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市公共设施集锦9篇

时间:2022-11-04 06:26:36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1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中心,公共设施,建设

 

城市中心公共设施是城市的组成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活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城市中心公共设施与城市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中心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造型群体组合等方面反映了当代城市的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准与要求,可以说城市中心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城市中心公共设施规划的原则

城市中心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主要是在确定公共设施用地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公共设施不同的性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性和地区性一级的中心公共设施进行用地分布、组织城市和地区的公共中心。中心公共设施分布规划的具体要求如下:

1、结合生活居住用地分布的原则

多数类别的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是与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但相关的程度却不同。应该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居住用地分布的原则设置中心设施。免费论文。

2、结合城市交通的原则

公共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区往往也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产生学有所长吸引点,人流、车流非常集中。城市中心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不同,其交通生成量和交通流的特征也不相同,例如体育场馆、俱乐部、博览中心、会议中心等,在布置时必须考虑用地周围的城市干道是否有足够的通行能力,是否能方便快捷的集疏人流和车流,要根据不同公共设施区别对待,尽可能地避免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和阻塞。

3、考虑各类公共设施之间关系的原则

城市中心公共设施等级不同,其配套内容也有所区别,在布置各等级的公共设施时,应以满足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需要为目的,使各中心设施要有合理联系或分隔,在使用中避免互相干扰,又要便于集中管理经营,方便使用。例如:学校、医院和科研等中心设施,要求有良好的环境条件,不应与影剧院、游乐场等建设在一起。

4、服务半径合理性原则

城市中心设施服务半径是指某类公共设施到其服务范围最远处的直线距离,它是检验中心公共设施建设布置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影响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因素很多,在人口密度高、公共设施需求量大的地区,相同规模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比人口密度低的地方要小一些。按照国家有关对居住区的划分标准,居住小区级中心公共设施服务半径要小一些,居住区级和市级的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就要大一些,还有自然条件、交通方便程度等也是影响中心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因素。这些都是在建规划中心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5、环境协调的原则

城市中心公共设施本身既作为一个环境形成因素,同时它们的分布对周围环境也有所要求。例如:医疗中心一般要求有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露天剧场或体育场就要考虑自身发生的声响对周围的影响。可通过不同公共设施和其它建筑的谐调处理与布置,利用城市地形等其它条件,组织街景与景点,以创造具有地方风貌的城市景观,使城市中心设施与城市的固定环境相协调。

6、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的原则

老城市中心公共设施内容、规模与分布一般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它的特点是:布点不均匀;门类余缺不一;用地与建筑缺乏;同时建筑质量也较差。具体可以结合城市的改建、扩建规划,通过留、并、转、补等措施进行调整与充实。

二、城市中心设施的组织与分布规划

城市中心指城市中各类大、中型公共建筑相对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城市居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商业、金融、娱乐等社会生活活动的中心。它是城市居民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也是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方。这里群集有城市许多重要的公共设施,为了发挥城市中心的职能,和市民公共活动的需要,在中心往往还配置有广场、绿地以及交通设施等,形成一个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紧凑的地区或地段,它是城市面貌集中表现的重要场所,因此城市中心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可按使用功能对中心进行如下分类:行政中心;文教、科研中心;体育中心;商务贸易中心;金融、保险中心;综合性中心等,如图1所示。

城市中心设施用地是现在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使城市中心占地与城市规模相适应。英国的J•M汤姆逊曾统计了世界各地20个城市的中心区规模,最大的是伦敦,占地27.3平方千米;最小的是哥德堡,占地0.9平方千米。20个城市中心区的平均占地规模是8.6平方千米。我国有关专家学者也曾对6座百万以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进行调查,城市中心区平均用地规模为4.9平方千米,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2.16%,城市中心用地规模的扩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口下降,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是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则显示出上升趋势。城市从产业型向信息、服务型转化,商业、商贸、体育保健、金融、服务、行政办公越来越向城市中心汇集,使城市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从我国情况来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也在有组织地或自发地扩大。在实际规划中,要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各城市变化的总体趋势,总结发展规律,提出引导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城市中心用地规模,合理规划城市中心设施。

三、城市中心的规划布置

1、城市中心的位置与布置

城市中心位置,应根据城市规模、性质、地形条件、主要交通设施的分布、城市中用地分布的特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来确定。城市改造中,城市中心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追求中心设施的大而全,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条件,尽是避免大量拆迁,节省建设资金。城市中心的基本布置方式有下列三种:

(1)广场式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通过广场形状和周围建筑物的变化,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类别城市中心的性质和风格。城市政治、行政中心常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这种方式窨组织层次比较丰富,城市景观效果好。

(2)沿街和片区布置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商业服务气氛较浓,常见于城市综合商业服务中心。

2、城市中心交通组织的基本要求

城市中心是城市中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人流、车流量较大,是城市交通的主要产生源和吸引源,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区域。因此布置城市中心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掌握城市中心用地所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与中心区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通行能力的宏观平衡,以避免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阻塞。

(2)城市中心既要与城市干道系统有可靠的联系,以疏散车流、人流,又要避免将城市主要干道两侧都布满大型公共建筑。免费论文。

(3)在城市中心地区应商业街内部设置步行交通系统,并在其周围设置适当规模和数量的自行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

(4)城市中心要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内公共交通系统有便捷的联系。免费论文。

现在我国出于城市大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城市改造日新月异,利用城市原有基础,规划好城市中心公共设施用地,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拆迁,节省用地、节约资金,以搞好城市中心公共设施建设,使城市成为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城市市民的愿望。

参考文献:彭岩.居住郊区化趋势下配套公共设施供给模式探讨.建筑经济.2008年s2期王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2

关键词: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要切实做好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并且做到持之以恒,需要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这就要考虑到这些硬件设施的具体规划问题,首先规划要合理、平面位置要布置得当;其次,要根据人口的流动量和城市的特色,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相应的规模,并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品味;第三,要考虑各种人群的使用方便,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的使用;第四、要注意设施建设的使用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年限;最后,对设施建设完成后加强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和大家探讨这几个问题:

一、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与定位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9月10日的公告(第178号)颁布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施行日期:2003年12月01日)执行。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

比如:江山市乌里山垃圾填埋处理厂的位置就设置在城市边缘10公里以外,离周边居民住宅500m以上,并且在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口,同时也不得设置在水资源供应区域及其上源,交通方面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行的要求。

生活垃圾收集点应满足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应与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生活垃圾收集点位置应固定,既要方便居民使用、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又要便于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分片设立垃圾收集转运站;市场、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附近应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容器或垃圾容器间的容量按生活垃圾分类的种类、生活垃圾日排出量及清运周期计算。废物箱的设置应满足行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行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应与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在道路两侧以及 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 、广场 、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

还有我们最常用的公共厕所,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设置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商业、学校、车站、码头、集市等地方的周围,并且有醒目指示标志和可靠的安全通道。

2.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

3.独立式公共厕所与相邻建筑物间宜设置不小于3m宽绿化隔离带。

4.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不影响主体建筑的功能,并设置安全通道,通至室外的单独出入口。

5.公共厕所宜与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合建。

6.在满足环境及景观要求条件下,城市绿地内可以设置公共厕所。

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模与品味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模、种类必须与城市的大小相匹配,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使用要求。在确定前首先要充分调查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调查工业、医疗等的数量、规模及其分布情况,预估各种行业产生的垃圾性质和数量,预估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各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设施的运行能力确定环境卫生设施的规模。

例如:公共场所的建设规模。在车站、码头、商业、旅游景区等区域,由于客流量较大,规模应当大些,宜设计固定的永久性建筑结构为主,不足时适当配备一些流动厕所;在学校、厂区周边区域,由于其内部各自有配套的专用厕所或公共厕所,一般都能够满足各自的使用要求,所以,可以采用流动厕所即可,以避免因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同所有其它的生物体一样,在他们自生的整个运动中,贯穿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协调和统一,形成城市社会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帮助人更直接方便的与自然对话,城市公共设施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所以,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外观设计应根据城市特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周边环境、城市古老的文化素养来确定。由于环境卫生设施分布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垃圾处理厂的选址,无论是焚烧厂还是填埋场,都不能建在旅游景区及其附近,否则会降低一个城市的品味。

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用户

与私属性产品不同,城市卫生公共设施更多的强调参与的均等与使用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城市卫生公共设施应不受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而被所有使用者公平的使用,这也正是公共设施区别于私属性产品的根本不同之处。

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应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除满足正常人使用外,还应该考虑各种类型的残疾人使用,即我们通常说的“无障碍设计”。就厕所而言,出入口除了设置台阶外,还应设置残疾人通道,残疾人通道应与市政人行道上的盲道相连接,并保持畅通,安全通道两侧应设置安全栏杆,栏杆高度应不少于1.05m。厕所内部的应配备残疾人使用时所需要的安全拉手等设施,设置残疾人专用位置。男厕所的小便斗设置高度应考虑小孩或矮个子人群的使用,高度在安装时略低一些,一般离地高度不超过0.50m。

“无障碍设计”就是是对行为障碍者、老年人、儿童或女性人群所表现出的“特殊”关照。同时,设计者还应具体、深入、细致的体察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使用者的行为差异与心理感受,设计出可以供所有人使用的产品。为市民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一方面不断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做到三个“一样”,即有人检查和无人检查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节假日和平时一个样。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呼吁人人都能够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爱护环卫设施。

四、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使用功能

城市卫生公共设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辅助设施,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为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设计,它与其他建筑一样,应遵循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构成的要求而发生变化。城市卫生公共设施体现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与城市的发展程度,同时城市卫生公共设施的性质又与城市的环境性质相一致,具有文化性、多元性、特定性的设计特点。公共设施的存在犹如城市的家具,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城市的细节设计,用其丰富的造型、多变的体量及多重功能丰富城市空间。所以,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满足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使用功能。

城市卫生公共设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般都无法单独使用。如:垃圾容器(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运输及其运输道路、垃圾处理厂(焚烧厂或填埋场)都是一个系统;再说,公共场所、给水、排水(废水排放、污水排放)、市政管网也同样是一个系统,所以它具有连贯性,其使用功能的体现具有整体性,缺少如何一个中间环节都无法完成其使用功能的发挥。因而,城市卫生公共设施的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与上下环节相匹配,需要多种专业设计者的相互配合,在设计上为确保满足使用功能奠定基础。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思维都存在其局限性,建议将设计方案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执行公示制度,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论证等有效措施杜绝建设完成后出现不可修复的遗憾。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监理制度,实行过程控制管理,避免因建设过程中出现偏差而无法达到原设计的效果。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相关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验收,必要时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加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或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五、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

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是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国家为保护公共设施制订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宪法》等对制裁破坏公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做了具体的规定,对于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惩处。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维护着社会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了社会生活的安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我国处罚方法有警告、罚款、拘留、吊销执照等依照犯罪情况而定。

但是,仅靠法律约束是完全不够的。公共设施管理单位应制定出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建立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比如:城区果壳箱、垃圾屋的管理措施:根据城区和地段责任到人,确保外体干净,垃圾及时收集、清运,保持容器周边整洁,无满溢和散落现象,确保完好率不低于93%;果壳箱的摆放,现在城区的主要街道密度要求:间距在50-100米,它们是根据人流量和商业网点密集情况进行摆放的,像江山市区的解放路、中山路、鹿溪路、南门路、江滨路等路段人流量和商铺较为集中的地段,设置间距以50米至100米为主;果壳箱的管理力度体现在它的破损程度,果壳箱不加强管理,常常会损失原有的功能,“上岗”不久就遭开膛破肚,外壳不巽而飞;“淘宝大军”乱掏乱抛,形成二次污染;在餐馆附近还面临被烧坏的危险;也有人喝醉了洒,把果壳箱作玩具用;有少数商家把自家店铺前的果壳箱擅自拆除。以上种种现象管理部门需制订出一系列设置措施与管理办法,落实到人,管理到位,每天按排专职人员在大街小巷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并且建立台帐,管理人员认真总结前几年的工作经验,针对以往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实用、节约原则的基础上采用连体分类形式,为杜绝以往拾茺人翻捡后垃圾乱七八糟现象,继续倡导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理念,果壳箱外体张贴“不可回收”、“可回收”、“投烟头处”等字样,大大方便市民扔垃圾的需要。

结束语: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一个美丽的城市,不仅需要美丽的园丁来呵护,更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公共设施来支持。无可厚非,一个城市卫生公共设施的配备程度及其完好率决定着一个城市卫生的保护效果,所以说,城市卫生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城市的美化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3

[关键词]城市 公共设施 设计理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立体化不断延伸。公共设施的系统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好坏,而且对城市的人员分布、交通与环保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我们面临的关键任务就是如何使天津滨海新区公共设施设计更为标准、规范、有效、准确。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不仅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情况,同样在城市形象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不断完善滨海新区统一化的公共设施系统,提升使用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节省人力、资金和能源来使人们在滨海新区的出行感到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同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以具备国际化都市的水平。

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1.社会性

城市的公共设施形象建设是多种因素综合组成的,因此它必然会显示出其社会性。其中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公共设施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由社会环境来决定其生存,同时,受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它的存在背景往往是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在追求城市化的同时,必须以人与人的社会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适应社会大环境,及时改善城市设施形象,才能够表现出城市的时代精神。

2.可塑性

如果城市形象一旦形成,就会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出现一些新的信息或者是面貌,人们也会本能地做出反应。因此,在设计城市设施形象的时候必须要慎重对待,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城市与历史的结合等。虽然城市的形象稳定性比较强,只要改变的够彻底,时间够长,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让市民接受,那么它的改变就是成功的。所以应该积极致力于现代城市新形象的塑造,从而适应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可实践性

在滨海新区导向标志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滨海新区的某一交通枢纽作为样本进行试点,从而为以后对整个城市的规范起到带头作用。

例如步行街,它的特点是人流量大,范围广,接受能力比较强,一般都是作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它的形象传播的意义比较重大,也是城市区导向标志体系建设的舞台。在设计步行街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设计的理念要符合步行街的商业气氛,显示出城市时代的特点,要设计一些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指示牌和特殊设计的信息地图。步行街公共设施设计应当作为城市化建设与环境设计的首选,这也是多个成功城市的共识。

再如交通设施,它作为城市人员与物品流动的纽带,对于城市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它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可以展现出诸如豪放、儒雅、沉稳、浪漫等不同的城市风格。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城市形象等都可以通过城市的交通设施体现出来,因此,交通设施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

最后是广场设施设计,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一个城市节点。广场是个多样化的概念,它可以分为休闲广场、购物广场、美食广场等等,它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情和市民生活品质,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场可以容纳大量的市民,是人们融入公共生活之中的宝地,对人们的社会沟通以及培养人们关心城市公共环境、热爱公共生活的优良品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

三、公共设施设计的系统化设计原则

1.设施与主体建筑造型系统化

设施的建设在本意上理应不能够完全脱离主体建筑造型。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所使用的设施依然只是单方面的满足功能需求而摆脱造型的束缚。这就导致很多公共设施显得很普通并且没有整体感。因此,在不同的主体建筑造型影响下,其周边设施的造型设计应当建设为其剪影或者与其相关的形态设施,设施不仅仅是设施的概念,还应是赋予主体建筑文化的设施,形成系统化。

2.设施与人系统化

无论是公共设施还是其他设施,其所承载的目标客户是永久不变的――人,那么设施的使用是否安全、合理、方便、人性化等等因素都是应当予以重点考虑的。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设施在造型上要符合视觉享受;在颜色上要起到该有的作用(如警示型的设施颜色要醒目);在功能上要尽可能加载多方面需求;在使用上一定要人性化,这些可以概括为设施与人的系统化。

3.设施与环境系统化

设施依托于环境所存在,而环境又制约着其功能设置。因此设施与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各个角度,无论造型、功能还是色系,都要与主题建筑、文化、所处地段等等因素统一,形成一个系统。比如处在一个残疾学校周边的广场,此广场的设施就要比其他的广场更加地注重无障碍方面的设计,也就是说,设施不仅依托于广场的环境而设计,同样也要对广场周边的设施与环境予以考虑。

4.设施与设施系统化

很多时候考虑的是设施要适应环境、要人性化、要方便使用等等,可是并没有考虑到设施与设施之间的微妙关系。从一个广场的整体来考虑,其设施应该是从造型、色彩尤其是功能上互相促进的,这样的设施设计才是一个成熟的设施配备。比如说可以在广场的井盖上加入公共卫生间的导向,或者将广场路灯的尾部设计为一个垃圾筒。现在很流行的一类公共座椅就是树的护栏,既保护了树木同时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而且夏天人们还能够在树的庇护下乘凉,真正做到了设施与设施的结合。

四、系统化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设施设计分析

1.环保设施

在会展中心周边广场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垃圾筒均已锈迹斑斑,在如此大的广场上清洁工人使用的设备竟然是在小区常见的带小轮子的塑料垃圾筒。这使得清洁的便捷性很弱,给清洁工工作带来很大的不方便,而且它的摆放非常不整洁,不仅显得落后,同时最终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根据设施与环境系统化原则,设施的使用是要配合环境的要求。无疑,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清洁垃圾筒根本满足不了广场的清洁需求。

看一下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设施使用情况,如图1。这是一名清洁工人正在骑着垃圾车用长夹子夹垃圾。不难发现,清洁工工作非常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而且流动性极强,非常适应在这种大面积的广场上使用。造型上我们可以依照设施与主题建筑造型系统化原则与主体环境形成整体即可。相比之下,国外的设施就更加的人性化考虑了,如图2。此款英国设计的垃圾桶在负重达到一定程度时,桶内设置的传感器会自动开启,将垃圾进行压缩,利用的能源为太阳能,目前投放的地点是剑桥市绿底路公园,它外观为正常垃圾桶大小,但是容量却可达800升,约0.8立方米,这不仅减轻了清洁工的工作强度,同时很好地利用了它作为室外设施的优势――太阳能。最令人惊叹的是当它容量满时会自动给清洁工人发 E- mail通知清理,真正达到了所使用的设施与人系统化的境界,如果用到硕大的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给来这里的外地人、国外友人带去的是城市现代化的印象。

2.管理设施――以售票亭为例

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售票亭采用的是最普通的方盒子造型,与其主建筑以锦扇为原型的设计相差甚远,不符合设施与主体建筑造型系统化原则。去过北京鸟巢体育馆的人都知道,鸟巢体育馆周边的地灯采用的是小鸟巢的造型,设施与主体建筑的系统性使得整个鸟巢体育馆更加的的富有整体感、层次感和庄重感。

在美国,知名的百老汇处在一个交通复杂的小广场,它所呈现出来的售票亭不仅是售票处,同时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图3。它采用的是半透明玻璃展觉表现力的同时能够和整体现代的霓虹灯环境融为一体,做到了设施与环境的系统化。它还赋予了为游客和顾客提供了一个可以驻足观看和感受广场气氛的新型公共空间的新功能,符合了设施与人的系统化。前面有提到广场的重要性,它真正达到了广场设施建设的终极目标。

3.安全设施――以井盖为例

井盖作为我们天天脚下踩过的设施,其很多还未开发出来的价值值得去探索。通过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调研发现,其广场的井盖多为小孔组成的方形造型,非常普通。如图4,为青岛啤酒街的一处地面井盖设计。它的色彩艳丽,不仅充满趣味感,而且带有主题性,起到了导视的作用。对于大型的广场,诸如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公共卫生间以及售票亭等设施的导视很难把标识做准确,利用井盖,做地面标识,也就是利用设施与设施系统化原则,效果会非常显着。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4

论文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普遍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设计上应该突破传统的“城市街道摆设”概念,引入互联网技术,使之具有更多功能,做到以人为本,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多种多样的公共设施有力地支持着人们的室外生活,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已显得相当迫切。

二、城市公共设施现状

城市公共设施,通常是指候车亭、座椅、垃圾桶、路灯、各式商亭、公共厕所、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电话亭等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的固定设施,是在城市中使用最多,分布最广,且与人群接触最为密切的公共设施,它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人类社会在21世纪到来前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中国城市建设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标志,不应该单单成为城市的装饰品,创造舒适的环境;在功能上应该多样化,满足现代人的多种需求,引导城市的发展。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设计问题。事实上,发展公共设施领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城市开发项目的设计原则,并且也被认为是当代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和政治责任。

三、信息时代对设计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智能化和信息综合化的程度得到了很大发展,人的许多最高明的知识和本领都可以编成程序输入机器之内,并可以根据指令毫无差错地将其重现出来时机器变成了人的辅导者。人们所进行的设计是从“信息”着手,将人们通过感觉和知觉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知作用及其效果作用作为设计的基本价值,促进了产品的智能化和人的亲和力。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上看,设计实质上是一种人工造物的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现在社会对于可参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在公共设施上就是人们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公共设施,享受这些公共设施带来的乐趣。可参与性好的公共设施,用户体验品质高,使人难以忘怀,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使用的乐趣。“体验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体验功能就成为未来产品的必要功能。

四、信息时代下公共设施发展趋势

现代公共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有机概念。人们过去常常把它们简单的分解为实用或装饰等两大类,实际上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有四个特性:基本性,环境性,装饰性,复合性。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仅仅把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必备的“硬件”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的设计中应该更多注重“软件”的应用。下面通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来谈谈信息时代下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指示系统设计

指示系统属于城市公共设施领域的公益性视觉传导系统,具有帮助人们对于具体目标对象,空间位置及环境特性等进行有效的指引和识别作用,同时也提供给人们对活动于其间的环境形态及功能作用的直接认知和帮助。成功而有效“城市设施”的视觉传导设计必然构成城市环境中不同时期的公共性功能设计和公共性文化理念的复合体。它们在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把艺术和文化最为生活化地融入到任何一个社区、公园、剧场、博物馆、医院、商厦、学校、公司、车站。

在现代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支持下,每天生活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我们,对于出行的要求,更多时候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完成仅仅依靠记忆来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而且交通工具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人类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越大洋到达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换而言之,将来的社会在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开展,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交流也将不断的扩大。同时我们出行的时候,对于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如何简单地获得急需行动支援信息也是出行之前必须检讨的一个问题。所以,仅仅凭借传统上以形象传达为目的的vi系统,将很难完成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的行动支持的功能。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城市街道上设计一些定位导航设施,现代城市虽然在一些公交站牌上配置了地图和车站线路,但是许多方面指示并不是明确,而且对于国外旅游者来说,语言文字不同,信息也无法识别,拆除不合理的标识牌,设计电子定位导航设施是发展的趋势,其应用软件方便、高效。设置不同语言版面,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需求,触摸式屏幕使出行者更快知道自己所处位置,以及怎么到达目的地,不仅满足了城市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给世界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手机的街头归宿——新式电话亭

随着手机的普及,曾经备受宠爱的街头ic公用电话正渐渐地被人冷落和遗忘,甚至被恶意破坏。

据统计,2004年至今,在中国一些大城市每天平均有2部半公用电话遭破坏,被盗设施的价值累计达500多万元。同时,大部分电话亭都陈旧破烂。亭子污迹斑斑,电话卡插口处已大块地掉色生锈,亭盖里贴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办理车牌、办理证件、招聘电话等。亭盖上原有使用方法的说明介绍被“牛皮癣”遮盖。这样的电话亭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还影响城市面貌的。一部分市民认为应该取消电话亭的设置,但是我国毕竟还没有达到“手机人手一部”的发达程度,电信部门还得为外来工和异地求学的学子们多加考虑,他们需要ic电话亭。

因此电话亭摆放位置以及功能全面化问题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重点。手机使用率远远高于电话亭,但是考虑到一部分群体的需求,电话亭不能取消,因此可以考虑电话亭功能多样话,在有电话亭的地方设置手机街头充电设施和销售手机充值卡的自动贩卖机,设计者要考虑到安全性,在手机充电的时候,可以设置密码箱存放手机,以免机器丢失。设计新式电话亭可解决人们在外通讯的问题,保证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送。

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在日本,人们可以看广告免费打公用电话,两家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日本全国设置10万部免费公用电话。据了解,在拨打这种免费公用电话时,用户首先拿下话筒拨打电话号码,之后液晶画面上会出现约15秒钟声像并茂的广告,广告结束后电话就会接通。如果你拨打的是固定电话,你可以免费通话9分钟;如果你拨打的是手机,则至多只能免费通话1分钟。这种理念无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值得借鉴。

五、结束语

在21世纪,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公共设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对于体验与互动的要求逐渐增强,设计的趋势要满足人们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核心,创造有序、和谐、合理、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并且在设计中应用高科技元素,方便城市居民的使用,使公共设施脱离摆设的定义,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同时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对城市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昀,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5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垃圾箱,城市环境

一、统计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城市生活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是城市形象以及管理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环境的保护也是当代社会关注的要点,而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生活环境。在已有的公共设施中有许多都是华而不实,缺乏人情味。设计是使人、物、自然、社会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关键。因此,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便愈发重要。在物质层面上,它满足城市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在精神层面上,它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既拓展了其功能,同时统一城市环境,给人以得到美的享受并满足审美的心里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公共设施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引导当今社会城市公共设施融入城市环境之中的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环境中,从而使人类的公共生活与公共环境更好的和谐统一。

二、当代公共环境中垃圾箱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垃圾箱虽然已经存在很多,但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在已有的某些公共垃圾桶的设计就存在着外观和功能上的不足。

首先,在城市环境中有许多地方的公共垃圾箱整体配置的数量远远的不够于本地区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房地产业不断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不足现象,逐渐加重。新建的公共垃圾桶的配置数量不足以承受城市垃圾的压力,而后扩建的公共垃圾箱配置数量依旧保持在初始的状态。

其次,在城市环境中公共垃圾箱分类的配置不均,在不同的活动场合所产生的垃圾总量自然也就不一样。在一些对于垃圾箱需求量大的地方却远远配置不足。同时,公共垃圾箱的分布不合理在不同的社会场所分配的垃圾箱有的不合理,因为在不同的场合,所产生的垃圾总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共垃圾箱没有严格的按照公共场合的需求量来进行分配。如:商场里面对公共垃圾箱的需求量与街道对公共垃圾桶的需求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同一个社区公共垃圾箱的分配也不合理。

如:在学校里面,在校到旁边的垃圾箱与在每个班级的垃圾箱所被需要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时也有设计上的不合理,有的在造型上是及其不合理的,如:连体型的公共垃圾箱,在造型上比较呆板。采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造型,不便于卫生的清洁,容易残留大量的垃圾。在有些场合,有的垃圾桶的形象比较单一,并没有融合到整个区域的环境中去。如:在动物园,垃圾箱应设计成可爱的小动物的形象。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设计首先应该充分考虑我们日益减少的资源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应该为维持和保护我们日益所依赖的生活资源而提供帮助。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相辅相成。设计在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能够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美的感受,一个好的设计在公共设施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和谐。

三、公共设施在公共环境中的意义

公共设施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设备或物品,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城市中,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生活环境的公共设施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是城市形象以及管理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城市公共设施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显著的标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每个环境都需要特定的设施来构成氛围浓郁的环境内容,体现不同的功能和文化氛围,例如:休闲设施、卫生设施、贩卖设施、娱乐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城市环境设施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视觉感官,公共设施的外观、形式影响着城市空间精神层面的差异,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特性。同时,公共艺术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市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 加大市民对城市环境的重视并予以改善,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6

关键词:公共设施规划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今中外的“公共设施”

目前,各国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差别很大。克莱尔认为:“公共设施就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综合分析以上相关概念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设施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从历史上看,公共设施最早可追朔到上古时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场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排水系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等都属于当时的公共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意义的城市兴起以后,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普及,如图十六世纪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蚀刻版画所表现出来的景象。但是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公共设施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到人的特殊需要,也没有从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考虑。有的公共设施仅仅考虑了实用和经济,有的只是彰显了对王权和神权的崇拜,它们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人性化设计了。当20世纪50 -60年代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心里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 公共设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公共设施的发展比较落后。我国的公共设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古代的神庙、集市,封建社会的城市、庙宇、码头等公共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公共设施的建设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通过兴建广场、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二、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点公共设施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具体的探求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公共设施设计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设计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系列公共设施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赋予该城市以与众不同的都市形象和魅力。适宜的公共设施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可促使人们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设计是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的产品。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三、公共设施的具体设计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 公共设施规划应该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通过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例如:济南黑虎泉的公共设施设计,就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

2、公共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人文环境的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

3、公共设施规划应该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公共设施规划还应该考虑人的因素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我们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知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王琦.城市生态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艺术.生活;2007年04期

王晓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2期

谢如红.关于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形象的几点思考[J];美术大观;2009年12期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7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设施;户外家具

1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与地域文化

城市是地域文化的原生载体,城市的地域特性是本土风格和个性化发展的基础。地域是指有相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的一块地方,地域文明正是在这一特定的空间中不断积融,叠置,形成了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2]。各城市具有的地域文化特性主要反映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居民生活习俗等方面,以及在城市环境建造中出现的具有差异性的物化表现。城市公共设施产品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间等[3]。这些产品被集中和使用于城市户外空间、服务于城市、又影响着城市形象;同时也服务于人、又影响着人的工作和生活,属于城市环境设施的范畴。在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中运用地域元素,可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象、形成城市品牌文化效应、提升城市竞争力。

2运用江西地域文化,提升城市竞争力

江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铜文化、道教文化、书院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4]。近年来,千城一面的城市乏味已成无奈的事实,人们对城市区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城市建设中,对地域文化的运用,可以打造城市名片,更可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运用城市历史和区域文化。城市户外空间的营造与城市内各类建筑体一起作用,影响着城市形象的优劣。所以,城市公共设施产品形象可塑造出有特色、高质量的城市户外空间。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江西各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比较陈旧、落后,产品形象体现不了江西城市特色,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不了优质服务。所以,本文仅从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户外空间的角度出发,探讨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以期塑造特色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

3设计实践

对赣南客家围屋文化的运用: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独具魅力的文化品位,引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惊叹。图1是笔者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赣南客家围屋方与圆的屋顶造型,并结合中国古代钱币元素,还糅合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设计哲学原理,最终塑造出这款具有浓郁客家文化韵味的城市公共设施产品。

参考文献:

[1]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尚雅莉.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J].河南科技,2003(09):47.

[3]于正伦.城市环境艺术———景观与设施[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8

一、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公共设施建设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如:一片绿荫下的几条座椅,一个汽车站牌与电话亭,甚至是一组社区的指示牌,这些虽然不如某一标志性建筑那么引人注目,但对城市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更具有直接意义,它们能随时给人以休息、活动、观赏之满足,并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流与互动空间。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建筑是极其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公共设施人性化呢?即在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建设更好的尊重人、关怀人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施才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在建设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二、影响酒泉市公共设施人性化的因素

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已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建设,作为一名公共设施的建设者、使用者、维护者,我认为酒泉市在近几年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已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尤其在新城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方面。例如投资3500万元世纪大道开放式的城市带状公园,投资3600万元的世纪广场娱乐休闲集会的中心,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对草坪的设计规划,对人行道铺设利用石材和卵石的自然结合,充分利用喷泉和流水有节制铺衬,形成和谐而又舒适的自然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二)人文环境因素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建造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投资360万元广场的文化柱雄伟壮观,体现着酒泉的深厚历史文化, 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的诠释 。另一方面,公共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似乎相得益彰的,公共设施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如城市雕塑、喷泉、景观灯等,那么作为公共设施应当与城市景观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设施就是城市景观。总之,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设施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居民的人文精神。而在酒泉市新城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广场的围合设施、涨拉膜等公共设施,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

(三)地域文化因素方面,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区域的公共设施,也都受到其传统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在造型和色彩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建造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酒泉市的发展有众多的历史传说和典故,这些都在促成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载体和空间。

(四)人的因素方面,公共设施的建设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着便利,并能美化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建设应以人为本。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特征。近年来, 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在诸多建筑施工中都考虑了以人为本的生活观点和经营理念,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对沿街的垃圾箱综合集成了合理化、人性化,美观化等特点,这些都是我市城市建设人性化的真实体现;再如公共汽车站牌和公厕的设立,在各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公交车站,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我市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服务百姓的窗口,也是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措施办法

我市公共设施建设中有令我们津津乐道的成功经验,也还有我们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所未挖掘和研究到的更具人性化、更理想化的建设方案和实施经验,但对我市的公共设施建设谈几点建议:

(一)在公共设施建设中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作为初具中等城市规模的酒泉市,要有大的发展,就要真正解放思想,集中力量筹措资金,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通过公开出售商业用地;拍卖户外大型广告经营权;实行环卫保洁有偿承包;拍卖公交线路等方式筹措资金,尽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为市民创造出更加完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在公共设施建设中要有超前的思路,全方位、战略性的思维和视觉来规划我市的公共设施建设,用更具人气和人性的理念来包装城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附加值和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的突破,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城市才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公共设施建设中要从长远来规划,着眼于长远,统筹考虑,合理布局。

(三)政府和开发商要对公共设施建设责权明晰、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尤其是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在开发修建时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和协调公共设施建设,并对开发商所开发的区域进行硬性规划和建设,所属职责要分明确。因此,建设、完善新建城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公共设施,还需制定明确的配套措施,由政府部门和房地产等建设部门通力完成。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9

关键词:乌鲁木齐;公共交通;候车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早在农业时期公共交通主要是人力或畜力。工业化时期尤其是公共汽车的大量使用之后,公共交通有了很大发展。但这一阶段早期公共交通设施较为简易,主要包括:候车亭、缘石、地面铺装、座椅、站名牌。进入20世纪城市公共交通更加完善,不仅包括公共汽车,还包括地铁、轻轨、出租汽车、公共电车、轮渡、缆车、索道等等。公共交通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不仅多样化、人性化,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甚至出现了能够反映城市文化特色的候车设施。

一、乌鲁木齐城市概况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交通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北道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现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城市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造就了乌鲁木齐“多元文化共存,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汇集在一起形成开放、大度、融合具有纯朴精神的混血特质”。①

二、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发展较为单一,主要是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城市线型结构、新城建设、机动车数量激增等。

(1)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缺乏人性化: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存在候车站点座椅利用率很低,站牌设计没有标出车辆的行驶方向,候车站点没有安全阻拦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没有针对弱势群体设置的无障碍设施。

(2)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形象比较单一: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在造型、色彩、材质上的设计与其它城市基本雷同,缺乏新意。

(3)城市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缺乏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不能反映乌鲁木齐市多元文化的内涵。

此外,通过实地调查还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在不同路段的设施设置在布局上存在杂乱,不合理等现象。在客流量较大,比较繁荣的市中心区域候车设施设置较为齐全,但在客流量小、老城区区域候车设施较为简易,上世纪80年代的交通设施还存在。

三、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展望

“每个地区、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脉、宗教、民族民俗文化等,往往通过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设计潜移默化地表达流漏露出来”。②结合笔者观点认为,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结合乌鲁木齐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创新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以此达到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可以彰显乌鲁木齐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候车人群多样化的功能性需求。

1.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能够反映城市和地域特色

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不能照搬,没有特色,应当结合当地文化和风俗进行设计。比如苏州的公共交通候车亭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城市的园林气氛,建成仿古样式,既满足候车功能需求,又有古代园林建筑特征,使整个城市赋有园林的气息。同样的道理,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也应反映出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来表达城市隐形的精神与意境,体现城市文脉的历史性和延续性。

2.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注重艺术性

依据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一书,可知艺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介入我们所生活的都市空间。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载体,成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媒介,为城市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此外,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要注重其形态的艺术性,将形式美原则中的均衡与对比、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稳定、重复与渐变等合理运用于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设计中,美化城市环境、提升乌鲁木齐城市综合实力。

3.试以乌鲁木齐二道桥区域候车站点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为例

首先,二道桥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乌鲁木齐“二道桥”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的一座横跨乌鲁木齐河支流的木桥,当年的二道桥子位于现在解放南路的南关。它东与南市巷交叉、西和天池路交叉,是南关连接南北交通的要道,是当时的外贸市场和商业中心之一,还是乌鲁木齐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常有维吾尔族老人坐在那乘凉、闲聊,有时候,一些民间乐手们在此边唱边弹起“热瓦浦”,给这一带增添了民族情调。③现如今,二道桥区域已经成为旅游购物胜地。该区域内国际大巴扎商业区的建立,是在乌市“民族风情一条街”的整体规划要求下设计的,集中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成为乌鲁木齐城市建筑的艺术经典和城市文化的一面旗帜。

其次,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相关元素的提取

乌鲁木齐二道桥区域内的建筑,除了保留自己独特的伊斯兰建筑文化外,还在建筑中留露出古希腊、罗马、西亚以及中国中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与内地城市建筑文化迥异的地域民族风情。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便可从该区域内建筑文化中吸取相关设计的元素。

最后,将提取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元素

乌鲁木齐二道桥区域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造型、色彩、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可以从其周边建筑的形态、建筑的色彩、建筑装饰符号、及材料方面进行合理转化,并为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打下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是一座充满地域特色的城市。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促进着乌鲁木齐市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乌鲁木齐城市现存的公共交通设施,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而能够体现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特色的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将是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目标,不但能够满足候车人群的功能性需求,还可以彰显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特色。

注释:

①韩晓丽.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研究[D]新疆师

范大学,2008

②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1)P26

③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二)(三)[M].新疆:新疆

人民出版社,2001.12.

参考文献:

[1]韩晓丽.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2]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1)P26

[3]乌鲁木齐政府网/

[4]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二)(三)[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