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公路规划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01-21 23:39:49

公路规划设计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保理念;规划设计;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8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环保理念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日益密切,在公路设计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公路建设对环境有着很大影响,若不是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极可能带来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应当把规划设计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低碳的公路设计理念,打造生态公路,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1 环保理念及其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的提出

1.1 环保理念

环境保护指的是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主要手段包括行政管理、工程技术、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社会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严重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进行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合理利用资源,寻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全世界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保护环境、保证社会发展,党和政府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出环保理念,强调在各行各业规划建设中融入环保理念,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保理念在社会建设中的应用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切实践行,是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

1.2 环保理念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的提出

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其建设与使用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公路施工与使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并采取一定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周围环境,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高速公路建设与使用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空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态环境、声音环境等领域。例如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周围植物被破坏,挖运残土、废弃垃圾等随意堆放,造成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为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困扰。此外,高速公路施工对周围土体有一定扰动,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巨大。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建造良好的公路景观,减少施工扬尘、车辆尾气排放等各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需要对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打造生态公路。

环保理念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的融入是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公路的重要方式,符合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是一种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2 环保理念下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探讨

环保理念下的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实际上就是保护自然环境、减少资源消耗。要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消耗,不是单纯地只考虑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问题,而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上统筹考虑公路设计及其影响,结合公路建设活动情况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公路施工与运营维护方案。为了满足环境保护和公路使用等各方面的要求,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应当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遵守相应的设计原则,采用有效的设计措施,利于生态公路目标的实现。

2.1 设计要求

环保理念下的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与传统的公路设计有明显的区别,不仅要考虑公路功能、质量等方面要求,更要考虑公路景观设计和资源节约等问题,所投入的精力、物力是传统公路设计无法比拟的。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本着尽职、敬业的精神,对公路工程建设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地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使公路工程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协调发展。设计人员需要对高速公路项目本身特点、周边环境、生态、污染等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引入的外来植物种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对当地原有植物生存造成威胁,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事前规划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2 设计原则

2.2.1 环保原则。用环保理念指导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遵守环保原则是必然的。在环保原则下,高速公路设计要充分考虑公路施工与使用对空气、水土、固体、生态景观等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公路设计方案,达到最大节约、最小占用的效果。同时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要进行环境防治方案的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如生物工程,在高速公路两侧种植绿化植物,尽最大努力保护高速公路周边环境。

2.2.2 因地制宜原则。公路施工对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有一定的扰动,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因此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应当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当地地形地貌的破坏性扰动。比如,进行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貌和地质情况,既要选择最短线路,又不能过多地穿越山体,以免增加工程量,为公路施工带来困扰。

2.2.3 经济适用原则。高速公路工程是一项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从项目立项到运营,整个过程中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其中建设材料的花费尤其大。为减少成本支出,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应当遵守经济适用原则,合理设计公路线路,科学进行组织设计,在满足公路使用寿命和质量要求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建设资金投入。

2.3 设计措施

2.3.1 公路线路规划设计。高速公路的选线是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保证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符合使用要求和环保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速公路路线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气温、植被等因素,确保路线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路线应与人口密集地带保持适当距离,避让大的村庄、学校、医院及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合理设置通道,以保证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交往的需要。

2.3.2 公路路基工程设计。对高速公路路基横断面进行规划设计时,在保证安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断面参数,达到节约用地的效果。高速公路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不与现有的农田灌溉体系发生干扰,路面径流不直接排入养殖业水体。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尽可能做到填挖平横以减少取土,取土坑位置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尽可能从荒田或低产田取土,并采取复耕措施或改造成养殖区,做到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2.3.3 公路景观设计。高速公路景观是规划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高速公路景观进行设计,要采用两项措施:第一,保护现有的自然资源。公路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高速公路建设经常占用很多的自然资源,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比如,高速公路如果占用了湿地环境,就应当就近建设相应面积的湿地,以免湿地功能受到影响。倘若高速公路建设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应当通过规划设计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第二,充分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绿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要以沿线两侧的可视环境特点为依据,使后期营造的公路景观与原有自然景观协调一致。大力进行绿化,植树、植草等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防尘、减噪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中央分隔带植树还起到防眩功能,对于邻近风景区、度假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区的路段,种植隔声绿化林带还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2.3.4 公路安全设计。公路安全是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立足点,确保交通安全是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防撞能力,路基两侧可以采用新型分离式新泽西护栏。在公路两侧,道路绿化可以采用单侧护栏单侧绿植的方式,一方面考虑了公路道路绿化防眩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路容美观需要,很好地减少了高速公路施工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高速公路质量问题,在规划设计中,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公路路面、路基材料,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路面平整度,以免出现下陷、裂缝等质量问题,创造良好的道路安全条件,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减少资源消耗。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将公路规划设计与环保理念结合起来,有利于打造生态公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因此,在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应当基于环保理念进行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在搞好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炳安.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6).

[2] 肖莹,宋娟.浅析公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价值工程,2010,(10).

[3] 吴春来.公路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

[4] 汪源.关于公路规划设计中环境问题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

[5] 胡圣能.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公路;规划设计;生态;安全

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1公路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公路的生态绿化

1.1 自然环境调和:公路的兴建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并且能减少灾害发生。

1.2 生活环境调和:人类大肆的开发利用绿地,已使生活环境的绿色资源逐渐减少。公路绿化可为单调的道路平添绿意,也具有削弱车辆噪音,及吸收车辆废气,净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1.3 稳固边坡:的边坡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水土保持、稳定边坡的目的。

1.4 视线诱导功能:合理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注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出现。

1.5 防止事故发生:中央分隔带规划整齐的花木绿带可以有效遮蔽对向车辆灯光,起到防眩作用,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边坡栽植的柔韧性强、耐冲撞的灌木丛,为失控车辆提供了缓冲地带,有助于减低伤亡程度。

1.6 协助休憩:公路沿线由植物营造的绿意盎然的环境,能有效消除驾乘人员长途旅行的疲劳。通过园林规划的服务区,为暂停休息的旅客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场所。

1.7 调整景观: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遮掩路旁不雅观的景物,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通过规划公路绿化,可降低公路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当地景观中,加强景致特色。

2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地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不同的路线方案,应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重大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应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2.1 公路路线与地形类别。公路路线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平原区路线、丘陵区路线和山岭区路线,其特点如下:①平原地路线。因平原区的地面高差变化微小,其平面线形可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尽量避免采用长直线或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在避让局部障碍物时要注意线形的连续、舒顺。②丘陵区路线。选线活动余地较大,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者的关系,恰当地掌握标准,提高线形质量。设计中应注意:第一,路线应随地形的变化布设,在确定路线平、纵面线位的同时,应注意横向填挖的平衡。同时还应注意纵向土、石方平衡,以减少废方和借方。第二,平、纵、横三个面应综合设计,不应只顾纵坡平缓,而使路线弯曲,平面标准过低;或者只顾平面直捷、纵坡平缓,而造成高填深挖,工程过大;或者只顾工程经济,过分迁就地形,而使平、纵面过多地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指标。第三,冲沟比较发育的地段,汽车专用公路和二级公路可考虑采用高路堤或高架桥的直穿方案;三、四级公路则宜采用绕越方案。③山岭区路线。山岭地区路线一般以顺山沿河布设,必要时横越山岭。按路线通过部位的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线形。第一,沿河(溪)线:沿河(溪)线是沿河谷两岸布线,设计中应处理好河岸选择、线位高低和跨河地点三者间的关系。第二,越岭路线:主要指翻越岭顶的线形,在设计时,应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三者间的关系。越岭路线的纵坡应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一般不应设置反坡。第三,山脊路线:当路线走向与分水岭方向一致,且分水岭平面不迂回曲折,各垭口间的高差不过分悬殊时,可采用山脊线。选线时应处理好控制垭口、侧坡选择以及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三者的关系。

2.2 公路路线总体设计要点。路线基本走向应根据指定的路线走向(路线起、终点和中间主要控制点)和公路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结合铁路、航运、空运、管道的布局和城镇、工矿企业、资源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由面到带,从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中,通过调查、分析、比较,确定一条最优路线方案。

在路线走向和公路等级确定后,应对全线总体布局作出设计,其要点如下:根据地形特征,确定地形类别和计算行车速度;路线起终点除必须符合路网规划要求外,对起、终点前后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线形必须作出接线方案和近期实施的具体设计;合理划定设计路段长度,恰当选择不同设计路段的衔接地点,处理好衔接处前后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线形设计;根据交通量及运行需要确定车道数;调查沿线主要城镇规划,确定同其连接的方式、地点;调查沿线交通、社会、自然条件,确定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及其同连接道的连接方式;根据公路的功能,确定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以及停车区、服务区等的布局与位置;对收费公路应在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收费形式;应综合考虑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站、大型桥梁、隧道等的位置和间距,以保证交通运行安全所需的最小距离;拟分期修建的工程,必须在按总体规划的技术标准作出设计之基础上,制定分期修建方案并作出分期实施的设计。

3路基边坡处理与环保

路基边坡形式是影响公路景观的主要因素。路基边坡坡率及形式的选择不仅影响边坡的稳定,同时也影响环境保护和景观效果。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尽量使边坡外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看不出明显的人工痕迹。在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周围环境特点对每个边坡逐个研究确定适宜的边坡形式和坡率。对于挖方边坡坡脚、坡顶取消人工痕迹过重的折角,而采用贴近自然的圆弧过渡,以达到与路线所经自然地带的地形地貌相适应。对于部分低填或隧道进出口填方路段,放缓边坡或直接填平进行植草绿化处理。这既有利于路堤与原地貌融为一体,使填筑痕迹得以遮掩;同时也增加路侧净区,形成一定的行车缓冲带,使过往车辆驶离路面后有一个安全的感觉。

公路设计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理念并不是试图去创建一个新的标准,而是建立在灵活应用现有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公路设计人员应在严格遵循项目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独创性及灵活性,以规范为依据,在标准范围内灵活应用设计指标,切实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能确保安全运营,同时还能很好地融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公路。

参考文献:

[1]龙宁、李建忠、何峻岭、刘国强,《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J].城市交通,2007,(02)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人性化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城市内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城市与高速公路之间连接的交通枢纽,也是城市公共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系统对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格局、完善的景观生态、创造宜人的城市外部空间有重要作用,对保护传统城市景观也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综合考虑其功能性要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司乘人员的心理,通过合理的环境景观设计,把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综合环保、美化、历史人文等因素,使城市内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成为自然景观的新亮点,实现公路建设的人性化发展。

一、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形式

现行的高速公路全部是收费公路, 因此就限定互通立交的形式也是收费式型,基本可设计成喇叭型、苜蓿叶型和半定向T 型。苜蓿叶型互通立交适合于两条高速公路丁字相交, 半定向T 型互通立交适合于受地形限制的情况; 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相交则大部分采用喇叭型,这样就保证了一条高速公路上互通立交形式的统一性,具体单喇叭型互通是选择A 型还是B 型要根据交通量和地形来确定。主要匝道(即对向行驶匝道)在一、三象限的A 型喇叭互通立交与主要匝道在二、四象限的B 型喇叭互通立交解决的交通量一样,这样可根据地形,综合考虑跨线桥的长度及排水情况,来确定是选择采用何种形式,达到建造跨线桥梁短,排水防护工程少,经济美观的目的。修建双车道匝道的互通立交在车辆分、合流处,应保持基本车道数的连续性,并应维持车道数的平衡,所以必须增设辅助车道。辅助车道长度在分流端为1000 米,最小为600 米;在合流端为600 米,对主线实施分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辅助车道也可采用分期实施,以减少前期工程的投资。

二、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化设计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化设计必须在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其特定的性质和目的,结合道路沿线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原则

20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全球变暖、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与环境问题被公认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将它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同等的位置,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庞大的人工构筑物系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绿地中相对面积最大的互通立交绿地应该发挥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缝补破碎的生态板块的作用。景观设计师应该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形成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观,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功能性、安全性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主要是用部分匝道连通上下道路,作为入城或出城的主要通道,常以分割车流的方式,避免车流在交叉口形成冲突点。减少延误,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能力。因此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满足诱导行车安全的作用,始终要把公路的功能性、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

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植被、湖泊等,他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因此,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在规划设计时,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考虑自然景观资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

4、整体性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从高速公路绿地、周边环境、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出发,其规划设计要体现高速公路整体的形象,要在总体规划中确定每个互通立交绿地的定位,明确其性质与功能。此外,每一个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在规划设计时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考虑城市周边环境、基地状况、植物、地形、色彩、建、构筑物,历史文化等。

三、互通区环境绿化设计方案

1、图案设计

(1)导向性的艺术处理

在互通弯道外侧绿化可适当种植高大的乔、灌木作行道树,强化其外缘的线形,以诱导行车安全拐弯,并使司机、乘人有一种安全感;在匝道两侧绿地的角部,适当种植一些低矮的树丛、树球及三五株小乔木,以增强出入口的导向性。

匝道与竖向路段绿化

匝道走向不同将绿地分隔成不同的形状,如南北长、东西宽,采用南北构图,图案中心向内倾斜,使图案与匝道的曲率保持一致;若东西长,南北宽,采用东西构图,图案中心也向里倾斜,使南北两块动势一致,这样整体感和节奏感明显。由于互通立交区域绿地四周的路面高度有变化, 可依据具体地形条件,将植物配置成在高度上与道路相应的渐次变化,从心理和视觉上,能给人以平顺连续、无高低凹凸中断之感。两侧绿化最好应是同一种树、同一间距,使绿化平缓连续地改善地形地貌,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间。

桥荫绿地的设计

桥荫绿地主要是指引桥,匝道阴影下的绿地。由于桥荫绿地阳光照射的条件差,适宜种植耐荫性较强的植物,其设计的图案应与立交区域图案相协调。例如,在引桥的桥荫下,可选用十大功劳构成披针形图案,用洒金珊瑚、八角金盘等构成圆形图案,增加图形的变化;在匝道的桥荫地上,可采用马蹄金色彩相近的深绿色常春藤铺满绿地,以保持图案整体的统一。构造物立面造型互通立交不可避免地要设置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这些构造物景观效果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整个互通立交区景观的效果。由于桥梁的规模相对涵洞、通道等的规模要大,故其立面造型也成为互通立交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同时, 对于互通匝道上不同路段的构造物,应尽可能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立面造型,以达到丰富互通立交景观的作用,使得互通在整体上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并对周围的景观起到优化的效果。

2、构造物立面造型

互通立交不可避免地要设置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这些构造物景观效果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整个互通立交区景观的效果。由于桥梁的规模相对涵洞、通道等的规模要大,故其立面造型也成为互通立交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同时, 对于互通匝道上不同路段的构造物,应尽可能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立面造型,以达到丰富互通立交景观的作用,使得互通在整体上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并对周围的景观起到优化的效果。

总结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环境景观问题,涉及了公路技术、园林美学、环保、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领域。因此,需要社会各部门携手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经验,使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为司乘人员提供更舒适的行车环境,为道路绿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为实现高速公路的人性化规划设计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志军,刘峥嵘。 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型与枢纽型互通立交设计[J]. 广东科技. 2010(02)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高速公路 服务区 园林规划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45-02

高速公路收M站的绿化设计,应该从生态和景观设计的思路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条件,采用必要的绿化设计手段,使预期效果能够实现。收费站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上,既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突出各部分的特色,使得整个收费站绿化重点突出,亮点优秀,各部分搭配相得益彰。

1 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广场设计

收费广场是收费站车辆通过的主要部分,是车辆进入收费站的过渡地带,收费站广场的设计线型应平顺,设计路面应采用水泥砼路面。因此在考虑收费广场生态绿化设计时,需要对收费广场周边绿化做加强处理。首先,在植物选择上应选择当地乡土树种中抗性较强,吸收尾气能力较强的树种。如关中地区的国槐、陕南地区的香樟等。其次,在绿化种植方式中,应该采用复层绿化方式,乔、灌、草、地被植物相结合,加强绿化数量和质量。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改善作用,及对道路施工产生的生态破坏的修复。收费站引线是保证景观效果的重要部分,由于高速公路车速高、线路长,因此需要足够的引线来缓冲车辆的速度,这一段如果不做处理,会对收费站绿化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引线上加强绿化效果,对不具备条件的地区采用移动式绿化,配置上采用乔灌草相结合,在视觉上起到围合收费站空间的作用

2 我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规划

收费岛的绿化设计是整个收费站绿化设计的点睛之笔。是收费站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是一个收费站的“脸面”。收费岛绿化生态设计不同于其他地段的设计,因为其没有可以使用的土壤条件,因此必须用人工的方法增加绿化的条件,创造性的解决收费岛生态污染严重的棘手问题。在收费岛平台上可以将两种容器交替放置在收费岛的平台上,间距根据收费岛长度适中布置,在相邻的收费岛左右对称布置,一字排开,形成对景,要求其能够体现一定的陕西文化。在收费岛护栏位置上,宜采用护栏花钵进行垂直美化,将护栏花钵安装在收费岛护栏内部,间距1.5 m左右,数量根据收费岛护栏长度而定,种植品种可以选择天门冬、吊兰及时令花卉等等。收费岛的绿化设计,应本着美化、精致的思路进行,要加强前期设计方案的优化,在设计色彩、形式、内容上下功夫,同时应当注意对收费岛各个部分的绿化部位,进行见缝插针的绿化设计,以达到最好的绿化生态效果。见图1。

3 高速公路收费站区设计

收费站区是收费站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休息、学习的主要场所。景观绿化设计应该考虑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如生理需求、交往需求等。同时绿化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合适的绿化配置形式,以期达到节能、低碳的绿化生态效果。

收费站站区四周以常绿乔木行列式种植为主,采用此种种植方式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整洁威严的氛围,同时,行列式栽植可以有效封闭视线,阻挡大风、噪音及有害气体的扩散,保证站内环境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收费站的实际功能需要,在绿化设计时,还应考虑收费站办公楼与收费岛之间工作位置视线的通透,以便于收费站管理人员监控收费岛区域的情况。植物选择应选择抗性较好的常绿植物为主,如雪松、云杉、广玉兰等,在遮挡视线的位置可以选择常绿的灌木做起伏的设计形式,如铺地柏、大叶黄杨、珊瑚树等。植物间距不宜过大,一般在2~3 m之间。这样设计可以有效阻挡和吸收收费岛周围的污染空气向收费站站区扩散,同时可以通过植物的净化空气能力来降低收费岛周围的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其次,较小的间距和常绿植物密实的树叶可以有效的吸收汽车通过时的噪音污染,使收费站区内部保持相对的宁静,给工作人员休息、休闲活动提供先决条件。

收费站的建筑布置要考虑工作及生活需要,工作场所主要布置在办公楼中,一般是处理收费站各项业务的主要场所,使用时间一般为早8点至晚6点,宿舍楼是提供员工或相关人员住宿的场所、附属用房是满足站区其他需求的建筑,其中包括了车库、锅炉房等。由于站区一般离市区较远,因此每个站区都会布置食堂,解决站区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伙食问题。在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采用规则式植物配置方式,点、线、面相结合,营造色彩丰富、气势雄伟的建筑附属绿地。增加植物的数量,提高植物配置的质量,增大绿量,发挥植物汇碳作用,起到有效的生态恢复作用。对于建筑周围,可以发挥植物的节能功能,应注意区分建筑向阳面,及背阴面,可以利用植物的配置起到建筑节能的作用,比如,对于背阴面的处理,可以减少大乔木的栽植,改用低矮灌木或花灌木,减少植物对日光的遮挡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的能量。同理,对于向阳面,需要考虑夏季的遮荫以及冬季的日照,因此可以多配置一些落叶乔木,这样在夏季时,乔木高大且枝繁叶茂,可以起到遮荫作用,减少办公区域电力的负荷。在寒冷的冬季,由于落叶乔木的习性,树叶都已经落去,不会阻挡阳光对建筑物的增温作用,可以减少收费站冬季供暖的能源消耗。

收费站绿化空地设计,应该采取自然式为主的园林设计方式进行,首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场地内的功能分区,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入口景观区、休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运动健身区、特殊用地区等,然后根据分区的重要性及与建筑的关系,确定各分区的大小和方向,最后,运用交通流线将各分区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地设计图。

确定好各分区后,再逐个确定各分区的内容及道路流线。入口景观区是收费站入口轴线上的位置,是进入收费站必经之路,是收费站各个位置视线的焦点,因此,应该重点处理。植物配置应该采用复合绿化的思路,用乔木做背景,多采用对景,及色彩的搭配,同时应该结合山石和草花,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的景观效果。

从生态绿化的角度,整个植物配置应该以恢复原有生态群落为又一出发点。植物选择应该符合生态恢复的原理。在植物搭配上应包含生态恢复的拓荒植物-延生植物-后代植物。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应当注意采用几种常见的搭配方式如豆科和非豆科、草本和木本、乔灌草立体搭配的运用,运用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生态效果,增强园林植物生态的稳定性,提高植物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5

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的乡村特色和悠久的民俗民风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农业公园的发展恰恰是弘扬优秀传统乡村园林的营造理念,将园林艺术与乡村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并创造出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景观类型,它兼顾游憩、生活和生态功能。小城镇农业公园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公园对于当地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力展现。地域特色表达是农业公园建设的首要原则。在农业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当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以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和芦柑果林为基础,建设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示范村,开展生态旅游。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镇是咏春拳(白鹤拳)的发源地,借助咏春拳的历史文化,辅以农耕地开发永春拳创意生态农业文化特色村。也可选择当地传统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项目,或在农业公园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中延续传统工艺,展现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的再现,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可宣传历史文化,让文明得以延续。在贵州省的乡村地带有一处融文化与自然为一体的乡村景观,即在田间种植油菜和小麦,利用2种植物不同的色彩组成奥运五环图案,每环直径约136米,宽约9米。它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与现代的奥运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冲击力的景观,不仅具有恢弘的气势,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渲染地域精神的有力表达,这一景观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是农业公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园区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林、河流、田野等,并在建成区内适当保留自然植被,将人工构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态优先原则也要求公园内的游人活动和游人容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创造既适宜休闲活动,又自然质朴的园区环境。同时,因地制宜也是农业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建设过程中赋予的规划内容和模式也就各不相同。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保护农业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景观不仅能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能够增加公园的魅力,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虽然小城镇的土地资源使用相对于大城市较灵活,土地量也更多,但小城镇的土地差别性很大。首先,恰当的选择土地是建设农业公园的基本要求。土质较好的土地适宜于植物与庄稼的生长,以及各类园艺活动的开展;土层较薄的石质土地,适宜于放牧或建设活动场地。同时,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土地区域,可考虑建设保护区域或保护与游憩相结合进行开发建设。除了土地的本身特性外,小城镇不同区域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也至关重要。与城市较近的区域,即使土地拥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保护和建设乡村游憩空间。总之,土地的综合、合理应用是小城镇农业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原则目前的观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第二类是以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是一种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并有效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高效推广示范农业开发形式。城郊观光农业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乡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活动空间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无论哪类观光农业,都可以销售大量的农产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广成熟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景观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这为城镇及乡村带来很大的利润,是应该探索和推广的新形式。

整体性美学原则

在追求农业公园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公园景观的整体性。一方面公园要与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相融合,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公园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要相互联系与协调,无论是形式、材料,还是外观等要有所呼应,形成公园的整体风格,突出特色。人们从农业公园中获得的审美情趣是实现游人与公园的协调发展的关键。农田斑块、防护林网、水系廊道等不仅是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过程,也是人们活动美感的重要元素。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研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公路网的规划,希望通过构建完善的公路网,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提升。为了可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中国公路网,应当结合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了解公路网规划发展情况,进而明确当前中国公路网规划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更加有效的致力于公路网规划,为构建完善的公路网创造条件。

一、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

(一)国外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分析

国外公路网规划研究经历一个世纪的历程后,从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发展成一门不断完善的新学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最早提出路网规划的罗马人,将其作为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而后随着路网规划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公路网成为交通规划的主要学科之一。在这期间,公路网规划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直观判断阶段。此阶段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道路规划主要是技术负责人与相关规划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对不同道路进行专业预测和合理规划,以便高质量完成公路建设规划。

(2)集计模型阶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之间,因为人们出行需要,道路规划人员研究出了集计模型,通过此模型来相对科学的规划建设道路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路网规划研究发展。

(3)非集计模型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外国生产力高速发展,这带动了交通规划建设发展。在此中背景下,非集计模型被研究出来,用于道路网规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路网规划。

(4)出行选择行为模型阶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人的活动模拟与观测技术得到了发展,这使得道路网规划研究人士借助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来进行道路网规划,这使得道路网规划注重分析人的心理等方面因素,对优化道路网规划起到很大作用。

(5)计算机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就不断发展,这对于促进各行各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道路网规划也受其影响,有很大程度进步,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公路模型软件的有效应用就大大方便和优化了交通规划。

(二)中国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分析

相对于外国公路网规划研究来说,我国公路网规划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提出公路网规划是出于1964年编制的《中国干线公路网规划草案》。而中国公路网规划真正开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交通部充分认识到公路网规划的重要性。自此大力致力于公路网规划建设。但由于我国所掌握的公路网规划研究资料和经验有限,这使得中国公路网规划研究相对缓慢,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较为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公路网规划理论及实践。

1990年,中国交通部所编制的《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从经济角度出发研究交通,同时以交通建设发展反馈促进经济发展。可以说,这一“办法”的编制充分的说明了中国公路网规划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实践经验,逐步提出适合我国应用的公路网规划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共公路网规划发展。

二、公路网的发展趋势

(一)现阶段我国所应用的公路网规划方法

(1)定性规划方法

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定性规划方法有主观概率法、德尔菲法等。相对于其他公路网规划方法来上,此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落后,主要用于落后地区的早期公路网规划。

(2)集计模型

集计模型可以将对象地区和对象人群划分成若干个集合体,并将集合体视为基本单位,从而解决公路网规划相关问题。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路网规划方法。

(3)非集计模型

非集计模型是一随机效用理论为基础,描述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出行行为。由于交通出行与出行频率、目的地、交通工具、交通路径等因素有关。而非集计模型则可以对以上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更具公路网规划需要,进行交通需求量预测、交通服务效益评价、政策评价等,为更好的进行公路网规划创造条件。

(二)公路网规划研究发展趋势

从目前我国公路网规划研究现状来看,公路网规划研究发展将呈以下趋势进行:

(1)规划技术方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公路网规划研究就以专家系统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手段的应用来进行公路网规划。而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信公路网规划会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专家系统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手段融合来研究和实施,以此来促进公路网规划发展。

(2)规划视角方面。由于公路网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这使得公路网规划涉及的方面更加广泛。基于此点,在公路网规划视角方面必将更加全面的、深入的、详细的考虑综合运输系统与公路网系统间的影响作用,以此来提升公路交通在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

(3)规划方法方面。为了促进我国公路网规划更加有效、科学、合理的进行,在优化和发展公路网规划方法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促使公路规划方法可以综合应用,以实现公路网规划在政策、经验、数理、技术等方面有效结合。

(4)规划目标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将越来越着重于引导型路网的建设,充分考虑公路网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基于此点,在确立公路网规划目标时应当注重从公路网的应用性以及影响方面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划目标。

结束语:

在公路网规划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今天,注重了解公路网规划研究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公路网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当前公路网规划理论、现状、发展趋势,这对于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公路网祈祷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我国公路网规划研究人士的不断努力,我国公路网规划将会迈上新台阶,大大提高公路网的应用性,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吴群琪,袁长伟 .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公路学报》,2007(03).

[2]朱从坤,王洁,冯焕焕.区域运输通道内客运方式分担率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04).

[3]张慧,吴垠,沈F,秦颖.公共需求满足度新模型的初步建构――基于公众视角的公共服务指数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7

一、规划编制情况

(1)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情况。年10月我县聘请同济大学启动了县域45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今年4月初,《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已编制完成,基本实现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镇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规一体”有机衔接。构筑了“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同时我们还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水资源承载力、人口规模、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调整等诸多重大问题进一步论证,已经完成初步方案。

(2)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进展情况。年由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县城总体规划》确定了“一主一副三园”的城镇发展框架和“两河多线”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年初,在全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廊北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市总体规划》相继展开的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又选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规划成果进行全面的完善升级,重新审视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抓紧进行《县城总体规划》(——2020)的修编及报批工作。

(3)县城、重点镇、各类园区(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情况。一是配合北京交通大学完成了县城及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调研工作。二是按照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中每个县启动一个新城区的要求,我们将新城区确定在:东至五一路,南至双安路,北至京沈高速公路、西至103国道。规划总用地面积82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北运河和潮白河部分河道)。聘请柏城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完成了新城区总体概念规划的编制工作;四是配合省市调研组完成“京东新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调研工作;五是初步确定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四区六基地”的选址位置,正在修编的《县城总体规划》中将进行充分考虑。

(4)镇、乡村规划和省级新民居示范村规划编制情况。今年3月初,为了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发展需要,启动了“六镇二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初步成果基本完成,待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后,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审批。目前我县7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中已有47个村街纳入新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当中,并通过规委会审批。

(5)特色街区规划改造方案编制进展情况。今年重点聘请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五一迎宾大道(县城内总长24公里)道路景观改造方案编制,目前,已完成方案改造思路对接。聘请北京市维思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绣水街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改造方案编制;完成县城8个交叉路口及康宁路改造方案设计;完成五一路(新开大街—绣水街)两侧门店改造方案;完成236个村街现状照片的拍摄工作。

(6)重要地段、重点部位城市设计规划编制情况。今年以来,我们一是配合县政府完成了薰衣草观光园方案修改,一亩三分地体验园方案设计,以及绿道网规划方案设计;二是完成了宜居基地选址及初步方案设计工作;三是完成花园小区东侧地块、县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提前右转及转弯半径”规划设计工作;四是配合北京木本杰设计公司完成县城夜景亮化方案设计及综合验收工作,此外为京华家具城、孔雀城、香荷嘉里小区、天琴湾二期、安馨丽景、花园市场、欧陆北区、花园小区沿街、香城社区等多个单体建筑完成夜景亮化设计。五是完成西外环路、县域近远期路网建设图、淑阳大街沿街效果图和县域及县城区航拍影像图制作。

二、服务建设项目情况。

(1)规划审批情况。加快重点工程的规划审批工作,完成香江CBD家具城、城内一小教学楼、明泰来家具城的规划审批,完成规划展馆的选址,对安平938车站、县农贸批发市场、县汽车站、县二手车交易市场、交通局三站一体化办公楼等项目提出了规划选址意见。年以来,我局共核发选址意见书19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5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5份(包括新农村建设项目9个),规划竣工验收报告16份,市政工程选址意见书2份,市政工程规划许可证21份。

(2)规委会与专家委员会工作情况。完成了规委会年第一次项目审批会23个项目的方案审查及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专家委员会并建立联系,共组织了4次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对《县城乡统筹规划》初步成果,《县城东九村控规》、《香江CBD家居城控规》、《鸿威运河国际文化城》、《宜居生活基地—运河国际生态区规划》四项控规,银宝街项目涉及的平安大街道路红线,富力一期等13个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论证,按照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各项规划。

(3)规划技术服务工作情况。一是完成了永盛路南延、北环路(五一路至欧陆豪庭)、安福路(新华大街至北环路)、淑阳大街(永泰路至计庄路)等县城主要道路的现场定位工作;二是完成170亩公园地块、安抚路、北环路、西环路、淑阳大街东沿(计庄路—永泰路)、四小、二幼、通唐线南热力站的定位放线工作;三是完成热力站及管线走向、安平中商城控制点、香江房地产控制点、国隆控制点、巡特警围墙的定位工作;四是完成“飞燕荷香”170亩公园、妇产医院及其实验楼、幼儿园的验线工作;五是到碧盛一期、国合源石材、运河生态城一期A区、运河新城、合生亚太城进行实地验收,并参与了现代水业水厂办公楼、京汉君庭等项目的验收及后期工作。

(4)完善切合我县实际的地方性规划管理和方案设计等各类规范。今年配合我县建筑市场管理,我局起草了《县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总平面图的编制规定》、《县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红线及沿街建筑高度、色彩等机关技术规定》,在全县规范开发建筑市场工作会议后我县也出台了《规范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管理办法》,完善了地方性规划管理和方案设计等规范。

(5)数字规划进展情况。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今年我局投资30万元完成了数字规划管理系统的安装,实现了数字规划审批及批后的网上公示,明年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与市局联网及网上申报审批。

三、批后管理情况

年规划稽查与各乡镇城建办、开发区分局、家具基地、现代产业园规划建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通报各自建设情况,使项目建设全过程基本在监管下进行;全面加强已批项目的管理,推进项目“一放三验”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对未批的已建项目加强手续督办;对房地产开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着重查处了一批擅自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侵占红线、未批先建、不按规划建设的建设项目,极大程度控制了随意开发现象。全年共下达各类书面通知170份,检查违规建设项目7个共督办项目手续17个。

四、人才家园建设情况

年我县人才家园项目一、二期分4个项目进行建设,总占地面积106.44亩,拟建设高档人才公寓5126套(符合公租房标准的3182套),总建筑面积33.8674万平方米。目前,京津人才家园一期银宝街高层次人才公寓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基础工程。京津人才家园一期华都师苑引进教师公寓项目,预计年底内完成外装工程。京津人才家园一期福安大鹏家具有限公司科研人才公寓项目,预计年底前部分楼体完成主体工程。京津人才家园二期安平中商国际农贸专家公寓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基础工程。

五、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深化工程”、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推进“效能”建设活动。

制定了各活动实施方案,利用滚动屏、下发文件、召开动员会等方式宣传活动的意义、目标、要求、方法步骤,营造活动氛围。认真制定了党员承诺目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群众示范岗,树立党员和群众骨干领跑形象。以“效能”活动为契机,8月份,局机关一把手通过电视节目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咨询。并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要求干部职工进一步规范言行,改进作风,优化机关软环境。

六、认真学习贯彻市五次、县十次党代会和全县八项总攻坚大会精神

组织召开班子扩大会、全体会、全体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以党代会和八项总攻坚会议精神为指导,理清规划思路,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城镇化与产业化协调发展,服务功能向城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做好家具产业专题研究,突出特色经济;做好交通专项规划,疏理对外交通、过境交通及中心城区环路关系;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落实分包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规划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规划水平,为将我县规划建设成为“家具产业之都、新兴产业高地、休闲商务新城、生态宜居家园”而努力。

七、2012年城乡规划工作计划

1、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聘请中外建规划设计院着手县城区40平方公里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完成安平镇重点区域控规的编制。

2、各专项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托,着手编制消防、综合交通、城市水系、公共服务设施、风貌特色和景观等专项规划。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调查、分析和预测,制订全县交通结构与路网的规划。全力配合内外环路的规划建设,为新修王潭路、倪李路、蒋渠线和安泰路北延确定路由,提供定点放线服务。

3、新城扩城规划:继续围绕总规的调整,组织完成新城区各层面规划的编制,通过协调新城区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重要基础设施布局,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指导主城区的开发建设。按照城区主要向西发展的思路,推动县城西部区域建设,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环境品质。在西城区(新城)规划布局“三中心一馆”,完成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文体中心和规划展览馆的选址,解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缺乏问题。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8

关键词 中小城市;规划编制;编制特点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9-0068-02

近年来,国家对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地方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客货运枢纽的建设滞后、交通方式缺乏有效整合以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等对公路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撑和地方财政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中小城市开始编制县(市)域公路交通规划。本文将着重分析其新颖性及实用性。

1 编制背景

1.1 区域规划的出台

随着国家相继出台大区域层面的经济区规划,各省也纷纷出台下一层面的规划,在政策倾斜上发展较大变化。以四川省为例,在成渝都市圈交流增强,成渝经济区规划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四川省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相继修编和重新编制了《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成都平原群规划》等,其他区域也以此为背景编制了《攀西城市群规划》、《川南城市群规划》、《安宁河谷走廊规划》等不同层面规划。地方政府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从区域发展角度重新探求其地位、发展方向等问题。

1.2 上一层面交通设施规划的巨大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来,各省市纷纷调整高速公路网规划,并加大了建设力度,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四川为例,目前在建高速公路超过2 000km,到2012建成高速公路将达到近5 000km,高速公路形态及格局届时将发生巨大变化。

1.3 交通瓶颈问题的出现

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镇密集地带交通瓶颈问题,尤其是对于山地类型的中小城市,城区往往沿河谷走廊地带发展,诸如过境交通的组织、工矿产品的运输,旅游线路的开发等问题日益涌现出现,迫切需要从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1.4 地方财政实力的稳步增加

以目前编制规划的西部地区县市来看,多为矿产资源开放型县市,地方财政收入近年来增速较快,有充足的资金委托资质较强的咨询单位,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及操作性。

1.5 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

为积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大程度的保障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水电设施等投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

2 编制目的

与早期的公路网规划编制目的相比,近年来中小城市编制该类的规划的目的主要有以下特点,并不是单纯的公路建设时序问题。

2.1 探讨城市发展方向,服务城镇体系发展

区域政策的变化及运输条件的改善,势必产生新的增长极,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城市所在的区位、优劣势,可以帮助政府宏观决策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方向及空间形态,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城市化越来越明显的呈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交通基础设施必须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城镇层次相适应,提供高效的运输条件。

2.2 解决重点地区交通出行问题

地方社会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有力的交通系统做支撑,对于中小城市而言,目前首要问题是解决重点工业园区、重要枢纽节点、重要乡镇的连通及有效组织问题,其次是城镇过境公路的绕城问题等。

2.3 更加注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以县市域公路网规划编制为契机,综合考虑物流中心、客货运场站、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及转换问题,积极整合交通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2.4 建立建设项目储备库

在西部大开发、国家及省市级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重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级部门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撑,县市级政府需提早做好相关申报前的准备工作,以期纳入上级财政补贴计划,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3 编制依据变化

2010年3月份,交通运输部了最新的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交规划发〔2010〕112号],与1990版编制办法相比,新版编制办法最大的特点是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若以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划则有同级人民政府审批[1]。编制流程上,更加强调上下层次路网的衔接性与可实施性,有利于整合网络资源,避免工程建设浪费。

4 城市规划单位编制该类规划的新特点

以往的县域公路网规划多数为交通厅或交通局下设公路设计院、交通类高等院校等单位完成,设计人员知识背景多为公路设计、公路规划类人员。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县城所在地及重点城镇的发展方向判断不够专业。

4.1 编制团队人员构成变化

编制团队人才的复合性是县域交通规划科学性、系统性的主要保障,与以往的公路设计单位相比,城市规划院具备多工种配合的条件,交通规划编制小组一般包括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交通规划、工程经济等专业背景人员编制。

4.2 编制思想转变

公路建设项目常规操作流程以下步骤:首先,编制公路网规划,进而,对重大规划线路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通过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后,进行施工图设计,最后,完成项目施工及验收,投入使用[2]。公路设计院按照这套流程开展各个阶段工作,因此,在公路网规划阶段,鲜有单位在县域地形图(1:10000或1:50000)进行公路选线,公路网络布局完全不考虑地形影响,将该阶段任务放置后期的工可研及施工图设计,在山岭重丘区,这样的规划思路有着重要缺陷,对财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政府而言,资金问题是公路建设最大的约束条件,公路路线的实际走向及布局,不可能同平原区一样,选线更加复杂。城市规划院以编制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获得该县市的县市域地形图(城乡规划法规定必须提供给规划编制单位),具有大量的数据储备及操作平台。

公路设计院编制该类规划,一般不考虑土地使用问题(仅在实施序列表中进行土地面积的匡算),城市规划部门以其传统的思维模式对公路网布局规划,往往秉持减少拆迁、节约土地的原则,在满足线形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一般会绕开村镇区、基本农田用地,减少土地浪费,避免公路城镇化。穿越城镇的公路,力求在保证安全降低污染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公共空间。

5 结论

由此可见,在新的发展背景和客观要求下,规划主管单位对中小城市县域交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城镇化要求县域交通规划必须与城镇体系规划更好的衔接,以此推动总规目标的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对公路交通规划咨询行业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对规划编制单位的选择,存在工程咨询和城乡规划资质双重选择的情况,随意性较大。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应以规划目标为导向,合理选择编制单位,保证用有限的编制经费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公路规划设计范文9

关键词:新定额;公路工程造价;编制

引言

传统公路工程造价概算、预算工程造价定额引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在2007年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这套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依据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公路施工建设设计基础实际的情况,在公路工程造价施行办法基础上重新编订的。随着我国国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公路施工水平逐渐提升,传统的公路概算、预算造价定额办法中多数内容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交通部对2007年的编制办法进行重新编订,制定了公路建设施工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定额。

1关于定额的概述及其综合体现

1.1定额的含义以及公路定额的制定办法

定额是在正常的生产书评和工程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力资源、机械成本、原材料、资金等消耗量的标准。定额的实质为劳动者、生产对象、生产资料三方面在时间、数量上的具体化规定。定额的考核标准为工作单位完成固定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必须消耗的资源数量的多少。定额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标准,相关生产单位根据定额的具体规定来安排规划自身的工作方案,进而安排后续的工作。公路工程定额属于工程建设定额大类中的一个分支,是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施工定额等的总称,同时也是各类测算的计算依据。就施工时间而言,定额时间增加,非定额时间降低,可提高时间利用率。定额的制定办法如下:

1.1.1经验估计法相关施工单位根据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并参照之前的相关技术资料,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对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人力资源、资金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多方比对,最终确定工程定额。此种方法过于依赖建筑经验,相关数据不准确,稳定性不高。

1.1.2统计分析法此种分析方法通过一定时期在实际生产中工作时间消耗和产品完成数量进行分析统计,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工程定额的制定。此种统计方案在数据处理方面较为准确,但是无法与实际的建筑工程进行融合,相对的准确性不高。

1.1.3类推比较法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某道工序中的典型定额作为工程的依据,并根据此依据进行数据的整合计算,推算出同类型产品工时的定额。此种比较方法能够保障在相应技术水平下的工程定量分析,计算方式较为准确,相应计算结果较为符合实际状况。1.1.4技术测定法此种测定方法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施工的时间以及施工流程进行多方计算和测量,在精准测量后来进行相应定额的制定。此种测量方法较为细致,精确度高,能够符合现代工程建筑的生产要求。

1.2定额的作用及在公路工程方面的体现

定额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以及施工内容进行调节,定额的作用在公路工程方面的体现如下:①定额是施工单位确定工程造价时进行施工工程技术分析的根据,建筑施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员工技术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合理估计建筑施工造价,进而制定完备的建筑施工方案。②定额是施工单位进行按劳分配经济核算的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对单位各个员工实行按劳分配,根据工人的工作性质以及技术难度的不同进行薪资分配,使建筑工人的保障自身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施工效率。③定额是施工单位分析、总结和改进施工工程生产方法的必要手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对施工建筑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监督与规划,进而改进公路工程施工生产方法。

1.3定额的特点以及公路工程方面的体现

定额是施工单位通过对施工工时分析、施工动作研究、施工现场布置、工具改革等研究,总结探索施工工程生产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等各种科学算法来确定相应的工程数据,确保工程定额的科学性。公路定额具备法令性、科学性,任何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数据的随意变动。

2修订后的新定额的特点以及新定额注意事项

2.1关于修订后新定额的特点的探讨

①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公路建造新工艺的硬性需要。②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充分考虑提高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刚性需求。③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周边数公里内环境能否得到保护的硬性需要。④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公路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建筑公路地区是否需要建设公路、建设什么样的公路的实际情况的需要。⑤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安全指标能否达标、山区建设高速公路造价能否超出预算的建设需要。⑥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公路建设地区能否建设大跨径桥梁、如何建设大跨径桥梁、建设大跨径桥梁造价能否超出预算的建设需要。⑦新修订的定额中只要是定额名称中含有“”号者,都是参考定额,公路规划设计单位在使用定额时,可根据规划设计公路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2实际工作中概预算编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概预算编制人员首先要全面的了解项目,如将规划的公路项目等级(高速还是地方道路)、将规划的公路项目特点(独立大桥还是路线工程、新建还是改建)、可估算的上级部门批复的公路建设金额(概算应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批复估算范围内,预算不能超过概算)然后一定要根据业主要求(整个公路规划项目是分段建设还是不分段建设),着手建立概预算项目。第二,公路建设规划所需土石方数量定额,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以设计土石方工程数量表的量为基础,根据公路建设规划的定额要求,按施工工艺分别运用不同的机械定额,按定额要求按土石方的自然方、压实方换算比例乘系数。第三,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准确完整确定公路建设项目定额。第四,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根据新定额的规定对钻孔灌注桩不同地质套用不同定额。第五,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在概预算使用过程中对于特殊工艺,首先认真研究设计图纸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甚至邀请施工单位有经验的工程师对该施工工艺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讲解,有条件的可到工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

3新定额管理工作在公路造价中的意义与应用

3.1新定额管理工作是控制造价的关键

公路施工单位加大新定额管理工作的力度的目的在于合理把控公路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能否高效利用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我国公路建设部门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将新定额管理应用到对建筑单位的施工工程造价的制定上,施工单位应用新定额管理既能够保障工程建筑的总体质量,又可以合理控制建筑施工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随着公路建设部门对公路建筑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要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总体评估,并对公路工程造价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精确计算公路工程各项财务支出,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公路工程新定额是新时代制定公路工程造价的基础,也是制约公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中的定额不完备、管理不规范都会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造价。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部门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意识到新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搜集、积累、整理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资料和公路工程施工的经验,就高质量的建筑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不断汲取其中的优秀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经验;就低质量的建筑施工案例而言,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应细致分析其中的工作漏洞,具体分析其中的公路定额水平、定额子目,并根据其中不足与新定额进行比对,逐步提升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做好铺垫。

3.2强化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必须加强新定额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建设部门要想强化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一定要完善新定额的应用工作。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和公路工程技术管理作为公路工程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公路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都是与新定额管理紧密相连的。新定额管理工作一方面为公路建设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另一方面为公路建设部门控制公路工程造价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时常出现的公路建设决算超预算、公路建设预算超概算、公路建设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公路工程定额不确定,从而为今后的公路工程建设带来诸多不便。当下公路施工过程中,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注重工程技术管理忽视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从而造成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不善,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3.3新定额管理工作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公路建设部门加大新定额管理的精力投入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公路工程新定额管理不仅仅是对工程的资金消耗进行管理,还是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公路工程所需要各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用量都需要经过反复测试检验,保证质量合格后才可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因此,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只有严格遵守新定额管理,严格用料、严格施工、严格检查、严格监督,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打造高效、优质的公路施工工程。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