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集锦9篇

时间:2024-02-27 14:37:42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1

关键词 气象灾害;评估;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97-01

1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定义与意义

1)定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规划、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要素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衍生灾害特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类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危害等进行综合风险计算分析,为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功能布局、气象灾害防护等级与措施、应对灾害事故方案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2)意义。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有效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并有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能力。防御气象灾害一直是国家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社会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2 吉林市开展评估的必要性

1)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和湖泊交错分布,气候多样,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2)贯彻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吉林省气象条例》《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吉林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从国家法律到地方性法规分别规定了建设项目应当充分全面地考虑其在气候方面的可行性和可能受到的气象灾害风险性,尽力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履行部门职能的必然要求。

3 评估现状

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于2012年,是由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发展而来,现已形成了以雷电、暴雨、暴雪、大风、大雾、冰雹、高温、严寒等吉林市主要气象灾害对项目可能造成的风险评估。评估范围涉及有大型建设项目、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普通住宅、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至今已完成了百余个项目的评估。

4 评估报告内容与地位

4.1 评估报告的内容

1)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概况。根据发改立项确认书、规划建设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及风险评估现场勘查情况综合得出评估对象概况。

2)气象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评估使用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查通过的气象资料,吉林市城郊气象站因有较长的观测记录,在资料年代和气候环境上其均均有代表性,故选为评估中参证站。

3)吉林市气象灾害历史与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4)规划、建设项目可能受到的雷电、暴雨、暴雪、大风、大雾、冰雹、高温、严寒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极端气象灾害并存的危险程度评估,预防及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措施。

5)规划、建设项目选址地点的气候条件背景分析,极端气象灾害出现的概率,通过对暴雨、雪压、风压等不同重现期的计算得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及防灾减灾措施。

6)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的评估结论及建议,提出应对气象灾害,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7)其他有关内容。关于评估报告的说明、结束语及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法律依据等。

4.2 评估报告的地位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及建议作为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并已纳入政府行为,成为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行政审批中非行政许可审查的必备要件。

5 几点建议

1)细化评估范围。作为本地化法规,《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及《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虽都规定了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及城市规划、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等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但《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也同时规定了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的范围,即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与当地发改委、住建、交通运输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法确定。目前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针对的是所有新、改、扩建建筑物,不区分项目大小及性质,这样容易造成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的小型建设项目对评估工作的错误认识。

2)充分利用气象数据。目前所利用气象台站多年观测记录多是进行气候分析统计及气象极值出现概率统计,应加入闪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及卫星雷达产品的使用,充分体现出气象数据的全面性及科学性。

3)完善丰富评估方法。目前尚未出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规范,开展评估只针对规划或建设项目整体,缺乏项目分区评估,如一建设项目内部各个单元的自身参数及周边环境取值不尽相同,所面临的风险值是不同的,相应评估的技术结论意见也不同。

4)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气象相关部门应当对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强度、出现次数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开展普查,建立完备的气象灾害数据库,使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能够准确地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分区进行。

5)提出针对性的评估建议。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种类进行评估,选择符合其特性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应根据评估对象特性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估建议。

6)加强相关部门交流协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应加强与城市建设、规划、国土及水利等部门的学习交流,使得评估报告更具科学性。

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流程,原始气象数据详实可靠,内容全面,评估思路清晰,计算分析精密,结论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模板。但评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需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来保障评估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为吉林市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的福祉安康作出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2

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的危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4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99号)和茅临生副省长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复杂多变,各类气象灾害频发。尤其是我市处于三江之汇的特殊地理位置,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平安兰溪具有重要意义。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快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的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气象综合监测网建设,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气象台站探测系统,增设城市多要素地面自动气象站,进一步完善中尺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加快移动气象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二)着力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三)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依托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和气象信息系统,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兰溪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信息系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暴雨、雷电、大雾、大风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险办法,建成全程、滚动、连续、个性化、多媒体化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普及镇乡、街道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建设。逐步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农村镇乡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在已完成镇乡气象协理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村级、社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畅通农村和山区预警信息渠道。

三、努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兰溪市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气候变化情况及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及时向各镇乡、街道和部门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同时,各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部门联络员的作用,切实形成防灾减灾工作的合力。

(二)大力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要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三)切实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暴雨、雷电是我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要加大对防雷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防雷工作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新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审核、竣工检测验收工作和易燃易爆场所、通信、金融、学校等重点防雷装置年检工作,加强农村民居建设的防雷工作,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危害。

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完善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针对主要的和突出的气象灾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逐年增加投入,加快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救助机制。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防雷、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接收和传达。镇乡、街道、村(社区)要结合山洪灾害预警员、水库堤防安全巡查员、地质灾害预警员等队伍建设,明确气象协理员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和帮助群众转移等防灾避险工作,切实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将气象重点工程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气象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3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20-01

一、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

1.利用人工增雨抗旱减灾

从我国的气象条件上来看,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我国来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严重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底,曲靖市因干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7.47亿元,近47万人饮水困难。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依靠人力进行“呼风唤雨”的传说。由此看来,我国古人便有依靠人力来改变气象灾害的愿望。然而,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来看,人工增雨并非不可能实现,只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科学的催化技术手段才能取得成功。从人工增雨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进行人工增雨前,要先对需要人工增雨的云层物理特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不同的时机,使用人工增雨炮弹向云层中撒播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起到促进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的效果。

例如:2015年,由于武汉市的雾霾十分严重,武汉市采取了飞机撒播以及炮弹撒播两种方式,向云层中撒播利于增雨的催化剂,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减缓了雾霾对武汉市造成的影响。由此看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在气象防灾与减灾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人工影响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使用效果上来看,除了驱散雾霾以外,人工增雨缓解地方干旱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缺乏云层,无法满足人工增雨的条件,人工增雨也无法实行。

2.人工消雹减灾

冰雹作为破坏性较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所引起。冰雹不仅会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灾害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灾害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据史料记载:1959年曲靖地区由于遭受冰雹,小春作物损失达50%;1961年5月,宣威最大冰雹有碗大,重3公斤。早在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在人工防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代末年便有了土炮防雹的记载。这说明,人力的影响,在气象灾害的防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防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人工增雨的方法基本相同,利用“三七高炮”或火箭炮将防雹催化剂送入到云层当中,对冰雹的形成进行破坏,使冰雹无法成长,最终以雨水的形式落地,减少或消除冰雹对灾害地区造成的危害。

3.人工影响天气的其他作用

人工影响天气除了能够起到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还能够减缓或消除一些自然灾害。例如:1987年,我国的大兴安岭森林自然保护区发生了我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烧毁了境内1800万亩的森林。由于大火始终无法熄灭,便采取了人工增雨的方式进行灭火,并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由此看来,通过人力影响天气的变化,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情况来看,依旧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飞机或“三七高炮”、火箭炮撒播催化剂的方式,来完成人力对天气的影响。而且,其主要的影响方式就是抗旱与防雹,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方面还相对较弱。一方面,由于许多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属于世界性难题,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说,根本无法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使得许多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从而导致了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技术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较大,许多地区在遇到气象灾害的过程中,无力承担该作业方式产生的资金消耗,使得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2.管理、作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从建国以来,我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的重视程度便很高,多次开展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从事天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水平却始终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工薪待遇也不高,使得许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愿从事该项工作。其次,由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低,技术发展停滞,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缺乏积极进取的心态,工作热情不高。最后,由于部分地区在招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的过程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许多作业人员在入职时便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水平,更有一些作业人员不稳定,使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很难实现规范化管理,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关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未来的发展与思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法制对当前作业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并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对各个作业点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从而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对气象防灾减灾的作业效果。除此之外,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还要建立全面安全防患体系,并制定相的应急对策,使管理、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发生以后,能够依照应急对策尽快采取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对地区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2.建设气象观测体系

从作用上来看,人工影响天气是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气象探测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从而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如此,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而气象探测体系的建设,可以及时寻找到最适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气候条件,通过对气候的推演与预估,使其向着有利的气候条件发展。

3.提高储备力量

在科技时代,人力影响天气作业若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除了在资金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以外,人才储备力量的强弱,也是决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大相关人才的后期储备,不仅能够加快相关技术产业的研发。与此同时,也能有效的推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逐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培训,使其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技能水平高超的服务型人才,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未来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气象防灾与减灾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从法制、气象观测体系以及后备力量储备这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水平,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宁瑞斌.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农业,2015(06):115-115.

[2] 朱马德力.夏力甫.人影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意义及思考[J].科研, 2016(12).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4

关键词:粮食产量;综合风险指数;风险评估与区划;二次指数平滑法;GIS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299-05

Evalu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ZHOU Zhao-Ji,WANG Qi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grain yield, disaster area and sown area from 1986 to 2011, the comprehensive risk evaluation model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dex was constructe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s were assessed and zoned by GIS.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n grain yield, combining with the MATLAB algorithm and two exponential smoothing methods, the loss grain yield of 2013 caused b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as predi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of grain production in eastern China was less than that in Western China, Southern China less than northern China. Jiangsu and Shanghai had the lowest comprehensive risk index, with value between 0 and 1. The number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se places was less, with slight disaster and stable grain yield. Zhejiang, Fujian and other places in the comprehensive risk index was between 1.0~2.5 which was belongs to high risk. Guizhou, 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places had serious disasters with strong impact on food production and was belonged to high risk area. Tibet, Hainan and other places had the highest risk. The prediction of grain yield showed Hunan, Liaoning, Hebei,Hubei and Sichuan had the most loss of grain caused by disasters, reaching more than 6.0×106 tons.

Key words: grain yield; comprehensive risk index; risk assessment and zoning; two exponential smoothing method; GIS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19)

中国是一个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的国家,主要有干旱、台风、暴雨、热带气旋、寒潮、冰雹、冷冻、雪灾、热浪、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暴雨、寒潮对中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严重。灾害的发生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降质甚至绝收,人民生命财产等遭到重大损失,不仅影响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1972年特大干旱年,重旱区京、津、晋、陕北、辽西干旱持续时间最长,不少河流断流,水库干涸;黄河在济南以下断流20 d,秋收作物受灾严重,有的甚至绝收。全国过去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很多的预测和研究[1-3],学者们通过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载体的抗灾防灾能力及灾情,得出这些灾害因子与灾害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然后借助于各个地方的行政区划图等因子,做出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和评述。例如,陈怀亮等[1]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进行了辨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概率和EFO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麦播旱涝、晚霜冻、干热风与青枯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和风险概率,同时运用多因子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区划。等[2]对贵州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区划,利用聚类分析将该省分为5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又以不同聚类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最后求得每种灾害的关联度,最终确定了不同聚类区域的主要灾害,并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省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计算出该省各县的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性分布,再利用GIS空间分析进行了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本研究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粮食产量(指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的总产量)来表示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在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粮食产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全国宏观层面的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定量得出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后对这些所得到的由于气象灾害损失的粮食产量,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出接下来两年可能由气象灾害引起的粮食损失的产量,以期为农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灾害服务信息,为抗灾减灾、制定相关防御政策、最大程度地减轻农业因气象灾害所致的损失提供依据。

1灾害评价模型的建立

所用到的各省(市、自治区)的粮食产量、受灾面积和总播种面积等数据都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Http:///tjsj/ndsj/)。资料的时间序列为1986―2011年,共计26年。本研究区域是除了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1.1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能够有效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其数据大小不仅受变量离散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变量平均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变量平均水平高,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大,反之越小。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一方面综合表征了各地区粮食生产受气象因子或其他生态环境条件影响的产量波动情况;另一方面它也能有效反映各地的抗灾减灾能力。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大,说明产量的波动大,抗灾减灾能力弱,受到气象灾害影响的风险大。可以用公式(1)计算出变异系数的大小。

C= (1)

公式(1)中,C表示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Y表示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粮食的实际产量,表示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值,n表示样本容量,本研究样本为26年。

1.2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

采用一般比例法来求解由于气象灾害所导致的粮食产量减产的具体数值。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极端气象灾害是不易发生的,所以把气象灾害所导致损失的粮食产量与受灾面积相关联,各地区每年的实际产量与各地区未受灾的粮食种植面积相关联,即各地区每年的实际产量与粮食种植总面积与受灾面积之差相关联,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2)

公式(2)中,Q表示各省(市、自治区)第i年由于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S表示各省(市、自治区)第i年气象灾害所导致的受灾面积,Y表示各省(市、自治区)第i年的实际粮食产量,S表示各省(市、自治区)第i年粮食的总播种面积。其中,S、 Y、S都是已知量,可以通过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查到相关数据;Δ1、Δ2、Δ3表示的是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

根据公式(2)可以求得由气象灾害所引起的损失的粮食产量,而减产率是气象灾害损失的粮食产量与实际粮食产量和气象灾害损失的那部分产量的和的比值,用公式(3)表示。

R=×100%(3)

公式(3)中,R表示粮食减产率。

根据公式(2)、(3)可以求得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粮食减产率。研究以粮食减产率来界定灾年等级,规定减产率在5%~15%为轻灾年,16%~30%为灾年,31%~50%为重灾年,51%~70%为严重灾年,大于71%为特严重灾年。根据灾年的界定分类情况,可以得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灾年发生的次数,如表1所示。

1.3灾年的平均减产率

为了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气象灾害风险程度表征的更明显,需要计算出各省(市、自治区)粮食的平均减产率,其计算公式如公式(4)所示。

A= (4)

公式(4)中,A表示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粮食的平均减产率,R表示各省(市、自治区)第i年的粮食减产率。

1.4灾年风险指数

依据与上文界定的灾害等级,采用概率分布函数法来求解各等级气象灾损发生的概率。由于影响气象产量的各种气象因子的时间序列具有正态分布的特征,即极端的气象条件发生的概率较小,一般的气象条件发生的概率较多,相对气象产量序列也具有正态分布的性质[4]。因此可以构造减产率平均值(μ)和减产率序列的均方差(σ)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公式(5)所示。

f(x)=e(5)

根据概率分布函数的定义,不同程度粮食减产率x(x1

P(x1

风险概率指数为:

D= (7)

公式(6)、(7)中,P表示各个等级粮食减产率出现的概率,T表示各等级灾年出现的次数,D表示风险概率指数。各省(市、自治区)灾害发生风险概率如图1所示。

1.5抗灾指数

各省(市、自治区)的抗灾防灾能力也会对粮食产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里用实际产量与理论极大产量的比值来表示抗灾指数,它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综合抗灾能力的强弱,实际产量高反映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高,也间接地反映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强。抗灾指数的计算公式如公式(8)所示。

K=(8)

公式(8)中,K表示抗灾指数,Y表示各省(市、自治区)第i年中粮食产量的最大值。

1.6灾害风险评估

综合风险指数与历年粮食的平均减产率、气象灾害风险概率指数和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呈正向关联,与抗灾指数呈反向关联,可以用公式(9)计算。

Z=×A×C×D (9)

公式(9)中,Z表示综合风险指数。

为了使综合风险指数更具有直观性,对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按公式(10)计算。

Ii′=×10(10)

公式(10)中,Ii′表示极差标准化后的数据,I为原始数据,I和I分别为每一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农业风险区划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目的在于把致灾因子出现后有无风险或带来风险的大小进行分区,揭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地域差异,合理地划分出各省(市、自治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大小的范围,并对各风险区内历年粮食的平均减产率、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和风险指数等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及防灾部门确定防灾重点地区、重点灾害、重点防灾时间等提供科学依据,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根据综合风险指数,对农业风险进行划分,定义0.0

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各省(市、自治区)由气象灾害引起的粮食损失分布的空间特征,运用ArcGIS平台绘制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的粮食生产的气象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就全国来看,粮食生产的气象风险整体上是东部低于西部,南方低于北方。其中,综合风险指数最低的地区是江苏,它不仅发生灾年的可能性小,且灾害大多都是轻灾,粮食产量比较稳定,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指数也较低,均在0.0~1.0之间,这些地区粮食产量比较稳定。浙江、福建、云南、陕西、新疆的综合风险指数为1.0~2.5,要高于江苏、上海等地,属于次高风险区域。贵州、内蒙古、甘肃、山西属于粮食产量不稳定区域,即高风险区域,这里经常发生气象灾害,而且发生的灾害大多比较严重,严重影响粮食产量。例如贵州,这里光照条件差,多雨潮湿,灾年减产程度和风险概率较大等都导致贵州粮食产量的不稳定性。天津、北京、海南、宁夏、青海、是极高风险区,这些地方气象灾害极易发生,从而导致粮食严重减产。例如海南,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处温带、热带过渡带,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致使秋冬干旱每5年发生一次;有时在特定的环流影响下使秋雨较多,造成粮食作物根茎腐烂;冬季和早春在北方冷空气的影响下,粮食作物遭受低温冷害,致使减产等。综上所述,这些地区更要做好灾害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

3灾损粮食产量的预测

3.1预测模型

研究表明,历史数据对未来的影响是随时间间隔的增长而递减的。因此,更加精确的方法是对各个观察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加权平均作为预测值。而指数平滑法满足这一要求,此外它还具备简单的递推形式。所谓的指数平滑法是指通过对历史数据平滑平均数的求解,继而对时间序列进行均匀修正的一种方法[5]。本研究把前面所求得的每年各省(市、自治区)由气象灾害所损失的粮食产量作为历史资料,以这些资料来预测出接下来两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气象灾害损失的粮食产量。构建模型[6,7]如下:

设时间序列为q1,q2,...,qt,α为加权系数,则一次简单的移动平均值Mt(1)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1)所示。

Mt(1)=(qt+qt-1+…qt-N+1)=Mt-1(1)+(11)

以Mt(1)作为qt-N的最佳估计值,则有:

Mt(1)=+(1-)Mt-1(1)(12)

设α=,用St代替Mt(1),即得公式(12)一次指数平滑法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3)所示。

St(1)=αqt+(1-α)St-1(1)(13)

在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指数平滑,得到公式(14)所示的二次指数平滑法。

St(2)=αSt(1)+(1-α)St-1(2)(14) 公式(13)、(14)中,St(1)为一次指数的平滑值, St(2)为二次指数的平滑值。预测方程为:

t+m=at+btmm=1,2,…,n(15)

at=2St(1)-St(2)(16)

bt=(St(1)-St(2))(17)

3.2预测结果

为了更加快捷地得出各省(市、自治区)各年份的预测值,在MATLAB中对其进行数据处理,编制相应的算法能够更加迅速地得到各年份的预测值。根据公式(2)求得的气象灾损粮食产量,得到201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灾损粮食产量预测值,如表2所示。

4小结与讨论

由于中国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和欧亚灾害带这两大世界灾害带的交汇处,使得中国的灾害种类繁多,灾害活动活跃,灾害发生频率高。因此,灾害引起的粮食生产不稳定成为了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发展进程的因素。在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等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危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规律,从而可以通过调整作物布局避过作物对农业气象灾害最为敏感的时段,通过调整农作物种类或品种,趋利避害协调作物与环境间的适应性,减轻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本研究从粮食产量灾损角度对中国的粮食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域分析,并通过比较气象综合风险指数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以期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在基于各省(市、自治区)气象灾损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结合MATLAB算法,对2013年可能由气象灾害损失的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险理赔等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之外,通过加强农作物的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提高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及光合产物的积累,提升农作物抗御农业气象灾害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达到减轻灾害损失、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农业向高产、稳产转变,粮食作物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指标体系将会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陈怀亮,邓伟,张雪芬,等.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135-143.

[2] ,谷晓平,罗宇翔,等.贵州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与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267-270.

[3] 吴俊铭,谷小平,徐永灵,等.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9,27(2):3-8.

[4] 薛昌颖,霍治国,李世奎,等.北方冬小麦产量灾损风险类型的地理分布[J].应用生态报,2005,16(4):620-625.

[5] 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29-37.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5

为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103号)要求,结合*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繁。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我市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一旦遭受重大气象灾害,将会造成很大损失。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各地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网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做好重点区域和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工作。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与气象有关的大气、水文、生态环境等监测数据的信息共享。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建立和完善市、县二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三)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各地要加快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进一步完善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扩充城乡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社区、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设施,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敏感行业,尤其是面向农村的气象信息服务。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各地要按照国家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气象及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区域灾害分析评估,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二)抓紧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任务、措施、推进机制和部门职责,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要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制定相应的灾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的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三)加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建设和完善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完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科学制定防御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综合防御能力。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针对薄弱环节,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四)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气象灾害作出风险评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五)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应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人员和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地要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降温节能、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县气象部门要根据地方需求,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及科学技术研究,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效果。

(七)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在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预警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按规定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突发性天气气候警报后,要即时增播或插播,确保受影响群体及时知晓。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全力做好气象灾害的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重、特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确定气象灾害等级、性质及发展趋势,为组织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四、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气象、农林、水利、林牧与渔业、建设、交通、安全生产监督、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民航、旅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机制。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全市重大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三)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多渠道的气象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对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机理、预报及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加强适合*地方特点的精细化数值模式、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及防御应急服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气象灾害防御科技领域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6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措施

1.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的内涵

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是指人类为了应对实际的或预期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对农业系统进行调整来缓解危害或借机受益的能力。适应性强的农业系统能够重新自我组织而使农业生产力、生态环境等关键功能不发生显著变化,可以说,适应能力是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核心。

2.农业气象灾害适应的类型

农业气象灾害适应的类型。

2.1自发适应

农民和农村社区在面对气象灾害时会自觉地、如条件反射般地趋利避害调整他们的生产实践,这是一种自发适应。自发适应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传统农业经营行为惯性,决策时往往追求当前经济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较为短视。当气象灾害的程度超出了农业系统响应的能力时,农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存在使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出现崩溃的风险,自发适应就难以应对。

2.2有计划的适应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可能对依赖它们的农村生计产生重大影响。在面对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减产或者新机会时,政府有关决策机构通过刻意制定的适应性政策和计划,以尽量减少损失和尽量实现潜在的效益,就是有计划的适应。尽管人们已经更多地关注更大规模的政府规划的适应战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农户在开展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工作( 也称为自发适应) 时几乎没有获取来自政府机构的指导和协调,在这些情况下,为社区行动提供支持是一种适当的方法。

2.3渐进的适应

广大欠发达农牧区和贫困农户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有限,其适应能力建设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采取小幅度的渐进式适应措施,增强适应能力,以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就是渐进的适应。渐进的措施和手段包括: 加强科学管理(如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水土流失、调整作物类型和选育抗逆农作物品种、强化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约用水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提高防洪、抗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应变能力; 宜林植树、宜草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牧区以草定畜,农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山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阻止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促其好转; 加强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2.4转换适应

根据当地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与功能进行转换,以趋利避害,包括引入更多的耐旱作物、灌溉、饲养模式与增加非农业收入的比重等。以甘肃定西为例,当地降水稀少,气象灾害表现为春夏连旱、夏多雹灾,农民却以夏粮为主,一直是国内外扶贫攻坚啃不动的硬骨头。某些地区在旱灾后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层,将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发展,培育出特色马铃薯产业,不但让绝大多数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5反应性适应

与自发适应不同,反应性适应是在气象灾害的影响已经产生之后的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响应。反应性适应往往是寻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适应。

2.6不良适应

只顾眼前利益以适应气象灾害的冲击和压力而采取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剧农业系统脆弱性,称为不良适应。如某农业灌溉开发项目开发过程中,不但影响了下游的灌溉,而且引起流域中上游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 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规划、截流率过高,地下水补给减少,造成下游地区植被减少; 同时,农业用水存在过量抽取地下水、大水漫灌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的次生盐碱化,为土壤的退化埋下了隐患。

3.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措施

3.1将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构建纳入农业发展的政策

适应能力不但与特定的环境有关,还随空间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农业政策通常是中央及地方政府主动选择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并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防灾减灾技术研发与推广等具有显著的导向性。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应将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纳入其中,以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相关农业政策需要保持连续性。

3.2实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改变农业被动的适应而不是主动的适应气象灾害的关键就是实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特别是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纳入发展规划和消除贫困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方法需纳入发展机制(如国家公共投资规划系统、社会保障、国家和当地基础设施投资)以降低风险,增强抗灾的弹性。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国家政府机构的灾害风险管理方法充分结合在一起,对协调和整合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将其纳入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及计划至关重要。减轻灾害风险并加强抗灾能力越来越被视为新发展范式的一部分,在新发展范式中,人类福祉和公平是核心价值观,人类和自然资产是规划和决策的核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可强化抗灾能力、优化可用资源。若在土地使用、农村和农业规划中采纳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沟通),可将遭受未来灾害侵袭的风险降至最低。

3.3建立农户参与的基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

农户参与的基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求农村各级政府和当地农户都要对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理解当地农户面对灾害时的脆弱性和所面临的风险是减少风险和确定可以采取哪些减灾措施的基础。通常,这不仅仅需要有关自然致灾因子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当地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其次是让农户参与设计和实施灾害风险管理计划,这是一种获得广泛接受的良好实践方法,但是该实践方法在我国尚未普及。再次是地方政府应获得足够的资源来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实践证实,农户参与(更普遍地采用一种广泛参与的风险管理方法) 是一种最具成本效益和可持续的减轻风险机制。

3.4以农民生计为核心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

气象灾害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些农区由于气象灾害频发、易发或者经济欠发达而遭受更大的气象灾害风险。以农民生计为核心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是最为持久有效的。其原理是通过制度环境的支持,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农业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营造社会网络支持农村发展的氛围,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发展环境和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生计的改善意味着农户收入和福利增加、农业脆弱性降低、食物安全度提高、拥有更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这又会促进能力资产的进一步形成,进而影响制度环境的优化和农业气象灾害脆弱性的降低; 同时,制度环境的优化本身对于降低农业气象灾害脆弱性是有利的。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7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粮食产量;C-D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1-0005-04

一、引言

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重任,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地域辽阔,构造复杂,地理生态环境多变,旱灾、洪涝灾害、风雹、冷冻、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大概70%以上是气象灾害引起的。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非常大,造成的损失也是逐年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呈现增多增强趋势,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风险不断增加。目前,气象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存在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已得到共识,但气象灾害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粮食生产?不同时期的气象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究竟有何变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现状、提高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的意识,而且也可对中国多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做一评价。

二、文献回顾

关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史培军(1997)分析和讨论了中国1980-1995年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得出中国最近15年来因灾(包括水旱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占同期粮食生产的比例平均达15%左右,其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40%,占总量的6%左右[1]。刘明亮等(2000)从中国近年来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出发,通过粮食产量的时间趋势项与波动项的分解,探讨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区域差异,并分析了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了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受灾状况并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2]。梁子谦等(2006)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中国粮食单产的主要因子中气候环境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力为9.76%[3]。马九杰等(2005)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性的确具有显著影响,并指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4]。罗小锋(2007)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主要自然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并采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自然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得出了成灾率对单位面积产量的贡献率为-3.435的结论[5]。孔令聪等(2007)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安徽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经过测算得出安徽省粮食产量与粮食成灾面积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333[6]。上述研究都肯定了农业气象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存在样本量小、数据陈旧等方面的不足,本研究采用全国31个省市1979-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期就农业气象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三、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初步分析

中国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农业几乎遭受到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由于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拉等对气候的影响,中国近年来干旱、冰冻、洪水、台风等不断发生,灾害频繁发生的同时农业抗灾能力却不强,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转变。据统计,1979-2008年中国平均受灾面积达45 494.33千公顷,其中旱灾面积25 905.54千公顷、洪涝面积11千公顷,分别为受灾面积的56.9%和25%成灾面积达到年平均23 751.53千公顷,其中旱灾12 653.87千公顷、洪涝6 553.03千公顷,分别为成灾面积的53.3%与27.6%,在所有灾害中旱灾与洪涝灾所占比重最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对粮食生产影响越来越大,农业气象灾害总体呈加重趋势,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逐年加重。

农业气象灾害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影响极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粮食单产因严重气象灾害下降,全国粮食亩产324.8千克,比上年下降1.6%,这是近6年来首次下降。2009年粮食生长期间气象灾害特别是旱灾较重,而且旱灾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及作物生长关键期,对全国粮食单产影响较大。据民政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达2 92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 712万公顷,增长1倍多。受严重气象灾害影响,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粮食单产皆下降10%以上。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3 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长0.4%,再创历史新高,但2009年全国秋粮产量为37 420万吨,比上年减产217万吨,减少0.6%。粮食生产总体上呈现“面积增、单产减”的格局。农业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相关性较强,从1979-2008年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图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粮食产量总体趋势为增加,然而伴随着相应年份的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的灾损程度与粮食总产量为负相关。灾损严重年份粮食总产也呈减产趋势。成灾面积扩大时粮食产量涨幅有限甚至出现较明显的下降,成灾面积减小时粮食产量明显上升,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见图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截至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为58 471.7千公顷,其中年底万亩以上灌区数有6 414处,其中3.3万公顷以上灌区数有149处;建成水库86 353座,其中大型水库529处;水库容量达到6 924亿立方米;除涝面积2 142.5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 443.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 158.7千公顷,从主要年份统计来看各统计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从中国主要年份西部大开发12省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统计来看,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 065.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为11 262.4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6 986.9千公顷,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4.41%、2.85%、12.72%,且从1990年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努力通过改善灌溉条件来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以实现农业稳产高产,从这一方面来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增加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

四、农业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计量模型的构建

1. 变量选择。在研究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时,前人基本以粮食产量或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为因变量,以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劳动力、农村用电量、受灾或成灾面积、粮食收购价格、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科技投入等为自变量[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粮食(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总产量为被解释变量,用成灾面积作为表示农业气象灾害的解释变量,把与粮食生产最直接相关的耕地面积、化肥投入及农机动力总量作为控制变量。

2. 基本模型。分析投入产出关系常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由于对变量取对数不仅可以做到无量纲化,减少异方差,而且还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投入要素变化一个百分点,导致粮食总产量变化的百分点数,因此本文采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双对数模型):

LnQ=?琢0+?琢1LnC+?琢2LnA+?琢3LnF+?琢4LnM+?滋(1)

式(1)中,Q表示粮食总产量(万吨);C表示成灾面积(千公顷);A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F表示化肥投入折纯量(万吨);M为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滋为回归误差;?琢1、?琢2、?琢3、?琢4分别为待估参数,分别表示成灾面积、耕地、化肥及农业机械的产出弹性。

3. 面板数据。常用面板数据模型有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三种类型,考虑不同省份的农业基础不同,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有差异,故本文采用变截距模型分离出不同省份的差异,以此消除随机效应可能带来的估计误差。我们将原双对数模型转变为变截距双对数模型:

LnQit=?琢i+?琢1LnCit+?琢2LnAit+?琢3LnFit+?琢4LnMit+?滋(2)

式(2)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琢i表示变截距,即不同省份间的影响差异;Qit、Cit、Ait、Fit、Mit分别表示第t年i省份的粮食产量、受灾面积、化肥投入量及机械动力。本文所用的计量分析软件为Eviews6.0。

(二)数据来源

采用的1979-1999年数据来自《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数据》[8],2000-2008年数据主要由2001-200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9]整理而得。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将后来成立的海南省、重庆市的数据与广东省、四川省合并,这样得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29个省市29年的共841组数据,有效弥补了样本量少的不足之处(见表1)。

(三)计量结果分析

1. 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零假设为H0:cov(xit,?琢i)=0,即?琢i与Xit不相关,在该假设不能被拒绝时,随机效应是一致有效的估计方法,而固定效应是一致但非有效的。反之,该假设被拒绝时,固定效应是一致有效的,而随机效应是非一致有效的。Hausman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1%水平上拒绝随机效应的假设,即cov(xit,?琢i)≠0,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

2. 回归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对各变量回归发现,DW值仅为1.114,说明存在序列相关。为了消除序列相关的影响,本文引AR(1)项,引入后发现,LnM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将其剔除后,所有变量都通过检验,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方程整体拟合较好,说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成灾面积的产出弹性是-0.034,即成灾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将下降0.034%,也就是按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3 082万吨来算的话,如果成灾面积增加1%,产量将会降低18.05万吨。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旦农业遭受重大气象灾害,不仅农业生产的利益相关方会面临巨大损失的风险,而且会牵连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本文把全国各省市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气象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有较显著的制约作用,特别是旱灾与洪涝灾是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的两个最主要原因,前面的回归分析皆证实了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其次,随着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粮食生产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有所提高。根据前面的计量结果分析,三个阶段成灾面积产出弹性分别为-0.0654、-0.0284和-0.0279,即若成灾面积增加1%,粮食产量将会减产0.0654%、0.0284%和0.0279%,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农业气象灾害不仅会降低农业收成,而且会影响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热情,从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政策启示如下:第一,加大对灾害预测预报的技术投入,提高预报水平,同时要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及时将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传授给农民。第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通过制度安排,提供政府补贴,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应体现出注重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粮食生产保险的财政保费补贴支持力度。第三,继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加快构建新时期农田水利的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农田水利法律法规建设,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约用水制度,加强依法管水用水,确保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培军,王静,爱谢云,等.最近15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3).

[2]刘明亮,陈百明.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J].灾害学,2000,(4).

[3]梁子谦,李小军.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因子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

[4]马九杰,崔卫杰,朱信凯.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4).

[5]罗小锋.自然灾害对湖北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J],灾害学.2007,(6).

[6]孔令聪,胡永年,王光宇.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5).

[7]胡冰川,吴强,周曙东.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

[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China's Grain Yield based

on Panel Data

Yu Yun1,2,Li Fang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8

地理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阐述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地理学科必须承担灾害教育的神圣使命。

(一)中学地理教育在灾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中学地理课作为中学各学科中唯一的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教材渗透着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是学生获取自然灾害知识的首要途径。从教材结构看,它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学生认识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从课程内容看,前四章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分别涉及到自然灾害中的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的有关内容;第五章到第八章,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着眼,着重讲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涉及社会灾害较多,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分析,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或者鼓励学生试探性提出具体防灾减灾策略,化害为利,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

2.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谈及成功经验,就源于这个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一次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进行的安全教育管理调查,共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学生是易受灾的人群,他们年龄较小,防灾避灾的知识和经验缺乏。而且,当灾害发生时,学生多在教室内上课,极易造成群体性的受灾。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是说,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从自然灾害角度说,在地理教学中既要介绍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更要将防灾减灾的各种方法、措施、原则介绍给学生,加强学生在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最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在突发性的灾害中抗灾救灾和生存的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人类对于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的预测精度还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高度。地理教学就是要将这种自然规律性和科学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精神教给学生。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这点来说,地理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唯物主义思想的一门重要学科。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灾难教育的实施途径

1.重构知识体系,实施“灾害与预防”专题教育。从目前地理课程的教材来看,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4)天文灾害:如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强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可引起卫星运行、通信、导航以及电站输送网络的混乱,危及人类的生活和生命,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这些灾害涉及到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等,而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地球表层系统,包括了这几个圈层。

2.立足课堂教学,传授预防灾害的正确方法。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生命财产而言的,但对自然本身,有些则非常重要和必须的。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污染带到大海从而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能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与技巧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增多。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处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的副极地的大陆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

要让学生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结合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相互救助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传授措施,预防和减小灾害的发生。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开始形成之时,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破坏能力。如果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是完全能够预防和减小其破坏程度的。例如,水旱灾害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自然界的水资源分布本身是不均匀的,如果能人为地干预其过程就完全的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是要注意结合有关内容提示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学媒体,通过录像、录音、投影、幻灯片和电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增大教学容量,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通过网络教学,更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播放地震、火山、火灾、海啸等灾害的录像,搜集大量正面和反面的资料与图片加以形象对比,从而会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全球环境问题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播放了美国灾难电影《后天》,学生对此印象就非常深刻。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范文9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为农服务;气象灾害防御

数据调查显示,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气象灾害的影响,那么这部分农作物的产量较正常气象环境下的农作物产量将降低10%~20%。现阶段,为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现代化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概述

1.1农业气象灾害主要特点

通过对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气象灾害信息分析可知,气象灾害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一定的区域性,且大部分气象灾害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具体来说,一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有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二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气象变化情况与当地的地形地貌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使得气象灾害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三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气象灾害的出现并不是单独的,某些气象灾害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1]。

1.2工作意义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阶段,为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改造利用自然的现代化农业正在逐渐取代顺应天时的传统农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为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降低各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自然气象灾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成为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

1.3工作流程

1)明确工作内容。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应当将农业生产作为工作核心,借助卫星系统监控气象信息,并利用合适的技术设备分析气象信息变化情况,然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为气象服务后续工作规划的制定提供参照。同时,为保证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能够切实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在构建气象服务体系时,要调查分析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发展状况,以便为后续气象灾害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2]。2)明确服务举措。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为实现气象信息与种植户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也就是说,可以将气象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指出一段时间内当地气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观测结果,为当地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恰当的意见,以便达到提升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可靠性的目的。

2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点

2.1气象为农服务的重点

1)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气象部门方面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为种植户提供气象为农服务,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为种植户的种植、收获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以我国的秋收气象服务专报为例,自2018年以来,气象部门正式启动秋收、秋种气象服务工作,在为专报的连年提供信息支持的基础上,保证各地种植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年的气候变化情况,更为清楚地了解到后续种植、收获活动的具体时机,为农业生产活动效益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2)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提升对极端天气的预警能力,气象部门应不断提升对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度,并且通过及时向当地种植户提供气象信息的方式,在满足当地农业健康发展工作需要的同时,为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举例来说,2018年7月,重庆市某村镇24h内的降雨量超过了150mm,在这种强降雨环境下,不仅无法正常进行农作物抢收工作,若当地居民无法顺利转移,其人身财产安全也会遭到威胁。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气象部门迅速启动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在将时间信息公布到预警平台上的基础上,当地气象部门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挨家挨户电话联系的方式,保证全体居民都能及时接到转移通知,为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4]。3)提高气象服务的辅助能力。气象部门在构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并且通过对当地日照强度、风速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的方式,在为农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的同时,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气象部门在辅助当地农作物种植活动时,可以将气候资源、农业资源与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即通过在当地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区的方式,在满足当地农业种植活动需要的同时,优化当地经济结构,为当地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5]。

2.2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点

1)建立长效应对机制。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为切实提升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气象部门需要在明确气象灾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查询、现场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气候灾害应对机制,在保证当地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为当地整体环境的优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比方说,某地区水资源有限,长期处于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那么当地气象部门在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需要将抗旱、防蝗灾当作工作的重点,通过引导当地种植户建立引水渠、种植抗旱品种、提升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度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6]。2)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在当前气象灾害预防体系构建过程中,气象部门不仅需要明确当地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通过提升气象灾害预测准确性的方式,保证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明确各类突发性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的方式,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避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遭受严重的损失。举例来说,某地区为避免农作物在种植过程受强降雨情况的影响,导致作物产量的降低,通过外设塑料大棚的方式,隔绝降雨,但受气温突然降低的影响,强降雨期间伴随着冰雹,这些冰雹不仅会导致大棚受损,还可能会导致作物冻伤、大棚内积水等问题。现阶段,为降低上述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一方面,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当地气候环境的监控,在发现可能出现冰雹问题时,及时通知当地种植户对其进行预防;另一方面,气象部门通过对冰雹大小、持续时间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式,预估冰雹导致农作物的损伤情况,并通过指导当地种植户对冰雹肆虐后农田处理的方式,尽量降低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7]。3)帮助恢复农业生产。尽管当前社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微调气候,但相对于自然的威力,人们的能力相对微小,比如面对极端干旱、强降雨等情况,科技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益的下降成为必然。现阶段,为了避免对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气象部门方面可以预估当地气候灾害情况,制定可靠的补偿措施,以便在气象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帮助种植户解决问题,恢复生产,为当地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3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实例

3.1区域概况

A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1345.6mm左右,年均气温约为17.2℃,日照时长1368.4h,无霜期约272天。近年来,A区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大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的方式,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受当地气候、植被、地势等情况的影响,A地区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雷电、冰雹、山体滑坡等灾害及衍生灾害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并且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群众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8]。

3.2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法

A区域气象部门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科学防治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增加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资金投入、健全当地信息队伍并且加大气象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宣传力度等方式,加深当地群众对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以期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在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当地社会发展等方面造成的破坏[9]。1)强化政府主导。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保证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的效果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气象部门在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保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为当地社会、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A地区气象部门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并且由政府部门下发相应文件,主动参与到气象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方式,使得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2)加大资金投入。尽管当前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会主动增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资金投入,但对资金投入情况调查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气象资金投入为一次性投入,气象部门气象建设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作缺乏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渠道,这使得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质量无法切实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现阶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A地区的气象部门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后,由当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将气象防御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公共财务管理体系当中。气象部门在构建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通过在其中添加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模块、乡镇气象站升级改造模块、气象信息智能化观测模块等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块的方式,为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效的支持[10]。3)健全信息队伍。在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健全气象信息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保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顺利推进的重点内容之一。A区域气象站为扩大当地气象信息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为后续防灾抗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气象服务网络体系,并且通过保证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气象信息人员,在将当地气象信息及时上传的同时,为后续抗灾救灾、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4)加大宣传力度。为切实提升当地种植户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A地区气象部门在通过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及时借助网络系统向当地群众传递气象灾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网站、手机软件、宣传栏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活动,加深当地群众对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自身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4结论

总而言之,植物的生长状况与自然环境、天气变化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为切实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升对气象环境变化情况的关注度,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任长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1):136.

[2]张艳艳.浅析农业气象服务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J].南方农业,2021,15(15):188-189.

[3]靳巧芝,董晨洁,张庆广.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6):188.

[4]曹任重.张家界市永定区气象灾害防御与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16):191-193.

[5]于宛男,张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村百事通,2021(24):178-179.

[6]陈小燕.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128-129.

[7]梁丽珍.浅析大同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5):227.

[8]田野.现代农业发展中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措施[J].河北农机,2021(12):153-155.

[9]杨如勇,张子明.五峰气象科普为农服务现状与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