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6-18 00:12:58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1

现代教育技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果教师不愿使用或者不会使用,学生不感兴趣则势必影响它的普及及运用效果。针对山东省高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问卷,在济南和青岛两地高校做了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117份。分析结果如下:教师年龄在30-39岁使用占比最多,达43%,专业课教师使用比例最高,达57%;教授和副教授合计使用76%,商科使用比例达79%,理工科占21%,在上课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几乎每次课都用,使用率在80%以上占86%,经常使用,使用率超过50%的占12%,说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中使用情况十分普及;其中96%教师主持或参与过院级省级精品课的建设,在上课时会利用曾主持或参与过的精品课网站进行教学,几乎每次课都用,使用率在80%以上占27%,很少用,使用率不足50%占31%,22%几乎不用,说明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精品课程网站的利用率较高;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来源是基本都是自己制作的67%,21%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并适当修改,9%课程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3%直接用同课程其他老师的,说明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比例较高,多数教师已经具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能力;56%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改进有有较大帮助,41%认为非常有帮助,0%认为不太理想,说明教师普遍认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100%教师使用过多媒体课件,62%使用过视频录像,50%使用过模拟操作软件,20%播放过动画,18使用过网络课程,说明还是传统的课件使用更多,因为使用方便,制作一次,今后只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就可以继续使用,而其他方式,搜索较难或者制作难度大,如动画,因此不如课件使用率高;91%觉得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帮助较大,56%选择了视频录像,56%选择了模拟操作软件,24%选择网络课程,21%选择动画;在利用信息化资源主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个问题上,排序依次为课堂教学、提交作业、综合考核、网络教学、课程考试和讨论答疑,说明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比较普遍,其他用途还有待继续开发;在回答使用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2%的教师根据课程情况自主使用,12%是因为学生有需求,6%因为学院有统一要求,说明教师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比较普遍;在回答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推广的主要阻力在于什么这个问题上,50%教师认为阻力在于学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20%教师认为是自己的接受程度和积极性,11%教师选择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积极性,5%受教学模式的限制,说明相关软硬件仍需加大投入;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上,58%认为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太大,52%是软件操作不太熟练,36%在硬件设备使用中存在问题,12%认为课后与学生交流时间太多;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97%使用POWERPOINT,16%使用FLASH,11%使用Authorware,只有3%使用3DsMAX;有50%没有参加过,想尝试下慕课、微课的录制,24%没有参加过,对此也没有兴趣,51%的教师教授课程大部分推行项目化改革,18%已经全面实行,也还有5%没有进行过教学改革。从问卷中可以得出结论,一是硬件水平较低,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的先进性及数量都存在不足。有些学校只有部分教室是多媒体教室,配备的电脑软件版本较低,不能上网,导致教师只能放课件,不能展示更多的课程网站和网页;而在实训环节,实训教室不足不能完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只能满足部分课程或者课程的部分内容使用;教学方面没有资金建立教学资源库。二是软件方面。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技术培训能力提升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也认可这种作用,大部分教师有能力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会自己制作课件等简单的技术运用,但是,复杂的软件使用频率就较低,而且,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也比较低级,教育技术的运用也很初级。三是师生意识存在问题。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花费准备时间较多、课后与学生交流时间较多、硬件设备不熟悉、软件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影响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而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要学生在课下付出更多时间自学,准备上课并且自己尝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某些问题。

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有效性的方法

1.观念转变。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由讲授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更生动的学习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需要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校内进行多媒体教学比赛、课件展示、微课比赛等;学生积极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网站、教学资源库、微课等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培养自己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职业岗位需要,为提高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竞赛等活动。

2.学校要加大投入。

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配备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软件及时升级,购买或开发合适的模拟操作软件,模仿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场景,实现校园信息化,让师生能随时运用网络找到需要的资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大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培训教师学习使用FLASH、Authorware、3DsMAX等软件,投入资金组织人员建立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网站;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过程中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太大和课后与学生交流时间太多这个问题,可以考虑配备学生助手,帮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录入工作和统计工作。

三、结语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现代经济 发展 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8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因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催生了网络经济,而网络经济给我国经济带来强大的冲击,使我国得以优化发展。这也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利于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采用一定的通信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多个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互联通道链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数据和服务共享的计算机技术。这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共享和有机协作,可以使人们充分利用这个有机整体,获取所需信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使得此项技术在诸多领域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萌生。何为网络经济?具体来说,就是以国民经济信息为基础,通过利用各种企业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企业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而从近几年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其逐渐成为主流,改变着传统经济,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1]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于以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所催生的网络经济的简单概述,不难看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信息相关。那么,具体关联在何处呢?笔者参考了相关资料及对现代经济发展情况的深入分析,提出以下两点,即: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才真正得以发展,也可以说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透过表面看经济发展的本质,与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最早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重要物品之一,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这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是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目前来看,基本上我国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且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在得以展开的。因此,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无可厚非。[2]

(二)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提出更高要求

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表现为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产生与运作。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经济活动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必然要占据通信通道、利用数据等,如此将给计算机网络的良好运行带来挑战。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要强化公共通信服务,同时开发JAVA技术、XML技术等软件技术,以满足商务活动应用环境的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

基于以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确定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经济结构的优化、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

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带动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经济的格局在一点点改变。相应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越来越不适用,无法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基于此,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了新的增长理论,即信息和知识可以提高投资回报,而反过来又可以增进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这充分说明了知识、信息与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为了持续推动经济的发展,应当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的运用。

(二)经济结构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还包括优化经济结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之中切实有效应用的同时,催生出了网络经济,其是以传统经济为基础,借助产业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展开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这使得传统经济与产业信息相融合,带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而透过表面对经济结构加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经济结构升级,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劳动结构智能化、消费结构服务化。

(三)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更加注重服务消费者,也就是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挑选商品,选择最中意的商品。此种经济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利弊均有。有利之处是企业能够将本企业优质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并且根据消费者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进而提高本企业经济效益。有害之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竞争实力不强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企业需要时时刻刻处于备战状态,加强技术、服务、品牌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此,也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市场格局,让企业置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推动着企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3]

四、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拓宽营销新渠道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来看,未来计算机网络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此,在今时今日就要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添柴加火”,也就是强化局域网应用技术,拓宽营销新渠道。企业要想做好这一方面工作,就需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研发自身适用的网络系统,如此可以满足企业内部运行的网络需求,同时还可以与互联网相连,为打通营销新渠道创造条件,以便企业可以借助自身的局域网,通过多个营销渠道来进行产品宣传与销售,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间接带动现代经济良好发展。

(二)打造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队伍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企业灵活且有效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有很大作用。在今时今日要想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就需打造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队伍,以便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能够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如打造网络平台、运营网络经济活动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网络经济持续推进的今天,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予以约束,致使电子商务活动运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纠纷,且无法有效处理。基于此,为了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考虑,积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网络经济有序发展,为稳定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经济铺路。

(四)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于上文的分析,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现代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出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经济的考虑,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从经济运行角度分析,确定在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等网络经济活动不断增多的当下,已经出现了一些网络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运行速度问题、网络犯罪问题等。这说明当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已经不足以支撑现代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应当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持续发展,为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建立电子商务支持系统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最为典型的经济活动,而网络经济又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良好的运营电子商务,就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通过对电子商务运行情况予以详细分析,确定要想保证电子商务良好运行需要保证物流、支付、信息这三部分。为此,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电子商务支持系统,以此来支持、控制、调整电子商务的运输、支付、信息,进而促进电子商务的良好运作,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回顾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足以证明这一点。基于此,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来促进现代经济发展,尚需作出一系列的努力。在本文分析中,确定计算机网洛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要想持续地促进现代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拓宽营销新渠道、打造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队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为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照吉.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19):1,25-146.

[2]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福建质量管理,2016(4):170-171.

[3]刘佃泉.基于信息发展下的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商论,2013(36):148-149.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网络民主;研究现状;民主政治;民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DF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4-0019-05

互联网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对社会生活影响最伟深刻的科技成果。互联网诞生至今已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最早纯粹服务于科研的快速通信网络、远程控制、多人会议,到商业领域的股票交易、电子商务,再到社会生活中的聊天室、BBS,至今日如火如荼的WEB20,互联网的触角已近深入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同以往的科技革命一样,新技术颠覆了旧社会,构建了新的社会结构。

互联网之于社会的最深刻的影响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在信息社会或言网络社会里,“交流”这一概念被重新阐释。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不再被受制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信息在互联网中以光速传遍每一个网络节点,覆盖整个网络世界。换言之,互联网重塑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技术完全结合在一起。”互联网“与其说是一个技术的创造物,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创造物。”[1](P124,126)地理意义上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地球村”这一概念正变得愈发清晰而真实。

一、网络民主的研究意义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民主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环境和条件。“如果所有公民都能顺利地拥有丰富而多元的信息环境,那么可以认为,媒体已经实现了其民主机制。”[2](P43)而“在当今社会,普遍地联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实现民主的前提之一。”[3]互联网最初就是出于军事目的被发明的,是一种“政治性”的力量。自其诞生以来就不断向政治生活渗透,不仅影响传统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过程、政府管理,也为政治概念本身带来了新的理解和诠释,为传统的政治生活增加了新的变数。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先天具有匿名性、直观性、便捷性、去中心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互联网天生具有“分权”、“平等”、“自由”这样鲜明的民主色彩。从社会生活的角度,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信息时代的“由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用户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所推动的社会变革”的“草根革命”[4](P4)。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予普通民众获得更广泛的信息资源的能力,而信息通常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掌握信息就是掌握权力,互联网不仅将权力带给普通民众,更赋予人民更好地行使权力的手段,这种赋权特征通常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引领的“草根革命”拉近了政治生活和普通人的距离,政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上层建筑,而是在家里、在办公室甚至在街头都触手可及的,民众政治参与的成本降低、热情高涨,参与过程也更加自由和平等,互联网成为公民表达意见和沟通互动的开放平台,知情权和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在网络时代充分张扬。从政府的角度,互联网在很多国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府、政党选举及民主投票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了政治运行的高效率、政治过程的公开透明。由于互联网对于民主政治如此显著的推动作用,作为信息技术发源地的欧美国家学者对网络和民主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人提出网络将改变传统的权力结构,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并使民主政治走向直接民主的复兴;中国也有学者提出互联网是“最民主的地方”。[5](P22)

二、国内外学界对网络民主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界对网络民主的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网络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的专门研究起步较早,美国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针对媒介对人类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影响的研究。麦克卢汉在1967年出版的《媒介即信息》一书中,认为媒体本身比其传播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公众获得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塑造的。麦克卢汉在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概念,认为技术就是人类身体的延伸,这一概念也启发了后来的关于技术发明对公众生活转变以及对当代政治体系的可能影响的许多研究。在70、80年代,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以及政治过程、民主制度的关系的探讨已经较为深入,如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代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贝尔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时代,电讯和电脑对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极为重要。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的政治》、《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等书中探讨了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政府应该实行何种体制及运作的原则。托夫勒指出,未来信息时代的政治将实现以下三条原则:第一,少数派权力。多数人的统治原则的合法性在信息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是少数派说了算。第二,“半直接民主”,即从代议制的主要依赖代表,逐渐转变到更多依靠人们自己,而这两者的混合就是半直接民主。第三,决策分工,即打破政府部门对政策制定的垄断,让应该决策的人来决策。他在书中所提及的“21世纪民主”中,认为受到适当教育的公民完全有能力通过使用电脑、卫星、电话、电缆和电子投票技术或其它工具来达到“直接民主”。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90年代十大新趋向》一书中,重点讨论了网络对代议制民主的影响和网络对政府的影响。他认为信息作为消费品立等可取的时代,繁琐的代议制民主已经过时,人民普遍的参与式民主变得更加重要。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政治领域的冲击促进了政治科学的新发展,网络政治学研究兴起。20世纪90年代,美国掀起了网络政治研究的高潮。维尼·拉什的《网络政治学:互联网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大卫·霍莫斯的《虚拟政治学:网络空间的认同与社群》,凯文·希尔和约翰·休斯的《网络政治学: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激进主义:人民、激情和权力》,理查德·戴维斯的《网络政治学:因特网对美国政治系统的影响》,威廉·达顿的《在线社会: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政治》。这些著作研究了网络政治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网络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参与以及国际政治的影响,对网络时代的民主政治也有所涉及。1996年劳伦斯·格罗斯曼出版了《电子共和国:信息时代重塑美国民主》一书,对电子通讯技术革命对美国传统民主理念和民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格罗斯曼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高度发达的电子通讯技术将使投票像浏览网站在线购物一样简单,他把这种情况称为“电子共和国”——由电子技术武装起来的“在线公民”将自由地行使自古代雅典民主以来最为直接的统治权力。同一年格雷姆·布朗宁出版了《电子民主: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治》,书中分析了美国的电子民主,布朗宁认为可以美国政治将被互联网改造。他认为互联网是即时性的、世界性的、可被人民利用的,每个人都能利用互联网参与到政治过程中去。他指出,以广泛互动为基础的电子民主摒弃了党派偏见,互联网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并对传统的民主政治理论提出了挑战。

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终结》,对网络政治、网络民主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他认为,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是全面而彻底的,从科研领域开始,互联网将全世界的科研机构联系在一起,为20世纪下半叶科技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商业领域,跨国企业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迅速膨胀,将触角伸进每一个大洲的每一片土地,控制了世界范围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并籍此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政府的决策倾向,由此形成了超越国家政权的巨大的权力集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政府的实际影响力和控制力越来越薄弱,取而代之的是掌握着庞大资源的跨国企业来行使对全球社会的分配权力。在社会领域,由于新闻媒体转移到互联网平台,社会进入了对信息过度消费的时代。民众每天都在接受来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的信息产品,年轻一代对于不论是信仰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的传统权威的认同感越来越淡化,人们质疑,质疑社会价值,质疑统治者的权力。随着传统社会认同体系的瓦解,国家政权对其人民的控制力也被削弱,人民对自我的掌控力得到加强。人们将来不是生活在国家中,而是生活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社会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民”

总体来看,西方学者关于网络民主研究的课题涵盖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等各个方面。政治民主如政府透明度和合法性、电子政府、电子投票、全球公民、网络行动主义、政府的信息监控、网络与公共领域的复兴、社会资本、网络与公民社会、网络社会里的言论自由等。经济民主如数字鸿沟、数字企业、信息与通讯技术发展战略、通讯基础设施的私有化和自由化、网络的互相链接、保护知识产权、开放技术资源等。社会民主如在线教育、政治连贯性和其他利益群体,等等。关于信息时代里民主的形式更是西方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网络民主是否能够取代代议制民主,实现直接民主。西方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谓泾渭分明。一派乐观的观点认为网络带来的权力的分散和公民的深度政治参与和公共协商的展开,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民众对直接民主的诉求,使得民主参与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由互联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传输渠道,公民不必事事都依靠代表替自己决策了,直接民主第一次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这些因素将带来直接民主的复兴。而另一派悲观的观点则认为,网络最终将导致日益严重的无政府主义,或者使变种的政治控制得到加强。网络民主无法取代代议制民主,只能作为一种有益但有限的补充,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代议制民主的运作方式,在现行体制内实现了部分意义上的直接民主,但不可能成为国家形态层面上的民主制度。也有一些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样本分析针对西方国家的现状提出,网络民主只是一种假象,网络只是传统媒体在技术层面上的升级换代,与传统媒体在政治运作中的宣传员的角色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也没有对实际的民主政治产生任何实质上的影响。

(二)国内学界对网络民主的研究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人网互动; 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109-0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获得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感到近年来在网络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却呈现出滞后的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边缘化,这与网络的发展趋势、人们在网络领域的思想诉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是相背离的。改变这种倾向,需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力度,其中理念创新至关重要。

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性创新理念

当前,网络在我国正进入大发展的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却表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没有随着网络影响的日益深入、网络地位的日益提升和网络空前的备受重视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成果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复化、简单化、形式化、空洞化等现象较为普遍,进而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边缘化倾向,大大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影响力。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与网络发展大趋势的背离,这应当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应对。”[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网络发展大趋势的背离及其边缘化危险,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该怎么办?它如何在人们网络实践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继续履行其学科使命?它如何秉持其诞生之初的积极入世的情怀继续观照和回应人类实践发展的最前沿?它如何借助网络大发展的东风实现学科本身的大发展?在这样的境遇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显得必要且迫切。

“创新不应只是枝节之论、细节微调,而是带有模式改变的意义,具有战略转变的性质。”[2]因为,我们面对的客观实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维的现实社会正向二维的网络/现实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形态正向信息社会形态迈进;计算机网络走出“精英领地”走进大众生活;计算机网络不仅仅是工具,它变革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不仅渗入人们的生产,而且渗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人与计算机网络联姻塑造的人类技术实践新形态,建构了网络社会和网络时代的人本身……这是空前的变革时代,这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根本转型,实现战略性创新。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创新”、“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等等有限的创新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现实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性创新。否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失去话语权甚至生存权。

当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性创新不是对以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精神的抛弃。而是一种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以学科使命为根本、以科学精神为指引的学科符合现实、服务于现实、引领现实的创新。这种创新将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大变革、大发展的背景下,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进而实现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战略性创新就必须研究现实和回应现实。我们当下的现实是什么?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尼葛洛庞蒂说:“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就是网络当下的现实,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网络的结合塑造的现实。因此,可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现实就是网络时代的人和计算机网络以及由人与计算机网络互动塑造的网络社会。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性创新,首先必须研究人和计算机网络及由二者的结合产生的技术实践形态——网络人机互动。只有深入地把握网络人机互动的基础理论,透析网络人机互动的存在方式,我们才能更为理性地把握网络社会的人、计算机网络和实践形态,从而摆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细枝末节的创新,实现其战略性创新。

二、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

人们的网络行为本质上是人类的技术实践活动,计算机网络技术贯穿于这种实践的全过程。离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不会有这种实践活动,进而也就不会有人类当下的这种技术生存方式。人网互动对技术的依赖性是客观存在的,毕竟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以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人网互动的技术依赖性特征表明,人类在网络时代的其他实践活动也必然带有技术依赖的一面,“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在现代技术的河流中尤为凸显,现代技术关涉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按照艾吕尔的看法,现代技术已经构成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背景,因此,无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研究,都必然会涉及技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必然要关注技术,树立技术实践的理念。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首先要求重新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十余年来学界观点众多,有人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发展网民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的虚拟实践活动。”[4]也有人认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仅从工具视角来分析是不够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必须反映网络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涵盖网络与人的关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等。”[5]在笔者看来,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理解,已经开始向技术聚焦,但尚未上升到技术实践的高度。在当前技术实践导演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技术实践”角度的规定。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其次要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技术的应用。不得不承认,网络社会是推崇“技术话语权”的社会,谁拥有技术谁就能够获得话语权,这已然成为一个客观的逻辑。它虽然不一定合理,但却客观存在。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接受《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48期采访时认为:互联网衍生的众多事业又多了一项,名曰“专业删帖人”,针对各网络论坛、帖吧的某类帖子,用户可以委托“专业人士”进行删除,收费标准不等。从国内外法律现状来看,目前都还缺乏对专业删除负面信息这样的监管规定,删帖人实际上用少数几个人的技术手段,取代了社会各方共同协商、共同接受的规则。互联网世界存在诸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规则的制定实施,完全取代了社会规则。或者说,以技术人员为主对规则的制定,取代了社会共同参与规则制定的可行性。以技术规则代替社会规则,意味着少数人可以用随意、不透明的方式行使权力。这种变相的“技术霸权”虽然不值得推崇,却从侧面说明了技术对于人们网络行为的重要制约作用和对网络社会的“控制”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重视技术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灵活应用。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最后要求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6]拓展技术视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其一,拓展技术视野是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所必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源自它对网络技术世界“对象性存在”的把握。只有把握住了网络技术世界的本质,揭示了其运行的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客观地反映网络技术这一对象世界,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理论。不建构完善的技术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网络技术世界,就会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网络技术世界之外,成为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进而丧失科学性。其二,拓展技术视野是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所必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建构绝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照搬和简单嫁接,它必须是建立在对网络技术世界和网络中人的现实活动深入把握和透析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形成自身的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要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为重要内容,而且要以技术视野为依据,在技术视野中完成体系建构。其三,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依托。网络技术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则必须“追逐”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而这个“追逐”技术发展步伐的过程必然要依托不断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从现实意义来看:其一,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直面科技发展大潮,积极跟进科技发展、研究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新变化、缩小与科技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网络时代开拓研究空间、取得话语权并彰显生命力所必需的。其二,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网络技术世界,针对网络技术世界的不同版图进行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探寻不同技术形态、领域、空间对人们思想行为的不同影响,进而透析问题、把握症结、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需的。其三,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视野的观照下,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服务于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致力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的建构,进而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所必需的。

三、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理念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开放是我们时代的基本精神。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性创新的宏观背景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运用开放的理念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以开放的精神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战略性创新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成绩是显著的,客观的成绩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人们所付出心血的肯定。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危机,有人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自觉深入”的阶段。但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离“自觉深入”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正遭遇瓶颈,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档次出现下降趋势、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沉寂、社区的形式化等等反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化危险。这些挑战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放的精神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客观地分析它的实际状况和现实挑战,着眼于它的未来判定其合理的价值,确立其转型的目标和方案。

其次,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流动的世界。伟大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切皆流”。在今天,“一切皆流”因数字化的力量而变得不再抽象,我们的世界已然成为可感知的信息流动的世界。网上海量信息的流动,不禁让人“望流兴叹”。正如有人感叹的那样,“写因特网发展方面的书,有点像用弓箭去射高速飞行的子弹。正当你用手指敲击键盘时,又有了新的发展。网络就如一头进化中的野兽,它以令人惊骇的步伐狂奔”。[7]也有人称网络不宜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变得太快了,没法把握。这些反映了我们理解网络、研究网络的客观难度。但这不能成为任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被边缘化的借口,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因为挑战的强大而消沉。流动的世界要求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流动的现实面前依然可以跟上流动的节奏、揭示不动的规律,从而彰显其实践价值。正如《流动的世界》指出的:“随时随地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创造,世界以我为中心,我也在改变世界。”这就反映了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心态。

再次,以开放的思维审视学科的布局和发展。如前所述,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是要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境的战略性创新,这种创新必须具备开放的思维。李长春同志在2009年12月15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但总的来讲,与互联网、手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很不适应,管理、引导、运用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顺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8]李长春同志的讲话客观指出了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和面临的创新任务。显然,现状是被动的,面对“很不适应”、“很大差距”的创新任务是艰巨的,而且面对这种状况靠局部的、细节的创新是无法改变被动局面的,因而必须用开放的思维驾驭全局的创新,实现战略性的创新。

四、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理念

人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实践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人”不仅包括个人层面的网民与非网民,而且还包括群体层面的技术专家群体、网络管理者群体和网络企业群体等;而计算机网络也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它一定程度上又是技术专家、管理者物化智力的产物,而且还是网络企业利益逻辑的“代言”;再加上网民数量的庞大和个体间的巨大差异性,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人网互动实践的复杂性。面对这种复杂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自身的力量介入其中发挥作用,是异常困难的。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寻求“外脑”、借助“外力”,建设“智库”。

按照国际通行的定义,智库又称“思想库”、“智囊团”、“外脑”、“脑库”,是一个对政治、经济、商业或军事等政策进行调差、分析、研究并提供政策建议的机构。美国前国务卿规划办公室主任查德·哈斯这样概括智库的功能:生产理念、供给人才、谋求共识、教育公众、充当政府外交的“第二渠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树立智库理念,推进其智库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其学科优势,融入到相关部门的智库建设当中。

首先,吸收技术专家、管理者、网络意见领袖、行业代表,加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10]在人网互动中充当互动主体的“人”是多样的,其中技术专家、管理者、网络意见领袖、行业代表对互动实践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他们或掌握技术权威、或掌握管理权威、或掌握话语权威、或掌握经济利益权威。基于他们身份、地位、权力、经历的特殊性,势必对人们的网络思想和行为有特殊的认识、敏锐的直觉、深刻的分析,对解读网络现象、把握网络走向、提出对策建议有独到的视角,进而能够形成对如何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网络生存和发展的特别建议。把他们吸收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中来,贡献他们的智慧,碰撞他们的思想,则势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

其次,积极探索网络智库平台的建设方式,广纳多方智慧,丰富智库资源。现实社会中的智库往往都是具体的研究单位、研究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人员配置、项目支持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网络公共资源,积极探索智库建设的新方式,即通过网络建设“网络智库”平台。“网络智库”平台旨在广泛吸收来自社会各界、各网民个体的意见建议,以丰富智库的智力资源,同时有效降低智库建设的成本。“网络智库”平台的建设中应注意吸纳对象的广泛性、意见建议征求的开放性、对意见建议回复的及时性和对贡献智慧者感激的真诚性等。

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应主动出击,积极充当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行业的智库。网络技术开发、政府管理、行业运作等网络实体也需要有智库的支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紧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实际,以网民为直接对象,在研究网民的网络思想行为及其引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一批专家学者。他们可以为技术开发、网络管理和行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因而可以参与到技术开发、管理和行业部门的智库建设之中。这既有利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技术专家、管理者、行业代表的沟通,增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对话,使沟通双方都获益。同时,能够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和生存平台,借助技术开发平台、管理平台、行业平台的支持来进一步发展自身。

参考文献

[1] 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92-98.

[2] 刘建军.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成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1.

[3][7] 谢玉进.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J].学习论坛,2009(4):48-51.

[4] 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66-69.

[5] 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43.

[6] 参见“网络义工”vs“专业删帖人”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60.

[8] 常晋芳著.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10.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光纤,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对策,应用

 

光纤通信最大的技术优点是信息容量大;且光纤的损耗低、传输距离长;光纤通信不易被电磁干扰,对信息的保密性能好;可以有效节约有色金属;光缆尺寸小,便于安装和运输。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现代通信技术的重点。

1光纤通信的特点

1.1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在光纤技术中,光纤可以容纳50000GHz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容许频带(带宽)是由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决定的。例如,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一般是使用密集波分复用等一些复杂的技术,以便解决通信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的问题,保证光纤宽带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率已经得到了2.5Gbps到10Gbps。

1.2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石英,其绝缘性好,抗腐蚀能力强。论文格式,发展趋势。因此,光纤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且不受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等电磁影响,也不会被人为释放的电磁所干扰,这就是石英这种通信材料的最大优势。论文格式,发展趋势。除以上有点之外,光纤体积小、质量轻,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便于安装;光纤的制作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光纤的温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论文格式,发展趋势。由于光纤通信的优点很多,使其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宽。

2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光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电力通信网、电信干线传输网等方面更是发展迅速,促使光纤生产量不断增加。现代信息网络通信系统不断扩展和增加,导致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以及设备的故障判定和排除就显得更加困难和繁杂。此时,我们采用SDH+光纤或ATM+光纤组成宽带数字传输系统,这种传输系统可以保证环网传输的稳定性,链路传输系统或者组成各种形式的复合网络,也能满足各种信息传输的需要。针对电视节目的传输,我们同事是采用的宽带传输系统进行传输,将主站到地方站的所有数字信息设置成广播的方式,让同样的电视节目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下载,也能利用网络管理平台的控制,以便不同的站点可以下载不同的节目。目前,有线电视已经在全国普及,在有线电视的网络支持下,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就更容易实现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完全废除现有的有线电视网,而是科学的利用它,满足人们的需要,将光纤通信技术融入到千万家,方便人们的生活。

3现代通信系统的光纤技术

3.1单纤双向传输技术

单纤双向传输技术是针对双纤双向传输而言的,双纤传输时,其信号可以在两根不同的光纤中传输,而单纤传输时,信号在调频过后可在不同的波段后,在同一根光纤里传输。现代光纤的传输容量不断增大,从理论上说,光纤传输的容量是无限的,只是受到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传输容量大大降低,远不及预期的效果。目前,光纤通信传送网都是通过双纤双向传输的,如果利用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就能有效的节省一半的光纤资源,而对于现代庞大的光纤网络传输系统中,可节省的光纤资源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

研发出成熟的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对网络通信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主要用在光纤末端接入设备:PON无源光网络、单纤光收发器等设备,骨干传送网上还没有使用到这种技术。可见,这也是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3.2光纤到户(FTTH)接入技术

高速数据通信和高质量视频通信等媒体业务的发展和拓展,对现代宽带综合业务网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今,核心网便成为了以光纤线路为基础的高速信道,国际权威专家认为,宽带综合信息接入网是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指出,这是信息通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论文格式,发展趋势。虽然ADSL技术为现代通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未来将要发展的通信业务,如:网上教育,网上办公,会议电视,网上游戏等双向业务和HDTV高清数字电视,尤其是HDTV,现阶段的传输率仅为19.2Mbps,用H.264压缩技术可以压缩到5-6Mbps。论文格式,发展趋势。

在实践中,QOS有所保证的ADSL的最高传输速率是2Mbps,但仍然难以传输HDTV高清数字电视。论文格式,发展趋势。而使用铜线接入的ADSL的方式已经无法再满足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新技术探究

4.1光网络的智能化

光网络智能化是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光通信技术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以传输为主线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网络技术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进步,现代光网络中还加入了自动发现能力、连接控制技术和更完善的保护恢复功能,促使光网络的智能化发展,其中,ASON就是典型的例子。

4.2全光网络

未来的通信网络是属于全光网络的世界,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光纤技术的最理想发展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可以实现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光纤通信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经成为光纤网络发展的最终极目标。

4.3光器件的集成化

光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其集成化。想要实现全光通信网络,器件的集成是重点,也是核心,光子集成芯片的制造需要将将激光器、检测器、调制器和其他器件都集成到芯片中,这些集成需要在不同材料多个薄膜介质层上不停的沉积,主要材料有砷化铟镓、磷化铟等。虽然这是一种复杂的技术,但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1M-6M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变得不足,因此,只通过增加设备来提高速度扩大带宽已经不现实了,可见,光器件的集成是必须的,也是保证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

5结语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形成,而社会的信息化又进一步加速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容量、高速率是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重要特征,新型光通信技术也正是为了解决现代光纤技术中的问题而诞生的,这必将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取的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裘庆生.浅析我国光纤通信发展现状及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12).

[2]刘海军.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9,(31).

[3]白建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

[4]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2006,(8).

[5]赵兴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J].电力系统通信,2005,(11).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网络文化 后现代性 狂欢 仿像

21世纪是一个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世纪,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正在勃然兴起。它为人类提供了新世界文化生活空间,建构起新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因而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景观。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定义

如何定义网络文化?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它并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如果你感觉到了以某种方式生活的话,这里面就有了文化,当你的吃、住、行、交友日常活动按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自然就形成了网络生存方式,也就是网络文化”。盯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松散的、准合法的、选择性的、对立的亚文化复合体,它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领域,如视觉技术、边缘科学、先锋艺术、大众文化等等。”狮综合各家之言,我认为网络文化可以这样来理解:网络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文化形式,它不仅对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行了反思,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性,而且还正在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体系。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平民化。在网络中,所有信息都以“比特”的形式传播,人们在网络中的存在也被虚拟化为一个个“符号”。如卡西尔所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网络的现实是,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且他自身也变成了相应的符号。”因此,这也完全消除了现实社会中身份的差别和地位等级的悬殊,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种种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创造了一个非等级化的平等的公共领域。

(2)开放性。网络文化的传播是依靠虚拟技术,以数字编码、存贮和传播的方式实现的,它具有高度的灵活、快捷的特性。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文化产品的传播具有了高效方便和极易普及的特性。有人把网络文化称之为“快餐文化”,例如:一种文化现象、一个观点和一件大家感兴趣的事件,通过网络在一瞬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的这种灵活、快捷的技术支持,使得网络文化具有了极大的开放性。

(3)共享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任何一种产品对于每一位网络行者来说都是可以尽情享用的,它没有供应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读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起翻阅同一本书的同一页。如果你喜欢,你还可以在论坛、聊天室、博客中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进行讨论。共享和互动是互联网的特色,因此互联网具有了无限的魅力和生机。

4.多元化。“虚拟文化是文化的多维选择的展示,其中既有变成了现实文化的可能性的选择,也有尚未变成现实文化的不可能的选择。虚拟世界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都融合在互联网上,这就导致了虚拟文化的丰富多彩”抛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网络行者们,借助于虚拟技术在网络中找到了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里,避免雷同、张扬个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早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样一个“蛙噪时代”,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二、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意蕴

1.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之一——狂欢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与上世纪6O年代米哈伊尔·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文化有许多奇妙的契合之处。“对话”、“众声喧哗”、“狂欢”、“未完成性”等巴赫金的理论术语极具后现代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正是网络文化的。

(1)狂欢文化的全民性、参与性。狂欢节是民间性的活动,“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这一特色也同样适合互联网。如前面所述,网络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平民文化,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设施,你就可以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网络行者都可以通过在论坛中发帖和回帖,实现交流、沟通、表达和宣泄的目的。

(2)狂欢文化中的个体是平等的,权威性被消解。在狂欢节中,那些曾经决定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秩序、法令和限制统统失去了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平民贵族之分。在网络中,每个主体之间也是平等的,处于边缘和弱势群体的人同样有说话的权利。正如《虚拟认识论》一书所写:“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它的无中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削弱了传统社会的文化和信息垄断的局面,行政官员、精英人物都将与平民百姓在信息传播和接受加工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3)狂欢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多元的、自由的。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是诙谐和笑,“她是狂欢的,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狂欢文化这种诙谐和笑与网络文化的潜意识是一致的,没有禁忌、没有限制、随心所欲,这正是网络行者们想要达到的境界,而这种追求也必然决定了网络文化形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自由化的后现代特性。网络上流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等文学作品都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色。如迈克尔海姆所说:“未来的网络空间可能不单单复制出传统信息的更有效的翻版。新的信息网络类似于现代的超级大都市……混乱的打斗和暗藏的小路到处都是,没有任何明显的中心。”

从网络文化与狂欢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出,网络是滋生后现念的绝佳场所,它使人们可以自由地徜徉其间,多元、反传统、开放和自由的后现代特性在网络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之二——仿像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网络学术出版 Web3.0 全球化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传统学术出版模式的变革。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是传统学术出版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学术出版形态,它在继承和保持传统学术出版功能的同时,通过信息化和互联网络的方式赋予学术出版以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自由度,影响和改变着学术研究者们的思维和科研工作的方式、方法。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发展与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阶段与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分为前互联网时代、Web1.0环境(任何人可以交换)、Web2.0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参与)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等三个阶段,而未来,将是Web3.0的时代,网络学术出版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出版理念的不断更新。 

1 前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时期 

互联网络起源于1969年,美国西海岸四所大学和研究所将主电脑以50KBPS的线路连接起来,架设一个小型的通讯网络,称之为ARPANET。到1974年,ARPANET已是拥有100个结点的网络。“在严格的互联网络技术出现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少数领域纸质载体的地位开始下降便直接导致了‘无纸社会’和‘图书馆消亡论’的产生和迅速蔓延。1963年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情报检索;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化学文摘社采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化学文摘》磁带版。这给图书情报界、学术信息出版带来了巨大影响。”[1] 

20世纪70年代,F.W.兰开斯特等图书情报学家注意到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会对传统的信息出版产生影响,学术出版系统将在未来出现重大的改变。F.W.兰开斯特在《通向无纸情报系统》中预见全新的非纸质信息出版方式产生,认为电子媒体将成为未来学术社会中学术信息出版的主流媒体。但当时计算机很昂贵,互联网络技术并不成熟,人们对这种预言持怀疑态度。 

2 Web1.0环境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时期 

20世纪90年代,真正为人们所熟悉的互联网络WWW(World Wide Web),即Web页开始出现。Web页以超文本方式提供多媒体的信息服务,加上基于Web页的浏览器的开发,引起互联网应用的革命。这一时期后来被称为Web1.0阶段(任何人可以交换)。在Web1.0环境下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中,学术信息资源空前丰富,海量存储、传播及时、检索方便、交互性强,所以纸质文献逐渐转向互联网络文献。 

Web改变了互联网络的命运,使它成为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互联网络,也带来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学术刊物纷纷“触网”。如,美国化学会刊物《化学文摘》、美国数学会刊物《数学评论》等,都建立印刷版、光盘版和互联网络版的产品线[2]。一些大型商业出版社开始组建自己的数字化出版互联网络平台;许多机构利用数字化的特性,发掘文献期刊的更多潜力。如,美国的JSTOR是一个对过期期刊进行数字化的项目,该项目建立了核心学术型过期期刊的数字化存档,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优势,实现科学文献的再次、多次出版。这一时期,各学术管理机构也纷纷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站,定期动态可以公开的学术信息,提供非正式出版物的学术资源,并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学术出版的服务功能,促进学术信息资源的共享。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互联网络服务广泛被个人使用于学术交流,互联网络交流社区的初级形式——互联网络论坛成为青年学者交互式学术讨论的园地。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8

论文摘 要:如果忽视对中国当代思想文化裂变的思考,而套用西方电子传媒学理论研究成果解释中国当代网络文学,却仅仅关注网络文学与电子传媒技术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不从全球化文化传播语境下探讨中国文学生存发展的现实理路,只从传媒技术上分析网络文学,就无法找到有效的理论批评话语空间。由此,网络文学理论建设需要考虑中国当前文化观念的激烈冲突和全球化文化背景。

目前,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明显滞后于创作。建立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体系必须深刻认识网络文学产生的历史意义。要认识到网络文学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创新精神成为最基本的诉求,要看到网络文学的广阔视野和草根性对文学发展走向的影响,看到作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和撞击的价值,看到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如此大规模的大众阅读。套用西方电子传媒学理论研究成果解释中国当代网络文学,不从全球化文化传播语境下探讨中国文学生存发展的现实理路,仅仅从传媒技术上分析网络文学,就无法找到有效的理论批评话语空间。①

一 网络技术术语与网络文学批评话语不应混用

过于重视传播技术对网络文学形成的影响,体现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门术语直接运用于网络文学批评上,如大量以“比特”、“数字”等科技术语指涉网络文学,把超链接、多媒体的综合艺术的媒体实验性特征和学科综合发展的趋向,当成以人文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学发展方向。

我们知道“比特”是英文bit一词的英译,指的是计算机二进制数的位,由一连串的0和1组成,计算机以此完成信息转换和处理。它是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并不直观呈现给用户,也不给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做出信息转换的提示。

从传播技术角度看,“比特”是信息世界构成的基本单位,它的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换成为声音,既然“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internet不是媒介,将其视为媒介是对其某个技术特点的放大”②,那么作为技术深层的计算机语言“比特”,是机器的功能显示,是科技发展在信息处理上获得的成就。如果把它视为媒介就把信息转换功能放大为信息传播功能,从根本上忽视信息传播过程中人文主义参与的创造性。认为“比特是计算机操作的媒介,网络文学写作要使用比特,就如同传统写作要使用文字一样”③,把“比特”等同于文字,把计算机的“计算”方式等同于记录思想情感的语言工具,大大降低了传统文学纸质写作的人文属性和主体的能动性。传统写作文字的使用,是作家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时,最为具体、最为直观的艺术才华的发挥和展示。“比特”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不是计算机操作的媒介;“比特”把一切信息转换成“比特”进行技术处理,因此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被称为“数字化技术”,互联网被称为“数字媒体”。

“诗与数学的统一”④概括了计算机“计算”的神奇功能,反映了科技进步与人文学科的综合发展成为未来社会进步的方向。“诗与数学的统一”创造出了精彩的信息载体,包括文字、声音、影像等,组合出任何我们能想象到的图形、画面和文字组合。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正如历史上的科技发展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民间化、传播民间化的发展路径,实现科技服务人类的最终目的。显然,使“诗与数学”统一起来的力量是科技理念,对网络文学主体来说,仍然是以文字作为思想的载体,把网络作为传播的途径,实现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数字”和“比特”是技术因子,看不见的电子微粒,并不构成信息本身,更不可能构成网络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的理论要素。

视“比特”为文学媒介,是网络文学研究初期把计算机强大功能下的创作软件、超文本链接、多媒体技术生成的综合艺术产品,当成“真正的网络文学”。这种初期的“网络文学”范畴指涉,重视技术本身的革命性和改变事物物质外观的神奇力量,忽略了传播本身所赋予人类文化结构的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和互动性,因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的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⑤。文学是文化飞翔的翅膀,网络文学传播无疑又给文学发展创造了一座划时代的历史丰碑;同时,文学活动是信息传播链条中促进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但并非传播中的文化信息都是文学。

从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实际看,网络原创作品是传统文学发展演变的逻辑转型,携带着人类文化演进的时代特征,成为网络作者、读者和研究者默认的网络文学范畴和形态。从艺术媒介演变历史看,多媒体发展的是人类耳、目、口、触等多种感官的功能,开发这些感官接受这些意义符号信息的潜力,是人类感官肢体的“延伸”。多媒体艺术所显示出的炫目的视听效果,在文字解说之外能自成一条通往艺术之宫的路径,语言文字本身为其审美内涵做阐释服务,处在整个多媒体艺术的次要地位。视听本身趋向较为直接的感官刺激,意义指向不在于符号编码解码过程中丰沛的情感和审美生成,不能使接受达到沉思默想后的深度体验,根据人类生理机能和接受心理所受的先天局限,人类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对各种感官接受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因此,多媒体重视视听本身表达的即时性造型效果、语言文字的想象和表意魅力被消散在一个狭小的声色形象的间隙内,多媒体需要形象艺术的理论话语去透视,而网络文学的理论表述不能在造型技术中介的纯客观视域开拓话语空间,因为语言文字仍然是网络文学的栖息之地,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倚重文字阅读展示的语言魅力和思维魅力。

二 网络文学理论建设面临的文化冲突

创新适应于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将会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当前文学价值认同的断裂集中体现在文学批评界对网络文学作者及其作品的关注还不够。当代文坛活跃的文学批评家基本上是60、70年代出生的,而网络文学的作者大多是70后、80后,他们的作品基本没有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在目前的评审体制下,网络上发表文学批评不能获得稿酬,专家学者在网上发表文章也不算是正式发表的科研成果,是不能被量化的。因而对于众多的批评家来说,网上出现的他们的文章一般都是被转贴上去的,是传统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再次上网。⑥于是,一方面批评家的知识储备和时代制约的文化观念落后于现实生活,旧有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既没有对这些异军突起的文学队伍预设话语空间,也不看好他们借助网络迅速走红的文学态势。另一方面由于纸质出版的文学批评文章才能纳入主流评价体制,流行在网络上的大众化的网络文学批评就显得人微言轻。

如何不仅仅从传媒技术上分析网络文学,而是从中国当代思想、文化裂变做出深入思考,从而在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体系中建构起成熟的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体系,不能回避对两个问题的考察:一是中国内部现实文化冲突,二是全球化的世界语境。

目前,经济上我们寻找发展的战略,文化上寻找补偏救弊的传统资源。在一个日益加快的全球化民主文化氛围下,在一个以商品经济规律规约伦理道德行为的今天,仍然高举“弟子规”类的旗帜,把先人标举的理想国旗帜拿来当做推卸责任、蒙骗“老者”“幼者”的工具,直接强化了我们的文化等级观念,使得文学的雅俗观念仍然背离文学创作实际,从而产生鄙薄网络文学的倾向,视网络玄幻小说为“装神弄鬼”,视金庸小说为“鸦片毒品”等等。

“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历史的深刻记忆,积淀为文学观照国运兴衰的铁肩道义,而在此话语之下赋予艺术的审美价值才算文学的正统,才算是纯的、高雅的文学。上百年的民族屈辱在集体意识中熔铸为“启蒙与救亡”的文化思潮和文学观念,这是中国文学光辉璀璨的民族品格和优秀传统,中国文人没有理由拒绝这种文化基因。自身因袭的封建思想、新中国前行途中的坎坷曲折,给中国文人造成的身心磨难久久不能平复,构成文学叙事的主流。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生存空间的拓展,“一体化”、“全球化”势在必行的文化趋势,又把这一切逐渐推向现实紧迫思考的边缘。上个世纪末以来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并与70后、80后人一起成长,网络文学的发展自然进入他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领域。他们的成长经验与时代环境赋予的一些特征、青春所具有的叛逆冲动、没有历史羁绊的思维和行为等等,呈现在老一辈人面前就是反常识、反经验、反规则,并且在虚拟的消费文化背景和趋利趋新潮流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刺眼和易遭厌恶。然而,80后作家的青春是“在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度过的,他们经历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和最活跃的时期。……他们的作品虽然还留有青少年的稚嫩,但其实已经有了一种新的世界和人类的意识,也表现出注重个体生命的意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等新的主题”⑦。

转贴于

排斥网络文学的文化心理,多出于80后和网络语境的双重阻隔,网络文学的自由化无序写作状态,以及网上个体全面真实的展现和网下生活现实局限下的选择性暴露造成的强烈反差,使网络写作带上虚幻的色彩,并且,基本没有责任担当的网络叙事给人一种虚假的叙事表象,然而,套用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三节)里的一句台词:“虚幻的应是人性而非网络。”

这是网络文学理论体系建构所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文化冲突。由此,我们只有借助网络提供的强大检索、评选功能,加强对网络作家和作品的解读,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获得艺术感知和美学思考,才能奠定理论话语的基石,从而获得网络文学理论创新的契机。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理论建设

网络应用是人类社会转型的显着特征。人类生活与网络结缘不是民族性、地域性问题,也不是文化体制、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整个人类全球化发展的有力手段。文学活动与网络结缘是文学发展演变的世界性趋势,网络在中国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显着标识。

2008年以来,网络小说的读者每天以2万人的速度增长,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旗下的3个文学网站每日平均页面浏览量接近4亿人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统计,而是说明了网络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发展趋势,纳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倾向之中。我们可以检索国外许多着名英文网站,文学作品与研究着作几乎应有尽有;凡是着名作家,几乎都有其研究性的网站,内容丰富生动,很多是免费开放。不论中外,原创性的网站上发表原创性的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成为一种常态的文学活动标识。并且,网络写作首先是从外国传来,许多作品首先是在网络上发表,许多有名的作家首先也是网络。最新外国文学作品,首先是以网络写作方式发表,我们也是通过网络才能最先了解与阅读。人文学科未来发展路径,以及文学观念转变后的理论重建语境,都不能不考虑网络时代的话语系统,都不能不具有全球化意识和世界文化意识。

我们可以从网络玄幻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穿越小说、科幻小说等等小说类型化的出现,隐隐看到与西方类型化影视剧的遥相呼应。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看,类型化的网络小说提供的素材类型和阅读群体是其巨大的开发资源。网络使文学创作与生活同步变成了可能,网络文学也强化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广度和力度。

弥合文学理论之于网络文学批评的失语和价值体系的断裂,离不开把全球化对未来文化建设的影响和赋予网络文学世界性文化品位的现实。文化传播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网络文化传播是一种全球传播,是一种国际化的现象,需要全球性的思维,需要开放的理念。全球化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交往的世界化。全球化瓦解了文化传播的边界和防护系统,为文化的交流与融会提供了条件,从而也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地图。从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语境看,“任何文化都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可能是封闭的。我们并不需要以一种新的文化中心论去取代旧的文化中心论,中国需要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本土文化、一种世界主义的胸怀、一种鼓励多元文化的战略。我们应该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认真处理好‘现代对传统的超越性复归’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两者之间的关系”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未来更为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和文化主权争夺中,张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超越性品格。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话语秉承这种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下的先锋意识,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理论自身觉醒的需要。

网络文学是新生事物,是文学的方向,它需要悉心关照,需要理论引导,需要赞赏也需要批评。阐发其对未来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不失为传统的原则。这不是中庸之道的批评方法,受制约我们文化思考的现实焦虑所驱使:人类文明出现了严重的悖论,全球化的错位、文化内外的冲突和人类的生存危机感一并呈现在人们面前。而网络文学的一些表达是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比如,一些网络文学表达的对人类生存命运的关怀和个体生命的体验,其中一些玄幻小说表达的虚幻和虚假的表象,同样是日益复杂多元化生活状态和多面化人性的展示,甚至有些网络小说触及到了当前人类生存必须共同面对的命题,比如2001年影响较大的《灰锡时代》,讲述一个发生在30世纪的故事,其超拔飞扬的想象力和戏谑幽默的语言风格,被读者誉为“王小波再现”。其关注人类生存的大视野和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等等,都应该进入我们的阅读和审美经验范围之内,成为我们理论抽象依据的感知经验。

人类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互动生成趋势也迫使我们对网络文学表达的文化理念进行认真思考和理论概括,并将网络文学的研究纳入传播学、文化学甚至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以开拓文学研究的理论空间和人文视野,并以宽广的理论情怀来构建我们相对客观的、能与现实有效对话的话语体系。

目前,对于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空间的开拓与网络所创建的公共文化空间的关系,研究界已经普遍认识到:网络促进了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界限的消解,文艺学正在进行着一场传播学的转向,文学的期待视野、文本结构、文学传播都发生巨大变迁;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球视野的公共空间;网络给予人的自由与平等,实质就是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民主化的集中表现,如果没有网络的参与,中国民主的进程不会有这么快的进步;在网络世界我们必须建构一个世界公民意识,具备这种世界意识才能把中华民族自由的美的东西传递给世界,实现我们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使命。⑨

注释:

①马季:《网络文学:直逼文学价值认同断裂的现实》,《南方文坛》2010年第4期。

②⑤⑧庄晓东主编:《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③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④黄鸣奋:《数码艺术50年:理念、技术与创新》,《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⑥周志雄:《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⑦张颐武:《当下文学的转变与精神发展》,《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8期。

现代网络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专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在专科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公共课程之一。对于此类公共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专科学校,从生源到教学资源都和本科院校不一样。

(一)课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在专科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需要和本科院校是一样的,但由于专科学校自身学制的原因,对于计算机这类公共课程给予的教学时间是不够的,远远不能和本科院校相比较。所以,在短时间内想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效,没有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够的。

(二)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教学。专科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践操作人才,因此,教学中注重课程的实践操作教学。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其独特性。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兴趣在较少的课时数情况下学好这门课程,值得深究。

(三)学生基础差异大。专科学校的生源来自多种途径,有一专、二专、高职、三校生等各种来源。多种生源造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有的学生对计算机还一知半解。如何平衡教学,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是关键。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够。专科学校的学生一般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为专科学生面临择业的压力,注重学习的实践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通常称之为电化教育。在当时的电化教育活动中,使用幻灯片、电影等新媒体,比传统的原始印刷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式和模式已属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当然,这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只能算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雏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开端。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伴随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类教育教学中的一种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应用和教学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基础理论与实践。

教育专家和学者对现代教育技术有多种解释和说法。但不论何解释和定义,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强调现代的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忽视传统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说现代新媒体技术是建立在传统媒体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成效。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专科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专科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面来讨论。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多媒体技术即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以计算机技术融合一起的新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为主要应用手段称之为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以多媒体技术配合计算机系统建立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形象、生动国、直观、具体等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用多种形式给学生直观展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视、想等感受刺激。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非常感兴趣。具体来讲,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运用多媒体硬件来支撑教学过程,同时,还有最关键的问题是软件的支持。通常,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都要用到多媒体课件,用多媒体课件部分地代替传统黑板加粉笔方式无法表现的内容。

(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近30年的事情。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网络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工具。同时,网络也是教学中的好帮手。将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能够将教学的时间、空间进行延伸。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资源共享。网络的这一特性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网络,教师可以查阅最新的课程改革动态,可以和其他名师进行教学探讨和分析,能够进行课程的研究。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习最新的课程新知识。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和因特网。多数学校建立了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系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实时进行学习的讨论、沟通;教师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进行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的学习的演示,教学作业的布置。还在部分学校利用因特网建设了远程教学系统,特别适用于成教类学生的学习。学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因特网登录学校的校园网站,在专门开辟的学习网站上学习课程。

(三)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即是区别于传统的纸质等载体,有光盘、U盘等形式。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针对相应的教材,都制作有相应的数字光盘,即将教学重要内容、教学难点、教学多媒体课件、作业、教学案例等容纳在数字光盘里。学生通过数字光盘和计算机进行课程的辅助学习。这是正常教学课余的有益补充。数字化技术具有容量大、内容翔实、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有些学校更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制作成视频,压缩在光盘上。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起到了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是融合在一起,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还会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雷飞.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忧虑[J].成人教育,2005(03).

[2]杨维东,王辉.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3]李卫江.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