基地,确保生产的商品迎合全球消费者绿色要求;优质的环境资源直接参与贸易,另一部分的环境资源可以通过人类劳动对环境资源的改造转化而适应贸易需求,这部分是发展中国国家参与贸易的主要构成。例如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国家利用原产地的影响力而拓展国际贸易,新西兰的奶源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吸引消费者的跨境消费,而且在产品出口方面也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促使贸易得到健康发展。

3.2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困境分析

3.2.1外溢性的生态环境会使贸易的全球“搭便车”行为扩张

当一项经济行为主体在实施自己的行为时对外部其他主体产生成本或收益的不对等问题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而生态环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其成本和收益的外部性,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迁徙主要表现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的战略转移短期内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这种经济发展的代价却是落后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国际间流动会使一些“携带”的污染源也随着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贸易中这种主观或客观携带的污染源却由于技术、政策等因素而不能得到市场有效的监管,从而不能在源头防止生态环境的跨国界污染行为,正是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以及人们的短视现象,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一国难以主动在贸易中强制约束生态环境的跨国界影响。

3.2.2追求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导致生态环境的极端变化严重阻碍贸易的正常进行

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快速经济增长的要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粗放型经济和贸易增长,经济总量在增长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埋下重大隐患,而且这种环境的隐患没有被有效重视就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环境恶化的极端影响,例如稀有物种的绝迹,不毛之地的增加和厄尔尼诺现象的频发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如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将会使之受到不可逆的影响,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使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和贸易中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环境的制度和政策,将使原本“虚弱”的生态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的破坏,而生态环境的这种恶化会使资源稀缺性更为突出,也会受到各种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贸易条件恶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