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人生格言集锦9篇

时间:2023-01-03 23:09:02

教师人生格言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1

1、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2、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3、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4、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

5、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6、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7、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8、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9、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10、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11、“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1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13、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14、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5、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6、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17、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18、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19、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

20、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站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2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谈十年书。

22、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3、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就是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

24、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25、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26、我愿做人梯让年秦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27、师德最朴素的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2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30、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3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32、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3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34、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35、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36、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37、教师就是要敬业爱生。

3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9、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40、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41、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2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年轻的时候受的教育是:要实现理想,必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结合本中学的办学思想,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

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

(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这样的教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

(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

首先是教师要真诚。

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其次是教师的人格要合格。

教师的职责是育人,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学生接受能力有强弱、学习进步有快慢,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因人而异、分类推进、互帮互学。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素质和良知影响学生,关心学生。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第三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怒,他就对你怒;你对他冷淡,他就对你冷淡。有所不同的是:你若对他微笑,他可能对你大笑;你对他冷嘲,他可能对你抵触。而后,你再对他笑,他也有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2)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

(3)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第四教师要全面发展。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4

关键词:新型教师;语言风格;学识魅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50-01

做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举止文明,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高超的教育智慧。师者能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谈古论今、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让听者为之钦佩折服的教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内在深厚功力累积的体现。从事教师工作多年,我深刻的体会出要想成为言之有物的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生一杯水、要有长流水

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知识快速更新,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材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换代,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融入课堂,这都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的理念,教学手段,使自己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备课,上课,还要会听课。教师在听课前,要留心观察被听课者的课前准备工作。这里面往往蕴含着授课者的独特心思。在听课过程中,边观察思考边找出差距。这是尽快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要树立终身学习观,才能具备源源不断的“长流水”。

二、要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来感染学生

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就如同艺术创作需要用心追求独特的风格。实际上,在教学实际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个人风格。有的教师语言犀利,有的教师长篇大论,有的教师幽默风趣,语言风格的形成和个人追求、职业素养、品质个性、工作态度有关。

教学语言的风格,主要通过能够影响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的教学态度、课堂控制、教学场景等表现出来,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特点的综合表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发着学生的共鸣。对学生心理、行为、思维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语言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重要标志,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不管教师自己形成什么样的风格,是为了促进的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长的更好,进步的更快。

三、要成为有思想的老师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位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见解、不拾人牙慧的人。有思想的老师能清醒地认识到:方法重要,方法背后的思想更重要。所以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都经过精心设计。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避免填鸭式的机械重复,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扎实、丰富、高效。

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只有用思想教学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总之,我们无论是转变思想观念,还是加强业务学习,其目的是为了思想的创造,思想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背起思想的行囊,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魅力

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富有激情的语言更能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学生的热情,对专业的理解,对工作的专注都溶入到了课堂的语言中,那么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着热情和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教师的语言技巧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艺术 教学风格 培养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越往前去,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这表明,科学艺术作为认识世界的学问,其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同样如此,不仅要钻研教学理论,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同时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艺术的手法揭示、探索教学活动的奥秘,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修养

1.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教学是一门科学,这是在中外教育史上,人们很早就取得的共识。在漫长的人类教育活动中,人们就几乎没有间断过对其规律的探索与揭示,直到1657年,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伦》的发表,说明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已有相对系统、完整科学的认识,夸美纽斯以“感觉伦”为基础,提出感知、理解、记忆、判断教学阶段理论,试图把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上。在此后,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普遍认为,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致力于教学科学化的研究,他们把教学视理性活动,强调要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和从事教学,使教学变成客观的、精确的、可以预测的活动,把教学建立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学习科学。但是,以往的教育家从来没有忽视“教学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伦》中开篇就明确宣称,自己的著作所阐明的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的艺术。又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扰,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使教员与学生全部得到最大的快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乌申斯基则认为,教育学中的艺术性胜于科学性,他曾明确指出:“任何一方力求满足高度的道德要求和人的一般精神需要的实践活动,就已经是艺术了,因为它力求满足人类最伟大的要求—人的本性的完善,这不是画布和大理石表现得完美,而是人的本性本身—他的精神和肉体趋于完美,这种艺术永远是先行的。教学包括感情和人的价值,感情是不能被系统地评价和运用的,人的价值也远远超出科学的范畴,所以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教学艺术中的语言培养

千百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不管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教学,其教学工具都是以教师的语言为主的,离开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也就无法进行了。有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书本上的文字语言是无声的,尽管它不受时空限制,能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学生通过阅读也能获得知识。但书本语言比不上教师富有情感,而又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因为教师这种有声语言可以给学生以由声音、色彩、形象、动作等融为一体所形成的丰富美感。这种丰富的美感对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巩固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如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想把课讲的好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学习语言、使用语言上下功夫。教师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丰富自己的词汇。因为词汇是语言的物质材料,美妙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通过丰富的词汇才能表达出来。没有丰富的词汇,不可能有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词汇贫乏,讲起课来语言就会苍白无力,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苦练语言基本功。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语言材料,经过精选、提炼组成合理结构,反复默诵,使之口语化。这时才能形成熟练的教学语言。口头语言的表达是教学语言艺术的具体体现。语言技巧是语言艺术水平的体现。尤其是语言修辞要讲究,有人说,不用修辞的说教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传教士,运用修辞的说教就是一个绘声绘色的演员。使语言顿生光彩,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二、高校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

教学艺术发展的高级阶段,形成教学风格。关于什么是教学风格说法各异。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他是教学艺术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化,是教学艺术要求与教师的个性有机结合并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晶。

1.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过程体现出个人特点的风度与格调。或者是教师的教学个性与特色。教学风格可以体现教学观点、技巧和作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有着共同的形成基础——都是教师知识思想和智慧的结晶的综合表现。教学风格更具个性化。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善“导”、“评”、“点”、“精”、“情”、“趣”,正是如此才形成千姿百态、互不雷同的教学风格,著名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教学风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不同风格的老师,会培养不同的学生。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表现在对教学艺术主动的追求与探索的精神和行为。没有追求与探索,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教学风格。在追求与探索中,教师清醒的自我意识与顽强的教育科研精神是两个重要的途径。清醒的自我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实事求是地评估,要不断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不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顽强的教育科研精神,要求教师勇于进行教改实验,及时地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并上升为理论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2.高校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非常复杂,但决不是神秘的,是可以探讨的。有学者认为,构成教学风格的因素大致有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以上因素为心理基础)和教师在教学上的主观追求等内在因素。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学校教与学的环境、学校课程结构和体系、教材、教学对象等。所以教学风格的形成是内外因素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发展的结果。外因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条件,内因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根据。在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形成教学风格最为活跃的积极因素,它带动和影响着形成教学风格的诸多因素,推动和促进教师积极能动地改造教学环境与条件,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所以高校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是:首先是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风格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风格是“特殊的人格”。研究风格必须研究人格、完善人格;形成风格的过程是塑造人格的过程,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去努力提炼和形成风格。高校教师的人格具体反映在教师的思想、道德、智慧、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塑造和完善人格要去改善这个“有组织的聚合体”。教师人格的核心是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教师人格的完善,应筑起一块精神高地,头上应高悬灿烂的星空,心中永驻道德律令。这样,人格的完善和崇高,展现在外的则是教学风格的审美风貌。其次,要形成自己正确而坚定的教育主张。教学风格的独特性首要的是教育主张的独到。教育主张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是教育见解和观点的提炼,是在理论指导下,在实践和研究中逐步形成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理想、价值、立场、方法等的“合金”。教学风格必须用教育主张来支撑,不同的教学风格是不同教育主张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验的结果。再次,追求和形成教学风格要善于分析自己、总结自己、提升自己。要分析自己的气质类型,应当承认气质类型对风格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分析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特点,以此探索教学风格的特点,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点,坚持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扬自己所长,并加以概括和提炼。要努力读书,改善自己的心智,心智在读书中改善,风格在丰盈的心智中孕育。要坚持研究,做研究型教师。善于发现教学改革的问题,又善于把问题梳理成有价值的课题,边研究边行动,边研究边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边研究边发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风格倾向。只要坚持,教学风格定会在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2,(04).

[2]刘绍勤.论教学风格的形成[J].中国高教研究,2001,(02).

[3]汪远祥.教学风格在教学中的意义[J].呼兰师专学报,2002,(04).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6

大凡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的雍容富丽,程砚秋的深沉委 婉,荀慧生的俏丽清新,尚小云的刚劲洒脱,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风韵。教学亦是如此。一名优秀教师也应有 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对教学风格类型的把握,能使我们全面地认识教学艺术的 本质与规律,从而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语文教学风格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

典雅型。这种风格以庄重典雅,严谨不苟,蕴含深远为特点。这一风格类型的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 、难点,教学娴熟;善于引导学生反复琢磨、体会;精讲多练,讲课严谨,有根有据;对学生态度严肃、和蔼 ;教学语言质朴;教学风度沉着从容。

情感型。这种风格以情真意切,联想广阔,引发共鸣为特点。这一风格类型的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 因素、形象因素,设置与教材相应的情景,指导学生乐学,教学语言富有形象性、鼓动性和感染力。语言音色 优美、和谐,声情并茂,课堂气氛热烈;对学生态度热情、真挚;教师性格开朗,风度潇洒。

理智型(也叫思维型)。这种风格以思维缜密,结构严谨,精思巧授为特点。这一风格类型的教师善于挖 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在讲解分析中归纳出知识要点;概括推理,讲究方法,思维的逻辑性强,重视教学的技 能练习和能力训练;教学语言规范,层次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学生态度平易可亲,能机敏地解答学生 的疑难;教师风度庄重沉稳。

导学型。这种风格以善导勤诱,举一反三,点拨开窍为特点。这一风格类型的教师擅长灵活地处理教材, 从学生实际出发,切中时机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点拨学生的“悱”、“愤”之处;能循循善诱,启 迪思维;尊重学生的意见,促进学生发现学习,使学生有疑而入,无疑而出;教学语言精炼,谐趣;能画龙点 睛,一语破的,使学生明规律,得方法;教学风度挥洒自如,宽容和谐。

品读型(也叫语感型)。这类风格以品味感受,积累领悟,加强体验为特点。这一风格类型的教师善于抓 住教材中的关键处,从语体、语境、语情、语脉、语调、语势等方面去品味语言,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 注重反复朗读,涵泳品味,教学落实;教学语言形象、灵活;教学风度落落大方,和谐自然。

应该说各类语文教学风格本身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倒有各领风骚,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实际中,大多 数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混合型,只不过有所偏重而已。

对教学风格类型的把握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教学主体的语文教育观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都有自己不懈的探索,他们往往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教 育理论的精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如果说教学思想是教学风格的内核,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 学过程的设计等就是教学风格的较为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服从于教学思想的。特级教师钱梦龙的“三主 四式”导读法的整体构思体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实绩,对推动全国语文教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钱老师 认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 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经过一个“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 以“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的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而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是基本 的结构模式和具体方法。

“情感型”教学风格的杰出代表于漪,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有她独特的见解和全面的认识。她主张语 文课要“教出情趣来”,要“声情并茂”,“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选准动情点 ,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地启发、提问、讲述剖析……”。她强调“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规范、生动、流畅、悦耳 ,能在学生心中弹奏优美和谐的乐章”。又说:语文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为此,她设计了不少行之 有效的方法。如“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 ,“讨论答辩”等。纵观于漪的教学,课的起始总有一段充满艺术性的,感染力极强的导语设计,调动学生情 感,确定教学基调;课的进行过程中常尽情地作一些精彩发挥,“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课的结尾增添 色彩,画龙点睛,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情味无穷。由此可见,“情感”是于漪教学风格的核心。

二、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学语言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专业性口语。这种专业性口语要受学科性质、教学规律的制约 。我们知道: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 目的,语言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的教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其他 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只需要讲清了内容就达到了目的,而语文科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 示范,是学生模仿教师正确表情达意的标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尤其是 要重视语言的艺术。形成了语文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语言的表述上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学语言依据其功能性 质划分,可分类出描述的语言、解释的语言、论证的语言、感染的语言、答问的语言等。如按教学语言风格来 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华彩型:语脉流畅,语势雄健,富有激情;优美型:语言清新,秀丽温婉,情 辞意浓;质朴型:质朴无华,不事雕琢,自然天成;理趣型:机智幽默,妙语联珠,趣味盎然;直陈型:简洁 明快,要言不烦,切中肯綮。

有经验的教师其语言往往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类型的选用要依据具体的课文和教学对象而定。但在长期 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习惯于使用某种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点。如于漪的语言 艺术令许多语文教师钦佩。请看她教朱自清《春》的导语设计: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一幅幅阳光明 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 溢着无比的喜悦……。”类似的导语设计于漪还有不少。她的语言善用排比、比喻,具有声韵美和形象美。词 句华美,色彩斑斓,情真意切是其语言风格的特色,这是介于华彩型和优美型之间而以优美为主的语言风格。

三、语文教学风格的本质是个性化

布封的精辟之见“风格即人”可以说是慧眼独具,揭示出“风格”的本质内涵。人的个性和人的性格、气 质有密切的联系。教师的性格按照机能分类有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等,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的气质有四 种基本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这些性格、气质类型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性质、气质的不同固然和先天因素以及内分泌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 的控制。每一种性格和气质类型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意志型为主的教师包含有理智的成分,当然更 不排斥情绪方面的因素。在某种情况下,有时可以相互转化。又如胆汁质的人既可成为热情、积极主动、精力 旺盛的人,也可成为性情急躁、粗暴鲁莽的人。抑郁质的人虽然耐受能力差,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但情感细 腻,做事谨慎小心,观察力敏锐。每一种性格、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这已为实践所证明。因 此,我们学习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时,需要考察这种风格所应具备的性格和气质。有些教师不根据自己的 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及风格类型,而是一味模仿,其结果往往“东施效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不是一个单 纯的方法问题。采用某种方法,必须研究他人的性格、气质及风格类型,研究采用这种方法的道理,并结合自 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般来讲,各种风格类型必须以其结构因素为依据,但其结构因素也有交叉的现象,出现“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情况,这就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风格的类型,也就是说要看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呈现出来的有代表 性的特点。教学风格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学风格相对稳定,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艺术的执著追求 和富有独立性的个性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师,虽然说有一种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吸收和 创造多种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稳定性中显示多样性,多样性中又有稳定性,正是教师的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 所构成的辩证统一。

注释: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7

论文摘要: 英语教师首先是教师,他必须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他又是一个语言教师,人类语言的特殊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使得他的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性。英语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外国语言,他必须具备更多的与教学有关的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的修养和造诣。

讨论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不应该离开教师的神圣职责,即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人品格。作为教师,其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为教育事业做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品德一方面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优秀品格将为学生所崇拜和效仿,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学生的智商不同,个性、家庭、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也不同,教师只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倾注如同父母般的爱,才能使他们克服种种心理障碍,自主地在学习中发挥出聪明和才智。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如民主、公正、谦虚、慷慨、幽默、耐心、宽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识、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伙伴,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就会保证教学和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语言教师不仅要有所教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知识,以及人类语言本质特征和特殊使用规律的知识。掌握语言学的知识对语言教师有两大益处:一是能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类语言的本质,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二是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选择并使用符合语言运用规律的教学方法,不但明确“教什么”,而且要知道“如何教”。课堂语言的使用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的课堂语言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因此,语言教师更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英语教师特有的专业素质

在对英语教师知识需要的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学生除了希望老师能讲流利的英语之外,还应拥有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许多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而更愿意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进而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学生们认为他们对背景知识的获取来自多方面,但主渠道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学生认为教他们的英语教师最好出过国,因为他们对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有亲身感受。学生们渴望从老师那里了解到更多的异国风情、社会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来丰富自己,开拓视野,逐步认识世界。

英语教师不但要对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刻的了解,而且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每堂课前几分钟,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英语词转译,例如darkhorse(黑马),指的是出人意料的胜出者,blacksheep(害群之马),greenhand(生手),yellow dog(形容卑鄙小人)。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能在学生中间交流。例如:美国“麦当劳”的汉堡包在西方是“用来裹腹的廉价快餐”,多为旅游者和平民所用,而我们的学生发现,它在中国却成了受孩子们欢迎的上等食品。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中逐步增加西方文化的了解,逐步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英语语言,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教师,我们应设法为学生多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扩大视野,提高文化素质,这也有助于他们从深层去理解和掌握语言。

三、英语教师要为自己设计独特的视觉形象

许多学生说,他们喜欢英语学科是由于喜欢任课的英语教师。他们不但崇拜老师的学识,而且喜欢老师的风度与气质。因而,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英语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为自己设计独特的视觉形象。然而,这种视觉形象容易被淡漠,因为着装与教学的统一还没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很多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在着装上应该与众不同,应该突出学科特点。还有占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着装鲜艳、明快、活泼、大方的英语教师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我认为,英语教师的着装不仅能体现个人对服装的品味,而且常常还可以构成英语教学情境的一个因素,教师奇妙的着装构思不仅可以吸收学生,引发学生兴趣,还可以服务于教学需要。

四、教师要具备“活”的性格,永保自己心态上的年轻

学习英语,较重视语言交际,所以性格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性格外向,锻炼语言的机会就多些,学英语就容易些;反之,若性格内向,一般先要过“开口关”,学英语就吃力些。然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一定学不好英语,这些学生在发挥自己其它优势(如听、读、写)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当这种优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对口语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以自身的性格去感染、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性格得到积极的发展。英语教师的自身性格还可以影响着教学班级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有交际的倾向,并乐于交谈,进而促进英语学习。

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该有崭新的形象。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在知识和教学能力诸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应采取自主性原则,不断接受新的理念,勇于创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每个教师的教学实践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新课改中,教师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实践,善于研究,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

参考文献:

[1]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8

一、人格魅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素质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心灵。因此教师必须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具备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用满腔热血育英才,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并拥有持续的影响力。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起塑造心灵的高尚使命。教师要把培植自身完整而完美的人格常青树视为首要职责和社会义务,并在教育行为中使高尚的职业道德、完美的人格品质和端正的行为规范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自觉地涌动起“见贤思齐”的激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高尚的品质放射出的有极强净化力并能到达心灵深处的光辉。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有德无才的庸师,因其才学平庸,难以承担学生在求知道路上的领路人的责任,其“品格”的教化作用也必受到极大的限制,自然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而那些虽有可取之才,但人格却存在严重缺陷、行为或有恶迹、视学生如寇仇、在教育过程和平常言行中暴露其丑恶卑劣心灵的恶师,不但不能以其才学给学生以知识的启迪,反而会走向教育的反面,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塑造作用和错误的人格导向,严重污染神圣的教育殿堂,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破坏。

“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交融”。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形成来源于“爱心”的充分张扬。面对情感世界极为丰富的现代青年学生,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心的人。

二、学识魅力是产生教学效果的土壤

学识包括学问和见识两个方面。有学问方可为师,有见识方可为导。“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能,学识便是发挥这种职能的必备条件。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教给学生完备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业务素养和知识层次,这是基本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于高层次、多元化和复合型,与此相适应,各学科教材内容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学科的相互渗透性和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因此,教师仅仅单纯具备熟练扎实的本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拥有深厚广博的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知识,如此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本学科的内在美质,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显示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旁征博引、生动酣畅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想的明灯,从而攀登上教学效果的峰脊。因此,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加强岗位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使自己成为具备多重的教育角色、多元的知识结构、复合的教育能力、多样的教育交往、现代教育技术、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如此才不会落伍于时代而遭无情的淘汰。

教师的知识魅力主要表现在:治学态度的严谨,知识视野的广阔,学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发挥。

三、语言魅力是增强教学效果的航船

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工具。它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又是师生交流的媒体。在课堂上,教师对教育事业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融入了语言,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这个语言还包括板书、教具、手势、眼神等表情达意的手段。语言清楚有力,生动风趣,思路清晰,应当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非礼勿言”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不合乎礼仪的话不要说,使用规范、正式和文明的语言,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语言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实际上体现了教师的才华,体现了教师的学识,体现了教师的智商,更体现了教师的人品。美国心理学家艾珀尔・梅拉别斯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信息总效率=38%的音调+7%的文字+55%的面部表情。这个结论足可作为上述观点的佐证。由于学科的不同,教学语言也有其各自特点,但不论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语言都有许多共性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到语言准确精炼,不蔓不枝,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疾徐有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必须注重适度的表情、手势、眼神,必需的教具和提纲挈领规范的板书等辅语言的默契配合,丰富教学内涵,增强表达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必然是巧妙驾驭教学语言的能手。

四、形象魅力是收获教学效果的序曲

这里的形象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仪表和风度。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与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会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爱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9

教师语言 行为美 语言美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美和语言美。将教师的行为美、语言美与理论课的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能为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师行为美

教师的行为美,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从而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也能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其优良品质。

1.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试图传授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无形地影响着。有的教师虽然没有把时刻扮演道德榜样作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价值观内涵在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工作态度和教学风格上,目的明确,信心十足,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这些都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言行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进而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2.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行为美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心灵美包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聪颖的智慧才能。而它的外在表现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会积极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地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有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一般都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果相对较好。反之,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地的表现是:师生之间有彼此了解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行为美的老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望,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方面能起到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事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管理给学生的,而是靠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态度粗暴,没有爱心,无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思想狭隘,遇困难退缩,见荣誉就争的话。学生也会争夺名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

4.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健全的人格是指各种良好的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应懂得,独立健全的人格使人一生各个阶段均应有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必须尊重的。行为美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师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衣,是人们用来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语言又是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正如一位哲人说得那样:如果所有的语言都蕴含着自己情感美的因素,那么,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教师的语言那样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进,叫人求真。的确,教师的语言美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师语言表达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因为教学信息主要是靠教师的语言表达输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语言要严谨、精练、直观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还要语音清晰,音量适中,有接触感,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描述事物时,要生动形象,制造一种意境;讲解概念和原理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总结规律时,要抓住要领,变成口诀,言简意赅;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突出思想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说几句幽默,提醒注意。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有张有弛、跌宕起伏、饶有兴趣的良性运作状态。

3.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身体语言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