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就业与创业论文

时间:2022-05-25 03:36:25

摘要:职业院校若是想构建就业创业平台,就必须将其与专业建设融合在一起,即在专业建设中渗透就业创业相关要素。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将就业创业当作出发点,满足就业创业的各项需求,为构建就业创业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就业创业平台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服务,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词: 就业 创业

就业与创业论文

就业与创业论文:关于扶持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的困境与出路的论文

摘要:

鼓励扶持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是惠及农村妇女民生和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实现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受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出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相关政策。不少农村妇女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就业,然而通过调研发现,__县返乡妇女在创业就业方面仍然存在主动意识不强,基本技能匮乏、启动资金不足等一些现实问题。要扶持、支持返乡妇女创业就业,必须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扩大技能培训渠道,为她们创业有力的创业条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关键词:农村妇女 创业就业 困境

鼓励和扶持农村妇女创业,符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总体要求,符合 “创业带动就业”总体部署,是实现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妇女增收的长远之策。近年来__县劳动用工需求明显增加,据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__县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1.88万人,转移劳动力30.01万人。[1]在全县劳动力转移中,超过一半为农村妇女,由此可见农村女劳动力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出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相关政策,县妇联联合相关部门连续四年召开返乡妇女动员座谈会,呼吁外出务工妇女回乡工作,缓解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在此前提下,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返乡妇女就业创业的现状及需求,保障妇女的就业和劳动权益,有针对性地提出妇女创业就业的建议对策,近期笔者采取座谈访问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县近两年内15个镇区返乡妇女创业就业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创业就业情况:从调查情况看,返乡的妇女多以居家务农为主,能够自主创业的比例有限,能够创大业的返乡女性更是微乎其微。调查中15个镇区共有319名农村妇女返乡,其中自主创业30人,仅占9.4%;回家务农17人;近70%妇女继续去工厂打工;16.3%的妇女以照顾孩子和家庭为由返乡,不再外出工作。

2、创业领域选择情况: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妇女创业以从事三产和传统行业较多,基本分布于餐饮、商贸、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养殖、家政服务等,达65%;从事工业生产制造、加工等仅占35%。

3、返乡妇女年龄构成:中青年居多,返乡平均年龄为33岁,最大为47岁。调查显示,超过72%的返乡人员集中在35-40岁。返乡妇女在30-35岁选择创业的最多,占45.5%;其次为35-40岁,占29%;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开始创业的人数相对较少。

4、返乡原因主要有:一是返乡工作可以照顾到家庭,超过254名的妇女认为回乡有利于家庭稳定;二是受到经济形势影响,某镇有47名返乡妇女从沿海某省份电子加工厂回到县城重新找工作;三是寻求自身发展,16名返乡妇女认为回乡发展比在外打工有发展前景,四是其他因素,有2名返乡妇女因常年在外打工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返乡休养。

一是组织领导。2009年县妇联专门下发《全县妇联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女农民工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妇联系统中开展妇联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女农民工活动。自2011年春节期间起,县妇联计划五年连续开展针对返乡女农民工的“回归”工程,发放《给返乡姐妹们的一封信》,动员返乡妇女回乡就业创业,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困境。

二是宣传动员。为加大宣传力度,以亲情呼吁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就业,县妇联排演的多个剧目如校园心理剧《我多想》表达了留守儿童渴望亲情回归的期盼,视频短片《无言的等待》真实展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在“春暖回家”2015返乡创业就业座谈会上,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演唱的《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更是表达了孩子对于父母返乡的愿望,通过计算“亲情账”和“经济账”,呼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三是摸底调查。2014年底,县妇联开展返乡女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组织各镇妇联利用春节期间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走访村(社区)、组、户,及时准确掌握了返乡女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结合她们现有的工作技能,帮她们分析发展项目,鼓励他们创业。通过走访,对返乡女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上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县妇联主动介入__镇广全电子厂、创世纪鞋业有限公司__湖镇__村加工点的厂房和道路难题,成功解决资金和场地困难。

四是资金支持。与财政局、人社局、工行、农商行等单位协调,优化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流程。重点关注返乡女农民工创业,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总额,自2010年起,县妇联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33.5万元,受益人群达630人,其中为返乡妇女创业放款近200万元。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帮助下,返乡女大学生__成功扩大产品经营范围,不仅成立自主品牌,还拥有一家皇冠淘宝店和两家实体店。

五是指导服务。利用返乡座谈会,县妇联邀请县人社局、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就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关心关注的创业就业问题进行了政策解答。春节期间,县妇联联合人社局召开返乡女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仅2015年就有830名返乡女工达成就业协议,__、__、__湖等多个乡镇在镇区范围内开设招聘分会场,助推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__镇着力打造“暖冬行动——我们就在你身边”项目,通过座谈会、订单式培训、技能再提升等多举措帮助返乡女工就业。近三年,县妇联召开的“好__嫂”培训班累计为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150多名返乡妇女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各镇妇联通过开设高效农业、缝纫工、装饰美工等多项技能培训班,培训返乡女工近千人。在引导返乡妇女创业工作中,县妇联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问题有:返乡后,不少返乡妇女希望就近上班,而乡镇中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偏小,带动能力还不够强;返乡妇女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选择的项目科技含量不高,给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带来了一定困难,妇女创业就业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

1、创业基本能力欠缺。从现代管理学出发,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应具备自信、坚韧、冒险精神、行动能力、商业头脑、学习能力这样一些特点。实际通过走访了解,绝大部分的返乡妇女在这些要求上远没有达标,学习能力偏弱决定了其创新能力无法大幅度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即便想创业,所投资的项目仍围绕传统项目上做文章,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社会服务业、种养殖业、技术要求不高的加工业等。管理经营模式仍显粗放,缺乏现代化管理,导致企业效益有限,规模层次不大。部分返乡妇女存在被动的“等靠要”、从属依赖思想,加之社会舆论不能给予正面的评价,家庭不能给予理解支持,严重抑制了她们创业的热情和激情,致使内在的活力动力不足。

2、创业启动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返乡妇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返乡妇女在投资创业时往往比较谨慎,初始资金来源于个人积蓄和劳动收入,或者通过亲朋借贷或民间借贷。在部分妇女所发展的项目中,投资规模很小,缺乏扩建的资金。特别是一些投入小,起效慢的项目,很难得到金融部门大量的扶持资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返乡妇女创业进程,影响了创业热情。在返乡妇女中,一部分人员已经年过50,受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条件的限制,返乡妇女能够获取的扶持力度有限。

3、创业信息获取不畅。好的创业项目是女性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大部分计划创业人员也表明想创业,但缺乏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创业项目的途径,同时也对整个中国市场发展缺乏了解,一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很多创业者感悟到创业之初很茫然,为了生存而创业,但一无技能,二无经验,只能边干边摸索,走了不少弯路,使她们时常出于一种有想法而无行动或者有行动而无方向的版盲目阶段。

4、缺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大多数需创业就业的女性劳动力因缺少系统的就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专业培训,其素质能力难以适应就业岗位需要。在有创业意愿的被调查妇女中,只有32%的人有明确的创业计划或项目。即使有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的妇女,对项目的执行能力也不强,停留在想法阶段的人比较多,付诸实施的比较少,普遍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驾驭市场能力不强等问题。

5、返乡妇女承担的家庭负担过重。在2001年中国女企业家发展报告中也曾提到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负担。尤其是农村家庭,返乡妇女不仅要独立承担家庭重担,同时还要创业,是有较大困难的。家庭环境的支持与否也是返乡妇女能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情况下,女性创业过程收到来自家庭的阻力更多表现为繁重的家务劳动、照顾孩子及家庭成员的支持性是否足够,这无形中加大了创业压力。

6、支持扶持政策不够。返乡妇女回乡的主要动力一方面是创业政策好,另一方面则是兼顾家庭。各部门缺乏针对妇女创业就业系统性的创业指导扶持,在提供创业信息和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妇女创业就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细致,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女创业就业的效率和质量。返乡妇女可选的创业项目大多为在家门口创业,因此县乡两级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女性素质提高、地位提升、争做贡献的重要保障,经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应在三个方面做文章,为妇女创业就业送去“及时雨”。

一是健全创业就业培训体系,提升妇女素质。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妇女人群,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面向就业意愿的妇女,要给予必要、系统、全面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定的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面向初始创业者,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益;面向多次创业者,开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邀请专家、企业家前来授课,专门指导,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引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妇女创业培训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技能和公益项目社会化购买服务中,鼓励、支持和协调社会各方参与。各级财政要安排创业培训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买单、妇联领办、群众受益”的教育培训机制。

二是完善创业女性融资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女性创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形成专门针对女性企业家和女性创业者的融资支持体系。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成了巾帼创业基金,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城乡妇女提供无担保要求的创业贷款,对自主创业妇女进行专项扶持。同时建议降低对妇女创业认定的门槛,对创业项目法人代表为男性,但女性在经营管理中承担主要作用的,建议降低门槛,视为女性创业,并予以符合贷款的条件进行审核。进一步加大现有担保贷款的政策倾斜力度,提高贷款放贷数额,延长信誉度高的人员申请年限,简化不必要的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开辟女性创业企业信贷担保的绿色通道。

三是加大女性创业项目储备力度,打造特色亮点。加大女性创业项目储备、推进力度。项目储备方面,要借助新闻媒体、深入企业和科研单位,广泛搜集、精心筛选合适妇女的创业项目,建立妇女创业项目库,以适应不同层次妇女的创业需求。提升特色产业项目的培植力度。依托农业项目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巾帼农家乐项目;积极引导返乡妇女在从事家政服务上下功夫,打造好“好__嫂”家政服务品牌,引进妇女创业的手工业项目和来料加工项目,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居家创业途径。

就业与创业论文:与时俱进创业实现就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研究背景与意义;提升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建议;结束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经管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掌握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理论知识、经管研究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应该鼓励、对经管研究生自身的建议、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上也有独特的专业优势、经管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对政府、高校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建议、出台和宣传支持经管研究生创业更为优惠的政策、举办以“挑战杯”为旗帜的经管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发挥专业优势,可在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服务领域创办企业、创业平台可以弥补市场对经管研究生创业激励的缺陷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以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希望能够在经管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等多个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经管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的自身特色,使得经管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掌握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理论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因此,随着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主创业也成为经管研究生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就业形式。然而由于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锻炼的单一模式,使得走出校园的经管研究生往往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需要的实际知识。

二、提升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在目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经管研究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应该鼓励。所以,相关政策应更务实、具体,便于操作,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优惠条件也要确保落实,能帮助他们承担一定风险。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政府、高校和社会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1.对经管研究生自身的建议

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上也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其次,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一定风险性,以创新方式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的一种带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创业是一种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创业又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商业运作等过程。经管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不能仅将创业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唯一目的,更多的要将创业作为人生的一次锻炼,一次超越,当作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常态,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享受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竦所带来的乐趣;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体系。

2.对政府、高校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建议

首先,出台和宣传支持经管研究生创业更为优惠的政策。经管研究生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不太现实,所以政府和高校应给予其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创业教育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等。据统计,全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仅为5%~8%。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者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开业成功率达60%以上。创业教育不仅为经管研究生创业提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更多则是创造了一个交流信息、促进创业的平台。河南工业大学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业基金,从资金上支持研究生的创业。山东财经大学从完善制度体系和提供资金方面构建大学生(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承认学分,开设专门的课程;若在求学期间创业允许大学生休学,学校对学制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此外还通过建立校友联谊会、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还制定和出台经管研究生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和创业专项基金,以帮助和鼓励经管研究生创业。

其次,举办以“挑战杯”为旗帜的经管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拉开帷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独立分析、团体协作、语言表达、社会活动和实践创业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科技创业和实践成才。作为经管研究生,本应在该类创业计划竞赛中大显身手,但令人遗憾的是,经管研究生参加的同学屈指可数,以广西有培养经管研究生的8所高校为例,在2008年度举办的全区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中,经管研究生竟然没有一件作品入选,究其原因,原来很多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主要针对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还是空白,缺少相应的组织和实施部门。另外,政府和高校要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构建企业孵化器(又称创业园)等经管研究生创业平台,融入现代管理理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收风险资本,切实把创业平台做好。美国全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经过孵化器扶持过的企业成功率达80%,反之,没有得到孵化器扶持的企业,其成功率只有20%。通过创建创业园,既为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提供了条件,也为将来真正创业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作为经管研究生,更应发挥专业优势,可在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服务领域创办企业(或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设立广西第一个大学生企业“孵化器”—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20余家由大学生(含研究生)创办的企业进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功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三级联动”的创业平台,为包括经管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创业经历也少走了许多弯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与经验。

三、结束语

经管研究生要与时俱进,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在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掌握创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平台可以弥补市场对经管研究生创业激励的缺陷,对企业初创阶段的种种风险和困难提供支持,为创业企业补充自己暂时不能获得但又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要素,使企业能够渡过初创期。经管研究生作为拥有经济知识和管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要积极利用好创业平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亦可与理工科学生合作、共赢;经管研究生利用创业平台搭建的优质资源和广阔舞台,在创业的沃土上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的双丰收。

就业与创业论文:试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内涵与逻辑

[摘要]大学生作为即将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职业生涯的正确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生择业为其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就业为发展阶段而创业为飞跃阶段。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逻辑的厘定对大学生自我提升、政府政策出台、学校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而一个人一生劳动的过程则体现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即将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职业生涯的正确发展受到了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提出了关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要求。因此,明确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内涵,并厘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之起始――择业

(一)大学生择业的内涵

所谓择业,即挑选所要从事行业。我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起始于高考之后选报专业之时。在这个阶段,很多的大学生都受到了自身兴趣、社会舆论与父母期望的影响,选报了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专业、当时所谓的一些热门专业或者父母所希望他们报考的专业。然而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进入他们所选报的专业学习,而是调剂到了其他专业。于是他们的择业受到了第二次影响――制度的影响。进人大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经过学校的教学以及对所学专业进一步的了解,有一部分大学生适应了自己的专业并继续该专业的学习,而有一部分学生并不能适应所学专业于是选择转专业。这便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三次影响――学校教育和学科自身的影响及自我修正。至此,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基本选定,从此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为就业做准备的积累阶段。

(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

1.以服务社会为原则。个人的自身价值体现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择业更应该倾向于服务于社会,旨在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现自身价值。当前中国社会对基层工作者有着很大的需求,并且大学生也已经由“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知识分子。但是很多大学生却抱着“天子骄子”的光环不肯撒手,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不愿意在基层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以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岗位上放光发热。

2.以个人优势为助力。个人优势对于个人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助力。因此,在引导大学生以服务社会为原则择业的基础上,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人的优势。以服务社会为前提,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与自己优势相关的职业类别为目标。以选定的职业类别为导向,以自身优势为助力,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以达到从事该类职业的要求,同时使大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学校作为该阶段大学生择业的最大影响因素,应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步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大学生认清自身优势,鼓励他们根据自身优势择业。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之发展――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大学生的就业活动大多始于毕业之时,这个过程或终其一生,或止于创业。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找到工作,从此由择业阶段上升到就业阶段。这实质上是由提升能力到施展能力的转变。换言之,这是一次由量变引起的质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一个发展阶段。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就业这个阶段中就停止不前了,尽管如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成为他们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在贡献社会的同时实现了他们自身的价值。而部分大学生则在就业的阶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开创一番事业。

(二)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1.市场起决定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必然也由市场分配。目前我国市场所能够提供的岗位,要容纳如此大量的大学生充分就业显然有些吃力。这就意味为很多大学生无法就业。为了改变这个困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的要求。以产业结构升级来调节市场对资源的分配,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2.政府起辅助作用。完全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当然不能完全起到使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作用,还需要有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来起辅助作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国政府也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来更好地扮演这只“有形的手”,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这无疑是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由政府提供更多的基层岗位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3.学校起纽带作用。在产业升级和政府宏观调控之后,社会必然出现大量空缺岗位提供给大学生。而大学生身处学校内部,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社会并不了解,即将踏进社会大门的他们多数抱有好奇和恐惧的双重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就业信息,更不能分辨这些就业信息的优劣。因此,在这个时候学校就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优质的就业信息,扮演好学生与社会的纽带角色,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之飞跃――创业

(一)大学生创业的内涵

何谓创业?创者,开创也;业者,可谓事业,可谓行业。故创业有着双重含义,一为微观的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二为宏观的开创一个行业。观之二者,无论微宏皆可谓大学生职业生涯之飞跃。反观现实,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应届大学生并没有完成这样飞跃的实力。首先,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及融资能力来支撑创业。其次,他们没有足够的人脉来扶持他们创业。再次,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来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最后,他们没有足够深厚的技术实力来支撑他们事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创业是一次飞跃,但是这次飞跃需要有它的前一个阶段――就业阶段的积累来支撑。换言之,创业是择业向就业质变后的又一次质变。这次质变的过程以及其后的继续量变就是创业的内涵与本质。

(二)如何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1.政策扶持。刚刚创业的大学生相对于商海巨头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政策导向应该更加的偏向相对弱势的创业大学生一些,对他们提供一些政策及融资渠道的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也对此作出了指示“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这无疑是给创业大学生打了一针强心剂,激励政策的实行无疑将会放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要求,降低创业门槛;创业基金的整合发展则更是为缺乏资金支持的创业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平台。这对大学生成功创业有着莫大的帮助。

2.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分别针对在校大学生与往届大学生。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其重点在于激发创业意愿及创业能力培养。学校加快课程改革,一者开设创业能力培训方面的课程,如融资、人脉建立等方面的课程;二者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三者开设创业讲座,以更多的创业成功实例来激励在校大学生,鼓励他们在达到一定水平过后自主创业。

针对往届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则应该在对于政策的解读方面。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政策解读方面的讲座,吸引往届大学生来校听取,以专业的眼光来解读政策,为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助力。

3.社会容纳。社会对创业大学生应该有更多支持。商界巨头应该给予后辈创业者更多的宽容,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给他们生存的空间。普通老百姓则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更多的考虑消费创业大学生的产品和服务,并对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提出合理的建议,予以他们积极的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四、大学生择业、创业、就业的逻辑厘定及其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创业、就业的逻辑厘定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择业的内涵是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的过程、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故称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基础;大学生创业是其职业生涯的一次提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次由择业的量变而引发的质变,而后继续量变的过程,故称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大学生创业则是由就业质变之后继续量变而引发的再一次质变及继续量变的过程,故我们称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飞跃。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并且大学生先择业、而后就业、再后创业这样的顺序并不能打破或颠倒。因为这是一个能力积淀的过程:量变一质变一量变一质变一量变。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就是一个由起始阶段转向发展阶段,最后进入飞跃阶段的过程。

(二)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逻辑厘定的意义

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逻辑的厘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使大学生认清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避免大学生出现盲目的择业、就业、创业现象的出现。其次,它对于我们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避免就业、创业政策出现对象不明确的现象。再次,它对学校推行教育改革也有参考意义,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职责,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则是学校这一职责的实质表现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逻辑的厘定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育及锻炼,使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够获得他们当前阶段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自身的职责。

就业与创业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教育界的问题,而转变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虽然教育界和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千方百计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进行专门协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压力仍然很大。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简述,并列举一系列的对策希望能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给予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一、概述

教育界基于提高民众素质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高校扩大招生的措施,大大的降低了大学的入学“门槛”,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随着扩大招生规模的加大,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难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得以妥善解决,那不仅仅是教育界实施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了,而且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是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面临“求职无门”之后衍生出来的社会稳定等问题是相当严峻的。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存在误区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一定的就业难问题,除了和社会人力资源体系的配置有一定关系之外,其实很大程度上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理念有关系。由于大学生中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就业理念影响,让一部分原本能得到良好就业机会的大学生错失了良机。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学历不够硬。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毕业时大部分获得的是大专学历,这和本科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获取的学历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求职过程中总认为“低人一头”,以至于很多企业虽然开展了诸多的校园招聘活动,但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参与热情和程度都不高。学历上的差异的确曾经在一段时期内在企业招聘的时候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证明,并不一定是所有岗位都适合高学历人才,只要专业对口,大专学历一样可以胜任相关工作,而且企业为大专生所支付的薪酬还要比本科学历的低,因此许多企业已经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大专生了,而是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招聘工作。

其二,能力不够强。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大学生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在相关教材的选择上比本科院校要浅显易懂一些,加之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本科录取分数线低,这致使部分学生误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力相差一截。其实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错误。除了一些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外,所有的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这恰恰是高职院校的强项,“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让这一特点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不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力差,反倒会从某种技能的实际操作上要比专门研究理论的本科院校学生强不少。

三、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观

许多大学生都自诩为“天之骄子”,因此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存在抵触情绪,还在父辈的思想影响下一度轻视那些通过自主创业来规划职场生涯的学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二十一世纪最稀缺的人才就是技术人才,既然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认为有一技之能,那么为何不尝试着将这些技能转化为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呢?在扭转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的这个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老师从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主创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宽泛一些,使其在创业阶段能克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业工作中去。

四、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现状的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我国社会的人力资源实际环境,循序渐进的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主要问题的措施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高职院校要让学生树立起充分的自信,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学历不代表着能力,学历在求职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个“标签”了,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是最终决定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普遍都存在“自信不足、自负有余”的特点,这也让许多学生在面对择业时往往偏激的认为“高精尖”才是最好的工作,不愿脚踏实地从事基础工作或轻视创业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就业与创业辅导工作,帮助创业学生树立起“全民创业”、“创业光荣”的新时念。

其次,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择业与创业服务。不仅需要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离校前提供一定的求职技能服务,其实在学生实习期间,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接触部分职场经验,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和认识。尤其是针对一些社交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业辅导老师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以避免学生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性问题。

最后,敦促更多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是一种潮流和必然,社会必须正视和关注这个问题,由于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校方作为大学生的代表,为大学生争取更多资源,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全社会都关注、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目前,基本上都是教育部门、团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负责推动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而社会力量往往投入较少,学校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应积极地联系企业广泛开展各类 “校招”,包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的企业扶持“校招”,这样既能满足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还能让许多学生在这种“校招”中积累一定的求职和创业经验。与此同时,校方在学生就业与创业初期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校企联办”和“委托培养”等教学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压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一步到位的彻底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就目前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如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学校牵头、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提供适当支持,这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地逐步化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进而配合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好创业”、“创好业”,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就业与创业论文: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关系探索

[摘 要]在我国职业院校中,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建构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联系。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人才开创出就业创业的广阔前景.同时,职业院校在构建就业创业平台之时也要与社会职场的迫切需求相适应,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促使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两个方面得到和谐统一、持续发展。文章从推进创业就业、推进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出发,探索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就业平台创建的关系,以期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就业创业平台

近几年来,职教界开始重点关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相关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许多职业院校将专业建设当作核心工作,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纵观全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工作在整体上并没有达到预想效果。探究原因,发现可能是因为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没有将其与就业创业平台建构融合在一起。职业院校在构建就业平台时,就应考虑将其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一些院校将专业建设当作重点工作,一些院校将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当作特色工程。那么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建设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才能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这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促进创业方面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将重点放在就业上。而创业可以将其看作另外一种就业形式,能将其囊括在就业范畴中。因此文章在讨论创业或就业时,没有进行特殊区分。

职业院校的生存之道就是促进学生创业就业,虽然这是一种功利性较强的目的,但是正是职业教育的特殊使命而决定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类别教育,不能将其当做层次教育。这种类别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创业有直接关系,若是教育比较成功,那么学生就能顺畅就业创业。我们也可将职业教育的评价指标局限在学生的就业创业方面,不需要对其他内容单独进行考核。也可以这样认为,学生就业创业没有遇到障碍,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达到了标准要求。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相容得越合理、越科学,就越能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建设能将学生的就业创业结合在一起,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向其中渗透就业创业的要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

2 促进教学改革方面专业建设与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就业创业平台,该平台将职业院校与学生、家庭、政府、市场等连接起来,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用人单位及市场需求,然后再将获取的信息反馈给职业院校。此外,就业创业平台也发挥着检验专业建设成果实效性的作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将就业创业平台作为联系纽带,在该系统内,职业院校的位置可能是最靠后的。企业院校所有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都需要借助就业创业平台反馈的信息。当然,职业院校也可派专人到市场进行调研,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来判断专业建设的方向,这些工作都可以借助就业创业平台的力量完成。就业平台能在第一时间,以最便捷的方式将市场信息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反馈给职业院校,为专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3 发展职业教育方面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关系

影响职业教育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最突出的原因就是职业院校没有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分析专业建设相关的问题。利益相关者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要将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关注重点,对利益相关者来说,构建职业教育平台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职业院校的出发点。目前,职教界的有志之士都十分关注如何加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等问题,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

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将就业创业作为职业院校教学目的和根本出发点,在展开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最终实现学生就业创业的目的,在整个流程中,专业建设只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职业教育发展与就业创业平台发展是统一的。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各界的利益,甚至还关乎到政府的利益,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视域当作问题解决的方向,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结合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及需求,职业教育在发展方面,专业建设就是建构就业创业平台的必经之路。就业创业平台不仅是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专业建设的动力源泉。

4 结 语

专业建设、就业平台建构,这两者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推进就业创业、推进教学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方面。职业院校若是想构建就业创业平台,就必须将其与专业建设融合在一起,即在专业建设中渗透就业创业相关要素。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将就业创业当作出发点,满足就业创业的各项需求,为构建就业创业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就业创业平台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服务,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就业与创业论文: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在不断快速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每一位学生、教师、家长甚至全社会的焦点。所以,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实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机会,让学生鼓足干劲,从一名就业者向一名创业者转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教育方式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在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再一次肯定了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事项,所以,健全与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势不可挡。

一、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能适应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高等教育在不断普及化,各高校相继扩大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也因此快速增加,让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毫无优势可言。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落实创业教育,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创业的要领,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让毕业生不再被就业者这一角色所束缚,还能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职业岗位。

2.开展创业教育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急需一批拥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对其加以开发与培养,进一步加强引导其自主创业的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所以,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刻不容缓。

3.实施创业教育能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起创业即就业的理念。目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呵护,在长辈爱护中成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怕苦怕累怕失败的性格特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依据社会现象、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矫正学生陈旧错误的就业观念,重新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正确对待创业与就业,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显现。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要想开展创业活动,不可缺少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高职毕业生要拥有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积极主动、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够创造人生的价值,真正改变学生的就业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仅能够实现自主创业,还能带动其他人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创业精神,而创业精神是高职毕业生的精神动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创业的含义。

2.深入就业市场调查,培养社会需求的合适人才。只有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高职院校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专业与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实业型人才,指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市场调查得越深入、越仔细,人才培养就越有针对性,那么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才会更加自信与底气十足。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市场,对企业进行走访,针对各行各业的岗位而展开人才调研活动,并将有效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归纳,这样才能设计出较强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

3.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指导机制。要想搞好创业教育,关键是教师,多元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要尽可能组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规划好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有计划地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师接受培训或继续教育,加大创业教育领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等投身于教育工作中,不断丰富授课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要定期安排创业教育的教师见习锻炼、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或掌握企业用人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发展咨询顾问、创业投资专家、成功校友或创业典型人物到学校为学生授课,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创业是一项有趣、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更好地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与水平,提高创业教育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中,创业教育是其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一定要大力推动与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让学生拥有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成为一名合格、有担当的创业者,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与社会竞争能力。

就业与创业论文:浅析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

摘 要:创业能力是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要求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用品创新设计工作室为例,浅析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业实践 ;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在此严峻情况之下,大学生需要走向就业,必须同高校共同努力着重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将进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不断加大。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的兴起已引起劳动就业领域的重大变化,创业不仅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势。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它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促进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顺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为就业者、创业者,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实践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十分严峻,想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需要为其提供创业实践平台,高校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能够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当中,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帮助大学生近一步实现就业,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满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落实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决策,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执行精神,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成功率,各高校纷纷作出努力,在校内成立以校园为依托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为例,学院艺术设计系立足于酒店用品设计开发市场,成立了酒店用品创新设计工作室作为酒店用品设计开发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工作室的学院学生参与者在经验丰富的酒店用品设计开发中心指导老师的研究指导下,通过编撰商业计划书及具体的酒店用品设计开发项目实践,模拟企业经营模式,促使酒店用品设计开发中心形成专业的运作体系,并组建了面向四川,以专业化定制为核心,立足于酒店软装、数码、私车三大‘潜力市场’进行膜贴设计的“膜范儿”创业团队,鼓励团队成员立足市场,积极参与创业比赛及创业实践。在酒店用品设计开发中心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膜范儿”团队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第二届银杏学院创业大赛上,成功取得学院一等奖的荣誉,并代表学院参加郫县第二届“鑫和实业杯”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得到了在场评委、企业代表的大力赞扬与鼓励以及创业扶持基金五万元整。学院对大学生创业表示大力支持,并为“膜范儿”等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免费工作室,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的意义

大学生通过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够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使大学生改变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才干的不体面的事的错误观念;使创业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即具备创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领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生创业者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大学生了解了创业及企业运作流程,在创业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创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用品创新设计工作室为例),注重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引导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其更进一步走向就业。

作者简介:林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艺术设计系。

就业与创业论文:民办高校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与就业创业工作分析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本文提出了将素质拓展训练运用到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去,为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毕业生 素质拓展 就业创业

1.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的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可丰富毕业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拼搏奋斗精神,最终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拓展训练是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2.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2014年创业大学生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超过3成,今年,又有48万大学生在工商部门登记创业,比去年多了12万。民办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放在今年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改革创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

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民办高校要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2.1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属于通识性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有效载体,因此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关键。我国大学创新教育较多停留在对创业计划和就业层面的指导上,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足,而“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等多为临时性的安排,并未采取规范性的课堂模式,很难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从这个层面讲,创新创业类课程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整个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层,是实践层的有效支撑;同时从实践的角度看,它又是比当前惯常采用的创业计划大赛等更规范和更高层次的形式。总体来看,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指:民办高校有计划地位培养毕业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所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2.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类教育体系应包含基础层、引导层和实践层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层面属于课堂教育,第三个层面为实践能力培养。基础层的课堂教育指的是“创业管理”、“创新管理”等性质的课程;引导层指的是带有导向性的课堂教育,比如“风险投资运作”等具有强烈创业导向性的课程。部分民办高校已形成一些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如“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民办高校毕业生可选择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并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以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2.3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好一批实训实践基地。同时建立成果和学分转化制度,实行弹性学制,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创新创业项目。民办高校首先在课程设置和专业上要进行调整,要积极开创性的开设创业指导课程,聘请创业导师;其次要推动高校建好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再次要改革教学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最后再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3.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能力和素质实现和获取的有效途径。这个环节关键是要梳理和构建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训练项目,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合理排列,形成符合特点、张扬个性的素质训练方案。

3.1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办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建立就业目标,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素质拓展训练,积极开展各种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提高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条件。毕业生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行学分制,进行量化管理。民办高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应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加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取得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不仅达到极拓展自身素质目的,还可以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民办高校完备的素质拓展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3.2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队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示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团结就是力量。在拓展训练,团队协作意识及精神总是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过雷区、过电网、越障碍、过独木桥和珍珠岛任务,这些项目都不再困难,关键就是要运用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将每个人的力量集中到集体中,共同完成每一项任务。这些项目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有水上训练(扎筏求生),它的训练项目是积极参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其成功的基础是合理的安排活动,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全局观念、协作意识,积极投入并有必胜的信念。

3.3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增强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

就业与创业论文: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新形势下我国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创业;问题;对策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因此,就业问题是一道摆在国人面前的难题,就业问题不仅在总量上存在困难,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也很突出。如何扩大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

1 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能人才短缺加剧了就业压力

社会上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普通型、知识型人才过剩,技能型人才短缺,新成长劳动力的技能基本属于空白,远不适应企业的需求,人岗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技校生供不应求。二者形成的反差,就是这个问题的集中反映。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既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1.2 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度大

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1.3 性别歧视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较为突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性别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男性。二是用人单位即使录用女性也会提高用人标准,实行与男性相异的双重标准。三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还会限制女性应得的基本权利,如生育权、婚姻权等。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给就业工作蒙上了一层不公平的阴影,对解决就业问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4 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由于经费和人员配备方面的原因,导致基层的就业信息收集和渠道不够畅通,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三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各级劳动力市场缺乏信息共享,处于区域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跟不上劳动力大范围、高速度流动的就业需求。

2 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2.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农民工就业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在农村成立一批农业合作社、工厂、农场等组织,吸引大量在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同时,减少农村工厂的税收,调动农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还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农业,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一些技术和形式创新。对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引导农民进行网上创业,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的生产、预定和销售,发挥年轻劳动力的潜能与优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2.2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目前一个非常庞大的就业群体,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有着关键的作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国家应完善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制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地区工作,以缓解落后地区人才缺乏的现状,以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对于下基层的大学生,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此调动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第二,加强中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留用的,可以适当完善见习补贴政策,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奖励社会保险补贴。第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引导计划,扩大高校毕业生获得补贴的范围,灵活掌握大学生毕业基金的流向,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保障。第四,支持大学生灵活就业,鼓励大学生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保险和人事服务。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或是技术性强的专业生也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补贴。这样,有效缓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压力。

2.3 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首先要确定困难人群的范畴,政府人员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并加强管理和政府帮助。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招用困难人群,国家会给予适当的补偿。比如,对灵活就业且交付保费的,按比例给予补偿,企业跟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且交付保费的,限时给予补偿,对确实难以就业人员,政府可通过协调作用,给予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科学设定公益性岗位总量,适度控制岗位规模,制定岗位申报评估办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不得用于安排非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情况的管理和工作考核,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扶持政策期满退出办法,做好退出后的政策衔接和就业服务。此外,相关人员还要加强和完善残疾人员就业政策支持,保证残疾人的就业比例,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加大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奖励制度,使企业加强用人比例的透明化。加强残疾人灵活就业和帮助再就业,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使困难人员都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减轻负担。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3 小结

茅盾曾言,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首先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大产业吸纳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其次要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再次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最后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实行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百姓才能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

就业与创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模式探讨

摘 要: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六盘水师范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构想。即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创建本土化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测评工具;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实现“全程式”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拓展和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校在近年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国家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本地特色的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再加上一些大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岗位了解不清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力下降。为此六盘水师范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知识水平和就业综合素质。

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统包统分阶段、供需见

面与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阶段。进入新世纪,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大学扩招的实施,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上升为社会性难题。长期就业率不高,徘徊在80%,就业困难学生增多,贵州作为西部省份,近十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明显难于中东部地区。

2 新形势下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办学避免“同质化竞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型升级,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而毕业生择业从自身实际和各地实际出发,合理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则是有效就业难题的关键。六盘水师范学院的毕业生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尤其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应该抓住机遇,并尝试以创业带动就业。

2.1 用好政策法规

主动了解国家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努力争取各方支持;知法、守法、用法,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要清楚个人的权利义务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2.2 用好学校和社会资源

要主动联系学校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等,并保持经常沟通。要积极而又准备的参加各类人才洽谈会。

2.3 用好网络资源

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搜集并有效地处理社会需求信息。

2.4 从实际出发确定就业方向

大学生求职就业,应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就业方向。

2.5 完善自我,提高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活的工作的一种能力,良好的就业能力,对毕业生而言,就是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心仪的工作,为其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 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构想

1.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各高校可以原有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依托,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该机构集教学、科研、测评咨询、实习服务于一体,为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了解职业规划知识、体验真实职业环境、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提供辅导和帮助。

2.创建本土化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测评工具。目前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所运用的理论和测评工具,很多是从西方引入的,由于语言体系、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它们的适用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相关行政单位及科研院所要从国家、地区的社会实际需要以及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理论设想,采用有效研究方法去揭示客观规律,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特色。

3.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在我国现阶段,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多数是从行政、党务、政工、学生工作等岗位调拨而来,比较注重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程序的管理,而缺乏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及掌握职业动态、预测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经验,拥有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家”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鉴于目前高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匮乏、人员流动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各高校应积极投入,一方面培养专业的师资人才,设立专职教师;另一方面外聘业界专家,开展咨询、讲座,提升本校师生职业规划素质。

4.拓展和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结合目前高校实际情况,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方法。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2)鼓励学生职业发展社团建设。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组建了职业发展社团,

(3)引入商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办学。职业规划咨询和培训无疑是继外语、考研培训之后最为火爆的领=域,目前在这个领域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培训、咨询机构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一定的口碑并且拥有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高校引入商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办学,可以达到资源优势互补,使学生有机会从多角度、多渠道去了解社会,了解行业。

(4)建设计算机辅助职业辅导系统。鉴于我国高校存在职业规划师资短缺,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需要的现状,高校可开发建设计算机辅助职业辅导系统。

就业与创业论文:产业转型期就业与创业环境分析

摘要:本文以就业与创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产业转型中的环境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在简要介绍产业转型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别对就业环境与创业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指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提升自身就业与创业素质等方面的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产业转型 就业 创业

引言

产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正从农业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同时也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人力资源的强劲需求。但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人才供给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量。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进社会的就业与创业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产业转型期就业与创业环境

(一)产业转型期就业环境

201 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控,我国的就业制度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现有阶段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集中表现为就业工作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与就业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导向性政策与配套性政策失衡的矛盾等等。

除此之外,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劳动供给的区域不平衡。以城镇失业率(含下岗职工)为例,东部和西部的失业状况较轻,但也超过了7%,中部地区严重到10%。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还表现在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失业情况在严重程度上有较大差距,省会和特大型城市的失业率超过了10%,而镇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失业现象相对较轻。

(二)产业转型期的创业环境

新的形势下,我国产业转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愈加显现活跃态势。随着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措施陆续实施,民众的创业精神正在焕发,“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在袭来。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最新的《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1-7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707.09万户,同比增加96.87万户,增长15.87%;注册资本(金)11.12万亿元,同比增长75.06%。新注册企业数的“井喷式”增长,反映出我国创新动力与创业热情高涨,尽管创业企业的成活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新创企业的增加预示着经济体活力正在出现新的增长点,大众创业时代迎面而来。

根据一项在调查显示,在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创业,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此外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0.17%、14.17%。

二、推进产业转型期就业与创业的对策

随着产业转型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新形势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求职者就业创业,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求职者等共同努力。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求职者就业与创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就业体系。在此基础上,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求职者到欠发达地区就业,通过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求职者去基层工作。第三,鼓励自主创业。特别是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物质与规划方面的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

(二)调整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结构产生矛盾,给就业与创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此,国家应当在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推动就业与创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国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行业,从而扩大高素质人才的就业面,特别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机会。在专业结构方面,各级教育部门要在结合社会人相关才需求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设置及其招生人数,避免人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

(三)提升自身就业与创业素质

求职者在对就业要求有一定了解的同时,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同时要树立自己的创新精神。对于具体的创业项目应当从实际出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此外,求职者还应当在应聘与面试技巧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求职者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就业与创业论文:把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创业平台相融合的研究

【摘 要】本文从基础、路径、合力、成效等方面探讨中职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创业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专业建设 就业创业 融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0]43号),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引领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广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与就业创业平台融合、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和机制创新,探究专业与各地产业相结合的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路径和方法显得十分紧迫。

一、融合的基础――最强的专业和丰富的专业公司化经验

(一)学校拥有重点建设专业,为研究提供专业建设条件。学校的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为研究提供专业建设条件,因此,把这两个专业作为与就业、创业平台相融合进行研究,确保了实践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学校拥有丰富的专业公司化经验,为研究提供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的基础。学校在推进专业公司化建设中,已经从校办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商贸物流服务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五大经营性实训中心、十余个专业实体公司的规模,为创业园建设及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搭建了实践平台。

二、融合的路径――以专业公司为载体

通过对专业就业创业现状及对应企业岗位需求等的研究,以学校的汽车快修养护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等专业公司(经营性实训基地)为载体,进行创业园建设、创业就业校本教材开发、创业就业网站建设,从整体上促进了这两个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水平,亦为全区提供成功的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融合的实践范例。

(一)进行实践性创业园建设。结合学校多年来开展专业公司(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以及学校新迁到柳州官塘职教集中办学区后出现的新情况,专业公司进行实践性创业园建设。

1.创业园建设内容

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和需求,创业园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益友超市项目、智能手机实训中心项目、学生活动中心项目。

(1)益友超市项目。益友超市分为校外和校内两个部分,校外部分拟设在文笔路教育大厦一楼,校内部分拟通过改造官塘校区校园内的小超市。为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拟常设一名专职管理老师驻点指导,员工由学生组成。

(2)智能手机实训中心项目。智能手机实训中心项目拟与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一个智能手机销售、充值服务、周边产品销售的服务平台。运营模式及服务标准按中国电信服务点的要求执行,由一个指导老师加3个学生组成运营团队。

(3)学生活动中心项目。利用学校的学生活动中心场地,通过装修改造,搭建学生创业活动平台,包括综合创业实训中心、创业交流活动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

2.创业园运营保障机制

(1)创业园管理主体。创业园的管理主体是学校和合作企业,校企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就具体合作项目签署《具体合作项目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

(2)平台管理。创业园的管理将有自己的组织架构,人员由“合作企业派驻员工+学校教师+优秀学生”组成管理团队,负责平台的管理、培训等工作。

(3)保障机制。为有序高效地完成项目建设工作,校企双方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通过内部配套政策与制度建设,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全面、科学的保障与支撑。

(二)开发就业创业校本教材。在开展企业调研、进行岗位分析等基础上,结合专业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参加课题的两个专业部与汽车快修养护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等专业公司共同开发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1.《汽车快速养护中心工作任务指导书》教材是一本汽车快修养护店工作任务指导书,可用于指导汽车快修养护店5 个关键岗位21个常见工作任务,涵盖此类汽车服务企业约80%的业务范围。指导书可作为汽车专业中、高职学校学生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快修、美容等课程学习、参考资料,可为汽车快修养护创业人员开展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供广大汽车爱好者了解相关知识使用。

2.《文印实务》教材的立足点为引入岗位实际项目与工作情景,为完成综合实训横向课程项目的工作要求,将在纵向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重整,以达到矩阵式教学模式的教材要求,改善学生课程单一与企业岗位综合能力要求之间的矛盾。该教材围绕智智就业前及初入职场的工作需求,以娇娇为公司主管等创设工作情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想编写而成,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3.专业公司还积极参与了课题组创业教材的开发及使用实践。编写《成长阶梯――从校园到职场》(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出版),并把它作为教育用书之一,更好地帮助中职学生适应职校生活,避免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出现举手无措的现象,使毕业生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己,走好职业之路。教材在编写前期进行了广泛调研,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时,设计了以“智智”和“娇娇”为形象的人物代表(意寓“职教”),针对中职生的成长及发展特点,设置了“莘莘学子,学会规划”“初涉职场,学会适应”“坚守职场,学会提升”“挑战自我,学会创业”四个阶梯式的成长阶段。“智智”在各个成长阶段中,每遇到问题及困惑时,都有一位关心他成长、为他加油鼓劲、给他出谋划策、指点迷津的学姐“娇娇”伴随。教材在结构上,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图文并茂。

(三)搭建就业创业网络平台。参加课题的两个专业部与汽车快修养护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等专业公司共同建成了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网站,网站包含新闻动态、专业建设、创业园建设、创业教育、就业指导、企业招聘、学生信息、优秀案例、政策措施、益智社区等10个一级栏目,以及27个二级模块,目前已到互联网公开运行,为学生成才、成功提供条件。

三、融合的合力――促进学校的协调发展

(一)融入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2011年1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其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专业被列在学校5大重点建设专业的前列。在2011―2013年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将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进行融合,将之与探讨和实践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三大建设任务结合起来,促进了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顺利完成。

(二)积极推进与企业共建“企业课程”。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专业技术优势,将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过程方法、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通过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教学效果与经济成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生产任务、教学评价与产品质量评价、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度融合,构建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建成富有特色的“企业课程”体系。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计算机专业与汽车快修养护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柳州市益智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校内外企业合作打造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应用”“汽车美容”“汽车维护”等企业课程,形成校企联动的教学生产融合机制。这也成为了学校课程改革的特色与亮点,其研究成果“五一体、六融合企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4年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融合的成效――促进了专业建设,专业办学吸引力提高

(一)专业设置更贴近地方产业。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应汽车销售顾问、设备及材料销售、汽车物流等岗位开设了汽车商务专业方向,对应钣金、涂漆、汽车美容、车身修复开设了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专业根据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发展,对应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设计、游戏开发等岗位开设了4G应用开发专业方向,对应移动终端的应用与维护开设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方向,对应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开设了动漫与制作方向。

(二)专业办学吸引力不断提高。参加课题实践的两个专业的年招生人数不断提高,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2年、2013年、2014年招生人数分别为687人、867人、945人,计算机应用专业2012年、2013年、2014年招生人数分别为470人、545人、586人。

(三)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断提高。一是两个专业的技能培训人数逐年增加,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2012年、2013年、2014年培训人数分别为696人、1370人、1300人,计算机应用专业2012年、2013年、2014年培训人数分别为2910人、2115人、2800人;二是两个专业优秀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直接参与生产的能力不断提升。

(四)专业发展成绩喜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3年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的示范专业与示范实训基地复评;2014年被认定为年度广西中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柳州市品牌专业,并通过柳州市教育局的柳州市职业教育千万元设备值生产性实训基地评审。201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计算机专业(工种)全国职工职业(工种)技能实训基地;2013年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的示范专业与示范实训基地复评;柳州市品牌专业,2014年被认定为年度广西中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并通过柳州市教育局的柳州市职业教育千万元设备值生产性实训基地评审。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专项课题――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2JD106 )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史庭宇(1972- ),男,湖南郴州人,广西柳州市职业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和职业教育。王春秋(1954―),男,山东陵县人,研究员,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

就业与创业论文:情境式教学法在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于当下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合理使用情境式教学法有助于扩充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法 就业与创业指导 课程应用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已经突破了700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当前大多数高校已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当前就业形势,我国高校有必要建构完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育模式,探索应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素质。

1 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或创设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贴切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场景、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创设的情境之中,从而对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 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运用情境式教学法的价值分析

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本身就是基于学生理解的角度进行教学,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转变传统教学以教师口授为主的方式,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无论是创设一些较为真实的环境氛围,如面试时的紧张氛围,还是直接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都会把学生由“听众”推向“主角”,彰显他们的主体地位。

第二,创设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给学生营造一种较为真实的环境氛围,这也是情境式教学的一大优势所在。就业与指导课程实践性很强,传统课堂上单调抽象的理论性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而通过情境式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的就业创业环境,将所讲内容寓于情境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亲自体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如前所述,运用情境式教学法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就业创业情境,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等,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求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情境式教学法在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3.1课堂教学情境化

教师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堂教学中要多结合所教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之中,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法时应着重创设适宜的情境,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当前多媒体教学普遍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这一工具展开情境式教学,如以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为例,让学生设计一个产品推介方案,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在讲台上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老师最后作总结性发言。通过这一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者,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结业考核方式要一改传统书面的考核方式,创新应用情境式考核方式,以教师为主考官,设计考核场景以及考核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逐一进行“提问式”考核,教师以学生表现评定成绩。

3.2学生扮演角色化

角色扮演是情境式教学实施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角色的互换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事物全面的感知力。比如面试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两方,一方为考官,一方为求职者,一轮结束后再互换角色。作为教师,要从中引导学生,即教导学生作为面试官如何才能选拔出符合企业单位要求的人才,作为求职者应当如何表现等等,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角色。再者,让学生扮演企业团队角色,包括领导者、中级管理者、普通员工等,教师结合所教内容设定一个或几个主题,让这些团队以企业办公的形式进行表演,要统一出一个结果,最后教师根据团队的表现进行点评。

3.3课程实践具体化

教师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运用情境式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把实践性的环节具体化,逐步落实课程教学的每一步,真正发挥实践环节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播放视频,或者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对于这些有所感触,教师应及时让学生以思想报告的形式将感触记录下来,毕竟写出来要比只是在脑中思考更为深刻、全面;面试求职环节不能没有求职简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书写一份简历,以备面试时使用,增强模拟的真实性;面试后企业录用,双方须签订劳动合同,针对大多数学生对此不甚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真实合同的复印件,让他们进行模拟签订,以增进学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等等。

4 结语

总之,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是提升学生就业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科学运用情境式教学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创业观,为其今后的就业、创业建立起自信心,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就业与创业论文:双轨制创业带动就业,广西高职院校经贸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全院教职工团结奋进、齐心协力打造国家骨干示范院校。经贸系在校生2300多人,为该院最大的系部。该系所承担的课题《广西高职院校经贸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被列为学院重点项目,经贸系实行实体店创业和电商淘宝创业的“双轨制创业”。该院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该院大学生创业园基地基础扎实,发挥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功能。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报告显示,该院2013届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4.3%,比本校2012届(3.6%)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职院校2013届(3.3%)高1.0个百分点。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一)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广西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3〕14号)要求,“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因此,高职院校如何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广西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率高达15%,国内大学生创业率仅为5%,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该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仅有2.9%自主创业,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三)该国创业孵化基地现行的主要运行模式(即政府为主导的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工业园区)都是对创业项目的支持方式,并没有最大限度地普及、惠及想创业的大学生,没有一整套科学地指引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激情和创业目标的完整体系。因此,这个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才的责任自然会落在高校的肩上。

(四)广西“十二五”经济新发展的战略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而广西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传统的创业教育已无法满足新形势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需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创业教育的有效实践载体,广西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五)国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出现本科院校较强、高职院校较弱的现象,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案例不多,广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还未形成规模。

二、项目主要改革目标

(一)预期成果

2010――2015年,围绕学院国家骨干创业园建设项目,完成经贸类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实现校企合作创业,建立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形成良好的学生创业环境,探索校企合作创业的运行管理有效机制。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为立足点,建立完善一套切实可行的创业课程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创业管理运行机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支持。

以“创业教育+创业模拟+项目孵化+创业扶持”为模式,培养扶持一批批学生创业典型;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机制,推出商品销售创业、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创业服务项目,如创办成立达芙妮淘宝专营店、营销实体店、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营销与策划创业指导实训基地等。

(二)项目创新之处

1.提出多种校企合作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探索经贸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有效运行管理机制。校企合作创业,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仍是一种尚在探索阶段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对广西高职院校而言,仍是薄弱环节。按照“创业教育+创业模拟+项目孵化+创业扶持”的模式,可形成校企合作创业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创业教学实战化、创业人才实践化,就业成果化等高职教育特色,真正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经贸类校企合作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有:

1.1电商淘宝创业孵化模式。结合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平台,零售、批发、批零兼顾、、淘宝、天猫(淘宝商城)、速卖通、敦煌、阿里巴巴1688、中国供应商、eBay、拍拍,供货物流结合,虚拟实体结合,厂店结合,企业淘宝物流联手。经贸系成立的大明山茶叶天猫旗舰店、达芙妮淘宝等电商创业班,学生从零资金开始创业,教师跟进指导,已经涌现出一批批淘宝创业之星。

1.2连锁代销实体创业孵化模式。生产企业为学生提供货源,由学生团队自主经营,开办连锁性质的代销店,学生可从代销中获得销售利润,学校可象征性地收租,厂家的产品也得到较好的销售,实现多赢合作。例如,经贸系学生自主创办的左手右手DIY精品店、弘能健康生活体验馆、大食堂、源生堂养生店等企业,都有较好的收益。

1.3任务驱动型创业孵化模式。“企业+教师+学生”组建合资公司。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动收集和获取企业的商业信息,如把企业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策划和宣传,学生完成策划书后,由企业进行评选、认定并实施商业化运作。如该院经贸系营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组建的“三十六计工作室”,每年都有多项策划方案被一些企业购买采用,师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4优势互补型创业孵化模式。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创业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由企业提供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校方提供场地和师资,学生负责日常管理和经营,除对本校师生营业外,该创业实训基地还同时面向社会营业。例如经贸系的百信乐呼叫中心实训基地。

1.5校企共同出资经营创业孵化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可以企业的名字冠名,主体建筑由学院建设,内部装饰及设备均由企业出资装修和提供,企业提供商品货源,学生遵循企业管理制度负责管理和经营,经营所得收入由企业、学院和参与实践的学生按一定比例分成。例如该院的南城百货超市创业实训基地、广西和桂集团的“和桂创业班”等。

就业与创业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探索

【摘要】阐述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与就业教育中的有益探索,提出高职院校加强创业与就业教育的措施: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构建科学有效的创业与就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实践训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与就业教育探索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各高校对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探索出形式各异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教育引导工作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进行探讨。

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与就业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全员参与,在教学中加强创业与就业教育。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创业与就业教育,在专业课和基础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中加强创业与就业教育,个别老师进行创业专题研讨会或把团队合作完成创业计划书并进行实践纳入学业成绩考核中。在课堂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就业前心理和职业精神指导。同时,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还开设了有利于提升学生创业素质的系列选修课程,如2006年以来开设有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社会性别与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通用管理能力等课程,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些课程均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希望学生在教学中接受就业素养的熏陶。

(二)自主开发课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与就业教育课程体系。2006年以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开展数场创业论坛、营销训练等培训活动,既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创业思想,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与招生就业处合作,拟请校外职业顾问及职业培训师及企业家共同研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新的实施方案并在2009级部分学生当中实施,课程的教学团队由校内老师和校外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这样的实施方案要比随便从市场上所选择的教材针对性强。

在金融危机压缩就业市场的新形势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立项课题的形式加强对如何开展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完善每年的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了以下模式:一是举办系列创业讲座和通用管理能力、创业技能培训(3月份开始实施,12月份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二是成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基金(5月份开始筹划,开始筹集资金,12月份成立)。三是建立10个高职学生创业见习基地(5月筹备,7月份部分投入使用,12月份完成)。四是鼓励引导高职学生创建高职学生各种类型的创业工作室,建立高职学生创业中心,为进行创业的高职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4月下旬月份开始筹建,6月份部分开始运营,12月份完成一批创业工作室,争取初步建立高职学生创业中心并开展初期工作)。五是进行创业计划比赛(5月份开始宣传实施,12月份评比)。六是职业风采展示比赛(5月份开始宣传实施,12月份评比)。七是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拓展训练营(暑期开始分批进行,11月份结束)。八是创建高职学生营销实战训练营(4月底启动,12月份结束)和举办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10月初举行,12月份完成)。期望通过一系列活动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

(三)举办创业与就业专项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创业与就业意识。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技能竞赛,为学生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提供服务。通过综合性的素质和技能竞赛,在校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2008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举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其中有主题为“设计未来,实现梦想”的创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技能竞赛,为有着创业梦想大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和实践的平台,作为培养自我的创造性、创新性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团队精神的一个载体,以及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面对就业相关问题,提高就业技巧。学校每年的创业和就业设计大赛都会如期进行,锻炼了一批批有志创业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创业竞赛还邀请了企业的专业人士作评委,如中国职业策划网、广西南宁四维空间文化传播公司、南宁东方智胜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南宁沛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广西家装网CEO、南宁天盛餐饮管理公司、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等企业的专业人士。比赛结束后,广西南宁四维空间文化传播公司对其中两个项目的投资合作感兴趣,并与学生洽谈,推动优秀的商业计划书能够获得投资的机会,努力把商业计划书变为现实。该公司愿意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长期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提供长期的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和创业辅导。竞赛活动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后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届学生创业与就业技能竞赛,组织严密,科学分工,工学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引进企业参与的技能竞赛方式,对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为了传播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思想意识,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每年6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都会启动两个比赛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希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进一步培养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

(四)进一步完善创业与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创业教育为抓手,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技能,大力营造支持鼓励青年创业的浓厚氛围。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青年企业家、成功校友组成高职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团,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学生骨干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针对新生开展“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人学教育活动;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举办“职业指导进校园”宣讲会;针对临近毕业的高职学生,举办“商业・职业・创业”高职学生创业专题讲座,形成连贯的创业与就业服务体系。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社会各培训机构合作,建立8个高职学生创业培训基地。

各系部针对不同专业要求,邀请刚刚毕业和已成名的校友返校做就业专题报告,通过他们的宣讲、学生的提问,更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做好相应准备,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当然,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与就业教育方面的探索时间不长,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强,被迫把一些非专业教师充到这个队伍中;二是对创业与就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较弱,有些学生因为信息接收不到而无缘参加各项创业与就业的活动;三是对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引导和培训过少,有的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模糊不清就参加竞赛角逐。

二、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的措施

要更好地为学生创业与就业服务,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完善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师是保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和不少兄弟院校一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职的创业与就业教学团队尚在建设阶段,且表现出人才缺乏的状态。因此,尽快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紧迫的任务。当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与就业教学任务分别归各系部管理,在师资力量缺乏的形势下,有的系部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辅导员也纳入了创业与就业教学团队。创业与就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作保障。学校应尽快采取有效方式,把非专业的教师培训成为专业的教师。在当前形势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应是创业与就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创业与就业教育培训体系。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获得创业与就业技能。没有系统的教育培训,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很难得以明显提高。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除为学生开设创业与就业课程外,还定期邀请企业家到校开展相关讲座,拓展有志者的创业与就业素质。理论提升之余,还需要具体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技能锻炼提供平台。这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与就业教育培训体系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只有少数创业设计方案吸引企业共同开发,获得创业实践机会。就业实践往往模拟就业情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及鼓励学生(未到毕业时期)提前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

(三)加强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实践训练。实践可以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能使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施展创业才能的舞台。教育部大力推荐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强创业与就业的实践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许多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如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已经成功地促使一些创业小组成立公司,引来巨额风险投资;浙江大学的“创业论坛”经常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和企业总裁,来校介绍创业经历和经验,介绍创业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定期举办“创业沙龙”,成立“创业俱乐部”,创办“人才论坛”等。从更高层次的目标看,高职院校应博采众长,吸收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培养创业与就业素质,提高创业与就业技能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创业与就业意识和激发创业热情,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业与就业成功。

就业与创业论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与电子商务关系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阶段,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与此现象相反,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如何借大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来推动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电子商务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阶段,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现状令人担忧。高职学生就业形势趋紧的原因主要还有:一是大学毕业生人数近年来大幅增加,2013年是699万,2014年是727万;二是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中、小、微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昂贵,企业用人相对更加慎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减弱,就业的岗位数量明显减少;三是这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就业空间相对紧缩;四是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仍待完善。

与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相反,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以GDP7%至9%的3倍左右的速率在增长。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1.85亿元,乐观估计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商务大国。而2013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节日交易额达到350亿元,更是让人们看到我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因此,我们要借电子商务的发展来推动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缓解就业压力。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高职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人才市场从没有企业挂牌要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社会基本上不认识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提供了的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淘宝网对外的新淘宝网就业指数中数据显示,截止至2013年3月31日,淘宝网创造了超过270.8万直接就业机会。早在2005年10月,淘宝网就曾经说过:要在5年内实现100万就业机会。现在淘宝网早已实现了这个硬性指标,新商业文明下的大淘宝,正走在创造1000万就业岗位这下一个目标的路上。

电商时代,网店就业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就业方式;随着网店数量越来越大,网店的管理营销已不是掌柜单打独斗能够应付的,许多网店开始寻找专门的网店管理人员,从而催生了网店客服、美工、平面模特、店长、网络销售、网店装修工等大量网店职位,从而催生了新的就业途径。

电商时代通过网络能解决相当部分的就业问题已是毋庸置疑,但现在仍有部分高职学生对网络提供的这些岗位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无法接受,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方式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并抓住电子商务大发展给我们创造和带来的就业机会。

二、电子商务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可行的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模式,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在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下,网上电子商务创业是一种很好、很可行的创业途径:

1.高职学生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

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除了学习外,玩游戏、上网聊天、打球等也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梦想、想创业的学生不妨把这些时间合理利用起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开个小店来创业。

2.具备上网条件

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已经非常好,宿舍能够上网,电脑近乎人手一机,手机也已智能化。电脑手机有了,上网具备了,这就具备了开店的基础条件。

3.网上开店流程简单

以“淘宝网”C2C模式为例,注册为淘宝会员后,只需要绑定支付宝、支付宝认证和淘宝认证,即可获得店铺地址,有了一个展示自己商品的空间。

4.网上开店资金投入小

与实体店铺相比,网店经营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不需要专人时时看守,可以省下房租、雇工费、水电气等各类杂费,初期投资成本自然就非常低。至于货源问题,从两个方面可以解决:

(1)线下寻找货源

到就近的批发市场批货,但如此会有库存积压的风险,并且需要拍照、做数据等工作。适合有一定资金并且能够拍照和处理图片的大学生。

(2)网络寻找货源

到阿里巴巴等分销平台找合适的项目做网店。如今很多商家提供网店服务,支付宝担保交易,一件货。适合不想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的大学生采用。当然,在选择商的时候,要认真鉴别,现在做网店的商家较多,鱼龙混杂,大学生需要从其提供的产品、价格、售后、推广等服务认真辨别筛选,选择适合自己的网店商。

5.网上开店风险小

任何创业都是有风险的,网上开店也不例外,但是这个风险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前期投入小,风险就小。交易过程中有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不存在给不给钱的风险;有的没有第三方支付,但只要坚持款到发货的原则就可以。

6.具备快速学习的素质

如今新手网上开店成功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想成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店铺装修、推广技巧、提高网店转化率方法等开店经验是需要“掌柜”快速领悟并掌握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设置了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这些都成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有利因素。

电子商务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巨大的商机,这必然为高校提供了另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创业模式。

三、小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是世界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如何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除国家政策、社会共同关注外,综上所述,更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其一,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二,网上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成本小、风险小,是高职学生创业的新选择、新趋势,以创业带动就业,将会是一条重要的就业途径。

(作者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