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药化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7 11:07:05

中药化学论文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1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出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作用和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的综合效果[6]。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实践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选取选亳州售中药饮片,经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配对见表1饮片经常温干燥,分级粉碎2遍,过80目筛,防潮保存。

1。2 样品制备称取单味中药生药粉10。0 g,”对药“中每种成分各取10。0 g,用纱布包扎,分别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馏水,放在电热套中加热,沸腾后调节温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热,将溶液过滤后分别得中药单煎液及药对组合的水煎液 表1 对药组合与对照组合的药物组成”对药“组合[7,8]对照组合苍术、白术 苍术、钩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黄芪、甘草黄芪、苦楝皮天门冬、麦冬天门冬、钩藤羌活、独活 羌活、蒲黄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黄。

1。3 测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药水煎液于50 ml烧杯中,室温下测其pH,然后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碱测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碱。计算加入一定碱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计算溶液缓冲容量β(mol·L—1·pH—1)。

2 、结果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2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

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

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课上做好笔记至于笔记

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实验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学会思考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培养信心与兴趣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3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自然科学遗产,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人类学方法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总结了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以及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探讨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可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民族医药;湘西;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34-02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聚居区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所辖县乡地区。湘西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虽然没有文字,但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医药文化近三十年来研究者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医药属于古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民族医从业人员较少,游离于规范化医疗体系之外,后继乏人,没有得到大力的扶持,因而湘西民族医药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与困境。我们认为,湘西民族医药应该从文化研究、政策扶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制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全方位地挖掘、保护,才能使民族医药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在医药现代化的今天销声匿迹。在文化保护方面,利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加强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是最合适也最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

1人类学方法研究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的体质与文化变迁的学问。它在西方兴起之初曾大量研究世界各地的所谓原始文化或野蛮人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类学学会成立,人类学开始复兴。期间我国人类学者进行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1.1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说,人类学这门学科通过研究人类的生活方式,研究全球不同的文化,揭示文化的多样性,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人类学的基本理念是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比较观[1]。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任何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文化整体观强调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是相互整合的,只有对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进行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人类学有比较的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比较,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也可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端正我们的文化观,自觉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去除文化自卑感。

因而,人类方法适合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又有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异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称为“民族学”,因而不同族群文化的描述、分析和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1.2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主要是文化人类学者,他们最本质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研究者需要深入各民族生活,参与、体验、观察、访谈,从而获得真实客观的第一手资料。文化资料的调查需注重整体性,即对族群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在分析资料时重视定性分析,通过跨文化比较,寻求文化的普通性或差异性。

另外,也有医学人类学者进行民族医学的研究。医学人类学研究健康、疾病、苦痛、医药与治疗的关系。重视民间疗法,生物与文化的交互作用[2]。是健康与疾病的跨文化研究。民族医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生物医学的概念,民族医学取向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疾病与病征的社会文化脉络及意涵。民族医疗牵涉到信仰、风俗和特殊的技术,它不同于现代医疗体系。医学人类学对民族医药的研究可以提供一系列文化比较和批判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现代医疗理念。

2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

2.1各民族医药文化起源问题研究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中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认为苗族医药具有“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特殊形态,其医药起源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祝融传熟食、药王传医方等神话阶段[3]。田华咏在侗族医学史考察过程中重视侗族神话故事《玛麻妹与贯贡》,萨岁的故事,蜥婶的故事等[4]。这些研究都表明,湘西民族医药起源源远流长,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融合交汇的痕迹明显。

2.2民族医药神话、歌谣研究田华咏在苗族医药学发展中通过神农、蚩尤、祝融、欢兜、药王神话故事分析苗药文化特征,包括巫医一家,冷热两因,三生万物等[5]。田华咏对土家族“梯玛神歌”的意义与价值、梯玛神歌对土家族医药文化的贡献进行了阐述,认为梯玛神歌渗透了土家族保健学意识,消灾除疾,体现“神药两解”现象[6]。人类学重视族群中口传神话故事的研究,认为它们反应了早期人类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湘西的医药神话与歌谣体现了先民积极的保健防病意识,并且深受先秦巫医文化影响。

2.3医药民俗研究李芸等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湘西苗族赶秋节,对赶秋节源流嬗变、结构组成、和谐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赶秋节是人神共娱的大型活动,极具聚合功能,同时也有娱神和驱邪作用[7]。萧成纹对湘西侗族医药民俗文化和养生保健进行了阐述,认为侗族医药深受冲傩文化影响,巫术祭祀在祛病除邪中起重要作用[8]。湘西少数民族多没有文字,民俗礼仪是研究文化的重要载体。

2.4民族养生保健理念研究刘超祥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进行了医学人类学探析,分析了土家族保健习俗的特点,如注重环境卫生,顺和自然环境,讲究生活规律,劳动文体健身,饮食定量均衡,注意食疗等。这些习俗对土家人的健康长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良莠并存现象[9]。莫代山总结了医学人类学方法研究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成果,认为医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尚处于初期阶段,田野工作有待加强[10]。萧成纹认为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喜吃糯米、酸食、油茶、苦酒,居住防潮吊脚楼,饮水清洁,有月令驱魔习俗,都是养生保健的措施[11]。湘西民族地区长寿现象得益于世代传承的强烈卫生保健意识,生活习俗、保健礼俗的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2.5疾病理论研究目前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疾病理论整理初具规模,土家族、苗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不同于汉族传统医学。比较有特色的是土家毒气学说等。彭芳胜对毒气的病因病机,毒气病症候和毒气疗法进行了研究[12],总结了土家医治毒药物的分类整理研究成果[13]。这些研究对我们认识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具有一定价值。

3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

人类学方法在湘西民族医药研究领域的开展只是近十年才开始的,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民族医药文化的整体性考察和分析的深度都有待加强。相关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可考虑以下几点:

3.1湘西巫医文化的深层次解读湘西处于古代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刻的巫医文化色彩。应该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待此类文化,只有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心理内涵、医疗效果,广泛运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梳理法、跨文化比较法等,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3.2“神药两解”文化现象研究神药两解是大多数湘西民族医药中的常见现象,指在疾病的治疗中既有祭祀除邪等神巫手段,也有医药使用方法,两者杂糅混合,共同发挥治疗效果。这类现象较为复杂,既有迷信之处,也有心理疗法等合理因素,必须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进行“文化——心理——生理”的综合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3.3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与疾病观念研究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中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与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有一定的差异性,民族医药由于脱胎于自然哲学时代,注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疾病调治方面土家族重视服侍技术,苗族、侗族都有独特养生调理观念。在这些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可以更深挖掘民族医药的合理内核,为现代医疗提供有益的补充。

3.4民族医药的哲学观念研究近三十年来学者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在文献收集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成效,《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土家医方剂学》、《苗家实用药方》、《苗家养生秘录》、《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等民族医药专著陆续出版,为保存、研究湘西民族医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的文献研究以梳理总结民族医药的理论体系为主,保护传承的侧重点在医疗技术方面。对各民族医药文化的哲学观念研究较少,湘西民族医药形成历史较早,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地域封闭,医药理论变化小,还普遍带有早期自然哲学的观念。如苗族医药三界学说、土家族医药三元理论等。哲学思维是民族医药理论的核心基础,只有理解民族医药的哲学内核,才能更好从根基和整体上把握其特色。

3.5民俗医药文化尚需大力挖掘湘西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文化精神是通过一定的仪式、习俗等传承下来的,因此民俗礼仪节日非常多。虽然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还是极少数。湘西五溪地区的盘瓠文化,祭祀时的“椎牛”、“接龙”等仪式,苗族的催生仪式,击猪祭祝融等仪式都值得深度挖掘,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读,还原文化核心精神,更好地再现民族医药的精神源流。

总之,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湘西民族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但是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还没有走出低谷,急需加大在文化、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湖湘医学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植根民间的医药宝库,值得有识之士积极努力,将其妥善保护、传承,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

[2]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333.

[3]田华咏. 从苗族原始神话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15(80):127.

[4]田华咏.侗族医学史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8.

[5]田华咏.略论中国苗医特征及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9):2.

[6]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6):10.

[7]李芸,麻没垠.苗族和谐理念的墟场展演——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湘西苗族赶秋节[J].三峡论坛,2014,3(274):62.

[8]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 13(11):60.

[9]刘超祥.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的医学人类学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112):163.

[10]莫代山.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5):59.

[11]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60.

[12]彭芳胜.土家医毒气病因病机及证治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9(1):1.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4

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在中医药专用名词、中医药产品说明书、中医药商标、中医药广告等方面翻译上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进程。

(一)中医药专用名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专用名词的翻译大多直接借用西医现成的术语翻译法。但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有着许多独特的概念及疗法。如果照搬西医术语去翻译,一方面容易造成误解,如“white patch wind”(白癜风)、“wind fire eye”(风火眼)这两种疾病被译成西医名称中的“vitiligo”和“acute conjunctivitis”,尽管两种疾病中西医的症状是相似的,但如果照此翻译,就不符合中医对发病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如“fearful throbbing (心悸),它的西医名称为“heart 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又被划分为“惊悸、怔忡”,仅用“heart 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里面“心悸”概念的。

(二)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产品说明书作为指导使用者合理用药的依据,其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品能否拓宽国际市场,真正走向世界。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翻译过程中往往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或用其他学科术语直接将药品成份译成英文,如“Processed Radix Ginseng”(红参)被译成“Red Gin seng”; “新雪颗粒”药品说明书中“Gypsum Fibrosum”(石膏)被译成“Calcite”(地质学名词“方解石”);此外,中医药产品要开拓海外市场,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外人士的使用规范。中医药产品说明书应包括Composition (成分)、Action (药理作用)、Indication (适应症)、Administration (用法)、Dosage (用量)、Contraindication (禁忌)、Packaging (包装)、Date of Production (生产日期)、Date of Expiry (失效日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国外使用者所接受认可。

(三)中医药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作为商品推向国际市场过程中,中医药产品商标品牌名称的翻译至关重要。中医药商品在翻译成英语商品名称时,应该以通俗易懂为原则,从而拉近产品和国外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他们对这种商标品牌的亲和力。可根据药物功效采用直译法,如“Lung Heat Expelling Powder”(泻白散)、“Pill for Invigorating Kidney Energy”(肾气丸)、“Spleen―warming Decoction”(温脾汤)等,这样翻译使商品简洁易记,符合商标的主要功能。但是有时直译会使外国人产生误解,如“Baihu Decoction”(白虎汤)本是一副清热剂,被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会使动物保护意识强烈的外国人误认为这种药是用白虎的骨头熬制而成的,他们就难以接受这种药品了。因此,在翻译中医药商标名称时应该首先考虑意译,因为意译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中医药商品的内涵和文化气氛。

(四)中医药广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产品在做广告时常用的广告语是“补”、“利”、“生”等,在翻译时容易发生如下错误:不顾中西医术语所载概念不同,一律生搬硬套,造成误译,如“wasting-thirst”(消渴)错译成“diabetes”;“diabetes”在西医中是“糖尿病”,而中医中的“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从广告效应角度来讲,“消渴”可直译成“wasting-thirst”;以不成熟的中西医理论指导术语翻译,造成中医西化,如“reinforcing male hormone”(壮阳)错译成“increasing male hormone”。其实,专指补阳的时候,最好用“reinforcing,invigorating,strengthening”这样的词。

二、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翻译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中医药交流的纽带。但由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专门的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奇缺、东西方医学与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导致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问题特别突出,这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导致翻译标准化缺失。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医语言与哲学用语的融合,一方面固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此同时又导致了中医翻译标准化的缺失。大量带有哲学色彩的名词术语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在译成英语时容易导致歧义。如“wuxing”(五行)在中国哲学中的理解是“木、火、水、金、土”五种物质形态,被译成“five elements”。但在中医学中“五行”不仅代表物质形态,更讲究“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运动变化过程。“five elements”无法准确表达中医“五行”的内涵;又如“qi”(气)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词条之一,很多人译成“energy”,但是,“energy”的英文意思是“能量”。中医既有功能之“气”,也有物质之“气”,统一音译为“qi”更具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专门的中医翻译人才奇缺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中医药翻译工作者主要由不具备中医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或是懂英语但缺乏翻译技巧的中医医生组成。在实际中医药翻译活动中,他们往往借助诸如汉英中医辞典,再加上自已的理解和习惯去翻译。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医翻译过程中标准化缺失,甚至闹出了一些笑话。如“Gongsun”(公孙)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称,一些人将其译为“爷爷和孙子”;又如“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白虎历节)本指四肢关节走痛,痛不可忍,即痛风,被译为“白色的老虎在奔跑”;如“gynecologist”(带下医)本指妇科医生,被译为“躲在裙带下的医生”。因此,中医药翻译人才不仅要精通翻译知识,而且必须掌握一些中医中药的基础知识。

(三)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差异

中医与西医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医学科学,有其各自的理论基础。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为思维,西医是以解剖、细胞、组织等进行具体分析为思维,两者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医是一门完整的科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风格,只有尊重和保持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进一步得以发扬光大。失去其语言特点,就失去了中医独特的内涵。如“Shixiao Powder”(失笑散),本指“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病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 这里的“失”不是“失去”,而是“得到”的意思。但“失笑散”通常被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这种译文就与原文内涵完全相反。

(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对西方人士而言,传统中医药学是一种异质文化。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引起文化禁忌和误解。因此,在中医药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东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切忌使用有文化禁忌的词语来翻译中医。如“Powder of Two Well-matched Drugs”(二妙散)被错译成“Two Wonderful Drugs Powder”,会使外国人容易理解为“二种奇妙的药物”。其实“二妙散”是由黄柏、苍术两种药组成,这里的“妙”字是指这两种药搭配起来所产生的绝妙效果,并不是指这两种本身有多么奇妙。又如“wujl Baifeng pill”(乌鸡白凤丸)在许多字典里被直译为“black cock and white phoenix pill”,这就触到了西方的文化禁忌。因为在西方国家,对于如“cock,Piss,shit,fuck,tits”等词是严格禁止使用的,这被认为是西方社会遵循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准则。再如“黄帝内经”被译为“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这就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不了解的结果,黄帝是人名不是“皇帝”,也不是黄色,内经不是内科,而是一部书的卷。因此,中医药翻译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对东西方文化背景均有一定的了解。

三、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对策

长期以来,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问题及障碍使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翻译理论指导体系,缺乏统一规范的翻译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迫切需要探索研究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对策,用以指导中医药翻译实践、理论传播和成果推广,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加深文化趋同,克服文化差异障碍

充分了解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在中医药英语翻译中非常重要。如果忽视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仅从中医本身或仅以教材上给出的翻译作解释,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如果忽视东方的文化背景,又不能弄清中医术语、体系的来龙去脉。因此,从文化传输角度来看,中医药翻译应以东西方文化趋同作为衡量标准。所谓文化趋同即东西方文化特征相互覆盖的部分。中医英译应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从中医理论的起源、特色、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理论规律中,寻求这种文化趋同,力求中医译文的统一规范。译者可以借用西医的某些术语来翻译相同相近的中医概念,如疾病名称和解剖名称。中医的药物剂型有些与西医相同或相近,如丸、散、片等,可译作pill, powder, tablet等。但更多的却属中医特有,在西医上没有对应概念,如汤、饮、丹等,这些中医特有剂型可以统一翻译。如将“汤”译作“decoction”;“丹“译作“boluso”;“饮” 译作“decoction”。

(二)确立中医药翻译的原则,统一翻译标准化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要使中医药更多地被外国人所理解认可,中医药理论基本术语英译的统―非常必要。近年来,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虽然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于对翻译方法问题的研究。其实,翻译方法属于语言文化交流与沟通领域的表层问题,确立正确的翻译指导原则才是实现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根本问题。中医药翻译应采用“简洁明了、保持特色、互通有无”的原则。“简洁明了”就是中医译语也应力求简洁,要用常用词语来翻译以保持本意。“保持特色”就是要求在中医翻译中保持中医特色,译出纯正中医的味道,而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中医的美妙修辞和行文方式。对于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术语最好采用音译法。如 “气”、“阴阳”、“气功”、“推拿”等;“互通有无”就是中医英译中可把中医术语转换成相应的西医名词。如“Heart liver Soleen Lung Kidney”(心、肝、脾、肺、肾)、“headache and vertigo”(头晕目眩)、“vexation and palpitation”(心悸心烦)、“insomnia and poor memory”(失眠健忘)等。

(三)建立中医药翻译语料库,形成统一的中医翻译理论

目前中医药翻译缺乏统一的标准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医翻译理论对目前的翻译实践进行指导。因此,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中医药翻译语料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灸、临床各科等基本词条,对中医术语的英译进行规范,从而形成统一的中医药翻译理论具有其现实意义。语料库的建立可以通过研究西医英语的特点来规范中医术语的表达。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西医类; 职业院校; 护理专业

笔者在西医院校从事中医药文化教育近30年,亲历了西医院校特别是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由盛而衰。作为中医药文化教育者,面对护理专业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反思我国有关中医争论及在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至关重要。本文试探讨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弘扬中医药文化诸问题,以期得到更多同仁的关注。

1 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医药文化教育现状

1982年,卫生部颁《教学计划》中规定:中专护理专业开设《中医学基本知识与针灸学》课程,总课时为72节。很长一段时间内,西医院校中的护理专业作为必修课,都开设了中医药文化教育课程。

进入21世纪后,2001年,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时”,将医学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中医课程修订为“选修课”[1]。2004年,教育部、卫生部两部委联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将3年制护理专业、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中医课程,全部列为“选修课”。所谓“选修”,实际上就是变相取消。因此,绝大部分西医类职业院校中的护理专业,或取消了中医药文化课程,或大量缩减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教学课时。

2011年,在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中,首次纳入了中医药文化内容,但由于总数270道题中,中医药文化试题仅有2道题,只占2分,部分西医类职业院校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数医学职业院校依然取消了中医药文化教育课程。大部分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中医药文化课时仅有18节、30节、36节等。由于普遍存在中医药文化教育课时偏少,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学生动手机会较少等情况,使临床护士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缺少,尤其对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和中医药知识,了解甚少[2]。目前,我国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中医药文化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2 中医药文化在中国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3]。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传统。它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以及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1 中医药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与结晶。时至今日,父辈、同辈们在勉励、叮嘱后辈时的“用心读书”、“用心做作业”等话语,都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因为在中医药文化里,将具有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都归属于心。同样,凡与此有关的汉字结构,大多数字的偏旁均为“心”旁,如思、念、想等字。另外,人们练气功、拔火罐、喝凉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中医药文化息息相关。

2.2 护理工作中中医、西医碰撞不可避免 我国现行的卫生方针与政策是“中医、西医、中西医并重”。即在中国特色卫生事业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现阶段并存;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现阶段都属于我国的主流医学。而且,中医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绝大部分护理人员,将来主要在国内从事护理工作;大多数护士,将来也要到基层从事护理工作。

中医、西医医疗的对象都是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和现代医学的碰撞的日益加剧。而工作于基层的护士,有意或无意间,都会遇到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碰撞。这种碰撞,就要求我国西医类职业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对中医药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种碰撞,使工作于基层的护理人员,希望也能运用中医护理技能,对病患、伤残人员开展相关中医护理与疾病方面的中医健康指导。

3 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继续开展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概括。仁,强调仁者爱人,生命至上;和,突出崇尚和谐;精,即医道精微;诚,指重视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4]。因此,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3.1 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基础之上的。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与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下,中医重视从宏观辩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把握人体生命活动[5]。相对以解剖实证为准则的现代医学,令护理专业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同时,她们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医药文化内容,如用心读书,胆大、胆小、胆识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他们已经在应用中医药文化语言。

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才能使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明白:在中医药文化里,胆在人的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正确地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6]。胆大、胆小、胆识,其实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作出决定的能力大小而言。并不是说谁的“胆囊”真的大或真的小。

3.2 有助于培养更多愿献身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护理专门人才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我国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几乎是学生的唯一一次中医理论初始文化正规教育,这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观点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7]。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才能真正使中医药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更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的观点得到认同;才能真正理解不少中医药话语都属于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只有更加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才能激励更多护理专业的学生关心中医药,愿献身于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专门人才。

4 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内容

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的特点,学习的内容、课时数而有所不同。

4.1 高职护理专业的学习内容 高职护理专业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知识、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中医护理常用技术、中医养生与常见病证的护理与健康指导等内容。(1)中医药学基本知识: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只有认真学好了中医药学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学习阴阳五行、藏象、病因、中医护理原则、中药方剂基本知识等内容。(2)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主要来自于中医传统的护理理论与方法,并汲取现代护理中有关的理念、模式而形成。主要学习中医病情观察、中医一般护理、辨证施护总纲等内容。(3)中医护理常用技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护理形成了一套与现代护理不同的独特的护理技术。主要学习针灸、推拿、拔罐、拔罐、刮痧、耳针、熏洗法、贴药法、坐药法以及穴位注射等内容。(4)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健康长寿。中医数千年来形成的丰富的养生理论与方法,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学习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养生原则与常用的养生方法。(5)常见病证的护理与健康指导:通过常见病证的护理与健康指导的学习,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能掌握指导病患、伤残人员的必要的保持或恢复健康的中医药学基本知识,消除、降低或避开危害他们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促使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他们早日康复或恢复。主要学习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护理方法与健康指导的内容。(6)学课时:学课时宜108节。其中实践课时应占30%。

4.2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习内容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知识、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中医护理常用技术及中医养生等内容。(1)中医药学基本知识:主要学习阴阳五行、藏象、病因、中药方剂基本知识等内容。(2)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学习中医病情观察、中医一般护理、八纲辨证施护等内容。(3)中医护理常用技术:主要学习针灸、推拿、拔罐等内容。(4)中医养生:主要学习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养生方法等内容。(5)学课时:学课时宜72节。其中实践课时占40%。

5 小结

西医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开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是让年轻的护理人员了解、认识独特的中医药理论的最好课堂;是全民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一环。它能使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8.

[3]胡海燕,方虹,王彩春.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中医教学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16-17.

[4]张其成,刘理想.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核心价值[J].中国中医药报,2007,10,27(3):1-3.

[5]李正安.中医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5.

[6]张珍玉.中医学基础[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0.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疗技术,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当前社会,中医技术沿用至今,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中医具有治本的功效,在医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有时会结合中医药物,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中药的药性理论,加强药性研究,应结合现代化的药性理论,这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结合现代化的研究技术以及设备,能更清楚的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了解药物的药性,从而保证我国中药产品能尽快进入国际市场。

1、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及意义

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对中药的药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中药的功能以及有效成分,在对中药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对其药性进行分析,这可以了解到药物发挥出的疗效,与作用。中药药性理论是指药性形成的机制以及运行的规律。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物的性质、应用的规律,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也是指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本文主要是对中药药性的四气与五味进行研究,药性理论是中医通过长期的实践得出的,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了药物本身具有的性质以及达到的治疗效果。中药的药性是中医治疗的主要依据,在对中药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时,需要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的治疗经验,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这可以保证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2、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都是我国中医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中医也总结出了较多的经验,对中药的药性以及用药效果进行了总结,中医治疗需要有坚实的理论为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不同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有着差异性,在用药时,中医需要观察疗效,这有利于了解到中药的性质,可以总结出中医的药性理论,这对今后的治疗与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等,在临床应用中,能了解到药物是否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实现对症下药。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的形成,也均来自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此,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是以其临床实践为基础的。

中药药性理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因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才使之逐步臻于完善。如“四气”理论,在《本经》中只有寒、热、温、凉四气,后又加上平性而称为五气,而后又在五气的基础上添加了“微”与“大”,使之进一步有了微温、大热、微寒、大寒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也是如此,《本经》只有五味,后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总结出了淡味、涩味等。可见,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而逐步认识与深入发展的。

3、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实质及应用性

3.1临床研究的应用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指导性,在临床实践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药性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说明药性理论研究,也要以指导临床用药为目的。如药性寒凉的药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性温热的药可温里散寒,助阳回阳。辛味药能发散;甘味药能补益;咸味药能软坚等。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因此,我们可借鉴中药化学的研究,来认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为其精确定性提供依据。

3.2炮制学研究的指导性

为了提供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也需在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下,按要求进行炮制,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如同为治疗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之补中益气汤,有的医生开方使用后有效,有的则疗效欠佳,有的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与未按药性理论要求对方中某些药物进行规范化炮制有直接关系。按照方中药物组成的药性,黄芪当用蜜炙,白术当用麸炒。因为生黄芪功在走表,透达肌肤,走而不守,具有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之功,为外科疮疡溃后托疮排脓生机之要药。而炙黄芪则重在走里,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血之功,为常用的补虚益气之品。白术生用,功效重在燥湿利水,益气健脾,内含较多的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燥性较大,若经麸炒后,由于麸多孔,质松而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其燥性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多用炒白术。

3.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向性

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当首先以药性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与方向。如“四气”的实质就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药性理论研究方向,因为四气的研究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学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药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四气”的实质。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温热类药物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代谢系统的活动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能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或供给能量,从而显示出这类温热药物所具有的温热作用。如据药理研究证实,温热类药物的附子所含乌头原碱具有强心镇痛作用,中医所说的“亡阳虚脱证”,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呼吸、循环衰竭,热量供应不足,故用具有强心镇痛作用的附子来回阳救逆。又如干姜含挥发油及姜辣素等成分,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升高血压,促进消化液分泌,旺盛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干姜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鉴于上述药性理论的指导,证实了附子、干姜这类温热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医技术越来越高,对中药的应用越来越灵活,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发展,并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重要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还要结合以往的临床应用经验。在了解药物的药性后,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可以为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保证治疗的效果。做好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中医治疗水平,帮助患者更快的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却翎,王Z,祁燕,宋娜丽,唐志国,包・照日格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6)

[2]王振国.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3)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分析;教学;

作者简介:吴海燕,主管药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20-87755766-8430。E-mail:Wu-hai-yan407@163.com;陈杰,副主任药师,博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对于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仍在摸索与试验阶段[1,2];2006年,卫生部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启动。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反映学员的临床思维与职业敏感性的培养情况,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重要的教学方式[3],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学制一年的培训学员需书写至少10份病例分析,学制半年的学员则需书写至少2份病例分析。我院自2010年起成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目前共招收了20多名抗感染药物专业的培训学员,对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带教教学实践,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质量均有提高,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1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1.1选题情况

我院自2010年以来招收的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共书写160份药学病例分析。书写药学病例分析选题情况见表1。

1.2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整理分析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的160份病例分析作业,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类问题:(1)选题不恰当。包括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或选题偏于宏观、讨论点过多等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学员临床经验不足,职业敏感性较弱,不能很好的选择适宜的治疗事件。这类问题占较大的比例(37.5%),对学员来说是难点之一,应该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2)讨论及分析。包括没有讨论点、未针对明确的药物治疗事件展开讨论;未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论据不充分、条理不清晰或逻辑关系混乱。此类问题占35%。(3)病史摘要。病史过于冗长、治疗过程描述不清晰,不注意删减和处理病史信息,甚至与药历书写雷同;缺少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信息,没有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没有体现结果,不清楚患者是治愈、好转还是死亡。此类问题占33%。(4)其他问题。缺少前言或前言没有交待主要背景;引出的讨论问题较牵强、讨论的目的不清楚;整个文章有较多书写语序、文字书写错误等;总结不切主题、空话套话多;参考文献不注意时效性、格式不规范、文献质量较差等。此类问题占15%。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常见问题见表2(部分病例分析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问题)。

2药学病例分析的相关概念

2.1定义

医学病例分析(或称病例报告,Casereport)是临床上有关单个病例或几个病例的详尽报告,通过对新发疾病、罕见疾病或某些常见疾病的不常见表现进行详细描述与记录,以引起医学界的注意[4]。药学病例分析借鉴医学病例分析,定义是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一次治疗事件的描述,以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过程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总结为主要内容;且根据规范化培训中学员作业的要求,明确仅对单例病例进行分析。因此,药学病例分析是1例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1次治疗事件的描述,着重讨论一个问题,强调药师的作用。

2.2内容与要求

参考临床医学的病例分析内容,药学病例分析包括题目、前言、主体、讨论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5],但具体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主要突出药学特点。

2.3作用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以强化撰写者对不同药物治疗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敏感性、拓宽专业视野,从而培养撰写者的药学知识应用能力、药学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

2.4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

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要点包括:讨论的问题选择适宜、分析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病史资料简明扼要、用语规范、格式统一。具体根据《病例分析质量缺陷评价表》进行评价。

3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情况

3.1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区别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员容易将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写作内容混淆。教学药历(Medicationhistory)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6],详细地记录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且教学药历的书写经验已有较多报道,学员从中获益颇多[6]。药学病例分析和教学药历的内容、特点、功能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对于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通常先将药学病例分析的概念以及内容以授课的模式向学员进行介绍及举例说明,并且着重讲解其与教学药历的区别。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比较见表3。

3.2各部分内容的书写要点

药学病例分析的题目应突出讨论主题,简洁清晰,尽量体现临床药师作用。前言介绍主要背景,引出讨论问题,阐明讨论的目的。主体即病史摘要,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阳性体检与辅助检查、与主题相关的疾病情况(简要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详细且条理清晰)、治疗经过(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应有结果体现。如果病情复杂、疗程长等可辅助图表,注意书写需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治疗内容应舍弃,切记无关文字过多,冲淡主题。讨论部分应对该治疗事件进行讨论及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是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实体会;且需要学员具有文献检索能力,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是药学病例分析的难点。在书写过程中应注意,选定主题和理论知识应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路;注意相关因素的全面甄别;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分析,参考文献要求引用准确,文中标注清楚、著录格式统一;还应注意文献质量,重视时效性及权威性,尽量保证国内外文献兼顾等。

3.3点评标准的告知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员明白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点,培训老师还应将质量点评的内容告知学员。学员在了解质量点评要点后,可对应评分点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修改,以达到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求。

4讨论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临床药师以其职业敏感性和专业视野,善于发现“不普通的事”。包括常规治疗中、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殊病理状态(肝、肾功能不全)、特殊药物(华法林、环孢素、丙戊酸)治疗以及特殊治疗方案[血透、腹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出现的“不普通的事”,然后用简要、清晰、详略得当的语言概括事件的发生经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在书写过程中需注意理论知识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重点在于体现临床药师在治疗事件中的作用。其书写要求与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问题导向性学习法”一致。

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选题/命题不恰当最多见,包括讨论点过多或偏于宏观、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例如,《一例头孢菌素出现精神症状的药学监护》便属于命题过于宏观,可以改为《一例疑似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意识障碍的病例分析》。选择好的治疗事件是写好药学病例分析的前提,但对学员来说也是难点之一。因此,此部分着重讨论关于选题的问题。不良反应防治类可以包括新的、罕见的或严重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及体会,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等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药物热及药源性疾病等。此类题材选择较多,尤其是初学阶段。药物治疗评价类题材可以包括给药方案(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疗程、配伍禁忌及经济学等)、疗效欠佳评价、替代药物的选择与评价、超说明书用药评价、药动学评价(ADME,特别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等)、药学监护的得失以及药物中毒救治等。尽管临床中上述问题多,但是学员选择却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分析、讨论比较困难。TDM相关问题可以包括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特殊情况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血透、CRRT等)、特殊生理病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遗传因素对TDM的影响等。患者用药习惯、依从性及用药教育问题可包括:用药过度、依从性差、华法林及免疫抑制剂等特殊药物用药教育等。此类题目我院学员选择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学员与患者的直接交流不足。对于讨论及分析方面的问题,主要解决方法为可充分利用循证医学或循证药学论据进行论述,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清楚。例如,对于不良反应的分析,要进行不良反应相关性判断,同时对混杂因素(其他并用药品、并发疾病)进行分析。在病史摘要方面,学员学习初期通常存在复制病历,因此病历烦琐重复,应注意将与主旨无关的内容删除。例如,讨论抗感染治疗时,患者同时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指标和病情可以略去;体格检查部分要注意删除无关的阴性指标,只保留相关阳性指标和有意义的阴性指标;且需要注意药学病例分析与药历书写上的差异。其他问题则为,文章结构要注意完整;引言部分需要进行提纲挈领;参教文献需采用核心期刊的近期文献作为证据来提高时效性和质量,书写时注意细节,杜绝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等问题。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信息中医学;信息中药学;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药理学;方法学;生理病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95-02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学是中医理论在药学上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所以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开发研究的基本前提。近年来,笔者提出并阐述了信息中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以此为基础创建信息中药学,将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

1.信息中医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中医学是以信息方法为主要方法,主要研究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内容及其运动规律,扩展人类处理生命信息的智力功能的医学。  根据中医形气神理论,结合现代生理学,信息中医学把气血理论中气血的有形部分,诠释为生理学意义上血液和组织液。

信息中医学认为气血(血液组织液)是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天然载体,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丰度;直接从气血获取生命信息将减少信息失真;在日、年等完整的生命节律时段内,通过连续提取人血液指纹图谱信息,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框架,构建动态的人整体层次的生命信息模型体系即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来实现中医学的理论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实现中医学的研究与实际应用。藏象信息模型充分的体现了信息中医学的内涵,克服了既往四诊提取信息方法信息量不足而且稳定性差、客观记录不便的缺点,充分证明了中医数学模型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传统中医最充分的继承和创新。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不仅充分的实现了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创新,而且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充分整合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升华。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应用到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1实现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 药性理论是中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以信息中医学和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为平台,根据每一味药物在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中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不同反应,可以实现对药性客观的定性与定量。

同理也可实现用药禁忌、品种鉴定等理论客观化和实现复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客观化,即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的客观化。

1.2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病理模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的建立,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和病理模型(病理模型即中医“证”动物模型),实现了以中医的方式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实验和临床的药效学及药代学研究平台。

1.3实现了中医学对实验动物属性的划分 西医药普遍利用实验动物做临床前的药学研究,并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临床前研究的有效性。能否通过对既往临床研究药学研究与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可以实现这一理想。中医理论有对动物划分五行属性的内容,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在人和不同实验动物上一定有区别,而且是可以客观化定性定量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数学实验的开展也将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1.4创新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相继有证治药动学、时辰药动学、血清药理学、药动学一药效学(PK-PD)模型、胃肠药动学、中药指纹图谱药动学、药效-药动-时间三维模型等中药药理学新方法的提出和应用。

指纹图谱方法是处理海量信息的适宜方法,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拥有海量信息的复杂系统和开放式复杂巨系统。因此,信息中医学认为无论中药化学还是中药药理学,指纹图谱方法都是目前为止最适宜的方法。

综合以上内容和方法,信息中医学提出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其中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指纹图谱和血液指纹图谱,证象包括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其中也包含着时间因素。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和药物整体信息层次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上对药和证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规律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方法实现了这一研究的方法突破。

2.创建信息中药学

2.1信患中药学的概念 传统中药学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信息中药学是以信息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根据信息中医学为理论,信息中药学解决了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的问题,更解决和发展了中药应用理论,大大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开发新产品。  信息中药学还将解决更多的药学问题,以下试举两例。

2.2扩展了传统中药学的范围 岳凤先教授曾经多次撰文倡导西药中药化研究,信息中药学的提出和新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创建为这一倡议提供了技术保证,因此,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对西药体系的包容。

另外,现代医药学中经常应用的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免疫用品和组织学组织工程学制剂等等,也因为以上原因,由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其的中药化。

2.3对中药学进行了的重新分类 根据信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将以药物的信息属性为标准对传统中药和对被包容进来的西药体系进行重新分类。

3.创建信息中药学的意义

中药化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民族医药;中医学;交融

中医学是指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整体观念为其主导思想,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等为其认知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研究养生、康复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1]。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抗争的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理论来源于医疗实践的感性认识,通过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性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从狭义上把“中医药”等同于“汉族医药”,而把其他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药理论、技术技能称为狭义的“民族医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医药在独立发展,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彼此渗透融合。中医学、民族医药、民间草医药共同组成了我国的传统医药学。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医药,民族医药也不断从汉族医药知识中汲取有用部分。

1中医学与云南传统民族医药融合

中医学的发展历来都不是孤立,与自然科学、人文哲学存在广泛交叉,同时与其他民族医药彼此渗透,中医药影响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民族医药不断丰富中医学理论,只有通过彼此的理论融合、技术互补、优势整合,才能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途径多渠道的研究方法。中医学与民族医药的交叉渗透,具体体现在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础、医学术语,以及药物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用,解释学术问题时的相互资鉴启发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由于中医学与各民族医学相邻学科间无法割裂、在交叉搭界之处往往多产生亮点。中医学与民族医药都有共同目的,相互间在边缘处又都交叉搭界,那么,深入考察边缘处的学术细节,往往能发现潜藏着的规律。

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迁徙频繁,医药、宗教、文化能也存在融合现象,有学者指出:民族医药与中医学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2]。“大同”指的是哲学观点相同,基础理论相似。“小异”指的是基于民族分布存在大分散小聚居的情况,认为不同地域民族的基础理论、用药经验具有本民族特色。

据查云南历史上曾经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汉族移民入滇,即:汉、唐、明三朝时期[3]。历代以不同方式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经济、政治、文化,加速了云南的发展。秦汉时期“五尺道”的修建拉开了中原与云南交流的开端,随着贡品(贵重药材)、书籍(医药书籍)、教育(医学私塾)的不断输入,云南民族医药在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受到了中医药的巨大冲击。其中,明朝中医药在云南有了广泛的传播和明显的发展,最具代表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是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该书是第一次将云南地方民间药物的作用与中医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一部较早、较完整的地方性药物性典籍。许多常见的中药都始载于该著作,如:仙鹤草、灯盏花、川牛膝、草乌、贝母等,同时该著作中也记载了不少民族药,如: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云黄连、金荞麦等。各民族用药普遍存在交叉现象,如:竹叶兰一药,傣族称为“文尚海”,药用部位为球茎、块根,用于食物中毒;布朗族称为“夕那格郎”,用药部位为全株,主治肺结核、气管炎。据统计,汉藏共用药物有300多种,佤汉共用80余种。

中医药与民族在基础理论及哲学背景、思维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相互影响。两者均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采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健康与疾病、各类要素的平衡制约密不可分。如:傣医学的“四塔五蕴”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均归属于“四塔五蕴”四塔即“风、水、火、土”五蕴指“色、识、受、想、行”,其中“色蕴”指物质现象,“识蕴、受蕴、想蕴、行蕴”指精神现象,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人体。“四塔五蕴”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表现。藏医学认为人体内的“龙”、“赤巴”、“培根”三者失调构成疾病。纳西东巴医药中的“卢”“色”是纳西先民用于表达阴阳的常用字,体现了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思想。“精威五行”类似于中医的“五行学说”,用于说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佤族医药认为自然界由“天、地、风、水、木、火、石、气”八种物质,当八种物质发生改变将导致各物质与人体的平衡失调进而产生疾病。

另外,研究也发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及民族医药。当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被中华文化内化,佛教中的医药文化对佛教医药文化圈所涉及的中医药学、藏医药学、傣医药学等传统医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医、藏医、傣医离不开佛教医药文化,同样研究佛教医药文化也离不开上述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佛教医药文化圈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渗透力,对我国传统医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形成得比较早且较为完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一种优势医学广泛影响了各个民族医学的发展,当然民族医学的发展反过来也丰富了中医学。中医和民族医都宏观地把人体生理分成若干个功能部分,建立在基本相似的哲学观点之上。治疗上基本上都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治则,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药物观念和方剂观念。中医和民族医都充分利用了祖国大地上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其中很大一部分药物相互通用,共同建设了中国的本草药物学。

中国的中医学和民族医学并无质的差别和量的鸿沟。但从各个民族医学的个性来说,它们确有特色,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的一门医学,有必要重视它、发掘它,采取必要的政策保护、扶持、研究和发展,以便为各族人民造福,为中国医学科学的百花齐放、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云南民族医药的优势及发展策略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着自己防病治病的经验乃至医药理论。其中,仅傣族医药、藏族医药和彝族医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学典籍,如:傣医的《档哈雅龙》、《竹楼医述》;彝族的《双柏彝医书》、《元阳彝医书》、《启谷署》;藏族的《藏医精要》、《迪庆藏药》;纳西族的《玉龙本草》等[4]。

历史上的医药流通,使得云南贵重药材、医药理论充实于中医学体系中。“槟榔、琥珀、犀牛角、象牙、麝香”等由云南传入的药物至今仍然运用于中医药。以“云南白药”、“拨云锭”为代表的品牌民族药享誉中外。目前,许多民族医学中的新药,如:苗药“灯盏细辛”、傣药“傣肌松”、彝药“青叶胆”、纳西药“竹红菌”、白族药“青阳参”等也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少数民族还具有丰富独特的疾病诊疗方法和手段。如傣医的摸法、数理诊断法、睡药疗法、薰蒸疗法;纳西医的放血疗法;彝医的扎针、放血疗法;藏医的尿诊法、泻下疗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为拓展和丰富诊疗技术和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

尽管近年来云南民族医药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药强医弱、特色不浓”的问题。还存在着亟待整理的大量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口头文献。加强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及名老民族医药专家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加强口承民族医药知识的抢救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对民族医药传承培养方面,应重视对古代医籍的学习,重视医古文、训诂学、古医籍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结合师承教育模式培养真正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另外,民族医药有其自身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继承性等特点,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医药的文化土壤、人才队伍、文献文物和药物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小结

历史上中医药与云南民族医药是不断交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尽管基于文化背景、医学理论、用药习惯的不同,中医学与民族医药成为各具特色的、互不从属的、属于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但从广义角度,中医学与民族医药同属于中国传统医药学。中医药促进了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构建和补充;少数民族医药亦完善和发展了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