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商贸经济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7-18 03:43:43

商贸经济论文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1

电子商务的特征。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有着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适应了科技发展的趋势。在新的环境中,商品交易积极利用新的科技,从而通过电子商务,显现了科技带给人们的便捷与时尚。其二,满足了消费者的购买欲。电子商务中包含着全球的商家,消费者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其购买的商品更加符合其需求。其三,保证了低廉的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直接联系的是商家与消费者,中间环节得到了较大幅度的节省,从而控制了商品的运营成本。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

1.保证了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各个行业均重视其工作效率的提升,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保证了其工作效率。网络技术的高效运用,利于交易文件的传送与交换。在电子商务中,商家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与计算机,完成其订购、签约与付款等事项,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交易,其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

2.控制了交易成本。国际经济贸易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其手段不断更新,通过网络交易,控制了其交易的成本,在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有所节省,同时电子商务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制约。同时,在网络购物中,其商家遍布全球,其商品种类是丰富的、多样的,因此,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广阔,更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电子商务是一种创新型的交易方式,其运营的时间、环节均有所减少,因此,商品的成本得到了控制。

3.减少了贸易壁垒。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与先进性等,其兴起与发展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因此,贸易壁垒有所减少。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增加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业务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国际经济的互利共赢。

三、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机制研究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创新了商务活动,从而利于企业的发展,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下面将介绍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1.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其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各个行业与企业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发展是必然趋势,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利用先进的技术,创建企业信息平台,并对相关的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要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企业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最终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2.健全电子支付系统与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要求其支付系统与物流系统要不断健全,保证其支付的安全性与物流的便捷性,让电子商务的系统趋于信息化与现代化。电子商务的相关企业要与银行、支付机构等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利于其支付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安全支付,将利于其交易量的增多。同时,电子商务需要物流企业的支持,因此,物流企业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逐渐实现信息化与先进化,从而保证其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保证其运营的高效性,并使其流程更加优化,最终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控制。

3.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电子商务发展不仅对国际经济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并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引导与激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国家要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科学的统筹,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其需要的人才。

四、总结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

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

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

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

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

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Q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10]李锦,王必达.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北方经贸,2005,12.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3

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立足点是发展本国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在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的大前提下,贸易保护主义除了使用传统的关税作为保护的手段之外,还加强了对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和使用,如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化这对矛盾体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应如何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基于对以上课题的关注,本文在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并试图透过现象揭示保护的实质。然后,本文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终得出“新贸易保护主义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结论。文章的最后部分,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作者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应对措施,建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熟练掌握wto相关规则,借助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力量,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地抵制外国无节制抢占和恶意冲击,以保护各国在自由贸易过程中应得的利益。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

引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目的是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标。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在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中,关于理论来源和特征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拟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实质进行归纳分析,并试提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的观点。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根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提出运用贸易规则、规避贸易风险;发挥中介作用、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政府协调、实现公平竞争;提高商品质量、冲破贸易保护;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

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思想,之后经历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四个里程碑式的阶段。

1、重商主义(15-17世纪)

15-17世纪,随着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商业活动的范围空前扩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产生。通过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掠夺,西欧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财富。与此同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有着很大的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当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主要是黄金和白银等金属货币,它们成为社会各界追逐的对象和社会财富的象征,而拜金主义也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必然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这便是贸易保护的起点。

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各国,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或不买,用以积累货币,而且积极鼓吹国家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资本高度发展,工场手工业已产生,信贷事业开始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当时的封建王朝和商业资产阶级更加需要货币,“他们开始明白,一动不动的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人们开始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进来。” 硕士论文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omas mun,1571-1641),他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购买本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发展生产。但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仍然坚持买少卖多的原则。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都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总之,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当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它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而且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贮藏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贸易差额论才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

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20-4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特别是当时的德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形成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list,1789-1846)。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他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他从德国当时所处的现状出发,认为德国正处于农工业时期。而想要过渡到农工商业时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国家实行高关税等保护贸易政策,进而建立强大的工商业基础。经过比较,他认为使用动力和大规模机器的制造工业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农业,所以保护和发展工业生产力需要特别重视。而对于农业的保护,他认为,通过保护使工业发达以后,农业就会随之得到发展。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应该说保护关税政策对于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是必要的,它使德国的大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提高了他们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理论在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象应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自由贸易才是最终目标。

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他把自己的生产力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以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为前提假设。

3、超保护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经济大危机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高关税、外汇限制、数量限制、鼓励出口等措施,以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各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各种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及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仔细分析贸易顺差和逆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大量的失业问题。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有利于缓和与扩大就业量。而贸易逆差则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最终导致经济萧条和增加失业。

超保护贸易主义旨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它把保护的对象由幼稚工业,扩展到包括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的目的也由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转变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战略由防御转向进攻。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同样有其局限性。理论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但凯恩斯主义过分夸大了他们的意义,忽略限制新投资,阻止对外贸易顺差的其他重要因素。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特点是不择手段的保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高度发展的工业,以加强其国外的垄断地位,其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贸易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不是消极地防御外国商品侵入国内市场,而是加紧侵占国外市场。凯恩斯主义者反危机方案旨在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失业和摆脱不断产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超保护贸易理论对危机起到了缓解作用,但在其原有制度条件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中国市场经济

一、引言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三者的关系,对国际贸易现象的产生提出了深层次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动力、利益的来源等。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为了追寻超额利润而推动国际贸易,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发展而提供理论指导。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内容和对象上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应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借鉴与批判。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较为笼统地围绕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三者展开。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来科学地揭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组成,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背后,来统一地揭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源于它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实践的探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释表面现象。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个总体的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对马克思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中心思想。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国际分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真正地了解国际贸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使得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国际分工超越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如果没有了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直到今天,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使一种商品可以在各国利用各国的优势,比如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从而使成本较低,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是被迫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利润,通过战争等方式攫取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而这一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却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只停留在经济手段上。除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有关。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可以体现在国内市场,也可以体现在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就是要通过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使得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来获得差额。资产阶级通过国际分工产生的成本较小的商品,因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将商品放在国际市场上售卖,所取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内取得的利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独特性,使其拥有国获得商品的垄断权,竞争规律受到限制,垄断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这使得拥有国大大受益。因此,国际价值也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就是世界市场。

西方的资本主义,以殖民扩张的形式,将东西方国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西方的经济可以不仅在国内发展,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获益。因此,可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关键,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只扩大市场,这对资本家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场的联结,可以将国内分工扩大到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需要提到的理论家是卢森堡,她首创了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系。她在世界体系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这一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国际政治领域,而是把市场延伸到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间的交换。资本主义间的交换,只属于内部市场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和被其剥削的非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就属于外部市场的交换,这属于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资本输出,这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作了更深入地展开和论证。因此,从卢森堡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是不能独自存在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同非资本主义交换,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说,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国际贸易在社会生产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各国的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扩大,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不是一个自愿和不流血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扩大世界市场,必然要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有限减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矛盾,这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已经证明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经过各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补充,直到现在,已经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可以提及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提及的是自由贸易,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都是由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联结在一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主义,但主要着重的是自由贸易。而比较着重保护主义的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等。西方经济学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接着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对此进行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相对的每个理论都有其弊病,而需要应对新问题,需要多者统一起来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距离已经无法阻挡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融入国际贸易的潮流,而面对这一情况,西方经济学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从而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都是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中心来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国际贸易这一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来更方便地为资产阶级提高效率,这是西方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早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开始,其主张认为一国积攒财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贵金属货币财富,而为了获取货币,需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商品输出,实现本国贸易顺差。早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贸易顺差的意识,扩大一国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资本主义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货币上,而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多大的财富。基于这一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就把国际贸易注重在国际分工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之后,相互需求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的需求强度上,需求强度如果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综合以上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新贸易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之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来解释这些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试图用多方面多理论来研究,比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的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可以使一国扩大产业规模而获利,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与规模递增从而成本递减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解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率先获利,但是随着模仿时滞的克服,新技术传播到各国,一些落后国家也拥有了该项技术。这一理论也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都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全部的新特点。因此,新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解释表面现象,却不能挖掘国际贸易新形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中,总有率先崛起的大国,也有落后的国家。

如何让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如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还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凯恩斯的对外乘数理论,这些贸易理论为一个稍显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各个主张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在具体操作上对保护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如果保护手段选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进程,中心-论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但其发展并不理想,中心-论抛弃了市场机制,想要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对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组成的理论庞大,但是各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体和分工上进行综合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又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的不同解释,每一个理论虽然不同,但都有相关的关系。一个现象,可能是由多个理论来解释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对背后的经济现象作深层次的研究,只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取得利润,这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思,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它对我们的影响重大。

四、比较与评价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诞生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国际贸易理论。两者的相通之处都看到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国际贸易发展也较快,国际分工还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国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落后的国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没有把社会差异和历史范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只是假设于参与国之间贸易位置的平等,通过这一方面来推导理论公式。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两者都注意到了,可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国际价值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利润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睐于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思想,又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类似。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为不同国家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两者互相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揭示的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是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要素禀赋则是通过了解各国商品相对差异,来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出口该国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这么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两者相互关联,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为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完善,而马克思通过研究这些西方的具体实践和相对应的技术,更概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其人.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5

贸易经济论文2300字(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而不断进步,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背景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当代国际经济贸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方式。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拉近了贸易发生的空间距离,也缩短了贸易之间资金的流转时间,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困境。本文根据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促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有效开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发展途径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我国当代市场环境的不断转变促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需要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电子商务的使用促使国际经济贸易之间的效率不断提高,增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首先,电子商务平台转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依赖于书面单据的传送,需要较长的周转时间,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促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转变了贸易方式,更多的采取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国际经济贸易提供了虚拟的交易,加速了各国之间货币的流通,提高了传统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效率,对国际经济贸易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促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管理方式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电子商务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方式,将信息相互连接,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透明,贸易伙伴的选择可以更加丰富,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方式也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管理是有序开展经济贸易的必要保障,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在不断地创新,更好的保障货物的出入境程序真实与内容物稽查,为国际经济贸易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完善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促使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境。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处于虚拟的网络中,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在交易中会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国际经济贸易的经营风险。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产生时间相对较晚,相较于许多西方国家,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管理中存在一些管理缺口,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薄弱,更易产生经营风险。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经济贸易需要交易双方具备更良好的诚信意识与契约精神,许多交易者对规则的违背阻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导致许多贸易陷入经营危机。

(二)专业信息处理人员队伍建设落后。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开展中更加倾向使用新的信息技术,但在部分企业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与专业设备,不利于企业中国际贸易的发生。许多企业中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较少,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用计算机设备,导致金融电子化的普及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建立日益落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是开展互联网平台下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必要手段,对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提升贸易开展的有效性。电子商务工作中也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但当代大部分国际经济贸易企业中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较为忽视,许多企业中只能盲目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国际贸易。

(三)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具备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在成交量与贸易诚信体系中都较为健全,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经济贸易还处于探索阶段,具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网络平台中的竞争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加大。大部分发达国家借助自身发展的优势提高了经济贸易的发生,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贸易竞争力较低,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企业提高对电子商务的利用水平。我国当代企业在开展国际经济贸易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重要性,提高对电子信息的使用频率,进而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我国当代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较为缓慢,企业领导层需要认识到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性,积极转变贸易方式,加强企业对信息科技中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的敏感性。企业也需要在网络平台中经营自身的企业文化,积极构建网络交易系统,提高企业的国际经济贸易水平。

(二)培养优秀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队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新的信息技术需要专业的队伍进行操作,企业需要面向社会积极吸纳优秀的专业人才,帮助企业构建良好的网络交易平台,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的有效性。专业人员对国际经济贸易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选择真实可靠的交易对手,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我国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大多采用第三方支付等方式保护企业与消费者,专业人员可以帮助企业与第三方支付系统更好的融合,提高网络平台的程成交量。

(三)建立良好的宏观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国际经济贸易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展未获得部分企业的支持,究其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贸易环境,电子商务平台在提高企业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新的信息筛选与分辨,由于在整体环境正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许多企业不乐于参与电子平台的国际贸易中。为了更良好的开展国际经济贸易,企业之间需要构建良好的贸易环境,建立诚信系统与信息公开程序,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的成交量,也可以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贸易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双创”教育融入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论文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创”人才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应有之意。贸易经济专业作为应用性与实践性一体的专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城市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尤为重要。从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两者融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贸易经济专业;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20)07-0157-04

一、引言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社会对“双创”持续密切关注。2015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对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从九大方面部署推进方向和内容。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校要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问题出发,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2017年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2018年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这些《意见》都在为完善“双创”政策环境、推进“双创”政策实施、发展“双创”支撑平台、建设“双创”发展生态等提供全面保障,也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方向。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全国高校毕业生2000年之前不足百万,2000年之后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2001年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3.63万人,2008年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12万人,2016年增长到765万人,2017年为795万人,2018年为82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的高速扩张带来教育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经济遭遇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所缓解。在“双创”战略的引导下,各地出台了关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促进大學生就业,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尤为重要,成为高校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贸易经济作为应用型与实践性一体的经济学专业,本身具有极强的创新创业基因,在重视理论发展和研究的同时,更应将专业技能操作和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此,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全社会贯彻和落实创新创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教育基础,必须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而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在现有专业中选择一些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专业,贸易经济专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专业。

(一)贸易经济专业的强实践性需要创新创业教育

贸易经济是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实际参与贸易类企业的经营管理。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实习环节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由于学生在实习期间是被动接受实习单位安排,往往安排实习生从事简单的工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很难得到保证。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在实习环节学生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到企业实习,都能更好的提高实践能力。

(二)适应国家新战略新举措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上海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国家新的发展方向,对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更高要求的层面,这就使得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必要部分和亮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补,使得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和维护美元霸权,在其强竞争力的领域主张自由竞争,在其弱竞争力的领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待中国这样的贸易逆差伙伴直接挥舞“关税大棒”,试图通过极限施压使中国屈服,是典型的損人害己行为。我们在针锋相对的同时,要做好切实保护自身利益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我们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贸易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在遭遇不公平的贸易摩擦时能够创新性的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减少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较为规范,已经形成完备的学科门类。2018年1月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对各专业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都做了具体要求,这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在专业上的素养进一步得到保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都是独立运行,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对所有专业的学生毫无差异,甚至一些高校仅仅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变成了一门公共课,造成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孤立、各自自成一体,失去了整体效应,不利于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后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决心。因此,要建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和内容。

具体到贸易经济专业,鉴于该专业本身的高实践性特点,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较好的与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性为根本,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课程及实习实践合为一体,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符合贸易经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代要求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符合创新要求,同时大部分高校的贸易经济专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体现应用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具体体现,在“双创”时代到来之前,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很少涉及创新要求,而今都增加了“具有创新性潜质”或相似的表述,也就是说创新创业精神已经与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二)创新创业教育可通过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和调整实现

课程结构一是体现了各类课程的设置比例,设置比例又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侧重性,二是体现了不同课程的先后顺序,课程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毕业后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目前国内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以及创业积极性不高与专业课程设置有很大关系,如课程设置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表现在学分较少,不少学校只有一两个学分,另外排课顺序也不够合理,经常是在大一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就使得学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所学专业基本没有关联,毕业时已经没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动力。

目前国内还缺少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结构,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做法。美国和德国的创新创业课程比较重视四个方面的讲授,一是意识培养课程,二是素质培养课程,三是知识类课程,四是实践类课程,通过四类课程的衔接贯通,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创业人数相对较多,贸易经济专业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专业自身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

(三)创新创业教育可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融入教学内容

贸易经济专业在重视学生需要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条件下,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竞赛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业务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密切结合,从而既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锻炼。如每年举办的“创青春”大赛、“全国高校‘云泽杯’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大赛、“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赛事,能够树立创新精神,特别是将创业的全过程真实参与,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在比赛之中,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融合的瓶颈分析

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理念已经人人共知,深入人心,不少高校也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仍然较低,创业成功的比例更低,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的创业率也较低,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创业重视不足,未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在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仅追求在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就可以了,在教学和管理上缺乏有效手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孤立,单纯的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仅仅是接触创新创业的表面,很难激发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创新创业,造成学生缺乏内在动力。一些高校虽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双师型”人才不足是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共性问题,这造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往往由偏向经济管理类和心理类的专业教师担任,而高校教师大都缺乏实际创业经历,对创新的理解也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创新创业实践的复合型教师。

(三)缺少高质量创新创业教材

较为常见的创新创业教材有三类,一类是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一体的教材,如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一类是单纯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入门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还有一类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某一行业相结合的教材,这一类教材相对数量比较少,如中国电力出版社的《电力行业创新创业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互联网+的视角》等。在当当网等电商平台上,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甚少。

五、提升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贸易经济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要选择合适的结合点,围绕结合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贸易经济专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实践实习课程自然就成为最佳的结合点。因此,应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打造合适的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在学校范围内遴选部分专业进行融合试点,对试点专业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为学院或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对开展试点工作的专业,在学分认定、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进行灵活操作,比如贸易经济专业可把学生撰写的创新创业计划书等同为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学生答辩时主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把创新创业的想法落到实处,答辩委员会可以既有专业教师又有行业专家。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6

新华网6月2日讯 日前,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达成一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正式联办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旗下《现代商贸工业》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学院以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主攻方向,高起点开展经济学教育和科研,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学院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注重学术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学界、政界、商界成绩突出,涌现出一大批的杰出人才。其中活跃在国际国内的一批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经济学家群现象”。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界的重要学术品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创新发展”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为主题,跟踪国际创新发展战略和国内建设进展情况,开展创新发展建设对策和创新发展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特别是湖北和武汉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同时培养创新战略与政策领域的高层次跨学科人才。基地研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联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系统科学等学科专业,聚焦于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应用系统方法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度量、分析的指标,对定性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首批优先数字出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年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探讨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观念,反映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杂志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采购 、国际商贸、品牌战略、电子商务、劳动经济、财经管理、职业教育、商法研究、工业与工程技术等。

《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近年来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和主管单位领导和关怀下,坚持转制改革, 提升学术水平,实现质量兴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201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为首批新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试点;2013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转企改制后的“减肥瘦身”的文章,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改革发展、质量兴刊的成绩和做法;2014年6月20日人民网刊发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再次荣登国内数字阅读前100期刊排行榜的文章,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数字化建设和新媒体运用取得的成效。2015年2月13日中国经济网刊发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新闻。双方决定自2015年起通过《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平台,进一步聚焦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品牌和形象,反映该院的优秀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教授、专家、学者为杂志编辑出版和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优质稿件,共同打造优秀学术期刊,为促进学术科研和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总编辑感谢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广大读者、作者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现代商贸工业》杂志的支持与关注。据介绍,《现代商贸工业》杂志目前已通过杂志社官方网站http://、中国知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网络平台开通了数字阅读网站,读者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机阅读每期电子杂志。欢迎读者作者通过编辑部投稿邮箱投稿和推荐优秀文章。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校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所谓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实际质量方面,已具有其独特性、地方性和比较优势,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特色专业必须符合“特色明晰、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改革突出、质量优秀”的要求,其衡量标准包括四点:第一,特色专业应该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并已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建设成果。第二,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准确的职业定位,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省(市、自治区)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行列,起到示范作用。第三,必须具备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精品教材和特色学生。第四,社会声誉好,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基于上述思想,特色专业建设主要就是围绕这四点展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流通业由过去的末端产业变成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社会对商贸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贸易经济专业凸显出其就业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贸易经济学科和专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推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专业体系和学科结构、保持专业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经贸人才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国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目前,多数高校将贸易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经贸人才上,但究竟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商务策划等专业的清晰区别,并没有清楚的定义,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造成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一定程度脱节,特色不鲜明。

(二)专业知识面宽但特色方向不突出

贸易经济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因此学科基础课占据了较多课时和学分比例。然而,在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上,没有形成体现专业特色和方向性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结构较紊乱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随意,因人设课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高校该专业师资长期不足,能够真正胜任贸易经济专业性强的课程的教师较少,再加上较多教学单位“闭门造车”,相互交流少,师资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因人设课。其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而实用性、实践性课程少,具有研究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更是很少,出现了“高文凭、低能力”现象。

(四)实践性环节薄弱

目前,贸易经济专业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些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都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基本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另外,对该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非常薄弱,不少校外实践基地也是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的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滞后

第一,一些院校教材建设严重落后,目前使用的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些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形势需要,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第二,实施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比例较少;教学方法很多仍然是典型的旧式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政府为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搭建的平台少

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致使众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完全替代贸易经济专业,众多贸易经济专业教师也纷纷转换研究方向,造成长期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受重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发展曲折缓慢,严重不能适应社会对商贸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一)保持专业生命力和特色性

保持专业的强大生命力和特色性是建设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基础。依据流通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地位和新经济的要求,明确贸易经济专业是培养新形势要求的商科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坚持:“夯实基础、拓宽范围、突出特色、加强实践、组合学科、优化体系”的原则,反映经贸发展要求,反映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学科开设上体现特色,要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学科前沿寻找新的生长点,努力创新,与时俱进,保持贸易经济专业的生命力。在特色性方面,一定要挖掘自己的传统优势,积极创新。

(二)构建复合型商贸人才的现代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商务部的“人才强商”战略,对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需求已不再是原来那种只懂贸易理论的人才,而是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既懂商务又懂产业,既懂贸易又懂投资,既懂多边又懂双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商贸人才。据此,将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现代贸易经济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商务活动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和现代商人素质,毕业后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等从事商贸相关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凸现贸易经济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积极开展“大类培养,中期分流”的工作。

(三)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1.以《贸易经济学》为核心,完善贸易经济课程群的建设。坚持按照“通识”教育的思路构建多方面基础课程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紧跟贸易经济专业发展潮流,逐渐形成以经济学为基础,以《贸易经济学》或《流通经济学》为龙头,以零售与连锁、中介、电子商务等方向模块课为选修课,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为依托,以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反映贸易经济发展方向的学术讲座为补充,理论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通才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富有弹性的课程群。

2.增设专业方向,增强专业柔性。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增强专业柔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让学生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已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方向设置上,根据我国商贸业和中介业快速发展形势,可以设置“零售与连锁”、“会展经济与管理”、“商业中介”等方向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拓宽学科领域的要求,可以设置“物流经济”、“电子商务”、“期货”等交叉学科方向。

3.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学科精品课程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应积极推进《贸易经济》、《零售学》、《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加强这些课程的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科研等方面的改革,积极申报校级、市级乃至部级精品课程。

4.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努力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型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少而精的启发式教学法、思辨色彩浓厚的课堂辩论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研讨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用信息化推动教学手段创新积极,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探索网络教学、MBA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手段。

(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贸易经济模拟实验室,利用电子商务、商业MIS系统、连锁经营、物流、GIS系统等软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场境设计和专业实验教学软件再现贸易经济主要业务流程和仿真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环境,使他们能够熟悉相关业务的操作过程,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2.增加实验课时。可以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训四大模块贯穿于每个学期中。将统计学实验、会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等作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将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物流管理基础实验、商业规划(GIS系统)实验、连锁经营实验等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相应开设理论课程作为前置课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联系当地知名的零售、酒店、餐饮、贸易中介等企业,争取在世界500强企业和当地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建立实习基地,定期、不定期的输送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不仅毕业实习,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寒暑假专业实习,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商贸专业的岗位需要。

4.广辟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开展“经贸人才全能赛”、组织经济初学社、《经贸论坛》等学生学术团队、实施“学生素质书库”工程等。

(五)构建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打造特色专业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和少量外聘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在队伍建设上,紧密围绕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打造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团队力量带动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与社会兼职,成为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老教授、学术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中的学术带头作用和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商贸企业老总为兼职教师。

此外,贸易经济专业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我国本土的特色专业,政府应赋予贸易经济专业与当代经济形势相一致的地位,应重新考虑贸易经济专业在专业内目录中得到承认,从而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者:宋英等

参考文献: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8

[关键词]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分期

过去学术界一般都把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重商主义思想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的思想又被称为重工主义或贸易平衡理论。雅格布·维纳对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思想的区别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是,这种把重商主义思想划分为两个时期的做法是建立在对18世纪上半期重商主义思想研究缺失的基础上的,赫克歇尔在其两卷本的巨著《重商主义》中,虽然把重商主义的时间段定位在中世纪到自由放任时代之间,但赫克歇尔自己也承认,他的研究到1714年为止,没有对以后的重商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如果能对这一时段进行研究,会取得富有成效的成果。随着近年来对18世纪上半期重商主义作品研究的深入,这种笼统粗略的分期已经不利于深化对重商主义的认识。

英国重商主义时代大体上从1500年至1750年,横跨两个半世纪。在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内,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分期,细化研究,就不能把握英国重商主义思想演进的阶段性变化。把重商主义思想历时性地放在历史时间尺度内,就会看到,其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雏形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反映了重商主义对经济现象的把握不断深入,对经济语言的运用不断成熟的过程。

一、雏形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1500年到17世纪20年代前,重商主义思想处于初期阶段。为了应对社会转型初期的混乱经济社会秩序,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财政需求,推进市场化的进程,重商主义者从思想上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控制,但此时的重商主义思想还比较粗糙,有时还同政策建议混同在一起。

在16世纪下半期由于英国呢绒出口遭遇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于是爆发了一场经济大讨论。过去重要的思想家都是传教士和社会改革家,现在是商人和政治家;过去表达的典型媒介是布道和文章,现在是更讲究技巧的备忘录或便函;过去检验当时生活的是社会正义,现在是经济私利;过去最大的讨论题目是农业,现在是商业和工业。当时的议会和政府召开了许多调查会,“鼓励并且也训练了人们讨论当时的经济问题,有关经济问题的讨论由此而在整个16世纪得到了很大改进,有时甚至具有‘科学’意义。当时讨论的问题有:圈地、行会、公司、中心市场制度、垄断、税收、通货、关税、济贫、工资、工业管理等许许多多问题。人们就这些问题向各皇家委员会(例如1564年建立的皇家汇兑委员会)作证,发表讲演,递交请愿书,出版小册子。”查理·威尔逊也指出,正是在这种请愿的洪流中,持续不断的讨论中,经济需求和国家需求的妥协中,重商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此次讨论的思想结晶就是重商主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初期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还处在自卫的阶段,早期资产者还需要依靠国家来应对经济波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控制国内工商业、海外贸易甚至百姓的日常生活,克服难关,同时需要凭借国家授予的垄断权而发家致富。资产者的需求与当时的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的愿望相契合,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不断加强,到伊丽莎白时期终于形成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

对当时重商主义的思想水平,熊彼特作了十分精要的总结。他认为,由于重商主义者讨论的都是新兴民族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与经济政策有直接关系的实际问题,而他们又多借助常识的力量提出自己的论点,这就使得重商主义的“大量文献实质上处于分析前的阶段,不仅如此,而且是粗糙的——是非专业人员的著作,甚或是未受过教育的人的著作,这些人往往缺乏阐明基本原理的技巧”。他们提出论点后,便急忙提出具体建议,虽然讨论的是具体的经济问题,但是他们在新的理论框架内讨论问题,由此发展出的新原则已经触及到了如何获得国民财富这一问题。

从思想内容来说,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的概念意味着差不多等同于相信国家对经济活动干预的正义和有效”。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者主要有以下思想主张:

第一,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1530年左右,有重商主义者撰文指出:“农民的工作增加食物的富有,工匠的工作增加货币的富有。”作者心中的理想还是“为了衣食”,要拥有大量的货币和食物。这种观点一次又一次地重现,直到17世纪初,重商主义者仍抱有这种想法:要使本国富有,就要禁止本国货币和金银的输出。他们主张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只有出超才能使金银进口,杜绝本国财富外流。早在1381年,铸币局的官员就已经持有这一思想:“务必使我们向外国人购买的货物不超过我们销售给他们的货物,要不然我们就会日趋贫穷,让他们发财致富。”《论法人》的作者指出,“另一条是我们运出去的东西在价钱上要超过运进来的东西,否则将很快造成我们土地贫瘠,人民贫穷。”此时他们追求的是单项交易的入超,而不是整个国家的贸易平衡。重商主义者也主张发展农业,因为这样“可以把多余的粮食运往国外以换取大笔钱财”。

第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国内贸易不会引起货币的外流,对财富无所增减,对外贸易应按照贱买贵卖的原则进行。“首先,我们可以禁止输入我以前讲到的从海外运来的那么许多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并规定只准出售我们自己的商品,不得销售舶来品;其次,我们不能不管未经加工的商品,因为如果把那些商品及时地就地加工后卖到国外去,它们就会在短时期内带来无数的财富了”在这一阶段,马林斯是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国际汇兑机制的第一人,这一机制是通过价格水平和金银流动起作用的,在《论英格兰公共福利之积弊》一书中,他巧妙地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跌到铸币平价以下因而硬币外流的话,那么该国的物价将下跌,而外国的物价将上涨,因为外国的通货数量将增加,从而外国的货物的价格将上涨。这一分析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理论贡献”。

第三,提倡保护关税,使用本国的产品,发展本国的加工工业。“我们最好还是付出较高的代价向我们自己人购买那些货物,而不要以低价向外国人购买”,同时,“我特别希望不要使用海外任何以我们的原料如羊毛、兽皮、锡等制造的、返销到这里来的商品”,因为如果本国建立这样的工业,既“可以安排2万人就业”,又可避免货币外流。

第四,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者已经开始要求统一市场,要求经济资源和市场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让人们“有随意销售商品的自由”。在《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中,博士与爵士关于如何让人们投身于种地的对话已经涉及到由市场来调节价格。重商主义者对世界市场的价格、供需等运行机制及市场的利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考察,并要求人们按照市场规律来开展商业活动。事实上,《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的作者对市场机制的推理已经超越了常识水平,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理论分析。

二、成熟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7世纪20年代到17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力量的增强和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出现了重商主义思想革命,在英国逐渐形成了“贸易科学"(scienceoftrade),重商主义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威尔逊把重商主义称作“危机经济学”,有一定的道理。重商主义思想正是在17世纪20年代贸易危机的讨论中成熟起来的。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伴随着30年战争或由此引起的波兰和德国大多数地区货币贬值和汇率变动,这样,英国呢绒价格变得昂贵,失去价格优势,向这些地区的出口锐减,使得许多呢绒商濒临破产的边缘,大量纺工失业,货币短缺。市场的扩展使得经济联系“不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变得不可理解”。当时的议会、枢密院、贸易公司以及相关的商人都围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危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国家成立了几个皇家委员会来调查危机的原因,讨论应对的举措。马林斯、孟和米塞尔登都是其中的知名成员,围绕外汇和贸易平衡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以马林斯为代表形成一方,米塞尔登和孟为代表形成另一方,前者想通过直接干预来控制外汇,因此要求恢复皇家汇兑署,后者超越了外汇的概念,认为贸易平衡是贵金属流入和流出的决定性因素,主张按照市场供需规律来开展贸易活动。重商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一块肥沃的土壤里开花结果。虽然许多人的思想可能都是为了维护本利益集团,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完全与维护其利益无关,随着工商业者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他的思想也愈来愈多地灌输给了社会”。以托马斯·孟为例,他参与了调查贸易危机的几个委员会,是主要发言人,并且起草了几份备忘录。正是在此期间,孟的重商主义理论成熟起来,在后来经过彻底改写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成功超越了他在《贸易论》中为东印度公司辩护的立场,而是站在全局和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表现出对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力,为最终确立“贸易科学”做出了贡献。为了缓减危机,增加就业,这些委员会以孟的贸易平衡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相当部分建议成为以后实施的重商主义政策,这样,贸易平衡理论渐渐注入17世纪经济立法。

正是在这场著名的争论中,重商主义者开始使用共同的术语,来处理共同面临的问题,出现了重商主义思想革命。根据马格努松的意见,这种思想革命体现在开始对如何创造和分配财富进行明确的和主要的讨论,并且在讨论中运用了培根式的科学程序和逻辑原则,而且强调这样的争论应该基于具体的事实上,比如,国际贸易状况、支付平衡等等。大多数重商主义思想家对人类和社会做出了“物质的”解释,16世纪的那种道德考虑已经退居幕后,人经常被看作是利己主义者,在许多作品中,出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私自利能够服务于社会目标的思想。他们把经济看作一个体系,它拥有自己独立的范畴和独特的规律,把市场过程与经济变量,如价格、工资、利率、货币价值和汇率等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和衰落。重商主义思想革命在于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日益超出人们日常理解范围之外的复杂经济现象,这些理论在此后被用来讨论各种短期和长期的经济问题,不仅贸易平衡理论得到运用,而且经济领域是由供需力量调节的体系这一概念也被不断使用。在17世纪40年代,几位经济学家包括L.罗伯茨、H.鲁滨逊用这一理论框架来主张英国经济多样化发展,以避免经济脆弱性。半个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实现了多样化,工业品生产不断增加,转口贸易、从印度进口和再出口便宜的印花布贸易、殖民地贸易逐渐繁荣,英国的贸易关系已经十分广泛,为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强国迈出了第一步。到了17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理论框架又被用在了讨论荷兰与英国的贸易关系上,这直接导致了英国的航海法案和三次对荷战争。围绕与荷兰的竞争以及货币出口等问题,托马斯·孟的儿子在60年代出版了他父亲在20年就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策制定,有力地支援了反对荷兰的斗争,并成功地废除了货币出口的禁令。到17世纪90年代,围绕铸币、法国的竞争等问题,英国又掀起了一次经济问题的全面大讨论,在这次讨论中,许多人努力把以前讨论中使用过的思想、理论和概念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紧密的“贸易论”这一成熟的重商主义思想理论框架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值得关注:

(一)贸易平衡理论是这一时期重商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

贸易平衡的观念在16世纪已经很普遍。据考证,最先使用“贸易平衡”这一名词的是米塞尔登,他在《商业循环或贸易平衡》一书,对贸易平衡的含义作了解释,指出出口商品在价值上超过进口商品,是一个国家致富的准则。与米塞尔登处在同一战壕的托马斯·孟赋予贸易平衡或贸易差额理论以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强调指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托马斯·孟从早期重商主义思想对单项交易顺差的关注,转向强调国家整体顺差,从而成功地超越了限制外汇交易和管制货币的思想,主张通过贸易规则的间接手段来增加国内的金银存量。

(二)经济领域有自己的规律,是一个由供需力量调节的体系

这是托马斯·孟等人的主要创新之处。17世纪的重商主义者对市场机制已相当了解,他们运用供需机制来解释价格形成、工资波动等经济现象。重商主义者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很普遍的思想,就是通过立法手段不可能影响经济生活的进程。因此,他们主张要利用市场规律开展商业竞争,例如,托马斯·孟就主张用低价战略排挤其他纺织品竞争者巴本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市场是价值最好的裁判,因为从买方和卖方的汇集能够最清楚地知道商品的数量和它们出售的机会。物品能卖多少钱,它就正好值那么多钱。”诺思指出,“货币的来去和多少,会自行调节,并不需要政治家们帮忙。”

(三)强调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干预和贸易垄断

巴本反对靠国家干预和限制贸易达到贸易平衡的做法,“任何国家制定禁止一切外国货物的法律,都会使其他国家也制定同样的法律,后果将是毁掉一切对外贸易。”诺思在著作中也反复阐述贸易自由的思想,他说:“阻碍贸易的法律,不论是关于对外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不论是关于货币或其他商品,都不是使一个民族富裕、使货币和资本充裕的要素。”同时,他也指出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达维南特也认为,“贸易本质上是自由的,遵循自己的路线,掌握着自己的进程,所有加诸其身的规章、指示以及限制的法律服务于私人的特殊目的,很少有利于公众。”蔡尔德明确反对市场控制,他列举了一长串妨碍贸易和就业的法律,像禁止出口货币,提高出口价格,降低啤酒价格,垄断收购谷物和其它商品等等。他认为商人会受利润引导,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重商主义作家走得更远,他们极端反对垄断,以至于达到一种类似普世自由主义的态度。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罗格·科克。他极端反对垄断,要求实现经济自由发展。

三、完善时期

第三阶段,是17世纪90年代到18世纪50年代,重商主义思想又一次经历革命性转变,出现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概念,承认地域分工和专业化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思想上日益完善,已与亚当·斯密的理论咫尺之遥。

17世纪90年代是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发展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由17世纪20年展出来的重商主义思想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又开启了下一世纪的思想转折。因此,蔡尔德、达文南特、巴本、诺思等人既沿袭了许多旧有的命题,又提出了许多理论创见,这些创见被18世纪上半期的重商主义作家进一步发扬光大。土地银行等构想和实践,也为重商主义作者提供了大量的思考素材。约翰·劳的纸币重商主义一方面构成了与重商主义者过去对待贵金属态度的决裂,另一方面,又狂热地相信重商主义的基本货币概念:流通的规模是经济生活的绝对推动力。对作为货币体系的重商主义来说,1689—1720年这段时期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重商主义的主题——渴求货币在流通中增加,得到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切断了货币数量和贵金属数量这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前重商主义者从未在实践中对这两者加以区分。当不用实现贵金属进口剩余也能增加货币数量时,重商主义的多数实践结论就不得不改变。

重商主义思想从此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在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作者看来,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体制的长期目标,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相互发展来实现,这两个领域是紧密联系的。熊彼特认为,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以前工作的“批评性修正——这种修正是重商主义作家的主要分析成果”。

第一,形成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概念。传统看法认为重商主义的信条之一就是世界上的经济资源是固定的,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科尔曼也指出,“的确有大量证据表明,在17世纪后期许多作者持有这一信条。”因此,重商主义要求实现贸易顺差,来增进本国的财富。人类的进步只有通过其它国家的损失来实现,赫克歇尔称之为“重商主义的灾难”,也就是一种零和游戏。这实际上是根据对18世纪以前重商主义思想的研究得出的结论。R.C.威利斯通过深入研究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上半期的重商主义作品,认为传统看法与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思想严重不符,在达文南特、迪福、塔克等人的著作中,已经暗示出国际贸易的互利概念。M.波斯特勒维特指出:“没有一个商业民族能够维持与其他人的商业往来,如果他们只希望出售,而不购买任何商品作为回报。”

第二,互利的源泉在于国际贸易的专业化。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已经得出一个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国际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互利的基础。虽然其表达不够完善,但足以证明过去批评重商主义忽视要素禀赋基础是站不住脚的。熊彼特指出,他们对地域分工的利益作了“技术高超的理论表述,这种表述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十九世纪国际价值理念的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专业化作为贸易的基础。1701年一本匿名的小册子《东印度贸易之考察》描述了专业化的好处:“我们的国内需求可以通过我们航海到其它国家得到供应。只需花费轻松细微的劳动,我们就可以品尝阿拉伯半岛的香料,却从来不用感受培育它们的酷热阳光;我们可以享受丝绸,却从来不用我们的双手去纺织;我们畅饮葡萄酒,却从来不用种植葡萄树;这些矿产财富是我们的,我们却从来没有挖过一锹;我们只是深耕土地,然后收获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果实。”I.杰维斯甚至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生产资源配置问题,认为不管关税、禁令会给被保护的工业部门带来多大的直接可见的利益,但由于妨碍了最有利的资源配置,因而对整个国家是不利的。因此,重商主义者强调国际合作,合作成为一个普通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这与重商主义的传统解释背道而驰。

第三,其它国家的发展可以是促进本国进步的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N.福斯特强调了进口的好处:“如果不考虑任何其部门,一个商业部门的实际效用不在于实现了贸易顺差,而在于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和有用的东西,使得更多的个人能够分享这种富足。”塔克进一步指出,“我们可以拟定一条很少有例外的普遍规律:一个勤奋的民族从来不会因为邻国的工业不断增长而受到伤害。就如天意所定,所有人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和制成品都有强烈的偏爱。……结果是,当这种偏爱得到适当的调节,各民族各自的工业能使他们成为更好的消费者,能促进友好交往,相互都能得到好处。”

商贸经济论文范文9

[摘 要]本文在分析八所学校的情况后认为在进行商务知识课程设置时缺少针对性,而后借鉴需求分析的方法指出了留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商务活动对商务知识的需求是什么,进而提出了我们对课程设置的设想。

[关键词]课程设置, 汉语言专业, 经贸方向, 商务知识课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汉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从事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活动。为了满足这部分来华留学生的需要,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就应运而生了。我们收集了北京、上海、广东八所高校面向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的商务知识课程设置的情况,并对各校情况汇总后做了一个分析。

各校都是在三四年级开设商务知识课程的。我们看到的八所学校共开设了二十一门课程,它们是: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中国经济概况、中国当代经济、新中国经济使、当代中国经济问题、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贸易、中外经贸交流、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经济法、中国涉外经济法规、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其中八所学校都规定为必修课的有十三门,八所学校都规定为选修的课程为三门。此外,还有五门课在八所学校中或被规定为必修课,或被规定为选修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经贸汉语方向所开设的商务知识课程数量是很多的。从内容上看,它涵盖了经济、贸易、管理、金融等诸多方面。从各校开设商务知识课程数量方面来看,开设最多的有九门课程(两所学校),其次是八门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再次是五门课程(也是只有一所学校),开设三门课程的有两所学校,还有两所学校没有开设商务知识课程。各校所开设的商务知识课程的门数从九门到 零门,作为同一个专业方向这个数目相差过大。从开设同一门课程的学校数量来看,开设最多的是中国涉外经济法规和当代中国经济,共有四所学校开设了这两门课。其次是经济学原理,有三所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其他课程就只有两所或三所学校开设了。由此可见,在开设商务知识课程方面,各学校基本上是各自为战。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经贸方向的汉语言专业商务知识课程的设置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数量过多、涵盖面过广;第二,开设课程不集中,呈分散状态;第三,课程内容范围界限不清,有重复。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来华学习商务的留学生日益增加的情况建立发展起来的,此前从未有过这个专业方向,因此,在考虑课程设置时就请一些教授中国学生专业课的专家教授根据自己对本学科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来确定学生学习什么课程。这些专家教授在专业知识方面固然有着很高的水平,但由于他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国大学生,他们对来华留学生的需求,对留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并不那么了解。因此他们设置商务知识课程时可能目的性就不是那么明确,从而产生了以上特点。其次,一些学校在设置商务知识课程时更多地考虑了自身的条件。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自己有经济学院或商学院,这就为多开设商务知识课程提供了便利。上文提到的开设九门或八门商务知识课程的学校就属于这种情况。所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要考虑学生需要和工作需要外,还要考虑到我们是汉语言专业下的经贸方向,而不是经贸专业。再次,由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只有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统一的教学大纲,而没有制定本专业经贸方向的教学大纲,大家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在设置课程时缺少针对性。

经贸汉语方向的留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作为汉语言专业,汉语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汉语言专业了。纯汉语言专业要求的汉语知识只是普通汉语知识,而经贸汉语方向还要加上商务汉语。商务汉语作为专门用途汉语,它有两个明显特点:商务汉语应用于特定的领域――商务活动,因此它还有特殊的内容――与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商务汉语不是一种新的汉语,而是汉语的一种变体,是领域语言。由此可见,商务汉语是建立在普通汉语基础之上的。由于留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是商务活动,因此经贸汉语方向的学生还应该掌握一些商务知识,当然,这只是能满足工作基本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将来从事商务活动的是来华留学生,因此必然会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也必然会在与中国人的工作和日常交际中产生一定的障碍。这就要求他们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特别是商务文化知识。总之,经贸汉语方向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汉语知识(普通汉语和经贸汉语知识)、商务知识和相关的文化知识。三者构成了经贸汉语方向的知识结构,也是构成经贸方向课程体系的三个基本模块。这三个模块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张黎先生用了一个不等边三角形来表示。

从这个三角形我们可以看出经贸方向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汉语知识(包括普通汉语和经贸汉语)课程;其次是商务知识课程,它明显少于汉语知识课程,而文化知识课程所占比重则更少。由此看来,我们在设置商务知识课程时首先要把它放入这个三角形中进行考虑,也就是说,在确定商务知识课程时,首先要从经贸方向的整个课程体系着眼,根据商务知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来确定其总课时数,进而确定经贸方向应该开设多少门商务知识课程。基于专业性质和整个课程体系的考虑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所开设的商务知识课程不宜过多,以五门左右为宜。

在谈商务课程知识内容之前,有必要弄清楚商务的含义。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商务汉语”名称的由来得到启发。在这一特殊用途汉语出现之初,人们一般都把它叫做“经贸汉语”,顾名思义,“经”就是“经济”,“贸”就是“贸易”,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其实“经济”本已包含贸易,即经济分为理论经济和应用经济,贸易属于应用经济内容。之所以还叫“经贸”是有意忽略逻辑上的矛盾,这是出于当时留学生缺乏经济理论知识和贸易实务特别是中国进出口实务知识而使用的。这些内容从当时的教材中即可看出一斑。后来,在教学实践中,人们渐渐发现“经贸”所涵盖的范围有些窄,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及企业的管理等都大大超出了“经贸”的范围。因此,人们提出了“商务汉语”这一概念。商务汉语是指人们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汉语,“经贸汉语”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商务”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它应该包括经济、贸易、金融、财会、营销、法律等,可以说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

关于商务知识课程的设置,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共有二十一门课程,这点也恰恰正是商务跨学科特点的反映。这就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专业性质及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商务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那么,商务知识课程究竟教学生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运用于专门用途英语中需求分析的方法。它主要包括目标需求(也有人叫做社会需求)、学习需求两个方面。目标需求是从学外语(指的是英语,下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角度来分析需求的,具体说就是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对所学的外语有什么样的要求。学习需求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它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外语水平等诸多方面。需求分析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就在于在设置课程时,减少了盲目性,从而使得课程更贴近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更能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虽然需求分析是针对语言教学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采用拿来主义,把目标需求引入到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的商务知识课程设置工作中。

目前我们看到的做的较好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张黎先生的调查。他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经贸汉语方向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了解到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国贸及相关业务、国外的生产或商业服务企业员工、外国在华企业的管理人员、翻译等。张黎先生认为,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相关人才主要从事两大类工作:交易性工作,就是和购买销售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活动,主要是进出口业务和融资等;管理性工作,主要是企业等机构的内部管理工作,包括生产作业、市场营销、财务、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由此看来,经贸方向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在商务知识方面的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贸易、金融、管理、财务、法律等。我们再看各校所开设的商务知识课程,从种类上看基本与目标需求相一致。经济类的课程有: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概况、中国当代经济、新中国经济史、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世界经济概论。贸易类的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贸易、中外经贸交流。金融类的有: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管理类的是: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法律类的为:经济法、中国涉外经济法规、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

由于囿于商务知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专业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开设如此多的课程。我们认为应该开设能够满足学生将来工作需要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经济学的课程达八门之多,依据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原则,可以选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和“中国当代经济”。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可以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之所以选择“中国当代经济”,是因为来华留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是在中国的商务活动或与中国有关的商务活动,而中国当代经济所介绍的是“当代”的,也就是留学生学习期间的中国经济。这门课程既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以社会、经济、企业体制为主的经济知识,也可以使他们了解中国现在的经济情况,为他们提供一些商务背景知识便于今后的商务活动。贸易课程,我们认为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比较好。这门课程的知识是综合应用知识,因为它涉及到了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包括合同、贸易方式、有关法律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这些恰恰能够满足留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商务活动的需要。法律方面,我们认为以开设“中国涉外经济法”为宜。本课程包括合同法、反垄断法、对外贸易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通过学习,留学生可以学到法律基础知识,同时了解在中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法律环境,从而为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打下法律方面的基础。管理方面的课程,开设“管理学”比较合适。因为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公司管理(财务、市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一般方法的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开设若干选修课,把“会计学”及一些需要补的经济基础知识等纳入选修课程。

总之,通过需求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加强在商务知识课程设置中的针对性,从而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满足留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曹德春.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折射出的两个深层次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

[2]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3)

[3]李玲玲.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4]杨东升,陈子骄.有关商务汉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