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科研概念集锦9篇

时间:2024-04-18 09:59:23

教育科研概念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1

关键词:教育学术语概念体系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相关概述

国家标准对“概念”进行界定,即经由对特征的特殊组合所产生的知识单元,“概念体系”,即依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化概念的集结。人类经由科学研究明确事物特征,把此类特征连接,于理性抽象期间生成概念,然后将此类概念相结合,产生一个经验和逻辑彼此统一的概念体系,以构建有关该事物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不但是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成果,同时还是人类对教育现象予以研究、表述的工具,由对教育现象的科学研究获知相应教育学概念,基于此对教育现象实施教育学研究。“经由语音/文字对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予以表达/约束,即术语。”概念体系即术语体系的根基,一个概念仅与一个术语相对应。若概念集中对人类认识某项事物进行体现,则术语便可视为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针对一门科学而言,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过程于符号方面的呈现便属于术语与术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就科学知识而言,其能被划分为“概念性的知识”与“操作性的知识”两种,前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概念对某些现象予以阐明,后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数学工具对某些现象的数量/尺度予以计算,明确怎样展开观察实验对概念的阐明、数量的计算予以论证。基本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不能单一视为客观过程,实质上为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专家学者马克斯韦伯表示,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由抽象加设概念的构建所决定,社会科学理论与其研究的重要主观因素即“理想类型”/“纯粹类型”,其通过既定对象于一般情形下常见要素与特征构建产生,可谓是社会科学出现的先行条件。概念与概念体系于科学理论中的功能价值并不只是对既存事实的表述与分析,存在生产性创新作用,是新概念、新概念体系生成的根基。术语这一概念的符号表达极为重要。教育学的概念与术语体系身为该学科的架构会对教育学理论概貌、力量构成较大影响。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构建可视为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根本任务,本就为科学研究,需要依据相应科学原则实施。

二、教育学概念和术语体系的建构与其基础、原则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生成和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密切关联。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可谓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生成的科学基础,其匮乏的原因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繁杂混乱。知名学者巴什提出,概念的产生,即位于相应视域下经由辨别相似性、差异性为基础,以将事物间的关系排序产生成套信息。将概念的生成划分为两级水平,第一级为经验概念水平;第二级即生成具体解释的概念。依照本体对象部分相同特征把其置于各集合中且将其命名,在类别形成的期间生成概念。巴什还指出此类概念的生成过程具有较多隐喻与转喻,科学概念应位于第二级水平。教育学概念的构建不应局限在教育现象的集合命名上,需要对科学语言做出具体的阐明,从而获知概念的内涵。同时,分类应对相互之间的异同予以辨别,本就具有概念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结构化的概念集合,即概念体系。我们对概念关系界定的依据并不是布列钦卡提及的概念即单一的语义关系,具体为概念相对应的本体对象间的关系,语义仅有对此关系阐述、解释其间方存在认知价值。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是基于能观察的社会事实,在其间抽象所得,对具体社会事实的个别性进行剔除,以获知某一普遍性观念体系。概念化过程让教育学由经验层面提高至理性层面,基本概念体系的构建让其于系统化期间变为一项理论,理性抽象、理论建构经由相应科学方式让其存在于客观基础之上,教育学荣登科学行列。术语学界把术语分类功能称之为“系统化功能”,对教育现象的认知需经由组织相应系统构建普遍性理论,教育学属于系统阐述的即教育学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学概念系统,其将阐述的教育现象为本体论基础。尽管布列钦卡的语义分析对概念与术语意义的澄清较为有利,然而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根基并非在语义当中,而是客观的教育现象。因对同一教育现象分类的维度有所差异,获知的基本概念、术语体系有所区别,我们应构建较多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以对各维度下对教育现象的认知予以体现。在构建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时需对术语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等予以关注,是确保教育学基本概念、术语体系于教育科学研究期间体现功能作用的关键。对教育学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时不应有广义、狭义这类模糊形式实施,位于相同教育学概念体系当中,内涵不一样的概念必须分开处理。仅有位于统一基本概念体系中,并非单一的实施概念语义分析,方可明确此类概念,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给予有力支撑。教育学基本概念的构建,需要以其独有的理论、方法为支撑,坚定不移地由教育学方面对此类概念加以界定。若单纯借鉴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把其视为教育学概念进行运用,即赫尔巴特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教育学学科边界不够明确。有关教育现象科学分类的研究可谓是建构教育学术语和概念体系的先行条件。由教育现象着手生成有关教育概念的途径较为多元,经由此类途径能获知教育现象的概念,然而并非全部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生成需要基于经验事实,依据科学的方式实施抽象分析与归纳,以获知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基本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于其话语表达上方被叫作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需要对此类概念间的关系予以细致分析,按照基本知识单元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展开结构化过程,以在学科理论下构建产生概念体系。在概念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认可并变为其公共话语基本构成单元后便产生了教育学的术语和基于概念体系产生的其话语表述的术语体系。

三、教育学术语与概念体系的衍生层级

事物均在彼此联系与持续发展变化当中,此事实于逻辑层面的体现,即概念的衍生与因此形成的概念体系层级关系。教育现象亦如此,其基本概念、术语持续衍生变化并构成相应层级关系。概念与术语体系即位于逻辑层面对概念本体间关系的表述。因概念本体间的关系较为多元,各概念体系中具备各种关系,事物发展变化并不是固定统一的,故概念与术语体系中的概念关系不会位于相同层面展开,需要在多层次、角度中按照相应顺序实施,因而产生多层级的概念与术语体系。就教育现象而言,基本概念、术语体系必定为繁杂的多层级,并非不同概念/术语间单一的语义关系。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需要依照概念相对应的教育现象间的关系予以构建,以对教育现象间的逻辑关系予以明确,便于教育学对社会生活实际教育现象加以表述。因此,基于“教育现象进化树”提出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该概念体系中,教育与学习,教授、教学间,与学习和适应性的学习、模仿等之间,即基于整体部分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层级关系,适应性的学习、模仿与创造性的学习等概念间的本体论关系即进化时序关系,在社会现实教育现象构成中并列存在,在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中为同一层级,可视为非层级关系。但因概念体系通常囊括多项关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多样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建构需要注重囊括学校以内的人类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各类教育现象。依照现有教育学理论提及的“教育”这一概念来讲,学校内外各种教育现象均被忽视,促使教育学学科边界不明,匮乏学科焦点,对其科学发展构成较大阻碍。经由实际情况看出,就算是现代学校,图中列举的一对一个别教学、训练等均可能随时随地出现,位于人的生长发展中具备显著效用。但这不代表所有概念均应归入学校教学领域。教育学的概念衍生属于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对教育现象划分类别期间,对概念内涵的定义与外延划分具有相对性与连续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与其衍生层次关系应视为一个整体,不容许割裂理解。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2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摘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概念。思考和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是概念,人是通过一个一个概念来思考问题的,有时候可能是不自觉的,但是大脑肯定是经过这一个过程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领域时必须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该问题的概念,体育当然也是如此。

【关键词】概念体育概念

参考文献: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3

【摘 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概念。思考和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是概念,人是通过一个一个概念来思考问题的,有时候可能是不自觉的,但是大脑肯定是经过这一个过程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领域时必须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该问题的概念,体育当然也是如此。 【论文关键词】概念 体育概念 一、我国的体育领域概念的不清楚,造成了一些理论和思考的混乱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文革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 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 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culture; sport; 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4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一系列体系构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本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现状如何?每个研究领域在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从教育经济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己经初具规模,并继续不断丰富和深化,为本文对其进行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柝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2重视主体研究。从上文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的客体研究上,而对教育主体即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一些教育经济学着作己经注意了对教育者即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学者关注也是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来推动其发展。论文也会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一现实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5

【关键词】概念学习;思维建模;建模学习;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53―04

一 研究背景

概念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概念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和现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目标。

基于此,我们需要清楚的是需要教给小学生什么样的科学概念,张俊提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科学教育理应把“科学”的概念教给幼儿,否则科学教育还谈何“科学性”?但遗憾的是,很多科学概念幼儿并不能理解。由此产生了第二种观点,既然幼儿无法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那何不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自己的水平上理解周围世界呢[1] ?从这个角度讲,涉及到了科学概念层次的问题,虽然小学生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但由于其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的不足,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理解科学概念中的原理。那小学生应该在什么层次学习科学概念?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去掌握其中复杂的数量关系、工作原理,只要求他们掌握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变换关系就足够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概念应该是一种简化的科学概念,是定性非定量的或者半定性半定量的。显然这种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变换关系也是科学概念,正如“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他们知道这个关系就可以了,不需要他们去了解导致地球围绕太阳转的万有引力,以及万有引力的公式等原理性知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促进科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是在科学教育发展较早的美国,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2]。在我国,由于教学中往往强调对科学概念的机械记忆,学生对科学概念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因此,“科学概念教学不能让学生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且“科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3]。

乔纳森在《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一书中提出思维建模的观点。思维建模(Modeling)是指借助于思维建模工具将学习者内在的思维过程建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一种方法。乔纳森认为“学习者是从思考中学习,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因此技术应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学习者阐释和重组个人知识的思维工具,利用技术帮助学习者进行更为有效的思考。乔纳森提出以建模的形式来使用思维工具,它要求学习者利用思维工具,将对主题要素及其关系的认知过程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凸显,如何借助建模工具,促进学习者概念转变,便成为教育技术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改善科学概念教学的效果,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思维建模的角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形成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二 建模学习

思维建模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是建模学习,为了将思维建模的理念应用于教学研究,就需要根据学生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建模学习方式。建模学习分为探究性建模与表达性建模两种[5]。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探究他人(教师或专家)有关某一主题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与学习者的想法有很大的差异,是以模型表示出来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者需要与这些模型产生交互作用,让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产生碰撞。学习者与这些模型的交互过程是:在“如果,那么”的框架下,作出预测、考虑可能的方案、作出决策并观察可能的结果。在表达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利用工具将自己思想的某些方面外化出来,从而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学习者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这一计算机工具软件来表达自己对某一显示问题的表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者是在对自己的假设建构模型。探究性模式与表达性模式对建模工具的使用是大不相同的。在探究性模式中,教学者要给学习者提供一些事先已经利用建模工具建构出来的适当的模型,并同时提供问题和活动。在表达性模式中,教学者给学习者提供空的工具,同时还提供可促使学生进行建模的材料和任务[6]。

由于本研究中选择小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推断能力和其需要学习的概念层次等特征,探究性建模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适合的。

三 研究设计

为了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促进概念学习的建模学习流程,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1 内容选取

“生物与环境”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种子发芽的条件”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任课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存在概念迷思―“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并且难以改变,这一直是困惑教师的教学难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豆种发芽”作为实验研究内容。

2 建模软件设计

本研究选择采用Flash作为建模软件的开发工具。主要是考虑到Flash强大的交互功能、生动活泼的动画页面可以很好的迎合儿童的好奇心,以及解决其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

“豆种发芽”的建模软件分为三个部分:实验说明、实验和扩展阅读。实验部分是建模软件的重点,包括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四个变量,变量的值不同,豆种发芽的情况也不同。豆种发芽的情况是根据严格科学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量化,该量化呈现的是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的关系模型,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量化。该软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如图1所示,学生在设置变量的值后,首先通过点击四种情况中的一种作为预判,然后点击确定观察豆种在选定条件下的发芽情况,并与预判的结果进行可视化的对比。如果与预判结果不一致,学生可再次进行实验以确认实验结果,多次实验冲突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正是乔纳森在对技术的解读中提到的“技术应该是帮助学生思考的思维工具”。最终,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验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

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的实验方法,对被试组在实验教学干预的前后分别进行前测、中测和后测,通过前后比较来研究实验因素的效果。

本研究试图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建模学习改善概念学习的教学效果。实验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展开,合作教师为该小学科学教学特级教师,具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科学教学有独特的见解。被试者为三年级三班全体学生。实验过程中,通过使用“豆种发芽建模软件”,并辅助认知策略支架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

实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豆种培育阶段和建模实验阶段。豆种培育阶段采用的是以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针对某一条件对豆种发芽的影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由于不同的条件对豆种发芽的影响不同,要根据每个条件来设计实验以探索该条件对豆种发芽的影响。建模实验阶段是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排除协作学习因素的干扰,每个学生一台电脑,每台电脑都安装了豆种发芽的建模软件。建模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学生首先要熟悉建模软件的操作流程。打开建模软件,点击首页“实验说明”,进入操作使用说明。阅读说明,简单掌握软件操作的流程。然后教师做进一步的操作师范,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建模软件。

第二步,实验开始前给学生提供问题支架。问题支架是为了说明实验的目的,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认识。例如:通过建模软件,探究豆种发芽需不需要阳光?问题支架可以使学生带着目的去完成实验操作。

第三步,开展实验。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给学生提供实验记录单。学生在问题支架引导下,针对问题设计实验。根据设计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值,对实验结果作出预判,点击确定观察建模实验结果,最后将实验结果与预判结果进行比较,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如果预判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冲突,且多次实验结论持续不一致,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深层思考。技术的支持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思考实验设计,通过逐步探索完成实验,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认知。

四 数据分析

实验过程中研究数据来自前测、中测和后测,以及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单。数据分析采用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P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豆种培育阶段,豆种培育前,37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阳光,7名认为不需要;豆种培育后,有30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阳光,17名认为不需要。通过比率差异显著性检验Z= 1.872.58,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通过建模实验,学生对于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看法有了显著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开始认为豆种发芽并不需要阳光。

豆种培育阶段,豆种培育前,42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空气,2名认为不需要;豆种培育后,有41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空气,4名认为不需要。通过比率差异显著性检验Z= 0.65

本研究对小学生在不同实验阶段的概念转变状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析表明,豆种培育前学生对于迷思概念“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的经验主要来自“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经过豆种培育阶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没有得到有效转变。原因是学生无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加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同时,不同学生在培育豆种过程中存在主观认识和微观操作上的差异,加之其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对学生而言,实验培育的结果不能有效的说明事实。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才能作为事实依据,学生自主进行豆种培育实验显然达不到这一点。比如,一位同学在保鲜膜内培育的豆种可以发芽,显然保鲜膜内存在空气,而学生则认为没有空气,由此他认为豆种发芽不需要空气。

建模实验后,学生对于光照条件的认识得到了有效的转变,对空气条件也有了更清晰化的认识。原因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果与实验预判产生了多次的冲突,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其逐步否定原先错误的认识,并通过重新设计和实施实验,强化新的正确的认识,最终形成了正确的概念。

五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利用认知冲突原理,设计、开发的建模工具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思考、支持概念转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能有效促进小学科学概念学习的建模学习方式,过程如下:

1 前概念分析,发现迷思概念及经验来源;

研究者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前的迷思概念以及迷思的经验来源,为下一步研究设计和软件设计奠定基础。

2 根据学生的阶段和思维水平确定建模方式:探究性建模或表达性性建模;

不同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存在差异,由此需要根据学生的阶段和思维水平确定建模方式:探究性建模或描述性建模。只有确定了建模的方式,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开发相应的建模软件或者选择支持描述性建模的建模软件。

3 设计和开发内容支持的或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

在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和经验来源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建模软件。开发软件的选择要顾及学生的阶段,比如,选择Flash开发建模软件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选择描述性建模需要根据学生的推断能力等来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

4 设计、提供必要的支架;

建模学习是一个自主的学习活动,为了发挥建模学习的优越性,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鼓励其进行独立的探索。但自主探索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学者的帮助与支持。设计和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并理解不同的表征系统,同时在不同的表征系统中建立联系。

5 引发认知冲突,实现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促进概念转变的原理基础是引发认知冲突。引发认知冲突可以通过技术支持(建模软件)或者设计知识内容两种手段来实现。在引发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借助软件的支持实现思维建模,从而达到思维建模促进概念转变的目的。

关于建模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6]提出教学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建模时,为了保证建模学习的有效性,必须考虑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先前经验的丰富性,确定建模活动的种类、建模的复杂程度、模型的抽象程度以及任务的特征等问题。建模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根据学生年龄选择不同的建模活动;(二)提供可视化的工具;(三)提供必要的认知支架。关于建模活动的学习环境,何美、裴新宁[7]认为学习科学领域研究依据普遍认同的学习理论基础和探索实践,如情境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以及探究活动研究的相关成果,力图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来支撑建模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建模活动学习环境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支持逼真的问题/项目;(二)探究循环建模活动置身其中;(三)适时恰当的支架;(四)支持对话与协作。我们不难发现,本研究与以上研究者所提出的关于建模学习方式和环境的相关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教学前的学生特征及建模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对真实问题的建模,强调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的支架,强调学生利用建模软件对知识进行反复建构、对心理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等。关于对话与协作,本研究为了排除该因素对建模学习本身的干扰没有涉及,但会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引入对话与协作,以探究更丰富、有效的建模学习方式。

总之,思维建模是一种借助于思维建模工具将学习者内在的思维过程建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方法。思维建模能够帮助学习者改变原有的迷思概念,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以积极的探索世界,进而建构起有关世界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俊.幼儿科学教育的第三条道路:概念转变[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7,(5):22-23.

[2] Perkins, D. Smart schools: better thinking and learning for every child. NY: Macmillan, The Free Press.1992, (23):23-35.

[3] 胡久华,支瑶.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06,(9):52-53.

[4] 乔纳森,顾小青译.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

[5] Bliss J, Ogborn J, Boohan R, Brosnan T, Mellar H, Sakonidis B. Modeling with Young Students-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101999, (2): 69-110.

[6] 刘儒德.建模:一种有效的建构性学习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49-54.

[7] 何美,裴新宁.科学教学中的建模活动:若干概念与研究主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9.(2):38-42.

The Analysis on Process of Concept Learning base on Modeling

――Taking the Elementary Science for Example

LIU Jia-liang1 ZHAO Jian-hua2 WU Xiang-dong3

(1.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Guangdong 523808, China; Schoo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3.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scientific concept teaching in elementary,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idea of modeling, explores a new way of modeling learning for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using modeling software through a empirical study.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6

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孩子们对于他们看到的自然世界已经构造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所以,孩子们对于自然界的解释和想法通常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一些文献中,孩子们的这些不同的概念叫做“前概念”、“迷思概念”、“错误概念”等。有大量的文献事实表明,孩子们是带着大量的先前概念走入正规教育的课堂的,这些概念会影响到孩子们后来的进一步学习,而且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即便经过老师的讲授,这些概念仍然会存在。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的概念发展进行了研究,其中,概念转变理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儿童可通过对原有概念的转变和重建来获得正确的概念。在针对儿童概念转变的策略上,很多研究者做了探索。对于幼儿园的教师们,应该了解概念转变导向教学的用法以及它的重要性,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重在发掘学生的前概念,消除学生的错误概念。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关注幼儿前概念,努力引导其接近科学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2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关注幼儿的年龄差异

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期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量是实物概念。从幼儿期的发展趋势看,下定义的水平随年龄增长有所提高。不会说或不会解词的人数在四岁前所占的比例较大,4~5岁以后有所缩小,5岁以后显著降低,而达到初步概念的人数,则在5岁以后显著增加。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获得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教授科学概念方面,教师要了解幼儿科学概念发展的普遍情况,分析其概念发展的不同水平以及各水平的特点,重视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科学教育的总要求,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同时,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应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3重视幼儿课堂上科学活动的运用

幼儿掌握科学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建构过程,它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智慧的引导。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主题的方式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更符合年幼儿童的学习特点。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范围、幼儿的基本经验,选择、生成不同的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幼儿教育要把幼儿探索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程序中。科学活动的主题多以游戏方案的形式进行,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起幼儿的活动热情。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需要合理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精心地指导科学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目的。

4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

内隐学习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人类有两种学习方式: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与外显学习相对,内隐学习是指人们自动地、无意识地获得某种规则,习得知识和技能。内隐学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没有刻意地去学习规则,也没有意识到学习材料里隐含的规则,却在无意识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有研究者比较了两种教学方法对幼儿获得科学概念和科学解决技能的影响,这两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反应性教学(RT)和反应性与显性教学的结合(RT+EI)。实验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方法幼儿都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而且反应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结合组的儿童学习了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词汇。这些发现表明,当显性教学和反应性教学结合一起运用时,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问题解决技巧。也就是说,在教授新概念和词汇过程中,隐性和显性教学策略的结合比隐性教学策略更有效。

5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7

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跨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性,从当前职业教育的有关的内涵分析以及理论界定情况来看,对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要从多种角度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不同的现状审视,从而经过详细的概念分析、范畴界定以及逻辑思维的应用不同维度展开论述,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跨学科研究;构建范式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当前教育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向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转型,面对多样化的学科理论,如何通过内涵的界定、思维方式的厘清以及逻辑模式的构建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有关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内容界定含糊职业教育模式[1]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无论是从具体的理论的形成还是对其详细概念的界定都缺乏一定的基础,所以对具体的内涵阐释不清就会严重影响学科体系的制度建设以及实践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职业概念的界定不能从有限的教育理论中展开,还应该从整个发展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例如如何通过不同的学科体系进行具体的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体系完善。

(二)有关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性质论述存在分歧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壮大的,因此它体现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当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察视角中,所以容易忽视学科体系在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多学科角度中进行研究的,因此对其性质的认识不清就会导致研究范式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同于哲学、经济学等独立的学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与融合必须在保持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模式的转变。

(三)广度和深度在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的范式研究重点在于跨学科的特性,但是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单从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独立学科的研究视角中出发,所以在深度以及理论广度方面缺乏,大多数学者只能从自己专业的学科中进行理论范式的研究,但是在跨平台、跨体系研究中具有理论狭隘性与实践不足性,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机制相对落后,长期以来造成了思维的局限,视野也就容易受到限制。

(四)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缺乏系统实践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跨学科研究,所以势必需要在不同的学科理论之间进行思维方式、研究范式的相互转化,但是在转化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实践研究,所以具体的研究视角以及转变模式并不是十分清楚,绝大部分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范式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研究视角中,在实践创新方面不足。

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的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并存的发展阶段,而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交融性,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教育体系成为很多专家教育学者的重要目标。从性质上分析,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发展体系,它是以普通的素质教育为发展前提,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一种研究的具体范式,在跨学科研究中如何通过突破传统的研究理念对新的教育实践研究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成为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三、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分析

(一)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概念体系构建概念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理论的具体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也会有不同的研究范式[2],但是本文希望学者专家在研究时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单独学科的特定视角中去观察,而且研究的思路应该从具体的概念中进行设定。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产物,因此注重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注重社会因素、历史变迁因素以及民族传统、地域等独特的文化概念,多角度审视才能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概念,为研究范式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

(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范畴体系构建职业范畴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因此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范式的构建,从哲学的角度看,就需要结合理论的学科特点与实践的社会性,从教育对象以及教学机制,还有教学思维观点等几方面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从这个研究范畴来分析,可以为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模式。从研究的现实理论出发,按照社会发展的应然逻辑与理论学科的实践性改革思路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逻辑体系构建职业教育跨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范式构建要注重逻辑思维的起点与终点,传统的逻辑思维模式[3]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需求,应不断注重理论逻辑、学科逻辑以及教育目标逻辑,进而从跨学科的视角中构建“复合学科”的研究模式,把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学科作为主干学科,同时把职业伦理学以及管理学等分支学科进一步作为辅助学科,把民族学以及传统的农学、军事情报学等骨干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学科,以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范式中共同构建一种应然到必然逐渐过渡的学科理论逻辑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要从多角度进行审视,跨学科主要注重各个学科的理论特点与实践特点,通过学科思想的融合、学科模式的分析、对新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创新,试图按照一种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多种理论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从职业教育的跨学科逻辑中不断促进当前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刘晓宁.跨学科视域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现状、反思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4,31:30-35+39.

[2]高倩.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探析[J].职教通讯,2014,31:36-39.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8

 

初等教育学现在已经是一门正在建设发展的独立学科,然而关于其是否有必要成为一门二级学科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为了推动该学科的独立发展,确定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首先需要我们渐渐明确的一个问题:初等教育学要“学”的是什么?即其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初等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说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值得我们思考,而这一点也是其作为一门学科不断走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支撑。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 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 “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初等教育学目前还是一门正在建设发展的学科,然而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一定是在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中促进和推动的。就目前而言,对于学科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者们还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性问题和理论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促使学科的发展走向明朗化和系统化的成熟。

教育科研概念范文9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生物学科最基本、最基础的内容,它的教学理应受到充分的关注。一直以来很多教师主要还是单纯地讲授这些概念,忽视了分析这些概念内在的联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索然无味、厌学生物的现象。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愉快地获得清晰、准确的生物学概念,是每一个生物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问卷调查阶段。在这一阶段,从学生概念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概念的接受方式、教师对概念的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着手制定调查问卷。

2.第二阶段:实践分析教师同课异构案例及理论探究阶段。此阶段为此次课题研究的主体部分。教师之间进行同课异构,探究不同教师以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概念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当堂检测,并在课后认真反思,集中交流。

3.第三阶段:文献整理阶段、成功展望阶段。此阶段研究调查问卷、教师教学的情况分析和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等,研究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及效果,并进行集中交流,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论文,形成可行性理论依据,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参照实施。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1.问卷调查法:从课题研究方向入手,设计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概念学习误区、教师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搜集在概念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献,大体了解师生在概念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并提炼出与本次微型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

3.实践研究法:通过教师的同课异构,对某一概念较多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探究教师的各种概念教学模式,是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设计的问题能否有效地深化概念,对于具体的概念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等。

四、研究成效

结合新课程理念,在生物概念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策略会取得较好效果。

1.运用生物科学发展史。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概念的提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源于许多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探究。例如,激素的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激素的发现史,从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巴甫洛夫等在不同年代通过多组实验逐渐得出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一种化学调节物质的结论。这段科学史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激素的本质,又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

2.深入剖析概念。教师要善于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和要素对概念进行剖析、分解。比如种群和物种这两个概念, “种群”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物种”的构成要素有三个:自然状态、相互、产生可育后代。教师围绕概念本质做文章,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

3.运用生活实例。高中阶段的不少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利用情境教学,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引入概念。在介绍ATP概念时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要购买一件文具,如果拿大额支票去购买很不方便,必须兑换成小额的人民币。这里的“大额支票”我们可以看做糖类等,“小额人民币”可以看做是ATP,从而让学生很容易理解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作用。

4.展开对比。在中学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从字面上看也许仅仅一字之差,但本质含义相差甚远,因此教学中去精心辨析、比较,不失为一种好的概念教学手段。比如: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自交与测交、杂合体与纯合体、生长素与生长激素,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这些概念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从而能够区分这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及本质。

5.利用概念图等。教师运用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工具进行教学,可以将众多概念的内在联系直观地加以展示和区别。概念图能使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概括化、系统化、网络化。比如在细胞的分类、DNA和RNA 的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等概念教学时构建概念图,能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生物学科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