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音乐节活动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1-18 14:13:41

音乐节活动总结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1

活动内容是音乐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是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依据。幼儿园音乐活动主要包括韵律活动、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打击乐活动四个主要部分。教师在选择内容上首先要考虑学习的连贯性,相关知识的连贯性,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要根据所带班级的具体水平进行相应的改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因为只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对于活动的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删减,同一个主题在内容大、中、小班的差异可以横向与纵向进行一个分析,横向内容相当,但是纵向上对内容的深度、时间、程序就会多,所涉及的内容也就会有差别,教师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所以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二、活动组织

如何组织音乐活动是幼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首先要有清晰的活动流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都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活动应当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其控制能力比较弱,必须要在每个环节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进入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活动内容进行铺垫,使得后边的音乐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例如音乐活动《春天》,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个充分的活动准备,让幼儿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用画笔画春天、跳自己心中春天的舞蹈等等形式,这样引导幼儿进入春天的一个状态,为下面的活动做一个充分的准备。活动的过程一定要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例如在歌唱活动中可以加入音乐欣赏,不仅是去学会唱而已,还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表情等进行表现,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的变化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用一些词语代替节奏,当幼儿可以体验歌词和节奏的关系时,就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填词,还可以参考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到的“声势”,就是把身体当作乐器,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进行表演,这主要是让幼儿掌握节奏和加强肢体的协调性,幼儿对这种形式十分的感兴趣,乐于接受。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当启发引导幼儿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播放一段音乐后可以提问幼儿想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充分展开联想,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中无论是韵律活动、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打击乐活动中的任意一种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教师需要在音乐活动中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重视幼儿的主观体验,鼓励幼儿自由地去想象和创造,让音乐活动的过程变得趣味十足。

三、活动评价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性格 快乐 学习 一日生活

一、让音乐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用音乐指挥幼儿一日生活

1.幼儿早上来园时,我们播放轻快的音乐迎接孩子的到来,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快地开始新的一天。孩子们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玩桌面游戏,愉快地交流。晨间活动结束后,一曲《玩具进行曲》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便收拾整理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一听到这个曲子,就会主动收拾玩具,如今《玩具进行曲》已成为他们整理玩具的口令,现在他们听音乐收拾玩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现在一听到这首《健康歌》,孩子们就会精神抖擞地边唱边做动作,排起队伍来。曲子结束,孩子们队伍也排整齐了,然后再一起跟着音乐的拍子踏步,出去玩游戏。

在户外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我们选了节奏很明快的儿歌联唱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孩子们在音乐下玩得更开心了。因为音乐作为我们户外活动的背景,孩子们现在越来越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了。

2.进餐时间我们降低音量播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音乐世界里进餐,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经过了剧烈的户外游戏活动后,用《水果音乐会》、配乐散文诗等消除活动带来的疲劳,做到动静交替,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等舒缓的乐曲为午睡前的准备,让孩子们的情绪在音乐中静下来,一曲《摇篮曲》将孩子带入甜美的梦乡。起床时,我们也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孩子们快乐地穿起鞋袜来了。

(二)音乐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收玩具、上厕所、喝水、自由活动、户外活动等,让幼儿一日的生活都受到音乐的熏陶。这些音乐是结合幼儿学到的歌曲录成的,幼儿听多了也就熟悉了,并且让那些同时不喜欢开口唱的幼儿也愿意跟着音乐唱起来。

借助音乐,因势利导,不仅便于活动,而且还能增进孩子喜爱音乐的情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选择更多适合孩子们一日各环节活动背景或口令的音乐,让音乐一直围绕在孩子们的身旁。

二、让音乐活动具有游戏性

(一)感受音乐的快乐

托班幼儿天真无邪,易受音乐的感染,白纸一样纯净的直接反应和追求,最贴近艺术的真谛。在游戏中,幼儿得到了情感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有最真、最纯的感情和表情的流露。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小鸡去草地散步、吃虫子,他们会跟着老母鸡扇动翅膀,蹲下吃虫子,还创造性地抓虫喂给同伴吃,拍拍肚子表示吃饱了。当老鹰快速而诡异的音乐一出现,幼儿就会露出有些害怕的表情,紧张地看着老鹰,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当老鹰走了,小鸡安全了,他们会欢呼跳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喜悦:有的拍手跳,有的挥舞自己的双手,有的跳舞,有的甚至满场乱跑……在游戏中,幼儿受到了音乐的熏陶,获得了简单的技能,得到了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在游戏中的作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有真正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它的效应。托班幼儿学习经验少,学习新的东西时总是反应慢,学习新的歌曲,常常瞪大眼睛听着,就不开口唱,要等歌曲比较熟悉了,才能兴致勃勃地跟着学。对于理解新的游戏规则、歌词的内容等也需要时间来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熟悉而陌生”的手段,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音乐活动中内容都很丰富,有练声环节、复习歌曲环节、节奏练习环节、新授内容环节、游戏环节,有时还有让幼儿随音乐自由跑跳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尽量采取趣味的方式进行。这些环节中,许多都是孩子熟悉的内容,但提高了要求。如练声的游戏曲,曲调相同,歌词却跟着教学活动适当变化;节奏练习环节是幼儿学过的歌曲或者儿歌,却每次要求更高;游戏还是旧的游戏,可上次只要求按规则,这次却要创新不同的动作。这样,孩子觉得不难,却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在达到目的后产生的成功感,会让他们建立对音乐游戏和活动“深层的兴趣”,激发孩子想学的欲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跟着学”为“创造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芭蕾 基训课 点线结合 音乐

作为一名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笔者发现学习舞蹈的学生跟其他孩子相比有着较好的乐感,这多半缘于环境的熏陶――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作为舞者,要让肢体语言与音乐融合,需要有较高层次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如何把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到舞姿中,从而达到完美、和谐、统一,笔者认为应从最基础的舞蹈基训课做起,从小培养习舞者的音乐修养。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用心灵聆听音乐,然后用舞蹈动作再现音乐。

芭蕾舞基训是一门十分科学的形体训练,它在一系列长期的形体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肌肉形态。如果我们把上述的“脚尖”等几个身体的末梢看成一个“点”,那么通过这个点带动肢体的运动就形成了舞蹈动作的线条。芭蕾基训正是沿用了这个点、线的结合来训练形体的。音乐中,节奏和旋律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与舞蹈中的点和线相对应:音乐中的节奏对应舞蹈动作的点,旋律则对应动作的线条。我们通过研究音乐与舞蹈点和线的对应关系,来指导学生聆听音乐,从而更好地表现舞蹈。

在基训课中,舞蹈老师对每个动作的讲解都要涉及其路线,即动作的起点和终点――这两个点总是和音乐的节奏点对齐的。老师会告诉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动作的点要和节拍点相吻合。以擦地这个动作为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思考脚尖(或脚跟)的运动方向,让动作的起止与音乐的节奏点相对应,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脚底,解放大腿肌肉,将节奏准确地体现在舞蹈中,不仅统一了动作,而且通过对节奏的关注,更好辅助学生加强对舞蹈技术的掌握。这就是音乐节奏点与舞蹈动作中点的结合,而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让学生“预知”音乐,即先有内心节奏才有动作体现。要让动作的起点、终点与音乐的节奏点统一,到了节奏点动作也同时到位,不能听见音乐才开始做动作,否则就晚了。要在思想上先有准备,思维要在行为之前,这就是“预知”音乐。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蹈家曾经说过:“我总是在音乐前做动作,这样,动作才能与音乐很好地吻合在一起。”这就是说,要让音乐节奏与动作中的点相一致,舞蹈者做动作时就得“提前一点”。舞蹈老师总是强调“内心要先有节奏”,“要抢在节奏之前做动作”,经常说“抢一点”,就是这个道理。其次,随着学习的深入,训练学生适应复杂的节奏变化,提高他们的节奏感。音乐的节奏训练步骤与舞蹈基本训练步骤是一样的,节奏。

从简单到复杂,动作从单一到繁复。音乐的节奏训练通常是通过细分来达到更加准确的,而舞蹈动作的训练也是同样道理,低班八拍完成一次擦地,渐渐四拍完成、二拍完成……通过一次次的节奏细分,加快动作的频率,训练肢体的灵活性。因此,动作中节奏的体现越来越复杂,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甚至是严格的节奏训练才能达到。

节奏可以统一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但如果一味地强调动作的点,而忽略了舞蹈动作中线条的体现,就如同没有生命力的音乐,呆板、生涩。音乐中的旋律是优美的,如同舞者曼妙的身姿。舞蹈中动作的起伏如果与音乐合拍,无疑如鱼得水、锦上添花。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节奏与点的结合,更多的是强调舞蹈者要跟上音乐步伐的话,那么这里就应该由音乐来跟随舞蹈者。首先,音乐应力求与动作同呼吸,共起伏。这里以芭蕾基训中的蹲为例:舞蹈动作中有快有慢,它们可能四拍完成一次蹲,可能两拍,甚至一拍。而这时音乐就要“迁就”动作的变化,如果四拍完成一个动作,音乐就要四拍一次呼吸。音乐中的句法应受到舞蹈动作线条的影响;其次,情绪的表达应力求统一。舞蹈中线条的起伏表达了舞蹈的情绪,这又与如何处理音乐旋律息息相关。以动作控制为例:它的动作性质比较抒情,每一组动作的组合就如音乐中的每个句子,它们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是渐进的、对比的。这时可将音乐旋律的情绪处理、强弱变化与舞蹈动作线条的表达相结合,达到节奏的统一;再次,旋律风格应与动作性质统一。芭蕾基训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不同的性质特点,如一位擦地较平稳、规整,而五位擦地就带着一点脆劲,应当说,动作是选择不同音乐风格的依据,音乐旋律应与每个动作一致。所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旋律的呼吸、情绪、风格,让音乐的旋律感染舞蹈者,使其线条更流畅,动作富有激情。

以上分别论述了音乐和舞蹈中的点和线,其实在实践中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点的延续产生了线条,线条的形成必有起止,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突出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并将其融入动作的讲解中是很关键的。学生入学伊始,在讲解单一动作时就应强调这一点,使其形成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这也是提高学生乐感的必要手段。以刚开始学习小跳动作为例,在简单的分解动作练习中,虽然有许多的技术要点需要掌握,但提醒他们借助音乐节奏来统一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小跳的重拍在下,如果第一拍的后半拍起跳的话,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第二拍准确地踩在脚底下。同时要求他们根据音乐欢快、弹性的旋律特征,用情绪指导动作的表现。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对音乐要求会更加复杂,学生对音乐的表达就会更加自如、准确。因此,叫学生听音乐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让节奏点与动作吻合和如何让音乐的旋律指导动作而产生美感。

舞蹈课堂不是简单地叫学生要听音乐,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去听,如何分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帮助学生实现对动作的掌握。在课堂上可以尽量。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4

双语音乐 课堂教学 结构 方法

一、前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与多元化文化交流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双语教学成为了一个新的亮点。双语音乐课是从创设情景、欣赏感知逐步过渡到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经验,最后达到自我表现、巩固迁移,从而强化第二语言的习得。下面就我校双语音乐的课堂教学,谈谈我自身对小学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感受。

二、“双语音乐”教学结构探索

双语音乐课一般分为三种课型:欣赏课、歌曲教学和表演课(音乐剧和戏剧表演)。

1.欣赏课

欣赏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双语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样一种将“看、听、讲、议、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既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等形式,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来,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创新意识。通过对经典的英语歌曲的欣赏,理解感受音乐的情感之外,同时也对异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歌曲教学

歌曲教学是我们双语音乐课中最为普遍的课型。对于双语音乐课,解决词汇及专业术语,是课堂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如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使课堂不连贯,中断教学流程,影响学习效果。

3.表演课

表演课其实也是一种拓展课,主要涉及音乐剧和戏剧等内容。在教学中,双语音乐课演变为英语音乐剧,音乐教室转变为生活舞台,使学生参与到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中来,让他们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展示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才能鼓舞每个人开发潜能的信心与勇气,同时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无现成的范例可寻,所以我在音乐双语教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吸取别人双语教学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得与失。本着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努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时时保持对双语音乐课的积极心态并由此产生愉悦体验,使课堂成为学生感悟音乐魅力与拓展英语学习的重要平台。

1.英语教学方法迁移到双语课中,提高课堂实效

我校的双语音乐选材中,很多都是地道的经典儿童英文歌曲,这就涉及到英语歌词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中,我把英文歌词视为一首首诗歌,让学生用打节奏的方式学习,这是以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代替单调的朗读歌词,同时也体验了一种音韵美和节奏美,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巧妙处理英语歌词中的破词与连词

英语歌曲中的破词(breaking)与连词(joining)的处理是英语歌词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我采用视听法、图标法、押韵节拍法来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押韵节拍法,主要是根据英语单词的音节,把多音节单词做个分开为独立的单音节,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再配上节拍,学生也乐学。学生在这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可谓是学中玩,玩中学。

3.英汉两种语言演唱的巧妙结合

学习和欣赏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和外国儿童歌曲,避免一味学习英语歌曲,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舍弃的做法。如《找朋友》《老师,您好》《我们新疆好地方》等,都是教育部编教材中生动有趣的儿童歌曲。对这些歌曲的学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进行友爱教育、尊师重道,民族友谊等传统美德教育。在教学中我还对相同的旋律配以英汉两种语言的歌词。

四、结语

总之,双语教学还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引起一些争议是不足为怪的。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经过各方多年的努力,由实践到理论,进一步提升双语教学的层次和品位。它将成为教学园地中最丰富的一片花丛。当然在音乐课中贯穿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使我的音乐教学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同时也能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James J. Asher.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ky Oaks Production, Inc,1993.

\[2\]余珍有.儿童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南京师大学报,1995,(1).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5

音乐课堂教学节奏感悟力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是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其中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音乐节奏感,并训练好节奏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曾或多或少地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节奏感的训练。因此,学生上了几年的音乐课后,还是不能准确地奏出一条完整的节奏,更不能准确地唱好一首歌曲。由此我开始思索,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音乐节奏感。而内心音乐节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它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才有成效。

一、结合生活现象和通过儿歌朗诵来掌握节奏

节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结合生活中的节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便于感受。

1.生活的音响与时值挂钩

现代教学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分为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这两种因素或同步或交叉协同构成教学完整体系,把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结合起来,形成愉快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地学。我尽可能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通过直观等手段来进行教学,利用这些生活音响加以启发和诱导,就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2.通过音乐时值与动作相结合

“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动”了,就意味着有兴趣,并乐意参加学习。因此,我根据音乐教育理论中这个有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动”起来,来主动地理解和感受音符的时值。例如,像马跑、像射箭、像跑步等这些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并能积极地参与,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还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节奏动作来,丰富了课堂内容。这些节奏感在学生内心也就得到深深地体验。

3.通过朗读来掌握节奏

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有“节奏基石”这个词,非常形象地把原本性音乐教育特征表现出来。所谓“节奏基石”,指由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而“节奏基石”在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小形态的固定节奏型。

二、借助肢体语言,体验节奏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借助它们让学生表现和体验节奏,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柯达伊的教学法中正是采用变化多样的肢体语言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一)声势

“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动作节奏训练活动之一。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声势”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对不同音色的感受,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和节奏的句式感。

(二)律动

律动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它对学生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条件,让学生能运用各种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增强其节奏感。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音乐延续、终止及快慢强弱,然后给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乐曲,启发、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设计动作。学生们根据节奏发挥想象:听到进行曲节奏的音乐模仿军人走正步,听到轻柔的乐曲就学小鸟飞,等等。在节奏音乐活动中,孩子善于用肢体语言来体验节奏,我就让他们来个“全身”总动员:头、肩、腰、口、手、脚都活动起来。这样的节奏练习,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他们经过本身肢体动作的表演,不但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并且表现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当然,肢体语言还包括指挥、舞蹈、表演,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合理、恰当地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之中,必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三、运用打击乐器,强化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而发出声响的乐器,它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一年级,我们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去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并了解乐器的节奏特点,学习演奏方法,指导学生用它来进行节奏训练。二年级,当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打击乐器时,我们便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发出声音的、与自己熟悉的乐器音色、音质相同的物品来自制乐器。矿泉水瓶或易拉罐装小石子或豆子替代沙锤;一串金属小调羹用丝线串在一起替代串铃;用饼干盒替代小鼓;金属调羹敲击瓷碗充当“碰铃”……形状各异地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应用而生。课堂中,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随着悦耳的伴奏声,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编配出打击乐伴奏曲。体验成功后,学生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之中,并大胆主动参与演奏活动之中。这种民主、开放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更激发了学生创造欲望与积极性,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片音乐新天地。

实践证明,这些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节奏感,学生们也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与体验。尝到课研的艰辛与甜蜜后,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遵循艺术教学规律、吃透新课标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与研究,必定会大力推进我们音乐教学改革,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从而培养一批真正会听、会唱、会体验音乐的学生,更会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6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涵,在要求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材不断更新,执教人员也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总结自己以住的经验和不足,以至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音乐期末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小学音乐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一作为音乐教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初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中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方面我认真地进行了探索,通过这些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音乐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音乐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听到音乐,感受到音乐。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4)、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与运用的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没有注重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而忽视了结合本学科实际,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国历史悠久,在有关音乐史的了解中我注重介绍中国优秀的古代音乐文化成就,忽视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四、考试:

为了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小学音乐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二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过去了,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二年级部分班级和五年级部分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回顾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如下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向上,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响应学校各项号召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各项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本学年期,我认真根据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在教育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三、活动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开学初组建了“百鸟园合唱社团”,利用每周三中午的一小时进行训练,为明年的江宁区“五月花”中小学合唱比赛打下基础。10月份,我与刘菲老师、齐飞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了“马浦锣鼓”,在“江宁区特色文化汇演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四、努力目标:

1、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的进步,争取多讲公开课和参加活动,以锤炼自己。

五、今后打算:

一如既往积极开展学校组织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我以勤奋、扎实、乐观作为自己做人的标准,时刻鞭策鼓舞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全方面发展自身优势。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应继续努力,认真做好音乐教学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深入地开展学校各项艺术教育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为建设好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献出一份力。

小学音乐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三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学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教育活动,认真记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深刻剖析,所写材料受到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师德方面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认为,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书。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照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关心、热爱,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对我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他们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她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三教育教学方面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对它兴趣索然。艺术教育对于提高的全面素质有着其她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是重中之重。为此本学期来,我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深入钻研教育教学大纲,订阅大量与自己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堂课。本学期我所承担的是五年级和二年级的音乐教学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如二年级由于年龄较小,新课程教材内容灵活、涉及面广,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筛选的话,本学期教学时间这么短,肯定不能完成。于是我充分听取的意见,先让他们选出自己喜欢的课程,然后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重点定下来本学期所需学习的内容,删去一些不太喜欢和相对离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的内容。低年级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在备课时,我尽可能的设计出符合他们特点的方案。比如在新授歌曲时,本届二年级灵性较好,音乐水平不错,一首新歌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学会。未了更好的让他们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情绪,我便通过表演、比赛、配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这样不仅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而且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灵活多样,学的非常轻松。同时在让动脑筋,编动作、节奏的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极大的激发了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五年级的,仍然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让们来到操场上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7

关键词:音乐;体育;教学;联系;影响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弊端明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识。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以其鲜明的节奏、动人的旋律,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一、音乐与体育的关系

1.音乐和体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音乐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紧跟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突破了以学科发展为中心的n程体系,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

2.音乐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同时具备了教育、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功能。音乐和体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第一,音乐教育即美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美育教育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第二,体育教育即体育,是以发展受教育者体力, 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 通过体育教育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3.它们都是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乐是反映人类情感生活的一种声音艺术、审美艺术;体育则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行为表现艺术。两者都表达了一定的情感,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因此,两种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辅相成, 将有效完善学校的学科发展体系。

二、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在体育中应用合适的音乐,会对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在生理上,有助于人体内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质的分泌,激发机体的能量,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等;在心理上,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绪而产生共鸣,有助于排除不良心理因素、稳定情绪、形成情绪最佳化。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针对音乐对运动的影响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运动前聆听音乐有助于提高速度或耐力, 运动中聆听音乐可减轻疲劳感, 运动后聆听音乐能促进疲劳的消除。如:龚斌(2000)对湖南师大体育系男生进行有、无音乐伴奏下功率自行车试验发现在体育运动中音乐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能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心脏工作效率,运动后加快心率、呼吸的恢复,尤其对肌肉运动的影响更具实践意义。适当的音乐能缓解肌肉疲劳,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动作。李四化、李京诚(2006)对音乐调节法在国内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音乐调节法应用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实验、理论研究证明了音乐对运动员的身心有巨大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中融入音乐,将有效提高机体对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缩短机体条件反射的时间,从而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如对动作的柔美性较强的健美操、体育舞蹈都是在一定的节奏中进行的,伴随着音乐的旋律,促使练习者的动作节奏和频率发生变化。 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在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2.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兴趣以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为基础,是最好的老师。音乐作为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尝试,是在充分挖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切入点的一种体育教学手段。郭邦士、孙云(1995)指出体育教学与音乐教学注意事项,具体开始部分和基本部分音乐运用的情况,并用实验证实体育教学与音乐配合,具有可行性。谢应珍、杨殿基(2002) 在体育课中的美育教育――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根据基本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所采取的一些专门性练习。比如:篮球教学中的传、接技术,要使练习者熟悉篮球的性能,可以创编一套篮球操,利用音乐伴奏,在准备活动中进行专门性练习,既熟悉了篮球的性能,又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音乐是通过听觉感官来传递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朱雯《音乐与运动美与和谐的结合》,康军、赵宁《音乐对运动的影响》等等,均提出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平静、缓慢、柔和的乐曲,听音乐的同时做整理运动和呼吸练习,其目的使学生的机体放松,消除疲劳和神经紧张,进而达到身心放松。在运动中享受音乐之美,在音乐中尽展运动之美,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音乐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

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音乐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证性的结果,本文总结音乐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准备活动音乐的选择。准备活动即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其内容一般包括课堂常规、热身运动、小游戏等,运动强度较小,旨在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激发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兴奋性。因此,教学中要选用节奏鲜明、欢快或者是播放与课堂情境相结合的音乐,渲染课堂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机体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基本部分的技能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部分音乐的选择。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运动强度较大,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阶段。所以,体育教师应尽量选择节奏较强、紧张激烈、跌宕起伏的音乐,促使音乐节奏与技术动作完美结合。如在快速跑、耐久跑教学中,通过紧张激烈的音乐节奏可以转移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保持情绪盎然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

3.结束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收官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身心进行适度地放松。在经历了强度较大的动作技术学习之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上都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如注意力分散,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厌学的现象。为此,对于音乐的选择就要与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有所区别,重点选择节奏轻松、旋律舒缓,有助于学生身心放松的音乐。如在放松过程中聆听舒缓、柔和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将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促进身心的快速恢复。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8

关键词:小班 音乐教学 节奏

音乐是一门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从小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可促使其听力、思维力、创造力及音乐敏感性的发展。教幼儿学好节奏,能丰富幼儿的情感,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就提倡音乐教育应首先从节奏开始。我们在游戏中融入节奏练习,让幼儿在玩中掌握节奏;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乐器,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发现节奏;利用节奏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声势”训练使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节奏。让幼儿在听、动、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节奏、感受节奏、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以下将会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在游戏中融入节奏练习,让幼儿在玩中掌握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孩子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融入到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玩《找朋友》的游戏中,请孩子们按节奏边拍手边找朋友,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无形地感受到了二拍子的节奏。学习“×× ×× ×-”这节奏时,可以用开汽车这一游戏来进行,嘀嘀 嘀嘀 嘀-当幼儿会玩了以后,说明已经初步学会了节奏。此外还可以运用切菜、吹喇叭、洗衣服等一系例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由于幼儿兴趣高,幼儿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会很投入,在玩的过程中会主动开动脑筋,从而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捕捉到节奏型,掌握好节奏。

总之,在幼儿园里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奏游戏和表演活动,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乐器,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发现节奏

在小班的音乐区角活动中,我们放置了各种乐器让幼儿自己去玩、去探索,使幼儿了解到不光是打击乐器能发出声音,生活中也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来敲打、伴奏。每一样平凡的东西都具有无穷的想象,都能制造出美妙的音乐。如两个空饮料瓶敲一敲,或把小朋友吃的小蘑菇豆豆糖摇一摇等,都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发动小朋友和家长自己动手去制作,也发现了好多有趣的、能敲出节奏的自制乐器,如在旧饮料瓶里装上黄豆做成沙锤、纸杯套上皮筋做成纸琴、盛奶油的小桶装饰成小军鼓等。小朋友和家长合作制作的乐器,孩子尤其感兴趣,会自豪地给其他孩子介绍材料、演示演奏方法,孩子们已经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发现、制造节奏了。

三、利用节奏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刚入园的幼儿音乐素质不一样,这和他们接触的环境也有关系,在此基础上,节奏图谱的灵活巧妙、适时适宜的运用,有利于幼儿理解作品,从而更好的表现。

如在教授歌曲《大雨小雨》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型,首先是让孩子们倾听大雨小雨的不同声音,然后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了动作图谱和图形总谱,分别编上拍头、拍肩、拍肚子、拍膝盖,到最后结束句的跺脚动作,生活的表现了“雨点下到了小朋友的头上、肩上、肚子上、膝盖上、最后下到了小脚上”。通过活动,孩子感受歌曲的节奏快慢,节奏型的变化等,形象生动的动作一方面帮助幼儿理解并表现节奏,还增添了《大雨小雨》这个作品的特有情趣。在运用图谱帮助幼儿进行节奏活动时,首先是要使他们能看懂、读懂节奏谱,然后才是掌握要求,再做动作。开始时,速度要慢,便于幼儿探索,初步培养其自学能力。

四、通过“声势”训练使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节奏

要想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节奏,必须通过动作。而作为音乐而言,它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相互结合的,比如音乐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让幼儿在活动中记忆、感知、体验音乐。在小班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让孩子动手,还要动腿、动脚。“声势”训练是奥尔夫教学的一种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用拍手、拍腿、拍肩、跺脚、捻指等声势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节活动总结范文9

关键词:东北-内蒙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节奏;节拍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20-01

一、东北-内蒙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况

下本文参考田联韬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以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为例,简要介绍它们的音乐概况。

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爱说唱、善歌舞的民族。在满族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肃慎、挹娄、勿吉、H、女真、满洲)其音乐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在满洲上层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统治阶层时,满族音乐随满族人走出东北地区,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具有高度融合的状况。代表性曲目有《子孙万代歌》、《摇篮曲》等。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与现今的朝鲜人、韩国人是血脉相连的。朝鲜族历史发展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时期不断与中国交往,并吸收西域传来的乐器和音乐,使得音乐有了较大发展。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职业音乐、宗教音乐这三个主要部分。代表曲目有《野鸡打铃》、《纺车谣》、《道拉基》、《阿里郎》、《丰收歌》等。

赫哲族人口较少,其传统音乐仅包括民间音乐一类,主要是民间歌曲。代表乐曲有《等阿哥》、《回想起从前的生活》。

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它的音乐文化形式、特点是由本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传统决定的,有着浓郁的草原气息。主要有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又可分为民歌、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戏剧音乐。代表曲目有《辽阔的草原》、《森吉德玛》等。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间歌曲有着丰富的内容,数量多,流传广。主要有民间歌曲“扎恩达勒”和“雅德根”调。代表作品有《农夫打兔》、《心上人》、《回娘家的路上》、《忠实的心儿想念你》等。

鄂温克民族主要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牧区用蒙古文,农区用汉文,局部聚居,整体分散,其音乐种类单一,主要是民间音乐。代表曲目有《金色的雅鲁河》、《德呼兰额呼兰》等。

鄂伦春族也是个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使用汉文,流传于民间的民歌深受群众喜爱。其音乐类别主要是民间音乐,包括吕日格仁、摩苏昆和原始信仰萨满教的歌曲。民歌内容多反映狩猎生活内容。《额呼兰德呼兰》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乐曲。

二、浅析东北-内蒙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节拍节奏特征

满族音乐的节拍分散板、有板、散板与有板结合这三种。有板的节拍形式有很多,如1/4、2/4、3/4、6/4、3/8、6/8等。满语音乐中常使用前短后长、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其音乐中节拍、节奏的变化有二种形式:慢三点、快三点。慢三点即用慢板奏出,通常是4/4或3/4拍,快三点即快速奏出,通常24或38拍。在满族音乐中很多作品的旋律的节奏是由老三点构成的,即鼓点中的强音总是奇数,强调前短后长,前密后疏的变化。

节拍节奏上朝鲜族民间音乐中的常用是3/4、6/8、12/8、9/8等三拍子及其他复拍子。如《丰收歌》片段:

在朝鲜族音乐中2/4、4/4等二拍子系统的节拍较为少见。节奏方面根据朝鲜族歌词的读音特点,有一整套极为丰富的“长短”类型,即长鼓、圆鼓、锣等打击乐器在伴奏中的各种特定节拍、节奏体系的总称。朝鲜民间音乐“长短”中的三拍子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其基本节拍样式是韵律性的,并且很少有弱起,基本都是强拍起。朝鲜族中节拍的强弱关系既不是西方的“轻重率”,也不同于中国的“板眼”,有它自己的长短重音是他们的最显著特征。如下图:

这是朝鲜族库克里的鼓槌部分节奏,那么在第一小节的第一个八分音符则是左手部分空打长鼓,在每个有重音音节和次重音的部分都有左手的长鼓配合。李吉提在对朝鲜族歌舞音乐节奏节拍的看法上是:“朝鲜族音乐都是三拍子的看法,今天证明实是一种误会。

赫哲族有着波浪型的旋律线条。节奏上也有着相似的特征,即“划动型”核心风格的节奏。“划动型”节奏指的是赫哲族人划船时双手划桨动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型连续出现并在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各种节奏类型中占优势地位。这种节奏型对于塑造赫哲族民歌的“水上”风格特色,起到重要的作品,是一种抽象化的动作律动。如下图:

蒙古族人生活在广阔飞草原,在传统音乐上的体现就是旋律的大幅度起伏,音程较大的跳进与同方向连续进行是其主要的旋律特点。在节奏上的特点就是长调那最典型的自由节奏。在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节奏因素的来源主要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辽阔自由的草原气息、密集均匀的马蹄律动和骆驼步态的摇摆动荡。长调体现的正是辽阔草原的自由性。但这种节奏规律是以更小的节奏单位来控制横向时间的,即长调的“紧打慢唱”与短调在2/4或4/4拍中节奏型马蹄律动的内在控制。马蹄律动式样节奏型通常具有前长后短均分密集的特点,如下图:

另外还有骆驼步态节奏型,常在三拍子或六拍子节拍中强调并延长第二拍,或者延长第五拍,呈现出一种骆驼行进时摇摇荡荡的律动感,如下图: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旋律上以级进为主,以五度结构为特点,节奏上鲜明,节拍严谨。以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为多。三拍子和六拍子在扎恩达勒、哈酷麦歌曲中运用较多。在一个乐句中三拍子和六拍子的歌曲节奏大多为前紧后松的形式,有时用切分节奏改变正常的节奏进行,使旋律发生新的变化。另外在达斡尔族歌曲的开始或结束处有的长音可以自由延长,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性。

鄂温克族传统音乐节奏上来看一般认为“扎恩达勒格”类的音乐节拍自由舒展,而“鲁克该勒”类的相对规律整齐,萨满调的节拍是比较自由的与规整的节拍相结合。由于鄂温克族长期以来大都是过着游牧生活,因此自由节拍与混合节拍形式的民歌较多,多用3/4、 2/4、 3/8、 6/8及混合节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