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集锦9篇

时间:2023-12-27 15:51:13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1

关键词:公共科技政策;代际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3-02

伴随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超出人类可掌控的范围,从而给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造成冲击,直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性的共识问题之一。但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和科学技术。所以,在人类发展不可能退回到原始或农耕时代,如何在人与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变为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与评价。公共科技政策是对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群体认知,直接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话语程度。因此,从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维度,可以为寻求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公共科技政策及其功能

科学技术的线性不可逆发展,使其成果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表现出不可逆性。公共科技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政府为了提前干预、预防和弥补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能造成的负面作用,通过制定一系列干预、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开发,及促进科学技术社会产业化的政策的总称[1],是一种综合化的理论体系。

除了高尖端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的主体范围还局限在一定科技工作者范围内,更多科学技术伴随可认知主体的范围扩大,对其产生的社会变革力及潜存影响的认识也逐步走进公众的能力范围。所以,对于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降低其对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如何合理避免其对人类的社会生存利益的负面危害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所涉及的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工作,这种相应的话语权已经开始具有大众化的趋向。

公共科技政策虽然在其制定过程、具体执行和后续监督等环节,都要以政府的社会统筹作为核心,但对于如何调整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以及能否最终实现发展需要,则离不开科技公共政策所取得的社会认可。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预估性。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后果,是超前于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而存在,公共科技政策真实反映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和预防可能存在的危害,则必须要具有预估功能。第二,共识性。公共科技政策的形成,不是以单一政府或单个部门发展为准绳,而是要以社会共同体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整体认识与评价作为条件。这就决定了公共科技政策在具体形成和实施中,是对社会公共群体关于科学技术认识共识的直接反映,“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2]。第三,干预性。公共科技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而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类无法准确预测科学技术造成的各种社会影响,尤其一些影响甚至还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公共科技政策及时干预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

由于公共科技政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理性化认识。所以,尽管核能开发的科学技术、基因编辑工程的科学技术、纳米创造与应用的科学技术等等,大众对其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十分有限,但这类技术对人类发展可能造成的未知影响,却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共科技政策而引起关注。尤其,对这些涉及人类社会长远生存利益的公共科技政策,人类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公共科技政策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不能违背人类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二、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解读

从代际发生学的角度看,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管,都是在“当代人”内完成,满足的也是“当代人”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但是,受限“当代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不足,尤其对高尖端领域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的预防和控制,反而促使“当代人”在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不仅将自身带进发展困境,也对长远发展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公共科技政策如何实现“当代人”的生存目的,又不能危及更长远“后代人”的利益,就需要将历史中未出场的“后代人”的话语权考虑到政策带来的影响之中,“承认未来世代人的主体地位,自觉树立起代际责任意识”[3]。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的社会效应符合代际关系的延续性,在公共科技政策形成、实施和监督中,代际伦理的考量成为重要的维度之一。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2

【关键词】科学技术;犯罪;科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噩梦,成为威胁人类社会的“恶魔”。虽然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侦破犯罪现象,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犯罪的也是屡见不鲜。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不断更新犯罪形式,我们如何理解二者微妙的关系。

1 科学技术与社会犯罪的综述

1.1 犯罪存在的原因

所谓犯罪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规范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害性或有害的行为。究其产生的原因,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认为犯罪是现代化的一种必然的代价,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原因。由于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显著标志就是其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活动中,一切行为都要受经济因素所操控。所以犯罪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归根究底在于人们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

1.2 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规律的实际能力。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2 犯罪利用科学技术使其成为帮凶

2.1 科学技术改变了犯罪的传统方式,使其多样化

犯罪技术的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犯罪工具的使用, 传统的犯罪大部分是以“刀、棍、毒药”为主要使用工具,或者是徒手,以武力甚至暴力的形式来获取自己欲求,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广泛的使用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犯罪方式,利用知识、信息、技术资源进行犯罪,如使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利用化学知识配置毒药;或者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移动电话进行盗码并机;运用生物技术等,不仅其结果涉及范围广,犯罪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犯罪形式不在是以往的简单化,而是具有复杂化,多样性。

2.2 科学技术提高了犯罪主体的质量

无论犯罪形式的变得如何多样化或现代化,其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犯罪行为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就犯罪人如何掌握科学技术进行犯罪的原因如下,首先,科学技术知识的下泄,使传统的犯罪分子获得了大量现代科技知识,导致其犯罪手段的现代化,其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使犯罪主体的文化层次和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再次,由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张力,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分子被迫流入犯罪者行列,改变了传统的犯罪人结构。正因如此,犯罪主体掌握了大量的犯罪科学技巧,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犯罪行为人所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必定会远远超过原有的犯罪模式。

3 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侦破犯罪的效率

3.1 科学技术是侦破犯罪的必要手段

有人把侦查和犯罪比作一对双胞胎兄弟,因为有了犯罪,才有了侦查,可以看出这对兄弟的关系并不好,侦查的任务是反犯罪,而犯罪也必然要反侦查。那么随着犯罪形式的日趋智能化、现代化必将给侦查破案带来了阻碍。传统的侦查方式已经解决不了全部的社会犯罪出现的问题,靠第三代的猫是很难抓住第五代的老鼠的。所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犯罪形式的日益科技化,科技侦查必定是解决社会犯罪的必要手段之一。

3.2 科技技术为侦破犯罪提供了有力证据

科学技术是侦破犯罪的“第一战斗力”。在侦破犯罪的过程中,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成果,可以发现和获取犯罪线索及证据。科技侦查作为查清犯罪事实的一种重要的新兴的犯罪侦查方式,其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比如在侦破刑事犯罪中可以应用到法庭人类学、法齿学、血液学、毒物学、指纹学等和一些先进的死因分析、尸源鉴定、死亡时间、DNA鉴定等技术,这为提取物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 正确看待科学技术与犯罪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

4.1 对潜在危害社会的科技加强技术控制

任何一种科技都具有潜在危害社会的潜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科技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而阻碍社会的进步,我们必须对某一科技进行一下利弊的权衡,因此不是每一项科技的创新都必须被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所获知,国家必须对一些潜在弊大于利的科技进行技术上的控制,以确保该项科技不会被犯罪主体所利用,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比如核聚变和一些放射性元素的研发,还有在现实社会中犯罪主体使用的枪子弹药,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是自制的,那么对枪子弹药研制的技术方面就应加强技术上的控制,减少制作枪子弹药技术的可知性。

4.2 对科技犯罪行为实施法律控制

法律是制约犯罪的一项有力手段,对于解决犯罪问题,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仅凭科学技术的完善是无法做到的全面预防和解决犯罪行为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法律在控制犯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犯罪行为的日益多样化和科技化,完善法律势在必行,制定相应配套性的法律、法规,对犯罪行为定具体的法律条款予以惩治等等将有助于防范犯罪分子钻法律的空子,使法律更加科学化、严谨化。

4.3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教育和管理

通过对犯罪的理解我们可以确定犯罪的真正根源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被科技环境所影响的人,所以说要想反过来使科技解决犯罪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以人为本,只有掌握了人,调节好人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犯罪问题。对社会人群进行教育管理,应注意把握控制力度,保持必要张力,不能过于教条,这将阻碍人们对科技的创新能动性。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心理问题。一个犯罪人的心理决定了他的犯罪动机,一个心理扭曲的人也往往会走上犯罪这条不归路,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对他人健康心理的培养。

5 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针对犯罪时,它既是第一破坏力又是第一战斗力,它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工具,一种武器,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是不胜枚举,但是我们需要客观的看待科学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理智的看待科学技术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趋利避害。运用现代科技理论广泛开展技术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育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日趋加快,知识总量每三到五年就要翻一番,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人们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因此,如何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提高学习效果成为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特征的教育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强调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规模。实践证明,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实现了其初衷,很多人对其大唱赞歌,极加美化。但我们有必要对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教育技术做出辩证的思考。

一、对多媒体化发展的教育技术的辩证思考

多媒体通常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多媒体计算机和与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等。它具有超文本、超媒体功能,而且还可以使文字、声音、图象等一并显示,具有化动静、化虚实、化快慢、化大小并且存储员大、交互性强、信息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因此有人认为多媒体将取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粉笔、黑板等其它媒体,并且多媒体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等等。多媒体真的那样神奇吗?真的就是“万能”的教学机器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一)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而非多种媒体组合而成的全能媒体

我们认为,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或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人人适用、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所以,媒体的有效与否要看特定的教学情景和学习对象等,各种媒体教育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应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我国开展多媒体教学仅有几年的时间,正因为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偏差,把其看成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标志,所以各单位纷纷申请巨额资金,购置多媒体教学系统,装配多媒体教室,出现了多媒体“热”的怪现象,而且目前这种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对此,我们认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本无可厚非,没有必要的硬件设备做后盾,要搞好多媒体教学是不可能的。但有的地方购置了设备后,对其倍加珍惜,在教学中根本不舍得使用,平时用布一蒙,仅作为参观、观摩和迎评的样品,这样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而且也阻碍了多媒体进入课堂。

(二)硬件和软件能否同步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综观全国上下,可以说,真正适合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课件可谓凤毛麟角,已编制出的课件绝大部分是一种课本搬家的形式。另外,商家为了赢利而编制的课件因缺乏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的参与,所以根本不适合课堂教学。同时,由于多媒体涌人教育领域速度太快,使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的思想和技术准备,而课堂教学目前仍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已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符合课堂教学,而教师又不能自行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的情况下,多媒体不是空有躯壳吗?如此,又如何实现它的作用呢?最后,正像有些学者所担心的那样:既便我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学习效果显著,为获取知识而疲惫不堪的痛苦消失了,别的痛苦是否会来补充呢?我们认为,教育应是促进入全面发展的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灌输,知识的丰富并不等于人格的完善,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丰富知识而人格不完善的人不胜枚举。因此,即使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使人们获取知识变得容易,我们也应该对多媒体的利弊作出必要的反思。

二、应多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使用信息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网络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有其必然的原因。

(一)网上信息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再生性

因为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阶层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都可以在彼此免费的情况下获得别人的信息,相应的,他们也要无偿地为他人提供资源,所以网上各种信息应有尽有。其信息容旦之庞大、呈现形式之多样、涵盖范围之广是人们难以用数字表达的。而且,网上信息的增减与内容的刷新依据主题的变更和事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而再生新的信息。

(二)网上信息的交流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

任何人都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说或做几乎任何希望的事情,与世界各地任何上网的人联络,自由访问各种信息资源。网上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无论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体现了网络的创建者和用户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信条:进入计算机网络应该是无限制的,所有网上信息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网络不受任何权力机构的限制。

(三)网上人们的交流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人与人的交流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往往难以克服现实的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质量的差异和文化层次的高低这样一些障碍。而在网络空间,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等现实社会无法回避的矛盾,进行一些相对单纯的、非功利性质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交流双方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因为人们的交流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深藏的气质,这使相距遥远的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更加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流。

三、有必要关注并积极思考智能化现象

智能化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NOTO有关AET研究项目所着重研究的八个问题中,有四项都与人工智能有关,即:任务分析与专家系统、个别指导策略与学习者控制、学生模型建构与错误诊断、微世界与问题求解等。

之所以产生人工智能热,是因为其“拟人”的特点与功能所致,即智能机器能够执行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思考、规划、学习与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并且在语言处理、自动走理证明、智能数据检索系统、视觉系统、问题求解、人工智能方法和程序语言以及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提出的是专家系统,它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某个领域一个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需要专家解决的复杂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与专家系统进行“咨询对话”,向其提出问题并得到学生希望的解答。于是有人重新提出“教师将被取代、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学校将要消亡”的论调。分析一下这种论调,一方面显露出教师在某些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但另一方面这是一种“技术至上”的偏向表现。

四、在都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丰富学习内容、开阔知识领域;节约师资力量、交流教学经验;加速普及教育、发展成人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等,但它也确实已经和将要给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实现由我们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跳跃式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技术的普及应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观。

(一)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的结构观。我们知道,技术由外向内是由工具手段、方法技能和智慧经验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教育技术从结构层次上来看就应该由教育工具手段、教育方法技能和教育智慧经验三大要素由外向内有机整合而成。其中,教育智慧经验和教育方法技能处于内隐层,教育工具手段处于外显层。前者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性的而又客观存在的技术,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起到实实在在作用的技术。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外显的物质性的技术,更不能被后者所取代。

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离不开外显的工具手段,但归根结底更离不开人掌握的智慧经验和方法技能,正如知识经济的外在表现是高新技术,而内在核心却是高素质的人才一样,教育技术的核心归根结底是掌握教育技术核心层的人,人对教育技术起最终的导向作用,决定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第教育技术结构的把握应把对人的理解放在首位,而现实中出现的对教育技术结构的错误理解是导致人们“重”某些方面”、“轻”某些方面的主要原因。

(二)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的价值观。回顾教育技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技术价值观经历了从人文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到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的转变。从哲学意义上讲,人文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以价值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技术的人文价值;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以工具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技术的科学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纯粹价值理性的思变和无为以及工具理性的失衡和异化。

目前,人们对教育技术只看到其物化层面的强大优势,如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交互化和虚拟现实等,忽略了教育技术的人文价值,结果导致了教育不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学生第完美和健全人性的追求,从而造成学生品德、人格、情感教育的荒疏和缺乏。如上所述的教育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很好的印证。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的价值观应该实现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三)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观。从对教育技术的结构认识,我们看到人最终决定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人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是在某种规走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因此,由人决定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必须是教育技术的内隐层和外显层的协调、全面发展。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何梁何利基金奖 医学科研 新时期 人才培养 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20年前的春天,满怀着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高尚情操,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鲸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依据香港普通法,创立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慈善基金―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奖以其鲜明的宗旨、规范的运作、严格的标准、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评选记录,在社会各界赢得了一致赞誉,在国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学科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部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研究机构,科研院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5个分所)、7家R床医院,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医学科学院。总结分析医学科学院在何梁何利基金奖中获奖情况,有助于宣传我国奖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的政策,激励医学科学院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医学科技研究,取得更多的成果,获得更多的奖项,同时为医学科学院系统的科研奖励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医学科学院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奖概况

何梁何利基金成立20多年来,已经奖励了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和产业领军人才1048人(1994-2014),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社会科技奖励。据统计,何梁何利基金20年来的获奖者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0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884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34位。截至2014年,医学科学院共有17名专家学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奖领域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药学”三个个学科,获奖人数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居全国第四位。获奖人数占所有获奖者的1.62%,占全国医药卫生系统140名获奖者的12.14%[1]。

获奖者主要分布在医学科学院所所属北京的三家临床医院和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5家单位共计11名,占全医学科学院系统的64.7%,其他6名获奖者分布在京内其他7家单位。学科分布方面,17名获奖者分别分布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3个学科领域。年龄性别分布方面,获奖者中女性2名,男性15名;获奖时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l岁,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随年度呈下降趋势。

二、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奖者对科研院科技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一)培育领军人物,提升医学科学院的影响力

1994年以来,何梁何利基金奖在把握科学前沿、引领学科发展、抢占科技制高点、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在何梁何利基金的支持下,科研院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下称“获奖者”)大多成为各自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有的获奖者获奖后被评为院士,有的获奖者获得了部级科技奖励,并逐步成长成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学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据统计科研院2002年以前的获奖者大多是院士,同时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与领军人物。2004年起,科研院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的获奖者年龄趋向年轻化,例如,2005科研院的获奖者年龄为41岁,2007获奖者年龄为45岁。科研院部分获奖者在获得奖项后两年内当选院士,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获奖后成为院士,使得科研院院士队伍年轻化,改变了过去院士队伍老龄化的趋势,为科研院的医学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科研院相关学科的带头人,同时也成长为国内各学科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20年来,何梁何利基金奖奖励了科研院一代英才,为科研院的发展打造了一支领军队伍,也涌现出一批在科学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引领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家。获奖者在国际学术界不断地发出中国的声音,提升了科研院在国际医学药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推动学科发展,有效促进了医药学发展

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励在自然科学的某一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者,有效地促进了科研院学科发展。经过20年积累,获奖者成为科研院学科发展领军人才,对我国医学药学领域的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科研院所属某临床医院妇产科两位专家先后于1995和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两位获奖者为我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因为两位获奖者的卓越贡献,使得该临床医院妇产科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科研院所属另一家临床医院在心血管领域有两位专家先后于2004年和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两位专家在心血管外科的医疗和临床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提高临床疗效、疾病防控以及心肌修复增殖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推动了我国心外科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科研院在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方面,先后有多位专家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为我国的药学、基础医学及公共卫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 着力国家战略需求,争当科研院创新驱动发展“先锋”

何梁何利基金奖的获奖者对科研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奖专家领衔创建了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第一届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奖专家领衔创建了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何梁何利基金奖对科研院部级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领导科研院所属心血管病医院创建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并担任主任;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领导科研院所属肿瘤医院创建了国家癌症中心。除此之外,在科研院获得部级团队项目资助中,获奖者多以首席或召集人的身份出现,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863”,“973”,卫生行业基金等。

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为科研院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在高水平文章发表方面最近十年获奖者在IF>15学术期刊20多篇,包括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Cell、N Engl J Med、Lancet、JAMA, PNAS等。在其他奖项获得方面,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的成果项目也都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北京市科技奖等奖项。

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从根本上促进了科研院医学科技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充分显示了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是科研院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为科研院的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何梁何利基金奖对科研院科技发展的启示

(一)医学科学院在国内医学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何梁何利基金奖致力于表彰为推进我国的科技事业与创新做出积极贡献的杰出人才。获奖者都是各专业的领军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过重大科技成果,尤其是最近几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获奖者成果大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属于国际先进水平。从科研院获奖情况来看,科研院获得了医药卫生行业的12.14%的“何梁何利”奖,充分显示了科研院在国家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角色,表明在医学科研领域科研院汇集了一批国家顶尖人才。2004年以后,科研院获奖者年龄呈现不断年轻化趋势,这表明科研院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科研院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医学科学院所属各所院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

医学科学院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5个分所)、7家临床医院,分布在北京、天津、江苏、云南、四川、海南6省市。但获奖者全部集中北京的临床医院和研究所,其他地区还没有获奖者,这显示出科研院系统各单位科研水平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京外单位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2006年起,何梁何利基金奖为鼓励西部、内地、边远地区的区域创新,颁发给常年扎根少数民族地区,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蒙古族基层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各地区、该民族在该行业奖项零的突破。科研院有3家研究所分布在云南、四川、海南等地,并且每家研究所都独具特色,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因此,今后医学科学院应着力加强京外各所院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吸引广大科技工作者人才到云南、四川、海南等部地区建功立业,不断提高各所院的科研水平,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医学科技事业发展、为国家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三)医学科学院应培育青年领军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06年起,何梁何利基金奖在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基础上,增设了“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并分设“青年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奖励的导向是通过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近10年来,各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纷纷获奖,但是医学科学院至今还没有获得^科技创新奖,除考虑申报渠道、专业特点的原因外,我们不能不考虑科研院青年领军人物的相对缺乏及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今后医学科学院要着重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原始创新,大力支持应用性研究,加强与国家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体系的融合,攻关国家重大需求的项目,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研院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民健康提供坚实的医学科技支撑,为我们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结论

何梁何利基金奖经过二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已经成为一个得到国内科学界高度评价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科技奖励品牌,对医学科学院培育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推动学科发展、着力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科学院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何梁何利基金奖已成为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的杰出范例,与以国家科技奖为代表的政府奖相得益彰,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5

关键词:高职;科研;定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37-03

作为大学基本功能之一的科学研究是促进高职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其对高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高职科研的研究范围内,结合我国近十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当前高职科研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在总结我国高职科研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展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期在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科研对高职所起智力支持作用的今天,能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一、国内高职科研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对高职科研定位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都意识到科研的合理定位是关系到其在高职能否科学发展的关键,有很多研究者在探讨如何发展高职科研时首先讨论的就是对高职科研如何定位的问题,甚至还有很多研究者专门著文论述高职科研的定位。

在高职科研定位问题上,有研究者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技术”角度出发,将科研仅定位于应用技术研究,认为高职科研内容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应有自己的特色,前沿、高尖端的科研不适合高职院校实际,围绕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能力方面的应用型技术研发对职业院校而言更有优势。对此观点,大部分研究者都持相同意见,认为高职院校不应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其科研重点应是应用技术研究及开发,而应用技术研究则主要包括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企业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等。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士认为高职科研就是大量的具体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应当侧重于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服务。这样的定位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忽略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教育”职能而有所欠缺。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高职科研应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主,仅将高职科研定位于教学研究,这种观点在看到高职人才培养功能的同时,却忽略了高职的社会服务功能,并将大学三个基本功能的关系割裂开来,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为改变我国职教科研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2011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在这次会议中,与会者对职业教育科研的重点研究内容达成了共识。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的观点是,职教科研必须高度关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重视理论研究,规范政策性研究,提高决策服务的实效性;加强微观应用研究,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注重比较研究的针对性与本土化;注重实证研究,积极推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推动高职教育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改变研究领域对高职科研定位的不足有重要意义。

在高职科研定位上比较全面的观点是将科研看成一种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活动,根据科学与实践的联系程度可将科研分为理论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是科研,技术研发和教学研究也是科研,这是科研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水清,2009)。高职院校科研不仅要为教学服务,还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王忠双,2006)。高职科研包括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围绕高职教育实践的教育科学研究(肖贻杰、刘楚达、杨青云,2008)。高职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徐元俊,2008)。

(二)对高职是否需要科研的研究

《中国青年报》在2009年11月16日、23日分别刊出了《谁说高职院校不能搞科研》和《勿让科研成为高职院校的“短板”》两篇文章。文章刊出后,引起了职教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自此展开了关于“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问题的讨论。除了《中国青年报》,许多网站如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人民网、大众网、腾讯教育网等多家网站,也纷纷参与了论争。通过这次争论形成了持针锋相对观点的两大阵营。

就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高职需要科研,并为此专门撰文论证。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全国知名机械专家于德宏教授甚至认为职业院校搞科研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当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搞好科研及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的问题(于德宏,201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任君庆则认为科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在他看来,关于职业院校该不该搞科研如此基本的问题居然需要通过讨论才能认定,这本身就是一个讽喻(任君庆,2011)。贺贤士从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角度强调高职需要科研,认为高职不能丢掉“产学研”中的“研”,认为通过科研和企业结合,高职的生命力就会大大加强,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有更高的应用水平。在他看来,有的高职院校之所以办得好,关键就在技术,“研”关系到高职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的研究者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角度论证科研对高职的不可或缺。在他们看来,教学和科研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并有助于人才培养。2011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认为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助推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实施的时代选择。

但在大部分学者都已意识到科研对高职教育重要性的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对高职科研持怀疑甚至断然否定态度。有研究者认为科研不仅不会为人才培养服务,反而还会挤压教学时间与精力,所以高职不需科研,只要开展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就行了(熊丙奇,2009)。也有研究者认为,科研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中某种事物的规律、本质、原理和基本属性进行探索、论证的过程及其结论,是研究性大学的专利,高职的唯一功能是培养人才,认为高职只要从事一些技术发明、革新和改造就可以了,而技术发明、革新和改造是高职育人模式和办学目标,不属于科学研究。所以高职不需要科研,还是少提科研为好(王旭明,2009)。

(三)对高职科研现状的研究

对我国高职科研现状,研究者达成的共识是,他们认为由于我国高职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在科研上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看,职教科研工作明显滞后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领导的科研观、校内科研氛围、科研机制、科研条件和科研成果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和不平衡,科研管理过程重立项,轻管理,盲目照搬研究型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及评价指标等(崔昌玺,2010);二是从微观层面看,教师的科研意识及科研队伍素质都有待提高,职教科研与实际工作严重不符,研究过程只是写论文,以及“剪刀加糨糊”,而且基于经验性的课题居多,学科理论研究、职业教育时政类课题几乎空白。

(四)对高职如何开展科研的研究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研究者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科研工作:

1 对科研机制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都主张,为使科研更好地反哺教学,实现技术服务之职能,关键是要形成一套有利于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并行之有效的科研运行机制,如科研经费保障机制、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科研激励机制,要在制度层面上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提供保障。科研队伍建设及科研激励机制几乎是每个研究者在论述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时都会提及的途径,而建立和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科研评价体系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崔昌玺,2010)。

2 对科研方法创新的研究。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连绪结合该院科研现状,认为科研工作要想卓有成效,应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依托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以产学研为切人点,开展校企合作、科技攻关工作,这既可培养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师,又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出要将产学研作为高职科研切人点的不仅张连绪院长一人,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角度考虑,大部分研究者及高职院校都认同此观点,即“从应用型研发人手,教学和科研不能完全割裂,教学、科研、生产三者互相融合”,在发展过程中遵循“错位发展,校企共建,形成特色”原则(韦弘、黄晓东、唐锋,2010)。其中的错位发展、校企共建及形成特色也是为很多研究者所主张的错位原则、服务原则和特色原则。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有研究者认为高职应将科研融入学生培养之中,让学生参与科研(单强,2011)。

(五)对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高等学校比较纠结的一对关系,高职更是如此,所以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这一对关系的研究相对也比较多。除了少数学者认为科研会挤占教学时间与精力,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科研与教学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彼此依赖,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是中心工作,而科研则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居于重要的服务地位(肖贻杰、刘楚达、杨青云,2008)。在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上,研究者都承认由于高职教师教学任务普遍偏重,所以对二者关系的处理对高职科研工作至关重要。有研究者认为在解决科研与教学关系时,需建立教学科研渗透机制,找准教学与科研结合点,让科研成为教学的载体(王寿斌,2010)。也有人认为产学研可为教学、科研发展搭建一个互动平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促进高职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吴优芬、孙海泉,2005)。

二、高职科研国内研究的基本评价

(一)高职科研国内研究的基本特点

在高职是否需要科研的研究中,承认高职科研不可或缺的学者更多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角度出发分析高职科研存在的必要性,比较重视科研对人才培养及企业技术支持方面的服务功能,而反对高职进行科研的研究者更多地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将科研和教学割裂开来,将科研看成是一种与教学相对立的活动。另外,认为高职需要科研的研究者几乎都认为高职科研不同于研究性大学的学术研究,高职科研在定位时应考虑到高职特色,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应有高职特色也需遵循错位原则。

(二)高职科研国内研究对高职发展的积极作用

科学研究对高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促进作用和普通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应无二异,但因高职教育有异于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本应是一个无须争论的命题却在2009年媒体引发了一场争论。高职是否需要科研?高职科研应如何定位?高职在内涵建设中,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如何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到刀刃上,使科研真正成为高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之源?这些命题都有赖于对高职科研本身的研究。观点一般都是越辩越明,也只有通过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高职科研研究在直接引领科研发展的同时,也会间接推动高职的良性发展。如今,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已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及其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三)高职科研国内研究之不足

1 科研概念界定混乱。从广义上看,高职科研应包括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的职业技术科研和侧重于教育教学规律探讨的职业教育科研两大类,职业教育科研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研,这两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了整个科研活动体系。但在概念使用过程中,有研究者或将技术科研概念与教育科研概念混淆使用,或将科研仅定位于应用技术科研或教育科研,将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甚至还有研究者将科研与教研割裂开来,认为这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并提出“高职的真正‘短板’不是科研是教研”的观点(熊丙奇,2009)。

2 在高职如何开展科研的研究上,主要是以职业技术科研为对象进行探讨,如陈新一、许芳奎那样著文(《加强教育科研深化示范高职院校建设》,2010年)专门论述职业教育科研必要性及研究重点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比较少。

(四)高职科研国内研究之展望

1 虽然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在提升高职社会服务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几乎已为绝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在论述科研对高职发展不可或缺的同时,如何学习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成为制度,将科研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去实践是高职科研研究领域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6

一、广泛动员,组织党员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

(一)成立组织机构。中心党委高度重视此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及时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中心主任刘春燕为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确保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取得成效。

(二)召开动员大会。10月14日,中心党委传达了厅党组下发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赵敏厅长在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所作的动员报告,向全体党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具体了解了中心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步骤和方法。

(三)灵活学习方式。中心以各支部为单位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采取以党员自学为主,支部交流讨论为辅的办法,职工专题研讨等方式相结合,并把党员学习和职工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学习的实效型。

(四)开辟学习园地。为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中心在省科技成果转化网开辟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及时宣传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实质,报道科技厅等上级领导机关的学习动态和精神,交流学习心得和培训知识内容。通过专栏,党员和职工踊跃撰写心得体会,在专栏上累计发表心得体会达19篇,上报科技厅网站宣传累计达3篇。

(五)突出学习重点。根据方案安排,各支部布置党员重点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学习吉炳轩书记在出席院士专家座谈会上关于依靠科技推动龙江发展的讲话精神,《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省科技厅科技产业“211”工程等精神,并在党员和职工中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学习,大家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实质、核心、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为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打下初步基础。

二、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一)组织专题讲座。根据中心学习方案精神,中心主任刘春燕同志于10月31日在全体职工中进行了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构建和谐中心”的专题讲座,在职工中引起很大反响,职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为中心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进行专题讨论。按照科技厅总体安排,省科技厅指导组张有江处长等三人专门参加了11月5日下午在中心召开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活动,离退休老干部支部书记孙逍,中心第一党支部支委王士伟等11名同志先后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单位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心主任刘春燕同志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中心的具体工作安排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心应该在如何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省科技厅的指示精神;如何把学习变成实际行动,变成实践活动;如何提高单位和职工的凝聚力;如何提高把握科技工作的前沿和信息技术的敏锐力;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辨别力;如何提高中心以及职工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力等方面下功夫。最后,指导组张有江处长在讲话中对中心的工作,尤其务实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给予肯定,并参观了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大厅,同时对服务大厅功能发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三)开展知识竞答。为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中心党委设计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答卷,并于11月4日组织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竟答活动,中心党委根据49份答卷情况,尤其对在答卷中职工结合中心实际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8名同志给予了表扬。

(四)组织业务培训。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根据业务发展工作需要,11月14日,中心党委组织了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分别由市场管理部和成果推广部的负责同志分别就技术市场优惠政策宣传和合同认定登记的工作流程,科技成果推广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及计划项目管理流程。同时,科技会展、科技评估、计算机知识等相关业务培训活动将陆续展开。

(五)深入专题调研。为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开展,中心分三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广州了解技术转移工作情况,深入杭州学习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经验和深入农垦了解并学习现代农业和推广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活动,根据调研情况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六)开展主题活动。按照协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11月7日下午,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和上海、沈阳等5地组织开展了专题技术成果推介会,使“20*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科技馆在黑龙江建立了“分馆”;11月14日,按照事前部署,我们组织职工开展了“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如何构筑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大市场”的主题讨论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尤其对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大厅功能以及如何真正意义上建立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提出具体目标和实施措施。

针对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我们也认真查找不足,找差距,尤其按照科技厅党组和赵厅长的指示,转化中心还没有真正发挥市场中促进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服务手段单一、职能弱化等实际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并积极发挥在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三、坚持不懈,继续开展好科学发展观的下步活动和实践活动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中心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为转化中心第二、三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开端和奠定了基础。

下步将按照科技厅的统一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要求,作好中心学习实践活动安排,并结合学习活动和工作任务,加快发展中心各项事业。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和下步工作重点,转化中心将重点实施中心“12357”工程。具体是:

围绕1个目标: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使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窗口和孵化器。

抓好2个核心:和谐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大厅建设。

把握3个环节:围绕省委省政府和科技工作的核心,做好政府要求做的事;围绕政府赋予转化中心的职能,做好中心应该做的事;围绕社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做好社会需要做的事。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7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云计算;互联网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此文曾在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会议中宣读过。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晋硕士生导师,我虽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但对计算的本质都没有认识清楚,更不要提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认识了。现在却大谈这两门学科,我只能“诚惶诚恐”,但仍愿以自己浅薄的学识,和各位老师交流,期望指导。

一、引言

如何作好学问?这是每个科研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科学家、院士更多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学科方向,而我们小人物也经常思考自己的科研方向,从小处着手。党中央、国务院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支持广大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2012年,在与企业家座谈时,表示,“一个民族只有靠创新智慧才有希望,靠模仿抄袭是没有前途的”,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只能是一个学徒,他号召全社会为打造“创新型社会”[1]而努力。

纵观古今科学发展史,问题驱动仍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为了能尽快找到地震的方位,张衡发明了地震仪。牛顿面对落下的苹果,发出“是谁让苹果落下地”的疑问,奠定了他在物理中的地位。“赌徒如何获得更大的利润”的疑问成就了当今概率论。“如何更好节约时间”让华罗庚从纯数学家成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大家。当然,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一些简单问题来发现一个学科这样的“美事”难以再现了。学科种类越分越细,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好吃的肉”基本上已经被吃光,只剩下“难啃的骨头”。面对如此情景,科研工作者如何创新,如何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我们认为,当今学科发展体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A学科的问题往往可能在B学科得到解决。“跨学科”“大学科”概念被提出。管理科学与工程就是一门这样的学科,在工程管理所出现的形形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甚至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知 识[2][3]。文章试图就如何把计算机科学的一些技术运用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上提出一些见解。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目前研究的热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有所不同,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更偏重基础性、方法论的研究。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 还包括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史、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研究较少。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之后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 ,对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地结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与管理问题相结合问题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一直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内容,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张玲玲等采用计量文献的方法,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些整理[4]。在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点是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对策理论与模型、决策理论与技术、供应链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国内研究热点与国外略有不同。从以上研究热点可以看出,有的是直接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如知识管理中的数据挖掘、决策中的数据仓库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决策问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还有一些建模问题。有些是间接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如供应链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典型的问题导向的学科,提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需要数学、计算机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因此,管理科W与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

三、互联网时代给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尿布和啤酒赫然摆在一起出售。一个是日用品,一个是食品,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摆在一起。大名鼎鼎的沃尔玛怎么会出现这种随意摆放商品的不智之举?仔细考察,人们才知道“啤酒+ 尿布”的组合恰恰是管理者精心布局的结果,这样的放置使得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双双激增!

目前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大数据时代的决策问题。“啤酒和尿片”可以说是海量信息决策的结果。如今,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具有高速度、多数据、数据易变性的鲜明特点。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进行决策是个与时俱进的问题。

(2)网络时代下的博弈问题。如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市场行为的网络效应、小世界等,无一不是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运用到网络时代的结果。

(3)云时代下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解决了企业的供需问题,但在云环境下,面临随时涌现的问题,如何进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4)云环境下的数据挖掘问题。

(5)电子商务中产品自动推荐。网络时代造就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如何自动了解用户偏好,为用户进行产品推荐?电子商务下的自动信任问题如何解决?

四、结束语

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如果说工商管理重点关注管理的人文与艺术性,MBA(工商管理学硕士)的典型特征是将个人经验与企业家素质相结合的话,那么管理科学与工程强调的则是“科学”与“工程”,更注重硬性的事实和技术。相应地,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员相信事实、相信证据,对计算机与数学等硬性科学有融会贯通、纳为工具的能力。这个专业培养人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使人能够运用系统的思想,将一团乱麻的琐碎程序整理为一个系统,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发现真理。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2]马庆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69-78.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8

著名科学家朱光亚先生说:“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培养未来发明家的摇篮。”科技创意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对科技产品进行创意设计,让科技产品具有创新、新颖、通俗易用、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科技创意艺术是知识高速发展需求的结果,是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社会竞争力增强的必然趋势,国际化潮流的需求。另外,也是构建特色学校的特色道路的必然途径。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决定性因素就是教育。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因此,学校成了科技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如何做好科技教育工作,关系教育工作的成败。在此项目摸索中,通过我校实际工作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影响小学科技创意艺术的培养的因素。

一、科技需要扶持,创意必须营造

科技知识的普及不只停留在教科书上,要体现在学校方方面面的设施、教学、管理。完善的校园科普设施将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科技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宣传、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促进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

1.学校科技宣传。

科技宣传是学校科技教育的主阵地,是影响学生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的导向标。学校应增添多内容、多篇幅、多角度宣传板报,张贴多个科技宣传口号。营造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时刻都能参与到科技学习中来。

2.各学科命运共同体

现代社会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现代学校在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时各学科不能独善其外,每个学科都要融会贯通,在谋求本学科发展中促进各学科的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均衡的新型学科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科技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从课程构建开始规划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不能孤独地把科学教育独立一门学科体系。如美术教学与科普知识相结合,对科幻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总之,学科间能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对于科技创意有很好的孵化作用,在学生潜意识中不断萌芽、成长。

3.学校应当开展更多的活动、创造更多的渠道由学生接触科技活动

如科技节、科技活动、作品展示。定期开展的科技期刊、科技小报、科技板报。营造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内容、教育素材。学生只有接触更多的科技知识,就有更多创作的欲望。当今社会少不了网络信息的支持,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如何从网络中获取科技信息,为己所用。

二、教师科技素养好,学生创新意识高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教育都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大板块组成,受教育者学什么,如何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育者的制约。教师是科技教育主力军,对于科技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只有教师具有综合素质,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本人虽然综合素质不高,但读书以来就把科技当作自己的爱好来追求。读师范时,我就爱上科技,每一期的《奥秘》杂志我都读过,从那时开始对科技杂志中的插画着迷,也十分关注科技的发展。而且本人也热衷于绘画,是平面设计专业大专毕业。现在任教美术教师兼职信息技术教学,又负责学校的科技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科技创意艺术,教师需要科技与艺术素养多重素养,在这些素养中不一定很高,但一旦你具备了综合素质后对学生来说是受益良多。

其次,科技教育工作要有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因为科技教育在学校的课程中没有正式课程。很多科技教育教学工作都以第二课堂、社团等方式开展,每逢比赛还要加班加点,在这些很难体现科技教师的劳动量。而且,现在很多教师对工作产生了厌怠。因此,维持高涨的工作热情是科技教育工作动力所在。

再次,科技教育工作者能否有持续的教育能力、能否有持续创新教育源泉就需要有对社会感知能力、不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三、科技小苗需培植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科技教育工作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对科技创新艺术的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培育“科技小苗”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做好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观。2.扶持爱好科技活动的苗子,以点带面不断扩大。3.跨学科综合培养学生素质。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

四、活动平台的支持

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拓展多个活动平台。并做到校内外共建,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资助,帮助建立和完善科技教育活动场所。引进科普活动,如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等。

另一方面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比如到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普基地等场所进行参观学习。也可到工厂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它们的科普资源开展活动。

其实,良好的家庭教育、各类各层的科技比赛、社会科技活动群体等等都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五、激励机制的完善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科技创新艺术的发展,还要做到学校完善评比机制、树立榜样的作用、课程评价等。还有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肯定,才能促进科技创新艺术健康发展。

六、存在问题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9

关键词:问题; 先进制造技术; 前沿科学; 应用前景

论文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

(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在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由于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量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4)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和计算智能方法在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智能的发展。一类基于生物进化算法的计算智能工具,在包括调度问题在内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领域中,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有望在制造中完成组合优化问题时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方面双双突破问题规模的制约。制造智能还表现在:智能调度、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诊断等多方面。

这些问题是当前产品创新的关键理论问题,也是制造由一门技艺上升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突破,可以形成产品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2 现代机械工程的前沿科学

不同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产生新的科学聚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形成前沿科学。前沿科学也就是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之间的界域。前沿科学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工程前沿科学区别于一般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它涵盖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超声电机、超高速切削、绿色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创新的关键是机械科学问题还不明朗。大型复杂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和产品创新设计、智能结构和系统、智能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纳米摩擦学、制造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超精度和微细加工关键工艺基础、大型和超大型精密仪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基础、虚拟制造和虚拟仪器、纳米测量及仪器、并联轴机床、微型机电系统等领域国内外虽然已做了不少研究,但仍有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信息科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的面貌。因此,与以上领域相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会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

2.1 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制造信息科学

机电产品是信息在原材料上的物化。许多现代产品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信息上。因此制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十分重要。信息化是制造科学技术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们一方面对制造技术开始探索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本质,另一方面对制造技术本身加以改造,以使得其适应新的信息化制造环境。随着对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认识的加深,研究者们正试图以全新的概念和方式对其加以描述和表达,以进一步达到实现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与制造有关的信息主要有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这一领域有如下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1) 制造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大量制造信息向知识和决策转化。

(2) 非符号信息的表达、制造信息的保真传递、制造信息的管理、非完整制造信息状态下的生产决策、虚拟管理制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设计和制造、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的控制科学问题。

这些内容是制造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融合的产物,构成了制造科学中的新分支--制造信息学。

2.2 微机械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MEMS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类产品的袖珍化、微型化,成数量级的提高器件与系统的功能密度、信息密度与互联密度,大幅度地节能、节材。它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许多大尺寸机电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用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细胞;制造出3mm大小能够开动的小汽车;可以在磁场中飞行的像蝴蝶大小的飞机等。MEMS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技术全新的领域和产业,具有许多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通信、农业、生物医学、环境监控、军事、家庭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机械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早在1959年就有科学家提出微型机械的设想,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0μm的硅微型静电电动机,显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微小可动结构并与集成电路兼容制造微小系统的潜力。微机械技术有可能像20世纪的微电子技术那样,在21世纪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近10年来,微机械的发展令人瞩目。其特点如下:相当数量的微型元器件(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等)和微系统研究成功,体现了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种微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微细加工等技术已成为微系统的支撑技术;微型机电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在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科学。转贴于

目前对微观条件下的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微小构件的物理特性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等尚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只能凭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研究。微型机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微系统的研究正处于突破的前夜,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2.3 材料制备/零件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

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制造业和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应用,都会推进物质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21世纪中,世界将由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智能化的特性;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备快速、高效并实现二者一体化、集成化。材料和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拟实仿真优化是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及二者一体化、集成化制造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完成拟实仿真优化后可以减少材料制备与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实验性环节,获得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性能的要求,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电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形式。进而结合传统的去除材料式制造技术、增加材料式覆层技术等,研究多种材料组分的复合成形工艺技术。形成材料与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逐渐增长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的去材法和变形法机械加工的许多限制,加工过程不需要工具或模具,能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或零件。

2.4 机械仿生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一系列的新产业,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所积累的优良品性为解决人类制造活动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指南。从生命现象中学习组织与运行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是今后解决目前制造业所面临许多难题的一条有效出路。仿生制造指的是模仿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种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如果说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延伸了人类的体力,智能化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则可以说延伸了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进化过程。

仿生制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是生物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其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仿生制造的"自组织"机制为自下而上的产品并行设计、制造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生产系统的动态重组以及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自动趋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

仿生制造属于制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远缘杂交",它将对21世纪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仿生制造的研究内容目前有两个方面:

2.4.1 面向生命的仿生制造

研究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模型,例如人工生命、细胞自动机、生物的信息处理技巧、生物智能、生物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及生物的进化和趋优机制等;

2.4.2 面向制造的仿生制造

研究仿生制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与方法,例如:基于充分信息共享的仿生设计原理,基于多自律单元协同的分布式控制和基于进化机制的寻优策略;研究仿生制造的概念体系及其基础,例如:仿生空间的形式化描述及其信息映射关系,仿生系统及其演化过程的复杂度计量方法。

机械仿生与仿生制造是机械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生长成形工艺、仿生设计和制造系统、智能仿生机械和生物成形制造等。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大多属前沿探索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的特点,如果抓住机遇研究下去,将可能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今后应关注的研究领域有生物加工技术、仿生制造系统、基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组织工程学,以及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关键技术基础等。 3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P、日本的智能制造技术(IMS)国际合作计划、韩国的高级现代技术国家计划(G--7)、德国的制造2000计划和欧共体的ESPRIT和BRITE-EURAM计划。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九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现代制造生产模式会获得不断发展。

(2) 设计技术与手段更现代化。

(3) 成型及制造技术精密化、制造过程实现低能耗。

(4) 新型特种加工方法的形成。

(5) 开发新一代超精密、超高速制造装备。

(6) 加工工艺由技艺发展为工程科学。

(7) 实施无污染绿色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