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30 09:05:36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55-01

引言:高中生的心理很容易受自身客观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其又长时间在高压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心理很容易出现扭曲,这就突显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的心理为前提,根据实际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保证其心理健康。

1.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优势

所有的高中教学都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班主任负责班级各项管理工作。而班主任心理教育的展开,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家庭背景,发现其内心的波动。而高中班主任会负责学生三年的管理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教育体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展开教育工作。如果是由专的心理教师负责教育工作,就会因为缺少教育的连贯性,无法及时给学生指导[1]。

2.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分析

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交谈法、讨论法、换位法等,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2.1交谈法。交谈法是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由浅入深的展开交流,改变两者的关系,建立平等的交流,给出相应的教育措施。班主任运用交流法与学生交流时,可以选择课下的时间进行交流,选择一名学生进行交谈,也可以组织多名学生,此时,教师会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朋友的身份与角度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解答遇到的问题[2]。交谈中,班主任不要一开始就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要让学生自己阐述,如果是多人交谈,则可以让其自主交流,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信息,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针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回答。同时,还要保证不泄露与学生谈话的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

2.2讨论法。讨论法的应用主要是在班会中应用,班主任会把与高中生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班会讨论的主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会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发学生讨论[3]。在讨论中,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调节者,控制班级讨论有序进行,把控节奏。

比如,以高中生是否该谈恋爱为讨论话题,让学生自由分成两派,一派持支持观点,另一派持反对观点,指派两名学生分别记录两方提出的各项观点,正式展开讨论后,两方的学生会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提出的观点。讨论时间达到20分钟后,班主任让学生停止讨论,对两方的讨论进行分析,给学生正确的心理引导。

班主任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其对这一观点真正的理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会讨论中来,从而进行心理教育时用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要防止学生使用过激的言论,避免讨论出现混乱,确保讨论的秩序。

2.3换位法。班主任运用换位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与其他人换位思考,从不同的立场分析,有不同的心理感受[4]。通过这种思想教育方法,学生可以把自己作为事件的当事人,通过对行为的分析,了解当事人的心态,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

比如,班级内的一名女学生来找我谈话时,一开始只是简单的闲谈,并未说出自己真实的困扰,随后通过我的引导,渐渐说出了自己面临的问题,她说:"我发现自己无法控制的自己的脾气,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会让自己的情绪出现波动",随后说出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课上学习与课下讨论中,她都会与朋友或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但同学因为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认可这一观点,导致双方出现争执,当我问她为什么要别人认可时,她回答:因为我的答案是正确的。此时,我会让其扮演与她交谈的学生,我则是"她",模拟谈话的场景,让其直观的看到自己当时的状态,从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发现自己的交谈中存在的不足,学会换位思考,改变自己主观的态度。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是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减少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正确的心理引导,让其保持健康的心理。而交谈法、讨论法、换位法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班主任利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两者的沟通,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于森,陈伟.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教师,2013,33:18.

[2]郑少惠.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中),2014,05:173.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心理辅导 教育模式 心理教育课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十分迅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惨剧时有发生。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梳理工作,也需要有所进展,实际应用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的形式,高度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可以扩展课程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向,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与成才之路中的心理困境提出新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特性、实施方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值得探究。在具体研究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资料的方式,对中美两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问题的发现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的途径,对二者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由此可为中国国情下的以课程为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改良意见。

二、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基础内容

在心理学的指导层面,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代表的学派,以其对人性矛盾和冲突的调和与分析,奠定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意义显著。形式主义心理学中以人为主体的行为控制与调节理论,可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源性提供转移方向,即从学生个体问题分析转移到环境问题分析。健康心理学方面,其部分理论可为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确立提供建议,十分有利于心理课程教育的发展。

2.教育学基础内容

首先,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和谐教育理论,对心理教育的课外教育推广效果显著,其理论强调学生精神内容的教育与心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通过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等内容,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内容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构建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三、对当前心理健康课程的分析与建议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近几年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的一定的问题也急需解决。例如课程密度分布不合理,内容枯燥、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方法单一、综合性较差,等等,对此问题可有如下的解决策略。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贯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对于以往的课程内容的弊端,应当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分类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考试焦虑问题,以及考研就业问题,作出相应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得以正确塑造自我,增强自信心,促进自我健康发展。对于男生和女生,也应区别对待,应当加强女生的成功教育,克服女生隐含的自信心不强的现象。对于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受专业性质的影响与不同的心理预期的要求,应当在课程设置上从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入手,合理地针对各专业的特征,依据理论指导,加强实践内容指导,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加强师资力量与全方位互助体系的建设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高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任务。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应当从专业教师的选择着手,尽可能地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心理学与教育学功底。在教学实践中,应以开放的思维,多与外界心理辅导专家交流,以期提升自身的素质。心理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教育素养,灵活地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地实现价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尽一份力。

在互助体系建设方面,应当落实全方位建设的要求。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全力支持的同时,也需要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多方面的支持。家庭是每个学生心灵上的温暖港湾,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畸形。在学生步入大学阶段后,家长应当主动多与儿女交流,并努力增加自我的心理教育知识,尽早地了解并解开儿女的心结。在社会教育方面,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国家应当出台一定的政策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支持,并着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避免学生由于择业与升学等社会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五、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客观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与目的。根据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特点,应当对症下药,着力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优化课程设计,丰富课程内容,并在政策支持与师资力量提升方面推行相应措施,为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志娜.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3-03-26.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自我管理;经济地位;健康教育

健康自我管理是应对慢性病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保健模式,其通过行为调节和心理调节来控制症状、提高用药依从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以长期实现和维持健康。荷兰疾病管理指南中指出,健康教育是自我管理干预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3],能增强自我效能、改变经济地位差异引起的不良生活方式、加强健康行为,降低死亡率。国内外学者研究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甚多,我国并未统一纳入临床常规护理。本研究了解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全部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诊断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病情危重;既往有精神病史及严重认知障碍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6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6%。年龄25~89岁,平均(63.68±11.16)岁,男性343人,占61.25%,女性217人,占38.75%。

1.2方法与内容

1.2.1一般情况调查

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治疗费用情况、健康教育情况。

1.2.2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调查

此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arterydiseaseSelf-managementScale,CSMS)是由任红艳等[7]人于2006-2009年设计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3个维度,2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ter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该问卷根据下述公式将量表总分及维度得分转化为100分制评分。转化分=(实际粗分-理论最低粗分)/(理论最高粗分-理论最低粗分)×100。基于该量表各维度条目数不尽相同,为统一可比性,采用得分指标对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得分指标=(单项目实际得分/该项目可能的最高分)×100%。最终得分指标≥80%(转化分80分)为高水平,60%~80%(转化分60~80分)为中水平,≤60%(转化分60分)为低水平。

1.2.3统计分析

经双人核对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并导入SPSS17.0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的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现状

被调查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55.52±11.12)分,呈低水平。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管理水平、日常生活管理水平、疾病医学管理水平。

2.2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医疗费用情况及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培训与否与CSMS各维度及总评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CSMS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医疗费用情况、接受系统健康教育与否是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高、城市居民、个人月收入多、医保报销比例高、治疗费用承担能力好及接受系统健康教育的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高(P<0.05)。依据标准化偏回归系数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接受系统健康教育、承担医疗费用情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居住地、医保类型。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为(55.52±11.12)分,呈低水平,其中情绪管理在高水平,日常生活管理在中水平,而疾病医学管理在低水平,提示冠心病患者对疾病本身的专业管理差,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知识缺乏有关。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好,与国外学者研究一致。文化程度高者,自我保健意识强,更善于积极地对症状,日常生活及情绪进行管理,并且能有效地应用医疗信息资源以促进健康。受教育程度低者,一般认知及行为改变差,又由于经济的限制,出现不适症状不能及时就医,缺乏必要的健康资源支撑而呈现较低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城市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农村居民,究其原因归根于城乡发展不平衡,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农村居民的2.83倍。城市社区健康管理起步早,健康保健设施全面,加之城市居民方便参与社会互动,能及时调整健康策略。月收入越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好,月收入低者由于金融压力需要通过平衡管理慢性病的需求,以减轻经济压力,保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生理和社会需求。而诸如社会互动、营养方案和娱乐活动是他们望尘莫及的。随月收入增加,患者积极参与自身保健,主动向促进健康专业人士寻求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掌握应对技术。公费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最高,有城镇居民医保者、农村合作医疗者,自费者依次差之,随承担费用能力的下降,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自费及农村合作医疗者,多属于较低的社会阶层,无稳定收入,经济负担重,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较城镇居民医保低,对费用高昂的治疗方案有所顾虑,导致错过治疗时机,延误病情,随之心理负担加重,呈现较低的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城镇居民医保人员,虽有医疗保障,也要考虑自己承担的部分费用。公费者多为离休人员,有较高的经济来源,也不用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积极寻求促进健康的方式。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培训者较未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培训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高。健康自我管理分为行为、认知和环境3个层面。PetersonJC等指出,健康教育是行为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健康的行为活动有加速疾病进展的风险,而健康教育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监控能力,促进行为改变。并且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对健康行为存在认知缺乏,如身体活动可减少复发的风险等。环境是行为所处的外界状态,促进行为改变,环境状态佳,有利于健康,反之,不利于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认知和提高健康行为并保持行为的良好状态,进而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变健康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病人采取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尤其是与疾病有关的专业教育,督促行为建立,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雪燕.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与中国居民的健康不平等[D].厦门:厦门大学,2014.黄延锦,陈嘉,曾颖,等.衡阳市社区冠心病高危人群护理干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10):1061-1066.

[2]任洪艳,唐萍,赵庆华.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和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1):1087-1090.

[3]胡文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7-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群体。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1978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为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 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体系,有必要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国内研究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令人担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喜忧参半,申继亮、武岳通过量化研究发现,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压力事件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农村留守儿童,但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并未发现留守本身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任何直接的不良影响,大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而抹杀了个体发展的主动性[2]。总体上看,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基本的心理特征

陈广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远离父母少亲情、独立性差怕吃苦、自私心重难合群、过度自尊少谦虚、极端自负怕挫折等[3]。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寡言、悲观、孤僻;任性、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神经过敏,有的还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这种心理上不正常的现象,陈广云将之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4]。很少有研究者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某些心理现象(如任性、逆反心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这会使研究有失偏颇。有的研究者发现,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如王峰生的研究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自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5]。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健康问题,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王东宇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代养人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也存在很大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城乡差别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6]。周宗奎等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相互影响的[7]。申继亮等的研究结论是:母亲是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支持源;不同性别、年级和留守时间的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一定差异[8]。吴桂华等指出家庭教育缺失;教育资源短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未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9]。以上研究者都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负面效应,同时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和经历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坚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综上所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王美玲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发展寄宿制教育,开展心理辅导课;组织自治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在各年级设置“农村留守儿童自治班”;正确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0]。姚云提出,应以教育部门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事实基础,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的构想[11]。郑哲认为,学校的教育影响是儿童入学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12]。殷世东指出,“留守”学生失范行为的矫正需要社会、国家、社区、教育部门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构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13]。叶曼等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互动模式,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互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14]。陈香从家庭教育角度指出,父母应有完整的责任意识,要定期与子女沟通交流,更多关爱子女,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同时取得社会和学校的支持[15]。以上研究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却没有确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这样不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空洞无物,运作困难,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确立相应具体的心理健康内容: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良好个性塑造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等;二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人格、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具体有心理测量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通过对近三十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1)人格心理学:郑雪的研究中提出统合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良好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效能感[16]。(2)发展心理学:蔡少娜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自尊高低、自我接纳的程度、自我效能感、是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自我调适能力等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学概念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17]。(3)社会心理学:闻吾森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与积极应付方式负相关,与消极应付方式正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负相关[18]。(4)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主观幸福感、乐观、宽恕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健康心理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何树华、杨巍峰、姚杜娟、王巍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5)心理弹性理论:所谓心理弹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申继亮等人的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远环境只是一个缺乏解释力的标签。远环境是通过影响儿童的近环境,从而作用于个体,因而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单纯地研究远环境,例如留守、留守时间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近环境的作用,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和监护人的教育质量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抓住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6)经典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非常强调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认为早期的母爱剥夺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研究还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对待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此理论为我们成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了曙光。上述心理理论中可从社会和个体的角度分为两类。从社会角度考虑的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弹性理论;从个体角度考虑的有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经典分析理论。不同研究者因自己的研究视角不同,所依据的心理理论也不同,笔者认为应该同时考虑这些心理理论,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6.现有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

已有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调查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县、市的小范围。(2)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输出比较多的省。(3)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农村留守儿童还比较少,15至18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4)在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后,对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举措落实的可行性及落实情况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问题与展望

(一)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但是,迄今,对于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还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留守幼儿、空巢儿童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在目前的研究报告中均有出现。其次,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渐将概念统一到“农村留守儿童”上来,但是,不同的研究所指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很不统一的,特别是在“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孩子的年龄”等确定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基本要素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剖析不全面

除留守以外,离婚、虐待都是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竟哪些问题确实是留守状态造成的?哪些又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需要以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为背景,加以综合考察。很多研究者仅仅是以某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假设,而以这种片面的假设为指导,设计出的往往只会是以某个或某些学校(或学校的某个年级)、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农村家庭为研究单元的研究内容和调查方案,从而有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儿童成长环境或者其他种类的危险因素给其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研究分析和研究结论,其可信度有待考证。所以必须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

3.文化客位影响

笔者认为,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存在一个文化客位的问题,即研究者有可能已经过早地将其个人的观点强加给了被研究者,那么自然会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果。在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如果研究者已经想当然地认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视他们为心理不健康的异类,那么在调查过程中也就带有这种偏见,调查结果就“意料之中”了。而在研究非农村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时则没有这种文化客位影响。因此,研究者在认同农村留守儿童中的部分人也许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不应该将此问题扩大化,刻意地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现状,把农村留守儿童都看作心理扭曲的异类和弱势群体,从而将其与非农村留守儿童明显地划清界限,这样也许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客观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所在。

4.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对研究有干扰作用

尽管学术界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可能截然分开,但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以后认为,其中只有少数的文献偏重于定量的研究,有多数的文献偏向定性的研究。前者是基于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验证,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所以成文的过程比较概括、客观。后者是基于对“既有事实”的特征描述、原因分析、对策研究,其中,研究者的主观条件会情不自禁地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定性研究中,对同一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出发点而对这一问题作出不同的描述和解释。除了研究者的职业倾向以外,这些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偏好、信念、性格特征、年龄、性别、经济地位、家庭背景、个人与贫穷有关的生活经历等都可能导致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切入方式,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反思,尽量避免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从而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5.忽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

在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时,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者谈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特征,而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聚焦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的研究。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而且,由于家庭的贫困,他们从小就较少得到父母的呵护与照料,逐渐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学习和工作中普遍都勤奋好学,生活一般都艰苦朴素等。这些优秀的特点和潜质,更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和开发。如果只看到或强调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而忽视对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无疑违背了研究的公平性原则,难免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即使是描述消极的心理特征,我们也应该持一种客观的、非批判的态度,更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中积极的特征。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在农村留守儿童领域,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1.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留守儿童一词最早是由一张(1994)提出的,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今天通常指的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严格地定义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1)外出父母的数量。是父母双方还是单方外出的孩子算留守儿童? (2)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3)孩子的年龄界限。多大年龄的孩子算农村留守“儿童”?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只有少数研究对上述三个要素作出了界定,但各项研究所作出的界定标准很不统一。

按照以上的要求可以组织小型研讨会,邀请曾经开展过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部分研究者和统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要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以便共同遵守执行。

2.组织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这点是能否成功开展下一步研究的先决条件,应该尽快组织实施。建议由权威机构组织儿童、教育、心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等领域的专家进行集体攻关。研究内容要尽量覆盖教育、卫生保健、权益保护、营养、行为、心理、亲子关系等内容。

3.整合分散的力量和资源,及早开展一次大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调查

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此前,由于没有全国性调查为支撑,各地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得不各自为政,导致调查研究的效率不高。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各地的调查常常规范性不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及早组织一次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专题性全国调查,并在专题调查基础上组织深入的科学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4.农村留守儿童分布的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性调查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种分布特点进行

此前,一些科研机构选择的全国性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地点并不是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却又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样得到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极有可能反映不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

未来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大的同时,应注重研究方向、方式、方法,以及对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问题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及参考文献:

[1][10]王美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以蚌埠市燕山乡为例[J].现代农业,2009,(1):74~76.

[2]申继亮,武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4~18.

[3][4]陈广云.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J].华章,2009,(2):125.

[5]郭文姣,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学,2011(1):81~85.

[6]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77~479.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8]申继亮.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83~185.

[9]吴桂华,邱中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以贵阳市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1~ 124.

[11]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1~43.

[12]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56~57.

[13]殷世,张杰.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J].教育导刊,2006(11):59~60.

[14]叶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67~69.

[15]陈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4):48~49.

[16]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1~147.

[17]蔡韶娜. 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360~367.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5

本文以我国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为背景,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论述为前提,对近10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探求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综述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己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同。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4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这些文件精神对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仅对他们在校期间自身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们个人毕生的发展以及国家一代新人总体素质的提高有深远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历经二十多年。回顾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的定位,实践上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全国各高校的开展情况很不平衡,存在覆盖面不够、针对性不强、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各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外,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需进一步深化。以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会有效地提高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认识和理论思考,并从中归纳、探索有效的实践方法,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近10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国内一些高校已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的华杰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档案法、网络收集法等;理论灌输——认知干预法;情景创设——情绪干预法;社会实践——行为干预法等。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孙竟猛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档案法;理论灌输法;心理咨询法(支持疗法、心理分析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

概括以上研究,现将近10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罗列如下:

(一)信息获取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了解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情况。信息获取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获得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具体有以下方法:

1、调查获取法

教育者以调查的方式获取被教育者心理状况相关信息的方法,有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获得信息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观察获取法

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实施观察中获得被教育者的心理状况相关信息的方法。教育者有计划地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心理行为,从而分析判断其内在心理健康状况。观察可多角度、多渠道进行。可事先创设一定的情景,将被观察者置身于该情境中,对其行为进行可控观察,也可在自然的生活场景中进行随机观察。

3、测验获取法

用具备信度、效度、常模等基本条件的心理测验获取被教育者心理状况相关信息的方法。该方法是用心理测验工具测量个体的智力、能力、人格等方面的特征,以分析受测者心理健康状况。需强调的是测验时所用量表的科学性,以保证获取信息的有效性。

4、档案获取法

通过对被教育者的生活病历、家庭关系状况、生活环境状况、人际关系、智力状况、人格测验结果汇总,建立个体心理档案,进而获取被教育者心理状况相关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需将学生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类、整理,从历史与现实的档案材料中获取其心理健康状况信息。

(二)理论灌输法

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最基本的理论灌输教育。通过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的灌输,使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则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避免一味刻板的理论灌输,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该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自我心理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心理状况,最终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

(三)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是被教育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向咨询员诉说、询问与商讨,在咨询员的帮助下,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以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具体方法有:

1、支持疗法

咨询员通过支持与鼓励,使情绪低落的学生看到希望,恢复信心。鼓励他们将内心的痛苦、不满等情绪得到宣泄,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2、心理分析法

咨询员力图破除来访者的心理阻抗,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诱发出来,帮助来访者明确症状的实质,从而使症状失去存在的意义,最终消失。一般有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方法。

3、行为疗法

起源于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异常行为是习得性行为,因强化而得到巩固。因此,可通过对个体再训练以及在某些方面改变个体环境的方法把异常行为变正常。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条件操作法、角色扮演法等。

4、人本主义疗法

该方法强调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真诚相待、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发现自我,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并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前进。

5、认知疗法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指导来访者改变原来的认知结构,以更现实的思维方式代替错误的想法,纠正不合理信念,从而使其在正确认知的指导下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如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咨询法有很多,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咨询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此过程中还应遵循理解支持、保密性、耐心细致和启发教育等原则。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6

【摘要】 目的:分析多媒体课件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两年来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00例,按自然年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宣教法与多媒体宣教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采用不同宣教方法的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自我护理等的了解程度,多媒体宣教法优于传统宣教法(P<0.05)。结论:采用多媒体宣教法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加强教育效果,增强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多媒体;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 R49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31-0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和程[1]。健康教育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最优先重点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医院的功能也由单纯医学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教育一体化卫生保健服务转变,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将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促进身体康复,预防疾病复发。[2]血液透析作为救治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肾脏替代疗法。病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因缺乏专业知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从而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失调,从而加重疾病的进展[3]。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4]。近年来,我科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采用单人讲解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在临床护理指导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在本院肾内科病房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均为慢性肾衰竭病例,其中男65 例,女35例;年龄35~76 岁,平均57.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5例,高中35例,大专及以上20例。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2009年入院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为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透析周期2~3 次/周,每次4小时。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血液透析宣教和技术指导,实行考核制度。

1.2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主要使用个别口头讲授方式。观察组除按常规教育外,还利用多媒体集中上课方式,通过科学严谨的设计,利用视频、动画、声音、PPT等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宣教资料,由血透护士分期组织患者集中到宣教室,观看PPT演示及视频操作,并予以详细解说。

1.3 健康宣教内容

利用PPT课件对患者和家属演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包括:(1)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2)心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同时指导家属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3)饮食指导:血透患者营养问题极为重要,合理的饮食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4)动静脉内瘘自护的指导:动静脉内瘘的畅通是患者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俗称“第二生命线”,一旦建立内瘘,应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便促进内瘘的扩张和成熟,以免内瘘阻塞。(5)生活指导: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必须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保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6)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量。(7)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在透析间期自我监测血压和体重是非常关键的。

1.4 评价内容

患者和家属了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水平,保持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能熟练自护动静脉内瘘,注意日常生活保健,积极服药,自我监测血压和体重等。

1.5 调查方法

按评价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由患者自填,文化程度低者可由护士帮助完成。对照组在患者透析一段时间后发放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观察组在患者或家属集中上课后发放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

1.6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表1显示了两组患者掌握血液透析健康宣教内容的比较结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表1 两组患者掌握血液透析健康宣教内容的比较

3 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或家属自愿地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5]。将多媒体课件融入到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中,其作用是很明显的。

3.1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多媒体课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直观性好、交互性强、表现丰富。由于图文并茂、声像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易于患者接受、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文化水平低者以及老年患者,再结合护士的临床实践指导,使患者更易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减轻焦虑心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配合疾病的治疗。

3.2 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干预(intervention),它主要是使用传播、教育和干预的手段来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使人们在面临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照组实施口头宣教,患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仅仅是听觉,理解力不高,不易掌握。而观察组采用的多媒体宣教方式,以图像或视频方式进行演示,使患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促进健康教育目的的实现。

3.3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提高患者满意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增强了护士与患者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维护了患者的疾病知情权,使患者感到在医院里受到尊重和重视,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6]。

3.4 有利于血透护士专业知识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护理人员变被动询问为主动教育。护士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既弥补了护士健康教育相关资料的缺乏,有利于全面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促进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使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孙秋华,沈勤.中医护理健康教育[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2] 林亚琴,张菊红,戴杰.应用多媒体对腮腺肿瘤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22-123

[3] 孔祥茹,陈翠杰,宫培艳等.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疗,2011(5):135

[4] 黄秀凤,黄秀丽,白满等.健康教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70-72.

[5] 刘美玲.现代护理与临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5-310.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精英群体,研究生教育培养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最近几年,无论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还是高等院校和其他类型研究生培养单位,均开始关注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未来国家发展这一战略高度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现状

2005年~2009年之间,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是对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而相应对策研究较少。2007年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开始转向应对方法研究与实施。我国目前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

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问题,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看法。林金辉教授认为衡量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水平时,一般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硕士研究生个体心理发展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大都是成人期早期);(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4)能否与社会和谐一致,即能否和社会保持良好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2]。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没有像对大学生那样提出心理健康指标,缺少制度性指导和约束,许多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和理解。这种状况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有关理论研究几近空白,表现为研究范式没有建立,缺少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等。就论文而言,作者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了解到从2000年至2012年,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的论文共有31670篇,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10477篇,占总数的33.1%,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有438篇,仅占总数的1.4%。而这438篇中2009年至2012年发表的有233篇,占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数的53.2%,并且这些文章大多散见于医学类刊物和学报,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心理学权威期刊上还没有出现。由此不难看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这方面研究还十分薄弱。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当前阶段,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尚处于摸索与初创阶段,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力度都不能让人满意,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研究生教育实际需求[3]。最突出表现就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中没有提出心理健康指标,缺少制度性指导和约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有关理论研究几近空白、研究范式没有建立、缺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等[4]。

2.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5]。

3.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7]。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6.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8]。

三、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9]。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10]。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差异性,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已从本科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多数研究生经历一帆风顺,受到社会厚爱和同龄羡慕,更易形成较强优越感,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对挫折的耐受力减弱。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这些心理特点是实施教育内容、采取教育方法的基础。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形成适合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完整、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提高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自我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琴,刘永莹.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和特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102-106.

[3]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兰兴妞,郭谧.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5]李梅,李浩.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6]孙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7]楼成礼,林良夫,曾超.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8]贺香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江西教育,2005(11).

[9]丛龙其.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成就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31-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特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人格健全是大学生的特质。人格是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含智能特质、意志特质、感情特质、应付环境特质、感受社会影响特质、品格特质。人格健全是指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能力。心理健康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人格发展水平。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

1.健康

健康是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既要看有无健康的身体,还要看有无健康的心理,只有一个人身体和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应环境,可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和发展个人生活。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可以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二)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可以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点、不足;二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主动适应现实环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能妥善处理;三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融入集体,乐于与人交往,在集体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感;四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合理控制情绪行为。身心处于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状态,能适度表达、控制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其行为具有理智性和一贯性,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五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人生观全面平衡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面对生活、学业、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压力,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一个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真的走不出自己了。人生虚无主义常常让我迷惑、伤感、徘徊,甚至觉得所有事情都没有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现在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情形是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现实反映。有资料表明,在校大学生中30%~40%存在心理障碍的倾向,其中较严重的约占10%,表现为情绪障碍、消极厌世、人际关系紧张和强迫倾向等,大学生抑郁、自杀、投毒现象屡屡出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有效疏导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要求和能力显著增加,迫切要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得到家庭、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社会认知能力,面对责任、压力、挫折无法客观分析,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情绪。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模糊,这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缺乏自信心,人际沟通能力差,无法有效控制不良情绪,表现为回避社团活动、害怕扩大交往圈子、自我封闭、情绪反复无常,任性冲动、过度自卑等;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快速适应学校集体生活,恋家情结严重,无法与室友、同学和睦相处;家庭问题的影响,家庭教育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造成人格的缺陷,家庭经济困难极度自卑等。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由于大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及现实的环境情境各不相同,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是因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运用权变管理思想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

本文通过界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针对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缺乏自信心的问题,运用激励理论加以分析。

(一)激励理论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过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使人维持一种兴奋的心理状态。

(二)运用成就动机理论树立大学生学习目标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求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确定目标,克服障碍,乐于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努力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这种动机是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行为的主要动机,是寻求社会价值的个人价值的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成就动机需要高的学生,面对问题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健康规律的生活状态,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行动力强,在不断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分析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心理,我们发现有两类动机,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理想自我,迫切需要被认可,渴望成功及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愉悦;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大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自我和社会认知能力,逃避责任、不敢面对压力,害怕失败及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力求成功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往往选择成功概率达到50%的任务,相反,当他们认为面对的任务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时,往往选择逃避或放弃,学习目标形同虚设,追求虚无主义、享乐主义。运用成就动机理论,通过设置一些新颖并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公平竞争的环境,指导完成任务的行为路径,严格评定分数,强化实现目标的期望值与效价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武汉大学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学分、绩点和奖学金、学费及保研的联动考核机制,使学生清晰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小学生的挫败感,在学习目标的形成中往往取决于实现目标的任务极其简单或极其复杂,因为简单的任务可以保证免遭失败,或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会保全面子,减少失败感。运用动机成就理论,针对避免失败的大学生心理特点,首先确定较低的学习目标,安排竞争性不强的社团活动,采取评分标准适当降低、取得成绩及时表扬、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等方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树立大学生的递进式目标。

(三)运用成败归因理论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归因理论是从结果阐述行为动机,提出人们在完成一项工作后,对于结果的成功或失败要分析原因,不同的归因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反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稳定性原因和非稳定性原因、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通过分析发现造成成功或失败的行为责任因素主要有个人能力的高低、个人努力的程度、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机遇)好坏、个人身心状态、外部环境。内部原因有个人能力的高低、个人努力的程度和个人身心状态,外部原因有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机遇)好坏和外部环境。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对发生的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可以反映其心理活动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某大学生在选课时,发现自己期望选的课一门都没有选上,认为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个人能力没有被老师认可,身心状态不符合要求等,甚至产生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的想法,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内在原因,其结果是情绪更加低落,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严重受挫。同样道理,在取得成功时,大学生把原因归为任务较容易、运气好一点、外部环境稳定等外部因素时,成功带来的喜悦会荡然无存,不可能增加自信心。通过以上分析,在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对学生的行为结果有效归因,面对成功,要归为内在原因、可控原因、稳定原因;面对失败,要归为外在原因、不可控原因、不稳定原因。在大学生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归因理论的有效运用,能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项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品格,使大学生顺利度过蜕变期,早日成才,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责圆梦,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工作的目标。大学生告别家庭走向社会,大学生活是重要的驿站,在新环境中,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融入新环境,主动转换角色,增强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关心关爱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李原等译.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实践

笔者从1988年开始从事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深化心理学教学改革务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目前需要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创新研究。国内外同行经过艰苦的实践、理论探索和教学验证,基本构建了心理学教学创新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课程理论体系。开设多门子课程和专题讲座,拓展教学时空。课程内容设计注重研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创新一套具有课堂活力的多重互动体验式、案例分析、预设与生成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人类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特别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心理健康学的视角出发,再结合当前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研究。力求解决以往心理学理论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课程存在的诸如联系实际少、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习俗关注不够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

随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训练逐步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心理健康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训练,必须弄清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有狭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训练是对人在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训练过程;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就等于做游戏、进行文艺体育训练和自由畅谈等影响人的心理品质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虽有合理之处,即上述活动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密切相关,但不能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果仅仅是按照上述观点进行心理健康训练,很容易流于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通常是指应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观点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整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是由专业人员在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客观测查评估的基础上,在当代先进的各派心理理论整合指导下,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应用言语和非言语交往的心理学技术,矫正或解除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各种心理困扰,增强其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和完善人格,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有计划分步骤的过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要素及其主要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由这五大理论衍生出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种类较多。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心理学理论派生出的具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法均不足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必须将各种心理健康训练法加以整合,使之相互融合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应该得到我们国家的检验,经检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技术和理论才能更加广泛地、有效地应用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所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主要有言语和非言语人际交往技术。其中包括:以相互信任、沟通协商为内容的咨询技术;为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而必需的评估技术;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的具体方法。心理健康训练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特别是训练者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大学生,对他们要积极尊重、关心并抱以真诚的态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预防、矫正或消除不良心理、行为,建立健康心理和行为,增强其心理整合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完善个性品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心理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该能力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全面调整的能力。具体而言,要通过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乐观自信、友善合作、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品质,树立人生理想。而事实上,建立健康行为,调节心理整合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应对能力都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并被政府有关部门所承认,是拥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工作执照的合法人员。同时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与受训者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在对待心理健康训练问题时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而且要有更为敏感的心理和更为丰富的人生心理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应精心计划、组织。心理健康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定出计划分步骤逐渐训练以达到目标。

任何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并非是万能的,不可能替代与心理训练关系十分密切的体育训练、生理调适、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局限性,心理学课上的心理健康训练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如同体育课上的体育训练对躯体活动的作用一样,尤其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行为训练中的系统脱敏训练法和暴露训练法有助于对具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适应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的大学生进行训练;而考试心理、大学低年级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等应以人本主义训练法为好;心境恶劣的调整以认知训练法为好。总之,随着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训练开始由单一的训练法向多种理论技术的整合化方向发展。如用认知法的摆事实和辩论、教育实践检验技术和行为训练法的系统脱敏、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观察技术相结合形成认知行为训练法;用精神分析的功能分析、领悟、理解等技术与行为训练法的环境决定学习技术整合成精神分析行为训练法。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逐步短程化、个体化,力求针对具体大学生心理开展训练,而不只是团体或小组训练。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各种训练效果的评估必须客观化,不能单方面以受训者的主观评估为标准,而应从多角度,客观地、量化地评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按照21世纪专门人才必须是以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积累训练教学经验,但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坚持可持续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思路,我们在西部高校经费十分困难的发展条件下,不等不靠,突破传统的科研人员长期养成的等任务的习惯,眼睛不是仅仅围着少数教学立项转,希望从那里找项目、找经费,而是自觉主动探索,直接面对社会市场急需,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找准教学改革的优势。加快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强烈愿望。目前,心理健康训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院校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同时它又是一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心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与教师个人所处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应发挥专业主渠道的作用。把心理训练与课堂理论结合在一起。而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程序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充分准备阶段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做好心理训练,对师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训练准备阶段,是在落实了资深的训练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基础上开始的,即学校要准备合格的教师,再由教师采取诸如文献查阅、观察调研、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心理档案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生理、心理、学校、家庭、社会信息,进行心理评估,排除严重的精神病、脑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案。防止重视心理测试,忽视测试后的分析研究的不良倾向。选择整合折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偏颇的心理健康训练法为宜。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校内心理专家作用的同时,能够结合校外医院、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做好心理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

2.规范操作阶段

心理健康训练规范是指学校在国家相关法规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学校正式规定,也可以在校风作用下潜移默化地非正式形成。我们为了做到别具特色,符合特色办学的要求,更加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心理训练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与大学生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训练,如心理工作坊活动、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心理剧表演活动、心理运动会活动、心理拓展活动、心理知识问答活动等,配合分析讨论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因果关系,不断分享活动的成果,明确心理训练目标;优化重组大学生心理结构内容以达到训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