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3-08 22:24:23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1

英美概况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向学生介绍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科学、宗教、教育、文化、风俗等社会生活的方面的基本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英美人民的思维方式以及民族发展史,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差异会直接导致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误解、隔阂与摩擦。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想更好地读懂英文报刊、杂志和小说,想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流,他们就必须了解英美文化,而且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英语语言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所以,学好英美概况课程很重要。英美概况课程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信息量大,涉及面宽,内容纷杂,在教学中难免遇到困难。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好和学好英美概况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英美概况课程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知识面广。但是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的授课教师没有海外进修或考察的经历,自己本身并没有感受过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环境,对于某些问题,也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如果教师只是罗列知识要点和内容,很容易使课堂气氛变得索然无味和死气沉沉,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生动有趣、原汁原味地展现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呢·这是开始教授英美概况以来一直不断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开始试着把英文电影应用到此课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英文电影在英美概况教学中的可行性

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载体,具有真实生动、引人入胜和令人印象深刻等特点。电影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官,使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积极地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美国和英国等英语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电影的生产国,电影资源丰富,题材多样,语音纯正,能够真实地反映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刻画社会面貌和再现历史事件等。当今,互联网发达,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下载到各种新老英文电影。另外,多媒体教室已成为高校的必备硬件,绝大数高校教师会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因此,把英文电影应用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是可行的。

三、英文电影在英美概况课堂的具体应用

英文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窗口,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窗口教好英美概况课程,获取英美文化知识,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影片的选择

英文电影资料丰富,浩瀚如海,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放映什么样的电影呢·首先,内容要健康向上、无色情和暴力,并且要和课文的内容相关,能体现课本讲到英美国家的文化现象。比如,讲到英国政府可以给学生播放刚结束的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获奖影片《铁娘子》,这是一部讲述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传记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领衔主演。影片以撒切尔的老年生活为主线,将她对参政、竞选首相、马岛战争、下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穿插其间,用撒切尔的眼睛带领观众重温了上世纪下半叶的英国。通过这部影片的观看,学生不仅可以对英国那段历史展开了解,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到英国下议院议政,英国大选等政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再比方,讲述英国历史,其中介绍了英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会播放一部人物传记历史影片《伊丽莎白一世—黄金时代》,影片两条主线,一是对内,如何降服处处与她作对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尔特;第二是对外,怎样使英国海军的训练装备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击败来自大洋彼岸的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王国的“无敌舰队”。最后,玛丽·斯图尔特被处死,“无敌舰队”被击败。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学生能对英国的那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伊丽莎白一世这个人物能做到更加有深度的剖析。

(二)观看前教师的引导介绍

既然电影要在课堂放映,那么教师要像备课一样,必须认真仔细地观看和分析影片。教师应详细了解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上课时事先讲述与此部电影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影片的内涵,也可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促使学生留心和积累有关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放映中间,当碰到某些生僻的语言或者是难以理解的故事情节,应该将影片暂停,然后对这些难点进行讲解和疏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影片对异域文化加深理解。

比如在放《爱国者》(一部描写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位农民英雄的故事片)之前,老师应介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前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比如民兵参战、大陆会议等等,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影片,又涉及了课堂即将学习的知识。

(三)观看后教师的讲解总结

影片放映之后,教师要及时分析总结。大多数学生在观看时可能会过多地关注影片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忽视文化内涵和意义以及英美困家人的价值观,这时教师应及时讲解和引导。比如.在放映《傲慢与偏见》之后,教师应介绍简·奥斯汀的理想婚姻观,让学生理解影片中简·奥斯汀描写的几种婚姻模式,并且告诉学生当时英国的法律规定女孩没有权利继承父亲的财产,她们只有嫁给理想的有钱丈夫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班内特太太整天想着嫁女儿,虽然有点浅薄世俗,也是出于对女儿们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但是怎样的婚姻最美满·简·奥斯汀认为感情和财产双丰收的婚姻(比如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自)最好,而只有钱财没有感情的婚姻(比如夏洛特和柯林斯)和只一味放纵感情不顾生活的婚姻(比如莉迪亚和威翰),都是不可取的。这既可帮助学生理解电影,又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情和婚姻观。

(四)知识的拓展

当然,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不是只通过一两个影片就能够加强的。所以仅仅观看影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影片中所反映的人物、文化背景进行讨论和分析。讨论可以围绕影片的人物、情节、主题、思想等进行,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概括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对自己的英美文化认识讲述给别人,同时也可以认真听取和讨论别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加强、形成对英美文化正确理解。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语境;语境设置;英美概况

1 语境

一般来讲,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2 语境设置的意义

巧妙生动的语境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尤其针对目前大学高年级学生缺课比较严重这一现象,增加原本比较枯燥的英美概况课一定的语境设置,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概况课的兴趣,把学生重新吸引回课堂。

3 语境的设置在英美概况课程中的应用

英美概况课主要是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增加关于讲英语国家(主要为英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知识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 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技能。无论学生们学习哪门课程,最终他们选择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交际的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也就是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而在教学当中要多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交流的双方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Pink 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这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多增加对这方面词汇的语境设置,以期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情况,并最终达到更好的交流的目的。(2)歧义问题。英语同汉语一样,存在着大量一词多意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在特定的语境当中,才能够了解这些词的含义,例如,hot这个既可以译成“热的”,还可以译成“辣的”,It’s hot today.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天气热,我们不能把它译成今天辣。当然除此之外,英语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汇,如果稍微不注意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因而,在介绍的英美文化的部分,务必要给学生特别指明这一点。(3)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上。①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爱人”一 词是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语中“lover”一词则指情人(情夫或情妇)。汉语中 的“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而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父亲的兄、弟,也可以指母亲的兄、弟。 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像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in-law,cousin等等。②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 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 ,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类似的还有:inp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propaganda和“宣传”,idealist和“唯心主义者”,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peasant和“农民”,boyfriend和“男朋友”,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其内涵意义都 不能划上等号。③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 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多如牛毛”、“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蘑菇)”,“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黑莓)”,“spend money like water(水)”。所以,在英美概况课的教学当中,要适当的增加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4 总结

语境的设置对英美概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美概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随时帮助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这种学习到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学到的东西更牢固。

参考文献

[1]赫德利.在语境中教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pplying of setting up the context in the course"a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rough knowing about the concept"contex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etting up the context, which also explain that setting up the contex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关键词:语境;语境设置;英美概况

Key words: context;setting up the context;a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28-01

1语境

一般来讲,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2语境设置的意义

巧妙生动的语境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尤其针对目前大学高年级学生缺课比较严重这一现象,增加原本比较枯燥的英美概况课一定的语境设置,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概况课的兴趣,把学生重新吸引回课堂。

3语境的设置在英美概况课程中的应用

英美概况课主要是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增加关于讲英语国家(主要为英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知识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 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技能。无论学生们学习哪门课程,最终他们选择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交际的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也就是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而在教学当中要多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交流的双方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Pink 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这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多增加对这方面词汇的语境设置,以期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情况,并最终达到更好的交流的目的。(2)歧义问题。英语同汉语一样,存在着大量一词多意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在特定的语境当中,才能够了解这些词的含义,例如,hot这个既可以译成“热的”,还可以译成“辣的”,It's hot today.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天气热,我们不能把它译成今天辣。当然除此之外,英语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汇,如果稍微不注意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因而,在介绍的英美文化的部分,务必要给学生特别指明这一点。(3)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上。①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爱人”一 词是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语中“lover”一词则指情人(情夫或情妇)。汉语中 的“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而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父亲的兄、弟,也可以指母亲的兄、弟。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像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in-law,cousin等等。②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 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 ,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propaganda和“宣传”,idealist和“唯心主义者”,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peasant和“农民”,boyfriend和“男朋友”,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其内涵意义都 不能划上等号。③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 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多如牛毛”、“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蘑菇)”,“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黑莓)”,“spend money like water(水)”。所以,在英美概况课的教学当中,要适当的增加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4总结

语境的设置对英美概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美概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随时帮助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这种学习到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学到的东西更牢固。

参考文献:

[1]赫德利.在语境中教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英美概况;教学

1.引言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以下简称《概况》课)是高等院校为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以英美为主的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概况》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民族历史、价值取向等,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语言。想要上好这门课具有较大的难度,因为该课程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而目前《概况》课的授课方式大都采用传统式的静态板书或是教师用课件代替板书的讲授,学生往往会感到内容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以致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的知识含量大又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学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现状要求《概况》教师思考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便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之一。

2.网络多媒体辅助英美概况教学的作用

网络多媒体辅助《概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概况》课信息容量大,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的特点,如果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传统静态的板书式教学,是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前,我国各高校使用的《概况》教材内容更新的时效性要差一些,这一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配合使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实时性和与学生生活较为密切的内容进去。例如:在讲授英国教育体系时,教师可以进行中英对比教学,通过播放中英教育体系短片,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概况》课的设计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概况知识,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概况知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除教材和学校图书馆资料外,他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去探寻适合自己并使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材料,然后进行研读、对比、利用、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识别力也会有所增强。

3. 《英语国家概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探讨

《概况》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式。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具有多媒体集成、跨平台资源共享,个别化学习、交互式和远程教学等许多优点。它可以综合调动多种媒体参与,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把难以理解,不易讲清或不宜用语言及板书表达的内容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这种展示手段具有丰富、灵活的特点,非常适合知识容量大,信息琐碎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师把制作好的精美课件展示给学生,课件内容要做到美观而不繁杂、全面而富有逻辑性,目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利用课外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对已建立的知识体系进行细化。该课程的网上教学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置,比如学生考研率较大的学校可以增设考研交流网络平台。具体可细分为内容导航、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及在线监控等板块。内容导航板块可以理解为内容提要,帮助学生了解各章节课程内容,重点及难点,明确学习目标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来。在线学习板块是该模式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况教师可以把资料共享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音像、图片等文件以及有关课程章节的文本资料分门别类建立若干文件夹供学生学习参考。网上交流或在线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可以在线辅导答疑,学生可以把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习笔记以电子版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这样无形中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并且会形成一种“竞争”式的学习,会出现更多的同学把更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使更多的同学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了学习该课程的浓厚兴趣。在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经验发表在论坛中供学弟学妹们参考,以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该课程的状态中去。在线学习板块不仅仅是展现该课程教师智慧的平台,更是展现学生才华的平台,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这一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在线测试板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选用教材的特点设计多套测试题库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在线监控板块是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此板块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要求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系统自动批改,这样学生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有利于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要求,还可以使教师根据平台的交互功能随时关注与引导学生,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单向灌输者的角色。借助网络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保证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学习内容。同时缓解不断扩大的学生群体与相对不足的教师数量之间的矛盾,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灵活的空间。总体来说,网络多媒体辅助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具有可行性,概况课教师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积累更多更成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经验,以提高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文武.多媒体与英语概况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马岩,张恒权.论高校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3]戴晓东.《英美概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英语国家概况》;合作学习法;任务教学法

0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和合作不断加强,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法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对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介绍,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深层文化因素,比如: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仪式、解决问题方式等。其次,从文化本身的特性来看,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换而发生变化。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是一成不变的事实性描述,缺乏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历史起源及最新动态的描述。最后,从教学方式来看,以知识灌输法为主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诧异的敏感性和识别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英语国家概况》课应该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将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来加以实现。合作学习法,又称协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或活动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是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并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协商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

3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

本研究将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演示活动。受试班级为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2005级商务英语3班和4班,共62名本科学生。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3.1 教师设计选题

选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组活动的进行。一般来说选题既要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紧密联系,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笔者将整个小组活动命名为“文化万花筒”,为学生设计了各国民族服饰、特色美食、坐标建筑、传统节日、著名大学等选题。

3.2 学生组建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3个选题。教师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参考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将他们分成5-6人的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一名,负责组内协调和与教师的沟通。

3.3 制作小组名片

由小组长主持,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组名,口号,风格。每个组的全体成员合影,作为本组的封面照。根据统一的模板,每位组员分别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展现自我风采。小组长将组员的幻灯片汇总,制作成一个文件。制作小组名片有利于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解学生,同时可以激发学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当乔丹遇上库尔尼科娃”,“Fistival”, “AT”等组名都极具个性。同时各小组也有了自己的定位,形成了本组独特的文化。

3.4 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各小组组长组织讨论,缩小各组选题范围,并进行分工,直至每位组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各组的进展,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小组成员在充分了解小组总体任务和自己的具体任务后,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此后,小组成员再次聚会,确定演示活动的形式,讨论演示活动的整体安排及细节问题。

3.5 演示活动排练

在演示活动排练中,要求各组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具体而言,每个组员在尽可能完成好自己的那部分演示活动之外,还要对其他组员在演示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动作、演示方式等细节问题一一进行评论、建议和改进,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最后,各小组按顺序单独在教师面前进行预演,教师针对演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3.6 小组课堂演示

各小组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演示,其他小组及邀请的教师评委分别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总成绩。评分标准包括:第一、主题内容(40%);第二、演示形式(20%);第三、现场表现(40%)。

3.7 小组自评及组员互评

首先,各小组以讨论的形式自评,总结本组及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下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和方法。然后,组员以书面形式为本组其它成员打分,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评价。最后,教师对各组的演示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点评时一要注意多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越加浓厚;二要指出须改进的地方,使学生的课堂演示越做越好。

4 结束语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的同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对于什么是“学习”以及可以“怎样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这次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受试者只有62名,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学生,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的验证;此外,还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是否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选题?如何更有效地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影响这门课程教学的其它因素文中尚未考虑周全,因此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高职;英美概况;课程设计;文化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91-03

《英美概况》课程的设置,旨在通过介绍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文化习俗、宗教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显然,这是一门文化课,而不是语言技能课。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是并行的,二者彼此不可或缺。但长期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过分地偏向于语言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由于注重对于人才实用技能的培养,更是使得《英美概况》课程显得无足轻重。

其实,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二语习得者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对等现象。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汉语文化的背景很容易对其英语学习产生负迁移,进而影响其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效果,甚至闹出笑话和尴尬。文化孕育语言,语言发展文化,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语言教育专家C C Fries和Robert Lado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对文化应予以足够重视,注重文化差异,进行文化对比。二语习得者要学习地道的语言,在掌握目的语系统内部规则的同时,必须了解其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其面向的往往是对外贸易、商务助理、涉外事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英美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强其英语交际能力,帮助其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有效、顺利地进行对外沟通。

然而,即使承认《英美概况》课在英语习得中的重要性,要把这门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融合在一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笔者旨在解决的问题,就是以如何规避文化负迁移为目标,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英美概况》课程进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跨文化意识,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更好地适应涉外岗位工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

Odlin把“迁移”解释为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被普遍探讨的问题,指的是二语习得者使用目的语进行思想表达时借助于母语的表达习惯来传递信息的现象。一般认为,二语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式的母语迁移:语言迁移和文化迁移。对于语言迁移的研究较为普遍,包括语音迁移、词汇迁移、语法迁移、句法迁移等。文化迁移指的是学习者(习得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引起的母语文化对二语习得的促进和干扰。

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当一个人的本土文化习惯与其要习得的目的语文化相似或相同时,正文化迁移就会出现。学习者可以将这种相似或相同运用到二语学习过程当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当这个人的本土文化习惯与目的语文化不同时,负文化迁移就会出现。因此,文化负迁移现象指二语习得者在使用目的语过程中不自觉地借助与目的语文化完全不同的母语文化图式结构与准则来表达目的语文化里的文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

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简单来说,一是二语习得者受母语文化影响深刻,在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上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母语的文化习俗和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会迁移到目的语中去。二是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不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从而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把母语文化生搬硬套过来,对交际构成了障碍。

文化负迁移对于英语交际的干扰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于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掌握产生干扰。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就是对于“龙”的理解。在汉语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龙,在西方却是凶恶和罪恶的象征。因此,如果把汉文化对龙的崇敬和喜爱生生地搬到英语中,比如把“望子成龙”翻译成“hope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英国人肯定无法理解,甚至要生气了。再比如中国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接受祝贺和赞扬时有所不同。中国人往往对于赞扬表现出受之有愧的样子,因此,对于西方人的赞扬,中国人往往脱口而出“No!”来表示自己的谦虚,但这却会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诚意受到了怀疑。

文化负迁移对语言交际的干扰表明,语言是不同文化的载体,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不能等同于交际能力。一个具有良好语法水平和词汇储备的二语习得者,不见得拥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实际交往中,人们经常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于是难免引起误解。因此,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就越能正确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并且探究文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各个层面的影响, 加强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淡化汉语负迁移影响,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戴炜栋、张红玲认为,外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主要任务。

《英美概况》课程适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切入点

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被引入高职教学,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究其根本,就是让学生在职业性的教学过程中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最终学会学习,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以获取直接经验为目的,强调实践与理论一体化,以需求和应用为前提,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贴合高职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信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五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行动导向教学。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研讨会及相关论文我们不难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工科类专业很容易开展,但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相对较难。对于《英美概况》这样一门文化课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能力模块的确定较难。从本质上来说,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它要求在实施每一个学习领域时都必须保证其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设计能实现“教、学、做”三合一教学目标的项目是高职教师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英美概况课作为一门文化课,与实际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培训不产生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项目”或“任务”的设计上,对技能模块的把握和描述是一个难题。而对技能描述的模糊化,恰恰是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大忌。

第二,行动效果难以评估。基于同样的原因,在英美概况课程中,当一个“项目”或“任务”被设计出来并实施后,如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其他语言技能课程,如口语、写作相比,《英美概况》课并不直接检验学生的词汇量是否增加、语法水平是否提高、口语表达力是否改善等等。传统文化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增强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标准去衡量。

综上所述,要在《英美概况》课程中适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就需要找到一个贴合岗位技能的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该课程的开展应该能触发技能训练。笔者认为,对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工作岗位主要是面向外贸、涉外商务助理、涉外旅游等领域,单纯的语言技能学习并不能满足其进行英语交际的需要;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学会从文化的角度把握语言规律,才能减少英语交际障碍。因此,在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之上,应该再明确一个技能的培养,那就是有效规避文化负迁移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样一来,对于《英美概况》课程而言,打开“技能培养”大门的切入点,就是规避文化负迁移,以此为目标来构建行动“项目”或“任务”,并以此为依据来检验行动的效果。

高职《英美概况》课程的重新设计

根据前文所述,文化负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母语文化的根深蒂固,二是对目的语文化的陌生。因此,对于《英美概况》课程的构建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构建能力模块和知识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挑选教学内容、布置行动项目、设计实训方法和手段。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经济状况、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弱化母语文化对交际构成的障碍,使其能够使用英语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能力目标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结合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知识,其能力目标有以下几点:(1)完成工作上的访问和拜访,同时能作为主人或者被访问者,完成基本的接待,熟悉西方商务用餐礼仪;(2)完成商务聚会、谈判场合的寒暄、交流,能就对方国家的一些基本事物进行谈论,如主要地理状况、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节日风俗、经济状况、流行文化等;(3)熟悉英美两国重要节日和风俗习惯,能在不同社会场合(如庆祝节日、生日、结婚、葬礼)中表现得体;(4)能完成出国差旅前后各种场合的交流,能解决旅途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询问,掌握基本地理状况、主要城市情况、地标性建筑等;(5)能识别并尽量避免使用中国式英语;(6)能识别并自觉避免在交流中涉及禁忌性话题。

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是:(1)掌握英美基本地理状况,如国家全名、国旗和国徽、地理分布和主要气候特征、重要城市名称和地标性建筑;(2)掌握基本的英美国家起源、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简单了解英美政治制度、主要党派和选举制度及经济和社会现状;(4)掌握英美主要节日的名称、日期及简单的来历和最具代表性的节日特色和节日礼仪:New Year ’s Day, Martin Luther King Jr.’s Birthday, Valentine’s Day, President’s Day,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St. Patrick’s Day, April Fools Day, Easter, Nurses’ Day, Mother's Day, Memorial Day, Flag Day, Father’s Day, Independence Day, Friendship Day, Labor’s Day, Grandparents Day, National Children’s Day, Columbus Day, Halloween, Election Day, Veterans Day, 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5)了解英美风俗习惯,如婚礼、葬礼以及中西方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差异;(6)学习西方用餐礼仪;(7)了解英美禁忌和宗教习俗,学会理解西方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并尊重其、个人隐私,学习如何应对恭维、表示感谢或歉意,学习非语言交际的中西方差异,如交流时手势、身姿、面部表情、眼神、服饰、体触、体距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8)简单了解英美流行文化,如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等。

(二)课程内容设计

模块一:英美基本常识(英美地理常识;英美历史常识;英美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现状);模块二:中西方文化差异(英美风俗习惯及中西方差异);模块三:社交礼仪(英美用餐礼仪,英美禁忌和宗教习俗,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模块四:文化体验(英美主要节日及节日礼仪,英美流行文化)。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举例

跨文化交际渗透在对外商务交往的每一个细节。为了体现工作工程,本训练项目以一个外贸公司销售人员赴美国探访客户为主线,构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任务,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主动发现对外交往中会遇到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并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

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是拜访方(中方),另一组是接待方(美方)。每个大组下面可以再设置小组,一般以每组5人左右为宜。

参考文献:

[1]Fries C C.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

[2]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3]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戴炜栋,黄任.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1997,(5).

[5]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8]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7

论文摘要:由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应从知识性文化与交际性文化相结合,突出跨文化意识;补充性课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体现时代性背景;介绍和对比相结合,关注文化差异;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强化实践性等方面入手,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美文化教学也成为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讲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宗教法律、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等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

这门课既是理论课,又具有实践性,既是外国文化,又加入了中国视角,需要用跨文化意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重点放在讲授文化知识上,忽视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导致学生对所学的文化知识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Have you eaten yet?”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应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化时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层次是对于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这时文化冲突往往发生。第三层次是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在理论上或是理性上能够理解。第四层次是在这个阶段可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习惯按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会造成中西方文化交际障碍,甚至产生误解。而跨文化意识能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英美人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是消除这种障碍和误解的良方。教师应教会学生用跨文化意识分析理解英美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美概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英美概况》教学并重的策略

英美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决定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策略也应是灵活多样。应开通多种渠道: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大量查阅资料,了解英美文化;通过观看影视、录像资料等增加直观感受;通过背景介绍、对比,感知文化差异等形式进行。不论哪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跨意识培养与教学并重,把跨文化意识培养融人到《英美概况》教学中来。

(一)知识性文化与交际性文化相结合,突出跨文化意识

文化教育可分为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知识性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性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仪、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的语言行为所隐含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教学中应将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重知识性文化、轻交际性文化的倾向。加强交际性文化教学,突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如在介绍“American character”的时候,教师可先介绍美国人在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思维方式后,再和学生一起总结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的话题和可涉及的话题,以便在日后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传递信息。这种结合的策略,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感知文化差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

(二)补充性课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体现时代性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是师生间进行对话的文本和材料。但一些教材忽视学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有的大而全,重点不突出,很多内容上大学前都已学过;有的教材理论知识多,现实意义不强;还有的教材所用的材料为英文原文,不是针对中国学生。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选取教材在内容上应是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比例适当。大部分内容应涉及当前英美国家的社会现状,但这样的教材不多。因此,教学中可同时使用两种教材,如《英美概况》(来安方编著)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涛主编)同时使用,能使学生既对英美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又能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实践锻炼。选用英文材料做教材时,应能多角度反映某个文化社会现象,以帮助学生自己来判断分析。

另外由于教材存在的问题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制作补充性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用的教学材料和更新的英美文化信息以及时事内容资料。比如,讲到英美经济制度时就要加入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内容,讲到美国外交政策时就应加人反恐相关事件,以此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不断注人更具针对性的实用的教材内容和时事资料,不仅能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跨文化意识。

(三)背景介绍和对比相结合,关注文化差异

我国著名英语专家胡文仲先生认为:“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不领会其精神。”在英美文化教学中,把背景介绍与对比相结合有助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会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内涵。例如,单纯地介绍英国的悠久历史和美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时,人们会不自觉地用传统的自卑或自大的情绪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褒扬或贬抑。如果用中西方文化纵向介绍对比的方法去看待英美历史和中国历史,犹如打开一扇窗,不仅能使人们正视英美发展史,同时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渊源,对其中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介绍英美选举制度时,与英美两国进行横向介绍对比,让学生了解英国大选选的是议会下议院或者选的是执政党,而美国大选选的是总统,使之更好地了解英美选举制度。

(四)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强化实践性

在教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导。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体。同时,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要求学生摈弃传统的仅靠教材在课堂学习的模式,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英美概况》课具有内容纷杂、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但是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的自主学习其结果必然或流于形式或偏离轨道。把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调动师生教学的两个积极性,同时也对培养跨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做为一项任务纳人到教学中来,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相关主题或选定文化题目。组织学生在课外多渠道查阅收集资料,进行讨论或开展实践活动,并把适时指导和管理贯彻始终。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从中领悟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的文化细节,使实施英美文化教学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自主学习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种结合也将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8

关键词:德国大学;改制后;英语教学;富有特色的方面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61-02

一、德国公立大学外语系简介

与国人熟悉的美国高校情况不同,德国的高校以公立为主,各高校之间的综合学术水平差距也不大(一些高校会因某个领域的领先研究水平而出名)。德国的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外语系与国内一样,外语系会设有德语专业,英语专业,法语专业等欧洲“大语种”系个别大学还设有中文专业(例如北威州的波鸿大学)及一些“小语种”专业。与国内不同之处是,德国的外语系还专门设有独立的语言学专业及文学专业,即Allgemeine Sprachwissenschaft(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及Allgemeine Literaturwissenschaft (th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不分语种,目的旨在加强各语种的基础理论及对比研究与国内高校普遍设置大学英语教学部不同的是,德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并不给在校非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继续提供英语语言的培训课程。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有些大学的英语专业设有面向经济类学生的经济英语课程。课程类型为小班练习课,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经济类英语文章(例如摘选自“The Economist”的文章)的能力。自2003/2004冬季学期始,德国各高校为与国际接轨,陆续推出了本科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分离式学制,德国公立大学的英语专业也因此改设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Education)旨在培养中小学及职校英语教师。改制后,德国大学英语专业的教育学硕士论文的写作及口头答辩取代了第一次国家考试,但进入职场后的准老师们仍需在一至两年的实习期结束后,再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后,方可成为正式教师。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Master of Arts“English and American Studies”)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则为媒体业、公共行政事业部门、公司的人事部门等等。也有极少数学生会进一步升造读博士,做研究。本科学位的学制为三至四年,需写本科学位论文。硕士学位的修读时间理论上为两年,包括硕士论文的写作时间,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西日耳曼语系。正因为这种语言上的渊源关系,德国国民普遍英语程度较高,一般的老百姓都能讲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更不要说在文理中学已修过两门二外的中学毕业生了,基于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外语系入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德国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相关教材的选用方面与国内英语专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德国公立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相关教材的选用

1.课程设置特色及其选用的教材。德国公立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国内的大不相同。总而言之,专业知识课程所占比重达到80%左右,而语言技能课只占20%左右。改制后的德国公立大学的英语专业仍覆盖传统的三个学科方向,即语言学,文学与文化,二语教学。学生一入学即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德国公立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一般分为四个领域,即文学,文化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文学,美英文化研究)课程,语言学类(主要为理论语言学)课程,二语教学类课程(second-language teaching)以及英语语言技能的培训课程(English language courses)。课程类型多样,有初级研讨课、大型讲座课、研讨课及小班练习课。在本科生阶段,文学类课程设有基础理论课程: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ies),主要教授研究文学作品时常用的一些理论分析方法并配有典型实例,为必修课(又叫核心课程)。必修课还设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及美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使用教材通常为“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English”,以及“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文化类课程内容丰富。如开有:“The Modal Minorities in America”,或“Americans in Paris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等课程。文化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一般包括英语原版小说,以及相关的英语文献,主讲教师的研究成果等。而每学期老师所开的文化类课程都有可能不同。语言类课程的必修课设有“语言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主要是让学生对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用教材通常为Victoria Fromkin等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总结德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就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课程丰富多样,相辅相成。重视基础理论学习,以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思辨能力。

2.举例说明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本科生阶段,为完成学位所要求的学分,学生所上的必修课远多于选修课。在研究生阶段,则选修课远多于必修课。道理很简单,本科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应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与理解。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例如: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生会被强烈推荐优先修完必修课“语言学导论”,为的是让学生对语音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学生掌握了一些诸如“allophones,assimilation,coalescence”等基本概念。到了第二学期,学生需修完必修课“语音学课程”(Phonetics and Phonology)。在这门课上,学生又会再次接触以上所提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与实践相联系,即由母语老师指导完成相对应的口语练习。如此反复,学生的基本功扎实,知识点理解透彻。选修课旨在加深学生的知识深度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本科生阶段修完必修课“句法学”,研究生阶段再选上研讨课“Syntactic Inversion in Prose and Verse”(如果该学生对此方向有兴趣并定为重点学习的方向),同时再上讲座型课“Syntactic Theories”,那么,学生不仅对于句法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透彻,同时又对此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一句话,为将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基础。

本文旨在为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信息及启示。德国大学英语专业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及相关教材的选用情况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9

关键词: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40-02

随着中国社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具备专业英语能力成为一种基本要求。食品工业在全球和全国都属于第一大制造业。随着国内与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掌握食品科技英语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这一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持续了解乃至把握先进食品科技,也使他们有可能参与到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跨国食品企业,有条件到食品科学研究处于更高水平的、高度国际化的高等学府去继续深造,这些都将为我国食品科技的进一步提升、扩大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培养符合食品国际化时代的食品专业高级专门人才,陕西科技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开设食品专业的双语课程――食品科学概论。开始仅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立后,则同时面向2个专业的学生授课。通过在11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这一课程在教学团队、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都不断提升和完善。该课程在第5学期开设,56学时,3学分,为专业课和主要必修课程,融合了2个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英语。每个专业2个班级,4个班共计约120名学生合并授课。

一、教学过程

1.教学团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课程在开始设立的时候只有一位授课教师,目前已发展为4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都具有本专业学习经历、高级职称、企业工作经验、出国经历、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都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且在食品科学研究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课程负责人黄峻榕,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获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普度大学食品科学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美国食品科学学会(IFT)会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讲教师李宏梁,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到荷兰访问,2012年到美国访问。主讲教师易建华,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获陕西师范大学食品专业硕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主讲教师朱振宝,博士,副教授。2010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到美国访问。中国微生物学会终身会员,陕西农业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会员。

2.教材选用。本课程曾采用过不同的英文教材,最早采用的是第五版《Food science》(Norman N. Potter & Joseph H. Hotchkiss. New York:Chapman & Hall,1998)作为教材。自2007年起选用美国英语原版教材《食品科学导论(影印版)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Rick Parke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该书非常适宜作为教材使用,一直沿用至今。该教材在多所高校的食品专业作为食品科学概论或导论双语课程的教材[1-4]。课文包括4大部分:A.引言和背景(Introduction and Background),B.保藏方法(Preservation),C.各种食品(Food and Food Products),D.相关问题(Related Issues)共28章内容。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该课程主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食品科学的背景,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类食品配料、加工、包装、销售和储存之间复杂的关系,并探索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粮食安全;如何更好地设计自己的职业。通过让学生掌握食品的基本组分、食品种类和在食品中最常使用的加工、保藏技术,使他们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高年级课程中更深的理论和更专门的知识。该课程需要学生先修大学英语、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由于教材基本比较全面反映食品科学与技术所有应包含的内容,因此讲授时基本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食品科技的水平和实际情况,补充了一些在中国食品实践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比如在食品成分方面,介绍中国的食物成分表;在发酵产品方面,介绍中国的酱油、豆腐乳、粮食醋;在肉禽蛋方面,介绍中国人消费更多的猪肉和羊肉。每次课2个学时,完成1章。每次课程的备课除进行英文课件的制作外,还要准备相关视频,并从中选择4~5min课文中最难懂和最关键的内容。另外根据关键知识点设计1~2个案例,4~5个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内容。

课堂教学改革。本课程采用全英文教材,全英文课件,为4个班级,约120名学生的大班课。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借鉴其他教师全英文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的教训,采用中英文双语讲解的模式。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使每位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和学习,使每位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掌握食品科学的概貌和相关专业英语。在课堂教学方面重点进行了改革,主要目的是增强学习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首先借鉴中国之声广播,重新进行了课程环节设计:每次课2个学时,共100分钟,分为4个环节,即每25min一个环节。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课程内容学习,并锻炼英文课件的制作、英文口头表达和时间控制能力,设计了课后作业(Student activity),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课程内容讲授进度,选择章后Student activity的任一题目,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英文PPT课件。在每次课堂上,进行作业检查,也就是安排4位同学的英文口头报告,每人3min,授课教师当场点评并计分,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借鉴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欧美学生学习模式,要求学生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学习(Group Study)。在课堂提问中有一部分要求必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并计分,作为小组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之一。视频是比较直观的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通过大量的工作,收集了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只节选最关键和最难用语言、文字、图片表达的部分,一般每次4~5min。另外借鉴MBA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根据关键知识点进行案例讲解。

三、考核方式

在每届学生中,都建立了课程邮箱或者是课程QQ群,通过这种方式与所有同学共享课程资料,主要是课件,学生提交作业,进行考前答疑等。不仅师生交流效率提高,方便了学生的自学,而且避免了因集中提交作业而造成教师邮箱拥堵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考核实践,本课程考核从最初的完全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最终成绩,过渡到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参与等占30%,期末考试占70%。期末考卷从采用传统的英语试卷考题形式,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翻译等,直到现在完全摒弃“一考定终身”和仅考知识点的考试方式。选择更全面和客观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采用全英文试卷,考卷内容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全部为综合性大题,每道大题的内容贯穿几个章节,包括几道简答题。平时成绩占50%,包括课后作业(Student activity),课堂口头汇报成绩,小组翻译作业成绩,小组课堂回答问题成绩等。

四、教学效果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分为学生网上评教、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督查等方式。在期末考卷的最后也设计了学生对本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附加题。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反馈,以及课堂的到课率、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我们对教学效果总结如下:课程4个环节设计比较成功,基本上能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都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其中学生student activity口头报告、小组提问、视频播放、课程翻译的效果最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节奏感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增强。其中学生student activity口头报告,能保证每位同学的参与,每位同学都在课件PPT制作、英文口头报告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实施效果非常好。第一届同学开始进行的时候,部分同学只进行口头讲述,后期就发展到全部准备PPT课件,内容丰富、生动,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还有Group Study(学习小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抢答的形式,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五、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以下不足:(1)4位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部分的把握程度有所差异,使得教学节奏并不完全一致,给小部分学生造成困扰。(2)本课程的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是每一届学生在这方面完成得都不理想,加大了课堂教学的难度。(3)学生习惯了个人学习、个人努力,对小组学习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到完全理解和参与小组学习的时候,已经是课程的末尾了,因此在小组学习方面,需要其他课程也同步进行。(4)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使得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有内容松散的感觉,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完成课程试题库建设、课程多元考核体系建设、课程授课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有条件时,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授课,课程网站建设,另外进行更适合中国食品科技现状和学生学习特点,融合最新食品科技的教材建设等。使学生不仅了解国内、国际食品科技现状,同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后阶段更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加有兴趣和主动,在毕业时具备一定的食品专业英语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可持续的专业英语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柳,付熙哲,吴东亮.以食品科学概论为例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06):84-85,88.

[2]詹丽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09):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