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心理论文

时间:2022-05-25 10:53:41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 大学 心理

大学心理论文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角色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然而,大学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如此关键的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就大学阶段来看,大学生们主要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这三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变迁。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上。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他们对陌生的城市产生消极、害怕的情绪,要适应周围的变化则需要花费一段的时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也让许多大学生难以适应,面对来自各地风格各异、特点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成为了让他们的头疼的问题,人际关系的交往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对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初高中,初高中的学习多依赖于教师,而大学生的学习则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上面,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适应外部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对大学新生所进行的第一课教育。面对这些问题,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的团体辅导培训。以宿迁学院为例,在新生军训期间,心理健康中心会以“和谐班级,你我共创”为主题进行团体辅导培训,这一活动使班级学生意识到班级群体是一个“家”,同学之间是彼此互帮互助的家人,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得到放松,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打开心扉,让同学们和谐良好的相处。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为最终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群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人际关系。大二学生逐渐开始适应大学生活,在此基础上,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人际交往问题。随着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步显露出来,对于朋友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取向,面对宿舍里、班级上性格各异的同学,同学们开始变得不适应或者不习惯,冲突会更加明显,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面对这一问题,高校会举办心理情景剧。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看,心理情景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来访者把自己的焦虑或者困惑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咨询师在一旁进行点评,并借此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治疗,来访者在咨询师指导以后继续表演情景剧,直到最终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而高校中举办的心理情景剧,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让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同学们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把生活中的事情搬上舞台,敞开心扉,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这样,心理情景剧为同学们的个性释放提供平台,台上台下可以进行互动、一起解决,使更多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同时团体辅导以及户外拓展训练,促进同学们能够相互分担、互相扶持,从而共同成长。再次,认识自我。大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了烦恼与恐惧不安等严重问题。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会选择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学院一般会选择开展心理课堂、心理咨询热线又或是心理沙龙,让同学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也会相应地给予咨询与治疗,运用合理健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最后,职业规划。怎样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往往无从下手。职业规划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这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设选修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将职业规划作为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甚至在大二就提前开设此类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为职业规划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份优秀的职业规划不仅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在这个问题上,高校要定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体系,让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同时也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走向成功。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每一个年级段的大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因而,高校的心理健康系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校众多的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以自己专业的理念参与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应当分为以下几种:

(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干部为主。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我们往往会采取团体辅导和咨询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并对高校的心理工作制度、基本的咨询方式有具体的了解。对于全国开展的“5•25”心理健康节,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系统承担着本校的心理健康的重任,教师和学校则是主要的领导者,要善于利用各种主题日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没有深度的认识甚至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要多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主动咨询,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会帮助自己,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朋友者的角色

高校的运行离不开各个学生组织之间的配合,如果说学生会是以行政工作为主,学生社团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基本目标,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则是以建设学生心灵工作为宗旨,同样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可以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在大学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所以,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学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能够相信心理健康机构,信任心理健康的教师,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倾诉、学会倾听、学会减压、学会交往,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帮助。因此,想让学生能够健康地发展自己、学会规划职业生涯,那么我们就需要将每一个来寻求帮助的人当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一样呵护,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合理的建议。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是其中的工作项目之一。例如开学的新生讲座、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等活动,其中都有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影。因此,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好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成长生涯中的关键作用。以宿迁学院为例,在开学之初,我校会让学生做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大一新生对于新生活的适应程度如何,这一做法能够充分地帮助辅导员认识、了解自己的学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辅导员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学生会有哪些困惑、哪些难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涯,更好地树立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地位,这些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生活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必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希望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生活品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促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具备高素质与好心态的人才,这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者:张剑宇 华夏 刘翠英 单位: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大学心理论文:心理健康大学生管理论文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秉承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学生做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形势与政策等教育,保持学生政治时势教育学习不断线;注重加强诚信和社会荣辱观教育,在开学、各种考试、先进评选以及“奖、助、贷”的发放和签订等形式上,积极开展和加强“诚信、励志、成才”教育、义务劳动活动等;针对飞行学生特点和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学生在学习以及飞行训练等方面的压力,成立了心理干预咨询室,建立学校、学生大队、教学小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停飞学生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疾病,使学生保持健康身心,做品德高尚的飞行员。

二、“严”字当头,坚持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意识和习惯,我校坚持把“一日生活秩序”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切入点,着力从飞行秩序、站队集合、作息时间、内务卫生、礼节礼貌、请销假等环节上严格管理。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实行内务评比,不断加大学生执行校纪校规的检查力度,特别在节假日前后,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宣传教育,以严格的行政管理来培养学生严谨的飞行作风。坚持铁的纪律,敢于逗硬,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无视纪律,违犯规定,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措施,制定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分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突出以生为本

服务育人我校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关心关爱每位学生。对学生管理干部提出“重教、严管、善待”的工作理念,要求学管干部做到爱生如子,使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纪律约束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制度逗硬与点滴养成相结合。举例来说,我校新生接收和毕业生转送都由相关部门指派专人到场接送,坚持送生病学生到医院就诊、为生病学生单独制作病号饭、假期专车送学生到车站、为每位学生制作生日蛋糕赠送祝福,为每位学生制作并赠送纪念品(马克杯)等,同时,还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学生们体会和感受到校方的人文关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热情。学生管理工作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也打造高校和谐氛围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作者:孙粟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三条途径的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一个最大的合力。我们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在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者:杨翠碧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纪轻轻,却被家庭和社会寄予厚望,这种厚望也许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也许让其不堪重负。此外,一些大学生还面临贫困、就业、情感等问题困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的学生与老师、学校甚至社会对抗。甚至于,有的学生产生罪恶的念头,最后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实属必要。如果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就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是学生有了问题自己去找老师。大多数高校仅在新生人校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之后就将心理档案束之高阁,不再对资料进行更新,测评结果缺乏系统性。这种管理具有粗放性和随意性,使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滞后,很难针对问题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很多高校也建设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这些高校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普适的,如果过于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诊断功能,就可能忽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预测价值,忽视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忽视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全面的、有价值的、有效率的研究和开发。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一)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专业知识保障2005年教社政1号文件及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这种要求反映了高校扩招的实际和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质量和声誉将受到影响。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已初具规模,这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专业知识保障。

(二)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为心理档案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得到开发应用。目前出现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一般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两种:单机型仍然依赖纸笔测试,将所得的团体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型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实现个人及团体的心理测验、分析统计与评估工作。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师资规模一定的专职师资规模是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学校心理服务人员一般都占一个较高的比例。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日本国立大学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与大学生的比例是1:5000—1:10000,而私立大学则为1:30O0~1:50O0。我国高校一般只有1~2名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000,但是高校为数不少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成为心理健康管理队伍的强大后备军,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要求,经过近l0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已形成规模,而且他们直接面对学生,容易与学生建立友谊和加强沟通,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强化专业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档案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统计归档、跟踪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心理辅导人员必须符合美国人事指导协会制定的标准,一般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具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都受过专业的训练。

(二)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开发

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出单机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2000年王建中开发了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2004年开发出的金海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这些都是单机版的大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便于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但建档和管理不方便。北京心知章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发行“心海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和北京安人测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发行的“京湘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安人软件)”都是网络版,但这些系统重点在心理测试上,不便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归档、管理和操作,且在同时段测试人数过多时,容易出现瘫痪。2008年南昌大学硕士罗亮亮采用Application+XML缓存机制,以XML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开发了一套网页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但这套系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和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三)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价值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而目前许多数高校对心理档案的利用仍停留在诊断和筛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层面,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大致经历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衰退四个阶段。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肇始,详尽、准确的心理档案资料,能够帮助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危机事件,有助于及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档案还有更多使用价值。如法国,学校心理档案的利用更趋于综合化,把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定向、预防、综合。心理健康专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确定未来的教学方向,给家庭提出建议,帮助学生ca我评价。德国学校心理档案除用于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还在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经过长期摸索,逐渐成熟,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四)建立成长性心理健康档案

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也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长性心理档案将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并连贯成一个整体,它包含了个体从幼年到成年各个阶段的资料。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已经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一旦建立,即为终身制,同时材料会不断更新。目前部分大学通过让学生自我描述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早期抚养与教育情况以及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了解其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如果能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就建立系统的成长性心理档案会更全面更真实。因此,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使之系统化,成为个体成长性心理档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香芝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大学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还是“世俗化的教会”。大学是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引导、优化社会心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大学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和优化。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达成社会价值共识,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心理的复杂多变,大量消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转型阶段价值观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迷失的必然后果。因此,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关键是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而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核心内容之一,是意识形态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优化社会心理实质上就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的、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总和,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就是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一个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上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结构,大学更应严格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社会意识理论研究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包括水平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具有朴素自发性、日常经验性和大众普遍性的典型特征。意识形态是意识水平较高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心理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过系统化、抽象化,就上升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心理,使其按照意识形态的理念发生变化,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心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荟萃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优势人才来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社会意识形态,使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出强大的理论力量来引导社会心理的变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讲,大学主要是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大学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心理的优化从根本上看是要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人格的转型,即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感性和理性的构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个体内部心理成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才有望达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负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质、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本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的是本时代最高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观点等往往也是本时代先进精神的代表,在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过程中,这种合规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个体意识、观点等越容易被社会化,从而成为社会心理。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也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人口数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培育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对当代社会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一种是教化育人,一种是环境育人,而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精神为内核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激活作用。积极的文化环境促使大学生人格向更协调、完善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文化环境会抑制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使人格塑造发生偏差。大学生还处在人格发展的不稳定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组织——社会高端文化组织,大学文化建设就是社会高端文化建设,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建设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作者:吕素珍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大学心理论文:论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

摘要: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大学生心理预防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薄弱问题出发,分析了问题的存在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和总结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承受能力 途径 提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低下,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1]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显示,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所

承受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或者说是大学生抵抗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日趋降低。心理承受力指的是个体承受或者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压力源。压力源是引起压力的具体和人事,大致包括非人为的压力源和人为的压力源两种。

1.非人为的压力源及自然逆境。自然逆境给人造成的挫折有时是很严重的,所以心理软弱 者对这种非人为的挫折源无能为力,表现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低。

当然,对于心理坚强者,面对非人为的自然逆境虽然感到天灾不可抗拒,但会另辟蹊径重新开始,在绝处求生,表现出对挫折极强的心理承受力。 例如,伤残人和绝症病人战胜残疾和病魔,顽强地活着、奋斗着,甚至能创造出健康人都不能做出的奇迹。

2.人为的压力源即社会逆境。社会逆境这种人为的压力源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严重的,甚至有些可以置于死地。 与非人为压力源相比,人为的压力源(社会逆境)更难战胜,同样是心理坚强者,在自然逆境面前它能成为强者,但在社会逆境面前,他可能无能为力。所以,面对人为压力源,不少人会变得麻木、冷漠、躲避,这是一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畸变,实际上是一种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弱的表现。

(二)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心理失衡的程度。逆境强度是指引起逆境事物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个体的打击程度;逆境的积累度是指逆境积累的次数;逆境的强度和积累度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是指个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主观和客观不统一引起的心理状态。 每一次心理失衡会产生一次逆境感,心理失衡的次数多了,也就是挫折的积累度增强了,这样势必会造成个体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降低或增强

一般地说,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及心理失衡的程度与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逆境强度小、积累度大、心理失衡的程度不严重,个体对逆境尚有承受能力;相反,逆境强度大、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的程度严重,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会降低即承受不了打击。

另一种情况是,逆境强度大、积累度小、心理失衡严重,会使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降低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是对于神经类型是弱型、心胸狭窄、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或没有目标可追求的人来说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是对于神经类型是强型、心胸宽阔的人来说,逆境强度大、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严重,也会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增强

(三)个体的气质和性格。在人的四种气质中抑郁质的人受到挫折易自杀,胆汁质的人容易轻生,只有相对平衡型的粘液质和多血质自杀者少。这说明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更能容忍挫折,即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

这是因为,从神经类型上看,抑郁质和胆汁质都属于不平衡型,遇到挫折产生负性情绪,平衡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而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其神经类型是平衡型,所以逆境后否定情绪虽然也产生不少,但他们的神经系统自身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使得自身能够调节、抑制这些不良情绪,避免了不良后果发生,表现了对逆境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更是密切。尤其是孤僻性格、依赖性格、脆弱性格、抑郁性格、暴躁型性格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更差。

按照性格的分类;这几种性格都有情绪型或缺乏意志型性格,而不是理智型性格。因为理智型性格的人比情绪型性格的人更受理智支配,会理智、冷静地分析逆境原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对策,因而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而情绪型性格者一切受情绪去支配,遇到逆境后必然产生许多否定情绪,如愤怒、悲伤、忧郁、焦虑等由于情绪型性格的人对这些否定情绪缺乏克制能力和调节能力,必然导致对逆境的承受力较差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德育教育

的一部分,需要一种宽松、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德育过程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评估手段,这个过程需要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2]。因此,如何让成长中的初中生增强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是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

1.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受到的打击都与自我抱负水平的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的设定目标,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而且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就应当及时的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对于远大的目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完成,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逐步提高自信心。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练,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不到位,要么高估,要么低估。因此,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成长要求,恰当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的缺点要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

3.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大学生应当学会多方面收集事件的信息,了解困难的原因所在的能力,这有利于大学生合理的归因,避免归因的片面性,

4.增强对失败的认知能力。失败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失败、战胜失败,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失败向积极方面转化,把失败作为成功的阶梯。

5.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挫折发生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地摆脱失败造成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维护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意志力的磨练。但值得注意的是心理防卫机制容易使人产生自满心理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心理,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融洽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的归属、情谊、认可等社会性需要。因此,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大学生应对失败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1.心理宣泄法。人在受挫时,会产生很多负性情绪,这种情绪靠堵是堵不住的,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合适的场合发泄出来。这种方法一般包括“出气室”宣泄,书写宣泄,向人倾诉宣泄。“出气室”宣泄法是指在专门建立的软体房间内,

对橡胶制品类的物体大打出手。当然作为学生,没有这一条件,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对树木、石头发泄一通,效果也是一样的。书写宣泄,是通过写信、日记、绘画等形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向人倾诉宣泄,则是把自己的烦恼、愤怒、痛苦等向老师、朋友或亲人一一倾诉或大哭一场,以缓解心理压力。一般说来,受挫时由于负性情绪的干扰,个体容易变得思维狭窄、固执、偏激,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而通过适度发泄,情绪放松,则认知恢复正常。

2.注意转移法。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开来。遇到烦恼苦闷之事,可采取暂时回避的方式,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散步,进行体育运动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

3.反向思维法。即换个角度看问题,或从光明的角度看问题。在遇到挫折时,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想,努力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因素,从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生活中自会有“否极泰来”、“因祸得福”之事。

大学心理论文:精神卫生法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后,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和方法。

[关键词]精神卫生法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学生遭遇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或境遇,用常规方法无法有效应对,进而引起急性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失衡或危险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发展性心理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新生入学适应不良、毕业时不能就业、考试不及格、对专业没有兴趣等原因引起的心理行为的异常反应。二是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时,个人因无法预测和控制出现的危机。例如失恋、被强暴、突然得重病或其他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境遇性危机。三是存在性心理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对于大学生来说,例如是考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在国内,两个不同单位选一个,是否转专业,是否发展恋爱关系等存在性危机。新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一、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13年5月1日实施。《精神卫生法》实施后,“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后,大学的心理服务机构只能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只能由专科精神病医院进行。但学校的心理教师和学工人员在发现疑似病例之后,应该告知其监护人,并建议其到专科精神病医院就诊。发生自燃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到了大学阶段,虽然脱离了父母的呵护,但还没有脱离幼稚的孩子气,诸事都需要自己去做,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碰到诸多的困难,自己协调不好,这是他们没想也没考虑到的事情,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心理危机。危机人格理论认为,心理危机还受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影响,容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人格特点有:看问题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质;过分内向;瞻前顾后,情绪情感不稳定性;自信心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等。

(二)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特别是十八大之后,社会日趋开放,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2.严峻就业压力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人数居高不下,这对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3.家庭问题的影响。一是家庭困难,使得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想与人接触、交往,又缺乏勇气,怕别人瞧不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严重的出现心理问题。二是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甚大。父母在教育中只追求成绩,考好大学,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素质培养和健康的人格培养,使得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另外,父母离异、子女关系不融洽,对孩子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4.学业问题的影响。由于大学和高中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大学老师课堂讲授只是抛砖引玉,大多数得靠自己自学,如果学生自控能力不强,而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上网、看小说、谈恋爱等),耽误了学习主业,从而导致逃课、厌学、考试作弊、课程考核不及格等问题,甚至有的降级或未能正常毕业,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5.情感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在心智上还不完全成熟,虽然对人际交往抱有强烈的需求与较高的期待,但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经验,从而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导致分手、自杀等一系列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一)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精神,特别是国家《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心理难关,走出心灵的困境,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十八大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试想没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学生怎么能成才?

(三)丰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需要

危机干预是从国外引进的实用的心理咨询方法,在国外有很多的研究,国内对于心理危机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也不少。本文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关于心理危机的研究内容,以便更好的总结研究经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模式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的是校院班级三级干预体系,有的是学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五级干预体系。同时,加强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使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逐步由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介入,努力做到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干预、早转介、早治疗,有针对性地做好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从而提升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化工作水平。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心灵净化

做到一主二辅。主就是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危机的相关知识。辅就是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都有相似的特点,对于共性的心理问题,辅导老师和辅导专家应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训练等来进行,对于个别的心理问题,就得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

郑云恒(197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心理论文: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突。本文分析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并且提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要素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作为成长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一代人,当他们面对这些难能可贵的机遇和选择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的碰撞和冲突,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及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大学生是我国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群体,大学求学阶段他们所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对于我国整个社会及全民族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多样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的并存,使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加之社会、家庭、就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往往让这个年轻的群体感到困惑迷茫,进而产生退缩及求稳的生存状态。

在当代现存的教育体制中,相对于专业知识层面上的侧重,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则少之又少。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表现出人生无目标、生活无榜样、学习无兴趣,偏激者动辄走向极端。近年来,大学生中因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频繁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其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的角度和方法上,并且存在较大差异。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经过文艺复兴,逐渐形成了从复杂到简单、由繁琐到单一的还原论视角。西方文化的思考方式认为,凡是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化繁为简的手段将其简单化,繁杂的整体可以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将符合逻辑的推理及论证应用到整个思维模式中去,遵循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西方的思维方式所注重的是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可靠的试验方法,通过反思、否定、求真来认识事物。这种否定的思维方式,从深层看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在此之后相继出现的相对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由于缺少稳定的中心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异化,文化断裂、物质丰富,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稳定的依托,以至于20世纪的西方人在精神世界充斥着焦躁、不安和困惑。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化而来,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其中兼容道家等其他思想,对于事物的认知方法是将复杂的事物整体化,应用直觉、实践、经验等方法来认知世界。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多次实践和经验领悟出对于事物的认知。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愈发复杂,其中包含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然也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在这个特殊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社会的多元化及迅猛发展,使处于身心发展转型这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社会环境要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他们往往对于社会背景文化的变化异常敏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冲突对于他们的身心都有较大影响。由于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过渡转型期,人格和思想都在慢慢形成,中西方文化冲击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惑,进而让他们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人是社会性的产物,必须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作为社会产物的人就必须不断进行身心调节,从而减轻社会环境的调整及变化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其顺应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但是这种社会性的适应和调整伴随而来的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平衡,进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并引发心理上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期,各种思潮也充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西方思潮的腐蚀等因素都会使得大学生陷入迷茫、空虚、困惑甚至是压抑的处境中,社会环境要素进行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家庭要素。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这种新的家庭组合模式必然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当代学生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可能影响其性格的塑造和完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家庭的教育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主、平等也慢慢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但是传统中式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导致当今社会一家一个的现状,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望子成龙”的父母心,使得个别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教育要素。中西方文化碰撞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的变化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教育成本的增加、就业门槛的提供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都增加了其负面心理,焦躁、不安、忧虑等负面情绪令他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担心失败,既希望把握机会,又质疑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大的教育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目前,应试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体制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们长期以来都不推行应试教育,但是升学仍然是当前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习惯性的追求好成绩,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好成绩埋头书本之间,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需要,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导致了压抑、烦躁情绪的产生。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对于其观察、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中西方文化冲突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使得现代社会愈发复杂,如果一味的去模仿西方的心理学教育理论,文化差异和局限性会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水土不服,很难收到实效。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但是儒家、道家等主流思想的理论和思维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蕴涵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教育思想,使之与现代社会背景有机结合。这不仅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心理健康的三条标准是: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和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现状的能力。这三条标准也可以理解为: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本身身心的和谐,这三种关系与儒家思想追求的和谐的理想不谋而合。大学生心理教育中,首先可以把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应用其中,鼓励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宽容,把以和为贵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准则。其次,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依据。中庸其实可以理解成为恰当适度,中庸对于调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规范其道德行为准则,防止偏激很有益处。另外,经世致用同样是处理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利标尺。经世致用,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学说,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整体上来说有三方面的论述: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和理想人格。讲得就是在集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价值,明确对于个人私利的态度,培养高尚的品格,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才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这三种儒家思想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工具,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富有极强时代性的话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于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正在处于一个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不安到成熟这个过渡时期中,各种因素往往都可以引导他们走上不同的道路,心理的敏感和脆弱容易让其产生负面思想,进而发展成心理问题。因此,结合我国目前所处的多元化文化背景,想要更好的开展具有中国及时代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强大内心,以不断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研究

摘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浸润式教学通过语言浸润、情感浸润、情景浸润实现知、情、意、行的多重整合,以情感为主线,以艺术性的语言和巧妙灵活的情境创设为途径从而最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真正成为大学生喜爱,真心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浸润式;教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大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和潜能的激发使教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活动,师生间很难产生思想的碰撞。因此了解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浸润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创新模式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探究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使师生可以互换潜能、共同成长。

一、浸润式教学的内涵

“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泡在液体中”“逐渐”。“浸润”则解释为“液体渐渐渗入”,“渐渐发生作用”等意思。浸润式教学的含义是指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氛围,使得教学主体“浸润”在教学环境中,使得教师的知识教学,情感态度逐渐渗透到学生内心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浸润式教学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语言和情感等实施方式,营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渐渐融入到课程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并学会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浸润式教学实践探索

1.情感浸润

情感浸润方式是利用情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很少重视情感因素,把教学局限在固定的知识传授的框架之内。情感具有感染性,可以使师生之间通过情绪的相互感染而迸发出情感的共鸣,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促使学生心情愉悦地接受知识进而领悟知识。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要把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用情感浸润课堂,使情感成为教学的灵魂,使学生在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有效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教材之外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关系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以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等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真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采用情感浸润方式,通过教师之“情”感化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2. 语言浸润

语言浸润是指通过教学语言这一载体,艺术性地组织教学,用语言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自觉沉浸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语言作为师生情感传播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情境及良好的课堂氛围等都离不开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课堂上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引导而实现主动地学习。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明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并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死记定义这样一种模式,很难对课程产生兴趣,就会出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要想吸引住学生,使他们能主动沉浸在课堂气氛之中,发自内心喜欢上心理上课就需要教师掌握语言艺术,用艺术性的语言雕琢课堂。教师可以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语言还要有启发性,阐述问题时不是直接灌输,而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快乐中,从而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会被教师艺术的、情感的、思辨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好的教材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才能传授给学生;再博学的教师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教学语言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也必须通过教学语言才能施展。

3. 情境浸润

情境浸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式。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渲染融洽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潜能。情境浸润的教学方式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学习火焰,变教师外在说教为学生内在需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要巧妙、恰当地设置情境,同时注意把握情境创设的“度”,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而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

教师可以通过亲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感官刺激,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呆板的知识变得生动和丰富,使学生个融入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实现课堂教育的目的。另外浸润式教学改变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情境体验中分辨是非善恶,优化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情感、语言、情境这三种浸润方式相互联系,有机的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浸润式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艺术化的语言和灵活巧妙的情境创设为途径,可以使学生浸润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浸润式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措施,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浸润式教学方式的内涵、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情感、语言和情境等浸润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大学心理论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发生着变化,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由然而生,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加这一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与危机。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日益加快,社会贫富分化和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大专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是高校辅导员和各级学生管理部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作为一名高校的大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管理工作应该分为以下几点:

1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由于贫富差距产生的优越感和自卑感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问题,他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后,他又在多种场合、多次提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问题。但是,每次提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小平同志又会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带动大家一起富裕,共同走富裕之路。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目的基本达到,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富人群体”。但是,带动其他人一起富裕、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而产生了三种人,一种是富人,一种是经济还算不错的人,一种是贫困的人。富人越来越富,中间的人群维持在温饱和必须的支出,贫困的人越来越经济拮据,越来越贫困,有的儿女的学费都成了具大的压力。这些人的儿女到了一定的年龄进了大学,在大学生中就产生了问题,一是富有学生的优越感,二是贫困学生的自卑感。这两种学生的感觉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的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成为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1.2 就业难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

自各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美好形象也已经成为历史。高校毕业生数也在不断剧增,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调查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有220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明年将增至280万人。并且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大学生已将“就业压力大”列为自己的首要烦恼。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2009年以来的经济低靡,大学生就业形势犹如雪上加霜,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引起社会、家庭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就业压力大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它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就业前的悲观、焦虑和迷茫心理;求职过程中又表现出挑剔、观望;择业过程中产生矛盾心理,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所以,积极为大学生寻求多种就业途径的同时,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成为社会和高校大学生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1.3 家庭问题成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罪恶杀手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婚恋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婚内婚外的人们寻求爱情提供了环境与条件,同时也给很大一部分人降低了道德底线和责任感,家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个病态的家庭很容易产生病态的孩子。一般人总以为,孩子我们只要给他(她)吃饱、穿暖、把他(她)抚养长大,做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了。熟不知孩子的成长光靠物质上的需要还远远不够,物质大概占到孩子总需求的20%,80%还更需要精神的满足和安全感。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家庭,其父亲因为和爱人不和,长年不回家,和孩子也没有什么交流和交往,孩子是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并考入大学的,母亲是一个柔弱的女人,没有表现出坚强和乐观,在一个人带孩子的过程中,母亲的哀怨、无耐给了孩子极其不良的心理影响,该学生的心理问题由此产生,最终以跳楼自杀回报了父母的不和。学生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很多同学不理解:他平时很好,学习不错,对同学也很温和礼貌,怎么会这么想不开呢 其实不然,本人认为,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在多年以前父亲远离时就产生了。是父母的不和,给孩子造成了具大的伤害。家庭失和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有:容易愤怒、恐惧、悲伤、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重者心理出现问题不能自拔,最终选择极端,该学生就属于这种情况;高度的精神焦虑,智力和学业明显落后;性格和性别容易异化;容易造成社会关系失调,人际关系不好,容易造成自我心理的封闭、自卑、忧郁、猜忌、冷漠,主观偏见,并以自我为中心,厌恶与他人接触等等。

1.4 来自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起其他的心理问题相对更普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她)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良师益友,以求得被人理解和接纳是大多数大学生强烈的需要。但由于交往的机会较少,缺乏主动性,加之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等原因,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交换思想,致使一些大学生由于自己找不到知己而闷闷不乐,有的因不被别人理解而惆怅,内心矛盾、焦虑、抑郁、感到孤独,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们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可见,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生活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大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切磋学问,探讨人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思想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

2.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组织学生系统的学习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教会学生系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促使同学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2 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从大一新生开始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健康筛查,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要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心理健康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并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找他们谈心,或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和咨询,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2.3 有针对性的和学生进行谈话

学生辅导员或学生管理者,要针对不同性格和有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谈话。要尊重学生,以平等待人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谈话。谈话的方式要真诚、要艺术,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和学生做朋友,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让他(她)们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把想不开的事情讲出来,把内心的压力倒出来。“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所以,通过艺术的、平等的谈话,了解他们的个性,让他们都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自尊心就是一种建立在自我评价基础之上、要求社会和集体承认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的思想感情。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尊心起到了使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他会更加珍视自己在老师心里的形象以及积极向上的意识,以及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3]当学生们把心里的话讲出来了,我们也就能找到解决学生心里问题的方向了。

2.4 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艺术课程,舒缓学生的压力

对大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文体活动为媒介,将艺术鉴赏进课堂,通过多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对美的欣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发掘生活中的美,构建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思维和想象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让学生们感觉到,生活是美好的,学习是舒畅的,人本是善良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从而使学生们的压力和负担,变成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大学心理论文: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摘要]文章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影响,并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如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殷成洁(1973- ),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樊巧云(1983- ),女,安徽桐城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BXLKTYJ13011)。

新媒体作为一种与传统媒体存在极大差别的新的重要传播手段,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新媒体一词最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1967年提出。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使得新媒体一词逐步流行并扩展至全世界。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web2.0、3G等技术的推进,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我国短时间内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

本文研究的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存在以下主要特征:首先,数字化是多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传输手段、接收终端以及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其次,交互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最后,即时性和迅捷性也是新媒体的明显特征,它为信息量的海量增长和及时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契合了追求个性的大学生的需求,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影响

麦克卢汉在其经典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论述到:“媒介不只是传递信息,还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样子,媒介是人的延伸。”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将人们的现实交往延展到一个虚拟的精神交往空间,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生活方式,这一事实对于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既有积极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影响,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认知方面

多元化的信息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信息使大学生更易产生认知偏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共享、交流信息,所以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与社会的关联性,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但是大学生心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面对新媒体庞杂的信息潮,其自身缺乏理性的独立判断能力,再加上好奇心较强,面对新媒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无法准确地认知与判断,易受到各类垃圾信息和网络谣言等大量负面信息的诱导,其价值观会受到消极影响,容易做出一些违背信息道德的行为。另外,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造成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使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极度分化。信息内容、信息和接收的碎片化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信息认知的有效性。

(二)情感方面

多样化的平台一方面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过于沉溺网络的交往易于使大学生产生情感缺损。大学生由于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上的不平衡,情感发展还不稳定,波动性大,情感体验需求丰富而复杂、强烈而深刻,博客、微博、微信、QQ等多样化的平台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从而获得支持、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些大学生长期以隐匿的角色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频率不断下降,交往能力不断弱化,便会出现孤僻、人际关系淡漠等心理异化现象,大大增加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三)意志方面

开放化的空间一方面推动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性,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易于使大学生处理问题时走向武断、极端。新媒体营造的开放化空间有利于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如自从2010年微博盛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对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身的诉求,自主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得到锻炼,独立人格得以彰显。很多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的大学生在大是大非等原则问题上能坚定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勇于承担责任。但是,在政府难以发挥作用的电子荒野上,亿万个网民亿万种声音,多数同意的民主原则被伤害后难以找到有效协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下,受制于主客观等复杂原因,一些大学生在对待诸多社会问题时容易盲从,甚至成为谣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走向武断和极端。

(四)行为方面

虚拟化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的自主成长,另一方面可能助长一些道德失范行为乃至网络犯罪行为。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丰富、自由与开放,对于求知欲强且对外界信息敏感的大学生更具吸引力,虚拟化的空间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交往的行为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但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和沉溺,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往能力,并且由于缺乏传统社会的束缚,一些比较缺乏自律精神的大学生容易淡化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做出一些诸如网络谩骂、侵犯知识产权、黑客攻击等道德失范行为乃至网络犯罪行为。

三、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认知是行为的起点和动因。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这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者树立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重视主体性人格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生命,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种复杂原因,在实践中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贯彻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要解决认知偏差,既不能对新媒体在学生当下生活中的影响视而不见,也不能只见其害不见其利或者只见其利不见其害。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将人本理念贯彻得更为具体和彻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新媒体具有的自主性、平等性、互动性、多元化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做到三个观念上的转变,即变消极应对为积极发展,变外界调节为心理自助,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积极发展理念是人本理念更为具体的体现。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的失利者,不少学生甚至对自己贴上了“人生的失败者”的标签,自卑、颓废等消极心理时常困扰着他们。不少高职院校受制于主客观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停留在消极应对的状态,如有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连基本的心理健康普及常识课程还未开设,甚而个别领导的观念还停留在“不出极端状况”即可。积极发展理念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上,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新媒体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将其培养成和谐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心理自助理念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等媒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应用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大学生通过丰富、深化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以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促进自身心理发展。事前预防理念就是强调预防是关键,而不仅是事后补救,因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仅局限于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那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媒体时代重在预防,即利用新媒体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早发现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疏导。

(二)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主要有三种取向:一是医学模式取向,主要面向少数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侧重对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二是教育发展型模式取向,以所有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潜能开发为目标;三是教育综合型模式取向,强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教育、医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化发展取向。由于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特别是学生的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配备等情况千差万别,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心理教育新模式。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而言,人本理念指引下的教育发展型模式显然是更适合学院、学生以及人员配备等实际情况,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以教育发展型模式为取向,在新媒体时代,可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着手:首先从静态层面,要拓宽渠道,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时空,除了继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传授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优势,建立专业心理网站,整合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搭建丰富多彩的虚拟时空实践活动空间,可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测试、学习心灵电影赏析等,从而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其次从动态层面,要拓展平台,利用在线聊天、BBS、微博、微信等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快捷、方便、经济等优点,吸引大学生参与,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学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针对某些问题多角度进行探讨,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结合,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心理教育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各高校现状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所以在先进的心理健康理念指引下,以教育发展模式为价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创新也是势在必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况,可从明确角色定位、提高人员专业化素质等几方面着手。

当前大学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首先是专业人士,主要是精神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主要针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其次是心理教师或者德育教师,他们往往兼职心理咨询师,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也负责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发展性的心理问题;然后是各班级辅导员,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现在第一类专业人士占据较小比例,后两类占据较大比例。而且从事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教师和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存在模糊之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学生辅导工作存在本质差别,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者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美国高校心理咨询队伍由专业员工(professional staff)和支持员工(support staff)组成。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工作由专业员工完成,他们一般应该拥有咨询员教育、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博士学位。支持员工指前台接待和后台服务工作人员,他们要有心理咨询专业基本训练。在美国学校,所有专业员工都必须持有州专业资格证书。由于受当前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一时难以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提高后两类人员即各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者及广大辅导员的专业化素质是必然趋势。

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并且相互配合,首先应实行认证制度,形成实绩和能力为导向、社会化的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其次要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以及新媒体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当然心理健康教育者还要加强与周围老师和管理者的互动沟通能力。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涉及多种工作领域的系统工程,只有从观念更新、模式创新以及队伍机制的健全等方面齐头并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成为为学生的健全成长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项目,真正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本文就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克服其心理上的压力,能够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对策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加上毕业生总量的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一些变化。因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焦虑感强烈

就业压力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情绪之一是焦虑。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前途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而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症”。常常感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沮丧抑郁。

1.2 择业期望值高

一些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很高,仍把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最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而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因而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择业行为出现偏差。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调查显示,2013年在校大学生中分别有15.0%、5.1%和1.7%会在求职时优先考虑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北京作为首都,各种类型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总部的聚集地,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就业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求职者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1.3 自卑与自负

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心理障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自卑与自负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当前社会人才供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市场竞争已成为现在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手段,也给了毕业生择业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广阔的空间,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公平、公正、自主地去就业的局面。现代社会人才机制的运行,导致扩招剧增的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严重失调。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经济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差异、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急躁和抑郁心理。

第二,高等教育改革还相对滞后,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还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根据现有师资条件设置相关专业,很难跟上市场变化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一些缺乏特色的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优势不强。另外一些学校缺乏“双师型”师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经验比较匮乏,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比较难的重要原因。

第三,家庭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家庭的职业定位、社会背景等因素,促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传统价值观念的改变,导致学生择业时急功近利,虚荣心理严重,缺乏职业责任意识、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由于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在自我定位上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容易出现偏差,个人预期较高,出现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择业的行为。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3 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对策

第一,认清形势、明确自身定位,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自身也应调整就业心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以及在现实面前为自己准确定位。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在专业教学、生产实习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了解本行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大学生在应聘时,要正确面对挫折,放低姿态,应做好先踏实工作,然后逐渐展现自身能力,用工作业绩证明实力的思想准备。

第二,要改革教育模式结构,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要制订就业指导课程,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把社会需求和择业观在学生迈入社会前,及时注入到学生的意识里。要增强与企业的合作,把本校应届毕业学生与企业招聘方向相结合,把就业趋势与每年招生计划和设立专业相结合,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范围和数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同时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步发展,与经济联动发展,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以行业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引企入校,厂内设校,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校企资源,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创新校企一体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第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要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根据大学各年级的不同的特点确定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大学一年级时要侧重大学生对职业认知与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二年级时侧重自我各种能力的培养,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大学三年级时要侧重教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四年级则侧重帮助学生掌握好面试的一些具体技巧,克服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第五,做好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不同职业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的要求。要通过个性化、专门化的心理辅导,调整好毕业生的焦虑情绪,对那些低学历层次、家庭经济困难和女大学生等重点人群要特别关注。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偏差,改变不他们的良心态,消除心理问题,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大学心理论文: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及其心理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加,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到了大学生群体新媒体使用的情况及其心理特点,发现大学生在手机媒体使用中存在使用时间过长、娱乐功能使用过度、依赖手机网络搜索等问题,有着消遣、从众、时尚心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媒体 手机媒体 调研

[作者简介]甄伟锋(1978- ),男,河北定州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广告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韩璐(1979- ),女,河北博野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广告设计、影视后期。(河北 唐山 063004)王妍(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印刷艺术。(河北 石家庄 05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冲击下的广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456239)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有5.91亿网民,较2012年底增加了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手机已经不是简单的移动电话,而是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把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媒体。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有4.64亿手机网民,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重提升至78.5%。研究者对样本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的手机普及率高达110部/百人,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学生群体因此也成为新媒体受众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随着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应用程度的加深,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及其使用新媒体的心理,笔者选取了石家庄的7所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的调查研究,梳理了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心理特征。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过长。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如表1所示。

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大于4小时的占调查人数的近40%,甚至部分学生每天超过10小时,除去睡觉、吃饭等不能使用手机的时间,大学生剩下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使用手机中度过的。使用手机时间在每天30分钟以内的大学生主要把手机作为通信工具使用,多以语音通信和短信为主,没有发挥手机的新媒体功能,这部分学生的比例较小,约占调查人数的5%。

大学生使用时机的时间之所以会这么多,首先是由于大学生可以大量占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大学生上课时手机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被调查对象中,82%的大学生上课时使用过手机,经常使用手机的近30%。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学生在下面玩手机游戏,这不仅浪费了钱财,还严重地耽误了学业。

其次是由于手机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由于携带方便,大学生使用手机可以不分地点、时间,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寝室,甚至在教室,都可以随时使用手机进行娱乐或者聊天。

手机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成为知识获取的渠道。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对手机使用过度,不利于大学生学习,使手机成为大学生活的绊脚石,甚至把大学生带入歧途。

2.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调查结果显示,娱乐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第二大目的,仅次于用手机达到通话目的,如190页图1所示。

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视收看电视节目;利用手机播放器,下载各种歌曲或者影视剧;通过互联网接入游戏平台,下载各种手机游戏;部分学生使用手机的网络功能,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空间。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大学生对手机媒体娱乐功能的过度使用妨碍了手机媒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对于大学生来讲,手机不应仅是娱乐工具,与移动互联网连通的手机是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库”,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随时随地的支持和帮助。手机的信息功能、生活服务功能也十分强大。过于关注娱乐使大学生忽略了手机的其他功能,大学生没有使手机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大学生对手机网络搜索的使用比较频繁。手机媒体作为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受众可以很方便地将手机与互联网连接。在被调查对象中,只要使用手机网络功能的学生就使用过搜索引擎,使用频率较高的搜索引擎是百度,其次是360。搜索引擎的使用使学生形成了手机依赖,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不假思索地求助于互联网,甚至在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时,学生也会通过网上搜索来获取答案,而不是依赖传统的书籍。传统的知识获取途径一般是先收集一些基础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经验获取新的知识。但手机媒体接入互联网后,使得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会去研究前人成果,不去深究知识的来源以及知识背后的理论基础,而是直接上网搜索答案。这种直接通过网络获取答案的方式降低了大学生推理思维能力,不利于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容易产生思维惰性。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心理

1.消遣。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明显小于高中阶段,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目的是消遣、打发时间。由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常常会过度使用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这对大学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从众。由于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较高,部分学生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也开始大量使用手机媒体。手机游戏、手机视频是大学生使用较多的手机功能。

3.时尚。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时尚心理,他们频繁更换手机,努力保持手机功能的先进性。

三、转变大学生依赖手机媒体的方法

1.加强手机媒体知识培训。大学生在校期间,高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向大学生传授新媒体相关知识。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过错,所以高校要正确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媒体的相关理论,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新媒体使用观念。高校可以向大学生适当传递传播学的某些研究理论,如电视暴力、知识沟、议程设置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媒体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促使大学生有效利用新媒体的正面功能。

2.正确的心理辅导。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新媒体依赖可能是心理问题,高校要形成规范的心理辅导机制。当不被同学接纳时,可能会更多地依赖手机;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时,手机的依赖程度可能会增加。高校现有的心理辅导机制更多的是针对问题发生后的辅导,这样的辅导比较被动。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及时发现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为大学生疏导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避免心理疾病。

3.开设新媒体相关选修课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开设选修课程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当地开设新媒体知识的培训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可能在新媒体知识方面的储备存在差异,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新媒体知识的选修课程来降低学生之间的差异。如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可以渗入媒体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到电脑的新媒体功能,这就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自学中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另外,互联网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媒体知识。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手机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拓宽对手机媒体的全面认识,形成使用手机媒体的正确观念。

大学生获取手机媒体知识,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大学生群体也应该主动多渠道了解手机媒体知识,全面认识手机媒体功能,加强自我约束,减少不恰当使用手机媒体的行为,提高自身使用手机媒体的能力,正确使用手机的新媒体功能,提高让手机媒体服务于学习生活的能力。

大学心理论文: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宿舍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其和谐融洽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以大学生宿舍关系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影响因子,提出改善宿舍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关系;心理健康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大学“必修课程”之一,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给予学生亲人的支持、良师的指导,满足人对人那种亲密的渴望,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大学工作生活和学习;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辅导员及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更好地建立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高职院校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群体内高度密切接触的特殊人际关系。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生源地差异增大,学生自身生活习惯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在高密度接触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冲突,如宿舍室友间作息不一,深夜归宿不注意降低音量;学生不注意卫生问题,衣服袜子等几天甚至发臭了都不清理;某些学生不满宿舍另一学生的外部表现,彼此较劲,小摩擦就起争执等。这样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在女生宿舍中,最为流行的“窗帘”现象最能说明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性和沉重性。如果不注意及时疏导,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升级。

二、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子

1.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家庭教养。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国家独生子女政策深入,入学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都是父母娇养的“宝贝”,父母都从子女的角度出发,为其尽力谋划,保证其生活无忧,使得这些学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很少从别人的角度体谅与宽容,进入宿舍生活,就更容易与别人产生矛盾。除了父母娇养方式的差异,还有父母对子女的卫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上的教导差异。如有的家庭对清洁度要求很高,而宿舍生活里出现不符其清洁标准的室友,就容易爆发矛盾;如有的家庭的生活作息规律稳定,而宿舍集体生活无法保证所有人的作息一致,这些也容易爆发矛盾等。

2.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校管理。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学生原本高中的学校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大学主张学生自己管理,教师真正起着督导作用;而高中的学校管理大方向保持在“教师管理学生服从”的这一模式。高职院校大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难免经历困惑转折期,如果在这一困惑转折期,监管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督导作用或是学校管理对学生这一块工作的忽视,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这些大学新人的宿舍动态,将会更容易激化宿舍矛盾。此外,宿舍后勤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后勤服务态度差、宿舍生活条件差、宿舍维修跟不上等,很容易使学生将宿舍作为泄愤的地方,这为宿舍关系的不和谐留下隐患。

3.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就业竞争压力的凸现,使得学生之间更容易发生利益矛盾,而在高密度的宿舍内部这一矛盾更日益凸现。原来亲密无间的室友一转眼变成就业敌手,情感落差大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而社会不良的价值取向也使得大学生困惑和迷茫,争先机、拉关系、物质化倾向加强,社会诚信危机的蔓延,都会使得宿舍内部之间人与人的理解和信任减少,阻碍了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

4.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身心理。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方式、人格等)影响着其对周围的感知觉,进而影响对周边情况的判断,如果其对周边环境判断为厌恶、烦闷等负性情绪的,就更容易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特别是宿舍这样的高密度空间。如有的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是偏向听觉先处理信息,其对声音的敏感度高,对于噪声的消极体验感强;如有的大学生理解方式主要是内倾型,更多关注内心,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容易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经常是少数服从多数)理解出现偏差;如有的大学生因自身记忆对于某件事情倾向反对,但是身处宿舍环境就需要大学生对多元化意见的宽容与接纳,这时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负性情绪体验,容易使得宿舍群体内部产生矛盾;如有的大学生自尊心较高,容易受挫后选择逃避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这会加剧其宿舍人际关系网络,降低其生活支持系统的构建,更容易受挫而不能及时排解心理压力。

5.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增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活动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多是流于形式,学生没能从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大多数学生仍缺乏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往往感情用事,凭感觉处理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人际冲突,有时甚至使一些完全可以消除的矛盾恶化。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性的学问,其中有丰富的知识和技巧,缺乏社会经验和与室友相处经验的大学生,往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1.学校管理层面的重视与支持。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宿舍精神层面建设,加大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宿舍管理制度,不仅仅包括宿舍的硬件设施、卫生、纪律等方面,还应重视精神层面的宿舍文化建设,把宿舍的人际关系也列入到宿舍的管理议事日程当中。在宿舍总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宿舍管理,对大学生宿舍行为进行合理调控,加强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

2.学工系统和心理健康中心工作的落实。学工系统重视学生工作,特别加强学生的宿舍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如“新生宿舍大赛”、“流动红旗月”、“文明宿舍”、“宿舍标兵”等活动来促进宿舍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宿舍生活,以自己的宿舍为荣,以自己的室友为亲人,打造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而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一般挂靠学工系统)可以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调节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开展丰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参与到宿舍人际关系的讨论中来,增强其合作共处意识,潜移默化地使宿舍的人际关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此外,还可以做好心理档案登记工作,密切了解学生宿舍动向,更好地把握其心理健康。

3.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高中生与大学生本质的区别,在于学生已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学习人际相处,而宿舍就是个人交际素质提高最好的学习阵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不要只看到室友的缺点和不足,也要去发现室友的优点,学会宽以待人、包容别人的缺点,但也不能一味放任和纵容,要能结合宿舍集体力量帮助室友改善。宿舍内部的成员不再局限于高中的同一地方,可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可能对他人的生活带来影响,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讲脏话,作息时间规律,室友休息时不大声说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宿舍整洁,不随便使用室友的东西等。还可以在宿舍关系融入阶段,与室友共同制定宿舍公约,使得大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错必改”。此外,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往往不能妥善解决,容易闭目塞听、走极端,因此误会容易产生。通过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澄清误会,也可以开阔视野,许多错误的观念和疑惑正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中得以疏导。

作者简介:潘杰宁(1980-),女,讲师,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大学心理论文:当代大学生怀旧心理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运用本土的大学生怀旧心理问卷,对重庆市大学生的怀旧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怀旧心理水平整体较高;男女大学生在怀旧心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社会怀旧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显著性差异主要来自家庭怀旧这一维度,理科学生得分最高,而艺体生得分最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怀旧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呈现一种随年级逐步增加的趋势;不同户籍地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怀旧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关键词:大学生;怀旧心理;现状调查

1.引言

有关怀旧心理的研究,西方心理学界起步较早,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怀旧既然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情感,纵观我国对旧怀旧心理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传播学、消费者怀旧倾向和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以及老年人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方面,对其他群体的怀旧心理研究,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尤其是实证研究还鲜有涉及。

当前我国出现的怀旧热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呢?当代大学生是接受新思潮的前沿群体,他们的怀旧心理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怀旧心理的特征,丰富怀旧心理内在机制的研究。同时,探求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更好的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进程提供必要的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学校共8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80%。被试基本情况见表2.1

由表3.6可知,是否独生子女在大学生怀旧心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得分。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家庭怀旧维度,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个人怀旧和社会怀旧上,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3讨论

3.3.1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总体情况

在大学生怀旧心理问卷中,得分高则表示在某个方面的怀旧水平高。从大学生怀旧心理问卷的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可以看出,大学生怀旧心理水平除社会怀旧维度低于3分以外,其他均大于3,说明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家庭怀旧和个人怀旧得分最高,而社会怀旧得分较低。这说明社会怀旧对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影响不大,大学生的怀旧是以家庭和个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这种亲密的渴望和需求使得大学生的怀旧主要是向外的他人获得。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还未进入社会,因此,大学生对于社会的怀旧得分最低。

3.3.2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会怀旧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大学生怀旧心理均不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这可能与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关联。一般来说,男生的情绪稳定性更强,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能够更好的融入新的大学生活环境,怀旧情绪相对较弱;而女生天性富于激情和幻想、容易多愁善感,在适应校园生活的同时会更多的产生对过往的怀念。

3.3.3基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数据显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显著性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家庭怀旧这一维度,事后检验发现,理科学生显著大于文科学生,艺体学生最低。这可能是因为理科生的学科思维致使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理性和冷静,不善情感的表达,容易产生人际距离,造成他们的情感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和父母这种比较单一的来源。而文科生和艺体生性格更为热情,在平日的人际交往中则倾向于情感的表达和流露,比较容易在当前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情感支持更加多元,导致在家庭怀旧维度上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3.3.4基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怀旧心理呈现出一种随年级逐步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增大,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的现实冲突更大,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既要面临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工作的艰难选择,又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困难更多时,就更容易怀旧。

3.3.5基于城乡差异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表明,不同户籍地的大学生怀旧心理在总分和家庭怀旧、社会怀旧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个人怀旧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地域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

农村学生不仅面临大学生活的各种挑战,还要面临适应城市生活的困难。由于农村那种相对封闭、保守和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让他们对新校园的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较城市学生要低。同时,由于我国历来的城乡二元对立,让他们在同伴的接纳中更困难,更难融入新集体。因此,总的说来,农村大学生更多存在着认同延续性的阻断以及对归属感的强烈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认同具有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主要来自于个体与环境的一种交互作用。Williams和Roggenbuck认为,人们在自己长期生活的地方获得了必要的人际支持和社会情感,这些成长和记忆的痕迹形成了地方认同,为个体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价值。Dixon和Durrheim(2004)则提出个人与地方建立的这种自我认同的延续性在突显出来的时候,必然是在个体遭生活的变迁(比如搬家、外出求学)时。因为此时个人与地方的连接会受到隔断的威胁。而来自农村大学生,从农村到城市,这种地方与自我认同的天然关系被隔断,他们会对自我认同产生一种混乱和怀疑,我内心认同的到底应该是农村那种封闭的环境认同还是城市这种相对开放的文化?这些都影响了他们自我认同的连续性,使得他们更容易怀旧,怀念家人和过去的生活方式。

3.3.6基于不同家庭构成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怀旧心理总分和家庭怀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得分明显高。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非独

生子女较独生子女有一种长期稳定而紧密的亲属关系,这种亲属关系又不同于普通的同学朋友关系,不像独生子女只能在当前的同伴中寻求归属感和爱的满足,同时比起上下的父母亲属关系,又多了一种同伴关系。因此当这种亲缘关系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遭到阻断时,而又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产生挫折时,个体就更容易怀念自己的家人,从而引起较高的家庭怀旧。

3.4结论

(1)在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总体特征中,“家庭怀旧”的平均数最高,其次是“个人怀旧”,“社会怀旧”得分最低。

(2)不同性别大学生怀旧心理在总分及家庭怀旧、社会怀旧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社会怀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3)大学生怀旧心理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大一到大四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稳定趋势。

(4)大学生怀旧心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在家庭怀旧维度上的差异,理科学生显著大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体学生得分最低。

(5)不同户籍地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在总分和家庭怀旧、个人怀旧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显著大于城市学生。但是在社会怀旧维度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6)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在总分和家庭怀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明显大于独生子女。但在个人怀旧和社会怀旧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大学心理论文: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网络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以极强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关注和投入。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查找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扩展了大学生交往范围,提供直接宣泄场所,舒缓心理压力。在社会转型时的大学生渴望安宁又普遍缺乏安全感,加上中学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忽视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使其社会发展能力滞后,而这又与他们渴望交往、害怕孤独的心理特征相冲突。而虚拟的网上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使他们敞开心扉。大学生通过聊天倾诉,尽情宣泄压抑内心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2)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网络社会是一个崇尚个体性和个性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张扬,人们可以不使用自己真实姓名,也看不到个人的年龄、性别、外貌和档案,个体可以毫无顾忌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张扬其现实生活中隐蔽的个性。

(3)网络信息能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和丰富的知识,开发其心智潜能。网络的特点之一便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影响面广传递方便快捷,网络的便利性使其认识、了解了更多更广阔的新事物、新知识,开阔其认知视野,激发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活跃和拓展,促进了心智潜能的开发。

2、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些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向受众传递的经过渲染的文化信息,尤其是那些经过包装和夸大的低俗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它对我们构建的真善美的标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

(2)网络自我的迷失。在网络交往中,人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等被掩蔽,并且在网络中的角色缺乏责任感,这使触网者渐渐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的感受力和积极的参与意识,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网上网下行为缺乏同一性,人格缺乏相应的完整性、和谐性,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偏执性人格、自恋性人格、边缘性人格和多种人格冲突等。

(3)网络色情成灾,导致性变异。由于网络传播中存在着大量色情、暴力信息。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性意识日益萌发,对色情内容具有好奇心,加之自制力较差,相关的性知识匮乏,面对网上不健康的性信息、性观念,容易引发性心理的畸形发展,产生性犯罪动机或行为,甚至导致性变异。

(4)网络自我约束力降低。由于网中使用者的言行不留下任何痕迹,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干自己想干的事,于是他们猎奇和挑战自我的心理极度膨胀,从而导致他们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言行随意放纵,还有一部分人将猎奇和刺激作为网上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广泛宣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知识,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网站的设计形式上应生动活泼,内容上应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为上网者提供自我表现、合理心理宣泄的场所,营造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解决困扰的心理问题。只有用主旋律和正面教育的内容吸引大学生,才能避免和减少网络对其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2、矫正不良的因特网习惯

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明白网络诱发心理变态的有关知识,明白过多上网和沉溺虚拟时空的有害影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帮助他们进入校园社交领域,让他们学会管理时间的技巧,把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到学习上去。

3、加强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网络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其实质是它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生活认识的教育,先入为主,占领大学生的思想空间。从而达到对网络不健康因素的抵抗力。

4、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丰富校园业余文化生活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防止学生落入“网络陷阱”,克服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大赛,创办网上电子读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创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学生通过上网逃避现实的倾向,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从虚拟世界脱离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正确对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发生心理冲突时,能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心理论文:高职大学生心理落差的类型、原因及应对策略

【摘 要】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一定阶段存在心理落差,由于主观我与现实我和客观我与理想我的差异而产生心理失落感。本文阐述了高职大学生心理落差的类型,并归纳出形成心理落差的较深层的个体、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落差 类型与原因 应对策略

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存在着心理落差,由于主观我与现实我和客观我与理想我的差异而产生心理失落感,从而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挫折承受能力比较差,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育质量、企业用人机制、社会就业环境与就业机制建设不协调,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认知存在偏差等原因,中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落差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性,培养坚强的毅力品质,从而起到调适大学生心理落差的作用。

一 定义

心理落差,是指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意向、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在新的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真实的或假想的)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即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和心理反差。心理落差可能会造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影响。对一些人来说是积极影响,看到理想与现实产生落差,他会找出自己的缺点,及时调整目标,分阶段实现理想,正确认识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消极影响,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不够聪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心理落差进行调整,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可以通过一些外界的干预手段对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培养坚强的人格品质。

二 心理落差的类型

没有了高考学习上的压力,大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思

考自身的发展问题,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分化。而随着自我意识矛盾和冲突的加剧,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全感。作为高职大学生,自身高考的失利,学校的不理想,家长的期盼,大学里同样具有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在: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差异

主观上,作为同龄人中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评价。但在客观上,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客观的认识。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

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异

经过十几年的苦读进入大学,大学生们对未来无比憧憬,怀揣着自己的理想进入大学的殿堂,对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高职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高考的失败者,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就读。当他们踏入大学时,现实与心中的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了“理想真空带”与“动力缓冲带”,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3.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姿态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是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又渴望亲人、教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而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三 高职学生心理落差产生的原因

1.个人及家庭因素

一方面,在家庭熏陶和社会的影响下,学生普遍对大学形成了一个印象和概念,大学是美好的、自由自在的。这种美好的向往和想象在心理上就表现为心理预期,但进入大学后,“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无法接受,如人际交往的复杂化和孤单感、学习上的压力、业余生活的无所事事等等,与预期的完美产生了强烈反差。在日常的教学和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这种预期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如进入高职学院的一部分是高中阶段的优秀学生,普遍的想法是“一定要读本科,最好是读研”“在外面,我羞于说出口我是某某职业院校学生”“没有成功,我不敢见以前的同学”等。另一方面,学生的家庭和周围的人、教师,都同样把学生考上大学当作唯一的、最高的目标。父母、亲属把孩子考上大学作为生平夙愿,并从小灌输沿着这条轨迹行进。在农村,一旦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即使再穷也会大宴宾客,认为这是光耀门楣、扬眉吐气的大事。这使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对自己的位置、对大学期望过高,结果上大学后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极其平凡的,与上大学前的各种高期望形成了强烈反差。

2.学校原因

首先,从师资力量上看,高职院校的教师无论在学历还是在学识上,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教师不再是印象中学识渊博、高高在上的形象。学生怀抱着对高校教师的尊敬进入大学,却发现大多数教师水平一般,上完课就走了。与理想中的高大、风趣相差甚远。其次,从学生的生源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的是分数比较低的学生,少部分通过单招招考的学生也是没有希望考本科院校的学生报考的,这使得整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分不佳,即使部分有心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受周围天天谈恋爱、玩游戏学生的影响而无心专注学习。最后,高职院校中,因为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一样,高职注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岗位大多为一线基层工作,某些专业的就业环境会受到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某些专业的就业则是需要从事体力方面的工作,让学生有是一个“民工”的感觉。这与大学生期待中的体面工作(国家干部等)相差甚远。据某高职院校就业处统计,三年来,组织举办大型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5场,小型专场招聘会近800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余个,平均每个学生可以获得3次以上的择业机会。但是在工作岗位多于就业人数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如参加面试的人少于单位需要招聘的人数,原因是学生觉得这些单位要不比较偏远,要不待遇不高,认为学校没有提供更好的就业单位和岗位给他们。

3.社会原因

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但是这里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指本科院校学生。一方面,专科院校或职业院校的学生似乎在身份上要低人一等。每年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除了咨询学校和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外,大多数学生都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学校可以专升本吗?”另一方面,社会上,收入高、待遇好的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基本门槛是本科学历,这使得拿着专科文凭的高职学生感到了失落。

四 高职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应对策略

1.进行自我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力斯认为,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大学生处在青春期末,心理素质和情绪稳定性都不够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情绪比较敏感,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形成非理性情绪。同时,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自我概念对一个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提升社会交往动机和自信以及以正面信念看待社会问题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开设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和发展自己。开设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咨询的平台。(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的开设,更好地了解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倾诉不良情绪。

2.设计分年级的心理素质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以军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平台,设计合理的心理素质拓展方案。一年级,主题为适应训练。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信心训练、耐挫折训练、目标训练。二年级,交往训练和团队训练。内容包括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团队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

3.设立导师制度,切实关心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做学生的方向导师

大学里学生与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较少,通过建立导师制,每一个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认领8~10名的学生,对学生的人生目标、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大学心理论文: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摘 要】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现实中依然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使女大学生在择业心理压力、心理冲突方面较之男大学生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多种心理困扰及其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从而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就业。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一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1.面对就业的自卑与焦虑

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社会对女性性别歧视的影响,和现代社会存在着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合理性,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比男大学生少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女大学生存在着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偏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即使面对就业机会,她们总是顾虑重重,不敢尝试,最终失去机会。

女大学生择业时的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她们既希望尽快走向社会,谋求到理想的职位,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患得患失,对择业准备感到无所适从,担心自己选择的职业不理想而造成终生的遗憾;对走向社会感到心中无底,因害怕自己走入激烈的竞争而忧心忡忡。

2.完美主义心态

有的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总想选择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过分地看重地域、地位、行业待遇。渴望在求职应聘时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既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最好是一步到位的工作,以解决自己毕业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不愿到一般的基层单位、不愿从事艰苦的平凡工作。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完美主义心态的原因是她们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她们在择业时,好高骛远、挑三拣四。另外,她们想通过完美的职业选择,以弥补社会在提供就业机会问题上的不公平待遇,但往往矫枉过正,限制了自己的行动。

3.安稳、依赖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对机关事业单位更加偏爱,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很多女大学生也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于家人,希望得到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从而放松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放弃就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这种依赖心理使她们不去了解就业信息、不懂求职技巧,严重阻碍自己的就业行为。

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们希望凭借较高的学历,找一个理想的丈夫,希望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政治、经济、生活地位或环境条件。更有甚者,有部分女生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二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对策

1.女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品质,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职业竞争能力。教育女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专业和能力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交往及公关能力等,发挥语言优势、事务性管理优势、细致耐心优势等自身的优势,在应聘中排除一些来自于自身的负性思维,努力把握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单位。

2.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应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建立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加强就业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缓解她们的就业心理危机,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帮助她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3.对女大学生进行差别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首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将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应聘前强化训练;另一方面,逐渐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与合作,建立女大学生人才库,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推荐工作,拓宽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选择的范围,保证女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女大学生对个人的综合能力、个性特征、价值取向等进行准确的分析、定位,客观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在行业的选择和就业系统上,应结合所学的专业特长,扬长避短。并通过对现实环境的了解和职业、行业的探索,从而有勇气面对这种现实,及时采取灵活的变通态度,能根据实际迅速调整自己的选择目标,增加就业机会。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不仅要调适好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更要优化好女大学生的外部就业环境。只有这样,女大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大学心理论文:阅读疗法解决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研究实践

[提要]本文探讨阅读疗法是集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于一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自卑心理;阅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社科项目“积极心理健康视阈下图书馆阅读疗法推广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SZ134043)中期成果之一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及特点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1、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但缺乏社会的磨砺,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较为薄弱,特别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改革,给大学生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所以部分大学生会把这种无奈看作是自己的无能而产生了自卑心理。2、大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的高考选拔走过来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进入大学后,很多人感到在学习上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头上的光环不再耀眼,又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丧失了竞争的胆量和勇气,把自己封闭于孤独之中,逐渐陷入自卑的境遇。3、个人生理缺陷导致的一些生理方面出现的现象是无法改变的,无形中阻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活动,形成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的行为特点,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游离于集体之外,对外部环境和世界有一种不安全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其自卑孤僻的性格。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1、自我意识产生偏差,表现为过分地自我接纳与自我拒绝,适应能力不足,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立性比较差,攀比意识很强,过强的自尊驱使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如别人的现实,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种状态极易产生依赖性、自主性相矛盾的自卑心理。2、对事物的自我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缺乏认知,个体的能力、人格、动机需要等因素致其目标无法实现,将生活中的不快乐、学业中的失利等看作不应当发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概括化地强调消极的一面,产生自卑心理。3、社会比较是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前提。李维在《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自卑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人或物的比较。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或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或不及标准时,就会产生自卑。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在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对自己各方面的不合理评价造成的。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

1、自傲。自卑心理有时会以自傲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有的同学明明不擅长某项活动,自卑于这方面的能力,却以不感兴趣甚至鄙视的态度来掩饰。对待异性也是如此,明明自己配不上对方,却用藐视的态度挖苦对方,“这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就有着自卑因素。

2、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出现自卑感后,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放弃努力、自暴自弃,甚至到了自毁的地步。

3、逃避。身体因有缺陷而产生自卑感的同学,往往采取回避与别人正面交往的方法来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还有的学生因对环境的不适应,加之成绩不好,与同学关系不融洽,觉得事事都不顺心,怕面对现实,想通过退学来逃避现实。

二、阅读疗法助大学生走出自卑心理

(一)阅读疗法的优点。阅读疗法是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精神病的治疗。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图书情报学词典将阅读疗法诠释为:为精神障碍者或行为有偏差者选择读物,并指导其阅读的心理辅助方法。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自发生之日起就具有治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产生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心理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锻炼器官机能的作用,从而收到保健祛病的效果。

1、排遣烦恼。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面向广大师生进行阅读疗法的推广工作,从有代表性的部分大学生调查问卷中看出,读书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理想方式之一,阅读疗法深受大学生喜爱。一大批因自卑而有交际困难的学生从《交际与口才》、《演讲与口才》和《卡耐基交际大全》中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许多因恋爱而苦恼的大学生从《心理医生》杂志中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性和婚姻”的讨论中受到启发,能够正确地对待恋爱中的问题。

2、振奋精神。大学生因失恋、学习成绩差、人生目标不明确等原因而导致的自卑颓废,通过阅读质量高、内容新和积极向上的书刊可以振奋精神、增强意志力、控制情绪、克服困难。

3、容易实施。学校图书馆是一个人人都去的场所,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治疗,不泄露任何隐私,无精神压力和顾虑,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心理卫生知识。经济、简便、及时。找心理医生,仅心理咨询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咨询的时间也往往受到很多限制。而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服务都是无偿的,书刊可以随时借阅,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可以随时阅读,不受场地、器械等限制。

(二)阅读疗法运用方法

1、成立一个以心理医生为指导。组织图书馆员与大学生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研究团队,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分工、有合作地进行。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规范阅读治疗术语,设计调查表和对研究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馆员进行阅读疗法讲座,介绍阅读疗法的优点及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目录及类别,搞好阅读治疗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则架起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当好阅读疗法研究工作的助手,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2、创建阅读治疗阅览室。其藏书必须有针对性,集中展示那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以人文社科类新报刊和心理指导类专门文献为特色,确保阅览室的文献能产生预期效益。阅览室要美观、优雅、整洁,让那些需要阅读治疗的大学生,在美的环境中,转换心情,缓解心理压力。阅览室馆员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给大学生以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疏导,通过善意的关心帮助和积极的阅读指导,赢得学生的信任,实现与大学生心理沟通,为阅读治疗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利用一切宣传设施,大力推荐介绍阅读疗法。开展阅读疗法讲座,鼓励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走进阅览室,通过阅读,解决心理问题。也让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及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优秀文章推荐到校报上发表,以达到一人读书、众人受益的目的。在阅览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或与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对网上求助者,配合心理医生开出阅读书目,进行阅读治疗。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方法。

4、好书推荐。阅览室老师给有自卑倾向的大学生推荐心理学方面的书刊,这些书刊是心理专家们关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经验总结。《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心理世界》、《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等心理期刊以大量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读者说破了一个又一个迷惑,传播了心理健康知识。读者不仅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答案,而且还能进一步发现隐藏的危机。这种预防式“心灵鸡汤”能给许多迷茫的心灵送去慰藉,焕发出青春活力。

5、书方验证。通过实践调查得出,最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自卑心理问题的书有:《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心理世界》、《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演讲与口才》、《读者》、《青年文摘》、《做人与处世》、《人之初》、《故事会》、《家庭》、《知音》、《微型小说选刊》等。而帮助最大的图书有:《卡耐基交际大全》、《解除苦恼大全》、《怎样解除焦虑与烦恼》、《走出情绪低谷》、《如何排除你的烦恼》、《自卑挑战》、《奇妙的自我心理暗示》、《浪漫爱情的心理奥秘》、《名人传记》、《罗兰小语》、《名人名言》、《世界的智慧》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的故事》、《少年维特之烦恼》、《自卑与超越》等。

三、总结归纳

根据河北联合大学阅读疗法实证研究调查报告显示,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常有的心理困扰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人生目标不明确94%、心烦焦虑81%、孤独81%、忧郁悲伤76%、性困惑76%、自卑75%、厌学67%、恋爱苦恼63%、交际困难61%、就业压力41%。

2013年黄晓鹂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量,共发放问卷600份,根据SCL-90常模提供的参考标准进行阅读疗法心理干预实验。阅读疗法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除敌对因子外,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组阅读疗法干预前是同质的。阅读疗法干预后实验组的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低于对照组(P

总之,阅读疗法能够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时期产生的心理问题,处理好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总之,阅读疗法是易被大学生接受且疗效显著的心理治疗方法。把阅读疗法用于解决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新途径,对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