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3-01 13:45:40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1

一、年工作总结

我县全年签约引进项目117个,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60.3%,其中工业项目64个,完成160%,投资过亿的项目22个,完成146.7%,协议引进资金227.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5080万美元,完成100.5%;到位外资11126万美元,完成106.9%;内联引资形成固定资产35.7亿元,完成102%,其中省外境内资金23.6亿元,完成102.6%;实现三资企业销售收入60.3亿元,完成102.2%。启动重点项目建设99个,完成154.7%;建成投产投运项目74个,完成160.9%。综观年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简化办事程序,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简化项目前置审查工作程序,推行“一站式”前置审查,对项目准入实行限时办结,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前置审查和商务协议审定,全年共进行前置审查13批次,审查56个项目,其中准入或原则准入项目51个;由招商局负责审批的事项,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全年共办理外资企业设立或变更等事项40批次。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受到投资者的好评。

(二)完善政策体制,招商氛围空前浓厚

出台了《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惠政策》、《县发展陶瓷和石材产业优惠政策(试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优强项目、重点产业、中小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等扶持。制订《县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切实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修订《县招商引资中介人和信息提供人奖励办法》,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热情。

(三)加强全程服务,投资环境更加优化

深入开展以“优化环境、优质服务”为主题的“双优”创建活动。从项目洽谈到正式签约,实行“一站式”服务,由招商局负责县内所有部门的衔接协调和手续代办工作,真正做到贴心服务,促进意向项目早签约。完善全程代办制,由其他部门办理的手续,由招商局全程代办,力争尽快办结。强化对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日常生产、经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大力开展“两帮两促”活动,运用“综合分类破解法”,集中高效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推动签约项目启动建设。

(四)创新招商方式,招商活动展现特色

年以来,我县以空前的力度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一是积极参加“会”、“香港洽谈周”、“珠洽会”、湘商大会、地产投资推介会、“科交会”、(北京)市情推介会等重大节会;二是精心举办了“海外台商行”、·(广东)专题招商推介暨重大项目仪式、安全食品创业基地()专题招商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其中后两者分别签约6个和9个项目,投资额分别达100亿元和7.76亿元。三是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上门招商,全年组织外出考察30多次,考察重点企业60多家,有效推进了重大项目落户进程。

(五)夯实招商基础,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项目策划包装。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深度包装了黄金创业园、食品安全创业基地、铜官陶瓷产业园、石材工业园等42个特色项目,完善了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库,修订了招商项目册,并通过招商节会、报纸、网络进行广泛推介。二是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立招商网,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大力开展网络招商,积极探索招商项目电子动态管理,提高了招商工作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强了招商队伍建设。完善全县园区、乡镇招商队伍;组织招商干部赴昆山等东部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联合市商务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单位举办“全县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提升了招商队伍整体素质。

二、明年工作计划

(一)明年计划完成目标

明年,我县计划引进80个项目,协议引进资金过20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9700万美元,到位外资11400万美元;内联引资形成固定资产40.5亿元,其中省外境内资金26亿元;实现三资企业销售收入70亿元。

(二)明年工作重点

根据两型社会建设和省会新城区建设要求和标准,突出产业招商和规划招商,加大重点客商、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突出引大引强引优,突出重点乡镇、园区的发展特色。以经开区为依托,重点引进食品医药、有色材料和机械加工制造业、航天航空、出版印刷包装等县内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聚。以高星片区为核心,引进现代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和高档房地产业,着力打造湘江新区起步区;以大众垸为核心,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园为核心,重点发展能源、精细化工、陶瓷石材和工业物流产业;以白箬铺镇光明村为样板,在金洲大道两厢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以乌山创业富民基地为核心,重点引进中小企业。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2

一、求真务实,甘当“龙头”

一年来,我委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加压不放松,充分发挥了综合经济管理的“龙头”作用和县委、县政府“参谋部”作用。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一)科学监测分析,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今年初在对*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经县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年中通过调研和召开专门会议,对*年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合经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计划顺利完成。据初步预计,*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75.3亿元,同比增长15.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8.3亿元,同比增长14.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46%;农民人均收入2200元,同比增长12%。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今年是实施“*”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委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偏差,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认真分析“5511”计划方案,即着力发展煤电、化工、造纸、医药、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支柱,重点建设防洪排灌、综合交通、城镇化建设、文明县城创建、人才强县五项基础工程;鼎力打造生态旅游基地,到2010年我县经济综合实力力争跨入全省十强县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应对措施,确保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清晰,“5511”工程实施顺利。

(二)强化项目建设与管理是富民之源、强县之本。

我委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实施省“861”行动计划、市“6611工程和县“5511”计划,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狠抓在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增加项目编制与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和向外商推介项目,使项目工作真正做到编制储备一批、上报审批一批、对外推介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要求,不断改进和深化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较快,完成投资大幅度增长。我县1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72个,总投资52.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8亿元,其中1-11份完成投资18.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78%,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完成投资总额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其中:上年结转续建项目26个,总投资41.3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14.64亿元;今年新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11.4亿元,1-11份完成投资3.86亿元。在建“861”计划项目5个,总投资59.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26.0亿元,今年1-11月完成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94.0%;在建“6611”工程项目18个,总投资4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0.7亿元,今年1-11月完成投资8.23亿元,同比增长138%。

2、加强项目库建设,增加项目储备。根据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外商投资热点和市场需求,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做大做强煤电、化工、造纸、医药、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广泛收集信息,编制一批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年我县项目库库存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项目157个,总投资649亿元,其中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完成项目42个,并争取一大批项目进入省“861”行动计划和市“6611”工程项目库。

3、积极推进项目前进工作,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对储备项目及时审批,1-11月份我县审批立项(或核准或备案)项目128个,并按可研报告、初设等步骤,梯度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提高项目的成熟度,真正做到开工建设一批,编制储备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实现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前期工作。国投新集集团刘庄发电厂项目完成相关支撑文件和可研评审,达到核准要求,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船闸、城市建设、110千伏变电所工程、汤店国际旅游学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或具备开工条件。

4、加强在建项目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于国家政策性投资项目严格按规范程序办事,认真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杜绝在建项目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并实行经常性督查制度,县发展计划委成立由纪检组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督查小组,坚持常年开展项目建设督查工作,重点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整改。

5、加大项目的申报和推介力度,多方争取落实项目。一是根据国家的投资政策,结合我县优势,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争取国债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确保应得的份额,争取更大的投入。截止目前我县上报省、市和国家发改委项目43个;争取上级投资基础设施项目11个,总投资2.08亿元,上级投资9517万元。二是广泛积极向外推介项目。我们利用各种招商会、乡友会和政府网站等多渠道向外推介项目、吸引外商的投资。今年向外推介项目60多个,11月份在浙江金华招商会上一次推进项目37个,同时签约项目12个,协议引资11.5亿元。

6、加大建设宣传力度。为使全县上下充分了解项目建设重大意义,积极支持和参与项目建设,我委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连续一个月项目建设情况报道;编制了《*县“5511”计划项目建设手册》,发放到乡镇和县直部门;先后制作项目宣传光碟和多媒体系统。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

(三)全方位招商引资是弥补我县资金技术不足的有效途径。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不断优化引资结构,提高了招商引资合同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调动了方方面面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年1-11月份,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7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5个,续建项目5个。引资12.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9%。完成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引资10亿元目标任务的129.4%。其中,引进市外资金12.4亿元,另0.54亿元为县外、市内资金。市认定我县引进市外资金8.1亿元(刘庄煤矿投资按50%计算),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7.5亿元引资任务的108%。

刘庄煤矿项目今年计划投资8.2亿元,1-10月份已到位资金6亿元(不含上年结转2.53亿元),11月份到位资金0.35亿元(未上报);管仲城市花园小区项目,今年计划投资6500万元,已完成投资4943万元;安徽涉外旅游职业学院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180万元;南照海泉大米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已经完成投资1530万元;谢桥煤矿铁路专用线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已完成投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2月份刘庄煤矿还可以投资到位0.5亿元左右,加上其它项目投资,全年可引进县外资金14亿元左右,其中引进市外资金8.5亿元以上(刘庄煤矿投资按50%计算)。具体作法:

1、强化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领导力度。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继续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全县30个乡镇及78个县直单位,并将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按月通报,为全民招商氛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在全县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我县还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赴周边地区及江、浙、沪等地学习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工作经验,使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有力地促进了全民招商活动的深入开展。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亲自过问亲自抓,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出思路,提要求,给条件,抓落实。县六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亲自组织招商、亲自邀请客商、亲自参与项目洽谈,积大调动了全县上下开展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常抓不懈又富有成效。

2、真诚请进来,积极走出去。今年我县以第一届国际徽商大会为契机,广泛联系广东、山东、上海、香港、台湾等国内外客商来我县参观考察,并就城北新区建设,县政府办公大楼置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装加工、煤化工等项目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或投资意向。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县先后组织参加了西安投资贸易洽谈会、徽商大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皖浙经贸合作活动等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每次活动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加强我县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经多方努力和精心准备,我县发计委还与上海普陀区发计委签署了友好协议,并在普陀区成功举办了*县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我县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农业、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新型工业、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给与会上海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表示了合作的意向。

(四)抓好以工代赈是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备条件。

1、计划执行情况。*年,省发改委发改代赈[*]866号、957号文分别下达我县以工代赈计划总投资999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分别是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以工代赈1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49万元。共安排以工代赈项目51个,其中农田水利项目4个,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计划的13.3%;县乡村道路项目47个,以工代赈资金650万元,占86.7%。支持重点村、选派村、民族村535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的71.3%。项目覆盖36个村,其中整体推进村33个,选派村3个,年度的整体推进村计划已全部覆盖。我委严格按省发改委文件要求,于*年9月6日、9月28日分别向各乡、镇下达计划。截止*年11月底,51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共完工项目29个,其中8个项目竣工后因资料不齐全待验收;在建项目22个,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之中,其中10个项目完成工程总量已超过80%。

2、项目建设和效益情况

到今年11月底,我县共完成*年度以工代赈投资457万元,占计划投资的61%,(以工代赈劳务报酬39万元,占计划67万元的58.2%)。*年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一是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收入继续增加。以工代赈工作在我县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田水利方面:建潘郢电灌站1座,装机容量15KW抽水机组2台,完成土石方800立方米,砌石280立方米,曰供水12000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润河灌区配套工程新建1座2mx2m、10座ф700分水闸,5座跨1x4mx6m生产桥,55座ф300口径的斗门,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焦岗湖农场湖堤护坡工程完成土石方2520方,砌石5600方,改善除涝面积0.25万亩。乡村道路建设方面:改建4级沥青路6.5公里,新建四级砂石路74.7公里。共完成81.2公里,占计划121公里的67.1%。完成土石方141690方,解决42个行政村83600人交通困难。

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安徽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及省发改委有关文件要求,不断加大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一是实行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二是对群众投工投劳严格按照《*县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实施细则(试行)》中的有关规定支付劳务报酬。三是县、乡镇两级成立了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发改委负责人代表县领导与乡镇长签订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与管理责任书。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实施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五)加强发改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前提。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实现“两个率先”大讨论及党的*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提高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干部职工防腐拒变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求真务实,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质量。我们深刻认识到,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清正、廉洁、高效、快捷的干部队伍,是发改部门有为有位的关键。

一年来,我委无论是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机关岗位责任制建设,还是计生、综治、文秘、档案、保密等项工作都取得新的突破。

二、问题犹存,差距尚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项目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和社会项目比重较大,能源产业以外的工业性项目比重偏小,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比重小,一般项目比重大。

2、由于申请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难度大,我县企业和民间资金量小一些加工类项目投资很难落实,直接影响这类项目进展。

3、是国家出台新的土地保护政策及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增加了项目建设的成本和难度。

4、投资结构不合理。1-11月份65个新引进项目总到位资金只有38654万元,非煤工业投资仅4219万元,占县外资金的3.26%。三产项目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占份额较大。这种投资结构对我县财政贡献率不大。

5、县直单位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率明显低于乡镇。截止到11月底,30个乡镇29个有进度,占96.7%;引资11103万元,占7950万元目标任务的139.7%。78个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县直单位,只有35家有进度,占44.9%,引资10569万元,仅占22050万元目标任务的47.9%。

6、招商引资专业小分队工作成绩欠佳。近十个月的工作时间,只有2个小分队的招商引资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部分小分队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差,脱岗现象一直存在,工作思路不明晰,招商重点不明确。

三、盯住目标,励精图治

*年是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运转的第一年,也是我县实施“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安排是:

(一)科学监测预测,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工作,及时纠正偏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加大对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力度,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

(二)抓好项目工作,强化立委之本。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861”行动计划、“6611”工程、“5511”计划,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抓好在建和新开工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考核体系。

(三)全民招商引资,加快富民强县。*年预期目标:根据市里每年按30%递增任务量的基本原则,*年市下达我县的任务应该在9—10亿元。如果市里把我县*年的任务调减至6.4亿元,那么市下达我县*年的任务将在8.5亿元左右(煤矿投资按50%计算)。据此,我县*年应该制定13亿元的引资目标。

(四)抓好以工代赈,加快脱贫步伐。严格执行《安徽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县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实施细则》,保质保量地完成870万元的计划任务。

(五)深入调查研究,加大改革力度。深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

(六)编制农业区划,管好农业资源。认真组织农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编制农业资源区划和区域指导性规划,提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区域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全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加强指导。

(七)严格价格执法,健全监督体系。认真研究制定全县价格总水平的年度调控目标和中长期调控计划及调控措施,建立和完善价格监测和调控体系。抓好全县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和指导开展价格监督检查。

(八)加强经济协作,推进横向联合。拟订推进联合发展协作的政策,编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联合协作、原材料开发农副产品基地等进行考察,论证洽谈和签订协议配合项目审批立项,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3

XX年镇工作思想是:以和“”思想为,和全国两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XX年镇总体工作思路是:发展为要务核心,招商引资,“一区两廊”建设(即是东湖、涛景旅游度假区,325国道边十里工业长廊,那田路、合田路沿线一带十里效益农业长廊),工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把**建设**东部的工业重镇。以水库移民新村建设为龙头,积聚城镇人口,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稳健农业产业化。财政收入、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城乡建设的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XX年和任务:预计XX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6亿元,增长16%,工业总产值7.6亿元,增长16%,农业总产值2亿元,增长10%;税收收入3200万元,增长15%;镇财政预算收入750万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上述任务,上下要团结,拼搏,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情况,性的工作,XX年镇主要八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工业提速发展。

着重扶持企业发展。实施扶优扶强政策措施,培育发展主业、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工业结构,依托地缘优势,以325国道为轴心的生态工业长廊开发建设工作,引进高新科技技术产业和税收效益型企业,企业集群发展。

实施项目战略。以落户**的龙头企业作拉动,引进新项目,实施项目互联互动,年内计划引进新上马项目4个,超亿元企业1间。承接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签约项目。威年华红酒厂和全能电器的建设工作,年内建成投产。着重涛景度假村和东湖旅游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的企业落户,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跃上新。预计XX年工业总产值达7.6亿元。

二、创新招商,招商引资新。

优化招商环境,镇内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争创招商新优势。企业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办事和服务质量,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力量,搞活以商招商,拓展园区招商,招商引资性和实效性,由粗放型招商向专业化招商转变。区位优势招商,交通便捷、紧靠珠三角地区位优势,吸引投资者到投资。招商引资,把握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向上,筛选编报符合政策的项目,引进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税源型的大项目落户。六是旅游、农业、城建领域招商,、多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年。这一年,项目办在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为中心,以项目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优化项目投资环境为基础,以为项目服务为己任,突出抓好了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小城镇建设等项工作,认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管理好重点项目建设,做精做强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城镇容貌旧貌换新颜,吸引更多游客,努力推进项目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科学融合,为我镇实现“三最”目标及建设“两个重镇”夯实基础。

二、年工作思路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完善机制

一是镇党委、政府不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议,研究分析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二是做到项目工作年初有计划、阶段有部署,年终有总结,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完善领导分工负责制,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强化部门分工协作制,做到项目服务到位,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及时召开重点项目工作调度会,分析各大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原因,研究和落实具体推进措施;

五是严格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按时完成每月的项目月报表,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数据;

六是以汤发[]52号文件形式出台了项目管理的“六项制度”和“八项要求”,旨在强力推进项目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调度,确保“325”工程的顺利实施。

2、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年,按照“改造,建设寨西,发展山岔”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招商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325工程”,即全年实施项目32个,其中续建20个,新建12个,完成项目投资5.5亿元,全面加快镇村改造与建设步伐。力争全年新签项目不少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于8个(其中工业项目4个),确保实现到位内资3.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资金1.75亿元)、利用外资260万美元的目标。年镇共实施项目数为41个,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7亿元,占全年任务数5.5亿元的105%,较上年同期增长9.28%;全年已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个,分别为黄山节能保温材料、嘉华国际公寓、黄山龙鹏写生创作基地、香河漂流及综合楼、寨西旅游商业街、梦娜袜业黄山对目车间,总协议资金14100万元,5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开工率为83%,已累计到位资金5732万元,资金到位率为40.65%,其中黄山节能保温材料和梦娜袜业黄山对目车间2个项目为工业招商项目,协议资金18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内资4.54亿元,占全年任务数3.5亿元的129.71%,较上年同期增长78.74%,其中市外省内资金24075万元,省外资金21345万元;黄山凯通置业有限公司到位外资50万美元,占境外资金任务数的19.23%。

3、肯定成绩,振奋精神,知难而进

抓好重点项目工作,对于加快镇经济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对外形象,推进跨越发展至关重要。年,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为3.19亿元,12个列入区“933”计划的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92亿元,占我镇项目投资5.77亿元的67.94%。我镇项目快速推进,先后有古井国际大酒店、中国黄山•印象一期、黄山旅游购物中心a、b区、锦绣花园2-9号楼、天湖新村二期、华艺宾馆扩建、莲花山庄、黄山风景区公路工区综合楼、天都山庄改造、黄山管委会办公大楼二期、黄山汽车美容护理中心、冈村电站、云海小区、承启四期、寨西新村等19个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芳村新村、浮溪花园、嘉华国际公寓、苏坑水电站、205国道改造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项目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征迁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我镇在项目征迁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以“坚持一个根本,抓住两个关键,强化三项保障,弘扬四种精神”的做法抓好项目征迁工作。全年完成g205国道改造、中心小学扩建、水厂扩建、镇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寨西旅游商业街等项目征迁,共征地约154亩,拆迁农(居民)房36户,总拆迁面积约11500m2。征迁工作的有序开展,迎来了我镇项目建设投入的高潮,也为下一步项目建设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项目工作亮点纷呈。主要有:1、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塑造城市新形象;2、注重民生工程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农民新村建设,解决农村行路难和居民饮用水问题;3、实施百万工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造原有茶场,启动冈村创业园项目;4、创造宽松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5、年项目建设数量多,创历史之最;6、续建、新建项目建设工期短,投产快;7、宾旅馆升级改造居多,提升城镇新形象,有利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5、结合镇情,做精做强招商引资

一要突出企业招商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招商引资的主体。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推向招商第一线,引导企业参与招商,千方百计为企业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努力形成企业招商与政府促进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二要突出园区招商。搞好园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招商载体和平台,是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今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园区建设,园标准化厂房、以及正在谋划的创业园,随着这些园区的建设和下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之硬件更硬、环境更优,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对项目的吸引力,尽快把园区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招商项目的聚集地、城镇建设的亮点区。随着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入,必须注重提高招商质量,抬高招商门槛,合理设置投资强度、确定土地投资密度,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引进,变招商为选商,变引资为选资,实施“绿色招商”。

三要做好项目服务工作,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年我镇在强化项目建设服务管理的同时,认真做好各项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和项目招商百日会战等活动。

四要突出项目储备。当前要结合编制“十一五”规划,策划一批战略性强、牵动性大的重大项目,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6、依据规划,完善项目库建设。

一是在积极为开发商服务的同时,规范项目立项程序,完善项目库基础材料收集,全年共新建项目19个。

二是围绕打造“两个重镇”的总目标,以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积极谋划镇中长期发展蓝图,同时根据项目实施状况,及时增补谋划项目,完善项目库建设工作。全年项目库共储备项目19个,涉及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教育、木竹加工业、农业等多方面,总投资近10亿元。

7、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

年,我镇继续加大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编制山岔村农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的项目建议书;快速推进“组组通”道路拓宽改造等民生工程的建设,全面启动山岔方苏杨道路、寨西浮溪道路拓宽工程。山岔方苏杨道路已竣工,投入资金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达14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年,我镇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1、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且现有—寨西城市规划区用地已趋饱和,其它区域项目用地指标受到限制,直接制约了我镇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实,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2、工业经济一直是我镇短腿现象,工业招商任务难以完成;

3、项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年的工作谋划

强化项目建设支撑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组织“十大”工程,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步伐工作目标,继续强化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同时由于美国金融风暴影响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国内雪灾和汶川地震及国际金融风暴等诸多因素影响,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项目投资总体萎缩,具体谋划如下:

1、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利用我镇综合信息网、镇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加大招商宣传力度。转变招商观念,建立激励机制,突出招大商、选好商,力争全年镇内新签项目不少于6个,确保实现到位内资1.5亿元、利用外资100万美元的目标。同时要解放思想,加大工业园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采取网上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提高业绩,做精做强我镇项目建设工作。

2、抓好项目编制工作。围绕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着力抓好项目库建设,即编制一批牵动强、效益好的项目,确保库存项目不少于15个,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

3、继续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强化督查,并为企业及时排忧解难,推进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建设。

4、围绕创建“全国旅游重镇、全国文明重镇”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一批高质量、有牵动性的发展项目,做好项目库的建设工作,并编制好谋划项目建议书;同时认真排定我镇项目投资计划,计划全年完成项目投资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4个,新建项目12个,谋划项目12个,加快现代村镇建设。拓宽思路,积极研讨现代村镇建筑风格。继续完善项目联系、调度、督查和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建设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各类项目加快实施。全力推进印象、浮溪花园、等续建项目建设;加快启动黄山国际汉语培训中心、承启五期、镇及山岔村等项目实施;加速启动汤川商贸城地块改造。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5

据统计,1—12月我县 “__”引进项目32个(今年新引进项目22个、结转项目10个)、实际到位资金6885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5亿元的137.42%。其中__开发区13093万元、新城区14468万元、__工业园区18564万元、云山旅游度假区6253万元、安文镇1564万元、冷水镇1201万元、尚湖镇3002万元、玉山镇3450万元、万苍乡1900万元、维新乡3856万元、胡宅乡500万元、建设局!1000万元。

据统计,1—11月全县新引进或创办投资3000万元以上企业11家,分别是新城区的__天石建材有限公司、__诚业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金华林峰工贸有限公司和__海纳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__工业园区的__县好时代化妆品有限公司、__飞虎塑胶有限公司;__开发区的金华市迅捷包装有限公司;冷水镇的__泰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家:__工业园区的__天宏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__县劲牛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城区的__丰源工艺品有限公司。

1.浙中疗养度假中心项目。该项目由____忆升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设用地350亩,总投资6亿元,位于云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坞羊山——里坞坑区块。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五星(酒店)宾馆及高端养生公寓项目,二期为里坞坑水上游乐景观工程,建设工期48个月。

2.__·__生态物流园项目。该项目由__县盛旺物流有限公司投资(筹)开发,选址在__县新城区诸永高速__出入口处,占地面积42.5亩。投资规模2.1亿元。整个物流城规划包括管理、物流、商务和配套服务四个中心;及管理、仓储配送、堆场、配套服务、展示、商务、销售区域和检查区域。已预付新城区管委会土地出让金430万元;委托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完成的《__·__生态物流园概念性规划方案》,已经通过__县新城区管委会的审核。

3.冷水镇泉下畈商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有冷水镇引进的乌鲁木齐驰坤天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规模2亿元,占地面积19.3亩。《概念性规划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土地已挂牌。

__年目标任务

1.确保完成“__”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争取6亿元。

2.认真做好山海协作项目对接,确保实际到位资金4.5亿元,争取5亿元。

3.引进或新创办投资规模3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其中投资规模亿元以上3家。

4.做好项目前期策划,推出重点招商项目20个。

5.积极组织企业拓展市场,全年落实展位100个。

(一)加强项目储备,夯实招商基础。一是确定一批重点储备项目。加强对区块及有关乡镇、部门的招商项目进行调查摸底,确定一批可能落地的重点在谈项目及列入__年开工计划的招商项目,按季分解项目工作计划,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跟踪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和建设。二是策划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坚持集聚化发展生态工业。按照“集聚开发、集约发展”的思路,加快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构建和延展产业链,引进循环经济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企业挖潜扩能,拓展价值链,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探索实施 “零供地”招商,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要做到“四个力促”——锁定重点区域,力促定向招商;明确重点领域,力促产业招商;瞄准重点行业,力促精细招商;立足重点项目,力促专业招商。“年产2300万罐铁皮石斛饮料和舒宁(银杏)胶囊”、“年产3万吨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年产50万套国际时尚休闲用品”等项目要加快落地及建设步伐。坚持绿色化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我县拥有的香菇、中药材、生态龙井茶、名茶和茭白等 “中字号”招牌,着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方式、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优秀人才等嫁接到传统农业,提升产业档次和规模化基地,整体推进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特色化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以我县独一无二的生态禀赋、天然氧吧和大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借助地处__中部的区位优势,以云山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坚持把全县作为“浙中休闲养生城”来打造,不断提升“山水__-休闲养生好地方”旅游

目的地品牌形象。其次要进一步做大“浙八味”特产市场、浙中生态茶叶市场等特色专业市场,加快__·__生态物流园的建设,积极倡导新兴物流业态、发展特色物流。还要充分利用我县人文资源丰富和山水园林环境良好的优势,以生态旅居、休闲养生为特色,将地产和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相结合,加快县城西山、墨林西章、黄檀林场、大盘山世界禅修中心和台地皇城湖等区块开发,引导发展度假房产和森林房产。坚持以股权招商为手段,突围企业融资难和项目建设用地不足瓶颈。股权投资和股权并购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推手;是破解企业融资难的有些途径。对于盈利性高、产品发展前景好、有较强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如果单纯依靠融资贷款取得资金,难以得到其它诸如核心核心技术、市场拓展、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而股权投资作为一种组合投资模式,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对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需求,也是目前国内外基金和投融资公司普遍采用的比较成熟的运作方式;还可以有效避开项目建设用地不足、不集约的难题。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影视文化、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大旅游与其它产业互促互补,真正做到保护与发展双赢、经济与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要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人才和技术是最稀缺的资源,招商引资必须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考虑,改变从单纯的招商向引智转变,由单纯的项目引进向产业、项目、人才、技术、管理全面引进转变,特别是要注重引进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开拓型、创新型的领军人才,让他们在我县扎根发展,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 (二)明确工作重点,提升招商成效。一是抓住重点区域与重点区块开展招商,以__开发区、新城区、__工业园区和云山旅游渡假区为招商重点区域,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形成一批示范工程;二是围绕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开展招商,以长三角、珠三角、杭州、温州、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区域,以有关行业的知名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型企业和浙(磐)商为重点对象开展招商,围绕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场招商推介会,积极宣传和推介__,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三是围绕重点项目开展招商,以__县中医院搬迁、大盘山世界禅修中心、浙中疗养度假中心、__·__生态物流园项目及冷水镇泉下畈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为重点,加强对接洽谈力度,凝聚各方力量,破除一切难题,为项目落地建设扫除障碍。

(三)加快园区建设,构筑引资平台。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报批进程,指定责任部门进行跟踪服务,广泛利用社会资金,包装一批BT、BOT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硬环境。二是加强产业规划,明确园区招商方向,制定详细的产业规划,根据产业需求确定重点招商区域和招商对象,特别是周边发达县市的相关产业,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招商。三是加强空间规划,各相关部门在编制园区控规时要充分考虑招商因素,规划要与项目紧密结合,特别在土地指标安排上,要对园区倾斜。

(四)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引资环境。一是强化项目服务,成立重大项目工作小组,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开展招商引资及__考核兑现工作,根据现行政策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予以修订和完善招,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重点招商项目用地,积极上报__省级重大项目,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加大力度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土地存量;鼓励对闲置厂房进行重新招商利用,努力破解要素瓶颈。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6

2005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街一城”的发展定位,突出企业改革、农民增收、民营经济、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城市管理、社区创建、党风建设八大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邾城街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奋斗目标 。 力争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679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国税收入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地税收入1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4%,财政部门增收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增加值27989万元,比上年增长9%,城镇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招商引资额达6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7元,比上年增长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其他各项工作力争在2004年的基础上都有新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主攻工业。 市委、市政府将工业兴市作为市策、区委、区政府将2005年定为“工业发展年”,我们必须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利用我街工业基础较好的特点,居中独厚的区位优势,把工业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工业兴街,以工业化为立足点,带动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举全街之力,唱响工业兴街的主题歌,促进我街经济跨越式发展。 1、强化支柱产业,迅速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对有效益、有市场、有前景的欣佳公司、恒力橡胶公司、宏达冲压公司、十建集团,通过加大技术改造,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拓新市场,大力引进技术人才等有力措施,千方百计进行扶持,将其做强做大。 2、壮大我街建筑业。目前我街有以十建集团为龙头的建筑企业9个,已成为我街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我们要加大改制力度,加快上档升级步伐,借鉴新创、新威公司改制的成功经验,对十建集团进行全面改制。力争建成一个一级资质的建筑大企业。要通过引进人才,强化安全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奋力开拓市场,促进我街建筑业较快发展。 3、强力推进企业改制。对已关闭破产的邾城汽配、五金电器厂通过改制、招商,盘活企业存量,盘活企业生机。 4、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户力度,引进一批民营企业,为我街工业发展增强后劲,2004年,我们已成功地引进了百友氨基酸公司,今年,我们要借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邾城五金工业园的契机,引进一批企业在园区落户,形成扎堆效应,使其产生爆发力,带动全街工业经济发展。 5、规范扶持一批企业。对各村农民自办的一些企业,如木芯板厂,小型家具厂,通过规范管理,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停息服务,帮助扶持他们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招商机制,突出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招商引户是壮大我街经济实力,增强我街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围绕项目建设,完善招商机制,要不断充实招商队伍,利用亲情、友情、感情建立招商网络,实施走出去招商,不断扩大招商范围,广泛联系各地客商,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护商的观念,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推行业主招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招商方式转变为经常性招商,紧紧围绕项目的引进,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力争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见效一批。 三、积极调整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 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着重围绕我街蔬菜、蘑菇、水产、畜禽、鲜嫩食品、雷竹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今年蘑菇棚新增200个,蔬菜常年园增加2000亩,经济林新增2000亩。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常想公司为龙头,促进农户+基地+公司模式的快速推广;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灵活机动的农产品经销网络,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促进我街农产品向商品、商品向精品转变,打造我街农业品牌。要认真贯彻国家的“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土地二轮延包,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巩固税改成果,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以道路、农业板块基地为依托,开发建设“农家乐”项目,把我街农业特色做强,产业链拉长加粗。 四、发挥商贸优势,打造邾城特色 。 邾城一直是鄂东的商贸中心,每年商贸业、个体户对财政税收的贡献一直处于全区的前列。打造邾城的商贸特色,一是要整合力量,争取市、区、街三级共建;二是要以我街万鑫制衣、协卓服装等民营企业依托,借助中心城镇辐射力强,商贸网络畅通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经营户,积极引进象中百仓储、工贸家电等大型商贸企业,搞好商贸经济,增加商贸收入;四是大力整顿、规范市场,防止税源流失,促进商贸业的良性发展。 五、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机制。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邾城南扩、东移道路骨架,新建邾城停车场,贯通风情大道,延伸永安大道,完成新洲大街清安桥改造,继续改造社区泥巴路,对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对城区排水闸站进行全面清理维修,对公厕进行维修与管理,对绿化及其它公用市政设施进行全面维护。 2、强化城镇规划管理。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实施一个法,建设一盘棋,街内建设必须符合邾城土地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突出抓好城镇范围内私房滥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坚决整治违规建筑。严格房地产开发审批程序,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推进邾城老城区的改造。 3、激活环卫管理机制。通过进一步优化环卫工作分工,提高环卫服务质量,不断更新环卫设施,促进市容市貌的进一步转变,重现“好一方净土”。 4、加大文明社区创建力度,以市级文明社区创标为契机,提升我街文明社区整体创建水平,要进一步深化2平方公里文明示范区建设,努力争创文明城区。 六、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出生婴儿性别比专项整治力度。打造邾城教育品牌,强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防流控辍力度,稳定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维护农民身体健康,加强城乡文化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积极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做好各项民政工作,强力开展打击偷、抢、盗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七、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坚持基层优先,以实施“双基工程”(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抓好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党风廉政管理建设,机关管理制度建设,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干部犯错误,避免有事无人干,有人无事干现象,要按市、区的统一安排,积极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街2005年工作思路及措施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7

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5%以上,其中工业增长16%,服务业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4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自营出口比上年增长20%以上;注册外资到帐1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18亿元和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人口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着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猛攻有效投入,推进集聚发展,争创工业竞争新优势

1、继续猛攻有效投入。在生产性投入上实现大突破,为“*”开好局、起好步。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在建项目抓竣工,达产一批;在手项目抓落地,开工一批;在谈项目抓签约,落实一批。确保平均每个月都有1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形成新一轮投资热潮。同时,在规划业已明确的船舶配套工业园陈桥片和天生港镇片各划出300-500亩的范围,作为民营创业园,广泛吸纳民资,加快产业集中。建立完善项目推进制度,实行挂牌作战。年初排出全区项目表,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区领导挂钩牵头,加强服务、跟踪、督查,把项目推进落到实处。敢于攻坚克难,全力突破项目建设难点问题,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加快现有标准厂房对外招商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会办制度,形成快捷高效的反应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矛盾,确保吉宝造船、亚华船厂、磐宇科技、新联纺纺织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2、着力推进产业集聚。按照“集合要素、集约开发、集中布局、集聚发展”的要求,加快*经济开发区和各街道(乡)工业集中区建设。不断完善南通船舶配套区、秦灶机电一体化工业园、唐闸都市产业园和幸福新材料工业园开发建设控制性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完善区域功能布局,增强个性特色,提升开发档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着力推进预征预拆,拉开发展空间,增强对重点产业项目的承载能力,每个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投入不少于3亿元,力争突破5亿元。*经济开发区要继续充当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加快沿江资源整合和外延空间拓展,着力打造承接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的平台,增创发展新优势,新增亿元企业3家,形成超10亿元、20亿元、30亿元企业各1家。

3、扶强做大优势产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构建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加强经济运行分析,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做大规模、提高水平、叫响品牌。优先支持船舶修造、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优势行业发展,力争把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业打造成全区的主导产业,力促中集、宝日制钢、大生集团等企业迅速提升产能,增强带动效应。集中优质要素,对拥有“专、精、特、新”产品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全年新增5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高度重视属地管理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其加大挖潜改造力度,提高对全区工业的贡献份额。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快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扩大大生纱、永兴多光盘等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创成一批省、市名牌产品或知名商标。

4、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发展基金,引导企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工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继续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特色产业基地、科技研发中心等载体,推进区高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创造特色,提升入孵项目质量。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重点产学研项目的深化和提升。坚持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项目供地约束机制,区分项目投资强度和技术含量,实行分类供地和分批供地,努力提高投入产出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二)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推进力度,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1.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做大做强以纺织、建材、汽贸汽配、家居装饰等门类为重点的专业市场带和特色市场群,启动永兴商城改造,改善市场面貌,提升经营档次。推进特色餐饮集聚发展,配套发展休闲、娱乐业,逐步打造综合性餐饮、娱乐、休闲街区。重点引进大型综合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新型商业业态,着力打造区域商业中心。

2.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以南通火车站和沿江万吨级码头为主要节点的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不断完善配套功能,逐步形成以信息服务为支撑,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贸易于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加快引进和发展研发设计、法律咨询、经纪、劳务中介、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构建生产服务支撑平台。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按照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引导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庭教育、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依托历史遗存、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3.建设标志性亮点工程。加大商业开发地块推介出让力度,加快在手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把增加服务业投入作为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年服务业投入达到14.5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亿元。在壮大服务业总量的同时,提升服务业质量。大力培植适合我区实际的服务业主导行业,促进服务业企业的集约发展、规模发展。以启动建设一家四星级宾馆、一家五星级宾馆、一个大型物流中心、一家大型专业市场、一个农业生态园、一幢高档写字楼、一块绿地或广场和一家品牌超市——“八个一”亮点工程为重点,实施一批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标志性工程,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迅速提高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市配套能力。

(三)强化组织推进,猛攻招商引资,促进对外开放新跨越

1、明确主攻方向。推进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船舶修造、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现有优势产业配套项目和沿江市属单位等资产重组、资源利用项目,提升区内企业协作配套能力,释放现有资源的内在潜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主攻重大项目。重点锁定单体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旗舰型重大项目,争取引进1-2个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坚持内外资并举。加大民资招商力度,鼓励本地业主投资创业,吸引在外能人返乡投资,实现外资、民资招商双突破。

2、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主攻日韩,巩固港台,拓展欧美”的整体思路,开展专业招商、专题招商和专项招商,提高招商实效。巩固强化驻点招商,调整充实驻点招商力量,加强信息搜集整理,及时提供准确信息,在提高招商针对性上下功夫。积极实施小分队招商和网络招商,加强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以及名企500强的跟踪,在招引大项目上下功夫。创新开展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发挥咨询中介、商务代表的引资作用,在提高招商效益上下功夫。着力加强专题招商,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招商推介,深入开展四季招商攻势,在提高知名度上下功夫,组织好赴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活动。

3、完善推进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目标分解和压力传递,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举全区之力,再掀全员招商热潮。严格考核奖惩。继续完善《利用外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专业招商人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强区招商局、开发区招商局以及基层招商人员的硬性考核,充分调动专业招商人员及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强化项目跟踪。落实专人跟踪重大项目,强化对客商保姆式服务,全力化解项目推进难题,确保在手项目顺利实施。

4、拓展对外经贸。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确保出口持续增长。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引导企业利用国际贸易优惠,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扩大民营企业出口,努力开拓各种国际新兴市场。进一步发挥我区外经合作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辟外经市场和领域,实现外经合作的持续平稳发展。

(四)加快城市建设,提高组织水平,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

1、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强化规划意识。坚持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规划意识。完善规划体系。着手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实现空间规划全覆盖,拓展建成区控制性规划编制深度。全力推进*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站前区、西北片区、唐闸片区、重要节点及小城镇镇区规划的编制,尽快形成规划编制成果。提高规划水平。既立足当前,又考虑长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好规划的相互衔接,确保各项规划相互协调。严格执行规划。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规划的知晓率。规划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及时发现,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引导干部群众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建设。

2、提高城市建设组织水平。根据“*”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合理定位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发展步骤和发展举措。在加快越江路口城市组团建设的同时,快速启动站前区新的经济、商贸、商务中心建设,重点推进亮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新城。统筹西北片、开发区东片、唐闸片等组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建设综合性城区为目标,确定优先发展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预留开发区域。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尽快形成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整体联动、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坚持走集约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合理调配使用城建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加速土地出让,促进资金回笼,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3、提高城建服务经济水平。在全力推进市、区重点城建工程建设的同时,把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速度,拉开腹地,做优环境,提高工业集中区对经济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强城建对服务业的功能配套,把新兴服务业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依托,促进新兴服务业向我区聚集,实现城市建设与服务业发展同步提升。为服务业重大亮点工程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档次。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和整体、需求和可能、形象和效益等方面的关系,高点定位、适度超前、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全力推进环闸东路、怡园路和长岸路东延等18项市区重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区级统领、建管结合、条块协调、区乡互动、社区为主的城市管理机制,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加大各类违法建筑的拆除力度,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4、提高拆迁工作推进水平。高度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城建兴区”理念,强化“拆迁是零,一切都是零”和“抓拆迁就是抓发展、抢机遇”的观念,继续攻坚克难,提高组织水平,实现我区拆迁推进工作新突破。完善拆迁政策,保证拆迁政策的合理性、严肃性和稳定性。加大拆迁政策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拆迁舆论氛围。明确拆迁任务,对8项市级重点城建工程前期任务、12项区级重点城建工程前期任务和其它各项拆迁任务进行认真细化分解,定人、定时,落实各方责任,协调各方力量,实现整体联动,确保拆迁推进快速有序。

(五)推进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城郊优势农产品。积极实施品种技术更新工程,推进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确保免疫率达100%。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新加工企业,在全区形成乳制品、酱制品、粮油、食品等加工特色产业,扩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和休闲观光农业,新建1个农业生态园区。

2、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努力扩大农民工资性、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加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特别是纯农户的收入。继续加强农户承包地的管理,推进和加快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加快探索壮大村级经济的途径。进一步扶持经济薄弱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减轻村级债务。

3、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大河道疏浚力度,疏浚县乡河道55万方,整治建成区河道7公里,对村内家前屋后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扩大河道保洁管理范围,全面完成危桥改造。继续深入推进“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产业、绿色家园”四大绿色工程,着力开展防护林、生态林、经济林建设。以“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地绿、天蓝、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按照“布局优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道路硬化、建筑美化、卫生洁化、管理长效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小康示范村试点建设,分步实施农村自来水老管网改造。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推行民主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实行村务公开。

(六)坚持统筹兼顾,推动社会进步,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1、加强教育人才工作。加快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教育装备达标区建设,完成新十里坊小学建设工程。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加强教育闲置资产管理,优化配置区域教育资源。深化“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成人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非义务教育。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继续实施“春蕾助学”等工程。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招才、育才、用才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人才竞争、激励、评价、分配机制,多渠道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的专门人才。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构建社会大保障体系,充分引入民资,拓宽“社会养老”之路,规范实施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确保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人均筹资和区乡补贴标准以及参合率。实施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加强救灾救济工作,深入开展慈善捐助活动,构建社会援助体系。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3、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形成双向转诊的两级新型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卫生所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成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救助政策,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建成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区。积极备战省*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确保5个街道(乡)建成全民健身体系“八个一”工程先进街道(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拓宽就业渠道,逐步建立再就业的政府责任机制。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系列文件精神,加大社区服务用房和社区公益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4、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启动“五五”普法,积极争创“法制江苏合格区”。认真贯彻实施《条例》,畅通渠道,强化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工作机构和人的责任,规范工作行为和人的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群防群控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严密防范和打击组织的破坏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有效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

七、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职能,塑造执政为民新形象

1、注重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继续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建高效运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拓展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形式,健全监督机制。

2、注重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坚持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始终保持雷厉风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谋大局、抓大事,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机关作风、行风建设,精简会议、文件,做到工作扎实、作风朴实。

3、注重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全面提高施政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和广大群众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密切与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联系。注重凝心聚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全区上下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大业中去。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充分协商和协调,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促进施政水平稳步提高。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8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两年来,特别是最近一年来,xx镇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4万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镇人大十一届一次、二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以招商引资、投入增加、就业增多、社会稳定为目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争先创优圆满完成了镇人大十一届一次、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农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为实现“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20*年政府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为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膨胀经济总量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全镇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了新的发展。

(一)经济建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止目前,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620万元。合同利用镇外资金4780万元。新上项目36个,其中,300万元以上的已竣工项目3个,投资1500万元的恒泉油脂厂,投资630万元的供销商城,投资320万元的德源果蔬。在建项目10个,其中过500万元的两个,总投资1650万元的锦花纺纱厂,在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投资1500万元的华盛金属公司。已签订合同的有5个。正在洽谈的较大项目有3个。

——民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去年以来,我镇新增工商户220户,民营企业30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万元的26家,过500万元的2家,新增固定资产1.06亿元,实现产值9800万元,增长38%;完成工业增加值19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700万元,增长39.2%。锦花棉业、华盛脱绒、众鑫棉业、华夏面粉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相继投产。

——劳动就业有了新的增加。全镇共完成市外劳务输出新增人员1228人,市内产业就业人员448人。

——财政收入有了新的增长。1—6月份,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365万元,实现工商税收100万元。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人均实现现金收入1100元。夏粮喜获丰收,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认真落实了粮食直补政策,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林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和上海禾阳公司合作,新发展速生丰产林6800亩。畜牧生产持续升温,全镇现有大牲畜存栏量5200头,猪2.6万头,羊6万只,家禽8万只。

(二)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镇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贯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十五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有关措施,成立了综治委和综治办,在全镇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为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认真开展了严打专项斗争,狠抓了落后村治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全镇4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融普法、帮教、调解、巡逻、治安五位一体的综治办,配备了49名专职主任,做到房子、人员、报酬、职责四落实,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计划生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我镇从加强计生领导入手,对计生专职队伍进行了全面治理整顿,并在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保证计生经费优先到位,强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建立健全了村级计生协会和其他计生组织,积极开展了夏季集中治理活动,全镇晚婚晚育率、计划生育率、节育措施落实率均达到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农民负担明显减轻。镇政府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问题,镇政府对村级财务、资金实行双代管,取消村级招待费,村级政务、财务实行一年两公开,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红白理事会,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决定村中大事。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税率减少三个百分点,在征收中发放两证一书一卡,水费按照上级规定政策收取,从严控制“两工”使用,在未取消两工前,严禁搞一事一议,农民负担得到了大幅度减轻。

——文教卫生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镇党委、政府始终大力支持中小学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稳定了教师队伍。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中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升学人数逐年攀升。我镇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提高,镇医院设备齐全,基本达到了社会病人治病的需求。民政工作扎实有效。严格救灾款发放制度,认真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确保救灾资金全部用于灾民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得到了认真落实,我镇军属、伤残、复员军人、带病还乡退伍军人优待率达到100%,各类优待金、抚恤金、定补款,均已及时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

各位代表,我们xx镇所取得的成就,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座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党员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xx镇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我镇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还比较慢。自己和自己比,虽然步伐明显加快,但和先进乡镇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大,二、三产业占比例较小,特别是工业在全镇所占比例较低,影响和制约了全镇经济发展质量;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个别部门不能从全镇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三难五乱”屡禁不止,客商与群众反映较大,严重影响了我镇的形象,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四是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单位和职工,不是自加压力,奋力拼搏,而是任务观点,甘居中游或畏难发愁,疲于应付,不能开拓新的局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镇经济发展,在下步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下力加以解决。

二、今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突破菏泽战略”的第一年,也是我镇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下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对外开放和工业兴镇战略总揽经济工作的全局,以财政增收、投入增加,群众增收、就业增多、社会稳定为目标,以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保证,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上新台阶。

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85万元,力争完成13*7万元;实现招商引资7670万元,引进镇外资金90万美元,出口创汇达到4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501万元;新增就业681人,劳务输出615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3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力量突破工业建设

1、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一是加强企业招商。对恒泉油脂有限公司、华盛金属公司、金鑫短绒厂、绿科饲料公司等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挂靠大企业、大集团,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膨胀规模。二是加强资源招商。利用我镇的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以棉花深加工为基础的纺织服装产业,以林业为基础的板材加工、家具生产、造纸产业,努力把这两大产业建成支撑我镇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三是加强项目招商。采取外引内联等多种形式、多渠道推介、对外招商,努力在全镇形成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良好局面。四是走出去招商,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组织得力人员到外地招商,重点与南京理工大学1200万元的化工项目、合肥中国科技大学3000万元的生产PVC塑料管项目、山西运城南风化工集团3600万元的电子产品组装项目对接洽谈。今后,我们将坚持高起点定位,高质量运作,主动联系大客商,努力引进大项目,提高引资成效,扩大项目规模,以大投入,实现高产出,促进大发展。

2、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开工项目的投产。对投资1658万元的锦花纺纱厂和在县工业园区投资1500万元的华盛金属有限公司,实行倒排工期,努力加快建设进度,使其尽快竣工投产;二是努力抓好签约合同的开工。对已签约的1500万元的聚胺脂筛子项目和由山大教授引资850万元的高压和超高压油管项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抓开工。三是争取洽谈项目的签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进大项目,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争取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对正在洽谈的由深圳九九红公司投资3300万元的钢架结构项目和由台湾客商投资1700万元的矿用胶带厂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努力加快项目进度,争取早日签约。

3、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二分之一工作法,加强调度和考核。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前三名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重奖,并作为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对完不成任务的后三名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发个人两个月工资。并要求镇直部门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实行半月一汇报,搞好调度督促,确保年底完成任务。

4、搞好园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对镇经济园区继续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增强园区吸引力。创新发展模式,放宽园区政策,让企业最低门槛进入,最低成本经营,最高效益回报。对镇经济园区实行扎口管理,除正常的税收外,只要不经党委、政府批准,任何部门不准到企业检查,更不准吃、拿、卡、要,坚决杜绝辱商、欺商、挤商现象的发生,努力把镇工业园区打造成加快我镇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提高园区竞争力,加快园区规模膨胀,使现有园区成为我镇高水平的发展亮点、产业高点,成为我镇最佳的投资场所。

(二)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全镇经济结构的调整

立足我镇现有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棉花、瓜菜、林业、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围绕这四大产业,大力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培植新的增长点,逐步改变传统的、自发的、无序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与省农科院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建设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抗虫棉繁育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林业生产上结合上海禾阳公司,重点抓好万亩丰产林生产;在畜牧业上,大力发展牛、羊、猪,稳定发展鸡、兔,重点培植一批饲养专业户、专业村、养殖场,并结合畜牧养殖,搞好林草牧一体化生产。

(三)千方百计抓好环境建设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思想,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千方百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主要抓好xx中心街的硬化、德商路镇驻地段的拓宽工程,并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努力改善镇驻地面貌。

2、抓好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镇村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村级帐务、财务镇里双代管,加强对镇直部门和行政村财务的清理审计工作,进一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工作,努力建设“平安xx”。

3、抓好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效率政府,坚持用“四铁”精神(铁下心来,铁面无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来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全镇叫响服务发展是功臣,扰乱发展是罪人的口号。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和企业工商户评议活动,对顶风而上影响经济发展的坚决予以打击。

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契合度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相应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则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然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如何有效和区域经济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十二五”时期淮安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1.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纺织、机械、轻工和建材等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地位得到巩固;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重点扶持,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2)产业发展规模显著提升。突出项目建设,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通过实施“航母”项目工程,“三百”项目工程,“551”产业提升工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大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明显。培育了一批能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旗舰”企业,建立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1)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快速发展,着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工程稳步推进,突出发展旅游业。精心打造“运河之都、伟人故里、美食之乡、生态家园”旅游品牌;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金融业集聚规模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淮安正逐步建成承南起北、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科技和商务服务业。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开始涌现。部分会计、税务、咨询等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综合化、规模化发展。

(2)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核心集聚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淮海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正逐渐成为苏北地区最具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现代化商业中心;特色集聚区规模日益壮大。淮安国际商城、淮安火车站综合大市场、淮通物流园、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逐步发展成为一级物流市场集群和物流服务中心。

3.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1)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稻米、蔬菜、生猪、家禽和水产五个百亿元级的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稻米、小麦等产业深加工领域和生猪、蔬菜等加工总量上获得突破,切实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接近1.2∶1。提升产业化合作经营层次,提高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批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85%。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有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职能机构监督、市场中介服务和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二、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

1.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

一方面,“十二五”时期淮安面临着人才等生产要素被长三角发达地区吸引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转型期,人才和技术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淮安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如下特点:

(1)二、三产业继续保持用工主体地位,用人平均需求约占总需求的99.2%。其中第二产业平均用人需求约占71.3%;第三产业用人平均需求稳步上升,接近总需求的28%。

(2)制造业用人平均需求约占总需求的66.7%,继续成为用人需求最多的行业,表明淮安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工业拉动就业的作用十分显著。

(3)其他教学人员,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成为最缺人的三大职业,求人倍率都高于2.0,意味着1个求职者有2个以上的岗位虚位以待;保管人员、秘书、打字员、财会人员、物业管理最不缺人,求人倍率都低于0.4。

(4)近9成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硕士学历的求人倍率达到了2.23;近一半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初、中级技能或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伴随着淮安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这一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了2.41和4.03。

2.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1]“十二五”时期淮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钢产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环保服务等产业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具有环保特色的棉纺织、印染面料、化纤、针织纺织和服装业、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和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业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商贸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科技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依旧是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行业。

随着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精神系统类、消化类新药研发业,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业,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人才需求的突出增长点;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平板显示和LED等特色产业成为人才需求的潜在增长点。

驻淮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1.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淮安地区现有高职院校五所,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契合度分析。其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是部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以这三所高职院校2012年招生计划为计算数据源,按照教育部2004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三所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专业设置覆盖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19个专业大类中的15个,覆盖率为78.95%;78个二级专业类中的29个,覆盖率为37.2%;开设专业91个,覆盖率为17.3%。其中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旅游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六大类开设专业数占总开设专业数的80.2%,招生计划数占到三所高职院校总计划数的89.76%。[2,3]

2.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从三所驻淮高职院校开设的全部专业来看,总体上驻淮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开始注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和用人需求对接。围绕淮安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三所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食品营养与检测、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围绕淮安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部分院校也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开设了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新能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光伏发电)等专业;围绕淮安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三所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技术、金融保险等专业。然而,从表2所列三所驻淮高职院校计划招生总数排名前十五位的专业比较中我们也发现,三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第一产业对应专业没有进入排名前十五。实际上三所院校开设的所有专业里,第一产业对应专业数仅为一个,专业数与招生计划数占总专业数和总招生计划数的比重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对区域GDP贡献率(10%以上),且招生计划数远小于区域第一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数,与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淮安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要求存有较大差距。

(2)第二、三产业对应专业数和招生计划数占总专业数和总计划招生数比重分别为98.9%和99.6%以上,明显大于第二、三产业对区域GDP贡献率,且开设专业数和计划招生数过于集中在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2.7%和72.7%,而特钢、盐化工等区域主导产业,棉纺织、服装、建材等区域传统产业和淮安市重点培育的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明显偏弱,尤其是上述产业对应的核心专业设置的缺漏,致使三所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上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点契合度不高。甚至部分二、三产业对应专业计划招生人数与区域第二、三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数呈现两个极端的关系。

(3)院校之间专业设置存在高趋同性。在排名前十五的专业里,会计、机电一体化、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等七个专业三所院校都有设置,对应计划招生数占总计划招生数的三成。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六个专业两所院校都有设置,对应计划招生数约占总计划招生数的16.6%。可以说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致使三所高职院校间的不良竞争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尚未有效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对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一方面引导高职院校根据淮安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限制发展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优先发展区域产业急需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并从制度上避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和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应的优惠条件,以规范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高职院校加强市场调研,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趋势

驻淮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针对自身办学特点,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度超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通过人才引进、培养、招聘、企业兼职、校际交流,重点扶持建设与特钢产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和专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构建与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和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业等传统产业,商贸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科技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形成一批骨干专业;开发与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和LED等特色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形成若干特色专业;培育一批与新医药制造、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紧密的新兴专业[4,5]。

3.切实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使专业设置能紧密、主动、适度超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就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最直接信息动态。驻淮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区域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骨干企业的对接工作,通过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合作机构,强化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制定章程明确企业职责义务;通过制订有关文件规范合作企业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机构的运行效能;通过建立年会、定期工作例会和项目合作协调制度加强与企业的协调与沟通,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剖析现有专业,论证未来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方向课程的岗位适应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切实提高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 王清,顾庆龙,向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 展契合的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

育,2011,(2):17-19.

[2] 孙孝花.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研 究――以郑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14-17.

[3]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