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4-03-08 14:40:5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城市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正在兴起的绿色革命之间的互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条件下出现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并行交叉过程,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大趋势下,很自然地提出了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化这一重大研究课题。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城市现代化与生态文明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化两者的衔接与融合,则成为这一重大课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分类方式

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进化、更替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较为丰富,概念界定较为庞杂。所谓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以征服自然为基本思路,而是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提法大致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丰满过程基本同步。

(二)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虽然是客观的分类方式,但重视生态文明和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却反应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

(三)生态文明导向是对中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中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 年10 月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化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学为代表的人类科学发展作为支撑理论提出的。在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背景下产生的生态整体论、生态价值论和生态道德论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哲学基础。生态理念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政治观。对于中国的城市发展来说,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念和建设方针,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前提。根据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持和增强资源环境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生态城市”概念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概念和内涵正不断拓展。总结1980年以来国内外10位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定义,可以对“生态城市”作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且良性循环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着力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包括生态忧患理念、生态科学理念、生态伦理理念、生态消费理念、生态责任理念等,使建设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三、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一)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

工业文明赋予人类巨大的改造自然的力量,激发了人类战胜自然、主宰自然和统治自然的豪情壮志。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表明了人类的“反自然”立场。人类按自身主体性的标准探索和改造自然环境,用自己的目的和计划构成一种作用于自然的人择方式,在确立人类中心主义原则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自身遭到了自然界频繁的报复。生态文明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面优化,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物质生产及消费的生态化

生态文明是谋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是谋求人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生态文明要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改变人们传统消费模式,代之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中心的适度消费,要求人类消费既符合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发展水平,既满足人类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促使人们消费行为朝着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方向演变。

(三)科学制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地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备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突出城市的生态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她制宣、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延续城市文脉。

(五)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六)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保障措施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涉及全国长远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统一思想和步调,共同努力,采取行政、法制、经济和科教文化等综合性保障措施来实现。

四、结语

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的完善结合,这决定了城市发展不能单单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他两者。城市的发展要有全局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符,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生态文明等观念的提出,构筑和谐城市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肖洪.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文明.生态经济,2004(7)

[2]王如松.城市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建设指标.前进论坛,2010(10)

[3]于丹,孟昭星.当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科技博览,2009(32)

[4]袁克昌.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

[5]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6]杨雅琳,王丽,陈秀丽.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创新[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03)

[7]. 潘岳.生态文明的前夜[J].今日中国论坛,2008(02、03)

[8]. 陈武.试析生态文明与传统三大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4)

[9]. 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5.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引领着当前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石家庄市应以“三年大变化”城市建设为契机,确立以生态文化提升石家庄市文化品位的文化建设战略思路。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生态文化自觉意识和生态文化使命感是关键;培育广大市民生态文化意识,促使其生活方式逐步生态化是核心;创新生态体制,确保生态文化的推行是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化品位 建设路径

人类在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朴素、简单的和谐状态。到了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影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产生了系统的人工自然界。从哲学的角度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全球性问题是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相互冲突的结果。为了协调二者的关系,基于生态学的自然观,必须有对人工自然创建的模式进行改造,即创造第三类自然―生态自然。作为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最主要的聚居地,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必然要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得到改造,并在这种新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一场真正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从而创造人类文明新阶段―生态文明。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到了党的旗帜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观点,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是党和国家治国理念的新发展,也是指导全党全国全社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强大理论武器。

城市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建设也就是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作为承载社会文化的建筑空间,展示着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而造成的人和自然高度对立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25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的《城市生态学》。而现代的生态城市概念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MAB)研究中提出来的。从1990到2002年连续召开的五次世界生态城市会议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步伐。2002年,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应从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治和生态文化意识培养五个层面展开(马交国、杨永春,2004)。生态城市建设蕴涵了生态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内容,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文化,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和强大驱动力。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和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将极大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的体现,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改变以往那些不良观念,以生态学的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王丽、杨雪,2010)。应该说,生态文化是一个内容更为复杂和广泛的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生态文明,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可以体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这里的生态文化是精神层面意义上的,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和人类精神创造的总和。它主张确立生态价值观,摈弃反自然的文化;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把经济文化和伦理结合的产物以尊重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立足点。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们精神领域的一系列根本转变,从而真正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的深处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取向,这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生态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以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能源形式、生产方式等都朝生态保护、生态协调的方向发展的生态经济为基础,还需要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的生态体制做保障。

确立以生态文化提升石家庄文化品位的文化建设战略思路

石家庄依托京广、石太、石德铁路交口的便利交通优势,在十九个村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国家“一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河北省会迁石确立了其政治地位,但它的城市文化个性不够鲜明,甚至还附着 “土”色,与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和影响不太相称。任何时代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必须同时加强对其文化中心地位的培植。目前石家庄市正在进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城市建设,石家庄要借此提升品位,改善形象,建首善之区,创宜居城市,从而实现化“庄”为“城”的大飞跃。从具体项目来看,三年大变样是通过全力推进“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精细管理、素质提高”一系列具体的工程来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从形而上的文化层面来看,三年大变样工程,应该承载的是更多的文化战略。城市文化品位是城市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将为城市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这既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新课题,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指的是城市文化品位要与现当代人类实践发展所显现的进步文化精神相一致。生态文明理念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建设生态化城市、追求城市生态品位是工业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必然结果。以先进的生态文化指导城市文化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品位是衡量城市素质最重要的指标,它不仅是城市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类追求更高文化品位的现实需求。所以,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必须确立以生态文化提升文化品位的文化建设战略思路。

探索石家庄市建设生态文化的现实路径

(一)石家庄生态建设需要政府有力的推动和引导

石家庄是从一个小村庄发展起来的,其生态建设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虽然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已逐渐认识到生态文化对于城市持续、和谐发展的巨大作用和战略意义,但转变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观念,通过生态文明的理念来一遍又一遍的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应该是我们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提高政府部门的生态文化自觉意识和生态文化使命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各级领导干部,其生态意识的有无和强弱,对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而这一意识的增强,依赖于领导者对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明确树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将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目标建立在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确保石家庄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石家庄是个年轻的移民城市且开放包容、民风朴实

如今,市民愈来愈已认识到环保的意义并力图实践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市民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培育和深化市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培育和深化市民生态文化意识,促使其生活方式逐步生态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认识,它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主要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它们的基本价值观与信念是一致的,我们由此要形成三种理念:一是提倡人和自然协调一致的和谐理念;二是杜绝资源浪费的节约理念;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生态意识可以通过培养和塑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生态意识的培养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可以进行系统的市民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提高人们生态认知、生态意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生态教育的开展方式有专项行动、日常教育、固定基地宣传、活动宣讲等。利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科技馆、公园等要设置经常性的、规范的、专门的环保宣传教育展览室;借助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推出环境教育系列报道,在“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6•25”土地日、“9•16”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2•5”国际志愿者日、“12•29”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节日前后举办专题性的环境保护宣传讲座,编写环境简讯、环保报刊等并向市民免费赠送;组织环境行政人员利用节假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义务解答活动,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公众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曝光环境违法案件及其处理结果;在城市街道两旁增设绿色视窗之类的环境公益广告,使人们在日常散步、休闲时能随时随地接触、了解、思考环境信息,时时处处关心环境、保全生态(邓小云,2010)。通过教育,督促市民从我做起,从节水、节电、不用塑料袋等小事做起,最终养成低碳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三)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体制的保障和支撑

生态体制主要包括综合决策机制、公民参与机制等。一方面,我们需要制定、修改、完善有关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从而增强城市文化建设的严肃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促进环保NGO建设,增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性、规模性和影响力,在全市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环境、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局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鞭辟入里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健全石家庄市的生态文化保障体系,政府应该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体现绿色的体制和机制,为城市生态文化支撑起一个绿色的骨架,使城市生态文化能切实地在各个层次顺利开展。

要建立健全石家庄市的生态文化保障体系,确保生态文化的推行,还需要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多方面。环保NGO根植民众、了解民情、深知民意,其活动范围小至社区、区域,大至全国乃至全球,能够利用其成员数量多、来源广、职业背景复杂等特点,向政府反映不同群体身边的环境问题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情况和愿望,这对于环境行政部门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环保NGO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主要是有关立法尚不完善,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民间组织“双重管理”的登记门槛过高,使得国内现有的绝大部分环保NGO都没有合法地登记注册(邓小云,2010)。我们需要对有关条例进行修改,将环保NGO纳入制度化体系中,增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性、规模性和影响力。

石家庄在“三年大变样”过程中的目标定位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的成效。按照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和500万人口规模的要求,石家庄市确定了河北省会、京津冀第三极、文化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希望本文从文化层面的探讨能给对此目标的实现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2004(5)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工程建设

肥城市作为泰安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重要城市之一,立足市情与水情,按照“山-城-河-湖-田-文”六大板块,扎实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的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经济、水安全、水文化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良好开端。

1主要做法

1.1科学编制规划,引领建设方向

生态建设,规划先行。肥城市先后聘请清华大学、省水科院等专家编制了《肥城市水利发展规划》、《肥城市现代水网规划》、《肥城市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肥城市城市绿地规划》等10多项总体和专项规划;2013年,聘请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了《肥城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2015年,聘请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了《肥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两个方案都率先在山东省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各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本市实际,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成为肥城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引擎,为肥城市顺利开展水生态试点,加快建设进程,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1.2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建设合力

1)强化行政推动。成立了市长任组长,财政、规划、住建、水利、环保、园林等部门和相关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建设任务逐项分解,明确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目标管理、责任追究、政绩挂钩等方面建立起考核评价机制,做到了任务、责任、措施、考核“四落实”。2)注重全民参与。在肥城电视台、肥城人民广播电台、今日肥城设立了专题栏目,在中国水利报、大众日报、山东水利网等媒体网络进行宣传报道,实现了建设工作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相互交融,激发了广大群众自觉融入建设工作的热情,群众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1.3突出生态特色,水润美丽桃都

1)强化“补”的功能。肥城市提出了“天上水蓄起来、地表水拦起来、外来水引进来、地下水保起来、全民节水动起来”的治水方略,明确了打造“引黄济肥、东西互补,引汶调水、南北贯通,河库相连、引蓄结合,城乡一体、优化配置”的现代水网体系,统筹实施了引汶调水和引黄济肥两大区域性调水工程。2)彰显“景”的魅力。围绕构建“河宽、堤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系,加快实施了龙山河带状公园改造工程,沿河建设了“四园”、“四路”、“四街”、“一高层组团”;精心打造了龙山河“十里画廊”景观点,建成了市民广场、百信广场、文化中心、范蠡公园、“心动桃都”雕塑等景观节点;建成了康王河公园和龙山河水利风景区2处部级水利风景区,与牛山森林公园、十万亩桃花园,构成了山、水、花“三园一线”的生态旅游观光线。3)发挥“绿”的作用。全力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对城区23条主要街道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城区道路完好率达98%以上,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329hm2,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49hm2,使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充满了灵气和活力。

1.4严格资源管理,强化建设保障

1)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了《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被省水利厅全文转发,成为全省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严格保护地下水。率先在全省以立法的形式,划定了城区水源地保护区,被列入省重点水源地保护区目录。逐步建立了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保护区巡查等制度,涵养了保护区水源水质。3)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积极开展工业节水改造,淘汰落后用水工艺,建立节水型生产方式,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康汇污水处理厂。4)着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大了康王河和龙山河沿线重点企业排放污水的水质监测,确保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完成了城区给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取得的主要成效

全市共完成投资4亿多元,完成重点示范项目10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完成任务如下:植树造林行动项目完成经济林、用材林造林面积400hm2;精心打造了潮泉下寨、仪阳东辛、桃园黄庄等七大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经济林开发片,双峪小流域示范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km2,投资220万元,顺利通过了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组织的竣工验收;前寨子小流域示范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km2,投资260万元;翦云山小流域示范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km2,投资360万元。龙山河带状公园景观改造工程完成景观改造2.75km,投资3000万元;引汶进城景观改造工程完成河道景观改造3km,投资3200万元;龙山河带状公园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山东鲁岳能源完成节水技改工程,投资2000万元。引黄调水工程、引汶调水工程全部完成,总投资1.9亿元。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治理12km,投资5200万元。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1万亩,投资6000万元。

2.1水生态效益

1)通过构建控污减排的水环境保护体系,提高排放标准,改善人居环境,减少污染入河,保障水域水质达标,保障供水稳定。现有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改善。2)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93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6%,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5%,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70%,生态修复区的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2社会效益

1)有效增强了肥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了人居环境健康水平,提升了城市景观品味。2)全面提升了防洪和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发展。3)整体提升了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健康水平和环境满意度。

2.3经济效益

水环境治理和水安全保障带来的潜在风险成本降低,推进健康涉水产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水环境条件改善带来了土地、智力资源以及投资环境升级的潜在价值。

3结语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大中型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流域内多为平原河网地区,江湖相连,水系沟通,流域水面率达15%,但河道水面比降小,水流流速缓慢;且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大量的废污水排放,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流域河湖水质相对较差,水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严重。东南诸河地处我国经济较发达、水资源较丰沛的东南沿海,境内多为山溪性河流,一般源短流急,独流入海,地表水质总体较好,水生态多样性较丰富。下面具体以无锡市、衢州市两座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典型进行研究。①无锡市。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以太湖为中心形成了西部宜兴地区和北部锡澄地区的空间格局。无锡市境内河网密布,江南运河从中穿过,长江、太湖是境内河网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总结无锡水域特征:水系发达的平原水网,水资源短缺的经济富庶之地,水环境容量较小的流域上下游地区,水生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现代的智慧城市。②衢州市。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源头,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东部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衢州市境内山地丘陵居多,河流水系呈羽枝状分布汇集于衢江,不仅水质良好,而且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分属钱塘江和长江鄱阳湖两大水系,以钱塘江水系为主。总结衢州水域特征:水资源丰富的山丘地区,水环境优良的流域上游地区,水生态多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亟待提升的起步地区。

二、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和实践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为建设合格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提高城市规划中水系规划的地位。目前,城市规划多以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为主导,很少把水系规划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人文因素等真正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因此,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将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水系规划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构建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和谐、水文化鲜明、水管理现代的水生态文明体系,这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2.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和经济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重点在于点源污染的防控;②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③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畅通段头浜等毛细血管,通过调水引流增加河湖水动力,提高河湖水环境容量;④加强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域范围内湿地建设,减少城镇化建设对水文循环产生的影响;⑤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水生态科技产业园,在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领域孵化出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⑥深入推进建设“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决策指挥管理系统,达到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国内领先水平。当前,无锡市已提出紧紧围绕全力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和建设“生态城、旅游服务城、科技城、宜居城和滨水花园城”的现代化特大型滨水花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措施,全面提高无锡的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管理完善和水文化传承能力,充分展现无锡市“水脉湖韵领秀水乡、智水灵城佳绝吴地”魅力,切实把无锡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水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加快实现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目标奠定基础。无锡市明确要求在2014—2016年试点期构建起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和彰显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在实施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筛选提出以太湖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的16项重点示范项目,形成了辐射全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示范项目具体包括:太湖新城水生态城(含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马山国际生态旅游岛、无锡城区古运河生态景观带、宜兴三氿生态风光带、江阴滨江生态风光带、水生态科技产业园、河湖治理研究科技创新园、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示范园、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九里河生态修复示范园、洋溪河水生态修复示范园、百余个“美丽乡村”建设。

(2)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深化水源地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建设钱塘江流域上游水生态屏障;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畜禽养殖、农田施肥等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水环境污染;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原水产业、洁水渔业、生态旅游业等,加快转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严格工业项目落地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⑤加强水文化传承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培养市民节水、爱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⑥创新水管理机制,重点开创源头地区水生态约束激励、水生态补偿、水工程生态建设和河湖健康管理等机制;⑦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水利的科技管理水平。当前,衢州市已提出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有关要求,牢记“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责任使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水质论英雄”的理念,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衢州建设成为“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实现“活水丰源、清水贯衢、净水兴业、美水惠民”的总体目标。目前,衢州市已明确在2015—2017年试点期构建起稳定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体系、和谐多样的水生态体系、丰富鲜明的水文化体系、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同时提出全面实施以衢江水生态综合整治为核心,推进信安湖水利风景区文化旅游惠民工程、城区引水入城和水系连通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水量保障工程、沿信安湖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生态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龙游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等在内的8项重点示范项目,改善衢州市城乡水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居水环境,全面提升衢州全市水生态文明水平。

三、结语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关键词:合肥市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合肥市瑶海区

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东部,面积142.9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人口密度高达2554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全国乃至于安徽省的平均人口密度。同时瑶海区是传统工业区。拥有合钢公司、安徽氯化、联合利华等160多家大中型企业。大量的化工产业的集聚加速了对瑶海区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压力加大。而这些大中型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承载力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在“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平级。[2]早在1995年,美国学者莫里森认为:生态文明是基于与自然和社会生态保持一贯联系的多元生活方式,其有两个属性:第一,她着眼于浮华世界中人类生活如何动态和可持续地保持平衡;人类不是要战胜自然,而是与自然共存;第二,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它取决于我们创造社会新选择的能力。而本文就选择莫里森的观点作为主要论点来讨论现今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城市生态系统其实是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类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以人类利益为目的的,由人类改造、控制和操控的,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发展趋势的生态系统。而人类生态系统由于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而言更为脆弱。合肥市瑶海区首先作为合肥市的老工业区,大量的重工业在此聚集。由于技术和资金以及政策的限制,大量的重工业的生产设备陈旧,对于“三废”的处理不到位。笔者在合肥市瑶海区老化工厂附近的小区走访时,90%以上的住户抱怨自己家附近的空气质量逐年下降,家中的窗户是常年不敢打开。其次,瑶海区是合肥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根据“六普”的数据得出,瑶海区在2010年的老龄化程度(60岁以上)达到10.5%。瑶海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同时加上瑶海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更加剧了瑶海区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最后瑶海区的绿地面积相比较其他区而言,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瑶海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出现失衡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土地逐渐转变为城市用地,导致大量的初级生产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人口容量。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非农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加上大量的人口流入,是城市当中贫富差距明显悬殊、生活居住差别明显的现象突出。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就业、住房、出行、看病等基本民生问题成为人们与社会矛盾的焦点。城市的人文环境系统更是城市社会系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五普”中合肥市的人口为1810847人,而在“六普”中合肥市人口快速增长到2556689人。瑶海区在“五普”中显示人口为87211人,而在“六普”中瑶海区的人口为318564人,人口数量增长明显。瑶海区磨店、新站等地的工业园的快速建立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在磨店、新站等地的城市基本卫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大量的“城中村”林立,与瑶海区城镇化、工业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三、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

(一)城市规划和政策导向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将城市的建设划分成三个模式,分别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3]而合肥市(2011年巢湖市划分至合肥之前)的规划是一个明显的扇形模式。扇形模式是将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开来,各个区域承担自己各自不同的职能。庐阳区作为合肥市的经济、政治中心;包河区作为合肥市的文化集中地;蜀山区作为高校的集中区;而瑶海区则是合肥市的重工业所在地。城市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瑶海区的发展。同时,政策的影响也是瑶海区出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足的一个重要诱因。在2013年瑶海区的工业区发展就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收到了国家的支持。而2015年的《2015年合肥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的出台更是对瑶海区工业发展加了一把油。[4]大量的工厂在瑶海区建立起来,原本人口密度大、面积小、环境承载力低的瑶海区变得人口密度更加大,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变得更加脆弱。

(二)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僵化

瑶海区是合肥市的传统工业区,境内汇聚了马钢(合肥)公司、氯碱化工、胜华铜业、绿宝电缆、金钟纸业、华源纺织等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化工、机械电器、纺织服装、家具建材、造纸五大支柱产业,是全市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由73亿元增加到247.4亿元,年均增长27.2%。财政收入由2.25亿元增加到7.72亿元,年均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1.36亿元增加到5.37亿元,年均增长31.6%。瑶海区作为合肥传统的老工业区,经济发展单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所带来的GDP的发展并不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瑶海区而言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产业健康发展。[5]

(三)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发展缓慢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由于行政规划等原因,瑶海区并不是合肥市的教育基地,相对于整个合肥市的文化水平而言,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偏低。同时,瑶海区大量劳动密度型产业的集聚,瑶海区只有大量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才能满足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但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笔者做了一个“五普”和“六普”合肥市受教育水平的比较。从表格中不难看出来,无论在“五普”时期还是在“六普”时期,瑶海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是偏低的。横向比较发现,大量的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高水平的知识分子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纵向比较中除了未上过小学的人数所占的比值是下降的之外,所有的值都是上升的。其中初中和大学专科所占的比重增长速度较快,分别为4.32%和4.64%。总体看来瑶海区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往往集中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瑶海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在精神文明上加速前进。

四、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大气污染。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天然气管道延伸工程,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推进城市扬尘防治,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加强秸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气化和沼气化利用。可以由区环保局牵头,积极探索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治理垃圾围城。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由于瑶海区为合肥市的老城区,其中城中村大量存在,开展盲区死角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完善绿地系统,提高绿化的整体水平,实施景观生态工程。瑶海区中大量的回迁小区是安置性小区,其中绿化面积往往很难达到居民的预期值。要加大对周边公路的行道绿化,加强对绿化的养护;同时加强对小区周边广场和公园的绿化,开展绿化大会战。在总体绿化面积、绿化投资、增加速度等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坚持绿量和品质并重,打造精品绿化为重点,持续实施小区和空地绿化提升和改造的原则。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资源节约门槛。新建项目必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和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关于产业定位要求,避免产业转移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扩散,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强化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区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推进循环化改造。由于大量的工业园区在瑶海区建立,资源利用效率低。要推动各类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量分质梯级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四)建设绿色瑶海

建设低碳瑶海。启动低碳社区建设,加强低碳理念宣传,改变居民行为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强化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五、结束语

提高合肥市瑶海区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文化生态文明任重道远,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所有的经济建设能够从瑶海区的人口现状和人口预测出发,坚持适度人口观念,合肥市的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作者:许轩昂 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姜洋.合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和实施途径[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2]王蓉.“五位一体”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4.

[3]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3-0042-04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体到城市发展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文章从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人手,对青海省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探讨。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创建生态城市则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因此,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是灵魂与实体的关系。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同时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在尊重和维护自然的前提下,强调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相对于传统文明形态而言,生态文明有其特殊要求。从价值取向看,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所受的冲击和破坏也随之增强,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不仅危及到了当代人,而且危及到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此,党的十提出,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即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运行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根本目的看,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对于其含义,不同的学者有各自的看法。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不管各国学者对生态城市看法怎样,从其内涵来看,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和谐性。这是生态城市理念的核心内容,既需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演化,又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二是持续性。生态城市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多种调控机制保证城市的持续、协调发展,使城市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三是高效性。生态城市要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四是整体性。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所以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而应通过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青海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及基础条件分析

建设生态城市,对于解决青海省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青海省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轨道。201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达262.62万人,城镇化率为46.2%,与2006年末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7.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6.9个百分点。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对资源的聚集和高效利用,对增加就业、提高教育和社会服务水平,对促进农牧区人口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尽管青海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城市发展阶段也相对较低,但城市发展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由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导致的住房紧缺和房价上涨问题,由废水、废渣、排污导致河流和水体污染问题,废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问题,噪音等导致人居环境恶化问题,车辆增多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由就业困难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等。过去,这些问题在青海并不明显,但近几年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这实际上是青海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这意味着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化的发展,已经到了发展方式突破的关键时刻,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无疑是实现这一突破的重要路径。

(二)青海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1.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青海省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多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居全国前列,仅柴达木盆地目前已发现的矿藏多达84种,矿点1007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藏57种,矿产地208处。原盐、钾、镁、锂、锶、石棉、芒硝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硼居第二位,铷、碘、天然碱居第三位,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四位,盐湖、石油天然气、铅锌、石棉、煤炭、硅灰石是柴达木盆地的特色资源,其它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有广袤的天然草场,大量动植物资源,太阳能、地热和风能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些资源为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消费,实现生态化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2)显要的生态地位。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之一。作为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单元,青海不仅对本区域和中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其毗邻的东亚、南亚地区的气候、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演替具有巨大而广泛的影响。青海高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全球。它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另一方面,因为海拔高,环境脆弱,对全球变化的反应也十分敏感,本区域环境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对全球环境产生犹如在金融领域的“派生存款”式的加速影响作用,所以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之为对全球环境“具有敏感和驱动作用的地区”。因此,青海的环境状况关乎全球生态安全。它属于全球,全球应当共同关注和呵护这一地区。对中华民族来讲,青海是一块关乎长久生存发展的战略要地。青海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万河之母”,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这里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源区和水资源富集区。在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青海的水资源与水安全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因此,从区域分工的角度看,青海72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生态服务方面,其最重要的地位在于无可替代的生态保障地位。因此,建设高原生态城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不仅有利于本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也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对于维护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独特的民族文化区域。世代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高原文化。青海是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多民族文化聚集的地区。千百年来,这里孕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宗教文化,随着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形成,使得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工商业文化各得其所,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和谐相处。这里山水被赋予神的地位,神山神水比比皆是;一草一木都赋予生命的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牛羊不单纯是市场观念下的发财手段,而是人类度过孤独与寂寞的最重要伙伴,是值得人类付出爱心的亲密朋友;这里尽管自然条件严酷,吃住方式简单,然而适应了这一环境的人们并不觉得自己缺乏幸福和快乐。这里具有迥异于其他地区的文化氛围,因此,这块土地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而其本质则是人与自然的平等性与和谐性。犹如德国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所说:“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地所探究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对一个民族或特定群体而言,文化是人的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活动的产物,它代表着人对自然的超越,是一套为某个集团或群体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正是这个共同准则使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其他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我们探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特质。深耕厚植的生态文化观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难得文化土壤。

2.建设生态城市的劣势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低。随着改革的不断不深入,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特别是近五年成就显著,但是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青海的经济基础仍相当薄弱。2011年青海省生产总值为1635亿元,占全国GDP总额约0.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1.5%和66.1%。薄弱的经济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低。青海拥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开采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加之无计划的掠夺式经营和开发,致使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很低。如:2008年青海单位GDP能耗为2.935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02吨标准煤/万元的1.7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30.99%,不及全国平均水平62.8%的一半;2008年末,青海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26.37%,为各省区最低。另外,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镇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较为严重,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退化,有限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第三,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貌以及高寒、干燥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决定了青海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有资料显示,由于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不长,多数土壤、植被尚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土壤厚度只有20至30厘米左右,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极难自然恢复。近年来,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使许多珍奇野生动植物失去繁衍生息领地,处于濒危的物种已占地区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这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缘由,同时也为生态城市建设进程提出了“务必要慎重”的客观要求。

三、生态文明理念下青海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涉及城市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政策法规、社会管理等方面。所以,青海省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也需要从相关方面来构想。

(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建设管理的依据。生态城市建设首先要从城市规划入手。从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需要来看,青海省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应该分两个层次,一是全省城市和城镇布局规划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纵向细化布局规划,二是具体城市或城镇建设规划。

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也就是说,规划必须要体现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而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特点。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真谛所在。二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青海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生态城市的有序发展。三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在严格遵守国家《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体现高原特色。青海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区位条件、历史文化、重点产业、人文景观等各具特色,并表现在建筑、民俗、饮食、语言、歌舞等城镇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应突出体现这些高原特色,着力进行挖掘、培养和宣传,建设独具风情、体现浓郁民族文化特征的高原城市,以提高竞争身力。四是要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采取措施排除各方面因素干扰,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二)以循环经济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城市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环节的工作。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城市特色产业体系。青海省应结合自身实际,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形成特色经济体系或特色产业集群,带动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重点产业和特色。二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为此,一是要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区域传统生态文化,丰富生态思想,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思想文化基础。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制定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三是发挥博物馆、科技馆等重要阵地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并通过生态社区、生态街道甚至生态家庭等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典型,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以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为中心,加快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新的事业,需要有制度创新的推动和支持。一是要做好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贯彻实施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工作。二是要结合青海实际,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三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一个跨区域协同的制度,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力度,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健全相关考评机制,突出强调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优化。三理建立健全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机制,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

(五)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对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等方面外,还包括信息网络、环境保护等新的领域。青海省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加强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和各州府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发展。高度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的建设,积极实施重要生态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增强城市周边山岭、河流、湖泊、绿地等的生态保障功能,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加快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玉英.生态城市:21世纪青藏高原城市发展的目标[J].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专刊.

[2]青海省统计局.强基础上台阶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不断推进——青海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2012年5月)[R].

[3]孙鸿烈.青藏高原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7

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是长三角腹地的枢纽城市。宜兴市牢固确立“经济强市”、“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的发展理念,经过几年努力,把一个“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山水交融”的新宜兴呈现在市民面前。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部级生态示范区等部级荣誉称号,使这座山水相映的生态城市令人刮目相看。去年,宜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7位。

数字背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山水之脉,灵秀滋养;禀赋丰厚,流光溢彩。”这16个字,概括了宜兴独特的魅力。为了这一方好山好水,宜兴市把打造一流的的生态环境作为后发优势,把保护环境作为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重要使命。

两年来,全市已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23家,琉璃瓦企业128家,关停了12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8家“三高二低”企业和25家蓄电池企业。针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污染专项治理,2007年完成了46家蓄电池企业、21家废酸产生企业、16家印铁制罐企业和125只排蜡窑的污染治理,以及27项工业污染减排工程的治理任务。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宜兴市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果断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和胆略。放弃和割舍,会令人痛苦,但是为了山清水秀,他们愿意!

今年,按照新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宜兴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下又是一些看似枯燥的数字:

在194家实施“提标”限期治理的企业中,目前已有149家企业基本完成。在“百家企业节能竞赛活动”中,对7家列入国家和省重点能耗企业名单的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工作,恒来、青狮等5家水泥生产企业新上了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一年可节约标煤10.1万吨,节电2亿度;6家企业完成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7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72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宜兴市是农业大市,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重点实施了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产业建设、烟尘治理等五项工程,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启动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这些数字令人欣慰。

宜兴市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76万亩,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20个,无公害农产品95只,绿色食品单位9家,有机食品单位12家,还实施了无锡地区首家秸秆气化站,设立了5个农膜回收点。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全市已依法撤除112家沿太湖规模畜禽养殖场,465家规模畜禽养殖场通过专项整治,基本消除了污水直排;全市80%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得到综合利用,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而且每年可使50万吨污水得到农业生态循环利用。

“阳羡山水甲江南”,宜兴是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宜兴生态旅游红红火火。世外桃源竹海风景区、龙池山自然保护区、龙背山森林公园、滨风光带等一批集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相继建成,形成了以“生态园林游”、“陶文化游”、“人文景观游”为主的全新旅游格局,显现了山水相依、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宜兴制订了旅游振兴5年行动计划,成立了阳羡生态旅游区管委会,深入开展以“中国陶都,生态宜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宣传和旅游区环境保护。宜兴已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的亮点,不久前,长三角百辆自驾车畅游宜兴。

举全市之力,铁腕治污

创建国家生态市,让古老的陶都绽放出蓬勃生机,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宜兴地处太湖上游,处于太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线,铁腕治污,拯救太湖,责无旁贷。为积极应对太湖水质危机,宜兴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河道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控减、面源污染防治、水务设施建设、化工专项整治、水污染治理督察等6个专业办公室。对无锡市考核的28个河(湖、库、荡、 )断面,实行了“河长制”。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2126条,长达2328公里,疏浚土方3270万方,打捞蓝藻9万多吨,在主要入湖河道两侧500米区域内组织了排污口调查,完成排污口封堵126个,拆除畜禽养殖户73户、围网养殖1900多亩。去年以来,全市共投入13.5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等污水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宜兴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5%以上,在大气综合治理中,对35吨以上锅炉实施了限期治理,对162家琉璃瓦企业、125只排蜡窑的大气污染进行了治理,对尾气超标的849辆机动车强制安装了净化装置。宜兴还投资5.2亿元建成了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0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日均处理生活垃圾550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农村达到80%以上,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全市新增绿化面积4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30.5%。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8

依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作为建设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的广东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广州城市站)于2017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络,是全国首批站点之一。目前该站点已基本建成,是全国首个新建的城市生态站。广州城市站研究结果已为广州宜居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森林康养、生态休闲空间的营造、绿道、立体绿化等方面及城市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真正使科学研究服务于市民,服务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构建“一站多点”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观测网络。

广州城市站依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作为建设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以白云山为主站点,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越秀公园建设广州城市生态站的3个长期定位观测站点,同时在花城广场、二沙岛、临江大道、大学城、流溪河绿道、增江画廊、大夫山绿道等城市公共绿地、商业区开放空间、道路绿地及绿道区域设置7个辅助性半定位流动监测样点,构建“一站多点”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在空间上形成了从市中心向郊区的阶梯式分布格局,涵盖城市森林、城市公园、区域绿地、绿道等类型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并建有全国第一家屋顶绿化节能检测场。

二是加大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广州城市站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大力支持,在建成的广州城市绿地生态定位观测站的基础上,获得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资金支持,投资1337万元用于广州城市生态站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据统计,广州城市站建设以来,累计投入2446万元,为广州城市生态站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建成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37座,林内梯度气象观测塔6座,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塔1座,空气质量监测系统43座套(负离子、PM2.5、PM10),集水区测流堰1座,屋顶绿化节能检测场1座,长期固定植物观测样地5ha,综合实验室(1200m2)及其他野外植被调查常规设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9

一是提高站位。湖州市把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列入“五水共治”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二是找准定位。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定位为保障水安全、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改善饮用水六个方面,所有的建设工作都紧紧围绕这六个方面展开。三是明确任务。制定了《湖州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实施“1346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梳理细化了21项工作任务。

开启水生态文明建设“主引擎”

一是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重点水利工程。目前,太嘉河、环湖河道两项工程已全线开工建设;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加快实施一批截污治污工程。累计实施了4座供水水库水源安全保障,16条清洁型小流域建设,199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了227.5公里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建设,149家重点污染企业整治提升和38座废弃矿山治理。三是加快实施一批引水调水工程。实施东太湖取水工程,配套供水管网已完成35公里建设。加快实施农田水利五项标准化工程,完成机埠改造335座,山塘整治39座,农田渠道改造292公里,建设喷微灌区面积0.9万亩。

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力”

一是建立河道生态建设机制。制定《湖州市农村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实施细则》、《湖州市河道生态建设技术指南》,推广应用生态护岸、生态浮岛等新技术,建设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二是深化河道长效保洁清淤机制。出台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采用无人机航拍等新手段加强督查考核。开展全市新一轮河道清淤工程,制定了《湖州市河道清淤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确保淤泥科学处置。三是完善水库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设立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对水源保护生态补偿。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