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17 04:21:26

摘要: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不似西方的百家争鸣但也已然走在途中。然而理论的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当前社会公共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共管理学结合国家社会实践,并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基本情况的学科体系,是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 管理学 毕业论文 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内涵研究

摘要:通过学界近百年的思想传承、理论反思、学科建设与实践探索,在广泛研习西方诸多理论流派、深入总结中外公共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理应逐步趋向并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内涵,即:学科定位应当综合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学科优势;价值基础应当蕴含公平、民主、效率等核心观念;研究对象应当聚焦公共部门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以及公共组织运作等方面。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学科定位;价值基础;研究对象

一、学科定位

中国公共管理学专业最早开设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后经历了80年代的重建与复苏,现已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它包含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管理学本身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阶段但发展是一贯的。“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由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如果将现今中国学界的公共管理学学科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公共行政学就像是他的年少懵懂期,(新)公共管理学是他的青年发展时期,而公共服务理论则是他开始走向成熟理性的阶段。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政治学是其母学科。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地将官僚体制推上统治过程中的杰出位置……结果,业已成为现代国家主要政策场所的不是政党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公共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官僚模型。传统的官僚模型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以机械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效率,利用严格的科学原理进行组织设计与管理,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逐渐发展的新官僚模型改进其原有的静态结构研究,形成理性的决策模式。同时,也更关注人的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公共行政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又都比政治学的内容要少,因为作为政治学这个母学科的一个子学科,公共行政不仅与其母学科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它还一直在热切并富有成效地在其他学科中寻找自己的“父学科”。在霍哲等人看来,公共行政=政治+管理。

广泛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新西兰。它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并充分利用市场的理性选择作用,是一套取自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倡导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并且强调政府应集中力量“掌舵”而非“划桨”。公共管理要求以政治敏锐和公共服务价值观来平衡责任感。作为一个术语,“公共管理”意味着公共政策与行政的会聚,并确认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与政治两者不可或缺。在公共管理模式中,政治家与经理的关系比以前更有弹性、更为融洽。不仅如此,公共管理的作用范围较之公共行政阶段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广泛。但是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是一套以公民为中心的理论,它所关注的不是“掌舵”或“划桨”的问题,而是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资源的提供者或创造者,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

同时,作为统一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又具有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学科的研究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职业的、实务领域的公共行动”。从理论层面来说,公共管理学将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如何有效组织公共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综合研究各种理论或学派的理想方案并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路径;在实践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又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使其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中能够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有效沟通并熟练的执行各项政策,运行所处机构。

二、价值基础

选定与夯实合理完备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津要所在。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以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均取决于价值基础的价值结构的合理规划、价值秩序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价值基础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共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正当性理据,也在实践中成为对公共管理实践做出好坏优劣等评判的基本准绳。考虑到“公共行政是政府的艺术与科学跟管理的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效率与经济主要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民主参与、公民权也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公平、民主与效率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基础。

进而言之,正如学人江畅所言,“由于人的需要(欲望)所指向的无非是目的和手段,同时只有当一个事物作为目的或手段时它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的事物,因而目的和手段对于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人而言的所有价值都无非是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这两类。”借鉴上述对价值的分类,公平应属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而效率则是手段性价值;至于民主,笔者认为兼而有之。

首先,公平应当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基础。“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的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就包括旨在增强这些少数群体政治权力并改进他们经济福祉的一系列活动。”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针对正义分配提出了著名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诚然,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平等都会消失,但是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保障。公平价值赋予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强调了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公共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其次,民主既是一种手段性价值也是一种目的工具性价值。就前者而言,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目的都在于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近千年的人类政治实践历史已经揭示了如下政治学公理,即:相对于其他政治范式,民主是实现优良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就后者而言,民主本身已然成为一种可欲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民主生活中所充盈的平等的理念、自由的氛围、尊重的品格、人道的魅力甚至参与的乐趣等待,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与民族矢志不渝地将民主作为上下求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共和主义思潮、尤其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深度影响下,民主即参与、“民主意味着参与”,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想背景。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等依然成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重要补充的公共服务理论的观念圭臬。因为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公民的参与来保障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享受公共服务,都是公民权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民的参与能迅速高效的反应社会需求,从而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参数。

最后,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手段性价值,“效率”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通常而言,效率可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经济学效率“强调的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率”。从行政学本身的应用属性来看,对于效率的一定追求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实际操作中对于“效率至上”原则的过分夸大,原本的“工具合理性”变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公共管理学在合理吸收西方价值工具的同时也要警惕工具的目的化,尽量规避效率原则的弊端。不可以简单的将绩效作为评判组织优劣的标准,还要防止效率异化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以致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现象。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所追求的效率原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操作程序之上的,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其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效率的创造者;毕竟,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效率,它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中国公共管理学早期深受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影响,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单纯的追求效率让社会陷入两极分化动荡不安,中国饱尝效率至上之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行政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亦即,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有先天的官僚特质,在参与社会利益分配时不仅会降低效率更会损害其公平性,因此公共管理学要做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满足公共需求。

三、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确定研究对象不仅是划定学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界定研究任务、创建学科体系的观念前提。就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而言,确立妥当的研究对象是其立身之本与发展之源。人类是在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发展进步的,然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人类对于利益的追求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面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政府部门管理。公共利益的现实表现形态是公共资源。政府组织要做的是有效地组织公共资源,使其能够有效增值;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政府保障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破坏。对于中国来说,政府以官僚组织的形式运行,在官僚体制中人治现象突出缺乏法制规范。同时,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容易使得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政府对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迟缓,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权力过分的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有限。但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21世纪,长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仅容易使信息失真,而且往往会错失良机。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现代政府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掌舵”。因此,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这也要求政府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执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民主不仅有利于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公民精神的培育,也会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

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推进,公民社会自治网络的形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涵政府组织也包括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管理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是对于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有重要意义。俞可平先生认为: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他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当前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展极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公共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中,应探究如何应健全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存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有作用。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不似西方的百家争鸣但也已然走在途中。然而理论的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当前社会公共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共管理学结合国家社会实践,并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基本情况的学科体系,是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分别从学生、教师、案例及流程控制四个维度对当前学者关于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发展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评析,为后续有关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帮助和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 案例教学 互动式教学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出路,这种改革创新的浪潮再次将案例教学的探索推向了高潮。卢智增(2009)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研究基础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的方式,不仅是教学理念的一种创新,还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这对于以演绎为主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对于高校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学科本身的普及和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最早应用于医学教学,随后法学案例、工商管理案例的相继出现。孙伟、陈涛(2015)分析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认为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不同,案例教学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特殊的教学运行机制,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实的体验案例所描述的场景,并以当事人的角色去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史传林(2009)认为案例教学具有促使教师关注相关领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功能,应用于公共管理学科,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关于公共生活领域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刘召(2011)认为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春城、刘玉芝(2012)指出公共管理是关乎公共部门、公共职能、公共秩序以及公共利益的公共生活领域内的特殊活动,对于缺乏经验的在校学生来讲,要想在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更加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维度:自主性差,参与程度较低

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学习效果不明显。卢智增(2009)总结了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不够,提出质疑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尚未形成。奥尔鲁木(2015)对比国内外案例教学的方法后,发现美国的案例教学常常会为学生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获取课程成绩,以此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比之下,国内课堂气氛则显得十分沉闷严肃,部分学生受到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有想法也羞于表达,这些都导致学生在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2.教师维度:角色错位,教学效果不佳

黎玉升(2012)认为很多老师对于案例教学的认识还不到位,导致案例教学中角色定位不清,通常只在理论授课之后才引用案例证实观点,或是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就过多地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呈现“重灌输、轻启发”、 以讲授和讨论代替了真正的案例训等本末倒置的现象。陈朝旭(2014)认为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之案例教学对教学技巧、课堂管控能力、应变及协调的能力要求较高,从心理上对案例教学存在排斥现象。马杰(2009)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多半直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导致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教授,无法胜任案例教学的任务。

3.案例维度:三多三少,案例资源匮乏

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卢智增(2009)认为案例资源直接关乎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我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资源就面临着“三多三少” 的问题。“三多三少”指的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西方的案例多,二手的案例多,一手的案例少,本土的案例少,旧的案例多,新的案例少。陈菲菲(2013)分析了我国公共管理案例的主要来源,即:国外引进、高校编写、直接选取报纸、网页和传记文等。但由于文化和国情的差异,国外引进的案例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高校编写则受到人财物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案例的典型性、完整性及系统性受到质疑;直接选用报纸、网页和传记文等由于缺乏系统地加工、处理,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专业针对性,甚至会偏离公共管理的专业学科角度。郭恒(2015)从案例选取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当前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存在缺乏时效性、缺乏代表性、甚至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等问题。

4.流程控制:反馈缺位,环境设施较差

科学严谨的流程控制才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保障,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控制工程。从案例编制阶段到课堂实施阶段,再到评估反馈阶段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流程。李勇(2008)认为案例准备、课堂使用及效果反馈是三个息息相关的环节,任何环节的缺位或者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因教师缺乏对反馈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反馈环节的缺失。赖秀清(2013)针对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作了具体分析,认为班级规模过大、座位编排不适宜、教学课时不足、硬件设施不齐全也是当前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发展的建议

1.学生应树立自主参与的意识,提高参与能力与技巧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学生应该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人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作为一个公共管理学生应该具备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素养。奥尔鲁木(2015)主张建立一个以案例教学为重要参照指标的关于期末考试成绩、日常考核标准在内的教学机制,以此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活动参与度。肖静(2010)基于“X、Y理论”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进行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发言机制,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感到压力,还可以提供自主表达意见的机会,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机结合,以此降低学生“搭便车”的侥幸心理、以及自我边缘化和沉默化的可能。陈朝旭(2014)认为应该为学生制造充分的参与机会,乃至于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制作,可以更充分、深入的了解案例教学及案例背景,为课堂研究提供良好的参与基础。

2.教师应适应课堂角色的转变,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成效。陈菲菲(2013)提出要改进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理顺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由演讲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身份向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身份转变。赖秀清(2013)认为要提升案例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应该转变教师角色和提高自身素质两大方面进行考虑,转变教师角色主要指从主角向配角、从师道尊严向良师兼益友和从教材的执行者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的转变。罗若愚、涂丁文(2013)提出要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不仅要“送出去”,让有潜质、有意愿的教师送出去接受更好的培训和提高,还要“请进来”,邀请校外名师传经授课,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水平。

3.加强案例本土化建设,完善公共管理案例库

徐祖迎(2015)提出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标准:必须是真实的;答案不唯一化、绝对化;能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要解决的问题及决策主角是明确的;能够禁得起深入分析,同时尤其要加强案例本土化的建设,编写能够体现我国文化背景、反映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案例,提高本土化案例在案例教学中的比重。卢智增(2009)提出的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创新路径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各高校单位可以资源共享的公共管理案例库。黄珥东(2013)认为编制案例库需要有效的结合具体的课程计划和教学目标来实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立了一些案例库,例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全国MPA案例教学库等,但是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4.完善流程控制环节,优化相关环境设施

当前学者从流程维度出发研究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研究成果还较少,主要的研究焦点是课堂之后的评价与信息反馈环节,而且多是定性的研究,定量的绩效评估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吴乐珍、李会平(2010)认为案例教学是一个涵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在内的系统过程,有效的绩效评估不仅可以指明案例教学努力的方向,还可以提供可靠的衡量依据。李勇(2008)主张在课堂研讨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课堂开展的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老师也应该进行课堂自评,根据师生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案例进行改进和完善,这不仅可以使现有案例达到效用最大化,还可以对制作新案例提供启发和帮助。从教学环境及设施上来看,赖秀清(2013)认为一方面要规范案例教学对班级规模、座位编排、课时需求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还应该扩大筹资渠道,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和优化教学环境。

正如宁骚所言,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案例三要素不断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案例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是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需求,是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对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在教学模式上的一种有力回应。

作者简介:李晚莲,1976―,女,苗,湖南绥宁人,副教授,博士,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聂俊婷,1991―,女,汉,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研究生。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框架

[摘 要]随着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以及学科建设引起了研究领域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公共管理的内涵衍变以及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框架为主要分析点进行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更好地促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切实为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内涵衍变;纵向学科框架

公共管理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和完善的概念,笼统而言,其主要是指对社会的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管理是以西方的社会结构以及理论体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公共行政管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相分离而独立出来的一大新概念。公共管理在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历史范畴。可见,在不同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公共管理的内涵不同,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公共管理的内涵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1 公共管理的内涵衍变

20世纪初期,是西方古典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坚持行政同政治相分离的前提下,对国家行政组织以及行政效率进行研究,并探讨行政管理的原则,将科学的管理理论运用于行政研究中,奠定了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为行政管理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由于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忽视了政治因素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且没有充分重视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及外界环境等对管理的主要影响。20世纪30至60年代,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时期人际关系学说、决策理论的兴起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人际关系学说使公共行政管理开始注重人的作用,而决策理论中强调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两者不可完全独立。同时,这一时期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广泛吸收了政治、社会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使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综合性以及应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由于该时期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使得人们对公共管理进行反思,从而思考政府管理的创新及出路,对于公共管理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至90年代,整个社会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公共管理出现了重要的改革运动,其标志之一是公共管理代替了行政管理。综合上述公共管理内涵的发展历程,认为公共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及其他相关机构,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要求这一核心,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

2 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框架

公共管理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并不断探讨其结论的新知识体系。其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方面的基本内容。

2.1 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公共管理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公共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抽象意义上也就是笼统概念上的理解,公共管理主要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因此,只要存在公共事务或者公共组织活动,那么就存在公共管理。其次,公共管理分为初始、传统、以及现代三大部分。就初始的公共管理而言,其主要是原始的公共组织管理,而传统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国家产生后对公共事务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理论变革而形成的公共管理则称之为现代公共管理。在对公共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就这三大方面的公共管理进行分析、比较和探讨。再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所存在的狭义及广义方面的探讨。最后,在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观念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社会性及管理性的特征。充分认识到公共管理是一种注重原则及绩效的管理活动,注意公共管理所肩负的使命。

2.2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的确定对于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正确、恰当的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最终目标的活动,可见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逻辑起点,在公共管理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以公共问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心。

2.3 核心内容

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领导贯穿在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心枢纽的地位,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型的作用,这决定了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共领导是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

2.4 基本问题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要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切实使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从而使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同等机会、享受平等权利。由此可见,社会公平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的明确界定,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关系着公共管理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5 公共管理改革

公共管理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因此,公共管理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革新,并贯穿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始终,从而实现公共管理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公共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可见,公共管理改革在公共管理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结 语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刚刚兴起的一大概念,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无论是对公共管理内涵的理解还是公共管理学学科架构的构建尚处在不断研究和探讨之中。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论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摘要】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学之间的联系一直都被广泛讨论,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在西方,关于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争论。主要是探讨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是相互包含关系,还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本文主要以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对公共管理学与新政管理学的关系展开分析,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加深对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区别 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就需要更为全面精准的管理,那么,思考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高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一直以来,中外学者们对于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区别联系都有各自的看法,什么是公共管理?为何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能引发许多学者的激烈讨论?理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下很重要并且必要的事情。本文就以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围绕公共管理的主体、对象、方式、目的来对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展开具体分析。

一、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以及公共部门内部的事务。

(二)公共管理的主体

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被视为公共管理的两大主体。一般来说,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意指的是一些以实现公共利益为职能的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三)公共管理的对象

1.公共资源。其包括了公共设施、产品、公共信息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2.公共项目。公共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政策照进现实,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公共项目来实现这一过程。

3.社会问题。这里的社会问题并不是指所有的社会问题,而是在公共管理范围内的部分社会问题。诸如市政、公共卫生、交通、能源等问题。

(四)公共管理的方式

根据管理方式与方法的双重性原则,公共管理的方式分为实质方法和技术方法。实质方法包括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思想政治手段,其体现了社会各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技术方法是紧跟社会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它与社会生产关系并无紧密联系。

(五)公共管理的目标

公共管理的目标即为社会成员实现共享的资源和条件,包括了有形的物品,诸如公共设施。也包括了医疗、教育等无形的产品和服务。

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相同点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有交叉重叠部分的,即两者都要以政府组织管理问题为研究探讨的对象。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行政管理都要把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来提供更优质服务或者是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列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为有同样的任务,所以在管理方式上会有一定的通用。

三、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差异点

(一)概念差异

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不仅是政府组织管理的公共部门所出现的规律性问题和解决措施。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还包括了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所出现的规律性问题和解决措施。可知,公共管理学的范围要比行政管理学的范围大,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从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范围差异也可以反映出公共管理的对象多,更能受到广泛监督,所以会更好的体现公共管理为社会成员实现共享的资源和条件的目的。而行政管理只能从管理方式上面去体现。

(二)管理方式差异

由于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范围不同,导致衍生出管理方式的不同。因为对不同事物也就有不同的针对性。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仅仅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去探索规律。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所有的公共部门所出现的同类规律性问题并发现适用这类规律性问题的解决方式。由此,行政管理学具有个别性,公共管理学具有一般性。也正是因为行政管理都是围绕政府组织中出现的事务展开研究,所以管理方式就比较局限。而公共管理面向的是所有的公共部门,具有创造性的管理方式。

(三)管理主体差异

公共管理学注重的是公共部门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公共的资源,去为整个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所有的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都是平等的。即便是政府组织,也一视同仁。公共管理的也要求政府组织要管好自身,从而由内而外地提供给社会更为优质的服务,生产更多的产品。而行政管理学对政府组织寄与管理好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事务的期望。公共管理侧重强调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与产品的责任与义务,而行政管理更加注重是政府组织的领头羊作用。

(四)适用法律差异

因为行政管理更偏向于政府目标的执行,诸如立法、司法等。所以行政管理会更倾向于类似司法等的法律监督。而公共管理适用于普遍的法律下,社会公民的监督。

四、结束语

不论是公共管理还是行政管理,他们都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二者的研究范围来看,可以把它们的关系类比于数学里面的包含关系。这也是行政管理被列为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的一个原因。从管理主体差异来看,有了行政管理的以政府组织管理为中心,再加上公共管理的研究所有公共部门的管理作为保护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中国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出更多的产品。从管理方式来看,公共管理研究的是适用于一般规律性问题的管理方式,行政管理侧重的是研究政府目标的执行。本文认为,不必过分争论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差异,二者是彼此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关系,不能把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切分开。只要能为社会实现共享的资源和条件,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存在即有意义。

作者简介:王璜(1994.10-),女,江西省金溪人,桂林市雁山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 本科生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如何在公共管理学指导下进行医学生院校党建工作

摘要: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局势中身上担负着国家继往开来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重任。医学生作为为社会贡献的一队主力军,不仅为各项医学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也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更多的作用。本文结合党建工作的经验以及医学生的生活形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在公共管理学指导下进行医学生院校党建工作的方法。

1.现如今医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21世纪,各大高校的党建工作都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国家和社会也对高校党员的教育与培养高度重视,究竟高校的党员选拔与党员培养会为党带来怎样的新生力量,这是各大高校的一个共同话题。如何培养具备更高素质的医学生也就为我们医学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医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2.1医学生工作中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很多同学都能积极响应并参加上交入党申请书,其中一些表现突出,能够为党忠诚奉献自己力量的同学,是我党优秀的积极分子。而在同学们积极入党的一片大好形势中,难免排除一些存在错误思想的同学们,他们有些会在父母要求下入党,甚至看身边的人入党自己便也上交入党申请书,还有些会把入党认为是一种自己事业前进的敲门砖,甚至作为与他人攀比的一种条件,这种入党动机不纯的同学的思想意志不够坚定,所以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对于我党的安定发展非常重要的。

2.2医学院校党员管理情况复杂

当前医学院校中人数众多,专业门类丰富,学习年限也有不同,教学模式也各有千秋。同学素质也不尽相同,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申请入党的学生,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去考核,去选拔我们优秀的党员已经我们医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在党员后续的教育培训中我们有时却不能面面俱到,有些时候投入的时间可能会较少,有些方面就可能会出现盲点,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党员质与量的关系需要进行合理的协调与衡量,在积极鼓励大家入党,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高标准,严把关,在保量的同时也要保质,否则党组织内良莠不齐,则会是我们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失误。在一定程度上给党建工作的带来不良的影响。

2.3应该找到合理的管理模式

当前医学生在生活中不仅有来自校内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更面对着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社会不断改革发展与渐渐多元化的浪潮中青年学子的思想也随着对各种文化和社会元素的渐渐了解而变化,有时难以掌控。所以要正确树立医学生党员们的思想标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为社会奉献、成为我党我国真正需要的优秀的医学人才。

3.在医学生党建工作中公共管理学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医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结合其他高校的党建工作情况,并多方查找资料以及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将公共管理学应用于医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

医学生党建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优势。若将公共管理学的部分内容和方法引入医学生党建工作中,我们将会得到一种更为适合的方式解决当前医学生党建工作中有关计划制定、党员发展、教育培养等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应的公共管理学知识,设计最为合适的“绩效评估”的方法来对考核围绕我党积极发展的坚实力量。从思想道德素质与综合实践活动两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社会贡献更为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3.1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3.1.1解决质与量的矛盾

医学生党建工作日益成熟,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为医学生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的复杂的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党员管理模式。由于社会对当今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医生更应是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疗养师。运用公共管理学,我们将运用对人员的合理安排与培训,在事务的应用与解决中,充分发挥人员的每一点的优势,在人员素质考核中进行更为合理的管理,在保证医学生党员数量的同时,为我党带来更有素质的新鲜血液。

3.1.2低年级医学生党员的成长

处于低年级的医学生更多的是在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初步认识和理解,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在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工作以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逐渐理解党的思想观念与政治体系。在公共管理学指导下的党建工作中按照标准合理规范自己,掌握考核标准,树立正确价值观,注重在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把自己锻炼为新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在吸取过去宝贵经验的同时创造适合医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管理方法。

3.2现有教育上的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

3.2.1党员创新评论指标基本思路

我们要学会树立正确导向,不仅要在选拔优秀的医学生党员,更要将其标准化,实际化。运用公共管理学科学部署人才,充分开发小组最大潜力,发挥人才优势,在积极有效的考核办法指导下,进行考核的操作。在逐渐配合校党组织的整体工作的运行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为严格的标准。为党组织带来更优秀的积极分子与党员。在将公共管理学与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的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更适合医学生的党员发展与培养模式。

3.2.2公共管理学指导下的学生党员评价方法

对公共管理学的知识进行研究与探讨,使其有效指导医学生党建的工作,

在公共管理学的指导下可以应用以甄选不同重点和指标多样化的绩效评估方法应用于学生党员评估,作为根据一个人的绩效来审核工作结果的方法有着更快更好了解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失误,从而更方便地对医学生党员的素质进行评价,也更易促进医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那我们可应用的考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量表法:通过直接呈现的数据与客观标准比较,在量表中可以更直观更容易的对一名学生进行量化考评。

②3600考核法:即直接上级、间接上级、同级领导、下属和自己的评估。评价的指标从三个方面来设计:努力程度、学习态度、行为结果。每一个大的指标下设几个目,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指标体系。应用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指标可以设置为学习工作努力程度、思想进步程度、取得的成绩三个方面。评估的人群,可以由本专业辅导员老师、其他专业辅导员老师、同班同学、自己组成。这种考核方法和传统的考核方法比起来,更注重不与被考核者发生直接关系的人群的评估结果,减少了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公正客观。

③平衡记分卡。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党建评价不仅要考核所在大学生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程度、主要业绩等等,还要考核所在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方式、管理能力以及对党的政策的创新性执行能力等等。对于组织的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价一般采用平衡记分卡。当然,平衡记分卡主要是考核企业绩效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但对于高校大学生党组织的党建评价也同样适用。

3.3创新并有效将医学生党建工作与公共管理学结合

招收情况由原有的保量转变为现在的保质,考核方式由原有单独片面的审查转变为现在的系统全面的监督,培养模式由原有大面积教育转变为现在的个性化抓素质,教育内容由原有的书面文字变为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但要重视党员的招收情况,还要把目光放在党员的素质以及院校党员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上。有效提高党组织内新生力量的水平。

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把对医学生党员的素质培养放在工作重心,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对于已经入党内的党员进行合理的考核,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还要对依旧在考核期以及积极加入党组织的医学生们进行系统的教育与锻炼,在公共管理学知识的指导下让医学院校党建工作进入良性发展,得到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指导作用

摘 要: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让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它对于诸多学科都存在着指导意义。当然,公共管理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政府的起源与职能以及以人为本的公共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学;以人为本

一、用唯物辩证法看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认为的那样,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的,在此之前,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公共事务管理阶段、传统公共行政学阶段、新公共行政学阶段。

早期的公共管理阶段又分成了原始时代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封建时代的公共管理。但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管理学理论,更不是当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是在资本主义时代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又分成了传统公共行政学阶段和新公共行政学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当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才正式产生,与公共行政学相比,当代的公共管理学更加先进。它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普遍联系理论与经济基础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用阶级分析法看政府的起源与职能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而所谓的阶级斗争是指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它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政府是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主体之一,对于它的起源,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中国古代就曾有人认为“立政在于止争”;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政府起源于人类倾向过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维持秩序、控制社会的需要;洛克、卢梭等人认为政府是人们为拜托自然状态的不便而自愿订立社会契约的结果;而近现代的人类学研究者却认为,政府起源于社会的分工,政府的出现表现了人类政治分工的开始。可是这些观点却忽略了人类社会的阶级本质,因此,都不够深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作为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施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使得关于政府起源的研究更加的深入。

三、“以人为本”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影响

我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他曾对齐桓公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除此之外,《书经》中也曾有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而中国古代的“亚圣”孟子也曾不止一次的强调过“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可谓是由来已久。不过,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具体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其一,中国古代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资本”,是出于国家发展和战争需要而考虑的;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根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考虑的。其二,古代中国的“人”主要指代的是群体意义上的“民”;而现代“以人为本”的“人”除了代指“人民”以外,还包含了“个体”、“个人”的意思。因此,我们说,古代的“以人为本”和现代的“以人为本”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强调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决定性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不否认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形成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并不否认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这些主张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公共组织的理论研究为例,不论是古典组织理论还是新古典组织理论,都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在这些理论中,人只是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20世纪中后期产生了人本主义公共组织理论,人本组织理论将人视为“社会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分析人的社会心理因素,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和进行组织变革,激发人的行为,促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可以说,人本主义公共组织理论的突破与马克思主义对于“以人为本”的强调不无关系,是公共管理学重视个人价值的一种集中表现。

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公共管理学的指导作用还有很多,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就曾带给当代的公共管理学较为深远的影响。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观念后来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公共管理学中,其中,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就是这种观念最为集中的表现。限于篇幅的要求,笔者在此就不予展开论述了,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网络互动在公共管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传播媒介,一方面拓展了公共领域,使得社会自组织化程度提升,有利于知识的交换、分享及进步,另一方面,网络交流的匿名特质、软约束环境使得一些负面效应存在,即网络谣言、网络语言暴力等。在此背景下,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以政府管理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将网络互动引入课程设计中,可使学生学习如何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性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广泛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网络互动;公共管理;可行性研究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传播媒介,一方面拓展了公共领域,使得社会自组织化程度提升,有利于知识的交换、分享及进步,另一方面,网络交流的匿名特质、软约束环境使得一些负面效应存在,即网络谣言、网络语言暴力等。在此背景下,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以政府管理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将网络互动引入课程设计中,可使学生学习如何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性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广泛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与技能。

一、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

若将社会科学作一个一般性划分,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三大类。其中,经济学集中讨论的是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行为结构,以及经济(利益)关系,其逻辑是自愿交易;社会学考察的是社会环境中各种社团包括家庭的行为结构,其社会关系的逻辑是自我归属;而管理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主要讨论的是政府、政党的行为结构,其逻辑是强制规定。从这种宏观分类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的组织领域广。公共管理处于社会科学中的关键节点上,这是因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即政府)的行为逻辑带有基于公权力的强制性,而政府作为调节市场、社会间各种关系的中介变量,必然涉及到全社会几乎所有的组织领域,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等等。随之而来的,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必然也包括于其中。

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尽管经济学研究方法日趋统一了社会科学界,但这种基于可量化利益的研究视角尚不能充分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学,这是由于公共管理学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本身是一个难以很好量化的概念。因而,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这类强调社会实践而非模拟计算的研究方法对于理解公共利益与价值的衡量与取舍仍然有重要意义。当然,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体理性对于理解社会主体的行为逻辑是关键途径,以此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开创性地引入这种视角而开创了一个公共管理新古典主义范式。

3.理论基础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管理脱胎于政治学,古老的政治学理论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共权力、政策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至今仍然构成了现代公共管理分析的基础;现代公共管理吸收了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例如工商管理学中的人本管理、绩效管理、责任管理、目标管理等理论,同时又把经济学的委托、交易成本、制度创新等理论纳入其中;现代公共管理实现了管理主体之间、管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互动,源于它把社会治理理论作为自身分析问题的基础;与此同时,现代公共管理把依法管理和遵循规则作为基本信念,把法律理论结合到自己理论体系之中[1]。

总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需要尽可能广地掌握多元化的知识信息,这在传统的文本教学中是受到限制的:一是文本知识受到了时间时滞的影响,限制了知识时效性,二是对于学生来说,文本阅读的效率不高,对于课程学习来说效果亦不佳;三是文本学习具有封闭性,限制了知识的交流与进步。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缺点,尝试引用网络互动对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进。

二、公共管理与网络互动的结合策略

1.网络参与对于课程学习参与是补充而非替代。公共管理课程选择了网络互动作为扩大学生参与学习的途径,其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两个突出优势:一是不受时空限制;二是具有开放性。网上交流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以留言方式间断进行,不受地域限制。而且,网络上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只要存在网络连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同学都能进行无约束地交流。当然,毋庸讳言,正因为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使学生网民几乎是隐形于网络之中,使公开的讨论带来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匿名讨论使参与者发表言论时没有任何顾虑,这就容易给讨论带来混乱,参与者没有明确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基于此,公共管理学的课程网络互动,应该采取实名制,并且对应地,每次互动都应该选择特定学习专题结束后,具有明确的主题性,是对现实课堂的补充而非替代。

2.学生参与强调交流讨论而非单纯投票。网络民主延展了公共空间,使学生的广泛讨论成为可能。公共空间的概念由哈贝马斯提出,表示在相对于国家政权之外的学生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可以就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政治辩论、交流,从而影响政治过程。[2]显然,公共空间代表了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过程,即协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互相提供信息、互相交流看法,有利于共识的达成。一方面,信息的交换使每一个人更为全面地看问题,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人的有限理性;另一方面,各种意见的交流使每个人有机会了解到他人的想法。这既能丰富自己的观点,同时使自己有机会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讨论相比,投票缺少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是单纯地表达倾向,原因在于组织讨论需要高成本,尤其是处理在大范围的讨论时。

然而,大范围的投票使单个学生的决策变得无足轻重,学生可能选择对待学习参与过程采取理性的冷漠态度。因此,网络应用在公共管理课程之中,使大范围的讨论成为可能,而讨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就公共问题的观点更易达成共识,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网络创造了有一个好的自由讨论的环境。以哈佛肯尼迪学院关于政府中的伦理问题的教学为例,政府中的伦理问题是一门从伦理的角度评价公共部门的决策行为背景的一门课程,案例中大都与现实有关,如反恐问题、壳牌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商业行为与政治纠纷问题等,是一门很有启发意义的课程。网络讨论倾向于将大量的案例提供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判断。这种环境对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本科生来说,缺少不了教师良好的引导。

3.学生个体参与的功能表现为回应而非直接决策。公共管理学课堂上,教师的地位相当于政府。尽管决策民主看上去很美,但仍然不能把学生直接决策当作一种好的民主形式。由学生直接决策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学生直接决策的结果可能是无效的。当大规模地进行学生磋商时,那部分由于理性无知而变得参与热情不高的群体,容易被政策倡导学生所利用,将他们看作易受广告影响且动摇不定的消费者。参与过程将会被派系热情和利益所控制,造成一种多数暴政。另一方面,强调直接决策的导向有可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对抗情绪。不同诉求的利益群体将争夺可能的决策权,因此,课题讨论将陷入到一种此赢彼输的零和博弈之中,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教师也不能以理性无知为借口而进行有选择的学生参与,因为学生是有能力获取知识的。公共管理网络互动强调的是知识吸收的交流基础,而交流基础恰恰来自广泛的学生参与。

三、结论与展望

网络自媒体的应用是时代潮流,当前社会中的个体都避免不了与其产生交集,而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课程,有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的途径了解并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因此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教师需要通过网络途径了解更加多元的信息,以较好适应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在不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以公共管理理论来解构这些信息,再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有效筛选,并为学生所吸收。

其次,在课程组织上,可以借用哈佛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做法,采用三个步骤:一是课前有大量规定的阅读材料,包括要在课堂上讨论的案例及相关文献。阅读材料的分量因公共管理专题而不同,如:人权问题,领导科学文献、预算改革等。二是要做课前答题(Response)。做课前答题必须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通过e-mail或学院内网发给老师,并打印一份带到课堂上,老师在案例分析时不时会要求学员讲叙观点,准备不足就会出洋相,用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与课程内容平行,还有网络讨论和小组讨论。每次讨论,从准备收集资料到形成东西,时间花费往往不会少于一次阅读。

最后,公共管理课程的考核不能定位于学生的记忆力,而是应着重于学生应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上。传统的公共管理课程倾向于采用大量的文本进行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达到的效果也未见得好。而引用网络互动的公共管理课程目的不仅仅是活跃学生的兴趣,更是这种互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启示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不在引入更多的外语元素,而是引入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基本理念、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师资素质提升。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理念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本文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及我国部分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探索考查,结合对我校国际化培养改革实践的分析,提出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识教育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国际化也正在发展。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说的很明确:“国际化是与全球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其联系在于全球化对国际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化也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区别在于国际化包含了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而全球化在有的国家则表现为被动接受或被动承认”。柳斌认为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应定位于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定位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就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观念、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因而这三者便构成了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的素质结构。具体而言,国际化观念包括开放包容的心态、国际参与和国际交流意识;国际化知识包括工具类知识、人文类知识、社科类知识、自然科学类知识、专业类知识;而国际化能力则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基于对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素质结构的界定,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观念、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遵循开放多元文化课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外语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国际化观念、习得国际化知识、养成国际化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实践

国际化是一种国家间的活动,并且是一种“引进”和“输出”的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引进”是指一国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人士吸收本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要求大学要立足本国,积极面向世界,吸收、引进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也要积极地走出国门,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到世界。

1.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实践研究。目前,国内逐渐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基本共识:“全球视野、全英文教学,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掌握世界上最新前沿动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使其能在国际文化背景下充分沟通思想;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掌握将来在国际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我国大学对于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①学生培养国际化。清华大学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本科生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北京大学通过校园文化国际化,加强中外大学生的互动,成功举办多届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等。②师资队伍国际化。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通过“百名人才引进计划”、“教学骨干排出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还采用多种方式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上海交大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派遣学科带头人、大项目负责人、一般青年教师去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聘请世界著名大学的科学家和学者担任学校的讲座教授。③办学国际化。清华大学通过合作院校互派学生、双方商定培养方案、学分互认、两地培养、双授学位等合作形式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上海交大在办学国际化方面与密歇根大学合作,双方共同运行“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联合学院”,采用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办学,参照密歇根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行双语授课,学分互相认可,联合授予学位,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此外,北京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大胆引进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实施“兼容并包”方针,设立评议会,组成健全的教授会。最终建立起教授治校的国际化近代大学管理体制,开创了中国大学史上民主管理先河。

2.国内本科生培养的导师制实践研究。1949年以前,我国中等以上学校就曾经尝试实行导师制。1910年后,北京大学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中实行比较全面的本科生学分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在燕京大学领导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同年,浙江大学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选修制和学分制在高校的逐渐施行,配合这两个制度施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国内各高校认可。2002年,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率先试行本科导师制。①北京大学导师制。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导师主要职责是:用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困难,进行排忧解难;在业务学习、专业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协助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本科生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导师的引导能力,导师不仅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要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本科生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的导师更多的是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提供帮助,为学生选择课程等提供建议。本科生阶段的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科研实践理解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②浙江大学导师制。国内的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是在浙江大学推行的,可以说浙江大学的本导制是比较完善的。它在推行本导制的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导师资格,配备,任务及落实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程。导师制规定了导师的具体任职资格,明确提出四级及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原则上均应担任本科生导师。此外,在导师的配备中,导师的数量、职级到学术水平都有明确规定。从关注学生思想、言传身教到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并且有完善的导师工作考核标准。浙江大学的本导制不仅严格规范导师的引导行为,还对学生提出要求。浙江大学导师制不仅涉及到导师和学生,还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为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校教务部,学工部和人事部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管部门;各学院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三、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叫“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最早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科德(A.S.Packard)教授。帕科德认为“学院应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而的了解”。后来,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则宣示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需具备四种特质:有效地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根据莱文(A.Levine)等人的研究,迄今为止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核心课程型、分类必修型、自由选修型、名著课程型。

1.核心课程型――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出现于美国大学或学院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类型,《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中对于“核心课程”的解释是:“一种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型课程设置模式包括一组独立于院系的专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核心课程、一组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哈佛的学生手册对在校生的选课规定为:每个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32门学期课程,其中16门是有关专业的,8门是通识教育的,其余8门则可自由选修。这8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从哈佛核心课程中选学。核心课程共涉及6个领域内的若干课程分别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科学和社会分析。除了这八科32学分的核心课程外,哈佛还要求学生修习:①基本科目:包括英文写作、数量推理和外国语文,共计三科,16学分,占总学分的12.5%;②主修科目:共计十二科,48学分,占总学分的37.5%。③选修科目:共计八科,32学分,占总学分的25%。

2.分类选修课――斯坦福大学。分类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教育课程计划。”对于该类课程,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学分为多少,而未特别规划或指名课程名称和内容。因此被认为是最易于实施的通识教育形式,成为美国多数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①文化领域的介绍,在一年级有三门课程;②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数学领域,要求修习三门课;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要求学生学习三门人文导论以外的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人文及一门是社会科学;④世界文化、美国文化和性别研究,学生至少要在三个类别里面选其中两个各选一门。

3.自由选修型――布朗大学。自由选修型,学校并不规定教学计划,也没有固定的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要求,只提供多样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确定课程体系,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因此,自由选修型课程设置模式的目标是通过给予学生自行选择课程、自主设计课程结构的机会,达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负责精神的目标。布朗大学希望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不同学科的课程,涉足他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学术领域。学校在40多个科系为学生提供2000多门课程,共分7大类:世界文明与文化,社会问题分析与议题,科学(包括大自然、人体组成、技术与科学),数学与符号语言研究,艺术、文学与各类表达方式的研究与创作,沟通技巧,道德与责任。学生在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二结束前选定主修。所谓主修,只需修习10到21门课,并不规定具体课程,但需先与指导教师商榷。布朗大学的毕业学分为128学分,32门课,其中共同选修的学分和课程只有英文阅读和写作,以及自由选修的非主修科目11门课。

4.经典名著型――圣约翰学院。经典名著型课程,也称“巨著课程”,是“美国若干高等学校为实施通识教育计划制定的一种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该体系对学生没有主修要求,只是为学生设计了一套必读的名著教材。名著课程按照名著从古至今的年代顺序编排,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作者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家。以圣约翰学院为例: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名著为主、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30多位思想家的著作40多部;四年级则侧重于从18世纪和19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包括26为思想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作用。

四、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及问题

1.我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为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及看法,以及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收集了105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对生源地、是否有出国意愿、采取何种形式出国、出国后选择何专业等一系列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表明,85.7%的学生都认为必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国际参与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对于出国的原因及出国形式,56.2%同学是为了获取国外更好的资源,24.8%的同学是为了获得留学的经历,这与35.2%的同学愿意以交换生的形式出国,以及41.9%的同学更愿意出国进行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是相符的。我校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国际化交流、培养的差距较大,91%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出国语言类考试,并且分别有53.5%、28.8%的同学认为其英语交际能力“勉强可以”或“几乎无法进行交流”。而且同学们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基本素质中,前三位分别为“国际视野、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态度”、“运用自如的外语能力”、“广阔的知识基础”,但48%的同学认为我校所开设的课程对于拿到国外大学的offer没有助益。从以上调查问卷大致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对国外教育资源有极大需求,在课程培养上,应多开设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和国外文化等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其参与国际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国外高校的教学合作,加强举办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教师资源进行学术交流、外派学生进行国外留学、与国外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优秀海归博士任教等方式进行。以劳动经济学院和经济学院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为例,近期,劳经学院已陆续引进来自美国、加拿大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多名优秀海归人员;1997年以来,经济学院定期派教师到芬兰讲学,并与法国开展了双向教师交流活动;经济学院与国际合作院校的合作正在由师生教学与学术交流发展到项目合作。芬兰Haaga-Helia应用科学大学是芬兰最大的经济类应用科学大学,现已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其在北京的唯一亚洲战略合作伙伴等一系列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2.我校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衔接问题。学校作为制度供给者与学生作为制度需求者,在各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和偏好上存在一些偏差。从目前各校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会将投入重点集中于国际交流、留学交换项目等直接与国外产生关联的项目,但相反,一些在实践中并未受到更多关注的间接项目,如开设国际化课程,在普通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等反而对得到学生的认可。偏好问题。学生对各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并无特殊偏好。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是相对务实和全面的,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推广实施的培养方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项目都有很大的需求群体。选修课目标不明。目前我校有全校性选修课,但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课程系统性和师资配备差距甚远。市场的逻辑对大学逻辑的僭越。目前我校通过选拔性的转专业和院系层面的大类分流,目标异化为淘汰掉一部分专业,引发学科专业、学院、教师之间的残酷竞争。大学不是知识贩卖场,大学竞争的目标在体现大学使命,实现大学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质,释放学生潜能,而不是其他。

五、关于我校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1.加强通识教育,审慎设置相关课程,完善学分制。我校开设的必修课程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那么丰富,课程很少带有国际化色彩,我们所谓的全面发展不过是文科生多学一些理科知识,理科生多修一些文科课程,达不到广泛学习扩充知识面的目的;此外,我校虽设有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应在此基础上改造成具有通识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2.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口径,将首经贸现有的47个专业合并为少数几大类甚至一个大类,学生进校后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当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后,在大类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选择。这样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问题,使专业培养更具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输送学识广博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专才。

3.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目标。世界一流大学都坚持大学是一个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学术机构,而非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机构或追求权力的政治机构,应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理念,确定核心价值取向,进而改革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并最终改变专业和课程结构设置。

4.准确全面理解大类培养改革试点。大类培养是对传统进校即分专业的旧培养模式的纠正。大学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是一方教化重镇,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世俗社会中有别于商业机构的具有价值超越色彩组织。大学内部需要竞争,且竞争的唯一目的在于通过竞争制度和程序,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科研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资质禀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其途径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大类培养的核心在培养环节。我国大学正在探索如何改革旧体制,主要方法是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引入通识教育,主要方式有三种:全校性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改造;通识教育讲座;专门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对所有新入学本科生进行两年系统通识教育。我校在学校层面推出的大类培养改革符合我国大学改革转型大趋势,需要的是各学院根据大类和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来理解和执行,而不是按照市场竞争逻辑来理解执行。大学需要竞争,但要通过竞争促进学术和学院声誉,防止竞争的庸俗化、功利化和迎合心态。大学是社会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逐者,与政治和市场保持适当的疏离是一流大学实现其自身使命和功能应有的操守。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学指导下的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研究初探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大学生党建工作更是得到党中央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公共管理学是对人类公共管理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作为一门越来越走向社会前端并且效果良好的管理学科,它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根据个人多年基础思想教育工作经验,阅览大量文献资料,对当代公共管理学指导下的医学院校党建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医学生;党建

1现状和趋势

当今,各大学选拔党员以及对党员的审核包括对党员的思想培训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党建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医学生走向社会在帮助患者解决生理上的困难、消除病痛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医生在精神和思想方面上具有一定的高度,拥有高尚的品德,那么针对于医学生的党建就是医科类大学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也要重点关注,而就我们学院党员发展情况来看,各年级均有党员,学生党员人数多,范围广,层次复杂,找到一种更为合理的管理方法,则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公共管理学是对人类公共管理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作为一门越来越走向社会前端并且效果良好的管理学科,它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公共管理领域的科学探索与人类社会的生存样态和发展方式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对政府管理模式或国家治理模式产生着重大影响。所以,将公共管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引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中,改良其现有模式,这对形成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及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公共管理学指导医学生党建工作的初步进行

2.1了解公共管理学知识 铺垫医学生党建工作的进行

2.1.1将公共管理的学科知识进行细化与深入研究,学会运用公共管理学知识,形成一个良好的运作体系;

2.1.2在党章规定下,我们按照条件对预备党员考察,除把重点放在思想教育上,要学会使用公共管理学,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党员全面成长与医学精英人才紧密结合。

2.1.3进行跟踪审核观察,使此学科对医学生党建工作进行铺垫,同时要利用一批拥有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代表进行工作上的协助,共同配合进行党建工作的有效进行与新概念的实施与应用。

2.2注重实效 医学生党建工作中对公共管理学的具体落实

2.2.1加强思想教育 强调理论学习

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知识的研究,学习有关学科的正确知识,培养使用学科的能力,贯彻党员建设的思想中心,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来提高思想高度上的认知。

2.2.2实践证明真知 重视工作实效

在学院内医学生党建工作的逐步进行中,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与党员培训的同时,要将公共管理学应用其中,形成有效的医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在对医学生党员工作进程的落实中对其规范行为,提高能力,深化思想。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落实,在理论中将实践合理应用,保证工作实效。

2.3坚持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在大学生党建中的建设与应用

2.3.1工作制定

公共管理学的正确进行在于公共政策的正确应用,在医学生党建过程中,学校党委作为一个中心主体,担负着培养同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党员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树立以学校目标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充分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在能力与思想上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医学生,让每一位医学生都能在各种学校以及社会活动中获得培养与锻炼

2.3.2培养发展

公共管理学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和素质,在党员的选拔过程中,提供一种新的合理的发展党员的考察方法,在医学生的队伍中寻找到优秀的积极分子,利用公共管理学,可以有效做好新形势下对党员的选拔与使用,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不仅各种媒体途径数量增加,人格与个性也逐渐强化逐渐多元化,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条件,在管理学思维的指导下,加强党员团队建设的指导工作。

2.3.3党员评价

发展医学生选拔党员活动,提高同学们思想素质,培养优秀的年轻党员,需要采用合理高效的方法,使党员的工作与成效进行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客观又而准确。也便于组织掌握学校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发现问题与不足从而更好的推进党建工作的稳步进行。

2.3.4研究目标

医学院校内优秀党员的选拔与培养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党建工作的考评与推动,可以从校内到校外对于党员进行培养,用公共管理学进行指导可以解决如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欠缺,思想道德偏差以及政治素养缺失等问题,良好的方法,才能找出医学生党建工作的弊端,使当代医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3贯彻落实公共管理学制度 加快大学生党员教育建设进行步伐

首先,应用公共管理学使党员的培养和管理的方式得到提高。突出了使用公共管理学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能让医学生党建工作更为有效进行,使优秀素质人才得到有效培养与教育,也是组织得到优秀的新生力量。

其次,通过在管理学指导下的活动中,可以提高医学生们的视野与思想高度,在建设良好和谐的校园的过程中,也使医学生在党员建设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的对党的认识与自身品质素养的提升。

最后,良好的审核方法,在基于事实的角度,有组织地、客观地,评估每个人的在培养、学习中的表现。多样化方法的结合与运用也使绩效评估方法更为可靠和高效。也让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长。

医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党员中一支主力军、年轻的一代,是优秀青年们的代表,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传承者和开拓者,要想在未来中得到未来,培养出符合当代国家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所需的合格人才。利用公共管理学,对医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助,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对高校医学生优秀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崇高思想素质、良好专业技能的模范型人才,在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加强国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定位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正处在迅速成长阶段,但与此同时,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各种争论与反思也使其面临巨大的身份危机。此种情况下,解析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学 学科定位

一、公共行政学范式

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并首次提出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以来,行政管理学开始逐渐脱离政治学自成学科体系,并进行了数次理论变革。行政管理学,又叫公共行政学。对于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但学界普遍认同以范式论来划分公共行政的认知视界。

“范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均称《结构》)中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给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一个学科、专业的发展演变。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被人们广泛采纳,就公共行政学来说,采用范式来分析其发展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库恩“范式”的歧义理解,又或者说是由于库恩本人最初只是想用它来阐述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共有规则未曾想到“范式”一词会引起理论界的巨大反思,而导致的表述形式的不清晰。“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因此要想理清“范式”的含义须得先探究科学的共同体结构。在《结构》后记中,库恩提供了一种科学共同体的观点:“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在一个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义”。那么“范式”应为这样的科学共同体所特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或时期,每进入下一个阶段或时期都是一种新的主导理论代替旧有的,也就是是一种范式替代了另一种范式。与其他学者对库恩“范式”的复杂理解相比较,笔者更倾向于将其简单化,即公共行政学自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以来就只有公共行政学范式这一个存在。公共行政学本身就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其发展是一贯的,不存在研究者话语交流的异质性或不可翻译性。“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有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后期,库恩为避免混淆更愿意用“学科基质”来解释“范式”,“学科”是指一个专门学科的工作者所共有的财产,“基质”则是说它有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并且每个元素都需要进一步的界定。原初的“范式”已被解释的背离本意了,也指称科学共同体中的某种理论或学派观点。因此,笔者认为,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中的各种理论或学派如: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等更应该是“公共行政学科基质”中有待进一步推敲的“元素”,而不像多数学者认为的那样属于不同的范式。

二、公共行政学范式下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作为舶来品,起步、发展都相对较晚,很多的理论学说还主要是由西方引进,因此要研究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定位还需从西方的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开始。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英语语境中这两个词的意义其实常常是用来互相定义的,外国学者在使用administration和management时经常不是很严肃,也因此这两组词经常被混用,没有明晰的定义。最初在中国,前者多译为“公共行政学”,后者译作“公共管理学”,然而随着近几年理论发展,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二者均译为“公共管理学”似乎更为恰当。译注名称的变化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其原因之一是学科主导理论的转变。1991年,克里斯托夫・胡德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一种普世性的公共管理?》,用“新公共管理”来命名7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对这一模式及其各要素的经典性归纳而对7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府改革浪潮做出了第一次系统的总结,也将英国式的公共管理研究推向了整个世界”。考究90年代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可以发现,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代表性官僚制的引入,公共行政的规范研究已将新公共管理概念吸纳其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也就变得很模糊了。美国学者劳伦斯・E・林恩根据自己的用词习惯指出“当我认为需要的时候,我选择了‘公共行政’的概念。而在两个概念都可能合适的地方,我则使用了‘公共管理’的概念”。因此,可以说在西方公共行政隐涵官僚、官僚机构,而公共管理作为新术语指涉的范围更广,所以当研究内容包涵公共机构、非营利机构时,学者更倾向于使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历史渊源上或却有一些精细的区分,“但他们都应该是综合的,每一个分支的内容都应当涵盖别的分支。最简单的办法是认为都包括政策、管理和分析”。

因此,在中国作为学科的公共管理学更应该是一个统称,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或者说它本身就表征了公共行政范式,涵盖了公共行政范式发展中的各种理论研究而不特指其中的任一个。

作者简介:徐玉佩(1990-),女,汉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资源与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网络环境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征集意见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的改进与提升也被要求置于网络技术的大背景之下,同样需要紧跟社会潮流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借助高水平的信息网络平台,公共管理学科能够实现海量资源的共享,尝试无障碍的教学交流与活动,并能够顺利的试用新型教育模式。如此种种的学科建设探索,无不使公共管理学科持续焕发青春,网络环境也在现阶段的多重变革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就基于网络环境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征集意见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管理 资源共享 交互模式 灵活教育模式

目前,网络技术正不断渗透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小到个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大到社会经济、产业的宏观运行。不能否认的是,网络技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提升,更需要积极主动的借力于网络时代的各种产物。从教育领域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教学工具被运用于教学活动,一味的使用以往的课本、习题册教学,不仅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要求严重脱节,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教学模式陈旧落后的一种标志。可见,在充斥电子产品与先进科技的当代,教育模式与学科建设的创新,成为教育机构与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公共管理作为现阶段较为热门的学科,同样需要适应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甚至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迎合网络环境特点,巧妙地将挑战转化为机遇,这样才能保持该学科持续的生命力。公共管理学科如果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在发展,其未来前景也将会是更加值得期待的。

一、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在现代学科建设中,可谓是种类繁多,其中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也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公共管理是一种公共组织的职能,以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和起点,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效组织为主要目的。公共管理从学科角度看,被合理的划分为职能与目的不同的几个部分,包括城市管理、行政管理、发展管理、教育管理等。全球化新公共管理运动促成了公共管理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在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它进入了百家争鸣的阶段。与大多数学科相同的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包括教材、文献的变化与演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活动的丰富,以及教学目的的进一步深化等。这些时代变迁的烙印,无不深深的反应在每项人类活动中。

就目前而言,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科教学的创新尝试、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网络环境的不断渗透,使得公共管理学科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在课堂以及课外教学活动中,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目的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对公共管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管理实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公共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学说方面,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实用的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公共管理有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目前进行公共管理学习的人们的主要目的,相关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也逐步向“脚踏实地”转变。公共管理学科由于其多元化的特点,造成了该学科内容的复杂性、多变性,这就意味着在学科建设阶段,人们就应该做到广泛的、多元的思考与教学探索。因此,想要实现公共管理学科的现实意义,还要求人们具备充分的学习资源,相关理论书籍、报刊杂志,包括一些前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这些都能够为该学科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除此之外,人们还应该注意到,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呈现着一个动态的发展轨迹,它内涵的深化与广度的延伸,都在人们的不断钻研与探索中得到实现。所以关注学科知识的更新,时刻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也是人们想要实现学科建设的关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仍然面临着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系列问题,只有把握好信息与网络集成发展的步伐,才能够防止公共管理学科与时代脱节。所以,巧妙地将挑战转化可以利用的优势,才能够保证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环境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意见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的规模化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推动力,也是其高度发展的产物。种种事实证明,这种“大资源”优势让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切实的得到益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处理的迅速,大大简化了人们工作的程序与步骤,取而代之的是鼠标、按键等极其便捷的高科技工具。人们不需要像以往翻阅大量的资料文献,或是利用一定的空间存放这些书本,也不会再面临找不到理想的图书资源的困扰,所有的问题都因为网络发展迎刃而解。将公共管理学科置于网络环境中,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可以没有障碍的利用海量的图书资源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源,大大提高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学习效率,充实了其教学效果。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源基础,利用高科技的图书资源库,人们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与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突破了公共管理学习的第一道障碍,这样的突破对个人学习与学科建设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种“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也能够让公共管理学科在众多学科中迸发蓬勃的动力,为实现其长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交互模式

公共管理学科本身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它的“年轻”主要体现在形成系统时间较晚,人们的接受程度不高,而这些劣势在现阶段正逐渐转变“先抑后扬”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公共管理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而当人们一旦有了某种欲望,便会积极的将想要发展的对象与现阶段最先进的因素联系起来,将公共管理学科置于网络环境就是如此。公共管理学科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给学科建设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交互性的学科模式可以被应用到公共管理中。交互式模式主要要求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以及领域范围内的论坛、研讨会等情景交流。这样的开放讨论,实际上缓和了等级身份差异,每个人以平等的地位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接受来自他人的判断与评价,这一过程本身也是教育领域提倡的“有教无类”的生动实践。除此之外,网络环境的交互模式在硬件软件配置上、信息处理上,也更体现出了其高效性。以往的圆桌会议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远程交流、网络平台等所取代,这些高科技的交流工具既保留了这些学科建设活动的初衷,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运作效率,强化了实际效果,给包括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在内的多种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公共管理灵活教育模式

灵活教育模式(Flexible Model of Education)是由现代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与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共同衍生出来的一种教育模式,“灵活”是它的显著特征。它融合了终身教育理念与先进的网络科技,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呈现多样的学习模式选择,来使公共管理理论与技能教育得到实现。2000年,雅典远程教育委员会提出灵活教育就是要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地点、学习方式、学习道具等。这一切自助活动的原则,都源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曲线与兴趣方向,这种模式将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置于首位,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学习与教育模式,能够一定程度的形成教育成果的最大化产出,这也是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

公共管理学科需要更具生命力的创新与开发,先进的教育模式与必要的技术支持都为该学科的长足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网络技术给这种充满不确定性与实施难度的教育尝试提供的强大的技术支持,个性化的档案管理、复杂的数据分析与整合,以及最终教学成果的评定,都将通过网络技术得以实现。公共管理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的数据处理活动,将它与同样要求数据管理的灵活教育模式加以融合,并赋予了网络技术的充分支撑,这种搭配将会给教育领域,以及公共管理领域呈现奇妙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将会使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三、总结

现阶段备受人们关注的公共管理学科正在面临与网络环境的磨合,两者的相互作用将会为公共管理领域呈现新的局面。网络环境所给予的便捷且海量的资源共享、无障碍的交互沟通,以及博采众长的先进教育模式,都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这些充满未来感的网络科技因素,与现阶段热门的公共管理学科之间的强强联合,不仅实现了不同领域的无障碍沟通合作,也体现了现今科技高速发展正作用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时代特点。公共管理学科顺应时代潮流的改进与自我提升,也将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学科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公共管理学科有着鲜明的特色,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参与式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在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特色和参与式教学模式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的一些实践做法。

关键词:公共管理;参与式;教学模式

公共管理学科旨在培养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此需要的创新精神、应变能力、综合思维和反应速度,以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挑战,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相比其他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公共管理学科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不了培养复合型、操作型、实践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教学和实践意义。

一、公共管理的学科特色

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公共组织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活动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与开放性。

(一)应用性

与传统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面,要追寻公共管理的原理和规律,也有应用的一面,要解决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公共管理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基础理论来源于人们在政府管理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要求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密切结合实践,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和新看法应用于教学,培养的学生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先,把理论转化为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二)交叉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学科比较多,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甚至可以说是运用各种社会科学原理去分析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客观规律,有着明显的学科交叉性。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思维界限,通过引入最新经济学、政策分析、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其主题也由传统的政治过程和行政管理扩展到新公共管理、治理、经济人、社会资本、政府失灵、多元共治、新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等大量新主题。因此,公共管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交叉性的广域知识,学生的学习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以适应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三)开放性

在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面临“不可治理”的外部环境,政府独白式的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治理。政府只有采取开放的姿态,与外部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这不仅是政治民主的需求,也是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是迎接社会日益不可治理挑战的现实需要。公共管理学科要求教学与研究内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吸收管理实践中的新理论,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营养,通过开放式的姿态,既发展了自我,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和价值

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探讨,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介入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互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假设是,“用户最有资格来决定如何改进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环境。”[1]只有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教学活动才实现其真实价值和预期目的。

按照心理学的看法,人的需要可分为内在性需要和外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被周边环境所支配,自我无法控制,往往要适应环境的要求;而内在性需要则是自我能够掌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决定教学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感到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由于无法控制而使学习过程变得十分乏味且异常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参与式教学属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互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有效发挥了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也因此更加有趣、有意义,更富于挑战性,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参与式教学法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内外激励结合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2]

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营造民主、宽容、开放的课堂环境,创造和谐、热烈、活泼的教学氛围,打造师生平等、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它特别强调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与式教学模式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未来复杂社会的治理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他们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对于多元社会的治理,民主和参与精神是其内核。作为未来社会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培养这种参与精神,把大学阶段当做训练场。学生在参与科研和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积累过程,而且也是知识增值和创新的地方。”[3]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猜测者,学生没有任何的权利,也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目标的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赋予学生参与权,享有权利,履行责任,权责的明确对于未来的公共管理实践意义重大。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更负责的态度。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孕育了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组织,要求其工作人员培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探讨,共同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精神。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社会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通过参与式教学,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吸收学生的创新思想,丰富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中获得鼓舞,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协商的氛围,避免师生之间的误解,有助于相互体谅,这是传统的那种完全由教师进行的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参与式教学中课堂交流与讨论的驾驭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4]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见和想法得以充分表达,虽然有可能肤浅,但有利于彰显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教师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更有帮助。同时,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实现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化,这是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变革,避免人才培养的标准化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多样性,有效生成契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努力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努力,避免了教师的单向思考,产生了“1+N”的良好效果。“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高度协作,必然有助于教学的直接目标――教学效果的提高。”[5]

三、公共管理学科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我们参照参与式教学的特色,设计出一套符合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本科导师制的制度设计

一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配备导师,但是,面对浮躁的社会风气,大学生的学习面临着严重的困惑,对于专业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往往存在脱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导师制。导师的基本职责是,在学生就读本科期间,以专业指导为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培养,学习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培养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为避免导师制下学生的被动,要求学生和导师共同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以学生为主。这样,学生进校之后就开始参与到自己的规划里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

(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性和时效性很强,单纯对学生的填鸭式讲解只能成为教师的独白,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论和知识。公共管理学科要加强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转变“教师一堂课讲到底”的传统模式,积极引入互动式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课堂。教师应该认识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更能开启学生的思考,这比单纯通过教学所获得知识更加重要,事实上,这种教学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学习是无止境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辩论赛、现场观摩、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读书会、学生主持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扮演相关角色,有效避免了教学的“搭便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参与式的实践教学

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为此,加强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以桂林市为基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核心,并拓展到全国(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并渗透到各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实习基地网络。在实践流程上,大一安排的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对现代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课程组织及公共管理过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二上学期安排的专业实习,深入各乡镇和企业实习基地,实地学习、了解中国最基层组织的运作流程,参与基层管理。下学期的行政管理专项调查侧重通过学生的实际调查统计,从宏观定性的角度去考察地方政府治理现状。大三上学期安排的E化电子政务实习,一方面让学生在校内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通过电子模拟公共管理的流程,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前往市级以上政府实习基地实习,以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府和门户网站建设。下学期安排的专业综合实习则是安排学生“挂职实习”。所谓“挂职实习”是指根据实习单位岗位的实际情况,通常安排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担任一定的职务,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管理。事实上,虽然只是“挂职”,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入到这个单位之中,除了不享有工资福利之外,其余的和单位员工一样。可以说,“挂职实习”是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最好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而大四的毕业实习则是学生与社会的真正接轨,是学生将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最重要的环节。

(四)学生考核的配套改革

参与式教学模式必须重视考核的配套改革,如果考试还是传统死记硬背的模式,即使参与式教学和实践取得了部分成功,也会因突击背诵进行考试而前功尽弃,作为学生学习指挥棒的考试,如果不能取得好的成绩,一些热衷于参与式教学的学生可能选择放弃。因此,我们扩大了开卷考试和综合考试的范围,并将平时课堂和实践中的参与表现也纳入到综合测评中,并占据很大的比重,重点加强考核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也要求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不能泛泛而谈;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则重点以现实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考核。既避免了学生“一考就背、考完就忘”的传统习惯,对于遏制学生作弊也有不错的功效。

(五)丰富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和实践教学之外,课外活动也有可能成为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战场。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奥林匹克”的“挑战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博览群书,收集社会前沿领域的资料,敏锐而富有创造性地捕捉社会热点,结合社会实践选取研究的切入点。一次“挑战杯”的参赛过程,考验了学生理解现实社会的能力。通过调研、选题、查新、假设、调查、分析、论证、撰写等完整的分析流程,学生收获颇丰。同时开展学生科技立项,围绕社会公共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以此作为参加“挑战杯”的选拔标准。这样,既能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外科技作品创新,同时又为“挑战杯”积累了经验。我们每年还举办一次公共管理实践技能活动周,在活动周期间,在公共管理实验室举办办公自动化软件技能操作大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操作水平。面向专业所有学生开展公文写作大赛,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邀请校内公共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年热点话题和学生对话座谈。活动周期间,还举行“乡长论坛”、“县长论坛”,邀请基层政府官员为学生进行讲座,传授公共管理经验技能。当然,公共管理活动周从策划到实施都由学生来组织,教师只是加以指导并负责联系专家学者和基层领导。

总的来说,参与式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参与式教学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可能会让适应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感到困惑。过度强调参与,可能会忽视教师的责任,很多学生难以承受。一些学生不能承担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压力,很可能在参与过程中“搭便车”,应付检查。参与式教学还需要整个教学计划包括学校相关教学政策的调整,不是一个专业学科所能完全兼顾到的。如何评价参与式教学模式,仍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完善。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公共选修课《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公共管理学》开列为公共选修课目的在于普及公共管理知识,树立科学的公共管理观念,这符合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的目的。在课程教学与课程管理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公共选修课的特殊性以及《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并实施课程管理,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公共选修课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受西方通识教育的启发,高校设置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正确的精神价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基础课的《公共管理学》于2010年在我校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本文将总结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对《公共管理学》这门选修课的教学意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进行探讨。

1 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及意义

高校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为各种不同专业背景并对公共事务治理问题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思考的平台。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树立科学的公共管理观念,普及公共管理意识。

公共选修课的功能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面:知识扩展层面、心智培育层面、价值导向层面。《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属于介绍或传授这一学科的系统知识,即主要发挥着知识扩展的功能。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课程,还能进一步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质、内容,了解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精神”以及这个学科的使命,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的功能。

2 《公共管理学》教学探索

2.1教学内容构建

《公共管理学》开列为公共选修课,其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程有所区别。在授课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了解它是如何从传统公共行政学中转变而来的,特别是在实践当中的起源和演变,应强调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存在着哪些交叉与区别;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部门管理或公共事务管理为研究对象,其性质表现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的使命是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来提供广泛而优质的公共服务。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这里结合《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式教学。提问往往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他们思考的最有效方式。提问可以设置在开讲、课中及课后。不同阶段设置的提问能达到不同的效果:设问式开讲,将告诉学生这节课会涉及哪些内容或者将解决哪些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层层递进的设问效果较好;课中提问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内容完成后提出一些发散性思考的问题,将有效的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并进行深层次联想与思考。如果不同阶段的提问能很好的结合,并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课堂的兴趣。

(2)参与式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直是大学课堂授课的主要方式。虽然按照现在的教学要求,这种传统模式仍将继续发挥主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探讨打破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为课堂引入一些新技术。参与式便是其中的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即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但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学生不容易进行小组合作,也很难在课外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介入课程设置是较为可行的。

(3)案例分析教学

公共选修课需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效果,而学生多不重视公共选修课的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且课程对作业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也不及专业课程,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案例分析是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较为显著。教师可以分别针对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设置案例。学生则可以通过案例回顾知识点,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理论进行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公共危机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章节都可以辅以典型案例来讲授。当然,案例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认真筛选案例、适时更新案例,并仔细设计案例分析环节。

2.3灵活运用教学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各高校基本上已进入到多媒体教学的时代。然而,很多课堂仅仅是将过去板书的内容放入PPT制成的课件播放出来,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PPT制作过程中,如果能增加多种元素,如添加动画、图像、视频等,把PPT课件制作地更加生动、美观,将能产生传统板书无法比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并整合网络资源,以超链接的方式,把这些资源在课堂上直接分享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也能示范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有用的资源。

3 《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1)对课程纪律的管理。作为公共选修课,《公共管理学》受重视程度不及专业课,学生即便没有通过考试,下学期改选其他课程,同样能获得学分,因而肆意缺课现象容易出现。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生缺课不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认真执行教学管理规范,严控课程纪律。

(2)对课程考核的管理。公共选修课学生往往不会选购教材,这给课程的考核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教师可以自编讲义资料,或给学生列书单,让学生有自学的材料。另外,教师也可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论文、报告、设计作品、开放式问题回答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总之,《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一门学生喜爱并能切实扩展学生视野的选修课,授课教师需要注重课程规划、授课技巧、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不断从教学实践中吸取经验,不断改革创新。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 要:高校辅导员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使其管理中呈现不同特点。高效有序地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维护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从公共管理学视角考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通过“柔性管理、定性管理、参与管理”等途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建设 管理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的职业素质对于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信息化的今天,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新情况,以新的视角看待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我们可以从管理学的视角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功能,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新途径。

1 辅导员队伍管理的基本功能

辅导员队伍管理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为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辅导员队伍必须走专业化建设发展之路。所谓“专业化”指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经过专门的系统教育和培训,掌握专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才能胜任的专业的工作。辅导员队伍管理有利于界定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职业定位、职业标准等,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员队伍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辅导员队伍管理也为辅导员个体发展提供重要条件。高校辅导员的发展与成长一方面依赖于辅导员自身的终身学习理念和自我完善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各高校为辅导员专业化成长所提供的客观条件。辅导员队伍管理不仅是指对辅导员的使用和管理,还应该包括辅导员职业资格培训、业务培训、梯队建设及集体进修,为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途径研究

2.1 刚柔并济,重视“刚性管理”中的“柔性管理”

现有的很多高校倾向于依靠死板的考核制度来管理辅导员,对辅导员实行“刚性管理”。一些高校的职能部门制定辅导员考核制度,包括月度和年度考核,这些制度一般都会重点考察思想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每到月末和年末,高校根据辅导员的工作量、工作业绩等情况考核辅导员,一旦辅导员没有达到考核的标准,考核部门就不问缘由的认为该辅导员的工作不达标、不称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不利于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相比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手段,比如对辅导员的上班时间实行“弹性制”、对辅导员的工作实效通过学生访谈来进行等。从实际管理效果来看,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刚性管理借助明确的规则对辅导员进行量化管理,有助于维护学生工作秩序,维护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柔性管理则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斗志,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挖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潜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摆旧时代的固有管理模式,尝试以柔性管理为主,刚性管理为辅,让刚性管理服务于柔性管理,使得辅导员队伍建设达到最佳效果。

2.2 量性结合,协调“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

很多高校通常以对辅导员公寓检查次数、学生谈话次数、学生违纪违规人数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与考核辅导员工作的定量管理方式。这种定量管理在现代社会是很不科学且缺少实效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辅导员的工作跟一般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状态都不太相同,但很多高校对辅导员这一岗位并没有实行和专职教师相区别的管理和考核。辅导员进行的很多工作是隐性的,比如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等,这些工作完全不可能计算量,但它们确实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相同或相似的考核标准来对辅导员“定量管理”,显然不科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在定量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定性管理,在充分认识和把握辅导员职业性质的基础上实行整个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定性管理可以直观地考察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效,有利于充分发挥辅导员管理过程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对辅导员管理的主动权。

2.3 以人为本,提倡“人本管理”

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及提高工人的士气。根据此理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重视和强调对辅导员的情感管理和精神激励。辅导员工作的琐碎性辅导员身累、心累,情绪不佳。高校职能部门要对辅导员的身心状态多加关注,积极引导辅导员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负面情绪。除此之外,辅导员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信心和工作后劲。高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辅导员的生活条件,在住房补贴、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能够提供适当的优惠,以解决这些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增强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要让辅导员在满意的状态下工作,及时给予其关注和鼓励。

2.4 积极动员,实现“参与管理”

一些高校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不重视,导致辅导员在学校地位不高。很多时候,即使辅导员对自身队伍建设或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有建设性的意见,在一些公开的会议上也不太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的建议会被别人一次否定,这严重打击了辅导员参与管理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参与管理”就是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让辅导员参与到自身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决策过程中来,让全体辅导员与高校职能部门能够平等地讨论自身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高校职能部门要重视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让辅导员感受到信任,从而体验出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产生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在“参与管理”下,辅导员会因为能够参与商讨而受到激励、感到尊重和体验成就,这样既对辅导员个人产生激励,又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当然,要实现真正的参与管理,首先高校要给辅导员队伍创造一定的氛围,让辅导员觉得自己是受重视和信任的,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够真心、热心的出谋划策,更好地实现自身队伍的管理,激发辅导员队伍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