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一体化训练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1-07 12:01:15

一体化训练论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1

关键词:间歇训练理论 乒乓球训练 设计方案 要求

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在近几年乒乓球项目发展尤为迅速,无论是从规则的不断完善上,还是从比赛的不断激烈程度上都可看出。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其中,间歇训练理论是一种对练习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练习方法。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供能形式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有氧、无氧混合代谢供能。因此,根据队员的特点通过教练员精心设计,将间歇训练法中三种亚类训练方法(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和发展性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和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战术具有科学意义。

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乒乓球项目和运动训练方法和理论的有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现场观摩法,现场观摩武汉体育学院竞技学院乒乓球队的训练

1.2研究对象:乒乓球训练方案。

2文献综述

笔者在查阅关于乒乓球项目特点与间歇训练法的文献中了解到,采取间歇训练法来设计训练方案有利于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技战术的熟练性和稳定性,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对抗强度的能力。本文参考了《训练方法的本质、结构及发展特征研究》这篇文献,并且通过《运动训练学》中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这一章节,了解了间歇训练法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特点,并结合《乒乓球——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关于乒乓球训练的有关规律综合分析研究。

3分析与讨论

3.1间歇训练法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影响:通过严格控制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以满足激烈运动时的输氧需要,同时发展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通过控制间歇时间,可使机体产生与乒乓球运动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以满足各种供能状态下的转换需要;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和多次重复训练,可使运动员在较高负荷强度和激烈对抗的复杂困难环境下稳定和巩固技术动作,提高机体的耐酸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方法,可使磷酸盐系统、乳酸能系统、以及其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系统得到发展和提高。

3.2运用间歇训练法设计乒乓球教学和训练中的方案

3.2.1极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方案

3.2.1.1身体训练:极强性间歇训练方法是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在训练中,运用这种训练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速度和力量,提高运动员在乒乓球场上激烈对抗的能力;平时训练的强度和密度提高,使之符合乒乓球竞赛中运动员供能系统的要求。

3.2.1.2技、战术训练:乒乓球项目的技术动作是比较复杂, 具有极强的可变性在乒乓球运动中采用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将单个技术动作或成串技术组合动作运用的熟练性与运动素质中的速度、爆发力、耐力以及能量代谢系统中的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相结合。(注:以上练习的组间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分钟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

3.2.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方案。

3.2.2.1 身体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是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和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乒乓球项目对运动员快速移动能力、动作变化能力以及混合供能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负荷时间在40秒—180秒之间。通过这种训练方法能较快的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尤其是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两方面。

3.2.2.2 技、战术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能有效的将乒乓球运动员的组合技术动作与身体素质负荷较高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相结合,提高运动员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在激烈对抗中技术动作灵活多变的能力,往往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动作结构稳定,动作节奏、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速度、动作轨迹以及身体姿势都达到完成动作的基本要求,但在乒乓球比赛中,尤其是比赛强度较大,通常到第三局时,运动员电解质失去过多。(注:以上练习的组间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分钟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间歇训练法与乒乓球运动的结合能提高运动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能力,以及运动员技、战术的熟练性,稳定性,使运动员能适应比赛的对抗强度。通过本人研究可以看出,针对高水平运动员及赛前备战时应广泛使用间歇训练法。在提高运动员实战能力(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时教练员应根据队员状况安排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和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以及为无氧训练打基础时应安排合理的发展性间歇训练法;在赛前备战时应根据提高强度而逐步减量的原则合理安排强化性间歇训练法,使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与比赛相一致。

4.2建议:(1)应结合训练目的来实施相应的间歇训练法的方案。教练员要根据训练的要求及训练的原则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来制定训练方案。(2)调整各因素的比重。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对方案是适应状况来不断调整练习组数和次数(练习时间),还要考虑间歇时间和强度之间的关系。(3)及时更新训练手段。乒乓球项目的训练手段丰富多样,教练员应不断更新间歇训练法方案中的训练手段,使一个训练方案能达到多种训练目的,使运动员无论身体素质还是从技战术水平上都能更加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2]温军.乒乓球专项身体训练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05,(2).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2

体育运动是一项体育技能教育与体育实践教育系统化结合的运动项目。也就是说,在整个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需要在充分注重完善体育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创新体育项目的具体实践教学,如果脱离了体育项目实训活动中应用的理论内容和文化素养教育,那么很难实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

从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不难看出,整个训练活动仍然停留在机械训练阶段。所谓机械训练,就是整个体育项目实训中,缺乏完善的训练理念。同时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体系化的训练机制,也就是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其前后训练体系中,未能实现互动、共促,尤其是多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在具体开展时,缺乏多个项目之间的衔接。可以说,体育项目实训缺乏经验和效果上的互相借鉴,这就大大限制了体育项目的实训效果。机械训练,实际上充分反映出整个体育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只重视体育项目自身的训练活动。

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来说,机械训练的具体实施,首先缺乏应有的体育文化内涵,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机制,还是教学理念,都缺乏相应的完善性。机械训练活动中,所应用的教学理念,更多只是从一个视角来开展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未能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实际上是一项综合化工程。对于体育项目训练活动而言,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具体效果。因此,如果只是从训练本身来开展体育活动,那么其使用的训练元素及训练理念很难实现理想效果。体育项目实训机械开展,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不到位,因而限制了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其次,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机械实施,其对整个体育活动的价值内涵的理解和诠释并不充分,因此在开展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时,其更多只是从体育项目训练自身来开展,实际上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开展的基础是参与者多项体育运动能力的结合与融入。其需要训练者突破传统、局限的训练认知,通过融入训练元素和具体要求,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机械训练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通过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体育项目实训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关注的是整个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从而忽略了将其他体育技能融入其中,限制了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价值作用。

最后,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机械训练,实际上还反映的是整个训练理念和思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训练阶段和状态,尤其是未能全面细致化地了解和认知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在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其需要的是将体育项目训练放在整体培养机制下来具体开展。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时,只有将人文理念和综合素养整体性融入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才能实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

2 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体育运动开展日益成熟,如今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价值作用日益突出,创新项目内容、优化训练方法极为必要。从体育项目实训理念及其价值作用上看,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能够有效丰富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中的具体元素,尤其是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和实际效果,更是能够为体育项目开展提供实质性帮助。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开展过程中,要想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整个体育项目实训中,必须将训练者的具体参与兴趣和理念融入到整个项目训练过程中,只有体育项目能够吸引训练者具体参与,才能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而融入训练者自身的兴趣和理念,需要对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和理念进行改造,无论是具体的体育项目训练方法,还是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模式,都需要结合具体的理念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训练者的参与兴趣对于整个项目训练的方法创新和具体效果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以往多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中,其主要的问题和不足,就是未能将参与训练者的兴趣理念融入其中,因而限制了整个训练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所以,体育项目机械训练的特点根源在于未能融入训练者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而使得整个训练活动从开展到实施,都不理想。

其次,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完善和优化整个实训机制,无论是元素理念的具体融入,还是整个实训活动的特征内涵,其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体育训练活动,训练内容与体育文化之间应该是整体性概念,也就是体育训练内容的制定和应用不能脱离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中,其对本项目的具体理解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训练活动开展的完善性与实际效果,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体育项目中所涉及的具体文化内涵融入其中,通过整体创新和系统化阐述,从而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最后,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开展过程中,创新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优化体育实训项目的实施模式极为必要。创新模式,实际上是对体育实训项目的具体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的客观表现。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项目应用效果,必须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不断优化应用方法,通过融入多样元素,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事实上,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施的训练方法和理念是动态、变化的内容,所以使用的训练方法不能是机械不变的训练方法,而应该是结合具体应用环境,不断优化训练理念,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3 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实施要点分析

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来说,想要设计出理想的思路和训练方案,就必须探究该实训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要点。而想要实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需要融入以下几点。

首先,在体育项目实训中,需要充分融入体育项目实训中的各项元素,通过结合时代特点,丰富完善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内容,结合各项元素的整体性应用,从而推动体育运动项目创新发展。

其次,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来说,要注重创新应用合适的体育项目实训思路。创新,也就是说能够用动态、发展的理论视角来具体认知整个体育项目活动。如果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始终处于单调、机械的状态,那么无论其具体的训练理念,还是训练实效均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随着当前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项目参与效果,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实训思路,从而丰富和完善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最后,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需要充分有效地结合具体的应用内涵,融入体育项目中所潜在的文化元素,通过融入文化理念和内涵,提升训练者对体育项目实训内容的具体理解。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开展,并非单一应用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内容,更重要的是将体育文化的相应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要引导训练者认识到整个体育项目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通过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4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的体育项目实训实施思路

结合具体的体育项目实训,不难看出,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其不仅大大优化了整个项目训练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通过丰富融入多项体育项目实训元素,从而为整个体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其不仅展现和诠释了一种训练理念的成熟性,更重要的是融入了训练者自身的具体兴趣理念和客观需要。结合当前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它的实施思路。

首先,要将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纳入到整体视角来开展,尤其是要将训练机制与体育文化内涵相结合,通过创新体育项目开展的价值理念内涵认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来说,实现有机训练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其能够将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具体训练与文化内涵之间的有效活动与促进。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实质上展现的是体育训练活动的成熟化发展。当然,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开展,是将体育运动理念具体融入到体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要求。

其次,要注重及时更新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内容元素,无论是具体的价值理念,还是其中所应用的元素,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训练状况,及时更新,从而使得整个训练活动与体育项目实际相匹配,无论是添加内容元素,还是确定相应的训练理念,实际上,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应用环境。因此,必须在具体融入训练活动开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创新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思路,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理念的及时更新。以往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更多使用的是机械训练思维,也就隔离了体育训练活动与体育理念思维之间的关联实效,限制了体育项目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

最后,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来说,必须注重将训练者自身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融入其中。无论是具体的体育项目实训方法,还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都需要结合实训者的基础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通过整体性融入,提升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通过对传统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多数情况下,其实施的是机械、单一的训练模式,无论是训练理念,还是具体的训练思路,都过于单一,并未能充分展现和融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从整体视角来切入,通过将训练内容与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3

摘 要 随着世界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赛事与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体育锻炼,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是,如何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中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是什么关系?本文深入剖析人体运动原理,浅谈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

关键词 体育 锻炼 运动 分期理论 板块周期

随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被号召参与体育运动项目。近些年,各个国家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体育方面的成绩,纷纷做出体育方面的改革,随着体育比赛选手越来越职业化,奥运周期国际的学者渐渐涌现出一种观点,那就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职业化选手的运动训练”,这对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与适用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认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

一、深入原理,从原理定位问题

所谓的运动训练分期,是指将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分为“一般训练”“准备训练”以及“专门训练”三个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训练学专家马维特耶夫对运动训练的分期专门做出了理论的阐述并对整个分期训练进行了论述,标志着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正式形成。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维特耶夫所做出的运动分期理论已经不再适合现今的运动现状。随着运动赛制与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以适应现今的体育运动以及比赛机制。

而对于板块周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从事与运动学研究的学者提出,人体机能在整个运动训练分期中应该存在一个最优周期模式。而发展到后来,以色列的伊苏林教授则认为,运动训练分期应用在运动员训练上固然有好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弊端会逐渐显现,比如运动员疲劳训练的积累、不能参加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赛事,而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办法就是板块周期。此后,他一直对板块周期进行长期密切的关注以及研究,并将板块周期定义为:“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模式”。

但是对比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与板块周期,虽然二者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缺陷,也使很多学者认为板块周期是对运动训练分期的补充,但是深剖二者内涵,不难发现二者的关系。

二、深入内涵,从内涵发现关系

对比运动训练分期与板块周期的特点,不难看出,运动训练分期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长期训练而制定的一项专项化训练方式,而对于板块周期来说,则是对于解决训练时带来的生理冲突,以解决训练分期中集中周期的训练而带来的生理疲劳导致无法参加多次比赛的运动训练模式。

运动分期训练先期的提出其实是用来改善长期高强度训练带来的生理疲软,但是通过对运动训练的长期观测,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长期高强度训练周期达到能在比赛时一举爆发的效果,但是结果往往不往人们预期一样的发展,后来,经过长期的训练,人们发现将训练周期切断,分为“一般训练”时期、“准备训练”时期以及“专门训练”时期,这些周期划分出来之后,还在里面划分大周期、小周期。早期的训练运动分期理论要求基础以及竞赛中周期贯穿整个分期运动训练中,也就是说,运动者的身体机能在这一整个时期都是出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板块周期并不是其他领域的新发现,而是运动训练分期中的中周期的一个特殊时期以及深化,周期板块的应用,有效的解决的运动员身体机能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以及高密度的比赛。

三、深入发展 从发展确定实践

不管是一个业余的运动项目爱好者,还是一个专项职业体育运动参赛员,对于运动锻炼以及训练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方法及偏爱。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规划,从业余体育运动员到职业体育赛事参赛选手,都应该采用运动训练分期进行体育锻炼及训练。然而,对于专项选手来说,由于近些年比赛项目及内容的不断变革,如何适应变化莫测的赛制改革从而在比赛时先发制人一举夺下冠军。首先,应该深入研究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使传统理论结合新式比赛,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比如,运动训练分期原理的制定并不顺应参赛选手的年龄呈上升趋势而做出相应的变化,相反,它一直以一个平稳的趋势贯穿于整个体育训练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自己把握强度,找好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平衡点。再来,由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一直指导着运动员围绕一般训练、准备训练以及特殊训练、大周期、大周期等时间点训练,无疑会造成运动员身体机能高度疲劳等情况,在实际情况中,运动员应该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一直沿用的理论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也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做好协调。

综上,就运动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而言,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运动分期训练原理贯穿于整个运动员训练的过程,而板块周期则是运动训练分期周期中一个特殊时期以及深化,是对运动分期训练周期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补充的一个板块。

四、结语

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的意义。传统的训练方式以及方法对运动员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正确应用运动分期训练原理以及板块周期,不仅是对于运动员个人而言是有益的,更是对国家的体育事业以及国家实力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4

关键词:运动训练;主要分歧;分期理论;板块理论;全年均衡安排理论

1.“三大理论”相关基本介绍

1.1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运动训练学学者马特维耶夫教授,他首次提出此观点是在1964年他的博士毕业论文“运动训特练分期问题”之中.随后于1977年出版了<运动训练原理》一书,成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经典著作.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也被称为是”经典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它的核心是发展“竞技状态”。此外,还谈到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这一理论把发展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其次,把训练大周期作为发展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接着指出了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发展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还有”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左后总结出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随着运动比赛环境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成功实际运用实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1976年蒙特利尔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击退美国军团[1]。我国由于继承了前苏联的这一运动训练方法,所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事业也登上了世界之巅。

1.2“板块训练”理论

板块训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学者维尔赫尚斯基教授。他在1985年他的著作《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观点。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对象仅仅针对高级运动员,而不是其他运动员。②强调几个原则:生物学成分优先;专项身体训练优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可能性和完善在比赛条件下有效利用它的技能优先原则;负荷叠加原则。③特殊术语:训练大周期;当前适应潜力;长时间延迟性训练效应。④重点是训练大周期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板块A(基础阶段)、板块B(专项阶段)和板块C(主要比赛阶段)[2]。它的实践运用是在维尔赫尚斯基教授所在的前苏联国家链球队的训练。至于效果如何,目前记载文献较少,尚未定论。

1.3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

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学者邦达尔丘克教授,这一理论由他最先提出,不过相关记载稀少。我们总结孙海平教练给刘翔实施的这一训练方法可以得出它的主要内容具有以下几点特点:①内容比较完整;②结构比较稳定;③内容安排很有节奏,方法手段注重顺序;④训练过程循序渐进,训练强度不断提高。⑤高于实战强度,逐渐向比赛量延伸。[3]具体的实践运用就是刘翔的训练和比赛,众所周知这是一个现代化训练过程安排方法的成功典型案例。

2. “三大理论”的主要分歧

2.1 适用对象不同

分期理论主要适用于各种运动员(有一定基础就可以),而板块理论只适用于高级运动员,均衡安排理论也是如此。

2.2 适应的比赛模式不同

分期理论适用于奥运会等世界重大赛事,以四年或两年为周期,(尽管它也有中周期和小周期的划分,可效果有待检验)。后两大理论主要是随着现代比赛模式的确立而诞生,更加适用于全年多比赛包括一些商业化比赛等模式。

2.3 训练内容重点不同

分期理论强调基础训练,而板块理论注重的是专项化训练,均衡理论则是以强度作为训练重点,“以赛代练“。

3.“三大理论”之我的见解

经过本学期马老师教授的运动训练课程学习,以及课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的自主研究,我得出了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3.1我赞同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观点

不是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我确实比较倾向于接受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得出此结论不乏我对自己少儿时期运动经历的回首深入理解。2012年至2014年是我在郑州河南省体工大队接受专业训练的两年,这期间我经历了以一年为单位的两次训练周期,真可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两次浴火重生般的夏训冬训给我积累了可以一生收益的人生财富。身体素质练习,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以及专项素质都是以一定周期循环往复科学安排的,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练,十年后在马老师的课上我恍然大悟,找到了它的科学依据。正如徐本力教授研究得出的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生长周期和运行规律,安排运动训练也要从客观规律出发[1]。

3.2我对维尔赫尚斯基教授的学术行为持双重态度

我的态度既有赞成又有批判,赞成的是他敢于创新,勇于向权威挑战,随着时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和经过研究的新理论成果。反对的是他偷换概念,对前人研究成果全盘否认的极端行为,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学术道德缺失和品德不端,从而对其研究的理论成果持疑问态度[2]。

3.3我认为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有一定局限性

邦达尔丘克教授提出的“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非常适用于现代比赛模式,比如刘翔,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典型例子。但这种训练安排方法很受项目局限(主要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项目),我认为如果是技能主导类项目则不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3.4三种训练过程安排方法应该结合创新

当今世界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我们提倡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大理论不能孤立于其他系统而独立存在,而应该结合互补,各取所长,根据运动员和实际比赛情况具体灵活地加以合理运用,并创新出适合我们不同运动员自己的训练过程安排方法。(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姚颂平.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 体育科学,2012,05:3-11+33.

[2] 姚颂平. 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4:3-10+20.

[3] В.Н.普拉托诺夫,姚颂平.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3:67-78.

[4] 林卫国,周锦琳,王红英.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2:262-265.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5

一、讲究序列,提高效率。

学生对作文规律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遵循着由局部到全局,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规律。根据这个认识规律以及“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中学议论文写作也完全可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由浅显到深奥”的序列进行训练。

(一)“由局部到整体”是内容范围逐步扩大的训练序列。

所谓“局部训练”,从内容来看,是单项训练;从篇章来看,是片断作文。如多角度立论、论点的表述、论据的选择等环节的训练。而所谓“整体训练”,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对议论文写作从题目的拟定、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合理安排篇章结构的全方位的作文训练。

1.局部训练

局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突破议论文写作中的单个环节。在训练中,要注意诱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这一训练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真正地使学生掌握并熟悉这一环节。比如在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多角度立论时,首先应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对整则材料作全面的思维聚焦。其次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尽量开拓思路,扣住材料的本质意义进行多角度立论。最后指导学生揭示出材料的社会价值,作为最佳的立论角度。

例:下面一则材料,可从哪些角度立论?

一位顾客在一家商店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这显然是制作标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售货小姐看了标牌有错误,不敢作主,便请来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言回绝。顾客毫不让步,连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不为所动。最后总经理出场了。总经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定夺:按标价卖!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提示:要写好多角度的材料作文,关键是选准最佳角度。这则材料若从顾客角度考虑,可有以下几项立论:“机遇属于敏锐的人”(A);“成功需要据理力争”(B);“如此便宜不该占”(C)。若从制作标牌工作人员的角度,可立论为“粗心大意危害大”(D)。若从总经理的角度,可立论为“错误也是机遇”(E)——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商店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那位总经理将错就错,极其巧妙地为自己商店树立起良好的恪守信誉的形象,给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显然,上述五个角度以(E)最佳,(C)项次之,(A)、(B)分别只扣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材料,(D)项过于肤浅平俗。

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论应准确、新颖、有意的原则便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一个好的论点需要有准确可靠、充分典型的材料证明。所以,紧接着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论据的训练。选择论据,又涉及到材料的引述、对材料的分析等环节。如果这些环节突破了,论点的表述也就水到渠成并顺理成章了。同时,为下一步的整体训练打下了基础。

2.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它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整地合情合理地表达某种观点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的基础应是局部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许多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大多重视整体训练,而轻视或忽视局部训练。依笔者愚见,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还是按“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为好。其实“整体训练”和“局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训练”中不断发现作文的缺陷,从而又不断地进行有重点的局部强化训练,相互推进,达到提高整体写作水平的能力。

由“局部到整体”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范围积极进行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二)“从浅显到深奥”,是内容不断深化的训练序列。

由于“内容”通常指文章表达的宗旨(观点、中心、主题)和所使用的材料,因此“深化训练”实质就是针对前一作的浅显的宗旨、简单的材料,更换成后一作的较深奥的宗旨、较复杂的材料,然后训练。如此进展不断,就形成内容深度上的训练序列。

策动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序列训练就在于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或材料),那么,必然会使学生陷入无米可炊又不能不炊的尴尬之中。因此,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应布置一些内容浅显而学生熟悉的题目进行训练,逐渐加深。

在培养学生掌握给材料议论文写作技能时,我是按照培养“评述说理─引申说理─辩证说理”的能力进行序列训练的,此训练体现文章内容上“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

1.评述说理

评述说理,就是根据材料提供某一件事、某一个生活现象、某一种思想言论或某个故事等,联系现实生活讲明道理。评述说理的能力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从议论对象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2.引申说理

引申说理,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能力,是评述说理的进一步深化。它把笔锋指向社会实际,使文章内容扩展,中心突出,涵义加深。引申说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联想和想象。

3.辩证说理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6

关键词:长春市 体校 后备人才 培养现状

1.训练情况和体育专业理论学习情况

1.1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设专业项目的情况

调查表明,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设的专业项目呈现以下特点,吉林体育学院舞蹈学校和吉林体育学院北亚拳击基地属于单一项目培养学校所以主要开设了体育舞蹈和拳击;吉林体育学院附属中专则根据附属于体育专业高校的办学实际开设了几个比较普遍的体育专项;长春市市体校则根据服务体育竞技的原则和开展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开设了体育专项。

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设的体育专业理论课呈现以下特点,吉林体育学院附属中专、吉林体育学院舞蹈学校和吉林体育学院北亚拳击基地由于都是依托高校办学,所以体育专业理论开设较多且系统,有利于运动员的继续深造和以后就业;长春市市体校开设的体育专业理论课主要是围绕运动员训练开设。

1.2专项训练与体育专业理论课所占课时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从事专业训练时间占三年总学时的百分比,不包括放假期间的集训。从中不难看出专业训练时间占到学生的学业时间的不到一半,但这也说明体育运动学校重视训练。

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专业理论课占三年总学时的百分比。从中不难看出各体育运动学校对体育专业理论都很重视,这说明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让学生知道所以然,不让他们盲目的训练,而且能够和教练交流科学训练。

1.3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满意度情况

调查表明:对目前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总量,11%的教练员认为科学;87%的教练员认为比较科学;只有2%的教练员认为不科学。可见,现行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总量还是比较科学的。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只有21%的教练员认为运动员能很好地执行了训练任务,而79%的教练员认为运动员执行训练任务的情况一般或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52%的教练员认为是由于运动员身体状态造成的;36%的教练员认为是由于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缺失导致的;12%的教练员认为是运动员心理状态导致的。

2.文化知识学习情况

2.1制定文化课开课的情况

调查表明,吉林体育学院基本上按照高中理科生课程开课的,而且加入了一门特色课;吉林体育学院舞蹈学校、长春市市体校和吉林体育学院北亚拳击基地均开设了最基本文化课,对于运动员的知识面的扩展有所阻碍,不利于今后运动员的深造和就业。

2.2文化课所占课时情况

调查表明,从四所运动学校文化课课时所占的总学时的百分比不难看出吉林体育学院附属中专比较重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其他三所就是按照大纲完成基础教学要求,不利于运动员的升学深造和就业。

2.3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对待文化课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均不满意当前自身具备的文化水平,仅54.31%的学生能正确对待“学、训矛盾”做到学训并重,以学为主,其余学生均以训为主,更有甚者放弃学习,想通过全身心训练成为专业运动员。对于业余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关系问题上,61.87%的学生认为运动训练阻碍了文化学习,其原因主要在于训练时间较多、运动量大,造成身体疲劳。19.55%的学生认为两者无影响,28.78% 的学生认为运动训练有助于文化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学生进行业余体育训练动机的调查中,有62.95%的学生最初的训练动机是为考大学奠定基础,另38.78%的学生则想通过训练进入高一级运动队从事专业训练。进入体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有57.55%的运动员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而高达62.95%的运动员则想经过系统训练成为世界冠军,运动员的这种训练动机极有可能使其放松对自己文化学习上的要求,进而加剧学、训矛盾冲突,这一现象说明运动员对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的兴趣明显倾向于前者,绝大多数运动员对待学、训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够正确。因此,还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端正运动员对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一致性的认识,协调学、训矛盾。

2.4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评价运动员上文化课的情况调查

调查表明: 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评价运动员上文化课的情况,87%的教师认为运动员能够按时上课,13%的教师认为运动员不能按时上课;3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上课不能够认真听讲,6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上课能够认真听讲,30%的老师认为运动员上课能能够认真听讲且积极回答问题;2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不能完成作业,8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能够完成作业,3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能够独立完成作业;2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课下有询问有关文化课知识,8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课下没有询问有关文化课知识;6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缺少应有的人文素质;4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具有写作能力;6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能够独立查阅资料能力;80%的教师认为运动员具有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富学新,姚静辉.人性发展与中国体育制度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7(2):37240

[2]张志.探索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2005(5) :36237

[3]郭经宙.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2):18-20

[4]李宗浩.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19(3):629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7

1 新中国各个阶段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 

黄汉升在《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中对时间段进行了划分,起初阶段包括1949年至1959年;探索体育教育阶段包括1960年至1966年;停滞且缓慢前进阶段包括1967年至1985年;逐渐发展前进阶段包括1986年至1997年;快速发展阶段是1998至今。下面就对这几个阶段进行一下简单的探讨。 

第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体育教育体制并不健全,国家急需高级人才,所以大量培养了足球、篮球、体操等专业研究生。由于体育训练多,学校体育为主,如,小学体育工作、共产主义教育、体育教育、体育教学等,都充分说明了这段时间内体育教育训练学多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要发展方向[2]。 

第二,1949年至1959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一方面,这个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大自然成对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关注飞快增长,学校体育由此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插入致使我国局势动荡不安,国家迫切需要建设国防、军事教育,由此进入学校教育,以军事训练为主。而体育教学所需要的老师数量增加,国家对体育教学资格加以重视,因此,体育教学成为该时期的热点[3]。 

第三,1960年至1966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1961年八字方针的提出,使国家经济飞快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体育的发展,不再以单纯的军事训练为主,竞技类活动蓬勃涌现,人民群众觉悟提高,体育运动不断普及,使得这段时间内对运动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视。学校体育建设和体育教学是重心。而竟技体育从项目和技术水平两方面进行研究,将工作重心放在运动训练上,并提出游泳、帆船体操、骑马等运动项目,而运动训练逐步加强,科学的运动训练成为所研究的重点问题[4]。 

第四,1967年至1977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受到革命冲击,文化急剧被破坏,生产力遭受创伤经过不断努力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然后才得到恢复。这也让国家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开始狠抓教育技术,这带来的成果还有有效的,经济水平得以稳定发展,在这个经济基本保障下又开始大量借鉴国外模式吸取国外优秀经验加以运用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并进行两者对比加以研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五,1978年至1996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问题。邓小平发表讲话,提出培养体育教育事业方面的杰出人才。江泽民题词“发展体育运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些都足以说明了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更加重视。与此同时并投入到行动当中来,大力发展体育教育训练。 

第六,1978年至1996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其实国民身体健康素质一直备受关注,它关系着我们生活健康质量,不仅对个人有益,对国家更是重要。而此阶段最表现的更为明显,由此学校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更加注重,在教育体育学科方面的教学体制方法进行优化这让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第七,1997年至今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热点问题。竞技体育的研究热点是人才备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以竞技为中心的奥运战略。对国家队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其具有高水准可持续均衡发展的能力。另一个热点则是普通高校课程,将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在教育中培养优秀的人才并加以备用。当然运动员的训练也是落不下的,也应用科学的手段方法进行训练。 

2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特征 

综上所述,分析不难看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教育训练学随时展研究热点也与之对应,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呈现越来越多姿多彩局面,不再是单纯练身体,而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应用到这项事业中去,并且将这项事业投入到全民之中[5]。(2)汲取国外优秀经验,不再只是从宏观上进行综合研究,而是更加细化各个项目细节,真正做到落实好每件事情,对于众多分支科目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而且教育尤其在学校之中,更为明显,改善学生体质,使教学成果更加科学规范化。(3)自1978年以来,体育界提出的教育训练学理论,为体育教育事业开拓了方向,指明了前进道路,推动了训练学科的发展,为培养我国大量的优秀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6]。 

体育教育学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即在体育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研究体育教育规律是如何发生的,这便体现在体育教育功能的培养方面,从社会的现状及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则,紧密与心理学理论经验成果相联系,并以认识论为理论基础预测其发展趋势,体育教育本质是指体育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体育教育学首先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体育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人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科对人的发展所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在如今我国愈加繁荣富强的发展下,体育教育训练学会随时代潮流发展出更新的内涵。 

随时展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日渐成熟,不论从教育体制的编排,还是从人才培养的方向,都展现出了不凡的成绩。当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素质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理论片考核内容第一方面有分析与评价我国目前的体育概念问题;第二部分是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的关系。考核要求了解体育概念的演变,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与体育概念分类的知识,明确体育本质的知识。要求,认识体育教学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与特点,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过程的主要区别。考核内容由,体育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及其作用,体育运动训练方法创新途径。 

综上所述,随着21世纪的到来,大国竞争愈演愈烈,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方面可以看出,文化所占的重要性大大提高。所谓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与民族素质的竞争。如此看来,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教育普及程度高、范围广,才能使全体文化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璐,李克良,夏重华.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术科课程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为例[J].冰雪运动,2015,37(3):35-41. 

[2] 罗建章.试论当前体育教育训练学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体育时空,2015,57(2):36-57. 

[3] 刘义峰,赵赟昀,关辉.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3):58-63. 

[4] 谢晓飞.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36(9):179.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8

一门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是学科确立的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定义是一门学科存在的基础,又是一门学科发展的条件。研究对象决定该学科的基础、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可以说,明确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学科性质是一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将原体育学中的11个二级学科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由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组合而成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这标志着体育教育训练学首次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在体育学学科体系之中。作为一个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分化,也是其所属三级学科的“母学科”,对其所属三级学科的研究起到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研究还相当匮乏,特别是对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学科规范方面的系统性成果不多。因此,分析界定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对于该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这一称谓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第一次出现,它是体育学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由此前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及运动训练学两个二级学科合并而成。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以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活动作为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换句话说,体育教育训练学源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其建设和发展也依赖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它是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维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关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知识体系,对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给出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本定义: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通过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和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

黄汉升(2003)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研究体育领域中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一般规律的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旨在通过对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指导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育人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与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1]

综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历史演进、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中有关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表述以及黄汉升教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下的定义等各方面信息,体育教育训练学可以定义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问题的学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换言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两大领域,涉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对象、内容、方法、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

2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围绕我们的物质世界及其在人的意识中反映的形态。研究对象不依我们的意识而存在,根据研究的目的进行选择并组成认识的客体。[2]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研究对象决定该学科的基础、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可以说明确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

研究对象的界定既不能过于宽泛、抽象,也不能过于狭隘、具体,要在抽象与具体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界定研究对象的前提条件。

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1997年版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研究范围变窄。因为,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理论一般相对于“事实”而言,是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其基本要素是概念和解释。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中,还有大量的现象和问题不属于理论与方法的范畴。同时,除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是否还有具体的理论与方法。因此,这种表述不太严谨。

王晓东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逻辑起点是运动技能教育。[3]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但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历史和现状中,并不能推导出运动技能教育是学科的源头,也不能成为联系学科各范畴的关键点。显然,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还把体能训练(或身体素质训练)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和工作内容。

黄汉升教授(2003年)从矛盾特殊性的视角出发,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针对体育教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独特的运动矛盾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体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科学问题。[4]本研究更倾向于黄汉升教授的观点。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5]从科学分化出的学科其最终的目的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美, l?劳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它必须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科研人员基于特定的科学知识背景和特定的认知目的而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或疑难。[6]因此,本研究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但这一界定仍然存在过于宽泛之嫌,因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都是非常大的概念,它们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手段或途径,而这些手段和途径必须通过一定形式的身体活动或锻炼行为来完成,而这些活动和行为恰恰是通过一个个运动项目来完成。

转贴于

由此,我们给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个更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即:运动项目教学与训练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为什么前面加一个“运动项目”作为定语·首先,任何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展开,都离不开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无论这个项目是奥运项目,还是非奥运项目,是西方的体育项目还是东方传统的项目,是正式的运动项目,还是自发的锻炼方式,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换句话说,没有运动项目就没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离开项目谈教学、训练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多数院校是按照运动项目来划分专业方向。研究生们在各专项的教学与训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第三,在一些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著中,研究内容也多以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为主。

3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

3.1 体育的本质

3.1.1 体育概念的整体观

关于体育概念和本质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历经百年,仍然没有定论。

早在1917年,毛泽东就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的本质以及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的分析。他指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他还倡导,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7]在这里,毛泽东把体育看作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世纪70年代起,各种争论继续,概括起来有几个重要的观点,一个是教育说,即体育的属性是教育。美国的《韦氏大辞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个有用的公民。”前苏联《体育百科全书》(1963年版)也有类似的界定:“体育,整个来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的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本领的有计划过程。”任杰等认为,体育在本质上不是一种通过身体而是一种针对身体的教育,他的独特功能是育体。[8]二是社会活动说,认为体育的本质必须从教育和文化两个范畴来认识,同时,体育不仅具备生物学特征,而且还具备社会学特征。[9]三是技能说,例如费尔辛(1967)和齐柯勒(1968)的定义认为,“体育是把运动作为一种技艺、科学和有意义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费尔辛)” ;“体育的普遍定义是作为志愿和有目的的人类运动的技艺和科学。(齐柯勒)”[10]。第四,生活说。卢元镇认为,虽然有一部分体育技术从生产劳动技术移植而来,体育也可以作为传授劳动技能的辅助手段,但是体育的本质是属于生活的。[11]本文同意第二种观点,即体育是一个大的概念,给它下定义既要有符合定义的逻辑,又要结合当前的体育实践,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臆断。体育界的前辈熊斗寅先生在1996年给体育下过定义: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12]本文基本认可这个定义的基本内容,但该定义过于强调了体育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现代体育对于社会、国家的价值和功能,同时,作为一个定义,内涵过于具体,外延相对就会越窄。因此,这个定义是不完整、不全面且过于具体的。本文给体育一个新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3.1.2 运动是体育的核心

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运动”,人们常常把体育和运动放在一起,那什么是运动,体育和运动的关系又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运动是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在体育领域,运动一是泛指身体活动的过程;另一个含义是指体育的手段,其中包括各种游戏和专门的运动项目。在辞海中,运动是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机能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13]可见,运动既指称锻炼方法又指活动项目。

在体育学者的眼中,体育和运动的关系同样密切。李宗浩认为,只要是体育,必然离不开身体运动。没有身体运动的体育和体育离开身体运动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称身体运动为体育的核心手段。[14]唐炎等认为,“运动”是构建“体育”的一个核心要素,用当前广泛流行的博弈论话语来说,运动是体育的“关键加入者”。[15]韩丹在研究了1974年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编定的《体育与运动词汇》中关于体育与运动的一些概念后指出,人的运动就是人的运动动作总称,是体育和竞技的行为根本和逻辑起点。[16]还有的学者认为,运动是体育的核心和基本手段,没有运动,也就无所谓体育。茅鹏谈到,运动是体育的资源,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运动客观地给体育提供着生生不息的无穷活力。[17]常先厚认为,国人为了达到强化体能的愿望,从而以各种“运动”作为内容,通过运动达到“育体”的目的。[18]陆作生给体育进行了重新定义: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尽管本文不赞同这个定义,但他把运动作为体育核心部分的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那么体育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即使暂时还不能准确回答,我们也能认识到这(本质)内涵应突出“运动”这一概念,体育不是因运动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吗·现在这些体育活动不也没离开运动吗·[19]

综上所述,运动是体育实践形态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体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手段。可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20]而运动项目是运动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它包含了体育的基本内容,也反映了体育的基本特点。一个个鲜活的运动项目才是体育区别于音乐、舞蹈等其他社会文化活动的核心和根本。转贴于

3.2 体育学的性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体育界对体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和讨论,最终,多数人的意见是,体育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育科学中存在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学科,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21]近年来,仍有很多研究者对体育学的性质进行探讨,有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体育学归于人文社会科学门类下这一定位,指出,体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体育并不是单纯的人体的生理运动的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体运动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现象。因此,以体育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体育学,应归入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22]田野等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的学科群。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运动的人体,因此,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23]

在1997年的《学科与专业目录》中,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具有教育学的属性。

张岩认为,体育学没有自己的核心学科。体育科学体系众多体育学科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散发、辐射至体育领域,与体育实践、体育现象及体育学的经验材料相结合的结果,也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现象的成果。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的这一特点表明,体育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体育科学体系整体上具有跨学科的交叉科学性质。[24]综上所述,虽然体育学的属性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多数的学者认同体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或者是一个系统的学科群。然而,作为一个被众多学科分类体系所承认的独立的学科,体育学的存在一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学科的性质及其体系应该是明确而具体,且层次清晰的。如前所述,运动是体育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手段,运动项目包含了体育的基本内容,因此,与其说体育关注的是人的身体的发展,不如说体育是以运动为核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运动项目来为人提供健身、娱乐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以此为逻辑起点来定位体育才更为贴切,也更符合体育的特点,也正是体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3.3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在学科分类基础上对某一学科基本形态与本质特点的界定。有两种界说学科性质的思维路径:其一,依据学科理论来源或者依据学科功能;其二,该门学科是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实践应用学科·

1997年的《学科与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尽管四个二级学科是并列的关系,但综合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学科属性等几方面特点看,它们还是有性质和层次差别的。

在这四个二级学科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应用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运动人体科学是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医学等在体育领域的渗透和发展。它们显然具有各自母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以武术、气功、养生以及其他民俗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它更多地从民族学和传统学、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当前这三个学科当归入社会科学的范畴内。[25]但也有作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很难说是归属那一门类,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的教育学和训练学理论与方法,且需要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涵盖了其他三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所有理论,更有他自身独特的一套技术和理论体系。[26]总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领域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学科所涉及的各种运动技术的应用性研究、传统体育的人文社会研究和与其它领域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它还具有不同于现代体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以体育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为基础,综合了它们的理论和方法为自己的方法论,并密切联系社会学、生态学、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对我国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它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性的、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27]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除体育教育训练学外的三个二级学科,要么是其它成熟学科在体育学的渗透和深入,要么是运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体育实践中的问题。都不是体育学所专有的、独立的本源性学科。

考察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主要从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体育教育训练学到底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第二,它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第三,它在科学体系中属于哪个层次·

首先,在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多年发展过程中,于1997年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其学科研究范围为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既然是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更接近于教育学的属性。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因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不同于教学论和教育学,它不仅研究教学和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它还研究作为教学内容的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发展问题,而技战术问题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9

关键词:教练员;角色定位;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132―03

投稿日期12006―09―01

作者简介:刘伟光(196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基础理论。

教练员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致使我国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工作潜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本文采用献资料法、座谈法等研究方法,选择部分国内优秀教练员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教练员角色定位问题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及教练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练员队伍素质得到改善,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1 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1.1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运动训练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使运动员具备高超的竞技能力。然而,运动员能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除了自身的运动天赋和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教练员的精心培养。运动训练的实质是对运动员机体不断的改造过程。运动员从启蒙训练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相当长的过程中,教练员主导着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调控,教练员的作用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成绩与教练员的水平是相匹配的。

1.2教练员是竞技体育的研究者随着运动训练的发展,科学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已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运动训练已不再是运动训练几个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有机体。科学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与推广,而实现了运动训练理论的更新、手段方法的改进、运动训练组织安排的科学化、合理化。运动训练实践表明,竞技体育的竞争说到底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是作为运动训练实施者的教练员不能回避的问题。当今乃至未来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其运动训练质量的关键。

1.3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教练员不但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组织和实施者,也是重要的管理者。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形成人与人相互的关系,正确地把握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情况与心理状态,是影响教练员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教练员通过组织训练、指挥比赛、思想工作等大量的外在行为对运动员的身心的影响,最终使运动员达到个人的竞技运动水平颠峰,并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我国现有的运动训练体制决定着教练员工作对运动员赋有全面的管理的职能。由于各个运动队的项目特点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年龄、运动技术水平等存在着差异,教练员必须针对这些方面,充分运用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策划、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管理,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比赛水平的提高。教练员要及时的摄取管理方面的信息,深入研究运动训练管理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是保证运动训练适应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教练员应具备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并使其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在运动训练实践工作之中,这是2l世纪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 教练员应具备与角色相适应的条件

2.1创新的训练理念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教练员要具备创新的训练理念。竞技体育的发展史表明,每当一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标志着运动技术的创新和运动训练理论的更新,都是运动训练领域中的一次革命。科学训练的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训练理论、方法,因此,取得运动训练的成功重要的是具有匠心独运的思维方式,具有突出的超前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了解社会发展对竞技体育的要求,把握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创新的训练理念会带来一系列行为、态度和方法手段的改变,从而实现运动训练实践的飞跃。现代竞技体育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其中技术创新、训练手段的创新、战术的创新尤为突出;同时,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创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这要求教练员首先在训练内容、方法选择上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引导和感染运动员积极思维,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训练方法,提高技术水平。

2.2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教练员成材最主要的因素分别为: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训练与科研相结合、注意学习他人先进的训练方法。由此可见,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教练员能否真正成材是至关重要的,也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发展。教练员工作是一项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复杂艰苦的职业,运动训练活动规律要求教练员多年如一的倾注于枯燥单调的训练工作之中,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身于探索人类竞技能力极限的永无止境的训练工作之中。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教练员做好运动训练工作的首要条件。

2.3深厚的理论知识多学科的综合性是运动训练显著特点之一。做一名优秀教练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教练员的基本任务是指导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主要是一种生物改造和生物适应的过程。因此,运动训练科学与生物科学知识必然成为教练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当然,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社会科学知识在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是衡量教练员角色的主要标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运动训练知识,才能成为训练有素的、能够引导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教练人才。教练员要想将所掌握的运动训练理论和专业技术内化到运动员的心理结构中去,转化为运动员所拥有的运动技术和精神财富,赋予他们训练的动力,都有赖于其掌握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所具备的知识,指导训练实践,这体现出教练员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的获得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做积淀。

2.4高尚的人格魅力 精神境界高尚、德才兼备的教练员,对运动员成长的影响,要比其他人更多、更深远。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运动员是一种训练动力和精神财富,甚至影响到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练员的高尚人格主要体现在事业心、敬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文明程度、是否尊重运动员、对运动员是否公平等。我国女排之所以能有获得5连冠的佳绩,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当时的女排教练袁伟民先生的人格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女排队员们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教练员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运动员、运动队乃至竞技体育事业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

2.5善于学习、思考、研究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使运动训

练理论日臻丰富,而且训练知识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陈旧、老化,被现代知识所取代。同时,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当今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要通过运动训练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在训练中不断的完善与提高自己的运动训练水平,才能推进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运动训练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学习、思考与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找出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

3 影响教练员角色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3.1专职教练员队伍年轻化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优秀教练员成材一般需要22~24年,其中包括10年左右的运动员精力,从开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一般要经历适应准备期、适应发展期、创造提高期和稳定发展期等4个阶段,约12~14年。也就是说,过于年轻化的教练员队伍不利于形成训练优势和潜力的发挥。而根据1999年《体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我国25861名专职教练员中40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64%,显示出现在我国教练员队伍年轻化状态。3.2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25800余名专职教练员中有61.2%具备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有11.5%和8.4%的专职教练员是高中和初中以下学历,而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几乎是凤毛麟角。虽然近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教练员培训制度,但由于主客观原因,还仍然有部分教练员的学历不能达标,而且实际水平与其文凭之间存在明显不相符现象。

3.3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不容乐观 随着竞技体育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入运动训练、国际比赛日益频繁、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对教练员的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挑战。中国未来竞技体育能否快速发展,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教练员能否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熟练的外语来创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我国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结构中,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显得尤为薄弱。通过座谈了解到,教练员对自身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缺乏足够的可以驾驭现代运动训练的信心。

3.4部分教练员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随着竞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相继制定了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用以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其主要目的在于极大地调动广大教练员的积极性,发挥教练员的训练潜力,提高竞技体育效益。但是仍有少数教练员学历、职称提高了,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加强不够,缺乏职业道德。更有甚者,把教练员职业当作“摇钱树”,严重影响了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4 实现教练员角色职能的主要对策

4.1教练员的学历教育应追求高效,避免流于形式首先,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中的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承担教练员学历教育的主要单位,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朝着适应教练员职业要求方向发展;二是撇开经济利益,在招生渠道上使生源的质量得到良好控制;三是多方面疏通关系,拓宽渠道,将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输送到教练员队伍中。其次,加大教练员培训的管理力度,避免函授教育中“混文凭”、“要文凭”、“送文凭”的不良风气,充分利用岗位培训的机会使教练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4.2大力加强以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外语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一方面,高等体育专业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函授教学内容中可增加计算机和外语的学时;另外,应鼓励教练员学习计算机理论、技术和外语,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

4.3建立相应等级的教练员培养体系 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要突出教练员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直接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目标服务的教练员,其战略构想可以考虑培养多种类型的教练人才。

4.4构建科学化的教练员考核系统对教练员实施定期考评,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教练员管理也要注重科学化。因此,应将教练员的德、勤、绩、效全部纳入所构建的考评系统中,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对于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将在晋升、晋级、进修、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引进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意识,加强教练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结论

1)教练员的职责、工作特点以及与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定位,那就是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是竞技体育的研究者,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

2)教练员应更新观念,具有高度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训练理论知识、创新素质、善于学习、思考、研究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等条件,使之与自身的角色定位相适应。

3)目前从我国教练员队伍结构看,存在队伍年轻化、学历水平低且与实际水平不相符、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不容乐观以及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问题,成为限制教练员角色职能发挥的因素,需要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