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集锦9篇

时间:2024-01-11 16:57:28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1

彩色B超仪彩色B超仪是高分辨率的B超仪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仪器,彩超小型化是近年来主要发展趋势,人们又简称其为“彩超”。彩超除保留了B超仪的所有性能外,还对血流、心脏瓣膜等动态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和测量功能,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0年深圳人民医院承担的国家人口计生委《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网建设》课题,将人口计生系统与卫生系统的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先心病的筛查、诊断,形成互相协调、互相协作的无缝衔接筛查诊断“链”。大大提高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率,对其预后及处理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椐。此外对孕期常见的胎儿脐带绕颈彩超也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因此积极应用和推广小型便携式彩超装备于乡镇、社区的卫生、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促进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工作下移前移,是我国产前优生筛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成本便携彩超仪,从质量、性能、数量等都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可以预见,以彩超为服务机构基本装备的局面,将在我国由上至基层、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推进,由此带来的精细筛查、精确诊断将惠及千百万育龄妇女。

多功能超声仪器

人工流产手术以超声仪器做为基本平台,融合其它医疗设备或技术整合成为另一种新型的医疗仪器,使检查、诊断或手术、治疗在同一设备上同时进行,目前己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国内最典型的设备就是“超声可视妇产科手术仪”,系由人工流产手术医生提出研发思路,无锡贝尔森公司最先研制成功。该仪器将B超与负压吸引器整合为一体机,将传统的盲视吸宫术变为在B超引导下的“可视”吸宫术,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此外该仪器还可以用于高难度的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吸取妊娠期绒毛手术等,因而受到了手术医生和受术妇女的普遍欢迎。妇科介入治疗在超声诊断仪介入下子宫肌瘤微波微创手术、超声介入下卵巢囊肿微创抽吸手术、输卵管声学造影术等都己在国内开展。由于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组织损伤少、受术者痛苦小等优点,临床应用日渐广泛,许多医院单独设立了介入超声科。医用超声已由单纯的检查诊断向介入手术治疗方向发展,且前景为业内专家普遍看好,在有条件的县级技术服务机构都可以开展此项新技术。内窥镜检查近年来,日本科研人员将超声与内窥镜整合研发出超声/光学窥镜检查装置。这种新型的仪器发挥了超声和光的各自物理特性,相互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的图像结果。简而言之,光镜可获得人体管腔内表面的组织或病变的高清晰图像,而超声可获得同一部位组织或病变表面深层的高分辨率声像图,从而使医生能够由表及里全面了解肿块病变的形状、大小,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椐。目前超声/光学内窥镜管径及探头不断小型化,科研人员正在研发可以进入到比食道、肠道、阴道更狭小的管道的多功能探头。预计可以进入宫腔甚至输卵管的超声/光学窥镜很快就将面市,这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无疑将增加了一种无创性的设备。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建设;开放;“理实一体”实训室

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社会功能;医学类及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担负着改善民生、提高基层卫生水平的历史使命;高职高专层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重在培养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上重点提升学生的技能成为了培养重心。为此,本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适应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能力为出发点,建设好和使用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放化、网络化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谈谈体会。

1.开放性“理实一体”实训室构建背景

1.1开放性“理实一体实训室”的定义与意义

校内开放性“理实一体”实训室是指打破传统实验室的定式,在原有各类专业实验室资源基础上进行整合、共享,融入“以人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新元素,将其建设成为既具职业真实环境的,又围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的开放式、多功能、共享性的医学影像专业校内教学实训中心,致力于发展成为服务于区域、行业各类岗前、在岗服务的职业人才培训基地。校内开放性“理实一体”实训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专业学生提供发挥、发掘主体性和创造性学习模式的校内学习场所,同时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技能和灵活应对临床操作难题,最终达到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提高学生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出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开放性“理实一体”实训室的特点

《医学影像技术学》作为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环境下的模拟实践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临床实际操作中的方法、原理。多年来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进程中,根据我院所处地域特点及总体办学思路形成了较有特点的办学理念,逐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校内、外实训室,并实现了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并且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实训项目内容,更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2.建成专业文化氛围深厚的实训室

2.1整合资源,建成“理实一体”的实训室

我们根据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特点,结合学院“工学结合,行校共建”办学理念,将原有各类医学影像实验室与附属医院影像科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建立了各类校内实训室,为专业教学环节中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学习与岗位相结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依托学院区域、周边各型医院资源,建立了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校外实训室,以满足在校理论学习期间学生见习、实训环节教学需求。

2.2健全管理与使用制度,提升实训室内涵

2.2.1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系统开放

征对实训室教学工作的特点,一方面对实训室设备,仪器分配专人管理,加强了实训室资源的利用率。依据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将实训内容进行删减、优化、有序编排,形成了既与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相结合又以临床影像技术实践技能为主体,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体系。另一方面对原有的实验室管理办法、学生守则、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使其与时俱进,更加具有可实施性,更好的服务于开放性实训室管理。

2.2.2有计划安排课外开放实训室,提高实训的全面性与效率

校内实训室所承担的不仅是通过实训课程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训操作技能,而且还通过学生自由支配课外时间自主见习,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质。

由于当前医疗服务形势特殊要求,依托学院附属医院资源建成的校内开放性“理实一体实训室”须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安排课外见习分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见习方向,在带教老师指导下适时进行临床操作实践。通过课外开放不仅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全面接触临床实际的机会,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外见习环节总结、验证理论、实训课教学内容,完成校内学习向临床思维转变;每次见习后要求学生必须上交课外见习心得、实训报告等。通过实训室的全面开放,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实训时间、实训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接触设备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实训室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实训室资源的效益。

2.2.3融入专业文化,丰富实训内涵

结合医学影像学发展历程不断提炼专业办学历史、实训室发展历程等专业文化内涵,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对所面向的专业、行业、企业、岗位以及对本专业历史、课程、教师以及专业发展历程、方向等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通过专业学习到专业实训环节,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实训教学队伍,长期外聘临床一线专家,设备维修与维护行业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训教学队伍中来,通过传、帮、带不断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同时也实现了专业教师理实互馈的良性循环,实训室运转效率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改变模式,设置项目化实训内容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始终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开放力度,强调开放效果。

3.1设置任务化实训项目,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实训中心本着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满足临床岗位需求的宗旨,结合现代影像学发展特点,将原有综合性实验项目进行优化、删减,增设了目的性更强的任务化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强,对临床工作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信心更加充足,目的更加明确,思维更加开阔。

3.2创新设计性实训项目,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为提高学生实践、运用新知,形成临床思维能力,在原有实训教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特点,实训室创设了一些具有征对性的实训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创设,协作完成实训环节,抽选同学互评实训效果,最后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自主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

4开放“理实一体”实训室初见成效。

4.1构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和谐教学关系

实训室开放后,几乎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实践活动。多数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常是学而不知其实,随着实训室的开放,逐渐明确了学习目的,懂得了如何对待临床实际问题,为学生进入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想学,教师想教,这样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以真实的职业环境组织教学工作,不仅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对于专业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适应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教学研究

国务院2015年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指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大数据已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势必要提出新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1)容量大;也就是说数据的容量很大。近来,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资料。2)种类多;大数据的种类非常多,它不仅包括文本资料,还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种类繁多的资料。3)价值高;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4)高速性。由于数据不断地产生,若不及时捕捉,有价值信息稍纵即逝,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能迅速有效地从大量数据中捕捉到有价值信息,大数据的高速性,是大数据于传统数据相区别的最显著特点。

大数据的研究已经在科学界崭露头角,高等教学也要依赖大数据开展工作,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战略、世界观和文化,将带来一场社会变革,教师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协同的精神来迎接这场变革。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将如何发展呢?

众所周知,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涵盖了物理、工程数学、计算机、微电子学、有线电视技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用;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成像已不再是单一放射学的范畴,而是形成了完善的大影像学的平台,并向更为全面的医学信息学方向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汇集了多门学科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并且内容抽象复杂、图像更加精细和动态、诊断技术呈现数字化和快速化。目前,我校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开设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而该专业学生物理、数学、电子等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医学影像物理学中许多的知识从未接触过;并且影像物理学各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普遍觉得医学影像物理学难懂难学。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更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应对大数据背景下教育变革的策略。

1.在大数据时代,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要做好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授课教师要改变以往旧的观念,从自身出发紧跟时代的要求,在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中利用好大数据的理论、技术,使得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教学能更上一个台阶,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医学影像物理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大数据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在大数据时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如何解决,各位教师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从大数据中找解决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认真研究大数据中出现的大量的教学问题以及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作为授课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感觉和直觉,而是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师生交流。比如:授课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向学生提供免费的、可检索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讲义、教学大纲、参考书目、专业课表等内容;也可以提供医学影像物理学音频以及视频文件供学生参考学习;还可以提供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后复习参考题目供学生配套练习并且可以开辟医学影像物理学学习交流论坛供学生学习交流。这既促进学生回顾和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学习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资源使用行为的数据跟踪不仅是单纯的点击量统计和登陆时间统计,而且还包括了对学生点击观看频率、发帖主题内容、出错几率等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测量与记录;虽然教师教授的是一样的教学内容,但是每个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考虑,给出最适合该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在练习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后复习参考题时,如果学生能正确完成几道同类型题目时,此类题目就不需要再多加练习,而是继续练习下一类型的题目;如果学生对同类型题目反复出错,就要给出错题分析,让学生知道错的何处,如何纠错。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同时教师通过微信,QQ等平台能及时掌握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并及时给予指导,鼓励和表扬。

2.在大数据时代,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要整合教师资源、推进团队建设

大数据时代彻底改变了以往孤军奋战的局面,必然走向团队合作。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一个人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而变成了各位教师组成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之间的各位教师共同合作完成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教学团队,依靠大数据信息技术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完备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体系。

由于医学影像物理学含有物理、工程数学、计算机、微电子学、有线电视技术和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课程自主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以及使用数据的能力。教师应通过收集和研究分析和解释学生的各种信息包括行为、学生历时信息以及学生共时信息等数据,通过研究分析学生的信息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步骤,自主设计适合所教授学生的教案,合理地教授学生知识。另外,教师不仅仅只掌握所要教授的医学影像物理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跨界的知识”,如Excel、谷歌的Spreadsheets和Fusion Tables等统计工具,使用Blogger、Wordpress、JavaScript等工具生成数据和数据分析工具。教师者首先要了解如何通过阅读图标来追踪学生的进步;如何通过分析概率预测,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其次,教师要协同工作并有效地使用数据,为避免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同一学科内部之间以及交叉学科单位之间的科学数据,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下,要努力做到资源的共享。比如:在讲解x射线摄影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用一例确诊为肺癌的临床病例,通过该病例影像,然后讨论影像展示的内容、x射线的特性、x射线摄影技术对于病例的诊断作用以及该技术存在什么缺陷或不足,如何改进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讲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并接受所学知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良好。

3.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教师仍然可以规划和实施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但是授课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结伴来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真正的了解学生并且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学活动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只有这样,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活动的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 医学美术;医学教育;计算机技术;视听教材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31-03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Medical Fine Arts Applied in Design of Audio-visual Materials//Tian Youping

Abstract The brief of this article expresses the works of medical fine arts effecting to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mpacting to medical fine arts which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of Audio-visual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culture of medical fine arts and the knowledge of medicine which related to own work.

Key words medical fine arts; medical education; computer technology; audio-visual materials

Author’s address Center of Network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China 050017

1 医学美术的作用与意义

医学美术就是运用在医学中的美术,它在医学中应用的关键是实现视觉的艺术性展示,并且为特定医学诉求目标的外化表现提供表现手法和具体技术的资源性支持[1],即利用美术绘画语言,通过特定媒介形式来阐述和表现医学理论、医学表象、医学实践,并传递医学内涵等的一门学科。它以美术基本要素、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为创作要素,在医学科学、医学理论指导下从复杂的医学现象中抽象出其本质的、概括性的东西,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象,把医学中普遍性的、典型的部分集中起来加以表现,并借鉴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利用美术的色彩学原理和美学原理,创造出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医学美术作品[2]。

医学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医学视听教学和教材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起到取长补短、补充、完善、美化和润饰的作用,即把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复杂、抽象、难以理解且很难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的医学问题用科学的美术作品稍加演示、说明,便使问题变得浅显易懂,生动而形象。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医学美术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又促进医学的发展、进步

用医学美术创作的作品,包括医学图形、图像、模型等,都是医学知识学习和传播的桥梁和手段,它使抽象、晦涩的医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而为大众所接受。医学美术在医疗实践、医学论著尤其是在医学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使用医学美术来完善自己的医学著作。如在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医书中,其中存有一副《导引图》,其中就有一卷含44幅彩色人形图的保健运动工笔彩色帛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含有医学美术作品的医学著作。《唐新修本草》(编写于657~659年)共54卷,包含有大量药图、图经。北宋王惟一主编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绘制大量经脉腧,同时还铸造两具刻有经脉俞穴的针灸铜人放于医官院,用于医官针灸教学之用,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医学美术造型直接运用于医学临床教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撰成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中收药物图1 109幅,图文并茂,为我国中药学巨典。

在国外,文艺复兴之后,达・芬奇大胆地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绘制了近千幅解剖学素描图谱。1543年,维萨里编著的《人体构造论》一书中附有许多由弗兰德斯画家J.S.加尔加绘制的精美插图[3]。这些图谱、图片、医学模型等医学美术作品在人类历史上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及医学教育作出重要贡献。

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医学美术的发展主流也由平面媒介转移到数字媒介,医学美术作品也由静态图谱、挂图等向数字化媒介与视觉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动态数字视频转化。医学历史的发展表明,医学美术伴随医学科学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又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3 医学美术在视听教材制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和变革。视听教材作为参与医学教育和教学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它以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来进行医学教学而深受学生的欢迎。而医学美术是医学视听教材内容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服务。它的题材是围绕医学教育及教学内容而设计创作的。它不同于普通的美术作品而独立存在,但在创作时又需要具有同普通美术一样的内涵,即利用美术的色彩、构图、透视关系等美术手法,结合医学理论,创造出既具有美学价值,又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视听教材作品,使医学内容包含于绘画语言之中,绘画语言与医学内容又相互统一。

在医学视听教材中,声像教材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易被学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教学形式。一部好的声像教材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声像教材是否具有美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因素,把复杂的教学内容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材的美术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材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贯穿于医学视听教材设计制作的全过程。下面以声像教材制作为例,探讨医学美术参与视听教材编制的作用与意义。

例如,由河北医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制作,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音像教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一片中,为了能更好地表达影片内涵,便于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美术工作人员对其中的字幕、色调、动画造型等在前期设计阶段同主编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有些画面在分镜头稿本上用美术简笔画绘制简图,加以详细说明,以便于在拍摄前与主编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脚本进行交流、修改、讨论,同时也便于相关人员领会编导意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后期制作阶段,在片中有些地方特别是学生看不清且不易理解的地方,通过设计美术动画,利用医学美术具有形象、概括、夸张和色彩丰富、重点突出的特点,来加强学生对视听教材所述医学知识的理解,以提高特定医学教学行为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学习效果。

Flas作为一种美术动画的表现形式,以制作成本低、制作速度快、占据介质空间小、适宜网络传播等优势,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常常被用来设计和制作视听教材中的美术动画。在本片先后近30余处动画设计中,大部分美术设计采用Micromedia公司Flash MX软件来进行Flas设计。如在片中有一片段通过画中画形式来演示“房间隔缺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的动画,由于视频中心脏x线造影影像无法清晰显示心脏内部构造和房间隔缺损位置、治疗所用蘑菇伞型封堵器放置位置及打开蘑菇伞型封堵器的过程,学生对手术过程在理解上存有一定困难。因此,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的理解和记忆,主编要求采用美术动画来对手术过程进行强调和说明。

经过讨论,决定在这段画中画视频窗口添加设计一段Flash美术动画,来阐述这段手术过程。1)先用Adobe Photoshop软件绘制一个含有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血管及心房缺损位置在内的心脏剖面图,并进行色彩优化处理,输出图片备用。2)在Flash MX软件中新建文件,导入该心脏剖面图,并在该剖面图上用绘图工具绘制手术输送导管运行轨迹线。3)建立带有蘑菇伞型封堵器的输送导管运行轨迹动画及蘑菇伞型封堵器放置在心房间缺损位置的动画。4)输出动画影片供视频编辑时使用。5)视频编辑:采用Adobe Premiere软件进行视频编辑,在需要添加动画的视频位置添加视频轨道,并导入所制作的Flas并置于合适位置制作成画中画效果,添加转场特效,并对影片进行色彩调节,以达到最佳的视觉和美术效果,提高视听教材的制作质量,最后完成该段动画制作。通过这一动画短片,加深学生对这一手术过程的理解和记忆,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视听教材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表述及设计过程。医学美术参与视听教材制作,就是对某些医学对象的外化表象的设计、制作过程。如中心制作,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视听教材《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牙列拥挤》教学片中,由于片中有些内容如牙列拥挤的形成和临床治疗过程中牙列的变化过程,因客观原因不能用摄像器材通过摄影去达到目标,用文字描述无法表达清楚,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无法理解,印象不深刻。

经过和主编教师商讨,决定通过绘制动画来表现这两个实例。经过绘草图及反复研究讨论,最后决定还是采用Flas来展现这两个临床医学现象的变化过程。尽管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许多地方只是采用简单线条勾画出所表述对象的外形,再通过对象外形和位置的变化来表现其临床病理及手术治疗的变化过程,最后配上解说、背景音乐,声、画并茂,其效果远远超出用文字或静态图片来表达的效果,取得比课堂讲授更精彩、更具说服力的教学效果,得到主编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4 医学美术的创作离不开医学基础

通过医学视听教材制作的实践,深深感悟到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在医学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视听教材实际制作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Frank H. Netter的医学图谱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由于其超常的美学水平、丰富的知识内涵,更重要的是他既精通美术,又精通医学;他既是画家,又是外科医生。他的作品正是对医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反映,正如他本人于1949年所说:“……阐明主体是图画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目标。作为医学艺术作品,不管绘制得多么美,艺术构思和主体表达多么巧妙,如果不能阐明其医学观点,就将失去价值。”[4]

所以,在医学美术创作时,如果能对医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就能快速理解专业教师的意图,准确、生动地表达医学观点。在实践中,笔者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医学美术工作者,深入了解医学知识对创作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绘制二维图形和建立3D模型时,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解剖学知识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上述列举的实例中,原本准备采用3D动画来进行制作,但由于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够,在3D建模时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准确的3D模型,最后只好放弃。所以,作为医学视听教材制作人员,除对专业知识熟知外,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也非常重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美术为特定医学教学目标的外化表现提供表现手法和具体技术的资源性支持,其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技术的、艺术的手段制作出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优质的医学美术作品,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服务。用医学美术和相关计算机软件技术创作的医学平面挂图,医学数字化图形、图像,医学二维、三维计算机动画及医学音像教材等,都是为特定医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医学美术参与医学视听教材制作并为最终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医学视听教材工作人员特别是美工人员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锻炼,尤其是美术和医学知识的学习。

虽然我国目前尚无专业的医学美术机构和医学美术专业,但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很早就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医学美术的研究,培养专门人才。如英国在1944年成立全英医学技术美术协会,匈牙利于1954年、波兰于1959年成立技术美术学委员会,美国、日本和西欧不少国家也在20世界50年代先后有医学技术研究组织成立[3]。因此,医学美术工作者应加强自我美术知识、医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有利于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梁珂.论美术在医学CAI课件制作中的作用与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6):846-847.

[2]陈慧知.论医学美术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2(29):176.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影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影像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能在新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影像技术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认真分析、科学研判当前培养的五年制高职影像技术人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能给其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一、“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背景

1.医院对影像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医院的影像设备更新很快,这就要求操作者(影像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影像设备学知识,还要对新型的影像设备有所了解,能做简单的设备维护,才能更好地为影像诊断服务;近几年来的医院招聘考试中逐渐加大了设备学知识的含量,显示影像设备学在影像人才培养中的分量日益增加[2]。

2.影像医疗器械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影像学人才需求量增加

影像医疗器械公司对既具有医学影像知识(影像诊断和影像技术)又具有理工科知识(影像设备)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明显增加,最近几年有不少从事影像设备生产、维护的企业主动联系我校,招聘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这些变化既为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遇,也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能力本位教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思想

能力本位教育是指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二、“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由学校、企业、医院共同参与影像人才培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本教材开发、授课计划实施等各项工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由校企双方人员1∶1共同参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影像设备学课程量,要求影像设备学和影像技术学课程量达到1∶1,理论课和实践课程量达到1∶1,在职业岗位设置上,企业岗位和医疗岗位达到1∶1。

2.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由校企双方人员1∶1形式共同完成。

3.开发校本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影像设备学的最新发展,由校企双方人员1∶1共同编写核心课程教材和实训讲义。

4.研究并制定授课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适合的授课计划,由校企双方人员1∶1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5.形成适应“1∶1”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企业技能考核标准和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1∶1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考核评价体系。

6.培养适应“1∶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的教师团队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我校专业教师也必须要寻求专业突破和发展,以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1∶1增强专业学习,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7.转变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

校企双方1∶1予以宣传和引导,逐渐转变学生、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医院就业”的观念。

三、“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通过充分调研和准备,学校与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后为华润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办学,开办冠名班“万东班”,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学、教师教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效果反馈情况,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和充实。为了考查“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研究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设置“平行班”作为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1.成立课题小组

小组成员除了影像系主要专业教师外,其他主要是由来自企业、医院、职业院校的影像学专家组成。定期组织研究小组做专题讨论,根据万东班的实施反馈情况,适时对课程标准、校本教材编写等做前瞻性动态调整。同时,保持与省内外医院、企业和学校的密切联系,定期做调研活动,始终对人才市场需求保持充足的认识。

2.教学方案实施

具体步骤如下:

(1)课程实施。学校与万东公司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万东实训中心,包括有工频X线机、高频X线机、DR等常见设备,满足了专业课程基本理论方面的教学需要,专业理论教学主要由学校教师和医院设备科工程师承担;定期由万东公司员工讲授影像设备新进展等主要内容的课程,利于学生对影像设备前沿知识的掌握、拓展眼界。在CT等高端影像设备学课程的教学中,学校把通过政府采购的价值360万的飞利浦16层螺旋CT一台放置于合作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医院临床使用和我校学生床旁教学使用,医院则将退役的一台CT捐赠给学校供师生拆装研究以及CT基本操作,有力促进学生对CT知识的掌握理解。校内仿真实训、“医院课堂”将企业、医院与课堂教学充分衔接,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3]。

(2)专业实践。为了尽早使学生对专业有所了解,知道以后是“做什么的”,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转变就业观念,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接触专业不久即进入到影像设备生产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一般在学期后程统一组织,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将学生分组安排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售后、文秘等各部门中轮转,与普通工人一起吃住、一起上下班,充分感受企业氛围;为了博采众长,利用地利优势,不仅在万东本部安排学生实践,还会安排学生到南京普爱射线设备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实践。在企业实践时,教师以公司教学人员为主、学校指导老师为辅,共同负责学生的培训和学习。实践结束后,及时举行总结大会,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分享实践心得[4]。

(3)技能训练。学校对技能训练始终严抓不懈,对围绕影像岗位需求的影像设备、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三者全面加强。一是抓课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眼见为实”的效果,同时实施模块化教学,以任务引领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抓课外,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将学生分组排班,选任“小老师”值班维护实训中心,专业教师进行技能训练指导;三是抓比赛,形成了“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的认识,定期举行校内影像技能展演活动,借此选拔技能水平出色的学生,组织参加各级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强化技能水平。

3.修订评价考核体系

既重视学生在企业、医院的实践考核,又重视上岗证的考核,采用校企共同制定的技能考核标准和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以“1∶1”的双标准渗透于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中。考核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于每个环节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做到“一任务一考核”,让学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勤奋,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5]。

4.培养教师团队

(1)加强理论学习。万东团队内的专业教师通过深入研究、组织开展万东班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了理论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教师临床跟进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与生产一线的脱节。团队定期组织专题教科研活动,如调研结果的探讨交流、课程标准研讨、万东班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策略等,还利用各种机会请国内高等院校影像学专家来校讲座。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在培训回来后围绕培训内容开展讲座,及时汇报各种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达到“一人培训,全组受益”的效果。

(2)强化专业实践。一是通过组织教师脱产或不脱产的形式深入企业进修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如有4位专业教师到万东医疗装备有限公司接受培训后考取万东工程师证书。二是利用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的机会进行脱产进修学习,形成师生共实践同学习的氛围,实践内容涉及到企业文化、仪器的生产销售、技术的临床应用等。参加实践学习的人员不仅包括专业教师,也包括专业基础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在全员体验影像专业内涵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影像人才培养的意义。

5.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

对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引导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渗透于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要求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都要参与[6]。

(1)宣传学校和影像技术专业。为了学校和影像技术专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也为了学生家长能深入了解专业特点,成立了影像系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让家长深入了解专业、了解市场行情。学校利用家长会、座谈会、电话联系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学校的百年办学历史和影像专业的课程设置、发展方向、实验室建设及校园文化,适时邀请家长参观学校场所和实训室,强化美好印象,增加信任程度。同时,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生就业指导讲座和相关活动等。

(2)宣传明星企业和杰出校友。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和优秀毕业生来校,与在校生开展“就业・创业・梦想”等座谈活动,讲授创业发展的动人事迹;开展杰出校友事迹报告会,邀请家长们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和家长要解放思想、放远眼光,深化“企业就业和医院就业一样好”的观念。学生在企业实践时,企业人员定期进行企业宣传,包括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企业待遇、企业发展愿景等,切身感受明显企业的先进理念。同时,将明星企业、优秀毕业生的介绍汇编成册,发放给学生作为宣教手册,激发学生的荣耀感。

四、成 效

1.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通过早期、深度地接触企业和医院,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更为深入,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学生在个性发展上显得更为健康、全面,其果断性、自信心、创新能力上都表现出了优势(见表1)。万东班与平行班相比,明显对企业的认识更全面深刻,对于影像设备生产、销售、售后等流程以及最新的设备发展动向如数家珍(见表2)。在影像设备学的相关几门核心课程中,万东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于平行班(见表3)。因此,在对企业就业的认识上,学生与家长的思想都明显有较大的转变。在医院就业招聘门槛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我校影像技术专业就业率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正与校企深入合作,拓宽了就业方向密切相关[7]。万东班在企业就业率明显高于平行班,单在医院就业质量上看,万东班学生在二甲以上医院的就业率也明显高于平行班。

2.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养

教师通过万东班教学,与临床、企业一线的带教老师的合作,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缩短与临床脱节,丰富了专业理论。团队中所有的教师都认为,从听听看看到深入接触企业,在企业中生活、学习、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指导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与学生在课堂和医院企业的接触,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也更为理解,师生沟通更为自然顺畅,这使教师的育人观念有所改变,眼界拓宽[8]。以影像教研组教师为核心,联合专业基础、文化课程教师以及企业医院兼职教师,组建成的影像技术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中共同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进课改,共同参与实践,达到专业和基础相渗透,因此,被成功评为南京市职教优秀教学团队。影像系主任姚建新荣获“江苏省职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增强了学校和专业的影响力

我校率先创新办学思路,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强化影像设备维护技能,以深入的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1∶1”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就业途径,在同行业中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目前,已经有无锡、山东、天津等地的高职院校在借鉴我校的办学思路,多次到我校参观学习、吸取办学经验,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因特色而闻名,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通过对业主调查发现,医院、企业对万东班学生的优秀专业素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满意度达到100%,影像技术专业因此获评省级特色专业。

4.增加了企业的知名度

通过深入全面的校企合作,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企业冠名班“万东班”,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学生所参与实践的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在合作中为学生和教师所深入了解,企业也在合作中对我校的学生倾注精力、全面了解,非常有利于其选拔合适的人才。因此,这种深入的校企合作吸引了一些其他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和医院寻求与学校的合作。

5.社会和家长反响良好

在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中,将生动的就业教育渗透其中,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渐渐转变,医院不是唯一的出路,相当比例的学生会选择到企业就业。在企业环境中,不管是在生产一线,还是影像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拥有影像技术学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都能够灵活运用、熟练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企业的欢迎。在医院影像科室的工作中,学生对各影像设备的原理、性能清晰明了,使得技术操作更加熟练。多家企业和医院的专家认为,此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扩大就业途径。

五、思 考

1.意义

由于“1∶1”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就业竞争力,转变了就业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继续推广。因此,在之后的每届班级中我们将相继开办一个万东班,继续完善“1∶1”人才培养模式。

2.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虽然国家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激励企业能加深与学校的合作,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仍需要有根本性的体制改革才能使企业增强合作的需求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使学校和企业双方在合作中获益[9-10]。(2)影像设备学的师资需要加强。由于近些年专业方向以影像技术为主,而设备学的课时数相对较少,专门从事设备教学的教师数相应也少,在“1∶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中显得师资力量不足,亟待加强。(3)万东班学生需作跟进调查。虽然万东班学生的专业素养普遍要高于平行班的学生,但是对于其毕业后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跟进调研,以便能对“1∶1”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一个更全面、立体、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月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J].全国商情,2013,(15):85-86.

[2] 赵汉芬.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医教结合、校

院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

教育,2010,28(4):15-17.

[3] 王木生,徐国华,罗志红.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

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

2014,11(35):103-106.

[4] 李源源,樊娟娟,单政,等.医学技术相关专业校企深

度合作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26-27.

[5] 尚彩云.高职影像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J].滁州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26-28.

[6] 陆云升,刘元涛,孙贞超,等.渗透式教学法在影像技

术专业教学中的实训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

29(14):52-53.

[7] 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

[J].职教论坛,2011,(12):l1-17.

[8] 宋海南,柳立新,刘玮,等.校企合作实训中心建设与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4,

(10):152-153.

[9] 谢庆彦.校企合作常见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2015,

(9):44.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6

摘要:就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而言,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放射肿瘤诊断,其二是放射肿瘤治疗。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放射诊断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有最初简单的X线诊断机到现在的CT以及DSA等多种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放射肿瘤医学诊断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使得诊断结果更加精确,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展望

作者:张英浩王莹(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各行各业都将计算机引入到管理中,尤其是放射肿瘤医学对计算机的应用更为普遍,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肿瘤治疗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诊断的结果也更加的精确。而在放射肿瘤医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内容之间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够使得放射肿瘤治疗效果得带明显的体现。就我国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状况而言,其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临床中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拓展,随着放射肿瘤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肿瘤治疗效果会更加的突出。

1放射物理学研究

医学中放射物理学是一种交叉的学科类别,能够利用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肿瘤疾病进行详细的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放射物理学的发展,X射线技术出现,放射肿瘤医学中逐渐将X射线技术引入,使得放射诊断的结果更加的精确,同时为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就目前放射肿瘤所采用的设备现状来说,所采用的放射诊断设备在性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在现代放射肿瘤诊断中,主要采用的诊断设备为核磁共振成像以及数字减影仪、X线诊断机等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影像思维得到了拓展,影像技术的更新,使得影像学向着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功能化影像学的出现,使得各种细微的形态学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观察结果,而且在扫描的速度上以及在影像清晰度的呈现上,更加具有优势,为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由诊断机衍生出来的治疗机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在目前的放射肿瘤治疗中,主要使用的治疗机为射频治疗仪、超声聚焦刀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治疗技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治疗技术,都属于物理学肿瘤治疗技术范畴。

2影响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肿瘤放射治疗时,采用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了共识。影像技术贯穿于放射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放射治疗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利用影像技术可以对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具体的信息分析,从而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对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信息源,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有出现了组合型一体化设备,这些组合型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突破,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医学影像与诊疗效果之间的传统界限,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不断的加强,对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线性能量传递治疗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Y线能量与X线能量得到提高,在利用两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能够有效的杀死大量的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但是,当着两个射线进入到人体之后,会沿着轨迹行进,其传递能量比较的小,被称为低LET,在静止期细胞、缺氧细胞方面,要通过低LET将其杀灭是不可能的。为此,人们开始注重对高LET射线的研究。对于细胞分裂、细胞氧含量各期的依赖,高LET射线的生物效应程度比较的小,即使在低氧、缺氧的状态下,杀灭肿瘤细胞都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问世的仪器包括重粒子、快中子、质子等,虽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多为研究阶段。在国内,临床对中子刀的应用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而质子的治疗还处于试运阶段,由于器械的造价较为昂贵,为此在短期内普及还比较困难。在高LET治疗中,能量释放最为猛烈的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它是利用原子核爆炸,将肿瘤细胞内的肿瘤细胞摧毁,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对一种含非放射性的自然元素硼进行注射,其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非常的强,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进入人体后能在肿瘤细胞内迅速凝聚,之后借助超低能中子射线进行照射,硼元素在肿瘤细胞内与中子射线发生核反应,而一种具高线性能量转换的α粒子由此得到释放,即使α粒子的释放是少量的,也能够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4近距离治疗(后装机)

自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Ra)元素之后,1905年开始了第一例组织间Ra插植治疗。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正式开始了近距离治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后装机)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采用远距离操作,计算机控制,能够勾划出清晰的图像和剂量曲线分布。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防护性和病人舒适程度考虑,明显提高了精度和治疗效果,从而迅速推广。

近距离治疗有多种方式,因肿瘤位置或解剖结构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术,空腔脏器常用腔内治疗,实质性肿块采取组织间植入,近几年又开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甚至某些类型的肺癌、脑瘤等,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继近距离放疗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有些模具或敷贴器治疗现在已为浅层X线或电子束所取代,术中置管术因受条件限制,国内仅有少数单位作过报道。

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种类繁多,源型各异,(管、针、液、胶囊等剂型)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除钴能量较高外,多数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线。放射线经金属外壳过滤后成单一的γ线能谱。它照射的范围有限,损伤危险性很小,是重要的辅助放射治疗工具。

5结论

总之,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使得肿瘤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的精准,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放射肿瘤工作者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进,各种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技术出现,使得肿瘤的治愈率逐步提升,放射治疗和诊断也能够对人体中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就目前的放射治疗技术来说,其还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也只能起到局部的治疗效果。因此,还需要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放射肿瘤医学中的各项科技进行拓展和创新,这对肿瘤工作者而言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包尚联,张怀嶺.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8-120.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7

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A&HCI)

AGRICOLA(AGRICulturalOnLineAccess)

BiosisPreviews®

ChemicalAbstracts

EngineeringIndex

ISI®WebofScience-ScienceCitationIndex

PubMed

Scopus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SSCI)

1.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A&HCI)

美国著名的科技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自1958年创办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许多引文索引类刊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检索系列则有: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以及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此数据库的一部分记录是来自CurrentContents。可用引文(源)范围包括文章、信件、社论、会议摘要、勘误表、诗、短篇故事、戏剧、乐谱,节录从书籍、年表、参考书目和资料,以及点评的引文的书籍、电影、音乐和戏剧表演。该数据库可通过WebofScience在线访问,它提供了过去至今的书目信息和引用参考文献的信息。它还包括了从大约1200标题中挑选出的有关的项目,大多数是艺术和人文科学期刊,但也有数目不详的其他学科的标题。可查看范围从1980年至今,每周更新。

2.AGRICOLA(AGRICulturalOnLineAccess)

AGRICOLA是由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NAL)和其合作者创造的引文书目数据库。这些记录的电子形式起始于1970年,但是该数据库涵盖了所有出版形式,包括自从15世纪以来的印刷作品。这些记录涵盖各农业方面及其相关学科的资源,包括动物和兽医科学,昆虫学,植物学,林业,养殖业和渔业,养殖和农业系统,农业经济,推广和教育,食品与人类营养,地球和环境科学。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NAL)使用索引器、学科专家和技术服务主管来审查从AGRICOLA数据库索引的申请期刊中收到的新期刊。杂志选举委员会(JEP)每年3-4次审查标题、提出索引的处理建议。JEP乐意收到最新出版的农业以其相关领域的标题的通知。任何被推荐的为索引的期刊必须首先满AGRICOLA重点以及覆盖范围政策。然而,不是所有期刊都能够被NAL接纳。

3.BIOSISPreviews(BIOSIS®)

BIOSISPreviews涵盖了全球各地所有生物和生物医学专题的文献,其记录包含索引信息和大多数参考文献的摘要。要使期刊被列入其内,要提交期刊到BIOSIS信息权威及发行部门。申请的期刊会在各方面被进行评估,如主题,地域范围,同行评审等。评估结果并不能保证该期刊会被纳入BIOSIS数据库。

4.ChemicalAbstracts

《化学文摘》简称CA,是世界最大的化学文摘库。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为重要的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检索工具。创刊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协会化学文摘社(CASofACS,ChemicalAbstractsServiceofAmericanChemicalSociety)编辑出版,.CA报道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化学家感兴趣的所有领域,其中除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外,还包括冶金学、地球化学、药物学、毒物学、环境化学、生物学以及物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CA特点:收藏信息量大、收录范围广。

5.EngineeringIndex

Compendex,电子版本的工程索引,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书目数据库。原书名为EngineeringIndex的Compendex始于1884年,原来由手工编纂。Compendex现在是由Elsevier出版。Compendex意为COMPuterizedENgineeringinDEX。Compendex数据库目前包含了超过5000个国际出版物(包括期刊,会议和行业出版物)的1500多万条条目。每年大约1百万条新记录被添加到数据库中,它们来自工程领域内的190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土木,机械,材料,石油,航空航天和汽车工程以及所有与这些工程领域内有关的专业。覆盖范围从1969年至今,并且每周进行一次更新。

6.ISIWebofScience®-ScienceCitationIndexThomson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获得深入的化学信息。它使用户能够从大约8,500个全球最负盛名和高影响力的研究期刊中搜索出从过去至今的各种学科的信息。WebofScience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搜索方法,引用参考文献检索。有了它,用户可以前后浏览,并且通过文献,还可搜索所有学科和时间跨度来找到与他们研究相关的所有信息。用户还可以浏览电子全文期刊文章。

7.PubMed

PubMed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它同时也提供对于相关生物医学资讯上相当全面的资源,像是生化学与细胞生物学。该搜寻引擎是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作为Entrez资讯检索系统的一部分。PubMed的资讯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PubMed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免费MEDLINE,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于2000年4月开发的,基于WEB的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它是NCBIEntrez整个数据库查询系统中的一个。PubMed界面提供与综合分子生物学数据库的链接,其内容包括:DNA与蛋白质序列,基因图数据,3D蛋白构象,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也包含着与提供期刊全文的出版商网址的链接等。PubMed系统的特征工具栏提供辅助检索功能、侧栏提供其它检索如期刊数据库检索、主题词数据库检索和特征文献检索。提供原文获取服务免费提供题录和文摘,可与提供原文的网址链接,提供检索词自动转换匹配,操作简便、快捷。

8.Scopus

Scopus,全名SciVerseScopus,涵盖了超过5,000国际出版商的20,500个期刊,其中,19,500个是来自科学、技术、医学和社会科学(包括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同行评审期刊。Scopus还提供作者简介,包括隶属关系、发表数量及其对应发表信息、被引用次数等。由于Elsevier是Scopus的所有者,也是主要国际科学期刊的出版商之一,Elsevier成立了独立的国际Scopus内容选择和咨询委员会以防止在选择期刊进入数据库时潜在的利益冲突,并维持开放和透明的内容覆盖范围政策。独立委员会是由来自所有学科和地区的科学家和学科馆员组成,以确保评估不偏倚任何一个出版社。是全世界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涵盖了15000种科学、技术及医学方面的期刊。Scopus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其收录文章的引文信息,还直接从简单明了的界面整合了网络和专利检索。直接链接到全文、图书馆资源及其它应用程序如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亦使得Scopus比其他任何文献检索工具更为方便、快捷。总而言之,您不必成为一个专业的检索者,就可以获得大多数的信息。Scopus使用起来易如Google,只不过它所针对的恰好是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8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学科发展 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 信息化

医学影像专业正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医学影像学由单纯的解剖形态学成像跨入功能成像的第二次发展飞跃。为此,为适应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对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本学科未来发展规划,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本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

1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

广义的医学影像学应涵盖核医学、超声医学等,但鉴于国情和本学会的目前专业范围,本文仅涉及传统放射、CT、DSA、MRI和相关的PACS等内容。

1.1建立和完善学术组织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目前已历经七届,2004年9月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后,结合国内外影像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着手组建各专业组,2005年起相继成立中枢神经及头颈组、胸组、腹组、骨肌组、介入组、妇儿组、乳腺组,磁共振组,分子影像等学组;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各学组的人员组成。随后各学组开展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各种学术活动,为把学术活动延伸扩展到基层,各学组的学术活动与地区的学术年会合办,使学术活动受益面更加广泛,效果更好,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近7年来.共举办了50多场省级学术会议。

1.2制定放射学诊疗规范

早在10年前,省级医院放射专业的多位专家就集体承担了卫生厅组织的专科诊疗规范编写工作,为规范福建省影像科临床诊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放射质控中心邀请省内外专家,也举办了多期以质量控制为主题的学习班,学习有关放射质量控制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广新的技术规范,每年都举办相关质量控制学习班,全省200多位放射骨干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使得放射技术人员更加重视技术规范,并将诊疗常规普及落实到基层医院工作中。

通过不断将国内所制定的各种诊断指南及时推广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临床检查工作不断得以规范,诊断水平获得长足进步。

1.3出色完成省卫生厅委托的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等工作

自从国家出台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必须有专业上岗证以来,福州市各省级医院的影像科专家40多人次参与了上岗证的培训授课及考前辅导工作,为学员们答疑、解难,增长了学员知识面,提高了参考人员的通过率,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共有3335人次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上岗培训考试,获得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加强防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每年的防护培训考试获证工作,增强了工作安全。积极参加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的规范化培训考试出卷和改卷工作,每年也都取得比较好的考试成绩和比较高的通过率。许多放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通过参加各等级医院的评比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管理和质量问题,对福建省放射专业不断提升学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大型仪器的引进和临床应用的进展

福建省立医院于1984年初最早引进省内第一台日本岛津头部CT机,次年福州总医院安装了西德全身CT机,之后CT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省市级医院落户。目前CT机已普及至县级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也配置MR机器,大大缩短临床就医时间。DSA机作为硬件要求在三级医院获得普及和应用。

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影像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学习操作新机器的新技术,而且需要学习更多的诊断新知识,使新设备发挥最大的临床效能,服务于广大患者。

放射学分会参加省卫生厅计财处组织的大型设备准入文件的制定工作,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供省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参考。由省内和各市级医院高级职称医生组成的设备招标专家组,对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进行了把关,确保各医疗单位购买到最优质和最适用的医疗设备,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效能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医学影像专业将越来越成为临床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最客观的和可靠的,甚至具有依赖性的临床诊断专业。

1.5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放射学分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16次全省放射学学术会议,每次都邀请2~3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使会议的学术水平逐渐接近国内水平。随着我省省级医院仪器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省内专家报告的学术水平也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区积极开展至少一年一次的学术年会,近年来又增加与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各学组学术会议合办的模式,提高了地区年会的含金量和层次。学组学术会议专业性强,通过在各地区多年的轮流办会,促使我省影像专业培养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

1.6学科队伍建设

为适应影像专业的迅猛发展,我省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基本适应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解决影像专业历史遗留的学历层次低的情况,福建医科大学还专门为影像专业设置了放射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成人办,目前已经具有多层次医学影像专业培养设置,已经从过去只有中专,发展到影像大专,医学影像本科(医师),医学影像本科(技术)专业相继设立,解决了专业人才的瓶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队伍也得到不断状大和发展。在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影像(放射)科人员基本上都已超过50人,甚至少数医院接近100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影像从业人员达到超过3000人,其中技术员近千人,卫生院影像(放射)学工作人员为超过200人,但相当多的科室仍处于缺编状态,尤其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因此,学科队伍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科研课题和成果展示

近10年来。影像学的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改善,科研课题的申报数量也有明显提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超过10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超过10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发表了10多篇SCI收录的论文,现在有超过10篇论文被北美放射年会和欧州放射年会录用为大会发言和展板,共发表了数百篇的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100多篇。

1.8影像信息化建设

省放射学会创建了福建省医学影像网,这在全国是少有的,为我省影像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化的交流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探索,设置了信息、继续教育、病例讨论、微博平台等栏目。设立资料库,将每年学术会议的文稿及福州市等地市读片会资料上传到网站,供同行们浏览和学习,扩大新知识的受益面,南专家提供讲座稿,免费供大家浏览和下载。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免费接受远程网上继续医学教育。该网站每天的点击次数达到9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我省网上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也促使基层医院的影像工作者参与影像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1.9专业人才培养

由省卫生厅实施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影像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为医学影像学后继人才培养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甜:多年来大医院为基层医生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进修医生,提高了影像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但对在职队伍人才的培养缺乏常态机制,福建省应尽快成立医师协会,将许多医师定期培训和提高的工作由医师协会来完成,提高福建医师行业队伍素质。

1.10创建福建省远程医疗网

为了配合福建省政府开展数字福建的计划,放射学分会与福建省卫生厅共同创建了福建省远程医疗网。这在全国属于开拓性的一项工作,对促进全国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影响和借鉴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影像远程会诊或影像诊断中心将为基层医院的影像诊断带来全新的模式,极大提升我省医疗诊断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先进的医疗资源。

一个世纪的医学实践已经证明,医学影像专业是当之无愧的临床一级学科。目前被称为“辅助科室”和“医技学科”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今的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不但需要将全部的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设备的应用和开发。需要不停顿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担负着临床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诊疗环节之一――诊断疾病的重任,同样存在和承担着重大的医疗责任和风险。

2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2.1学科设置

医学影像学是一级学科,但目前实际上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二级科室,从学科发展趋势看,分为二级学科不是方向。

我省现有的行政科室设置多数不合理,近期(3~5年)的发展目标首先是需要解决学科设置。要促进医院层面用行政决定一个医院只设一个影像科,这需要院长的决心。

业务层面整合,这是科行政主任必须要去推动的工作。学会层面加强学术的引导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是医学影像专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专业人才最终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专多能,既全面掌握各大型设备的性能和业务特点,又能在某种设备上或者在某系统上有专门的训练,以期获得专门的经历,经验和专长,既全面又专业。这是今后本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路径和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医学影像对医学发挥最大的贡献,这是中长期目标,需要几代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给予的支持。

根据目前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预测,医学影像专业在学科设置和行政建制上需要有新理念和新突破。大影像的概念可以从目前的放射专业、超声专业和核医学专业的三分局面提升到医学影像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新的整合,实现真正的一级学科模式。还可以涵盖已有的PETCT以及更新的如PEMR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结构体系,促进影像事业飞速发展。

2.2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规划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影像学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目前大型现代化设备的快速引进,迫切需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跟上医疗业务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强现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定期举办培训班等,让在职人员能定期、规范地接受再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多吸纳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加大本省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5年内全省需要超过百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大量缺额。三甲医院也至少需要50名博士学历人才。但收入待遇等政策缺乏足够吸引力,尚需更多政策扶持。

影像科室编制目前处于严重缺编,医院对影像科编制也缺乏规范设置。建议在编制上,应规定影像科员工数量占全院人员的5%.7%。

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影像专业新生代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地的实力还参差不齐,建议能依托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为龙头,组织师资培训,以期尽快提升培训基地的教师力量。福建医科大学目前具有培养影像专业的硕士点,但无博士点,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尽快填补博士点的空白。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影像学科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得医学影像专业队伍在人才结构上既具有尖端人才,还有一支适应快速发展需要的医学影像人才。

多渠道培养人才,立足本省资源,师资培训,进修,专科培养专门人才,大力举办各种学习班,集中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向省外、国外输送人才,都是需要的。

2.3如何合理配备议器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影像大型设备全省总量控制,包括CT,MR和DSA三种设备。目前全省县级医院都已经配备CT,部分县中医医院也配置CT,预计在今后3年内一部分中心卫生院也将配置CT,总量有250―300台,部分三级医院可能由于业务的需求,CT机器可达3~4台,以满足逐渐增长的就医需求。MR目前全省配备已超过70台,预计在今后3年可以超过100台;我省DSA目前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医院,随着临床需求和地区等级医院硬件的刚性需求,也将较快增加,但更迫切的是目前市级医院介入人才缺乏,预计3年内将超过30台,需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予以考虑解决。

DSA属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既需要具备医学影像专业诊断知识,又需要特殊的治疗技术,需要特殊的培养渠道。全国都在制定该行业的准入和规划,我省也应该予以重视。

2.4在临床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由于现代科技在医学影像学设备上的应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使得医学影像能为病人在诊断疾病中不但提供快速便捷的诊断方法,还能提供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使得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需求明显增加,其重要性、依赖性也显著增强。从过去进行影像解剖诊断,到现在已经具备许多功能影像检查,分子影像学已显示出巨大的医学潜力,甚至可能是未来医学的重大突破之所在。

2.5科研模式

影像科已由过去简单的辅助科室成为目前独立的一门临床学科,不仅其工作模式已发生了转变,即由简单的诊断任务转化为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全过程。因此,科研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先进性,而且要重点考虑其成果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影像科硬件的发展,除注重临床科研的深入研究外,还要利用现有的功能成像等高级成像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并与临床各科室或各高校联合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联合攻关部级课题项目等,提升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要争取在3―5年内,获得3―5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的资助。

3 展望

影像专科的特殊性是设备依赖型专业,只有设备的提升和人才建设同步发展,才能带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1设备的提升

结合当前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思路上考虑,设备要分三个层次:

3.1.1服务于社区的影像医疗设备

主要由政府出资采购(政府部门已经在实施),属于基本医疗需要的设备,如用于常规透视、摄片的普通x光机,可以带来低成本,广覆盖就诊效果。这是近三年内需要和可以实现的目标。

设备更新和数字化建设:逐步将普通x光机更新换代为间接或直接数字化影像设备设备,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大概需要至少5年时间;

解决基层有设备、无人诊断的问题,是医学影像专业非常突出的工作。建议逐步建立能覆盖全省的远程会诊功能的影像网络系统工程,技术上已经能实现,只要政府部门重视,在今后5年内可以基本建成。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解决基层影像诊断最核心的难题。

建立以某一层次为中心的影像诊断中心来解决和提升基层影像诊断,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和重要的模式,只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实现数字影像的远程诊断,让全省人民共享医疗成就,共享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是指日可待的。医学影像界的医务人员愿意为此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当然也需要对基层医院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这部分工作可以由专科分会或医师协会来实施。考虑到现在交通情况都比较顺畅,可以设计以地区为单位的周末两天短期培训,政府出资,解决每次培训费用。专科分会可以协助组织讲课专家,组织编写一个适合社区医疗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划教材,采取巡回讲课方式,每半年一期,为期5年,可以很好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政府出少量资金组织专家定期录制继续教育讲座,由公司负责录制,分发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异地讲学,视频讲学,形式多样,不断推进。

3.1.2地区级医院

这类医院目前由于在早期等级医院评审和医院规范化管理等要求下,影像设备已有很大发展,预计在近两三年内经过医院自身的更新换代,基本上满足地区医疗诊疗的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结构不平衡,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或人员总体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从各方面来逐步解决:(1)医院需要对不适合影像专业发展的科室结构进行整合。比如现在不少地区医院还存在将大影像科室分割成多个行政建制的科室,不利于人才梯队建设,而没有形成大影像科的地方,人才结构越不合理。技术力量也越弱,甚至人才不稳定,也吸引不了好人才到那里去工作。(2)现有自身人才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医生进修力度,到主治医生这阶段,建议以政策规定至少有一次半年以上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的机会,以便于他们对三甲医院的业务有所了解,也能达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3)加强科室业务学习机制,不论进修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都需要向科室做学术性汇报,让科室共同收获。(4)PACS(图像和数据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5年内全省必须按照等级医院要求完成三级医院的全院PACS建设,以适应临床诊疗工作的需求。(5)加强地区专科分会学术活动,促进地区诊疗水平整体提高。

3.1.3三级甲等医院影像科的发展

全三级甲等医院应该成为全省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代表着全省与国内外比较的窗口,也应成为培养福建专业人才的基地。学科水平突破关键要看几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他们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人才多、设备先进。学科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支持,是学会关注的重点。学会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协作,联合攻关,申报课题,共同分享科研成果,争取多出成果。专科分会将结合不同时期设备和人才情况,适时推动学术活动,适应形势发展,促进我省影像专业科研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3.2人才建设展望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范文9

关键词:多媒体;电子病历系统;教学

多媒体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为临床教学广泛采用。本文阐述骨科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实现了教学信息无缝对接,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1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1.1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实现了教学信息无缝对接:骨科患者多、手术多、周转快,患者手术图片、视频多,且实习教学信息量大。骨科学是当今医学界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学科,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较强,涉及面广,涵盖病理学、解剖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知识,新的理论知识日益丰富, 新的手术方法及层出不穷的内固定材料的发展使骨科这一古老学科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给学生灌输医学理论知识,教会他们基本技能,还要尤为重视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实习课程枯燥乏味,往往因为理论知识较难理解,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改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时间冗长且容易混淆描述不准确,实习生经常对部分患者的信息必须反复确认,才能够了解,时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利用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手段,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直观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能充分体现现代医学教学的特点,可以把教学所需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将那些不易表述的知识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内容。

1.2积极的推动了对骨科的带教工作: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形象、直观、实时地反映患者信息及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把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将大量的信息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医院临床骨科教师可节约大量时间,学生也不必死记硬背,还可以拷贝的所学内容,随时复习。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对骨科带教工作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自从应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后,不仅提高了交教学质量,而且还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教学信息。明显提高临床教学效率和质量。

1.3实现了骨科临床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骨科临床教学个性化更为突出,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距较大。使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大量的信息已包含其中。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内容要求带教老师按PPT教学模板编写,内容涉及到病室动态、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诊断、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和诊疗护理计划等几个方面。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杜绝了因医疗信息未及时传达可能造成的医疗隐患。通过不断完善多媒体的制作,使年轻教师更容易从中学到老教师的经验,明显降低教学难度。同时首次将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用于每日的交班,并将PPT作为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存档,便于进行审查,确保教学过程可审计、可追溯,杜绝了教学死角。更容易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教学。

1.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模式,可以及时调取患者病历、辅助检查、影像资料等信息,为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手术点评、出院患者审核、会诊等,提供信息支撑。通过简明扼要的图文概括了知识要点,以生动丰富的图像替代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学信息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并得到充实与提高。为学生将来参加骨科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注意到,学生习惯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起步阶段恐难以接受这种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加强指导。

2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临床带教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为使教学中的多媒体内容丰富、 表现形式生动多样, 离不开对平时教学资源的收集。有的教师所做的课件,内容匮乏,往往仅有课本文字和画面的简单拼合,界面和插件过于单调呆板,缺少动画、图像、视频资料, 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但兴趣索然,且易导致注意力分散。教师可不断将“典型病例诊断分析”应用到临床教学,并开设病例分析讨论环节。病例选择及符合逻辑的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到知识的内涵及转化过程,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床边实践的“桥梁”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围绕大纲选用或编写病例,由学生自行搜索资料进行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并将各检验项目进行整合。教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将自己总结的结论与其他同学讨论,有教师进行点评、归纳、纠错,重点分析疑难问题。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发从感性材料中总结、归纳和思考。比如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以往影像学检查中多采用X射线与CT平扫等方式,由于临床表现多为二维图像使得骨折部位的具体状况难以获得准确的表现,学生在阅片时缺乏立体空间的认识,教师也很难进行直观的教学。学生对此病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采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可以随时调阅MRI、CT及三维重建、DR等信息,可以直观、立体表现病变部位,使学生增加对损伤部位的了解程度,学生能容易理解,使同学们能生动、形象地掌握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疗过程。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基础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总结

医学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解决临床疾病的应用脱离,即教学与实践脱节,最终结果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缺乏对临床问题的处理能力、应对能力,接触到实际病例时无从下手[2]。这一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文字清晰、图形准确,是一种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直观、更容易、更深刻。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教学效果[3]。

参考文献:

[1]王升英,吴秀媛.多媒体教学软件在骨科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