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集锦9篇

时间:2024-01-03 10:56:10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1

关键词 手绘;快速表现;专业方向;勤学;感悟;心态;道法自然

手绘快速表现既是一种速写式的表现语言,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传达设计理念和思想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技法,它既是一种设计语言,又是设计的组成部分,是从意到图的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的升华。在赵平勇主编的《设计概论》一书中指出:“速写造型是一种最快捷方便的表现语言,设计师通过设计造型能记录被描述物的形体色彩,这些速写造型将为设计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资料。速写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快速记录设计师的灵感和构思,也是传达设计师意图、理念的工具之一。每件好作品的背后都有大量的速写记录着设计工作的每个步骤和阶段,这种能力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手绘快速表现较多的是运用钢笔、针管笔、水彩、马克笔等快速表现工具进行绘制,一幅优秀潇洒的手绘快速表现作品可以准确有效的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向和理念,表现手法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肯定利索,色彩铺陈统一 而有变化,使之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要能画出这样的优秀作品,却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和一定时间的积累。

那么,作为当下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当怎样学习手绘快速表现呢?

下面就将进行手绘快速表现的方法和心得和大家交流。

第一.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要分清专业方向,进行不同专业方向和教学目的的学习。

目前,众多高职类院校皆开办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其中大致可分为空间环境建筑景观类艺术设计专业,服装服饰纺织类艺术设计专业,平面广告视觉传达类艺术设计专业,多媒体影视动漫类艺术设计专业等几大类。这几大类艺术设计专业各有不同的方向和专业特点,所以在进行手绘快速表现的学习指导时就应该有所针对和区分,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比如,空间环境建筑景观类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尝试从写生对象的素材收集角度进行,诸如各种建筑物、植物、水文、地貌,甚至是一堵石墙,一块瓦当,都可进行快速记录式的写生;又如,服装服饰纺织类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尝试进行各种人物的静态动态速写以及各种服装面料的线描和色彩搭配速写;再如,平面广告视觉传达类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注重手绘快速表现对象进行图形语言的概括和再创作,发掘对象所承载的潜在的图形语言价值;而多媒体影视动漫类艺术设计专业则可以尝试从人物速写,人物表情,人物动态,场景环境,图形生活情形记录等方向进行写生。

第二.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要勤学苦练。

艺术创作的道路从来都是异常艰辛的,从来就没有什么舒舒服服就能达到目的的“终南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学苦练。所以作为初学者更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随身携带速写本,走到哪画到哪的习惯。通过这样大量有成效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在进行户外建筑写生的过程中,要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克服风吹、日晒、雨淋、雾罩带来的种种困难,有如佛家所云“立地成佛,超然物外”。苦后甘来,方能领悟艺术创作的真谛,并获得崇高的精神升华。

第三.要积极主动地从相关兄弟学科中汲取养分。

艺术到达顶峰往往都是相通的。作为手绘快速表现对线条的修炼,可以从相关兄弟学科中汲取相当的丰富的养分。唐朝的大画家吴道子作画时线条挥洒自如得益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北宋的书法家黄庭坚的书风飘逸绵延,得益于观摩水中荡漾的长桨。而我们学习手绘快速表现的线条表现也可以借鉴中国书法对线条的运用和气韵的把握;也可以汲取中国古代线描“十八描”对线条的灵活把握;也可以借鉴木刻版画对线条的概括和提炼;也可以从古代金石篆刻中领悟线条的力量和精确。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互通有无,彼此借鉴,触类旁通,从而更加整体系统的把握手绘线条的真谛。

第四.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要多感、多思、多悟。

试想,若是学习时只顾一头猛扎猛练,却从不进行思考总结,又怎可习得艺术精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领悟、思考和总结,这样才不至于迷惑,才能有所得。那么,学习手绘快速表现又要怎样进行思考和总结呢?众所周知,佛教禅宗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式上分成了顿悟和渐悟两种修行方法。六祖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顿悟;他师兄神秀的“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就是渐悟。这其中玄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是难以参悟了。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有所启发和借鉴。作为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而言,修炼和学习也要采取顿悟和渐悟两种方式。比如,旁征博引、借鉴关联的艺术学科进行联想、发散等跳跃式的思维活动,在短时间内领悟线条艺术的真谛,这样的学习思考方式就是顿悟;而通过勤学苦练,日积月累、仿若春蚕食桑般消化吸收,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既量变到质变,这样的学习修炼方式就是渐悟。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因此,这两者之间都要有所把握,吸收彼此的优点,以期更快取得进步。切不可只做空想不事积累,却祈求有朝一日灵感大发,计上心来,一朝得道,鸡犬升天;也不可只顾埋头苦练,不擅创新,不懂发散,为技巧技能是问,以致沉坷泥沙,却不知向水问源,明心通窍。只有规避以上错误方法,勤学苦练,外加“功夫诗外”,多思考,多领悟。将渐悟和顿悟两种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更上高楼,日新月异。

第五.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还要平日加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这个道理。学习手绘快速表现,只有从生活和自然中得来得的感受和体验经过艺术表现后,才能做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上皆以“道法自然”为最高境界。而作为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而言,“道法自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背上画夹走向大自然进行采风写生。通过大量的写生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提炼,可以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物象中体悟到艺术规律和设计规律的存在,这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创意灵感的来源,而这,也是手绘快速表现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画好手绘快速表现效果图,就应该在明确自身所学专业特点的情况下,狠下功夫,勤学苦练,积极主动地从其他相关艺术学科中汲取养分,旁征博引。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多思考,多感悟,多比较,多总结。最后,积极热情地投身于现实生活,并体验感受生活,发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丰厚的宝藏,道法自然,悟道其中,把握艺术规律和灵感的律动,以期有效的掌握手绘快速表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齐康.《线韵》.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2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 ,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与能力。

(四)“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与师生角色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总和。教学活动犹如表演活动,教师与学生在操作程序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它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同的关键问题。

1.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在思想品德课堂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情景创设者”、“活动设计者”、“志同道合者”的角色。因而,实施“感悟----导行”教学模式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①导学策略

教学过程重在使学生的理智过程、情感过程乃至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而,教师的导学过程十分重要,包括导情境,如:创设多种角色体验活动和游戏参与活动,在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活动中拓展人格精神。在结构性的教学设计中塑造人格角色,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建构人格;导思维,如:通过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导行,指出具体的行为方式方法等。

②情感贯穿策略

尤其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它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渗透,体现人格熏陶、以人为本精神。

③互动互促策略

强调师生主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宽容与关爱。同时感受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发自内心的人生态度与体验。

2.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在>!

①主动体验。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主动晓理----培养道德认识。

②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角色活动,加深体验,动情炼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品质。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传统课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各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收获了很多成果,一些新鲜的课题也应运而生,诸如“文化语文”“诗意语文”“生命语文”“人格语文”“本色语文”等,站在语文的角度、人文的角度、文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语文教学本身,让语文更有文味儿,更有人味儿,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所有这些变革,改变更多的是教师教的方式、教的艺术,而我们最最需要关注的课堂的主体――学生及学生学习的方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一种课堂,在教师主导下还原课堂的原生态,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让学生学会表达、敢于表达,让学生学会质疑、勇于质疑,让这些优秀的学习品质以及由品质形成的学习兴趣保持终身?”基于这样的课堂和设想实际,我们开始了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研究,我们力求建构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体现。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教师主导:这里强调的不是教师的地位,而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通过预习干预、课堂谈话、点拨引导等,引领学生向着“三维”目标的方向发展。

生态课堂:“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课堂”强调的就是一种自然、和谐环境下的真实发展,就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下的学生自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一个学习时空。

语文生态课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构建民主、和谐、对话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间的经验分享、质疑探究、总结提升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文字、提升情感、濡染文化,达成“三维”目标。语文生态课堂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三、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点

1.自主探究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可见,人本主义学习观更加强调“人的价值”,相信每一个人的潜能,相信都能达到“自我实现”,强调学习是“独特品质的人在学习”。

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强调学生主体,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前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完成《 悦读日记 》,把对课文的生字读写、词句理解、句子感悟、情感体验以及自学中产生的疑问记录在《 悦读日记 》中。

《 悦读日记 》实际是一份学生的“预习单”,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预和指导,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目标,更有方法,更有成效。“悦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过程,也是一种心境,心因“悦”而起,趣因“悦”而生,行因“悦”而动,学因“悦”而专。自主学习、快乐探究,是教师主导下生态课的一个基本特点。

2.合作分享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力求构建和谐、对话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共同商讨自学中的问题。在有组织的合作学习中,完善自学中的知识建构,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形成新的建构,提出新的问题,在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3.互动生成

德国的“交往教学论”提出“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学习也是交往的一种。语文生态课堂力求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间的交往,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生态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理解、记忆、思考、想象,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汇兑读者的、同学的、老师的阅读经验,在互动中实现与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互动中生成新的体验、新的认识,在互动中师生快乐共享,共同成长。

四、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悦读日记 》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互学互助、总结提炼、拓展延伸,达成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板块。

板块一:小组分享收获,同伴互助解疑。

“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学生已经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对文本的一些知识经验,课堂就是一个交往的平台,教师努力创设交往的情境,引导学生彼此交流、彼此分享、互学互助,这无疑是切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可以这样来安排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已经自主学习了《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学习收获,彼此交流经验,解决存留的问题。(板书课题)

然后明确合作学习要求:(1)对照各自的《 悦读日记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2)彼此介绍学习方法,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3)在组内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小组内同帮互助尝试解疑,组长整理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接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交流。第一步,各自说说自己会读了哪些生字,理解了哪些词语,记住了哪些字形,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什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初步的阅读感悟等。第二步,在组内交流读生字时有哪些字音特别要注意;说说自己记住难点字形的方法;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介绍自己的阅读感悟是怎么来的――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语,想象出文字背后的什么画面,揣摩出字里行间的哪些情感等。第三步,提出各自自学中产生的问题,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解疑,组长负责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

在这个板块中,教师扮演了学习指导者的角色,教师明确了要求,也明确了学习内容和方法步骤,小组学习是在规范的目标和程序引领下进行,小组合作显得井然有序,扎实有效。

板块二:教学重点检查,强化双基训练。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往学习,对文中的字、词、句已经进一步的认识了,但这些认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比较肤浅、模糊,需要教师加强对双基的训练,对文本的内涵锤炼,让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让学生学习的落脚点更贴近语文本身。

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内容,通过“考一考”“练一练”“秀一秀”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自学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巩固,以便强化重点、提炼方法、落实“双基”训练。

比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词义以及词语的运用等,并通过相机追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字形容易写错的字,可指名学生提示注意点,可指名学生上黑板范写并由师生点评,也可出示形近字辨析练习等;通过分段或分组读课文,一方面检查生字的读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再如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感悟,并通过教师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文本做由表及里的深入理解,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感悟文字背后的画面和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加强读悟,深化认识,激感。

可以这样说,在生态语文课堂的教学板块中,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没有个人的宣讲,没有繁琐的剖析,教师扮演活动的伙伴角色,“我来考考你”“谁来秀一秀”“请你当小老师”,教学重点就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中不着痕迹地得到落实、锤炼。

板块三:教师介入难点,点拨引导释疑。

在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并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发挥着积极的导向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完成教学重点的锤炼后,对各组汇总上来的难点问题,教师应适时介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释疑,让“主导”更有意义和价值。

比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请各组长汇报组内还没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汇总问题,然后教师把问题交还给各组,组组互动尝试解疑。其间,教师在适当时机巧妙点拨、启发,引导释疑,或者将问题作为新的自学任务,鼓励课后自主探究,到下一节课再交流。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宏观调控,提炼有价值和共性的问题,同伴互助尝试解疑,教师通过引导前后比照,反复朗读感悟,资料补充等方法帮助解疑等。

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板块中,教师的介入并不是简单地告知答案,而是让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解答疑难,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巧妙启发中开启学生的智慧,在耐心点拨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情境创设中催生学生的情感。教师扮演着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伙伴和朋友。

板块四: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运用。

学生通过上述三个板块的学习,已经读通、读懂文本,甚至已读深、读透课文,但所有的知识点、能力、方法就像一颗颗零散的珍珠,还需要师生共同来总结,完成“珍珠项链”的编串,完成由“珍珠”到“项链”的一个创造性的提升。超脱文本的具体问题,将原来零散的知识点、方法等进行重新建构和组合,理清知识结构,总结方法步骤,掌握规律技巧,从思维结构的高度给以学生智慧的提升。当然,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而言,学习还不能仅仅止步于总结提升,还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等,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挖掘,设计巧妙的拓展练习,将文本与生活链接,将知识向能力转换,将课堂的空间拓展为开放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词语积累、运用,片段模仿写作、同类课文链接赏读、寻访作者、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等创新性学习活动,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让课堂永远是一个开始,让课堂成为学生起飞的地方。

附:《 悦读日记 》内容

【老师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明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课文《_______________》,请你先看书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标好自然段,想想主要内容;

(3)边读边思考,在书上写写自己的感悟。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记下来。相信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的收获】

今天我自学了语文书第__页到第__页。

我用的方法是:

自己看书

和爸妈一块儿学

和同学交流

借助网络

其他

我知道了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

我会写这些生字:______________。

我能理解这些词语:______________。

我关注了课文中的这些句子:______________ 。

我对课文有所感悟:______________。

其他收获: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4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二、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

本知识只是学生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滥用职权及受贿罪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 转贴于

         三、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

 

以往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做题背诵”的常态教学思维造成的,最终培养的是一批批“闯关过关”的“考试人才”。所谓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么成为停留在课程计划或文件上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要么成为众人济济一堂而心知肚明的公开课或比武课上的“成功表演”。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桎梏。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四、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

移默化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疆独”分裂势力和拉萨“藏独”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当执教者通过情感素材和学生之间产生心灵的交融与共鸣时,“感悟他人发现自我自觉践行”的情感教学链得以建构,课堂由此而涌动着情感的浪潮,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在品格的提升中逐步确立,从而使政治(思想品德)课闪耀其人性的光辉。同时,学生灵魂深处的情感激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其情感力量的迁移与外显,主要表现为学生用正确的理念取代过往的错误或消极态度,通过感悟他人的品格魅力来发现并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以自觉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实现自我。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5

众所周知,语文课要根植于祖国的语言文字,利用文本中丰富的语文资源,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体会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品味语言之美,读悟情感之深。如果摒弃了文本,再精彩的课堂教学也如同海市蜃楼一样,虽美但虚幻飘渺,没有真实的生命力,没有扎实的根基。要想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真实的生命活力,并延续扩展,就必须高效地利用文本资源。正是基于此,每次上课前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本研读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详细谈谈如何研读文本,构建高效的语文课教学。

一、解读文本,精研教材,明确目标。

初为人师,每次上课总是抱着教案、教参不放,却丢失了真正重要的角色――文本。久而久之,离了教案,课堂上竟无从讲起,语无伦次,这时才明白,我的备课方法是有问题的,文本才是根本,研读文本才是备课的重点。拿到文本,从通读到读通,从读通再到读透,从分清课型,哲理、情感还是写人、写景等等,再到明确目标,确定重点、难点,都需要教师自身认真地解读文本,才能准确定位,有效实施。

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去有效达成呢?首先要看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合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引领自己的教学,课标中对每个学年段的明确要求,要熟记在心,不可随意拔高,也不可私自降低,一定要严格遵循。其次,每节课的目标定位一定要有总目标和课时分目标。如果一节课目标过高,容量过大,内容过多,而时间有限,势必会影响过程,流于形式。

有时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那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要跳出文本看文本,超越文本,摒弃“教教材”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的新理念,善于读懂教材,处理教材,整合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了解文章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二、品读文本,理解情感,预设精彩。

古人云:“读书要知其意,得其趣,传其神。”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品读课文,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深层含义,首先,品味作者运用的精妙语言,深刻准确感悟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基调。其次,由品读到美读。教师要先通过美读找出文本中的精彩之处,才能在课堂上有所出彩。如找到适合朗读的优美片段,课堂上才会出现书声琅琅的高潮,发现可以质疑、讨论的地方,课堂上才会有议论纷纷的局面。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总在有序和无序地整合中发展,教师只有在充分地和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态,感悟作者的情感之后,才能在教学时换位体会到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的感悟。课前的预设要细致、周全,课堂上的生成才能精彩、恰当,有的放矢。

三、研读文本,寻找切入,设计教法。

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研读文本,寻找教学设计最佳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就好比已经触摸到了课堂教学中最有生命力的脉搏,再由这个点引出一条线,拓出一个面,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清晰、丰盈。切入要从内容入手,再考虑形式。比如从课文题目入手,从文中人物入手,从事情线索入手,从表达感情入手……

其次,教师要研读文本,紧扣文本设计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能统领全文,思维容量大、精、准等特点。课堂提问的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展开,千万不能“拾到篮子里都是菜”,随便凑几个问题,看似热闹,实则效率低下。

第三,教师一定要先于学生与文本对话,正确地理解和感悟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潜心读书,深入读书,以本为本。课堂上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之外,最重要的是实现生本对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以人为本。淡化朗读技巧地指导,重在感悟,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之后情感自然流露,再把这份内心奔放的情感用朗读释放出来。实现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

第四,研读文本,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比如,将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语提炼出来:“茫茫的沙漠”、“无边的碧野”等呈现鲜活的画面;“欢天喜地”、“大惊失色”等赋予情感的温度,强化感悟,让语言感觉敏锐起来,再品读想象,让语言形象鲜活起来,课堂教学怎会无效?

再比如低段识字,教师对文本中生字的研读也必不可少。将生字归类处理或实施情境教学,使得识字更加灵活、新颖、短时、高效。

当然,教无定法,教学设计因课而宜,长课文要抓大板块,从整体入手设计,短课文要抓重点,注重细节设计,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品味。只有认真研读文本,才会找到最佳的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四、诵读文本,高效调控,游刃有余。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6

摘要:杨义先生在《感悟通论》中指出,感悟已成为一种诗性的潜哲学。对感悟的珍惜,就是对中国生命的珍惜。在当代文学创作不断新变、西方理性思维重重包围的形势下,传统的感悟思维该如何转型,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成就东方神韵,是中国现代诗学重拾话语权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感悟思维 中国诗学 感悟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79-02

“中国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极其精妙地表达人类难以言状的精神体验和生命韵味,是与它的重感悟分不开的。”杨义先生在《感悟通论》的开篇便提出了“感悟”在中国文学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之所在,可以说“对感悟的珍惜,就是对中国生命的珍惜。”在中国文化的千年流变中,感悟思维以其灵动、精粹、奇妙渗入到文学艺术的各个层面,并衍生为一种“诗性的潜哲学”。从佛道体悟到书画品鉴,从诗词歌赋到散文笔记,都离不开“感悟”二字。

一 “感”与“悟”的关系之辩

在《说文解字》中“感”与“悟”都列于心部。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悟:“觉也,从心吾声。”根据杨义先生的论述,“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沟通物质与精神的多义性存在。它既是人体生理上的中枢性器官,又能像大脑一样有思想的功能,当它与天地万物相配的时候还具有本体性的意义。这在人类文化中是非常独特的。深刻地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那么,与心有关的感悟二字就显得更具韵味了。

杨义先生在论述“感悟与心本思想或道源思想”这一部分时,通过对《说文解字》、《玉篇》、《广韵》和《佩文韵府》的查阅,十分详尽地解释了“悟”的涵义。但未对“感”做出具体的论述。虽然都是“从心”,但“感”与“悟”还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别,而这差别又可以对“感”与“悟”的关系做出最好的说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悟”所做出的解释:“有所感触而领悟”可以看出,“感”是“悟”的前提和准备,“悟”是“感”的延伸和升华,有所“感”方可有所“悟”。如果一个人在创作或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没有受到情感上的触动,而对此产生兴趣,醉心其中,是不可能有所顿悟的。只有将真实而又细腻的情感融入到艺术世界之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才能有所领悟、觉悟,最终达至妙悟。

二 感悟思维在当代面临的困境

从古至今,感悟思维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由哲学、宗教而日常生活化、审美化,骋怀于山川人境,迂回于书画琴棋,从而展开了自己复杂的结构、层次、脉络和功能,在与顽固的诗教相抗衡、相搏斗、相并存、相融合中,进入中国诗学的精髓部分。”“成为了中国诗学的关键词中的关键词。”但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重估一切价值以来,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不断涌入的西方理性思潮的侵袭之下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感悟思维也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了暂时性的失落。“感悟尽管是非常有魅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智慧形式,但它的古典形态往往采取闪现或爆发的方式,电光火石,星光四射,在烫灼着或震撼着人心之时,未能高度致力于自身的知识――学理体系的建构。”一时之间,重思辨、讲分析的西方哲学吸引了学人的眼光,成一时之靡。在此种情况下,王国维、钱钟书等许多国学基础深厚的大学者融贯中西,以其长久积淀的中国情韵和西方哲学的思辨精神相融合,重新阐释中国文化,成为了建构中国现代感悟诗学最初的拓荒者。

尽管前辈们为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但文学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感悟思维面临的不仅仅只是西方哲学的侵袭,还有本国文学的诸多新变,形势更为复杂。感悟思维在中国古代之所以受到尊崇,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的抒情文学传统相对应的。中国的文学以诗歌为发端,也以诗歌为最高成就,惯以凝练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情思,一字一韵都值得反复推敲,方可解其中滋味。就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写的那样,“‘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可以说,是这样的文学特质决定了感悟思维在中国古代的大放异彩。而随着五四时期文学打开国门,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大量涌入,中国人传统的抒情文学价值观慢慢被淡化,处于弱势地位,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诗歌、散文等传统的文学样式进入低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愈加发达,文字成为一种游戏,文学也沦为一种“快餐文化”。人们开始来不及去细细品味,也无心去感悟了。在缺乏精品的当代,感悟的力量已经越来越薄弱了。

除此之外,感悟式批评的另一困境就是对理论家的涵养要求特别的高。叶维廉就曾指出,在我们回顾传统批评的特色时,我们虽然觉得中国批评的方式比西洋的辩证的批评着实好得多,但我们不能忽略其缺点:“点、悟”式的批评有赖于“机遇”。就像“眷来草自清”所蕴含的禅机,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到,就算能够顿悟,但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参差不齐。所以他才会说,有“独具只眼”的“禅机”的批评家到底不多,于是我们就有了很多“半桶水”的“点、悟”式批评家。当代的理论界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能够拥有深厚的国学素养,又懂得融通中西的理论学者着实不多。所以感悟思维自然在实践上举步维艰。

在此种尴尬的情况下,如何融贯中西,承接起本民族的感悟思维特质,又适当地与西方接轨,架通中西诗学交流的桥梁,是当代学者所共同面临的世纪难题。诚如杨义先生所言:“感悟也需要感悟和反思自己,感悟后也需要归纳和演绎。分析和思辨,在吸收新的文化眼光和质地中走上更开阔的道路。”

三 感悟带给中国现代诗学的启示

杨义先生指出,“现代中国学术的深刻矛盾,存在于第一流的丰厚而独特的资源和尚未形成第一流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学理体系之间。”在文化诗学、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等多种理论主张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学带来转机的情势下,潜在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之中的感悟思维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走向现代形态的感悟汲取了新的时代智慧,在纵横的时空坐标上疏通古今脉络,沟通中西学术……它大体舒展着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对传统的诗学经验、术语、文献资源和学理构成。进行现代性的反思、阐释、转化和重构;二是对外来的诗性智慧和学术观念,进行中国化的接纳、理解、扬弃和融合。”

这两条基本思路为学者们指明了研究方向,但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实现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构筑中国原创诗学,以下两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首先,感悟是浸透在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最深层的传统优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构具有中国风度和中国智慧的诗学体系。但同时,提倡感悟诗学并不是主张完全回归古代的思维范式,中国风度也不是只有古代才有的风范,时代的发展进步是不可逆转的,既然历史的车轮已推动我们来到了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也要顺应当今文学特性的变化。“古人往往把思想停在悟性得来的瞬间感受上,这既是我 们中国民族诗性思维的特点,同时由此不作逐层追问,又是一个弱点。”这是我们在承袭传统时所要避免的。其次,西方理性哲学的思潮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将西方拥有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成果拒之门外而独立发展。在文学的国度里,没有严格的国界限制,只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只要是有益于我们学术发展的先进理论,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在守住自身文化领地的同时,也要放眼世界,以开放的姿态有所扬弃地接纳西方理论,以弥补感悟哲学体系性不强的弊端。双峰并峙的东西方哲学应在互通有无之中促成东方神采与西方思辨的完美结合。

除此之外,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还必须与同时代的文学创作相契合,因此,要实现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关键是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感悟文学。“悟性得来的东西。还需要经过事实的验证和理论的推衍而形成创造性的体系。”验证悟性得来的东西的最好载体就是文学创作,离开了创作实践的理论是被架空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因此,要建立中国的感悟诗学,就要先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感悟文学。杨义先生认为,“以唐诗为表率论感悟,在用精英、态度、气象、神致一类词语形容天地、风月、山川、物类的时候,实际上已是主、客观浑融,己于宇宙万象中注入生命感觉,这是感悟思维灵化而生动的心理效应。”然而在当代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学发展的主流,感悟思维不若唐诗中那样容易被激发,很难产生灵动的心理效应。杨义先生还以钱钟书《谈艺录》中对李贺《春杯引》一诗的体悟为例,说明了“悟性细读”的重要性。可是,反思现代直至当代的文学作品。能够经得起这样“悟性细读”的作品似乎并不多见。那些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而创作出来的文学并不是具有中国风度的感悟文学。中国文学的主流应该回归到纯粹质朴的抒情文学传统,将感悟思维运用到创作、批评等文学活动之中,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我们的理论建设才能够真正地谈的上自主和原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摒弃叙事文学,而是要适度加重抒情性的成分,以激发起潜藏在民族思维深层的感悟力量再度进发。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7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生态课堂 基本特征

1.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引起教师对于生态课堂的关注。所谓数学生态课堂是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生态因子,追求师生之间和谐共融的教育氛围,并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一种教学情境[1]。它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学的原则,并以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建构生态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又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如何建构生态课堂并让学生积极自主、自然、和谐地发展就成了教师不懈的追求。

2.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数学生态课堂以实现实现生命价值为追求,以感情的体悟为基础,以互动、理解交流和情智共生为基本途径,以数学素养及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目标,它是对高中数学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它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本真自然的特点。数学生态课堂需要追求本真,对此教师要致力于创建积极民主的、情感真挚的、自然的、生活化的数学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并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及对本真生命的超越。第二,生命灵动的特点。数学生态课堂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整个生命投入到知识的构建和再创造中。另外数学生态课堂注重促使学生得到发展并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所以说数学生态课堂是生命灵动的课堂。第三,整体提升的特点[2]。这里所谓的整体是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整体性,着眼生态圈系统,要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情感、价值观、能力统一于知识领域,形成一个统一体。提升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开启智慧,以实现创造自我、发展生命的目的。

3.如何建构高中数学生态课堂

3.1建构高中数学生态课堂的“六项原则”

有效建构高中数学生态课堂必须坚持六项原则:第一,要坚持生本性原则。生态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它主张课堂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学堂,所以在构建高中数学生态课堂时,教师要遵循生本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及心中困惑。第二,要坚持生命性原则。生态课堂是以实现生命价值为目标的,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自我生命价值。所以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要引导学生习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建构正确价值观。第三,要坚持生活性原则。对此要将数学教学、社会生活、学生兴趣、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求知和体验。第四,要坚持生成性原则。生态课堂十分重视课堂上的生成,主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思考、交流和展示。第五,要坚持生动性原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生动的或者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再或者借助多种教育媒体手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挥潜能。第六,要坚持生长性原则。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学生进步,所以在数学生态教学课堂中必须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生长,注意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3.2建构高中数学生态课堂的具体策略

3.2.1为学生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

有效建构高中数学生态课堂首先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为学生建构良好的课堂物质环境。良好的课堂物质环境是课堂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以具体的形象作用于师生感官,形成显性场景,对师生的生理及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教室光线的明暗、室内物体的色彩、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影响师生的教学及学习兴趣,对此,教学设施设备等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要将课堂变为充满人情味的良性物质空间。第二,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精神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时,注意灌输平等、民主、宽容的思想,使课堂充满信任、安全的情感流向,最终形成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3]。

3.2.2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感悟,实现知识内化。

所谓体验感悟是指学习对象被摄入主体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是主体与学习对象的融合。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感悟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促使学生的生命意识被唤醒,生命潜能被激活,从而产生认知需要及自主探索的激情。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通过这些体验感悟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

3.2.3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做到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数学教育只有在遵循生命及人性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具体而言要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引”而有序。由于学生具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够丰富、学习时间有限等问题,其自主探究和自主发展都是简约的,因此教师就要适度而有序地引领学生,以促进其体验与感悟的上升。第二,“导”而有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引导,但引导必须合理,过少、过多、过早、过迟的引导都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也就是所谓的导而有度。第三,“悟”而有助。学生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悟,但是由于学生现有经验不足,对所研究对象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他们所悟出的结论或许会出错。因此就需要教师提供适时恰当的指点,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向进步与成功迈进。

3.2.4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维互动。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对话、交流、合作等活动以推进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是必要且重要的。互动交流主要有自主倾诉式交流、体验感悟交流、复述式交流、大组汇报式交流几种形式,教师可以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互动交流方式,旨在实现互动效果的最优化。

4.结语

高中数学生态课堂的建构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及持久性的形成,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推动作用,所以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建构高中数学生态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雯婷.关于数学生态课堂构建的思考[J].小学数学参考,2012(13):39.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8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的路子。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品德心理学基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从“体验”入手是解决品德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3、课程标准理念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基于以上几种教育理论,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在课堂上的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采用“体验——感悟”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实现课标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框架。

三、模式的建构标准

1、着眼学生的发展

课堂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摈弃传统的语言说教式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确定教学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注重启蒙教育,一旦形成不良的认识行为,重新塑造就非常困难。低年级是品德、生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生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指导教育活动

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本课程以儿童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本模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实现体悟式学习。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美好听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能力,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3、倾注人文关怀

每次说起身边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明辩。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体现以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课堂上,教师必须倾注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1、课前提示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创设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生活。如让学生事先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在家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就会产生更深的体验。

2、课中引导

根据体悟式教育思想、理论,可构建如下课堂“体验——领悟”教学模式

导入活动

体验感悟

实践提升

背景提示,唤起感受

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3、课后延伸

品德课堂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

根据以上基本程序,下面以一年级下册《小心,别伤着》一课为例,对本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

(一)导入活动

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以激情的语言手势提示活动背景,以唤起学生的最初感受。如《小心,别伤心》一课,课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拍自于班级,画面是××值日生擦黑板时因够不着高处而踩在椅子上擦,结果导致身子倾斜,失去重心快要摔下来的情景。此时,观看的同学中响起一阵惊慌,教师及时揭示本课主题:小心,别伤着。一幕由于大意,险些造成伤害的情景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由此引出的课题实则成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提醒。

(二)体验感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1、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在产生导入课题的真切感受后,教师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此刻的情感。《小心,别伤着》一课,揭示课题后,教师马上追问:“看到这个情景,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想对××说些什么?”然后马上把录像中的那位同学叫起来进行对话,本人的害怕,同学的担忧,都会通过对话交流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于己于人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

2、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课标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为促进体验,我在《小心,别伤着》这课教学中,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平时的观察所得,让学生说说在学校生活或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提供情境。然后,让学生回忆以前曾有的伤害经历,与其他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表演自己受到意外伤害后,自己的痛苦和家人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处理方式。通过角色体验和教师小结,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各种意外活动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伤害,确保安全。

像这样,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动一动,演一演,引起学生对痛苦滋味的回味,这远比教师数遍说教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加强下步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3、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传递,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多种信息作创造性的加工组合,学生在听取不同意见时,可进行比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学生经过讨论,凭借对情境体验的直感,产生新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内化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小心,别伤着》这课中,在学生体验到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种种不愉快之后,教师出示各种学生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校园走廊拐弯处奔跑,上下楼梯跳格子,边做作业边用铅笔打闹,放学一下车不看来往车辆就横穿马路,用湿的手去插电源开关……)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一至二幅情境,对图中的行为进行讨论,提供帮助。在交流中感悟正确的做法,内化为引导生活的自觉的行为表现。

(三)实践提升

1、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实践来巩固活动的成效。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小心,别伤着》一课,尽管通过体验、感悟,学生内心都产生了要保护自己,避免受伤的强烈的愿望。可是在生活中又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万一受伤了,怎么办?所以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习一些小伤口处理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选出几种常见药,向学生作一介绍,演示其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在课上当场练习操作,既学会了自疗方法,又增加了一份体验。

2、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课的结尾,教师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所存在一些偏差进行化解导向,以激励性的语言提出希望,用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心,别伤着》结尾时,提出问题:万一不小心受了伤,能不能因害怕大人的责备而隐瞒情况?经过师生、生生对话,让有隐瞒倾向的学生明白:为了安全,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最后教师送上祝愿,愿所有的学生都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模式的教学策略

1、真切的情境体验

根据低段学生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和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进行,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产生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本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以往的讲授教材变为精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产生师生双方体验感悟的融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始,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一些精彩的生活镜头,像凶猛的老虎、悠闲的大象、可爱的企鹅……这些动态的情景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学会自我发展。

2、鲜活的实践体验

相对于情境体验而言,实践体验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商场、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正值春天,不妨把学生带到校园,让学生寻找挂在植物上的“名片”。引导学生从“名片”的说明介绍中获得更多的植物类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每人领养校园里的一棵植物,在平时用自己的行动去课堂关爱它、照顾它,让它和学生一起健康地成长。这里,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过的。感悟到的。这是无论多么精彩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超越的。

3、丰富的课程资源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既是品德教育的优点传统,更是新课程下需发扬光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教材、师生、环境等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促进学生发展品德的活动。

(1)教材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应建立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大环境前提下。就教材而言,为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话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只有努力寻求切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内容,让教材厚起来、活起来。如《秋天的收获》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秋天成熟的各类水果、干果及各类作物带入课堂,尤其应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常见的一些收获物,如南方的稻子、柿子等。让学生在认识、分类等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从而发展认识,培养能力。

(2)师生资源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本课程要求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位也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自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资源库。挖掘这类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习产生强大的亲和力,极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迅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教学《认识新朋友》时,教师可用猜一猜的形式,请学生看看老师小时候的照片,听一段老师自我介绍小时侯的我的录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在活动之中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一些活的情景,教学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本模式以体验促感悟,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情境的体验不尽相同,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课堂上产生的情况,并非都能在备课时能预测到。因此,教师应认真快速地考虑这些信息,凭借灵活的驾驭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带领学生不断探索。

(3)环境资源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从中发现期间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课程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借助于家长的指导。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来实现。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也是有意义的生活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合理依托社区社区教育,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泛的资源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定能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4、准确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及时判断教学信息,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具体、准确地实行课堂评价,而不停留在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上。充分发挥教学即时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更要通过表情、眼神和形体姿态、鼓励学生,扬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愿望,自信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9

论文摘 要: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从加强青年教师的自身修养、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应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致使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同时,高学历趋势明显。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点,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对青年教师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外因分析研究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德是对教师操行修养的基本规范,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

1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

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端正教风,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揭示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深刻揭示了从政或从教者的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师道贵表,以身作则[1]。行道贵在表率、示范、引领,故“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青年教师应始终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与学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2努力培养脚踏实地、勤于研究的学习习惯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即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君子务本”(《论语?学而》)。所谓“务本”,就是修养德性。“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荀子?儒效》)。孔子毕生致力于传道,并不断完善和修养自己,是我国古代大力提倡师道并且努力实践师道的教育家,其在道德修养、教书育人、学术贡献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要被学生所尊敬或爱戴,必须要克服自身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认真学习,勤于研究,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感悟职业,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高校大多都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比如,以学习、讨论、心得体会、师德标兵的评选以及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这些做法的确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师德现状。但与此同时,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领悟教师岗位的真谛,从而使得每一位教师能够从内心热爱这个职业。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而不至于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流于形式。

笔者非常认同“感悟”这个词。一个人一生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在于“感悟”。每一个人的处事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最终的工作成效都取决于他对事物的思想认识,而思想认识程度的关键在于他对事物的“感悟”。“感”是感性的、物质的,“悟”是理性的、精神的,感悟的关键在“悟”。《土生说字》曰:“悟”从心,吾声。“心”为内心。“悟”为我心而悟,我心而觉,强调了悟是靠自己的本心去领悟、开悟、觉悟,本意是觉醒、明白。“悟”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悟”是人的一种认识转变过程,即由迷惑到清醒、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由愚痴变得智慧,由贪嗔痴变成真善美。从心,说明要用心去体察、体验,去感悟人生和职业的道理,强调的是思考;从吾,说明思考是用自己的身心去认识客观世界,去省悟自身。

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源或者说是内动力,即在于“感悟”,感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真谛和本质属性。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一种“良心活”,本身就说明师德的评判标准和考核体系不可能完全科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这一职业的正确感悟,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所以要想真正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还得从“心”抓起,还需修炼“内功”,还要真正“觉悟”。

二、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环境建设工作

1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2]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也提出:“全社会要更加尊重教师,关心教育发展,支持教育改革,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全体教师的高尚形象,要加大宣传和表彰那些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有口皆碑的教师的力度。”[3]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尊敬,社会应该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倡导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高校应树立为人师表的好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师德认同感。

2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的导向及其激励和调适的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有益功能。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思想观念的熏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也不例外。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由环境文化、学风、教风、校风所构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耳濡目染的巨大教育资源。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全体师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作风和情操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致使他们内心萌发出一种职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努力营造能够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潜能的工作环境

要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构建以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为方向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以公开招聘和竞争择优为主要的遴选机制,从而使得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需要对青年教师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优。青年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突出的优点和明显的缺点,因此高校要处理好青年教师长处发挥和短处抑制的问题,做到在人才使用上扬长避短,而不应在处理实际事务过程中,因为一点失误就“一棍子把人打死”。要把发挥青年教师个人的长处和实现组织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以人为本,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

4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

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特点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人性化、人情味要贯穿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始终。高校领导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才,要鼓励青年教师的求知欲望,积极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开展业务指导和“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更快地提高。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掌握各类教师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要关心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问题,关心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了解和掌握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加强情感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对某些难以解决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要搭建便于青年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环境。

三、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注重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高校党委应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重视发挥各级组织和各二级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考核二级学院的一个重要指标,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必须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可能地开发教师的潜能,营造一个识才、荐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工作环境。在制定学校人事制度和教职工利益分配的各项政策时,切实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倡和鼓励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行为,将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先进个人的形式激励全体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应配套制定师德师风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尽可能地将其标准化、定量化。可以采取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四位一体”的综合权重评价,其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对严重不符师德师风要求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使教师自觉增强敬业精神,规范自身的师德行为。当然在这个评价机制形成之前必须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多次研讨,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避免“一纸空文”。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弘扬奉献和牺牲精神,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进行规范,这也是有效帮助教师成才和提高其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是过去许多高校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相对其他职业,自主性比较强。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时间、精力的投入上基本应由教师自己做主。因此,各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有必要建设一个由学生、管理层以及社会三方构成的监督网络,根据师德师风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一定的压力,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毕诚中国古代师道、师德和师风[J]中国德育,2010(4)

[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9-01

[3]陈至立在庆况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