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7 11:09:25

农业法论文

农业法论文范文1

1研究综述

学者们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对现代农业发展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内涵、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口标与途径、面临问题与对策等现代农业的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口前,我国学者评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主要采用模型法、参数比较法、数据包络法和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其中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由于测度过程规范、结果直观、经济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而得到广泛应用,最为常见的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多元分析法、滴权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等方法[2-3]。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对分析结果影响最大的是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口前国内学者提出的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观点不一,多达20多种。由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同,同时指标权重赋值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使得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测量体系由于所赋权重不同结果也会出现差异,如齐城川、李树明等的测量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单独对某一地区测量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普遍偏高,如徐贻军等对湖南的测量结果相对其他学者较高困。

为了说明不同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的赋值差异对测量结果的不同影响,笔者综合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省份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前人相关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①不同评价体系与指标赋值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表1中2003,2006和2007年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符合这一趋势,但2008和2009年的测量结果却呈下降趋势,显然与学者的测量指标体系选择不同有关。甚至同一测量体系由于所赋权重不同结果也会出现差异,2006和2008年相同指标体系下的测量结果不同就是最好的证明。②同一评价体系与指标赋值下的测量结果一致反映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东高西低之势。学者们无论使用哪种评价体系与指标赋值,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不断下降梯度趋势。③单独对某一地区测量反映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普遍偏高。表中学者们对河北、福建、江苏、湖南和湖北单独的测量结果均高于其他综合测量结果。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对现代农业发展认识不同及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学者们在评价体系选择与指标赋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影响现代农业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索,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与完善。同时,尽管对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量也有涉及,但缺乏针对江西发展特点的单独指标体系设计与测量。因此,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针对江西农业发展特点设计指标体系,对江西及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2.1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

2.1.1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结合江西农业发展特点,将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劳均耕地面积、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等18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应的权重,采用“1一9”标度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用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该研究采用标准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所采用的标准值确定主要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既考虑了中国发达地区水平,也参照了国际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2001~2013年)《江西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自江西统计局网站及相关论文。各指标的权重、标准值和指标解释如表2所示。

2.1.2基于AHP法的评价模型选择。在前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该研究构建的江西现代农业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如下:式中,A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n为一级指标的总数量坑为第k个一级指标权重;w、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认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第i个二级指标的数值;mh.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的数量。

2.2实证结果分析

2.2.1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与全国比较。为了充分说明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2000,2006和2012年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并对2012年江西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此外,通过相对指数测量来反映江西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的发展程度。江西不同年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与全国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①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近12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江西现代农业水平从2000年的46.21增加到2006年的55.39,然后再增加到2012年的62.70,12年来增加了16.49,增长幅度较大。如果将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评价值范围)划分为起步阶段(0.30一0.55)、发展阶段(0.55一0.70)、初步实现阶段(0.70一0.90)和发达阶段(>0.90),那么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已由起步阶段上升为发展阶段,有了根本的提高。②江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二级指标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业投入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是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较快且处于较高水平,2000}2012年,农业投入水平由起步阶段提升为发展阶段,而农业产出水平则由起步阶段提升为初步实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发展较慢且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发展水平近12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态水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由发展阶段下降为起步阶段。③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江西现代农业水平比全国水平高出2.75,说明江西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在二级指标中,除了农村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外,其余指标水平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2江西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为了充分说明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均衡性,对2012年江西11个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同时通过相对指数测量来反映江西各地区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的发展程度。2012年江西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①江西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少数地区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在江西11个地区中,除南吕市和景德镇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展较好,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外,其他各地区都处于发展阶段。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为南吕市,其发展指数为70.65;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差的是九江市,其发展指数为58.52。两者相差并不大,只有12.13,说明江西整体上现代农业发展较为均衡,没有出现较大差异。②与整个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类似,各地区农业投入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较高,而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较低。从农业投入水平看,发展水平较高,大部分地区相对指数在55以上,处于发展阶段,只有新余市和鹰潭市处于起步阶段;从农业产出水平看,发展水平更高,相对指数大多在70以上,除九江市和上饶市外都处于初步实现阶段;从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来看,发展水平都较低,相对指数都在55左右,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的地区大约各占一半。可以看出,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是致使江西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较后的主要原因。

3结论与对策

农业法论文范文2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不仅具有积淀深厚的农耕文化,而且千百年来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始终都离不开农业的强力支持。当然,我国的农业也在文明进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并始终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阶段,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顾过去的三四十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以稳健态势增长震惊了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党和国家一系列农业政策和法规的推动与保障,就像著名学者舒尔茨所言:“任何一国农业之所以停滞不前,不在于资源禀赋与否,而在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农业相关政策的扭曲和失误”。虽然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对土地资源过度依赖、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与当下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不太相符,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相比,我国当下农业发展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本文就从政策法规的视角对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进行简要探析。

二、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生态农业在众多学者的积极倡导响应下得到了初步发展,即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欧洲许多国家大力推广生态耕作,生态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之后迅速在东南亚、美洲等地区蓬勃发展。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基本演变成一种国家行为,已由分散的民间活动或单一的实验项目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即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下,不仅生态农业用地面积大幅增加,而且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也在稳步增加。中国生态农业就是在世界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生态农业”在中国首次被提出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之后在国务院等相关机构的带领下开始进行生态农业试点工作,而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1996年开始,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在随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中明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把“发展生态农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也在这些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由小范围试验到大面积实施,由科学家试验研究到国家政府行为,使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蓬勃发展起来。中国生态农业虽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也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有: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注重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农业方式的有机结合、注重生态农业体系的多功能开发、注重自然调控与人工干预的有机融合。

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现状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生态农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虽然目前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依然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其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政策法规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推行生态农业试点工作之后的第三年,1985年国家从生态保护的视角对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一些要求,通过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我国的生态农业政策法规也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覆盖层面越来越广。1993年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当时国务院下属的7部委不仅成立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并把生态农业建设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议程,把发展生态农业正式写入《中国21世纪议程》,从而真正把生态农业发展升级为国家行为。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政策方针;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专门增加条款“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006年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基本保证了生态农业的有序稳定发展,特别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基本上使我国生态农业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些政策法规的确促进了我国生态农业的起步发展,但客观的说,这些政策法规不仅不够完备,即无法充分引导监督生态农业发展的多个层面,而且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性与缺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农业政策法规不够齐全,特别是缺少一个引导监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性政策法规。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激励措施等内容的国家层面法律体系。这样以来,由于没有具体可行的基本政策法规指导,当前生态农业政策法规大多限于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即停留在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阶段。这就导致各地的标准不统一,往往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之间出现严重问题,非常不利于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受到破坏,而且生物多样性等受到严峻挑战。。

第二,政策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有待加强,特别是要强化与国际法规接轨的融合力度。我国现行有限的生态农业政策法规过多以中国实际为主,过分强调了国内经济效益的实现,忽视了国际市场的变化。当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形式各异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生态农业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同步。第三,政府机构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政策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它没有完全纳入市场化轨道,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国家机构没有充分利用政策法规对生态农业进行有效宣传,这样民众对生态农产品知之甚少,甚至产生排斥或地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生态农产品的正常流通。

四、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监督下已经步入生态化发展阶段,为新时期农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道路。然而由于生态农业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生态农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在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法规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坚持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尽快制定颁布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法,为我国生态农业政策法规的逐步推进提供总体指导。首先,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借鉴日本、德国、法国等世界生态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农业法》,不仅要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标准化规范,而且对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明确界定规范。其次,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农业法》制定其它相关细化生态法规的基础上,对之前颁布实施的《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等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修订,使其符合当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对其中的各种绿色认证制度、规范进行升级调整,既要结合国内农业经济实际,又要顾及世界农产品贸易大趋势,使我国生态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避免无谓的受阻,造成资源浪费,这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第二,制定明确具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不仅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要使其具有明晰的操作可行性。虽然我国早就制定了《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纲要》,各级地方政府也据此制定了类似的地方生态农业发展纲要,但大多停留在政策阶段,即更多的是指明方向,而没有提供相对具体的实施方案,这就导致诸多政策规划难以实施。因此从上至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纲要》一定要突出目标的指向性与步骤性,可以在确定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近期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指导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生态农业激励措施,比如从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科技指导等方面制定政策,鼓励广大农业工作者积极从事生态农业;另一方面,革新考核制度,尤其要改变以前过分注重农业产量的政绩考核体系,体现出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只有这样行政干部才会与普通农业从业者齐心协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法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常见9种瓜菜高产整枝法

 

瓜类蔬菜属于夏生草本植物,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处理好蔓叶生长和开花结果的关系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栽培实践证明,在瓜类蔬菜生长过程中,如果借用柑桔等水果的整形修剪原理,对黄瓜、南瓜、苦瓜、丝瓜等瓜类蔬菜进行整枝、摘心等,可以改善光照条件,集中养分供应,减轻病虫为害,延长结果盛期,取得明显的提高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一些主要瓜类蔬菜的优质高产整枝方法如下:

一、黄瓜

主侧蔓结瓜的品种如本地种、珠江黄瓜,播种早,培育越冬苗,植株主蔓、侧蔓结瓜早,发生侧蔓少,很少整枝。播种晚(2月下旬后),以及种植密度高(亩栽1300株以上),植株主蔓结瓜晚,发生侧蔓多,一般采取间隔整枝,根据其长势农业论文,抹除侧蔓1/3~2/3。侧蔓坐瓜后,前端留1~2片叶即摘心,生长盛期,摘除老叶、黄叶、病叶。主蔓接近架上及时摘心促结回头瓜。主蔓结瓜的品种如津春、津杂、中农8号黄瓜,其分枝较少,一般基部4节以下侧蔓摘除,其余不整枝摘心。

二、苦瓜

留主蔓及其基部1个侧蔓,抹除其余侧蔓,不摘心。当植株生长茂盛时可剪掉棚上过密侧枝。

三、丝瓜

主蔓上棚前摘去所有侧枝、雌花、雄花,上架后主蔓再伸长33厘米左右,进行摘心,留前端一个侧芽和一朵雄花,抹去其余侧枝、雄花,此时可坐瓜5~7个。待其采收后,侧蔓又伸长16~26厘米,进行第二次摘心,留1~2个雄花以及前端的侧芽,抹掉其余的侧芽和雄花,此次可坐瓜3~6个,如此反复。

四、冬瓜

留主蔓以及在主蔓3~4节选留一个侧蔓,其余侧蔓抹除,早期雌花营养不足,结瓜小,应抹除,一般在15~20节后留瓜。

五、南瓜晚熟品种留主蔓以及主蔓4~5节处的1个侧蔓,或在植株生长5~6片叶时摘心,促进侧蔓发生,留2~3个侧蔓,争取每株结瓜2~3个。早熟品种,如园地贫瘠,宜实行单蔓结瓜,主蔓选留结瓜,在前端留5~6片叶摘心。

六、瓠瓜

子蔓结瓜,子蔓产生2~4个雌花,结1条瓜,至多2条瓜,采收后剪掉子蔓免费论文下载。大腿瓠:孙蔓结瓜,主蔓上架时进行摘心,当侧蔓伸长33~66厘米再次摘心,促进孙蔓产生雌花、结瓜。

七、佛手瓜

主蔓生长4~5节时摘心,选留2~3条强健子蔓,当子蔓生长1.3米许进行第二次摘心,促之发生孙蔓6~7条,任其生长。如过密,则疏去细弱蔓。

八、金丝瓜

金丝瓜主、侧蔓瓜均可结果农业论文,但以主蔓结瓜为主。短蔓品种一般不整枝,长蔓品种支架栽培仅留主蔓,摘除侧枝,满架时打顶,使养分集中供应开花结果。雨季要用瓜叶遮花,防止雨水冲刷花粉,影响结果。为提高坐果率,在上午8时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摘除过多的雄花。中后期及时摘去病叶和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九、西葫

西葫芦节间极短,随着叶片数的增多,多数品种不能直立而匍匐于地面生长,这样,既浪费空间,又影响通风透光。因此需要整枝压蔓。整枝方式有单蔓整枝和多蔓整枝。单蔓整枝即摘除所有的侧枝,只留下主蔓结瓜。这种整枝方式适宜于生长势较弱的中早熟品种和瘠薄土地上栽培的西葫芦,如果计划用这种整枝方式时,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多蔓整枝适宜在肥沃土地上生长旺盛的西葫芦,当主蔓长到5~7片叶时摘心,以促进侧蔓的发生,从中选择2~3条长势强的侧蔓留下,其余的打掉,每个侧蔓留1~2条瓜以供采收。如果计划收老熟瓜时,每个侧蔓只留1条瓜。

农业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农村;环境法;政策 内容提要: 我国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成农业建设和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针对当前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情况,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进农业建设。 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表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应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的后劲。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质量退化,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给食品安全构成隐患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1.5亿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1995~1999年黑龙江、江苏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生药害2000多起,药害面积达200多万亩,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工业和生活污染导致的环境酸化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环境。酸雨(pH<5.6)从1985年的约175万km2扩大到1993年的280万km2,受重酸雨(pH<4.5)影响的区域由1986年重庆和贵阳等局部地区至1993年扩大到南方广大地区。环境酸化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森林、草地的衰亡,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减产等。 农膜污染的面积也逐年扩大,1995年已达到64913万公顷,农膜年均残留率约20%,平均每公顷达60公斤。 2、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导致的水源污染日趋严重,难以有效控制,造成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水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农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全国1995年是1978年的4倍。2003年的每亩化肥投入量从1980年的每亩12.3斤(折吨量)提高到43.1斤,比1980年高出348%。而且,目前盲目偏施化学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现象比较严重,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农村养殖业排污量剧增,目前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 湖北省每年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约2亿吨,其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工业和生活污水的5倍以上。 农作物秸秆污染。我国每年秸秆产生量约6.5亿吨。由于缺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秸秆的经济实用技术,且产业化水平不高、出路不畅,造成秸秆的大量焚烧和废弃。不仅 浪费了生物资源和能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体,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湖北省每年产生约3000万吨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不到40%,很多都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万hm2耕地受损,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从黄土高原向其他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扩展,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在南方省区的丘陵与山地(母岩以花岗岩、砂岩、砂页岩、红色粘土及碳酸盐岩类为主),以水蚀形成的劣地及石质坡地为标志的土质与石质荒漠化土地,呈小面积斑点状分布的型式,当地群众常以“红色沙漠”、“白沙岗”、“石漠”等名词以形容其土地退化。其侵蚀方式以面蚀及沟蚀为主,在花岗岩地区还有水蚀与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崩岗侵蚀,在碳酸盐岩类地区溶蚀是主要的侵蚀方式。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威胁农民健康 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有3.6亿多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业的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小作坊式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 据2005年做的典型调查,9省三县74个村105项做了调查,其中40%村庄没有集中供水,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晴天是车拉人,雨天是人拉车,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90%的垃圾是随处丢放(访谈者认为:“显然这样一种人居环境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5、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 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而且,有关环境纠纷往往涉及者众多,处理困难,例如屏南榕屏化工厂造成屏南县溪坪村环境污染,1700多村民身心健康、财产损害严重,事件、纠纷与诉讼历时十多年难以解决,等等。 (二)造成农业环境问题的原因 农村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仅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及其他有关社会经济因素,才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 面广量大的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以及日益增加的畜禽养殖业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化肥、农药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见效快、效果高、面广等特点保证了作物的增产丰收,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费用,因此,使用种类日益繁多、范围日益扩大、用量增加。但是,由于低效率的或不合理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 乡镇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安置富余劳动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乡镇企业在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技术、方式和生产工艺落后,许多采用土法生产,生产能力低下,设备陈旧,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跑、冒、滴、漏”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浪费大,“三废”污染严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近忧和远患。乡镇工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已接近或超过50%,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个突出问题。另外,由于受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国家明令取缔关停的“十五小”和“新六小”企业还有反弹现象。 3、农村的贫困伴随着落后的生活方式 不少贫困的农村地区都缺少燃料,由于没柴烧,不少地区挖草根、剥树皮、折树枝甚至乱砍滥伐,在一些地区,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部分地区覆盖率不足5%,甚至在1%左右。由于粮食与燃料的压力,贫困地区人民居住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商品经济难以发展,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传统生活习惯 的改变,农村生活废物的种类、数量都不断增长,包括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等许多难以降解的物质,但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生活废物的收集处理设施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农村既没有垃圾存放点,也没有处理场所,农村生活废弃物随意排放,最终成了污染源,严重地污染了水源和土地,有些农村“脏、乱、差”现象突出。 4、工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转移 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在农村,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农田、侵占河道、随处焚烧等现象屡见不鲜。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但是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工业固体废物(很多是危险废物)长年堆积,而固体废物处置标准不高,管理不严,不少工业固体废物仅仅做到简单堆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贮存状态,不符合安全处置标准,2002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24.2%,1996年到2002年危险废物累计贮存量达到2633.9万吨。 由此而污染的农田已达100万亩,加重了耕地矛盾的突出。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重开发利用,轻生态保护,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少数地方农村的小矿点林立,有的甚至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废渣石乱倒乱弃,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突出表现为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导致资源的浪费、植被生态破坏、地层塌陷和水土流失。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万吨煤塌陷率就在1000m2~3000m2 间,平均塌陷率为2000m2。 5、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 (1)在农村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观。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奔小康的同时,往往忽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受到的宣传教育的机会较少,缺乏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同时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和权利意识。 由于贫困和发展落后,使得农村地区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较大,贫困率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加上机构能力比城市地区薄弱,严重制约农村地区的发展,而长时期的不良土地利用方法和不正确的发展战略,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又加重了贫困。 (2)落后的农村环境,主要是由于城乡之间环境差距不断加大,这是现实制带来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不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使得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其实质在于城乡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作用,是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 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大量人口被滞留在农村,从而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很多农村居民无论从绝对意义上,还是从相对意义上,都还处于贫困状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压力,从而无力顾及污染控制;在二元社会结构的作用下,农村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农业是主要产业,相当多的人是以农业为生的。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增加了面源污染的控制难度;面对差距悬殊的二元社会结构,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竭尽所能流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中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掌握环境知识的能力较弱,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 (3)农村与乡镇建设缺乏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环境综合质量低。农村与乡镇在发展中,土地规划使用中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不充分,没有合理处理好工业区、居民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形成工业区、自然保护区和居民区混杂的局面,致使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有的农业与农村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农业用地、农民建房用地随意性大,农业废弃物随意排放,常出现“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局面。并且,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4)农村环境管理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机制和制度,环境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量小、面广、变化快、差异性大的农村环境污染源,我国环境法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机制和制度。而且,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的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照现行的分部门监管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综合管理系统。同时,农村的环境保障体系仍比较薄弱,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能力建设不足,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人员队伍、执法手段、资金都很缺乏,而由于农村地大面广,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发生在广泛地区,发现困难,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有关职能部门在监管或执法时往往力不从心。同时在农村也缺乏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机制、途径与基础。因此,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困难。 (5)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机制需要建立。随着环境执法的发展,监督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它是保证环境执法依法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环境执法责任机制、执法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还十分不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缺乏制度性保障。 二、我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定 (一)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体系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旨在调整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表现形式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主要由国家和地方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所组成。主要包括: 1、宪法。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第二十六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九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十条)。 2、法律。我国《环境保护法》(1989)对保护农村环境保护作了基本的规定;《农业法》(2001)对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作了专章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矿产资源法》(1996)等环境资源法律也对农村环境保护作了规定。 3、行政法规。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土地复垦规定》(1988)、《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等。 4、地方法规。例如《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3年2月13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1993年2月25日公布施行)等。 5、部委规章。例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等。 6、地方政府规章。例如,《湖北省农产品基地环境管理办法》(湖北省政府人民政府令第180号,1999年9月1日施行)等。 7、其他政策法律规范性文件。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等。 (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的主要内容 1、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规定 《农业法》(2001)规定,发展农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规定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规定,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 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发展县域经济要选择适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的特色产业,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编制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这项涉及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准备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2、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规定 《环境保护法》(197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农业法》(2001)规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水污染防治法》(1996)规定,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第三十七条)。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第三十九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将农村固体废物防治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关注保护与改善农村环境。1995制定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2011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增加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要求,规定从事畜禽规模养殖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首次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管理范围,强化了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第四十九条)。既将农业和农村的污染问题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避免出现法律调整空白;又可以考虑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法律控制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条件,通过授权立法方式交由各地自行规定。 3、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的规定 《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十七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提高土地利用率;(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第十九条)。《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三、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政策法律思考 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做出了“要启动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要指示;曾培炎副总理2005年4月提出,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务院在最近发出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专门提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国家近年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今后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将有几项重大举措:第一,启动农村小康建设环保行动计划。用5至10年时间,使农村现在的水源 地、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一些重要环境问题要有比较大的改善。第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从而使当前农村环境条件和社会基础比较好的一些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协调发展。第三,结合我国当前“菜篮子”基地的建设,加大对“菜篮子”基地建设的环境管理,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好环境方面的有关工作。第四,加强有关法制法规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规模化养殖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今年要在立法方面加强工作。 旨在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江苏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常德市、安徽省绩溪县等已不同程度开展了示范试点工作。 为了促进城乡环境的协调发展,应根据农业和农村的特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认识,依法加强领导和监督管理,制定和落实计划 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要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认识,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将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纳入环境保护工作重点范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环境。 各级政府应当按照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的规定,把农业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资金,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废渣、粉尘、恶臭气体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各级环境保护和农业管理部门,应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将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纳入管理工作的内容,指导和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推广工作。强化各项农业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 走城镇化发展之路。建立垃圾清运及集中处理系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规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帮助农村建立垃圾存放池、公共排水道、生态厕所等,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指标纳入领导年度目标考核中去。 (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对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二是以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打造各种循环经济链条,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建设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推广养殖场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粪便还田;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行“猪—沼—果(草、渔)”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目前,在农村污染中,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较为严重,可以说养殖污染已是农村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对此,各地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在国内也已有不少“变废为宝”的办法,如用畜禽的粪便生产沼气,制成有机肥,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林农牧复合经营工作等。 (三)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与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关于进行修订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修订,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同时,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组织制定和修订地方农业环境标准。加强农药、化肥、农用薄膜、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的环境无害利用的规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订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别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和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强制淘汰工艺设备制度、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禁 限制度等,有效预防和控制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对违反该法的各种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抓住重点,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 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紧紧抓住土壤污染工作,严格执行相关环境:(1) 申报登记,明了情况。要加强土壤污染源的申报登记与调查工作,摸清农村土壤污染物的产生来源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污染者依法提出监督管理要求。(2) 规范颁证,严格监督。从事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经营许可;对违法经营者,要依法严肃查处。(3) 制定预案,防范事故。应当抓紧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保部门备案;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环保部门应当及时报告人民政府,由政府采取防止或者减轻危害的强制应急措施。(4) 严格控制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要按照法律规定严格控制危险废物、城市垃圾、工业废物的污染;对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应依法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 (五)建设机构和队伍,提高监督管理能力,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环保部门根据本地区农村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监督管理网络,同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环境管理人员,加快农村环境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六)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认识和能力 结合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形式多样地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内容和有关知识。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加入到小康环保行动中来。并认真组织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人员、环境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和有关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社会,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和专题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执行、遵守和维护能力,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法论文范文5

    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正式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19世纪末美国农业基本实现商业化以后,美国就是一个农产品周期性过剩的国家。因此,在30年代初,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制定以支持农民收入为目标的《农业调整法》,从农业资金、粮食储备和农产品市场销售三个方面入手,实行支持与保护本国农业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

    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虽然源起于美国,但对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却是始于1962年欧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首先取得进展的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而农业一体化是欧共体成员方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法国、荷兰和意大利是农业一体化的积极鼓动者和支持者。在60年代初,这三个国家的谷物、畜产品和蔬菜及水果生产出现大量过剩,但没有销售市场,在世界市场上经不起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农产品的竞争。因此法国在荷兰的支持下要求彻底实施农业一体化,这样,欧共体六国于1962年1月14日通过了一个“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衷协议”,即欧共体最初的共同农业政策。日本在战后50年间迅速工业化,但始终采取以国家财政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政策。1969年日本粮食(大米)开始剩余后,继续采取对大米实行高价格补贴的政策。即使政府感受到开放国内粮食市场、国内粮价与国际市场严重脱节及财政负担日渐沉重等压力,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仍采取用国家财政支持乡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维护农业资源环境的农业保护政策。与此同时,自20世纪上半世纪,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都普遍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政策,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开始在很多国家得以建立和发展。只不过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和经济产业特点的差异,各国对农业实现保护的力度和方式都不尽相同。

农业法论文范文6

1.种植业发展现状

沈阳沈北新区的水稻是新区种植业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20万亩,主要有盐粳48、辽优7号等十几个种植品种。曾先后获得“沈北清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和“北霸”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2]。除此之外,新区还发展其它特色种植业,合计占地面积0.33万公顷,包括花卉、蔬菜、五味子、其中五味子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味子种植基地。

2.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禽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具有如下突出特征: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升高、养殖种类繁多。二是投资规模大、养殖面积广。四是建设标准高、辐射程度强。

3.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之一,目前沈北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聚集在辽宁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已拥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中粮集团、百事可乐集团等、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雨润食品等——这些企业共同构筑了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果蔬(饮料)、(奶牛)乳品、生猪、肉鸡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2]。

4.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产业是沈阳沈北新区的新兴产业,目前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具体项目包括:爱琴谷庄园,占地700亩,其致力于打造阳光度假、花卉果园、观赏采摘、休闲运动等多层次观光园区;万亩辽河花海,依托辽河七星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达6000亩,主要以种植油菜、芦苇、万寿菊、荷花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带;薰衣草庄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为沈阳市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稻田艺术画,占地面积280亩,它是现如今中国拥有的最大的水稻田艺术画;水稻开心农场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是以绿色有机水稻为基础,集学习、观光、体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水稻观光项目。

二、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法是由三个指标构成:(1)横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占有率;(2)纵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增长率;(3)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即相对市场占有率同市场增长率形成一个四象限的矩阵图。其理想模式是要重点突出和发展明星类和金牛类的优势与机遇,引导问题类向明星类和金牛类方向发展,尽量规避瘦狗类中可能出现的劣势与威胁。通过波士顿矩阵图中的四象限法,将其延伸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研究中,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对本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四大突出产业的潜力情况做出如下具体分析:

1.劣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问题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低,但市场增长率高。可以看出,其市场前景广阔,处于成长阶段,只是发展优势尚未突显,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明星类也有可能退化成为瘦狗型市场。因此发展方向取决于对问题类的正确引导。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型发展战略来增强发展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休闲观光产业属于问题类产品。休闲观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该区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但由于此类产业刚刚兴起,在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上仍存在不成熟之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及完善。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适合采用加强型战略逐步引导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明星类产品。

2.优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明星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增长势头良好,为了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强化其主导地位。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属于明星类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现已拥有完善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及数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在增长势头和赢利水平上都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采用稳定型增长战略和创新型战略逐步成为金牛型,成为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保持良好势头,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特点,利用发展机遇使沈北新区的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优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金牛类产品,其现状特点是,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市场增长率已经饱和,因其具有市场成长率低的劣势特征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及享有较好的规模经济优势特点,因此不必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该金牛类产品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支柱产业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才能不断保持其优势地位,逐渐提高其市场增长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属于金牛类产品。这两类产业是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发展模式也日趋成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由于市场增长率逐年趋于稳定,因此可以通过采用创新型战略逐步向明星类转化,以提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更好的发展本区的生态农业。

4.劣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瘦狗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很低,因此没有发展前景,但此类产品,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全部放弃战略,而是尽可能规避发展此类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对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仍要不断开拓发展机会。因此针对瘦狗类产品,要采取减少和剔除战略,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要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的选择避开威胁,消除劣势。

三、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计

1.生态型种植业发展战略

1.1发展壮大种植业优势产业战略。

优化水稻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并从耕地保护,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水稻生产综合能力,更在急需时,保障全区仍至全市的粮食供需平衡必要的生产能力;通过重点建设三大种植业基地,即集种植、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花卉产业基地、以五味子、沙参等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以果品采摘观光、特色种植观光、农家院休闲为主线的生态林果产业基地,挖掘特色种植业潜力,大力营造各具产业优势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区域。

1.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战略。

采用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使农民更好的掌握优质良种及配套的种植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及发展农业科研培训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适应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生态化进程。

1.3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战略。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的一种高效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组合一体化的立体种养模式。技术上,通过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提供养分。这种稻鱼共生模式,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的2~3倍。通过大力推广适合沈北新区的稻田养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改变粗放型农业作业方式,以实现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生态型种植业可持续发展[3]。

2.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战略

2.1提升政府职能战略。

在政策引导上,政府基于对畜禽养殖业市场的准确调控,需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养殖户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落实政策不打折,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良种补贴等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加强与招商局、国土局、农林局、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生态型畜禽养殖业项目选址、签约、落实和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2.2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

按照沈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狠抓三大养殖基地建设:即北部生猪养殖示范基地、中部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东部肉鸡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打造万亩生态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完善畜禽养殖的产业链条,实现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畜禽养殖产业化水平,推动生态型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推行保障体系建设战略。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和应急体系;完善畜禽养殖业保障体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能力,确实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卫生。

3.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战略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战略。

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要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遵循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原则的同时,将旅游资源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

3.2强农兴旅的发展战略。

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强调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意义,增强参与互动意义。未来,沈北新区应立足“大旅游”战略,其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应重点按以下三种类型发展:即林果基地采摘型、农业生态观光型、休闲旅游度假型,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体验式旅游基地”。

3.3规范服务强化宣传战略。

相关管理部门应健全统一、全面的关于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各行业间的行业协会等自律型行业监督组织,增强行业间各企业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促进共同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行业中各企业也要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农技知识、服务技能、诚信意识、生产及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沈北新区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风采,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强农兴旅的战略意义。

4.生态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4.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就沈北新区现有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分析,大部分的发展现状较为分散且规模尚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至于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难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应通过中小型企业间的优化整合,加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产业间的集群化发展。在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媒介的前提下,利用沈北新区现有的一大批知名度高、加工水平先进、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裂变扩张实力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环节分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生态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帮助协作龙头企业做好相关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可以说,企业集群效应不仅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增强企业间的整体竞争优势。

4.2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农业法论文范文7

一是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带头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为搞好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引导,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只能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传统观念,要告诉农民什么是文化产业、怎样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文化产业是精神产品的物化或精神化的物质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盈利为目的,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有确定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把农村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是整个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再认识,是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在正确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真心实意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思想,自觉通过及时而又准确的新闻舆论,宣传党和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法令,帮助群众从当地实际出发,挖掘、培育和发挥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报道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事例,传播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引导农民在实际运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发展,走好以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二是要认真抓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专门人才的培训,激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农村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使之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就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懂农村文化产业、热心于农村文化产业、善于用新闻舆论宣传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记者和编辑。为不断提高他们的报道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关单位就需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考评、奖优罚懒、科学管理;组织他们加强学习,严格要求,在实践中发扬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那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同志,要理直气壮地把荣誉和物质奖励给他们,让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名导演等人才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新闻战线上宣传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带头人。

三是要深入实际,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增强新闻舆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同志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早在1927年,他为了回击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责难,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农村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确指导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了解新闻线索,才能掌握更多的新闻素材,也才能不断提高其本身的思想水平,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新闻报道指导性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面对能帮助农民扩大增收空间的这一“朝阳产业”,新闻工作者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广泛了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采取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科学方法,下工夫抓准运用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的最佳宣传点,使关于农村文化产业方面的新闻报道既真实可信、切合实际,又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所反映的问题既能回答群众所急、所难,更能做到帮助群众所需。

四是要把创新作为搞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的动力。创新是一切事业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要搞好新闻舆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引导,使所宣传的东西能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同农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使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实现其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引导的根本功能,也必须坚持创新。

首先要创新宣传报道的内容,满足群众对做好农村文化产业各种信息的需求。因为,在农村发展新型产业,农民担心的不是党的政策,怕的是不懂行情、不知方法、投入打水漂。如果新闻工作者能正确运用各自的阵地,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对各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增收致富的好经验及时宣传,对各地农民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搞好文化产业的做法及时推广,正确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抓好文化产业照样能抱上“金娃娃”,并且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就会自觉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有的乡村通过搞好寻根拜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的做法,通过宣传农村美丽的山川河流、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朴实的民风民俗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做法,通过搞好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和开发组织红色旅游的做法,利用民间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开发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组织好乡村旅游,效果更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收入中农村旅游收入占5%~10%,我国近些年乡村旅游收入已使2000多万人脱贫。为此,新闻工作者就要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告诉群众,将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出去,把那些不断发展变化的充满生活气息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好新闻宣传出去,以满足群众的需要。

其次是创新报道的表现手法。因为,好的内容必须要通过好的表现手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下工夫提高自己的采写与编辑技巧,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多样的题材、一定的版面、不同的栏目进行宣传。如《河南日报》不断推出靠农村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也经常介绍先进文化产业为群众打开致富之路的经验,《河南商报》开设的《乐游天下》专版中开设了“美景推荐”、“乡村旅游大篷车”栏目等,不仅形式活泼、信息量大,而且也强化了报道的深度,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对于农村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要使之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产业,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坚持用新闻舆论加强对提高农村文化产业认识的引导,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项目选择到科学发展的指导。为做好这项工作,使新闻舆论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报刊社、电视台与电台等媒体还应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在一起进行学习与交流,定期进行总结,必要时还可请相关报刊社在一起共同探讨,或请上级有关部门设立相关新闻奖项,以鼓励记者、编辑及媒体不断提高为农民群众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增加经济效益服务的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农业法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从事农业经济学科研教学的实践,提出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研讨等多种的课堂教学方法,并总结提炼出了几点课堂教学启示。 

 

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三农”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直指我国“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的突破口在于有效解决农业问题,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农业经济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人才,这对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农业经济学课程特点和学科特色,我国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符合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色 

“农业经济学”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是研究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国内不同区域农业的演进规律、空间布局、投入产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区域性 

受市场经济、自然资源条件、资源禀赋的影响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如东部地区重点围绕国际市场和城镇需求发展效益农业,中部地区定位于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主产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此外,国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地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中度。针对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依照不同区域的要素资源状况,突出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因此,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必须与区域经济学、自然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紧密结合,在方法应用上也可与区域产业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 

2.综合性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演进和空间布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内涵和外延较为广泛,如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农业产业组织问题、农业区域专业化布局优化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必须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多种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因此,农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以及农业经济相关问题的发掘与解决,都体现出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实践性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问题,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十分丰富,要深刻领悟其理论,必须深入农业经济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实践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农业经济学的主要学习方法,脱离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因此,农业经济学具有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二、农业经济学的教学方法 

在农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还牵涉到学生对农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把握,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农业经济理论去解决“三农”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知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知识讲解和传授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教师传授更多的系统的、全面的知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有灌输式讲授、启发式讲授和画龙点睛式讲授三种方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以及知识体系。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应注重设问、提问、案例引入等方式的采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2.专题讲座法 

专题讲座法在形式和课堂教学法基本相同,但在内容的设计上有所差异,它是把农业经济学分成几个专题,针对某一个专题知识,安排一次讲授。专题讲座法具有占用时间少、形式灵活、针对性强、易于理解和掌握等优点,在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农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涉及到农业经济学的某一理论前沿时,就邀请在这一领域内具有较深研究的国内外专家来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在中央出台有关农业的政策后,就邀请专家学者对中央有关农业的政策进行深刻剖析,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和政策的认识。 

3.研讨法 

研讨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的教学方法,如有关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教学,运用研究法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这些领域的问题理解更深刻,由于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启发和借鉴,并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促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从头到尾由教师组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作出回答,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讨论不断深入下去。如笔者在讲解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组织形式的过程中,先要求学生阅读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材料,然后围绕材料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然后由笔者进行总结分析。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信息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两者相融合,在农业经济问题和政策的教学和研究中非常实用。案例分析法是通过收集和整理一些典型的个案,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除了首先要明确通过案例分析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外,还应注意案例本身要内容真实,并包含一定的经营管理问题。案例分析可分为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两类。描述评价型是描述农业经营主体或决策主体解决某一问题的全过程及其实际后果(成功或失败),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农业经济理论,对案例的成功或失败做法进行事后分析,以及提出“亡羊补牢”性的建议。分析决策型是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农业经济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学指导法 

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学习的要点,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数目、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等,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是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农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回答问题,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通过精选一些经典论文,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找一些学生来讲解,笔者在全班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1.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保障 

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意向比较系统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仅要吃透课本的重点和难点,还要经常阅读文献资料、学术期刊、报刊杂志,对本学科或课程当前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学科理论和经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传授学生有用的知识。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都不是教师的单方面行为,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参与,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注定要失败。实际上,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加大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逐渐把新方法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逐渐适应;二是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中,提出教育教学方法的意见,甚至从自身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教学形式,逐渐被教师采纳运用。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3.配套推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是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保证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离不开课程考核方法的变革,课程考核方式应主动和课程内容、教学方式配套。应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考勤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应考虑学生平时自学、查阅文献资料、课堂讨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因素。在期末试题中,应加大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比重。 

 

参考文献: 

[1]焦乃洹.经济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0.7. 

农业法论文范文9

山东近代考古始于1928年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如今经过七十余年的辛勤工作,山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已经基本建立,为深化这一区域的考古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山东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该地区的农业考古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山东地区的农业考古研究起步很早,但系统的研究则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吴诗池概述了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发展情况(2),随后又系统地分析了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状况(3)。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增多,吴诗池先生在九十年代初,对山东地区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4)。九十年代以后,关于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区域性的系统研究,如石敬东利用出土文物资料研究了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5);房道国概述了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发展情况(6)。同时,这一时期的单个文化的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得到了发展,有学者在系统梳理海岱龙山文化生产工具资料的基础上,对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生产工具进行了类型学的考察,并进而对区域间的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解释(7)。另外,还有学者综合研究了岳石文化的农具,认为岳石文化的农具较之龙山文化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衰退(8)。至于其他的一些研究则散见于各类有关经济、环境等研究的文章中(9)。进入二十一世纪,山东地区的史前农业考古研究的文章鲜见于各类刊物之上,综合系统的研究略有述及(10),而区域性的个案研究成果则未见发表。

从以上山东地区史前农业研究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多限于综合整体叙述分析,而缺乏深入的个案研究,尤其是生产工具的个案研究。区域性的农业研究虽有所涉及,但是研究的领域还有待扩展。总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方法还急需改善,因此,其研究的紧迫性较之其他领域更为突出。

二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这些问题既有资料方面的原因,也有研究方法方面的原因。

资料方面,目前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发掘资料中,多数侧重于陶器的统计分析,对石器基本上是粗线条的描述,尤其是在考古调查资料中,鲜有对石器的全面系统描述(指文字、线图、尺寸描述齐全者)。资料的不足在发掘器物的数量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山东龙山文化发表的资料中陶器数以万计,而石器仅有几千件,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说明了学者们以往对石器的重视程度不够。当然,这可能是时代的原因造成的,因为过去学者们偏重于对文化分期的研究以及文化谱系的建立,而在这方面陶器比石器更具优越性。另外,山东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还缺少植物、动物鉴定的资料,虽然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和简报中有些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多是零散的、少量的,不利于综合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法方面,山东史前农业考古研究过去多从生产工具入手来研究农业的发展状况。这种方法上的单一化,不利于揭示农业生产发展的本质。在一些具体的研究上则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偏重整体叙述分析,缺乏个案深入研究;侧重农业发展史的研究,缺乏农业发展动因的合理解释;农业起源研究略显不足。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存在上述问题,资料丰富程度不足是一个原因,而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研究方法的改善才是关键。农业考古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多种方法的整体运用是必然趋势。史前农业考古研究没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只能采用考古学资料进行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考古学的理论不断传入,为综合系统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今,考古学研究领域中正呈现"理论多元化、方法系统化、技术国际化"的趋势,农业考古研究亦是如此。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资料获取程度,同时也相应地扩展了研究的领域。农业考古学应该以此为契机,丰富自己的研究理论,改进技术方法。这其中民族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尤为重要、民族学中有关原始民族以及现代晚进民族的资料是进行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的"活化石",这些资料可以为史前农业研究提供参考;经济学中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原理,对史前农业发展进程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数学中统计方法对史前农业进行量化研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上文所讲,过去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注重整体叙述分析,缺乏个案深入研究,而个案深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式就是量化研究。整体叙述分析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史前农业的发展进程,但要想深入了解各个时期的农业状况则必须采取量化分析的方式,因为量化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种因素的比例关系,发现隐藏于实物资料背后的深层次动因。例如,我们过去将目光过多地集中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上,从生产工具的变化角度寻找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春秋以前金属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并未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农具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指示器"(11)。如果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农业考古研究不仅要复原古代农业发展史,还要对此进行解释。既然农具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指示器",那么就应该找到另外的"指示器"。从山东地区史前遗址的发现情况能够大致看出这方面的因素。山东地区史前文化谱系比较清楚,从早到晚依次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目前已发现的遗址数量中,后李文化为10余处,北辛文化100余处,大汶口文化500余处,龙山文化1300余处,岳石文化近300处。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中打制石器还占一定比例,而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磨制石器已占绝大多数。在农业生产工具没有质的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如何支持大量增加的人口就值得深入分析了。山东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达1300余处,表明此时人口已大量增加,要解释这一现象还需联系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址大量增加、文字出现、等级分化加剧,这一切又不同于西方的文明模式,只能从中国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析。从综合大型工程,如城址、祭坛的建筑可以获知社会组织管理职能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管理职能也会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上,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农业生产。另外,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改善也会相应的增加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可以说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变量的原因。可见,只有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总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无论是从整体叙述上还是从个案分析上,都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并转换传统的研究视角,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多种因素综合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农业发展的规律,阐释中国文明的本质动因。 三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虽然存在资料不足的现实情况,但是这并不妨碍农业考古学研究的深化,而且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得到改善。现在重要的是能够使广大考古工作者特别是发掘者在意识上形成主动收集农业考古学资料的观念,带着科研目标去从事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是获得科学资料的关键。近年来,有关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确立使得考古资料的信息量大增,这与发掘者的主观意识是分不开的。在农业考古学研究中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的确立,让更多的考古工作者意识到了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性,因为研究的深入对考古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在传统考古学资料中有些是无法获得的。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中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12),为加强农业考古学资料的收集工作创造了条件。无疑新方法的应用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也提高了农业考古学资料收集的精细化程度。

在资料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个别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地区生产工具的特点和具体的生产方式,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生产工具是不同的,这与土质以及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只有深化个案研究,才能了解地区间的差异。其次是农业起源的研究,多种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分析,是其取得突破的保证。农业是如何起源的问题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山东地区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其区域的系统研究必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这里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是农业与文明的关系研究,在其他研究不断深化的前题下,能够取得长足的进展。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保证,但农业的发展不一定就能导致文明的产生。这里任何单一的因素都无法解释文明的产生。因此,综合分析山东地区史前农业发展过程并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为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合理的解释。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的问题还相当多,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农业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的改进。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方法、技术是在总结西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中国的考古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还需中国实践的检验。因此,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在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总结中国自己的农业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陈文华:《简论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2)吴诗池:《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3)吴诗池:《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4)吴诗池:《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5)石敬东:《从出土文物看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6)房道国:《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6年第1期。

(7)陈淑卿:《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生产工具的类型学考察》,《辽海文物刊》1997年第2期。

(8)任相宏:《岳石文化的农具》,《考古》1995年第10期。

(9)这类文章很多,主要有:

何德亮:《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养猪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刘俊勇:《试论东夷史前经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何德亮:《山东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考古学观察》,《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0)佟佩华:《海岱地区原始农业初探》,《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何德亮:《试论山东地区的原始农业》,《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11)白云翔:《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12)有关山东地区史前植物硅酸体及其相关研究的论文主要有:

王克林、吴加安:《尉迟寺遗址硅酸体分析-兼论尉迟寺遗址史前农业经济特点》,《考古》1998年第4期。

靳桂云:《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分析》,《考古》1999年第2期。

孔昭宸等:《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考古》199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