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

时间:2022-05-18 04:37:12

摘要:

关键词: 成人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对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缺乏足够的考虑的现象,价值取向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主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从相应的对策出发进行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成人教育;价值取向;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除了教育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课程上的差别。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选择时,应该从提高成人学生自身素质、提升成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长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不管是哪一种活动,价值取向对其方向和性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最终结果。价值取向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人教育除了单纯的教育责任外,还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因为成人教育主要面向的是社会上的成年人,他们自身素质、劳动力水平的提升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成人教育课程的设置和选择就必须从社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出发,从社会的需求出发,这样才能够保证成人在接受教育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第二,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个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不仅要保证成人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闲暇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成人更好地缓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总之,成人教育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必须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两个方面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实现对策

1.改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不能单纯为了学习者学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坚持学习者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成人教育机构应该从传统重视学历和知识教育的取向中走出来,逐步向学习者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提升的课程方向转移。此外,成人教育机构还应该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经验,保证成年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在接下来的社会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2.调整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

对成人教育而言,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成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的内容应该与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统一,跟随社会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必要的革新,从而构建一套符合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教学课程体系。

3.不断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在教学和设置过程中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随意私自开设各类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单纯地注重当前的利益,却没有从成人学习者的长远角度出发,不仅浪费学习者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使得自身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课程设置的管控,同时社会相应的教育监督部门还应该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走到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上来。

4.正确处理好课程设置,实现开放式的课程教学

成人高等教育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不仅要保证整个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需要重视课程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保证课程整体取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对学习者某种能力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课程,从而实现整个成人教育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缺少当前最需要的生气和创新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只有朝着具有一定内在活力、不断调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积极性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课程设置呈现一种开放式、实践性的发展。

5.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制定一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生、教师及社会用人部门的评价等多种渠道,对课程质量评价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师资结构和水平等。评价的方法可采取以建立各类指标体系为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不断地提高课程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循序渐进。总之,对提供成人教育课程的机构来说,树立一定的课程建设价值取向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事。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工作者应在开发编制具体课程之前,认真审思、明确并定位自己所持有的教育哲学观和课程建设价值取向,以便指导整个课程建设过程,并与课程所需实现的教育目的相一致。

作者:杨洋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分院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满足了人民群众再教育的需求,改善了我国国民学历结构,但在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工学矛盾突出等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制约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改善了我国国民学历结构,满足了人民群众再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但是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普教化”倾向较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工学矛盾突出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对于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及社会认可程度,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将会制约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推动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从而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一、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僵化,教学计划陈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在年龄、文化层次、学习习惯、学习需求与动机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点[1]。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药高等成人教育课程,并没有针对成人教育学员的自身特点与职业需求进行设置,甚至只是简单地参照全日制学生的课程开展教学,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的特点、提高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帮助他们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均为在职学习形式,教学形式单一,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进行集中面授。中医药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点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往往只侧重于课堂理论知识的教授,没有很好地将授课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提高临床实践技能的需求无法满足。再加上作为医药专业的学生,因为工作繁忙,休息时间不固定,导致工学矛盾突出,面授时到课率不高,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三)合作办学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学历文凭,不能作为报考执业医师的依据,在籍学员均为在职学习,导致学员们无法长期奔波于工作单位与培养院校之间参加学习。许多医药院校受教学场地及生源分布广等原因的限制,为方便学员求学,并未选择在学校本部对所招收学员进行培养,而是将其按照生源所在地,由委托函授教学站集中对学员进行培养。但是因为函授教学站管理理念上的差异,导致教学与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主办院校与学员们的要求。(四)考试停留于形式,无法体现教与学的质量在我们对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学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员的学习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而只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将其作为职称晋升的跳板,这就导致学习与考试存在很大的功利性,在这种情况之下所取得的成绩无法真实体现学员的学习水平。再加上大部分课程考试多以闭卷考试为主,通常是侧重于学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忽视对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学员临床技能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促进作用。

二、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优化课程设置,侧重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中医药学是一门重视临床实践技能的学科,应当侧重于培养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讲求实用性,需要更好的将专业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必须更侧重于书本专业知识的延伸与实际临床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而且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均为在职学习,所以课程设置的内容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不能完全照搬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模式。必须要在完善学员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着重考虑如何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如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更好的有机结合起来[2]。(二)丰富教学模式,做到按需施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学历不能作为报考职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目前参加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员均为医疗机构的在职工作人员,导致工学矛盾突出,集中面授到课率不高,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主办院校应该在集中面授这一教学模式之外,借助于现代网络科学技术,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将集中面授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满足学员们在学习时间上的要求[3]。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培养学员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员中定期开展教学调研,了解学员们在临床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专业技能知识讲座等教学活动,从而将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更好的联系起来,以提高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三)更新管理理念,加强教学监督随着办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下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内涵建设,主动接受新的管理思维与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而且由于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对教学工作的不重视,为节约办学成本而不断削减教学投入,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学员们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针对这些情况,主办院校应建立更为完备可行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制定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对各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学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并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优胜劣汰、健康发展,从而保证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四)以人为本,创新考试机制由于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进行招生,所招收的学员在年龄、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能单纯的采用“一卷定优劣”的传统方式,而应以人为本,根据中医药专业特色及教学规律,开展以提高学员实践能力、培养学员临床思维与创新性思维为目的的考试改革,并结合现代网络科学技术,以网络课程平台作为载体,采用多种考试模式,从而能够客观真实的体现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生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药从业人员对自身学历及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大,我们需要促进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升学员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实用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蒋俊 李雪晶 陈革新 颜艳艳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学籍规范化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规模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传统学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等学校对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要求。本文归纳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特征,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和电子注册工作在新形势下所出现的问题,并创造性地给出了当前进一步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能力,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电子注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严格。增加学生获得继续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对人们多样化培养需求是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原因。学籍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组成模块,是体现学校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首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对提高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极大的促进。

一、学籍管理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1.学籍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组成模块

学籍管理是指依照规定,考核、记录、处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它贯穿于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整个学习过程,每一环都关系到学生的切实利益。该项工作是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核心,它能够帮助高校充分了解学生状态,提高老师有针对性教育学生的能力,并且可以保证教学秩序的井然有序。

2.电子注册工作是学籍管理的首要环节

电子注册工作保障了毕业生应享有的合法权利,有效维护了学历证书的公正性,该项工作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对在校学生进行注册管理。高等学校将学生学籍以及毕业信息以计算机数据报表的方式上报到学信网,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再上报至教育部审核存档,学生的学籍和毕业信息可由本人随时随地在学信网检索查阅。电子注册主要由新生学籍注册与毕业生学历注册两个方面来组成。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指各个高校将新入学学生的信息上报至所属的省级教育厅,省级教育厅依据当年录取数据对高校上报数据进行审查、核对,然后将审核无误的数据上传网络,以方便各职能单位在线查阅并上报给教育部,若新生数据没有办法立即注册,需要高校给出充分合理的说明,否则不同意注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学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学籍管理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它是判决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过程是否开始启动的要素,关系到学生毕业注册能否顺利开展。毕业生学历注册主要指校对当季计划毕业人数与信息;审核毕业生的照片信息;核查毕业生成绩;将符合要求的毕业生数据上传至学信网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对于未能及时注册的学生,由学校查明原因后上报教育厅审核,审核通过后上传毕业数据。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特征

1.生源情况复杂、办学形式灵活、管理难度大

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比,成人教育有大量的在职学生,其学习方式是边工作边学习。学生大部分被安置在高校位于各地的教学点接受教育,并由就近的校外教学点直接对该类学生开展管理。大部分学生不在学校常驻,流动性大,工学矛盾突出,信息交流很难及时,学校与学生沟通时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这给学籍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成人教育学生有不少是试读生,没有参加成人高考就先跟班上课。他们有的在校期间通过成人高考获得学籍,有的虽然已经完成全部课程,却仍然未取得学籍因此不能按期毕业,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档案管理难度就加大了。[1]

2.校外教学点水平不一、管理人员素质存在差异

各个高校都有经省教育厅批准的校外教学点,这些校外办学点分布在各地,有的甚至和主办院校不在一个省份,办学条件有优劣,各个办学点的管理模式也不统一,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态度存在差异,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都不可避免加大了总校的管理难度。

三、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与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要求有法必依,有据可循。现阶段,我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来制定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1.专升本前置学历复查、学历认证工作难度大

新生学籍电子注册非常关键的一环是专升本前置学历审查与复查的工作。虽然1991—2000年十年回登工作使得绝大部分毕业生的毕业信息都录入到学信网,但由于一些学校合并、搬迁,档案管理人员流动等原因,致使仍有部分学生的学历信息未录入学信网或者上传信息有误。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给专升本前置学历复查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2]此外,招生录取时审核不够严格规范也给专升本前置学历复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常会出现新生录取信息中的身信息与专科学历中身份信息不一致、专科学历不属于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等情况,导致专升本前置学历复查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大。

2.成绩与档案管理工作量大、耗时耗力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外教学点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学生成绩与档案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管理方式操作不便捷,而且不易保存。往系统中手动录入成绩会发生遗漏、输错的情况。在毕业生成绩审核时传统的人工审核方法耗时费力,且需要和函授站点反复核对学生的成绩,一旦出错将会影响毕业名单的确定,影响学生毕业。

3.学籍管理成本较高、管理制度可执行力度薄弱、管理方式落后

一方面从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来看,管理人员能与学生当面交流的机会仅存在于上课期间,其他时间只可以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邮件方式与学生练习,这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另一方面高校与校外教学点也需要经常相互沟通,虽然可以利用网络、电话完成部分工作,但学生成绩登记表、学籍异动材料、毕业生资格审核材料等须通过快递等渠道及时传递与送达,因此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此外,管理制度未按照成教特点考虑,可执行性缺失。虽然从理论上讲,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很多共性,但两者在学习形式、教学方式、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成教学籍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体现本领域的特色,不能同质化。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相对成熟完善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有的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领导重视和支持,规章制度沦为一纸空文,无法顺利执行。管理方式落后。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一套独立的成教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内容与形式相对繁琐,投入开发系统的热情薄弱或开发初期对系统需求的论证不够,因此开发的学籍管理系统不够成熟完善,适用性较差,造成各个业务环节如新生报到、成绩录入、统考报名、毕业申报、学位申报等工作衔接不畅通或者操作流程繁琐,操作不便捷,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3]

4.学年注册、毕业电子注册工作量大、易出错

在成教学籍管理过程中,学籍异动的情况经常出现,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变更个人信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成教学籍管理的特殊性,这些学籍异动信息传达不及时会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反馈,从而给学年注册和毕业注册工作带来麻烦。毕业电子注册工作相对繁杂,难度很大,注册数据量大,审核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信网上的毕业注册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工作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电子注册信息需上报给教育部并方便各职能人员在线查阅,工作透明度很高,这就要求必须仔细核对上传数据,不能有任何纰漏,否则该项工作的失误会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就业和再深造。

5.管理队伍素质和人员稳定性有待提高

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学籍管理人员平时花大量的时间在常规工作上,无法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深造和提升,业务能力停滞不前。校外教学点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有的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对于核对学生信息、上报学籍管理材料等工作敷衍了事;有的则对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不精通,这些都会导致上报材料不合格。此外,学籍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经常变更人员,造成工作交接上的断层,这会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加强和改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具体方法

1.改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确保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完善相关规定。学校要依据教育部印发的文件,结合成人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工学矛盾等问题,制定真正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使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维护教学严肃性。好的制度必须要加强可执行力,每一个管理工作者均要有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意识。例如,学校应该严格把关和重点审核学生在校期间学籍异动情况,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在制度中明确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个人身份信息变动等异动事项的具体要求,对于不按照学校规定执行的学生,学校依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和处分。各个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依据本校特色编制电子注册工作的管理制度。

2.加强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人才队伍培养

(1)设立专职的学籍管理人员,建立合理的管理人员架构体系。成人学籍管理是一个专业性、政策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岗位,学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工作质量,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名誉与办学质量,学校应对选拔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极度重视,挑选责任心强、细心、有较强计算机能力的人员,上岗之前需经过严格的岗前考核和培训。(2)定期培训和考核学籍管理人员。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推荐相关学籍管理人员参加专项培训,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对新的法规、文件精神的领会,通过与各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以及处理对策。学校还应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岗位考核奖惩制度,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校应该规范校外教学点的学籍管理制度,通过定期举办校外教学点外站会议对校外教学点的学籍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各种学籍管理规章制度。(3)保障学籍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学籍管理工作业务性强,事务繁琐,管理人员不但要细心、负责,还要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必须保障学籍管理岗位人员的稳定性,尽量不随意调动学籍管理岗位相关人员,即便有人员调动,也要提前对替换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学籍管理相关业务,从而完成交接工作。

3.加强学籍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体系架构的搭建完善,要求我们具备一套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来实现资源共享、高效检索、学籍信息透明,因此数字信息化管理是学籍管理的必然趋势,它可以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管理人员将时间浪费在繁杂,高重复性的工作上。(1)加强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教学管理平台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只有依靠该平台才能顺利实施学籍管理各项工作。教学管理平台依照教育部的电子注册工作,应有计算机网络搭建满足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需求的系统平台,将招生录取等一系列的环节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使主办院校、校外教学点、学生共同拥有资源与信息,做到对自身学习状况与成人高等教育水平了如指掌。管理平台应该真正能为学籍管理工作所用,因此应加大开发经费投入,选择能长期合作并且业务能力强的软件公司,在开发和投入使用之前,应该反复听取相关业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系统试运行。此外还应加强管理平台后期的升级和完善工作,对于管理平台中不符合当前工作需求的部分应及时修改升级。[4]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逐渐开发和完善用手机APP客户端登录教学管理平台的技术,为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提供快速、便捷的查询模块。(2)建立电子学籍档案数据库。电子学籍档案是利用计算机存储介质对学籍信息进行存储。传统的纸质的学籍档案管理,操作起来不仅麻烦而且效率低。电子档案信息存储量大、整理标准规范、信息无论在何时何地均可以自由查阅,能极大提高工作效能。在每学年新生报到入学后,可根据招生录取库导入相关学生数据,按不同教学点、专业、层次分类,建立学生的基本信息数据库,除了常规学生档案,还可以搭建学生信息数据库检索平台,依据不同分类查询学生学籍情况,准确给出每个学生正确、完整的电子学籍档案。

4.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

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学籍管理的重要性,改变“重招生,轻管理”的理念,把学籍管理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成人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业务繁琐、责任重大,该项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确保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成人的学籍管理工作水平,推动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达到新的台阶。总而言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以及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现状要求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选取有效办法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此同时,学籍管理人员也要利用先进管理方法,不断汲取现代化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新技能,进一步维持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进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维霞 徐小军 张虹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管理研究

一、毕业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第一,成教学生基础较差: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年龄跨度较大,从20岁左右到50岁左右都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更由于近几年普通高校的扩招,高职高专注册入学等方面原因,挤压了成人教育的生源,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源压力,导致录取分数降低,生源素质连年下降,这样的生源状况很难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第二,主观认识不够:学生对毕业设计认识不够,仅仅是把完成毕业设计当成能够毕业的一个条件,而不是把完成毕业设计看作是对本科学习阶段的学术性总结,是检验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升华,表现出来的凑字数、抄袭、应付现象也就不难理解。第三,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特别是函授夜大学的学员基本是在职人员,有工作和家庭,除了完成学业,也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很难保证见面辅导的时间,这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因素。

2.指导老师方面。许多成教学院没有自己的专职老师,往往采取外聘老师或者与院系合作办学方式,以弥补师资队伍的不足,老师在完成自身繁重的教学任务前提下再增加成人教育的教学,面临着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在加上部分老师对成教学生特点研究不够,只是简单地把普通高校的毕业设计要求照搬到成人教育上来,或者简单地降低难度搬到成人教育上来,难免失之偏颇,也不利于发挥成教学生的特点。

3.过程管理方面。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由成教院的教学办公室负责,由于每年毕业设计学生较多,管理人员有限,往往每人要负责几百甚至几千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很难落实到每位学员的毕业设计环节,往往是把毕业设计任务交给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完成指导过程,所以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是缺失的。

二、针对毕业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学生方面

(1)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针对成教学生基础较差的状况,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绝非一日之功,它是学生几年时间的日积月累,是学生几年努力学习的结果,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对于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日常教学管理,要严格执行日常教学过程各项规定,涉及到出勤、课堂教学、考试考核等方面,利用好学习委员例会、教学检查、座谈会等机会,及时发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除了这些以外,办学单位也应该从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的选定、授课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使得成人教育更适合成考学生的特点。(2)提高认识,重视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对学生的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展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次良好机会,也是取得学士学位和学生评优的重要依据,更是工作前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自然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环节。(3)利用网络工具,缓解工学矛盾。近几年网络聊天工具飞速发展,上网速度和上网条件也有了较大发展,利用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可以方便上网,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毕业设计辅导也成为了可能。为了方便师生交流,每个班从入学就建立班级QQ群,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可以利用现有班级群对学生指导,对于一些要求也可以统一在QQ群中。除了网上辅导之外,办学单位也可以录制开题指导、论文讲解等数字化资源到网上,供学员随时参考学习。

2.指导老师方面

(1)多渠道挖掘师资潜力,缓解师资紧缺压力。缓解成教师资紧缺的情况,首先要改变原来师资基本来自本校的状况,挖掘利用好本地区其他高校师资资源,优化师资结构。由于许多外地函授站是依托高校设置的,所以函授站所在高校的师资也可以利用起来,要加强对函授站师资的管理,使之按照办学单位的毕业设计指导要求指导毕业设计环节。(2)研究成教学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成教学生特别是函授夜大学学生许多已经参加工作,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许多学生甚至在单位是业务技术骨干,掌握较多技术资源。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指导老师应该结合成考学生的职业工作情况,从毕业设计的大纲编制、毕业设计的开题选题、毕业设计的过程指导和毕业设计的论文答辩多方面入手,把学生自身工作需要和毕业设计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有实际意义。

3.过程管理方面

每年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从几百到几千人,毕业设计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有1位或者有限几位,管理人员很难深入到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效监管毕业设计环节。

(1)分阶段管理:毕业设计是个漫长的过程,持续时间长,如果加上毕业实习时间,需要几个月时间,针对这么长时间的管理,必须实行分阶段管理,清晰认识每个阶段工作重点,并及时督促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对阶段工作进行汇总总结。

(2)抓好毕业设计指导组组长的工作:每年毕业指导老师至少几十位,一个管理人员很难能够和每位老师沟通,可以按照专业分成小组,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或者几位认真负责的老师作为组长,辅助管理人员管理指导老师,管理人员通过组长,就可以有效管理整个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队伍。

(3)利用好函授站(班主任)辅助作用:函授站(班主任)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从开题时学生的组织、完成情况反馈、指导的落实直至答辩的组织实施都离不开函授站(班主任)的配合,所以利用好函授站或者班主任,对于完成毕业设计环节有着重要意义。

(4)关注重点函授站(班级)的毕业设计,弥补毕业设计管理的不足点: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对于监控整个毕业设计环节,解决了面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于重点函授站(班级)的点上的关注,则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补充。所谓重点函授站(班级)应该是首次做毕业设计的函授站、基础较差的函授站(班级)、管理人员出现较大变动的函授站。对于重点函授站(班级),管理人员需要特别关注,针对具体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办法解决。毕业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从学生、指导老师、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才能完成好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完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设计管理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文海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剖析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衔现况研究

一、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调查的现状

论文在课题的支撑下,参考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5个维度编制了调查问卷,分别是:基本信息、学位外语、学位课程、管理方面、授予质量。随机选取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在读的本科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针对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46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6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97.61%。本研究总共调查了449名在读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其中男197人,占43.88%;女252人,占56.12%。汉族有338人,占75.28%;彝族有55人,占12.25%;白族有19人,占4.23%;其它民族有37人,占8.24%。外语类专业的有59人,占13.14%;非外语类专业的有390人,占86.86%。学习层次是高中起点升本的有67人,占14.92%;专升本的有376人,占83.74%,其它层次的有6人,占1.34%。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云南省成人教育学士学位授予门槛较高,对学位申请者的资格审查还是严格把关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有7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申请者的资格审查是较为严格的(见图1),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的标准还是较高的(见图2)。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校近几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提高了,学位获取的难度也加大了(见图3)。在对学位外语考试难度的的调查中,有248人认为目前学士学位外语考试难,占55.23%;有138人认为目前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偏难,占30.73%;仅有63人认为目前学士学位外语考试难度一般,占14.03%;没有一个人认为目前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容易的(见图4)。在影响获得学士学位的主要因素中,有370人选择了大学英语水平没有达到要求,占到了82.41%。学位外语已成为是获取学士学位的最大障碍(见图5)。

二、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

(一)云南省近三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

从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提供的数据来看,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总体来说是非常低的(见表1,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从表中数据能看出,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获取的总人数逐年在增加,2007共授予成人高等学士学位1066人,2008共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1109人,比2007年增加43人,增长率为3.88%。2009共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1345人,比2008年增加236人,增长率为17.55%。虽然每年获取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人数有所增加,但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且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比获得成人学士学位人数的增长率大得多,所以云南省成人学士学位授予率没有提高多少,且整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二)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比较

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相比,从本科毕业生人数上看,其中普通高等教育2008年毕业生38127人,比2007年的33377人增加了4750人,增长率为14.23%;2009年毕业生44897人,比2008年的38127人增加了6770人,增长率为17.76%。而成人高等教育2008年毕业生15205人,比2007年的15040人增加了165人,增长率为1.10%;2009年毕业生20193人,比2008年的15205人增加了1988人,增长率为32.80%(见表2,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从授予本科学士学位人数上看,其中普通高等教育2008年授予学士学位数为37276个,比2007年的32608个增加了4673个,增长率为14.33%;2009年授予学士学位数为41743个,比2008年的37276个增加了4458个,增长率为11.96%。而成人高等教育2008年授予学士学位数为1109个,比2007年的1066个增加了43个,增长率为4.03%;2009年授予学士学位数为1345个,比2008年的1109个增加了236个,增长率为21.28%(见表2,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从学士学位授予率来看,云南省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为97.68%,而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仅为7.09%;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为97.77%,而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仅为7.29%;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为92.95%,而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仅为6.66%(见表2,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从近几年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的比较上能看出,普通高等教育无论是毕业生人数,还是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都比成人高等教育多许多。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授予学士学位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也都高过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也是比较高的,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却很低,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来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是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2007年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比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低90.59个百分点,2008年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比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低90.48个百分点,2009年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比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低86.29个百分点。

(三)云南省与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比较

云南省与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相比,从毕业生人数上看,2007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047995人,云南省当年有15040人,占全国的0.49%。2008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345113人,云南省当年有15205人,占全国的0.45%(见表3,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和《中国统计年鉴》)。从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上看,2007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授予学士学位人数为1940763人,云南省有1066人,仅占全国的0.05%。2008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人数为2205145人,云南省有1109人,也只占了全国的0.05%(见表3,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和《中国统计年鉴》)。从学士学位授予率来看,2007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为63.67%,云南省仅是7.0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56.58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人数为65.92%,云南省只有7.2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58.63个百分点。可见,云南省学士学位授予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见表3,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和《中国统计年鉴》)。

三、云南省各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现状

从云南省各高校授予成人学士学位的人数在各高校中的分布来看,主要以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授予的成人学士学位人数居多,基本上占到云南省成人授予学士学位人数的60%以上。2006-2007学年,云南省共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人数为1066人,其中云南大学有301人,占28.24%;昆明理工大学有391人,占36.68%;云南师范大学有222人,占20.83%。2007-2008学年,云南省共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人数为1109人,其中云南大学有266人,占23.99%;昆明理工大学有366人,占33.00%;云南师范大学有139人,占12.53%。2008-2009学年,云南省共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人数为1345人,其中云南大学有320人,占23.79%;昆明理工大学有343人,占25.50%;云南师范大学有170人,占12.64%(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学位办)。可见,云南省各高校成人学士学位授予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四、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士学位授予现状

从各专业学士学位授予的情况来看,授予率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从2006-2009年获成人学士学位各专业人数分布来看(见表4),主要是以英语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数居多,占成人学士学位获取总人数的60%以上。可见,学校在成人学士学位授予的专业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些专业获取成人学士学位的人多,有些专业获取成人学士学位的人少,甚至没有人获得成人学士学位。际上并不存在着所谓“最佳开始年龄”的说法。清楚地认识自身外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成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增强信心,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儿童相比,成人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优势是主要的。只要在心理层面上解决过度焦虑以及怕出丑等问题,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知识、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有意识地使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成人的外语学习,无论从何时开始,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近年来学界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并达到高峰。笔者以“成人高等教育”和“转型”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库中进行高级检索,查找到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共有195篇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论文,其中59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学者们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认识比较全面深入,笔者试图梳理和分析近五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总结和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回顾

(一)概念界定

学者们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概念,并且高度认同转型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胡凤英认为,“所谓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观念到形式、从外延到内涵等方面产生深刻变化,包括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办学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办学绩效、充分发挥功能、谋取更大作为、获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由不足到完善、由规模向内涵深入发展的一个过程。于小波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型”划分为“学历导向、职业导向和学习导向”三种的同时,强调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是一种“积极的变化过程”、“深层次的变革过程”和“艰巨的过程”,并且具有“方向性”、“全面性”和“长期性”。[2]

(二)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有其深刻的背景,主要表现在终身教育理念、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终身教育的发展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魏勇和苑兆忠认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提升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使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3]终身教育是在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并且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人高等教育又是成人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不仅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更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使命和任务。知识经济的发展给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了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遇到了挑战。与此同时,李红霞认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助推了教育终身化、学习型社会等理念的推广,为成人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契机”。[4]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纪新华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应该以“更新的教育理念、更系统的发展规划,真正确保其内涵和外延都能够获得拓展”。[5]信息技术推动了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并且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王倩指出,“积极引导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势必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教学模式、办学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革新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6]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引起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的转型。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由原来的封闭型转向资源共享型,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不仅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而且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

(三)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理念迷失

办学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先导,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办学理念迷失。我国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而服务社会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并没有做到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其历史使命主要是提供学历教育。现在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学历教育的需求降低,对非学历教育的需求增加,而成人高等教育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忽视了对成人技能的提高。另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过分重视其经济效益,很多学校将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其创收的手段,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进而迷失了其办学理念和办学职能,不能很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2.培养模式滞后

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模式滞后。朱银友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体系、内容与方法,有显著的普教化特征。二是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手段等方面高度同化”。[7]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以下具体问题:在培养对象上,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单一,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基本局限于希望取得学历文凭的青年成人,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成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活动”。[8]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实际能力、技能的培训。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成人高等教育没有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市场需要去设置专业和课程,而是照搬普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在评价体系上,以考试为主要评估方式,忽视对学生技能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且评价主体单一。

3.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在国家层面,由于我国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出现管理乱的现象。林世员从管理运行机制着眼,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多头管理,造成资源无法共享、管理力量分散,存在‘内争资源、外争市场’的弊端”。[9]在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中,王乔和吴宗福认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管理体制僵化”主要表现在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沿用普通高等教育二级管理模式”。[10]此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滞后还表现在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外设置函授站点,让层次更低的学校或民办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和管理,出现教学和管理脱节的现象。成人高等教育除了存在办学理念迷失、培养模式滞后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之外,还存在内涵发展不足、办学上缺乏特色、品牌化意识不强和转型目标定位失据等问题。

(四)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终身教育理念、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办学理念迷失、培养模式滞后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应采取明确办学理念、完善培养模式和变革管理体制的策略。

1.明确办学理念

在办学过程中,理念先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应进行理念革新,明确办学理念,其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理念革新的重要表现。此外,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将终身教育理念贯彻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始终,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非学历教育。谈传生和于小波指出,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具有双重特性,“即传统学历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向职业导向和学习导向转变的双重任务,前者是必经阶段和当前重点,后者是最终的理想追求和方向”。[11]转变成人高等教育观念,发挥其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应立足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2.完善培养模式

完善培养模式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变教育过程的重点。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成人高校应进行“特色化”办学。在培养对象上,成人高等教育通过招收社区人员、开发农村成人市场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加生源,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对象。在专业设置上,根据社会、市场和成人的需要设置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开设特色专业。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成人学员在年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分制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管理,解决工学矛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形势下,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应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同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评价体系上,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雷鸣、陈永华强调,成人高等教育应“从单一的评价主体转向多方共同参与、多变互动的模式,从过去的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12]

3.变革管理体制

变革管理体制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地位和理顺管理体制。孙竞认为,“加强立法,首先应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容易产生的问题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其次对成人高等教育通过相关的法律支撑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13]针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谈传生提出从“管理理念、内部管理、办学管理”三个层面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由“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精细化管理”[14]的转变。此外,成人高等教育变革管理体制,形成多元办学机制和实现转型发展,离不开中介组织的参与。朱强、何爱霞着重论述了中介组织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中介组织能够有效缓冲成人高等教育中遇到的外部环境压力,协调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多方主体间的关系以及加强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估等”。[15]成人高等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除了明确办学理念、完善培养模式和变革管理体制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立交桥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教育形态。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研究者投身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当中,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的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对研究人员结构的分析,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研究方向三个层面进行。

(二)研究方法单一

在研究方法上,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以思辨性研究居多,少实证性研究。大多数研究遵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进行思考论述,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多是理论论述,很少进行实证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缺少个案研究和数据分析。在众多研究当中,只有谈传生、于小波和凌云的《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思维”模式的探索》和孟翔君的《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探索》是个案研究,其它研究很少涉及。在研究当中,学者们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不多,描述的内容不能准确反映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真实情况,很难使人信服。

(三)研究视野狭窄

在研究视角上,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视野狭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少对国外情况的考察和探索,学者们多是聚焦在对国内情况的研究,很少对国内外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应该多借鉴国外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第二,缺少用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问题。研究者多从研究课题着手,局限于成人教育自身展开研究,忽略将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范围扩展到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发展展望

(一)加强研究力量

基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调整研究人员结构,加强研究力量。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从事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多关注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当中。第二,有成人教育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的单位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升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力量。

(二)采用多种方法研究

基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思辨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中,除了进行理论上的思辨研究,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要基于实践项目与课题发现问题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二,在文献法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分析、个案研究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开阔研究视野

基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应开阔研究视野。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多关注国外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领域的研究,以国际化的视角关注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通过对比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同时注重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的本土化。第二,进行跨学科研究。学者们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应在适应现实需求和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并借鉴和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作者:赵闪闪 焦峰 单位:河南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提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有益延伸,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教育制度。近年来,我国的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已逐渐滞后于时展的需要,其症结在于相对陈旧的管理理念和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因而,如何在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健康发展的同时,向管理要效益,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和“服务至上”的经营化管理理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方案势在必行。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改革;创新

学校教育亦是如此,一流的成人教育必须配备一流的管理模式,而一流的管理模式必须由一流的管理理念作为支撑和保障。在国家加快经济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探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适宜于时展需要的高质量、实用复合型人才,实现教育质量互认的办学效果具有无比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革新意识,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管理实践中要摒弃旧有“重章法而不重人”的错误理念,取而代之以“生本位”的先进服务理念。具体做法如下。1.聆听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或管理人员要注重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扩大学院规章制度设计的参与面,吸纳学生代表融入其中,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的授课需要,灵活制定最适宜的制度和方案。2.日常管理中注意“少批评、重激励”。学生一旦出现违纪情况,要讲求处理方法,调查事件真相,摆事实讲道理,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严厉指责或惩罚学生,对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力帮其解决后顾之忧,提倡采用关怀和激励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方法。3.注重启发引导,在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努力探求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将学生感兴趣的理论知识点与专业实践技能相结合,并善于总结归纳,实现教学相长。

二、找准方向,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目标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加大管理工作投入力度,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构建科学的管理工作体系,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力量,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我是成教人,处处为成教”的主人翁责任感。一方面,应制定合情入理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以及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在遵照“人本至上”原则的前提下,努力使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方案落到实处,得以实施;另一方面,应集聚精英力量齐抓共建成教管理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一条心,做品牌教育,创优质服务。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注重先进教师和管理标兵的带头示范作用,合理配置教学、管理、后勤等各类资源,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三、拓宽渠道、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思路和方法

1.引进先进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成人院校不要拘泥于单纯的校内教育模式,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如源自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即学生在读期间经历职业院校和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的“双元式”培训,使学生毕业前即具备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建立“成教集团”,即成教院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形式结为联合办学体,针对若干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在校期间即可让学生顶岗实践或为企事业单位定向委培,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社会吸引力,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及口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或多赢。此外,还可以积极承办各类岗前培训、素质提高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培养等多层次、多角度的非学历教育。2.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可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访谈的形式,摸清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的真实需求,依照“与时俱进”的原则,组织学科专家根据学生需求及学科发展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重新修订。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编写特色、实用的成教教材及自学指导书等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授课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先抛出问题,然后让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再由老师补充、更正、讲评,从而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教师传授的知识点与技能,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最终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统一。

四、更新观念,建立适应成教发展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1.成人高等院校可以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或信息化管理工作委员会,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经常召开例会,掌控实时进程,提高对信息化管理改革工作的监管力度。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可以围绕“招生计划管理、学籍档案管理、教学管理、成绩管理、毕业信息管理”的流程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网络系统。2.对“院校简介、招生信息、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课程安排、教学特色”等信息增设便捷的搜索渠道;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师的授课内容制成课件、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网,以直观教学的方式呈现出书本以外的内容,便于学生深刻领会教学重点和难点。3.广大成人院校可以将学院的招生信息、专业设置等信息到互联网上,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一目了然,从而方便选择。

五、打破常规,制定灵活多变的成教管理新方法

1.引入先进的学分制管理模式。目前,许多成人高校都在积极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而被欧洲发达国家推崇的“学分制教育”也逐渐被纳入视野。所谓的“学分制”是一种与“学年制”并存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指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学科进行选修,只要修满学分即可取得毕业证书的一种弹性人才培养模式。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竞争机制,其可有效缓解成人学生学习的多重矛盾,因而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灵活机动的教学管理新模式。2.加快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进程。可以效仿企业管理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创建在校生数据库系统,将学生的所处行业、工作职位、兴趣偏好、授课需求、实际困难等个人信息资料整合、上传、共享,便于教师及各部门管理人员分析、掌握,并根据需求变化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此外,还可以构建应往届毕业生网络互动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学生间的实时互通,如可以建立“招生信息变化、学习心得体会、师生答疑解惑、前沿知识探寻”等有益的互动交流模块,以此侧面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诉求,掌握其在校学习效果,从而及时修正管理工作中的不足。3.下大气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成人院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下大气力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管理团队。在实践中,要运用激励机制,注意奖惩结合,科学高效地对教学、管理等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督导,必要时也可进行抽查、抽检,以及时发现不足,提出建议,落实整改。同时,也要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激发他们的执教热情与创造力,帮助其尽快找到适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总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和市场变化形势,广大成教工作者要笃定目标,与时俱进,将“人本思想”和“服务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工作实践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措施得力,始终把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等评价指标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进一步提升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层次与水平,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进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作者:李媛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分院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颁布了多种政策与法规,但主要以1987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和2002年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标志,30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调整、改革开放、深化提升”三个主要阶段[3]。通过对此三个阶段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文本的收集与整理,不难发现政策文本中包含有国家领导人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相关的讲话、国家立法机关所制订的法律与法规、执政党制订的相关方针政策,还有教育行政机关制订的相关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由于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自身的需要,从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对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就形成了不同政策价值取向,但总体上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一)恢复调整阶段:以政治诉求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时期(1966-1976年),高等教育甚至演变成阶级斗争的工具,此时教育目的集中体现在“”提出的“宁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主张之中。正如英国学者罗伯逊(P•J•Robertson)和沃尔特曼(J•C•Waltman)所指出的:“当政策被剥离其诞生的体制结构与政治文化环境时,即使它按原样采用,它也会产生令人惊讶的事与愿违的结果”[4]。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于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核心诉求,政府和党竭尽全力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出分析及研究,并制订及完善了相关教育政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论断,从而要求教育必须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拥有社会主义信仰的大规模人才。这一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对象主要有干部、职工与农民等成人群体,教育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农业等多方面,教育政策目标散发着拨乱反正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更加鲜明的展现出政府与党对教育发展的忧患及期待,明确提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与政府的拨乱反正、进行“现代化建设新的长征”的伟大事业息息相关。因此,拨乱反正已成为全民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所有的政治只要它不是一时的统治手段,而是对基础的巩固和延续的话,那它必然是全民的教育”[5]。这一时期由于教育政策权力高度集中,政策利益高度统一,拨乱反正的政治诉求逐渐成为此时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核心追求。

(二)改革发展阶段: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自1987年十三大所提出的现在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树立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政策思想,并坚持要“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劳动大军”。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此话中可以清晰透露出经济建设已成为各项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首要的政策价值取向。在此阶段,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并且形成了以“短期智力投资论”、“职业资格证书论”及“市场经济论”为特色的价值观。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演变成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智力投资形式。1987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首次对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等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在《决定》中提出成人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并且认为“发展成人教育,是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智力开发”。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中特别强调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直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任务与重要职责”。第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职业资格证书论。1998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发展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重要性,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同时,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市场经济中的产业主要价值论。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事业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领域。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价值观中形成了一种极端的认识:教育即产业,教育即经济。

(三)深化提升阶段: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2002年十六大中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成人高等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007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还要改革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进而制订了相关教育政策,如建设灵活、开放、快捷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提倡自主学习、形成学习多元化等等。2007年十七大把教育纳入社会事业范畴,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具,并提倡要发展好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追求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有利于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政策逐渐拥有了更具深远意义的价值取向,即通过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第一条明确指出:“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即“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该能获得皆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6]。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执行效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党和政府相继制订了很多有关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加速了成人高等教育恢复调整、改革发展和深化提升,有利于社会与教育公平、成人再就业、人才培养等问题发挥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政策在贯彻执行中效力不高,更难以发挥其全部功能。笔者认为这些限制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执行效力不足

效力不足已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执行效度不高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不足必然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有效执行。首先,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缺乏完备性。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这种仅仅具有口号性与宣言性的规定难以明确指出政府自身的具体职责,更没有给出教育投入的量化指标,依然没有明确建立监督及奖惩机制,导致规定只能体现出一纸空文,执行结果往往都是以某种会议或活动形式来规定。其次,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缺乏科学性。很显然成人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比较低微位置,难以比拟普通高校的正统之位,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以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往往出现偏颇与扭曲。由于政策制定者缺少必要的考察调研和教育知识,就更加容易使成人高等教育政策陷入误区,且科学性严重不足,自然其执行效度难以令人满意。

(二)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监督不足

众所周知,对成人高等教育政策采用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决定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执行效度的关键所在。然而,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制订的相关教育政策都缺乏实质性的监督问题日益凸现。首先,监督犹如“纸老虎”。我国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效果往往都是上交执行报告为主,或者是实施后的考察调研来代替,如此导致实施监督机构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经常采取应付态度来面对就业率压力与竞争,因此,形式化成为成人教育突出问题。其次,缺乏严明的奖惩制度。各种有关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多没有附带上严明的奖惩机制及条件,从而导致成人高等院校陷入可以实行或不实行的灰色地区,不执行规定亦不会受到任何责罚,因此,对于那些故步自封、固守传统、优柔寡断的成人高校经常会出现政策中空的状态。最后,由于实质性的监督与控制不足,有些成人高等院校故意曲解教育政策本意现象,严重损害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成人”特色不足

由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普通高校资源,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极大地被普通高校所限制,“成人”特色严重缺失。1980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中规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和夜大学,要参照全日制高等学校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保证毕业生达到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1987年2月,原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中又规定:“本、专科函授毕业生必须达到高等学校同层次、同类专业毕业生相应水平”。诸如此类的规定都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中最关键的“成人”特色,无形中逐渐成为了普通高校的“翻版”。

(四)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不足

遗憾的是至今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立法,尤其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依然处于一片空白状态。我国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与监督,依然是取决于行政性的“决定”、“规定”、“纲要”“、通知”和“意见”等来管理与规范,然而,目前很多的相关规定出现“政出多门”现象,协调性与系统性严重缺失。目前立法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立法的权威性不够;二是成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难以满足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需。法律法规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法律法规来支撑与护航。

三、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执行效度的策略

从统计学分析,效度是指一次测量的有效程度,即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而要提高效度则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实行。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度,除了必须追求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政治、经济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还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为支撑点

很显然,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度与否,还需要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力量来支撑与保障。首先,务必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与地位,有利于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注和监督。要确保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不再停留于主次状态,政府必须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经费投资力度,以培养生产、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教育目标,还应该制订多种优惠政策向成人高等教育倾斜,通过政府的高度重视来加快社会各界对成人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力度,进而为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其次,务必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和保障政策执行的力度。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颁布和实施过程中都明显地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度,以至于应该建立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有效的咨询、奖惩和审查机制等。最后,务必实施各校际间、地区间的帮扶制度。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平等待遇,导致政策在执行效力上出现明显偏差,进而造成这个偏差的扩大化,因此,必须提倡在各校际间、地区间实施帮扶制度。同时,普通高等院校在背景和培养目标上与成人高等院校有着明显不同,因此,更应该强化普通高校对成人院校的帮扶制度,而非拥有取而代之之念,尽量避免形成“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况。

(二)兼顾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为平衡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主要呈现出“计划经济”色彩,由于党和政府依据经济发展规划来进行“人才规划”,充分流露出政府对教育发展的干预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成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社会认可程度偏低现象日益凸现,以至于政府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不得不放弃以往纯粹的政府干预措施,不断提倡市场介入成人高等教育事业行列中,强调成人高等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直接介入到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缺乏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导致成人高等教育逐渐演化成为市场化的产物,从而明显忽视了教育内在价值与规律。为了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成长,确保各项相关教育政策执行到位,务必协调好政府干预和市场介入的关系,不仅要实现政策本身的目的,而且应该从社会出发,兼顾好社会各界的利益追求,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受教育理念,力求建成一种社会、政策、学校和学生等多维度之间实行生态组合的共同体发展模式。

(三)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信度为关键点

依据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信度即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一言以蔽之,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可信度是前提与基础,才能更好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度。首先,务必保证决策的完备性与科学性。教育决策者应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前提之下,再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前瞻性出发,保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公平性。其次,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是一种公共政策,其本质上是社会各界利益的集中反映。因此,在制订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时需要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强调人民的发展与生存需要,从而获得更多人民的支持与认可。最后,实行先试验后推广举措。因为任何在理论上完美无缺的政策都难以保证在实践路上一帆风顺,实践中总会伴随着风和雨,让人难以提前预知的变化过程。所以,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务必提高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基础上,积极实施试点试验,考察其可操作性,再认真推广实践。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核心价值追求主要经历了以政治稳定、以经济发展、以社会进步和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嬗变历程,总体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色。随着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政策的权力分化、利益结构的逐渐形成,必须依然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政策追求人全面核心发展的价值取向不动摇,因此,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度是当务之急。

作者:王鹏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当前状态研究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全国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成人高等教育为产业工人提供了有效的知识更新、技术进步、提高技能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校成人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的源头,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实践基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成人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改善民生及促进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需求的激励下经历了蓬勃发展阶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新时期教育形式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源萎缩、教学质量下滑的窘境。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重塑成人教育的辉煌,是我国成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本文在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工学矛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式和机械性范式及成教师资队伍缺乏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前导式教学法和阶梯式目标培养法两种教学改革新方法,丰富并完善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内容。

一、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1.生源结构

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使得高考的升学率大幅上升。此外,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自学考试、高职院校以及其他各类教育模式发展迅猛,使学生学习的渠道拓宽、学习的机会增多。

社会上众多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等的招生也使得报考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进一步分流。这些构成了近几年成人高等教育生源出现逐年下滑趋势的客观原因。为了保证规模稳定,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门槛不断降低,给教学及教学组织带来很大困难。2007年,教育部教高[2007]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中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学历教育。办学形式的调整,使得成人高等教育中高中后学历教育生源转向各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等教育中相对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生源流失比例较大,生源结构中,有职群体的比例大幅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前,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中有职群体比例约为40%,而2007年后,该数字已上升至80%左右。

2.教学现状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一直沿袭学年制,以专业划分的自然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面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活动。普通高校一般设立服务于终身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成人教育的管理职能部门,本身没有或很少教师编制。成人教育授课任务大多由学校二级学院(系)的教师兼任。由于教师所在院系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压力已经很大,多数二级学院对成人教育授课工作量不认可,教师为成人教育授课的积极性很受影响。承认成人教育教学工作量的二级管理院系,只能被动地每年轮流安排教师为成人教育授课,使部分教师疲于应付,有些部门只能派出教学经验尚浅,责任心不强,投入精力不足的年轻教师承接成人教育教学任务。二级院系不能承接的教学任务,由成人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聘请校外教师授课,甚至有一部分在校研究生成为暂时的师资力量。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工学矛盾日益突出,教学过程微观上不可补偿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可以利用的学习时间极其有限,再者,因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在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等方面有一些差距,学习困难度加大,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课堂出勤率较低。而以集中面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一旦因工作、身体及家庭等因素造成缺课,课堂在有效时间内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性,就会形成严重的知识链断裂,学生又因时间、兴趣、畏难等原因不能够主动补偿,教学质量出现下滑。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式和机械性范式

高校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多沿袭全日制学生的课程设置模式,没有很好地适合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缺乏有效需求。成人教育学生需要的是应用性和趣味性兼顾的课程。应用性的课程主要是适应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技能和业务水平的需要,融合趣味性的内容则使得饱受工作压力的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而不会因此产生厌烦。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注入式教学法,该方法通常不看对象或很少注意对象的兴趣和个性差别,在传统和机械的模式下学生一般处于被动的学习态势。

3.缺乏具有成教特色的师资队伍

普通高校的成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基本上满足成人教育教学要求,业务水平毋庸置疑。但部分成教师资依然显现出浓重的普教色彩,成教特色则不够鲜明。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授时间短、任务重,又有极明显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灌输式教学。这多源于承担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们流动性较大,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对成人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解和把握,对成人教育的特殊规律认识不足,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手法所致。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一批专业的成教师资队伍。

三、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大力开展前导式教学法,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时间

前导式教学法:即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有效的信息资料在教学环节之初,引入学习内部动机源泉。有效信息资料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主讲信息、辅助资料、总结性资料、提纲性资料、全文性资料等。从信息载体上可以分为:电子文档、纸质材料、社会实践等。前导式教学法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使某一系统知识在学习主体思维平台中形成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隐性知识内涵,在正常教学活动的作用下,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能够透过事物外在表现抓住本质,且能够进行准确的抽象和概括的知识结构,最终实现隐性知识的完全外化。此外,该方法还有助于实现教学环节的合理补偿。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成人教育《管理学原理》的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在开课之初将主讲信息以电子文档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除上课时间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教师讲授内容进行思考,便于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得到根本保证。在考教分离的考核结果中体现了该方法的积极作用。

2.逐步形成阶梯式目标培养法

从人本主义组织理论出发,注重分析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对具体的,面向同一专业、同一层次、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而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该方法注重个性化教育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特别指出,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到非常高的地位,个性化教育是将来中国教育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个性化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为学生减负的最有效、最高效的模式。其特点如下:(1)有助于实现教学环节合理补充。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因复杂的因素造成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知识结构不完整,应用阶梯式目标培养法制订的科学的专业教学计划能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层次、蕴涵知识的内在逻辑,促成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合理形成。(2)突出教学效果的递进。找出满足学生需求的关键点,重点把握教与学的契合点,竭力突破传统教授模式,变系统内容教授为模块教授,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增量的可持续性。(3)目标的可预见性。面向特色对象的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量力性,增进了其培养目标的可预见性,实现其自觉实现性。

四、其他措施初探

1.优化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的层次多、学生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这是成人高等教育兴衰成败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1)扩充可选资源,改善师资紧缺现状。建立基于市场的师资信息交流平台,无限扩充各层次各专业师资共享基础信息,达到师资可选空间最大化。(2)完善师资聘用制度,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专属师资队伍。教师聘用协议签署后,首先进行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师资岗前培训,对业务能力较强,有较多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签署长期聘用合同,形成各具特色的既相对稳定又高质量的师资队伍。(3)加强优师评价制度。录用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注重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在教师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周期内,对教学活动情况进行多方面综合评价,选拔优秀的教师作为下一周期续聘师资,经过几个周期的聘用和选拔就会建成一支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形成完善的成人教育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聘请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一定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组成成人教育教学督导组,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程和学员学习效果依照科学的评价要素进行全面督导和评价。督导组应根据每一教学周期的教学进程制订相应的督导计划,定期将督导情况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及时传递教师教学情况、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合理的成人教育教学评价信息反馈制度。

3.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课程改革要以适应经济建设和未来发展人才战略总目标和新形势下各岗位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为前提,要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明确各层次、各类别人才的培养目标,使课程设置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学员最高层次实现自我的需要。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特色,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依据培养目标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平台建设,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4.努力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快速融合

开展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高校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各具特色,近几年各高校网络教育发展迅猛,其突破时间、空间、地域局限的教学活动得到多数人的认可,而成人教育集中面授的形式也有其生动而深刻的师生互动的特点,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二者有机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两种教育形式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也为未来的教育智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暴露出来,教学质量的问题无法避之。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对保证成人教育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涵及意义,并提出了构建方法,对保持成人教育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内涵

高校的成人教育,大都是在学校普教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素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政策等方面都影响着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控制好教学质量,就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及时反馈加以修正,建立起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以监督和管理,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将质量监控体系从内部监控体系和外部监控体系两个方面理解,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能够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机体系。具体而言,其内容理解如下:

(一)内部监控体系

成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一是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教学的学院、生活管理和服务工作部门等提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二是专业设置、课程要求、新生录取、学生管理相关文件、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下达、毕业论文要求、毕业生就业信息等教学质量目标和评价体系。三是任课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管理人员队伍和其他服务人员队伍的质量也是同样需要重视的。人员队伍的质量控制通过培训、聘任、考核、提升等途径实现。四是树立全面质量观念,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终身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意识来实现质量控制。

(二)外部监控体系

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因素很多,包括国家、政府及各级教学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社会相关部门所提供的支持等,这些外部因素对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与之相对接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建立组织学习、贯彻政府颁布的有关管理制度、发展方针等宏观导向、制度监控体系;及时分析掌握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动态,根据毕业生所学知识在用人单位的运用操作相关信息的反馈,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目标等工作体系。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意义

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教育教学体系日趋规范,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障;日渐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促进了成人高教办学机构不断重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办学机构重视办学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壮大,教学点(函授站)的设立审核不严格,教学场地和设施条件差、教学管理松散;教学点任课教师在教学质量方面的意识欠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了成人高教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没有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将会严重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高等学校办学就如同企业的生产线,产品质量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竞争力的有力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始终把它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持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才能使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对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以及管理制度都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教学管理部门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提升,从而使教学进程得以优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得以实现;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再次,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将得以完善和规范,从而提高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手段;最后,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促使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他们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将为社会所淘汰。

三、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方法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的意识

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与新时期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矛盾凸现出来。首先,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越发感觉到提高教学质量任务的艰巨性,深深体会到“质量就是核心,就是生命线”。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是高校确保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其次,由于高校在成人教育方面投入的经费相当有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来保证日常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教育效益得以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是解决高校成人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之一。因此,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强化质量监控意识,制定详细的监控标准。根据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监控点可分为显性监控点和隐性监控点。显性监控点是指教学计划、授课考试、毕业论文等指标;隐性监控点是指教师的责任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指标。

(二)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目前,从多数高校制定的现有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来看,理论性较强,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行为如何处理尚未做出更多的表述,应当进一步对原有制度进行细化。当然,在制定惩罚措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奖励机制的建立。对在教学工作中有较强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素质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会,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互相交流共享,从而使教师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三)强化教学实施的质量管理,完善监控环节

对教学实施环节的监控,包括对教学过程质量的监控以及教学设施质量的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的监控包括对招生阶段的生源质量、开课前阶段的教学计划质量、授课阶段教师队伍的质量、日常管理阶段教学管理等的质量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学设施质量的监控包括教学场所、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图文信息资料的投入、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教学设施质量的保证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四)聘请教学督导,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目前,普通高校的教务处都下设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过程、教学辅助过程进行质量管理,通过收集教学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建议。

成人高等教育也应当同理,高校成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督导组,由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聘请专人担任教学督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院执行教学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实行轮流听课,最终将每位督导的意见进行汇总,查找其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院,当然教学点也是重点进行教学检查的对象。有了教学督导,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客观评估,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便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并加以反馈,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除了对教学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还需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解,这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指标。例如: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打分、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做分析统计、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等,形成由专家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评估体系,实现教学咨询和教学指导,及时发现和改进其中的问题。对于评估,要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客观、科学的评估结果,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加以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成人教育的日趋饱和,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学生满意度视角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研究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成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它是指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和社会对成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及其最终结果的某种期望。目前,成人高校要想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必须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在办学过程中需要贯彻高效、优质的教育服务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措施和方案,注重细节,加强管理,把创新的教育服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层次,把学生满意度评价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为学生提供系统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创办社会满意的成人高等教育。

关键词:学生满意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质量

近几十年来,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已渐人人心,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谁能争取到顾客的满意谁就能赢得竞争。如今,该理念正逐步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之中,使学生满意已成为教育机构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办学机构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从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来获得学生的认可,无疑已成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学生满意度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学生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在学校里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与他们心中原来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进行比较的结果。满意度测评是他们评价所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的一种方式,是高等学校总结和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他们是服务质量的重要监督者;作为使用者和受益人,他们理应提出建议和意见供相关部门参考;作为见证者,他们是保障教育服务质量、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和提高行政效率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

(二)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以普通高校以外的社会人员为教育对象,开办各种形式和规格的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它是对符合入学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实施的高等教育,旨在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1.生源类型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数为在职人员,年龄20-35岁,其性别、受教育程度、知识库和结构、人生阅历及受社会因素影响程度不同而导致各自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不同,同时每个人还扮演着不同的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相对于高等学校的统招生来说,年龄较大,工作家庭事务较繁忙。因此,个别差异较大,使得成教学生整体结构具有复杂性。

2.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区的教育基础及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不平衡,求学目的不同,导致教学过程中众口难调,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有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链接不够系统和完整,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

3.工学矛盾突出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有业余学习和函授学习等形式,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人员,由于就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学生的工学矛盾尤为突出,这已成为困扰学生和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的一大难题。因成教学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复杂多样,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技术很好地完成各科教学任务。

4.社会经验丰富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数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已成家立业,年龄较大,因此,成教学生具有相对独特的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虽然大部分的成教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是并不意味着大脑迟钝。相反,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方式也不死板。所以,在社会交际能力方面会更突出。成教学生的学习是建筑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他们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和概括,去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并能联系实际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成教学生懂得怎样选择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自我保护意识强

时代在进步,随着公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成教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不再那么简单和单纯,往往有着他们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马上会想到如何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成人高校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更应注意方式方法,不可盲目行动,随便应付,以免引起学生不满而投诉。

(二)成人高等教育现状调查

为了解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学习形式、课程安排、教学效果、学生管理等方面。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湖州等地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在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人之中,有58%的人仅仅为了获得文凭,以帮助就业、升职或提高待遇。现在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要求基本都是大专起步,因而文凭真正起到敲门砖作用,没有文凭就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它成了一个人的重要资本。

此外,在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学习形式等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66%的人对成人高等教育比较满意,也有很多人认为学习效果一般。这说明成人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教学师资等方面还不够贴心,对学生的需求没有进行认真调查,导致教与学有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也不高,很多单位不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承担学费是小事,要挤出时间来学习倒是一件头痛的事,因为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边工作边读书,不管是双休日上课还是平时晚上上课,都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肯定会比较劳累。如果碰上加班或出差,还不能保证按时上课。一旦学习与工作出现矛盾时,只能是放弃学习而保工作。作为办学单位而言,毫无疑问,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则是当前要做的头等大事。

(三)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竞争,恶性循环

有些办学机构为了吸引和扩大生源,常常以成教学生的“特点”为借口,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到课率不断下降。这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纯粹为了获得文凭而读书,有点用钱混文凭的味道。这些学生平时不用功,最后到期末考试时就只能动歪脑筋,想办法如何用作弊来“顺利”通过考试。少数办学机构为了经济利益,在管理的过程中把关不严,客观上出现给学生“放水”的现象,反过来又助长了学生的歪风恶习,形成恶性循环,给成人高等教育造成了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

2.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有的办学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随意缩减课时量,随意调整教学计划,随意合班上课,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办学机构教学条件差、聘用不合格师资、环境恶劣,学生反应强烈;有的区域缺乏专业师资,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任课教师,难以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讲解清晰准确,重点突出,于是学生就不能有效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满意度降低;还有的学生因工学矛盾突出,实际出勤率不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在教材选择上,教材的编写年限过于陈旧、教材出版质量不高,到了学期末,很多学生的书根本没怎么翻过,这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3.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有些办学机构由于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或因管理不善,管理人员更换过于频繁,与高校联系、沟通不够等原因,在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上容易出现问题。还有的学校在管理上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如考勤问题,本身都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规定,但行使起来却大打折扣,原因是担心已有学生流失,潜在学生不敢进来。成教的学生既有工作的压力,又有学习的压力,有时的确会顾不过来,因而急需学校提供精心周到的服务,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4.招生收费环节不够规范

有些民办教育机构不是独立法人单位;有些办学机构招生宣传不真实,有意模糊、混淆招生性质(普通和成人),进行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虚假承诺,误导学生,违规收取学生高额费用、学生要求退费得不到解决;有些校外站点直接收取学费,不出具正式收据,收费不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核定的学费标准收费;等等。

三、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教学实践环节,学以致用

成教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较薄弱,但动手能力比较强。首先,学校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成人高等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其次,应注重因材施教,在课程安排上,要立足于实际需要,多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至少为1:1,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仅使学生注重理论基础的扎实,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潜在发展能力,又使实践教学不但没有削减理论的分量,反而在实践中得到强化、验证、深化,有效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整合课程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成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满意度。

(二)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灵活学习形式

成教学生因工学矛盾,到校面授时间上常常难以保证,成人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水平,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加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可以从公共基础课开始尝试,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开发网络课件,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克服成人分布广、分散学习的不足,进行远程教学、网上答疑和作业指导等,减少学生来回奔波之苦,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便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三)坚持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

1.关注需求,真正树立服务意识

学生无小事,学校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教职员工应当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才能真正从广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广大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那就必须树立起服务意识。

2.务实高效,切实提供优质服务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成人高等教育一切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学校一定要以广大学生为中心,从大处着眼,也从细节人手,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加强与学生沟通,实行人性化管理。用良好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四)严格管理制度,保障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生命线,成人高等教育应始终树立教学质量至上的理念,而教务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是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学校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从全方位来约束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特别是教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这是重中之重,使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章可循。说起提高教务管理水平,不得不提起工作在一线的教务管理人员,他们是提高学生满意度,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管理这批教务管理人员,使他们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议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教务例会,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聚集到一起,探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经验、新方法,学校借此机会进一步落实管理制度,落实当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安排,布置毕业生管理工作等。对教务管理人员总的要求就是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常规管理的环节与内容,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满意度放在核心地位,不断创新思路、严格要求、细致管理,多为学生着想,做好服务工作。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生源萎缩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生源萎缩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法治,以实现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再次振兴。

【关键词】生源萎缩 高职院校 成人高等教育

一、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源萎缩。我国的普通高校1998年的招生人数是108万,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随着民办高校的创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上实行多年的自学考试等,截至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就达到72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造成社会多方面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生源萎缩。此外,恢复成人高等教育以来,原在职从业人员需要深造提高者多已完成学业,这也使得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萎缩。

(二)存在教育管理矛盾。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上分为本部和分部两种管理模式,本部即按照普高的管理方法对成高学员进行面授和考核,分部管理是指合作办学的学校或企业按照自身的规章制度对成高学员进行管理,自行安排面授和考核,学籍归本部管理。本部的管理一方面常常因为学员人数少而出现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教学现象,即面授时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提高了教学的成本;另一方面因为学员个人工作和学习上难找平衡而导致经常不能参加面授,课程推进不一,学员无法实现真正的继续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分部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合作办学的中专学校为了兼顾自身的教学,往往象征性的利用节假日上几门函授课,而无法全部实施高职教学计划,经常采取课程置换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即将中专和高职相近的课程成绩置换,一些跨专业的学员成绩更是无中生有,造成了交钱即可毕业的乱象。

(三)教育方法落后。随着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越来越萎缩,管理矛盾越来越严重,部分高职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规模逐渐缩小,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少,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这就导致了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够,部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人员甚至希望无事一身轻,因此,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方法陈旧,老套和落后,习惯性的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而开设相应的专业,缺乏创办特色化、市场化和行业化的成人高等教育思路,缺乏创新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办学策略的成人高等教育理念。

(四)教育观念不科学。信息化背景下,当前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在业或无业人员往往不是将继续进入高等教育学习当成提升自己的平台,而是因为评职称,提工资,甚至是找工作等因素不得已而为之,学员们关注的是考试通过难不难,多久能拿毕业证,一年要面授几次,不参加面授能顺利毕业否,不在乎学什么专业和交多少学费,权当学校是一个办证机构。

以上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或客观或主观的问题,使得大部分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宏观政策滞后,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缺乏自身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使得原本最具活力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有些学校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

二、原因分析

(一)“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城市中国越来越步入知识社会和开放社会的当下,乡土中国的“读书无用论”思潮日益凸显。他们认为个人的职业技能不单单能从学校获取,而自学、学徒式、短期培训等方式同样能让人获得一门技艺,因此很多急于摆脱家庭困境的人不愿意花大成本,长周期到学校里去学习,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丰富自己,他们只想有一技之长。这是导致在一些农村,很多学龄小孩初中毕业后不愿升学,早早投身社会,即便求职困难也不愿再接受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萎缩在所难免。

(二)“灵活教育法”的危害。传统的高等教育一向都严进严出,新颁发的《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要依法治校,各个高校对教学管理都有相应严格的条例,但一些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机构为了争夺不多的生源,往往明里暗里在制造“管理宽松、学来容易”的气氛,摆出一副交钱领毕业证的架势来招纳考生,逐步走向“求学”的颠倒姿态,对一些学员不能参加面授,考试不及格的现象进行灵活处理,替考生在学路上创造各种便利,这种危害不但破坏了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是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职业教育观”的误导。在许多高职院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对成人高等教育都不够重视,他们把重心放在搞好职业教育上。成高的教学任务大多是由普高教学课时量不够的教师来承担的,他们制定的教学计划无法跳出普高的框架,和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成高学习形式格格不入。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授课方法来实施教学,与集中面授在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成高教学特点不一致,造成职业教育初衷与成高教育规律的不相融合。

三、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几十年来,大部分有条件的“落后分子”均已充电完毕,尤其在城市里的工薪阶层更是早早提升自身硬件,因而高校应该面向基层开拓成人高等教育生源。一方面,可以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发展生源。由于民族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边远地区,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高校可以与当地县市的教育局或者招生办签订委托招生有偿合同,让这些对当地的生源情况较为了解、熟悉的工作人员参与发动成高招生宣传工作,有效发动组织生源,并在当地设立教学点,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节点安排面授学习,送教上门。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在“读书无用论”的误导下,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不愿升入高中阶段学习,致使这些只接受初中或小学教育程度的学生在未能掌握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就外出打工,这些群体是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方向和优势,与企业签订委培协议,利用业余实施继续教育,工学结合。再者高校要加强联合办学力度,当前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持非常大,逐渐吸引部分成绩不理想,年纪还小的初中生,这是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的主力军,高校可以与中专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在实施中等教育的过程中辅修高职成人教育,既省时又省成本,通^穿插教学,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

(二)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前提应该是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机制自然会吸引广大的考生。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成人教学管理模式依然采取统一的班级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阶段集中参加学习,而来自各行各业的成高学员因业余时间不尽相同而根本无法参加每次面授,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高校应该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做相应的改革。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网络教程,学员注册账户自主网上学习本专业课程,在此过程中穿插安排集中面授和实操,着重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两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学完后统一集中考核,这样学员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接收能力调控,使学习更自主化。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学员的需求和特点科学安排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加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学科的社会性,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设置不同领域、层次的科学方法论课程,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在管理手段上应该建立导师制,减少学员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学习能力,工作特点等按照课程安排的顺序依次修读,保证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连续性、顺序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学起来不费心。

(三)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连接着一定的经济活动,比如岗位培训、社会培训等,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进一步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为此,高校应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竞争机制,为成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办学形式多样化,发挥自身所长,抢占市场优势地位;办学实体法人化,拥有自主权;收费合法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等,通过投入和产出,获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法治。成人高等教育立法有利于以法治教,依法促教;有利于保证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有利于保证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稳定,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中虽然涉及成人高等教育,但内容很少,原则性强,缺乏系统、详细的规定,大多高校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约束成人高等教育,无法彰显成人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教育管理部门、立法部门应及时促成国家成人教育法的出台,使成人教育事业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总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生源,没有生源就谈不上发展,重点在于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成人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改变传统观念,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差异性研究

摘 要: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三大主体,对三种教育形式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构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差异性

一、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普通高等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普通高等教育是指普通高等院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学术型和理论性的基础性高级人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已经获得长足发展,建立完整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赢得社会较好口碑,对其内涵和特征也基本形成了共识,无需赘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具有技能型、操作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技术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指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主要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毕业后大多数能够无需岗前培训,可以直接上岗的技术性应用人才。

2.职业性

职业性决定了教育性的实践价值诉求,教育性决定了职业性的知识本位取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定向性,应为人的职业生涯负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为满足社会行业应用性人才需求,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与个人职业生涯及社会行业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联系。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类型有:成人业余、网络教育、成人自考、电子大学和开放大学等。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多渠道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有其鲜明的特征:

1.成人性

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成人性。成人性主要指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即他们已达到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定年龄,从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社会角色、社会经历及其各种需求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在校生存在着显著差异,况且成人受教育者大多是在岗从业人员,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仅仅进行知识培养,而是更注重应用性,即根据成人实际需求,培养以应用型、管理型、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

2.广泛性

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高中毕业生、在职人员、失业人员、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都可入学,即凡满18周岁成人,只要有教育的需求者,都可以接受成人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重在提高成人素质。

3.灵活性

办学形式具有较强灵活性,适应性,由国家、集体、个人办学,集资办学等多种形式。学习年限也比较灵活,如在学分制基础上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

4.开放性

成人高等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教育不受年龄身份限制,为愿意并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上,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5.多样性

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即在教育方式上,不拘一格,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有全日制、半脱产、业余以及自学和考试相结合的多种学习形式。成人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包括自学考试、业余成人、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职工大学等。

6.市场性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市场性,只有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关注市场对人才的层次、质量、类型和数量的要求,根据现实情况持续不断地进行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持续发展,具有竞争优势。

二、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

(一)教育本质属性的差异

成人高等教育除与其他两类高等教育一样都具有高等性这一属性外,还有其自身不同的本质属性,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成人性。成人性主要指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即他们已达到法定年龄,在社会上扮演成人角色并承担成人的义务和责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较为成熟,在人格和情绪上比较稳定理性,他们具有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c和生活方式,成人教育的本质属性揭示的是成人教育最一般、最根本的特性。

(二)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核心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育者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与其他两类高等教育一样都是在践行培养人和服务社会这一个宏观的教育价值取向。事实上,教育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各有所侧重,故确立价值取向时,应避免极端,也不能等量齐观,必须依据社会实际和教育自身的状况,突出或加强各自特色。普通高等教育本质属性是理论性和基础性,其教育价值取向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较为单一,职业性和技术性是其价值取向。

成人高等教育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成人学生具有比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生更加明显和强烈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其价值取向在满足成人基本的社会职业需求的同时,更侧重于成人教育者的终生教育,提高生命质量、生活品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目标的差异

在教育目标上“三类”不同高等教育,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精英型、学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宽泛,总体而言是:培养终生学习能力较强,应用性、综合性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教育对象的差异

普通高教的招生对象单一,即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多样,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工、职高“三校”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在职人员、失业人员、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有继续教育需求的人都可以报考成人高等教育。

(五)办学模式的差异

在办学模式、形式和层次上,普通高等教育采取全日制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全日制教学,其办学模式、办学形式和层次是灵活多样的;成人高等教育多采取业余学习,全日逐渐取消。由于学生社会身份的多样化,受教育年限不一,兴趣爱好各异,故而其办学形式多样。

(六)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专业设置上,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依据国家的统一标准执行。学科知识体系较为成熟,课程比较规范、稳定,具有学科本位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而设置的,因此具有职业本位的特征;由于成人教育对象特殊性和需求多样化,故课程设置呈现多样性,课程比较新颖、灵活,既要有利于成人能力培养,又要充分尊重成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特殊性与现实性,为其自我发展提供便利。

总言而之,对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种教育形式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给予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合理发展定位,为加强改革力度,促进大力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作为改革先锋兵、火车头,可以给整个高等教育以借鉴和参考,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目前,很多民办院校以及一些大学都在纷纷开办成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人才获得进一步提升的需要。尤其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具有专业性较强的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很多乡镇一线教师以及社会相关工作人员的青睐。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和思想的保守,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得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在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列问题。故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汉语言专业 复合创新人才 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已经获得很多人的共识。同时,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中,不仅要注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既能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跟上时展的脚步,又能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成为具有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创新人才。但是,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比较落后,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意识

长期以来,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对于汉语言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很多人以为仅仅是在职人员回到学校谋求学历的工具和手段,很少有人当做是一N正规有效的学习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学校很难进行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过去的思想,积极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可以有效促进终生学习理念的落实,使得很多在职人员也可以接受全新的教育,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技能,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要明确要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其中,这样既能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强化,而且还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很多学生都是从事教育或是文秘工作,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更加扎实,可以在工作中,不论是教学还是写作,都能更加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强化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从相关的社会调查中发展,汉语言专业就业渠道不是十分的广阔,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尽管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都已经就业,但是很难获得较好的晋升渠道以及在社会竞争、待遇方面取得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专业设置,不仅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汉语言专业教学,而且还需要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文秘工作以及中小学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培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复合创新人才,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在具体的专业设置过程中,成人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拓宽专业设置,不能像过去一样,仅仅照搬照抄汉语言专科教学模式,而是需要在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纳入写作、文秘、教育等相关方面的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更加注重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三年的学期内,利用两年时间,积极要求学生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然后,在学习的最后一年时间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这样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汉语言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积极的创新实践,使得学生逐渐成为复合创新人才,实现成人高等教育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复合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过去的思想观念,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而且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功效。

(作者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长岭县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