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5:55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专业结构;产业结构;适应性

一个地区的区域产业结构与该地区高校专业结构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高校的专业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同的专业设置培养了不同方面的人才,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制约着高校的专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决定了人才的类型,只有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创造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有价值的人才,高校的专业结构不得不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1. 辽宁高校规模与结构发展概况

(1)辽宁高校规模发展概况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辽宁省的高校教育发展较快。198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的数量是62所,到2010年,辽宁省的普通高校数量增至112所。招生数从1985年的34076人上升到了2010年的252234人,教师数则从19046人发展到了57404人。1980年,每一万人中大学生仅有18人;而2010年,每一万人中大学生的数量却增至206.8人。此外,高校的类型也趋于完善,涵盖面广,向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囊括了农林、医药、财经、师范、政法等多种类型。总的来说,近30年来,辽宁省高校的发展规模有了显著的增长。

(2)高校专业结构发展概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辽宁省高校专业种类覆盖面日趋完整,各专业招生人数大部分呈现规模递增趋势,2010年,辽宁省高校专业达到11类,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哲学,仅本科类的专业布点数达到了300多个。高校总的招生人数达到252234人次(不包括师范类)。

2.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辽宁省三次产业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2005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882.41亿元、3869.4亿元、3295.45亿元,而到2010年,三次产业分别增长至1631.08亿元、9976.82亿元、6849.37亿元。2010年,辽宁省生产总值为1845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8.8%,第二产业占54.1%,第三产业占37.1%,而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3.2%、61.6%、35.2%。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自2001年到2010年,辽宁省第一产业贡献率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与之恰好相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则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第三产业则保持相对稳定,略有减少。由此可见,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变基本上由第一、二、三产业向第二、三、一产业转变,未来几年,第二产业依然是辽宁省经济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表2-1 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 单位:%

年份 生产总值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2001 100 8.0 42.2 37.4 49.8

2002 100 8.6 47.5 42.6 43.9

2003 100 6.5 51.0 43.2 42.5

2004 100 6.4 57.0 47.5 36.6

2005 100 6.5 53.0 48.2 40.5

2006 100 2.1 53.6 46.6 44.3

2007 100 2.7 57.4 52.8 39.9

2008 100 4.3 60.1 56.5 35.6

2009 100 2.0 60.7 50.0 37.3

2010 100 3.2 61.6 54.7 35.2

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数据来源:辽宁省2011年统计年鉴

3. 辽宁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为寻求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笔者选取2005—2010年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以及2005年—2010年辽宁省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作为分析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此进行分析。之所以选择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是因为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在辽宁省的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产业贡献率最高。而选择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作为分析数据是因为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但可以反映高校专业的结构,而且能够影响的产业中人才的供给结构,从而对产业的生产总值产生影响。因此,通过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系数趋向1或者-1),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

我们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中的SPSS软件,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辽宁省2005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此可以得出辽宁省高校11所大学科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联性矩阵,如表3-1所示。

表3-1 辽宁省各专业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相关矩阵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高校招生人数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哲学 .469 .349 6

经济学 .730 .099 6

法学 -.912* .011 6

教育学 .317 .540 6

文学 .718 .108 6

历史学 -.081 .879 6

理学 .785 .064 6

工学 .921** .009 6

农学 -.831* .040 6

医学 .958** .003 6

管理学 -.525 .285 6

从表3-1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辽宁省近6年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与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与经济学、文学、理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与哲学、管理学有着中等强度的相关性,与教育学弱相关,而与历史学的相关性极弱。而根据我们现有的认识,三大产业的划分与我国高等教育科类设置有如下关系:农学属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包括理学和工学,第三产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和管理学。

与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强的专业是理学、工学,而辽宁省近六年来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并不是最强的,仅仅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相关系数分别是0.921和0.785。相反,原本与第二产业相关性不大的医学、农学和法学却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辽宁省的工学和理学依然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地发展,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没有很好地迎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较差,高校的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结构存在着一些较显著的问题,高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4. 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却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从量的方面讲,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而从质的方面来看,我们的大众化还是大打折扣的。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就高校专业结构方面就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1)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是以工业代表的第二产业。自2005年以来,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三次产业总生产总值的50%左右,2010年,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为9976.82亿元,占总生产总值的54.1%,第二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达到61.6%。而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仅有641.5万人,仅占三次产业总人口的27.7%。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将其与第二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进行对比。2010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266.60万人,占三次产业总人数的39.40%;浙江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1810.36万人,占三次产业从业总人数的49.79%;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636.54万人,占三次从业总人数的37.4%。很显然,辽宁省第二产业人才资源存在着很明显的劣势。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辽宁省高校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特色专业不明显。

在扩招的氛围下,辽宁省的招生规模自1999年以来逐步扩大。很多高校迫切想成为综合性大学,根本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只重视专业数量上的增长,专业设置与其它学校重复过多,造成全省专业设置重复率大,忽视了专业的本质建设,从而导致专业的底蕴不足,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也无法迎合社会的需求。而这些专业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文科类专业,主要原因是这些专业不需要配备大量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实验室,设置成本比较低。

(3)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

辽宁省高校专业设置包含11类,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哲学,11类下设置的专业数达到约640种,而2010年辽宁省本科院校开设的专业数达到了300多种。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了专业复合程度低,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存在着过剩,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业;另一方面,许多与第二产业相关的岗位却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而无法快速地发展。

5. 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由于高校专业结构的不合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相似度太大,复合度太低,也就无法实现人才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辽宁省高校的专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

高校专业的调整不仅仅需要高校和学生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因此,可由辽宁省省教育厅带头,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以及其它社会机构对社会中各个行业进行调查,充分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规格、数量和质量。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工资、福利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的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真实完备的信息。此外,根据经济增长的趋势,对人才的需求作出预测,测算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并统计分析人才需求的持续时间、是否存在需求周期,形成一个比较准确、不断完善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从而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信息指导,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完善导致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盲目性。

(2)积极探索建设交叉型、边缘型专业,培育优势、特色学科

各级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对专业进行设置、调整。将优势与特色学科的打造与高校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激励机制不断地实现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立与完善。此外,要将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去,从而避免专业重复率过高、同构化严重的现象,实现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传承和发扬。有条件有能力的高校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在不违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基础上开设跨学科的专业,设置试点,研究不同学科的互补领域,建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机制,培养具备多专业能力的人才。建立健全多学位制度和主辅修制度,逐步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格局。

(3)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等工科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

从前文分析中看出,辽宁省近六年来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并不是最强的,仅仅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而近年来辽宁高校工学的招生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辽宁高校工科专业的办学质量急需提高以满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目前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水平同工业化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要大力加强学生工程教育,满足现实中大量需要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践和创新成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关键问题。要鼓励、支持工科高校教师、学生跨学科组成合作团队,深入企业第一线,建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培养体系。(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蕙青.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2] 赵本全.调整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D].南京:河海大学,2005.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2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TheCon-ditionsofEconomicProgress)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而拓展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更多地是与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产业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遍称作的三次产业: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克拉克所说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外,还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矿业被认为处在边界线上。采矿业在经济活动中分明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划入第一产业。但采矿业有更多的属性近乎制造业。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时,将其划入了第二产业。这个部门的特点是所有行业都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部门除少数例外,通常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制造业被定义为:一个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大批量连续生产可运输产品的过程。这个定义排除了不可运输产品(建筑与公共工程)的生产和小规模的不连续过程(如手工缝衣或修鞋等)。制造业的基本性质是它的材料和产品娟必要即可远距离地运输,它要求有相当大的资本投资和高度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部门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第三部门由大量的不同活动所组成,克拉克把它们统称为服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建筑、运输与通信、商业与金融、专业服务(如教育、卫生、法律等)、公共行政与国防以及个人服务业等。服务业按照某种目的还可以区分为直接提供给最终购买者(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服务,和被用来帮助其他生产过程的服务(如商品运输、批发商业以及为商业目的乘客旅行和旅馆提供等)。

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②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

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③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服务业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将是上升的。除了部门间需求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产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我们仍然可以一般地预期,在长期该部门的就业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①。农业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得那么迅速。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效率也同样得到巨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比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应地迅速提高。

克拉克认为,“经济规律是从比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事先假定中演绎出来的”②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应当是建立在对经济世界现实材料的收集和考察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克拉克对经济世界分析方法的思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有如下特点:(1)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研究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基本框架。③(2)克拉克采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克拉克考察了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的变化。(3)克拉克通过分析若干国家在一定时间序列中所发生的变化,来探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一国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规律。(4)克拉克引用了最终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劳动来规范经济事实。

因此,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上看,克拉克所发现的规律,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配第定理,即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描述性规律现象;二是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2.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之父”的美名。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1971年,他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结构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展》④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

库兹涅茨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的研究。

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部门)、工业部门(I部门)和服务业部门(S部门)。他认为:“分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及相关的渔业、林业和狩猎;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和通信;服务业——贸易、金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每个主要部门所包括的行业,在考虑原材料、生产性营运、最终产品及其行业间的区别特征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广义分类一样,以上的狭义分类定有不同意见。”⑤

库兹涅茨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和产值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多种产业比重在总产出和所使用的生产性资源方面的明显变动”⑥他在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这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份额的趋势是类似的: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开初几十年的40%以上降到近年来的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显示上升,从开初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以及S部门的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这些趋势在按当年价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份额数量中可看到……所有这些都由近年的按人口平均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间的截面联系进一步证实。”①

“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A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急速地下降,从开初的50%-60%水平下降到60年代初的10%以下到20%左右的水平。I部门份额则从开初水平的20%-40%,在大多数国家都上升到超过40%—但情况与产值份额的变动不同:I部门份额的上升与A部门份额的下降相关地来看,它并不占支配地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上升,或是低于S部门,或是大体相等。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和缓上升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份额的和缓上升,这同制造业在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具有支配作用的上升恰成对照。接着的则是S部门份额的显著上升,它抵消了A部门份额下降的大部分。如果说,产值结构的‘工业化’和部分地‘服务化’了。”②当然,“主要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趋势与按人口平均产值及劳动力份额间近年来的截面联系是相一致的”③。

库兹涅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部门相对产值的概念,对部门I的产值与部门I的资源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我们令:T和TI分别为总产值和部门I的产值;O和OI分别为总资源和用于部门I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fi为部门I占总产值的比重;gI为部门I占总资源的比重。则有fi/gi=(Ti/Oi)(T/O)

因此,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上升比例(ki)大于其中总资源的比重的上升(mi),相对于全国劳动生产率,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的下降比例少于其占资源比重的下降,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当然,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运动,也将依赖于全国单位资源产出率的变动(T/O)。

在多数国家农业部门占总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比重的相对下降几乎与其占总产值比重的相对下降一致,那么ki/mi约为1。相对于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而言,这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肯定保持着同一水平,因而,农业部门劳动率的增长速度肯定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一致。同样地,工业部门的情况证明,其占总资源的比重上升比例比其占总产值比重上升慢得多;而且由于ki/mi大于1,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相比,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肯定会明显地以高速上升。最后,事实表明,一些国家服务部门占总资源的比重相对上升得比其占总产量比重要快;且ki/mi小于1,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明显地低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

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这表现为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处地位的变化。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分别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

1、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点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必然会同“一、二、三”向“三、二、一”转换(表6—1)。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在19605年至1980年世界经济普遍增长的情况下,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下降,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了5%,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了19%,发在国家或地区下降了11%。其中,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得尤为明显。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上升,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1%,发达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4%。其中,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得尤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上升,分别提高了4%和8%。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极大地吸引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其转移,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一时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别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比重也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从1960年和1980年两个时点横向比较分别观察到,一国经济处在低收入阶段,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占绝对地位,而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阶段时,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位居第一位。一国经济从低入到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大约下降了60%,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了约20%-30%,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更为迅猛,约为30%-40%。这些充分证明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转移吸引力最大,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2.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一般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食品、纺织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么饮食、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因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一、二、三”的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消费需求升迁,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以金融、保险、医疗、教育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三、二、一”的格局(表6—2)。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1960年至1990年,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了1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11%,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6%,其中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比较显著。

因而,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60年的“一、三、二”,转换为1980年的“二、一、三”,1990年演化为“二、三、一”。低收入国家地区在1980年和1990年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属于向“三、二、一”演化的过渡状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始终呈现出“三、二、一”的状态,但其内部构造有所变化,即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得继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趋缓。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也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但产业结构软化趋势非常迅猛。在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迅猛上升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趋于下降。因此,从不同收入的国家类型的时间序列中可以观察到,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先升后降。这必然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演化为“三、二、一”。

《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样是时间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型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次序也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对1960年、1980年和1990年三个时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及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得较低;与此相反,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对1960年、1980年和1990年三个时点横向比较同时发现,一国经济从人均低收入进入到人均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先升后降。综合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一国经济发展从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单就技术经济因素来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第一产业,在第一次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第二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只有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界限。所以,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加强农业也就是支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做贡献,也就是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为全社会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工业的主导地位作用主要表现为为第一、三产业提供现代化的劳动手段。总之,产业间的关联性是双向的,但双向的关联性质又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具体地表现在三个产业的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分工发展和市场规模的差异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三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力,但对各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有差别的。由于第一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其科技进步比第二、三产业要困难得多,所以必须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科技进步会促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而第二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不断从第一产业中吸收劳动力。这种减少和吸收相抵就导致了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稳定,这也是形成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和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长期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要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三个产业的发展有制约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其自身的劳动力相对比重降低和绝对量减少,这就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即劳动力必然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较,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第一产业,这也是加速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生产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三个产业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着人民的需求。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相适应的。收入水平越高,对第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比重越会相对下降,而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需求则会相对上升。因为第一产业的产品主要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弹性不大;而且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在整个消费需求总量中会趋于下降。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提出更高和更大的需求。这就必须在大力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调整工业结构。21世纪我国应在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基础上逐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强对第三产业的规范管理,重点应发展为社会生产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服务的行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知识产业与文化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二、一、三”向“三、二、一”的方向转变。

当代世界的知识经济与文化经济之潮

长期以来的两极对立思维使我们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文化与经济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差异鲜明,独擅一域。实际上,马克思早就指出,一定的经济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建立,一定的文化则必然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生成,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包含着文化。

前已述及,随着当代世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全球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所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至少包括当代经济的产业下游化与公民需求上游化、高级化的趋势,经济的文化化趋势和文化的经济化趋势。这就是说,经济中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产业。

1990年,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玻特(M.PORTER)提出了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

投资驱动阶段: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来驱动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阶段: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财富驱动阶段:追求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

也有学者把前三个阶段对应于资源经济阶段、资本经济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资源经济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集约化

投资驱动阶段——资本经济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集约化

创新驱动阶段——知识经济阶段——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集约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就是以知识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的阶段,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也即今天人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的阶段。而知识经济之后的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的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中的主产业。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的上游化。产业下游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律。

产业结构下游化的突出表现是实业逐步让位于服务产业。如从总体发展来看,相对于农业和工业等生产部门,商业等流通部门的地位逐步上升;其后,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产业等经济方式成为现代经济的中心;再次,服务业的地位:如从业人员数量、层次,吸纳社会资本的总量,资金流量和行业利润率等进一步上升。

产业结构下游化源于需求结构的上游化高档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需要也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存质量。人们在生活中对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在总体支出中的比重会相对下降,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则会大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这就是德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的定理:饮食费用占整个家庭开支的比重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减少。饮食费用与家庭总开支的百分比就叫做恩格尔系数,人们的收入越高,对主要提供人们食品的第一产业的需求就相对越少,恩格尔系数就越低。

70-8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人们提出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进行划分,将其中的脑力劳动部分称为第四产业,一般称其为知识信息产业。这一命名历时近20年,才为我国经济所瞩目。

下游产业和高级需求优先增长的规律,在文化经济领域就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的优先增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们在满足了生活最基本需要之后,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消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1997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方面的精神消费的支出不断提高。1995年此类消费的比重为8.84%,1996年提高到9.57%,1997年提高到10.7%,消费支出1997年为人均448元,比1995年增长43.1%,比1996年增长19.6%。其中在娱乐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年人均为112元,比上年增长25.3%,用于教育的支出年人均238元,比上年增长16.5%;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年人均98元,比上年增长21.1%。另据林毅夫先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99亚欧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国际会议提交的论文)一文提供的材料,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1994年社会文化娱乐用品的零售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6.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1%,1994年我国书报杂志的社会零售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2.7倍,年均增长率17.2%,而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是1978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为8.3%。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娱乐用品消费的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

当代世界服务业异军突起的现实实践,促使人们又将第四产业中的满足人类心理感觉的服务业分出来,称其为第五产业。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在商品世界中,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想象、故事和情感。他断言,在未来25年里,人们从商品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传奇、感情及生活方式。贫穷将被重新定义为“无力满足物质需要以外的需求”。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资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和逸闻趣事。他甚至预言,未来收入最高的人要数那些“故事大王”,一个产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给产品所编的故事。看看当今的“故事大王”们,你就会觉得此言不虚。看看今日席卷全球的世界杯足球浪潮,看看罗马里奥数千万美元的转会费就一目了然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欧普拉•温芙雷当然是讲“故事”的行家,闻名世界的大导演斯匹尔伯格也真正是讲故事的巨匠,大众文化明星迈克尔•杰克逊则更是煽情的高手,他们无一不是坐拥十亿的亿万富翁。而迈克尔•乔丹则是制造“故事”的“一代天王”。这位NBA的“激情王子”成了这个星球上激情事业的象征,ANYTHINGISPOSSIBLE,一切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梦都是可能实现的。NBA就象这个世界上曾经经历过的革命、摇滚艺术,甚至性解放一样,成为席卷世界的飓风。NBA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在一个消费故事和消费梦幻的时代,它出售故事和梦幻。所以有学者提出,随着人类对服务业、娱乐业、旅游业、影视业、信息业、网络业的日益增加的需求,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心理学。当然这是指中心地位的出让,而不是指经济学的消亡。在我看来,今日的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因此,未来的发展不是心理学取代经济学,而是经济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的双向交融,是经济文化学或文化经济学取代今日的经济学。

总之,当人们的初级的、低层次的、偏于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高级的、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心理的需求就会凸现出来。人们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

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艺术文化生态格局的巨大影响

文化在经历农业经济时代之后,步入工业经济时代。而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新技术革命,以及由此伴生的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的新经济革命。文化发展如果不与这种高新技术与经济的革命性突破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因此,建设与未来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形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生产方式工业化,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作坊让位于文化工厂,社会文化大生产取代个人文化小生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态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文化传播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从纸媒质到电媒质的创生变换,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网络艺术相继产生,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工业——广播工业、电影工业、电视工业、音像工业、广告工业直至多媒体工业,而且带来了旧的传播媒体的更新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现代化的造纸工业、印刷工业和出版工业。如果认为文化媒体革命仅仅只是传播方式变革,无疑是极大贬低了这次革命的重大意义。因为它同时带来了文化本体革命,实现了从纸媒质文化向电媒质文化的变革,荧屏取代舞台成为表演艺术的主要天地,广播文化、电视文化、电影文化、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代替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并且在图书的基础上创造了报刊,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文化的领土前所未有的猛烈扩张。

相对而言,如果说中国20世纪初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文化本体革命;那么,以电媒质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使人类文化具有了崭新的传载形式,不仅实现了人类文化史上继纸媒质发明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化媒体革命,同时也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与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相对应的文化艺术就是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广播艺术、电视艺术、电影艺术等都是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时代的最新创造是音像、多媒体艺术形式。它们组成了光与电序列。它们是间接艺术,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艺术本体通过电子艺术媒体传播。在间接媒体艺术领域,如今以它们为代表的电媒质艺术已经取代了以图书报刊为代表的纸媒质艺术上升到前沿地位。即使在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之间也是代际更替,相继领先发展的,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相继问世,依次占据时代前列,显示了文化发展生生不息的创新更生态势。这一序列才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形式。如果将来有一天,人们再问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形式、代表性艺术作品和里程碑式的人物的时候,答案将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序列可以参加侯选。

一些曾经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大众,一部分曾经居于主导地位的文艺样式将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被边缘化。其中一部分传统样式将主要依靠国家文化支持保护体系继续生存发展。如果说通常所说的文物是死文物、是死的文化化石或者静态文化遗产,那么它们则是活文物、活的文化化石或者动态文化遗产,应该列入文化遗产支持保护目录之中,受到国家文化支持保护体系支持保护,使之不断传承下去,不致于湮灭失传,从而保护人类和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其中的一部分经过更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适应了新的文化生存环境,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将继续发扬光大,活跃在文化大舞台上。这正是我们提倡的积极的文化支持保护战略。

迅速动员,实施21世纪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

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实施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我国当代文化的更新发展,创新扩容,转换生成为与当代高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新艺术。从科技方面来看,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已部署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在科学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了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教育部推出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221工程”。这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似乎被遗忘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工程之外。文化似乎与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无关。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思维误区。难道当代文化产业不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难道文化的发展不应包括在国家知识创新的体系之中吗?

实际上,如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同时,文化也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PPS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第三产业产值

中图分类号:F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一、PPS抽样方法的概述

不等概率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是指在抽取样本前给总体的每一个单元赋予一定的被抽中概率。在有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中,最常用的是按总体单元的规模大小来确定抽选的概率。设总体中第i个单元的规模度量为Mi,总体的总规模度量为则该单元的抽选概率应为这种不等概率抽样称作按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简称PPS 抽样。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选用 2008 年与 2009 年各地区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产值作为原始数据,以2008年全国各地区第三产业产值作为规模Mi进行累计。

将=126594除以样本量n=15,得抽样间隔K=8440,在1~K之间抽一随机数,假设为r=3809,处于北京的代码范围,因此北京被作为抽中的样本。按照累计规模等距抽样法,抽取其余的样本代码为:3809+8440=12249,12249+8440=20689,29129,37569,46009,54449,62889,71329,79769,88209,96649,105089,113529,12199。所以被抽中的样本分别为: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东、四川、陕西。其中广东作为第三产业发展产值最高的省份入样两次,因此,总共抽取的地区总共14个。

(二)总体总量的估计

这14个地区作为样本被抽中的概率为,带入相应的数据得到:北京入样的概率为0.061,河北为0.042,辽宁为0.037,黑龙江为0.023,上海为0.058,江苏为0.091,浙江为0.070,福建为0.034,山东为0.082,河南为0.042,湖南为0.033 ,广东为0.121,四川为0.034,陕西为0.018。用这14个地区数据来估计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将其数据带入Hansen-Hruwitz估计量中,得到:

故推断我国2009年全国第三产业的总产值为151274.1亿元。

所以求得的置信区间为(146352.0~156196.1)。2009年全国31个地区第三产业实际总产值为147642.1亿元,置于所求得的置信区间内。

(三)简单随机抽样结果

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原则,利用随机数表产生软件随机产生15个随机数,即把随机产生的这15个数所对应的地区作为入样单位。

即所求的置信区间为(63657.11~98613.42)。而2009年全国第三产业实际总产值为147642.1亿元,未置于所求得的置信区间内。

三、总结及结论

将上面两种抽样调查方法的结果汇总得表3.1。

从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对 2008 年我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产值进行 PPS 抽样,估计出的2009 年全国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51274.1亿元,置信区间为(146352.0~156196.1),2009 年全国第三产业实际产值为147642.1亿元,在置信区间内。而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估计出的2009年全国第三产业总产值为81135.27亿元,置信区间为(63657.11~98613.42),实际值未落入置信区间之内。通过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总体总量的估计还是抽样误差的比较,PPS 抽样的效果都优于简单随机抽样。所以,对于总体单元之间差异非常大时,用PPS 抽样可以的到更好得估计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子良.对PPS法在上海市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和意向调查中应用的评估[J].上海统计,2000(6):24-27.

[2]李培军.不等概率抽样估计的原理与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385-388.

[3]俞纯权.抽样下子总体参数的估计[J].统计与决策,2006(9):14-15.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4

我们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快车道”模型来调整地区间产业结构。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的基本思想为:在需求与产出平衡情况下,总产出x(t)应等于中间投入需求Ax(t),投资需求B[x(t+1)-x(t)]以及最终消费需求c(t)的和,平衡方程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投资+消费

附图

其中:A,B,T如前所述的矩阵,q为待定未知数,x(0)为初始期的产业结构,为最优产业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求的第t期的产业结构,即“快车道”上的产业结构;x(1),x(2),……,x(t)分别为初始期到第t期的产业结构。且x(1),x(2),……,x(t)皆为六维列向量。求出第一、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

二、实例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尽快地进人“快车道”,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首先我们把1997年江苏省40×40(即40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3×3(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表。199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见表1。

表1 1997年江苏省三产业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附图

由投入产出表可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附图

在计算相应的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时,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形成固定资产,因此b[,1j] b[,3j](j=1,2,3)都为0。由于各产业固定资产总值无法从统计年鉴中直接查出,因此只能应用间接方法进行计算。由江苏统计年鉴和1997年江苏省建筑业占用固定资产为242.8亿元,全社会独立核算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为175.92元,再由第二产业的总产值14570亿元,同期江苏省建筑业产值为1530.7亿元,可计算出1997年江苏省工业所占用的固定资产为:(14570-1530.7)亿元÷1.7592=7412亿元,因而江苏省第二产业占用固定资产为7654.8亿元。

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总值的基础上,根据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比例,推算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总值。在计算第一、二、三产固定资产比例时,依据1992-1997年数据,用三次产业固定资产形成比例的平均值来代替它们的固定资产比例,因而可得江苏省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比例为:2.452%∶48.472%∶49.076%。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387.2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7750.2元,则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为:

附图

1997年江苏省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2.5%,33.3%,24.2%,则消费系数矩阵T为:

附图

由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得平衡增长率α=1/5.538=18%。此时,最优强度轨道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5.99%,70.57%,23.44%)

而实际上江苏省1997年社会生产总产值按统计年鉴的数据各产业的结构为:9.17%、73.24%和17.59%。说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在1997年与平衡增长轨道还有一定的距离。

前面已经讨论了“快车道”模型的平衡增长解。那么平衡增长轨道是否就是最优的轨道呢?直观地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正好是所需要的产品应该是最佳的境界。因此平衡增长轨道应该是最优的轨道。也就是说,如果经济系统产出比例正好在平衡增长轨道上,那么应当沿该轨道前进。如果在初始时期经济结构不在平衡轨道上,那么就应调整到平衡增长轨道上来,然后再沿该轨道前进。利用动态线性规划模型计算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我们计划用8年的时间把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到“快车道”上,也就是说,8年之后的江苏省一、二、三产业结构为:在已建立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中,取x(0)=(9.17%,73.24%,17.59%)[T],x=(5.99%,70.57%,23.44%)[T],x(1),x(2),……,x(8)分别为1998、1999、……、2005的产业结构。利用计算软件对上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并对所得结果归一化,可得江苏省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所对应的产业结构如表2。

表2 江苏省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单位:%

附图

由于以上结构为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我们一般所说的产业结构是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因此我们要把它转化为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我们用1994-2000年的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之比的平均值作为它们的换算系数,则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的换算系数分别为0.4974,0.2132,0.5603。可得江苏省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表3 江苏省产业结构模拟值与实际值对照

单位:%

附图

表4 江苏省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单位:%

附图

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快车道”模型计算得到的产业结构与实际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具体调整方案见表4,江苏省经济结构经过5年的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12%下降到2005年的9.6%,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51.6%下降到2005年的48.3%,下降3.3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36.4%上升到42.1%,上升了5.7个百分点。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苏省三次产业顺序可由现在的“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

三、结 论

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按“快车道”模型计算的最优强度轨道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即随着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矩阵A、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与消费系数矩阵T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随时调整平衡增长轨道,使经济系统始终沿着“快车道”运行。

【参考文献】

1.党耀国等:《中国农村经济评估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年第3期。

2.于立:《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钱志新:《面向新世纪的江苏经济发展新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张金水:《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党耀国、刘思峰:《河南省宵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5期。

6.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辽宁人民出 版社1997年3月版。

7.刘思峰:《区域经济评估·预警·调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朱永达、刘思峰等:《中观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 就业结构演进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广东

引言

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就业增长,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同年,我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就业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了就业容量增长缓慢,高城市化率与低就业增长率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城市化与就业之间“高发展,低就业”一方面导致了城市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城市化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利于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2010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和就业结构比例分别为(10.1、46.8、43.1)、(36.7、28.7、34.6)。通过对近年我国就业结构比例的测算可以得知,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偏低限制了社会就业容量的增长。城市化带动就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反而凸显了工业部门特别是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滞后的现状,当前我国就业结构调整仍存在很大的空间。因此,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社会就业容量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配第最早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与劳动力流动的经验性学说,指出产业中心的转变将带动劳动力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克拉克进一步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认为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会加速劳动力向高收入部门流动,就业结构重心会依次在三个产业层次间转移。国内众多学者也结合国情对我国的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李若建(2006)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叙述,揭示了工人的增长幅度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结构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曾令华等人(2007)基于3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非农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正相关。吉粉华(2008)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非农就业比重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韩燕和胡强(2012)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人口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相互关系,本文据此提出应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就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结论。

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关于人口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计量模型从就业结构演变的角度研究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的相互关系,以期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结构演进

就业结构演进是指就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依次转移,同时伴有劳动力在收入、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就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是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过程。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是推进就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又显著地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对就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正向地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城市化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是对就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三产业涵盖了最广泛的就业部门,就业弹性系数往往大于1并且呈递增的趋势,相较于其他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增加城市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城市发展对就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就业集聚效应的产业支撑。而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调整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刘易斯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依赖于各经济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城市人口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城市就业结构的整体就业弹性也得到提高。就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各经济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缩短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的这一过程,从而加速人口由城市区域向城市迁移。

如图1所示,广东省城市化与从业人员总数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以前就业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2001年以来,城市化水平高于就业规模的增长速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由于就业规模增长缓慢,限制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推进,2005年以后城市化速度明显放缓。

图2描述的是广东省城市化(用CT表示)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用LF、LS、LT表示)的关系。1982-2010年就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符合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演进规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持续下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稳定上升;城市化中后期,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不断抬升。2001-2003年,广东省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先稳定后逐步下滑,城市化率反而加速上升,表明两者间的关联程度在缩小;同期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的提升推动了城市化率的快速上升。

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检验

1.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本研究中涉及的变量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就业结构两个部分。目前,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人口城市化率的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因此本文也采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人口城市化的指标。为了探讨人口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本文用就业结构系数作为衡量就业结构的指标,包括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LF),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LS),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LT)。本文选取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历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经济数据受到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的影响,分别对上述指标取自然对数,记为LnCT、LnLF、LnLS和LnLT。

2.数据检验。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即使两列时间序列数据不存在任何的相关关系,也可能得到很高的相关系数。为了避免产生这种虚假回归,本文利用扩展的张迪克-富勒检验对LnCT、LnLF、LnLS和LnLT进行检验(见表1)。

由表1可知,四对时间序列及其一阶差分的ADF检验值都大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水平时间序列二阶差分后再进行检验,ADF检验值分别为-6.27014、-5.267739、

-5.056337和-5.192196,均在1%的显著水平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各变量为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二)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对就业结构的冲击效应和贡献程度。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LnCT、LnLF、LnLS和LnLT的二阶差分为平稳序列。因此采用2LnCT,2LnLF,2LnLS和2LnLT建立VAR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ρ、r、x、σ为滞后阶数,ξ为随机扰动项。

1.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ensen协整检验法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见表2),考虑到VAR模型滞后期的加长会导致自由度减小从而削弱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因此将最大滞后期定为3。

由表2可知,没有协整关系和仅有一个协整关系的Trace统计量值分别为73.80227及32.00473,均大于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没有协整关系和仅有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2LnCT、2LnLF、2LnLS和2LnLT间至少存在两对协整关系。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选取4个不同的滞后期对四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列表,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二者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在滞后1期和2期时,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都不显著,直到滞后3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才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时滞,要经历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按照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经验,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应该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广东省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上述规律吻合。

3.脉冲响应分析。图3和图4给出了各变量一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其中,横轴表示冲击过程的时间跨度,纵轴表示城市化的变化程度,实线是脉冲响应函数,两侧的虚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值,表明冲击响应可能的区域。图3描述了城市化对其他3个变量的冲击的动态响应,图4是城市化对其他3个变量的冲击引起的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整体上看,各组脉冲响应函数均有明显的收敛状态,表明脉冲响应函数是有效的。进一步分析图3可知,在本期给第一产业就业一个标准差冲击会影响城市化的增长,这种影响在第2期到达顶点,同时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会有较为显著的增长,但随后就开始回落。而第二产业就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是有滞后效应的,第二产业就业对城市化的冲击在第2期才显现出来;第三产业就业对城市化的冲击在短期内没有太大变化,但这种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从图4可以看出,本期给城市化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在前2期为正,然后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在前2期为负,随后逐渐上升。

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描述的是VAR模型中各因素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在已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2)的基础上的方差分解可知。首先,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的波动在第一期不受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冲击从第二期开始显现出来,且冲击影响比较微弱,仅有0.636674%,此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这表明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对第二产业就业规模的影响是长期的。其次,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第一期开始就受到自身波动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冲击的影响,且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要小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冲击的影响。同时,从第一期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对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的冲击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最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在方差分解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结论和建议

本文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广东省1982-2011年的城市化率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系数等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从长期看,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就业有一个正向冲击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在达到峰值以后开始逐渐减弱,说明城市化对于带动第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的提高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但反过来第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的提高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有持久的影响。说明当前广东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对提升城市化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从方差分解表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二产业的发展获得的。然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的主要原因。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与城市化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结合以上结论,广东省应有效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制定与本省城市化水平相协调的产业政策,广东省要协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发展生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继而实现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其次,破除户籍制等制度约束的同时完善劳动培训体系,为农业人口的城市化搭建一个平等的制度和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若建.就业结构变迁对中国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曾令华,江群,黄泽先.非农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分析[J].经济计划与管理,2006(1)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7

期中考试结束,又到表彰大会开启是时候了,表扬优秀学生让他们继续努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开幕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三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开幕词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辛勤汗水,换来丰硕成果。经过学校严谨有序的组织,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为了鼓励先进,鼓舞斗志,在这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本次参会的领导有:

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宣布:~~九中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半个学期来,由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大批学习刻苦、成绩突出、进步较大的先进个人和优秀班集体。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有请赵主任为我们宣读优秀生、优秀班集体、单科状元、进步生获奖名单。

大会第二项?有请领导为获奖的同学颁奖。

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向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获得奖励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会第三项 在这重要时刻,请胡梦娇同学给我们传经送宝,大家掌声欢迎

谢谢胡同学的精彩发言

人们都说,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同学们,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老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当我们在接受掌声、奖品和微笑时,我想说:我们不能忘了辛勤耕耘老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亲爱的老师们,向半个学期来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会第四项 请教师代表~~~老师发言。

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田老师的教诲

半个学期来,为了让期中考试起到加油站,检修站的作用,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下面

进行大会第五项 有请赵主任对本次期中考试的情况做全面系统的总结

赵主任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了全面总结,望各个班级、各位同学也要认真总结,扬长避短,努力拼搏,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

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决心,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态度,让我们释放出心底最坚定而呼喊:

大会第六项 请各班宣誓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学习任务结束了,这也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通过本次期中考试表彰大会,我们将不再彷徨,不再迷茫,掀起学习高潮,在知识的天空翱翔,让我们青春的生命怒放!

下面进行大会第七项 齐唱《怒放的生命》,全体起立

请坐

大会第八项?下面有请年级组长王老师对本次表彰大会作点评

感谢王主任的精彩点评。

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加巧干,我们一定能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到此结束。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高三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开幕词范文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唐庄一小的全体师生相聚在这里召开期末总结表彰会,表彰一学期来通过自身努力、刻苦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

下面我宣布:唐庄乡第一中心小学期末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奏国歌。请坐下

第二项请校长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以全面的总结。

半个学期来,由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涌现现了一大批学习刻苦、进步较大、成绩突出的学生。

第三项请王主任宣读获奖学生名单。

第四项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请董校长张校长赵校长王主任为获奖学生颁奖

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向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获得奖励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同学们,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老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当我们在接受掌声、奖品和微笑时,我想说,我们不能忘了辛勤耕耘老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半个学期来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五项、请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代表徐鹏博同学发言。第七项由政教处王主任对半学期来涌现出的优秀广播员、小记者等进行表彰第八项校长做总结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董校长语重心长的教诲。大家掌声欢迎!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董校长语重心长的教诲。对同学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继续发扬优点,经验,在新的学期里再出新成绩。

同学们,希望受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我也希望其他同学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刻苦努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最后预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高三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开幕词范文3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岁月似金,跳跃轻盈的步点,谱写出魂牵梦绕的动人旋律 华年如水,挥洒神秘的画笔,描绘出五彩斑斓的绚丽青春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起见证我们的辉煌成绩。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共同领略我们的翩翩风采。

回顾过去这一学期里,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也感受了许许多多 风雨征程,在这过去的日子里,有那么多人值得我们称颂为此,学校特举办此次表彰大会,为在这一年中优秀的同学颁奖 这里将是一个智者云集、新星闪耀的舞台!

我宣布,~~~实验学校初20~~级期末总结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莅临本次表彰大会的学校领导 他们是…………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接下来进行大会第一项,有情我们年级主管~~~主任发言,大家欢迎!谢谢田主任,刚才田主任肯定了我们取得的成绩,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不足,也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同学们用心领会田主任的讲话,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大会进行第二项:表彰先进个人

首先表彰的是年级前~~名 现在有请开奖嘉宾:~~班班主任~~~老师宣布获奖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智慧源于勤奋 成功源于努力 正是他们多少个日夜的不懈努力 才换得来今天的成绩! 掌声送给他们 !!

接下来请开奖嘉宾~~班班主任 老师 宣布年级~~至~~名的同学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他们敏而好学,孜孜求学,在博远的书山学海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接下来有请3班班主任 宣布年级前~~至~~名的同学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他们凝神关注于每一堂课,朗朗的读书声,传递着她们感恩的情怀;他们冥思苦想于每一道难题,会心的微笑里,绽放着他们收获的欣慰。掌声送给他们!!

接下来有请~~班班主任 宣布年级前~~至~~~名的同学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他们快乐在为理想而拼搏的过程里,他们幸福在为未来而跋涉的努力中。 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们的祝贺!

接下来 有请期末考试以~~~的高分取得年级第一的同学 ~~~上台发言! 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

谢谢~~~同学的讲话…………

接下来请~班班主任陈琪老师 宣布年级前~~~至~~~的同学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

接下来有请~班班主任~~老师 宣布年级前~~~至~~~的同学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让我们用掌声来表达对他们的祝贺!

接下来有请~班班主任 宣布年级前~~~至~~~的同学名单

有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有请~班班主任 宣布年级前~~~至~~~的同学名单

请 老师为他们颁奖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接下来有请期末考语文学科的佼佼者~班的~~~同学介绍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掌声有请

谢谢~~~同学的讲话……

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数学学科的带头人~~班~~~同学上台发言 她以~~~的高分获得了年级数学第一宝座!!

谢谢~~~同学的发言……

接下来有请英语学科的领头羊 8班的~~~同学上台发言 她以150分 满分的成绩夺得了英语学科年级第一的头衔!

谢谢 ~~~同学的发言……

将掌声再一次送给获奖的同学们

同学们,刚才面对着我们的老师,从他们手中接过奖状的那一刻,你是否感受到了你么的成功是老师们最值得欣慰的事呢?他们心中一定有着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期望,在此我建议把我们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辛勤耕耘的老师。

接下来进行大会最后一个议程:有请年级分管教学的熊章宝主任讲话。大家欢迎! 谢谢熊主任的精彩讲话

同学们我们要坚信:没有昨天的辛勤耕耘,就没有今天的累累硕果;没有今天的兢兢业业,也不会有明天的灿烂辉煌。今天的成绩是昨天付出的回报今天的荣耀更是明天成功的阶梯!希望通过本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能激发同学们争先创优的意识,掀起学习的高潮。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同学能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期末考试中再创新高。同时也希望其他同学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奋勇直追,刻苦努力,争取进步。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努力的付出,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让追求卓越的脚步永不止息

最后祝老师工作顺利!同学学习进步!

期末总结表彰大会到此结束!请各班有序退场!

高三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开幕词范文4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辛勤汗水,换来丰硕成果。经过学校严谨有序的组织,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期中考试,是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效果,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检查和总结。为了鼓励先进,鼓舞斗志,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分析考试得失,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胜利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

今天的大会有下面五项议程

一、教务处宣布期中考试获奖学生名单并颁奖。

二、优秀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三、教务处谢校长对本次期中考试的情况做全面系统的总结。

四、德育处李校长对半学期以来的政教工作作总结;

五、学校柯校长对学校工作进行讲话。半个学期来,因为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大批学习刻苦、成绩突出、进步较大的先进学生。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有请教务处邓主任宣布期中考试获奖名单并颁奖。刚才对这次期中考试中获奖同学进行了表彰,颁发了奖状和奖品。请让我们再一次用最响亮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获奖的同学在下半学期里继续努力,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在期末取得更大成绩。人们都说,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同学们,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老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当我们在接受掌声、奖品和微笑时,我想说:我们不能忘了辛勤耕耘老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向半个学期来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 请七五班---、八三班--错、九三班---三位同学给我们传经送宝,大家掌声欢迎。

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发言。

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决心,一句真实的话语代表了我们的态度,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为了让期中考试起到加油站,检修站的作用,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有请教务处谢校长对本次期中考试的情况做全面系统的总结谢谢谢校长!谢校长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了全面总结,希望各个班级、各位同学会后也要认真总结,扬长避短,努力拼搏,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

下面大家掌声欢迎德育处李校长为我们讲话。感谢李校长!学校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校园变得更整洁了,秩序更良好了,教学条件更优越了,希望同学们珍惜学校为大家提供的各种学下面进行大会第五项有请柯校长对学校工作给我们讲话。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校长谆谆教诲。结束: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学习任务结束了,这也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通过本次期中考试总结大会,我们应不再彷徨,不再迷茫,要掀起新的更大的学习高潮,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下一次考试中再创新高。希望所有同学应以我们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奋起直追。希望我们所有九年级的同学能直面即将到来的中考挑战,平心静气、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相信我们的汗水和努力一定能再创佳绩、再造辉煌。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到此结束,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高三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开幕词范文5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期中总结表彰会,表彰在半学期通过自身努力、刻苦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也希望通过这样一次表彰会,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团结和动员全体同学以更加崭新的思想观念、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做一名全面健康发展的好学生。

下面宣布:~~--期中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起立)

第二项请学校政教主任宣读光荣榜;

第三项学生代表讲话:

1、请优秀班干部的代表----的~~~同学讲话;

2、请三好学生的代表---的~~~同学讲话;

3、请期中考试总分第一的代表---的~~~同学讲话;

再次感谢以上三位同学为我们传经送宝!

第四项请学校校长为我们作重要讲话;

第五项颁奖仪式正式开始,请各班班长作代表上台领奖并照相。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热烈地祝贺!

总结发言:学校领导对同学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继续发扬优点,总结经验,在新的学期里再出新成绩。

同学们成绩的取得,除自身努力外,其功劳,还有老师这一重要部分。我们不能忘记,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每天最早见到的是老师,最晚回去的也是老师,同学们每天见的最多的是还是老师,每时每刻,老师们含辛茹苦、忘我耕耘。付出的是汗水,是智慧。没有老师们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们的成绩。老师是我们同学们最可爱的人。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老师的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8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

中国正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推向了引人注目的焦点,人才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只有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方向,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缓解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

一、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对广西未来8年经济区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了预测:

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总量达到114.5万人左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将占全部人才的33.67%。大学专科学历人才为40.68%,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为25.65%;预计第一、二、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将变为16.70:36.54:46.76。

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重达45.64%,大学专科学历人才比重为39.98%,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比重下降到14.38%;第一、二、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将变为12.55:44.09:43.36。

从以上人才发展的需求来看,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人才需求递增快,5年需增加各级各类人才53.5万人;第二,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重心向高学历层次上移,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人才需求从33.67%增加到45.64%,中专及以下学历层次需求从25.65%减少到14.38%;第三,人才需求类型多、层次多,阶段性产业需求重点突出,其中第二产业人才需求比例增幅要求最大,第三产业人才需求量位居第二,第一产业人才需求作为补充。

二、广西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一)广西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规模不大,2009年广西共有12个硕士研究生单位招生,录取学生总量为7 00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性计划研究生班学员不计算在内)左右,而广西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才刚实现零的突破。所以广西在研究生层次未来新增生源的速度不会太快,应该是年招生量1万人的规模。

(二)普高生年度招生总量和趋势分析。2008年国家教育部下拨给广西普高本、专科(含高职)指标数是148 500人。2009年计划数增加到184 338人,增加了35 838人,广西在2009年普高实际录取人数是191 812人,可见普高招生指标和录取人数是稳中有升,年度招生人数在20万左右。

(三)广西成人教育年度招生总量和趋势分析。成人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三种形式。广西2007年成人高校录取新生85 623名,其中高升专录取45 883人,高升本录取1 656人,专升本录取38 084人,录取人数占考生总数的87.5%;2009年广西成人高校招生计划略有减少,共有182所成人高校计划在广西招生约6.8万人,实际录取的本科、专科人数达到8.7万人,录取人数占考生总数的85%。由于连续几年来教育部分配给广西的成高招生计划逐年减少,所以广西成高录取人数也将稳定在每年8万人左右;而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统计,截至2006年10月10日,全国自考在籍考生达2 700万人。平均每40人中就有1位自考生,但广西的自考近年来新增生源数每年仅在1万人左右;广西网络教育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和其他国家教育部给以试行网络教育的省外高校在广西招生的年度新增生源数在1.8~2万人之间。所以成人教育年度新增生源总量在11万左右

(四)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年度招生总量和趋势分析。对广西而言,2005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人数为120 364人;2006年为203 795人;2007年为240078人,2009年已经接近28万人。所以,广西以上四类生源年度新增在籍学生人数接近60万,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普高本科4年,成高2.5年,中职3年的最短学习年限,到2015年这60万学生都已毕业,若都作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也只为达到人才总量168万人的目标贡献了约1/3的数量。而以上人才学历层次明显看出重心偏低,因此未来5年广西必须在人才培养层次上逐步增加高层次人才录取的总数和引进的力度,教育部若能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实际出发给予招生计划和指标的政策倾斜更是上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2015年达到本科、专科、中职比例为45.64%,39.98%,14.38%的学历层次需求。

三、广西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分析

(一)广西本科专业设置结构分析。广西本科二级学科专业覆盖率达到100%的专业有六大学科: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专业覆盖率达到70%的专业有四大学科:法学、工学、农学、医学。对照国家目录,尚有少量对广西经济发展有支撑作用的专业存在空白,如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等。

(二)广西成高专业设置结构分析。广西的成高本科专业设置在国家目录的11大门类中已经开设有10大门类的专业,只有哲学类为空缺。专科专业已经覆盖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的19个大类,专业大类覆盖率达到了100%。为适应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广西成高增设了应用越南语、应用泰国语、会展策划与管理、涉外旅游等,但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总量仍显不足,特别是与汽车制造业、铝冶炼业、制糖业、制药、化工、纺织业、林浆纸业、海洋工业等广西优势产业的专业设置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广西高职专业设置结构分析。分析《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专业门类发现适合于广西产业结构的支柱和优势专业有80个,而广西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中不足一半。广西高职高专在汽车制造与微型汽车、化工、纺织等产业门类上专业设置基本满足产业需求;但在制糖、铝冶炼、制药业只有极少的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产业需求。

(四)广西中职专业设置结构分析。广西2007年、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排名前20名的专业见表1。

从表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排名在20名内的专业分布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在第三产业类的专业布点活跃,说明广西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集中在第三产业,以培养服务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四、立足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打造专业人才培养新构架

(一)提高本科及以上层次生源招生录取的比率,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为广西培养高技术含量的人才做储备。

(二)强化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市场适应性和专业设置的内涵,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引进双师型教师以及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广西对第二产业技术工人的人才需求。

(三)根据广西中职人才培养以第三产业为市场需求的主方向的实际情况,建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成人教育或者高职高专教育,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学历层次,使广西在未来5年人才结构符合《规划》的要求。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9

仅供参考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作为19级辅导员兼团总支书记,按照院总支分工,今年我分管团总支、19级日常管理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注重加强思想修养,提高政治素质。今年5月份以来,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的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党委要求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了个人承诺、评诺工作,以学院教学活动为中心扎实高效地开展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兑现承诺”。11月份,按照校团委要求,认真开展了“五赛五优五在前”活动,布置召开了学院动员会、推进会,使**学院各班团支部在活动中明确了目标,强化了责任,提高了工作水平,进一步浓厚了优良学风氛围。

分管学院团总支工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加强管理与引导。第一是以“团校培训”、“推优入党”、“主体团日”、“团代会”等活动为手段,加强青年团员的思想建设。10月份,通过召开全院团支书会议,经民主表决,组织审查,共推荐了46名同学入校党校学习;

团校培训和结业考试,我都到现场进行了安排组织;

组织了13个团支部开展了“庆祝祖国61周年”主体团日活动,共有2个班级获优秀组织奖;

**学院成届次化得团代会已形成特色,今年的团代会也得到了学工部和校团委的高度肯定。我深知团员思想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会议上教育、实践上推进才能为青年团员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课外科技文体活动,全面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提升其综合素质。

本年度扎实完成常规工作,保证日常稳定安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推进学风寝风建设,开展了通过举行各种学习座谈会以及各种竞赛活动,如“爱我中华”演讲比赛、辩论赛,开展课外阅读等,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术讲座,100%完成团费收缴,超额完成团属报刊征订任务,组织团校培训与学习,进行了素质认证的工作,精心组织了“寝室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推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乐于贡献社会的精神;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科技文化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具有我系特色的各项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课外科技创新方面,我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理工学院2020年寝室文明创建ppt制作竞赛三等奖;

今年4月,院团总支举办了颇具专业特色的“**学院第三届建筑文化节”,包括建筑历史文化知识竞赛,cad绘图竞赛,手工绘图竞赛,工程测量竞赛、学术讲座、测量竞赛等各项特色活动,在上届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两项专业活动,扩大规模,提高了影响力。在挑战杯中获得校“优胜杯”佳绩,其中获特等奖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在校科技创新节当中,19名同学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考赛方面,我院团总支组织了校物理竞赛、大学英语竞赛及其他专业考赛,组织承办的我校第二届结构模型创作大赛,我院27名同学获奖,选拔的两组选手在湖南省结构模型创作竞赛中,获两个二等奖;

在湖南省力学竞赛中,我院学生获得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

在湖南省测绘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得二个二等奖;

在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非专业组)中获得二个二等奖等佳绩。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我院团总支配合校团委成功举办了“新余坪、新规划”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国百个重点团队之一,服务团志愿者在对余坪乡28个行政村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余坪乡党委行政提供全乡“三集中”、“三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在余坪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本人也获得了湖南省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体育运动方面:在2020年上学期的校篮球联赛中,我学院队员刻苦训练,奋勇拼搏,取得了篮球联赛全校第一名,实现三连冠的佳绩;

乒乓球联赛全校第五名;

网球联赛全校第六名;

“阳光杯”校足球联赛获全校第二名;

校运会上,我院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六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此外,团总支还组织了学院08级班级足球赛、学院班级篮球赛活动等。文艺活动方面:3月底,成功举办了我院一年一度的superking歌唱比赛;

校华尔兹比赛中,我学院荣获三等奖佳绩;

校健康活力操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举办学院三.八节女生系列活动;

11月,我院团总支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精心策划准备,举办了2020年**学院迎新晚会,盛况空前,赞誉不断。

第三是搞好团总支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

团总支的工作好不好,重点是学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过不过硬。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不断琢磨、思考、研究。针对我院学生获奖面不高的情况,我向陈书记提议系统评选2009-2010年度院级先进班级与优秀个人,此次共评选出3个优秀班级,3名优秀班主任,205名优秀个人,评优的推行倡竖典型,极大地鼓舞了我院学生努力拼搏,勤奋学习,使我院学生的综合获奖面提高到50%,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就业竞争力。每届团总支学生会换届我都会亲自对笔试精心命题,面试时我也会找该生的年级辅导员、寝室成员、上届学生及其本人多方面谈话,了解情况后再结合其平时表现、综合素养确定名单并报党总支审议。对成立后的班子,每两周一次的工作例会我必会参加,主要是部长述职,大家共同探讨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我特别强调班子队伍的团结,并通过团学干部球赛、联谊会等活动拉近成员的距离。我还制定出台团学干部奖惩制度,鼓励团学干部进行学习竞赛,淘汰考试不及格的成员。通过这些措施,我致力形成干部队伍团结一致、奋发上进的氛围,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今年校团委对四个学院的团总支进行了五四表彰,在院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团学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团总支被评为湖南理工学院2020年度五四红旗团总支。

分管19级学生日常管理,主要从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带动引导19级学生。一是组织各项活动让学生树立目标,提升综合素质。我认真组织了全年级的职业规划大赛,让度过大一迷茫期,迈入大二选择期的学生尽快明确奋斗目标,找到工作重心。同时从抓英语四级、举办学术讲座和“英语话剧之夜”等各项专业活动等方面来促进学风建设,通过公布年级到课率、卫生寝室名单、设四级过级率专项班费奖励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寝风。

二是坚持严格管理和爱心教育相结合,通过个人方式带动影响学生。

我经常到课堂检查晚自习到课率和课堂到课率,严格考勤制度,以强调“五防”为手段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同时经常下寝室与学生交朋友,多谈心,设立家庭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学生、重大疾病学生及欠修学分学生档案,跟踪关注,实时介入,以个人经验和方式教育学生成长成人,以期通过宽严结合的方法推动优良学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