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18 10:50:51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知识学科,具有着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等特点.在传统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和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结合在一起,进而有效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学 信息技术 教育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

一、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知识学科,具有着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等特点.在传统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和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结合在一起,进而有效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持续性难以得到保证

中学信息技术知识具有着很强的串联性和系统性,如果能够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但是,在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分析研究.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就难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导致中学信息技术学习过程沦落为机械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学信息技术知识的精髓,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只是表面上的皮毛,并没有掌握完备的信息技术学习思维理念.

2.中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分散

截至目前为止,考察仍然在中学信息技术知识占据了重头戏,这就要求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到对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总结研究.但是,截止目前为止,在进行中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信息技术教师对中学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把握不够精确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可以看出,在未来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重视到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依托,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3.信息技术教育针对性不强

在传统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明确目的,所制定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脱节.与此同时,在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影响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三、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具体策略

1.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

在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进行总结研究.与此同时,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多、实践性强、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各个形式的知识点和实际的信息技术操作过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知识和实际事物结合在一起,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升,也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进而有效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网络搜索”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比如,让学生在进行小游戏的搜索的过程中,通过对于flash短片的展示,让中学生意识到,自己平时爱玩的游戏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的方法来进行探索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关键字”“网址”等信息技术知识点就更容易在中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概念,进而有效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维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学习完中学信息技术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活化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思维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在中学阶段进行大量的信息技术上级模拟演练,并形成信息技术学习的良性循环,活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进而有效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帮助学生去发散思维,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理念,找出信息技术问题背后隐藏着的自然规律,灵活运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启发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在信息技术“邮箱注册”学习过程之中,帮助学生学会论证的学习方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具体的来说,就可以在进行信息技术“邮箱注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中学教师自己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邮箱注册路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如何通过自己动手来进行邮箱的注册,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引下,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思维,提升信息技术知识点运用基本能力,进而有效提升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3.选择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可以在结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储备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多样化处理.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绘图”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中涉及到的图片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保证中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了解到中学信息技术知识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真实的了解到信息技术知识点的真实含义.根据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分析研究,不难看出,大多数的信息技术知识都和实际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相应的应用实践过程,就可以将信息技术知识灵活地展示给中学生.通过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就可以将抽象的信息技术问题转化成为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过程,在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为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学信息技术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特点,深刻地把握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不断总结研究,让学生提升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钟莉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云计算应用

一、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云计算的信息动态存储功能,借助一些网络化存储介质来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存储、传播与共享,以此来改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信息与信息处理工具”内容的时候,笔者就在完成初步教学任务后,以“360网盘”为教学载体,帮每个学生构建一个网上收藏夹,并以此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网络共享平台,把每节课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与教学内容上传至收藏夹,供学生浏览、分享,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云计算中还包含了众多应用软件,而且这些软件也是基于虚拟计算机服务的,可随时随地的利用,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学平台,其中,“搜狗云输入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笔者在讲解“中英文输入法”内容的时候,初步完成输入法基础知识讲解之后,就引入了“搜狗云输入法”,将其作为一个练习的工具,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教学内容,而且该软件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无需下载安装,只要有网络即可运行,效果较好,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借助学习平台,丰富教学方式

反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合作学习与项目学习是几种应用效果比较显著的学习方法,不仅可较好的活跃课堂氛围,还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爱上学习,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同时,需注意的是,这三种学习方式均突出了生生间的良好沟通与资源的共享,而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就可很好的满足上述教学目标。以小组学习为例,教师就可引导各小组成员把各自收集来的相关资料放到这个共享平台上,如此一来,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也就无法担心学习资源共享问题了。而且,该平台交流工具有着记录功能,对于,教师就可结合平台上的相关记录大致了解各小组学生的参与情况与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可借助该平台上的对应功能开设一个“作品展示区”,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平台与机会,这些,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该平台还有着“即时聊天”功能,对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开小差的学生,笔者就适时给其发出“信息警告”。这样一来,不仅可规范课堂纪律,也相对维护了学习的尊严,而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三、优化教学资源,创造教学条件

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普遍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这时,云计算的应用,学生就可通过“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来快速、及时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料了。如在教学中,学生若对当前教材兴趣不大,笔者就将“GoogDocs办公软件”引入其中,以此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在该软件中,不仅有协作共享模式,所有用户均可对其中信息进行编辑、查看,而且该软件还可在无网的情况下对其中的海量资源与文档进行查看、编辑,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对此,教学中,笔者首先借助GoogDocs软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引导学生创建自己的Google账号,并进入Google网站展开相关操作。在这里,学生不仅可实现对文档的自由编辑,自己作品,而且还可实现作品的的有效评价,进而通过生生间的作品的相互评价,来展开相互学习,获得共同提高。纵观传统教育,云计算的出现,为其信息技术教学的革新与全面是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不管科技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还是科技造就了人才,对教育而言,均是双赢。对此,信息时代下,教师需紧随时展脚步,主动丰富自身内涵,合理应用“云计算”这一平台,有效处理好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作者:孙健 单位:淄博世纪英才外语学校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途径

摘要: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方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师,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教好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义不容辞,通过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等教学途径,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探究

中学的信息技术学科是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常识、常用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教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这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发展,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途径谈谈我的想法。

一、遵循中学生兴趣发展的规律,努力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无论学习任何的一门学科,兴趣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前提所在。兴趣是中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有效助推力,它是促进中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中学生兴趣发展的规律,努力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使得我们的学生有百分百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来,轻松、团结、有效、愉悦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任务。

二、依据时代飞速发展,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信息变化转眼之间,知识的变化与更新更是高速。在近几年前,人们还不知道使用Excel,Internet,Baidu……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才可以让我们的中学生学以致用。

三、创设适合中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采用情境互动的方式,激起中学生参与的兴致

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灵活地采用情境互动的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然而然地走进一个全新的、丰富的、引力大的认知及求知的网络中,从而激起中学生参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致来。例如,在教学文字、文稿修饰一节时,为了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发生,我首先以Flash技术制作幻灯片,创设我个人的简历一份,配以鲜明、具有个性特点的修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此种演示效果,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以那种期待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热情很快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此时,你再讲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你,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去,并能够快速地在师生的互动之中而展开,取得可喜的教学效果。

作者:秦华 单位:吉林省龙井市第四中学校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革新

一、终身教育“很难”———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起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给终身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它完全克服了大班化教学的弊端,可以保证学生在家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且不用担心学习的时间与距离,不用担心教师的素养及对受教育者的关注程度,还可以选择更多的课程来学习。所以当今社会的终身教育已经慢慢地开始转型,使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已经悄然兴起。然而,早期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水平还相当落后,如果不能有所变革必定会影响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新模式,这就要求中学教育工作者能够使用新思想、新方法来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这便是中学信息技术变革的起因。

二、终身教育不是“梦”———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实施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产生初期是以教授学生计算机操作方法为主的,与电脑课等同,对教学质量要求高的学校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也只是打字、画图、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一般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则成为了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游戏的乐园。面对这样的现象,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变革,信息技术课新课程标准的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就提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说,中学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很明确,改变以前陈旧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最强的一个阶段,如果能利用好这个阶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在中学阶段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当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信息获取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好的信息获取方式,不懂得使用各种合理的方式获取信息,信息加工与判断将无从谈起。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所以从众多的信息中选取到合适的信息并不容易,而中学信息技术课就是一剂良方。根据新教材的要求,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法,从而为终身学习服务。

2.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

由于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是杂乱无序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是具有迷惑性的信息,对获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够为人们所使用。去伪存真,剔除错误的信息,把收集来的信息按照某种方式重新组合,这样的能力培养是必需的,也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

三、终身教育的将来更美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结果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通过不断地钻研,产生了一大批能够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方法。教学变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更加地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一些学生已经能够利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现在从中学毕业的学生都通过了学业水平测试,这些学生在实现自身的终身教育方面来说无疑是领先于同龄人的,他们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完善自身的终身学习的方法,让终身学习再也不用受制于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

四、总结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度很高,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教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对于他们以后脱离学生身份,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变革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相信通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必定会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他们一定能够更快、更准确且拥有更多的渠道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作者:沈贤 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作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产物。然而,纵观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依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本文从课程性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贡献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问题

1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清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有关信息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科,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重有关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切忌将信息技术课变成信息机器操作、软件使用的技能课。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教材编辑、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等来看,实际上还停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地点上看还是教室、机房轮流转,形式上看还是班级授课制,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内容上看各年级各种教材都是雷同的,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设计语言等,还有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考试还是纸上谈兵式的考计算机操作,即使在新兴的互联网领域,人们也只关心学生是否会做网页,网页做得是否漂亮,网页中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各地各级别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电子排版、电脑绘画和网页制作大赛如火如荼,至于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探索到什么、怎样探索、如何加工,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士足够的重视。比如高三的毕业生能否快速利用互联网查询各高校的招生信息,然后进行有效分析以帮助自己确定报考志愿,这样的过程和基本能力。这就使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

2教育模式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3课程设置的问题

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课并不重视,在各地中小学的课程表上,信息技术课大多赫然在目,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根本就不按照课程表上课,信息技术课被其他科目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高中阶段为了迎接高考,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更是经常成为其他高考科目补课、备考的备用课时。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存在一些随意性,各学校的授课内容不一。

4忽略了信息道德的培养

对青少年而言,在数字化乐园中,利弊得失俱存,其不良的一面可能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电脑及其网络对他们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和极强的吸附力,然而,信息超载引发的“信息综合症”、信息垃圾引发的道德问题、网络沉溺引发的人格障碍和眷机情结引发的认知惰怠等不良倾向,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注重计算机的“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不够的,那种只教技术不育人,或淡化德育,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营利为目的,忽略信息网络负效应等种种情形,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不可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事实上,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了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挑战。因网络社会问题的诊治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克服纯技术观点,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甄别信息、合理负责任地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远离网络“陷阱”,并同形形色色的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此外,鉴于目前电脑及其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的负面影响,以及引发的诸多心理不适和道德问题,在今后的中小学信息教育中将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更加关注学生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并和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紧密联系,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培养,以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为一门极富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并确保其高效运行。

5教学手段的问题

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要求,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必须借助现代化手段创造学习环境,使微观放大,宏观缩小,静态变动态,动态变静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去仔细观察研究,促进学生接受信息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6教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已习惯用他她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教”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样教师在发挥自身作用时,就暴露出一些传统教学所特有的弊端,如教学上采用注入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忽视学生,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忽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其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没有做好迎接课程改革的准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似乎关注技术本身更多一些,缺少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规律的深入理解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还未能驾驭高中课程标准中的类似于人工智能、面向对象方法等许多内容的教学。加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没有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又不断变化,给教师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就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未能胜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7学生方面的问题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学习者分析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差别较大,开始教学时,有的学生已具有相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计算机的知识是空白。面对这种情况,教学就不能按传统的方式“一刀切”,“满堂灌”,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学习环境,力争实行个别化教学和合作学习。另外,中学生背负着较大的升学压力,信息技术课在中学也被定位为所谓的“副科”,为非考试科目,导致有些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数理化等考试科目上,对信息技术课不予以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

8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还存在着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清,各地的课程设置内容不统一,部分教学模式不适应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各地师资、设备条件差异较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掌握了某些软件的操作方法,缺乏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方法,离达到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作者:张新超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