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心理健康的标准集锦9篇

时间:2022-06-19 11:21:37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1

一、新课程标准对改善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目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表现出忧愁,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体育运动能够使人们转移各种不愉快的情绪,行为和意识,从而使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学生常常由于名目繁多的考试,各种竞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学生中这种由于学习或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 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消除焦虑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众所周知,学生处于心理发育阶段,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应激,而体育锻炼恰好能够使学生转移注意力,摆脱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失败,伤病,疲劳等情况,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能使学生提高控制自己,保持心态平衡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三、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体育活动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系列的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际间的交往,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一些团体项目,学生们进行自由组合和分组,其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担任。在其过程中,同学间的感情更易建立和加深,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社会高级情感亦得到锻炼和培养,同时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在互相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群体背景,受认识倾向调节,并且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五、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提出如下建议

(1)努力扩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范围,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目标的实施力度。

(2)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制,体育教师应改变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的认识。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做出明确的规定,在领域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运动兴趣,本校场地,器械等诸多因素开发校本课程,从而达到这些领域和水平目标。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标准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由于种种原因,会程度不同的产生心理问题。从生理上讲,大学生发育开始成熟,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他们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成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度阶段,反映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容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封闭性、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表现为敢于创新,但比较容易空想,不善于克制;既想窥探别人心中的秘密,但又怕别人看穿自己,因而非常容易孤独;自主活动增强,但又容易盲从。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有许多不适应之处,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学习负担和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在这种矛盾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如果心理协调不好,或者心理适应不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掌握自身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协调能力,自觉培养健康心理,克服和消除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严肃而又慎重的态度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切忌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根据一时一事的心理表现,草率判断,认定心理不健康,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心理健康是各项标准的综合表现。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一、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叫做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个人呱呱落地,由软弱无力到能够独立行走,从不知不识到有知有识,其心理行为总是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特点。比如,一岁的小孩子看到父亲生气时,只会感到害怕和不安,而三岁的孩子就会不高兴,向妈妈告状, 10岁的孩子就会直接开口说爸爸不应该这样那样。再如,儿童的天真活泼,青年的朝气蓬勃,老年人的沉着老练,这些都基本符合各自年龄阶段的特点。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基本符合他的心理年龄特征,可看作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则可看作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大学生应该是:热情活泼、精力旺盛、勤学好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承担社会义务。相反,如果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处处依赖家庭,喜怒无常,可看作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二、是否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工作

大学生应该是乐于学习和工作,对学习和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并充满自信,能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从中获得一种满足。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因为学习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喜悦,使他们振奋,这种喜悦之情转而又增加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应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而产生困惑、焦虑、绝望等情绪障碍,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能够想方设法克服和排除。而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正常学习,或者把学习看成是负担,怨天尤人,苦闷失望,其聪明才智得不到正常发挥,可视为心理不健康。

三、是否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称之为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调动自身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高,才能知道过门楣时是否应该低头。就是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能力,才能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项任务。一句话,只有正确了解自己,才能顺利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而自我观念不正确,自我认识不清的人,往往表现为要么自视清高,自以为是,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一旦失败,就怨天怨地;要么自轻自贱,极度自卑,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畏首畏尾,以至于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大学生不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还要能过容纳自己,不因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而厌恶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尽管人们都追求完美,努力发展自己的优秀品质,但仍不能完美无暇。事实上有一些缺陷是无法弥补的,或者只能做有限的改善。面对这种现实,应该安然接受,坦然处之,并找出自己的长处,扬长而避短,走向自己的应走之路。不要因自己的某种缺陷而终日苦恼,自惭形秽,日益消沉,造成心理障碍。

四、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外界交往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应该有正常的交往活动,乐于与人交往,与同学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并在与同学、老师、领导以及他人相处时,采取一种尊重、友爱和信任的态度。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应该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乐于牺牲自己的利益,谋求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从中得到温暖和友情。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能“接纳自己”也能“接纳别人”,才能与人友好相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好、恶以及志趣与追求,在与人相处时往往有所选择。但若走向极端,认为多数人或一切人都不可信,他人皆与己为敌,孤芳自赏,不愿与人交往,不能以诚恳、谦逊、公平、宽容的态度待人,不尊重、不信任他人,总是和同学争执不休,或者贬低他人、嫉妒他人,甚至敌视他人,就会限于孤独之中。这样的心理就不能说是健康心理了。

五、是否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能够适应环境和社会的需要。人作为环境的产物,无时无刻不受环境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需要,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能够合乎规律地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而不是一个落伍者。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范、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或矛盾或违反某种规范时,应及时抛弃或修改自己的计划,消除不良欲望以谋求与社会的一致,而不应逃避现实,自我封闭,或一意孤行。那些为了实现个人欲望而不惜采取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妄想强求的人就会成为越轨者,必然严重影响自己健康心理的发展。

六、情绪反应是否正常

情绪反应正常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适应和改造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健康的人中枢神经系统总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况,即有适度的正常的情绪表现,不为消极情绪所驱使而导致行为异常。情绪反应正常一般表现为:(1)有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无论是喜怒哀乐都有一定的原因或对象。(2)反应强度能和因其他的情境相适应,遇到强烈刺激应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反之,则不应有强烈的情绪反应。(3)情绪反应能随情境变化而转移。若情绪反应过度或不足,该喜不喜,该怒不怒,某种情绪反应不能随情境变化而变化,就可视为情绪反应不正常。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平衡和协调的,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当然,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显得情绪低落,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比较快地重新适应,不会深陷悲哀之中而不能自拔。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评价标准 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心理问题的凸显,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标准是对心理状况健康与否进行评价的依据,它关系到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和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的制订, 对于提高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心理健康状况标准进行了讨论, 但由于心理健康状况标准问题涉及面广且复杂, 学者们迄今仍没有形成共识。

1.构建心理状况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及其争议

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状况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标准。本文从医学、社会学、统计学和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对心理状况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1 医学角度

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学者,把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作为划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心理异常表现有紧张、失眠、强迫症、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学者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异常是某些精神疾病影响的结果,有临床症状或心理病因者为心理异常,反之为正常。

克里丕林等人坚持病因与病状标准理论,他们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异常要看有没有导致异常的原因和是否存在异常症状[1]。

社会学标准与该标准相矛盾。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学者倾向于从个体层面来确定评价心理健康状况,个体的无病症程度、机能发挥程度和成熟程度等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评估指标。而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学者倾向于从社会性层面来确定评价心理健康状况,他们把是否与社会协调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2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学者,主要遵循的是众数原则,把人的行为适应环境的程度、符合社会规范与否作为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违规范,不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者视为异常,反之为正常。

我国黄希庭教授等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5条标准: (1)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4)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2]。

姚本先提出健康的心理应该: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坚定;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格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3]。

柯尔曼也认为,判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要以他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适应,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他对社会关系和社会事件的态度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坚持精英原则的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否定了社会学标准,他们认为,那些少数能自我实现的精英分子,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因而其心理健康标准自然不能以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心理行为为衡量标准。

1.3统计学角度

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遵循的也是众数原则,主要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人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如果个人的行为接近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就被认为是健康的,反则反之。

英国的艾森克和我国的肖孝嵘都主张用统计学标准建立心理状况评价体系,把心理异常看作对正常的偏离,而心理正常是指与大多数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一致。

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用否定社会学标准同样的方式,否定了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另外一个质疑是这种标准存在过于机械、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一是没有数据证明所有的心理特征都完全符合正态分布;二是偏离常态的并不意味都有问题的,存在极端健康与极端不健康情况,而且我们很难将一种水平与另一种水平尤其在临界线附近区分出来。

1.4 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

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遵循的是精英原则。尖端样本统计学原则指的是能自我实现的人仅是少数且位于正态分布的极端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根据自我实现者所共有的那些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他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了11条心理健康标准:具有适度的安全感;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有自知之明;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4]。

罗杰斯提出机能充分发挥型人应该具有:(1)接受自身体验的意愿;(2)对自我的信任;(3)自我依赖;(4)作为人而继续成长的意愿,四种特征[5]。

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与从社会学角度和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相背离。这种标准把大多人认定是不健康的,显然不适合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心理状况测量。

2.心理状况评价体系的方法探讨

目前国内对心理状况评价的方法并不多,其中SCL-90量表是我国在心理健康测量方面应用最广的测量方式。

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量表是Derogatis 提出的测量心理状况的量表,该量表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它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很多研究表明SCL-90能够区分健康人群和身心疾病患者,有很好的区分效度[6]。我国修订的SCL-90版本为王征宇的翻译本[7],1986年,金华和吴文源发表了该量表的常模(1388人)[8],此后20多年以来该量表逐渐应用与各种正常人群,如学生、军人、教师、农民等群体。

此外,以下两种量表在国内有受到部分学者的欢迎:一个是宋伟真和张建平借鉴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编制了《心理健康测量表》,该量表包括3个效度量表、7个临床量表。[9]另外一个是杨坚与龚耀先修订了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其主要用于一般人群的人格评估、心理调查和研究,该量表共有440个问题,内容主要考察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观点等。[10]

3.心理状况评价体系实践中的问题

3.1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1)医学标准

该标准虽然较为客观准确,争议较少。但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适用范围狭窄,主要用于临床筛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对于无此类病因与症状者并不能都被认定为心理健康,但是现实中多数心理障碍和心因性精神病很难查出生理上的器质性病变。

此外,当这些异常症状检测出来时,说明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已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害,会使治疗被动、消极。而且症状和病因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症状可能由不同种类的心理异常引起,而同一种心理异常也可由不同的症状来表现。

(2)社会学标准

该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是,社会环境本身可能是不正常的、病态的,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环境本身存在问题,其不利于在此条件下多数人顺其本性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会导致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发生,如此衡量的心理状况标准是荒唐的。

另外标准实施过程中模糊,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是否适应社会规范、社会环境是否符合社会要求之间无客观的标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同一个人的行为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统计学标准

该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是,可能造成评价有误。偏离常态的人并不都是有问题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很出色的人的行为也可能与众不同,按照统计学标准,这些人则很可能被视为异常,因为他们处在正态分布的一个极端上。另外智力超常的人其智力会显著高于平均水平,这是智力极端健康发展的标志而不是心理有问题的信号。

(4)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

该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是,实际操作中适用范围狭窄,只适用于少数精英分子心理症状的测量。

3.2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SCL-90量表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方面调查是使用最多的量表,因而在此主要分析该量表在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常模没有及时更新,常模自1986年发表至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自1986年发表以来没有建立新的全国常模,随着时间社会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缺乏科学性的。第二,数据分析与解释不规范,SCL-90量表所测得的是个人近1周内的症状水平,但是个人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的心理好坏状态,易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应该仅仅作为后续的评价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在当前实践中,SCL-90量表的使用大都是以结果为定向的,对结果偏重于简单而客观的量化描述缺乏科学深入的分析。第三,缺乏对 SCL-90常模样本和范围的全面认识,1986年建立的常模在今天看来样本容量偏小,也缺少农村和少数民族的样本,且该常模有时间、地区的局限性[11]。

4.心理状况评价体系的对策

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评价体系的理论标准很多,而且争议也比较大,为此,应把各领域的评价标准结合起来动态的看心理状况评价体系。

4.1把医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结合起来,把人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研究相结合。在制定心理健康状况标准时既要考虑到个体本身是否存在心理异常状况,又要考虑到个体的行为是否与社会环境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动态的看待社会适应性,要兼顾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不要盲目的追求适应性,要看到社会环境、社会规范是否是积极健康的,是否是利于人们身心发展的。

4.2要辨证的看待统计学标准与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这两种标准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局限,这就提示我们在制定心理状况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个体的身心特征制定不同的测量标准。

4.3统计学标准内容可以兼容医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这样便于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制定指标因子时要坚持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尽量减少主观参与,坚持发展和相对性原则,我们在有无异常症状的基础上,还要看他偏离常态的程度有多少,原因以及这些异常心理和行为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可能危害如何来进行综合判断。

4.4我们应该在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标准的理论依据下,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因为大多数评价方法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状况,结合不同人群的思想状况将评价方法进行本土化改进。现在国内广泛使用的SCL-90量表问题颇多,其改进的对策如下:第一,该量表在内容制定上要遵循上述理论标准,并对不同的群体、不同年龄段个体制定不同的评价因素;第二,要建立新的全国常模和特殊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常模,提高测量结果的科学性;第三,在用SCL-90量表测量心理状况时,可以同时运用宋伟真和张建平编制的《心理健康测量表》和杨坚与龚耀先修订的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来综合评价个体某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学诗、李国蓉主编《当代心理卫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黄希庭, 徐凤姝. 大学生心理学[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437-439

[3]杨志稳,刘 毅.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再思考 [J ]. 云南电大学报,2005,(3):52-54

[4]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几点思考k[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43

[5]吴智育,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J ]. 哲学研究,2009,(4):58-61

[6]Schmitz N,Hartkamp j,Kiuse G H, et al. The Symptom Check-List-90-R(SCL-90-R): A German validation study.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0(90):185-193

[7]王征宇.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5

[8]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9]江光荣,柳峮峮,黎少游,段文婷.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86-591

[10]余志核,周敏. 不同人群的心理测查(CPI-RC)结果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80-482

[11]杨合俊,王海燕,努尔古丽·依米提汗,等. 查多民族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2-313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评估标准 工作成效评估

一、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的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的性质、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及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判定。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开展,各省市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本研究针对国内12个省市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状况、工作成效评估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对这四个标准细化,如机构设置又细化为:领导重视、有工作计划、设心理咨询室、有基本设备、专项经费五个指标,按各指标完善程度分别记分,具体方法为:在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中若无某项指标就记为0分,若有某项指标则按标准中提到过、标准要求一般、标准要求较完善、标准要求完善分别记分为1分、2分、3分、4分。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包括领导重视、工作计划、设心理咨询室、有基本设备、专项经费五项指标,根据各省市的资料对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各省市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上海、浙江等地比河南、陕西、吉林对“机构设置”这一标准的要求要高;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都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12个省市中除河南和南京外都将有心理将康教育计划作为机构设置中的一项指标。在上海学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纳入了学校总体规划。在心理咨询室建设这一指标中,上海、南京、大连、浙江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专用电脑、办公桌、电话、收音机等,还需配有图书、各类心理量表等。而北京、武汉、河南、陕西则未将心理咨询室建设作为一项评估指标,;此外,上海明确规定“学校财政预算中又有满足工作需要的专项经费,且确保经费到位。”而在南京、大连、吉林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中并未将“专项经费”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有专兼职教师、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团队干部培训四项指标。如表2所示:上海、广东、北京、南京在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标准中的得分要求比其他地区高,其中广东省将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分为三个等级,要求各镇以上学校有“a级证书”教师一名以上,中小学以上学校至少每校有“b级证书”教师2人;60%以上中小学有“c级证书”教师3—5人,校长、主任、团队干部基本上都参加过培训;在有专兼职教师这一指标中河南、陕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中只提到要有专兼职教师,但没有人数限制,其他10个地区都对专兼职教师的人数有各自的限制;武汉、大连未将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评价指标;此外,在全体教师的培训这一标准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每年都举行1—2次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教师团队化建设方面,南京要求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而天津、陕西、重庆、浙江的教师团队中主要是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状况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包括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咨询室定期开放、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对家长和学生的讲座情况、有无研究课题、家校之间的沟通情况、心理档案的建立情况八项指标。如表3所示:浙江、广东、北京、南京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状况这一标准中得分较高。浙江省除要求学校更具专项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节外,还对心理辅导课的内容作了校本课程的要求;北京、上海等地则只要求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节的课程,天津和吉林则未将这一指标纳入评估体系之中;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上海、南京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的宣传活动,并设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上海、广东学校还开办了心理健康教育网,并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进行网络咨询及维护更新。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比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包括有定期的工作总结、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学校有无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记录、是否重视校园心育氛围、是否重视教学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并为其他学校提供示范作用。如表4所示:各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取得成效的评估都不够重视,天津、重庆、河南、陕西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标准中提出重视校园心育氛围;重庆、武汉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有实效性。除此以外,各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有咨询记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教学实效性、产生社会影响并为他校提供示范作用这几项标准都没做出要求。

二、从评估中体现的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1.评价标准差别大

从地域上看,各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各有不同,评价标准也因地而异。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都分布在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城镇农村等西部偏远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极为缓慢。

2.教师队伍的评价标准仍需完善各地并没有对学校交流学习提出明确的指向性引导,对教师的进修和培训的具体要求也依然未作说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中人员较少,充当着孤家寡人的角色,且心理健康教师本身就比其他教师相比要面临更多的烦恼,解决更多矛盾,更容易有职业枯竭感。除了心理教师自身要积极的自我调节外,学校对于心理教师的保护就显得非常必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缺乏全面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由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四项构成,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这一指标,前三项指标受到了各省市的重视,但各标准中的具体评估指标还存在差异,如附表1所示,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中的专项经费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需基本设备这两项指标中,各省市存在差异。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5

一、把握好课程目标统领与水平目标分层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是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这五个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这五个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统领下,相辅相依、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方面,形成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但不同的教学活动内容,对人体产生的效果不相同,而不同的教学活动内容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定,心理健康目标融入其中。那么,在目标统领的过程中,各类教学目标必然依据不同水平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各层目标的分层,使得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和谐的统一,真正通过体育活动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目标落实到实处。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首先,理解目标统领与各层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教学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课时目标)。其次,根据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领域目标(共4条),心理健康水平目标(共22条),以及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的要求(共60条),将这些目标和要求分解到相对应的层次中去:心理健康的水平目标与心理健康的学段目标相对应,再将学段目标分解到学年目标与学期目标中;心理健康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的要求(共60条)与该学段中相对应的学期中的单元心理健康目标一致。当然,这些做法不是一层不变,加以课程标准里水平一中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对其中第1条与第2条不作要求,因此,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增减,从而体现出执行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灵活性。

二、具体的心理健康课时学习目标依据单元目标而定,并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6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模式;构建

1 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状况

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较少,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杨忠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3 个一级指标:第一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包括领导组织和物质保障,这是工作的基础;第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主要指内容和方法,这是工作的核心;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即实效性,这是工作的关键。每个一级指标下再确定若干个二级指标。”。方双虎和姚本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标准、基本设施工作标准、队伍建设工作标准、课程教学工作标准、心理咨询工作标准、心理测评工作标准、科学研究工作标准、评估督导工作标准等。

总的来说,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少,不仅缺乏理论基础。同时也没有实证研究,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在针对作者所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所存在在问题提出的,不具备普遍性。在实际操作中,评价的出发点应该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在事实上更多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绩效进行评价,多以工作量以及奖金来衡量。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的理论方法

2.1 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要素构成了。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

运用CIPP评价模式来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能避免目前研究中基于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的弊端,能突出评价的发展,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高了人们对评价活动的认可程度。有机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对CIPP模式进行改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在具体运用中以CIPP评价模式中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要素为一级指标。根据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以及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遵循评价目标的合理性原则、评价视角的全面性原则、评价效果的客观性原则来制定二级指标。

2.2 第三方评价模式

内部评价方式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评价方式。在一般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上,很多学校通过将学生评教、院系两级督导评价、同行评价、领导听课等形式制度化,从制度上保障教学评价的有序进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无法套用一般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所以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模式,第三方评价模式是指独立于学校及其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的评价,也称外部评价。第三方评价模式,有专门第三方评价机构来执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意见既非行政命令,也非学校自我感觉,而是事实求是、客观公正的状态和富有建设性的意义。”

3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评价指标的设想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评价指标的设想的说明:首先以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要素为基本框架,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其次以第三方评价模式为指导思想,由专门第三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构来执行,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最后根据具体指标的权重给予分数,可通过分数来判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具体指标及分数如下:

3.1 背景评价

(1)评价计划的制定:

计划内容具体详实

计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组织架构:

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

有分管的校级领导

组织定期的教育技能培训

成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小组

(3)规章制度: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有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的计算的执行标准

3.2 输入评价

(1)人员编制: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数与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相应的资质

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比例

(2)场地设施

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场所

心理辅导室软硬件设备齐全

(3)经费预算

学校每年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经费投入

经费使用情况符合预算

3.3 过程评价

(1)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室有固定工作时间及专职人员

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并有保密管理措施

定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

(2)心理课程

开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课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能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开设课程

能普及到全体学生

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3)全面渗透

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教学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活动中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建立与家庭的联系

3.4 结果评价

(1)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有心理健康的知识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求助并得以解决

近三年来,学校无学生自杀、暴力事件

(2)教师专业水平成长

全校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师参与新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参考文献:

[1]梁次红.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6)

[2]梁次红.论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4)

[3]杨忠健.浅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9)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大多是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出发,主要是指关于习惯、人际关系、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协调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等方面。总之,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的提出尽管表述各异,差异较大,但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人格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外协调一致是定义心理健康的基本要义。因此,从操作性定义的角度出发,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适应相统一、平衡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境状态,但是怎样才能测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状态有何标准?从目前现有的针对大学生所设立的心理健康标准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一,心理健康标准更多依照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所制定,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较弱;其二,研究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大多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很少采用专家评定法;其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抽样群体具有局限性,有的研究仅以某一高校为样本,效度受到影响。针对不足之处,下面本文将探讨更加合理的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心理能力

在基本心理能力维度上,评定项目包括安全感、有抗压能力、自主性,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自我认识与接纳。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关于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对于具有安全感和不具有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心理安全感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以致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抗压能力在过去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文献中少有涉及,但随着大学生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抗压力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项目。总的而言,安全感、有抗压能力、自主性,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自我认识与接纳五个要素是大学生基本心理能力的基本反映指标。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外协调适应

在内外协调适应维度上,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人格完整与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这和叶一舵的“二维适应论”相得益彰。内外协调适应也体现了目前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表面上看社会性和个体性似乎是对立的,但其实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因此,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状况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积极地满足自我的基本需要;从外部关系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行为符合规范,能与他人和社会保持一种亲和关系。[1]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情绪情感稳定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和李春荣认为情绪是否稳定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都始于情绪的波动。情绪之于心理健康就像体温之于身体健康,情绪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标,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察觉的外显表现。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角色与功能协调

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个体在领悟和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和障碍。杨光玮等指出,在适应大学生活初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学生内心的要求和愿望与变化了的外界条件,时常发生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使个体心理冲突剧烈,就会引起心理倾斜,产生心理失衡,严重者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2]除了作为普通公民的一般要求外,社会期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并且掌握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期望,以此来指导、规划自己的实践。这基本上体现了大学生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90后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个人思想意识特点及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他们角色功能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生与角色的和谐,体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也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层次要求。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良好的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却令人担忧。《搜狐~麦可思2009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9月报告》指出,54%的本科新生主要遇到了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中,比重最大的是进人大学以后“缺乏学习动力”,其次为“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纪君燕对大学生进行了“您认为以下哪项是大学里最重要的(可多选)”的提问,结果显示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实践,形成社会工作能力”,占总人数的“78.6%”;其次是“学习,掌握大学学习能力”,占66.9%。[3]说明大学生还是十分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的一个基础条件,学习能力的欠缺会引绪和行为问题,因此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李闻戈.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1.

[2]杨光玮,吴建新.大学新生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调适[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8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认为体育锻炼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并针对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一、前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在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问题上,处于接触社会临界点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地被发现,这些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是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着重地分析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几种情绪的积极影响,希望能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锻炼行为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使自己能真正肩负起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一)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中表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且还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美的状态。”这也促成了目前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bio—psycho—social)医学模式。学者张德根据这个“健康”的定义将健康总结为两部分:一是生理健康,即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及有完整的生理状态;二是心理健康,即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他将个体在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总结为心理健康。这也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具体解释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心理问题谈健康是片面的。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尚不统一。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存在极端的健康,因为那是精神的完美状态;而极端的障碍是精神病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殷恒蝉等在阐述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时认为:人们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常常具有完善性,指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学者张长力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要点包括:(1)正确的自我意识;(2)正视现实,适应社会;(3)和谐的人际关系;(4)智力正常;(5)情绪自控;(6)积极的人生态度;(7)人格完整统一;(8)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9)适当满足个人需要;(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它具有时效性、特殊性等等特点,因为人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复杂而又不断在变化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其特殊性,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其处在一个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的时期,对社会的接触比较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确定为5个方面,即情绪稳定性标准、焦虑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性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标准、心理适应性标准。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依据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刘列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归纳如下:(1)热爱生活,乐于学习;(2)情绪稳定,心情愉快;(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4)自知之明,接受自我;(5)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6)接受现实,适应环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要反映的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要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而要获得健康只能是依靠大学生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问题,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小视,2000年诸杰等人对2086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6.99%的大学生心理反应不正常。毕秀淑等人在2003年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得出:有20.3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依次为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强迫、偏执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是比较严重的,在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健康第一”思想已成为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各级学校的指导思想。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发挥体育锻炼特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四、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进行体育活动,从生理上来看,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从心理上来看,能陶冶情操,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早在1993年吕红斌就有了“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可与标准的心理疗法相类似”的结论。这种心理效应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产生的短期情绪效益;二是身体锻炼(physicalexercise)产生的长期情绪效益。国内学者毛志雄、韩旭将这两种情绪效应(moodenhancement)总结如下:身体活动可产生的情绪效益:第一,与于心境状态的改善有关;第二,可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第三,活动中可产生诸如流畅(flow)和跑步者高潮(the13Linnet’shigh)等良好情绪。而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与心理自我良好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有正相关;第二,长期身体锻炼对焦虑、抑郁的治疗作用。从具体的属性来看,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都属于体育锻炼,它们只是体育锻炼中不同的表述,总的来说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降低抑郁

抑郁是一种对不良刺激发生长时间的沮丧感受反应的情绪改变。人们在事业上、情感上受挫折时会出现抑郁,在各种灾害后也会出现抑郁。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是大学生群体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困扰。其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一生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

1990年,North等人对1969~1989年的80个研究进行锻炼与抑郁关系的元分析表明:一次性运动活动和长期的体育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均可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比放松练习和其他愉快活动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这些表明体育锻炼对降低抑郁的作用是明显的,而且适合降低抑郁的运动类型也是比较广泛的。

国内学者曾芊等人在1995年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降低抑郁性的心理障碍效能十分明显。2004年何颖等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论为:16周的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其改善抑郁的程度因锻炼类型和性别而存在差异,采用力量训练和健身操锻炼行为方式的效果最为突出。欧阳文珍研究表明:在集体心理咨询中对大学生进行低心率的运动游戏训练并且辅以理性情绪疗法,是治疗轻度抑郁倾向的良好途径。

因此,可以说体育锻炼是有降低抑郁的作用的,只是利用什么样的锻炼方式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二)缓解焦虑

焦虑是对刺激产生不适当的严重和长时间的恐惧、焦急和忧虑反应的情绪和情感异常。2002年金雯等人研究表明:大强度的一次性运动(75%V02peak)可明显降低状态焦虑。薛林峰等(2004)研究得出:太极拳对学习焦虑的改善作用明显。胡望洋等人(2004)对31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得出:体育锻炼对减少或消除青春期大学生的连续性焦虑是十分有效的。

有一项研究对1960—1989年间进行的104项有关体育活动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身体活动量必须长于20分钟,才能有效地降低焦虑,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但锻炼必须坚持10周以上,才可能有效地降低焦虑,而无氧练习不能降低焦虑。

从上面的资料分析可以发现,有氧运动对焦虑的缓解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在无氧运动对焦虑的作用问题上,不同的学者还是持不同的意见,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去研究分析。总的来说体育锻炼对焦虑是有缓解作用的。

(三)提高自尊

自尊是一种最能反映运动对心理效益的最有潜力的变量。自尊心常被视为唯一最重要的心理良好感的测量指标。

有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对提高自尊是有帮助的,我国学者吕红斌对国外相关研究总结说: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能提高自尊,这种效果至少能持续6—20周,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都可以见到这种效果。1998年赵淑英等对一系列的研究进行综述得出:运动与自尊心成正相关,且自尊心低的人表现更强。杨剑等在论文《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2002年)中总结说道:经28周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大学生的情绪感受性、身体自尊均出现显著变化,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良好情绪体验得到提高。张立敏等(2004)进行一项关于自尊的研究得出:通过3个月的身体锻炼,受试者自我观念的有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与身体有关的自我概念。

体育锻炼对提高自尊的作用是明显的,这是因为通过体育锻炼,锻炼者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情绪得到宣泄,而随着体育锻炼对形体的改变,这种改变应是让体型更加健美,提高人的自信,让一些消极的情绪得到宣泄,使锻炼者的心理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状态,这些无形之中都将提高人的自尊。

五、建议

1.现在我国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国内关于体育锻炼的概念有很多,如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身体活动、健身活动等,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应该统一概念,这对于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36-01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重视,为此,国内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专家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堪忧。

1 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1.1心理健康标准混乱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各地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标准的理解不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不统一,很多教师还把学校规章制度要求以及中小学生行为守则中的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标准。

1.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医学化

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生视为病人的医学化模式,强调的是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有的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只要测验不达标的同学就被视为异类,必须接受学校的治疗,而在此过程中,会诱发学生的自卑感,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疏远和嘲笑。有的学校专门开设心理辅导课,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案例都是偶然的极个别的,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这种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不能给学生心理带来疏导和启发作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具有针对性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

2.1确立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

2.1.1区分好状态与特质

学生在处理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某些事出现情绪波动。例如,某次考试失利,导致某段时间郁郁寡欢。这是一种状态性的问题,是随着时间可以消除的情绪波动。而有些教师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便将此状况视为该生心理出现了问题,这就将原本是状态性的问题上升到了特质性的问题。何谓特质性问题?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固定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才称得上特质性问题,例如某生性格暴躁经常打架或是某生有自闭症等等。要想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教师首先要明确状态性问题和特质性问题的区别,并做到正确处理和对待。

2.1.2明确连续与二分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不能将一个人单纯定义为心理健康或是不健康。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中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不能因为某些心理缺陷而忽视了其人格中健康良好的一面。而且,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要引导学生向好的一面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问题只是程度轻重不同,避免将学生截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类。

2.1.3正确看待正常与异常

学生在青春期极易出现逆反情绪,导致某些叛逆行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是由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的,是这个年龄段普遍会出现的问题,具有阶段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异常问题是指那些不具有普遍性的,或者程度非常严重的问题,如学校恐惧症及某些行为等。

2.1.4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我国现行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依据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而制定的,寻找共性是其出发点。但是,人各有不同,不能因为某些共性的问题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既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

2.2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2.1讲求心理教育全面渗透

所谓课程化,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当作一门课程来设置,由专门的心理老师任教。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心理课的开设对于学生心理固然有好处,但是如果其他课程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也势必会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讲求全面渗透。

2.2.2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目前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存在很大缺陷,它向学生传授的还是关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学科和理论知识,而不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学校不应只是死板的灌输理论知识,更要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2.3从整体原则入手引导

学生的心理出现异常,与其成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时候,不能单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缺陷入手治疗,更要考虑其成长环境等大的因素,力求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例如,对待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不能单纯告诉他学校不可怕,更要探求其患病原因。很可能,他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导致自卑,或者学校有同学经常欺负他。只有从根源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显而易见,国家、社会和学校,甚至家庭都要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统一心理健康标准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万兵,龚丽萍.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初探[J].教育探索,20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