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供应链管理软件集锦9篇

时间:2022-06-30 03:10:37

供应链管理软件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实训系统;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19-03

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使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的供应链最优化,能以最低的成本使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work flow)、实物流(physical flow)、资金流(funds flow)和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均能有效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理念,应用供应链的策略和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开设的时间较短,物流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教学手段与工业企业实际要求相偏离。物流实训系统的建设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平台,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立体库、条形码、射频、电子标签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理念先进、技术领先、方案合理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体系,为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综合实训奠定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术基础。

1实训系统的建设内容及目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训系统旨在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系统涵盖第三方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结算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物流核心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业务流程,可真实地模拟供应链环境中各公司之间的协作配合,在模拟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运营中融入企业经营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企业的经营业务,通过单元―项目―综合流程演练,提高学生物流管理实战水平,体会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状况。

建成的物流实训系统应能从宏观角度让学生理解企业生产过程、物流过程以及物流概念;用先进、实用的物流技术及设备,锻炼学生的硬件操作水平;通过强大的物流实训系统模拟演练,学习供应链管理方法及原则;透过实际操作与讨论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意义,以及物流对企业的重要性。

2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

实训系统的组成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2.1硬件主要包括

(1)自动化立体仓库(含堆垛机)和成品自动分拣线。

(2)电子标签分拣系统。

(3)流通加工生产线。

(4)条形码设备、RFID设备。

(5)多频磁导引式AGV小车(含控制系统)。

(6)POS机(含POS机管理软件)。

(7)GPS系统(含控制软件)。

(8)其他教学、安装、辅助配套的设备。

2.2软件主要分三大部分

(1)PLC控制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上/下位工控软件编程等控制硬件设备的软件。

(2)供应链管理软件。

3实训系统的整体运作流程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训系统以原材料管理、生产、成品储存、成品出库等流程为基础,以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技术为实现手段而组成的物流实训平台。该平台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区别于传统的电脑模拟系统,又区别于简单的仓库和运输系统,而是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中的订单信息驱动物流硬件设备,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生产、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串联起来,让学生熟悉、了解、操作每个环节的流程。系统的框架设计使得单元实训环节既可以在完整的物流实训环境中进行分角色模拟和实训,又能在全局的概念下进行可重构的调节,实现企业运作业务的具体化和最优化。

整体框架设计为:以生产商为中心的供应链向上游供应商定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成品由零售商进行分销和销售,期间发生的仓储、配送、运输等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整体运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实训系统主要承担了原材料出入库管理、产品生产加工、成品包装运输、货物储存、成品分拣配送、控制调度管理等任务。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综合调度,将条形码设备、电子拣选设备与立体仓库等自动化设备进行整合,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物流环境。

4实训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4.1硬件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硬件实训主要以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物流信息技术为主,结合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流程的具体操作,让学生掌握物品从入库、上架、盘点、分拣、打包、出库,直到销售终端销售的全业务流程。同时掌握全自动立体仓库、AGV小车、电子标签拣选、现代化手持终端等设备的操作技能,并能使用这些设备完成仓储出入库操作业务。

4.1.1全自动立体仓库和AVG小车实训

主要由巷道式立库系统:全自动堆垛机和横梁型、托盘立体货架、6轴多环节全自动码垛机械手、全自动出/入库输送线、拆盘导视、电子看板及AGV小车组成,通过AGV小车的自动搬运和导航功能实现将物料或者托盘在不同流水线和模拟站点之间的搬运。设备在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可实现:整盘自动出/入库;整盘拆零配送;货物自动码垛入库;货物的自动运送。

4.1.2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实训

主要由重力式立体货架、货物小车、电子标签装置组成,在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可实现:摘取式分拣;播种式分拣;盘点及补货等流程操作。

4.1.3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实训

主要由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两种读写形式:条形码或RFID电子标签)及普通立体货架组成,结合RF技术和条形码、RFID技术的应用,在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完成出/入库货物的检验;出/入库货物的准确上、下架;库存货物的盘点操作。

4.1.4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实训

主要由全自动滚筒分拣输送线和RFID物流辨识系统组成,在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既可实现整箱货物的自动分拣配送,也可实现整盘货物的分道输送。

4.1.5零售POS系统实训

主要由零售商设备及POS系统组成,与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相联系,实现零售信息的共享,体现了现代供应链物流的某些管理模式。

4.1.6流通加工实训

主要由皮带输送线、倍速链输送线、滚筒输送线、二维运转输送线、工位工作台及相应加工工具等组成,其主要目的是展开一系列分拣、包装、贴标签等加工操作,使学生了解物流中流通加工业务的概念和意义。

4.2软件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软件系统实训需要在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支持下完成,供应链管理软件是一套涵盖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分销流通、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的设计引入国际上最新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理论,充分考虑了现代管理体系对信息及时、充分、严谨以及有效组织的要求,系统设计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系统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实训操作时,供应链管理软件应和硬件设备之间有数据交换,用软件中的订单信息驱动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如由POS机销售后产生补货信息,制造商下采购订单并组织生产,成品通过物流公司运送到零售商。期间原材料的进出库都应是入库(或出库)订单驱动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完成收货和发货;产品出库后由订单驱动AGV小车自动运送到目的地。通过软硬件系统联动操作体现企业各部门及企业间供应链管理与执行过程仿真模拟的效果。

供应链管理软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核心子系统和一个数据接口:

供应商子系统:该系统突破简单的信息共享的范围,将原材料订单执行能力扩展到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配送中心、承运人、客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伙伴网络,通过Web浏览器实现关键业务的流程同步。

制造商子系统:本系统是整个供应链模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它可以对供应商、零售商和物流公司之间的业务全面管理,也可以独立运作。

零售商子系统:主要是为制造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销售,通过渠道和销售平台把产品最终卖给客户的过程。

物流公司子系统:在整个供应链环境中主要模拟现代物流公司的职能,可以配合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之间货物(物料)的储存、仓库的管理、运输的管理、客户配送的要求及与各商家之间的结算,在整个供应链模拟环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终端客户:终端用户可以从零售商的交易平台上直接采购由物流公司送达客户手中,也可以根据制造商的要求由物流公司送到企业手中来完成最终的要求,是通过商业交易平台来完成最终的过程。

数据接口: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软件上可以与先进的条形码设备(RF)、电子标签(DPS)、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等设备和ERP、GPS/GIS、仿真软件等留有数据接 口。

5结束语

上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训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实验课程开设理念,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知识点在该系统中进行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达到感性和理性同步认识的目的。实训系统可以使学生学习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全过程,通过采用企业真实的数据资料模拟运营,可亲身体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该实训系统和实训方案的开发,可使学生进行多个层次的训练与创新,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实训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耀求,施先亮.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0-62.

[2]王滨,李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重组[J].中国市场,2007(2):104-105.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2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38―03

引言

供应链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注重的是跨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站在现代管理理论前沿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市场营销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由于该课程理论内容较多且很抽象,知识面广、学科交叉、综合性知识强,因此,长期以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目前,这一现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专业的重视,开始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探讨ERP沙盘模拟的方式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除少量实验课外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企业管理的课程教学要求大量的实践性教学,而课堂教学通常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训练,所以,很难满足这一要求[1]。如《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偏重于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模型等抽象性理论,学生普遍感到理论知识多而枯燥,模型复杂且难以理解,再加上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文科背景较重,对模型、公式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现有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这种单向传播的方式,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尽管大多数的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仅仅是将原来的教学教案用PPT的形式进行展示,而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没有感性认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以教师作用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控制权、自主运作的空间和积极性的发挥都相对有限[2]。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强调团队合作和协同。单向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行为性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学工作中比较关注理论性和创新性的知识,教学环境偏向于理想状态,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缺乏对企业运作真实情况的了解和知识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像《供应链管理》这样的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更是如此。因此,一些学校尝试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然而受学制和时间的限制,这种实习往往时间短,学生也难以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实际效果也不明显。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学都立足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典型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诚然,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但现在使用的案例大多为世界500强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与学生所接触到的实际具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限于本科生知识结构和水平,对企业运营的了解以及有限的教学学时,大多缺乏案例的背景资料、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等的深入理解,往往仅仅进行理论空谈,缺乏实际的认知。因此,即使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操作时遇到种种意外障碍仍束手无策,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文科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遭冷遇的原因。因此不能完全采用案例教学。

二 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以MRP-II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将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密切相关的“供应链”――从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到客户。ERP 系统的基本目标就是运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手段尽力缩短这个“供应链”,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提供保障,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RP沙盘是企业资源计划沙盘的简称,直观、形象地展示企业内、外部资源。包括厂房、设备、物料、人力资源、资金、信息,甚至包括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ERP沙盘模拟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1978 年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 开发了沙盘模拟训练课程之后,该教学模式迅速风靡全球[4]。这一模拟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直观:通过一目了然的经营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企业经营的本质。2)尝试:可以把学生的想法带到沙盘模拟中印证,并且直接看到结果。3)生动:将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直观的ERP 沙盘来模拟企业的运营,通过使用企业的ERP系统能够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既让学生全面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并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枯燥、抽象、无法深入企业实际的局限,得到迅速推广,并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ERP沙盘模拟的体验式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强调边做边学,强调学生的集体参与,重视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理解、领悟和认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有效地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三 ERP沙盘模拟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ERP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战演练模拟的教学方式,应参照企业经营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安排了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物流部门和市场部门等企业重要角色,通过ERP沙盘模拟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5]。以体验式的互动学习方式,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各种决策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从而使供应链管理的课程教学实现由课堂讲授为主到实践教学为主的改变,实现由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改变,彻底解决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脱节的问题。

首先,通过ERP沙盘模拟和体验式的角色扮演,在计算机上直观地看到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信息地流程,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和融入企业,解决学生对企业实际情况不了解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供应链中各个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整体经营的要求。

其次,通过实战演练训练摆脱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和相关概念模型晦涩难懂的局限性。通过演练使学生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管理活动中,寻找和掌握基本的理论和使用相关管理工具的技巧与方法,并从ERP管理软件中体会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在企业实际中是如何实现和发挥作用的。

最后,通过积极参与和分组竞赛,使学生针对具体的环节自行做出适当的管理决策,从而将枯燥的专业问题通过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实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管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实战演练模拟教学中,主要包括了反映牛鞭效应的啤酒游戏、库存控制问题、风险分担、JIT生产的模拟、供应合同的设计,外包与自制的决策,供应链的设计与运行等实战环节,以及QR、ECR、CPFR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际运用。通过选择适当类型的企业和产品服务,针对上述不同的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具体的决策和运用机制。

这些实际企业经营实战演练模拟教学为学生设计了供应链中的不同的角色,通过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沙盘模拟中了解:怎么才能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有效? 如何控制成本,确保收益的最大?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产品策略,安排产品研发? 如何保持均衡的生产计划和活动,避免物料短缺和库存积压?如何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如何获得市场信息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ERP沙盘模拟的课程中,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团队协作、亲自操作、亲身感受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的重要作用和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全局最优”的管理思想[6]。

四 软件、硬件设施与条件

ERP沙盘模拟教学的重要条件是建立相应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

初级层次是软件和计算机的组合体,即采用综合的计算机实验室配以供应链管理的模拟软件,这也是大多数ERP沙盘模拟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相应的ERP软件来模拟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运作。

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是一套涵盖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分销流通、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多数的供应链管理软件被集成在ERP软件中。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软件来说,应充分考虑现代管理体系对信息及时、充分、严谨以及有效组织的要求,系统设计围绕核心企业,遵循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成控制的原理,围绕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目前可以使用的相关模拟和教学软件不是很多,主要有支撑整个供应链业务运行的管理软件主体平台,如SAP、ORACLE、用友、金蝶等的ERP管理软件。此外,还有支撑供应链某个特殊环节的个别管理软件,如数据采集的RFID条码管理软件、支撑物流中心货物移动的WMS软件、支持货物运输的GPS软件等。

更高层次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室则需要在实验室建设中加入了适当的硬件设备,如立体仓库、RF及分拣系统等。除了相关的软件和硬件除了一般的演示功能以外,还应具有大量企业的真实进出货数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据环境,提供真实的软件运算基础。因此,综合实验室应以供应链运作为背景,使沙盘模拟能够拓展到整个供应链生产经营活动中产、供、需各个环节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

五 建议

ERP沙盘模拟只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不能完全解决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还应结合理论讲授、案例讨论和游戏等方法。在进行沙盘模拟之前,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否则,沙盘模拟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计算机游戏”,在有限的课时中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此外,在ERP沙盘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较多,比如学生人数太多、课堂纪律较难控制、软件设置和功能不够清晰明了、教师经验不足等。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时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考虑解决办法,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出现问题的频率及其不良影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沙盘模拟的教学、ERP软件的学习,虽然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都只是对现实系统实践的模拟,与现实的企业运作和模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如何真正通过ERP软件体现不同企业和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和学生个性化的创新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5(1):96-98.

[2] 刘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0):81-83.

[3] 李静宜,慕庆国.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4):196-197.

[4] 王新玲,杨宝刚,柯明. ERP沙盘模拟高级指导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3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传统ERP的范畴基本上是围绕着企业内部管理展开的,而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而言,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不是其简化企业内部流程的能力,而是其增强企业外部各环节能力的本领。

在国外,关注企业外部价值链的理念已经得到推行并为很多企业创造了价值。在我国,早在2006年,金算盘就推出了国内首款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将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与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连为一体。近两年,随着阿里巴巴属下的阿里软件开始明确进军企业应用软件市场,金蝶、速达等开展全程电子商务业务,今年3月12日,甲骨文在中国市场正式展示了其“价值链2.0”概念,倡导放眼企业外部,帮助企业打造以信息驱动的价值链,更加将这一发展势头扩展开来。

只有ERP是不够的

为什么管理软件厂商纷纷现出了转型的动向?这是市场的大势所趋。“人们常常忽视了协调客户、产品和供应链也是一种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甲骨文公司全球副总裁王春文说。

企业内部应用、企业之间、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应用,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三大层次,共同构成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整体生态链。现在,在全球复杂、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传统的只上ERP、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足以让企业应付变幻多端的市场,因此,企业只有将需求链、供应链、设计链等外部应用全部打通、融合,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实际上,现在这三个层面的应用在企业中还是各自为政的,因此,将这三个层面打通,实现它们之间的非集成应用就成了解决方案提供商们关注的问题。

以金算盘为首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就是提倡管理理念向外延伸,侧重于将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向市场应用扩展的国内厂商代表。

而在最近推出的甲骨文的价值链2.0理念中,大型企业也被包括在内,而且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技术含量高、管理链条复杂的大型企业中,由供应商、经销商等组成的需求链和供应链更长,对需求预测、物流管理、销售运营计划等的需求更大,因此,和合作伙伴、销售渠道实现网络连接协作管理,成为这些企业CEO们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信息导向预测为主

那么,企业要如何实现外部推动的价值链管理?这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以金算盘为首的全程电子商务纵队,其核心理念是提倡管理向外延伸,将管理软件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并以SaaS的模式提供服务。阿里巴巴也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在做电子商务的同时,也做管理软件,希望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管理软件相融合。它们之所以这样做,其着眼点就是这几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用户激增,电子商务市场受到强劲带动,这个诱惑让ERP厂商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道路。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4

Infor是全球三大企业应用软件之一,年收入超过23亿美元,企业员工9200多人;在完成收购SSA(SSA之前收购了Baan、EXE)等著名企业之后,实现了在行业的快速扩张和发展。Infor在中国的发展也反映出中国快速发展的行业经济。在工业设备和机械、高科技和电子、汽车、金融服务、纺织、第三方物流以及其它垂直行业的制造、分销和服务方面都有强大的客户增长。与上一个财年相比,Infor中国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客户增加了30%,其中在制造业,典型的客户有香港成衣制造商SmartShirts、生产SUV和卡车的中兴汽车、生产童车及婴儿床的好孩子百瑞康等。

金鸣,现任Infor汽车行业总监。在制造行业尤其是汽车领域有十多年实践经验,是国内制造业知名的信息化专家。金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非常健谈的他,就Infor专业的物流信息化产品及行业状况做了细致的介绍。

请结合Infor公司的发展史,简单分析国内制造业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概况。

金鸣:就物流信息化而言,市场上软件产品在十几年以前侧重于库存管理,关注入库、出库、库房的效率以及如何减低库存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做到:依靠大规模的运载工具实现集中式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实现在仓库中快速地搬运装卸;在物流区域合理地设置中心仓库。

在发达国家,大约20年多前开始使用WMS软件,中国在十五年前开始有应用案例。上海外联发是较早使用我们的WMS软件企业之一。当时WMS软件很少,选用了当时最著名的EXE品牌的WMS软件。在优秀的仓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现在它为索尼、德尔福等制造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非常周到及时。发展到今天,物流行业可应采用的软件产品更加丰富,包括WMs(仓储管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APS(高级计划与排程)以及TMS(运输管理)、DP(需求计划)、FM(财务系统)、PM(绩效管理)、EAM(设备资产管理)等。

针对制造行业,贵公司能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有哪些特点和功能?请举例说明。

金鸣:Infor软件产品很多,我们说ERP是制造企业管理的基础应用,除了ERP,还有SCM,管理上下游的SRM和CRM,有PLM和APS,还有QC(质量控制)、EAM和PM。这些软件应用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优化供应链。不断优化供应链是制造企业持续降低产品制造和物流成本、增强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也是Infor不断在制造物流软件业开疆辟土,迎合客户行业化需要的利器之一。

我们以Infor汽车行业方案为例进行说明。比较典型的是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上游是它的供应商,下游是它的客户。适合管理它客户端的就是Infor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它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的叫Infor 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一般说来,上下游关联企业的ERP不一样。在处理与下游客户相关信息时,有用E-mail、传真传递信息的,有用Infor软件或其他友商ERP处理企业产供销信息的,不一而足。在“一仆多主”的前提下,需要用一个软件进行管理,客户(“主人”)有什么吩咐都能尽快地应答,在汽车行业Infor的软件产品之一就是Infor CRM-ACM(汽车客户管理)。

Infor ACM帮助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从客户订单到库存、到发运以及对帐完整业务流程。该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客户需求预测和要货指令的跟踪,以实时信息为基础,实现一致、连续的客户对话,提供涉及汽车零部件物流包装容器、条码管理、各类交易通讯协议(EDI)以及与主机厂客户计划采购系统进行电子交互的软件工具。通过这一套先进的解决方案,能够使汽车零部件厂与汽车零部件供应的多客户、多供货方式以及多物流参与方的每次供需交流都保证及时正确,并能对客户总装或生产计划的变化调整作出灵活的反应。从而真正改善零部件厂的按订单生产备货流程,进一步降低成品库存,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在当今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先机。

汽车总装厂的上游是它的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厂商。把它的许多供应商管理起来,要用到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汽车行业是最典型的供应链协同。入厂物流形式非常丰富:有的采用厂商直供到厂,有的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送达,还有需方通过第三方物流采用Milkrun方式循环取货等。计划和预测方式和送货协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假如主机厂需要A型零部件,最好把供需信息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直接与相关的供应商沟通,没有EDI也希望能把信息放到WEB上,做到供需双方信息共享,包装条码、发货通知、质量考评以及对帐信息通过网络来交流。若了解到上游供应商没有1000个A型零部件,只有800个。那么先交800个以后再交200个,或者改变送货时间是否可以?Infor SRM产品SupplyWEB中的PPO(建议采购单)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使供需双方在WEB上双向谈判。通过网上谈判。达成供需协同,进而转成商务条款。一般的ERP只能处理PO(采购订单)或Schedule/Release(采购排程)。大的汽车主机厂通常有成百上千个供应商。应用InforSupplyw印,您可以通过Kanban(看板)、VMI(供应商管理仓库)、电子采购订单、采购排程、需求预测、PPO等汽车行业常用的协同手段,取消发传真,大大减少发邮件和打电话等不可靠无记录的交流次数。直接在Internet上即时有序地进行供需协同,并且条码应用和质量跟踪也方便的得以实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差错,降低通讯成本的目的。Infor SRM SupplyWEB主要针对B2B(企业对企业)的应用类型,而且它与市场上大部分主流ERP通过标准的协议可以通讯。

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系统使用了哪些技术?未来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金鸣: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和制造业的CEO、CIO们进行交流,对他们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出现。从我们多年的经验看,基础架构的标准化是制造业物流信息化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SOA将在制造业物流信息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出于降低实施风险、保护现有投资的考虑,即插即用和独立升级的技术也将得到广泛采用。

除上述信息架构技术外,在业务方面,未来的物流信息系统将更加强调与商业的整合,构建整合的物流信息平台,以加强协同性,和上下游企业以及物流服务商做好协同。这方面Infor供应链方案和

软件无疑是具有优势的,我们的产品能满足企业或客户需求预测的收集、库存的高效运作和优化、以及收发货协同和运输路径优化的需求。

制造业对APS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您是如何理解的?贵公司能提供怎样的APS解决方案?

金鸣:APS(高级计划与排程)被誉为供应链优化引擎。它对所有资源具有同步的、实时的,具有约束能力和模拟能力。无论物料、机器设备、人员、供应、客户需求,还是运输等影响计划的因素。它对长期的或短期的计划具有优化、对比和可执行性。由于采用基于内存的计算结构,计算处理可以持续的进行计算,从而彻底改变了批处理的计算模式。它可以并发考虑所有供应链约束。当每一次改变出现时,APS就会同时检查能力约束,原料约束。需求约束。运输约束,资金约束。这就保证了供应链计划在任何时候都有效。

一般来说,我们的内部供应链的高级排程APS使内部供应链畅通,解决生产订单瓶颈问题。它的特点和ERP不同,ERP大多不能做到有限能力排程。有限能力排程考虑关键零部件或原材料的实际可获得、关键瓶颈设备生产能力的有限性和其他约束条件,物料在每个加工中心都会得到一个平衡的排程。系统提供多种生产排程预案,通过计划员参与决策,能快速找到满足多个订单的最佳计划调度方案。物流被誉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Infor如何帮助制造业客户进行物流优化?

金鸣:物流优化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国内大部分物流软件停留在库存管理,运输信息查询,提供一些简单的数据输出报表。Infor软件特点和优势是许多软件应用了多种排序算法。对物流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和情境分析处理。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现有应用水平和需要提高的领域侧重不同,选用Infor供应链网络设计和优化、路径设计、需求计划管理、有限能力排程、供应链可视化、供应商协同管理、资产设备管理、事件管理器或绩效管理等软件工具。

针对制造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物流信息化产品需求市场如何?贵公司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有哪些?

金鸣:现在中国制造业领域企业大部分已经安装使用了财务、库存和办公自动化软件,部分还实施了ERP系统。绝大部分企业对财务和库存软件应用还是比较满意,但对于生产制造和上下游供应链上的软件应用满意度不高。而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不仅限于品牌和价格,冰山水下更深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涉及的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无疑给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提供了拓展和深入推广ERP周边软件的应用,特别是供应链上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5

美国物流供应链产业在信息化科技进步和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供应链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扩展,不仅是理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变革所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有助于探索推动“两业”融合发展之路。

三个层面的信息化服务

目前,美国物流信息服务业大致由三个方面组成,供应链软件提供商、信息中间商和网上市场。美国的供应链软件提供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提供WMS、TMS等物流功能管理软件;二是提供供应链管理计划与执行系统的软件商;三是在提供ERP的基础上向上下游扩展到企业资源管理的软件商。这些软件商将行业标准、优化的流程和商业智能融入软件系统,客户既可以选择成套的行业解决方案,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先上一部分模块。

信息中间商主要是提高专门的信息基础设施。物流服务商要和客户之间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自建信息平台基本不可能,因此通过信息中间商来进行这样的服务。即通过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把采购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承运人、海关、金融服务等机构都放到上面。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换数据,完成物流服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交易不断涌现,其中物流特别是运输网上交易日益活跃。运输网上交易形式多样,包括合并第三方提供商;也包括行业中立交易商,提供运输能力与需求的自动匹配与优化,管理现场交易等各种运输交易形式,以便为参与者提供交易的灵活性,创造专门和定向的交易市场,为客户提供一个客户化运输管理系统软件包的所有益处,而不需要购买、安装并尽量利用现有员工。

美国物流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物流业务之中。首先,广泛应用互联网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互联网的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别是安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发展,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次,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第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务模式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与美国的差距主要在应用上。我国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仍以专线为主,不便于信息网络间的连接;由于缺少实用可靠的成熟物流软件,使企业在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时不敢投入,自主开发又存在起点低、周期长的问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也使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因此,创造物流信息化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供应链信息化的新特点

服务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美国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更成为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前提条件。因此,美国企业都是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特别是物流企业,更是将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

而我国企业大都没有把物流信息化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往往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为出发点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忽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这种观念上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和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供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来建设合格的物流信息系统。

目前,美国物流信息服务包括预先发货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监测、管理报告等,已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物流企业在客户的财务、库存、技术和数据管理方面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从而在客户供应链管理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物流外包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最大因素是数据管理,因为用企业及其供应链伙伴广泛接受的格式维护与提取数据以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较大投入,而且还需要具备持续改进、例外管理和流程再造能力。所以对技术、人才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已成为物流企业区别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如UPS每年信息化投入10亿美元,其网站平均每天实现点击11500万次、790万个网上查询。

随着客户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的提高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增强,出现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服务。此外,为推动物流信息化占领制高点,美国通过消除限制,倡导竞争,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制订一系列战略计划,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确立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目标,逐步完善各项服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度,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6

动态建模助力管理创新

听完用友公司助理总裁、NC产品总监刘剑锋对用友NC 6的介绍,其中的动态企业建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这一特性大大改变了传统的集团企业管理软件过于僵化的缺陷,使得集团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状态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可能。

“最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不存在的。”谈到用友NC 6动态企业建模的研发思路,刘剑锋回答说,“我们更希望通过发挥平台的优势帮助集团企业实现管理创新。”

我国集团企业普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业务流程、规模和商业模式每年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较为死板的管理软件很难满足它们持续发展的需求。

刘剑锋介绍,NC 6的动态建模技术思想与软件的SOA架构思想一致,它强调资产的复用和软件的柔性,旨在提高软件对企业业务变化的适应能力。

他指出,动态建模一方面可以满足成长型集团企业的需求,让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根据需求不断增加应用;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随时根据管理创新的需求将落实到管理软件中的流程进行修改、调整,从而支撑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实现产业链级管控

借助动态企业建模功能增加软件的柔性只是用友NC 6特性的一个方面。刘剑锋介绍,定位为大型企业的管理与电子商务平台的用友NC 6具有“全产业链管控、动态企业建模、大企业云平台”等三大特性。

刘剑锋认为,今天集团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支撑内部企业资源计划的管理要求,而希望更多地应用最新的互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技术,得到一个能够满足产业链管控需求的更加柔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而用友NC 6正是为满足集团企业这一最新需求而生的。

据悉,用友公司从2008年起就开始充分应用最新的互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技术来研发用友NC 6,希望通过构建大企业云平台来帮助集团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管控。

全产业链协同和管控,一直以来都是集团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今,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使得管理软件支撑集团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管控成为可能。

用友NC采用SOA理念和J2EE架构设计,旨在为集团企业提供一个支持客户化开发,全面、快速响应本地化、合规化应用和创新需求,并且可实现个性化配置、集成、实施、运维、管理一体化的全面的IT解决方案。

刘剑锋认为,用友NC 6突破了传统企业内部ERP应用,面向集团企业对产业链级管控、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的应用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提供电子商务与企业资源计划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UAP的功能不容忽视。用友NC 6通过持续完善构建大型管理软件平台UAP,全面支撑高效、高质量的企业管理软件开发,支持异构系统间的整合应用。

刘剑锋透露,为了能够将当前集团企业较为关注的分析功能融入UAP平台,为用户提供嵌入式商业分析功能,用友公司在NC 6研发过程中重新研发了BI解决方案,而放弃了以往OEM第三方提供的BI产品的做法。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7

1月21日,亚太本土最大管理软件厂商用友公司正式2013/新三年业务策略——加快平台化发展,推进产业链共赢;并向业界彰显平台化发展的最新成果——针对大中型企业的私用云平台UAP与NC6.0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公用云平台CSP与四朵云服务。

在平台化的道路上,用友凭借持续不断的创新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管理软件全面升级为管理软件+云服务提供商。顺应全球IT产业的革新浪潮,用友加速布局云战略,向更广阔的国际化市场迈进。

未来3年,用友将实施“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策略,推进软件包、解决方案向平台化模式转型、升级;加快UAP、CSP、下一代企业与政府应用、移动应用、数据技术产品发展;加快建立强大的产业生态链,为实现世界级管理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的愿景夯实基础。

平台化发展

2010年,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已经成为IT业界共识,由此,平台化服务逐渐成为产业核心。作为中国管理软件产业技术变革的引领者,用友也将云计算提升到公司的战略发展高度,并一直致力于云平台的打造。

过去2年,用友从两个层面推进云战略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针对大型企业、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提供了私用云解决方案,针对小微等企业提供了财税云、协同云、营销云和支付云服务。“未来软件与服务市场将是平台之战。”用友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表示,“对于软件企业而言,不仅是推进软件产品的云化、服务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开放平台,最大限度地聚合大量第三方应用服务资源,以多、快、好、省地满足客户大量的个性化需求。”

日前,用友集合3年来在云战略方面的探索,已推出基于企业云平台系列方案与应用服务:面向大中企业的私用云平台UAP和面向小微企业的公用云服务平台CSP。

UAP 是用友旗舰产品线NC的支撑平台。从2001年起,经过4个阶段的演变,历经6个版本,通过8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客户的成功实践,UAP已演进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私用云平台:它不仅能将企业中现有的和未来的应用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开放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还迈向了云间集成——能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

UAP包含了两个关键产品,商业分析平台“BQ”和数据处理平台“AE”。BQ能实现闭环实时的智能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精准决策,快速响应商业变化;AE能支持数据压缩、列式存储、内存计算,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服务。

基于UAP平台的NC6.0大型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已有众多成功案例。以港华燃气集团为例,其业务覆盖国内21个省/直辖市,目前有103个燃气项目,每年还以8到10个项目的速度增长,拥有1万多名员工,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燃气供应商。自采用基于UAP的NC6.0私用云解决方案、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创新后,通过搭建港华燃气自身的私用云平台,可节约基础架构建设费用90%,减少系统维护费50%,未来将同时满足业务快速扩张和风险管控的目标管理需求。

“2013年,用友会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企业云平台UAP的技术和功能,将在企业云部署、移动技术、大数据处理处理、内存计算、社区化等技术上进行持续研发,并探索创新业务发展模式。”王文京表示。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云计算可以整合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以及外部公共支撑资源,为它们提供经营管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商务服务、知识服务等一整套服务,使它们日常经营所需的各项服务就像水和电一样低成本的随需使用,同时也为政府及公共事业了解其经营状况提供了数据基础。

为此,用友核心成员企业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全新的公用云服务平台CSP。CSP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系统:云资源管理系统、运行支撑系统、运营系统、客户及ISV门户系统、应用支撑系统以及安全系统。这些平台产品提供了底层硬件系统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海量数据和应用的运行支撑、面向客户的运营管理以及面向开发者的开放应用开发环境等,它涵盖了公用云服务的各个方面,能够为公用云服务系统中的各类用户角色(系统运维者、运营管理者、应用开发者以及云服务消费者),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基于CSP,畅捷通公司已经推出四朵云服务:协同云-企业空间,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协同及上下游协同,自2012年11月底产品,一个月累计用户数近千家;营销云-旺铺、码客,主要服务于企业营销,旺铺,自2011年和中国电信合作以来,已发展了45万体验用户,20 多万收费用户;财税云-会计家园,提供财税知识及工具服务;支付云-畅捷支付,提供线上和线下支付服务 。

产业链共赢

产业生态链伙伴合作是用友新三年发展的另一个核心策略,按照这一策略,用友将聚焦平台/技术、应用产品以及重点行业解决方案的发展,大力发展基于用友产品与平台的强大产业生态链:高端应用项目的咨询实施80%由专业服务伙伴合作交付,中端产品将主要通过合作伙伴销售和提供实施服务,大力发展基于UAP和CSP的开发合作伙伴。在服务产业链,大力拓展咨询实施服务商/个人、项目开发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培训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在营销产业链,大力拓展VAR(增值销售商)、RS (经销商)、ISV (行业、领域)等合作伙伴;尤其是在UAP和CSP这两大平台中,强化了第三方在平台上开发、运行、和服务的功能,以促进用友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共赢。用友的这一策略,将为基于用友软件和平台的产业链伙伴创造更大的市场和盈利空间。

中国电信政企行业应用合作部处长姚寄东表示,在过去的2年中,中国电信和用友紧密协同、优势互补。“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在云平台的融合应用上,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和规模化的拓展,成果显著。”除了在用友MA、畅捷通Saas、用友医疗云等业务展开合作外,2012年,双方基于UAP平台的企业私用云,探索出了新的模式。据了解,中国电信与用友共同实施了某大型消费电子企业E-Store项目,通过NC6.0,该企业仅用1天的时间,就将系统从前端复制到后端,实现对几千家商与经销商每一个终端的实时监测,满足了对销售全面管控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8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业务外包;供应商管理库存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 A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今天的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也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合作能力。通过优化供应链,电信运营商不仅可以加快客户响应速度,降低库存,缩短货币回笼周期,增加赢利空间,还可发掘供应链潜力,在市场上建立其竞争优势。

一、 电信运营商的供应链发展

1. 供应链形态的变化:

在传统的单链条结构运营模式下电信业务产品为卖方市场 ,电信运营商作为核心企业,承担建设和运营维护电信网的功能同时负责电信业务和电信终端的销售、收费等,而电信设备制造商则提供网络设备包括软件及终端设备。由于竟争打破了垄断 、增值业务打破了单一的封闭流状态 、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细化了社会分工 ,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状电信供应链结构。 而这一新的网络式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使供应链其他实体企业均有机会接触到客户。

2. 供应链成员增多:

(1)电信供应链的上游主要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提供电信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如: Ericsson , Nokia , Motorola , Al2catal , Nortel , Huawei , Zte , Cisco , IBM , HP , Sun ,Lenovo、 EMC。

(2)软件提供商:提供电信运营的各类软件。如:IBM , Oracle , Microsoft , SAP , Siebel、 CSG;另外 ,BSS/ OSS/ MSS/ MBOSS软件提供商包括: IBM ,毕博 ,埃森哲 ,亚信 , 联创 , 大唐 , 朗新。

(3)系统集成提供商: 提供系统集成方案。如Huawei , Zte , IBM , HP , Sun 。

(4)内容提供商(CP) :提供实时的内容和即时讯息服务。中国的内容提供商以传统互联网公司为主 ,如:新浪、 网易。

(5)应用提供商( SP) :提供移动娱乐、 移动办公和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等。如:盛大、 联众、 MSN、 百度、腾讯(QQ)等。

(6)传统服务提供商:提供传统产业的服务。如银行业 ,电力业 ,医疗业、 教育业等。

(7)电信供应链的下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提供商:提供电话、 手机和商务通等通讯终端产品。

3. 效率型供应链向响应型供应链转变

一般来讲供应链主要有两类功能:物流功能和商流功能。效率型供应链是以实现供应链的物流功能为主要目标,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在制品和成品,并最终送至消费者手中。效率型供应链面对的市场需求、产品特性和相关技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应型供应链则以实现供应链的商流功能为主要目标,即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这类供应链所提供的产品,其市场需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或者产品本身技术发展很快。

早期运营商只提供单一的基础电信业务――语音业务,该业务产品的特性是需求稳定,技术创新性低,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之间接口使用的传统的设备标准化方法主要以提高效率为主,因此供应链属于效率型的供应链,到了IPTV时代和企业信息化时代,电信运营商在目标上不仅要求效率,更要求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支持内容的创新、应用的创新和相关联的业务创新。显然,这个目标对电信运营商和内容供应商、业务提供商之间的接口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响应型的供应链才能有效地满足这些要求。

二、 控制供应链的关键资源,强化核心企业竞争地位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说“中国移动在供应链中要继续维持运营商为主导的价值链 ,因为我们有重要的资源 ,这就是我们的客户”。但由上文可见,新型的网络式供应链的结构却使得供应链中除了运营商之外众多的CP和SP等各实体均有机会接触到客户。在以 “客户为王” 的经营时代, 毫无疑问,最近距离接触客户并掌握大量的客户需求信息的企业将成为供应链的主导。对运营商来讲如果能控制好SP/CP 的内容制作环节和终端环节,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控制力和主导权将得到空前加强。

1. 加强对供应链中的内容制作的控制

比如中移动建立中央音乐平台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渠道,建立庞大的数字音乐曲库,做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数字音乐分销商。一旦模式成熟,强势的运营商将使唱片公司失去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建立中央音乐平台,抛弃SP之后,中移动可能会打入唱片业,独霸整条供应链。

2. 加强对供应链中的终端产品的控制

未来的终端软件控制和终端品牌控制将是电信运营商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目前已有增值业务提供商绕开电信运营商, 同上游终端设备厂商合作,将其增值业务系统嵌入终端软件中。这不仅削弱了电信运营商的供应链控制权, 而且这些免费即时通信工具软件的嵌入, 将培育最终用户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习惯, 从而分流传统的语音业务和短信业务。另外,除了终端软件控制,终端品牌控制也是运营商主导供应链的关键内容。如果电信运营商在采购的终端设备上, 不出现终端厂商的标志,而统一印刷电信运营商的 LOGO,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能屏蔽掉终端厂商品牌, 统一自身的服务品牌形象。

三、 建立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

1. 物流业务外包

电信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在于通过优质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通信信息服务,企业价值的核心在于网络质量和通信服务质量 ,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及通信业务的营销才是电信运营商具有核心战略价值的竞争能力。电信运营商拥有雄厚的网络实力、庞大的客户资源、全网的收费能力,这些都是运营商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些优势并将其转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巩固住运营商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地位。随着竞争的加剧,各个运营商都会逐渐进行角色的转变,从“单纯的建设网络和维护者”转变为“通信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者”。

对于其他非核心的业务都应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大量的业务外包,比如物流业务外包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因为电信运营商虽然拥有一些物流资源 ,但要真正实现物流自营 无论是物力还是人力都显得十分匮乏,而数据表明,电信行业运输、仓储、派送等物流各环节请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可以将成本降低5%~20%。另外国外的电信业的传统物流公司已经逐渐将物流与运行维护相结合,除了向运营商提供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外,还提供网络维修服务。同时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可以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包括全程信息跟踪、库存管理、分析报表等。

2. 对供应商实施认证管理

认证式管理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标准对供应商实施“认证”来评价某类供应商 ,选 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并按照一定策略对其实施管理的做法,供应商认证式管理在国外著名企业已得到普遍的认可,诸如摩托罗拉、英国电信 、法国电信、德国电信等电信运营企业均实施认证式管理。从供应商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主要对其“战略合作伙伴 ”实行认证式管理。 因为实施认证式管理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资源,如果对所有供应商都进行认证 ,则需付出较高代价,得不偿失。企业只需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的供应商采用认证式管理。

3.由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在电信运营商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合理的库存起着一定的缓冲作用 ,并可以缩短物流活动的实现时间 ,加快运营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一般来说 ,电信运营商的库存分为三种:

(1) 在客户营销方面 ,为了能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 ,避免发生缺货或延期交货现象,需要有一定的终端类产品库存。

(2) 在网络运营方面 ,为了保证网络的平准化和连续性 ,需要有一定的备品备件库存。

(3) 在工程建设方面 ,为了防止供应市场的不确定性给整个集团运作造成的影晌 ,保证工程建设中原材料、材料以及外购件的供应 ,需要有一定的原材料、外购件库存。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主要是一种在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 ,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制造商的库存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和积压,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VMI最初主要来源和应用于零售业,宝洁与沃尔玛就是VMI的早期成功案例之一。但是,几十年来,这一模式已传入很多行业。例如在航空业,波音早在2000年前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VMI,对象是航空公司。而电信行业引入和应用VMI在国内运营商的库存管理过程当中还不常见。针对目前省市分公司部分物资采用供应商库存前移管理的现状 ,国内电信运营商可进一步开展与供应商在库存管理上的合作 ,选择部分物资品种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尝试VMI ,以期在库存占用资金方面获得持续性的改善 ,不断提高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四、 结论

综上所述,运营商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的获得和强化必须依靠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和增强供应链中的主动权,同时只有合理地掌握企业供应链中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处理好与供应链中其他各个环节的关系,才能成功地从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中获得真正的企业收益。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鸿,张超.电信产业链整合模式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07):1-4.

[2]刘国雄,章坤.电信运营商产业链调整策略研究 [J].现代电信科技,2007,(6):61-64.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9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相对于2001年、2002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这也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

中小型物流企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但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在10万元到30万元左右,他们认为投入风险太大,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物流信息化的价值

整合物流功能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还有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协调供应链各环节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记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改善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提高物流系统的反应能力

现代生产系统是以定单为依据,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快速匹配,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海尔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订货。用户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采取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生产流程同步。海尔的采购周期只有3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8小时以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在4天内即可送达。完成客户订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

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企业物流信息化

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

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

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CPFR、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物流企业信息化

物流信息服务包括预先发货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KPI)监测、管理报告等,将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

物流企业在客户的数据管理方面将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从而在客户供应链管理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物流外包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最大因素是数据管理,因为用企业及其供应链伙伴广泛接受的格式维护与提取数据以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较大投入,而且还需要具备持续改进、例外管理和流程再造能力。所以对技术、人才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已成为物流企业区别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随着客户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的提高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增强,将出现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服务(4PL)。

物流信息服务业

软件提供商软件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提供WMS、TMS等物流功能管理的软件商;二是提供供应链管理计划与执行系统(SCP、SCE)的软件商;三是在提供ERP的基础上向上下游扩展到企业资源管理(ERM)的软件商。这些软件商将行业标准、优化的流程和商业智能融入在软件系统,客户既可以选择成套的行业解决方案,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先上一部分模块。

信息中间商(Informediary)主要提高专门的信息基础设施。物流服务商要和客户之间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又无法自己做大信息平台,因此才通过信息中间商来进行这样的服务。信息中间商通过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把采购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承运人、海关、金融服务等机构都放到上面。通过这个平台,大家来交换数据,完成国际物流服务。

网上市场(E-Marketplace)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交易不断涌现,其中物流网上交易将日益活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