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5:55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1

>>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水平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储蓄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层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销售面积的多因素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走势分析 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浅析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 浙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关于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合理化程度评析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水平与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李琮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③ 周弘《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④ T.H.Marshall, social policy, London, Hutchinson univ. library, 1965,p.7.

⑤ 韩枫《大众媒体与乡村文化福利构建》,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⑥ 吕效华《流动人口文化福利支持机制构建研究》,《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⑦ Cultural Well-Be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Report 1: Definitions and contexts of cultural wellbeing。http://mch.govt.nz/search/site/cultural%20wellbeing,2012.

⑧ 胡象明《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及其对公共政策的意义》,《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⑨ 同⑥。

⑩ 李占乐《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以武汉市为个案的制度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B11 侯志阳、孙琼茹《农村文化福利资本与文化福利治理》,《改革与发展》,2013年第3期。

B12 方福前、吕文慧《中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B13 Jarrod M. Haar,Dave M. Brougham :An Indigenous Model of Career Satisfaction: Exploring the Role of Workplace Cultural Wellbeing ,Soc Indic Res,2013.110:873890 .

B14 也包括在城镇、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以及短时居住在城镇的居民。

B15 欧文・休斯认为对于公益性部门的绩效评估除了应该有关于目标的全面进展情况,或者关于财政目标的成就指标之外,还应该有关于顾客或委托人满意程度的指标。[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ownsfolk's Cultural Benefit Level in China:

Based upo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Opening for Free

CHEN Bo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Cultural Innov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2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发展经济就应该紧紧抓住消费,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

消费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作用如此明显而强烈,因此应对消费问题做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幸福指数上升。经济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除,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十以来,更加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因此我们应知道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本文选取了1993-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试图回答以上问题,为有关部门决策作参考。

二、理论来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程度,预期收入,税收政策,价格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在诸多因素中,社会保障程度,税收政策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变化较大。预期收入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容易收集数据。因此,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价格水平等因素着手,用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代表居民可支配收入,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100)代表价格水平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力图寻找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内在因素。

三、数据的收集

本文以下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选择了1993年-2012年相关数据,整理见表:

四、模型设定

(一)变量的选取。

由于非线性模型的假设检验涉及到了复杂的数学计算,所以本文采用了建立线性模型,这样一来检验的方法比较多,对模型准确程度的分析也比较可靠。

鉴于以上说明,因素选取如下:1.国内生产总值;2.人口自然增长率;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100)。

(二)模型设定。

由于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与多个解释变量有关,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

五、模型存在的问题

模型考虑因素不够完善,许多与消费高度相关的因素都无法量化,没有考虑进来,例如居民消费心理等。

六、政策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

根据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最大的因素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因此,为拉动消费,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实地让人民享受到GDP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二)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

无论是 从长期还是短期看,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实际居民消费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短期波动也对实际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控制中国人口过快增长,促进社会转型,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是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民由温饱进入小康、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根本途径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同时,要调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3

关键词:居民储蓄;变迁因素;未来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76-03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储蓄率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很多学者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原因做过很多研究,但是分析的差异很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在当今社会,经济所涉及的概念很广,任何一种理论或模型都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和分析。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储蓄水平主要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通货膨胀率、储蓄利率、消费者支出、收入分配、居民贫富等情况影响。

例如,戴有根在论文《家庭储蓄影响因素分析》(1991)中阐述了影响家庭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价格、利率、社会消费风气、心理预期、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商品生命周期、储蓄服务工作水平和储蓄所网点建设等九个方面。陆佳怡的论文《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1991)指出,居民消费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利率、证券市场对资金的吸纳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居民的储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胡瑶在《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2009)一文中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的储蓄状况。欧阳文辉和徐佼在《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2008)中则详细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这几大因素对储蓄的影响程度。林薇在《我国城乡储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2007)中,综合分析了名义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储蓄、通货膨胀、股票市值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对当期储蓄的影响。

由此可见,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千变万化,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尤其是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背景,经历,价值观念都会对其储蓄行为有所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国内居民储蓄几个重要因素,并且较为客观地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影响储蓄的变迁因素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居民储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利率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但是果真如此吗?下文将就这个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泛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总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账补贴一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根据1978年~199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储蓄存款的数据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增加,这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影响城镇居民储蓄行为还有一些无法预测的变迁因素。

(二)储蓄利率

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居民储蓄存款资金的增殖能力。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居民的利息收入增多,储蓄存款就会随之增加,反之,利率降低,居民就会减少储蓄存款。因此,在理论上,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情况必然与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居民的储蓄行为,储蓄存款增长率与实际利率是否还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则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实证分析。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利率理论),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是正向的、单一的;利率提高,人们增加存款;利率降低,减少存款。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利率降低时,预期回报率大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投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形成投资利率递减函数。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因此,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

然而,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否如古典利率理论预测的一样是正相关呢?根据廖庆在《浅析我国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一文中的分析,1991年到1995年的利率对总储蓄额是正相关关系,而从1995年到2003年则是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中国利率与储蓄的关系并不是如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的那样是正向的、单一的,而是不确定的。其原因是,1995年是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由正变负的一年,原因在于1995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意识较弱,由于住房、医疗等都由国家负担,储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因此,利率的变动对居民的储蓄有正的影响,利率的上升促使居民的储蓄增加。1995年以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医疗制度也在改革,城镇居民不得不自己买房子、花钱看病,而这部分支出相对于收入而言,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风险增加和未来的收入不确定的增加导致居民的储蓄倾向增加。储蓄的目的是为了买房、养老、子女教育等,出于这种目的的储蓄,利率的降低并不能使其减少,因此,这一时期储蓄的利率与储蓄是具有负的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利率与储蓄并无直接的联系。

(三)物价水平

物价的变动,也即通货的变化,物价上涨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逐渐下降,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下跌则意味着通货紧缩,使货币购买力上升,即货币升值。由于现代银行制度在创造信用流通技术方面可以做到在数量上不受限制,因而商品价格脱离商品价值波动即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的现象经常发生。那么对于储蓄而言,物价总水平上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实体就会减少。假定利率水平不变,即储蓄者预期所得的利息报酬水平不变,则物价总水平上涨使储蓄者的实际利益减少。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倾向相对应的将会下降。

张文中在《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1998)一文中利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和储蓄存款增长率作相关分析:1954-1978年相关系数为0.39,而1979-1987年则为0.56,即前者为显著负相关,而后者为显著正相关。1954-1978年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则储蓄存款增长率随之下降,而1978-1987年间,情况反了过来,当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时,储蓄存款不但不下降,反而高增长。后者的正相关程度比前者的负相关程度还要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城市展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由此发生较大变化,居民货币收入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收入增长率大大高于物价上涨指数。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物价指数高增长与储蓄存款高增长并存。储蓄存款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价上涨,即货币高增长的结果。而货币的高增长与居民名义收入高增长是同义的。从这个角度讲,将物价指数作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去阐释储蓄增长,是有缺点的。

实际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负相关程度在时间上愈往后愈高。其成因可能与居民的金融意识随市场开放程度愈高而愈强有关,也与愈来愈高的物价强刺激有关。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市场物价实行严格管制,居民消费后收入节余也很少,利息收入很少,物价对利息收入的影响也很小,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后节余增加更快,加上利率提高以及物价上涨幅度提高,市场价格对利息实际收入的影响愈来愈大,居民金融意识也随之增强。于是产生了居民储蓄倾向对物价上涨率更加敏感的事实。

三、影响储蓄的其他主客观变迁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储蓄必然还会受到主观经历与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数据计算来分析的,需要我们来探讨。

(一)社会消费风气

社会消费风气是指在某一时段,某一居民群体对于消费偏好的行为。不同的消费风气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储蓄情况。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将会让居民有更多的闲余资金,使储蓄增加;崇尚奢侈的社会风气则相反,致使居民储蓄减少。消费风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都将影响某一居民群体的消费风气。比如中华民族素有节俭的美德,因而相对于生活在不同观念的国外居民而言,中国人民群众的储蓄水平较高。相反,如果社会消费风气超前,人们偏向于及时行乐,则会有很多人会选择贷款消费,这不仅会使个人储蓄下降,更会使负债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消费风气逐渐传入国内,潜移默化地使沿海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高档奢侈品的追求有所提高,因而这一地区人们储蓄水平又有所下降。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均收入仅300美元的时候,彩电,冰箱等高档生活设备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这种超前消费现象也给消费需求的总量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得消费市场不断扩张,最终导致消费和需求都膨胀。

(二)未来预期

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主要涉及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性对未来的有关经济变量做出判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理论早期有两种:1)外推法预期,例如当物价逐年上涨4%、6%和9%时,人们就预期下一年物价还会上涨。上涨多少,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判断,如有人可能根据第二年比第一年上涨两个百分点和第三年比第二年上涨三个百分点的趋势,预期下一年会比第三年上涨四个百分点,即物价上涨13%,也可能有人根据第二年和第三年均分别上涨50%,于是预测下一年仍会上涨50%,即物价上涨13.5%。外推法基本是根据近期经验做出的。2)清应性预期,这种预期是指人们在对过去预期错误的检讨和在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期。例如某人用同一种方法预期下一年的物价上涨率,但都预测错误,那么在下一次的预测中他就会摒弃过去失误的预测方法;又如,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会收集有利于他判断形势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这种预期是有理性的,不仅仅是根据经验,所以又称理性预期。

把预期理论应用于分析我国影响储蓄的因素,我们可以获得充足的实证依据。以1988年为例。由于1986、1987两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连续上涨8.8%和6.0%,根据简单外推,居民对1988年的价格发展趋势就不会乐观。当年第一季度,上海上调861种工业品价格,由此波及南京,4月份就发生了商品抢购风潮。面对群众心理预期的这种变动,当时决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舆论宣传价格改革会进一步升级,结果导致居民对价格的心理预期进一步高涨,由此爆发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抢购刺激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反过来刺激抢购,由此形成恶性循环。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上涨18.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8%,双双为1951年以来最高峰。由于在高通货膨胀条件下居民消费倾向猛升,储蓄倾向自然下跌。1988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增长率比上年猛降13.8个百分点,下跌幅度达37%。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居民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

(三)生命周期

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也对居民的储蓄有很大影响。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只有消费,没有储蓄,完全由父母抚养;成年后,开始工作并开始积累储蓄,此时的储蓄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果膝下无子女,也不需要赡养父母,个人的收入将会用于日常消费和投资中,因而,储蓄水平会相对较高。如果大部分收入用于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那投入储蓄的资金就会少许多。扩大到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正处于生育高峰期,那么儿童的比重较高,在保持社会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的储蓄水平将会降低。同样,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当中,储蓄水平也会有相同的变化。此时,国家性的政策也会发生效用,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也会起到影响储蓄水平的作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是多重的、变化的,主要归纳如下:

(1)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有着重要影响。储蓄增长的基本因素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除了日常开销和投资以外,都以储蓄形式保留。

(2)储蓄利率的提高,必然会使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但并不会造成居民储蓄水平急剧上涨。我国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医疗、养老、购房、子女教育做准备,而不是获取储蓄利息,因而利率变动对储蓄影响不大。

(3)物价水平与储蓄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居民收入和物价都在上涨,居民的金融意识也在增强,因此居民的储蓄上涨率随着物价上涨率的变化而降低。

(4)地域性文化、历史、政策、价值观等对当地储蓄情况也有十分显著影响,包括社会风气、未来预期以及社会年龄结构等因素在内的主客观条件都会对储蓄水平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现今的储蓄情况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以下是提出的几点具体建议:

(1)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致使很多居民需要通过储蓄来应对未来的突况,以备不时之需。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将会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定,消除后顾之忧。

(2)保持适当的利率水平。虽然本文分析中阐明,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不大,但是利率的稳定有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利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使居民产生经济动荡的幻觉,不利于经济发展。

(3)稳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结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物价稳定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将会起到刺激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财政支农 人口转变 抚养比 农村居民消费

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6.71亿,占总人口的50.05%。而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额为2.94万亿元,只占居民消费总额的24.58%,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庞大的人口规模与极低的消费总量很不对称,所以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从宏观层面讲,后金融危机时代,实体经济受到不利影响,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较大限制,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政策之选。而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应该受到关注。

相关研究回顾

(一)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体而言,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会同时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理论界多关注财政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如曹子坚、魏巍、宋亚(2007)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引入财政支农综合效益指标,发现财政支农综合效用指标数据和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弹性为0.8009,且存在协整关系。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从财政支农结构方面探讨两者的关系。如刘耀森(2011)研究发现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相当一部分文献也在关注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孔祥利、司强(2007)的研究表明,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支出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农村消费需求与GDP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储德银、闫伟(2009)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1.10,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每提高1%,其消费支出平均大约增加1.1%,同时也发现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01个百分点;而地方政府人均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李晓嘉(2010)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财政支农支出划分为农村经济性支出、农村社会性支出以及转移性支出三类,分析结果表明,前两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弹性系数分别为0.0054、0.0020,且这两者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

(二)人口转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有关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源于Modigliani和Brumberg于1954年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该理论认为,人口转变会影响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此后,多名学者从实证角度探讨了人口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就开始关注人口转变的问题,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包括邬沧萍(1984)、杜亚军(1988)、孟向京(1990)。而实证方面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王金营、付秀彬(2006)等在研究中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指出人口抚养系数的提高,使得人均收入提高所带来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减慢,老龄化将会降低未来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比率;李响、王凯、吕美晔(2010)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农村少儿抚养比下降与老人抚养比上升都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但李文星等(2008)经过研究,发现儿童抚养系数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而老年抚养系数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因素中,既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有人口转变的影响。但由于不同学者选取的研究方法和数据不尽相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同时考虑财政支农及农村人口转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计量模型设定及方法选择

本文模型设定遵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特征,选用财政支农支出作为政策因素的代表,选用三种不同的抚养系数作为农村人口转变因素的代表,模型设定如下:

(1)

其中,lnrc表示农村实际人均居民消费的对数值;lnri表示农村实际人均纯收入的对数值;lnf表示农村居民实际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的对数值;cdr表示农村儿童抚养系数,使用0-14岁人口除以15-64岁人口得到;odr表示农村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使用65岁及以上人口除以15-64岁人口得到;codr表示农村人口总抚养系数,为儿童抚养系数与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之和;ci表示个体异质项,通常是由某省、市或自治区没有观测到的因素所引起的;uit为随机误差项。各省的财政支农支出、居民消费、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6-2009)。为使数据具有价格上的可比性,以1995年为基期,对农民人均消费支出采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民人均纯收入采用人均纯收入指数、人均财政支农支出采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消胀处理。

消费模型实证结果

表1为各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从样本期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分省的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以及抚养系数均具有很大的变异,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的均值为5.0836,变动范围为2.7370-8.4677;少儿抚养系数的均值为35.85%,已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85%,而老人抚养系数的平均值为11.22%,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11.59%。

从表2中各列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

第一,农村人均居民收入(lnriit)对基期消费的影响作用最大。各列回归得到的弹性系数均保持在0.9左右,且高度显著,说明收入依然是我国农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农村居民消费的滞后项(lnrcit-1)对当期居民消费依然有显著影响。其弹性系数变化范围在0.086-0.254之间,且皆具有显著性,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习惯性。第三,财政支农支出(lnfit)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有限。虽然采用两种估计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从影响程度来看,该因素在本文所选的几个因素中影响程度最低,甚至会出现影响程度为负且不显著的情形。该变量弹性系数变化范围为 0.013-0.039。第四,人口转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模型1-3为分别考虑儿童抚养系数(cdrit)、老年抚养系数(odrit)及总抚养系数(codrit)的农村居民消费模型估计结果。在三种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不同的模型设定中,虽然两种估计方法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三个人口变量皆是显著的。从影响程度来看,模型2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对老年人口抚养系数的弹性系数最大,达到0.837,说明农村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每增加1%,就会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0.837%。间接说明,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会将更多的消费用于老年人口的抚养。

结论与启示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源。本文的分析表明,一方面,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支出间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但该项作用程度有限。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而不是消费性支出,即该项政策的实施并非直接作用于农民消费水平的增加,而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而提高农业产出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来达到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之目的。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变也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一老一小”的典型特征,即儿童抚养系数的下降和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皆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与以往多数研究并不一致。

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并非是阻碍当前农村消费的因素,而是具有促进作用。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是否老化的数量标准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超过7%来判断的。资料显示,1989年我国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为5.82%,1998年首次超过7%,达到7.05%,标志着我国农村人口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此后,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2009年达到9.80%,我国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达到6986万人。相较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还不能够完全满足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口的需求,巨大的需求缺口只能通过个人或家庭的积蓄来弥补,所以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支付老年人口的生活需要,即老年人口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这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滞后性。

同时,虽然儿童抚养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则是显著的促进作用。一个可能的原因为,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其消费需求一般都优先保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相互协调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总体思路。即财政支农政策中应以完善农村居民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为侧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增加农业投入,不断为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孔祥利,司强.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李晓嘉.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9)

3.储德银,闫伟.地方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基于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统计研究,2009(8)

4.李响,王凯,吕美晔.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10(2)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5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居主要地位。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做计量分析,找出相对比较重要的因素,为政府制定提高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影响消费因素,计量分析,政府制定政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很少,1978年每人只有133.6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年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1990年的686.3元,到了2000年的2253.4元,到了2011年的6,977.3元。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吃饱的问题,还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吃的好,吃好的健康。健康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居民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但是就目前整体而言,目前农村的居民消费水平大约落后城市居民10-15年。

本文主要选取了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即劳务经营性收入和农村转移性收入,以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分析,通过对选取的从1989年到2011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建立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各个因素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方面的影响程度。

二、理论与文献综述

从经济理论分析,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方面的支出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在近些年来看,农村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经营收入,和一些转移性收入。本文通过选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价格作为因变量,农村居民人均劳务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自变量来进行分析,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来了解影响农村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

姜涛,张爱琴(2013)使用线性回归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王进, 罗萌(2014)对31个省份消费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得出政府应该在农村基建、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对刺激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三、模型设定及检验

(一)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并设定了三个自变量指标,分别为:农村居民人均劳务经营收入X1,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而农村居民在消费方面支出作为最终回归的因变量Y,于是建立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u

其中β0、β1、β1、β3为未知参数,是各个因素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影响系数,u为误差项,反映了随机不确定因素对其的影响。模型设定后对该模型的相关数据做eviews回归,得到相关未知参数的值,如下表

(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1. 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以下各种情况前提是: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农村居民人均劳务经营收入每增加一元,农村消费支出会增长0.5721元;或者当转移性收入每增加1元, 农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会增加4.48元;或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会增加0.46个单位。首先来看,农村人均劳务经营收入,收入增加会此刺激消费增加。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对农村居民的补贴,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最后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般情况下,零售价格上涨,消费会减少。在这里,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但是收入也增加了,收入增加的幅度大于通货膨胀,这样的通货膨胀刺激了食品消费的增加,属于正常现象,这与经验判断和理论分析相一致。

2. 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由表一中数据可知:R2=0.995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TX-〗2=0.9952,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 F检验: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F统计量的P值为0.0000说明系数不同时为0,应拒绝原假设。说明线性回归方程显著,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劳务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之间有显著影响。

(3) t检验:分别针对H0:βj=0(j=0,1,2,3),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F0.05(3,19)=0.42,小于表一中的T检验值,发现各变量的t检验都显著,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模型结论

1.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农村劳务经营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多,消费水平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政府应该密切关注该方面,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如提高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尤其是我国农村居民数量仍占很大部分,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和居民消费方面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而且,每增加一元的转移性收入,用于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有4.5元。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号,政府可以注意在这方面的投资,通过补贴等手段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到农村居民的手中, 居民的消费会大于转移性收入的资金,是促进消费一个很好的手段。

3. 商品零售价格的增加和农村居民消费方面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适当的通过膨胀,也会增加居民在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费用。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运用经济学手段,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需求。

四.建议和对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增加收入的渠道。实施城镇化战略,相对集中农业资源并实现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的根本途径之一;同时,也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惠农消费政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一条真正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民对未来有所寄托,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安全感,可以改善其支出预期。健全完善消费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市场的开拓。只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需要构建适合农村市场特点和农村居民购买习惯的新型流通体制,以方便农村居民的消费。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鹿金凤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3] 郭亚军.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2008.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6

从根本上说,居民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自凯恩斯(Keynesian)在《通论》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开始,J・杜森贝利(Dusenberry 1949)又提出相对收入假说,以及后来的生命收入假说、流动性结束假说等等, 无外乎都在论证收入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当然,不同理论对理性人的支出安排做出了不同的假设。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也基本上遵循了上述各种假说。在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中,农村居民收入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朱信凯(2000)在对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进行函数检验后,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韩倩、王健(2005)主张认为农民收入不稳定性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郭亚军、郑少锋、李桦(2007)非收入因素以也影响农民消费。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基本都认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的理论借鉴及最终结论为消费需求理论向纵深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但是,具体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农民收入变动具有时效性,同时没有深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与收入的变动关系。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但并非是每一部分收入水平的边际消费倾向都高,这就需要掌握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考虑到数据来源问题,文内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希望通过以点带面获取有意义的共性的东西,这将有助于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

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

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日渐提高,居民消费自由度扩大。这一时期,居民消费显示了“不可逆性”,消费水平既受当前收入水平影响又受前期消费水平影响。

根据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消费者当期的消费水平是根据个人预期未来收入水平(Y*t)来决定的,同时假定消费者的预期收入为本期实际收入和上期预期收入的加权和,并将理性预期的收入水平带入消费函数可发现,1980―1989年间,收入和上一期的消费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对当期的消费水平影响最大,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上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惯性。此外,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为0.857,即预期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消费水平增加0.857元。这一时期,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短期乘数为0.23,动态乘数分别为0.17、0.12,长期乘数为0.857,这说明居民消费受当期收入的影响不大,但是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

(二)20世纪90年代后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跃升,同时经济转轨时期影响农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农村居民消费过程表现出很强的过度敏感性。通过借鉴弗莱文(Flavin,1981)、坎贝尔和曼丘(Campbell & Mankiw(1987))的消费模型,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消费行为的过度敏感性。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到,辽宁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对收入的变动敏感,短期内消费支出的变动依赖于当期收入变动,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增强,加之农民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构成收入的绝大部分,较小的财富收入使得农民面对经济波动时财富效应非常低,基本起不到平滑消费的作用。

三、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经济学模型分析:基于ELES模型

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存在降低了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当前我国实行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提高作用有限,因此向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亟待扩大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这就需要掌握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本文将利用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生活消费总支出及其各构成部分的支出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和消费需求影响因素。从参数回归结果可以分析出:

(一)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将有0.49元用于消费,在消费支出结构中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占55.3%,农村居民目前的消费需求还主要以基本生存资料为主。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和发展型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这反映了现阶段农村居民的消费领域仍较为狭窄。另外,从居民收入弹性看,交通通讯、居住和文教娱乐的收入消费弹性较高,分别为90%、89%和84%,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消费项目将呈现需求快速增长的态势。综合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到,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需求既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又有较高的收入消费弹性,因此,居住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更应关注的消费层次;其次,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等消费项目虽然其边际消费倾向不高,但是收入弹性很高,说明这些消费项目将会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二)价格波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各层次消费支出的自价格弹性较高,而互价格弹性相对较小,说明农村居民消费主要还是受到各类消费项目自身价格影响,与其它消费项目的价格关系不大。第二,居民消费除了受自身价格影响最大以外,从整体上看,食品价格对其他各种消费的影响最大,这说明食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农民对交通通讯、居住和文教娱乐等消费的支出,当前稳定居民基本食品消费价格和价格预期,对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在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中,居住、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的弹性最高,这说明降低该类消费项目的价格水平,将会促进消费总量的快速上升,这与前面收入价格弹性的分析结论一致。

四、对策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只有依靠增加农产品产量,依靠外延型扩张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消费,带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要调整农产品的结构,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进一步改革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家庭经营逐渐成为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通过示范性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民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人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机,在农田水利、道路修建、电网等建设中,利用以工代赈,相对增加农民收入。

(二)提高农民消费意识,更新农民消费观念

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不仅要提高衣、食、住、行的质量, 还要提高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改变消费观念,抛弃一些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与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农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是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观念上的一种反映,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环境下形成的,而现代消费观念和习惯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根本的途径是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 农民才会逐渐抛弃狭隘、保守的思想意识,才会接受新事物,树立新的消费观念。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7

关键词:河南省 人口年龄结构 少儿抚养系数 老年抚养系数 居民消费率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河南省的居民消费率却持续下降,由2004年的60.14%降低到2013年的48.86%。针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国内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对未来支出和消费的不确定导致了中国居民低消费[1],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导致居民低消费[2]。除此之外,由于儿童、老年人和中青年对消费的偏好、方式都不尽相同,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文献综述

涉及到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理论是生命周期假说。按照该假说,消费者按照效用最大化原理,将一生的预期总收入在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最优配置。生命周期假说含有一系列的假定:工作期间保持收入不变,没有不确定的因素,不留遗产给后代等等。但是在现实中,退休人口可能会遗赠一部分财产给子女;他们还会保留一些储蓄以应付未预期到的支出,因此,遗赠动机和谨慎动机会部分抵消因老龄人口上升而引起的总储蓄率的下降。相反, 如果工作人口比例的上升伴随着长期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可能会因为预期到将来的收入增长而增加消费,这会部分抵消因劳动人口上升而引起的总储蓄率的上升[3]。

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未来支出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多,造成中国现阶段总消费不足[4]。其二,中国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也会造成现阶段总消费不足[5]。其三,即使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者仍将受消费惯性的制约。

而在相关的文献中,关于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不多。王刚[6]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会降低未来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率。李春琦,张杰平认为少儿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率呈显著负相关。李文星等[7]利用中国1989―2004 年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受儿童抚养系数的微弱负影响,老年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性不显著。随后,康建英[8]却得出了与上述观点相反的结论。王宇鹏[9]研究表明老龄人口的增多不仅没有降低消费,反而显著促进消费增长,而少儿抚养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

3、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3.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数据是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时间跨度为2004-2013年。本文所用到数据均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本文的解释变量为:

1.居民消费率(CGDP)。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总额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已经成为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率的异常高低均会造成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

2.少儿抚养系数(YD)。少儿抚养系数=(0-14 岁人口)/(15-64 岁人口)。

3.老年抚养系数(OD)。老年抚养系数=(65 岁及以上人口)/(15-64 岁人口)。

4.城乡收入比(RUI)。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

5.人均收入水平(lnN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加权平均并取对数。

6.公共财政盈余或赤字与GDP 之比(FISD)反映财政政策是否影响居民消费。

3.2计量模型及回归分析

基于上述理论及有关影响居民消费率因素的文献,本文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引入滞后消费,建立下列方程:CGDP=。

首先来对回归结果整体分析,=0.9587,调整的=0.9071,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好,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较好。回归方程总体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1的F检验,说明该方程有显著的意义。

表3-1 居民消费率回归分析结果

其次,从单个变量来看,YD的回归系数为0.831,与居民消费率呈正相关,与生命周期假说相一致。另一方面关注变量OD的回归系数为1.588,与居民消费率同样呈正相关,与生命周期假说相一致。

儿童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增加都使得消费增加。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些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每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因此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消费就会增加很多;其次现今社会污染更加严重,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而现在的医疗水平却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老年人花费在就医看病上的消费就相应会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对河南省的消费率负相关,进一步证实了收入分配不均对消费的影响,FISD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表明政府支出或转移支付的增加将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引致效应。

4、政策与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河南省的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一致;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率产生引致效应,因而可以扩大财政支出,进而提高居民消费。

针对本文的结论,有以下刺激消费的建议:首先要发展多元的教育产业,扩大居民对教育的消费,不尽要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同时也要加大对不同年龄结构的教育投入;其次细分消费品市场,刺激不同年龄结构的消费水平;第三加大银行业的消费信贷。此外,提高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也能进一步提高河南居民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4):100-106.

[2]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和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 (11):24-32.

[3]李文星.论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经验关系[J]. 当代经济,2008,07:38-39.

[4]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0,11:33-38+79.

[5]袁志刚,朱国林. 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及对中国消费不振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02:69-76.

[6]王刚.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09:143-148.

[7]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07:118-129.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村储蓄 农村人均纯收入 消费水平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作为最终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经济活动的终点和目的,又是经济生产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间题,而消费函数是体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主要工具,消费同时又受收入和储蓄的制约,由于90年代前后物价快速上涨,本文推测90年前后收入与储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因此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90年代前后的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加以分析,并得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结论。

一、收入、消费与储蓄理论的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消费的研究始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于消费的研究主要涉及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问题的微观观察以及消费理论的验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包括纯理论的探讨、统计计量验证,也有理论与计量方法相结合产生的具有良好预测功能的经济计量模型。具体来看,对于消费函数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著名理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是凯恩斯在其开创性的著作中《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支出也增长,但消费不会以同一绝对量增加,也就是说,如果其它情况保持不变,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下降,而平均储蓄倾向趋于上升。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开启了对于消费的研究,但同时它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绝对收入假说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的观点,缺乏对未来的影响分析,因此显示了这一假说的片面性。

杜森贝里在其《消费、储蓄和消费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现期消费,会受到自身收入和周围他人的影响,在存在着这种消费“示范”效应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可能不是递减的,即社会总需求水平不会轻易下降;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自己历史上曾经实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受“高峰时期”收入的影响,这被称为消费的“不可逆性”,因此家庭短期消费行为和长期消费行为的结合,产生了所谓的“棘轮效应”,即经济中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的多。

随着西方收入与消费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对于该问题的探究也不断深入。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上,早期的文献一般采用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上述各种假说下的消费函数进行实证分析。而近几年来,依托于计量经济模型理论及应用上的不断发展及成熟,学者们采用新的实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经典课题,以求在新的模型框架下对其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从国内的文献来看,赵卫亚(2003)利用变系数和变截距PanelData模型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分析了收入差异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杭斌、申春兰(2004)则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变协整分析研究了经济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沈晓栋、赵卫亚(2005)采用非参数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

另外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锐(2003)运用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生活支出标准、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出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还不是很高,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变化,各类消费品的收入弹性差异比较大。

本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从量化的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改革开放以来收入水平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全面揭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对消费的影响。

二、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收入与储蓄关系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可以利用各年按收入等级分组的抽样调查资料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本文选取1978年至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储蓄的统计资料,对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变化进行研究。

2.1 模型的建立

模型主要检验90年代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是否发生显著的变化,设定初始模型应该为:

其中:

CK――存款(使用的是农村人均存款(元))

SR――收入(使用的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α――常数项

β――随机干扰项

为防止时间序列数据各个年份之间存在差异,在这里对模型稍作调整,对模型统一取对数,一方面消除了历年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使数据更加平滑;另一方面,凸显参数意义,使模型估计更准确。

调整后的模型如下: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收入高低,但是在中国农村地区,影响消费的因素还包括储蓄等,由于农村居民受传统意识的的影响,收入与储蓄的关系也对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本文采用1978年到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储蓄与收入的相关数据,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数据详见《中国统计年鉴》)

2.2 用OLS法估计模型

由于本文主要检验90年代前后农民收入与储蓄关系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对1978年到2004年的数据需要分开检验。利用EVIEWS 6.0首先取1978-199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具体模型为:

由此可见:拟合优度可决系数显著,说明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的模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较好,回归直线与样本点拟合的很好,但由于DW值为0.838,说明变量至少存在一阶正相关,所以引入AR(1),AR(2)进行迭代修正,两次差分之后模型为:

经过两次迭代修正后,不但拟合优度较好,而且D.W.=2.01,说明模型变量之间的正相关已经修正,同时再对模型进行LM(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已不存在序列相关。

同理,再选取1990―200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迭代修正后,得出的模型为:

此处需要对1990年前后的估计模型进行经济意义的检验,由以上两个模型可以看出:

1978-1990的模型中:=4.24,=0.57

1991-2004的模型中:=-5.58,=1.67

即截距和斜率发生明显变化。截距上的变化说明随着改革开放影响的逐步扩大,农村居民收入中储蓄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小,用于消费支出和其他性支出比重上升;斜率的变化也很显著,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储蓄额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本文在这里发现,1990年以前,当收入为零时,储蓄额为正,说明既有储蓄的存在,即,本期储蓄并不一定受当期收入影响,另外还有其他农村居民特有的因素影响;而1990年以后的模型中,截距为负,本文认为农村居民储蓄额减少,消费增加,只有当当期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农户才会选择储蓄,明显区别于1990年以前,本文认为是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户收入更多的用于消费,而弱化了储蓄的地位。

由于1990年前后模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文在此引入虚拟变量,以期凸显模型的估计意义。

设XN为虚拟变量,以加法方式引进,仍然以1990为界:

XN=,并对模型进行了二次迭代进行修正,模型如下:

由此可以发现所有检验值均通过检验,证明引入虚拟变量是有意义的,在10%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所以已经证实有变化,进一步证明了1990前后物价飞涨对城市居民的储蓄和收入关系造成影响的事实。

三、结论

本文对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做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并对1990年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变化做了比较,从中得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除去收入这个主要因素外,还受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

3.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挺进,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中国广大农民逐渐感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农村居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必将成为全国消费的拉动者。推动农村消费,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逐年扩大,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不断扩大。

3.2 农村居民储蓄占总收入的比重降低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储蓄占总收入的比重也是逐年下降的,正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村居民不再一味的把收入转化为储蓄上,而是积极的用于消费和其他相关性支出,收入与储蓄关系的变化也影响消费的变化。

3.3 农村居民储蓄受当期收入的影响变小

90年代以前,居民储蓄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较大,其中,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被转化为储蓄,从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但90年代以后,改革思潮的不断涌入,农村居民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促使消费成为收入的一大目的,农村居民储蓄受当期收入的影响逐渐变小。

3.4 农村特殊坏境的存在

由于农村这个特殊环境的存在,居民都生活在相当熟悉的环境中,村中无形的支出压力(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也给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村民储蓄的倾向更高,但是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也无形中减轻了村民的这种负担,加之社会的开放程度的提高,村民的收入则更多的用于消费和其他性支出。

参考文献:

[1] J.M. Keyen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36.

[2] J.S.Duesenberry.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3] 赵卫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变系数PanelData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0―54.

[4] 杭斌,申春兰.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J].统计研究,2004,2:21―24.

[5] 沈晓栋,赵卫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J].经济科学,2005,1:18―22.

[6] 李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5):12―17.

[7] 席凯明.论经济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居住消费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1996,(07).

[8] 轩蕾,王逢宝.基于ECM模型的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33).

[9] 骆祚炎, 刘朝晖. 1992年以来中国消费函数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 2004,(03).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文化消费 生活水平 消费热点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文化消费,也在人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得发展,但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仍然存在种种不足。因此,提出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可取的相应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先例大都都通过定性分析,论述文化发展,文化消费等方面的决定因素。本文主要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从定量上集中研究文化消费,其价值在于,可以利用构建的数据模型来预测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假设

文章研究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个人消费水平,文化消费供给及消费环境,和其他消费热点的影响。其中某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后,会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文化程度应该与文化消费成正比的关系,越有文化的人,越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个人消费水平越高,文化消费能力就越强,文化消费也越高。文化产品供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文化消费的增长。近年来,住房,医疗等消费热点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使我国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从而减少了文化消费。

二、数据与样本选择

本次实证研究主要通过查阅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来获取数据。经过多次筛选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了2011年各省市有关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相关统计数据。

三、变量设计

(四) 实证分析及结论。根据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进行首次回归,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较高,F统计量显著,但是几乎所有的变量的t检验都不显著

说明可能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DW值接近于3,可能有自相关性。经过逐步回归的方法,排除了变量X3。

再次进行回归,得到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很高,F统计值也很显著,剩下的五个变量的t统计值也很显著,说明已经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问题;DW值接近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再利用white 检验,发现数据中不存在明显的异方差性。因此,得出模型:=54.411+5.264+0.085+0.199-0.697-1.456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万元时,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将上升5.264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居民人口没增加1个百分点时,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将上升0.085个百分点,电视广播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文化消费0.199个百分比的提高。其他消费热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也很大,住房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会导致文化消费降低0.697个百分点;当医疗消费增加1个百分点时,文化消费将降低1.456个百分点。

四、政策建议

由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推动因素有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个人消费水平,文化产品供给及消费环境,住房、医疗等其他消费热点对文化消费有抑制作用。由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人们物质生活有了保障,才会有精神生活的追求,这样才能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提高教育普及水平。教育是发展之本,只有全民总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推动消费。不仅是文化消费,任何物质消费的消费水平都要取决于居民的总体文化素质。目前,子女学习费用占家庭总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教育投资已经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新亮点,这也说明教育普及水平正在一步步提高。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改善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营造文化消费的良好环境。例如建立文化综合中心,可以集图书馆、科教馆、博物馆为一体的文化场所。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提高居民幸福感,才是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的最伟大使命。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居民文化消费。除住房、医疗、饮食方面的主要消费热点以外,还需要对文化消费进行有效的刺激和引导,使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例如,在居民小区开设文化俱乐部,居委会积极组织居民参加。这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有效的刺激文化消费,最终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成为支柱性产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庞浩.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