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集锦9篇

时间:2024-02-20 14:39:35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1

关键词:复述教学;创设情境;因文而异;巧妙点拨

一、创设情境,激发复述的激情

“孩子是天生的演说家。”他们和同伴玩耍时、与家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高谈阔论;而课堂上却支吾结巴、言不及义。因此,教师要善于模拟创设生活化的互动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复述训练由“单纯练习”变为“真实交流”。

【教学片段:蒲公英】

师:同学们,落在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茁壮成长,它们在阳光下竞相开放。到了秋天,它们当上了蒲公英妈妈,也有了自己的种子。当她们的孩子即将出发时,她们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师:谁愿意当一回蒲公英妈妈,讲一讲文中的故事?想一想,该怎么说,才能让它们落到泥土中去,不去那金光闪闪的沙漠和银花朵朵的沙漠?

话音刚落,教室里已小手如林。

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复述的积极性、主动性,复述效果自然渐入佳境!

二、因文而异,采用不同的形式

我们应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使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1.缀词成文,引导学生复述

每篇课文中总有这样一些词语,它们与课文的描写线索、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要素密切关联。如:教完《狐狸和乌鸦》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堂板书中的几个词语(直流口水、眼珠一转、赔着笑脸、摇摇尾巴、一溜烟),简要复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的简要复述训练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促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词语,积累了词汇。然后再让学生对精彩情节配上形体语言,运用“(怎样地)说”的句式来讲故事,鼓励尽量用上书上的好句,如:能加上自己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更好。这样以词语为拐杖,以句式训练为依托,文章的复述便在“抄袭”中轻松习得。

2.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复述

一位老师在教学《天火之谜》时,为了配合学生复述,引导学生参照“风雨雷电”“父子实验”“喜获雷电”的行文顺序,以插图为蓝本,将课文设计成“连环画”,将“文”转“画”,同时在每幅图下配上简单的介绍情节的文字;然后对照自己画的连环画,变“画”为“言”,将故事和同学一起分享。

这些连环画直观形象,一幅一幅地依次呈现,使学生对“风筝实验”的前后经过了然于心,为学生的复述提供了框架,便于学生展开情景想象,从而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听着学生生动的复述,我想,画连环画并配上文字来复述课文是再恰当不过的方法啦!

3.看动画读课文讲故事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根据神话故事改编的,学生在学课文以前已看过含有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等课文。在指导复述这类课文时,可以采取看动画片―读课文―讲故事的形式。课前,我在网上下载了“龙王兴风作浪”“哪吒闹海”“天下太平”三个片段。教学时,我依次播放三个片段,让学生在课文中分别找出相关的内容多读几遍,然后丢开书本加上动作把这段故事讲给同桌听。当学生准备充足后,以比赛的形式讲一讲每段故事内容,当场评选“讲片段故事能手”。当学生能生动地讲述三个片段后,我再一次播放三段录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说这个故事,如能加上动作更好。最后,全班开展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这样逐步地提高复述要求,让学生感觉复述课文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三、巧妙点拨,完善学生的表达

【教学片段:螳螂捕蝉】

师:少年向吴王讲的“螳螂捕蝉”是怎样的故事,谁来大概地讲讲这个故事?

生:(简单复述了故事)

师:这个故事的意思你基本讲出来了,看来读书很有收获。把故事中的细节讲清楚会让人更爱听,谁还想试试?

生:(加上了一些词,复述了故事)

师:这位同学复述时,用上了课文中“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弓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啄食”等词语,不仅使故事更动听了,还让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老师相信,再补充进自己的语言,就能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有谁能超过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那螳螂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蝉呢,然而,蝉万万没想到死亡正向它一步步地逼近。……

师:气氛越来越紧张啦!适当的夸张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非常感谢你!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生鼓掌)谁还愿意让大家享受一番?

生:(讲得也很生动,略)

师:这个故事就叫――

生:(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从简单复述,讲述故事梗概;到详细复述,内化、运用书本语言;再到创造性复述,让学生把口头表达与联想结合在了一起,加入自己独特的体验,教师的评价语言为学生的复述铺设了一级级适合学生走上去的台阶。学生从不敢讲到敢讲,词汇逐渐丰富,语言渐入佳境,老师在一旁的巧妙点拨、适时指点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故事的复述。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2

一、绿色会计核算简述

王军副部长在《让会计在哲学的意境中升华》一文指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中国的会计也正在快步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地扩大着我们的影响,会计行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但目前我们最缺乏的是哲学的理论思维能力,这也是会计学为什么在重大理论创新方面做得不够的根本原因之一。”引人深思!我们认为会计创新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哲学的理论思维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以“诚信、务实、创新,高效”的理念,探索独特的绿色、绿色财富核算考评一体化的绿色会计核算之路是关键。

1 绿色会计简述

会计核算是时代经济理论指导下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产物,发挥着信息反映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是人造财富的生产者,又是自然财富的最大消耗者,一个企业究竟对社会财富的增长有无贡献,要看它所创造的人造财富能否弥补所消耗的自然财富。显然,传统会计核算只计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盈亏,其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在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中,资源环境损耗对于企业而言大多只是一种外部成本,尤其是在国有自然资源低价获取甚至无偿取得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将其纳入内部成本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进而导致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和低效率,企业财富创造严重虚增,有些企业甚至是负增长。因此现行会计核算存在严重不实问题,有必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创新。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指将自然贤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追求企业消耗资源及排放污染最小化下的利润最大化,是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以正确核算经济和社会效益,井向利益相关人士提供企业资源环保全方位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应用学科。绿色会计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核算)的微观基础。是由绿色财务会计和绿色管理会计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向包括投资者在内的企业利害关系人报告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影响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因素,如环境支出、环境负债与环境业绩,以及环境风险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履行企业对利益关系者的诚实报告或详尽说明的责任。后者是提供对企业相关决策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

2 中国绿色会计研究回顾

绿色会计研究突出环境自然资源如何在会计计量中得到体现的特点,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循环社会健康发展的核算理论与实践成果,逐渐受到国内外会计界的广泛关注,经衷于中国绿色会计研究人士王维平、孙兴华的多次上书,在致公党叶文虎教授等的“实行中国绿色会计制度”政协提案呼吁下,及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的关注下,中国绿色会计第一个研究机构,“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于2001年春天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开创了中国绿色会计研究新篇章,是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史上的新里程碑。其在《会计研究》杂志上进行全国环境会计研讨会征文影响显著,共征集全国各省市有关论文50余篇,2001年11月在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会计学会首届环境会计研讨会,”并精选优秀论文17篇,2002年出版了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环境会计专题》一书,一石激起千层浪,会计界反响强烈,有关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生态会计、绿色审计、绿色GDP等论文研究报道不断涌现,掀起了中国绿色会计研究第一次热潮。我们在张以宽教授带领下,除积极参加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换届后重庆,兰州的环境会计研讨会外,还在长沙、苏州、北京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上,举办了绿色会计国际论坛分会,极大促进了中国绿色会计研究进程,随之“绿色会计”一词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特别是2007年4月28日,日本绿色会计研究专家国部克彦教授,应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邀请,来北大进行ISO14000环境管理会计交流会,井商讨在北京大学设立了“中日环境管理会计促进研究中心”,使人耳目一新。日本称“绿色会计”为“环境管理核算”(EMA),是一个在系统层面上把环境和经济联系到一起的工具,通过EMA企业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首开中日国际绿色会计研究先河!我们也迎来了中国绿色会计研究第二次热潮,但由于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国际绿色会计核算计量也在研究中淌无完全成熟经验,案例可借鉴!而且中国国情复杂,地大物博,在不同的环境、地域和历史条件下绿色会计核算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绿色会计准则研究仍然存在着部分空白,因此应结合中国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断探索,坚持长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实施为宜。今年是中国第一个绿色会计组织――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喜读《会计最新动态》中周遥《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推进环境会计?》一文,呼吁环境会计准则早日出台感触颇深,期盼今年中国绿色会计研究第三次热潮的到来。

二、绿色财富核算思考

1 绿色财富核算产生

绿色财富核算是绿色会计创新必然产物,王军副部长告诫我们:“会计在工作中得出的许多概念往往是习惯或权威造成的,以至于你根本没有经过批评的反省就盲目认定某些数据、某些表象一定是好的或坏的,这怎么能有重大创新和发现呢?以方法见长的笛卡尔,以怀疑作为方法,目的是要找到一个确定不疑的基础,也即最可靠的阿基米德点”。我们认为针对现行会计核算存在严重不实问题,绿色财富核算考评就是会计创新最可靠的“阿基米德点”。绿色财富核算考评是实施绿色核算战略的必然产物,是对企业自然资本存量及与环境友好企业的清洁生产效缋、绿色产品效绩、绿色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效绩的考评认证;也就是认真总结绿色GDP、绿色会计核算实践经验,以翔实货币计量数据核算可观的企业绿色效绩核算考评。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建立,使人们对绿色财富核算考评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如世界银行针对传统经济学在计算财富效绩增长时,仅以人造财富为准计量,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损益,形成虚幻的国民财富收入问题,率先提出丁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真实《绿色财富核算》考评研究

新理念。特别是世界绿色GDP和绿色会计核算的兴起,呼唤我们将自然资源的有限稀缺性评价计量,纳入传统财富核算考评范畴,全新的绿色财富核算效绩考评理论也应运而生了。

2 绿色财富核算考评内涵

绿色财富的核算考评重点是企业的自然资本存量,清洁生产效绩、绿色产品效绩、绿色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效绩。绿色财富就是认真总结绿色GDP核算、绿色会计核算实践效绩经验,以翔实数据核算企业可观的绿色效绩,传统经济学财富核算是以自然资源耗减、环境质量下降为代价的经济财富增长,其财富是虚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支撑,以牺牲资源存量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经济财富的增长,是人类工业时代黑色文明导致全球资源和环境危机恶果的根源,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世界银行颁布了一项衡量国家(地区)财富效绩的新标准,即一个国家的国家财富,应由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所组成。“绿色财富”的真正含义是指国家生产出来的财富,减去国民消费,再减去产品资产的折旧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之后的净财富。

绿色财富观就是从传统经济学人造财富概念扩大到“人造财富和自然财富之和”的新理念。绿色财富观广义概念,应是由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组成的有形财富、无形财富的综合效绩。绿色有形财富包括有形资源,如启然矿产、动物植物、人造产品、货币金钱、有价证券、房地产等,绿色无形财富包括无形资源,如:清洁空气、生态环境、时间空间、商机信息、精神健康、人力资本等,绿色财富的实质是自然财富和人造财富之和,减去有形无形资源损耗的真实净财富。

绿色财富核算考核内容广泛,影响人类劳动生产生活的一切生态环境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也包括无形的风、光、热、气、时间空间、商机信誉、绿色品牌等资源,所以说自然界有形资源和无形绿色品牌资源都是绿色财富核算的内容。绿色财富核算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阐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会计货币化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企业)总的绿色资本存量(或人均绿色资本存量)的变化,以此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企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或企业)的真实净财富的核算考评。简而言之“绿色财富核算考评”就是从传统经济学人造财富概念,扩大到人造财富和自然财富之和的绩效考评,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绿色指数法》研究构想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核算战略理论指导下,思索王军部长的哲学创新意教诲:“我回顾了一些财务概念,都是简单的比率,没有综合性的指数,”我们深受启迪由此萌发出《绿色指数法》的研究设想:“用一系列简单绿色指数比率概括复杂的会计核算现象,用绿色指数法对绿色财富考评进行综合性描述、系统性描述、概括性描述。”这就是我所绿色经济核算课题组的研究重点。

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实施《绿色指数法》的研究建议:

(1)我们初步设想《绿色指数法》之一的绿色度指数公式为:Q=S/RXl00%;(Q为绿色度指数,S为绿色财富考评值,R为会计利润值)。

(2)绿色会计理论上创新”阿基米德点”建议,是在现行会计指标体系中,增加绿色度指数考核指标,即为构建完善的绿色财富考评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和监测预警方法体系指标,我们认为可设定绿色度指数100%,为绿色会计监测可持续发展预警线;即99%为赤字企业,100%~120%为浅绿企业,120~150%为深绿企业,150%以上为强绿企业。率先为绿色会计《绿色指数法》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3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运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节能思想也在不断的增强,在建筑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结构的节能环保功能,就将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到建筑住宅设计当中。下面我们就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1、生态建筑概述

目前,人们在对生态建筑的定义进行理解的时候,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们就可以根据人对健康的理解,来对生态建筑进行一定的认识。所谓的生态建筑就是建立在人们健康的基础之上,对建筑结构对绿化、保健、卫生等多个方面组合而成的建筑结构。

1.1 生态住宅定义

生态建筑也被人们称之为健康住宅,属于一种多重结构的组合空间,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保护作用。

1.2 生态住宅原则

在生态建筑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生态住宅建筑必须以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通过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原则,对其建筑住宅进行设计。其中生态平衡原则也被人们称之为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先原则,它主要是在建筑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内外空间结构的各方面位置因素进行考虑,使得建筑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平衡转换,从而使得建筑住宅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低耗、高效、无污染等各方面的特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则是将自然、建筑结构和人力的健康生活集中在一起,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共处。进而在保障建筑结构美观的同时,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

1.3 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 在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要以舒适和健康为前提条件,尽可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设计人员就对建筑住宅的室内环境和施工材料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保证建筑住宅室内结构的稳定、湿度、日照以及通风效果的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结构室内装饰材料的性能,使其符合生态建筑的要求。此外,在对生态住宅进行设计的时候,施工人员还要从人们的心理方面进行考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降低建筑结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3.2 高效、低耗也是生态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在最大限度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降低能量流失,从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3.3对生态建筑美观的设计,在整个生态建筑工程施工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建筑结构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利于建筑结构和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使得生态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精神享受,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条件。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 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 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3.2 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3.3 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 “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

4、结束语

由此可见,将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到住宅建筑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过目前在我国这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的将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融入到生态建筑结构当中,只有这样才利于生态建筑的价值,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4

关键字:市政园林 绿化施工 监管控制

一、市政园林绿化重要性

我们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上的氧气都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对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维持平衡作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而人类再怎么进步也不可能离开绿色植物对于氧气的提供,我们更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与地球同步发展,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也就是现在人们提倡的绿色环保、节能燃料等新名词的出现。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我们的口号也说出的人类共同的心声“绿色奥运”。在2011年西安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也以绿色为主色调,倡导绿色引领时尚,无不说明了绿色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今天,环境问题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内涵,因而广义上的景观设计就必须要考虑环境的生态问题。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环境是景观的生态设计,是一个人类对环境(包括自然的、人文的) 中的所有元素进行安排和协调的全过程。因此,人们绝不能再将单一的景观元素作为设计对象,而应将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均作为设计的变量和目标,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使景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上的最优化,个体上的最亮化。

二、市政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

1.1、市政园林的规划

首先要清楚的是市政的园林在规划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是用作公共的还是小区的,还是作为旅游范畴内。其次是要对绿地进行系统的规划,哪里该种植树木,哪里该种植草皮,哪里该设置假山等等要进行一定的合理规划。在对绿地的公共设施、园林的基础设施、水体水景工程、人工整理绿化、种植过程中的运输预算、后期的维护预算等等。

1.2、绿地园林的施工过程

由于在园林绿化过程中首先要列一个详细的施工管理人员表,总体的施工概况,每个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个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必须紧密。在清理场地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场地内虽有的垃圾、杂草等进行全面的清理;对场地进行平整,放线定点,挖种植树坑及施基础肥,苗木规格的要求以及苗木的运输,苗木的种植,种植浇灌,施工的后期处理、后期的苗木维护。

1.3、详细工序

1.3.1平整场地的工序

施工人员利用铁锹、铲子、锄头、手推车、以及其他的工具或者是大型的挖掘机器等。对于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坡地进行平整、削平、或是回填,要求最终的效果是按实际要求的平整度和松土质量、清除杂物杂草。

1.3.2定点放线工序

对照图纸,将上述的工序完成以后,采用方格画线等方式对于灌木、地被、草皮等进行定点放线。最终要达到施工的图纸与定点放线的尺寸准确无误,按公司质量的检验标准进行检查,做好文字的记载。

1.3.3挖种植树坑及施基础肥

这个工序最主要的工具是锄头、铲子、铁锹等为主要工具,其他的大型机械禁止使用,防止对平整好的造成损坏,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设计施工图与现场具体情况的结合。施基肥:有机肥、复肥、有机复混肥等。最终要求:基肥与泥土混匀,防止烧根。回填土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免树木晃动。

1.3.4苗木的种植:

工具:锄头、铲子、护树桩、木板、吊车等在种植苗木之前,种植要求 先将树木放入树穴中,把生长好的一面朝外,栽直看齐后,垫少量的土固定球根,填肥泥混合土到树穴的一半,用锹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实,至填满压实。最后开窝淋定根水。

三、市政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上我简单的介绍了市政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和详细的工序:从上述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其中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就以上所述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1、平整场地存在的问题

在平整场地的过程中有的人会认为,不就是平整个场地。只要把垃圾之类的清除了。让场地看起来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其实这个环节中清除垃圾是一个小的的局部问题,最主要的是将土地的土壤进行疏松,使其适应植被的成长。而且有的地方必须要削平或填上,要明白这是在做整个的市政规划而不是简单的扫垃圾、清除杂草。一定要按照图纸施工,这直接影响到市政的总体美观。

1.2、定点放线

这个工序有的人为了方便省事,只是简单的进行大致的定位没有进行实地的勘测和实地的考察,没进行模拟的放线工序,直接今昔种植。这是个很致命的问题,殊不知不进行定点放线的模拟会导致最终的效果与实际的设计效果出入很大,浪费财力、物力、人力等造成很大的浪费。

1.3、树坑的挖掘和施基肥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成活率和园林的绿化效果。树坑挖的过浅或是过深都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在施基肥的过程中,进行盲目的施肥。自己主观意识进行施肥,认为施肥的越多树苗的生长越充分。对树苗施肥过多过重,造成“烧苗”。

1.4、苗木的种植

在种植过程造成的树苗的破坏,根系的损伤,树苗水分的流失等等造成的损坏。

四、市政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在以上只是简单的提出了几点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问题,也可以说成监管不利所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监管上进行一定的革新。首先在人员上要给予承包责任制,一切均要按照施工的标准来,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要坚决给予重新进行操作,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在施工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平整问题,坚决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该削、该填绝不看着就可以,要坚决的跟图纸进行比对,符合图纸则用,不符合则不采用;定点放线:在定点放线的过程中采用多层把关的方式进行,一层层的检查,随时进行抽查,并做好工作记录,所做的放线与图纸完全吻合;树坑的挖掘和施基肥,树坑根据树苗的根系进行挖掘,挖掘最适应树苗生长的。对于施肥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树苗原来生长的环境,创造树苗原来的生长环境。使树苗尽量不和受影响。苗木的种植,在苗木的运输中为了为减少树木体内水分蒸发,保持水分代谢平衡,使新栽苗木迅速成活和恢复生长,必须及时剪去部分枝叶,修剪时应遵循各种树木自然形态特点,在保持树冠基本形态下,剪去萌枝,病弱枝,徒长枝,重叠过密的枝条,适当剪摘去部分叶片。种植结束要及时的安排人员对苗木进行维护灌溉对于死亡的苗木及时进行更新。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5

关键词:环境整体主义;大地伦理;生态法西斯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0106

环境伦理学的价值取向是非人类中心的,但面对非人类的自然界,我们究竟应该优先考虑个体利益还是群体或整体利益,却始终存有争议。整体主义的道德关注点主要在自然系统整体和内在关系上,这让个体主义者担心。事实上,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整体主义不可能是纯粹的。环境整体主义并非只关心抽象的群体或整体,它正在越来越多地兼顾和平衡整体与个体的利益。因此,争议在理论上有助于我们明确道德关怀对象和边界,但环境伦理学未来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客观地看待环境整体主义。

一、环境伦理需要整体主义

在环境伦理学中,人们遵循着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思想,把所有的理性存在纳入道德范围之中,但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带来了严重的界定问题(如植物人和可能产生理性特征的动物)。把康德的义务论伦理运用于环境伦理学中,实质上仍是“理性人中心”道德。现代的义务论伦理已经摒弃了把理性为唯一评价生物道德价值的标准,而代之以每个生命实体都具有生存权利,即每个生命实体均拥有自己的善,作为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但这无疑是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际范畴直接扩展到了所有生命。按照这一思路,资源保护主义“为了人类自身利益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说法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动物福利论者以“人和动物拥有相同的感觉能力”作为推论的基础,亦完全可以得到人和动物拥有相同的道德关怀权利的论证;生物中心主义者也可以通过论证一切生命皆有目的性是道德关怀的基本条件,要求尊重所有生命,从而将道德关怀对象从传统意义上的人扩展到了一切生命存在。

然而,上述观点均是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他们相信,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谈论个体才有意义,因此,他们通常不会考虑物种,更不会考虑生态系统——这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实体,而非真实的经验实体。显然,这种个体主义的理解自然方式也是成问题的,有重大缺陷。我们在直觉上能够清晰分辨的道德价值,如小草、狼和人在价值分布上是有等级的,因而能在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但义务论把“天赋权利”向所有生命的扩展,却使我们无法判断,或者只能得出摘掉一朵花、杀死一只昆虫与杀死一个人是同等的恶的结论。于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陷入两难困境:我们能废除饲养业和动物实验吗?脱离了生存的环境,生命还能维持吗?如果不能,我们又能如何找到保护生物环境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正如较温和的环境伦理学家温茨(P. Wenz)所说,迄今为止,生物中心个体主义的非人人平等的提法是正确的,但由于是个体主义的,它不具备构造环境伦理学的坚实基础。[1]正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个体主义的缺陷才催生了环境整体主义。

我们无法追溯环境整体主义思想的起源,但利奥波德(A. Leopold)的“大地伦理”却是学者们公认的最早系统阐述整体主义思想的环境伦理理论。“大地伦理”并非源于学者书斋中的沉思,而是直接来自作者环境保护的亲身实践。利奥波德早年深受吉福特·平肖资源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然而,在美国西南部工作的亲身经历,使他认识到资源保护主义思想的问题,并从一只垂死老狼的嚎叫声中获得了新的意识,最后将这种意识提升为“大地伦理”。[2]121—124

“大地伦理”以叙事性的方式完成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阐述:大地伦理不仅扩大了共同体的边界,而且也确立了人类对大地共同体的义务;并将大地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作为道德评价的基本原则。[2]191—124 然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是简短的、粗糙的,它留下了许多不确定的内容。此后的纷争也主要因它而起。环境哲学家克利考特(J.B.Callicott)将纷争的起因归结为三点:一是利奥波德的极其简洁的散文方式,通过一些句子、甚至一两个短语表达整个复杂的概念;二是利奥波德偏离了当代哲学伦理学的假设和范式;三是大地伦理的实践运用是令人不安的。[3] 实际上,争论既有思维方式也有写作风格带来的问题,当然,若是不对“大地伦理”的简洁内容作系统阐释,就可能在理论上为恶行或暴行开脱,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二、环境整体主义的三种主要形态

“大地伦理”奠定了环境整体主义伦理的基本框架,但后续的发展却出现了众多的分支理论。在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建构的主线上,至少有三种发展形态:一是克利考特等人继承与发展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二是以罗尔斯顿(H. Rolston III)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三是由奈斯(A. Naess)等人以深层生态学形态发展的整体主义。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6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极简艺术 融合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极简与简约之间看似有着相同的概念,然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却又有清晰的分界,这体现在西方极简主义与现代简约主义的具体差别。极简专注于平凡中塑造景观的整体境界,简约则更倾向于抽象而又唯美的细节,相对而言,极简风格更能彰显设计者的巧妙思路以及景观的艺术效果。

当代艺术史学家们分析,西方的传统艺术终结于印象主义,现代艺术则结束于极简主义,后现代艺术方兴未艾,且至今仍然众说纷坛,缺乏清晰的概念认识。而在中国,新的极简主义却正在悄然的兴起。极简在东方不仅代表了一种文化,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与价值取向。虽然极简主义的本源出自于西方,但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极简与意境交融的美感追求,而这,即是我们的极简艺术。

极简艺术的生成背景

在国内,极简艺术的生成背景至少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经济因素,二是崇尚回归自然的概念因素。

经济因素

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了运用简单的自然设施来点缀生活环境,且又让自然设施具有实用价值。如残余的树桩、略加修饰的石桌、石凳等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自然设施逐渐被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的专用设施所替代,其观赏价值便显露出来,而这即是极简艺术的雏形。极简艺术是受唯物史观理论所制约的,即由自然设施到专用设施,由实用价值到艺术价值,是生产力造就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因素促成了极简艺术的形成。

崇尚自然的概念因素

当代的中国可以用“新形势”、“新时期”来进行概括。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渴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拥有舒适的环境,能够充分释放精神的压力,这造就了极简艺术在中国的当代成型与发展,当艺术的形式逐渐趋向于大众平民化,由概念的形成而使周遭环境的艺术效果日趋成熟,至此,极简艺术亦应运而生。

极简艺术与现代景观的相互融合

国人历来推崇意境,注重神似、而形不似的感官效果。艺术的实质是技能,而技能则要求景观设计者眼、脑、手三者的和谐统一。艺术效果的营造不仅只依靠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求设计者具备“顿悟”的基本素质,即天赋,或者说,是与众不同的审美灵敏度。

想象一方面来源于天赋,另一方面是来自后天个人修养的塑造。如极简艺术与景观的融合:在一片空旷的天地之中,应当如何设计才能将其赋予艺术效果?极简不是一片空白,是需要空间与物体的相互协调,以及色彩搭配。

空间与物体的相互协调

古人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描述了两种景象:

、大漠;

、长河;

诗中又描述了两种实体:

、孤烟;

、落日;

而这即是空间与物体的相互协调,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意境,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美感,归纳起来,这即是极简艺术。

一株树仅是一个单体形态,然而树高与树围是自然长成还是人工修饰,却关系着其与周遭环境的协调,决定了艺术氛围的形成。具体而言,人的视觉是依据环境而决定树是否能够营造艺术氛围,如在空旷且平坦的环境中,树可无限的生长;在低谷,树必须以群体姿态呈现;而突兀的小丘、突兀的树,有时候,突兀也是一种艺术,却绝不能是如此孤零零的突兀。

因此,景观设计者需依照环境而决定空间与物体的相互协调,如空旷的草坪,四周是木制的围栏,而中央,或是一株枝冠茂盛的小树,或是一栋简洁的木制小屋,而周遭即便是纵横交错的马路,人们依然会停车、或是驻足,而这、也是极简艺术。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是极简风格塑造中永恒的主题,是极简艺术与现代景观相互融合的三大要素之一。这正如辽阔的草原,草色或淡黄、或灰白、或碧绿、或浅蓝,与天相映,而天地交界处却又黑红相间,色彩是天地间的自然艺术,同时也是由极简思维构建至艺术氛围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更准确的说,色彩是连通人类感官与景观艺术之间的桥梁。

然而每个人又都有不同的审美观点,艺术之间没有标准可言。仅以公共景观而言,我们不能用少数艺术家的眼光去评价景观作品的美丑与优劣,现代公共景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与大众平民接轨,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爱护、并维护公共设施使其能得以永久保存,否则,再完美的艺术也将毫无价值可言。

在极简风格的塑造中,黑白、黑红、绿蓝的搭配将更适合公共景观,同时也更能够彰显极简艺术氛围,营造或强烈、或中庸、或平淡的公共环境。如公园甬路黑白石子的搭配,园内木制公共洗手间漆成黑红木条的搭配,衬托着四周绿蓝自然植物的搭配,从而使人们乐而忘返。

诚然,极简艺术与现代景观的相互融合还包括了更多深邃的内涵,以及更为复杂的设计,如光线的运用、线条的勾勒、物体的修饰、以及评价与反馈等等。然而一言蔽之,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对自然景观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艺术不是少数人所独有,它诞生于民间,而最终也应当回归于民间。

因此,极简艺术是现代景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尤其对于国人而言。一方面,它代表了我国人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它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结语】 综上,笔者仅就极简艺术与现代景观的相互融合做了两个方面的阐述。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使中国国际化、国民生活环境现代化,不是简单盲目的跟风,不是将极简艺术归纳为西方极简主义的复制版,而是需要将东方睿智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构建出既带有传统特色亦不失个性风格的独特景观,来装饰现代环境,点缀现代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柳. 解读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以玛莎·舒瓦茨的作品为例[J]. 科教文汇, 2011, (16): 201-202.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7

【关键词】“人化环境” 斯堪地纳维亚 人性化 情感化 产品设计

1 黑格尔《美学》中“人化环境”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第一卷中就有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后来被马克思表述为“人化的自然”的美学命题:“只有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他显出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的力量。”只有融入了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改造,自然中的“物”才能体现出美的价值,也就是艺术美。这也充分说明了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美的,艺术美是人通过心灵的感悟与净化然后付诸于实践和创造中得来。人们按照自己的精神与物质双方面的需求来改造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人化自然”,通过这种改造活动让自然烙下人的精神印记,让“人化环境”后的环境更加符合人的需求。所以人化环境是一种人心灵的外观体现,只有将自己世界贯彻到自然的世界中,环境才能让人觉得安全与舒适。

2 从设计角度理解“人化环境”思想

所谓“人把他的环境人化”的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造物活动,人化环境是让自然中的“物”体现出美学价值,环境也让人得需求到满足。而造物活动也是为了让人更加适应于外界的环境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同时具备了功能和形式的需求。所以设计是人(设计师)“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使人获得物质生活的产品和条件,也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每一次造物都是创造“个别的事物”或行为,每一个经由造物活动创造或改变的“个别事物”都属于“人化的自然”一部分,从而每一个平凡的“个别事物”也都能成为使人满足的审美对象。站在设计的角度,黑格尔的“人化环境”的思想其实就是在阐述造物的本质,以及设计是协调“人”“物”“环境”的关系从而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目的。

3 北欧家具设计风格特征

北欧设计文化是考虑民族所处环境,基于人的生活习惯之上的,被称为“斯堪地纳维亚风格”,设计中更多的考虑人文因素,满足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需求,在早期现代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软化”,产生了富有“人情味”的现代美学,被国际上公认为好设计的标准。北欧的家具产品更能体现出北欧对于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的尊重,他们设计是用长期民族传承下来的工艺结合软化技术材料来续民族的风格和传统,将“软性”的功能主义发挥到极致。家具设计特点以曲线为主,造型简洁却带有人文情调的柔和,同时又不失功能主义的实用原则。雅各布森的蛋椅(图1)就是经典设计之一,流畅的线条,造型简洁大方,整体的造型像为圆形,强调了私人空间的概念,调和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安全,放松之感是一种设计师对人情感上的关怀。

4 解析北欧家居设计中“人化环境”思想

4.1 “人把他环境人化”的人性化设计

黑格尔的“人把他的环境人化”是一个“人化”的过程,也是人精神灌注的过程,然而北欧家具设计理念都是建立在尊重自己民族生活环境基础之上的,这样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民族自身精神的灌注。站在另一个角度理解,“人化环境”也是在协调“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环境满足与人的需求,从而达到一种和谐舒适的使用状态。而北欧家具设计中对于“人―产品―环境(自然)”三者关系进行深层次的考量,充分满足人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服务于人,融入使用环境的中“人性化”产品。埃罗・沙里宁的传世之作“郁金香”椅子(图2)流线型设计充分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使用的舒适性,设计师吸取大自然灵感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有机形态之美,同时也体现了黑格尔的“人化环境”思想。

4.2 “情感关怀”中“环境使他得到满足”家的概念

“人必须在周围世界里自由自在,就像在自己家里―样,他的个性必须能以自然和一切外在关系相安,才显得是自由的。”所以设计应该赋予物品以更多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世界,才能让人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得到满足。同样是功能主义产品,北欧设计避免了包豪斯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以软质材料和有机形态给人一种“家”的亲切之感。其设计中包含着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现代美学,真正做到了“环境使他得到满足”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8

一、在表现方式上别出心裁。《桂林市志(1991—2005)》采用了别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更直观、更充分地反映了桂林市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在装帧上突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桂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志书的封面、封底,用古今名人,即韩愈、王正功、、贺敬之、郭沫若等对桂林山水的赞赏诗词来做浮雕式背景图,形象典雅,突现出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志首增配旅游示意图,开篇明意。该志的志首除了像一般志书一样配置有桂林市政区图、桂林市区街道图,还增配了桂林市旅游景区景点示意图,使读者一翻开志书,就能直接明了桂林以旅游为重,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这一特点。

(三)目录附英文版,展示国际旅游城市风貌。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桂林山水”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每年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该志的目录增附了英文版,将进一步扩大向世界宣传桂林地情特色的力度,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四)志首概述配彩照,鲜明直观。广西已出版的志书,在志首的概述内配置彩色照片,屈指可数。《桂林市志(1991—2005)》独树一帜,在志首的概述配置彩照,图文并茂,直观鲜明地反映出桂林市各行各业的特点。

(五)附录巧做文章,更显深度。两江四湖工程是桂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环保园林工程建设的成功范例,其成就在《桂林市志(1991—2005)》的两江四湖工程篇内有翔实记述。然而,读者对工程建设之前,桂林市一些名山和历史文化遗迹被破烂的建筑物遮挡,居民区民房破旧基础设施落后,市区水面污染严重,文化健身设施缺乏等情况知之甚少。两江四湖工程篇虽然也有上述情况的记述,但基于该篇承担着彰显成就的重任,在记述工程建设之前存在问题的深度上难免有所局限。为了冲破这一局限,拓展特色内容的记述深度,该志在志尾的附录内收录了时任桂林市市长李金早关于桂林两江四湖工程构想的文章,文中对工程建设之前桂林市城区环境存在的问题有深刻描述,用游客的话来说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城市不如我乡下”。这样做,巧妙地使两江四湖工程这一特色内容首尾呼应,完整地体现了此项跨世纪大型城市建设工程的辉煌成就。

二、在篇目设置上彰显地方特色。该志的篇目设置重视地方特色的凸现,主要体现在:

(一)特色内容均在篇目上呈现。读者打开志首的篇目,均能看到如著名洞穴、生态环境建设、环保国际合作、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石山管理、“厕所革命”、小街小巷改造、风景旅游建筑、两江四湖工程、旅游建设、旅游市场管理、优秀旅游市县建设、园林、城市雕塑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漓江护岸工程、旅游扶贫、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汽车制造工业、橡胶工业、文明风景旅游区、旅游文化演艺产业、历史文化景观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艺文、历史文献著述简表、创建卫生城市等字眼,这些地方特色内容或设为篇,或设为章、节,均在篇目上一一呈现。特别是设置了别具特色的“厕所革命”节,反映了桂林市从2000年起,将商业网点与公共厕所“捆绑”销售,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新建改建厕所500余座,并在国内率先实行免费开放这一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别有特色的“厕所革命”。

(二)特色内容提级升格,在篇目上提升其地位。为了突出特色内容,该志在篇目上把特色内容提级升格的情况不少,笔者略举一两个例子。如该志把洞穴升格为章,置于自然环境篇内,详细地反映了桂林岩溶洞穴数量众多,自北到南,皆有洞穴分布,全市共有洞穴1万个左右,且“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以及桂林是世界上洞穴开发利用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等特点。又如,志书把两江四湖工程升格为篇,详尽记述了显山露水、引水入湖、清淤截污、连江接湖、架桥修路、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维护、经营等内容,展示了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工程史无前例地把漓江、桃花江、桂湖、榕湖、杉湖、木龙湖连在一起,重现“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千古梦想,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典范的地情。

(三)特色内容在篇目排序上前置,凸显其重要性。该志的篇目打破了志书的一般排序,把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两江四湖工程、旅游、园林等特色内容排在国民经济第一、第二产业的前面,突出了桂林的地方特色。

三、在记述内容上突出特色资料。全志注重突出特色内容的记述,主要表现在:

(一)突出了旅游内容。该志的旅游篇,资料丰富,充分地记述了山水人文风光、旅游产业、旅游管理等内容,凸现了桂林市这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特点。特别是该志十分重视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内容的突现。旅游产业章,详细记述了桂林旅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旅游品位获得极大提升的旅游演艺项目,如著名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超大型山水情景表演《梦幻漓江》;独具民族风情的《龙脊魂》等。旅游管理章,记述了旅游行业管理,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及定点单位管理等。还记述了旅游市场管理,包括市场秩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旅游监控管理、旅游行风建设,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教育培训、优秀旅游市县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等内容。此外,物价章详细地记述了旅游价格,包括景点价格和宾馆饭店价格等。

(二)突出了历史文化内容。桂林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志书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内容的突现。如文化篇,除了记述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彩调和多次获得国际级奖项的魔术、杂技、曲艺的推陈出新;近年闻名的“漓江画派”,还记述了新兴的文化产业,包括旅游文化演艺产业、历史文化景观建设、美术品市场、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内容。此外,志书增设了艺文篇,补前志(1997年出版的《桂林市志》)所缺,记述了自汉代至2005年桂林市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著述,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史志地理、综合性图书等著述选介,以及历史文献著述简表,进一步展现了桂林浓厚的历史文化。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9

一、

生态学的整体论意蕴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建立

我们知道,伦理学就传统而言,是一门以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规范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从规范角度所作的反应,人类逐渐认识到仅仅把伦理关系设定在人自身的范围是不够的。德国哲学家、医生施韦兹就曾指出,伦理学应是无界限的,生命是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指人类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像动物、植物等的生命。这时问题就转变为应当以何种途径实现这种人类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许多环境伦理学家选择以生态学作为理论范式去实现这种规范扩展。但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有机体之间、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自然(实证)科学,它何以有助于环境伦理学这样一门规范学科实现这样对规范的拓展?应当说,这首先在于生态学具有与其他自然(实证)科学相区别的强烈的整体论意蕴。

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海克尔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比较系统地对生态系统、生物圈、共同体等作了全面研究。现代生态学的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种是普遍联系的和相互依存的。生态学的这种整体主义原则影响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的建立。利奥波德认为伦理学应依据于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即每一个个体都是共同体的成员这样一种观念,据此他把伦理关怀从人类延伸到整个大地。美国著名的研究环境思想史和环境主义运动史的学者纳什也明确指出,研究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的生态学为扩展伦理关怀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他指出: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生态学所固有的整体主义得到了科学哲学和神学流派的支持。它们的结合奠定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①

罗尔斯顿作为一个对生态学有深入研究的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同样是依据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建立了自己的环境伦理学理论。但如何从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的实证性原则得出人类应对自然环境担负道德义务这样的规范性结论呢?这个问题从更深刻的层面关涉到环境伦理学学科确立的根基。罗尔斯顿在建立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对这样一个最终悠关环境伦理学生存的问题作过深入探讨。他在他的题为《生态伦理学存在吗?》一文中对其他一些专家和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分别作了详细的论述。②

罗尔斯顿认为的那种生态伦理学只不过是出于对现有的伦理的修正,它并没有视世界为自身具有价值的,价值依然是人类加于世界的。而加勒特·哈丁的有关观点被罗尔斯顿认为是一种“基于生态学的道德外延”。他分析说,哈丁的思想是受到霍布斯理论的影响,只是一种生态条件制约模式。对于托马斯·考韦尔提出的相关观点,罗尔斯顿认为: “对于考韦尔最简单的解读,是不管他所用的夸张语,而认为人类价值的基础仅仅意味着一些其本身并没有价值的限制条件,只是人类的价值得在这些条件限制的范围内进行建构。”③

在罗尔斯顿看来,以上这几种观点(其理论内容不详述,将行另文论述)都属于一种派生意义的生态伦理观,因为它们只是努力寻求在生物物种内的平衡与人类的道德之间建立一定联系。而与上述观点相比,罗尔斯顿更认同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即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也就是要使共同体的界限扩展到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等。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被大地伦理学视为最高的善。人类不是存在于共同体之外或之上,而只是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曾这样表述:“……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④罗尔斯顿认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特征的这种环境伦理学不但应涵盖而且也应超越这种派生意义的生态伦理学。因为他确信“在生态系统的机能整体特征中存在着固有的道德要求。”⑤

二、

罗尔斯顿对生态学的价值论理解和他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确立

罗尔斯顿认识到,仅仅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土地是片面的,应转变旧的价值尺度,确立新的价值尺度。生态中心论所主张的有机的、整体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导了罗尔斯顿建构自己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基本思路。在罗尔斯顿眼里,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伦理学。他认为,现代科学和文学把自然放置在一个无方向、没有情感的,需要人来加以托管和修复的地位,而利奧波德对生物共同体的直觉却对此作了彻底否定。

首先,与传统的对生物价值的看法相区别,罗尔斯顿重新定义了有机体的所谓客观价值。为此他运用了大量的生态学知识。有机体通过与环境交换能量来保持自身的秩序,实现着生命的维持、延续和再生。有机体之所以拥有客观价值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而信息和能量是这样一个系统不可或缺的特征。在他看来:“决定有机体的行为的,即使不是感觉,也是某种比行为动因更为重要的东西。决定行为动因的是信息,缺乏信息,有机体就会崩溃为一堆散沙。”⑥在罗尔斯顿看来,有机体这样一个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规范系统,它具有把“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区别开来的功能,并且“有机体所寻求的那种完全表现其遗传结构的物理状况,就是一种价值状态。”⑦他认为,在自然中有生命的有机体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它要与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就要作出相应的评价,所以有机体是一个价值系统,一个评价系统。罗尔斯顿进一步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意义,他作这种探讨,为的是论证人们对生物物种应持有道德观念。

在罗尔斯顿看来,生态学关于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共生性和丰富性的理论说明,加深了我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根源和意义的理解,也为他的自然价值论原则提供了科学依据。他认为生态学在提供关于生物体(包括人类在内)与其存在的周围环境之间进行交换的方式的说明同时也表明生态系统是充满了某种智慧的。一切价值的产生不是孤立于相关环境的,它们是在与环境的相关性中被构建出来的。这样,生态学的共同体概念不仅为罗尔斯顿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他建立自然价值论并以此扩展伦理关怀的范围提供了科学证据。最终,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的知识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而这样一个系统本身是能够产生价值的,也就是说它是价值的源泉,由此生态学不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应是一门伦理学。

罗尔斯顿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把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自身扩展到自然界其他的物种。他认为价值理论到目前为止,曾经历了两次颠覆。价值理论在伽利略和洛克那里得到首次颠覆。他们借助机械还原论把第二性质还原为第一性质,所以留给我们的只是运动着的客观物质。随后,现代物理学,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显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图示性进一步颠覆了价值理论。罗尔斯顿认为,尽管现代物理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在我们关于事物的感知中有某些东西总是客观和真实的。他说: “这些科学以其所展示的天才和严格的怀疑论作风去探究终极真理。它们是在最基础的层次对简单的物质运动进行探索,从而撇开了我们日常经验到的重大的自然史事件的绝大部分,只留下千分之一。”⑧仿此,罗尔斯顿提出重建价值理论。他认为,应该通过那些更多涉及自然史的学科,如进化论、生物化学或生态学所提供的思维范式的转换来确立价值理论。生态学在此所具有的形而上学的涵义就超越了科学的范畴,为他的环境伦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基础。

罗尔斯顿进一步解释到,对于第一、第二、第三性质划分不能解释清楚的东西,生物学却能给它们提供一条路径。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个体之所以具有客观价值是由于它自身是一个基因系统,在这种信息的遗传过程中它呈现出自身的价值,而用第一、二、三性质来说明遗传信息是不够的。“这基于DNA事实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第一、第二性质,甚至也不能归结为第三性质,而是涉及到更高级的结构层次。”⑨价值尽管是通过生命个体体现出来的,但它是超越生命个体的,它是在一种具有整体交互作用的生命之网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仅用洛克所说的第一、第二性质的形式是不能完全表现的。因此罗尔斯顿认为有必要把第一性、第二性放在生态系统中加以运用,从一种整体的视角来对它们进行考察。

与此同时,罗尔斯顿认为这些性质是人类“通过科学.我们从自己日常经验所及的层次转向建立精确的、但常常是未成定型的关于物质结构层次及其历史的理论。”⑩因此,罗尔斯顿断言:价值判断尽管具有主观性质,但它也不仅限于第一与第二性质的水平,而是达到了高层次的物质结构。其目的是要动摇那种以事实判断为客观,以价值判断为主观的观念。为此他以云杉具有在其栖息的环境中生活下来的本领为例,说明价值不能简单归结为第一性、第二性,而是应涉及到更高的物质结构层次。

在罗尔斯顿眼里,对自然的评价不能是单向度的,而应是互动性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态关系上的。人类既不是站在自然之外,也不是站在自然之上,而是在自然的场景之中去完成评价行为。这种评价是一种生态的评价。价值判断并不完全是主体的自我投射,而是对外部世界的一些性质的认知。我们在建构价值的过程中的确不可避免地溶入了一些人的主观因素,但是必然会有一些先于这一过程而存在的东西,它们是构成价值的必要条件。自然价值既有属于第一、第二性质的价值,又有从属于第三性质的价值。

三、

问题:生态规律可以等同于价值规律甚至伦理规律?

罗尔斯顿的理论体系的建构紧密依托现代生态学知识,并以大量自然规律为根据。他说: “只有通过在另一极端的涉及自然史之丰富性的学科,如进化论、生物化学或生物学所提供的思维范式的转变,我们才能将价值论重新确立起来。”⑾在他眼里,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终极科学。生态规律不仅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它还为我们对自然进行价值评价提供超出第一、第二性质的,更高层次的物质结构方面的根据,它表明创生万物的自然是价值发生的源泉,它使我们的评价活动得以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他认为是生态学为我们扩展伦理关怀范围提供证据,因而生态学本质上应是一门伦理学。

总结起来可以说,罗尔斯顿的做法实质上是把作为自然规律的生态规律直接等同于价值规律。这种基本精神特别体现在他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即对所谓“实然”与“应然”之隙的跨越问题的解决中。他依据生态学实证知识提出,在创生万物的生态系统中事实与价值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共同进化的,它们都是创生万物的大自然进化的产物,虽然对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描述(事实判断)在逻辑上先于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价。就是说,他的做法是力图让这种实证知识一身二任,并以此把这种价值客观化。他强调,有机体在表现其遗传结构的物理状态时,自身就是一种价值状态。据此,罗尔斯顿大胆断言,有机体不但是一个价值系统,而且是一个价值评价系统;有机体既具有自在的价值,它又能对自身自发地进行评价。

最后,与上述解决方式相联系的是怎样看待生态学地位的问题。一般认为,生态学作为自然(实证)科学是描述性的,伦理学由于关乎价值则是规范性的。这里,罗尔斯顿似乎又要借助模糊生态学的地位解决上述问题。他提出: “生态系统的评价并不是科学的描述,更不是生态学本身.而是元生态学。”⑿,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罗尔斯顿一方面承认生态学是基于描述的,同时强调这种描述可以视为兼秉评价,而这时它体现元层次意蕴。这实质意味的是他的所谓生态系统的事物只要是合乎自然规律就是有价值的信念。事实上,这种意蕴体现在他的目的论式的理论推理中。他借助把生态价值目的看作被整个系统的存在和进化所内禀来解决上述问题。他提出,就生态系统中有机个体与物种的关系而言,个体有如承载物种之形式的容器,编码了生物的“目的”的基因系统既为个体所有,又是物种的性质。并且在物种的形成过程中,物种会超越个体现有的实然状态,去探求一种有价值的应然状态。而物种的存活是不能离开它周围的小环境的,物种的完整性是适应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是一个价值的转换器。由此生态系统中物种都有着不依赖于人的内在价值,它们按照生态规律生存、繁衍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样生态规律就可以成为判定物种具有内在价值的一种尺度。由此是“生态规律(而非仁爱或正义),为我们的伦理学原则提供了基准或(至少)基础。⒀。在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中,我们看到了生态学理论范式在解决环境伦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事实与价值过渡问题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我们同时也看到,以这种范式为据的环境伦理学尽管可以具有高度精致的理论形式,但最终达到的依然只能是以目的论解释价值论。罗尔斯顿认定:“我们关于实在的存在模式,蕴涵着某种道德行为模式。”⒁可以说,罗尔斯顿对生态规律作等同扩张的论证只能止于被客观化了的价值规律,仍不能达于伦理规律。

注释:

① [美]纳什著,杨通进译:《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

社,1999年版。

②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国

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版,第146—157页。

③⑤⑧⑨⑩⑾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刘耳、叶子

译: 《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14页,第7页,第155页,第159页,第165页,第

160页。

④ [美]利奥波德著,侯文惠译:《沙乡年鉴》,吉林人民

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⑥⑦⒀⒁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