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媒体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1-16 02:02:53

新媒体技术论文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1

(一)要重视新媒体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价值

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观念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设计虽然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设计者更关注这种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设计者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忽略了这种艺术本身应经具有的审美价值。新媒体艺术设计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商业性与功利性,但由于其缺乏对艺术设计本身的艺术思考,没有进行艺术性创新,这种艺术设计带给人们的审美震撼并不强烈,设计者要考虑如何使新媒体艺术设计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不仅要考虑利用新媒体手段,更要重视艺术设计规律的应用,要重视艺术设计的审美功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很多艺术家只认可传统艺术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他们很排斥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认为这种艺术设计不符合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是不合格的艺术设计作品。他们认为这种高新技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态度就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其实,任何形式的艺术设计只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符合时展的需要,能够带给人们身体体验和审美感悟,能够获得大众喜爱都应该是审美艺术产品,都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重视,况且,新媒体艺术一经产生就得到广泛的流传,是一种很时尚的艺术产品,艺术设计与高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设计的新思路,能够不断拓宽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更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认可。作为艺术设计者,要重视这种艺术设计形式,能够积极面对这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问题,站在艺术的高度不断完善新媒体艺术,这样,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型的时尚的艺术设计形式,这种艺术设计形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解决。而现在,我国很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很多艺术家缺乏对新媒体艺术的全面了解,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只是对新媒体艺术有个笼统的了解,就一味地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设计,这种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不高,缺乏深厚的思想内涵,导致新媒体艺术设计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播。当今,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通过引导设计者进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内容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在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软件,同时,也需要对设计人员进行艺术设计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规律和技巧,能够提高新媒体艺术设计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使新媒体艺术设计者能够按照艺术规律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新,不断提高新媒体艺术设计品的品味。这样,通过有效培养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

二、结语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补偿性媒介理论;交互艺术;情感化

1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交互性分析

1.1 “补偿性媒介”对“初媒介”的补偿互

初媒介的刺激,新媒介的反应:根据保罗・莱文森的观点,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但是新的媒介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发明无线电通讯设备,这种媒介对于口说耳闻的人体功能而言,是一种“补偿”,当其对“初媒介”进行补偿性改良的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口说耳听的需求放大,先前的“补偿性媒介”在需求的驱动和新技术演进的外部条件下,会刺激产生对其功能优化的“新补偿性媒介”,先前媒介被后进媒介“补偿”,成为后进媒介的“初媒介”,而后进者成为其“补偿性媒介”。“补偿”的过程是一种运动的交互过程。

1.2 “补偿性媒介”对人情感的需求的互动满足

莱文森认为,人是媒介的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用于比喻媒介与人的关系就是:媒介竞人择,适应人类需要者生存。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莱文森指出,“我们就是媒介种类的环境,媒介的进化不是自然选择,而是我们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媒介。”

当激浪艺术,达达主义思潮涌动,计算机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赛博空间与日膨胀之时,艺术的交互特性逐渐被识别、认可,形成系统的交互艺术的理论体系。无疑,艺术的交互特性是对技术交互特性,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交互特性的一次“补偿”,而在完成“人体功能延伸”之后,新需求立即被建立。

1.3 新媒介技术对交互艺术的情感化补偿

根据莱文森“技术发展三段论”理论的阐述,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玩具―工具―艺术”的三段式发展过程。新技术的产生,意味着它必将被新新技术取代,而基于新技术(新媒介)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态,是对其发展缺陷的(“噪声”)的合理化“补偿”,正如计算机互联网补偿了电视媒体接触终端的局限性、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时间空间的限制性、受众互动的浅显性以及网站运营的匮乏性,成为电视媒体的补偿性媒介。而计算机互联网的各种软件是对其“互联功能”不足的补偿,而界面交互艺术是对软件可视化形态的美观化、人性化的“补偿”。因此,补偿性媒介对交互艺术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关系,同时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从可视化、可触化走向可情感化、可现实化。

2 “媒介情感功能的补偿”假说提出

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厘清交互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在新媒介基础上的交互艺术是对新媒介交互技术性的补偿;情感化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对一般交互性艺术的需求性补偿,同时也是对人情感功能的继续延伸。所以我认为,交互艺术性是对媒介情感的功能的补偿,而情感化的设计是其本身的自我补偿和修复,为人身体的功能服务。

3 交互艺术的情感化表达

3.1 交互对艺术审美空间观的重构

新“媒材”的产生和使用,特别是基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让人们长久以来保持在现实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转移到了虚拟的多维空间中,媒介的补偿性发展对艺术形态的载体和艺术审美方式的具有极强的干预作用。

补偿性媒介对艺术审美体验的干预首先表现为,交互对艺术审美空间感的干预,艺术审美体验从事件延展到情景空间中,引起体验空间感的变化;而电子媒介(新新媒介)影响下的虚拟场景的介入与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原有需要遵守的情景规则被颠覆,传统的地域边界被电子媒介无情的打破,审美体验的空间呈现虚拟和现实的高度结合的趋向。

3.2 “沉浸式”互动的情感化营造

(1)沉浸式体验与交互情感化的内在逻辑。情感交互成为高级信息时代人机交互的主要发展趋势。根据保罗・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理论”,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人,即“人性化趋势论”。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相当于人类两大需要,即饥和爱。而今,“人-机互动”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有赖于互联网机体,人们对人机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情感需求,而在交互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情感化设计,可以使“人”“机”交流中达成情感交流效果。就目前的交互艺术发展状况来看,交互艺术有赖于新媒介形态,这种与新媒介的“联姻”,使得沉浸式体验效果得到最大化。

(2)“沉浸式”体验中的情感传递。数字交互艺术与沉浸式体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交互艺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等制造用户体验的沉浸环境。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让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去执行其预期的行为,同时达到情景内容的情感传递的审美体验。“沉浸”的情景中,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更容易对情感体验进行捕捉和感受。所以,加入情感化、人性化设计效果沉浸式体验艺术品类,能让受众在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成为艺术品的“软利器”。

4 结语

交互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具有很多新内容,有诸多传统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厘清交互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在新媒介基础上的交互艺术是对新媒介交互技术性的补偿;情感化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对一般交互性艺术的需求性补偿,同时也是对人情感功能的继续延伸。所以我认为,交互艺术是对媒介情感的功能的补偿。

参考文献: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资队伍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41-02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就形式而言,新媒体包括手机媒体、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等。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获取和了解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传播的方法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进行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重视的重要方面。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

(一)理论认识不足,缺乏长效培养机制。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新媒体存在理论认识不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媒体的载体形式人们都还没有了解和认识,新媒体对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影响就已经显现出来。但是,目前高校领导和教师对新媒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能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很多人以为只要购买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就可以了,对配套的师资建设认识不足。这导致许多高校不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缺乏长效培养机制,从而影响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些高校教师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较为保守,依然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拓展思维,挣脱传统理念的束缚,认为新媒体技术过于复杂烦琐,抗拒接受新媒体、学习新技术,没有将新媒体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二)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激励机制。高校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也缺乏激励机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中使用的软硬件,也需要加大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然而,许多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中用到的硬件设施,却因为教师无法很好使用而成为摆设。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普遍比^紧张,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对新媒体环境下师资建设的总体投入就不足。而有限的经费投入又会容易偏向专业建设,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师资建设。

高校对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也不完善,无法有效发挥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潜力,也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缺乏复合型人才,缺乏领军人物。新媒体环境下,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领军人物。教育信息化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也需要懂教育的人才。同样,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不仅需要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人才,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人才。因此,新媒体环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方面,不管是引进人才还是培训在职专任教师,或是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更新等,都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但不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无法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经过简单的计算机培训可以出电子文档试卷、制作教学课件等这样简单的操作。而计算机方面的具备较高新媒体素养的教师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在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等方面无法很好胜任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其新媒体素质,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人物。

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说明国家非常注重教育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当然也包括高校信息化建设。而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培养高校教师的新媒体技术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高等教育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使用新媒体技术教书育人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并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新媒体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落在教师身上,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术权威形成冲击。新媒体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科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去优化教学体系,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激活教材体系,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现实实践。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出生在新媒体时代,从小就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产品等为伴,对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笔者通过组织的手机依赖性调查发现,新媒体是“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友的重要工具,他们喜欢发QQ、发邮件、发微信、传照片、看视频、玩游戏、网上购物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法开展教学,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教师需要学会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善于使用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冲击很大,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观念,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增强对新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教学方式,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地,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辨别和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促进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新媒体技术和教育的结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超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助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但是,单纯引进新媒体技术是无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媒体技术不能仅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助方法和手段,而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这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这种结合应该是顺势而为、合二为一的,并且应该在结合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而这种结合不是光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教师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具备较高新媒体素养的计算机方面的教师能完成的。只有具备新媒体技术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寻找出最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领军人物培养机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化教学领军人物是高水平、复合型的专门人才,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人物。高校可以通过各个级别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赛事、高层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评比等多种途径培养产生1名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规划、管理和执行能力,发挥其示范作用,辐射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

(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团队培养机制。一是通过邀请信息化教学名师、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外派学习培训和集体备课等方式,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程整合、教育技术、信息化素养等专题培训,完成每年不低于一定学时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全员培训任务。二是加强学习交流。主动到先进省市的高校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一机制可以使教师适应新媒体教学环境、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信息化素养,有效驾驭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出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

(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专门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制度,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开展与新媒体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践和课程建设。每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育教学比赛,要求所有专职教师参加,为专兼职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优等,表彰在信息化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使信息化教学激励常态化、制度化,培养出一批能有效融合新媒体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能手。

【参考文献】

[1]江婕,卢晓勇.高等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4(7)

[2]郭赓.高校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5)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移动学习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开发及应用研究”(15JDSZK037)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4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麦克卢汉对“媒介即讯息”这样解释:“每一种媒介都创造一种自然。媒介是一种‘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对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补充,认为“用这个视角回顾传播史,每一种新媒介都把一种旧媒介作为自己的内容,在网络时代,网络则把以往一切媒介作为自己的内容”。

“媒介即讯息”这一论断至少包含四层含义:

第一,传播学研究长期以来关注媒介内容而忽略媒介形式,意味着媒介形式具有隐匿性。事实上,人们对一种媒介的关注往往经历“形式一内容一形式”的过程,即从关注媒介的功能、作用,进而关注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最后当新媒介出现时,再重新关注旧媒介的性质和形式。麦克卢汉所说媒介环境的隐匿性实际上是技术隐匿性的延伸,是对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技术环境思想的发展。麦克卢汉经典的例子是电灯泡,用以说明他对媒介本身的关注。他分析,电灯泡本身没有内容可言,只是发光的载体,但是由电灯泡所发出的光使人们在天黑后得以延长工作时间,生活的范围和时间都有所扩展。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本身形式的关注使他备受争议,比如他认为电视上的暴力节目和娱乐节目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一样的,电视本身才具有影响力,信息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媒介。也正是因为这一观点,他饱受诟病,被认为是技术决定论者。实际上,麦克卢汉并非不关注内容,而是开阔了传播学研究的视野,虽然过于推崇媒介本身使他带有了理想化和绝对化的色彩。

第二,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麦克卢汉指出,电视的内容是小说,报纸的内容是印刷文字,广播的内容是口语词。旧媒介成为创造新媒介的认知框架,旧媒介以新的方式被新媒介重新启用。可见,旧媒介仍然是新媒介的内容提供者,新媒介的内容是一种或多种旧媒介,新环境重新加工旧环境。他指出媒介技术对内容的规定性,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是他并未对媒介技术如何对内容生产和传播产生影响作出说明,而事实,卜媒介内容往往也带有技术本身的烙印。

第三,媒介形式本身包含着讯息。媒介形式的变化会改变人类感官在感知世界时的比例关系,即我们通过感知到的信息来建构外部世界,而媒介则规定了这些感知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不再是沟通传播者和受众的桥梁,媒介本身就是世界,世界存在丁媒介之中,我们认识世界并非通过媒介,而是我们就生存在媒介环境中,即“世界一旦被任何一种媒介所表达,它即成为被这种媒介所表达的那个世界”。

第四,媒介产生变化会带来新的衡量尺度。在《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将媒介视为“活生生的力的漩涡”,媒介的新形式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的时间、空间观念,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文化结构的组成,媒介所造就的环境可能会对旧的文化形式产生腐蚀和破坏作用,这种影响或冲击本身就胜过其承载的内容。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人和社会的任伺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一种媒介对我们的感知产生的影响,不依赖其内容或讯息,因为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其间的环境,而形塑和控制人类组织和行为形式的正是媒介。

可以说,麦克卢汉是将媒介技术置于独特的视角进行考察,他在行文中声明技术虽是影响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但还存在着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可见麦克卢汉的理论可以被视为技术影响论,而非简单的技术决定论。

技术是人的思想的体现:莱文森的技术哲学观点

在莱文森看来,技术不仅是人类机体的延伸,而且是人的思想的延伸, 一切技术都是人的理念的外化。“通过技术,我们体现和延伸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客观世界,把我们的理论扩散到宇宙遥远的角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塑造世界。”莱文森运用“二元论”来研究技术的本质,并认为这种“二元论”是互动、开放和辩证的,提出一切技术都是思想的外化和物化。

莱文森剖析了康德哲学中的心智互动论和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物质决定论,从技术角度批驳了简单唯心主义和简单唯物主义,认为技术融台了物质和精神,使两者得以互动平衡,宣称“精神和物质的冲突在技术中已然解决”。莱文森认为康德的心智互动论是一种纯粹的、封闭自足的系统,缺乏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而马克思的劳动消费互动论,只停留在满足肠胃的第一阶段需求中,不能体现个人的主动创造力和巨大价值。

在分析康德的心智互动论时,他指出其理论贡献在于认识到人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一定会把自己的特征强加于被理解的事物上,人的理解力一定比消极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得多。其理论中缺失的一环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如何给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打上烙印”,即未能指明他所宣称的精神――物质一体的、可以感知到的东西的具体表现。莱文森认为行动开始于心智,结束于物质领域,技术即使不用于现实世界,也同样改变外部世界的性质,同样作为桥梁互动地联系两者,而康德无技术成分的图示是非互动的。康德明确区分了“先天”和“先验”的概念,认为一切先验的东西都是先天的,即“都具有普遍必然性,但反之则不然,因为有些先天命题并不是对‘何以可能’问题的回答”。先验的意义在于可能性的条件。莱文森认为,“自然选择需要有预先存在的物种特征,环境只能在这些物种特征之上进行选择,一方面,这些物种特征是先前物种环境经验的产物;另一方面,把最初的生殖功能赋予有机体的,是自然选择的模式,而不是环境”。

至于马克思,莱文森称其将劳动视为联系人或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触点,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技术中的理念成分降到最低限度,未能说明作为心无互动的技术的深刻内涵。对于技术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人手去定义技术,认为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它作为一种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实体性的技术形式。莱文森将技术视为人的计划在三种未经计划安排的物质存在形式里的应用,这三种未经计划安排的物质存在形式为非物质生命、物质生命以及思维物质,技术构成了区别于这三种物质形式的第四种物质。莱文森将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本体来对待,他认为技术对思想也至关重要,没有技术作伴的思想“没有多大出息”,同样,没有思想支撑的技术也“无法展翅高飞”。因此,技术革命也是精神革命。

可见,莱文森对技术本质的认识是除了作为心智与物质互动的产物,技术根本没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凭借技术我们赋予思想以物质表现形式,体现和延伸自己的思想,将思想注入客观物质和客观世界。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物质首先产生心智,同时心智又通过技术再创造物质,共同构成这种互动开放的二元理论。

麦克卢汉与莱文森技术论的异同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5

《新新媒介》作者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社会批评家和音乐人,他在媒介理论方面独树一帜,理论观点新颖独特,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建树,可以说是个全才。在媒介理论方面,他有《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等著作,为媒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他也是媒介环境学派的新锐人物,被称为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这一点在《新新媒介》这本书中有所体现,书中作者试图运用麦克卢汉的研究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媒介环境,使麦克卢汉的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得到发展。

何谓“新新媒介”?这是本书所提出的新概念,新新媒介不同于新媒介的特征是:新媒介用户不得不等待别人生产的内容,而新新媒介用户拥有选择生产和消费只为他们提供的新新媒介内容的权利,他们是消费者/生产者的共同体。《新新媒介》是一本理论性不强但实用性很强的书籍,其以美国当前活跃着的新新媒介――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为切入点,对新新媒介的基本属性进行了阐述,对如何操作这些新新媒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本书也试图探寻新新媒介与新媒介、旧媒介、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本书在理论方面有所创新,尤其是对于当今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媒介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媒介环境。因此,当前的媒介环境尤其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媒介理论。在这方面,《新新媒介》本身就是产生于当前媒介环境,其理论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填充了当前媒介理论的空白,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本书在媒介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本书最大的理论创新点就是提出了“新新媒介”这个概念。互联网成熟以后,有人把新一代媒介称为社交媒介、银屏艺术或Web2.0,莱文森对这些概念都一一否定。因为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所有媒介都具有社会性,所以社交媒介并不妥当;银屏又不能充分涵盖新新媒介的传播渠道,例如类似于播客和纯音频的新新媒介,其并没有通过屏幕来进行传播,所以称为银屏艺术也不准确;而数字不能表达具体内容,难以做到严谨而准确。因此,作者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新媒介”这一概念,这个概念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表达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也满足了当前的学术需求,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其次,本书还预测性地提出了新新媒介的发展未来。目前新新媒介的软件和硬件都在飞速发展,新新媒介的未来离不开硬件技术的进步,现在硬件技术发展迅猛,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接受任何信息。而关于新新媒介未来的发展方向,莱文森在本书中提出,未来的媒介不是“后”新新媒介,也不是“新”新新媒介,而是新新媒介的“超级版”,即“仿生版”。但是关于“超级版”的新新媒介是什么形式的媒介,书中莱文森没有具体展开来阐述,但不管莱文森笔下的新新媒介的“超级版”或“仿生版”到底是什么样的媒介,这种思想起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和思维方式。

再次,作者在书中也对新新媒介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加以论证。互联网产生以来,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以来,美国的大选和一些政治事件都离不开新新媒介的身影。书中作者从维护《第一修正案》、“占领华尔街”运动和阿拉伯之春等一些列政治事件入手,分析了新新媒介在政治事件中的推动作用。政治上,新新媒介在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方面的特质使得政治由原来的精英政治向公民政治转变,虽然这个转变现在说来还为时过早,但是很明显,现如今新新媒介使得政治精英制定政治决策时开始考虑每个公民的政治权益。换句话说便是,新新媒介使民主政治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我们应该深知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的社会,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与新新媒介关系密切。这一点不可否认,也是我们新媒体理论研究关注的领域和研究方向。

最后,《新新媒介》重视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书中处处都体现出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可见作者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影响之深。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新颖独特,独树一帜,被当时的传播学者所不齿,并说其是“奇谈怪论”。但是现在看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确实正被逐渐印证,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理论至今仍发挥着其独特的光芒。如今新媒体时代,技术对媒介发展的重要性也与麦克卢汉对媒介技术的重视不谋而合。而在本书中,作者莱文森也着重从技术方面对新新媒介进行阐述,认为硬件和软件技术是新新媒介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莱文森同时指出,技术不是万能的,关键看发明这些新技术的人如何控制和掌握。另外在媒介发展问题上,作者认为,每一种媒介技术的产生都是对已有旧媒介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它们相辅相成,在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媒介环境中共存。我对这个观点一直以来都深信不疑。

虽然《新新媒介》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为我们的媒介理论研究带来很多启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本书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上存在重复,逻辑性不强。作者是按每种具体的新新媒介来安排章节的,比如,Facebook为一章,Twitter为一章,这种纵向的章节安排导致内容上缺乏联系,逻辑性不强,甚至出现重复。每一种新新媒介都有其特性,但也有着共性,每一章在阐述个性时不会重复,但在阐述共性问题时,每个章节之间难免不会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

第二,论证不透彻,结论不清晰。有些方面,作者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书中提到类似于Myspace等一些新新媒介的衰落,但并没有明确分析其衰亡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书中关于新媒介和新新媒介的分野问题的阐释也是模棱两可。比如,书中把Wikipedia和Blogging列入新新媒介行列。我国学者通常认为新媒体脱胎于被莱文森否定了的“Web2.0”时代,其互动性强,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被打破,变得模糊,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都能随时随地“发声”。而博客、百科是互联网发展前期Web1.0时代的产物,其互动性、灵活性并不强,这与书中所谓的新新媒介特征并不太相称,但是《新新媒介》这本书却仍旧把博客、百科纳入新新媒介行列。由此看来,新新媒介比我们平时所说的新媒体还要“旧”。其实在书中,作者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界定标准,他对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的界定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我们不能说这种重新定义是好还是坏,只能说这是一个新的的界定媒介发展阶段的方法。

第四,本书只关注PC端的新新媒介现象和问题,缺少对手机移动端的探讨。手机移动互联网是当前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新媒体研究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莱文森在《新新媒介》这本书中倾向于对电脑端新新媒介的探讨,缺少对移动新媒体问题的探讨。所以,这一点是滞后于当前媒介技术发展步伐的。

第五,翻译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致内容稍显冗杂,长篇累牍。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6

摘要: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随着数字媒体业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风暴的时代,媒体与艺术的高结合性与诉求性使人们不得不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本文从两种科学理论出发,阐述媒体与艺术的科学特性,同时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媒体与艺术的研究当中,提出传播扩展粒度的新观念,有助于判定数字媒介扩展空间量的大小。

关键词:量子力学;相对论;媒体;传播扩展粒度;艺术;科学

随着媒体业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风暴的时代,媒体与艺术的高结合性与诉求性使人们不得不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清华大学是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核心研究机构。在清华大学设有“艺术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视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由此可见,对媒体、艺术与科学三者的融合研究具在时代价值。

目前研究者们依托于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在数字媒体方向不断创新,采用新的艺术技法和表达媒介,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1] 在探求媒体、艺术、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时,很多专家学者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进行推测与分析。本文另辟蹊径,从物理学两大基本理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出发,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大媒体”、“大艺术”的研究当中,提出传播扩展粒度的新观念。

1 科学与媒体的分类与特性

(1)两大科学基本支柱。1)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物质的一种物理学理论。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设。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相符。量子力学测量时假设的显态与实际微观体系中的隐态,造就了量子力学的前提。2)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将空间与时间联系起来。认为物理的现实世界由时空坐标t和空间坐标x、y、z组成的,构成了四维的明可夫基里平直时空。在相对论中,用四维方式考察现实世界,能量与动量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间可能存在深刻的联系。

(2)媒体的分类与特性。1)媒体分类。从技术角度分类,可以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呈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按照感觉器官来分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媒体按照使用媒介的不同可以分为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2]2)媒体特性。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共有的特性均具有传播性。数字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又具有交互性,例如游戏及动态网站与受众间的交互性信息传递。同时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打造了1+1≠1的效果。相对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不但具有共同的社会属性,更具有个性。例如一些网上的个以及可以按照个性定制的交互式服务。另外数字媒体相对比较环保绿色,同一时间段内覆盖面积更大、受众更多、相对成本更低廉、单位性价比更高、更容易共享和传播、艺术形态更多样。数字媒体带给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的思维和生活的方式。

2 媒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1)媒体、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的。媒体是艺术与科学的承载。而数字媒体平台与网络又是建立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当利用技术手段搭建的平台在运营的过程中,根据受众的需求又有艺术的诉求。艺术离不开科学,没有媒体与科学对艺术的诠释,艺术只是一句空谈。例如音乐的展现需要有播放的平台、相关设备及环境、录音技术手段的支持;优美的图画需要纸张等媒介以及绘画技法来表现;震撼清晰的画面需要高质量的播放平台与优良的制作技术。

(2)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感官的享受。科学来源于自然,是人类探求真理的结晶,电影、电视、游戏等均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

(3)借助媒体,艺术与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在精神世界的诉求急于寻求实现的平台与途径。社会观念的变革、人类思想的解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促进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变革反作用于艺术理念的提升,使人们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审视艺术。十报告中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充分体现了三者间的关系。[3] 媒体、艺术与科学在当今“信息风暴”的时代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

3 媒体、艺术的科学性论述

量子理论与相对理论较好的诠释了媒体、艺术的科学性。

3.1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在艺术创造中的体现

(1)蒙太奇方法的时空转换。蒙太奇方法是常用的视频信息流的组建方法。但因为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针对同样的素材,利用蒙太奇方法产生的效应也不同。针对大多数人的认知习惯,蒙太奇方法是有共同点的,所产生的主观认知理解也是一样的。而对于某种特定人群可能并没有意义或者对其释义根本是相对的。相对于主观来讲,找到最美的表现瞬间是重要的。例如,在《猜火车》电影中“厕所捡物品”的镜头,主人公将头伸入肮脏的厕所中,而画面中出现的却是主人公在臆想中的漂亮“海洋”里遨游。这是时空的转换,是视觉环境的强烈对比,同时也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是相对论的体现。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方式;呈现形式;多元变革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9102

0引言

数字媒体是以数字方式存在和以数字方式传播的媒体。数字媒体当前的表现形式包括:数字报刊、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运用数字技术,以屏幕为表现载体的媒体。较之传统的大众媒体,数字媒体传播具有数字化和双向传播的特征。数字媒体不仅成为当下媒体的主流模式,而且为艺术的现代性做出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多种图式混杂的艺术存在态势\[1\]。

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不断突破产生的引领和支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基于数字媒体而产生的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

1数字时代教育媒体的数字化发展

(1)常规教育媒体的数字化发展。随着数字技术推进与发展,电视、报纸、图书、期刊等运用在教学中的传统媒体也在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电子书、数字期刊的运用普及打破了传统教学环境中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资源的形式产生了多样的变化,学习者可以在任何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获得相关的电子资源,资源获取方便快捷、费用便宜、携带方便。

(2)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媒体数字化发展。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教育媒体主要是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万维网浏览、网络论坛、博客、播客、Wiki等社会性软件。这类媒体结合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特性,形成了网络媒体在传播的信息内容及表现形式上的数字化、全球性、数字媒体信息的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可存储、易复制、易检索的特征;传播方式上的迅捷性、多媒体化、交互性特征;传授关系上的多元性、自由性、个性化特征\[2\]为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变革:①改变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提高了自由度,有助于学习者自主能力的提高;②学习资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是文字、图形、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的结合体,使动静结合,听觉与视觉结合,更加具有真实感,易于理解与掌握;③学习交流不再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而是多对多的交流方式,使学习者在交流中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还可汲取他人的精华,获得不同层面的知识。

(3)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要在竞争激烈的数字化时代继续生存,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做出变革,接受、融合新型的数字化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正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成果。新媒体自出现起对其概念就众说纷纭,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它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石磊教授在《新媒体概论》一书中分别从相对论、凡数字论、互联论、媒体定义回归论、规模论、多维论与一言难尽论6个方面对新媒体做出了解释,指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3\]。

2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呈现形式

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是一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是应用在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新型教学场所中,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呈现形式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情景再现、资源整合、用户交互、虚拟演示,影视纪实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4\]

(1)动漫游戏。动漫作品与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教学游戏,针对教学目标专门设计的学科教育游戏,它强调教学性,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含有经过仔细考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将静止的场景、画面转变成动态的艺术作品,形象生动地传授知识,使教学更加充满艺术味道。与教学相关的动漫游戏设计可以作为情境导入、情景再现等方式应用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影音视频。将与教学相关的音、视频文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影像和音乐高效率的渲染能力、流畅表达模式与网络无缝连接高校整合各种资源,用视觉上的色彩和听觉上的动感使得学习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趣味性,同时可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

(3)虚拟仿真。虚拟仿真是用一个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再现,人们可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特别是对一些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及无法短时观察到的实验反应,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虚拟实验过程,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们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置入”其中,操作、控制环境,成为环境的主宰,实现自主学习。

(4)交互交流。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各种新型教学环境中对用户交互做了更加详细的设计,更加重视留言板及谈论区的设计,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流合作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数字媒体艺术引发教学方式的多元变革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的艺术,它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技术基础,综合了绘画、影视、音乐、动画等诸多艺术门类,借鉴了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应用到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共同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艺术大家族。人类社会正处于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类大发展。

(1)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生动的情境导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口头的描述或简单的图画来设置情境导入,引入课题的学习。而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中,可以应用技术性与艺术性设计创造与知识相关的音视频相结合的动画、小游戏等情境导入方式,利用视觉、听觉结合感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用数字媒体艺术丰富了教育资源的形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展示只限于课本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口头讲解、黑板的利用,然而在信息化社会中,这些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方式,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听觉、感觉相融合的一种教育资源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传统教育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运用在教学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形势,教育资源不再是一种信息符号,而是由多种信息符号融合,使教学更趋向于信息化。在教育资源中各种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信息符号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知识的重难点更加突出,资源的利用更加形象生动化。

(3)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曾一直是我们教学中遵循的规范,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应用打破了这一规则。随着各种媒体和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环境,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黑板教学。在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新型教学场所中,师生角色发生了改变,“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式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主流。学生不再盲目地跟随教师接受知识,而是发挥自己的主导性,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不再是整个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辅导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4)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师生提供了多样化交流方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积极发言,而由于时间与课堂规则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交流发言。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数字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场所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发言加强与教师的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设置了多种多样的讨论区和交流区,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学生都可以随时登入到相关的区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或在讨论区中对相关知识进行交流讨论。

(5)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为教学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文字形式的作业方式一直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形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种单一的形式已经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字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单一的文字形式,为我们提供更加开放化、形象化的作业形式。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 艺术与数字技术 新媒体 方法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各项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同样,在艺术设计领域,作为艺术与数字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探讨了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科技的紧密结合已经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亦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新媒体这一全新概念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新形态,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网络技术、通信媒介、云计算等。同时,新媒体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上亦与传统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如手机系统终端、数字代码语言、多媒体光碟、虚拟云等新媒介。当然也有一些是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们更多地是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后所形成的媒体方式,如电子杂志、数字电视、电子报、数字广播等。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泛

新媒体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传统媒体之间的交流障碍,帮助媒体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通讯终端等无线技术,借助高新手段在传播速度和范围发挥拥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传统媒体如需一条新闻消息,往往要通过记者采集、综合、信息转发等多项环节。而新媒体在传播程序上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下载、上传,就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共享,传播形式除文字外,还有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样化优势明显。

(二)传播费用较低

传统媒体在制作、传播等环节往往花费较高,人们获取信息也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而新媒体则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以上环节的费用,一般都是免费传递信息给人们。

(三)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在信息交流时,受限于时间或空间的阻碍,互动性较弱。而新媒体则在互动交流与双向沟通上拥有较大的优势,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选择的主动性需求,并依靠新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多项交流。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全面的认识

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包含艺术设计学、现代媒体学、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多方面内容,故对其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而现阶段国内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上缺乏深刻的思考与吸纳,传统艺术设计理念犹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上的认识程度不够,未能与时俱进追随新媒体的发展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

(二)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

众所周知,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人才是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基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自身属性,要求艺术从业者既要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美术设计等美学理论,也需对媒体领域的影视创作、视频设计、音频剪接等流程理解清晰。而当前教育架构下的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较为狭窄,仅仅熟悉设计理论或设计流程,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缺乏总体的认识,这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

(一)提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

为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与重视力度。需要全面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新兴学科,其在内涵理念、艺术特点、艺术形式、设计要点等方面的新特征、新变化,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挖掘符合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模式。此外,还应积极走出去,与艺术设计理念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大胆引进吸收最新理念和创新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并积极创新。努力塑造出完美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产品,满足艺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

(二)培养专业化艺术设计人才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艺术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和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拥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能熟知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方法,如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后期的专项培训和辅导下,必然能够成为称职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为我们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此外,艺术领域诸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书籍编排、装饰设计、摄影摄像等专业学科并不是互为独立的,各学科之间处于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因此艺术高校可根据学科研究与现实状况,努力建立自身健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为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搭建艺术教学新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功底与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结语

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现代数字科技发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更加全面和深入,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完善专业体系架构,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打造成熟市场,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媒体产业与艺术产业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

[2]曹光辉.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剑南文学,2011(7).

[3]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2).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艺术;科学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89-0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气韵流动的中国画卷徐徐拉开,伴随着舞蹈家轻盈优美的舞姿,一幅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写意山水画展现在世人面前,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惊艳,完全陶醉于高科技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之中。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与诠释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正以其巨大的渗透力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正在兴起和壮大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媒介,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表现出了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那么,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有哪些特征?在明显带有高科技特征的新媒体艺术中,艺术与科技是怎样的关系?

一、关于新媒体艺术

(一)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艺术本身的发展不可分割。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其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等。同时,20世纪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了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上述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新媒体艺术的一些特征,如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的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成了许多艺术家的兴趣所在,新媒体艺术也由此产生。

要了解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就必须先对新媒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媒体的范畴是很难确定的,新与旧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有新就有旧,更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先前所谓的新媒体就会退化成旧媒体。油画相对于西方古代的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是新媒体,印刷术的产生使版画成为新媒体,随之而来的摄影、录像技术又一次刷新了新媒体的概念,而现代的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产生,再次给艺术家的创造和表达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不能用新媒体来涵盖任何一种或具体的艺术形式。新媒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延伸的概念,是对艺术边界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拓展的媒介。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目前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创办人马克•崔波,在1996年将新媒体界定为光盘、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网络广播等艺术作品的统称。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提出,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

清华大学鲁晓波教授是这样定义新媒体艺术的: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一种艺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调观念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探索。

新媒体艺术包含的类型有摄影与数码摄像(含图片装置)、录像艺术、录像装置、声音、声音装置、实验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互动等。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划分也和它的概念一样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新科技的采用会不断地更新新媒体的内涵与类型。

(二)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观众通过和作品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作品的形式、结果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如触摸、移动、发声等。用户的参与,即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特点,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观众的反馈也被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因此,观众必须参与其中才能完成作品。

二、艺术与科技的联姻

艺术和科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并促进了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并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做过这样的比喻:“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一)科技发展对艺术进步的推动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艺术的进程,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早在1392年,意大利建筑大师让•维诺特就曾提出:“放弃科学等于失去真正的艺术。”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色彩关系;摄影术的发明对架上绘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更加强烈,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新媒体艺术也由此产生并迅猛发展。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思维,而且还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表达形式,创造了前代艺术所不具有的新的物质条件。

(二) 艺术对科技的反作用

人类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往往是科学创造的前奏。欧洲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它以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家为领军人物,随之而来的才是科学的空前繁荣。艺术能够激发科学探索的激情和动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可以为科学的思维提供创造灵感。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

(三)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

科学技术为艺术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建筑物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必须含有审美因素,艺术的进步能够赋予科技以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艺术,科学会变得毫无生趣;没有科学,艺术将变得无所依托。因此,艺术与科学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全新的艺术手法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其创作不仅涉及到复杂的科技手段,而且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艺术家、计算机专家、科学家等紧密合作,跨越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通过对全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令人震撼的视觉影像和交互装置。

福楼拜曾经说过,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事实上,无论是“艺术科学化”还是“科学艺术化”,所体现的都是当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深度契合。如果说前者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技术的作用得到了更加突出的表现,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无法穿越的现实存在;那么,后者则是在当代艺术活动中,技术已经不是在替人言说什么,它已经走到了前台,直接向观者诉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技术本身已经具备了艺术的基本特征: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不听命于任何实用目的,表达是它此刻的惟一使命。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必将是新时代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艺术本身的内在要求。

如上所述,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那么,究竟是技术还是观念更为有效地确定和影响了新媒体艺术的创作?

英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新媒体部主任本杰明认为,艺术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艺术家的观念,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方法,将其完成。艺术作品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这恰好阐明了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关系问题。

新媒体艺术要依托于媒体技术,当然也会受到媒体技术发展的制约,但既然被称为艺术,就应该能够对人们的心灵起到一种审美的提升的作用。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艺术的目的,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艺术家的观念或艺术构思。

当然,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论是古今中外,都要先过技术这一关,否则再完美的思想也表达不出来。艺术家不光要深刻地把握艺术观念,同时也要研究媒体技术本身。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艺术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新技术,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

概而言之,在新媒体艺术中,技术固然可贵,但是艺术观念更加重要。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丰富的审美体验,改写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文明步入了一个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13).

[2]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

[3]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潘倩,刘子建.浅谈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观念和技术性观念的问题[J].艺术与设计,2009,(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