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集锦9篇

时间:2022-04-13 07:24:11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1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不忘初心 中国梦 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不忘初心就是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引领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11月阐释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6年7月“七一讲话”重点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时刻“不忘初心”。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愿望的推动下,逐渐走上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民族复兴。从器物救国的洋务运动到制度救国的百日维新、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再到观念救国的新文化运动和,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直到期间,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随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了不忘初心和实现中国梦相结合的伟大历史征程,民族复兴的实践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党从成立之日起信奉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用以探索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三个历史阶段作出了三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次历史飞跃,显示出蓬勃生机。今天,党领导中华民族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不忘初心、逐渐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讲话勉励我们要从过去的他信转变到今天的坚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让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重新信心百倍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最高纲领、基本纲领和政治路线的统一是党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机制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通过党的最高纲领、基本纲领和政治路线的统一来实现的,也是通过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发展、确立与重新确立和继续发展来实现的。1921年党的一大提出要“宣传共产主义”,1922年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基本纲领则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为实现最高纲领所制定的具体纲领,也是不同时期党的政治(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具体化实施,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时刻坚持最高纲领、基本纲领和政治路线的辩证统一,既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又注意要脚踏实地地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基本纲领和政治路线来渐次达到最高纲领的要求。把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实现党的基本纲领的奋斗过程中,把远大理想置于分阶段实现党的各项具体目标中,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虽然期间出现了不少偏差、甚至错误,但基本纲领和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基本上是有步骤地向最高纲领不断靠近。今天党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布局与“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尽早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初心

在发达国家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初心,而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中国共产党是在后发国家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初心。按照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在本世纪中叶的实现,中国预计将结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实现近代以来的中国梦,而届时中国梦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就实现或应验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初心。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如果马克思恩格斯这个初心是正题的话,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反题。中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会形成黑格尔所谓的正题与反题环节基础上的合题。这个正在逐渐形成的正反合题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社会螺旋式前进的规律的表现。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创造的中国奇迹有力地批判了。当今中国的重要表现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和执政合法性,不能辩证地看待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用静止、孤立和机械的观点看待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建设,从而最终否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历史说明了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所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是通过实践证明的、不容歪曲的、被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承认的客观事实,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正确选择。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决心在面向未来挑战时将继续不忘初心,勇敢前行。虽然已经取得了光辉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向当前和未来的庄严宣誓。即将实现的中国梦将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逐渐开始在更高起点上更加自信地继续探索共产主义事业、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中国并取得更伟大的成就提供新的伟大历史契机。

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要注重全面从严治党

建党95年来,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一贯保持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不忘初心、领导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1929年针对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首先提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和政治化的命题,强调思想建党的重要性。十报告指出,要通过学习党史,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深刻领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大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搞好党性教育。作为历史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典型,两大决议在两个历史关键时刻通过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运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对党面临的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都作出了正确决议,都促进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都推动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党性教育是思想建党的核心,是保持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十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多次党内思想教育活动并制定了多个党纪党规,通过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统一、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增强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目的是解决好当前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中庸俗化、随意化等不良的松宽软现象。今年“七一讲话”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也将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这必定会揭开不忘初心、全面从严治党尤其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一页,继续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2

一、整体系统把握,夯实基础知识

所谓整体系统把握,一方面是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哪些政治知识要点,要培养哪些政治能力,这些能力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当中有成绩优异的,有学习存在困难的,有水平中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采取“保底不封顶”的做法,一方面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最基本、最一般的要求,而优等生可以“超常发挥”。教师要以《初中政治教学大纲》为依据,突出政治课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结合的特点,对重点内容及知识点要心中有数,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理清初中政治知识的结构,抓住要点,理解含义,夯实政治基础知识。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实践第一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政治复习时也要贯彻这一要求。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政治复习课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练, 放手让学生自己悟,放手让学生自己评。教师在政治复习中应充当好设计者(即提供给学生练的内容选择编制好)、组织者( 即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严密地组织好)、指导者( 即学生复习时遇到疑难 ,教师予以点拨)、检测者(即每一次练习过后,都进行小结反馈, 严格要求过关)。一句话,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复习过程中为他们做好行之有效的“后勤工作”,保证学生不做无用功。

三、政治复习要注意点面结合,难易搭配恰当

所谓“点”,就是整个初中政治教材的知识重点、知识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谓“ 面” , 即全面复习, 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 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同时在政治复习过程中的练习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设计练习题目的难易程度,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感到无从下手,又能使学习优异者有用武之地。

四、政治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注意做到讲、练、评相结合

复习的目的就是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因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1.强调综合

①知识块之间的综合。知识块之间的综合表现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知识(即七年级的心理品质、八年级的法律常识、九年级的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国策)的整合。②知识块内部之间的综合。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通过时事热点问题与课程中相关的知识点注重联系起来,力求得出引申义,然后又回归课本。

2.注重延伸

政治知识的学习,就是运用政治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或筛选一些课外材料、编一些练习让学生去练习,以此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文本是纲

复习的过程不再是重复上课,但是复习仍然不能脱离教材,而是以教材为本,通过补充适当的题目巩固文本上的某一知识点。文本仍然是政治教学和政治学习的根本,它是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的灵魂。

4.熟练

政治复习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更主要的是勤训练,以练代讲,及时进行水平测试,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当然,对于练习还要进行有效的讲评,通过讲评,一方面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弥补缺漏。在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强化以下几点:①训练的命题要符合政治学科开卷考试的要求和特点。②讲评试卷组织答案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不能死抱“参考答案”、死抱参考书,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指导学生能针对不同题型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把握解题思路。④要规范解题问题,注意答题格式,重点强化训练。⑤在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不能由老师一言堂,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评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以及思维方法。⑥讲评要及时。政治科目一旦测试,教师要组织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以此迅速得到回馈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3

一、注重课堂时效,提高课堂效率

政治学科试题灵活,开放性试题较多,知识覆盖面广,大多与时政紧密相连,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时政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要想答好每一道题必须要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多积累一些时政热点和答题技能作为铺垫,只要前面三个方面做好了,做到了位,无论题目怎样的开放,所选素材如何新颖,它都必然和教材知识紧密相连,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进入复习课阶段,首先要求学生按照“框题———课题———单元”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的枝干。然后回归课本,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枝干”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茂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更好地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对照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并结合大量的教辅资料,找出所学知识的盲点,进行深层次的复习,理顺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融会贯通,夯实了基础知识,在考试中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其次,我还要求学生再次整理学习笔记,理清知识要点,并根据大纲要求区分重点、难点。针对这些重点、难点我会详细地给他们进行讲解,如果在这方面有往年的中考题目,我还会结合题目进行联系讲解。这样,这些内

容会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即使课后很久也不容易忘记。

最后,加强基本理论的复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简称考纲)是初三思想政治课总复习和初中毕业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每个考生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复习及把握内在的联系。

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考纲,熟记一些重要的观点,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

二、把握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大都以重大时政、社会热点、最新材料为背景,从不同角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问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定期收看新闻类节目、看报纸来了解国内大事或身边发生的事,关注国计民生。并利用学过的政治知识去分析,以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而且,我每天都看早间新闻并及时告诉给学生。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和学生一起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与举措,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与考点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如抗震救灾、2008年奥运、三农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修宪问题、祖国统一、藏独问题、上海世博、住房限购、物价上涨、国际局势等等。将以上或近期出现的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做成知识板块,进行专题讲座,然后找出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针对热点问题试着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组织答案,同时对每个热点问题能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启示等,达到知识的活学活用。

三、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沉着应对考试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4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的混乱局面。大纲提出的‘“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力求“精要、好懂、好用”,教学要“提倡启发式”等,在拨乱反正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这个大纲比较粗糙,而且带有明显的“左”的余味,如一再强调‘“政治标准第一”等。1980年,就这个大纲进行了修订,在许多方面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大纲的面貌,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的要求。

第五次是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宗旨是“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大纲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重要性,第一次从素质教育及培养“四有”公民的高度来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的中还增加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的要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大纲明确规定“不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考学生,只考运用能力”;删去了逻辑知识部分;规定了190篇基本篇目作为考试的范围,其他篇目各地可以相机处理,这就为实行“一纲多本”创造了条件;为适合教材编写‘“一纲多本”的需要,大纲还删去了关于教材编排规定。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这个大纲虽然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正式”的大纲,但是鉴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到1990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修订本。主要修订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二是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大纲把原来“教学目的”中关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移到前言之中,并第一次提出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然而,这个大纲仍然是个过渡性的,语文教学迫切期待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第六次是1995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义务教育性质和任务的理;解以及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新的认识。与建国以来所颁布的几个大纲相比,它在内容上和框架上都有一些新的特点:(l)终端性鲜明。与以往大纲初高中合编、内容以高。中毕业为“终端”不同,这个大纲以初中毕业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因此有了初中语文独立的、明确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比较具体,容易操作。(2)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例如:它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列入了教学要求,把能力训练列入了教学内容并作为核心部分,对汉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作了一些调整,还第一次把课外活动列入了教学内容等等。(3)注意了导向性和灵活性结合。在导向性方面,一是强调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重视了语感和语境意识的培养;三是强调了思路分析和表达方式的探究。此外在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语文课外活动、注意思维能力训练、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方面,也都有鲜明的导向性。同时,大纲还注意了灵拓性,即给予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必要的、灵活处理的余地。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是与初中大纲配套的。根据这个大纲编写的教材,1997年开始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普通高中试验,2000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这个大纲吸收了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了许多新的精神,如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表述 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第一次 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要求,还对语文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个大纲规定,语文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

第七次是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 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颁布。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征求意见稿)》,2000年3月,“试用修订版”出版。这个大纲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教学评估、教学设备5个部分,外加2个附录组成。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大纲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则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 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 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过去的大纲相比,新大纲有很大的进步,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教学要求也具体化了,有的还量化了,如要 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默读速度为每分钟5OO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O万字(其中文学 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字等。“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两部分是新增加的,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估依据”等。两个“附录”分别是《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老师可补充推荐)》。这些都是富有创意之举,和历次大纲的修订相比,这是变动比较大的一次。

同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与初中大纲配套的,所以在基本结构上是一致的,只是要求更多也更高一些了。如“教学目的”的要求是“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再如,阅读一般的现代文的速度要求每分钟不少于600字,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OO字左右的文章等。3个“附录”分别是《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实词150个,虚词 18个)、《古诗文背诵篇目》(古文22O篇、诗词曲50首)、《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教师可补充推荐)》。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5

[关键词]公民教育 课程发展 回顾 展望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11-0145-0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社会的逐步兴起,如何通过公民教育课程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已有的公民教育课程研究文献中,学界主要聚焦于当前的改革进程,少有历史观照下的问题透视。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初步探讨1949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阶段

公民教育是一种以广泛性、基础性为特征,以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为前提的培养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其内涵与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受不同时期国家建设以及方针政策的影响,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按照其表现出的不同典型特征,可以区分为六个不同的时期,即过渡阶段、改造阶段、革命阶段、恢复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改革阶段。

(一)过渡阶段(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切均处于新旧转型之中。最早规定教育方针与任务的文件是1949年颁布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首次提出了针对全体公民的道德规范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① 的公德。”同时,还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均有保卫祖国、遵守法律,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应征公役兵役和缴纳赋税的义务。”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纲领》规定基本义务的承担主体为“国民”,但是基本权利享有主体却只是“人民”。《共同纲领》将权利赋予了“人民”而不是“国民”,这反映出公民权利主体内涵方面的缺失。一旦阶级斗争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任务,公民中的很多成员就会因为被划为人民的敌人而不能享受权利。这为以后中,我国公民教育的消失埋下了伏笔。总之,《共同纲领》在界定公民与国家关系时,突显公民的义务主体性质。自此,以“五爱”为主的社会主义伦理规范以及强调义务与责任的价值取向,成为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中的主旋律。这一阶段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 取消了政府时期小学专门设置的综合性公民教育课程“社会”科课程以及每日的“公民训练”活动课程。

2. 中学新开设了“政治”课程,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3. 高中设置“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以及“共同纲领”,强调宪法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等公民教育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分析、批判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发展并规范了校外社团活动。[2]

4. 小学没有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进行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强调各科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国民公德的培养。[3]

(二)改造阶段(1953-1956年)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需要用法律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专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权责主体来看,《宪法》不再使用“人民”的概念界定权利主体范围,而是规范地使用了“公民”这个概念,扩大了享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从有关的条文数量看,公民基本权利有11条24类,公民基本义务有4条5类;从条文内容上看,《宪法》首次提出了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和经济上的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该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充分肯定表明了国家的性质和公民的地位,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平等成员关系,确立了公民作为国家权责主体的地位,为公民权利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奠定了合法性基础。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强调为了使宪法“能够为全体人民所熟悉、遵守和掌握,我们必须在过去全民讨论宪法草案的基础上,把系统的经常的关于宪法的教育,当作今后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宪法的各项规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4]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在《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对群众开展民主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监督国家的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健全法制,开展法制教育。”这一阶段,民主法制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加强了中学宪法教育,增加公民意识内容。1954年宪法颁布后,教育部发出《关于对中学及师范学生进行宪法教育的通知》,要求“全国中学及师范学生对宪法精神,均应有一般的了解。”1955年,将高三年级“政治常识”课,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课,其课时一度较之原来的“共同纲领”课增加了一倍。教学内容中渗透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内容。[5]

2. 淡化了初中的革命教育。随着社会形式变化,初中三年级的“中国革命常识”课改为了“政治常识”课,加强了政治基础知识的学习。[5]

3. 降低课程难度,减少内容重复。“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课由于理论性过强,并且其内容与“历史”、“地理”两科多有重复,故改为“社会科学常识”课,教学内容以社会科学常识为主,减少了抽象理论知识的份量。

4. 倡导社会活动。在小学阶段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6]

(三)革命阶段(1957-1976年)

在1957年到1976年的20年中,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为“反右”、“”以及“”等各类政治运动所左右,先被削弱,后被取消。

实际上,1957年公民教育课程一度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当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对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做出了新的构想。这是自1949年以来,培养公民的理念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国家课程文件中。该文件建议从初一到高三建立完整的政治科课程体系,以培养“一个社会主义公民所应具备的品质,以逐步养成自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强调政治知识的学习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须有的教育”。例如, 可在初一、初二年级设立“具有公民品德教育性质”的“青年修养”课,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公民。”初三和高三则可分别设置“政治常识”课和“社会主义建设”课,以国家、社会制度和当前任务为主要内容,但深度和广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螺旋上升的课程组织策略。[7]

然而,这一课程文件刚刚颁布就受到当时反右斗争的影响,而没有来得及推广和实施,各年级政治课很快就改为以反右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随后,在“”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自此,“培养劳动者”在很长时间成为中小学校教育宗旨,公民的概念在各类政策文件中不复存在。1962年,对“阶级斗争”作了扩大化、绝对化的论述,导致“阶级斗争”成为中小学校课程的核心内容,公民教育内容几近消失。在1966年到1976年的“”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受到极大破坏,中小学公民教育被完全取消。

(四)恢复阶段(1977-1984年)

这一阶段,随着政治上“拨乱反正”的逐步深入,各方面工作经过整顿和恢复,建设走上新的发展轨道。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立了要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为公民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并为其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1982年,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强“宪法和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道德的教育”,第一次提出了包括“公民权责教育、公民宪法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系统的公民教育内容。同年,新《宪法》修订完毕,它突显了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广泛规定了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权利,强调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内容方面,新《宪法》具有两个鲜明特征:首先,条文数量大幅度增加,基本权利达到19条27项,基本义务有9条9项;其次,条文不仅保留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增设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等项目,并把劳动权与受教育权也确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部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的标志,也是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民教育的根本依据。

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学秩序走向正常,公民教育课程得到了全面恢复,并且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恢复了中学政治课,强调了“五爱”为主的社会公德等公民教育内容。

2. 在小学开始设置思想品德课,强调“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8]

3. 加强中学宪法学习。1982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大、中学校根据本身特点学习新宪法,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养成遵守、维护宪法的观念和习惯。[9]

(五)发展阶段(1985-1994年)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 198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法制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法制教育要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重要命题,这对推进公民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 党和政府明文规定,培养“四有公民”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198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教育目的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初步基础。”[10]

2. 小学思想品德课除了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外,删除了阶级斗争的相关内容,增加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宪法与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内容。”[11]

3. 1949年以来,小学四至六年级第一次设置了综合公民教育课程“社会”,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2] 各地推出多套“社会”科教科书,这些教材大都体现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爱国意识、法纪意识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内容。“社会”科在内容组织上考虑到了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强调了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的同心圆组织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则突出了参观、访问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4. 建国以来第一次在中学尝试开设“公民”课,强调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13] 1988年,《初级中学〈公民〉改革实验教学大纲》颁布,开始在一些地区逐步推行“公民”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强调公民权责教育和道德教育,突出了民主的观念。

5. 强调了广泛性和先进性教育的统一,突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养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教育的重要性。1990年,国家教委指出:“要坚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近期的共同理想,将来还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引导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14]

(六)改革阶段(1995至今)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培养现代公民的诉求更加迫切。1995年,重申了培养“四有公民”的主张,引发了全社会一场培养“公民意识”的大讨论。此后,我国每年出台的政府报告和决议均反复提出要重视公民的培养。后来,更是从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公民。”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强调公民主张自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并且坚持公民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阶段,特别是自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进入改革时期,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对小学思想品德课进行了改革,相关内容合并到了综合社会科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之中,初中阶段则开设综合社会科课程“历史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社会”等课程的基本性质,均定位于公民教育,从而首次形成了自1949年以来以培养公民为核心目标的从小学到初中的完整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

2.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打破了传统的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管理。必修课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只有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才准毕业,体现了普遍性的要求。选修课的开设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和选择性,适应了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差异性的需要。

3. 受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概言之,新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确立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与公民价值观一体化的课程目标,构建起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加强了公民基本道德的要求,突显了权利、民主、平等以及自由等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强调了收集信息、批判反思、参与社会生活等现代公民技能,积极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合作教学、反思教学及对话教学等,努力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机制,提倡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以及评价主体互动化。

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未来发展规定了方向。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加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公民意识教育,促使公民教育目标从培养消极的公民转变为养成积极的公民,成为公民教育课程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

二、当前公民教育课程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建议

近20年来,我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缺乏公民教育的历史传统,加之各种社会原因,致使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尚存在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要促进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程体系与结构的调整。

(一)主要问题

1. 课程定位模糊。

1949年以来,政治科(思想政治科)和思想品德科成为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养成特定的意识形态、认同特定的政治群体和政治权威,并且向学生灌输特定的伦理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被明显地窄化为国家认同、权威认同与服从的义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民教育课程中有关意识形态的内容大幅度缩减,而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则变得相当广泛。新课程改革以来,政治科(思想政治科)、思想品德科以及社会科更是主张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健康发展、心理成长等等,这又使得课程内容不断膨胀,几乎无所不包。然而,公民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意味着它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必须要与其它类型的教育有所区分。如果将其它教育的内容不加删减地全部都包容到公民教育中去,通通放入公民教育的理念架构里,公民教育课程就会由于缺乏中心而流于空洞。

2. 课程体系不完善。

新课程改革方案一方面对原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造,即在初中的“思想品德”与高中“政治”课中增加公民教育内容,但它仍然奉行一种分科形态的公民教育课程,其背后蕴涵的理念是把公民教育看作对已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充实;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又借鉴西方国家推行公民教育的经验,增设一体化的综合社会科课程,即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分别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社会”等综合社会科课程,以推行和加强公民教育。这种课程设计旨在兼顾继承与借鉴,增加现实层面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突显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整合思路不清晰,造成了各门课程定位模糊、课程衔接欠缺以及内容重复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弱化了各科公民教育的责任。

3. 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教育方针上,我国不同时期颁布的各项政策文件分别提出了“培养劳动者”、“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四有新人”以及“培养四有公民”等多项目的,但是,这些提法均未将培养公民置于基础的、独立的地位,不能起到统率目标体系的作用,这自然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茫然。[15] 此外,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规定只是比较抽象的“课程目的”,而非具体的“课程目标”。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该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会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以及“参与现代社会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缺乏具体的阐释与深入的分析、设计与陈述,直接影响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周密性。

4. 课程内容不平衡。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但是,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之间缺乏适当的平衡。如果说新课程改革以前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忽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形式单一枯燥、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话,那么现在的课程内容则讲求面面俱到、缺少公民教育理论架构的支撑、充满琐碎的知识点、缺乏合理的组织要素、往往聚焦于具体事例和低层次技能,而忽略了高层次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具体建议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持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未来的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突显政治教育定位,拓展公民教育视野。

公民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概念,公民教育理论架构的核心是“公民资格”这一反映国家权力与公民身份之间制度关系的概念。[16] 因此,公民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如果失去了这个定位,公民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们必须明确其政治教育的课程定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传统政治生活相比,那些由生态、文化等议题引发的行动现在已成为公民参与的普遍形态。为了使现代政治理想更加紧扣时代脉络,公民教育课程应该拓展视野,借助社会科学的丰富材料呈现出当代公民资格所嵌入的历史脉络,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来审视个体与政治之间的应然关系。

2. 整合相关课程,厘清课程体系。

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从学校教育的全局出发对政治科和社会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调节。具体来说,小学和初中阶段宜采用“社会”作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统一的社会科名称,设定完整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将历史作为时间线索,把地理作为空间支架,全面整合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养成基本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高中阶段则采用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提炼公民资格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公民地位、权责以及实践的认识与理解,形成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政治态度与技能,培养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这样既可以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层次不清,使各门课程目标明确、协调发展,又能照顾学生的认知发展特性,突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公民教育重点。

3. 明确教育目的,细化课程目标。

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目的有多种提法,它们各有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但适用范围有别。我们认为其中能够普遍适用于中国全境和全社会的当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公民”。较之培养“接班人”、“建设者”,培养“公民”是全方位、全层次的过程,具有广泛性和持久的适用性。[17] 与单纯强调公民个体的行为对国家的依赖性与服从性不同,“新型公民”孕育着时代内涵:“有理想”坚持公民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结合;“有文化”强调公民拥有丰富的知识基础,能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等角度思考问题、做出理性判断;“有道德”关注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公共事务所遵守的道德准则和公共生活规则,促使公民首先是道德权利的主体,同时也是道德责任的主体;“有纪律”要求公民了解各种法律规定,具备遵纪守法的意识,还要知晓如何通过正当的程序和渠道参与政府决策,积极争取和扩大公民权利,推动国家法制建设。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公民教育要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课程目标体系,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公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4. 精选课程内容,合理组织要素。

面对丰富多彩的内容,要在有限的课程容量里,深化公民教育主题,就要求公民教育课程必须精选知识并加以合理的组织。首先,依据公民资格的内在逻辑框架,建构起公民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公民资格意味着特定民族国家的成员身份,这要求课程内容应突出民族情感和负责任的国家认同;公民资格体现为完整的公民权利和责任内涵,这要求课程内容应重视公民权责教育;公民资格寻求公民的积极参与以保障权利得以实现,这要求课程内容应注重培养积极参与、理性负责、批判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其次,依据公民教育的内容特性,确定合理的组织要素,将课程内容从简单的陈述和罗列转变为有效的组织,使课程具备整合性和连贯性。一方面,提炼公民教育的关键概念,作为组织要素纵向地排列课程知识内容,统整纷杂的事实信息,并依据年龄特点,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概念,不断深化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以争议性问题为中心要素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辨别或澄清有关争议所涉及的各种价值取向,并在解决问题争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在决策时所涉及的组织和程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高水平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Joan Geralyn DeJaeghere. Citizenship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Australia: New Meaning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3.

[2]中学暂行规程(草案)(1952)[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小学暂行规程(草案)(1952)[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2001.

[4]人民日报社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人民日报[N]. 1954-9-21,(1).

[5]关于制发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的通知(1955)[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课程(教学)计划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关于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命令(1955)[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课程(教学)计划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7)[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2)[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刘英杰. 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0]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8)[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2001.

[11]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1986)[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2]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自然\社会\常识\卫生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3]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1986)[G].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R/OL](1990-4-13)[2007-05-8]gov.省略/fagui/Law/15/law_15_1208.htm.

[15]黄甫全. 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1999,(12).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6

[关键词]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策略研究

一、探索高中政治高考复习策略的意义

高考各个学科的复习是任务繁重、环节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重要章节的知识要点。因此,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还要加强综合知识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大部分地区高考复习采取的都是三轮复习方式,但是效果甚微,很多学生在完成了多轮学科复习之后,学习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对高考试题题型进行分析可知,主要包括新颖的选择题型、现实创意的主观题型等等,高中教材基本囊括了各类试题的答案。由此,高考政治复习更需要注重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真正提高,在高考中能够把握机会,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

二、高中政治高考复习策略构建

1、注重高考考试大纲

在高考之前,学生要对政治各个知识要点深刻理解,理清知识结构和脉络,才能够充分发挥、应付高考。无论是政治教师还是学生本身,都需要正确理解政治学科的考试大纲,由此才能够真正掌握政治课程知识要点的内涵,明确知识要点之间的区别于联系。政治考试大纲是高考出题的有力依据,政治高考试卷试题内容基本能够涵盖考试大纲中的大部分知识要点。因此,对政治考试大纲的正确理解,能够为学生在高考时分析和解答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2、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首先,学生在原有的政治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强化知识概念、原理理论的记忆,保证能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政治基础知识。其次,要多遍阅读政治教材,注重提高阅读教材的速度,有利于在高考中快速阅读,节约大量思考和解题时间。最后,基于宏观角度将政治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梳理,把握答题的正确方向。按照这种复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构建政治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使政治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学会灵活应用。

3、灵活安排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高考政治复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种复习方式强调的是在短时间之内记忆大量的知识要点。因此,应该将专题复习穿插于日常复习中,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在第一轮政治复习中,将热点专题内容穿插在其他知识要点的复习中。例如:在复习货币汇率变动、货币汇率升降等知识要点时,将“人民币是否贬值”等相关专题内容补充复习,使学生学会分析人民币稳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穿插式专题复习,能够使学生加强巩固政治基础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4、了解地区实际问题

政治是具有社会时代特征的学科,因此,高考政治试题内容必然会与地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目前,国内外热点政治事件问题,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等都是高考政治试题囊括的重点。在政治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了解近期国内外和所在地区发生的时政事件,并且与政治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紧密连接。例如,学生高考所在地区的一件普通小事,很有可能会与国家经济发展或民生问题有关,教师应该围绕事件找出相关材料,使学生充分了解事件过程,发掘事件与政治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高中政治高考复习注重地区实际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2011年河南省高考政治学科真题作为案例加以研究分析。

真题1(2分):

2010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题2(6分):

材料:弘扬敬老美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河南省正在实行“快乐万年精神关爱行动。”同学们认为,我们不仅自己要做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还应号召更多的人践行敬老美德,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的氛围。

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6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只有道德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得尊严。——爱因斯坦

由此可见,河南省高考政治试题从社会角度出发,关注河南省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设计高考政治试题。因此,高考政治复习中,学生应该加强了解本省和所在地区的重大时政事件,掌握重大事件与政治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在高考中正确把握解题方向,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刘艳.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分析及复习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7

关键字 初中政治;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54-02

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初中政治复习初探进入到中考复习阶段后,社会政治复习课就很难上,而这一轮的学习和复习又决定着中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复习非常重要。笔者就此谈谈自己所做的一些探索。

1政治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

复习的目的就是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因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一,强调综合。①知识块之间的综合。知识块之间的综合表现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知识(即七年级的心理品质、八年级的法律常识、九年级的社会发展、基本国情)的整合。②知识块内部之间的综合。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通过时事热点问题与课程中相关的知识点注重联系起来,力求得出引申义,然后又回归课本。其二,注重延伸。政治知识的学习,就是运用政治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或筛选一些课外材料、编一些练习让学生去练习,以此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三,.文本是纲。复习的过程不再是重复上课,但是复习仍然不能脱离教材,而是以教材为本,通过补充适当的题目巩固文本上的某一知识点。文本仍然是政治教学和政治学习的根本,它是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的灵魂。其四,熟练。政治复习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更主要的是勤训练,以练代讲,及时进行水平测试,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当然,对于练习还要进行有效的讲评,通过讲评,一方面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弥补缺漏。在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强化以下几点:①训练的命题要符合政治学科开卷考试的要求和特点。②讲评试卷组织答案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不能死抱“参考答案”、死抱参考书,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指导学生能针对不同题型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把握解题思路。④要规范解题问题,注意答题格式,重点强化训练。⑤在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不能由老师一言堂,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评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以及思维方法。⑥讲评要及时。政治科目一旦测试,教师要组织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以此迅速得到回馈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2认真复习基础知识, 讲出知识的规律

首先,政治的考题从大体上可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书。课本的前言、后记、正文、注解都要读。全面掌握知识点,切不可留有知识死角。其次,要下工夫将未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弄清楚,求得明确要领原理的准确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和意义。第三,将概念、原理纵横梳理,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网络结构。第四,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清楚、准确的“图景”。其次,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3注重方法,实现复习系统化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8

一、读――读透教材

这是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基础。在复习中应要求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及结论性段落反复读,深入钻研,吃透精神,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引起所学知识的再回忆,再认识,再提高。为理解和记忆创造前提条件。思想品德课的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都有自己的中心,教材的其他部分都是围绕中心展开的。在读透教材时还要处理好正文与辅助文的关系,充分利用教材中名人名言与知识链接等辅助文。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处理好正文与辅助文的关系,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辅助文,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要求他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即眼睛盯着教材;“口到”指嘴里念着课文;“心到”即思考有关的问题;“手到”即在重要的地方做记号。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管齐下,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理――深入理解

这是复习的关键。深入理解是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在进一步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所以,复习要让学生在借助例证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双基”知识,要善于自己提出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要加深理解,才能增强记忆。

三、疏――梳理知识

这是复习的手段。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是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掌握的重要措施。为此,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从知识的纵向、横向两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采用知识系列图表或知识示意图表形式,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线、结成网,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四、准――准确掌握

这是复习的重点。对教材的基本概念和观点,要准确掌握,这是复习参考的基础。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准确,把握牢固,才能运用自如。倘若对“双基”只是模糊不清,似是而非,那就谈不上理解说明,判断分析,辨别是非,比较异同。所以,复习的着眼点应该放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准确记忆。

五、练――加强练习

这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一环。适度的练习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消化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和过程。为此,要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多侧面反复高效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在“练”中懂,“练”中用,在“用”中会,才是真会,只有在练中记,才能记牢。

六、联――联系实际

这是复习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复习中要注意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及理解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这也是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根本所在。

初一政治复习提纲范文9

关键词:中考历史;高效复习;策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已经多年。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打破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这意味着中考改革已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体现了中考正渐渐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其中。这种新形式的测试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有益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指导学生进行初三复习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正确发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全面落实和掌握基础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基础。由于教材只是实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而《考试大纲》又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用于指导考试命题和复习的依据,这就意味着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不是某一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以,不管历史教材的版本怎么变,我们都应该仔细阅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因为它们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因此,每一年的《考试大纲》下发后,我们都要把它与上一年的《考试大纲》进行仔细比对,以便在第一轮复习时找准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减轻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以下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1.断代史复习法。在进行初中历史复习的时候,我有时把传统高中历史教材的复习法引进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时候,我发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图,呈现出隋唐的兴亡线索,再带着学生分朝代整理考点,包括:隋朝(兴亡时间、经济繁荣、教育制度),唐朝(兴亡时间、盛世局面、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教育制度)。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就能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记忆与运用,而且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也有一定的好处。

2.“厚今薄古”法。按照安徽中考考纲的规定,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占了15%左右,世界古代史占了5%左右,因此,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采取了“厚今薄古”的做法,即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完,这样就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详细复习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3.角色体验法。在复习的时候,我还尝试让学生做“命题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例如,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将它们区别开来,我让他们假设以判断题的形式命题。

命题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命题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命题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通过学生对这样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命题,便能比较全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理解、掌握知识点,使师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提升,让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了“由薄变厚”,掌握了大量信息,但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吸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在第二轮复习时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由厚变薄”。在复习时,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和敏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时把相同类型历史知识归纳起来并形成专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另外,在进行纵横联系的时候,需要教师创设轻松的氛围,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复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但是它仅仅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蚂蚁”到“大象”的过程,你能够整理出这个发展线索吗?然后,我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整理两册书上的知识点,最后我再总结,给学生呈现出一部美国历史,即:“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扫除外部障碍)——南北战争(扫除内部障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罗斯福新政(从危机中恢复)——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大发战争财)——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美苏争霸同步进行——世界头号强国(充当‘世界警察’,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早已学习过的、枯燥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复习中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效复习的目标。

三、关注热点问题,正视历史与现实,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中考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被用作中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因此要注重时政热点,应用历史知识、观点去解释当代问题。最近几年历史中考中都或多或少地考到了社会热点问题。比如,2012年安徽历史卷第16题以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的事件引出希腊文明的影响。这种状况说明中考命题的时代气息越来越强,体现了历史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在复习中要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初三历史复习如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命题思路,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复习策略,即:纵横结合、分门别类、点线面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保质保量,这样,历史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必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