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8 14:55:03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媒体融合;科技传播;影响;拓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30-02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介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与融合。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媒介融合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并逐渐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题和信息传播(包括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介融合不仅对传媒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给科技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变化与要求,将在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拓展科技传播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探讨。

1 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结合与共存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也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运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使当前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成本大大降低,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网络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符号整合在了一起。网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型的传播平台。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我们通常所指的媒体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移动电脑、数字电视、楼宇视屏、户外电子广告屏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以前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整合,产生了一些融合性的传媒手段,主要包括网络视频、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广使用。以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主导的媒体融合,除了对传统的几大媒体进行整合以外,互联网也通过对自身技术的运用,开发出了网络论坛、博客、播客、SNS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传播渠道工具,这些新型的传播渠道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青睐以及热烈追捧。

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出形式各异的新型媒体,而且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都是借助数字技术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尤其是网络、数字传输技术等。目前阶段我们所使用的新媒体大多都是作为一种虚拟平台,为信息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渠道由电信的运营商提供,而信息本身由新媒体提供。虚拟平台不只是通讯公司建立的,他们只是修通了信息高速公路,让这条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是那些能够提供新闻和综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跨国媒体,如雅虎(Yahoo)、新浪(Sina)等”。当前已出现一些新媒体和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商业模式相互融合的案例,例如新浪网和中国电信的相互合作,还有中国移动持股凤凰卫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所带来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已基本成型,这将会成为未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尽管不同模式的媒体融合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对其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1]。

2 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多方面影响

媒体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传播技术以及媒体机构之间的变革,媒体融合同样不可避免地将对科技传播方式、传播效率、受众接受乃至传播内容等多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媒体融合使科技信息传播具有多媒体性和综合性

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性主要指通过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综合多种数码产品设备提供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多种媒体的融合不仅保证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使得科技工作者更加方便地针对某一传播主题,综合多种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多方面的传播。同样,受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途径获取科技信息,多方面、直观生动地了解与掌握科技信息,实现科技传播的综合效果。在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和丰富性方面,网络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也是占有优势地位。互联网络可以无限拓宽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它拥有海量存储科技信息的功能,公众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复杂多样的科技信息中获取并引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将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传播,信息内容丰富而具有综合性,并便于检索和引用。这些都为科技传播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2 媒介融合提升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加快了科技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

媒介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科技传播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科技信息的即时上传和即时接收,大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占有的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还加快了异地科技信息的交流速度,使科技工作者能够及时地更新科技信息的内容,了解科技信息的最新发展动态,发表自己的相关主题的科学见解”[2]。新媒体对科技信息传播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不仅仅只是针对科技传播的主体,作为传播客体,广大的受众,同样也能随时随地的接受科技信息,主观能动的去选择和接受自己喜欢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两者传播效率同时提高,才能展示出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效率的巨大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科技的更新不再以年、月、日来作为计算单位,而是以时、分、秒来计算。因此,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效性。

2.3 媒体融合改变了受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

媒体融合改变了现代传媒信息的传播手段,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传播,缺少互动。而新旧媒体融合以后就变成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传播主体不再是仅仅提供少量、单一的信息,而是给受众提供一个可以选择传播内容的广阔空间,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同时,新媒体以其技术优势对受众目标进行细分,满足不同受众提出的不同要求,改变传统媒体量化生产的模式,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当今的科技传播要积极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受众,影响更广大的受众人群。

3 媒体融合环境下拓展科技传播的渠道

当前科技传播的媒介技术融合趋势逐渐加强,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科技传播成为一种必然。在媒体融合的新传播环境下,想要拓展科技传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3.1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新媒体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方式。作为科技工作者,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想要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顺利地开展好科技传播,就应当摒弃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来完成传播内容的想法。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科技传播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技信息的消费需求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科技传播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科技传播理念,积极对其进行理念和模式上的创新。例如探索频道Discovery就模仿体育频道“娱乐+体育”的模式,开拓“娱乐+科学”的科普影视新作品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科技传播,科学性不是唯一要素”[3]。我们只有突破原有传统传播思维的束缚,才能开创一个新的科技传播思路。

3.2 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进行传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传播技术、工具、以及传播方式都是建立在互联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科技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传播技术的变革与更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媒体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等。另外,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因此,我们在今后进行科技传播时,要善于运用新技术、采取多种媒体综合方式来收集和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要学会善于使用各种表达形式,例如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制作和传播。近期有些科研论证、演示,科普宣传就利用三维动画、3D视频技术,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视觉感,缩短了人们心理距离感,受众更加容易接受与理解。

3.3 注重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

过去在科技传播时,信息的传播者较少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传递的科技信息对于受众而言往往内容晦涩,难以理解接受。在媒体融合新的传播环境下,科技传播在传播方式与内容方面应该适时而变。要对受众本位意识进行强化,坚决遵守科技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原则,确保科技传播的信息通俗易懂,便于

接受。

由于科技传播主要面对的是公众,因此,想要达到精准地传递科技信息与科技知识的效果,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以公众的偏好和接受能力作为选择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标准。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记者、编辑首先要尊重事实,在科技信息的编写过程中要贴近读者,写作的内容要设法让读者感兴趣,要有新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把信息传达给读者。在科技信息的创作过程中,科技传播者也应在内容表达上实现多元化、多样化。从而精准地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阐释工作,让读者和公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科技信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传播方式上,除了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还应提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在使用文字、图片来传递科技信息之余,还应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科技信息的传播内容,增强其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收到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媒体融合趋势和媒介发展新格局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科技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媒体融合有效推动了科技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突破和媒体间的多种融合不仅使科技传播在技术上有创新表现方式,而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科技传播在内容上也有着量和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进一步更新科技传播观念,不断拓展科技传播渠道,综合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知识与科技素养,为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较大的

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立波.媒介融合建设多科技传播平[J].科技传播,2010(02):206.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2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微信平台;科技期刊;传播效果;品牌宣传;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15-02

1 科技期刊构建微信公众号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微信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许多企业都开通并使用微信公共平台,在方便快捷的同时,扩大了企业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力度,传播的精准性也大大提高。微信平台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信息传播,并且注重保护客户的隐私,不管是从交互属性、群组关系来说,还是从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价值来说,都非常有竞争力。鉴于此,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也有其必要性。截至2013年8月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达1056种(占4953种全国科技期刊的21.3%),调查显示,其中有245种启用了新媒体,占所调查期刊的36.2%,而其中,建立微信平台的只占7.3%[1],可见,在各种新媒体盛行的今天,科技期刊建立微信平台的情况并不普遍。

1.1 传统媒介渠道遭遇挑战

目前的期刊社和杂志社都在顺应时展,选择最新的媒介传播方式扩大其影响力,传统的固定网络媒介平台由于流动性差,所传播的信息过于冗杂,缺乏针对性而在不断地萎缩。虽然科技期刊还在利用传统的网络媒介平台在进行日常信息的传播和维护,但是其存在的基础开始动摇,并且重要性也在下降。

微信平台的产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未来的网络将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移动网络,信息会借助移动终端进行快速传递。而当移动终端逐渐开始动摇传统网络媒介平台的时候,科技期刊构建微信公众号来进行运营,与受众及时交流就迫在眉睫。申请与使用微信平全免费(若对微信公众号申请认证则需要少量费用),科技期刊室不需要独立开发APP,利用微信平台就可以进行灵活的、多样的、移动的宣传。

1.2 微信平台的可控性、互动性较强

传统的交流网站、交流论坛受到了受众的喜爱,利用留言系统和编辑功能也吸引了受众的关注,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社也有自己专业的论坛。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对于论坛的管理开始更加严格,论坛的建立需要通过专业的审核,并且需要备案。而且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对论坛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垃圾信息、广告信息会时时刻刻充斥其中,影响到论坛互动的发挥。

而利用QQ群和受众交流,也难以保证冗杂信息不会产生,用户的发言内容是不可控的,利用网络邮件和受众交流存在同样的问题,容易受到垃圾邮件的干扰,并且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比较差。[2]

微信平台可以综合性地解决上述问题,科技期刊社在申请微信公众号之后,配备后台专职人员编辑信息,就可以通过公众号将信息传播给目标受众,受众可以和公众号进行互动,反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这样的互动是一对一的。与此同时,科技期刊社还可以建立微信群,将信息需求类似的受众纳入该群,以便精准地消息以及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等。通过及时的互动和交流,科技期刊便可以有效地黏住目标用户,并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体。

1.3 方便快捷,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科技期刊社的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繁杂,编辑人员时常需要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通过电话、电脑来处理日常工作事宜,比如联系作者、安排稿件等。由于工作繁杂、工作重复率高、人员紧缺,所以编辑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效率也很难有大幅提升。然而,微信却可以成为编辑人员的实时平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处理琐碎工作以及对平台进行维护,从而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2 科技期刊运营微信平台的阶段性应用

2.1 初级阶段

科技期刊社需要注册微信公众账号,为提高用户对公众号的信任度,一般公众号都会申请认证,添加认证标识。然后针对目标受众推送一条比较简单的资讯,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科技期刊社,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目标受众了解到这个公共号的存在,这一阶段推送信息不能过于频繁,太大的信息量会降低受众对科技期刊社的辨识度。[3]

笔者关注了《知识就是力量》、《环球科学》、《制造技术与机床》、《汽车维修与保养》、《科技与出版》、《机械工程学报》、《科技导报》等几种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比较发现,前三种期刊,在用户关注该期刊公众号时,会自动回复欢迎语,同时附上关于期刊的介绍,高度概括期刊的特点及重点品牌栏目和活动,并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自定义”菜单功能,建立了3个一级页面和各5个二级页面,以便全方位的向用户展示期刊;而后几种期刊,只有简单的一句欢迎语,且没有建立一级页面和二级页面,在引导受众阅读方面并不太清晰。学术性科技期刊的微信平台功能设置上有较大差异。

2.2 中级阶段

接收到推广信息的目标受众会对科技期刊社做出回应,回应的内容可能是一些疑问,也可能是对科技期刊社的兴趣表达。在这一阶段,科技期刊可以直接和目标受众沟通,是进行宣传的关键性阶段。此阶段可以通过推送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相关的信息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社的形象,树立品牌效应。

对于用户的咨询和疑问,一定要第一时间作出反馈,对于不能及时给出明确答复的,也要说明情况,并做出在后续确定时间内给予答复的承诺,让用户真切地感受到期刊社对于读者的尊重,以此提高用户对期刊的黏性。

除了推送有价值的图文、音视频信息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互动游戏和活动。仍以前面提到的《制造技术与机床》的微信平台为例,该微信平台在一级菜单中专门设置了“活动抽奖”,有“大转盘”和“砸金蛋”两项游戏吸引用户关注并引来新的用户,这种设计可让用户在微信上形成自发传播,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播,让传播数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2.3 高级阶段

利用微信平台的“开发模式”进行功能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如投稿、调查问卷、评选、以及学术会议、培训等的报名,实现会前信息收集、会后信息分析等,这比传统的邮件通信方式,要高效很多。此外,在这一阶段,科技期刊社可以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将其进行划分,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调整宣传的方式和策略。比如,可以把比较重要的用户介绍引入交流群,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受众关系管理系统(CRM)服务。科技期刊社也应该全方位地培养专职的微信平台的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服务的效率,第一时间和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信息更新和平台维护的相关工作。

3 科技期刊微信平台的效果分析

3.1 构建移动端用户诉求表达入口

用户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想法等诉求很难直接地通过传统媒介顺畅表达,微信正是在发挥社交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表达可以为科技期刊社增加客户,逐渐地演变成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随着微信平台的属性和功能不断地拓展,科技期刊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加入进来,并且和政府、科研院所、其他领域期刊杂志社等机构通过微信平台建立联动的发展网络。这样一来,受众就有了畅快表达诉求的入口,可以通过微信比较隐秘地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直接和公众号建立

沟通[4]。

3.2 构建并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知名度

如今,科技期刊也需要通过品牌来吸引有实力的作者投稿,吸引相关领域的用户关注。微信平台可以帮助科技期刊社树立品牌,并进行品牌的传播,逐渐提升品牌知名度。科技期刊社可以充分地利用微信平台的LBS定位功能和二维码识别功能给受众提供更为便利的关注机会。对于已经关注公众号的目标用户,可以推送他们所关注的信息,做好相关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扩大科技期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自组织下的多场域互动

诸多科技期刊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信息是平行工作的,彼此不会干扰,而且还能够一起组成一个多维度的交流空间。受众可以关注不同的科技期刊社公共号,针对一个内容的传播,组织起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扩大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在这样的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中,受众的参与度、关注度都会大大提升,这样一来,科技期刊行业整体的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信息不断地交换、传播过程中,能够集中更多的力量,从而组织信息的流动。

4 科技期刊微信平台的发展建议

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平台运营和发展,应该以内容的宣传和品牌的构建为重点,同时要兼顾宣传,注重刊登和发表学术价值高的文章,同时也要给一些研究简报、科学新闻留有宣传的空间。

4.1 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宣传方式

微信平台可以发送语音、文字、视频、图片,针对科技期刊的宣传来说,主要应该以图片为主,而文字是辅的宣传方式,因为纯文字或者是文字占有主要内容的描述中必然会有大量的术语,不易于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来阅读[5]。而图片配合文字的信息传递则能够生动还原科研的过程,使得信息传递更为生动、立体、多角度,从而扩大用户的信息捕获量。

4.2 视频、音频发送注重专业性

关于科研成果的视频发送必须要注重专业性,而科技期刊所发送的音频也应该由专业的科研领域专家来录制和发送。文字性和图片性的内容如果出现了一定的错误和偏差,还可以通过后期的解释来修正错误,但是如果音频和视频出现问题,不注重专业性的话,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就难以进行消除。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只允许发送来自腾讯的视频素材及微视频,且微视频是由用户上传到公众号的,略显其局限性。

就目前微信平台被科技期刊社利用的情况来看,作者、编辑、用户是相互独立的,作者主要负责以论文的方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论述,所投稿的文章需要由编辑来整理和选择性发表,而用户则相对被动地阅读信息。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构建作者、编辑、受众能够被联动起来的机制,三方可加入讨论组,受众可以针对自己比较关注的热点科技信息进行讨论,而作者可以依据受众的诉求来做出相关的研究课题,在经过编辑审核之后发表课题的研究成果,用户还可以针对该课题进行二次讨论。这样一来,微信平台就成为了收集意见、反应诉求、传递最新科技信息的平台。

5 结论

微信平台被科技期刊利用来传播信息、宣传品牌,是时展的趋势,其能够促进科研信息的立体式、及时传播,并且还可以实现和用户的一对一交流,第一时间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以此作为依据来优化科技期刊社的微信平台。本文主要对科技期刊社建立微信平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所达到的效果,并且提出了未来科技期刊社利用微信平台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年度发展状况[R].北京,2014.

[2]王颖.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J].新闻世界,2014(2):114-115.

[3]谭震.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微信的媒介功能及影响分析[J].中国记者,2013(5):101-102.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科技开发;信息传播;实施建议

(一)科技开发概况

1.科技开发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开发,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根据国内以科技开发为主导职能的机构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试将它概括为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成果转让,提供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类科技研发活动。与其他类别传统的开发研究工作相比较,科技开发的评价标准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2.科技开发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专门从事科技开发的直属国家政府的机构——中国科技开发院。该院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技开发机构,与有关省、市政府合作设立分院(办事处)和创业中心,现已设立十二个分院(基地)。所属机构(企业)从事涉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交通、能源等领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开发业务。

3.科技开发前景

(1)科技开发工作的功能与服务对象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事业型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事业型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在转制或改制过程中,需要更新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科研单位则正在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填补着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空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渴望早口脱贫致富,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这一切与科技开发信息有效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科技开发信息的传播成为科技开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网络化使信息的来源空前广泛,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在科技开发工作中显得尤其的突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曾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就是客观存在的于你的周围,能够被人的自身直接感受和验证的环境;然而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人的很多经验是通过他人获得的,这就是“虚拟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科技开发“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的构成正是传播媒介。

(二)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现状

1.科技开发传播信息化

新闻传播为科技开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科技开发可以通过新闻传播进行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全球性技术的传播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科技开发的新途径。大众传播有利于迅速而有效的将创新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接受者,能带来知识的觉醒。传播手段的发展动力演绎了科技开发方式所推动的经济社会前进过程,“传播是社会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状态,并使属于这些状态的社会关系与之相适应。”

2.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结合之不足

(1)科技开发结合新闻传播现实研究不够紧密。对新闻传播在科技开发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经营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既缺少对科技开发研发项目中导入新闻传播经营个案、科技开发媒介传播信息资源共享等微观问题的细致研究成果,又缺少为现实服务、影响决策的战略性研究报告。

(2)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够系统,科技开发传播自身建设缺乏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信息的研究显得零散、滞后,缺少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新闻思想的精神实质去解剖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科技开发传播基本上停留在方法操练或对策咨询层次,从而在总体上无助于新闻传播对科技开发最大效益的的发挥。

(3)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交流合作。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横向联合、科技开发实体联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科技开发新闻传播条件,克服因经费、人员、方法等限制而难以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构建项目的弊端,科技开发机构应有侧重的成立能广泛利用新闻传播整合有效资源的信息业务部门。

3.建设科技开发信息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开发需要信息支持。科技开发主体和科技开发服务客体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准确、及时、系统的市场信息作为正确决策的前提,成为在市场经济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基层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也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作出决策、提出对策的依据。

(2)信息时代我国科技开发工作对传播信息化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对国内外市场的认识与把握还很肤浅,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信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壁垒。这除了与我们自身一些科技开发管理观念与手段都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信息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准备的不充分。这就更需要科技开发职能部门在市场传播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完备的信息服务来弥补自身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必要的信息支持来减少科技开发服务过程的大幅波动与市场风险。

(三)积极主动构建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体系

1.建立科技开发传播体系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数是科技开发服务质量的核心。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并考虑投入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标准化科技开发信息数据库的规划建设。

2.培育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服务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承担着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机构。

3.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势必要融入长期的构筑企业文化模式之中,建立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将其触角深入到自身内部的各个部门、分支机构以及服务对象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系统、网络。通过传播过程中收集或产生的有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为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综合服务而谋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科技馆;科学传播;“互联网+”;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52-01

科学本身在社会学科中处于高地位,传统的科学普及是自上而下的,即在科学传播中科学本身没有与公众对话交流。《2016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点》中第七项“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提到: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传播渠道,拓宽传统传播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科学传播渠道[ 1 ]。真正的科普建设是科技信息、科学知识通过不同传播渠道,跨越时空和场所在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科学元勘语境下的科学传播不是一个如何“传播”科学的问题,而是要研究“科学”如何能够“交流”起来[ 2 ]。

1 互联网下的科学传播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新的传播方式引发了新的传播问题和方法的研究[3]。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以及众多的用户改变了社会信息系统的线性传播,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的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

2 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局限性

科技馆教育主要形式是展览教育或探究式实验活动,这种科学传播的方式依赖于展品,科技馆的地址、开放时间。受场馆场地的制约,科技馆的科学知识内容通过展品固定展陈;展品无法及时更新,依托于展品表达科学知识的科普形式也受到了限制。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公众只能单向的接受科学知识,没有参与到科技馆的科学交流中。“互联网+”时代下,公众习惯了碎片式的获取各种信息,为打破单向传播模式,科技馆应该打造一个科学交流平台,在传播学视角下本文将提出一些观点。

3 基于传播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

传播学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者、传播信息、受播者、传播通道与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5W线性传播模式及其传播过程。“互联网+”时代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科学传播转变了模式,公众作为“把关人”开始对科学信息进行筛选,参与科学信息的再加工,科学传播变为全民的乐趣。

3.1 科技馆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通科学传播双向通道

传播机构和传播工作者通过媒介(如科技馆展品、展项)对大众进行传播,如今的科学普及工作注重打造一个科学交流的平台,把科学传播作为首要任务的科技馆应当基于传统展览教育,打开一条双向的科学交流通道,给予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互联网+”时代下科学传播从线性式转化为分裂式,基于传播学的传播者、传播信息、受播者、传播通道与传播效果五要素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科技馆”的新思路。

1)传播者――打造定位准确的特色互联网传播方式。科技馆首先要明确科学传播的定位――实现科学与观众双向交流,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活动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想要实现科技馆的教育目的,需制定“互联网+科技馆”具体政策作指导,落实科技馆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新定位。科技类博物馆包括自然、科技、天文、动植物、工业遗址等,不同类型的科技馆涵盖的科学知识不同,科技类博物馆在明确自己的定位后,应该依照相关政策制定出属于自己科技馆的特色互联网科学传播方案。

2)传播信息――依托互联网进行展品科普内容创新。在“互联网+科普”项目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中,科普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涵盖了人类科学知识的方方面面,科普形式有科普游戏、科普视频、科普电子读物等。科技馆的科学传播主要依托于展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科普内容以科技馆展品为主添加社会热点、地域特色等进行形式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制造寓教于乐的科技馆特色科普内容。

3)受播者――增加非在场传播的受播者。科学传播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线性传播变为了分裂式,互联网有巨大数量的用户,其中青少年是互联网用户的中坚力量,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多数时候针对青少年人群,如何最大程度抓住青少年的眼球,“互联网+”成为了科技馆转型关键,科技馆应该设计并丰富服务科技馆主题的网页、开发App,拥有自己的微平台,让科技馆走进互联网,与公众交流对话。

4)传播通道――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是重点。科技馆在拥有了自己的主题网页等新媒体途径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成为了重点,依托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腾讯、微信、微博等,增加科学信息的分裂传播,科技馆应当和新媒体公司开展具体的合作项目,使科普走进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促进科技馆的转型。

5)传播效果――利用大数据处理。有目的的科学传播应当以受播者的需求为导向,科普内容要定位不同目标群体。利用大数据分析科普产品用户的需求,使科技馆面向互联网传播时是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科技馆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做更好的科普决策。

3.2 科技馆提高传播速度与质量的对策

考虑到科技馆利用互联网优化传播途径时会面临的几点问题:科技馆新媒体传播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网页开发设计人员缺乏,微平台的运行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为了提高科技馆科学传播的速度与质量,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科技馆注重人才吸收。科技馆要做好自己主导的特色“互联网+科技馆”项目,需要一定的人才储备。目前科技馆实施互联网技术开发方面的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网页开发、App设计以及微平台的运营,科普内容的实时创新都需要互联网技术支撑,科普效果大数据处理需要统计学专业背景的人才。科技馆在吸收科普专业研究者的同时,应该纳入IT类、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人才。

2)高校、IT行业与科技馆的项目合作。科技馆的科学传播信息应该涉及更广阔的领域,科学传播项目也要依靠现有的互联网平台。由国家政策作指导,促进高校、IT行业与科技馆合作关系,让高校为科技馆提供人才,科技馆研究人员去到高校学习理论研究,互联网行业与科技馆行业的人才通过商业或者公益项目在科普领域相互交流,创造一个三方人才的交流空间,培养科技馆的综合型人才。

3)鼓励民间自媒体参与科技馆微平台互动。微平台的传播效果依靠科普内容的受欢迎度,但更大程度上依靠民间自媒体的二次传播,比如微博的传播,一个大V微博账号转发一次信息可直接增加信息分裂传播次数。科技馆想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微平台,与民间自媒体合作很重要。鼓励民间自媒体进行科普创作,开展有奖类科普作品征集,鼓励公民参与科学,打造一个全民科学交流的氛围。

4 结论

科技馆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载体,开展的非正式教育面向群体广,在“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下,科普开始向“科普传播”的交流模式转型。本文从新传播视角出发基于传播五要素对科技馆的科学传播转型提出了新思路。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科技馆”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打造科学普及的科学交流平台是今后科普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玲.论科技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普教育[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4:397-401.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6

关键词 网络媒体;科技传播;神十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44-02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离不开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如今,新媒体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2013年最新的《深圳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前四个主要渠道中,网络占80.86%,书籍占63.69%,与人交谈占54.1%,电视传媒占52.7%。显然,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最主要的科技信息获取渠道。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媒体如何更好地向受众传递科学技术信息、普及科学知识。

1 我国科技传播新媒体的分类

目前,我国有关科技传播的网站纷纷崛起。据业内专家称,目前商业门户网站、频道以及包括栏目在内的科普网约有400多家。我国的科技传播新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各大门户网站中的科技频道,例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等均辟有科技频道。

二是专业的科技传播网站,例如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北京科普之窗等等。

三是自由团体组织建立的科技传播网站,例如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

另外,以上这些网站或版块都很注意与移动媒体公共平台的关联,纷纷设立了微博、微信等公众账号,通过推送信息、定制阅读等方式吸引受众。

2 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表现出的特点

2.1追踪重大科技新闻热点,开设集中全面的专题报道

新媒体善于利用近期出现科技新闻热点的机遇,持续追踪,形成同步式、跟进式报道,有些还会开设新闻专题,以求专业性与互动性的充分发挥。

2013年6月11日――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各项任务。各网站纷纷开设专题报道:人民网科技频道“神十来了”、新浪网“太空的中国力量――神十交会天宫 新浪特别报道”、中国新闻网“神十飞天――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全景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专题”等。每个专题的所有版块合作组成了一次规模宏大、细致深入的科技传播活动,完成了向受众传递科技知识的作用。

2.2格外注重与传统媒体和受众的联动

新媒体采用的新闻稿件、视频大多来自于有经验的传统媒体。在神十报道上,多数媒体还是保持新华社在“神五”发射时所形成的传统报道范式;《我的太空梦》系列网络互动节目也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

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反馈手段使得新媒体必须充分重视受众。2013年6月12日,网络爆发了“女宇航员王亚平被爆年龄造假”的传言,并且光是@作家-天佑一条“佐证”微博的转发量就达到5000条以上。新华社立即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3日获得官方回应,当即在网络上向广大网友澄清。这样,辟谣信息在网络上占据主导地位,维护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2.3专业性与平民化兼容,传播主流价值观

科技传播内容和题材贴近受众,这是决定科技新闻生命力的根本因素。人民网《“太空之吻”背后的“支撑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解读》,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称为“太空之吻”。新闻内容将趣味性寓于科技传播中,但同时又不失语言的准确度和确切度。

这种平民化的传播方式并未抹杀科技新闻的专业性,反而更好地传播了主流价值观。《从太空授课,说到中国梦的实现》、《张洪泉:“太空授课”让中国梦飞》、《“太空授课”将中国梦写在了外太空》、《关注太空授课,点亮“中国梦”》等都是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例证。

2.4利用移动媒体平台丰富内容、拓展角度

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在科技传播中最通常的做法是在新闻末尾附链接到专题特别报道,网民可以直接打开专题网站。这样就能弥补字数限制,让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受众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同时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良好的交互性与传播媒体的多样性。

3 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3.1临时作用明显,缺乏长效平台

我国的科技传播平台主要还是依赖门户网站科技频道,新媒体传播科技信息往往是一阵风,这说明我国还缺乏长效权威的科技传播平台,导致余温消减得也很快,这样势必影响公众科技意识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快构筑科技传播权威网站,及时各类科普常识,满足不同类型受众需求;加强微博的传播机制研究,鼓励专家和专业机构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和互动,充分发挥微博服务科技传播的作用。

3.2跟风明显,重复性大,科技传播的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网络科技类文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新媒体要学会别出心裁,做好原创科技新闻中有特色的内容,避免趋同,否则容易失去受众关注的目光。另一方面,健全成熟的科技传播市场运营机制仍未建立,应当要及时探索共赢的商业模式,形成和谐良性的循环态势,真正带动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

3.3媒介从业人员科学知识和素养欠缺,科学界与传媒界交流合作较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琦认为,科学传播者必须自己懂科学,要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广博的科学知识。

新媒体仍要提高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质量和信息产品标准,加强媒介传播者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界与传媒界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机制。树立共同承担科学传播的社会责任的意识,最大限度地防止科学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或误读。

3.4微博等公共平台的高效互动有待加强

在科技传播中,评论与转发失衡的现象随处可见。原因是评论需要互动者构思和重新组织语言,而转发只需举手之劳,但是只有评论才使得互动更具深度。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的21条关于“太空授课”的原创微博中,有18条的“转发”与“评论”比在2:1以上,二者比例最高时可达6:1。由此可见,微博的高效互动有待加强。

4结论

新媒介环境下,人人都是科技的传播者,也都是科技的受益者。新媒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还要适应新要求,积极关心受众、主动回应受众,彰显主流,凝聚力量,最终唱响主旋律。毕竟,新媒体科技传播的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推进科学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秀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科学新闻学术专刊,2007(1):10.

[2]王少磊著.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4.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个基本分支,既有人类传播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性质。科技信息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迅速地扩散与传递,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科技信息逐渐显露出一种戏剧化的倾向,虽满足了受众的某些需要,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文章从信息的编码过程寻找戏剧化的文本性根源,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以此实现科技传播的本源性功能,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三、科技信息制作戏剧化

信息制作就是信息的编码过程。在编码过程中加入戏剧化的因子,就构成了科技信息传播的戏剧化效果。它分为三个层次。

(一)突出戏剧元素

例如,2008年6月10日,《隙望》周刊发表了《地震学家都做了些什么》。它的开头部分是这样的:

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学术界、互联网上也流传着这样的声音:我国西部也有许多地震监测的台站,这次大地震前就没有发现一点异常,就没有什么先兆吗?大地震前我们对大自然诸多预兆是否太大意?我国地震科研的整体水平究竟怎样?我们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2008年5月21日中午,《隙望》新闻周刊记者接通了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曾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锸的电话。也许是这些天过于悲伤、过于忙碌,电话另一端的他显得很激动:“这么大的地震我们没有预测出来,你说我们的科研水平是高是低?”

那时,在他的时间表里,对这次地震的思考似乎还没有列上日程:“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震救灾,这时候来谈这样一些问题,时间错了。”

然而,随着灾情的加剧,人们更加迫切地想了解和地震有关的一切。

再看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的一期节目。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2008年4月30日,位于辽宁省中部的鞍山市,上午还是晴天,可是到了傍晚,却突然下起雨来。此时,一辆面包车停在了一处工地外的空地上,几个没有带雨具的工人从车上下来后迅速跑向几十米外的工棚,他们要到那里去吃晚饭。后下来的这位姓曾,叫曾湘江。由于这时他正在打电话,工友们把仅有的一把雨伞让给了他,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也缓步走向工棚的时候,死神正从天上悄悄地向他靠近。

上文已经论及关于戏剧元素的层次问题。第一层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认为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一层的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台词和动作在这里可以转化为与科技信息相关的人的话语和动作。如第一则新闻主要体现的是“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曾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锸”的话,话只有三句,但这三句话都能让受众体会到其中激动的情绪和深深的自责。第二则新闻,主要体现的是几个人物的动作:车停、人跑、打电话、死神靠近。人物动作给予我们以现场情况的想象力。

(二)运用戏剧结构

戏剧化的情节必须是相对紧凑和集中的,也就是结构要有一定的“浓度”。戏剧的“起始、中段和结尾”这三部分在时间上必须环环紧扣,在事件内容的密度上不能太疏落。因为,戏剧化的情节如果不够集中,便无法叫观众“一口气”看完。另外,戏剧性的动作和冲突,必然引起人的某种紧张、期待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时间长度之内,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的限度,人的心理和情绪便会疲劳、弱化以及消失,那时戏剧性便无从谈起了。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栏目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观众,就在于其结构的巧妙编排上。节目往往是用一个悬念开头,尽管这种悬念在揭开之后受众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但这恰恰也是其魅力所在。用悬念把人的观看欲望悬置起来,然后再把事情逐渐铺开,而再铺开的过程中,又不断地设置更多的悬念,以此吸引受众看到最后。所以《走进科学》栏目制片人张国飞认为该节目是以戏剧化的故事为载体,用故事的元素来结构节目,力求情节引人人胜。

(三)渲染戏剧性效果

戏剧性效果其实就是戏剧理论中关于戏剧主题的表现。科技信息是具有科学性、专业性等特征的信息。科技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生产进步,改进生活质量。如何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就在于如何在编码过程中进行“艺术加工”。《南风窗)2008年6月24日刊文《地震考验中国政治体系》,从表面上看,它的主题是“考验中国政治体系”,但戏剧性效果却是从它的提炼过程或者叫编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技信息系统和政治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这个主题也就是矛盾性的体现,因此也就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戏剧性效果在电视栏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上文提到的《走进科学》栏目《雷击之后》,受众在悬念的引导下,在“雷击之后”这样题目的直接“干预”下,所接收到的科技信息被添加了“戏剧性”的效果。解说词、背景音乐等强化了受众是在等待一个谜团的揭开,而不是等待一个科学知识的传授。它的主题也相应地发生了“戏剧化”的改变,科技栏目成了讲述“悬疑故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8

[关键词]综合性学术期刊 微信公众账号 学术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46-02

一、综合性学术期刊传统传播现状与困境

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一开始并非是以专业性期刊面目出现,但是随着学术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细密,专业化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大量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存在,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学术信息传播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既有我国期刊发展史上“杂志”发展的必然性,也有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之初的机制体制原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传播环境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有其特殊性: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管理机制与体制具有特殊性。我国人文社科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包括三个系统主管主办的刊物:

一是综合性高等院校的人文社科类学报,这一类刊物占据了我国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最大份额,但是办刊状况不一,刊物质量和水准参差不齐。

二是社科院、社科联系统主办的刊物,这一类刊物大多有较长的办刊历史,拥有良好的办刊传统,在学界声誉较好,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加大,其运营环境也较好。

三是党校系统主办的刊物。这一类刊物主要以理论性强为特色,是党的重要理论阵地。

正是因为主管主办单位的多学科学术单位性质,导致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产生,也影响着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一方面,由于主管主办单位多是体制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其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当前体制的保护下,基本不存在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当中,综合性学术期刊占据了很大份额。比如在目前的CSSCI来源期刊中,高校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有70种,以社科院、社科联主办为主的综合性期刊有50种。在当前我国学术评价当中,涉及职称晋升等一系列个人发展,使得综合性期刊尤其是被收入各类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的综合性期刊,不存在稿源问题。实际上,正是旺盛的需求,构成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两方面造成了我国学术性期刊发展的动力与积极性严重不足。

然而,不能不引起注意的是,当与学术发展和创新日益脱节甚至背离的时候,学术信息传播环境便受到了破坏。一方面,期刊面临着稿件积压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期刊信息的传播规模却日益萎缩。尤其是当期刊本身还要接受评价,追求一系列数据和指标来争取或保住自己核心期刊地位的时候,这种矛盾便更加突出。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精准信息需求日益强烈,这又进一步压缩了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以大而杂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

二、微信公众账号给综合性学术期刊带来发展机遇

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渠道,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微信作为社交网络平台,以其人际化、圈子化等特征进行信息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大大增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精准化学术信息传播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完全可以实现。

(一)基于社交网络的人际分享,强化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

微信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交网络应用,信息通过个人分享的方式进行指数级传播。当信息进入了传播网络之后,短时间内就能够产生难以预估的传播效果,这是传统学术期刊传播难以企及的。目前,无论是通过期刊传播还是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传播,都是一种被动的、基于学术研究需求产生的传播,而微信公众账号的分享式传播,则是一种主动推送的、基于信息渴求产生的传播,这就决定了微信公众账号对学术信息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不是单纯的传播渠道增加,而是传播模式的彻底改变。

(二)基于相同专业的精准推送,增强了学术信息传播的精准性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传播,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学术研究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的需求。但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所提供的学术信息,也以其人文视野广、理论思考深可能为各专业学者所渴望借鉴。不过,总体而言,以往无论依靠期刊订阅还是数据库订阅,综合性期刊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仍旧是专业性不够。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专业化的学术性信息,针对相关专业领域内的学者进行精准推送,这大大增强了学术信息有的放矢的传播效果。

(三)基于共同兴趣的信息分享,密切了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联系

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托于学术共同体,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和需求才是学术期刊存在的根本原因。微信提供了朋友圈分享与互动、微信群分享与互动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很多学术共同体也已经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信息交流与探讨机制,将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分享,最容易引发拥有共同学术兴趣和学术研究方向的学术共同体内部共鸣,产生反响。形成最为行之有效的传播。

(四)基于点赞模式的鼓励机制,提升了学术信息传播的精品意识

W术期刊的机制,因为互动性差,难以及时获得学术共同体和读者的反馈,加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信息评价的主观性,使得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泥沙俱下,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论文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发表之后根本无人问津。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的传播模式则完全不同。在当前学术评价体制中,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并不被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因此,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若无人关注,就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获得点赞和转发,提升阅读量,扩大传播效果,才是文章价值的体现,而且由于其扩散传播于作者的朋友圈,阅读量等指标直接显现,因此能够刺激作者追求学术信息质量的精品意识,从而提升学术信息传播的整体质量

总之,微信公众账号,从传播模式、传播精准性等各方面提升了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密切了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联系,已经成为当前作为传统学术传播平台的学术期刊寻求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

三、当前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现状与思考

在当前影响巨大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时代,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拓展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渠道,提升信息传播能力,对于延续和强化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在年轻一代学者当中的品牌认知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综合性学术期刊利用微信公众账号传播的现状来看,很多期刊并没有认识到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传播给学术传播带来的巨大变化,这具体表现在当前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数量很少;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对于微信公众账号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进行传播的期刊数量很少;基本没有综合性学术期刊认识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传播特性,即便是经常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大多仅仅是将已刊发文章原封不同的通过微信公众账号传播。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目前能够成功运营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少之又少,远没有形成应有的学术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一方面,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期刊数量少。通过清博指数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数量极少,甚至是CSSCI来源期刊中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刊物也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大部分刊物仍旧在体制和评价体系保护当中,延续旧的思维和办刊模式,未能充分认识到当前整个媒介变革和学术发展当中,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一旦失去了体制和学术评价体系的保护,当前办刊模式绝对难以为继。同时,也说明,大部分刊物对于期刊定位不够清晰,学术期刊的存在是基于学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需求,而绝非仅仅是为职称晋升等提供依据,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必须不断提升学术信息传播能力。

另一方面,已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刊物,经常推送文章的期刊数量很少。以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例,目前在被列入CSSCI来源期刊的50家刊物中,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刊物只有14家,当中,能够做到经常推送文章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只有7家(近三个月每月推送3篇文章以上)。这当中,有很多期刊是将刊物目录发到微信公众账号中进行推送,稍好一点的是推送本刊已经刊发的文章。这导致了微信公众账号的僵尸化,不仅未能提升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和品牌形象,而且对期刊形成了负面影响。

实际上,学术信息并非没有市场,有的刊物运营微信公众账号非常成功。目前来看,在高校系统和社科院、社科联系统主办刊物开通的微信公众账号当中,上海社科联主办的《探索与争鸣》微信公众账号运营非常成功,其等价活跃粉丝数量超过2万人,推送文章经常有阅读量超过10万+的情况。其他如《学术月刊》《开放时代》《社会科学战线》等微信公众账号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中表现也很突出。总结这些运营较为成功的学术刊物微信公众账号,我们发现他们或者以其长期积累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吸引粉丝关注,或者以频繁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组织学理思考与分析成为微信平台上的意见领袖。

总体来看,原创性、学理性、人文性与现实性的内容构成了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的关键,而能否抓住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的机遇,在当前的媒介转型与变革中,成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延续和提升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赵鑫,郭泽德,梁丹.出版社微信运营现状分析及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5(06).

[2]张艳萍.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建筑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6).

[3]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

(05).

[4]程琴娟,闫琼.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4).

[5]x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1).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9

关键词:科技传播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知识经济

一、前言

20世纪的社会是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一方面是社会的迅速转型和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们在这些领域中也不断遭遇一些严重的困难。这一特征同样也体现在科技传播的发展中。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传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随着现代电子和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科技传播拥有了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无论是在过程优化还是在增加新的传播媒介、开辟新的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保证了科技知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扩散,使科技传播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传播也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困难:文献量的急剧上升导致科技情报大量湮没;“情报何其多,而又不够用”的矛盾更加突出;专业人员要花更多的时间查找相关的专业资料,但同时却又受到担心会错过重要信息的心理折磨等等。

在我国,类似的问题不仅同样存在,而且由于政策和措施上的某些失误,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些问题更加令人担心。比如,图书馆事业停滞不前,科技情报业萎缩,学术出版物市场萧条,科技期刊发行量下降,甚至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推广网络接近瘫痪等等。这类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而彻底的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瓶颈”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而且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源的时代将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某些根本制度上做些必要的工作,建立一个能集“迅速汇集”、“及时提炼”、“便捷输送”、“扩散应用”诸功能于一体的科技知识传播网络,特别是在国家宏观层面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传播力量,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二、科技传播及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科技传播是指科技知识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等基本过程,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发现者、拥有者传递输送到知识的接受者和应用者,促进他们学习、分享和应用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科技传播从来都是人类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领域的知识交流是科学家获取最新科技情报的基本途径,是启动知识创新的基本前提;科技教育服务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普及一起,促进社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伴随着技术推广的知识传播,则会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经济功能。

19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态势日渐明显,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信息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知识经济的这样一种特征,决定了科技传播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知识和信息必须经过传播扩散之后,才有可能被应用于社会领域,从而产生实际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传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譬如有效帮助科学家及时获取最新科技情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有效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知识源动力;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有效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为科技知识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等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的这些功能将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传播还将具有这样的特殊作用:

(1)有效促进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实现知识信息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发展阶段,知识和信息将成为这一时代的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各层面的决策质量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影响到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现代科学已为人们建造了一个足够丰富的知识宝库,而且这一知识宝库每天亦因大量新的科技信息的产生而得到扩充,及时开发利用这一知识宝库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而同时,社会对科技知识信息也存在着广泛的需求,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单位所作的一项调查,用户最需要的信息仍然是科技信息(72.9%),远高于对其他类信息的需求(如经济信息为42.3%)。然而直到今天,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影响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知识信息传播的不畅应该说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数量巨大、迅速激增、专业性强的现代科技信息环境中,由于加工和传播手段的相对滞后,相当数量的科技知识信息被淹没在科技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大量有实际用处的科技信息无法被及时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知识的利用者在面对科技信息的汪洋大海时更不知道该到何处才能找到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其结果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阻碍。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事业的建设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拥有了更为有效的知识加工和传播手段,才能提高知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有效连接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实现知识的转移,促进知识的应用。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承认并强调知识创新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对忽视传播所起的作用。但实际上,传播过程是连接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促进知识创新活动和知识应用活动良好互动的一个重要中介,一旦缺少了这一环节和中介的支撑,知识在社会中的运动就会受到阻碍。新知识是科学家们知识创新的结果,最初只是科学家的“私人知识”,经过专业交流才可以成为科学共同体内的“公共知识”,但是如果不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些知识就只能在科学共同体内“循环”,无法转化为可共享的“社会知识”,进行“体外循环”,进入应用过程。科技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把科学家所创造的新知识向外输送和扩散,提供给社会上的知识应用组织进行应用,因而具备了一种连接功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原因,人们把知识的扩散传播与知识的生产、应用并列为知识经济发展所应依赖的基础之一。

(3)促进知识社会的形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实现向知识经济的转移,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多一些科技知识的产出或多培养一些科技精英,而是要依靠社会的全面科学化、知识化,需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在这一方面,科技传播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不仅可以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且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示范科学技术所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如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借以启迪民众的思想,改善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提高对各种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专业化的发展,给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带来了困难,现代科技工作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专业知识也越来越超出人们的经验知识,不仅普通民众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是那些在某专业有较高造诣的专家们,一旦进入其他领域也往往成为“科盲”。最近一些年来,一些科技组织对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13亿人口中,科盲达5亿之众。)因此,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运用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等多种传播途径,向人们(包括那些专家们)广泛传输现代科技知识甚至是科学常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难想象在一个民众不能充分掌握和理解科学技术的国度里,国民素质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能有较快的速度,国家经济能跟上世界知识经济的步伐。

三、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及其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就曾呼吁人们要对科学传播的整个制度进行一次更加彻底的改组,建立一个系统,或者说服务体系,来对科学情报进行记录、归档、协调和分配,以全盘解决科学交流的问题,包括科学家们之间交流的问题和向公众交流的问题。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一问题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科技传播中所出现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在经济发展即将实现重大转型、在人们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次提出这样的呼吁,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建设。

所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机构、组织(包括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学会、科技出版机构、科技媒体组织、科技咨询及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它承担着科学技术知识传播与扩散的任务,服务于知识的创新与应用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专业化,科技信息流分层现象和科技传播过程功能分化现象的日益明显化,现代科技传播已被明显地区分为“高位”的专业交流、“中位”的科技教育和“低位”的科技普及推广三个层次。因此,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从结构上说,应包含三个基本的结构:专业交流系统、科技教育系统和普及推广系统。

专业交流是科学家们在专业范围内相互交流最新科技情报的过程,主要通过科技期刊、专业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个人交流等途径进行,、出版专著、撰写研究报告、参与专业问题讨论是其主要的交流方式,目标是给同行们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数据及研究方法等,以实现同行们间的及时共享。承担专业交流任务的主要是各种专业科研、学术组织以及专业出版机构等,这些组织机构是专业交流系统构成的基本内核。

科技教育以科技知识的传递为基础,通过知识传播过程把科技知识及相关的知识创新方法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他们掌握科技知识,学习创造方法,获得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科技教育服务于社会的人材培养,连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既可以为知识创新系统输送人才,亦可以为知识应用系统输送人才,全面服务于社会的科技进步。承担科技教育的主要有各类教育和培训组织,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一些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它们是科技教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科技普及和推广是面向普通民众和知识应用组织的一种传播过程。在科技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已成为一项须有一定专门组织来推动的专门工作。服务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成果推广任务的一切机构组织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中的普及推广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形态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化,各国政府和专家们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问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执行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任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的创新系统、传播系统和应用系统等一些基本组成部分。之所以人们把科技传播系统列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科技传播系统对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科技传播系统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一个支撑系统。这种支撑作用首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创新系统和应用系统输入知识信息;二是为创新系统和应用系统提供人才资源。比如就科技传播系统对知识创新系统的支撑作用而言,如果没有相关的机构组织承担专业交流的任务,科学家们仅靠自己个人的力量获取最新的资料数据,那必定严重制约科技创新的效果和效率。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专业人员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所接触的专业文献也不会超过专业文献总量的5%。在现代科技信息激增的情况下,专业机构的工作已成为提高交流效率,进而提高知识创新质量和效率的一个基础,成为知识创新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样,科技传播系统也是知识应用系统良好运行的基本条件,一旦失去了这一条件,知识应用系统就可能无法及时得到知识和人才的支持。

其二,科技传播系统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一种联络机制,对促进创新系统与应用系统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往往由不同的社会组织承担,被封闭在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系统内。一般而言,知识创新主要由各类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型大学来承担,知识的应用则主要由社会的其他部门,特别是企业来完成。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间非一体化格局,天然地需要一种有效的联络机制,如果缺乏这种联络机制,二者就无法相互合作、良性互动,导致国家创新体系丧失其系统整体功能。(在我国,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政策和体制因素导致联络机制不够完善。)科技传播过程正是建立这种联络机制的基础,科技传播具有有效连接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的功能,可以把科学家们创造的“私人知识”转化为可共享的“社会知识”,提供给社会上的知识应用组织,引导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同时又可以通过其双向传递功能,向知识创新系统反馈应用系统的科技需求,促进两个系统间的信息流动,建立系统间的互动机制。

由此可以断定,科技传播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及良好运行,对于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给科技传播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保证国家创新体系能成为一个功能完整的、各系统相互促进的网络系统。

四、加强平台建设,促进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建立

在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提高科技传播的效能与效率,把社会上的科技人员、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教育组织以及科技团体和科技出版、科技宣传等机构组织起来,纳入一个系统整体中,建立一个包括专业交流系统、科技教育系统、科技普及推广系统在内的功能互动系统。我们认为,为更好地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必须加强以下四个支持“平台”的建设:

(1)组织平台建设。任何一种科技传播过程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某个或某些科学组织、传播组织的支持;一旦失去了组织平台的支撑,科技传播只能自生自灭,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组织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指对各类各层科技传播组织的建设。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两类基本的传播组织,一类是专门从事传播工作的组织,如科技出版机构、科技社团、图书情报机构、大众传播媒体等,另一类是各类科研机构和大学等,它们的基本任务虽非传播知识,但在活跃和支持社会的科技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后一类组织,近些年来国家已通过组织一些重大的“科教工程”(如“211工程”、“星火计划”等)加强了建设。但在构建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方面,仍然缺乏明确的系统意识,现有的措施中也较缺乏机制建设方面的考虑。我国的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数量上是庞大的,但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在传播知识方面缺乏有效的衔接,无法形成集团优势,组成一个科技传播网络,因此在组织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系统机制,促进各类科技组织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

(2)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平台的建设是指通过国家政策与措施的引导,加快科技传播产业化步伐,利用产业化促进科技传播的发展。在促进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中,政府曾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建立了大量的科技传播组织,如各种科技情报机构、各类科技出版机构等,也曾组织过一些大规模的科技传播活动,如科技下乡、科技传播行动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且随着政策的调整,科技传播事业出现大面积的滑坡。我们认为,适应于市场化发展,科技传播的建设应该在分层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政府除直接投资和管理影响重大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科技传播活动、建立一定的基金(如科技著作出版基金、技术推广基金等)择优资助一些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科技传播和推广活动外,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发展科技传播产业。比如促进各类图书情报机构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在规范现有科技咨询和中介机构运作的基础上扩大科技咨询和中介市场,鼓励产学研组织与传播机构组建科技情报联合体等。科技传播产业化不仅符合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国际信息传播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3)技术平台建设。传统的科技传播主要建立在印刷技术基础之上,随着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深入运用,传播技术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巨大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发了一批新兴的传播技术,包括有线电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技术等,实现了传播技术的一次新的跃进。特别是当这些新媒介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并被应用于科技传播领域之后,有效促进了传播模式由过去的手工方式走向自动化,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模式,大大扩展了科技信息传播的范围,加快了科技传播的速度,提高了科技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使现代科技传播开始具有了便捷化、及时化、远程化的特点。以现代传播技术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中心,为科技传播建立一个系统的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储存、处理、传送一体化,将是未来科技传播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因此在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提高科技信息、数据、知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为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的传播技术体系平台,实现传播技术的网络化、电子化、远程化,以充分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4)政策法规平台建设。虽然过去国家对传播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建立一种科技传播良性发展的机制。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通过执行这些政策法规引导和促进科技传播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科技传播政策和法规建设已有了良好开端(如北京市颁布了科普条例),但由于对科技传播缺乏应有的深入研究和足够重视,尚缺乏系统的法规政策建设。科技传播的法规政策平台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法规政策体系,既要包括对科学家个体、各类科技组织和传播媒体、政府部门在科技传播中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还要包括建立专业交流、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推广的相关运作规则,特别是应有明确的科技传播组织法、科技传播产业化政策和传播技术发展战略,立足于为科技传播事业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我国科技传播的整体能力,保护并提高科技人员传播、推广科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的整体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传播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翟杰全.科学传播学: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J].未来与发展,1990(5).

[3] 翟杰全.论科技传播[N].光明日报,1998.9.4.

[4] 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3).

[5] 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