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0-01 23:53:10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1

【论文摘要】舞蹈是古老的艺术,是依靠肢体来传递思想的语言,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到现代种类丰富多样的舞姿,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我国自建国以来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舞蹈事业蓬勃发展。舞蹈行业在新时代中,需要不停的变革与更新发展方向,凭借有力的艺术潜力领导我国艺术事业发展的方向。笔者在文中给出一些创新发展的认识和途径。  

 

一、前言 

舞蹈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它起源自英国,发展于美国和欧洲,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手段和方式,是文化艺术的体现方式,是国际一流的运动方式,它集音乐创作、技巧、体能锻炼、表演性为一体,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的特点,是世界性交流与分享的手段。是让人们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之一。我国80年代初,美国杨伯翰大学的舞蹈团来华访问和表演,打开了我国舞蹈业的门户,让我国大多数人认识到舞蹈的文化气息,理解并接受舞蹈的含义和本质,了解舞蹈是绅士和淑女社交和交流的一种形体方式。在后来发展的30年时间里舞蹈便以独特的魅力发展壮大,在全国开展普及和交流学习,舞蹈发展遍及全国,成为我国除奥运会项目中最受欢迎和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现代化进程,我国1991年成立中国舞蹈协会,从成立那年开始舞蹈运动被列入正式的比赛项目。1999年在宁波举行的首届全国体育大会上,体育舞蹈就列为正式参赛项目,并吸引了大量的参赛者和观众以及单位参加,超过了体育局班当局和国人的预期。随着舞蹈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我国的舞蹈事业不能光依靠本国发展,还需要与国际化接轨,在一定程度上要提升运动技术性和技巧性,普及舞蹈教育,在一些单项舞蹈项目中,在接近国际水平舞蹈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学术和实际操作的交流,保持舞蹈事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增强国际间的交往,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中国舞蹈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舞蹈发展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是第一个进入我国的舞蹈种类,我国30年代后期,交谊舞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初期,我国国内盛行单位内部舞会,通常由每个地区级别政府举办,组织本地的工会、共青团组织、妇女联合会组织、国家领导和地方干部与群众交流密切,大家一起通过舞会形式交流与学习。1956年交谊舞陷入低谷发展时期,1979年2月,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交谊舞重新发展壮大,从此交谊舞的发展奔腾不息,交谊舞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近一步深入,舞蹈事业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外国专家及优秀选手纷纷来华讲学、表演、交流、培训,我国舞蹈事业迅速从北京、广州向全国推广。198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发展到90年代后改名为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于1987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锦标赛,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发展至1993年12月,举办了中国上海——北京世界杯体育舞蹈锦标赛,这是我国首次获得世界体育舞蹈职业总会和世界体育舞蹈业余总会认可的世界性公开赛,也是中国最具规模的舞蹈大赛。与此同时,中国体育舞蹈协会和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每年聘请英、日等国,及台、港地区的专家、教师,来华传授体育舞蹈技艺并考核部级、省级教师和裁判,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舞蹈的开展。 舞蹈艺术事业面临当今咨询的发达、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挑战,正迅速的接受创新性的变革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导致了舞蹈发展变革,这种发展不容否认和质疑,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这并不能解释舞蹈事业缺乏观众的原因。在我国未来发展舞蹈事业和舞蹈艺术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形势做好总体的分析和认识,利用国际化的标准和信息技术发展好我们国家的舞蹈事业,用中国特色的方式向世界宣布我国自己的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向世界人民展示她无穷无尽的魅力与价值。 

三、中国舞蹈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舞蹈事业的目标不明确。这个问题的产生最大的因素是欠缺正确的引导和综合素质培训,对未来的预期不明确导致舞蹈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不能一致。推动舞蹈事业发展,从政府的出资到社会人的参与,必须形成共识,我国各个层面和范围的舞蹈艺术工作者对目标没有明确认识,对事业比较冷淡,发展舞蹈艺术的观念在大家心里无法形成共有价值观,长期以往导致了氛围的缺失。 

2.舞蹈队伍专业性不够强。在国内大多数高校中没有舞蹈课程和平时的参与式练习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教学中也没有相应的舞蹈教学辅助课程,没有相应的舞蹈艺术文化的培养,无法为国内舞蹈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在资金方面给与额度的扶持还有欠缺,对于残疾人舞蹈事业的扶持力度也相应较小,组建的艺术创作群体需要大量的艺术信息汲取,这需要经费的支持,专业性的培养需要经费和资源,需要聘请外籍教师,这些都是影响我国舞蹈队伍专业性差的根本性因素。 

3.高水平多的舞蹈人力资源稀缺。我国在培养方面投入的经费和资源有限,所以在高水平的舞蹈学习者和艺术创作者组织内部,培养出的精英较少,高水准舞蹈人员比较稀缺。因为我国教学环境与体制的限制,导致艺术创作型的教学无法开展,大多创作性的思维与灵感被削减殆尽,学科教育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大削减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对于新时期的舞蹈人才培养十分不利,应该运用较强的,较好的方式,发动学生积极性,利用主体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四、针对中国舞蹈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 

1.加强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力度。增强我国体育事业系统性整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各项改革政策和制度的创新和出台。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要与国际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接轨,向国际化标准靠拢,改革我国体育制度让体育事业发展向职业化,社会化相适应,这样做可以推动舞蹈事业积极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有提案是关于增加艺术工作者的工资和国家补助的,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舞蹈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扩大舞蹈人才的培养队伍,增加师资力量,兴办民间舞蹈教学机构,设立相关的舞蹈培养基地,政府和舞蹈机构组织出面与国外舞蹈文化机构进行沟通和联系,加强互相往来,增进舞蹈和文化的沟通,加强人民友谊发展。以国外先进的舞蹈艺术为目标和方向,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增强我国的舞蹈事业内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帮助我国舞蹈事业健康发展。 

2.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对外高薪聘请高水平的舞蹈专业人才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切保一定资金作为舞蹈事业发展基金,并按一定比例逐年提高,保证舞蹈艺术事业的正常发展。外聘人才可以长期性和临时性相结合,长期性就是让人才融入我国文化事业中,直接参与我国的舞蹈教学、编导、表演全过程;临时性就是在重大活动之前让人才到我国开展短期指导,让我国的每一项重大活动的舞蹈节目都能做到原创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我国舞蹈的整体水平,提高在世界舞蹈大赛中的获奖率。多形式开展舞蹈艺术交流活动,整合舞蹈人才资源,扶持舞蹈教学机构与全国乃至国外的一些舞蹈社团取得长期合作,每年邀请专业性较强的舞蹈艺术家和学者,以及舞蹈团体到我国讲课或者演出,同时也让我国的舞蹈团体外出观摩和学习,开展多元化的舞蹈文化交流和合作。对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进行一次彻底的摸查,通过计算机录入数据,建立档案,加强组织管理。对有潜力的舞蹈人才实时培养、进修、拓展视野、提高水平。依托舞蹈专业机构和培训中心扶持开展规范系统的舞蹈教学工作,从小开始舞蹈教学和舞蹈人才筛选。  

3.加强艺术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实现双赢 

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但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直较弱。笔者认为让大型企业和单位建立业余舞蹈队伍是一种尝试,一方面可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加强乐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通过一个统一平台宣传企业文化和品牌的打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和企业知名度。舞蹈教学机构和舞蹈人才要进一步进行沟通和整合,加强联系,促进舞蹈业的发展和创新,加强联盟多的同时可以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的创作素材,又为舞蹈艺术创造了新方式。同时, 还要积极利用体育舞蹈良好的社会吸引力进行创收, 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 达到以舞养舞的目的。增强企业与舞蹈事业的联系,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企业内部员工的内部交流和往来,加强内部联系和往来。 

五、结束语 

舞蹈创新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挑战,舞蹈是一种外来产品,实施国民舞蹈教育是一个关键,舞蹈教育,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担负着两大职责,一是为国家培养舞蹈专门人才,二是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舞蹈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很短,因舞蹈自身的形体艺术特点和文化交流特点,让其发展成为一种集体育为一体,高雅、时尚的运动项目,故舞蹈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舞蹈文化艺术一样急速发展,利用各种机会和国际化的舞蹈文化做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舞蹈文化艺术,对于我国而言必须在舞蹈事业发展中进行创新,要打破舞蹈事业南北强弱差距的不平衡性,我国舞蹈事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加大舞蹈体制的改革力度;更加推进舞蹈学会内部的交流与沟通;更加促进舞蹈事业的实体化发展和职业化发展进程;更加注重科研队伍和舞蹈人才的培养等方式来提升我国舞蹈行业的水平。专业的舞蹈事业发展需要大量经济支持,舞蹈业未来发展需要面临一定的发展危机。在西方发展模式的探索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艺术百家》2010年第三期《话说中国舞蹈”专家座谈纪要》 赵青 

[2] 《大舞何去——从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看中国舞蹈事业发 展》新华社记者.方益波. 

[3]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2月.《二十世纪中国舞蹈发 展历程综述》.朱艳雁.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2

(一)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概念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体育艺术类教学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体育舞蹈教学任务和内容完成的手段和途径总称[2]。为了学生能掌握体育舞蹈技法,教师在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和安排下,对学生进行观察,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以得出适合体育舞蹈教授和学习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对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道德素质等进行培养和教育。

(二)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分类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把常用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按照相同属性归属到一起,又按照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把它们区别开来,建立系统明确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目前,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分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分类的研究和总结,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其次,科学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分类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对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过程进行适时监控,选择合适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1.根据各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不同,将其分为理论性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和实用性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理论性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讲授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总体教学框架搭建下所形成的一系列总体性教学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解决总体教学理论的问题,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是在它们的指导下进行的。实用性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指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讲解法、问答法、示范法、练习法等等。这类方法不具有原理指导性,只具有实际运用性,是课堂中具体运用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直接选择运用的就是这一类的教学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要完成的体育舞蹈教学目标,将理论性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分为学习型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和操作型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指导具体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有利于体育舞蹈教师从总体上客观的、灵活的选择运用各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习型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体育舞蹈的发展史、舞蹈风格特点知识、乐理知识以及体育舞蹈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实用型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达到体育舞蹈技术动作与相应的舞蹈音乐相配合,同时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3.语言教学法也是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一种,它包括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根据不同的教学语言在每种教学方法中的作用,将实用型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进一步分为以身体语言为主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和以口头语言为辅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以身体语言为主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既可以起到直观的示范作用,又可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口头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身体语言交流手段不容轻视,教师准确、适当地运用身体语言,能达到增进师生感情、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等的作用。以口头语言为辅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在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中,技术动作的掌握主要靠教师的身体示范,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获得肌肉的本体感觉,掌握运动技能。口头教学语言并不起主要作用,它是为身体语言教学方法的正常使用服务的。

二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因素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内部因素,还包括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外部因素。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内部的因素是指组成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的各要素和各子系统以及它们的功能特点及相互关系。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外部的因素是指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的外部环境。

(一)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内部影响因素的功能特征

1.内部影响因素的整体涌现特征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整体涌现性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整体功能中包含一些在部分中看不到的属性和特性。由众多单个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按一定组合规律形成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必然具有单个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所不具有的整体优势。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中,各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或各子方法系统内部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其内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构成了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完整体系的整体功能[3]。

2.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功能互补性特征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内部各子方法或子方法系统之间有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关系和特点,这就是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功能互补性特征。具体表现在:(1)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中每一要素或子系统的功能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影响着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的整体性。(2)由于每一要素或子系统的功能都具有独特的特征,而组合起来又具有单个子方法和子系统所不具有的特征,所以要想发挥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就要把各单个元素组合起来。由此可见,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在功能上的互补性和互相影响性,是形成整体功能特征的主要原因。我们在运用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整体性系统和单个性元素的不同功能。

(二)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外部影响因素的环境特点

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联的事物构成的集合,称为该系统的环境。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出来,又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延续、演化[4]。体育舞蹈教学系统是由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和除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结构成分共同构成的。所以,体育舞蹈教学实践过程就是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系统最切近的环境。通过对体育舞蹈教学系统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体育舞蹈方法的影响因素包含:体育舞蹈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舞蹈教学的目标、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舞蹈教师自身的素质、体育舞蹈教学的设备条件等。

1.体育舞蹈教学的指导思想

对普通教学方法了解的多少是体育舞蹈教师选择和运用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取决于普通教学方法对体育舞蹈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如果普通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不适应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行体育舞蹈的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授体育舞蹈技术这一个简单的教学目标,否则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掌握体育舞蹈运动技术,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对体育舞蹈课失去兴趣。

2.体育舞蹈教学的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5],体育舞蹈教学目标是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下制定的,是体育舞蹈教学主体在体育舞蹈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目标。任何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为了实现体育舞蹈的教学目标。体育舞蹈的教学目标影响着教师对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教师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方法选择时,必须考虑到哪些体育舞蹈教学方法适合预期的体育舞蹈教学目标,要认识到不同层次的体育舞蹈教学目标应该对应不同层次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3.体育舞蹈教学内容

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舞蹈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舞蹈课程标准、体育舞蹈教材等等,要实现体育舞蹈教学目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依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而存在,它的选择和运用是为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服务的。首先,不同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形式影响着体育舞蹈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其次,不同程度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影响着体育舞蹈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再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数量影响着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宏观的把握和数量的控制,并且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得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够完全适合体育舞蹈教学内容。

4.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存在着许多个体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兴趣爱好、个人情感、对体育舞蹈的态度等都会有所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影响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最主要方面,因此,体育舞蹈教师在选择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另外,学生的团体特征(性别比例等)也是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感受到学习体育舞蹈的乐趣,我们在选择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团体特征。

5.体育舞蹈教师自身的素质

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体育舞蹈教学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道德榜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必须掌握宏观的教学框架,细致的体育舞蹈课堂教学内容。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为因材施教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自己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时常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教学经验、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个性特征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了解自己,善于自我学习,能够切合实际地分析自己的长短处,做到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6.体育舞蹈教学的设备条件

体育舞蹈教学的设备条件主要是指体育舞蹈教学的场地、音响、灯光、把杆等。体育舞蹈教学设备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最根本的物质保证。如果设备不齐全,就会限制许多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设备条件对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充分运用,会更进一步开拓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运用和发挥体育教学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三建议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度 体重 部位比例 四肢

舞蹈教师要了解演员各时期的心理发育特征,了解培养舞蹈演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就是要掌握教学训练的重要科学依据,在不同的阶段对其身体的发展形态和基本条件要清楚,这一切都是舞蹈演员选才的先决条件。

一、身体高度

1.舞蹈演员选才最基本的要素也就是最直观的条件是演员的身高条件。身高是估计舞蹈演员全身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依据,而演员的身高会直接影响到舞蹈剧目的效果和质量。按常理性我们要求的舞蹈演员身高一般在中等条件,因为舞蹈演员如果身高过高,在舞蹈时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协调,那么这个时候的姿态(舞姿)就好像有些过于别扭不流畅,如果身高过矮,又体现不出舞蹈的美感和线条感,就很难把舞蹈的情感和要求表现出来,所以在身高方面舞蹈演员中等比较适宜。

2.舞蹈演员选才身高是关键。对选才我们必须有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我们不可能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或者判断出演员的条件,如果事事都凭直觉来,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演员的质量。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一般耗时6―7年,所以在选才时要科学,否则将是误人误己。对于如何以科学的方法估断所选舞蹈演员符合条件,国内外专家都已经总结出了一些选才的科学方法。捷克专家哈弗利系克将子女和父母的身高关系总结成了下列公式:儿子的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6÷2,女儿的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有专家从骨骼年龄来预测身高的方法,也有从脚的大小来预测身高,因为青春期成长最快的是脚,然后才是四肢和身高。这一切选才方法都是为了选出好的舞蹈演员而由经验实践证明总结而来的结论,由此可见好的选才对培养舞蹈演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体重

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青少年的营养、骨骼发育和肌肉发育的状况。专业的舞蹈演员都有一副匀称的体态为基础,这似乎是不变的真理,那么体重当然也就是关乎于体态匀称的绝对因素。而我个人认为,舞蹈演员应有结实、强壮和纤细之分,但略有异同。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舞蹈演员无论是古典还是芭蕾演员,他们的体态都很匀称,说直白一点就是他们的身材很好,比例也很好。手臂长,脖子长,腿也长,比例完美。一般人都认为体重较重的都是身材不好的,不匀称的,但是我觉得不然。我认为只要发育正常,体态属于强壮而不是肥胖系列的也可作为舞蹈演员的选才条件。要知道我们现在的舞蹈种类分得很细,其演员也分得细,就好比有些民族舞蹈就需要体态强壮而不是很匀称的演员来完成,以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现在的许多舞蹈也需要此类的舞蹈演员来完成托举动作等,当然其体态强壮也得有个度,包括身体比例。

三、身体部位比例

舞蹈演员选才其身体比例也是关键因素,其中尤其是四肢的比例。我们选才对身体比例的先决条件是全身比例匀称。“克雷默尔曾经把人的体型分为:肥胖型、瘦长型和运动型”。运动型(我们把舞蹈演员也归为运动型)的特点是肌肉骨骼隆起,身高中等或以上,颈长肩宽,胸部发育良好,全身发育匀称等。所以舞蹈演员就要全身匀称,而对手臂或者腿的长度怎么预测,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论断,所以在选才的同时要注意选择手腿尽量修长的演员。要知道舞蹈是肢体语言,靠动作来诠释舞蹈的情感,尤其是古典舞、现代舞和芭蕾对身体的比例和四肢要求都是很严格的,所以身体四肢的比例对舞蹈演员的选才也是重中之重。最后要注意男孩女孩的发育阶段的异同,其女孩子在成熟期来月经后,身高和体重增长都比男孩子明显。同时在来潮后一年左右对练功演出的兴趣可能有所下降,所以在选才培养时女孩比男孩小1―2岁为宜。

四、选才示例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舞蹈演员选才的事项除了前面的几点浅论外,还应该注意许多的问题。如在选才过程中,一儿童直立时,如果看到脊柱自然弯曲或腹部前挺,臀部后翘,这说明他有严重腰椎前凸。腰椎过分前凸就会直接影响到舞蹈的造型美和技术技巧的提高。作为专业舞蹈演员肯定是不合理的,或者不会成为优秀的演员。同时,脚掌心是平的(所谓的满心脚板),两腿虽然很修长但是不直等,都不具备舞蹈演员选才的条件。

综述: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要很好地把舞蹈意境诠释出来,对舞蹈演员的选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要培养一个完全成型的舞蹈演员需要6―7年的时间,而很多的舞蹈动作是在演员发育前练出来的。所以身体形态是舞蹈演员选才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景春.舞蹈选才与训练科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维刚.舞蹈解剖学初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4

关键词:舞蹈作品 舞蹈演员 心理素质

在舞蹈表演中,我们能够总结出的一个共性就是:往往自信的演员能够表演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她们在表演过程中,透露的全都是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从而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成功的塑造人物形象。因此,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她的表演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鉴定的意志力,才能将平时训练的舞蹈动作和技巧与音乐场景融合起来,组成自然的舞蹈语言,呈献给观众。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简单的阐述心理素质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一、心理素质对于准确的完成舞蹈动作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对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在舞蹈表演上也不例外。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的观众来说,我们欣赏一部舞蹈,首先要看的就是这部舞蹈当中舞蹈演员的动作是不是连贯、协调、优美,这是大多数观众判断一部舞蹈好与坏的最基本的标准,舞蹈动作完成的好坏,就直接形成了观众心中此舞蹈作品的好与坏。舞蹈演员的动作完成到位、舒展,观众也会有美的享受,而如果演员的动作出现什么纰漏,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当然对于每一个能够登上一定规模的舞台的舞蹈演员来说,她们必定是有很强的舞蹈功底以及舞蹈技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她们发挥失常呢?那就是心理素质。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演员上台后保持从容,不仅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舞蹈动作,还能在表演的时候,根据舞台和观众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脑海中构思整个舞蹈的全过程,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把自己的舞台表现力表演到最大,把舞蹈作品最佳的状态展现给观众。这就是心理素质对于准确的完成舞蹈动作的重要性。

二、自信心对于出色地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一名出色的舞者要具备强大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是什么事情,自信心是最基本的素质。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我们会充分的感受到,自信是平时一次又一次练习产生的,当我们一次次失败后,我们不断的总结自己,一次次的突破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展示给观众的是我们最好的一面,最美丽的一面。当舞台的音乐响起时,流动的音符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把我们的感情和力量融入到肢体的每一个动作当中,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出色的塑造出人物形象。因此,作为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有自信心,能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肯定的回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舞台上表现的更动人。

三、心理素质对于集中注意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舞蹈演员发挥出自身真正的水平。通常心理素质强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能够把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在舞蹈上,尽量的使自己不分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舞台表演上,注意每一个动作的连接,把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地做到位,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表演才能够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只有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才能充分体现出美的享受。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舞蹈演员舞台的掌控能力。在舞台上,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舞台掌控能力,以便于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一场关键的舞蹈表演时,即使一个小小的失误也有可能使整场舞蹈表演失败,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要学会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要能控制住舞台,在遇到事情时,要保持冷静,不能显得不知所措,应该灵活的结合自身的专业性化解这些突发事件。例如:在出现失误后,舞蹈演员可以适当的脱离常规动作,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动作,尽量的扭转形式,把由于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如何培养舞蹈演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影响演员心理因素的原因才是提高演员演出技巧的核心。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是使演员的身体素质更好的符合舞蹈的要求,为后期学习高难度动作做准备,同时也是为扮演各种角色做准备,对训练演员的体力也有好处。在训练基础动作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的感觉无聊和枯燥,当碰到一些挫折时,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这样心理因素长期的积累,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为了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我们要在训练中找回自信心,我们要相信自己,我们要热爱舞蹈。同时,在教学中,老师要有精湛的舞蹈教学技巧。在多年的舞蹈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舞蹈的原因是舞蹈教学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因此,笔者认为,老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对舞蹈产生期待和好奇。通过舞蹈的学习,实现个人修养和身心的发展,这对舞蹈演员一生都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研究表明,身体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心理发展程度,同时心理发展程度也会影响身体的发展程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因此,我们学习舞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体力和智力双重发展,通过不断的调整两者的关系,实现全面的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我们所追求的境界永无止境,舞蹈艺术的高深,靠我们现有的经验和领悟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舞蹈者,在夜以继日的锻炼我们的基本功、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提高我们舞台表现力的同时,一定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它是让一个舞蹈者成为舞台最闪耀的明星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训练和表演中,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在不断的奋斗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

参考文献:

[1]孟中华.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2,(19).

[2]王华茹.浅析心理素质与舞蹈表演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3,(14).

[3]王嘉艺.心理素质对于舞蹈演员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2013,(11).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5

一、高中舞蹈编导创新的必要性

我们常说舞蹈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也可以有效地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我们发现普高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少儿和成年人来说总体偏大,但这一时期正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良好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开始更多地在审美情趣上有了自己的喜好和见解。所以,这一时期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舞蹈编导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更是提高人格、品性,塑造良好个性的好方法。而随着新课改紧锣密鼓地展开,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一个健康、全面的学生呢?舞蹈就是一项很有效的艺术方式,而这又给舞蹈编导提出了更新的挑战,这需要舞蹈编创者在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之外,在舞蹈动作上也有着较丰富的积累,可以有效地编创出适合高中生的舞蹈。

二、高中舞蹈编导的创新对策

1、注重舞蹈艺术技巧的积累

创新是建立在扎实的舞蹈功底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想创新,一定要抓好舞蹈基础,注重舞蹈艺术技巧的积累。尤其是舞蹈编导对舞蹈艺术技巧一定要有丰富的积累,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之上,舞蹈编创者才能自由地发挥,信手拈来地创造各种舞蹈新意。例如笔者编排藏族歌曲《梦回》的舞蹈时,将激昂的音乐旋律与现代舞蹈进行衔接。针对高中生活泼、好动,青春洋溢的个性,笔者将现代舞与民族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组合总体来说非常的成功。这样的成功不仅在于音乐旋律的完美衔接,更在于笔者对于舞蹈艺术技巧的丰富积累,在掌握了大量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之上,再根据音乐旋律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的舞蹈。

2、充分利用肢体动作

在舞蹈艺术中,肢体动作很重要,属于舞蹈动作最基本、最常见的技巧。肢体动作又可以弥补僵硬的舞蹈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情感的抒发。所以,在很多的舞蹈编导过程中,肢体动作的优势作用使得其在舞蹈中显示出更鲜活的生命气息。肢体动作如同语言,可以在另一程度上彰显出高中生青春洋溢的气息。笔者曾参与一组《青春圆舞曲》的街舞编排,这一组街舞本是几首歌曲的串烧,但是笔者认为一个舞蹈必须有其鲜明的主题。于是在舞蹈的编排过程中,笔者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蕴含其中,而故事部分就让演员们通过其自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这就如同哑剧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显然这样的组合也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同。

3、以情感表达为主线

舞蹈编导要把创新意识时刻铭记心中,在这样的主旋律下就必须具备舞蹈编排工作的独树一帜精神,而这种创作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以情感表达作为舞蹈的主线。真实的情感能够撑起舞蹈的灵魂,架构起舞蹈的思想舞台,让表演舞蹈的高中生从心中了解舞蹈内涵从而做到“舞近其意,动进其能”,使观看者能够从心底和演出的高中生产生共鸣。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舞蹈行业 创新 发展模式

舞蹈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它起源自英国,发展于美国和欧洲,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手段和方式,是文化艺术的体现方式,是国际一流的运动方式,它集音乐创作、技巧、体能锻炼、表演性为一体,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的特点,是世界流与分享的手段。是让人们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舞蹈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我国的舞蹈事业不能光依靠本国发展,还需要与国际化接轨,在一定程度上要提升运动技术性和技巧性,普及舞蹈教育,在一些单项舞蹈项目中,在接近国际水平舞蹈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学术和实际操作的交流,保持舞蹈事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增强国际间的交往,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一、存在的问题

1.发展舞蹈事业的目标不明确。这个问题的产生最大的因素是欠缺正确的引导和综合素质培训,对未来的预期不明确导致舞蹈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不能一致。推动舞蹈事业发展,从政府的出资到社会人的参与,必须形成共识,我国各个层面和范围的舞蹈艺术工作者对目标没有明确认识,对事业比较冷淡,发展舞蹈艺术的观念在大家心里无法形成共有价值观,长期以往导致了氛围的缺失。

2.舞蹈队伍专业性不够强。在国内大多数高校中没有舞蹈课程和平时的参与式练习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教学中也没有相应的舞蹈教学辅助课程,没有相应的舞蹈艺术文化的培养,无法为国内舞蹈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在资金方面给与额度的扶持还有欠缺,对于残疾人舞蹈事业的扶持力度也相应较小,组建的艺术创作群体需要大量的艺术信息汲取,这需要经费的支持,专业性的培养需要经费和资源,需要聘请外籍教师,这些都是影响我国舞蹈队伍专业性差的根本性因素。

3.高水平多的舞蹈人力资源稀缺。我国在培养方面投入的经费和资源有限,所以在高水平的舞蹈学习者和艺术创作者组织内部,培养出的精英较少,高水准舞蹈人员比较稀缺。因为我国教学环境与体制的限制,导致艺术创作型的教学无法开展,大多创作性的思维与灵感被削减殆尽,学科教育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大削减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对于新时期的舞蹈人才培养十分不利,应该运用较强的,较好的方式,发动学生积极性,利用主体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二、一些对策

1.加强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力度。增强我国体育事业系统性整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各项改革政策和制度的创新和出台。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要与国际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接轨,向国际化标准靠拢,改革我国体育制度让体育事业发展向职业化,社会化相适应,这样做可以推动舞蹈事业积极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有提案是关于增加艺术工作者的工资和国家补助的,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舞蹈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扩大舞蹈人才的培养队伍,增加师资力量,兴办民间舞蹈教学机构,设立相关的舞蹈培养基地,政府和舞蹈机构组织出面与国外舞蹈文化机构进行沟通和联系,加强互相往来,增进舞蹈和文化的沟通,加强人民友谊发展。以国外先进的舞蹈艺术为目标和方向,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增强我国的舞蹈事业内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帮助我国舞蹈事业健康发展。

2.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对外高薪聘请高水平的舞蹈专业人才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切保一定资金作为舞蹈事业发展基金,并按一定比例逐年提高,保证舞蹈艺术事业的正常发展。外聘人才可以长期性和临时性相结合,长期性就是让人才融入我国文化事业中,直接参与我国的舞蹈教学、编导、表演全过程;临时性就是在重大活动之前让人才到我国开展短期指导,让我国的每一项重大活动的舞蹈节目都能做到原创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我国舞蹈的整体水平,提高在世界舞蹈大赛中的获奖率。

3.加强艺术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实现双赢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7

关键词:中国舞蹈历史发展娱人娱神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民们不自觉地从原始时期的那种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态中走出来,并从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和宗教政治活动。至此,中国舞蹈就在“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纵深发展。这类舞蹈主要表现在周代的巫术舞蹈、傩舞蹈和汉代的百戏类舞蹈。

巫术舞蹈是巫术祭祀仪式中的舞蹈,是原始的产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过祈祷、献祭等行为,求得与神灵的相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隶舞》,就是为求雨而作的一种祭祀行为。傩舞也是一种以驱鬼逐役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历经历史的洗礼至今也盛行在我国民间,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傩戏”。

在汉代,“百戏”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滑稽戏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间舞蹈成为宫廷乐舞的主要内容,舞蹈通常融于“百戏”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剑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过程中的以舞说戏、依戏作舞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早期戏曲艺术形式的源头。

四、舞蹈发展的程式性与专业性特征

唐代舞蹈在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规模,纳多国、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赏的姿态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从宫廷的最高统治者到民间的老百姓无不好之,达到了一种顶峰时代。宋代舞蹈在历史的转折面前,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舞蹈的划时代历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征的“队舞”,绘制了一个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宫词》有云:“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就是有关队舞的历史文献记载。由于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舞蹈作为戏曲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征决定了舞蹈表现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美学特点。

自远古到明清,中国舞蹈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承传着舞蹈的精髓和内涵,融合在当代的社会火炉之中,中国舞蹈从明清戏曲舞蹈综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来,直接凭借人体身段去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将中国舞蹈推向了新世纪的辉煌。中国当代舞蹈是以专业性的舞蹈作品和专业舞蹈表演而著写舞蹈历史的,先后出现了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专业型的舞蹈家和专业性的舞蹈作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并壮大的,专业性的舞蹈教育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蓬勃发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学)的成立为标志。

总之,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的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这些在表现形式的演变上,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北达.民间舞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年9月版.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8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

体育舞蹈虽来源于各国民间舞蹈,由社交舞转换而来,但是其完美结合了体育和舞蹈的特点。因此,体育舞蹈既是一门普及性的课程又是一门专业性的课程。对于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而言,体育舞蹈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我国教育部于1997年将体育舞蹈这一科目正式列为全国高校体育院系的课程[1]。虽然体育舞蹈已在各大高校都有所开展,但是受师资力量、设备条件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限制,高校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体育舞蹈的基本特点

体育舞蹈有别于传统的体育运动,它结合了体育、音乐、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一项具有高竞技欣赏价值的健身运动。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具有娱乐性和表演观赏性。体育舞蹈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内容形式方面来看,体育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育舞蹈舞种十分丰富,主要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而每类又包含五个舞种,每个舞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这就构成了体育舞蹈丰富的内容;从体育舞蹈运动技能方面来看,体育舞蹈具有综合艺术性、行为举止规范性、默契配合性的基本特征。综合艺术性是因为体育舞蹈综合了体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而行为举止规范性是因为体育舞蹈的套路和动作具有一定技巧性并且受英国社会素有讲究严谨行为规范的传统影响。默契配合性则是要求舞者双方在动作上、音乐上乃至心灵上都互相配合;从体育舞蹈的功效性来看,体育舞蹈则具有娱乐性、休闲性和健身性的特点。体育舞蹈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能强身健体。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起步比较晚,因此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体育舞蹈具有十个舞种,而且每个舞种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体育舞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体育舞蹈的专业性就要求高校的体育舞蹈老师具有专业的体育舞蹈知识,这不仅要求自身对体育舞蹈的动作等各方面了如指掌,而且要求体育舞蹈老师能有准确的示范技巧和传授技巧。总之,体育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然而,由于高校体育舞蹈起步较晚,许多体育舞蹈老师也是由其他专项转变过来的,其体育舞蹈教学基础本身存在缺陷,加之长期得不到再培训,其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相对落后。同时,许多高校对于体育舞蹈课程不太重视,也使得体育舞蹈教师匮乏。总体来说,高校体育舞蹈老师应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

2、大学生对体育舞蹈认知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认知程度不够。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体育舞蹈就是交谊舞或是拉丁舞等等。而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学习体育舞蹈的态度与兴趣,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效果。另外,有的学生还受“男女授受不亲”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男女配合时,表现出十分腼腆的情绪,配合不到位,影响双方学习体育舞蹈的效果。

3、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定位不合理

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就是体育舞蹈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总称[2]。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定位直接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仅仅局限于技术教学而缺乏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缺乏制约了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效果,影响了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同时,许多高校只是把体育舞蹈课程设为选修课,其课时也不能满足体育舞蹈教学的需求。

三、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对策

1、建设与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师资队伍

由于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学校应重视培养体育舞蹈教师队伍。质量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可与相应的舞蹈协会合作,举办高校体育舞蹈培训班,定期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进行培训。其次,普通高校间可组织体育舞蹈友谊比赛,从而加强高校间体育舞蹈教师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体育舞蹈知识的更新。最后,普通高校内部也可组织体育舞蹈比赛,设置相应奖项,调动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积极性。而数量上的问题高校应多引进体育舞蹈教师并合理分配体育舞蹈教师。

2、优化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因此,高校应注重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根据目前高校忽视体育舞蹈基础理论的教学的现状,学校应在有限的课时适当增加基础理论的知识。同时,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来制定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应注重基础教学,在教授学生体育舞蹈的内容里以形体、芭蕾、舞蹈为主,培养学生的气质、乐感和风格。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体育舞蹈老师则可变换教学内容,提升难度。

3、建立与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评价体系

有效的体育舞蹈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普通高校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育舞蹈教学评价体系。这就要求评价内容上不仅是对技术动作的评价,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能力、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形式上也应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结语

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不断向素质教育转变,对综合素质培养的探讨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普通高校应重视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加强对体育舞蹈课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探讨,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舞蹈的作用,加速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

作者:沈诚 单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舞蹈学期自我总结范文9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民们不自觉地从原始时期的那种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态中走出来,并从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和宗教政治活动。至此,中国舞蹈就在“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纵深发展。这类舞蹈主要表现在周代的巫术舞蹈、傩舞蹈和汉代的百戏类舞蹈。

巫术舞蹈是巫术祭祀仪式中的舞蹈,是原始的产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过祈祷、献祭等行为,求得与神灵的相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隶舞》,就是为求雨而作的一种祭祀行为。傩舞也是一种以驱鬼逐役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历经历史的洗礼至今也盛行在我国民间,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傩戏”。

在汉代,“百戏”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滑稽戏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间舞蹈成为宫廷乐舞的主要内容,舞蹈通常融于“百戏”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剑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过程中的以舞说戏、依戏作舞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早期戏曲艺术形式的源头。

四、舞蹈发展的程式性与专业性特征

唐代舞蹈在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规模,纳多国、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赏的姿态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从宫廷的最高统治者到民间的老百姓无不好之,达到了一种顶峰时代。宋代舞蹈在历史的转折面前,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舞蹈的划时代历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征的“队舞”,绘制了一个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宫词》有云:“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就是有关队舞的历史文献记载。由于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舞蹈作为戏曲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征决定了舞蹈表现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美学特点。超级秘书网

自远古到明清,中国舞蹈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承传着舞蹈的精髓和内涵,融合在当代的社会火炉之中,中国舞蹈从明清戏曲舞蹈综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来,直接凭借人体身段去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将中国舞蹈推向了新世纪的辉煌。中国当代舞蹈是以专业性的舞蹈作品和专业舞蹈表演而著写舞蹈历史的,先后出现了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专业型的舞蹈家和专业性的舞蹈作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并壮大的,专业性的舞蹈教育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蓬勃发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学)的成立为标志。

总之,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的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这些在表现形式的演变上,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北达.民间舞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