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双减政策的弊端集锦9篇

时间:2024-03-01 14:43:37

双减政策的弊端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1

关键词:行政单位 会计 双分录 问题 对策

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单位面临的竞争局面十分激烈,众多行政单位采用“双分录”的核算方式,虽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行政单位会计实施“双分录”面临的问题

(一)加大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在经济和科技都相对落后的过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十分简单容易,采用的记账方法对会计的工作没有太大的能力要求,进而吸引越来越多准大学生和形形的人去学习和了解。而“双分录”核算方式的采用,则加大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赋予了会计工作人员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问题,会导致很多素质和学历不高的从事会计行业的员工失业。例如,在浙江省一家行政单位,该单位需要将一台价值100万元的固定资产进行修改扩建增值,在修改扩建的过程中,需要花费20万元的修改扩建资金,同时,又收益废弃物转卖2万元,对修改扩建后的新的固定资产重新使用。对于类似这样的财务记录,采用记账的方法既简单明了又方便简洁。而“双分录”的核算方式,无论是在记录上,还是核算过程中,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给会计工作人员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从而加大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而这些不必要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正是“双分录”核算方式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加大了经济开支力度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众多的行政单位逐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面对这种局面,对会计行业的经济支出也逐渐的增长,更多的人力需求本身就会增加行政单位自身的开支力度,而很多行政单位采用“双分录”的核算方式,o疑会加倍增加经济开支力度。就浙江省某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修改扩建增值来分析,对于固定资产的本身价值,修改扩建所需要的维修价值以及维修过程中的额外收益,这些财产的记录单凭纸和笔就能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如果采用“双分录”核算方式,在增加更多工作量的同时,还会增加更多的开支。无论是“双分录”核算方式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还是“双分录”核算方式所需要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都需要行政单位巨额的开支。而这些不必要的费用,正是“双分录”核算方式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产生了一定的错误记录

行政单位采用“双分录”核算方式是对行政单位发生的资产、负债等会计业务采用权责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对收入、支出等会计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双分录”核算方式本身就存在复杂的记录及核算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扼杀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的热情,在加上较大的工作量以及较高的工作难度,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而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行为,无论对会计工作者本身还是行政单位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而且,许多错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根本无法弥补的。因此,行政单位会计实施“双分录”还是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以上对于“双分录”核算方式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为了更好地享受“双分录”核算方式带给会计行业的利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策,来解决“双分录”核算方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双分录”核算方式的价值。

二、行政单位会计实施“双分录”所需的对策

行政单位会计是非企业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进行监督与核算。主要核算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支出,若企业的一笔业务同时存在以上内容的变化时,则需采取“双分录”。由于“双分录”的核算具有一定的难度,行政单位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实施会计电算化核算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众多领域被广泛运用,以会计软件记账核算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会计电算化逐渐深入到各个行业之中。实施会计电算化核算方式有助于提高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效率,减少因计算而产生的误差,降低会计人员劳动强度。计算机运算的快速、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行政单位采用“双分录”所造成的核算繁琐,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部分行政单位应积极采用会计电算化方法进行记账核算。虽然电算化方便了会计操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会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使得篡改数据、窃取信息等非法行为不易留下痕迹。因此行政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控制制度,减少风险的发生,更好的将“双分录”与电算化结合起来。

(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位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表现。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要时刻遵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之中有不少人利用职务之便做假账、挪用资金、舞弊等进行各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例如2003年某公司由于经营管理问题,导致营业额下降,该公司财务总监便组织会计人员对本年度营业额、费用、收入进行虚做,保证公司的资产收益。该公司会计人员,不遵循道德规范,虚假编制财务报表已是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有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会计证书。身为会计人员规范会计行为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为行政单位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做到公私分明,同时要接受每年的继续教育,加强自我修养。行政单位为更好实施“双分录”也需要举办各种实践、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三)规范单位内部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是单位内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使会计核算更加精确、高效,确保企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为更好实施“双分录”核算方式,行政单位要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首先企业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各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使单位内部进行制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其次要加大会计核算监督力度,设立审计监督部门,完善监督体系,履行监督义务,为行政单位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会计环境,减少因会计人员不法行为而造成的损失。最后要建立完整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确定各个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交接工作及会计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保证各项会计工作有序进行,责任到人。

因此,只有针对行政单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适合的对策,才能解决相应问题。

三、结语

新会计制度规范下的“双分录”已经广泛应用于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对原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行政单位会计在实施“双分录”上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更好地实施就需要单位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合适的对策,不断进行改进,使“双分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行政单位会计处理与会计核算之中。

参考文献:

[1]周延.浅议行政单位会计“双分录”问题及对策[J].智富时代,2016(12X).

[2]徐惠玉.浅析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实施“双分录”应用问题及建议[J].会计师,2015,(14):47-48.

[3]李国红.当前行政单位实施“双分录”核算相关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6):64-65.

[4]李峻.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双分录”应用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5(6).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2

关键词:经济体制;双轨制;价格改革

随着社会状态逐步恢复到和平时期,计划经济的弊端则渐渐凸显出来。这种比较单一僵化的由政府计划确定生产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从政府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正如樊纲所述,中国市场体系发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双轨过渡, 即先在旧体制的发展新体制,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改革的震荡或避免出现任何震荡。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从资源配置的计划者转变为市场合格的监管者,从而使得经济体制退出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状态。目前,双轨制已经构成工具意义上的积极手段与价值意义上的消极状态的困局,双轨制产生于经济改革,还需要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从而反过来破解这一困局。

一、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

经济体制改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式改革,这种改革从经济问题改革的核心出发,对经济体制进行一次彻底性的改革;一种是渐进式改革,它是由表及里的、渐进性的变化,从经济行为制度到运行制度,从而再到产权制度的改革。中国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经济情况,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进程。双轨制则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路径特征,它表现为在经济中政府计划和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的经济运行制度。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从企业生产角度来讲,首先政府向企业下达计划任务,包括确定企业的生产任务以及目标,企业只有生产超过计划任务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交易。第二层面就是价格角度,政府计划内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购买,计划内产品在销售时按照国家价格交易;超过计划内的生产或者产品,其生产要素价格或者产品销售价格均由企业自行确定价格,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买卖。价格的双轨是建立在企业生产双轨的基础之上,并且价格双轨制是改革中双轨制的核心。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克利茨认为我国价格双轨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国人找到的天才解决办法。

二、双轨制的利弊分析

价格双轨制是中国改革最为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双轨制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它克服了改革启动成本约束,为改革提供了大量资本,撬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促进了经济过渡时期的增长从而为推动改革提供了保障;但是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以及状态,它在理论及实践上存在缺陷。

我国的双轨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合理必然的选择。双轨制改革是一种全面性的经济改革,政府通过一种结构性的安排不仅在既定水平上保存计划价格和产量,并且对超过计划内的产品实行自由化改革,这样保留了传统计划经济下既得利益者利益以确保不会阻碍改革,而且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利益促进改革的推进;而且,通过计划的强制执行,降低了市场化失灵防止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对于市场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双轨制初步培育了市场主体。主要表现为原有的国有企业开始有了自身利益,并且在80年代中期民营企业也开始生成。其次,推动了中国市场体系的生产。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市场的生成,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料市场的生成。第三阶段则是要素市场的生成,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权市场。最后,开始形成中国的市场机制。

双轨制虽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必然选择,推动了经济改革进程及市场化形成,但是双轨制本身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弊端。首先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中“倒爷”出现,利用双轨制的缺陷,形成一部分原始积累。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那么多的民营企业,计划内的物资大量地被一些投机者向计划外倒卖,把低价格的东西搞成高价格向市场出售,逐步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然后是能以平价取得物资供应的企业与从市场购买物资的企业,在竞争上是不平等的,会使某些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滋生腐败,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损害。最后,价格双轨制市场价格偏高,计划轨价格偏低,两者都较大地背离了价值。政府必须创造一个制度平台让价格回归价值,解决价格畸形问题。而当时中国财政根本无法补贴各方面的损失,所以采取了价格闯关,大量地发行货币,导致当时中国的物价快速上升。而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当时的银行出现了很强的挤兑风潮,更导致了后来出现的市场抢购风潮。

三、结论

中国改革中的双轨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的原始资本问题,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了市场体制的形成;但是虽然双轨制为中国经济付出了很多,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弊端,这种体制所蕴含的生产力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反而可能会阻碍经济秩序有序进行。经济改革触生了双轨制,还需以深化经济改革反过来破解这一困局。随着双轨制从价格领域向其他领域泛化的进程,如何看待双轨制在各个领域内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双轨制在其他领域的推动力动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宇春,景维民.价格“双轨制”的遗产与理论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11).

[2]李念其.价格双轨制的历史功过及其演变方向[J].广州大学学报,1989(2).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3

[关键词]会计核算 内部管理 常见弊端

随着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经营决策者的重视。目前,企业的会计核算中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导致大量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秩序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应结合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当前的财务会计问题。

一、会计核算中常见的弊端

(一)虚假预算

会计核算中编制虚假预算较为常见,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人为地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将总成本分解,调整工作量、实物量、工程进度等,以使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开支标准和范围内;二是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利益,通过虚假预算,使得企业对外公开的资产虚假,伪造经营成果。

(二)虚开发票

一般情况下,虚开发票是通过多开发票以增加报销,从而使费用提高,成本加大,最终目的是套取现金或骗税。另一种情况是通过与其他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产品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使企业对外收入和利润增加,伪造虚假的经营成果。

(三)随意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很多,具体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而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从而随意调整方法。如,为了调节成本将原来的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来随意调整企业的利润。

(四)存货计价不规范

存货计价不规范是指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不规范。一般来说,存货计价的方法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而存货计价的不规范就会导致存货成本的计算错误。比如,在市场物价变动时,以物价上涨为例,为了提高当期成本,一些企业将原来的先进后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从而使利润降低。

(五)随意计提跌价准备

会计核算中,计提跌价准备的目的主要是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一般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预计是以会计人员的判断为依据的,而会计人员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其职业经验进行的。因此,一些企业在计提跌价准备方面比较随意,基本上是为了达到调节费用的目的而随意进行。

(六)会计政策的变更处理方法不当

会计政策方面的弊端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的会计政策不随国家规定的政策的变更而及时地发生相应变更,继续使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第二种情况是会计政策变更要求用追溯调整法,而企业为了达到少计成本费用等目的而采用未来适用法。

二、如何处理会计核算中常见的弊端

(一)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的规范和界定功能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了市场法人资格,基本上是由该企业是否具有产权决定的。产权的明晰是一项基本条件,一般来说,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界限就是产权是否明晰。而且,只有企业的产权明晰,才能够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会计行为规范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会计管理交易活动。

(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核算质量责任保证体系

1.企业经营者的会计责任。

企业的经营者代表的是整个单位,对企业的各种事项负主要责任,对会计产品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责任,经营者应当保证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能授意、指使、强迫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而且,对于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会计法》的会计人员,可能违背了企业领导者的意愿,但不能进行打击报复,应予以鼓励和支持。

2.部门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企业会计部门负责人是在会计方面最主要的负责人,其对于会计工作,会计核算负有全面的领导、监督、管理等责任,对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定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3.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责任。

企业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会计活动的主体,肩负着重大的会计责任。实际上,会计人员的的会计责任是其道德责任的一种体现,是其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相关职业道德。会计法中也有对会计人员会计责任的具体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者,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的责任重大,一旦不慎,易引发会计案件,后果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十分严重。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不做违反《会计法》的事,自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明确自身的会计责任,不断进行自我检验,互相监督。

(三)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各个企业应严格遵守新修订《会计法》的各项条款,并及时制定和完善与之相应实施细则。另外,应认真执行《会计法》,加大其执法力度,使其发挥真正的法律效力,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使当前比较混乱的局面彻底消除干净,恢复正常的会计秩序。

2.健全和完善会计规范。会计规范是规定会计人员和相应会计工作的行为准绳,因此应加强会计规范建设,使目前会计核算中常见的诸多弊端全部得到有效的治理,使会计工作核算能够依法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云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利弊及改进建议浅析 [J].民营科技.2009年第1期

[2] 王霞.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成本核算问题的思考 [J].河北企业.2009年第2期

[3] 张际萍,严鹏飞.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应用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第2期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4

关键词: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垄断 征地 土地市场

一、“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定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扩张阶段,因而对城市用地的需求急剧上升,导致农用地转向非农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农业用途转变为城市用途、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和商业用地的价格也随即高涨,在这个过程中,担任这个中间转换地位的机构或个人将获取暴利。2004年,国土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71号文”,即《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31日前将历史遗留的经营性用地以协议方式出让问题加以界定并处理完毕(即所谓“8・31大限”),8月31日后不得再以协议方式出让。也就是自2004年8月31以后,所有土地都必须通过政府的招拍挂才可上市,政府成为唯一的土地供应商。这里的政府指的是地方政府。追溯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当时,中央政府抽走了更多的税收,下放了更多的政权,导致地方政府不仅依靠税收部分的收入下降,还带来了更多的支出需要。因此,地方政府为了生存下来而“被逼”形成了一个卖地的“大企业”,这也就是“土地财政”的成因。

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而城市土地由国家所有,并规定只有涉及公共利益需要时,国家才能向农民征用土地。但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即向政府购买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这就导致不管是公共利益还是非公共利益,土地需求者只能向国家申请土地,而不能直接从农民或集体手中购买。因此,农民手中的土地只能自用,如果想要卖掉土地,只能通过国家,不能直接向土地需求者出售土地,也就不能享受由市场竞争反映出来的土地的真实价值。由于政府是把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唯一合法垄断机构,因此其享有垄断定价权利,这使得政府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大大低于由市场竞争反映的土地真实价值,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综上所述,地方政府不仅拥有对农用地的唯一征收权,而且还垄断了城市用地的供给,形成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或“土地双垄断”。

二、地方政府过量征地的原因及表现

我国的土地主要由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构成,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在地方政府对农用地征地的过程中,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政府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以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且补偿标准不“超过”土地年产值的30倍,但没有细致的规定,因此地方政府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由于地方政府在征地补偿的决定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等因素在和地方政府的谈判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就只能获得极低的补偿。城市土地的价格要远远高出农村土地的价格,正是由于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使得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方式所获得的土地出让金远远大于征收土地补偿金。这也就造成了土地领域出现大量地方政府的腐败行为、侵权行为,如采取乱占滥用、未批先用和随意改变土地属性等。同时,采用超规划、越权和分拆批地等审批征用土地程序,而在针对耕地占补平衡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上存在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甚至不补等行为。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或为获取高额的财政收入解决负债问题,对农业地进行非法征收和强制拆迁,大肆地卖地,而且将以较低价格征用过来的城郊和农村土地储备起来,减少土地的供应量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房价上升后再将其进行招拍挂,取得囤地收入的最大化。

三、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地方政府过渡征用农业地使得我国将面临土地资源稀缺与浪费并存的现状。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空闲土地5.48万公顷,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目前,中国耕地保有量正在向18.12亿亩的红线逼近。中央政府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及注重国家利益,规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保证目前耕地不能低于18亿亩耕地。地方政府由于可观的利益诱惑,看准了中央政府需要付出的高额监管成本,且各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共同利益也存在合谋行为,想方设法要化基本农田为非基本农田,加大转换成建设用地的几率,进而通过化整为零和以租代征等方式在与中央政府博弈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土地财政”的优缺点及应对弊端的对策

众所周知,任何制度的制定都有其优缺点,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制度能成为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产物必然有其原因,它的存在不仅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还有规模经济带来的较低会计成本,对国家来说,这种制度有绩效优势,而且还会促进长期的高投资率。我国把房地产归为第二产业,土地的垄断也加速了土地城市化中房地产的投资,对我国GDP的增加有积极作用。同时,如果征地过程中土地完全由市场主体自由开发,那么原本成片有序开发才有价值的土地,可能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但其弊端也仍然存在:第一,造成农地与非农地价格比例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的权利受到了严重损害,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征地过程中的垄断低价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由于地方政府征地成本低,对企业的相对低价供给会造成产业进入门槛低、产业同构性强等,很难在市场机制中淘汰过剩的产能,因此,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被粗放利用。第三,政府的垄断供给造成房价高涨,形成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第四,虽然“土地财政”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会计成本,但会造成土地市场存在两权分离的公有制产权侵蚀、政企不分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要素缺损的市场机制,从而削弱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加了就业人员和资源配置损耗,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绿色成本在内的许多不必要的社会成本。第五,土地征收将会成为政府腐败的一个重要源头,而且这种权力的滥用势必导致农地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失,严重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最后,政府垄断经营还将影响市场公平原则。

根据上述讨论,“土地财政”制度虽然依然存在,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因此,我国亟需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其带来的问题。第一,明确产权问题,加快集体所有权的建设。地方政府拥有土地征收阶段的垄断权主要依赖于在基层集体所有制和公有制之间的模糊界定。第二,提高土地征收补贴费用。第三,增强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社保责任,地方政府毫无节制地征用农业地,会出现大量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政府有责任保障这些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因此,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刻不容缓,其不仅是公平、公正的需要,而且对降低土地征用的交易成本及减少土地征用的阻力有积极作用。第四,实施土地财产税制度。世界上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土地税收中对存量地产征税,而不是对增量土地的出让和出售。设置“土地财产税”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收来源,从而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源问题。第五,为保证基本耕地,在农地征用过程中设置“土地发展权”。土地发展权,简单地说就是变更土地用途(在经得政府准许之后),对土地进一步开发并获得更多收益的权利,是一种可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总之,造成土地过度征用不仅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权,更由于中国土地发展权的缺失。第六,加大中央政府对土地运作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征地寻租行为。第七,加强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即努力让地方政府认识到自己为社会谋福利的职责而主动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目的,避免双垄断的弊端。这里强调的是地方政府的服务性和维护公平性,而不是利用这种先天优势参与其中,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社会利益等行为。如果政府能够针对这些意见制定相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那么“土地财政”制度将更能发挥其优势。

五、结论

本文涵盖了针对我国目前土地市场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一般分析,包括“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定义、地方政府过量征地的原因及表现、“土地财政”的优缺点及应对弊端的对策,还针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博弈的优势进行了讨论。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目前“土地财政”有很多问题存在,但这只对地方政府来说有利可图,而且可能是以损害其他更需要保护阶层的利益为代价。因此,本文认为,如果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要长期存在,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弥补其弊端,使地方政府双垄断能更适应我国国情并为全社会带来福利。

参考文献:

[1]曾永昌.论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J].社会科学研究,2002(7).

[2]李光德.经济转型期中国农地过度征用的规制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2).

[3]刘东,张良悦.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J].江苏社会科学,2007(1).

[4]蔡继明,程世勇.地价双向垄断与土地资源配置扭曲.[J].经济学动态,2010(11).

[5]高国盛.政府垄断与征地制度改革.[J].农业经济,2009(4).

[6]雷文斓,房誉,梁倩文.土地双垄断情况下的收益博弈.[J].财经科学,2012(5).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5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 高储蓄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投机资本

一、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增加趋势。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原理,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导致资本项目逆差,只有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但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资本项目也是顺差。象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双顺差15年以上,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外汇储备的累积正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集中体现,双顺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见下表一),到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现在中国已经累计了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在今后两年内,美元很可能会大幅度贬值,而其一旦发生,中国将遭受惨重的资产损失,所以为了避免外汇储备的继续增加而遭到损失,我们研究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

(一)从高储蓄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和费利普・拉雷恩在他们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中,从储蓄(S)与投资(I)的跨时期理论出发,分析得出一个定义经常项目(CA)的模型:CA:S―I。根据这个模型,我们知道:一国国民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形成该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余额。如果一国储蓄率相对国内投资率较高,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正如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是因为本国居民的低储蓄,而我国经常项目的顺差是因为我国居民的高储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居民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全,居民在医疗、住房、教育费用及养老方面还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所以居民对自己的收入不是积极消费而是放在手中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了预防性储蓄占了很大比重。龙志和周浩明(2000)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有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施建淮和朱海婷(2004)证实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于中国的城镇居民储蓄决策中,朱信凯(2005)从理论和经验上证实农户在安排其消费(储蓄)活动时处处谨慎。

储蓄的另一面就是消费,所以过度的储蓄挤占了消费,使得内需不足,2003-2004年我国总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8%左右,2003年美国和英国的这一比例分别是86.7%和84.2%,2001年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是72.4%、78.5%和74.8%24。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消费需求并不旺盛,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个短板,无法带动经济发展,在这种居民限制自己的消费进行预防性储蓄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集中于出口,但是这样反而使经济陷入一种非常不利的循环模式中: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出口较高的增长态势,而技术上又存在着约束,那经济增长只能赖于我国劳动密集性产品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低廉的价格,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收入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过慢,收入预期降低,从而又进一步严重限制了消费水平,最终内需难以启动,所以说居民的高储蓄使得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保持了顺差。

(二)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远远小与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的规模,即在此项目下,我国一直是资本的净流入国,两者之间巨大差额就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在市场换技术发展的思路下,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同时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成本和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下面表二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34.87增长到2005年的791.27,尤其是在2002――200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却相对很小,这说明我国在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却没有很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资本流出方面还存在着严格的管制。所以尽管我国看重的不是资金,而是先进的技术,但最终还是带来了资本项目顺差。

但发展思路的合理并不意味着结果的合理,外资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确保他们长期的竞争优势,在大量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他们选择的是加工贸易。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4164.8亿美元,约占当年54.6%。这种经营方式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简单的装配,这就决定了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必然性。由于“两头在外”,加工贸易条件下的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即为加工生产带来的增加值,这必然带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既能通过经常项目也能通过资本项目使得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

(三)从国际投机资本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同时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的流动,诱致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种资金流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以商品及服务贸易的盈余,或是以直接投资方式,或是以无法正式统计的灰色渠道,最终导致国际收支的资本账户顺差。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这几种主要原因,在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但是国际收支顺差是把双刃剑,在给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经济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弊端

双顺差可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综合国力。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提高我国抵抗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保障。双顺差也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表明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增加了对外偿债能力,提高了国际信誉,使我国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容易得以较低成本来取得各类贷款。但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这种弊端也日益表现出来,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不断增加的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通贷膨胀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明显加大带来了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而央行为了稳定汇率,被迫发行本币而收回外币,这就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方式维持国内货币供给稳定的成本和难度。从2003年4月起,通过频繁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冲销,至2004年10月底,央行票据余额达到9010亿元,需为这些票据支付300亿元左右的财务成本,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供给增长的压力,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就意味着增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3.9%,2006年以来物价不断攀升的事实论证了我国已经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二)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正如上述经常账户的顺差来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而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会加剧全球出口市场的竞争,对他国的出口构成威胁,很容易招致世界一些国家的不满和报复,引来他国的攻击和报复,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伴随而来。2005年以来,纺织品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焦点。5月13日,美国决定对来自我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特保”限制,规定这三类中国产品进人美国市场的数量今年最多只能增长7.5%。5月18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设限品种增加到7个。4月25日,欧盟决定对中国9类纺织品进行特别限制调查,5月23日起,就是否对进口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与我国进行正式磋商。

(三)导致国际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伴随着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账户的顺差增大,国际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客观上存在升值预期。但由于前期单一钉住汇率制度本身缺陷导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仅没有适时得以释放,反而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而贬值(相对于非美元外币),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因此大量的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人我国。由于大规模投机性资本的进入,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货币政策,使我国政府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陷入被动。正如上述我国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本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为了抑制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央行又被迫不得不维持低利率,可见,央行正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

四、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减少经常项目应从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着手,而要扩大消费就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提高居民收入。只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达到矫正居民预期,降低居民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弱居民对未来的风险预期程度,最终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所以我们应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养老制度就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由局限于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扩展到各类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覆盖所有的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同时居民储蓄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将来的医疗费用而进行储蓄,使居民获得充分的医疗保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国的高储蓄问题。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坚持医疗保险、医疗机构改革并举,对于非赢利性的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而对于赢利性医疗机构放开服务价格,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还要完善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快立法步伐,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加强医疗保险的监督体系,建设成立有效的监督组织,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要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中国劳动力待遇,只有收入增长才能提高国内消费。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6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招生政策;研究分析;现状探讨

自2001年,江苏率先尝试高校自主招生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成为自主招生政策的首批试点院校。到2013年,我国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已经扩展到上百所,为自主招生提供了关阔的实施空间。同时,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与可行性探讨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议题,面临着社会与舆论的双重压力。当前我国高考自主招生何去何从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一、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意义探讨

1.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深化完善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现在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给予学校更多的发展空间,切实增强高校的人才选拔力度与自主意识权利,符合高校的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及人才需求,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结合,为高等大学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条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开展

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最直接目的是选择一批符合高校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指导当前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时一方面要考核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水平,在达标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兼顾学生的独特性。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创新能力进行考核,选拔一批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充分的关注与理解,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这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与既定目标,高校的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契合。

二、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新亮点分析

我国在2008年对高校的自主招生进行了规范与改革,使之呈现出几大亮点。首先高校的自主招生范围有所扩大,在确定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生源范围内,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中学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学成为重点选拔区域。其次开通了免费师范生的高校实现了自主制定选拔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其对部分表现十分优秀的考生进行了分数线的适当降低,不拘一格选择人才,更注重人才的综合型发展。接着,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进行高校自主招生时要充分保证公平、公正,在透明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拔,严格审查现象。对自主招生的全过程进行审核与监督,确保整个环节的公正、合法。最后,进一步增加自主招生高校名额,由原来的59所上升到百余所。学生的选择性更大。

三、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弊端分析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实施推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主招生的比例有所扩大,政策逐渐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违法犯罪行为。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招生状态,而是对个别有后台的人开绿灯的方便。针对广大考生来说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虽然表面上增加扩大了选择权限,其实是公平竞争机会的日渐缩减。因此对于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现象,一经查出必加以严惩,对于责任属于自主招生高校的,取消去招生资格,对于责任属于学生一方的,取消其参加考高机会并记录档案伴随一生。其次,当前的高考制度在大多数考生与学生家长中比较容易接受,而作为一种新的招生模式,自主招生因为存在的弊端很难获得普遍的心理认同感。最后面对众多的自主招生,其更多的将招生重点放在了重点中学上,这在无形之中剥夺或者缩减了非重点学校学生的入学机会,有失教育公平。

四、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建议分析

面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利与弊,需要家长充分理解孩子的学习实际,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慎重选择,对于学习抛出的优惠条件与照顾政策要学会理性看待。综合分析当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有几种类型,有的是出于好奇参与到自主招生中,有的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稳操胜券,为自己步入理性大学而尝试。还有的报有侥幸心理,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有的是因为跟风影响。不同的心态要采取不同的对待措施,尽量避免盲目选择,多而不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高校,即使没有成功也不至于十分沮丧失落,影响后期高考的心情。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仅能够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五、结束语

高校自主招生具有积极意义,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体现方面,推行高考自主招生政策不仅仅是推行一种制度,更是推行一种理念,一种选拔人才的合理方式,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对当前的高考教育制度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不断完善现有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及时补充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不足与漏洞,使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实现自主招生制度的良性发展,服务于我国的高校招生事业。

参考文献:

[1]刘言冰.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过程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34-135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7

关键词:金融市场 民间金融 开放

民间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银行业正式向外资全面开放,我国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点限制和客户限制,落实加入WTO金融领域兑现国民待遇的承诺。

国民待遇是国际上关于外国人待遇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其基本涵义是指一国以对待本国国民之同样方式对待外国国民,即外国人与本国人享有同等的待遇,它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平等竞争的基础。目前,我国政府还在研究开放民间金融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笔者认为,开放民间金融也是利弊共存,其利肯定远大于弊。回顾我国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时起,民间货币信贷已经在民间存在了四千多年,唐朝的民间金融相当昌盛,国民经济也很发达。而真正的国家金融是在1935年前后才开始的,但当时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民间金融,就是钱庄、票号和当铺等机构。上世纪50年代,类似当铺、银行、钱庄这样的民间金融机构被国家储蓄所代替,并被100%国营化。民间金融从那时被定义为“非正规金融”,但是民间金融这种形式一直存在并默默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当前的民间金融规模和巨大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民间金融的规模高达1万亿元。另外,我国居民和民营企业还10多万亿元的储蓄没有转化为投资。与此同时,数百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却同时存在着贷款难、融资难的尴尬。 目前非国有部门对GDP的贡献超过了70%,但是它在过去十几年里获得的银行正式贷款却不到20%,其余的80%以上都流向了国有部门。目前全国中小企业约有三分之一强的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

开放民间金融市场的利弊分析

民间金融是在银行和信用社所不能及的范围内自动起到拾遗补缺作用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和生产的需求,深受群众的欢迎。但无庸置疑,民间金融是把“双刃剑”,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后遗症。

然而民间金融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着较高的金融风险。民间金融处于地下状态,缺乏正常金融机构规范的制度约束机制,金融监管机构难以进行监管,存款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民间金融的金融风险较高。由于民间金融在地下存在多年,并没有出现较大混乱。如果民间金融走出地下变为阳光下的作业,自然要出台国家监管条例,其自身也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各种业务行为,以确保正常运转,从而降低风险系数。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民间金融往往会干扰政府的货币政策,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例如人民银行试图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了再贴现率。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也相应提高,而民间金融并未提高利率。原本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减少了,而民间金融提供的资金增加了,原本正规金融提供的部分资金转由民间金融来提供,货币供给量并未按照预期数量减少甚至根本没减少。

金融市场对外国人开放和对民间开放,客观上都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正在进行的转型。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共同市场将使竞争与监管理念与手段趋于一致,单向的封锁行为已无法持续。

民间金融机构的“地下性”,决定了其处于白色和黑色之间的灰色地带。有人利用民间金融机构的不透明性从事诈骗活动;还有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与地下经济关系密切,甚至被犯罪分子用于洗钱,刺激了地下经济和犯罪活动;更有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与黑社会勾结,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此弊源于民间金融的“地下”身份,因其属于地下,所以缺乏监管。开放民间金融市场,应加强政府监管,指导民间金融组织制定自身管理制度,规范民资按照规矩运行。如同票据诈骗、银行内外勾结骗贷、高管携巨款潜逃等正规金融机构内的犯罪行为,应归咎于个别银行薄弱的内控机制,而不应视为正规金融本身的过错一样。

此外,民间金融的高利贷也是一直令政府担心的问题。民间金融市场开放以后,中小企业或者居民个人贷款方便了,利率高自然就会被抛弃,高利贷没有了市场就会自己降下来。概括地说,民间金融“地下阶段”存在的诸多弊端不会长期存在,随着民间金融身份的阳光化会得到逐渐控制和消除。开放民间金融市场的条件

民间金融的优势是明显的。一是制度优势。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力量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管制利率,而民间融资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可以说,民间金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金融形式和市场金融交易制度。二是信息优势。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经常存在的,有的借款人为了得到贷款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的财务数据或实施其他造假行为,而民间融资中的当事人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是成本优势。在民间融资过程中,融资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后的管理成本很低,一般不需要对融资方“公关”而支付“寻租”成本,因而融资交易成本较之正规金融明显为低。四是速度优势。民间融资无烦琐的交易手续,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使借款人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民间金融的这些独特优势,也是其能够和正规金融长期共存的重要原因。

我国政府比较重视民间金融的发展,并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试点行动。2007年1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破题农村金融改革。村镇银行的首批试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和湖北6省(区)县及县以下区域开展,到2008年试点范围将扩大到15个省(区)左右。因此,作为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又可以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人们有理由期望即将试点的村镇银行在破解小额信贷难题方面有所作为。

结论

对民间金融长期的压制已经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民间金融开放的越晚,金融资源的浪费越大。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8

关键词:环境管制;管制政策;成本―收益分析

一、我国的环境管制政策

环境管制是社会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达到保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传统的环境管制政策工具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命令控制型措施;二是经济激励型措施,主要包括收取污染税、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三是社会公众的自我控制型措施。目前,环境管制进入第三代,一方面政府在不断提升现有环境管制的质量、简化管制程序、减少管制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寻求更好的政策工具,将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管制主要体现为命令控制政策和排污收费制度。

我国的命令控制政策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对污染水平实行管制,制定有关环境标准,包括污染排放的种类、数量、方式等污染指标,并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其被执行。对于不达标者,政府可采取强令关闭、限产限量及罚款等处罚,以便将其排出的污染物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二是政府直接管制生产过程,对企业所使用的原料、燃料等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其必须达到某种质量要求;或强令企业安装废物废水的回收或处理设备,以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违反者同样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PPP)”提出并实施排污收费制度,主要是向排放“三废”的企业收取排污费,包括超标排污费和排污费两项内容。排污费是就所有排污行为收取费用,而并不考虑所排污物是否超标。超标排污费则是向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环境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这是目前最广泛开征的排污费,开征项目已包括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嘈声、放射性废物等五类共70多项。

二、对我国现行环境管制政策的反思

环境管制一直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所采取的主要政策之一,它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也暴露出其诸多弊端:

第一,命令控制政策的实施及执行成本高昂。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解决负外部性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禁止或限制这种行为。作为管制工具,命令控制政策虽然环境效益明显,但其目标只是保护环境、控制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方式在改进环境质量状况的同时,可能导致大量的交易成本并造成效率损失。泰坦伯格发现,要实现同样程度的污染控制,命令控制型手段的成本相当于最小费用手段的2-22倍[1]。一方面,排污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调整要求政府必须掌握大量而准确的信息,任何信息上的差错都会削弱管制措施的有效性。事实上政府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制定的标准往往与理想的标准存在较大偏差,因此,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污染源对环境管制政策的执行可能导致较高的服从成本和经济效益损失。由于我国存在大量污染源,而其个体间污染控制成本千差万别,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整齐划一的标准,既限制了其中边际成本最低者作最大的努力,又迫使部分污染源采取不当的昂贵污染控制措施,从而带来巨额的效率损失。

第二,排污收费制度的费率太低。排污收费是庇古税在实践中的一种应用形式,其目的是借助市场力量对相关主体的经济利益进行调节,促使其做出有利于环境的决策。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污染源的排污行为同样受市场机制控制:如果排污费高于其边际治理成本,他们就选择治理;反之,则选择缴纳排污费。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收费标准太低。据测算,排污收费仅为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某些项目的收费甚至还达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过低的收费率以及浓度收费和单因子收费的做法,对企业控制污染的刺激作用很小[2]。虽然排污收费专项资金的使用增强了污染治理的能力,但作为环境管制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并没有发挥通过市场手段来控制污染的作用。因此,相对于环境管制目标而言,排污收费制度既没有将环境污染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也扭曲了资源配置。

第三,管制监督不力,违法成本低廉。目前,我国环境管制中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相关部门监督不力,从而导致本就效力极其有限的管制政策更显苍白无力。首先,由于环境产权不明晰,我国的环保执法部门及各级政府官员并不能真正担负起监督不力所要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在公有制下,财产所有者独自承担成本并独自享有收益这一原则总是被违背。我国长期以来的公有制、难以明确的环境产权,加上尚未彻底完成的经济转型,导致了目前环境管制中监督及问责机制徒有虚名。其次,处罚是管制中的重要一环,处罚的力度事关管制效果成败。我国长期以来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较轻,导致违法成本过低。

三、改善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建议

单一的政策工具,高昂的实施代价,低廉的违法成本,巨额的违法利润,注定了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低效。总之,环境管制政策在中国环保实践中的作用发挥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则既有主观认识的偏差,也有客观制度因素。建议借鉴环保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并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加强管制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

第一,摒弃陈旧观点,树立管制新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方面,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实施环境管制必然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效率。政府也假定企业总是具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这种建立在政府与企业对立关系基础之上的环境管制及其实施机制,必然受到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的抵制。相应地,环境管理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角力战:企业想尽各种办法规避政府管理,污染问题屡禁不止;而政府尽管投入大量资源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却往往事倍功半。我国的环境管制政策长期深陷泥潭,正是受此观念影响。事实上,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并非是单纯的对立关系。哈佛大学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研究认为,有效的环境管制在提高企业成本的同时,可通过创新补偿与先动优势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收益,部分或全部弥补企业遵循环境管制的成本,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净收益,即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可以获得双赢[3]。

第二,加强环境管制政策效率分析,多种工具相互配合。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环境管制加以解决,但并不一定有效率。因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还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只有当实施环境管制政策获得的社会效益大于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时,才意味着这一政策相对于市场是有效的。虽然成本――收益分析不是政府进行环境管制目标决策的唯一参照体系和评估尺度,但它是一个主要的标准,要求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管制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管制的效率问题。对环境管制政策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权衡有限的资源如何在污染控制与经济增长等其他用途间配置,并可以清楚表明管制应达到的合理程度。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在美国的环境管制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环境管制政策选择恰恰缺少了这一重要分析工具,导致政策手段单一且成本过高。

第三,健全法规,增强管制的严格性。近年来,国内外日渐强烈的环境压力迫切要求一国制定实施越来越严厉的环境管制政策。根据波特理论,严格的管制与宽松的管制相比,可以产生更大的创新补偿,因为严格的管制会促使企业更注意废弃物的排放并采用根本的治理方法。虽然适应成本会随管制严格性的增强而增加,但创新补偿的潜力会增加得更多。因此,适应的净成本会随着管制的严格性而下降,甚至会成为成本净收益。而在我国,企业长期以来的污染治理却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模式,即控制污染。末端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废弃物的处置,却忽视了其他生产环节的污染控制问题,是一种内在成本很高的办法。事实证明,环境污染的产生并非简单的生产末端的问题,在生产过程的很多环节中都存在或轻或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建议尽快立法明确环境产权及责任划分,加强政府环境职能部门及责任者的环境监管职责,加大其监管成本,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严格的管制政策,严格执法,促使企业采用更严格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第四,尝试推行自愿性环境协议。自愿性环境协议是西方国家近年来环境管理中基于政企合作的制度创新,是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模式及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相互补充的一种制度形式。基于双赢理念,这一制度形式通过引入政企之间的技术与信息共享、谈判协商机制等方式,使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充分反映了政府与企业双方的要求,部分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低效问题,减少了政企对抗关系所导致的较高交易成本。随着我国企业和民众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从环保中获得激励的增加,政府与企业达成自愿协议的空间也随着放大,企业有动力通过承诺实施一些严于管制的措施,以换取政府在某些方面管制的放宽和信息、技术、资金和信贷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在正确认识管制对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尝试引进这一制度,以一种更为和谐的、低成本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杰・珀曼著;候元兆译.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29-132.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9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利弊;货币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锐不可当的趋势,所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进程,促进国际之间的货币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际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益处亦有其弊端,因此,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只有对其益处和弊端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充分地对其进行了解,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手段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根据国家的相关策略,做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空间的拓展工作以及货币合作的深化工作,使人民币的国际化得以顺利进行。

一、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

(一)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让我们获得大量的国际铸币税收入国际铸币税收入指的是一个国家因发行货币而获得的经济收益。国际铸币税是一个国家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使用了别国的货币,那么这个国家就相当于把巨大的利润让给了别国,使本国的财政收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必然结果现如今,美国具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非常高的国际信用地位,这主要是美元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在国际上,如果人民币也能够得到广泛的使用,那么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得到巨大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使中国对世界货币具有调节和发行的权利,提高了我国的债权国地位,使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汇价风险得以降低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如今的对外贸易事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这使各个外贸企业都持有了很多的外币债务和债权等,但是外贸仍然存在着汇价波动等各种风险,这直接对我国外贸企业的运行、经营和发展产生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和进行投资的时候,人民币的国际化得以实现以后,我们便可以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贸易及投资的结算和计价,使汇率的变动和不确定性等风险得到降低,此外,货币兑换的降低也降低了我国对外贸易及投资的成本,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及投资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四)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推动我国边境贸易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周边地区和国家,人民币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我国边境贸易事业和旅游行业等的发展使得人民币在我国和周边各国流动。(五)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使发债的成本和风险得到切实有效的降低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使发债的成本和风险得到切实有效的降低,因为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结算,同时还起到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作用,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得以减少。

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几个弊端

(一)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我国对人民币现金的监测难度和管理难度都相应加大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我国对人民币现金的监测难度和管理难度都相应加大,其形成原因有以下三点,即:通常情况下,对纸币进行管理所需的成本和纸币流通的广度是成正比的;人民币发展成为可以进行自由兑换的货币,使我国社会金融经济的稳定性更加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对于我国境外人民币的现金需求量及其流通量,我们的监测难度将大大增加,同时对其的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最终使金融经济稳定的监管成本也大大增加了。(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使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对人民币和市场经济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相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它的目标是确保一个国家货币交易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导致一部分人民币不断地流动于国际各国之间,使我国银行对其的调控能力被迫削弱,使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三)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使我国更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等现象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最终引起我国的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地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四)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我国社会金融经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因此,我国社会金融经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市场所产生的变动而动荡不安。

三、国际间的货币合作

实现国际间的货币合作,首先要主动作为,不断地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空间;其次要突出重点,加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政策改革力度和政策创新力度;此外要精细管理,努力提高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管理效能;最后还要未雨绸缪,加强对人民币的监测分析及其业务检查,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实现国际之间各种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该循序渐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使之保持相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我们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大人民币结算的鼓励力度和推动力度;此外,我们还要对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促进性作用和重要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得以实现和推动;最后,我们还要加快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速度和加大对其的完善力度,使我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四、结束语

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其推行过程中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这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做好对其的权衡和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玲.基于货币替代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2]王思程.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8,(8):29-33.

[3]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09,(7):16-22.

[4]谢丹凤.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J].经济视角,2011(9)

友情链接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