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皮肤医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5:41

皮肤医学论文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皮肤病;中医辩证;身心疾病;辨证治疗

皮肤对于人来说是具有最高表现力的器官,如果从身心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又可将皮肤作为心理器官。人的人格倾向以及人的心理矛盾的变化往往通过人的情绪变化发展,通过皮肤病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皮肤科的身心疾病种类颇多,但主要有湿疹、斑秃、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和荨麻疹等,这些皮肤疾病都具有皮肤瘙痒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探讨皮肤科身心疾病与中医的辨证治疗,对皮肤科身心疾病的身心因素、中医辨证分型和中医辨证治疗进行具体论述,详细报告见下文。

1 心身因素

皮肤瘙痒症状主要由于外光看似正常的皮肤产生剧烈的瘙痒,患者用手搔后皮肤出现了抓痕、色素沉着、血痂等继发性的病变。慢性肝肾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皮肤干燥、体内肿瘤、神经官能症及妊娠等都是此病的体内因素,它们都与患者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着关联;另外气候的变化以及接触了皮毛、化学物品和肥皂等都是此病的体外因素。

通过心理动力学者的研究,其认为导致心因性瘙痒患者的原因是其过分的对爱的要求,当患者的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这些人的情绪都会有很大的波动和改变,其表现为愤怒和焦虑,他们往往不会将自己的愤怒和焦虑的情绪表露于公开场合,因此这些不良的情绪便指向了其自身,从而使得在心理应激条件下,受试者产生了对痒的刺激变得较为敏感的瘙痒症状。在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内疚、烦恼和愤怒的情绪还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的瘙痒行为和瘙痒感,其耐痒的能力也会被削弱和降低。因此,要治疗和解决各种皮肤性疾病得,从人的心身的医学角度和立场出发。

2 中医辨证治疗

2.1 一般资料 随机的选取了在我院皮肤科在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进行身心疾病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8岁。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0-69岁。前来诊治的80例患者主要皮肤病类型为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和荨麻疹。据临床观察和询问,患者全身瘙痒,面色暗黄部分患者面部有黄雀斑,皮肤干燥,四肢躯干上出现血痂和抓痕现象;通过询问患者,其平时口干咽燥、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苔薄白、脉沉弦细。所有患者均符合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2.2 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分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理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的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患病原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在中医辨证理论中将皮肤病分为三种证型:①肝旺血虚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波动引起瘙痒发作和瘙痒的加剧,舌质出现红苔薄黄,脉沉弦细。次类型对见于老年人,且病程较久的患者。②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瘙痒的同时还常伴有大便泄泻或秘结、腹部疼痛、神疲纳呆,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肠道内有寄生虫。③风热血热型,主要症状为舌质红苔,舌苔薄黄,多由于被褥太暖引发的瘙痒和瘙痒加剧。该类型多见于年轻患者和患者发病的初期。(2) 方法 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在观察组中对三种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①对肝旺血虚型皮肤病患者,使用养血平肝,祛风润燥的治疗原则,主要中药组成为:熟地、麦冬、山茱萸、五味子、防风、薄荷、当归、珍珠母、生白芍、玄参、僵蚕、胡麻仁、刺蒺藜根据病情轻重对药物进行加减。②对于脾胃湿热型,采用清热化湿,疏风解表的辨证性原则。其中药药物组成为:防风、薄荷、荆芥、黄芩、茯苓、刺蒺藜、大黄 、土茯苓、白术、滑石、黄柏;针对肠寄生虫患者加入苦楝皮和大白。③风热血热型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本着凉血疏风清热的治疗原则。其中药药物组成为: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荆芥、牛蒡子、防风、蝉蜕、苦参、夏枯草、生地、木通、丹皮、当归、赤芍、生龙牡各( 先煎)。观察组中三种证型患者数.

2.3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时间和疗程的治疗,采用了统计学的数据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了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3 讨论

在中医文献的《内经》这本医学著作中,就有了“诸痛疮痒,皆属于心”的记载,而唐代的《千金方》对皮肤瘙痒顽疾也有具体的描述,“痒症不一,血虚皮肤瘙痒者,宜四物汤加防风妇人血虚,或通身痒,或头面痒,或虫行皮中。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癣,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任,此乃脾虚所困”[2]。中医对于皮肤科的身心疾病的观点认为,致使该病的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风邪而致。据记载古人认为,风起而盛瘙痒就发,无风痒就不作,说明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跟风有关[3]。在医疗实践中,对使用中药治疗皮肤身心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能去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皮肤病主要以祛风为主,因此祛风药物在皮肤疾病的应用上十分广泛,常用的祛风性中药有:苍耳子、蝉衣、白癣皮、地肤子、荆芥穗、乌梢蛇、刺蒺藜、全虫等[4]。中医辨证治疗理论认为,祛风治风首先的治血,血行风自灭。 再加上皮肤病患者多受情绪和精神意志的影响,其肝内藏血,患者肝火旺而体虚,中医用药主要以凉血疏风、补血养阴、疏肝清肝为方向进行药物的有效选择。

对于导致和引起皮肤病的心理因素的,其治疗的重点就是帮助病人改善其情绪状态和避免甚至移除社会性刺激物对患者的心理刺激[5]。帮助和告诉患者要合理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过于紧张,消除患者不安的潜在情绪,纠正患者性格中的不良因素表现,同时加强对受情绪紧张和情绪痛苦患者的疏导工作,鼓励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皮肤病的护理,患者要注意调节和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禁忌饮酒,少食鱼虾蟹等动风性的肉呢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6]。注意其情绪和心态的调节,避免心烦、愤怒、焦虑等情绪,造成加重瘙痒症状以及促使症状的再次复发。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衣物、被褥、棉质品,从而减轻低皮肤瘙痒的体外刺激。

总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治疗皮肤科的心身疾病,针对性的及时辨证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其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第1 版:191 - 197.

[2]苗凌娜.皮肤科的身心疾病与中医辨证治疗,医学信息[J],2011,5(11):112.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7(2):第1 版:410 - 413.

[4]徐宜厚,王保方,张赛英. 皮肤病中医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4 - 15.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2

如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集医、教、研为一体,是一个亚专业齐全、人才梯队合理、专业优势明显的科室,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教育部、卫生部全国统编教材“皮肤性病学”编委单位,也是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大疱性皮肤病研究中心”。拥有独立的免疫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真菌实验室、性病实验室和外科手术室、激光室(含美容)、治疗室、光疗室和面部护理室等9个研究与治疗单位;开设性病、大疱性皮肤病、皮肤淋巴瘤、变态反应、皮肤外科、疤痕与甲病、银屑病、光敏性皮肤病、免疫(风湿)、病理会诊、痤疮与秃发等11个专病门诊,专病门诊就诊人数占门诊总人数的1/6。

皮肤科现有在职医师16人,技术员6人,护士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7人;医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5人,在职博士生3人。学科带头人郑捷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等三本专业杂志的副主编、《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影响因子4.351)编委。科内还有8位医师分别担任全国或上海市专业学会的青年委员、委员或学科组委员。

一、辉煌的历史

瑞金医院皮肤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皮肤性病学科之一, 1945年朱仲刚教授从法国圣路易医院归国后正式成立,并由其担任首任科主任。他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职业性皮肤病专家,也是中国现代皮肤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朱仲刚教授等一批前贤为今天瑞金皮肤病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朱仲刚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取得迅速发展,先后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成立了皮肤病理室和真菌实验室,尤其是职业性皮肤病的防治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54年,“常用沥青的毒性比较”获中央卫生部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的第一个部级科研成果奖。之后的30余年,皮肤科又对电镀、橡胶、塑料、钢铁、石棉、制药、纺织、香料、染料等工业系统的职业性皮肤病作了大量的调查,提出防治措施。在上海近郊的多个大队调查稻田皮炎的发病情况,研发了一种防护油。1977年,“稻田皮炎的防治研究”在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上获“科技进步奖”。1973年,朱教授接受了总理下达的任务――解决演员职业病,“油彩皮炎的防治研究”在1978年分别获文化部与卫生部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二、困难的过渡期

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出国热、周围居民区大批迁出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多重冲击下,瑞金皮肤科进入了困难时期。门诊数量锐减,病房床位使用率长期徘徊在70%左右,年富力强的医疗骨干纷纷出国,年轻医生因为收入低而改行,学术水平明显滑坡,雪上加霜的是1996年硕士点被取消,学科跌入低谷。

三、发展的十年

(一)人才储备,坚持以育人为发展途径

2000年,医院领导打破常规,破格启用在科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中最年轻的郑捷主任医师担任科主任。如何使科室走出低谷?他提出周边居民的导出是业务量锐减的表象,其实质还是学科滑坡,缺乏临床优势,而人才匮乏是缺乏优势的主因。他担任科主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2001年1月访问全美免疫学专业排名第一的耶鲁大学,与该校的皮肤科、风湿科开展学术合作。当年10月,现在担任科副主任的潘萌医师赴耶鲁,继之先后送出袁卫如、沈小雁医师,均在耶鲁工作2年,回科后分别成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皮肤淋巴瘤的学术带头人,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迄今为止,80%以上的医师都有国外名校的留学经历。此外,还有一批博士研究生也被送到国外名校进行合作科研。如今,潘萌主任医师、副教授已连续主持了三届“国际大疱性皮肤病学术研讨会”,不但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除了青年医师出国培训,皮肤科还经常将海外知名学者请进来演讲、交流和座谈,青年医师与研究生们汇报课题,汇报优秀的会当场就被“预订”,出国接受进一步深造或合作研究。科内的业务学习已是常态,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以至于离开瑞金的研究生和进修医师最留念的就是这种氛围。科内固定的学习有每周一次的“文献讲读”、“疑难病例讨论”、“进修医师临床业务讲座”、不定期的课题讨论和每年一次的“瑞金皮肤病疑难病例与治疗报告会”。10余年来,皮肤科已有7位医师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百人计划、启明星和市、校的优秀青年教师。

(二)选好课题,坚持以科研为发展先导

如今,瑞金皮肤科在国内同行中以复杂、危重疾病的临床治疗著称,许多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都由瑞金皮肤科提出。个体化,以尽可能少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让红斑狼疮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非化疗方法治疗皮肤淋巴瘤;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取代系统应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皮肌炎样皮病”(以往称“无肌病性皮肌炎”)的命名和治疗;白塞病和复发性口腔阿夫他溃疡的治疗等等,这些创新的治疗方法都有详实的循证医学和科学实验依据,都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具有代表性的是2011年10月在《Immunity》发表的“真皮γδT细胞是炎症性皮肤病IL-17的主要产生细胞”一文,为光疗、外用药物、皮肤护理方法治疗银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创新的治疗方法使皮肤科一批“名医”逐渐形成,是皮肤科业务量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也为越来越多的同行接受,造福于患者。

十年来,皮肤科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3项是青年基金,还有多项上海市级课题。在国家和上海市各级研究基金的申报方面,都是选择临床医师困惑最大、治疗困难、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作为研究方向,都是将自己在临床上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的研究内容。根据临床需要选好课题,将研究结果服务于临床,使瑞金皮肤病学科逐渐造就了一批“名医”,学科综合实力得以较快提高。

(三)传承创新,坚持以服务为发展目标

1)开展项目齐全的皮肤病治疗

瑞金皮肤科本着“以人为本,方便病人”的理念,至今仍保留了传统项目并陆续增添了许多新的治疗项目。如刀扦术、冷冻术、挑除术、钳除术、点刺术、局封术、七星针、冷喷、微波照射、菌苗疗法、光疗、过敏原的斑贴与皮内试验等。收费低廉,但行之有效,解决患者病痛。同时勇挑重担,收治复杂、疑难、危重患者。病房收治的前十个病种是:红斑狼疮、严重的银屑病、泛发型湿疹、皮肤淋巴瘤、皮肌炎、天疱疮、药疹、硬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和脉管炎。接受了大量同行转诊的患者,外地患者占60%以上,进修医师戏称瑞金皮肤科是全国同行的“守门员”。

2)坚持通过发展实验医学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目前常规开展的检测项目有(不含性病实验室):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总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特异性过敏原(吸入物+食入物共计50项)、皮肤直接免疫荧光、皮肤间接免疫荧光、盐裂皮肤直接免疫荧光与间接免疫荧光、皮肤与外周血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抗Dsg1与Dsg3抗体、天疱疮抗体亚型(IgG1、IgG4)、抗BP180与抗BP230抗体(IgG型与IgE型)、抗MDA5(黑素瘤瘤分化基因5)抗体等。

3)坚持创新并向全国推广新疗法

美国资料显示天疱疮的死亡率为23%,瑞金皮肤科在国内率先通过免疫印迹、ELISA检测患者血清Dsg1和Dsg3抗体,特别是IgG4与IgG1型抗体亚型,根据IgG4型抗Dsg抗体水平决定糖皮质激素用量,通过由其主持的两年一次、连续三届的“国际大疱性皮肤病学术研讨会”的宣传,国内同行已逐步接受并应用这一方法。瑞金皮肤科在2000年提出“以尽可能少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10余年来未有一例患者死于原发病,未有一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大疱性类天疱疮好发于老年,欧美资料显示死亡率17%~69%不等,死亡原因为长期、大剂量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显著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率先采用非化疗方法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通过皮肤与外周血、骨髓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以早期诊断和早期发现转移与否,并在机理研究中发现化疗导致肿瘤细胞侵袭性提高的原因与出现miR133b、miR181b、miR99a等微小RNA有关。瑞金皮肤科非化疗方法治疗CTCL的方法已推广到全国。银屑病治疗方面,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导致银屑病发生的IL-17来源于真皮层γδT细胞而不是血循环中的Th17细胞,为瑞金皮肤科长期坚持的以针对皮肤的治疗即光疗、外用药物、加强皮肤护理和降低机体对链球菌等病原体反应的敏感性的方法治疗银屑病而不是系统治疗提供了佐证。

此外,为方便服务病人,皮肤科还不断开发新的治疗产品。在上海市科技促进会和教育基金会的课题资助下,研制了大功率UVA1治疗仪,在国内首次对结节性痒疹、局限性硬皮病,在国际首次对胫前黏液性水肿等目前难以控制的疾病采用大功率UVA1照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此外,根据炎症性皮肤病易于复发的特点,开发出“玉泽特润保湿乳”,用于冬季瘙痒症、鱼鳞病的治疗和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的治疗、辅助治疗与预防复发,经1 000余例的临床验证,无一例不良反应,已上市销售。

谈到未来,郑捷教授代表皮肤科提出了2012年的科室计划:经过十年人才储备,科室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年和以后的时间里科室要继续紧密结合临床需要,以在高水平杂志为目标,融入国际同行,建立优势专业、提高医师个人的知名度,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将皮肤科建设成既有鲜明学科特色,又有强综合实力的学科。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3

通讯作者:刘瑛琦

【关键词】 耳穴; 治疗; 瘙痒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70

皮肤瘙痒症状病因复杂,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理论依据确凿,疗效可靠,是治疗皮肤瘙痒安全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升高,人们盼望能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没有任何痛苦和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来解决现有的病痛。尤其对于皮肤瘙痒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少有特效药物[1],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见效较快,但不宜长期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的方法,成为皮肤科医生和患者探寻的方向和目标。目前,作为生物全息疗法之一的耳穴疗法,成为治疗皮肤瘙痒的手段之一,也成为人们追求绿色医疗的一个途径。为此,笔者进行此课题研究,以期能为临床治疗皮肤瘙痒寻找安全有效的途径。

1 耳穴疗法的理论基础

耳穴疗法源远流长,用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疾病也早有记载。其作用机制在于耳穴与经脉、脏腑、神经均有密切联系[2]。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但未查及更多的关于耳穴治疗的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而且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如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经筋分别入耳,或循耳之前、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合于宗脉。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或分布于耳廓周围,但均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所以,《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由此可见,耳穴与经络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3],并且在临床实践中,针刺耳穴或做耳压治疗,其得气感传由耳廓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某一部位放射,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说明耳与十二经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故而刺激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皮肤疾病的目的[3]。从另一角度讲,耳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如《灵枢•脉度》曰:“肾气温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厘正按摩要术》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证治准绳》亦云:“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这些论述,体现了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在临床实践中,针刺或耳压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对其功能改善和机能恢复具有明显作用。因此,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从而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4]。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耳穴的代表区与神经密切相关,耳廓内脏代表区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支配;躯体代表区由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支配。此外,耳廓皮肤尚有颈外动脉发出的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耳支分布,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亦随小动脉分布于耳廓。耳廓的神经很丰富,有来自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从耳廓神经分布可以看出,耳廓与全身有密切联系。从耳廓神经分布的显微方面观察,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神经进入耳廓后,从表皮至软骨膜中,会有各种神经感受器,如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腱器官、露菲尼样末梢及肌梭。由于耳廓含有浅层和深层感受器,在耳穴治疗中,如手法行针、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现的“得气”,可能是兴奋了多种感觉器,尤其是痛觉感觉器,接受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重要的影响。综述以上文献资料记载,笔者得出,耳穴与脏腑经络及神经相关性确凿[5],耳穴疗法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

2 皮肤瘙痒症状

瘙痒是皮肤病特有的自觉症状,绝大多数皮肤疾病都会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并且由于瘙痒的反射性反应,搔抓可以引起许多继发性皮肤损害,导致病情加重。到目前为止,瘙痒的病因病机众说不一,既有禀赋不耐的先天因素,又有多种后天因素[6],如外感六淫之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现代医学研究将皮肤瘙痒病因归纳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首先,皮肤瘙痒常常是某些疾病在体表的一种症状表现[7],常见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内脏肿瘤、血液病、甲状腺疾病、变应性疾病、肠道寄生虫、习惯性便秘、月经不调、妊娠、精神焦虑、神经性疾病等。研究表明,瘙痒可能由中枢机制引起,也可能与某些代谢失衡有关。其次,皮肤瘙痒的外因常与皮肤状态、功能异常及气候改变相关。另外,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纤维、尘螨,食用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某些药物、某些贴身穿着的衣物均可致皮肤瘙痒。

从古至今,皮肤瘙痒研究甚多。春秋战国时期,《内经》即对瘙痒性皮肤病有了记载,称为“苛痒”。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于“瘾疹”的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甲乙经》中已有许多关于针灸治疗皮肤疾病的记载。中医学认为,内因是瘙痒发病的基础,外因是发病的条件,所谓“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即是此理。现代医学将此类疾病之病因统之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有实验证明,犬的皮肤存在痒感感受器,并通过神经末梢传向大脑。患部组织胺的释放能促进痒感。抓痒或压痛有止痒作用,但又促进释放更多的组织胺,加重痒感,形成痒-抓的恶性循环[8],导致更为严重的皮肤损伤和炎症。由于该病症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导致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关于其治疗方法,各家说法不一,且各有所长,选取患者容易接受的耳穴疗法用于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几种常见病的瘙痒治疗,疗效确切[9],发挥了中医廉、便、验的优势,取得较满意效果。

3 耳穴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由于耳穴与神经、经络、脏腑都具有密切联系,故应用于内外妇儿许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疗效都非常确切,本文旨在探讨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3.1 取穴原则

3.1.1 辨证取穴法 中医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取穴,就是根据中医理论,对各种瘙痒症状患者进行辨证,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例如,藏象学说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心”穴可以用于治疗瘙痒、疼痛、疖疮等皮肤病[10];又如治疗皮肤病,藏象学说认为,“肺主皮毛”[11],故取“肺”穴治疗各种皮肤病,诸如此类。

3.1.2 部位取穴法 部位取穴是根据现代医学全息疗法的内容,将耳廓看作一个倒置的胎儿,根据皮损所在部位,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取穴。如下肢瘙痒,取耳部下肢穴位区域,或取耳部反应点,这种取穴方法,是应用耳穴治疗疾病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3.1.3 循经取穴 即依皮损所在部位、形态、色泽,辨其所属经络,根据经络学说取穴的方法。

3.1.4 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12],如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如交感穴,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又如肾上腺穴,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肾上腺的功能。因此,必须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理解和运用这些耳穴。因为皮肤瘙痒症状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可取“交感”穴;又如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可取“肾上腺”穴来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

3.1.5 经验取穴 根据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某个穴位对治疗某种皮肤疾病有效,取而用之。

3.2 影响耳穴治疗效果的因素 皮肤瘙痒症状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症状,饮食、环境、生活习惯、体质状态等各方面因素均可对其治疗产生确切的影响。耳穴疗法的效果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与疗法本身关系密切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3.2.1 诊断明确 正确诊断是提高耳穴疗法疗效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耳穴治疗疗效的第一个环节。

3.2.2 辨证准确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熟练、灵活地辨证取穴是取得预期疗效的保证。

3.2.3 穴位精准 穴位准是提高耳穴疗法疗效的另一个基本因素。在治疗前,仔细用压痛法寻找其压痛点,或用肉眼观察法寻找其阳性反应,或用良导法探测其敏感点,然后再准确地施治于敏感点。在临床治疗疾病时,不论是耳针或是耳压,取准反应点[13],提高疗效,这已为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所证实。

3.2.4 手法适度 手法是指耳针手法、耳压手法等,重点从针刺方向、针感和刺激量3个方面加以论述。(1)根据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种选择针刺的方向,临床经验证明,按这样的方向治疗效果较好。(2)耳针与体针一样,要求获得一定的针感,疗效才好,针感最好能到达病所。若无针感,则应调整针尖方向,或拔出针另寻敏感点针刺或捻转针,以获得预期针感,达“针到病除”的良好效果。(3)刺激量是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乘积,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对各耳穴给予多大的刺激强度,以及刺激时间和留针时间的长短。对皮肤病进行临床辨证后,正确决定对各个耳穴的刺激量[14],是耳针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诊断明确、辨证准确、穴位精准、手法适度是提高耳穴治疗皮肤瘙痒症状疗效的基本因素。只有认真抓住这四个要素,并且注意避免其他影响因素,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耳穴疗法应用于皮肤瘙痒症及其继发的慢性湿疹等病的瘙痒症状治疗,从古至今都具有确凿的理论依据,并且疗效确切,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是可信赖的绿色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黄小琴,丁燕琴,陶云英.耳穴针刺加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62-63.

[2] 伦新,荣莉.耳针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25例[J].新中医,1999,31(9):23.

[3] 袁欣,晓颖.耳穴埋豆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1):35.

[4] 闫丽萍,李恒.耳神门的临床运用浅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9):28-29.

[5] 李丽红.耳穴割治疗法治疗皮肤病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6.

[6] 莫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荨麻疹12例[J].新中医,2003,35(3):60.

[7] 芮海荣,林为民,沙建平.针刺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80例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2,22(4):235-236.

[8] 印利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3例[J] .皮肤病与性病,2002,24(3):19.

[9] 蔡红,许筱云,宋北友.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病[J].皮肤病与性病,2007,29(4):21-22.

[10] 蒙艳,杨涛.耳穴注射治疗皮肤病47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6):59-60.

[11] 张京峰,孙国胜.耳穴刺血治疗面部皮肤病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15.

[12] 胡智慧,蔡红.耳穴治疗皮肤病近况[J].江苏中医药,2003,24(6):59-61.

[13] 刘巧云.王寅老师针灸治疗皮肤病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56.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1 中医病名与病因病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炎,皮肤老化,毳毛增粗变长,自觉灼热、瘙痒、疼痛及紧绷感[1]。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激素递减疗法,激素替代疗法配合抗过敏消炎等对症处理。本病虽为近年来的新病种,在传统医学中并无独立记载,相关内容散见于中药毒、面游风、粉花疮、风毒等论述中。但究其病因,总由禀赋不耐,药毒内侵所致,可将其归为“药毒”范畴。其病机是禀赋不耐,外受药毒,内蕴肌肤,郁而生热(湿),外发肌肤而成。病变特点是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具成瘾性[2]。因疾病多在面部,以红、肿、热、痒为主要症状,病情迁延难愈,故病位应在肺、脾、肝、肾,病因应为风、湿、热、毒。

2 中医辨证论治分型研究

通过学结,结合临床体会,现根据激素依赖性皮炎不同发病阶段的临床表现分为风热客肤,湿热毒结,阴虚内热,血虚风燥,血瘀5型。

2.1 风热客肤

马利斌[3]认为,本病为面部疾患,面部皮肤病与风邪密切相关,面部为诸阳之会,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长期外用激素类药膏,药毒之邪日久滞留于面部,风邪与毒邪相合为患,郁而化热,浸淫血脉,故面部出现红斑、灼热、瘙痒。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药用:荆芥、防风、蝉衣、僵蚕、牛蒡子、石膏、知母、野、蒲公英、生甘草、苦参、白鲜皮、丹皮、生地、当归。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1]将皮肤潮红、丘疹,伴瘙痒、轻微灼热,舌红苔微黄者辨证为风热客肤,治以疏风散热止痒,方选桑菊饮或枇杷清肺饮加减。

2.2 湿热毒蕴

张璇等[4]认为风热毒邪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湿邪内生,严重者可见面部皮肤红肿灼痛、皮肤糜烂渗出;常伴口干黏腻,纳谷不香,苔腻,脉滑数。药用黄连、苦参、白鲜皮、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茯苓、猪苓、滑石、泽泻、炙甘草。蔡希[5]将病程分为进展期和缓和期,将进展期辨证为热毒雍盛,认为其时常伴有肝胆湿热,在清热凉血的同时加龙胆草、山栀子清肝胆湿热。周兰等[6]认为,激素外用所致的皮炎系因外受毒邪刺激,脾湿不运,蕴湿化热,湿热毒邪发于皮肤所致,自拟方清热解毒为主,清营利,祛风止痒为辅,收到较好的疗效。

2.3 阴虚内热

冯健清[2]认为日久伤阴,虚火内生,则皮肤潮红,时隐时现,伴毛细血管扩张。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1]将皮肤潮红、干燥,表皮菲薄、发亮,或有烘热、紧绷感,多伴心烦不安、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辨证为阴虚内热型。方选青蒿鳖甲汤或大补阴丸加减,以养阴透热降火。蔡希[5]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疾病缓和期。

2.4 血虚风燥

冯健清[2]认为病久气血停滞,络气不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肤失所养皮肤萎缩无光。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1]将皮损暗红、干燥,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或瘙痒,或伴眩晕、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者辨证为血虚风燥。方选四物消风饮或当归饮子,治以养血润燥祛风。

2.5 血瘀

蔡希[5]主张恢复期加用活血化瘀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营养供给和废物排泄利于皮肤细胞的更新代谢。朱世华认为色素减退或血管扩张宜加用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

朱世华[7]通过对71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诊治作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发病早期表现为偏风热型,持续时间较短,毒邪表浅,失治或误治进入疾病中期表现为湿热毒结型,持续或间断使用激素时间长或久治不愈进入后期表现为阴虚内热或血虚风燥型。

3 体会

根据临床报道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恢复较慢,疗程较长,需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临证还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四诊,准确辨证,合理用药,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才能提高药物疗效,缩短疗程。但防重于治,合理、正确地使用激素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8):549-550.

[2]冯健清.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辨治[J].吉林中医药,2008.28(12):874

[3]马利斌.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辨治体会[J].四川中医,2004.22(7):23.

[4]张璇,徐晶钰,魏品康.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50

[5]蔡希.激素依赖性皮炎辨治体会[J].新中医,2006.38(8):81-82.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医外科;湿疹;临床观察

湿疹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痰瘴性皮肤病,其发病多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皮肤炎性反应。湿疹其特点表现为多形性、倾湿润、对称分布,以水疱、红斑、丘疹、渗出、瘙痒、糜烂及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对人体皮肤损害严重[1]。中医认为湿疹发病与风、湿、热之邪关系密切,湿为本、热为表,急性发作时必挟风邪,慢性发作时缠绵乃顽湿逗留,致使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为此,文章根据常见湿疹其皮损形态,以中医辨证治疗,对2010年8月~2011年9月就诊的88例湿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湿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39例;年龄21~74岁,平均(35.7±1.5)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3.8±3.2)年。88例湿疹患者中,湿热内蕴型36例,脾虚湿盛型28例,血虚风燥型24例。

1.2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皮疹消退,停药3个月后无复发迹象;有效:皮疹瘙痒明显减轻,停药3个月后无新皮疹出现;无效:瘙痒轻微减轻,皮疹少量减少。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①湿热内蕴型:皮损易发且范广,现皮肤肿胀,具强瘙痒;患者机体呈小便短赤,口干舌燥,苔白且黄,心烦气躁,脉弦滑或滑数;②脾脾虚湿盛型:皮损淡红色,现皮脂结痂,多发四肢;患者机体呈现大便不干,口渴不思饮,舌淡且苔腻,脉沉缓或滑;③血虚风燥型:皮损反复不愈,瘙痒烈且皮损脱屑,伴血痂或抓痕。患者机体呈现舌淡且苔薄,脉沉细或沉缓。

1.4 治疗方法:88例患者中,特别多以发热、皮肤灼热、红斑、丘疹,以红斑丘疹为主。舌苔黄,舌尖红,脉数沉缓或滑数。配以:赤芍、防风、生甘草、知母、丹皮、泽泻、黄芩各10 g,茵陈15 g、生石膏2O g,生地30 g。1付/d行水煎。

2 结果

4个疗程后,88例湿疹患者治愈7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94.3%。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小便常规、血液、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湿疹主要由内外多种因素激发引起的过敏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病,其瘙痒剧烈,呈多形性、对称性的皮损特点。《医宗金鉴》认为该病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故湿疹病机不离“风、湿、热、邪”。传统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为风湿邪郁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湿热内生且逗留,血虚风燥郁结,致皮肤失养。

湿疹发病原因不外风、湿、热三者,缠绵难愈,且易复发,治疗应以清热祛风、利湿止痒、内外兼顾、表里分消为主。既要重视皮损表现,又要注意内在病机。湿因水液代谢障碍而变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日久必耗液伤阴,阴伤血燥,肌肤失养则致皮肤肥厚粗糙,脱屑皲裂。具体为:①湿热内蕴型(相当于急性渗出性或合并感染性湿疹);②脾虚湿盛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③血虚风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分别配合祛风清热利湿、清热利湿,凉血祛风、健脾燥湿、滋阴润燥之原则。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为方中生地养阴清热凉血,赤芍凉血活血,丹皮凉血肖斑,三药配合清热利湿,兼以凉血而不伤阴;白鲜皮味苦性燥,是除湿止痒的要药;配地肤子、苦参治全身瘙痒等。并多年应用中药治疗湿疹,中药内外合治是消除渗出、糜烂和水肿的有效方法。

4 参考文献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医外科;湿疹;临床观察

      湿疹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痰瘴性皮肤病,其发病多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皮肤炎性反应。湿疹其特点表现为多形性、倾湿润、对称分布,以水疱、红斑、丘疹、渗出、瘙痒、糜烂及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对人体皮肤损害严重[1]。中医认为湿疹发病与风、湿、热之邪关系密切,湿为本、热为表,急性发作时必挟风邪,慢性发作时缠绵乃顽湿逗留,致使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为此,文章根据常见湿疹其皮损形态,以中医辨证治疗,对2010年8月~2011年9月就诊的88例湿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湿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39例;年龄21~74岁,平均(35.7±1.5)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3.8±3.2)年。88例湿疹患者中,湿热内蕴型36例,脾虚湿盛型28例,血虚风燥型24例。

1.2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皮疹消退,停药3个月后无复发迹象;有效:皮疹瘙痒明显减轻,停药3个月后无新皮疹出现;无效:瘙痒轻微减轻,皮疹少量减少。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①湿热内蕴型:皮损易发且范广,现皮肤肿胀,具强瘙痒;患者机体呈小便短赤,口干舌燥,苔白且黄,心烦气躁,脉弦滑或滑数;②脾脾虚湿盛型:皮损淡红色,现皮脂结痂,多发四肢;患者机体呈现大便不干,口渴不思饮,舌淡且苔腻,脉沉缓或滑;③血虚风燥型:皮损反复不愈,瘙痒烈且皮损脱屑,伴血痂或抓痕。患者机体呈现舌淡且苔薄,脉沉细或沉缓。

1.4  治疗方法:88例患者中,特别多以发热、皮肤灼热、红斑、丘疹,以红斑丘疹为主。舌苔黄,舌尖红,脉数沉缓或滑数。配以:赤芍、防风、生甘草、知母、丹皮、泽泻、黄芩各10 g,茵陈15 g、生石膏2O g,生地30 g。1付/d行水煎。

2 结果

4个疗程后,88例湿疹患者治愈7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94.3%。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小便常规、血液、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湿疹主要由内外多种因素激发引起的过敏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病,其瘙痒剧烈,呈多形性、对称性的皮损特点。《医宗金鉴》认为该病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故湿疹病机不离“风、湿、热、邪”。传统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为风湿邪郁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湿热内生且逗留,血虚风燥郁结,致皮肤失养。

湿疹发病原因不外风、湿、热三者,缠绵难愈,且易复发,治疗应以清热祛风、利湿止痒、内外兼顾、表里分消为主。既要重视皮损表现,又要注意内在病机。湿因水液代谢障碍而变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日久必耗液伤阴,阴伤血燥,肌肤失养则致皮肤肥厚粗糙,脱屑皲裂。具体为:①湿热内蕴型(相当于急性渗出性或合并感染性湿疹);②脾虚湿盛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③血虚风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分别配合祛风清热利湿、清热利湿,凉血祛风、健脾燥湿、滋阴润燥之原则。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为方中生地养阴清热凉血,赤芍凉血活血,丹皮凉血肖斑,三药配合清热利湿,兼以凉血而不伤阴;白鲜皮味苦性燥,是除湿止痒的要药;配地肤子、苦参治全身瘙痒等。并多年应用中药治疗湿疹,中药内外合治是消除渗出、糜烂和水肿的有效方法。

4 参考文献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7

【摘要】 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随着辨证方法的变化而发展,在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要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现代诊察技术向中医学的融合。本文借鉴组织病理学的检测结果,揭示了银屑病潜在“湿热”的内涵,完善了银屑病的辨证论治。

【关键词】 银屑病 湿热 论治

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是一种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本病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病毒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常缠绵反复,屡治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导师杜锡贤为山东省知名专家、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会主任委员。导师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清热利湿法”为主导的诊疗思路。“清热利湿法”虽有别于常规辨证论治方法,但临床疗效肯定。为探讨其机理,现浅述如下:

1 近现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

随着近代医家对银屑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众多学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血热论、血虚论、血瘀论等。

血热论的代表是名医朱仁康与赵炳南。朱仁康[1]强调“血分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血热”病机贯穿银屑病治疗的始终,“血分有热”实际是由气分有热,郁久化毒,波及营血而成,与温病的“热入营血”不同,本病是由于素体血中蕴热,复感风热毒邪,或食腥发动风之物,或情志内伤,五志化火。两阳相合,内不能疏泄,外不得透发,燔灼血液,充斥体肤,怫郁肌腠,发为白。日久则耗伤阴血,而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养;而经脉闭塞,血瘀脉络,可存在于白的各期。赵炳南[2]认为血热是发病的主要依据。因七情内伤,致气机壅滞,郁久化火;饮食失节,致脾胃受伤,郁久化热,或外受风邪,夹杂燥热之邪客于肌肤所致。

血虚论的代表是顾伯华[3]。其认为本病总由营血亏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初起多夹有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肌肤,以致营血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或因湿热蕴积,阻于肌表而发;或因病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耗伤气血,致使血虚风燥;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使营血亏损;或因调治不当,毒热流串,入于营血,内侵脏腑,导致气血两燔而发病。

血瘀论的代表是秦万章、吴绍熙[4,5]。秦万章结合西医学检查,认为银屑病患者存在着以下血瘀指征:肌肤甲错,关节不利;损害处鳞屑刮除可见点状出血;30%的患者舌质偏紫或有瘀斑;微循环检查可见皮肤毛细血管扭曲;血液理化特性测定常有全血粘度增高;血管通透性明显升高;皮肤病理检查示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僵硬。吴绍熙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血瘀实质的研究发现,患者红细胞变形功能降低,膜ATP酶活力异常,提示患者 的红细胞存在有膜电荷、膜功能乃至膜结构明显异常,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血瘀”的本质,为活血化瘀治疗银屑病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除以上学说以外,还有毒盛学说、血燥论、阴虚瘀热论等学说。

2 伏邪学说和“皮肤病湿热潜证”对银屑病的认识

《素问・评热病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说明外部因素是发病的必要条件,而内部因素是发病的决定条件。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对人体感邪发病过程推导出的理论,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研究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6]。它源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由此可知,“伏邪”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邪气伏藏体内时不立即发病,而是逾时发病。后经历代医家,尤其是明清的许多著名医家如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柳宝诒、刘吉人等的研究与发展,伏邪学说在病因、邪伏部位与发病途径、发病形式与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日臻完善,从而成为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学说,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上许多疾病的辨证论治。

引起白发病的邪气可为风、寒、热、湿等外邪,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干癣候》曰:“干癣,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若其风毒气多,湿气少,故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癣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四?癣》载“此证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也可为情志不遂或恣食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7]。而外邪搏结肌肤,郁久会化热;情志不遂,郁而化热;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也易使机体产生内热,因此“湿热”为白的主要“伏邪”。

祖国医学认为,“湿热”致病,其皮肤的损害多为水疱,或皮肤糜烂,皮肤肿胀,常患病于下部,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结痂,或伴见神疲肢重,便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滑等,其病程缠绵,难以速愈。“清热利湿法”的诊疗思路被许多著名医家应用于临床,如朱仁康[1]教授的克银一方、二方,以土茯苓、白鲜皮为主药以清热解毒利湿。周鸣岐[8]教授以白茅根、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清络中风火湿热。马绍尧[9]教授的凉血地黄汤中的土茯苓、菝契为清热解毒除湿要药。赵炳南[2]教授配伍鲜茅根、白鲜皮、土茯苓治疗银屑病血热病疗效显著。这说明“清热利湿法”并非个别医家的用药习惯,其蕴含一定的深层次规律。

许多辨证为血热或风热证的皮肤病中隐伏的湿热病理倾向,由于没有典型的外在湿热征象,症征表现不完全或症征与病机分离,受传统四诊方法的局限,在没有达到诊断阈值时,往往无证可辨,无法进行更加有效的施治。我们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潜证”研究,从病史,体质,皮肤生理功能,以及湿热致病的基本特点,结合皮肤病病机演变趋势,试将这种常规辨证体系之外,(临床因缺乏典型湿热征象而多辨证为血热风热者)贯穿病机始末并对发病、病情进展以及转归有转化倾向的深层湿热病理状态拟称为“皮肤病湿热潜证”[10]。

3 导师对银屑病的湿热论治

导师认为在银屑病辩证论治中,“湿热”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水疱、糜烂、肿胀等有形之湿,无形之湿也应成为辨证论治的重要关注点,即潜在的“湿热”。如银屑病皮损鳞屑性红斑,在表面上并无湿象,但去除鳞膜可以见到典型征象筛状出血点。病理可见在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而成的Munro脓肿,顶部的棘层有显著的细胞间水肿,真皮上部有炎细胞浸润,部水肿等,这些都可认为是无形之湿。这也体现了借助现代诊察技术向中医学的融合,从微观辩证揭示了银屑病潜在“湿热”的内涵,完善了银屑病的辨证论治。

沈金鳌曰:“切脉辨证,就证合脉,反复推究,从流溯源,纵不能洞见癖结,当必求昭悉于皮毛肌肉、经络脏腑之间,或为七情所伤,或为六淫所犯,知其由来,审其变迁,夫而后不相蒙,寒热不相混,虚实不相淆,阴阳不相蔽。”反复推究,从流溯源,寻找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治疗的根本,否则,就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如果我们单纯的认为“血热、血虚、血燥、血瘀”是其发病的根本条件,而不究其何为最根本之因,就会见虚治虚,见燥治燥,而不审其由何变迁而来,治之必舍本逐末,治之亦误。

随导师门诊收集银屑病患者资料较多,统计分析患者舌苔脉象:舌苔多为苔白厚腻、苔白厚而干、苔黄厚腻为主;脉象多为弦数脉、滑数脉或弦滑数脉为主。中医学认为苔白厚腻多见湿浊内停;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苔黄厚腻主湿热或痰热内蕴。中医学认为弦数脉多见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滑数脉和弦滑数脉多见湿热。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舌苔脉象的分析,从中医诊断学上支持了银屑病存在“湿热”。

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随着辨证方法的变化而发展,它是将患者周围环境、体质强弱与疾病规律综合考虑的一种诊断方法,具有整体、动态和个体的特色。不少临床医家也认识到,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面且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水平。

导师认为“湿热”不仅是银屑病的潜在病机,而且“湿热”贯穿于银屑病发病始终,导师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结合现在医学手段,以“清热利湿法”为主导诊疗思路,临床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究以及实验验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坪 李博鉴.从血论治诸法合用:朱仁康研究员治疗银屑病经验(一)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1-2.

[2]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11.

[3] 顾伯华.中医外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1版:364.

[4] 秦万章.皮肤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第1版:326.

[5] 吴绍熙.银屑病患者“血癖”实质的研究[C].全国首届银屑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7:238.

[6] 朱松生.伏邪学说述评[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1):22-23.

[7]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9.

[8] 周鸣岐.辨证分型治疗银屑病302例[J].中医杂志,J 1989,(5):42.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8

伴随化妆品市场和网购市场的迅猛发展,化妆品的使用更加广泛,由化妆品引起的不良皮肤病也逐渐增多,给美容患者增加痛苦。化妆品性皮肤病是一种接触性皮炎,化妆品中的颜料、香精、脱色剂、避光剂、制汗剂、皮质激素等对皮肤有着不同程度的刺激,作为抗原、半抗原而引起皮肤的变态反应,部分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还具有光敏性,可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强,皮肤出现红斑或色素沉着,化妆品性皮肤病中医称“粉花疮”,治疗棘手,2009年8月---2013年8月间,我科应用“复方三黄汤”面部护理治疗化装品性皮肤病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例为2009年8月---2013年8月到我院美容科和皮肤科科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参照化妆品皮肤病国家诊断标准[1],入选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均为女性,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为34.5岁,均为化妆品性皮肤过敏的患者。患病最长8年,最短2小时。对照组62例,均为女性,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在32岁,均为化妆品性皮肤过敏的患者。患病最长6年,最短1.5小时。

1.2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治疗组(65例):“复方三黄汤”药物面膜面部护理+“冷气喷雾,每天2次,每次60分钟, 5天1疗程,对照组(62例):3%硼酸液面部护理+冷气喷雾,每天2次,每次60分钟,5天1疗程,两组均口服西替利嗪10mg/次/天。

1.3疗效观察及标准:宋平观察标准[2]观察指标:症状(瘙痒程度),体征(红斑、丘疹、水泡、肿胀)临床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5天、10天分值,治疗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治疗指数90%;显效:治疗指数60~89%;有效:治疗指数20~59%;无效:治疗指数20%。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有效率)表和两组疗效对比表两组有效率按治愈加显效计算,。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面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3讨论

由于化妆品的普及使用及网购化妆品的盛行,化妆品性皮炎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化妆品性皮炎是一种接触性皮炎,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或消费者皮肤原有脂溢性皮炎、湿疹等炎性皮肤病等易发生,妆品中的颜料、香精、脱色剂、避光剂、制汗剂、皮质激素等对皮肤有着不同程度的刺激,作为抗原、半抗原而引起皮肤的变态反应,病理变化是皮肤表层细胞水中及间质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单核细胞浸润[3]。部分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还具有光敏性,可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强,皮肤出现红斑或色素沉着,化妆品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快的任然是使用激素类药物,但副作用大,会出现皮肤变薄及色素沉着。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仍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局部外用硼酸液等为主,疗效一般,化妆品性皮肤病的物理治疗手段以冷气喷雾辅助最为常见,冷气喷雾可降低局部皮肤温度,毛细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低温利于水肿、炎症消退,还可抑制皮脂分泌[4]。

化妆品性皮肤病中医称“粉花疮”,《外科启玄》云:“妇女面生窠瘘作痒,名曰粉花疮。乃肺部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盖受湿热者也”。清代《疡医大全》云:“粉花疮多生于室女,火浮于上。面生粟累,或痛或痒,旋灭旋起。亦有妇女好搽铅粉,铅毒所致”。病里机制分为:风毒血热,风燥血瘀。表现为:面部红斑、丘疹、肿胀、水泡、糜烂、渗出、色素沉着等,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止痒、润燥。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设计应用“复方三黄汤”药膜局部应用, “复方三黄汤”组成:黄连、黄芩、黄柏、牡丹皮、蒲公英、野、升麻、白鲜皮、茵陈、葛根、甘草。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凉血解毒燥湿,治疮疡肿痛为君,牡丹皮、蒲公英、野、升麻、白鲜皮凉血助祛湿热痈肿疮毒、解表透疹、止痒抗过敏为臣,茵陈清湿热,葛根解表退热透疹为佐,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祛毒疮、祛风止痒、抗炎抗过敏之功效。应用现代皮肤护理技术,配合冷面膜和使用冷喷治疗机使药物作用于面部,降低皮肤温度,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利于水肿和炎症消退,对于治疗化妆性皮肤病有着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瑞康《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71

[2]宋平,史萍.黄连膏配合冷喷治疗面部皮炎11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8,18():95~96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瘙痒症;疏风活血汤;老年性

中图分类号:R758.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32-02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所致的皮肤萎缩、干燥粗糙、脱屑等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1]。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晚间瘙痒比白天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的脱屑,长期的搔抓,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重者可以发生皮肤感染。病情时轻时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老人情绪,造成失眠,甚至于变得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自2012年10月~2013年3月,笔者采用疏风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本病37例(血虚风燥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37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年龄56~89岁,平均63.2岁,病程6个月~6 a,平均39.3个月;女16例;年龄59~70岁,平均65岁;病程3个月~5.6 a,平均35个月。诊断标准[2]:(1)阵发性皮肤瘙痒,程度不一,初起局限,渐至全身,夜间尤甚;(2)皮肤特点:皮肤无原发损害,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减退,日久可呈湿疹样变和苔藓样变;(3)排除糖尿病、肝胆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等病史;(4)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3]:病程较久,皮肤干燥,抓破后可有少量脱屑,伴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2治疗方法

所有观察病例均采用疏风活血汤为基础方内服,疏风活血汤组成:制首乌30 g,生地30 g,当归10 g,僵蚕15 g,蝉衣15 g,银花20 g,地肤子30 g,白鲜皮15 g,苍耳子15 g,鸡血藤30 g,甘草6 g。瘙痒剧烈,痒无定处者加乌梢蛇、磁石;顽固难愈,皮肤搔抓处皮损增厚者加玄参、牡蛎、浙贝母;夜寐不安,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柏子仁。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每剂药的药渣煎水外洗,隔日1次,1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治愈:瘙痒完全消失,继发性损害基本消退;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继发皮损明显改善;有效:瘙痒减轻,继发皮损有所改善,但停药后即复发;无效:瘙痒及相关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治愈率94.5%。

4病案举例

杨某,男,61岁,2012年11月20日初诊。全身皮肤瘙痒反复发作3年余。多在饮酒及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加重。曾服用抗组胺药后缓解,但停药后即复发。诊见:全身皮肤稍干燥,四肢、躯干散在抓痕、血痂及鳞屑。胃纳可、大便干燥,2日1次、夜间休息差,舌暗红苔薄,脉沉细。经检查未发现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辨证:血虚风燥型。用疏风活血汤加味治疗,处方:制首乌30 g,生地30 g,当归10 g,僵蚕15 g,蝉衣15 g,银花20 g,地肤子30 g,白鲜皮15 g,苍耳子15 g,鸡血藤30 g,夜交藤30 g,磁石30 g,柏子仁3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同时药渣煎水外洗,隔日1次。用药7天后,患者自觉瘙痒减轻。治疗14天后,瘙痒消失,皮损基本消退,仅有部分色素沉着。上方去银花,加麦冬15 g,隔日1剂,连服2周,停药后一切如常,随访3月未见复发。

5讨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与祖国医学的“风瘙痒”、“痒风”相类似,风瘙痒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历代医籍对本病论述颇丰,根据发病病因,皮损和部位不同而有风痒、痒风、爪风痒、血风疮之称。[4]《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外科证治全书》云:“痒风……肝脉血虚,燥热生风……”。老年人因气血亏虚,肌肤失于濡养而致化燥生风,燥胜则干,血行不畅,风胜则痒,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因皮肤腺体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引发本病相吻合。当以疏风活血、润燥止痒治之。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中药祛风之品具有抗组胺、抗过敏、镇静止痒的作用[5]。

疏风活血汤是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文琢之的经验方,方中生地、当归、制首乌养血活血达到调和血分治内风的效果,僵蚕、蝉衣祛风止痒,两药配伍入血入络以搜剔隐伏之邪,银花合诸药清热疏风,凉血解毒;地肤子、白鲜皮、苍耳子清热除湿解毒止痒。笔者将原方中“刺猬皮”改为“鸡血藤”以活血通络止痒,便于取材。疏风活血汤配伍严谨,用药精练,标本同治,切入病机。经临床多次验证,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保持乐观情绪,起居有时;嘱患者外洗时水温适中,避免热水烫洗;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本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2.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4]欧阳恒 杨志波.新编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