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简述人口老龄化集锦9篇

时间:2024-01-12 14:43:59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1

【关键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养老问题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能力的提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于2000年底进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时代进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多年,近些年,社会家庭结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家庭的结构类型多以“四一二”的形式生活,使其家族的关系网络简单化,社会支持的关系网络相对变窄。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笔者通过对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养老问题的研究作出了如下阐述:

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的人口数量的排名一直居于国际前列,为解决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数量的相关问题,我国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很好的控制了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同时也改变了我国大部分年轻人的观念,很多年轻人甚至喜欢丁克家庭,种种观念和因素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我国的五六十年代是人口生育的高峰期。由此,形成了我国现有的人口年龄的结构模式。青壮年的比例减小,老龄化的比例增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例如:法国在进入老龄化阶段用来130年,美国则是用来了79年。而我国仅仅用了20年。我国的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不同,也导致区域老龄化发展速度的不同,我国一线城市上海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要早于宁夏自治区33年之久。

三、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养老问题的影响

1.养老资金不足

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增加,我国的赡养率也在不断的上升,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我国在现行的政策的基础上,养老金的赤字问题将会出现在2016年。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显示:2010年之后,我国的养老负担会呈现极速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30-2040年间,其养老金会遭遇巨大的养老资金支付压力。

2.城镇和农村养老系统运行体制的不完善

从养老保障制度实施开始,各级政府在运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很少会关注风险控制环节,只是重视养老保障运行的社会效益。由于各地政府制度的制定有区域性的差异,其保障的费率有很大的不同,其中间差可达15%左右,如此不统一的政策规定,降低了企业和个人投入保障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养老保险的基本资金的保障。

农村人口的经济来源多以土地为主。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年轻人对大城市的高品质的服务设施的向往,使很多年轻人将老家的土地搁置,进入城镇打工。使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状况。农时耕地种田,农村已经没有更多的青壮年的劳动力,从而使农民的农产量降低,也降低了生活的经济来源。近几年,农业用地在进行转变,不断转变为工业用地和集体农业用地。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农村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政府在进行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与较小的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状况。其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的解决策略。

四、完善中国养老问题的相关策略

1.建立合理科学的养老保障体系

根据不同地区和地域的政策不同,进行合理的动态的衔接。扩大养老保险范围,加强国家的补贴能力,推动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加强各地区的政府职能的执行力,进行养老保险的相关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完善筹资模式,降低风险机制,使养老保障体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的专业组织

政府需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老人和家人能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体制。政府要加大对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并且通过一些方法将社会的资金进行引入,壮大养老服务的资金量,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老年人。建立一支专业性的养老服务的团队,其考核制度可以参考美国养老的工作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完善的养老制度和养老服务团队能促进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结构变化的论述,阐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结构的变化对养老问题的影响和解决策略。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中国养老体系制度不再单一化。多样化的养老制度和养老的服务体系是满足未来的中国家庭的生活需要的发展趋势。国家应引进外来理念,建立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国家养老的安全网络,实现我国在老龄化的人口格局基础上,健全合理科学的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铠豪,刘渝琳.破解中国高储蓄率之谜――来自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5,08(03):43-56.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以房养老风险;人口结构变迁

一、 引言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中国日益明显。如表1,2000年以来,反映一国老龄化的通用指标――老少比和老年抚养比都在逐步攀升。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45%,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09%;而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这两个指标分别攀升至13.31%和8.91%。

人口变迁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将经受冲击,养老问题首当其冲。目前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50%,个人账户事实上已经空账运转了多年(孙祁祥,2001;王延中,2001),这些问题与人口老龄化叠加后,使中国的养老困境愈发凸显。对于以房养老这个热门话题,已有很多研究。本文将以严格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集中分析人口结构变迁怎样通过经济增长、利率等变量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进而通过严格的分析来揭示以房养老的风险。据笔者了解,类似严格而新颖的分析目前并不多见。此外,现有文献并没有剖析过以房养老产品交易的标的和特有风险,本文将在这些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

二、 以房养老产品剖析

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将住房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借款,当其去世或满足约定条件时,贷款机构通过出售、拍卖或者出租抵押的房屋收回借款的本金和利息。我们先辨析出以房养老产品中真正的标的物,再通过与常规养老保险产品的对比识别出以其特有风险,以便后文对该产品风险的进一步分析。

1. 以房养老产品的真正标的。以房养老问题的核心在于保险的提供者为住房所有者提供养老保险,但保险购买者支付的并非货币,而是房屋。显然,整个交易的关键是交易的载体――住房,且是未来的住房,而真正的交易对象是两个现金流,一是保险公司支付的养老保险金,另一个是房屋在未来的出售价格。从理论上讲房屋未来的价格决定了养老金的给付标准。

保险交易的对象实际上是风险,保险的购买者通过支付保费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收取保费,承担风险。为了识别出以房养老的风险,我们假设某老年人拥有自有住房,若他希望靠出售房产获得的收入来养老,除了可能面临房产售价不够高的风险外,卖房的收入按照预期寿命安排,如果实际寿命超过预期寿命,将面临将无钱可花的风险。

如果参加了以房养老项目,未来房价波动的风险及长寿风险都将转移到保险公司,因此以房养老交易的对象实际上正是这两种风险。长寿风险是所有寿险产品都必须考虑的,不是以房养老的特别之处,本文主要关注以房养老项目中的特有风险――房产价格波动的风险。

2. 以房养老的核心风险。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保费和年金通常都已事先确定,风险仅体现为长寿风险。对于以房养老型产品,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本质上是一笔风险收入。如果未来房产价格下跌,合同终止时保险公司出售或出租借款人抵押的房产所得可能无法补偿其支付的贷款总额,从而保险公司将遭受损失。因此房产价格未来走势与保险公司能否盈利息息相关。

此外,虽然保费是随机变量,但保费与养老年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会改变:保费越高,投保人获得的养老年金就越丰厚。在以房养老模式中,保费是未来房屋的出售价格,售价越高,投保者得到的养老年金就越多。然而未来的售价是随机变量,理论上可高可低,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仅能根据房屋价值未来的变化趋势确定年金给付。如果未来房屋价值看涨,年金的给付标准就高;如果看跌,给付标准就低。而年金给付标准同时又会影响老年人是否参与以房养老项目的决策,如果年金给付太低,老年人参加此项目的可能性就较小。因此养老金给付标准的高低不仅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同时也决定着以房养老市场能否顺利构建。

根据前文的论述,房屋未来的价格不仅决定着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同时还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房产价格是以房养老模式的核心,正确判断它的变化趋势可以揭示这个市场的主要风险。

三、 以房养老的风险分析――人口结构变迁视角

我们将围绕房产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分析以房B老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房产价格的变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严格的房地产市场分析应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但本文的目的是定性分析房地产价格走势及其对以房养老模式带来的风险,因此只集中分析那些明显受到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影响的变量。一旦人口结构变化对这些变量造成冲击,冲击力将不可避免地传导到房地产市场,进而影响以房养老模式的运行。

1. 经济增长视角。按照经济学定义,房产属于正常品,人均收入的提高将提升房产市场的需求,在房地产供给一定的情况下,房价将上扬,且人均收入提高的越快,房价的涨势就越猛。反之,人均收入增速下降,房价的涨势也随之下降。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以下将讨论人口结构变迁将如何影响人均收入。

考虑简单的经济增长会计恒等式Y/N=(Y/W)(W/N),N是总体人口,W是劳动力人口,Y是GDP。这个式子表明人均收入=每单位劳动人口收入与劳动者占比之乘积。对恒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并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人均收入增长率=每单位劳动人口收入增长率-人口抚养比增长率。显然,人均收入和人口抚养比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当然,会计恒等式的论证并不能代替严格的经济学理论推演。要了解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回到经济增长模型中。从恒等式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每单位劳动人口收入增长率不变,那么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抚养比上升的确会损坏经济增长潜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抚养比的上升是否会影响每单位劳动人口收入增长率。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对人口的处理较为简单,忽视了人口结构因素,因此经典理论的人均经济增长事实上对应本文中的每单位劳动人口收入增长。从而,本文的分析可以完全对接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即人口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源泉。

经济增长的源泉从中长期来看,可以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这是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可以是技术进步,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提升,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总人口不变的前提下,老龄化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比例下降,社会中生产者减少,净消费者(老年人口)增加,一般而言,储蓄将走低。储蓄是投资的来源,因此投资必然会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理,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投资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以上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均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都将稀释,人均收入增速不可避免地放缓,社会对于房产的需求也将走低。

2. 利率视角。人口结构的变迁会分别对储蓄和投资产生影响,而利率会同时受到储蓄和投资两个因素的作用,因而本节以下将分别对其进行论述。

从储蓄来看,人口结构与国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非显而易见,既有理由和实证支持人口结构老龄化降低国民储蓄率(宋奇成和袁凯2013;胡涛,2014),也有研究持相反的观点(袁志刚和宋铮,2000;张春海和孙健,2012)。我们认为,在老龄化发展初期,虽然老年人数所占比例在上升,但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依然享有“人口红利”的优势,因此可能会造成虽然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但是社会储蓄依旧较高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人口会的减少导致人口红利消失,在此情况下老龄化的加深将会造成储蓄的减少。

人口老龄化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趋紧,推动劳动力价格上扬。企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严格的生产者理论指出,当一种生产要素减少时,另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将下降。那么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工资上涨、劳动力需求下降将导致社会投资边际产出下降。当以边际产出衡量的投资回报下降时,企业进行投资的激励将下降,社会整体的资金需求趋软。

当资金供给和需求都减少时,利率的变化不确定。如果人口老龄化造成资金供给的下降更为显著,利率将上升;如果资本边际产出下降更显著,利率将下降。实证研究亦无定论,如陈国进和李威(2013)指出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利率处于下降通道。不过,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更是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经济都享受的低利率正是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一旦人口红利结束,将意味着低利率时代的结束。

本文亦不能对利率的变动趋势下定论,但本着提示以房养老风险的出发点,再加上格林斯潘的意见现在更占上风,我们不妨假设利率上行的概率更大,进而分析利率变动对房产价格的影响。

房产既能被看作耐用消费品,从保值增值的角度也可被视为投资品。作为消费品,利率上升人们对其消费会减少,房产价格将下降;作为投资品,利率上升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未来无穷期租金的折现值下降,房产价格也下降。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利率上升时,房产的价格都会下降。

即使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利率发生了小概率的下降事件,这将引起房产价格上升。如果房产价格上升足够多,可以弥补提前终止合同所需费用,那么以房养老参与人可能提前终止合同,享有房价上升带来的好处。这样,参与以房养老项目的保险公司仍然会面对项目结束期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

3. 拓展:利率管制、信贷配给与人口结构变迁。利率表面上是资金借贷的价格,其动态本质则是联系今天与将来经济决策的关键变量。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结论可以保证利率的变化能使得有限的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实现最优配置。假若利率受到管制,其作为价格信号就不能精确反映外部因素的变化,有时候甚至扭曲外部信号,使得资源的配置更为恶化。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利率管制、信贷配给及人口结构变迁之间关系的简单分析,得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将来有可能成为以房养老保险模式的障碍”这一结论。

为分析方便,我们将经济简化为两种产品,一类是住宅产品;另一类是老龄化产业。当没有利率管制时,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如图1所示。

这是一幅典型的一般均衡图形,横轴和纵轴商品分别是住宅和老龄化产品。当利率由市场决定时,市场均衡由无差异曲线U1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描述,两者的公切线是“非管制价格”线,其斜率代表了住宅和老龄化产业之间回报率的对比。

如果利率受到管制,较低的利率减少了消费者通过资金要素获得的收入,从而减少了产品需求;此外,利率管制产生的资金供需缺口实际上提高了资本的影子价格。需求减少,供给成本提高,老龄化产业回报率必然下降。

在中国,由于住宅被当成资产,其回报会提高。当存款利率被人为压低时,人们会将房产作为存款的替代选择,房产的需求因利率管制而增加。在利率管制下,信贷配给出现,资金更偏好违约风险小的行业。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由于有隐性的地方土地财政担保,市场认为它的风险较小,资金的配给更多地流向住宅市场。需求增加,供给成本减少,行业回报率必然上升。

根据以上分析,利率管制最终降低了老龄化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提升了住宅产业的投资回报率。由于产品价格实际上是回报率的折现值,因此这两个产业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发生变动:住宅的相对价格提高,如D中的“管制价格”线。市场的扭曲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由于住宅相对价格提高,资源更多地流向住宅市场,而留在老龄化产业的资源过少。图中“管制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是利率管制后的均衡,它和利率市场化均衡之间的差异反映了资源扭曲的程度。

人口结构的变迁,将加重两个行业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老龄化导致对老龄化产业的需求增加,回报率提高,市场化的利率会将一些不能产生相同回报的投资挤出市场。利率如果受到管制,未来社会老龄化的高额回报将不能通过利率价格正确引导,本该流入老龄化产业的资源分流到了其它行业。本文认为,房地产行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性行业之一。

综上,中国的利率管制扭曲了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的配置,使房地产业的供给偏高,老龄化产业供给偏低。考虑到中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事实,这种行业间的扭曲更加严重,造成未来房产供给过多,老龄化产业供给过少。一旦这成为事实,则房产价格将下行,而老龄化产业的价格将上升,届时,以房养老模式将经受严峻考验。

四、 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今天,以房养老项目能否成为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仍旧存在争议。以房养老项目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其更多地面临各种风险,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其雪上加霜,以房养老的发展前景更加扑朔迷离。本文从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通过各种途径对房产价格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其对以房养老业务造成的风险,以期为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当然,现实永远比理论复杂得多。以房养老项目在现实操作中也一定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只是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房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所提到的只是纷杂矛盾中的部分可能。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作用的持续发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进步,以房养老在中国社会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市场机制将引导人们不断探索规避风险、创造条件。

⒖嘉南祝

[1] 陈国进,李威.人口结构与利率水平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5):68-77,127.

[2] 胡涛.人口结构变迁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4,(9):5-9.

[3] 宋奇成,袁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19.

[4] 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01,(5):20-27.

[5]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J].经济研究,2001,(2):20-28.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述评

前 言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 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 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

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

1、“未富先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如李建民,杜鹏等学者(2006)则认为“未富先老”并不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当前的老龄人口问题也是和“未富先老”无关的,并指出老龄化挑战的真正含义是“未备先老”。而穆光宗等(2011)则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外,还具有“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特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如王志宝,李国平等(2013)通过分析了近20年的人口面板数据,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且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比较高,认为经济发展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4、其他特点。其他学者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其他特点。如钱凯(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外,还具有老龄人口总量“多”,老龄人口的增速“快”的特点。史佳颖等认为(2013)人口老龄化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少子老龄化,因此中国的老龄化还具有典型的少子化特征。

三、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21世纪共分为三个阶段。如徐文杰(2011)认为,2001—2020为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为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2100为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穆光宗(2011)则指出,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21世纪的始终,而且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

而有的学者则从其他角度提出了我国未来的老龄化趋势研究。如贾云竹等(2012)是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的趋势研究出发,认为随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各个年龄段死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未来我国老年人中的女性化程度将会逐渐深化。

四、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方面的作用结果:一方面是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如孙一(2010)认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下降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学者对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看法确不尽相同。如吴红乔(2010)认为少子化是我国发生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何建宁(2010)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回归分析之后,认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而人口密度又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有些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如原新等(2009)采用假设模拟的方法再现了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了相关人口学变量: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惯性作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变量中,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最大,为56. 06%;马骁骁(2010)则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并认为即使中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但与国际相比,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仍相对较小。

五、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

(一)经济层面。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等经济领域带来一定的影响。

1、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李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比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何奇等(2012)认为人口老龄化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从积极因素转向消极因素,因此中国应当逐渐降低财政支出的规模,可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我国的公共教育领域。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中,有关人口老龄化与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王金营等(2006)通过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中,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均有影响,并且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均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消费水平增加速度减小,老龄化也会降低未来消费水平和比率;王森(2010)在将人口的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解决了消费函数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使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方面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于潇等(2012)利用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并实证分析和讨论了中国的消费函数,对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之间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的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如杜本峰(2007)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从而加大了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系列波动;刘永平和陆铭(2008)则以中国家庭中的父母自利性假设为出发点,得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储蓄率下降的结论;而李中秋,王朝明(2013)同样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有负效应,且由于未富先老,城乡倒置的老龄化状况,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方面更加复杂。

有些学者不完全认同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负效应或者程度。如唐东波(2007)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的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的最优储蓄增加的结论;王森(2011)则基于VAR模型的方法,使用了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对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贡献率仅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反而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大;毛毅(2012)则区分了当期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他是运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当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的,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黄润龙(2012)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了居民储蓄水平,而人口老龄化是是通过社会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储蓄水平,而且认为,老年人因为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因素,会导致储蓄随着老龄化而增加;朱礼华,赵志勇(2013)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日本的有关方面数据,针对老龄化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并且中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也表明,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提高了国民储蓄率,但是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展现出类似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储蓄效应,即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国民储蓄率。

4、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降低劳动生产率。但有的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具体的情况,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如祁峰(2010)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的人口多,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国家政府方面应该积极防范。并从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的状况对比,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5、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如彭秀建(2006)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来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陆铭(2008)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将随着老龄化增强而下降,但如果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将会大大地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齐传均(2010)则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资本形成、人口老龄化将削弱全要素生产力,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6、其他方面的影响。吴帆、李建民(2010)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代际关系影响角度,认为人口老龄化加深了社会代际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方面、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和待机利益关系格局等具体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刘辉煌等(2012)利用因素分解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二)社会层面。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同样也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田雪原(2007)认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用于养老金及医疗支出的数额和比例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府预算中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业支出则紧缩,必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童玉芬等(2008)针对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做了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预测了北京市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变动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林森,张军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医疗保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保人员的结构老化,二是医保“隐形债务”的增加,三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并参照了国外医疗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影响:包玉香(2012)从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了该模型中,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等一系列结论。陈卫民,张鹏(2013)从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将人口结构引入一个生产者最优化模型当中,并经过实证研究,认为当老龄化程度较高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会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六、评述和建议

1、国内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老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学者提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但是他们在分析这种不平衡的时候,并没有讨论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2、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是大量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定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定性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还不是特别充足。

3、关于很多问题的研究,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如有关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分析上,很多学者用不同的模型和假设条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如何利用更加科学的模型和方法来分析我国的这种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应用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其学科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得人口老龄化可以用于分析其他很多方面,如和资源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可以分析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可以分析人口老龄化和我国的金融状况的关系;和开放性经济相结合,可以分析人口老龄化和对外贸易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有关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思敏.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2]徐文杰.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社会统计学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8).

[3]田雪原.“未富先老”视角的人口老龄化[J].南方人口,2010(2).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4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社会养老;评价

1 前言

当前,无论是广播媒体,还是国家的报纸周刊,都充斥着一大热点问题,那就是农村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我国的养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据央视网统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以上。当前,黑龙江垦区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大的形势环境下趋同,从2012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可知,当前,黑龙江垦区总人口为171万,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1万,黑龙江垦区老龄化人口比重达到12.2%,这一比例已超出我国的老龄化平均水平,可见,垦区老龄化状况更另人担忧。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垦区加速进入老龄化,原有的养老体系在面对现实不断增长的老龄化现状显然显得有点吃不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场基本养老设施缺乏;省级统筹社会保障发挥能力有限;垦区社会经办机构运转无费用来源,导致原有的垦区养老金捉襟见肘;个体工商户参保率偏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等等。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点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生产战略安全的历史责任,因此,强化对垦区城镇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找出影响垦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垦区社会养老现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 国内垦区养老服务研究简要回顾

尚启君(2000)简要介绍了广东垦区职工养老保险的模式。从养老保险统筹方式、缴费标准、发放标准分析了广东垦区公职养老保险的状况。分析了垦区当前养老保险模式存在的问题:企业压力大,拖欠养老保险金;离退休公职养老金标准低下,生活困难。提出改善当前养老状况的建议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2、农垦职工养老保险进入社会统筹;3、省级统筹由发达县市开始[1]。

张百顺、王秋红(2007)从性别和年龄情况、婚姻状况、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居住方式、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老年人生活受照料情况几方面的调查结果阐述了我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农民养老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口老龄化严重;传统家庭养老问题突出;土地保障弱化等。提出了促进农民养老保险发展的建议对策[2]。

陈平、李亚宏、李兆天(2001)从垦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实行情况、历年垦区职工养老保险金支付情况、当前垦区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情况三方面阐述了我国垦区养老保险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垦区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1、职工养老金开支日渐增长;2、社保机构经费没有稳定的来源;3、职工养老保险金发放形式不规范;4、水平低的养老统筹不能解决养老金的正常发放。提出解决垦区职工养老金问题的建议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提高国家对垦区职工养老金开支的补贴;对拖欠的养老金给予一次性补助;推进省级养老保险统筹;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征缴制度[3]。

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有关对城镇社会养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内有众多学者已开始对其进行了相关论证,杨鸿燕(2001)构建了居家养老中生活照料评价体系,将指标分为三类:一类是老年人背景状况指标;第二类是受照料老人的生活照料情况指标;第三类是反映照料者的情况指标。郭红艳等(2013)对美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美国采取最小数集(MDS)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及对我国当前构建养老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和参考。李娟(2013)对南京市城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运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仅要考虑服务质量内的因素对养老服务质量的影响,还要考虑服务使用者对服务的期待及需求。章晓懿,梅强(2012)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水平进行了相关的评价,构建了社区居家有养老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及结合垦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影响因素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黑龙江垦区城镇社会养老服务绩效影响因素

4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简介及农场养老服务现状

4.1 八五七农场简介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位于密山东南部,北邻完达山,南依小兴凯湖,地处东经132°5'到132°40',北纬45°20'到45°42'范围内,总面积567平方公里,下辖25个农业生产队,27个工商运建服务队,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和草炭资源,而且土地、草原、河流资源都很丰富。农场始建于1951年,现拥有耕地40万亩,国务院曾授予农业生产先进企业和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农场现有总人口1.7万人,农业从业人员1.9万人,农业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各农场中力量较为雄厚,农场现有各类库房面积3.5万余平方米,水泥晒场39.5万平方米,各类农机具停靠棚0.8万平方米,钢骨架大棚3789栋,粮食处理中心二处。八五七农场境内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完全能满足农产品运输的需要。

4.2 八五七农场养老服务现状简介

目前,八五七农场社会养老服务目前主要体现为四种模式:其一为完全的居家养老;其二为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其三为养老中心;其四为现代化的八五七农场敬老中心。通过调查了解到,八五七农场社会养老金按时发放,不断强化退管工作,保证养老金的安全,实施“养老惠民”工程, 打造养老公寓,同时不断强化敬老服务,强化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专业水平,健全档案管理,丰富文化生活,完善辅助功能。目前,八五七农场受到了总局、管理局及社会的一致认可。

5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城镇社会养老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八五七农场城镇社会养老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前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向八五七农场及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收回240份,回收率为80%,采访对象包括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社保局、八五七农场机关、八五七农场敬老中心、八五七农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与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

下面是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依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做如下RI值规定:

6 结束语

由上图可知,在五大一级影响因素中,资金保障因素占首位,占影响权重的36%;其次是基础设施,占有权重为30%;第三位是宣传组织,占有权重为18%;第四位是服务队伍建设,占有权重为9%,最后一位是服务保障,占有权重为7%。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二级影响因素中,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额度占整个权重的19%,这说明,目前垦区的养老体系主要还以政府投入为主要力量;处于第二位的影响因素为设施综合配套健全性,占整个权重的19%;资金筹措能力占整个影响因素的12%,这说明,当前垦区的养老服务,资金仍是主要难题。因此,垦区在强化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服务绩效上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权重,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集约资源,更好地为垦区社会养老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尚启君.关于广东垦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垦经济,2000.

[2]张百顺,王秋红.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07.

[3]陈平,李亚宏,李兆天.黑龙江垦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垦经济,2001.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5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做了调整和规划,我作为一介草民大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妥之处,大家不要笑我啊!

首先最吸引我的就是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就可以生育两个子女(以前是必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我自己就是独生子女,所以……以后……啊哈哈哈哈!偷笑ing。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很矛盾,一方面,在这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从人权的角度来说,是不应该限制生育的;另外一方面,从我国国情来说,人口总量长期占据世界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社会公共服务压力巨大,应该减少人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老龄化逐步到来,给未来的年轻人(也就是我们)和政府带来的压力无法想象。日本近几年经济发展减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老龄化社会。而我们这一代,我们是独生子女,父辈有很多兄弟姐妹,这种严重的不平衡,导致我们未来的责任无比严峻,当个人无法分担时,政府不得不出面,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压力。所以这一次放宽生育政策,确实不得已之举,但是我也有担心,这样会不会导致中国人口下一个巅峰的到来加速?其实我对中国人口过多的问题,我认为是弊大于利的,下面我结合我的专业将进一步讲述。

改革,必会涉及到资源配置的重新配置,所以会导致一部分旧贵族的陨落,也会导致一部分新贵族的兴起。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参与利益分享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们就应该看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之处,投机取巧,占取我们的一片天空!比如说,我国已经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剧增,是压力也是市场,我们可以发展一些老龄用品。举个简单的例子,婴儿有婴儿纸尿裤 ,老龄人也会用到老龄纸尿裤,那些生产纸尿裤的厂家可以开辟一条生产线,做这一部分生意(日本去年老龄纸尿裤的产量已经超过婴幼儿纸尿裤的产量,老龄化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显然,纸尿裤和我的专业联系不是很紧密,我来谈谈我的未来的职业设想。我说过,我认为,中国的人口问题,弊大于利(我的个人看法)。利的一面是巨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但是问题却是大大的严重!比如说,我未来想去做的一件事——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是IBM公司08年提出一个概念,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移动终端和强大的网络支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我可以随时查看公交车的班次,以及停靠站情况(宁波已经实现了),我想知道楼下餐馆今天有哪些美食,我想知道附近哪里的停车场还有车位,等等。这绝对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刚才讲的这些大都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不是一家公司,某个单位可以解决的,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当政府面临环境问题(这次的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提的不错!给个赞!),老龄化的问题,还会有多少资源流向未来的城市建设呢?

而且,中国的人口也要求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之大,是外国的数倍之多。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A城市开通全市免费wifi,美国可能同时只有30万人使用,而中国可能同时有100万。问题显而易见。所以说,中国的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无法想象的,韩国和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等小国家的智慧城市必将大大快于中国。哎!……对此,我很是无奈啊!

这次还有一个重大的改革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是基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产能过剩。新闻中拿电气行业和钢铁行业作对比,电气行业市场化较高 ,产能均衡,而钢铁等行业,各地政府盲目立项,导致产能过剩!哎!只能说,各级政府目光短浅……钢铁行业接一份订单,确实可以捞好多钱,电气行业那点微薄收入简直不能比!但是,电气行业的低成本,低污染和长久效益,却往往被忽视。我们这种高新产业,赚的是技术钱,钢铁那是拼产量,高下立判。吾等不屑为之,嗤之以鼻!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6

[关键词] 《恍惚的人》;老龄化社会;高龄者;家庭内护理

日本电影《恍惚的人》,曾被评为1973年日本十大佳片第五位,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影片讲述了日本的老人问题、妇女工作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等社会问题,上映后受到日本各阶层观众的普遍欢迎。影片非常注重细节,善于通过细小的事情去显示老年痴呆患者对一个正常人的神经压迫,同时又对老年人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唤起对“老人”问题的思考。本文简单阐述一下其反映的高龄化社会下的高龄者家庭内护理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希望可以给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以老龄化社会为创作背景

该影片拍摄的三年前,即1970年日本老龄化比率初次超过7%,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日本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恍惚的人》描写的是高龄者还不多,对痴呆症的理解还不深的时代。发行的时候,还是不敢把家里有个患痴呆症的老人的事情公开,而谈到这个问题色变的时代。发行之后日本社会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症患者开始逐渐增加。随着高龄者特别是75岁以上的高龄者数量增加,需要护理和照顾的老年人也增加了起来,老龄化问题成了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

《恍惚的人》作为最先提出日本现代老龄化问题的作品,原著在许多日本社会概说书中被介绍过。该作品以老年痴呆问题为中心直面当时日本即将面临的社会问题,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该影片不只是提出日本的老龄化问题,还涉及老龄化问题所引发的日本的家庭关系、女性问题、福利设施等种种社会问题。并且还提及了一般日本人的习惯、日本文化。因此看这部电影,还可以学到许多日本的人情世故。不只是描写老人问题,还是描绘人类感情的一部杰作。

这部影片原著自1972年出版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40年。出版之初,十分受欢迎,销售量达到了200万册,给日本文坛带来了巨大刺激,被列入畅销书行列。电影上映之后又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刺激,使老年痴呆问题成为社会问题一下子备受瞩目,使日本人意识到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虽说是一本旧书,一部老电影,但是内容上、意义上却一点都不陈旧。老人问题这个议题,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永远不是陈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二、高龄者家庭内部护理难题

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再加上少子化问题的出现,使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非常快。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难题,如劳动力不足、医疗设施不足、高龄者的医疗费用增大、退休金的支出及高龄者的照顾和护理问题。《恍惚的人》主要反映的是高龄者的家庭内部照顾护理问题,下面简单分析一下《恍惚的人》中反映的高龄者家庭内部护理难的主要因素。

1.核家庭的增加

像《恍惚的人》中的女主人公昭子的家庭一样只有昭子、丈夫和儿子敏三人生活的家庭,在日本属于核家庭。核家庭除了昭子这样的父母和未婚的儿子一起生活的家庭之外,还包括只有夫妇生活、离婚后单亲和孩子一起生活的两种家庭。和大家庭相比,核家庭有着对住宅的要求简单,居住和搬家的机动性较强,又有利于保护家庭成员之间的隐私的优点,很受日本人的欢迎,不断地呈现增加趋势,现在日本核家庭占日本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核家庭里的家庭成员比较少,身上的担子必然加重,几乎没有精力可以投入到照顾家里高龄者中,即便像《恍惚的人》中的主人公昭子对公公这样的高龄者进行了照顾,但是也每天陷入了身心俱疲的状态之中,根本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因此核家庭的增加,给高龄者的家庭内照顾护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使高龄者家庭内护理进入了困境。

2 .日本女性参加工作

《恍惚的人》中的主人公昭子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打字员工作,是一个和丈夫同时工作的主妇,又是一个男高中生的妈妈。同时作为大儿媳妇被强加上一个人照顾生病的公公的重担,因此每天都感觉自己的生活很疲惫,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照顾公公。战后,由于日本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女性地位提高、男女参加工作权利平等法律的出台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女性逐渐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和男性一样参加工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和男性同样参加工作,下班后还要完成家务事、照顾孩子等,没有时间照顾高龄者。因此女性参加工作,给高龄者的家庭内护理带来了困难,成为家庭内护理难以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3.亲情意识的淡薄

《恍惚的人》中的主人公昭子的丈夫信利是高龄者茂造的大儿子,虽然有着一流的工作,但还是经常会烦恼于自己年老后的生活。他从不担心如何照顾痴呆的父亲,而只是想到自己年老后的样子,害怕自己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而惶惶不安。信利是一个自己的爸爸一点都不照顾而只想着自己的事情的自私男人。茂造的女儿京子也很少照顾茂造,对自己的父亲有厌烦的感觉,说自己的父亲像个傻瓜一样,甚至有十几年没见过父亲,更别提照顾父亲了。日本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父亲单身赴任或加班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里,或者是父母亲双方都参加工作等因素,像电影里昭子的儿子敏一样每天脖子上挂个钥匙,最喜欢的食品是方便面的孩子也不占少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因此像电影中的茂造和自己儿女的关系一样,日本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亲情变得淡薄。儿女没有要照顾自己的父母亲的赡养意识,这成为高龄者家庭内护理的难题之一。

4.家庭内部护理设施不完备

《恍惚的人》中男主人公茂造因一次洗澡时险些溺水,后来患了重感冒险些去世。从中可以看出高龄者家庭内护理的一个难题,即家庭内适合高龄者生活的设施不够完备。高龄者特别是超高龄者大多数有死亡意识,精神和身体比较脆弱,行动不方便,容易生病。因此,一般需要适合高龄者的设施,比如楼梯扶手的安排、浴室适合高龄者的设计、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等,这是一般的普通家庭很难实现的。

三、日本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高龄者的护理难题。中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对高龄者的护理还是以家庭内护理为主,与电影《恍惚的人》中的昭子遇到的难题一样,中国的家庭也遇到了电影中反映出来的对高龄者特别是患病的高龄者实施家庭内护理的种种难题。

电影《恍惚的人》放映的当时,日本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待老龄化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高龄者的照顾还是主要以家庭内护理为主。不过从电影放映后,日本人开始逐渐意识到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今,为了缓解日本高龄者的护理方面的压力,日本在高龄者的照顾护理方面作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 .护理的社会化

护理的社会化,即护理从家庭内移动到家庭外,从一个家庭的责任转变成社会责任,从家庭内护理为主转为以地区支持的护理为主,建立了护理设施齐全的老人院和老人护理中心,配备了专业的护理用具和有资格的专业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长期照顾高龄者,有一定的压力和痛苦,有时甚至遭到别人的误解和批评,对家里人和亲友都无法倾诉。因此,成立了专门的护理支援中心,即所谓的护理人员联络会,护理人员定期聚在一起,交换信息,互相分忧解难,互相帮助。一些地区还实行了“爱的访问活动”,主要针对一些配偶去世后一个人生活的孤独老人。由于配偶去世,儿女双方都工作,长期一个人在家里,不仅精神上老化得比较快,而且发生意外也不易被及时发现。有一些年轻志愿者主动到老人家陪老人聊天、照顾老人。

2.充足的医疗保障

现在日本实行“国民全保险”和“国民全退休金”制度。即从刚出生的婴儿到高龄者都加入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希望全体高龄者都可以得到退休金,实行退休金保险制度。由于这两项制度是针对全体国民,把国民交的保险费和税金作为财政来源,可以保证高龄者的退休金和充足的医疗费。

3.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

日本政府于1989年开始着手护理制度的制定,经过10年的准备,于2000年颁布了“护理保险法”。随着家庭内护理的社会化之后,出现的最大问题即是资金的问题,家庭内护理是不需要金钱的无偿劳动,而社会的专业护理员护理是有偿劳动。庞大的护理费用谁负担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因此日本政府出台了“护理保险法”,即根据制度规定从保险费和税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成立高龄者护理专用基金,然后从基金中为需要护理的人提供护理的费用。

由于采取了以上有效对策,日本高龄者护理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老龄化社会难题得到了解决。希望这些可以给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下高龄者的护理难题提供一些参考。

四、结 语

电影《恍惚的人》是一部反映日本老龄化社会难题的好作品。老龄化问题不只是日本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并且不容易解决。电影《恍惚的人》的昭子家庭正是现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昭子面临的困境,正是现在中国许多家庭正在面临的困境。因此本文分析电影中高龄者家庭内护理的困难和日本目前在高龄者护理方面实施的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电影《恍惚的人》不只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也是描绘日本女性的坚强、日本人际关系和日本文化的优秀教科书,在这些方面本文尚未涉及,将作为以后的课题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 [日]有吉佐和子.恍惚の人[M].新潮社,1972.

[2] [日]有吉玉青.身がわり母•有吉佐和子との日日(にちにち)[M].新潮社文,1992.

[3] [日]m内淳子•虮局渭母.有吉佐和子――新潮日本文学アルバム71[M].新潮社,1995.

[4] [日]嵯峨座晴夫.人口高h化と高h者――最新国菡{摔らみる高h化社会[M].大i省印刷局,2000:2-4.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生育率

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5.018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5-0046-04

一、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这段时间内,我国人口发展处于自发的和无计划的状态,出生率很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840~1949年的2.6‰猛增到1952年20‰,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已突破6亿大关。此后,多年居高不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加上3年困难时期过后的补偿性生育(196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43.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33‰),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提示总人口已超过7亿,截至1969年总人口已突破8亿大关。此后,为了减轻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缓解尖锐的人口经济矛盾,中国陆续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从1973年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到1974年2月中共中央肯定按“晚、稀、少”要求结婚和生育的政策,再到80年代初期的“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直到由“少生”向“只生一孩”的转变,中国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中国少生4亿多人,在此期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22.2%下降到2007年的20.1%,中国人口年增长占世界人口年增长的比例从1982年的18.4%下降到2007年的10.3%。可以说,中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成效显著。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在带来生育水平下降的同时,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快速增加,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在京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二、 文献回顾与述评

关于已经在中国实施了2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学者各持己见。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2009)指出:独生子女家庭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九大风险”,其中就包括独生子女政策下传统生育文化的改变最终威胁人口持续发展的风险;蒋英红(2007)提出: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改善老龄化状况的直接方法就是放宽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石齐平(2007)认为:一个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大幅加重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健负担,更会减缓整个社会的活力、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维持现有的生育政策仍有必要。例如,于学军、杨书章(2000)利用多区域分孩次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对中国未来50年的人口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并最终认为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不应是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而是稳定在目前的生育水平。中国社科院李小平(2007)研究指出:从紧控制生育,进一步减少生育数量并早日转入减少人口总量的进程,而不是放宽生育政策,才是优化人口结构的真正出路。

上述研究,虽然考虑到了计划生育影响的社会各个方面,但其研究仍存在不足:第一,大多数学者对政策影响只注重于逻辑分析,而很少使用实证检验,其观点和结论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其中仅有于学军、杨书章(2000)根据计量模型和部分数据来得出结论,但作用仍十分有限。第二,在涉及到计划生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时,多数研究都没有事先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具体影响程度。人口结构变迁,究竟有多大程度是由计划生育和经济发展所引起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回答,然而这个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放开的判断紧密相关。此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速度和趋势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国际上处于何种水平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关注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与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入手,预测未来的人口结构走向及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判断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持续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对弥补人口结构和政策研究中的实证缺失意义较大。

三、 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假设将人口年龄分为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于国内,选取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和各省市(不包括重庆,1997年以前四川省的数据计算也不包括重庆市)历年来的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出生率数据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作为样本,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我们仅选取1995―2007年共13年的时间序列样本,之所以选取不同省市的资料,是基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国外,重点选取20―30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和30个高收入国家在2008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截面数据用作国际横向比较研究。

(二)1953年至今中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

1、全国性的人口结构变动

根据1953、1964、1982、1990、2000年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2007年人口数据,绘制了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图(如图1),以反映我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总人口中0―14岁的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在1953―1964年增长6%之后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07年仅占总人口的17.87%,而劳动人口自1964年以后比重持续上升到2007年的72.78%,这说明我国自1964年以来一直受益于“人口红利”效应。老年人口比重自1953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加快,2000年达到6.96%(接近临界水平7%),2007年已达到9.36%,接近了10%。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如果一国或地区的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比重超过 7%,0―14岁少年儿童数量比重低于 30%,则认为该地区的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那么在前一标准下,中国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至今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于2007年末已经达到9.36%的水平;若从少儿人口看,我国自1990年(提前10年)即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这说明,人口老龄化将在未来给我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2、各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变动情况

根据经济区域的发展,将全国(不包括重庆、台湾)分为东部沿海地区(12省)、中部内陆地区(9省)、西部边远地区(9省)三大区域,分别看1995―2007年的老年人口比重变动情况。

东部沿海地区:多数省份早在1999年以前老年人口比重即达到7%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老龄化程度平稳上升。部分省份,如北京、江苏、浙江等自1995年更早步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老龄化速度较快,绝对水平也高于其他东部省份。

中部内陆地区:总体上老年人口比起点较低,但上升较快,多数省份于2003年比重达到7%,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相比于东部地区平均而言滞后4年时间。

西部边远地区:老年人口比除陕西、四川外,其他省份老年人口比的绝对水平起点低,上升速度缓慢,大多于2007年左右才初步达到7%的水平,相比于东部地区滞后8年,比中部地区滞后4年,部分省份,如、宁夏、青海等地于2007年仍在7%以下,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为成年结构。

以上在全国实施一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根据经济区域划分的人口比重图初步说明,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三)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1、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世界参考水平

在全世界共取30个高收入国家2007年的样本数据,包括人均实际GDP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老年人口比和人均实际GDP(美元)分别设为变量Y和R,对其做回归,其回归结果为:

r=0.052+0.0055y(1)

(1)式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对老年人口结构变动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0055=0.55%,处于中国各省市中的较低水平。

2、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水平

取中国1995―2007年老年人口比和人均GDP(美元计,2007年平均1美元=7.5215元/人民币)的数据,对其做检验,发现其真实人均GDP是2阶单整的,其老年人口比为1阶单整的,故对人均美元GDP的差分(DY)和老年人口比做回归,可以看出二者存在协整关系,得到

r=0.075+0.00024y (2)

(2)式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对老年人口结构变动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00012=0.024%

四、未来人口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既然存在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会导致人口结构进一步老化、年轻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那么我们取2007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对从2007年算起10年后的人口结构做一个简单的趋势预测。

根据2007年的数据(以0.09%的抽样比数据为样本),其人口出生率为1.21%,死亡率为0.693%,净自然增长率为0.517%,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算出:

(1)一年后新出生人口为14383人,假设每年的增长人口相同,大致可以估计出10年内新出生人口总计为143830人,即2017年的0―10岁年龄段的人口数;

(2)中国目前的人口平均寿命约为75岁左右,据此我们假设目前在60岁以下的人口在未来10年内不会有减少(排除非自然死亡的情况,即意外事故、疾病等),那么从10―19岁至50―59岁的年龄段各组人口数均向后推移,成为2017年相应下一年龄段的人口数;从此可以得出,由于我们假设75岁以前的人口不会减少,那么人口的死亡则全部来自于老年人口的自然死亡。根据2007年的数据,人口死亡数为8237人,除以老年人口(65岁以上)数162209人,则老年人口死亡率为5.078%;

(3)2007年从60―69岁年龄段开始往后,在未来10年里则会出现人口自然减少现象。对于目前处于60―69岁的人群,我们仅从65岁开始观察并且只从2013年算起(因为小于65岁的人在未来10年不会达到75岁,而65―69岁的人只有在5年后才会开始达到75岁以上):

首先,2013年69岁的人口会达到75岁,2014年68岁的人口达到75岁,以此类推,到2017年,根据老年人口死亡率计算,2007年60―69岁这一段的人口减少数为39849×(1+(1-x)+(1-x)2+(1-x)3+(1-x)4)*x(其中x等于5.078%,39849为2007年65―69岁人口数),等于9136人,则2017年70―79岁年龄段人口数为90847―9136=81711人;

其次,对于现今在70―79年龄段的人,由于样本数据仅能以5年作为一个观察期,因此我们假设其在未来10年各个年龄的人均会自然减少,那么我们得到10年内共减少人口为54221×(1+(1-x)+(1-x)2+(1-x)3+(1-x)4)*x=12431人,则2017年80―89岁的人口数为54221-12431=41790人;

再次,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2017年90岁以上人口为12130人(不考虑高龄老年人更高的死亡率的可能性)。因此,在2017年预计总人口数为1322524人。

(4)按照标准人口结构分类,2007年0―14岁人口为212476人,15―64岁人口为865051人,65岁以上为111211人,分别占总人口比为7.09%、72.77%、9.36%;那么到2017年0―14岁人口为143830+59996(2007年0―4岁人口数)=203826人,15―64岁人口为893309(2010年20―60岁人口数+2007年5―10岁人口数+2007年50―55岁人口数)人,65岁以上人口为225389人,其占总人口比为15.4%、67.5%、17.1%。

由上述估计可得,与2007年相比,2017年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近一倍,已经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水平,而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下降了7.24%,可以看出在计划生育政策不改变的前提假设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五、研究结论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全国范围看,中国自2000年左右即步入老龄化社会, 2007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近10%的水平;从地区看,东、中、西部相继步入或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彼此之间均有4年左右的滞后期。

从经济增长角度考察人口结构变动,中国各个省市的情况各不相同,从所收集的数据的回归结构可以看出,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始终超过生育政策因素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影响,但同时与国际水平相比较,经济增长对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影响又小于国际高收入国家相应的影响水平和国际平均影响水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人口结构的外推预测来看,中国未来10年的老龄化速度较快,程度较深,至2017年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劳动人口比下降显著,因而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提高社会抚养比,进而有损未来经济增长潜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和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看,还是从未来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看,中国老龄化加速、加深的趋势已经确定无疑。在此假设下,中国有必要适当改变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或采取相应的替代措施来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放缓老龄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于学军、杨书章.从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J].人口研究,2000,(02):1-8.

[2] 杨玉华.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政策的“逆向选择”及其政策思考[J].社会发展,2007,(07):45-49.

[3] 石齐平.国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口政策需要第三个“维度”[J].中外管理,2007,(02):16.

[4] 郑贵廷、韩鹏.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学再审视[J].人口学刊,2007,(06):23-26.

[5] 姚从容、李建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状况: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人口学刊,2007,(06):18-22.

[6] 朱国宏.下一世纪初中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J].复旦学报,1999,(07):109-116.

[7] 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人口研究[J].2007,(04):12-22.

[8] 陈卫.中国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老化[J].人口研究,1993,(05):14-20.

[9] 李仲生.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2):70-76.

[10]贺菊煌.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4,(02):1-7.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

本文系2011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编号:J11WC8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8日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一份CSIS提交的最新调研报告《银发中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2倍。人口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现在的70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18%~35%。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的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更是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二、当前养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的养老日益弱化,而机构养老的社会化程度低、普及难度大,无法满足中国老龄化情况下的养老需求。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与子女和孙子女在相互照料的状态下生活,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三大方面。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族成员为上一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这种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换的养老模式,与中国国情及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相适应。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文化、思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养老作为养老的主要方式开始受到冲击,功能逐渐弱化。

首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子女绝对数量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庭平均人口下降,家庭构成趋于小型化。“四二一”家庭逐渐成为主流,导致家庭供养比上升,加之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年轻人的负担日益加重,其经济收入以及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要求。

其次,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国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加之受到个体主义、拜金主义、效益主义、消费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和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变化,甚至某些年轻人拒绝赡养老年人,更有甚者虐待、遗弃老年人。这些都导致了家庭养老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

再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年轻人外出求学或打工,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也对家庭养老产生了巨大冲击。农村和小城镇出现大批“空巢”老人,大城市出现大量“老候鸟”,这些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许多年轻人面临着来自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冲突,难以两全,使得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并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

(二)机构养老的效用难以发挥。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年轻人赡养老人面临诸多困难,这使得养老机构走入人们的视线。养老机构可提供多方面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居住和供养,并有工作人员照顾其生活起居,但这种养老模式却不为大多数老年人所认可,排斥心理较重。

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亲情交流和精神慰藉,大多数养老机构在物质上能够保证老年人的要求,但精神上的需求却无法提供。一项关于养老意愿的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老年人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绝大多数老人都希望在家里安度晚年。养老机构条件差、收费高只是造成老年人对养老机构需求量低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养老机构缺乏家的感觉,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老年人宁愿在家孤独终老,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他们认为只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

另外,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养老机构面临的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150个,床位266.2万张,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只有约23.6张。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多达50~70张。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却很难产生规模效益。目前,中国有许多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很难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设施设备简陋,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且极其缺乏,管理模式滞后,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政策、专业人员等多方面的瓶颈限制。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推进社区养老

(一)发展社区养老的现实背景。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从2001年到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将比其他国家更加严峻,特别是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压力更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养老功能开始逐渐弱化,机构养老社会化、产业化程度又较低,无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必须探索一条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融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共存的新模式。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衰退,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又充分实现了中国老年人养老的意愿。

(二)社区养老的定义。社区养老是指把城市社区看作是家庭之外养老最重要的媒介和载体,动员和运用社区内的物力与人力资源,突破家庭的束缚,通过社区为区内老年人提供养老所需要的各种需求与服务,从而实现社区养老的自治。

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和托老所四种形式,主要内容包括饮食起居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而物质支援内容包括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心理关怀有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整体关怀包括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

在此要注意的是,社区养老不等同于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也不等同于机构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身,并能有效弥补二者的不足,是应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老龄化问题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三)社区养老的特点

1、社区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社区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护理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不仅有物质上的供养需要和生活照料及护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包括情感慰藉、老年心理辅导、娱乐和教育等。这些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尤为重要。

2、社区养老资源的多元性。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养老的全部且是唯一资源。而社区养老则不同,其养老护理资源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等方面,且由社会提供,既可来自于个人、家庭,也可来自于社区、政府,是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一种具有多元性的养老模式。

3、社区养老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社区养老中“家”的概念,不仅是由血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而是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大家庭”概念,具有更多的生活功能,形成一个“家庭——社区”大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更广,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有利于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满足人际沟通与互助的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符合我国老年人在家安享晚年的传统养老观念,又能弥补“四二一”家庭结构下独生子女无法全面照顾老人的缺陷,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形成社会互助,有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近年来,北京、青岛、上海、南昌等城市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积极进行社区养老服务的尝试,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四)促进社区养老发展的基本思路

1、社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阻碍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就无法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质量,还会使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方式产生误解,更不利于社区养老方式的推广。所以,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及工具、设施完备,同时还要注意配备相应的娱乐、教育设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要求,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筹集方式和机构。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应建立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多方出资的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吸引企事业单位加入社区助老服务网络,引进社会福利机构及爱心企业的捐赠资金,最终将社区养老工作的资金来源发展成多元化。

3、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照料需求。有了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员,才能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因此,政府及社区管理部门应特别注重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并对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4、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快老年社区建设和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我国社区养老方面还存在法律空白,处理相关的问题、纠纷时无法可依,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较大。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受法律保护、养老服务设施收费有优惠政策等。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推进社区养老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各阶层及各福利机构做好社区养老辅助工作。社区养老资源的多元化决定了社区养老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的辅助才能顺利发展。在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社会各阶层及福利机构的帮助。社会团体应积极发挥辅助作用,配合政府推动社区养老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6、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养老观念。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多数老年人并不认同社区养老方式,甚至反感和排斥。对此,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及高校都应该加强对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工作,同时结合成功的社区养老实例,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社区养老的优越性,真正接受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效用难以发挥的情况下,应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既能让老人得到良好的物质照顾,又能满足其精神需求,还可减轻家庭负担。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老龄化情况来说,社区养老是一种符合国情的养老模式,有利于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锦绣.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2.

[2]肖童.城市养老模式中社区养老方式的概述[J].今日南国,2010.8.

[3]陈洁颖,陈甸.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9.

简述人口老龄化范文9

【关键词】 养老模式;自供养型;社区养老

老龄化问题是全球性话题,德、美、日等上个世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先后进入老龄化阶段。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增至近20亿,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青年人。这个基本的民生问题涉及到国家长期的发展,是制约政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国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当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13%,预计到2020年,该数据将超过17%,[1]无论按照何种评价体系,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正走在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结果必然使社会处于年老型,养老支出占财政公共性支出的比例越大,民众对于财富再分配方式就会愈加不满,随之产生一系列如虐老、杀老的恶性事件出现。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各国针对养老模式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有居家式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等20几种模式。[2]养老模式是在养老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为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社会现实和潜在问题而形成的系统的、典型的、相对稳定的方式方法。[3]通过对现有模式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拟对其中社区养老模式提出几点看法,以供业界参考。

一、国内外主要养老模式及困境

由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人口结构不同,所以关于养老这个民生问题,在模式上既有相通性、又有差异性,主要有“居家式”、“机构式”、“社区式”及其演化模式。关于“养老”的概念,尚没有形成固定的阐释,学术界的研究,也大多从广义角度而言。“家居式养老”主要为老人居住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的这类非集中式养老模式,属于半家庭、半社会化模式。[4]“机构式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指的是有别于传统家庭养老的、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养老方式。[5]P于“社区式养老”模式的界定差异较大,一种解释是“老人社区照顾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6]还有一种解释是,社区成立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这种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说,既是家庭养老的一种变形,也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变。[7]本文所涉及的社区式养老概念是建立在第一种解释的基础之上。

各国的侧重点和具体操作模式有些许差异,其中也存在大量的问题。以德国为例,其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政策是依靠社会民众力量建设“养老及健康公共基础设施”,体现在基金会、养老村这两种形式,属于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变形,其费用主要由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支付。新西兰实行的是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规定养老金的金额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5%,现在每月的养老金全额折合人民币约6500元,老年人看病,乘坐公交车、火车、轮渡都不用花钱。分层次进行居家、社区辅助,再到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机构又分为退休村和医院级养老院两种。美国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模式的养老地产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养老地产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充分的选择,实现了无缝式的养老产业融合。[8]日本推行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社会型”模式和以“年金―医疗―护理”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的综合。[9] 其他国家的养老制度与上述几种相差无异,社区养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用于解决养老问题的资金比例也有不同。

“我国正在探索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10]经过几年的发展,2011年9月,我国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三种模式的地位。目前在我国,这三种养老模式所占比例分别约为96%、1%和3%。居家养老是绝对主流。据多地的“9073”养老规划,机构养老的3%保持不变,而社区养老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上升至7%。再加上增量的老年人口,将会为社区养老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自供养型社区养老模式

1、基本理念及涉及范围

自供养型社区养老是社区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机结合。本文所指的社区是具有强烈的物理意义上的生活圈,可以概括为:在社区生活圈内进行“一种模式、两个规划方向、三个模式融合、四个主要基本要素、五类参与人员的新型开放型社区模式”建设。一个强调的是自供养模式,即利用重生态系统实现社区养老,缓解日常的经济来源问题。重生态系统,主要指的是,老年人退休(或同阶段)后,其作为社会人,即完成了家庭义务、社会义务,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直至去世的整个阶段,可视为人的重生期。这个时间段内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所包含的物质、精神等状态,统称为重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虽然个人本身是不可逆的,但是其产生的价值却是一个循环系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使这个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经济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人员退休之后,追求个人爱好、追求更多其他意义的人群,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各项内容也相对完善。而在中国,处于退休阶段的人员普遍自我价值感较低,看护幼孙或替儿女料理家务者居多,追求个人兴趣爱好、旅游休闲以及通过返聘再次为社会做贡献者所占的比例较小。如何构建良好运转的重生态系统,形成“人-资源-资本”循环利用,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自供养的模式利用老年人自成系统的特点,使人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再次利用,实现初始资金注入后,通过资金在系统中的不断循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在小团体中,精神与物质自供养。如同在芬利模式下希腊人的经济模式,属于非市场性的经济。举例来说,社区简单的饮食、衣物、教育消费等可以由社区内部人员分工完成,然后进行按需交换。

两个规划方向,是指物理空间的社区养老生活圈的规划和参与人员的规划。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逐步加快,现代化的居民住房多采用统一居住式的小区为主要模式,这就为社区化养老提供了建筑上的便利。三个模式融合,是指自供养型社区养老模式中涉及到三种模式中的一些环节。四个要素,是指这个模式充分考虑了经济来源、居住安排、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四个要素。五类参与人员,是指3O人员、青年志愿者和服务机构专业人员。3O人员的个人发展阶段,以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愉悦层次进行划分。如同小孩子的阶段教学一样,老年护理也要分层次和阶段。具体而言,O-1,指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人群,他们是自供养型经济体的体力方面的主要劳动者。O-2,指身体状况不太好,但意识清醒的人群,可以从事简单的服务工作。O-3,指身体状况不良、精神状态不佳,需要临终关怀的人群,这是几乎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属于模式中完全受照顾的组成部分,也是自供养型模式的终点。

2、模式结构图及特点

自供养的主要参与者是O-1和O-2的老年主体,他们的二次经济活动注入到社区中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用于购买智能家居陪护设备以及储备以后的临终关怀费用。服务机构在接受来自于3O群体经济来源的同r,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并教会老年人、青年人如何进行专业的照顾和陪护,使得经济活动在社区内部多次循环,并可以产生溢出效应。养老社区的模式既可以满足国人对于家的情怀,又可以集中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较好的照顾,而且还合理利用了空间资源。这种模式的具体运行图如下:

三、小结

本文针对三种主流养老模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且对自供养型社区养老模式进行了重点研究,指出:3O人员、青年志愿者和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有机合作,形成物理意义上的开放型社区,既可以在区域内产生经济价值、加速经济流动,形成自经济体,又可使行动方便的老年人参与再生产环节,以实现老年群体的价值,使其晚年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数据统计局:http:///.

[2] 孙熠,应丹丹,姜丽萍.国外主要养老模式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97-98.

[3] 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0.

[4] 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9)22-24.

[5] 姜向群,张钰斐.社会化养老:问题与挑战[J].北京观察,2006.10.22-23.

[6] 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94-97.

[7] 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39-41.

[8] 王旭育.基于社区模式的美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6.5.

[9] 尹文清,罗润东.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养老模式创新与借鉴[J].浙江学刊,2016.1.174-17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