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思想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4:58

高中思想论文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1

1.员工容易受多元消极思想的侵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享受着一系列先进成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消极现象。表现之一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想意识层出不穷,鱼龙混杂,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对人们精神产生严重的腐蚀,例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思想意识的出现会对高速公路管理产生严重的后果,一些员工的道德感、责任意识逐渐淡化。

2.思想政治工作未受到高度重视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传统与作风得以传承,有利于高速公路员工齐心协力,形成巨大的合力,有利于高速公路管理井井有条,取得稳步发展。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为高速公路管理发挥着精神导向作用。然而,一些企业领导者片面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些领导者则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3.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动力,是高速公路企业一笔宝贵财富及重要的软实力。然而,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素质欠缺,未能与时俱进等,造成工作形式因循守旧,极其单一。繁杂的内容与枯燥的形式无法真正调动企业员工的兴趣,同时也无法与员工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二、新形势下高速公路管理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面对高速公路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不受重视或流于形式的现状,要创新其工作,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起创新思维。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诸多员工,要明白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其他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管理工作的灵魂,它指导着其他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方向。其二,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因循守旧,只重视灌输理论知识已经远远落后时代潮流。为此,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应当与时俱进,从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生活与生产紧密结合。

2.充分利用先进科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往往采用单一、落后的工作方式,大多是向员工直接灌输理论知识。这种方式形式单一、内容空洞,容易造成员工的厌倦心理,对思想政治工作嗤之以鼻。为此,管理者要改变单一、落后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走向多元化、多样性道路。为此,管理者首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工作通道。例如,在网络中及时与员工进行交流,了解员工近期的思想动态;分享相关网络视频,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实现领导者与员工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因此效果显著。

3.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创新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良好的文化氛围会对全体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与高尚的人格;反之,一个缺乏文化氛围、或文化落后的企业,则很难使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在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软实力,为此,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应当树立文化意识,创新文化建设。首先,领导者与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作用,将高尚的道德感、深厚的责任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等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对员工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第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注重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在小组合作与竞争中树立团队意识,增强高速公路企业的凝聚力。例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以组织文艺晚会、运动会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与团队的力量,培养起集体主义观念。

4.创新企业管理与考核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实现起到保障作用

高速公路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创新离不开企业机制的创新,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各项活动的开展起到保障作用。尤其是企业考核机制,与每一位员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应当完善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的生活与生存相挂钩。首先,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与企业其他工作协调进行,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并驾齐驱,共同进步。第二,要将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通过奖励先进、鞭策落后,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奖惩制度要实现物质奖惩与精神奖惩相结合,发挥奖励的正向强化作用以及惩罚的负向强化作用,保证奖惩的公平性与公开性。

三、结语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2

1.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是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坚定信念和意志,从而不至于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之中丧失自我,变得功利和自私。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审视人生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积极的态度,并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积极的、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交活动,通过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使学生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相互理解、心胸开阔,在遇到冲突的时候能够淡然处之,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能够自行控制,从而帮助学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团队协作,塑造健全的人格。

1.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求人必须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并且还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以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责任感进行明确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使他们在今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更加灵活的情景模拟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对社会责任感进行普及、宣传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3将人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

承认学生个体的价值、提升个体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为了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认同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构建。在传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主要是采用理论考试的片面测评模式。在今后的教育中,高中要构建多角度的人才评测制度,将人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从实践、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以及理论等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与此同时,测评主体模式也要改变,摒弃之前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估方式,增加学生自身、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等评估体系,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总结语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内涵

(本文系2012年度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教研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立项编号:12KJY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报告中提出、十进一步强调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发生的新变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而且是必须要始终贯彻落实好这一新的理念。

一、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思想。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大学生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可以说,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题。也可以说当前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发展这个主题展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确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人出发的,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P.73)即现实的人。也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各种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2](P.7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明确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会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且,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主体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程度进行过论述,他指出人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 (P.104)人的发展在“第三个阶段”才最终达到个人解放。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终极关怀目标就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实现,即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他强调的人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才能、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包括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4](P.217)

第三,马克思主义还提供了人类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即从人的本性出发,关注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他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P.514)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从事各类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方面”。换言之,人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通过不断解决并满足人的合理生活及发展需要问题,人类最终才可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2.人文关怀始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不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是“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6](P.198)还始终强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并不断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放在首位,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尽管人文关怀的含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在强调“以人为本”和强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方面是相同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目标始终贯彻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教育是做人的事业,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让人体现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和幸福,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思想体系,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也应该具有真正教育的这些追求。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真就是以大学生为出发点的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根本性问题,最终通过教学影响大学生的德性境界和德行,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无论从其出发点还是价值目标追求来讲,它更应当要具有真正的教育所倡导的理念、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不是物是“人”,而且是一个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大学生。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论是精神、意识与观念系统,还是规范、制度与组织机构设置,都无不体现着一定的人文旨趣,表达着某种程度的人文关怀的需求。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调整对大学生已有的社会心理系统形成巨大冲击,加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还有大学生在学业、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问题的成败得失更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带来直接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因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出现了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是纯理论灌输式的,理论灌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践已经证明,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的立场、观点等问题,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并随之影响学生的行动,较难取得满意效果。而应当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尊重人、提升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关注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才能体现教育的本真,也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意义。也就是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追求一种单纯的理论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使大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能时刻规范和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行动,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把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行,在行动中真正实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及尊严、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尽力把个体生命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并尽可能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关怀”的涵义

何谓“人文”?“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我国,对 “人文”一词最早进行阐述的是《易经》,其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论述。由此可见,古人的“人文”是一个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即天文就是天道自然,人文就是社会人伦。它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7]中国《辞海》中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笔者认为,人文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文化。“关怀”是什么?“关怀”是关心、照顾、帮助、爱护的意思。两个词连接而成“人文关怀”,大意就是重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心、照顾、爱护和帮助。具体来讲,就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及符合人性的生存生活所需条件的肯定和对全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从本质上讲,它理应具有这样的三层含义:一是要肯定、尊重作为历史的、现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个性、生存、生活、主体性、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这是人文关怀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二是要运用贴近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人的现实生活的方式、方法来工作,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三是要促使现实的人自觉、自愿地积极调控生存、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切思想及行为方式,适时恰当并理性应用自主选择权来完善自我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这是人文关怀的落脚点。

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倡导的人文关怀究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一是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要充分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探索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各班甚至是各位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式方法;二是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回归大学生的生活。整个教学活动要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尊重并妥善解决大学生合理的实际需求,激发学习热情和斗志;三是使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整个教学活动要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质疑和协作精神,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养,使大学生成长为有健康人格、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四是使整个教学具有渗透力、影响力和亲和力,确实解决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问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修;思想教育

当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同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各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正是实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道德有修养的重要保障。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不够理想, 大学生对此热情不高,课程缺乏深厚的文化意蕴, 显得很苍白。

自2004年8月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并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范畴, 可以说是十余年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1992年,北京大学季羡林、张岱年、邓广铭、周一良、侯仁之等文化大师,或撰文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或应邀开办传统文化讲座,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总和,它涵盖了历史、理论、知识、风俗、宗教、诗词、戏曲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其基本结构特征是“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和“以儒治世”。又因儒家思想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绝对正统地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思想。纵观历史, 俯瞰今朝, 展望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类型,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样依赖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由于高职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有差别,故对于高职院校《思修》课在教学方式上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为社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例如,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的专业为铁路方向专业,常年为全国各大铁路局提供铁路高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课程安排上多以理论结合实践为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素质较本科院校也普遍偏低。那么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到《思修》课程当中,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对此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结合传统文化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与政治信仰。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的方面,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中国本土的理论资源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合,就能更好地诠释《思修》这门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民间典故、重大的中国历史事件等,通过举例、讲授等方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知识。例如讲到理想、人生观可以为学生介绍《论语》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内容;讲到友情可以为学生讲述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等。在讲述的过程中应大量扩展相关知识,让学生多知道多了解,拓展了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思想和认识上得到升华。

二、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形式

《思修》这门课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必然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为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为他们介绍中华传统文化、著名的历史大事件,并客观正面的分析和评价,为学生树立典范,能够以史为镜,明辨善恶美丑。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和集体讨论,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改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较本科院校普遍偏低,年龄也正处于青春期,10余年的学习生涯使他们早已厌倦了大道理和空洞的理论,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学生的信息来源丰富,作为教师一定要抽丝剥茧的为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剖析。合理利用多媒体、PPT等文图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古国历时千年所沉淀下的精华,在这个被电子信息、物质所充斥的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将中华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当中,不仅能极大地丰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其中的许多知识和道理。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为他们灌输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肩负着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肩负着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任。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加之教学过程中政治说教难免使其教育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大学课程中“最枯燥”的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使枯燥的抽象理论讲述变成生动活泼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渗透,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 二) 有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发达国家腐朽思想文化冲击和挑战,这些外来腐朽思想文化正逐渐侵蚀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灵,导致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对高职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在世界观方面,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怀,有助于高职学生建立和谐意识和生态伦理理念;在人生观方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鞭策他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三)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哲人说过:“叫这个民族毁灭很容易,两代不读这个民族的书就可以了。文化毁灭、精神毁灭很快,建起来难,再下去就成了失落的文明。”因此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就必然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任务。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让高职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高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则

(一)批判继承的原则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任何社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精华与糟粕并存。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曾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可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 。因此,在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既反对全盘肯定,又反对全盘否定,在批判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传统文化中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精髓挖掘出来,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达到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二)创新的原则

文化不但要传承,而且更需要创新。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继承和发扬,需要每一时代的人们去创新。要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精华有机地融于一体。也就是说,要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做到两方面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我们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机融合。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改造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使其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拥有新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开创性的有机融合,通过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博采众长 ,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中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来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为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 ,我们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融合其他外来优秀文化的成果 ,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进行创新,使广大高职学生吸收更为充分的思想养分,丰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三)渗透原则

受当今时代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有非常强烈的主体意识,且在思维方式和精神文化状态方面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采取强硬灌输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方式进行,使高职学生在无意识中吸收消化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园网、校报广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或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趣味竞赛活动等形式,营造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使高职学生不知不觉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

(四)学以致用的原则

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在这里,我们所要说的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站在历史和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更需要我们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注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 ,并将其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途径

(一)以师资队伍培养为关键,努力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B,而且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品质、文明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要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作用 ,努力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要求,注重师德修养,以“率先垂范” 的高尚师德情怀,自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发扬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但要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更需要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只有在此前提下,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才能让高职学生信服,让高职学生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真正学有所成。

(二)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要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十二章 “党的执政理念”这一内容时,教师不能只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缺乏理论的说服力。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先从中国古代历史上“邦为民本”的思想讲起,在此基础上引用了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并阐释了此典故的深刻含义,再紧密联系十以来我党高压反腐的实际,形象生动而又具体来讲解。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和执政理念,并进一步理解当前我党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执政理念的重要性。又如在讲第十章“我国外交战略”这一内容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讲起,讲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以和为贵,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明我国在外交关系上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和反对“国强必霸”的错误论调。总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从古至今,既跨越了历史时空,为学生展开宏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联系当前的实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 三)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利平台,更是培养高职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关内容组织高职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开展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一是结合我国传统节日或爱国纪念日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纪念及传承的事件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爱国主义”这一教学内容,开展寻访和参观当地抗日遗址活动,促使学生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二是开展公益劳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讲到“社会公德”这一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帮助社区创建文化礼堂,让高职学生真正体验劳动与奉献的快乐。三是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带领高职学生去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给孩子们送上自制的小礼物并辅导功课,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等,使学生明白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良美德。同时,为了长期稳定有序地开展实践活动,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高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实践活动中。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它对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就必须要以高职学生朝夕相处的校园文化为载体 ,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具体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

1.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随处可见

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力度,我们先借鉴校园网、校广播站等各种媒介,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深度报道,让高职学生在校园中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学生在校园中能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其次通过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电影、电视等对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如我校在2015级2000多名新生中组织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学习《弟子规》的相关视频,作为开学第一课,通过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宣传学习,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升个体道德修养的目的。再次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校的建筑、橱窗、广告牌等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成为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走廊、墙上铭刻中国古代先贤修身立德的名言警句,在青青草坪上摆放书法石刻,还要在学校网站、宣传栏等开设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栏目,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资料放到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学习。

2.通^组织的文化艺术节、各种社团活动深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每学期课外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剧,如《孔子》《汉武大帝》《秋收起义》《长征》《开国大典》等。让高职学生观看有关反映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可以组织高职学生阅读经典活动,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并组织读书报告会和开展评选一年里读书最多的学生和学生最喜欢的经典书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培养高职学生修身养性、静心读书好习惯,而且使广大高职学生在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还可以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曲艺进校园表演,邀请一些著名艺术家来校演出,丰富高职学生的文化精神生活,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鉴赏能力。

3.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讲座,让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通过定期邀请“国学”名师、专家或学校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开一些诸如《周易》《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彩讲座,让 “国学”名师、专家、教师们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使广大学生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章可循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激活中国传统文化及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最终取得实效的最紧迫的工作。为此,我们理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健全的领导体制是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权威性力量,要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重要领导亲自抓、相应部门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完善各项相关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基地的保障;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项经费使用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还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监督、激励、反馈、评估机制,以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沿着健康、持久、有效的轨道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52-153.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6

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生的接受心理上制造一种新奇感和惊异感,启迪人们的求新求异思维。

关键词:陌生化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一、引言

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或“奇异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它在文艺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理论都具有普适性,陌生化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能使教育工作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美的愉悦,完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目的。笔者借用陌生化这一概念来描述,其实是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观察和探索。

二、陌生化的内涵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而言的,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人具有一种感知觉定势,经常面临自动化,产生机械性。使人打破自动化,摆脱机械性,让人重新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让人被事物的新奇深深吸引住,这就需要使事物不断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人面前。”“反常化正是一种重新唤起人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突破人的实用目的,超越个人的种种利害关系相偏见的限制,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由此,原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毫不起眼,毫无新鲜可感的东西,就会焕然一新,变得异乎寻常、鲜明可感,从而引起人们的新颖之感和专心关注,使人们归真返朴,重新回到原初感觉的震颤瞬间。”陌生化成为事物变得新鲜可感的关键,是瓦解表达方式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常化,通过异常增加感受的“难度”和表达的新异和惊奇,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兴趣,在人们的接受心理上制造一种新奇感和惊异感,启迪人们的求新求异思维。

三、陌生化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教育的对象是思维敏捷,开放创新,喜欢新事物、反映信息快,有美丽梦想等特点的大学生,这势必要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低层次运作,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运用陌生化理论,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陌生化。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内容大多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等等。但这种教育的主渠道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有学者曾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调查,发现“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很好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6%;认为改进余地很大的占71%;认为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占12%。”这种实际效果和要求之间的差距,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有一种转向,在教育内容选择上求新常新,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学生听得最多东西,这犹如什氏所说的步行,“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如果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地域的教育内容,吸引和感染学生,这又如什氏所说的跳舞,他认为“舞蹈是一种感觉到了的步行,一种为了被人去感受而构成的步行。它不仅使我们专注于舞蹈的步伐、姿态亦即舞蹈本身的东西,而且由此会唤起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新颖之感。”学生新颖之感会激起他们的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力。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性教育,仁爱教育,塑造内在品质和优良人格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时事热点,进行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解读教育等等,并且还可以从学生地域接近性心理出发,挖掘本校、本院、本系或者本班的闪光人物来教育学生。

2.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陌生化。

⑴辅导员语言表达的陌生化。语言交流是人沟通的重要方式,语言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其教育职责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手段。“人的各种动作、行为活动、言谈等等,只要经过多次反复,它们在人的经验中就会变成无意识的东西。”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语言表达要推陈出新,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用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促使教育效应的最佳化。首先要少用批评言语,多用肯定话语。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都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鼓励和表扬,大学时代作为人一生中的关键期,辅导员的批评会让他们学会谴责,而鼓励能给他们自信,表扬让他们学会感激,认可使他们心中有目标。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常用诸如:“你能做”、“做得不错”、“相信自己,继续”、“你发挥了你的智慧”等此类肯定的话语,形成学生成才的外驱力,同时也让学生抹去辅导员历来喜欢批评的刻板印象,重新构建心中辅导员的形象,并获得一种成功的异样感受。其次少庄严言语,多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一种东西”就是声情并茂、诙谐幽默风趣的语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辅导员语言表达要有情,话语韵味十足,从而感动学生,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价值的认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应。同时,也要通过语言各要素的变异,生成诙谐幽默风趣的风格,使辅导员的语言表达产生神奇的效果。

⑵交流沟通技术手段的陌生化。惯常的灌输、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呈现出不灵的态势,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辅导员不得不去探索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新途径,研究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广泛体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亦可以加入信息化的元素,使交流沟通的技术手段独特新异,形成陌生化效应。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运用快捷、方便、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如QQ聊天群、手机短信、博客等,形成新的交流沟通方式。学生有任何茫然和失落,不适和挫折,突然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时?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第一时间与辅导员进行交流,快速的减轻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并且也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所造成的不畅和怯场。另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QQ聊天群和博客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碰撞思想,增进感情,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健康成才。这样一些新媒体的运用引起学生的好奇驱力,使他们乐于感受,乐于接受。另外,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常常以班会课的形式进行。那班会课运用何种技术手段才能增加吸引力,产生回头率?多媒体的运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合点。多媒体有着图文并茂、声画合一的特性,它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冲击学生,增加课堂教育的趣味性,使形象化的知识具象化,实物化,让学生记忆深刻,获得听课的好处,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

四、结语

陌生化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给学生创造的是新鲜、奇异和异样的感受,但陌生化不是绝对的一味追求新鲜、奇特,它的运用要适量,恰当,要考虑教育的实效性,突出实用,给学生异样感受的同时还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方 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文章从古代“用’思想的历史研究视角归纳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史为鉴,知史明智,以期探讨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使用与有效管理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当管理面临着文化差异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只有对我国传统文化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恰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方法,如“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等,体现了古人对如何用人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髓,学习古代“用人”的思想和艺术,对加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人”之道概述

1.为政之要,帷在得人

    中国古人常用的重要方法为类比法,古代对于“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通过人与自然物的比较而来的,人们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的。从孔子的“性相近也”,到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后荀子更明确提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为万物之灵”之说。人与万物的差别在于有知、有义,因此人们能够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能够驾驭万物。这是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任用贤能之士看做治国之首务,为政之根本。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三国时,诸葛亮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晋代葛洪认为:“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唐太宗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后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代先贤思想无不映射出了人才与国家兴亡、事业成败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古之贤者对人才作用的重视。

    2.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选用人才贵在选贤知人,善任其能。选贤知人不容易,善任其能则更难。选贤指选择有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的人;任能指任用问题解决、为人处事能力高的人。知人,就是对人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善任,就是用人所长,做到物尽其责,人尽其用。选贤知人和善任其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荀子的“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的思想和伯乐与千里马的典故,说明了选贤知人的重要性和善任其能的策略。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对“知人”做出了一番探讨,比如诸葛亮就提出了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人,而刘助则提出“八观”“五视”的知人方法。总的来说,作为领导人或管理者,必须要独具慧眼,练就选贤知人的才能。“知人”,就要做到知人所长;“善用”,就要做到用人所长,切忌求全责备。如何使一个人的才能与其职位相称?管仲提出,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源也。”汉代王符认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在用人上,古人主张“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成为后来明智者的共识。

    3.慧眼识才,德才兼备

    选贤任能是识别人才的方法,德才兼备则是选择人才的标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慧眼识才。选用人才必须独具慧眼,具有选才识才的能力。所谓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是指在选择人才时,既要注重人的品质,又要注重人的才能。荀子认为选用的人才要智仁兼备,“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唐太宗提出:“今所用人,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在“德”与“才”两者的关系上,康熙认为如果重“才”不重“德”,“虽能济世,亦能败俭”;或是只重“德”,不重“才”,“操守虽清,不能办事,亦何裨于国”,所以“德”与“才”两者不能偏废。德才兼备亦成为我国历代“明君”用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人的“才”与“德”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品德与才能二者兼优,才有利于管理国事。对现代社会来讲,拥有高尚品德和真才实学的人,同样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对象。即是说,德才兼备仍是现代人才选用方面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是古代公认的道理。用人信任与否不仅关系国之治乱,也关系自身安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我国自古以来就遵从的用人之道。欧阳修指出:“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管仲曰:“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说苑·尊贤》)这种信任不仅要表现在思想和态度上对人才的尊重与信任;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其能力充分赏识与肯定。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信任都是相互的。用人不疑,对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激励,能够增强人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向心力。而当被用者感知到用人者对其的不信任时就会产生归属疏离感、消极怠工等负面的行为,降低其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而这与用人之道的结果是背道而驰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猜疑确是应当制止,或者至少也应当节制的,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也扰乱事务,使人不能顺利有恒。”

    二、古代“用人”思想对当代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用人思想精髓,开拓创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途径,一直是人们如何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目的的诉求,也是追寻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目标的根源所在。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教育背景和良好素质的群体,不仅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教师属于学有所长的专业性的人力资源,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善“德才兼备”式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教师人力潜能量才施用,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十分重要。

    1.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现代大学治校理念的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功能定位的多元化,大学逐渐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教师所在的大学将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格完善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与“良心”。现代大学治校理念的重构与完善,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是大学领导人的必然选择。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把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管理活动核心以及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现代大学理念,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教师人力资源,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民主化、高效化。在继承古代用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潜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选好人、用好人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不同利益需求,对教师管理要做到合理分工,恩威并重。

    2.慧眼识人,唯才是举—“德才兼备,式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

    墨子讲“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兼爱)。选人、用人贵在知人善任。慧眼识人不容易,知人善任则更难。孔子十分重视知人。他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选贤任能是识别人才的方法,德才兼备则是选择人才的标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慧眼识才。所以,高校必须独具慧眼以伯乐识千里马的眼界“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招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看重高学历轻能力的的现象,并且任人唯学、文凭至上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势头如不及时遏制调整,会影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引进来源质量。因此,重建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要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多样化的取向选拔人才。在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规划,及时引进与长远引进相结合。根据学校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科学核定进人岗位,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层次比例,多种引进方式结合,筑巢引凤式与优化环境式结合,“引智”与“引人”并重。二是引进之前加强对人才的科学考核。德才兼备者方可引进,对人才的考核不仅看重其以往的业绩,更要看重其发展的潜力。三是引人、用人与队伍稳定相结合。要使引进人才很快融入学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人才委以重任,提高他们对学校理念的认同度和对学校的归宿感。四是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待遇,身份与能力并重。“厚洋薄土”的差别待遇固然可以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产生一定的激励效应。但仅看重人才的身份背景而忽视人才的能力,则可能助长新的“唯身份论”,挫伤能力强的人才的积极性,妨碍学校引进目的的实现。

    3.量才施用,各取所长—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8

在讲述教材的过程中要与绿色化工原理结合起来,以化工生产中某种物质的作用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可替代的更加环保的药品进行同样的操作,达到同样的目的.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药品产生相同作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凸显绿色工艺优势,让学生选择比较环保的方式.例如,在讲述氯气的用途及化学性质时,可与双氧水在漂白纸浆过程中进行对比,双氧水在漂白的时候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而氯气则产生对环境不利的物质,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明白实际生活中造纸工业中使用双氧水而不用氯气的原因.在讲述金属的时候,可讲述不同金属对人体的危害、粗放型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给我们的国家经济利益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向学生讲述正确的开采利用方式,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贯彻绿色理念.

二、在实验教学中践行绿色理念

1.大力推行微型实验

微型实验是在满足获取化学信息的前提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旨在利用较少的化学药品和较小的装置就能得到相同的实验效果.微型实验中的化学药品用量为常规用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这样可大幅减少实验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改善实验室环境,而且操作比较简便、节约实验成本、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和实验环节,同时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代表绿色化学思想的发展方向.例如,微型实验中的仪器可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制而成,可用塑料吸管替代移液管、用小玻璃瓶制作酒精灯、用片剂铝塑包装板制作点滴板,用一次性针管针头联合内加小玻璃珠的乳胶管制成酸碱滴定管.还可将启普发生器、容量瓶等微型化.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可将实验过程经过重新设计,将实验技术、仪器和方法相似或相近的实验改进同时进行,将某些实验的废弃物可作为另一个实验原料的两个实验串联进行,从而节约药品和时间.

2.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装置的连接、试剂的选择、药品的称量、实验生成物的倾倒等都要严格规范操作规则,从而达到减少实验事故和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药品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实验前要认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有毒气体泄漏;在处理“三废”时,要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环境;在闻气体时不要敞开容器口,防止气体浪费;为避免人体受伤害,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挥发性较强物质的实验;在点燃易燃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在制乙烯时一定要将碎瓷片放入反应混合液中,稀释浓硫酸时要防止暴沸;配制银氨溶液时,要随配随用等;而且对于氢气和氧气的爆鸣实验要加以改进,防止对学生造成伤害;通过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和安全意识.

3.正确处理剩余药品和废液

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剩余的药品和废弃液体.根据国家排放标准可采取的处理废弃物方法有燃烧、分解、回收循环利用、吸收和中和等.做完实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酸碱盐等给累废渣废液分别倒入相应回收容器,将铜、锌、铁、铝等金属片放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回收利用,除此之外,减少环境污染也可通过增加尾气吸收装置实现.例如,在做浓硫酸脱水实验中,可用水槽液封浓硫酸和蔗糖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减少其排向空气中的量,减少污染;在制取氯气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向上排气法剩下的多余氯气.而对重金属废液进行处理,一般通过回收的方法实现实验末端处理的绿色化.在处理生成的废弃物时统一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二次危害.

三、在课外活动中延伸绿色理念

1.开展绿色化学专题活动

除了课堂进行教材知识讲解和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还应该开展各种绿色化学专题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绿色化学的兴趣.例如,可通过邀请化学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举办绿色化学知识讲座、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学的科普知识.同时,在平常的板报活动中,鼓励学生将化学中与环保有关的知识设计在板报中进行宣传教育.化学组教师可合作举办化学文化节,设置关于绿色化学方面的问题举办竞赛活动、让学生设计与化学有关的绿色环保产品等,在全校形成宣传效果.也可组织学生对周边生活的区域进行参观调查,对周围的钢铁厂、造纸厂、污水河进行参观,使学生了解其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并了解化工生产过程,鼓励其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其绿色化学意识.也可鼓励其参与环境问题,拣拾白色垃圾、拒绝一次性东西的使用、告别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

2.设计实践性调研课题

教师利用假期等时间安排具有实践性的调研课题,让学生走向生活,发现生活中运用绿色化学的方法.通过对本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分类及回收等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的方法.首先要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安排组长带领本组人员进行调查.包括家用洗衣粉品牌及主要化学成分、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买菜时采用的包装物材质、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等,根据对所调查与化学有关的生活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其采用的物质及对其的处理方法对环境的作用,调动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四、结语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9

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并由此提出“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生活教育论”的意义就是冲破学校与社会的高墙,把学校伸展到整个社会,把教育从“荷包”中解放出来,扩大学校教育的范围。

而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倾向在现代教育中仍存在。教育在自己营造的圈子里,脱离社会生活,自我完善,自我欣赏,不能及时地反映社会。

新时代呼唤教育的革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认真贯彻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在教科书的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教材的前言“致同学”中就明确提出了“走进语文,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提高语文素养”的口号,并把正确处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从文本到文本后的习题,都处处注意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吕叔湘语)。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一以贯之地发展学生观察、理解、认识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地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有积极作用。

我们不妨从这套教材(2004年第一版)的习题设置这一角度入手,以求窥见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思想在这套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这套必修教材共五册,文本后的习题分为“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两大类(限于篇幅,“写作实践”未涉及)。这套教材习题287个(其中包括所有选读文本后的习题),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约有41个,占近15%,占有相当的比重。主要内容列表如下:

以上习题不但匠心独运,而且紧扣“生活教育论”思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 加强片段习作的练习。例如第2题的仿写、第3、18题的写小故事,第9题的写心得,第19、22、24、39题的剧本改写等。这类练习多则五六百字左右,少则一两百字上下。所写的内容既从课内引申出来,有向课外延伸出去。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联系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均能顺利完成此类习题。这样,片段小作成为文本阅读和大作文之间有益的补充,并相得益彰,将作文练习的大小结合落到了实处。

二、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环境。例如第1题自己与父母的交流,第4、41题对自己人生最有启发的语句摘抄,第5、7、8、10题关注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第14、20题观察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第22、32题对诸如老年人生活等社会现象的了解等。习题的设计者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将他们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让他们在发现自我的基础上增强作为社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千教万教教人学真”(陶行知语),这类习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发挥了正确的导向和积极的育人功能。

三、 突出写作的实用性。例如第11题写解说词,第15题写墓志铭,第16、22题写调查报告,第25题日常生活表达,第30、34题的演讲,第35题的论辩,第38题写座右铭,第31题的记者提问和第33题的面试回答等,都从教材应用性目标出发,重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应用的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来呈现,恰当地处理了吸收和表达的关系,突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和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四、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例如第6题“寻觅青春经典”活动,第12、23、28、29、36、37题利用资源,查找资料,了解相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第26、27、40题阅读名著名篇等。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习题设计者有意识地结合课内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查阅资料的习惯,通过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同时《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高中三年应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设计者进一步彰显语文“人文性”的性质,力图通过习题的配合引导,让学生更加重视语文的课外阅读,培养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阅读后的各类交流活动,又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教材能紧扣“生活教育论”设计习题,充分发挥了习题应有的导向启智、激活动机、迁移转化等功能,这就交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而学生一旦拿到这把钥匙,不仅可以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有很大进步,而且可以终身受益。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就牢牢地抓住了“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在总体结构中贯穿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线索。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把握住编者的这一思路,充分认识到教材习题的设置是向外扩展的,通过有限篇目的教学和更多的广泛阅读引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值得期待的是:牢固树立“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扎扎实实用好联系生活的课后习题,我们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材“例子”的功能,结合多姿多彩的生活,将学生的触角引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就能将语文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