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供应商管理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1:38:40

供应商管理建议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1

摘要: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以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合作性策略。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现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实践性较强的优化方案,使得VMI模式双方均能实现其目标。

关键词: 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

0引言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模式,VMI是以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性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1VMI实施的效益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带来的收益来自于降低库存、提高竞争力、增进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一是由供应商掌握库存,可以摆脱库存的陷阱。公司不再需要战胜库存资金,不需要增加采购、进货、检验、入库、出库、保管等一系列的工作,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核心竞争力,从而给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企业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局面。二是供应商掌握客户的库存,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供应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所以既不会造成超量库存积压,又可以灵活响应市场的变化,即不存在占用资金的问题,也不存在增加费用、造成浪费的问题。

具体效益表现在:

①提高库存的可得性。

②提高服务水平。

③从供应链总体角度降低存货水平。

④提高销售额。

⑤提高供应商的生产稳定性。

⑥增加利润。

2VMI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VMI对减少供应链中的库存有着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点:

2.1 需求计划仍然是由制造商提出,供应商并没有参与预测和计划的制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供应商管理库存。

2.2 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匹配不完善。由于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的差异导致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流程不匹配。即便有些供应商与客户是同一集团,采用同一个系统,但是在系统操作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这其中甚至还存在人员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如某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反映VMI实施问题时,提出“用户在创建计划协议的时候没有参考PR(Purchase Requirement,请购单)做,导致在查询物料可用量的时候,会出现需增,而且用MD04(SAP事务代码,库存需求清单)查看时,会出现很多没法完成的协议,这给用户理解可用量带来很大难度”、“用户在做收货的时候,没有参考计划协议到采购申请,导致收货完也没办法关闭计划协议,而且该协议可继续做交货计划”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即用户一定要参考PR做计划协议,并且在做交货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协议到采购申请,在做收货的时候根据协议收货就可以了,那样在做完收货后,自动关闭协议,没完成的可通过的关闭PR来实现,这时该协议也无法再做交货计划了。

还有些来自两个公司沟通协调之间的问题、业务操作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而导致系统流程无法执行的问题。

受到信息系统的局限性、信息共享的疑虑等诸多因素,VMI模式很难推广。

2.3 因为供应商并未实际参与到预测中,所以对于促销、多存货来源和季节性因素不会列入考量,造成在存货方面仍会有不平衡的情况发生。

2.4 缺乏有效的双赢机制。制造商由于其客户身份,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经常发生供应商“被迫”接受“命令”的现象,所以缺乏主动的双赢机制的构建。导致很多企业实施VMI成了寄售模式,制造商变成了实施VMI的真正收益者。

如何能使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发挥最大效用,真正实现供应链上的库存降低,提高供应链效率,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实施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

3VMI实施优化方案

结合企业运作现况和VMI实施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整个VMI项目的运作:

①优选合作伙伴;

②完善信息支持,加强信息沟通;

③优化运作流程,建立双赢制度;

④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3.1 优选合作伙伴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在VMI的实施中非常重要的,把库存交给供应商管理,就必须优选供应商。

传统的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买卖的交易。双方各自拥有库存、设定各自的库存目标和控制策略,加之信息沟通不畅,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需求放大的“牛鞭效应”。例如,某制造商由于临时仓库小,包材中的纸箱用量大、体积大,公司无法存放过多的库存;另外生产计划的经常性变更使得纸箱需求变化特别大,公司常常会发出紧急采购的订单。该公司是其供应商的大客户,又是“兄弟企业”,所以供应商只能“忍受”并尽力满足需求,常常放弃或延误其它客户的订单,为此,供应商准备了大量的纸板(半成品)以防备该公司的紧急订单。

在VMI的策略下,买方将订单的决策权交给了供应商,相当于是失去了价格谈判中的筹码,这就需要供应商与用户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相互信任,愿意一起改进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实现双赢。

除了相互信任,信息透明也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只能空有理念,无法实践。

所以,在选择实施VMI的供应商时必须慎重。就上述公司目前来说,仍然选择“兄弟”供应商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其他供应商暂不实施。除了合作时间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是同一集团,所以公司理念、战略是一致的。只有建立战略层面一致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才能相对直接地控制用户的库存,很好地与用户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等方面达到“双赢”局面。加之两个企业位置临近,供应商掌握了订单的主动权后,基本可以消除库存,实现JIT(Just In Time)的目标。

3.2 完善信息支持,加强信息沟通VMI有效的实施是建立在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上。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就必须建立企业间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

在运作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库存的透明化。库存状态的透明是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关键。良好的库存状态透明性可以使供应商随时跟踪和检查其客户的库存状态,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公司的各种变化。二是业务的标准化。沟通的顺畅、业务流程的规范都需要标准化。业务标准化主要又是指订单的标准化:与供应商一起协商确定处理订单业务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订单处理的标准模式,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等业务功能集成在供应商处。

VMI信息技术的实施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这个阶段,一起讨论改进原有业务流程在系统中的运用,确定实施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如再订货点、最小补货量和最小补货量等参数,以及物料消耗和补货延迟等数据。另外还需确认参数的维护(包括更新的时间、责任人等)、数据传递的时间和方式。

第二个阶段,可以选择一些补货频率较低的物料进行试验,测试系统是否能按照设计的流程执行,执行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等。对于出现的问题,双方都应积极配合共同商定解决方案。另外在这个阶段,进行人员系统培训,为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全面实现完整的VMI系统。在此过程中仍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系统。

3.3 优化运作流程,建立双赢制度

3.3.1 作业流程的优化VMI就是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所以供应商必须能够对库存进行“控制”。

上例中的企业VMI优化后的流程见图2。

在这个流程中库存管理系统是由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以及和供应商生产系统共同组成的,实施了VMI之后,这几个部分的工作主要由供应商和制造商共同协调来完成。首先由制造商提供销售数据,和当时的库存水平以及月生产计划和周计划,然后由供应商的库存管理系统做出决策:如果现有的仓储系统能够满足库存管理系统做出决策所需要的产品数量,就直接由仓储与运输配送系统将产品直接及时配送给制造商,如果现有的仓储系统能够不满足库存管理系统做出决策,就必须通知生产系统生产产品后再通过运输与配送系统及时将产品配送给制造商。其中,在正式订单生成前,还应该交由制造商核对确认,调整后再得出最后订单。

3.3.2 双赢机制的建立VMI运作实施必须双方自觉自愿积极的配合。只有各方均能从中获益,才能真正运行好该系统。前面讲过实施初期制造商是主要的收益者。供应商并没有为VMI多出来的许多业务而提高售价,只能通过掌握客户的未来需求,提高生产系统和仓储系统的效率来节约成本。

一是给供应商“利润”。VMI是能够给买卖双方都带来收益的系统,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所带来的供应链利益的上升,应由双方共享,特别是在双方企业的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前期阶段,可能会使得供应链上升的利润大部分被制造商所获取,所以在短期内制造商也应该让渡部分利润给供应商来保证他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积极性和信心。这部分“利润”可以以增加的订单来完成,即减少其他供应商,将某类材料订单全部交给VMI合作伙伴。

二是长期利益的保证机制。从整个VMI实施的过程来看,供应商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制造商相对供应商来说是产品的需求方,在整个供应链中属于上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站主导地位。从长期来看,全面实施VMI的过程中,双方企业应该对整个利润的分配在责权对等的基础上分配。分配可以根据会计财务系统根据企业成本大小按比例通过签署协议来执行。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分配方式,如实物投资,人员培训或者直接现金分配等。

3.4 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从VMI的运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商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但是制造商也增加了断货的风险,即服务的风险。在实施VMI的供应链中,供应商和其客户获得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等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该在签订VMI协议时就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分担进行协商,必须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只有这样,VMI系统才能成功运作。

具体的做法有,一是在整个VMI实施的过程中,规定一系列的条款来规范双方的行为。如例外条款的拟订,一旦出现意外事件需要及时通告双方,通告的渠道和方式;付款条款的拟订:包括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的规定等;罚款条约的拟订:包括供应商如果在运输中出现差错如何对其实施罚款;买方企业如果传送错误的产品销售信息如何对其实施罚款等。

二是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如设计利润共享机制;承诺订单全部交给合作伙伴并承诺最小订货量;技术支持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VMI运作更加顺利,也能体现出该系统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优点。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优化方案,另外实施VMI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考核和评价供应商的物流运作能力,尤其是运输配送的能力,这对几乎是真正的JIT模式来说非常重要。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2

【关键词】视频会议 跨运营商 H.323 SIP

1 前言

视频会议技术的出现,使远程会议沟通呈现了声、像、数据“三维”的体验,相比普通的电话会议,沟通效果与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视频会议产品在体验效果、部署简易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鉴于可以减少面对面会议的次数、节约运营成本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使用视频会议,并推动着视频会议从仅在企业内部使用,向着能在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召开视频会议的应用模式发展。而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场景,就是不同企业的视频会议系统,由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提供——其中涉及的跨运营商和网络的互通融合问题,即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Verizon、AT&T、BT、NTT和SingTel等,都凭借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以托管服务、公共平台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客户提供多种类型的视频会议产品。然而,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都是一个个“孤岛”——企业内部专用的视频应用的“孤岛”,产品厂商的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孤岛”,不能互联互通的运营商的视频“孤岛”。

因此,要实现广泛的、跨运营商的企业之间的视频会议,实现企业之间随时进行视频会议的需求,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网络互联、网络服务质量(QoS)、NAT/防火墙穿越、多种信令协议协同、视频会议终端统一编码标识、视频会议终端兼容、管理和调度系统的融合、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商务合作条款等。

3 跨运营商互联视频会议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3.1 总体架构设计

要实现视频会议像拨打电话一样方便,超出了任何单个客户、设备厂商、运营商或标准制定组织的能力范围。这需要在客户强烈的应用需求驱动下,视频会议行业涉及的相关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相互联合、协作来实现跨企业的、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应用。

从企业之间实现视频会议互联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跨运营商互联的视频会议网络体系架构可分为六个层面,如图1所示。

该体系架构各层次的组成与功能如下: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台:由多个视频会议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商(MISP,Managed Interconnection Service Provider)提供,每个MISP负责自己客户的视频会议呼叫管理、视频会议运营管理、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管理等。MISP之间相互协作来支撑跨运营商的企业用户之间的视频会议。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由多个网络互联的电信运营商(NISP,Network Interconnection Service Provider)提供,组成一个跨运营商的具有QoS保障的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连接各个MISP、视频会议系统基础架构、边界访问控制层、用户视频会议终端。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基础架构:主要由各运营商的分布式部署的多点控制处理单元(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组成,负责视频、音频、数据的交换、处理与控制。

边界访问控制层:主要由会话边界控制器(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组成,负责实现视频会议流量的防火墙穿越,以及对接入用户视频会议终端的安全策略控制等。

用户视频会议终端层:由各类型的用户视频会议终端组成。

统一信令协议:全网采用标准的SIP协议来发起、建立、修改和释放视频会议会话。

3.2 统一信令协议

SIP协议的简单、灵活、易扩展等特点使其将会成为业界最流行的会话建立协议,因此跨企业、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标准的SIP协议作为其统一信令协议。对于目前大量存在的H.323视频会议用户,可通过H.323-SIP网关进行协议转接,以实现互通。

3.3 用户视频会议终端层

业界不同设备制造商的视频会议系统产品具有多样性特点,单屏、多屏、网真终端,支持不同的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软件版本、内容分享能力等等。不同的视频会议终端进行呼叫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视频会议是否能如预期进行。因此,需对主流的视频会议设备厂商,如Cisco、Polycom、Lifesize、华为、Radvision等的终端设备进行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模拟穿越测试,以验证互通性。

目前企业内部、专用、各自独立的视频会议终端编制方式,将导致跨企业视频会议的拨号复杂性以及互通问题。因此,实施跨企业、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系统时,可采用全球可路由的E.164(电话号码)编码,用户可以如拨打电话般简单地拨打被叫终端或视频会议的号码开始视频会议。

3.4 边界访问控制层

企业网络往往需要部署防火墙来保护内部网络,防火墙的一些安全策略可能阻止视频会议流量在两个企业之间穿越。在用户视频终端接入网络和视频会议业务核心网络的边界部署SBC,可以在不破坏企业原有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解决视频会议流量跨越企业边界的问题。

SBC可完成视频会议用户的业务接入,实现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业务的互通,具有公私网穿越、NAT穿越、防火墙穿越等功能。另外,SBC还负责在网络边界对视频会议流量进行QoS标记及映射。

3.5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基础架构

当参加同一会议的视频会议终端数量多于2个时,必须通过MCU来控制,由其完成视频交换、音频混合和数据处理等任务。

每个运营商都建设自己的MCU资源,MCU需支持级联、分布式部署,以支持众多企业客户的大容量并发视频会议。不同运营商的MCU通过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相连接,企业间的一个视频会议,呼叫方和被叫方可能属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这时应由主叫方呼叫管理平台,根据MCU调度策略指定主叫方服务提供商的一台MCU来控制本次会议。

在过渡阶段,MCU需同时支持H.323和SIP双协议栈。

3.6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网络

通过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可构建跨运营商的、覆盖更广范围的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如图3所示。

大型NISP可以在若干个全球级核心节点通过电信级以太网交换,从而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并减少所需的电路数量;中小型网络运营商则可以与大型NISP级联,从而可为视频会议核心业务层提供跨运营商的高带宽、低延时、低丢包率、低抖动、有QoS保障的网络通道,这也是视频会议高质量、高稳定、高可靠运行的基础。

各个服务提供商的视频会议管理服务平台、MCU、SBC都通过NISP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实现互联,从而形成了一个跨运营商、具有全球性特点的视频会议业务网络与平台。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接入NISP互联核心网络:NISP提供的有QoS保障的链路、非NISP的电信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有QoS保障链路、互联网(Internet)。

QoS是视频会议应用、尤其是高清视频服务质量保障的关键。有QoS保障的网络可优先保证实时视频与音频流量传送,确保低延时、低抖动、低丢包,用户可获得最好的视频会议应用体验。因此,用户应尽量通过具有QoS保障的链路连接到NISP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同时,为了覆盖固有的或特殊情况的用户,也尽量提供并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接入。

3.7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台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成视频会议的呼叫管理、终端管理、会议管理、计费管理、网络管理以及各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台之间的协同,是实现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的关键业务平台,如图4所示:

视频会议管理平台之间通过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连接,建立运营商之间的SIP Trunk连接,组成虚拟的视频会议互联管理网络,实现协同的业务开展、管理与运维,如图5所示:

运营商可以从ITU申请获得E.164号码资源,然后为每台视频会议终端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E.164号码。归属同一个运营商的企业间视频会议,运营商呼叫管理服务器对被叫终端E.164号码进行解析,在企业之间建立视频会议连接;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呼叫,会议主叫方运营商发现不能在本地解析被叫终端的地址,于是将解析请求发送到其他互联运营商的呼叫管理服务器,若其被叫终端号码已在某个运营商注册,则其服务商将返回解析结果,呼叫管理服务器会对主叫和被叫方的安全策略进行验证,各个企业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安全策略,当双方的安全策略都验证通过后,才允许建立呼叫连接。

协同管理服务器提供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的访问接口。例如涉及运营商之间会议预约信息的共享,网络链路质量信息、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运行信息、用户终端设备运行信息等的共享,计费信息共享等,以实现运营商之间协同开展视频会议业务、协同维护视频会议网络与终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视频会议业务使用报表等。

4 结束语

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沟通效率,未来无疑将成为企业首选的沟通手段,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将为企业之间的协作沟通带来崭新的局面。本文提出了构建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网络的体系架构、层次设计策略及各层次关键设计思路,其实现还需联合全球电信运营商、众多视频会议产品设备商协同努力,并制定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 John Bartlett. B2B Video with BT-Conferencing[EB/OL]. (2010-07-13)[2012-06-20]. http:///blog/225800026/b2b-video-with-btconferencing?pgno=1.

[2] John Bartlett. B2B Video with BCS Global[EB/OL]. (2010-08-05)[2012-06-21]. http:///post/226600117/b2b-video-with-bcs-global?pgno=1.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3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071-02

供应链整体运作成本的最小化是供应链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鉴于供应链库存成本占供应链总成本的比例多达30%,有效地管理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库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计划和协调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就成为最小化库存成本的重要手段。

1 现有供应链中库存管理四种模式

根据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主体及内涵的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模式:

1.1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在这种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库存管理是割裂的、各自为政的。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库存并各自管理自有库存,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和库存管理模式而且相互封闭。供应链中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是基于交易层次之上的由订单驱动的静态单级管理库存的方式。

1.2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供应商和其下游节点企业之间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具有合作性的库存管理策略。首先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要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框架,这个协议框架对合作双方来说库存管理成本都是最低的,在这个协议下将库存的管理权和控制权交给供应商。这个共同协议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而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会导致共同协议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因此这个共同协议要被经常监督和修正,以使它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的环境。共同协议的执行要被严格的监督,再完善科学的协议没有认真的执行,双方的合作都将无法进行下去。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决策模式,其基础是整条供应链协商合作,最终目标是合作双方都获得最低库存管理成本。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战略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策略,是一种库存决策模式。

1.3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在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库存管理模式,它改变了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商握有库存管理权的情况,平衡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权利责任,共担了风险。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

联合库存管理强调的是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和策略,使供应链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1.4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建立在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和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它应用一系列处理过程和技术模型,覆盖整个供应链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库存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分销商和供应商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采取了多赢的原则,始终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以库存管理为核心,兼顾供应链上其他方面的管理。因此,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帮助制定面向客户的合作框架,基于销售报告的生产计划,进而消除供应链过程约束等。

2 四种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管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它不是简单的预测需求与补给需求,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使用户获得优质的服务,使企业的利润优化,库存管理的目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通过供应链库存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采用多种指标评价库存策略、不同变化所产生的准确效果; 决定库存量时对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 在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通过对客户、生产、运输等资源的平衡利用,企业对供应链中不确定性产生的缺货、延迟等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缓解与控制。

根据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合作程度的高低,可以看出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从最初单纯的交易处理到企业的协同计划决策,进而逐渐地转移到整体的供应链库存管理上来。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不再隶属于供应链中的某一企业或核心企业,其管理控制权由供应链整体协同计划决定。这种控制权的转移表明供应链中库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保证供应链中各库存主体从系统协作的思想出发,进而保证整体库存的成本削减、风险的降低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进一步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将会更清楚地发掘供应链整体库存的管理内涵以及更优的管理模式。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研究存在着如下的特点和不足: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的提高,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研究逐步由简单向复杂、由分散化供应链向集成化供应链发展,越来越重视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协调与合作。随着因特网飞速发展和电子数据交换的引入,信息共享将逐步变为实现。因而,将信息融入库存成本建模势在必行。模型对现实做了过多的抽象,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成本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库存成本模型得都以“顾客订货的平均满足率”作为衡量顾客户服务质量的标准,而订货的响应时间、平均缺货次数和缺货时间等更重要的标准却被忽略了。此外,建模时有少有学者考虑到供应链的柔性问题。未能将JIT、供应链延迟等技术有效地融合到供应链库存成本控制模型中。流程重构过程,实施得好,它本身就可带来一系列利益。

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库存机制,将是保持供应链的库存运行的稳定性与健壮性的重要途径。探求供应链制度的空间维度(即制度如何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同样也将对供应链库存的管理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为了建立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用户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合适的外包战略,因为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将库存功能转移到供应商那里,库存外包通常取决于用户自己与供应商的关系,甚至与供应商集合的关系。而各种关系的协调需要在供应链中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与约束供应链中主体的私人行为如机会主义行为。

参考文献

[1]张丹,张根宝等.从MRP到ERP的演变[J].现代机械,2000:5-8.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4

供应商大会的邀请函范文一邀请函

尊敬的 负责人:

你们好!

为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们的综合实力,确保XXX年各项要求持续有效实施及提升,我公司将于XXX年3月21日召开供应商会议。会议将于上午8:30开始签到,9点准时开始,于当日结束。

会议内容主要如下:

1. 重点产品过程能力审核

2. 新产品开发样品送样流程

3. 外借资产管理

4. 外发资料有效版本管理

5. 不良通知对策书填写要求

6. 合格供应商新增产品流程

敬请各位企业负责人和质量技术主管参加,并于XXX年3月10日前填写本邀请函中的回执部分,传真至我公司。

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

商祺!

XXX

201X年3月1日

供应商大会的邀请函范文二邀 请 函

为促进供需双方真诚沟通、友好合作,建立稳固、双赢、有竞争力的供应体系,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定于XXX年1月6日13:0017:30在慈溪市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XXX年度供应商大会,为提高活动气氛,特希望贵公司能慷慨解囊,惠以赞助。

特函奉商,期能共襄盛举。谨祝商祺,生意兴隆!

诚挚邀请贵司光临大会。请贵司收到函后,XXX年12月15日前填好《回执单》并回复邮件。相关要求如下:

1、往返路费自理

2、住宿龙巍依据供应商需求安排酒店

3、报到地点: 宁波龙巍科技有限公司一楼大厅

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部

XXX年12月09日

供应商大会的邀请函范文三邀请函

尊敬的XX:

您好!

历史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也将迎来充满希望和更具挑战的XXX年。********事业部从XXX年至今一直保持着飞快的增长速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一直铭记:*****的今天,离不开众多供应商的支持与关注。

XXX年1月***事业部顺利搬入新建成生产大楼,扩大规模的同时,需要各协力厂商的大力支持,我们将邀请您参加***事业部XXX年上半年供应商大会,回顾20xx年,展望未来,携手、沟通、共赢天下!

会议时间:XXX年*月*日 下午13:00-16:10

会议地点:常熟泓淋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号楼*楼会议室

主要议程:见【XXX年FFC供应商大会章程】

会议地点: E号楼一楼会议室(新办公大楼) 电话:1********* 联系人:***

参 会 回 执 单

单位名称:

1.诚意邀请您携带名片前往会场,便于联系沟通,每单位限2人。参会人员名单请在XXX-2-25前提供采购。

2.参会人员职务要求:总经理/经理/品保主管/业务主管。

3.回执单手写扫描,E-mail回传HL FFC采购。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5

一、明确工作职责,理顺政府采购监管体制

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健全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招投标监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县招管中心)协作配合的政府采购监管体制。

县财政局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审核汇总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对采购人的采购计划进行批复;监督检查政府采购活动;办理相关财政性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受理投诉举报,处理政府采购活动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会同县招管中心制定我县政府采购相关管理办法;承担《政府采购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责。

县监察局负责对招标采购活动实施监察,主要负责:依法监督查处虚假招标、双轨运行、规避招标,不进县政府集中监管平台交易,在招标采购活动中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等行为,纠正招标采购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

县招管中心依据县政府授权,履行相关监督管理职责。主要职责:制定或参与制定我县政府采购相关管理办法,审定政府采购活动各项规则和制度;备案政府采购计划,备案审查采购文件和公告、采购报告和采购合同等书面材料;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会同县财政局整合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建立政府采购中介机构库、供应商信息库;协调处理重大投诉事项。

县政府采购中心是县政府设立的县级集中采购机构,依据《政府采购法》为采购机构,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接受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接受采购人的委托,具体组织实施“县级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采购,“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采购,“县级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以外、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采购;办理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交办的相关事项。

我县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实行政府采购,有关部门要安排专门的科室及人员做好此项工作的衔接。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落实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各项改革。县政府采购中心应当依法接受委托办理政府集中采购事宜,按照县财政局审批的政府采购计划开展采购活动,并严格按规定向社会公开采购信息,实现采购活动的公开透明。

二、增强服务功能,促进政府采购活动规范高效运行

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功能,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整合建立县评标专家库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分库。县招管中心会同县财政局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征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充实和优化专家库,充分满足采购人选择专家的需求,保证评审工作科学公正。对县政府采购中心现使用的评审专家由县财政局重新进行资格审查,并会同县招管中心择优选取部分专家按程序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登记后,进入专家库名单,尽快完成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分库建库工作。按照省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准入和清除制度,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对业务水平低、违反职业道德、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评审专家报省财政部门批准,及时从专家库中清除。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统一在县评标专家库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分库中抽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办法,由县招管中心会同县财政局另行制定。

(二)建立招投标中介机构库政府采购机构分库。由县财政局会同县招管中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取部分具有政府采购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组成招投标中介机构库政府采购机构分库(简称机构库)。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内和县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外、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委托具有政府采购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采购的,采购机构应从机构库中随机抽取产生。中介服务费遵循节约财政开支、优惠让利的原则支付。对机构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质量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采购机构及时从机构库中除名。入库的中介机构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满后,由县财政局会同县招管中心根据中介机构项目服务的工作质量、业务水平、规范执业、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考核,按一定的比例淘汰考核排名列后的中介机构,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另行选择相应数量的中介机构替补入库。

(三)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信息库和诚信档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供应商,建立县政府采购供应商信息库(以下简称信息库)。对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进行诚信记录,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信息库实行统一管理。县财政局对县政府采购中心现有供应商信息库中的供应商重新进行资格审查,会同县招管中心将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条件的供应商录入信息库。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供应商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诚信守法状况进行考核。对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成交、不及时或无故不履行合同、提供假冒伪劣产品或走私物品等不良行为记入供应商诚信档案并公示,同时按有关规定对供应商进行查处,实行政府采购市场禁入。

(四)加强县级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稳步推进县级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工作,通过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审核及执行,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发挥政府采购的调控引导作用,形成规模采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明确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渠道。财政性政府采购资金原则上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给中标或成交供应商。未试编政府采购预算前的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按财政集中支付核算的有关规定办理。要减少政府采购资金审批环节,提高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效率。

(六)及时处理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投诉举报。县财政局负责依法受理和处理供应商投诉,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和投诉处理操作规程,规范投诉受理审查程序,提高投诉处理工作效率。对有重大影响的投诉由县财政局会同县监察局、县招管中心共同调查处理,联合形成投诉处理决定。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接到投诉举报需进行调查处理时,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予以积极配合。

(七)积极推行协议供货制度。对规格或标准相对统一、产品品牌较多且市场货源充足的通用类产品,积极推行协议供货制度。由县财政局委托县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统一确定中标供应商及其所品的品牌、价格、供货期限、服务承诺等内容,用协议的形式加以明确,协议供货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有效期内采购人采购协议供货产品,直接在协议供货范围内确定的供货商或其授权商以及其中标产品(品牌、型号)中进行采购,提高政府采购效益。对实行协议供货的项目,协议供货商要及时做好送货上门、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作。县政府采购中心开展项目跟踪随访服务,做好市场调研、价格监控、履约验收等工作,发现中标供货商违反招标文件要求及承诺,及时报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进行处罚。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对产品质量、配置、价格、服务不符合国家规定和招投标文件承诺标准的协议供货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由县财政局会同县招管中心根据《山东省省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办法》(鲁财库〔2008〕13号),尽快制定我县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办法。实行协议供货项目的范围按照年度政府采购目录的规定执行。

(八)积极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网上政府采购工作流程,逐步实行政府采购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采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执行各个环节的协调联动,促进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

三、强化监管措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县域内政府采购项目一律进入统一的政府公共交易平台,接受县财政局和县招管中心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对采购计划的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必须编制采购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变更采购方式应严格按照《山东省货物及服务政府采购方式变更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库〔2007〕38号)执行。属于县级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由县政府采购中心采购;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内和县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外、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由部门委托具有政府采购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采购,或者委托县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县财政局自收到采购人上报的采购计划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同时抄送县招管中心。

(二)规范采购行为。采购机构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准的政府采购计划和与采购人签订的委托协议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机构不得将受委托项目转由第三方采购。县政府采购中心设立政府采购项目专项业务经费周转金专户(简称政府采购周转金专户),县财政局向政府采购周转金专户拨付一定数额的周转金。对组织实施采购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项目论证费、项目评审费、项目验收费等各种专项业务经费,由县政府采购中心按照精打细算、节约资金的原则从政府采购周转金专户中预先垫支。项目结束后,县政府采购中心向县财政局提报经县招管中心审核后的项目费用支付清单,县财政局依据清单将资金拨入政府采购周转金专户。政府采购周转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做他用。

(三)严格审查采购文件。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编制采购文件和公告,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财库〔2007〕2号)的规定制定评审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的应合理设置技术标中的客观分、主观分,主观分值所占比重不应过大。采购机构在采购文件和公告发出前,将采购文件和公告同时报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备案审查。

(四)现场监督政府采购活动。1、对开标、报价活动进行现场监督。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在县招管中心的监督下对按要求送达的投标文件和报价文件进行公开宣读,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格证书、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核验。2、对评审专家随机抽取活动进行现场监督。政府采购项目使用评审专家由采购人在县招管中心的监督下随机抽取产生。抽取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二。因特殊情况通过随机抽取不能确定合适评审专家的项目,按《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鲁财库〔2004〕20号)的有关规定执行。行政监督部门和采购机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参加评标。3、对评标、定标活动进行现场监督。采购人、采购机构在县招管中心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下组织评审活动。评标工作由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包括谈判小组、采购小组、询价小组)负责,评审专家应依法、客观、公正、廉洁的履行职责,参与评标工作的人员应对评标情况严格保密。中标、成交供应商由采购人依法确定,采用招标方式的项目要严格按照中标候选供应商的排列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方式的,应当比照最低评标价法确定成交供应商,即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中标成交公告经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备案后,在指定地点或媒体上公告。对采购人不依法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的,责令其限期改正,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政府采购活动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采购机构应当将采购文件、投标(报价)文件、评标标准、评审报告、定标文件等政府采购活动相关文件资料报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备案。

(五)加强对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的监督。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在采购机构组织下,按照采购文件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的投标、报价文件签订政府采购合同。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由采购人报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备案。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由采购人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补充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由采购人报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备案。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应按采购文件和采购合同的约定,组织人员对供应商的履约结果进行验收。重大项目应当委托国家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完毕后,采购人应将验收证明报县财政局和县招管中心备案。县财政局和县招管中心对大型项目的验收应到场监督,对协议供货、定点服务项目履约情况实行日常抽查监督。

四、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县域内政府采购项目必须进入政府公共交易平台进行,县财政局要根据经财政局和招管中心备案的采购合同,方可办理资金拨付和结算手续。采购机动车辆的,不具有财政部门的《山东省政府采购车辆统一购置单》的,公安车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和挂牌手续。县财政局和县招管中心配合县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政府采购各当事人的有关政府采购活动,应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县审计局每年度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审计,对政府采购的计划和预算编制情况,政府采购范围、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采购资金的筹集和划拨情况,管理机关履行管理和监督政府采购的职责情况,政府采购的效益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监督。县财政局、县招管中心要加强对县政府采购中心的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县政府采购中心的思想、能力、作风、制度建设,定期对县政府采购中心进行考核,促进县政府采购中心依法运作,按规办事。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6

一、储物于商的主要做法

在低油价下,油田企业传统物资采购模式导致库存资金占用大的矛盾愈加突出。为减少油田自有库存资金占用,许多油田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以控制资源型储备为核心,积极推进及时物流圈建设,开展储物于商,推进增效创效。

第一,通过加强监督和约束的力度,进而强化储物于商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油田企业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增加制度规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切实考虑到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和战略目标,从根本上减少储物于商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风险。

制定储物于商控制策略,拟定储物于商实施方案。一是在编制年度采购策略中的储备控制策略时,根据“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不寄售,能寄售的不自备、抢险救急物资特殊储备”的原则,按照物料性质、重要程度,将储备资源细分为正常库存、特殊库存、供应商库存三种形式,明确不同物资的储备模式、数量等。二是对采购协议、供应资源、储备资源、采购供应业务流程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消耗相对稳定、市场竞争充分、产品质量可靠的物资品种,对这些物资品种分别划分了储物于商的储备模式。

规范采购协议条款,明确储物于商业务流程。一是就框架协议储物于商条款、储物于商补充协议等进行商讨,统一了采购合同与补充协议中的储物于商条款内容,包括储物于商模式、库存数量和地点、现场响应时间、补库周期、结算方式、异地调货物流配送控制等内容。二是为分清责任、有效推进,制定了储物于商业务流程,明确了计划、采购、合同执行等相关部门开展、推进储物于商工作的职责。

第二,通过建设储物于商数量、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与供应商共赢的局面。储物于商既有利于企业提前锁定市场资源,减少储备资金占用,缩短物资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又有利于供应商提前掌握供需趋势,合理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强化规律研究,奠定储物于商基础。一是为有效压缩企业自有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供应处强化消耗规律研究,在积极推进框架协议采购、集中物资采购批量、锁定供应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资源的控制力度,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周期、生产进度安排,采取多批次、小批量下达采购订单,合理确定物资到货时间与数量,为降低企业库存、加快库存周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及时调整和优化储物于商物资品种,把尚未纳入储物于商范围的物资品种尽量与供应商达成储物于商协议,不断扩大储物于商品种范围。

第三,创新物流配送管理模式,实现及时供应的目标。通过加强信息技术投入的力度来强化储物于商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协同,紧急物资互通有无,将储物于商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通过“互联网+物流”的模式,搭建面向社会的实体物流和物流信息平台,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虽然储物于商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既能够满足安全与及时的供应需求,又能够满足降低存货管理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的需求。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增加了供应商的成本占用负担,势必在物资价格、服务价格等方面有所体现,结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物资仓储部门的成本下来了,生产成本却上去了。此外,针对寄售物资所有权的转移界定、节点控制的延伸、储备信息的共享也需要有明确的界定。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储物于商模式的作用,必须建立以库存质量比率为核心的库存的考核体系,同时注意提高双方的工作积极性和合作稳定性。

第一,提高双方的工作积极性和合作稳定性。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能够使油田企业达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安全、及时、经济供应的目标,所以要求企业具备实施储物于商管理模式的客观条件,即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签署科学规范的合同条款等。其次,要提高双方的责任意识和信用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此外,双方还要在诚信务实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实现“储物于商”模式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第二,建立以库存质量比率为核心的库存考核体系。由于物料转化中时间延迟的存在,必然存在中间状态即闲置状态,库存的本质就是处于闲置状态的物料。库存质量比率是维系正常生产的库存与总库存的比率,能反映库存管理水平。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增加制度规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要细化监督和约束的范??,建立以库存质量比率为核心的库存考核体系,加强监督和约束的力度是强化储物于商管理模式的根本措施。

第三,处理好储物于商与仓储服务的矛盾。企业要理顺储物于商与联合储备的关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及时物流圈建设与智能物流配送的共享经济模式,通过强化计划、仓储、配送等业务环节的职能,实现了流程的顺畅运行,有效增强了每个环节的管控效果,使物资供应更优质、快捷、高效,可在运行中随时纠正偏差。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最终消除偏差,“安全、及时、经济”的物资供应是储备管理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7

一、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成立市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在区政府领导下开展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协调工作。由分管商贸服务业工作的副区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区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区经信(商务)局局长任副召集人,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经信(商务)局、物价局、公安局、财政局、农委、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统计局、监察局及各街道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商务)局,负责日常工作。

(二)区联席会议职责:

1.指挥协调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工作;

2.根据市场形势,判断生活必需品供求状态,提请政府决定实施和终止应急行动;

3.研究、协调应急工作的有关事项和问题;

4.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事态变化情况,由区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

5.组织落实市、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应急协调任务。

(三)部门分工:

区经信(商务)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和应急工作联席会议、市商务局的工作联系、衔接,以及市场供应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部门衔接,负责组织应急供应商品的调剂、销售等工作,完成区人民政府、联席会议和上级商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区物价局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等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区公安分局负责维护生活必需品供应场所的治安秩序,及时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区财政局负责保障市场供应应急事项所需的有关费用;区农委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供应;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区卫生局负责对宾馆、饭店等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处理食品污染及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区工商分局负责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市场监管,查处流通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秩序;质监局负责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流通环节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查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和生产、流通环节的计量违法活动;区统计局负责供应商品的统计工作,及时报告;区监察局负责对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监察;区委宣传部负责按有利于市场稳定的原则组织宣传报道;各街道要维护好辖区内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确保辖区内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市场异常波动

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是指因突发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战争、恐怖袭击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的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禽蛋、水产品、食盐、纯净水、成品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范围内出现市场供应紧缺,导致居民生活必需商品价格一周内上涨30%以上或出现较大面积商品脱销。

三、监测报告和预警

(一)区经信(商务)局负责建立生活必需品监测预警系统,实行信息报送制度。根据区政府和市商务局的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全区监测工作方案,组织监测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禽蛋、纯净水、成品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求情况,建立市场监测网络,管理监测网络的运行。各街道、经管部门负责组织、督导监测样本企业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有关数据信息,并负责组织开展对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测,组建监测网络,深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综合超市和其他商品销售场所,现场观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变化情况。按照有关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早期发现的隐患及可能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

(二)经信(商务)部门实行市场异常波动报告预警制度。大型批发市场、大卖场和商业零售企业如出现抢购,导致居民生活必需商品价格一周内上涨30%以上或出现严重断档脱销现象,应当在1小时内向所属区经信(商务)局报告;区经信(商务)局监测到市场异常波动或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核实,经确证,在1个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商务局报告。并报告区联席会议,并由联席会议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处理

(一)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后,由区经信(商务)局向联席会议提出应急方案,联席会议提请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各有关部门在联席会议领导下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实施应急处理。

(二)区经信(商务)局协调各街道经管(商务)部门加强对市生活必需品市场动态监测,实行日报告制度,同时督促各街道经管(商务)部门加强对市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联席会议和市商务局报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三)区宣传部门及时协调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政府负责人向社会通报市场供求状况,消除消费者心理恐慌,正确引导消费,稳定民心。

(四)区经信(商务)局督促流通企业、供应商积极组织货源,动用商业库存,保障市场供应。

(五)区经信(商务)局负责向市商务局提出、并根据市商务局的统一部署,按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前的合理价格从周边未发生市场异常波动的地区紧急组织调集生活必需品、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

(六)动用市级储备商品投放市场。区经信(商务)局根据实际情况,按程序向市商务局申请动用市级储备向市场投放储备商品。

(七)紧急组织生产能力,在部分地区暂时实行指令性生产。

(七)情况特别严重时,实施政府干预手段,限制商品价格及销量,在重点地区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暂时实行统一发放,分配和定量销售。

五、保障措施

(一)区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事项所需的有关费用从区级财政专项资金中解决。在具体使用时,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区联席会议提出具体意见和使用规模,报区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区财政局审核拨付。

(二)建立城市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和运输网络。区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落实紧急状态下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征购、加工、运输和投放工作。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8

一、VMI产生的背景

长期以来,流通中的库存是各自为政的。流通环节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无法使供应商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于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应运而生,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二、VMI的内涵及其基本思想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更具体地说也就是这样一种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技术。为了快速响应下游企业“降低库存”的要求,上下游企业间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主动提高向下游企业交货的频率,使上游企业从过去单纯执行用户的采购订单变为主动为用户分担补充库存的责任。在加快上游企业响应下游企业需求速度的同时,也使下游企业减少了库存量。

VMI作为一种很好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的运作。它把用户的库存决策权给供应商,由供应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它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三、实施VMI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一)减缓长鞭效应,提高服务水平和库存周转。

长鞭效应是指消费需求波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企业逐级放大的系统特性,供应链末端需求量发生微小的变化,便会引起一系列上游经营者的供给发生剧烈波动。长鞭效应容易导致计划不准确、库存水平过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和决策困难等不良后果,不仅增加供应链的总体成本,影响供应链的整体协同运作,而且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服务水平及效益。

要减缓或消除长鞭效应,最根本是供应链成员间要实现信息共享。VMI使上下游企业的库存管理实现同步化运作,消除原有库存管理的种种弊端,VMI还大大缩短了提前期。VMI利用EDI等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压缩信息传递的时间,而订货提前期可以通过直接转运缩短。此外,供应商直接管理用户库存能够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更好地协调生产和配送,有效地缓解长鞭效应。

(二)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多赢”局面。

VMI本质上是将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问题变为单级库存控制问题,从而获得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效益。建立双方密切合作关系后,对于改善预测、需求计划的相关技术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整条供应链效益上开创“多赢”的局面。

四、VMI的实施

(一)实施VMI的前提条件。

1.供应商要详细掌握用户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消耗信息。

2.建立起通畅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供应链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处理。

3.建立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和互惠互利机制,加强沟通,建立起企业之间的友好协作关系。

(二)VMI的实施步骤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4.组织机构的变革。

(三)VMI的支持技术

供应商管理建议范文9

[关键词]工程建设;物资供应;采购模式;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19-03

物资供应是指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需求,所开展的供应商搜寻、物资计划、采购、储备、配送等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的总称。物资供应与生产、销售构成了生产经营型企业基本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资供应已不再是简单的持币购物,而正在逐步由经济采购向价值采购转变,与供应商的关系由对立竞争买卖关系,逐步向竞争合作关系和合作共赢伙伴关系转变。加强工程建设物资供应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而且可以开发有竞争力的供应商,保证物资采购的安全供应、及时供应和经济供应。

1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与机制

1.1物资供应管理体制

要保证企业工程建设物资供应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就必须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与机制。为此,各级企业应根据总部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企业由一位分管领导、一个物资供应部门负责物资供应专业化管理,由一个部门统一对外实施物资采购,由一个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进行集中储备,由一个部门统一使用采购资金。改变过去企业物资供应多头领导、机构林立、分散采购、层层设库、采购渠道混乱的状况,发挥集团采购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1.2物资供应运行机制

一个好的管理体制,需要有规范有序、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与之相配套,这既是物资采购业务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物资供应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

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操作运行机制:改变传统物资采购“一竿子插到底”的业务操作方式,将采购人员从询比价、招标、谈判、签合同、付款等简单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物资供应需求分析、市场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采购方式选择、过程控制、采购过程协同等专业化管理职能上来。同时,将供应商选择权、价格决定权、资金支付权三项核心权力进行分置,建立物资采购业务流程中环节间分工明确、协调高效、监督制衡和自我纠错的运行机制。

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充分引入竞争,使每一类或每一个主要品种物资保持一定数量的供应商,采用招标、竞价、询比价等竞争性采购方式,把握物资供应的主动权,获取性能价格比最优、质量有保障的物资和供应商的优质服务。

公开机制:是指将采购过程和采购结果,采用适当的方式向特定的群体公开,实现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形成自我约束、规范行为、有效监督的良好氛围。公开采购业务,有利于得到相关部门和使用单位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防止人情采购、指定采购等违规行为,实现阳光采购。

评价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和规定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后评估相结合、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评价与奖惩相结合,对物资供应管理进行专项或综合检查。依据评价的结果,全面推行业绩引导订货机制,在供应商选择、招投标、付款等方面,向业绩优秀的供应商实施订货倾斜,不断培育主力供应商群体。

2选择合适的物资采购业务模式和方式

在确定的采购理念和物资供应管理体制指导下,结合市场环境和需求特点,选择不同的物资采购业务模式和方式,直接影响物资采购的效果和效率。

2.1战略采购

战略采购主要适用于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大宗、通用、重要或市场稀缺的少数物资品种,如工程建设所需的加油机、阀门、无缝钢管等。通过与行业领先或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供需双方互惠共赢。在战略合作协议下,供需双方摆脱传统“一单一询价、一单一谈判、一单一结算”的运作方式,采取“年度协议、季度合同、月度结算”的运作方式,采购和销售过程简捷,运作效率高。

2.2框架协议采购

框架协议采购是指企业集合工程建设物资需求,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确定少数业绩优秀的供应商,与之签订一定时期的一揽子采购协议,并在协议项下执行订单操作的一种采购业务模式。主要适用于技术要求相对统一、采购频次高、能形成一定采购批量、供求市场相对稳定的物资,如建筑结构钢、电缆、防腐保温材料、容器类设备、金属材料等。框架协议采购改变了传统烦琐重复的业务操作方式,增强了企业控制资源能力和议价能力,把采购人员的精力从简单操作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加强市场研究、需求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和过程控制。

2.3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一种采购方式,主要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由于石化企业工程建设所需物资专业技术性强,目前主要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采购前要充分考虑招标采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种物资不能简单、重复招标,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物资不宜采用招标采购。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参与招标,要科学设置标底价,合理测算中标价格的上、下限范围,将不合理投标拒之门外。

在评标办法中合理设置技术标的和商务标的权重,对技术性能要求高的物资,适当提高技术标的权重,综合考虑报价、使用维护成本,避免片面追求低价中标,对业绩好、服务优的供应商适当加分。在实际操作中,可将各类供应商按业绩分为高、中、低三档,在技术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对商务报价进行折算,档次高的供应商折价率高,解决了不同档次供应商在同一平台竞争时低价中标的问题,实现了向优秀供应商订货倾斜。

2.4动态竞价采购

动态竞价采购是指对定型、同质、市场竞争充分的物资品种,采取“反向拍卖”,组织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多轮次报价、竞价,以最低价成交的一种采购方式。通常用于采购标准化程度高、有一定采购批量、市场竞争充分的物资,如各类通用建筑材料、管配件、电缆、通用仪器仪表等,均可在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上动态竞价采购。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设置开盘价,开盘价过高,会导致竞价时间内达不到价格底线,开盘价过低,容易导致低价劣质或无人响应。一般以参与竞价供应商预报价的平均值来确定,预报价与实际价格相差较大时,以历史成交价或市场价格来确定开盘价。参与动态竞价的供应商数量必须三家以上,供应商实力要相当,质量确有保证,否则不具备动态竞价采购的基本条件。

2.5询比价采购

询比价采购是一种操作简便,目前普遍使用的工程建设所需物资采购方式。适用的采购物资品种较广泛,采购量可多可少,采购时间不限定,供应渠道多,市场竞争充分。与招标采购相比,询比价采购参与人员较少,评价方法相对简单,操作容易掌握,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在组织商务谈判时,物资供应部门组织建设、技术、安全、财务、纪检、使用单位共同参与,就价格、质量、交货时间、运输方式、货款支付及控制措施等进行协商,作为签订合同的依据。要选择三家以上供应商参与询比价,比价充分且保证质量,在编制询价书时,应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交货期、报价截止时间等内容。

3加强工程建设物资供应过程控制

物资供应过程控制是对物资计划、供应商选择、采购价格、合同、进度、质量、物流、资金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主动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保证工程建设所需物资安全供应、及时供应、经济供应的活动。

3.1计划控制

计划是物资供应的龙头,及时、准确地制订物资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是实施采购、控制进度和成本的根本保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需求计划控制,确保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设备选型标准化和需求计划提报标准化水平,这样有利于形成采购规模,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要加强采购计划控制,在编制采购策略时,按照性能价格比最优、总成本最低,引入竞争降低价格,随行就市等原则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对工程建设所需重要物资要编制进度网络图,跟踪网络进度节点的实施状况,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制订解决方案,确保采购计划准确、高效实施。

3.2供应商管理控制

供应商管理控制是企业安全供应、及时供应、经济供应的关键环节。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首先要实施供应商资格预审制,对供应商的基本资质、经营状况进行初步审查,对拟选准入供应商的资信、经营、技术装备、质量、供应服务能力情况进行现场审核与评价。要选择供应商的优势产品作为可品,确定许可供应产品目录,杜绝“万能供应商”,要推进扶优汰劣的供应商动态管理,避免供应商终身制。加大对供应商的整体实力、供应份额、合同执行情况、网上报价率等方面的综合量化考核,向业绩优秀的供应商给予订货倾斜,对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方面发生较严重违约,损害中石化利益的不良表现供应商,视情况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暂停交易资格、取消供应商成员资格的处罚。

3.3采购价格控制

采购价格控制是理性确定采购价格、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市场经济环境下,物资的采购价格受限于市场环境、产品差异、买方的采购策略和卖方的销售策略等诸多因素影响。加强采购价格控制,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准确获取市场价格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争取主动、把握时机、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价格比对分析,将供应商报价与市场价、参考价、执行价、企业历史采购价格和当期采购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供应商报价是否合理,通过多家供应商公开、公平竞争,也可有效控制采购价格。

另外,可通过研究产品制造成本、间接成本、合理利润构成的产品价格及其变动规律,掌握产品实际价值,结合市场状况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防止采购价格虚高或超低。

例如,工程建设所需物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编织屏蔽软控制电缆KVVRP-450750V2×1.5”采购成本因素分析:

制造工序:主要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制造完成。

成本因素分解:原材料成本、各种附加费用(间接成本)。

成本分析及归集,如下表所示:

分析提炼经验价格公式:依据上述分析过程,计算在不同铜价时,多种规格电缆价格,归纳出控制电缆的经验价格公式为:

PS=P6×(1+K)INT[(TS-60000)/10000]

式中:PS――控制电缆采购参考价格,元;

P6――铜价为60000元/吨时的控制电缆价格,元;

TS――上海期货交易所前一日铜材收盘价,元/吨;

K――电缆规格系数。

日常采购中,为简化分析过程,常将该公式计算得出的产品价格作为参考依据,以获得比较合理的采购价格。

3.4合同控制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合同文本风险、合同审批与签订风险、合同执行风险三类,强化合同控制能有效控制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选用合同文本时优先选择中石化的合同标准文本,使用非标准文本或对标准文本条款进行实质性修改时,应先征得合同管理部门的认可。在合同文本中,应明确技术和质量要求、履约及结算方式、违约责任、HSE规定等条款。合同签订前,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看其是否为网络成员,是否具有特种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资格,必要时应对其进行现场考察和风险评估。对合同签订主体资格进行审查,供应商的人或代表人必须有企业法人代表出具的授权书,并注明授权事项和时限。内控制度要求规范合同审批流程和权限设置,充分利用公司的业务综合处理系统(SPS)进行网上审批,固化合同管理流程,提高合同审批效率。加强合同专用章的使用管理,加盖合同章时必须审核授权人的签字,不得在空白纸张或填写不规范的合同文本上盖章,合同超过一页的,要加盖骑缝章。

3.5进度控制

物资采购合同执行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及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对供应商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协调和落实,确保合同按期履行。按采购物资的重要性、制造周期及需求时间要求,可将进度控制分成若干等级,并明确相应级别的人员负责催交。催交的方式主要包括函电、现场和会议三种,催交人员发现供应商有可能无法按时交货时,要立即提交报警报告并向负责人汇报,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长周期、关键设备和重要材料要依据合同约定的交付进度和物资特性,编制进度控制图表,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及其控制方式和内容。

3.6质量控制

石油石化企业具有连续、全天候生产的特点,工程建设所需装置设备处于高温、高压、高腐蚀状态,介质易燃、易爆、有毒。采购物资是否达到质量要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本质安全。物资供应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安全供应放在首位,从需求产生到物资采购和使用的全过程,严格把好物资质量关。加强物资采购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物资供应质量管理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为采购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证。加强采购物资入库前检验,不合格物资一律不得入库,不得使用。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质保金留存的比例和留存时间,质保金留存比例一般不低于5%,留存时间最短不低于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