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校德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13 11:35:57

学校德育论文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1

本实验力求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原则,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德育体系,应当是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应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应当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一)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种情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整个文化的前进方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内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先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特点和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德性论、德育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本体论基础

1.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德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德性的整体性与生活的整体性的全面关联,还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德性的理性维度与情感维度的辩证统一。德性的形式结构是个体德性借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德性的形式结构的诸多要素分解为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德性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德性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思想道德信念、原则和规范构成的;就其横向来看则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心理品质等构成的。德性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一定的内容总是寓于一定的形式之中,而一定的形式总是具体表现为具有某种内容的形式。

德性的主体性,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人,客体是实践对象。作为道德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是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然而,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

德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德哲学对此有十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总的说来,知行统一的主张是一个基本的取向。

2.德性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次表现为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一是体现在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在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全过程。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三是表现为德育管理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督导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所以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德育途径、方法的正确运用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德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上。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德行上,只有学生践行、践言了,德育目标才算最终实现了。其次,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系统科学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更多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教育评价六个子体系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整体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和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2.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2.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1)德育内容;循序渐进;(2)德目规范,形成序列;(3)要素完整,层次清楚;(4)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三)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1.德育途径的涵义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2.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要求

(1)德育途径,对应内容;(2)一项内容,多条途径;(3)有主有辅,协调配合;(4)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四)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1.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德育工作者总结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四类18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2.构建德育方法体系的要求

(1)根据内容,对应途径;(2)多种方法,优选组合;(3)辩证思维,法无定法;(4)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1.德育管理的涵义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要求

(1)理顺健全领导体制;(2)稳定提高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德育评价的涵义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2.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1)三级评价,体系健全;(2)指标体系,科学简明;(3)认真研究评价原则;(4)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结论

(一)广义理解德育概念,提出了德育内容的“五要素说”

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二)系统研究德育体系,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

根据系统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主张德育文化融合,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德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主张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构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环节,提出建立“德育活动课”的观点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道德践行不是完整的德育。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德育“新三中心论”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2

从宏观上考察,世界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心情,并且开展了颇具声势的讨论。在第1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和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教育。1986年国际教育大会明确要求,要“通过提供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条件,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亚太地区的国家从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体会到,在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本国文化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重视学校德育,还有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国际趋势。第一、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高度,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要求或意见,组织专门机构对学校德育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然后又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第二、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要求学校加强德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致力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中去。

在美国,原联邦教育部部长贝内特1988年4月在向原美国总统里根递交的5年来教育改革的总结报告中说:“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培育青少年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怎样进行培养”,他在报告中还强调要求,为了使学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富有爱国精神”,必须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等三个方面“取得显著改进”。原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还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1990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全美州长会议,会上正式通过并由乔治·布什总统签署的《关于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报告中明确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提高和显示良好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与责任心的活动”,“美国的每所学校都要实现无、无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纪律的井然环境”。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政府认为:新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要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美国主管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历届政府首脑如此稳定性、连续性地重视学校德育,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从考察美国教育史来看,美国早就重视以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为目的的宗教教育,并把它看作为美国道德教育、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的基础。可是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各教派纷争,从而削弱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乃至使美国道德教育一蹶不振。直到八十年代末,道德伦理教育又重新受到重视。本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受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震动,美国朝野认识到国家的危机,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把数学、外语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首位,道德伦理教育一度受到冷落。可是到了六十年后期,虽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但人们道德堕落现象日益增加,社会道德每况愈下,许多社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对这种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极不协调的畸形现象感到十分忧虑。在这种背景下,道德教育又重新引起美国政府的极大重视,人们普遍惊呼各级各类学校要“进行道德思考”,有的则主张力行更改教育过程,让“意识形态教育家出台”,有的甚至主张“恢复传统的道德原则”,有的则竭力推崇“价值澄清学说”,而且数以千计的美国学校予以实践。近些年来,美国就德育问题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比如,1988年举行的第12次关于教育的民意测验投票表明,79%的投票者支持在学校进行道德和道德行为的教育。美国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六十年代后期研究项目中第1号项目,关于大学生的研究共有300件以上,可见数量之多。美国在其高等教育中重视道德教育的主要表现是,学校的伦理道德课程不断受到重视,1977—1978年德育研究表明,全美的623所大学开设的2757种伦理课中,其中50%实用于伦理道德、秘书道德、医疗道德和律师道德,等等。他们把培养“责任公民”放在学校教育的突出地位。八十年代末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学校废除了体罚制度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都增加了社会、政治学科的教学量,引进了《文明公民概论》、《法制》等新学科,以“培养学生个性必要的各种道德品性”。美国不仅重视中小学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的德育,而且也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九十年代,美国研究生职业道德危机已成为路人皆知的事实。近15年的抽样调查表明,赚钱发财、扬名天下、统治他人是当代美国研究生的主要入学动机,为献身社会、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种族关系等进入研究生院的学生寥寥无几。研究生院只开设专业课,从不开设职业道德课程。近些年来,美国认识到研究生缺乏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普遍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美国律师协会和法学会达成协议,规定法学院所有毕业生务必通过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方能进入律师界工作。商学院也开设了职业道德课程,着重讲解企业和公司经理经常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

在日本,近些年来,社会强烈呼吁加强道德教育,要求把加强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8年在其发表的教改报告中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起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日本在其规划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中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如此强调学校德育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日本对学生道德品行培养的高度重视,具有深远的历史,它们十分重视“养成教育”。战前,日本建立了国家主义的独自道德观和价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是按照“智、德、体”的次序来实践协调发展的。近些年来,日本鉴于本国风化和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日增的事实,现在则下决心转为“德、智、体”的次序来实践培养目标。为了针对青少年道德意识差的情况,日本文部省从1990年起实行一套法定的“学习指导纲要”,其中加强了有关公民道德的科目和内容。日本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专门改进了的课程:德育和专门活动,以及全部规定的学科,必须获得德育的基本学分。日本现专门拨款用于改善和加强德育工作,呼吁学校德育应与其它学科有相同的地位。学校开设了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日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德育价值,十分注重“德育投资”,因为它们认为“德育投资”会给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来自日本的“德育效益”:“日本之所以构成优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素质,尤其突出的是,普通工作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能水平”。德国也首肯:“日本的经济成就是无容争辩的事实。日本的工业政策只是日本经济高涨的诸多原因之一。但是,雇员相当高的劳动道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本工作人员中间,劳动道德跟工业政策同样为日本经济取得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香港地区,学校德育就是“公民教育”或谓“政治教育”,因为它本身蕴藏着某些“政治意识形态”,内容和措施、方法,都“反映社会的权力分布,政府和市民的关系”。香港学校德育,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重点放在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二是品德教育,着眼点在个人品德修养;三是政公科教育,其宗旨是加强青年一代的政治意识,培养思考能力。从香港教育署1985年出版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所规定各级学校的十项目标和内容来看,是相当严格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最近,英国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育《大纲》,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这一决定是针对英国学生的“道德真空”(MoralVacunm)状况作出的。英国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卫·柏斯卡说:“教育不能与道德想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约克大主教约翰·哈勃古博士强调:“把道德教育列入学校课程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学校创造一种鼓励诚实、尊重别人的氛围”。这些主张,无疑对香港地区的学校德育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上述介绍可见,不论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国外学校都把德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这是很值得深长思之。

二、国外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当今国外学校无不重视研究、改进德育途径和方法,调整、充实德育内容,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纵观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概括地说,它们所施行的德育方法,似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课堂师授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从人类教育史来看,学校教育形式由个别化授课制发展到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教育发展上的一大进步。尽管这种群体性教学形式随着现代化涌入一定的教学空间,但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的一切学科包括道德知识的传授仍以课堂师授为基本形式。在国外,常见到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尽管国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开玩笑,但课堂教学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可以说,在国外学校诸种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这种课堂师授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推理的群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从课程设置来说,在西方、东欧、亚洲和各地区,无不按照本国和本地区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体系而设置德育课。当今欧美主要德育课程设置理论有三种:即威尔逊(J.Wilson)的道德教育理论、麦克费尔(P.Wephail)的生活指导理论和劳伦斯·斯腾豪斯(L.Stenhose)的人本主义的价值教育课程理论。具体地说,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叫法不一,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讲授。比如,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称德育为“政治教育”,美国称“公民教育”,西班牙称“公共之道教育”,香港和美国一样称为“公民教育”;但在开设课程方面,一般开设的有公民课、道德价值课、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世界观方面的教育课等。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8类核心课程,其包括75门课,其内容也有从历史到道德的思考。它们无不是教育者根据道德产生与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本国教育政策、教育目标、从本国和本地区实际、按照学校教学方案和认识水平出发,选择教育对象所能接受的教育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师授,以灌输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第二,课外、校外活动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课外、校外活动是对班级授课制所进行的改革。从已研究的德育科学实践可以看出,国外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在主张采用渗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要求实现的同时,并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来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期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一,培养人才目标迥异,但其学校无不为了弥补课堂德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而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德育活动。如举办各种不同的理论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成果的竞赛和评估,各种类别的读书组织和活动,各种社会问题调查和举办学生就关心某种问题的民意测验、时势研讨会,关心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吸毒和爱情专题研讨会,还有体育、音乐、戏剧、舞蹈、摄影比赛、旅行考察,等等。三、劳动活动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径。世界众多国家普遍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第38届大会决议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可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原苏联在教育实践中,早于六十年代就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中小学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劳动,而且在大学里学生劳动也普遍开展,其活动最主要特色是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劳动队。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学生的生活与职业指导是通过和借助劳动教育进行的。在大学里,它们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具备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美国大学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服务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参加校园里一些服务工作,也常向学生提供“打工”机会,搞些“有酬”劳动。还有许多研究生院通过社会服务劳动,提高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准,如哈佛大学50%以上的研究生到孤儿院义务担任教师,为中小学差生补课,访问老年之家和为区社机构义务帮忙。美国总统克林顿现正在全美推行为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让青年和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其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他要求大学生要为社会做各种工作,包括为老人组织娱乐活动、修复操场和公园,为无家可归者修补并油漆栖身处,在学校里当教师助手。日本的众多学校,把“寮教育”即宿舍教育作为德育主体,他们寝室劳动教育搞得好。日本中学生劳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日本学校体力劳动内容的选择和劳动课的安排都有明确的界定,比如,它们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生产情况,依据学生年龄和体力进行劳动,劳动课着重于美化环境、社会服务劳动以及在学校设立的劳动场所内进行生产劳动,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劳动,等等。近些年来,日本在一些中小学推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炼,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情民俗与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日本的国立和私立大学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半工半读,其内容有体力和脑力劳动,充当中小学生的家庭教师或企业服务员等。特别是私立大学,有的学生是通过半工半读来付高额学费。这些教育和活动方式,深受日本国民和社会的支持和赞许。

第四、充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德育领域里,国外和一些地区的学校,极为重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施加意识影响。这一外部影响有一个基准点,就是重在利用闲暇的课余时间方式进行。国外学校通过博物馆、纪念物、历史遗迹、公园等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热爱领袖、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等教育。英国的海德公园,那里有马克思塑像,人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发表演说,但他们有“四不准”,即不准攻击英国女王,不准倡导暴力,不准使用麦克风,不准人身攻击。世界著名军事学府“西点军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纪律和传统教育,培养品学兼优人才,不仅确定学术和道德标准,实行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坚持每天举行阅兵式;而且清晨和傍晚在战斗纪念碑附近隆重地举行升降旗仪式,培养良好的德育习惯。目前,国外学校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高保真唱片,等等。这些新技术已被国外学校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包括德育教学。许多学校开展了德育的“视听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益和德育效果,减少了教材的难度,提高了学生们掌握教材的水平。

第五、严明纪律、务实管理。由于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德育在国外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一般来说,一些国外学校不仅重视道德理论知识的课堂师授等,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导向管理。世界导师制发祥地的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论是文科或理科学生,都要求他们不仅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质和社交能力。该校1981年出版了一部管理学生的“法典”——“学监备忘录”,对这个学校学生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规定,如在考试、庆典和晚餐等场合,学生应着黑色学生服:学生组织俱乐部或社团要先向校方登记,经批准后方可活动:学生在校外组织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36小时前通知有关当局和警察局:在校内举行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18小时前取得学校当局的同意;甚至在校内进行“公共”演出,也必须得到地方有关当局的许可证。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者,由学校的“纪律法庭”予以审理,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罚款、停学、开除等处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的机构,叫做Honeroom,属于学校管理的范围。中小学里的班主任每天除要完成自己教学任务外,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如学生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组织参观、旅游,与学校、家长联系等。在思想教育方面,美国小学着重基本品德的训练,如常用语言行动的社会准则,在家中的行为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对领导和政府应抱的态度,等等。在通过中学阶段《宪法》、《美国史》、《公民》、《美国的政府和政策》四门课考试后,大学普遍采用个别教育法。学生严重违反校规,由学校的有关部门处罚。香港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管理是颇具特色的,它们重于利用“周会”开展“学生为本”教育,主要是奉行各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重于开拓学生视野,加强“通才教育”;重于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增强自治能力。

三、几点启示

第一、提高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同志在国庆4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具有卓越远见的论断。前述具有国际性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佐证这一点。这种国际性的趋势再一次提醒我们,世界上决不是只有我国才把德育放在学校首位,而是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和教育非常发达而社会情况又很不相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学校德育提到了与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共同的发展趋势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出于一些政府首脑或个人意愿或者个别国家的特殊需要,而是体现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客观要求。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具有世界各民族的土壤的客观基础,近些年来又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趋势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环境、德育效果研究,等等。这些内涵基本上表明未来学校德育是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使学生得到健康教育和发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学校专门设置德育课。这不仅有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必要性、教育目标的必然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可以说,国外经过数十年的痛苦周折和探索,经济和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终于不约而同地明晰地规定学校必须专门设置德育课,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种规定在众多国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界有的则对德育与人才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德育排不上位置,对专门开设德育课不予重视,等等。我国学校现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德育困惑,它使得我国教育行业正在遭受一次历史的严峻考验。这种德育困惑的直接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受拜金主义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有三点:一是使学生德智体不能协调发展,二是使教育本身受到损害,三是使学校德育受到新的轻视,新的歪曲,甚至遭到新的嘲弄。这种德育困惑所产生的影响要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而且其影响范围将不止教育领域。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善德育的力度,深化中华民族道德精华的普及教育,坚定地弘扬我们党的优良的德育传统,脚踏实地搞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认真地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优秀成果;革除过分模式化、过分形式主义、琐碎主义性质的管理教育。从战略高度制定和完善德育大纲,世世代代稳定地、连续地、完善地发展下去。在德育实践中,做到小学、中学、大学(含研究生)德育课界定分明,力行分级施教,不搞“分不清”、“一锅煮”。做到各级学校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规范化、德育方法科学化、操作形式具体化,切实克服和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到,做不到”等虚无主义的德育现象和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和形成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第三、一切启发公式都是为了灌输。笔者认为,灌输是原则,也是方法。可以说,在国外种种的教学法中,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学校所采用的范例式、自由式、讨论式的“绝对”的启发式等等,都是为了灌输,都是为了灌输某种思想、某种伦理道德、某种价值观念、某种文化科学知识,某种操作技能。既往今来,概莫例外。近100多年来,尽管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家反对传统的灌输教育法,但从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根据本国、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向本国、本地区甚至向别国进行“灌输”。如今美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上对世界施加影响的“不战而胜”的手段、方法是什么?主要是灌输法。美国之音用几十种语言,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全球广播,对华广播每天达10多个钟头,也主要是灌输。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淡化、弱化或“形强实弱”或“名存实无”德育课,那就意味着自动放弃德育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是有悖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悖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悖于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然,我们要运用中外已成功的各种教育方法,同时要不断地寻求适合国情、民情新的教育法,以实现灌输其求,兴国利民。

第四、要强化我国学校培养目标的政策导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为重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影响着我国学校的教育,同时,它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学校德育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教育不仅是教育后代,而且是国家文明的基础。学校德育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们必须根据《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掘和运用丰富的德育资源,开辟多种渠道,优化社会、学校德育环境,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3

对学校来说,评价指标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仪,是学校德育水平的测量仪,是发扬成绩、纠正偏差的校正仪。可见,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指导方案。

因此,设计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是一件责任重大、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既要遵循德育的规律,依据教育的理论,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又要考虑本地区教育的特殊情况。所以,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把握德育评价中诸指标因素的内涵、作用、结构及相关关系。

一、指标要素构成

我们把中小学德育要素分为五大类25种,简列如下:

(一)决策因素德育目标

工作计划。

领导机构

│队伍建设

(二)条件因素│素质建设

│制度建设

时间和经费。

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三)内容内素│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政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四)方式方法因素│学科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团(队)学生会的自主性教育

校内外“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思想政治素养

(五)效果因素│校纪校风

德育科研成果。

二、指标因素分析

(一)决策因素

德育决策是德育目标的确定和德育方案的选择。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关系到德育全局的方向和整个部署,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因而,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尊重实际,科学决策。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并指导、调节、控制着整个德育过程。确立德育目标,就是科学决策的第一步,是整个决策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就能研究并拟订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优工作方案。德育目标充分体现出导向性和针对性,它包括空间体系和时间体系两个方面。空间体系是由一组德育目标项目构成的整体,能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任务和德育目标的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时间体系是指长、中、短期,如由三年规划、一年目标、学期计划建立起来的目标时序网络,主要反映目标随时序变化的规律和要求,起到使目标相互衔接和按时序控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有德育的长远规划,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切合校情。中小学都要有六年培养目标,分段要求,且做到师生员工清楚明白。

2.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是把德育目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活动进程。学校年度德育计划是实现长远规划的阶段性任务,必须与远景规划一致贯彻执行。有关部门工作计划与学校德育计划衔接配套,如党、政、工、团、少等部门及班主任都应根据学校德育计划制定与之相关的细则和安排,切实保证学校德育计划的落实。

(二)条件因素

完备的德育条件是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及时间、经费上创造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物质条件,确保德育工作正常运转。

1.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根本,是一个坚持正确办学指导思想的领导核心,为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应健全德育领导体系,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1)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有书记、主管校长、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年级组长、政治教研组长、家长代表参加,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并拟订党、政、工、团、民等各自的德育岗位责任。每学期德育专题研究不少于三次。

(2)年级设有一名专管学生工作的年级组长,负责全年级德育工作。

(3)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为组员的班级领导小组。这样就保证学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

2.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最好的干部组建政教处,挑选最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队伍具有吸引力。

3.素质建设

学校以德育规律为指导,有具体的班主任进修培训计划和学习研究制度,有完善的德育教研体系,既要有“双纲意识”(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二种风格(教书风格和育人风格),又要有二种教研(学科教研和德育教研)、二种考核(成绩考核和品德考核),保证整体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4.制度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期未有总结。升国旗、唱国歌、呼号、国旗下的讲话制度规范化。学校有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和评估考核指标,定期评比、表彰、奖励先进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使班主任的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5.时间和经费

按国家大纲要求,开足开齐政治(思品)课;时事教育课高中1节/周,初中1次/半月;团队活动8次/学期;班会8次/学期;活动时间和班主任下班时间落实。

学校经费预算中,有德育专项经费,并占一定比例。备有音响、摄影等活动器械。

(三)、内容因素

德育内容指的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来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与德育目标相应的德育内容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并得以体现。否则,德育目标就成为空话。评价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应注重以下三点:

1.德育内容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和《纲要》所规定的德育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普遍性的内容。

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了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十个方面。

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七个方面。

高中阶段的基本德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八个方面。

2.德育内容的序列性

各级学校都有相应的德育内容,但任何一项内容都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层面而是由深浅不同的多层次构成。受教育者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所能接受的内容层次的高低、深浅和广度也就迥然差异,因此,确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内容配列,使之互相衔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层次地把内容组成相适应的配列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即使内容正确无误,如果内容的深浅、广度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发展实际,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过深还是过浅,其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徽,或者“零效益”,甚至“负效益”。这就要求学校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做到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序列的整体。

3.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深圳特区肩负着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迎接“九七”香港回归的历史使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某些环节的调整,也要求德育内容作相应的改变,或者赋予原有内容以新的含义,或者去掉一些不适应的过时内容,或者增加某些新内容,使学校德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以,特区中小学德育内容可作某些强化和更新的尝试。

──创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是现代教育目标应有的组成的部分,是21世纪国民素质必备条件。深圳的今天正是无数劳动者艰苦创业的结果,而深圳的明天需要未来的劳动者继续开拓。

──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当代中小学生处在中华民族最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特别是九七年后,深港之间不设“边防”,面对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未来的建设者既需要大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

──风险意识。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伴行。而当代中小学生缺乏风险意识,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哪怕是一次考试失败,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所以也应把培养学生敢闯、敢冒险精神列入德育内容中。

还有像“公关意识”、“法制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等许多时代赋予开创新世纪的必备的素质。

(四)方式方法因素

实施学校德育大纲(纲要),不能单靠班主任孤军作战。在开放的社会里,学生置身于多种群体的人际关系中,时刻受到各种群体形象的影响。因而德育的途径要多层面、多角度,其方式与方法更应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教育就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让学生在整个时空内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学校要协调多种教育途径,明确学校、家庭、社会不同的德育责任,形成全员育人、全民育人的德育网络,以发挥德育的综合功能,提高整体效益。

1.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学校领导应成为德育行家,要在管理育人的岗位上率先落实职责,要有校级干部的年级负责制、思想教育宣讲制、中层以上干部的德育蹲点包班制和每周一次的干部值日制等。

2.政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政治课讲授要准确、系统、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思品课讲授要目标明确、说理透彻、一课一得。政治(思品)课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参加活动,了解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学科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师德形象、教育艺术来实现教书育人,并自觉紧扣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依据各科教学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学校要有学科德育的纲要和教案。

4.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1)每学期精心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的专题活动,计划周密,措施具体,形式新颖。

(2)有全面实施德育工作状况的五类检查记载:

a、学科德育教学的备课、听课检查;b、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状况检查;c、班主任工作检查(班主任工作手册、主题班会、家访、个别教育、班刊、班级管理);d师德检查;e、兴趣小组活动、校刊、广播等情况检查。

(3)学校加强学生品德评定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学生品德评价标准,检查班主任所写的学生评语。学校检查班级评语分别达60─100%。

(4)班主任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有记载。如班级考勤、课堂常规、文明公约、清洁卫生、养成教育的训练制度。

(5)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每学期与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有实效,有记载。

(6)班主任耐心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干部,有成果、有教案、有跟踪记载。

(7)班级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形式新颖,质量较高,学生欢迎。

(8)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研究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有记载,有实效。

5.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1)学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阅览室、荣誉室、团队活动室),并能发挥作用。

(2)学校有统一的校风、校歌、校服、校徽,广大学生行为规范,心理健康。

(3)校园生活丰富多彩,15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校级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应有10个,班级课外兴趣小组至少每班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少于50%,做到时间、地点、内容、辅导员落实。

(4)定期举办读书心得、影视评论的交流和文艺汇演,作品展览等活动。

6.团队组织的自主性教育

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有生气的力量,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学校高度重视团队工作,培养学生骨干,定期表彰优秀学生。每学期团(队)、学生会组织好1~2次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健康有益,生动活泼、学生喜爱。

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是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阵地,是校内全员育人渠道的补充和延伸,只有沟通校内外两条渠道,才能实现学生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1)建立家访登记簿,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2;

(2)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会前有准备,会后有记载;

(3)办好“家长学校”,对新生的家长轮训一次,不少于二个单元时间;

(4)“社区教育”活动要有计划、有校外辅导员、有教育基地及教材,并有效地开展活动,全体学生到活动基地2次/学期;

(5)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列为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和小学高年级教育内容,每年开展一次活动,达到6~8学时,效果较好。

(五)效果因素

学校德育的效果孕育于德育过程的精神活动创造中,是一种动态的质量表现。由于德育是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必然落实于实体对象的品德表现上。所以德育效果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是预期目标的到达度和完成率。凡是符合德育目标任务的有价值的,有效度、信度的信息和事实依据,都可以视为德育效果。

1.思想政治素养

学校德育必须讲求实效,必须落实到人才的素质结构中。提出德育目标,创设德育条件,优化德育途径,这仅仅只是手段,而落实的情况,最终要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折射出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就如一面镜子,能真实反映学生德育的得失程度。所以学校德育就应该追求实实在在地影响学生的品德行为上。

(1)政治(思品)课、时事教育合格率,分别达到80─95%,高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2次/学期。

(2)初中以上学生学会用阶段分析观点、辩证唯物观点观察社会,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小学生初步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90%以上学生符合要求。

(3)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有成效。关心国家大事,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为什么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道理。小学生要爱国旗、队旗,爱家乡、学校和班级集体。90%以上符合要求。

(4)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中学生要逐步认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并用实际行动勤奋学习。小学生要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60─80%以上的学生符合要求。

(5)学生要求进步的人数逐年增加,进步率达30─50%。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面分别为60─80%以上。

(7)中学生能知法、守法,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小学生基本无偷盗行为。

(8)基本养成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全体学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意参加公益劳动的学生为90%以上。

(9)学校公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无浪费水电、丢弃早点、乱撕本子、乱涂乱画的现象。

2.校风校纪

(1)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2)学生文明礼貌好,穿着朴素整洁、文雅大方,无奇装、烫发,遵规守纪,举止文明,无打骂现象,集合站队秩序井然。

(3)形成良好的班集体,80%班级已形成活泼、积极向上、尊师守纪、学习空气浓厚的良好班风。无乱班。

(4)无随意停学生课,无体罚,无流失学生,无重大事故,考试无作弊等现象。

(5)无违背国家教委关于中学纠“片追”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十条规定的作法。

(6)课外兴趣小组在全国、省、市各项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德育研究

学校德育既是一项艰苦工作,又是一门科学的理论,随着德育改革的进展,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必须组织学校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协作攻关。只有德育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才可避免由于盲目和失误造成“德育负效应”,使德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德育科研有领导,有规划,有经费,有交流,有奖励。

(2)学校有专题德育科研课题,组织实施或实验,并有阶段性成果。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4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即学校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所以,学校德育中必须注重利用身教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

(1)身教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是身教。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英国哲学家洛克曾指出:“要想把一个青年绅士培养成他应当培养的样子,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当然,也只有真正的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因此,为人师表是基本要求。

(2)身教就是要做好教师的榜样示范。

道德最终落实在行为上,行为示范比语言指导更具有教育力量。如果说语言是最经常性的教育手段,那么榜样就是最有效果的教育手段。榜样是一种学习对象,“榜样对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榜样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无须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这种学习称作‘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道德榜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可以使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化、形成化、人格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学生通过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可以习得其中隐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教师的言谈举止、做人行事的方式所实际表露的德性品质和个人价值对学生,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影响深远”。教师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

(3)身教重于言教。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当身教与言传统一时,两者是一致的;当身教与言传不一致时,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因为模仿学习是人类主要的学习方法,模仿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是人类特有的学习方法,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生物,人是借助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因而,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光凭课堂上的言传根本不够,更重要的则是需要自己率先垂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你,主动接受你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后崇拜的第一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经常听到回家的孩子对家长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这是我们老师教的等等”。这简单的几句话足以证明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所占的份量。因而,教师的身教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2身教在学校德育中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丧失师德和人格。

(1)传统德育模式仍是我国学校德育主流。

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我们把‘传统道德教育’理解为教育发展史上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的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之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这种模式把学校德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即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等人所批判过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即定规范的“美育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概括起来,这种德育模式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即定规范,养成与之相符的行为习惯,方法是灌输、管理、训练。迄今为止,这种德育模式尚是我国学校德育中的主流。在这种德育模式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外部影响,亦即各种即定的道德规范。受教育者只能处于接受者和被塑造着的客体地位,他们只能是一根根被灌满了道德规范、概念的“香肠”。正因为如此,本来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传统模式中走出来。

(2)教师育德素质不够。

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教育因素。倘若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而忽视教师的提高,那就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是德育的主体,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育德素质,育德素质包括正确的育德思想和较强的育德能力。但是由于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许多领导人仍只重视教师课堂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而不重视教师育德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不去学习和研究育德的学问,致使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因循守旧、拒绝革新”。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出与教书育人的天职不相适应,为师者自身知行不一,给学校德育带来假道名的恶名,制约着学校德育功能的整体发挥。所以教师育德能力必须得到加强。

(3)在制度下生存使然。

一位一线的教师说:“当升学率成为管理者心中唯一的追求时,当教学质量至上、先进学校的奖杯在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璀璨光芒时,他们便会淡忘包括师生的休息权在内的一切权利,法律也只能作用于校园的围墙之外,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这是教师在制度下生存的真实写照。“在效率优先,技术至上,管理机构未曾得到有效精简的现代社会,学校管理者开始移植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按照统一的规范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封闭式的量化管理,并将奖金的发放、评优、职称晋级及至聘用同量化考评成绩挂钩。这常常被视为‘科学’的管理,总是自上而下,逐层布控,遵循统一管理规范”。在选择评价教师时,过于重才轻德,在培训教师时全力抓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素质。对于师德和“人师”或认为不那么重要,或认为不难形成,或认为只要不是常触犯刑律和屡教不改就可以用了。在当前的教育中,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所形成的顽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官僚化的、专制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方式,对教师应有的民利的轻视和剥夺,会使教师积极的职业生活体验很难获得,他们身心疲惫“忙并痛苦着”、“累并委屈着”“没有幸福只有辛苦”是很多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存状态的表达。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偏差,如一位优秀教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出现情绪上的失控,体罚和辱骂学生。教师的专业道德在本质是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对专业的热爱和忠诚,需要在职业良心、职业义务感等道德自律精神的驱动下实现的。可是,当外在的各种制度将管理、强制、控制、压制的触角伸进教师专业生活的每一块空间,对教师的专业行为事无巨细地进行规制和评价,使教师失去了应有的专业自由和自主,也失去了专业自信和自尊。在这种制度化的专业生活情境中,教师专业道德的实现便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由于教师这种制度化的生存环境,使得德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软指标”,许多教师也就把德育放在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

因此学校领导应充分关注教师生存状态,切实改进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充分肯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和劳动价值,正确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与付出,努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积极营造尊重他们辛勤劳动的良好氛围,增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

[3]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张继缅.中华儒学精髓[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5.

[6]汪风炎.浅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7]包德鹏.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4,(4).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5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转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6

现代学校德育应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价值,激发学生生命力的涌动,促进学生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地发展。然而,当我们静下来冷静审视学校德育的现状,却发现当前学校德育陷入尴尬的境地,探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主体异化——教师越位包办

德育的真正主体是学生。但是现实德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动体,而非生命体和道德的构建主体,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越俎代包”,使自己异化为德育的主体。如德育工作目标由教师一厢情愿制定,蜕变成完人式标准要求;德育活动的形式、过程是教师事先演练多次的“现场”表演,德育成了过场作秀,难以收到理想效果,于是,学生由德育主人边缘化为局外人,德育由生命成长的必需演变为令人生厌的强加要求。

2.内容异化——教学脱离实际

德育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生活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德育与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就决定了学生发展的结果。但是,以往的德育存在脱离人的发展、脱离现实生活等弊端,向人宣讲的只是抽象概念、空洞道理,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高要求,规定人去遵守的也是一大堆有悖身心发展的规训,以致德育内容孤立封闭,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无法达成预定目标。

3.过程异化——说教代替体验

常常听教师这样抱怨:“我苦口婆心地讲了,你怎么就不听进去?”做教师的委屈溢于言表。殊不知,完整德育过程本该是受教育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有机结合,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德育重说教,请体验;重灌输,轻交流;重认知,轻实践,才使得德育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缺少应有的活力和效果。工具理性主义使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水”,始终徘徊在效益的低谷,寻找如何创造性破解这一难题的“良药妙方”成了德育研究的新课题。

二、以教育生态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因此,以新理念为引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生命发展需要出发,创新德育的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德育大厦,让道德生活充满活力,应该成为德育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1.理念创新——建构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学校德育观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是对德育规范的记忆和德育知识的获得。引导人们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生命的境界,是更高价值德育追求。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师生获得富足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生态视角审视学校德育,就会发现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基于上述认知,形成新型的生态学校德育观,有益于德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2.内容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德育内涵

德育内容是德育的核心,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只有符合时代要求,针对学生需要,不断拓展学校德育内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为从“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德育内容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载体创新——让德育微笑浸润人心

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德育形式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只有创新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德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中,感悟德育的要求,接受思想的启迪,最终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德育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巨大引导和提升作用。

4.评价创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德育评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改革创新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制度,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具体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1)是评价要强调过程化和多元化。在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是优秀与否的唯一依据,更应注重学生成长中的收获、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发展潜力,把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品质与素养、实践与探究、科技与创新、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五方面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做出贴切的综合评价。比如,在我们实施的“学生成长档案”举措中,“成长足迹”栏帮助学生明确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学段目标,并记录各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而“收获园”栏则记录下学生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除了获奖证书,更多地是反映了学生成长的作品样本。

(2)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构筑包括学生自己、家长、教师、同伴(同学)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励、促进的作用。如开展“我眼中的自己”评价活动,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得出自我的总体评价,能体现学生对自己的德育行为拥有的自主发言权;而“心灵留声”活动则由“老师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同伴眼中的我”三部分构成,由教师、家长、同伴分别做出评价。通过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能使每个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总之,德育是一项博大精深而富有艺术的阳光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和智慧去经营,以新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凸显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张扬生命之力,焕发生命之美,快乐地生活、学习,享受成长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粉莉.以教育生态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

[2]周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7

我国有关专家根据大量实际调查对学校德育作了如下认定:(1)那种“高大空”的学校德育,由于违背了“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因此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很难发生影响,有时反会给身处社会大变迁的学生带来思想困惑和心理失衡,甚至造成双重人格;(2)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的学校德育,其主观追求目标往往与客观实际效果大相径庭;(3)那种一味讲解道德知识、背记道德信条的品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学校德育的现实看,之所以实际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这里既有德育内容选择的问题,也有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问题。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到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前一段时候存在的“小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就是内容选择的错位。在途径方法上必须十分注重德育的实际效果,避免那种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劳而无功的形式主义的方式方法,更要避免那种助长学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思想困惑以至形成双重人格的不良做法。在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强化“隐性教育”是改进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二)

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往往会感到,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师的人格品行、为人处世等等,我们感受到,一些高尚的品行的形成,并非是教师有意识给学生讲课,或让学生背记许多条条,而是在学校的环境氛围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它的许多道理是自己感悟出来的,这样,它才会对自己一生的为人处世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了说明“隐性教育”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引用以下的教育事例:一位父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不远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几招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坑边的土阶梯,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旁边一棵大树下坐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攥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

上述教育事例揭示了这样的教育规律: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图,但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没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悟到了某种道理,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或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种情景,使受教育者去感受某种道理。或是教育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受教育者自己去探索正确的做法。这样的德育教育,避免了显性的灌输,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启发了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得到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三)

应该说“隐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须有社会的参与,包括社区、家庭、学校,但作为学校来说,重要的还是要研究学校的“隐性教育”方法。应通过广泛的参与,包括校长、教师、职工的广泛参与,实现“隐性教育”所期望的目标。学校德育“隐性教育”的途径主要是:

1.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强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要认真设计构思校园的环境,通过校园环境物化存在的形式表现主观的教育意图。使设计者的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从而对教育对象发挥有效的影响。

学校环境建设首先要考虑一般意义的教育功能,如我们学校所搞的校园“三化”(即净化、绿化、美化),这不仅是让校园看上去美观,更重要的是让校园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气氛,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我们学校校园虽不大,但精致的绿化小品、盛开的各色鲜花,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大楼的走廊里布置了著名科学家的画像,陈列了发人深省的名人名句,这些环境布置,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往往会对该校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注意到不少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注重建设本校的学校环境整体性的识别系统,一般来说学校整体环境识别系统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由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形成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由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形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三是由校徽校服、校旗校歌、建筑风格等形成的形象识别系统。我校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努力注重形成本校特色。我校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学校,解放前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南洋女中。我们十分重视学校校史室的建设,充分利用我校这一特有的教育资源。学校还将长期以来形成的校训“崇真、求知、开拓”置于校园最醒目的地方。环境建设从总体来说是一显性的物化形态,但是它起到的是隐性的有效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的环境建设应该成为我们“隐性教育”首先考虑的环节。

2.教师的形象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教师,而且由于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心目中的偶象。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打上了他儿童时代青少年时代教师的品德和人格的烙印。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应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优秀教师的品行,他的思想信念、生活态度、道德面貌,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往往是觉察不到的,但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无形的痕迹。如果留意一下学校生活,我们往往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同性格的教师所带教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班风,班级同学的性格会趋近于带教教师的性格。我们也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写一手好字的老师,班级里竟有不少同学的字体会趋近于他们老师的字体。这不是教师有意的传授,而是一种隐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二是教师处事影响,学生往往十分注意教师怎么处理学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学生处于成长时期,模仿性极强,教师处事的方式会对学生产生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该成为教师处事的准则。如果教师处理各种事情不遵循求真求善的原则,那么让学生背再多的“真善美”的道德信条,又有什么用处呢?因此,让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行、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这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3.课堂教学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包括学校所有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无论什么课的教学过程都能对学生如何做人起到导向作用。这里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即是要确立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品行面貌往往跟该校各学科任课教师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熔入德育的目标,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

在传统的班队会课、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德育的成功经验,但也不可否认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教育的目的过于显现,教育的方式过于单调,教育的对象参与不够,因此难以得到期望效果,甚至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我曾听了一位教师的一节德育课,他的教育方式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提出一个讨论题:“一个孩子已跟同学约好出去搞活动,可是父母亲不同意,要他在家做功课,怎么办?”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这位孩子听父母的话不去活动则是失约,如不顾父母的要求赴约则是不尊重长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孩子们发言踊跃,争论激烈,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解决方式。这堂课是成功的,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孩子“守信”与“尊重长辈”的德育目标。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教师没有把德育教育程式化、简单化、显性化,而是把德育目标隐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学生接受教育目标是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过程中实现的。“隐性教育”的教育方式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体现。这种教育方式要点在于把显性的教育目标隐性化,主要通过受教育者自己探索悟出道理,重在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所以,课堂教学方式设计是“隐性教育”设计的又一重要环节。

4、学生的活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提出了思想品德素质化的要求。所谓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说已经成为该学生的素质。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我们才能说达到了思想品德素质化的要求。学生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我们认为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必经途径。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8

《中小学德育规程》第二条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理所当然地应该列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这不仅是由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是非观念淡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所决定的,而且是由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样决定了山区学校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山区学校留守孩子增多、家庭教育缺失、学2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失范等问题倒逼我们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教育乏力

首另外我国国情决定了基础教育资源分布还很不平衡,山区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方面也存在先天不足。

(二)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许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又加上外出务工的家长越来越多,目前山区许多家庭的教育是蹩脚的,甚至是缺失的,不仅无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许多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却做不到,结果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大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即金钱加棍棒,先哄,哄不好就打,甚至稍有不顺意就棍棒相加,极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三)社会教育失范

青少年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与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关心和参与,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如利用正面的媒体、网络、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但对于山区孩子来说积极正面的社会教育常常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和新的“读书无用论”却严重地影响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单打独斗”式的学校德育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厌学早恋、脆弱自闭、心理承受力较差、暴力倾向严重等问题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三、山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在总结近几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转变观念,明确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没有主题和目标。立志成才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长期德育实践中的一个突出和稳定的主题。学校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通过立志成才教育,可以合理地把学生对个体自身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求统一起来,从而做到以重视社会利益为特征的社会本位与关注个体发展为特征的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同时,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大力实施环境育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德育目标的实施。

(二)多方联动,完善德育操作系统

德育目标明确了,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采取层级负责制进行德育工作管理,即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总指挥,政教主任负责实施,年级组长、团总支、少先队、各班主任、各班委会实行分层负责,任课教师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把德育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切实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力量的配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家长、学校所担负的责任是各不相同的,但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开展德育工作的三方特别是学校与家庭只有各自明确在同一个目标之下的责任,互相配合,才能保证德育效果的均衡性、实效性及持久性。

(三)以人为本,丰富德育活动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以活动促管理,以情感辅教育”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在德育方面减少空洞说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请相关人员现身说法感染学生。学校针对山区学生实际情况,近年来通过教师送教上门进行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组建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获得情感熏陶。

(四)不断创新,优化德育工作措施

我们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始终将德育工作寓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所有教师都要结合本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向群体成员阐明评价的目的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采用多种方式实施以诚心、热心、耐心为内容的情感教育和爱好教育,这是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的创新德育教育的必备要求,我校就是这样进行创新教育的。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9

首先,要塑造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除了父母等亲人,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了。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是这个班级集体的一分子,更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这样你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学校的“眼保健操”与“阳光体育课间操”,教师首先必须让学生知晓学校这“两操”长存的意义和目的,教育学生做“两操”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锻炼身体。每一次做操时,教师应率先垂范,带学生一块儿做。而每当此时,同学们看着老师认真做操的样子,他们也都会认真地做着每一节动作。“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是学生的一杆标尺、一面透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甚至有的会是一生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每位教师都必须做到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用良好的行为、高尚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净化孩子的心灵,如日常生活中要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以微笑回报每一个向自己问好的孩子,让学生倍感老师的亲切从而也去问候、关爱身边的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切不可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要民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每一天的校园生活都因此而感到幸福,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次,要加强学生常规德育的渗透。由于德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着眼,不断地强化、深化、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然而,国旗下演讲、班队主题活动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师要坚持制定好学期德育工作计划,根据德育工作重点,围绕安全教育、卫生教育、文明礼仪、理想道德、行为人格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会、庄严的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学生加强校风、班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常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等培养入手,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深刻的熏染、形成共鸣,从而逐渐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尊师守纪、助人为乐、团结进取、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行。其实,大家都深知“五加二等于零”的道理。学生光周一到周五的学校德育教育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拓展延伸学生的德育教育到家庭里、社会上,结合本校实际,精心搭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把学生置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环境教育”的家务活、社会实践、征服大自然等活动中去自由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充分挖掘、整合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共同来完成学生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力求学生做到“在校内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其三,要做好学校宣传主阵地的建设。学校、教师应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每一个橱窗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一个角落都是发展人的场所。学校、教师要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时刻传颂身边的好人好事、可利用橱窗展粘贴名人名画及名人的历史故事、可利用黑板报出刊活雷锋的感人所作所为、可利用学习园地让学生轮流抄录激人奋进的格言等,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及时更换出新,要让宣传阵地上的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成为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要让宣传阵地的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要让宣传阵地的教育资源每一正确舆论时刻牵引孩子纠正身上的不良行为,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更要让宣传阵地的教育资源每一粒火种在孩子的心灵里燎原,从而使孩子在健康的道路上快乐地成长。还可以说,好的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展、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主阵地不仅是学校德育教育渗透的好场所,还是学生学习流感、消防、防震、防溺水等知识的场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培养了学生的读、写、画、悟等各种能力,教育效果应该非常明显。

其四,要重视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教师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的知、情、意、行得到统一。首先,学校、教师可以开展 “关心身边人、做好身边事”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为身边的人做好一件事,使学生怀揣一颗爱心、一颗责任心、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温亲情、友情、邻里之情,培养学生“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传统美德,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奠定。其次,学校、教师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