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3-10 14:49:18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德国 产学研合作 高校 企业 政府 科研机构

引言

德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西欧最初的高等教育源于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功能单一。19世纪,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开启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德国成为最早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基本职能的国家,对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德国社会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主流。本文从德国高校发展模式入手,深入研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

德国高校发展概况

德国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共有394所高校,其中包括104所大学(Universitat),6所师范院校(Padagogische Hochschule),14所神学院(Theologische Hochschule),51所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189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Allgemeine Fachhochschule)和30所行政管理高等专科学校(Verwaltungsfachhochschule)。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截至2009/2010冬季学期,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11万人。在德国高校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德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推行的各项鼓励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法律体系

德国是一个善于运用立法手段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的管理方面当然也不例外。现行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Grundgesetz fu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第五条第三项明确规定:“艺术与科学、研究与讲学均属自由”,保障高校拥有足够的自治权和学术发展空间。在教育资助方面,如果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而无力支付生活及学习所需费用,根据联邦教育促进法(Bundesausbildungsforderungsgesetz,习惯简写为Bafog),有权获得国家助学金,每月金额最高可达648欧元,助学金的一半作为奖学金,另一半作为无息贷款,学生可在毕业后的一段期限内将其还清。大学生也可在学习期间通过打工或实习等方式自我资助,同其他就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受到同样的法律保护。在月收入不超过400欧元的情况下(称之为Minijob),免交税款。在月收入超过400欧元,但年收入不超过8004欧元(2010年的标准)的情况下,可提交退税申请,政府将返还其缴纳的税款。此外,大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申请政府或其他相关机构提供的奖学金,以顺利完成学业。德国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使每个人尽可能的获得理想的符合他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协定

预计到2020年,德国大学生人数将大幅增加,为了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鼓励学者的科研工作,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于2007年6月14日起草了“高校协定(Hochschulpakt)2020”。该协定被分成几个阶段执行,到目前为止,协定第一阶段(2007-2010年)的各项计划已经完成。协定第二阶段(2011-2015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将为每位新生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补贴金额从第一阶段的2.2万增长到2.6万欧元;第二,鼓励和资助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凡是由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发起的科研项目,其科研费用的20%由联邦政府支付,意味着高校将额外获得大约1.79亿欧元的科研经费。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额很高,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三)德国精英大学联盟

“卓越计划”是由德国科学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和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共同发起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德国高校的科研水平、激励学术创新、加强大学间的项目合作、 促进德国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研究。该计划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严格的审核,在德国范围内挑选出符合要求的优秀的大学。被纳入卓越计划的杰出大学和杰出科研人员将获得数目可观的资助。从2006年至今,德国相关机构已完成两次审核,39所大学得以入选。这些大学将在2006-2012年时间段内,获得总价值19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的资助来源于联邦政府。“德国大学卓越计划”同中国的“211”、“985”工程、及美国的“常春藤联盟”作用相似,其目的是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大学。

(四)返乡者计划

德国的联邦制度使得各州在不违反基本法、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制定法律条款、经济及教育政策方针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各州政府可以针对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法律条款做出调整与补充,灵活地制定出适合本州高校发展的项目与方案。“返乡者计划”(Rückkehrerprogramm )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为了解决德国高校中存在的日益严重的专业人才流失现象所推行的一项计划。该计划旨在吸引国外工作的优秀青年学者返回德国,并为其提供优厚的科研条件。优秀科研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北威州的任何一所高校作为工作地点,并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州政府将在五年的时间内给予每个团队125万欧元的资助。迄今为止,已有10位顶级的科研人员通过该计划返回北威州,并在其挑选的高校中组建起科研团队。

综上,完善的法律体系、政府的高额补贴与支持、高校间的紧密合作使得德国高校资源得以不断丰富与发展,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校企合作

同意大利、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19世纪以前,德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为单一的人才培养。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改革者、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推行了卓有成效的高校改革。洪堡倡导“学术自由”,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职能(陈洪捷,1994)。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为19世纪德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德国的高等教育高居欧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德国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洪堡等人所倡导的教育观念视大学为单一的纯科学机构,任何其他目标,特别是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追求都应当严格排除(陈洪捷,2001),造成了大学的发展同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而美国的教育家则通过“赠地学院运动”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应当为社会服务,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兴起,使得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过多次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德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渐被“教育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所取代,政府积极参与并倡导校企合作,建立起多个成功的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E.ON 能源研究中心(E.ON Energy Research Center)和新材料模拟研究中心(Interdisciplinary Centr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Simulation)。

(一)E.ON能源研究中心

E.ON能源研究中心由亚琛工大(RWTH Aachen)和 E.ON公司(E.ON AG,德国著名的能源供给公司)共同建立,是德国最大的校企合作的ppp 项目之一,拥有世界范围内比较先进的能源使用、节省、开发技术。北威州政府投资1560万欧元用于建设该中心,联邦政府投资额达990万欧元,E.ON公司在10年多时间内投资额达4000万欧元。

(二)新材料模拟研究中心

新材料模拟研究中心由波鸿鲁尔大学(Ruhr-Universitat Bochum)的研究所和蒂森克虏伯公司(ThyssenKrupp AG,全球型专业材料和技术集团)建立,集结了原材料发展领域顶级优秀人才,包括工程师、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等。

到目前为止,企业方的合伙人包括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ayer Material Science AG),萨斯吉特钢铁公司(Salzgitter AG)和博士集团(Robert Bosch GmbH)。学术方的合作伙伴包括马克斯·普朗克联合会的铁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Eisenforschung),尤利西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和亚琛工大(RWTH Aachen)。

不同于洪堡时期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校企合作的研发模式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一体,以科研带动教育与生产,优化配置了高校的学术资源,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校外科研机构

高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体,在德国,除了高校本身,存在于校外的大量科研机构和组织,在科技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方面,同样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德国四大校外科研组织包括“弗朗霍夫联合会”(Institute der Fraunhofer-Gesellschaft也译为“弗劳恩霍夫联合会,以下简称IFG)、“马克斯·普朗克联合会”(Max-Plank-Gesellschaft,以下简称MPG)、“莱布尼兹联合会”(Leibniz-Gemeinschaft,以下简称LG)和“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以下简称HG)。

(一)弗朗霍夫联合会

IFG于1949年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主要研究领域是微电子和微系统技术、生产和制造技术、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工厂组织和企业管理、新材料开发、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以及与生物工程有关的各种技术。IFG主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服务性产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创造了企业、高校和政府合作的成功机制。高校承担基础研究工作,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工业企业提供合同并实现科技向产品转化,而IFG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研究人员、成为连接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的纽带。

(二)马克斯·普朗克联合会

该联合会作为独立的科研组织于1948年在哥廷根成立,在德国范围内拥有80家 Max-Planck-Institute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以下简称MPI),此外还拥有独立的新生代科研力量、国际化的合作伙伴和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s(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学校)。MPI主要致力于自然、生物、精神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针对有创新意义的领域,包括在高校中无法找到合适位置的课题、在高校中由于跨学科而无法适应高校组织形式的课题,以及由于费用过高而被忽略的课题。其研究的多样性使其在很多领域填补了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空白。MPI还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包括提供专业图书馆和文献资料等。

(三)莱布尼兹联合会

LG是一家包含86个科研机构的联合会,为科研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 其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和人文科学。每个典型的LG研究所都是一个紧凑而又灵活的个体,负责某一领域的研究活动。其科研任务介于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之间,为这两个领域搭建起桥梁。此外,LG同高校、其他科研组织及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LG同高校的科研工作是互为补充的,二者联系之紧密,可以从“德国大学卓越计划”中窥知一二。正如上文所提到过的,该计划包括资助特定的杰出高校,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等。其中很多活动,LG都积极参与其中。

(四)亥姆霍兹联合会

HG拥有15个科研中心和2.65万名员工,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联合会每年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8亿欧元,其中来自政府渠道的经费相当于德国另外三大科研团体:MPG、 LG及IFG的总和。在6个研究领域具有领先的科研水平, 其中包括:能源、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关键技术、物质结构、宇宙航天和交通。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述校外科研机构除了培养自己的科研团队,还通过雇用学生员工等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与科研与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弗朗霍夫联合会的8500名员工中,40%是大学的高年级学生(马继洲、陈湛匀,2005),科研机构在降低科研成本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成长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在科技创新方面,同高校的基础研究相比,这些科研机构侧重于应用技术的研究,研究范围更广,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同生产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此外,上述机构作为大学的合作伙伴,将大学的基础研究同企业的技术需求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

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的条件

(一)法律体系的完备

在德国,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法律给予高校自治、学术自由的权利,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尤其值得中国借鉴的是,法律赋予大学生寻求资助和在学习期间实习、工作并获取合法报酬的权利。正是由于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备,德国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大量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经济上逐渐独立。由于雇佣学生员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免赋税,企业也乐于接纳学生参与其生产活动。因此,在大部分企业当中,都会有一定的职位专为学生保留,其工作任务由学生员工完成。此外,企业还长期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Praktikum)和培训(Training)的机会。

(二)政府的适度参与

首先,德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属于地方分权制,即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事业的立法权及行政管理权都属于各州,反对联邦过多干预(李强,2010)。其次,高校自治,各州政府对高校给予适度的监督和指导,不直接参与管理。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过程当中,德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完善法律体系;在国家层面向全国各高校和研究领域注入资金,改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如“高校协定2010”);聘请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如“返乡者计划”);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如“德国大学卓越计划”);加强高校同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分担创新风险和成本,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如建立“校企合作交流中心”)。

(三)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在德国,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颇具长期性和稳定性,如上文中介绍过的四大校外科研机构的发展模式。在合作过程当中,三方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合作关系的形成,德国的人才培养是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里交替进行的。学生在高校获得基础知识,在企业中实践,在科研机构中创新学习,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成长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Hochschule[Z/OL].(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高校概况)

4.Bundesausbildungsforderungsgesetz [Z/OL].(联邦教育促进法)bafoeg-rechner.de/FAQ/gesetz.php

5.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Hochschulpakt [Z/OL].(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高校协定)bmbf.de/de/6142.php

6.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Erfolgreiche Forderung der Hochschulen in den ersten beiden Runden der Exzellenzinitiative[Z/OL].(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前两轮“卓越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bmbf.de/de/14300.php

7.陈洪捷.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4(3)

8.陈洪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9.Ministerium für Innovation Wissenschaft und Forschung des Landes. Forschungskooperationen [ Z/OL].(北威州创新科研部.科研合作.)innovation.nrw.de/wissenstransfer/forschungskooperationen/index.php

10.Institute der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OL].(弗朗霍夫联合会)fraunhofer.de/

11.马继洲,陈湛匀.德国弗朗霍夫模式的应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

12.Max-Planck-Gesellschaft [Z/OL].(马克斯.普朗克联合会)mpg.de/

13.Leibniz-Gemeinschaft [Z/OL]. (莱布尼兹联合会) leibniz-gemeinschaft.de/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2

一、建立、修订和完善了各类岗位职责、常规管理制度

1、岗位职责类:教育运行处主任职责、分管德育(教学)副主任职责,德育员、教务员工作职责,实验员工作职责,校医工作职责,油印员工作职责、电教员工作职责,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职责,宿管员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等,明确了职责和工作范围。

2、教育教学管理类:教学方面有:早晚自习的有关规定,备课要求,考试实施方案,作业布置批改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教学常规考核实施方案,关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的规定。德育方面有:值周工作制度,学生自主管理方案,班主任考核细则。完善了各类考核评价制度。指定了德育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1、抓各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运行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毕业班工作部署》、实验员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抓备课。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新老教师有别。

2)抓课堂。让老师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其次,开展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研究课,开展了全员听课和评课。开展了校外教学交流活动,会理太平中学、仁和民中到我校听课和交流活动,我校部分教师也到民中听课交流。我校骨干教师到大田中学献课。

3)抓检测。初三实行周练制,初一、初二实行月练制。组织了半期质量检测。及时召开了质量分析会。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督促老师做好“三新一德”学习和考试工作。

2) 派老师外出考察学习,陈思锜到成都参加“文明礼仪普及教育”观摩活动。彭涛到西华师大数学教学研讨会。

3) 开展了“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上传到了博客上,要求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观看了长达3个小时的魏书生在广东中山市给400多名来自中山市的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录像,老师深受教育和鼓舞。

4)召开了近2年分来的新教师座谈会,给他们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安排了指导老师。

5)在沙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教师个人有效成绩的计算办法,今后教师的教学成绩以此为依据。

6)抓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2次班主任学习和工作会。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周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书记、教导主任、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

8)年级组组织学习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和“规范办学”的有关通知。

4、规范了办学行为,落实了规范后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教研、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3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全员育人;科学管理;和谐育人

如何发挥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校党委长期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校近几年来在抓德育工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是稳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抓牢青少年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尤其新疆发生“7·5”事件后,越发引起反思和关注。而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其关键在于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是否通畅,效果是否明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党委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在加强全员育人机制上花心血、下工夫、使长劲,通过建立全员育人管理机制、健全德育制度、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探索德育规律,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弱到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引用现代“pdca”计划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pdca”计划循环法,即计划(plovn)—执行(do)一检查(cheek)--总结(aaion),管理工作要推动pdca循环的不断转动,不断循环和运行,实现学校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促使德育工作由原有水平达到新水平以致更高的水平,见图1。

“mbo”目标管理法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后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学校、政府、医院等各种组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是一个全面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通过目标的分解,制订落实环节将许多关键工作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主要指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此,学校采用“pdca”计翅f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了全员育人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同时为落实上述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学校又专门成立了思政科和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思政科负责落实德育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和决策,制订学校德育规划和计划,并层层分解到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由校领导担任责任人、5位党支部书记任综合目标考核组组长,负责根据各科室参与制订的,由恩政科下发的德育工作任务分解书,制订各科室德育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及个人岗位职责,并与全校各科室、教研组进行层层签订,每月对各科室及个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在师生中发放各科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考核结果与学校发放的绩效工资挂钩,将责任、奖惩落实到人,消除了推诿扯皮现象,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核目标体系。实现了德育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落实了全员育人工作。

学校“mbo”德育目标管理,经过“pdca”的几年工作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一总结一改进,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特别是从安排、实施、检查3个环节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和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员育人管理体制取得了预期效果,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和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并评为昌吉州德育示范学校,在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文明风采大赛中又作为新疆赛区六年惟一获奖单位在北京受到表彰,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因此被州教育工委和州委组织部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州推广。

2创新德育工作制度。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建立并健全一个科学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是学校全员育人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和《中职德育大纲》,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创新完善和出台德育工作制度与文件,如《改革德育实践课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实施方案》、《昌吉卫生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等,以进一步增强学校内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育人积极性,提高育人水平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的全员化、科学化、制度化。目前学校在全员育人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如图3所示。

3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使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充满活力

德育科研是教育的先导。一切教育行为都离不开德育科研,德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需要德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德育科研,德育决策和管理更需要德育科研。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进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德育科研是全员育人机制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教职工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理念,成立了校长、书记牵头、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的课题组和校级师生德育研究会,拨付德育科研专项课题经费,制订科研奖励管理办法。每位校领导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部级重点课题和自治区社会科学等7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负责人,形成从领导到教师,从员工到学生,人人都参与的科研化德育工作模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援疆东部省市与新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和“科学引领网络生活”4项课题获得自治区专项科研经费。5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科研氛围浓郁,科研成果丰硕,有60人次教职工荣获自治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实验教师,16位教师荣获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教师指导奖,4名教师获自治区及全国德育说课设计比赛一、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德育说课教学能手奖。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学生达1294人次,占学生总数的33.3%,其中8位学生荣获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生称号。14个班级获得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班级。

学校2项国家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途径的深化研究”和“中职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结题并获课题结题一等奖,100余篇科研论文在部级、自治区级获奖并被省内外多家刊物刊登,其中《践行“八荣八耻”学生德育活动辅导读本》、《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研究实用护士礼仪手册》、《守护成长的心灵》、《放飞职业理想播种职业希望》、《把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新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施》6部校本教材荣获部级“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成果一等奖,并在其他学校中推广使用。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推进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全员育人的机制,探索出了心理健康、班主任管理等德育工作机制,这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服务,促进了全员育人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4根据职业学校特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育人新途径,丰富全员育人内涵

作为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全疆各地,定期召开家长会显然行不通,为此学校在注重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同时,又丰富全员育人内涵,拓宽育人途径,实行家校、社会联手育人才的新机制。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在每学期一次的告家长一封信的同时,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每月一次的德育活动课对家长进行开放,利用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参加德育活动课、参观校园、参观实验中心、参观宿舍、参观食堂等,让家长体验孩子的生活,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使学校与家长在教育思想上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实行开放日3年以来,家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家长开放日意见反馈表结果显示,家长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达100%,家长从不太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到理解、支持,而且能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全体学生在家长的密切配合教育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活泼、大方,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4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常规管理,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加强各项计划及活动的制定与落实。依据上级德育工作精神,结合我区工作重点,从整体出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出台各项具体活动方案。我们坚持执行德育校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德育校长工作会议,及时布置德育工作,使我区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等教育内容具体化、细目化,分年级制定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单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等途径,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各种方式评比、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之最终内化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3、以“我们美丽的校园”评比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各学校开展以“文化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参加市校外办“和谐校园”评比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评比表彰工作。5月份我们评选了区优秀班主任、三好班级、市、区级三好学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评比表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

(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1、今年三月开始,我们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广泛开展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中小学分别通过班、队会、板报、体验、实践及调查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习和牢记文明礼仪常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我们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成果。

2、四月份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并从中选择优秀作品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我区共有79篇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3、五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故事演讲大赛,我区共派出5名选手,取得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的好成绩。

4、为使少年儿童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道德情感,今年4月,德育办组织全区七百多名学生远赴沈阳雷锋纪念馆、千山等地进行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5、六月份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共有10600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活动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美好祝福,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6、今年五月举办了龙潭区中小学生第四届中国象棋“棋王争霸赛”。全区78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大赛。共评出一、二、三等奖27人。使象棋这一传统益智活动在我区进一步普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7、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区召开了“光辉历程,灿烂的明天” 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旨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乌拉街满族中学等学校高度重视,统一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区实验学校、乌拉街中心校等学校与本校学生教育紧密结合,上交学生作品分别为671份、440份。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号召所有学校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如板报展览、主题班团会、故事演讲、书画展览等。

(三)深化德育科研,打造特色化管理机制。

1、本年度继续加强了“十一.五”部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各中小学校科学运用“十五”科研成果付诸于德育实践工作,深入进行“十一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多数实验校均能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丰富了德育资源。

2、开展了龙潭区中小学德育特色活动征集,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共收到特色活动24个,我们于十月份进行了实地考察,年底将评选出特色鲜明的学校在全区开展观摩、交流活动。

3、进行了“十一五课题”阶段性小结,组织部分课题先进实验校参加了中央教科所“2010年德育工作年会”。本届年会我们共申报优秀科研成果93份,在年会中取得较好成绩。十二月将根据我区“十一五”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撰《德育活动课集锦(二)》《课题成果论文集(二)》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育德水平。十一月份将对全区德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培训,并组织德育工作者到德育工作先进校进行参观与交流,促进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5、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0月份德育办对全区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工作及德育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

(1)

201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6、年底将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课题‘和谐谐研究与实验’龙潭实验区2010年年会”。对“十一五”课题开题以来我区的德育常规、德育科研、家庭教育等诸项工作做以全面展示、总结及表彰;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加强与家庭、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1、今年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工作的管理。协助学校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2、组织部分学校德育副校长参加省德育办和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家庭教育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将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分层培训。

3、继续在新安街道“少儿成长乐园”开展活动。校外教育部积极搭建平台,与我区关工委、龙潭二实验小学共同策划、组织新安街道与吉安社区的学生校外活动。

4、协助关工委开展了“祖国颂”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我区双语学校两名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五)开通龙潭德育工作博客,建设德育工作交流的平台。

9月份,我们利用新浪网站,开通了龙潭德育工作的博客。博客依据全区德育工作的需要,划分了计划总计、经验论文、活动通知、案例分析等多个栏目。及时上传领导部门和学校层面的宝贵资料。为德育工作的宣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六)进行全区德育工作调研与督导。

10月9日至10月22日,德育办领导一行四人深入全区城乡19所中小学校,对各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德育机构的建设;德育活动的开展;德育师资的培训;德育课程的实施;德育科研的提升;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外基地的拓展等全方位进行了指导与量化。为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与规范性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取得的成绩:

1、本年度科研课题工作成绩斐然: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2010年年会中,德育办连续第六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科研课题先进实验区,40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2人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所申报的课题成果中14个被评为一等奖,38个被评为二等奖,42个被评为三等奖。

2、在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3、在全省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4、今年德育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参与范围比较广,活动效果比较好,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5、各校对德育科研工作越来越重视,我区各中小学校已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用科研带动德育工作,使基层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各基层学校更注重理念的确立,特色的打造。部分学校已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正逐步树立德育品牌。

三、存在的不足:

1、各校家长学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还需进一步拓展。

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缺少工作的连续性。

4、学校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需要加强。各校利用媒体、德育网站和博客宣传的意识淡薄。

2010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全体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自感还存在许多不足,德育队伍的建设及校外德育环境的拓展与利用将是我们明年的工作重点。相信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德育办领导班子的通力协作及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定会不断求索,开拓创新,创造龙潭德育新辉煌。

(2)

201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5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常规管理,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加强各项计划及活动的制定与落实。依据上级德育工作精神,结合我区工作重点,从整体出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出台各项具体活动方案。我们坚持执行德育校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德育校长工作会议,及时布置德育工作,使我区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等教育内容具体化、细目化,分年级制定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单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等途径,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各种方式评比、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之最终内化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3、以“我们美丽的校园”评比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各学校开展以“文化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参加市校外办“和谐校园”评比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评比表彰工作。5月份我们评选了区优秀班主任、三好班级、市、区级三好学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评比表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

(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1、今年三月开始,我们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广泛开展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中小学分别通过班、队会、板报、体验、实践及调查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习和牢记文明礼仪常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我们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成果。

2、四月份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并从中选择优秀作品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我区共有79篇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3、五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故事演讲大赛,我区共派出5名选手,取得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的好成绩。

4、为使少年儿童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道德情感,今年4月,德育办组织全区七百多名学生远赴沈阳雷锋纪念馆、千山等地进行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5、六月份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共有10600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活动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美好祝福,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6、今年五月举办了龙潭区中小学生第四届中国象棋“棋王争霸赛”。全区78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大赛。共评出一、二、三等奖27人。使象棋这一传统益智活动在我区进一步普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7、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区召开了“光辉历程,灿烂的明天”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旨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乌拉街满族中学等学校高度重视,统一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区实验学校、乌拉街中心校等学校与本校学生教育紧密结合,上交学生作品分别为671份、440份。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号召所有学校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如板报展览、主题班团会、故事演讲、书画展览等。

(三)深化德育科研,打造特色化管理机制。

1、本年度继续加强了“十一。五”部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各中小学校科学运用“十五”科研成果付诸于德育实践工作,深入进行“十一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多数实验校均能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丰富了德育资源。

2、开展了龙潭区中小学德育特色活动征集,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共收到特色活动24个,我们于十月份进行了实地考察,年底将评选出特色鲜明的学校在全区开展观摩、交流活动。

3、进行了“十一五课题”阶段性小结,组织部分课题先进实验校参加了中央教科所“201x年德育工作年会”。本届年会我们共申报优秀科研成果93份,在年会中取得较好成绩。十二月将根据我区“十一五”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撰《德育活动课集锦(二)》《课题成果论文集(二)》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育德水平。十一月份将对全区德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培训,并组织德育工作者到德育工作先进校进行参观与交流,促进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5、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0月份德育办对全区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工作及德育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

6、年底将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谐研究与实验’龙潭实验区201x年年会”。对“十一五”课题开题以来我区的德育常规、德育科研、家庭教育等诸项工作做以全面展示、总结及表彰;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加强与家庭、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1、今年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工作的管理。协助学校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2、组织部分学校德育副校长参加省德育办和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家庭教育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将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分层培训。

3、继续在新安街道“少儿成长乐园”开展活动。校外教育部积极搭建平台,与我区关工委、龙潭二实验小学共同策划、组织新安街道与吉安社区的学生校外活动。

4、协助关工委开展了“祖国颂”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我区双语学校两名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五)开通龙潭德育工作博客,建设德育工作交流的平台。

9月份,我们利用新浪网站,开通了龙潭德育工作的博客。博客依据全区德育工作的需要,划分了计划总计、经验论文、活动通知、案例分析等多个栏目。及时上传领导部门和学校层面的宝贵资料。为德育工作的宣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六)进行全区德育工作调研与督导。

10月9日至10月22日,德育办领导一行四人深入全区城乡19所中小学校,对各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德育机构的建设;德育活动的开展;德育师资的培训;德育课程的实施;德育科研的提升;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外基地的拓展等全方位进行了指导与量化。为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与规范性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取得的成绩:

1、本年度科研课题工作成绩斐然: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201x年年会中,德育办连续第六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科研课题先进实验区,40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2人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所申报的课题成果中14个被评为一等奖,38个被评为二等奖,42个被评为三等奖。

2、在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3、在全省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4、今年德育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参与范围比较广,活动效果比较好,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5、各校对德育科研工作越来越重视,我区各中小学校已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用科研带动德育工作,使基层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各基层学校更注重理念的确立,特色的打造。部分学校已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正逐步树立德育品牌。

三、存在的不足:

1、各校家长学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还需进一步拓展。

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缺少工作的连续性。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6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简要汇报一下开学以来的工作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局里会议精神,我校领导班子成员于2月18日提前两天正式上班,学习了《__县教育局__年工作要点》,研究制定了教材研究方案,教材研究期间还重点学习了23日局里会议精神。在组织学习的同时,我们对上一学年度学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与总结,研究了新学期的工作任务。重点研究制定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相关计划,成立了学校安全处,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及教师分工,修订了《教师综合考评方案》、《出勤考评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为全面开展好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25日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了上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和本学期教材研究工作方案。重点学习讨论了本学期工作任务,教育局工作要点以及南局长的重要讲话,把全员的思想统一到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新学期工作中来。同时,通过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相关计划,通过了学校综合考评制度及考评细则的第8次修改调整稿,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及教师分工。

在明确教材研究时间安排,研究内容以及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南局长讲话,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__县教师誓词,深入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__义务教育教学常规》、《__义务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师德修养水平、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教能力。前几天,还组织教师观看了张志超书记的《禁止教师违规补课办班行为电视讲话》。完善了我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及考评细则》,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在学习、讨论、整改的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深受感染和教育。

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们采取了分散自学与集中辅导两个阶段,分散自学就是以组为单位自选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和成型经验。集中辅导就是校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结合“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的某一方面,进行了专题业务讲座。__校长的《谈有效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王志远的《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王世忠的《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王术英的《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刘清权的《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于晓红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刘树臣的《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探讨》等讲座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讲座,都是结合自己实践工作经验,作出的理论经验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工作,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引导。

其次,进入到分组研究阶段。教师认真学习了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制订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集体备课组按周确定中心发言人,落实集体备课内容,由包组领导参加,举行了第一周教学内容的集体备课,形成共案。

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__校长从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安全和稳定工作常抓不懈;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以高素质专业化为目标,切实提高整体队伍建设水平;以发挥骨干教师

作用为基础,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等4个大方面部署了本学期学校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副校长王志远、王春富分别部署了本学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通过以上一系列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指明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完成了学期前的备课任务,在此期间,我们各年级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能够对全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规划,大家都能认真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等。

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了一次常规性的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此项活动,各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都能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组长能够提前布置,精心组织,备课组的教师参与积极。备课期间,学校领导亲自深入到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这次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做到了五明确一解决,并做到了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过程记录,保证了备课组成员的全员参与。

更使我们这次教材研究工作闪光的是,2月23日,结合市继续教育“__”,在市教育学院中教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到前郭县第一中学参加了五校联合集体备课活动,把教材研究工作推向了高潮。

综合此次教材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重视程度高、材料质量佳、工作效果好。

我校一直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无淡季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开学初,按照上级部署,我校紧急召开班子专题会议,调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__负总责;副校长王春富具体抓;在此基础上成立学校安全处,任命政教主任潘振辉兼任安全处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其他成员分别负责各部门安全工作,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使安全工作网络周密细致,政令畅通。会后由安全处成员对学校所有部位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发现问题当即整改。还完善了各类安全组织,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而且层层、项项签定了安全责任书,修定了突发事件安全预案。落实了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监督机制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对师生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开学第一天,各班就组织学生上好安全第一课,开展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学校值日、值宿、带班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依据安全科相关通知,我们全力做好学生通勤车工作,春季防火工作、传染病预防等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做好了相关记录。我们还高度重视学校稳定工作,加强领导与教师间的沟通,用领导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影响整体团队。耐心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对重点人员落实包保监管,用情感管理凝聚人力,稳定人心。目前,在学校教职工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进取局面。

控辍工作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今天,加之我们又离市区比较近,控辍、控流形势严峻。因此,在教材研究期间,我校召开了班子专题会议,具体研究了学校控流工作的整体思路,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包保、家访、奖惩制度。我们利用2月26日一天时间,实行校长包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包年班、教师包学生等一系列措施,组织教师集中家访,共走访学生近200人,留住去外地读书学生10人,动员流失生返校10人。在此同时,我们继续实施质量控辍,扶贫控辍,情感控辍等措施。开学以来,学校在抓有效教学上狠下功夫,要求每位教师要重视学困生,学校关工委继续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领导和教师至少选择一个扶助对象,这些扶助对象中有的是学习成绩不佳,有的是思想品德差,有的是心理不健康,有的是家庭贫困。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我校七年级学生226人,八年级学生230人,九年级学生180人,学生总计636人,真正把学生流失率降到最低程度。

在有效教学的研究实验中,我校已走过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两个阶段,现以进入到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阶段,也是重要的实践阶段。我们在认真抓好常规管理,保证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批改,有效反思四大环节的同时,重点进行了实践研究与探索,新学期以来,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结合各子课题小组实际,开展了学科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在理论研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人登台做课,突出课堂上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精练主要环节,向学校课题组领导和小组成员汇报,课后再进行评议、研讨,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是以松原市继续教育“__”为契机,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2月23日,在市教育学院中教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到前郭县第一中学参加了五校联合集体备课活动。

三是以强化科研管理,转化学术成果为手段,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十一五我们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研究”和部级课题“诚信教育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结题证书,学校被评为__“十一五”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县级课题“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也已经进入总结阶段。在此基础上,我校深入开展十二五科研课题的1个省级德育实验课题,1个市级实验课题,8个县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形成了领导带头,骨干引路,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是抓好平日教学与考核,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并进行了质量分析,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3月4日,我校派出精干人员,参加县里组织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使用维护培训”,回来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有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组织教师参加《__第四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和__县第二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现已收到参赛作品2件,还有多人的课件正在制作 中。

六是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堂堂清”题库研究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我校骨干教师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按上级要求,圆满完成命题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校长期题库研究工作目标,在为上级服务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建立我校的试题新颖、实用,针对性强,能够引领当前学习导向的“堂堂清”题库。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一定放松不得。”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和法制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我们在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法制工作计划的同时,还完善了领导组织,修订了评价体系。主要在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上下功夫,在强化开展好以思想品德课,学科德育渗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等校内德育工作基础上,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结合。开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落实《守则》《规范》活动月,抓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每日的校园广播,结合 “十心”教育活动,我们组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和《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读书》等活动,团委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板报评比活动等活动,新学期德育工作开局良好。特别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召开了《相信自我 创造辉煌》中考百日奋战动员会。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好人好事现象层出不穷。我们还将尝试开展德育功能进课堂活动。

法制教育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重点。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

宣传,规范法制课教学。开学以来,我校开展了法律宣传月活动,3月2日,学校领导教师走上街头,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__义务教育条例》,共散发宣传单1000余份。开展了《深化法律进校园、服务教育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活动,评选出教师优秀作品5篇,学生优秀作品5篇,参加县级比赛。同时我们确保了法制课、民族常识教育课计划、课时、教师、教材的全面落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我校本着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全科目的原则,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三级课程全部开课。特别是把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注重实效,继续落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条例》,制订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计划和《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安排。

体育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体系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日活动1小时。成立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课外活动小组。

卫生工作以做好春季流感防治、饮食安全为重点,开展了卫生知识竞赛和卫生安全主题班会,继续实施消毒和晨午检制度,每周定期消毒3次,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卫生达标。根据县里《爱国卫生运动控制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通知》和《控制麻疹、风疹疫情的紧急通知》制定了我校工作方案,并与__镇防保站紧密联系,给师生免费打疫苗,做好预防工作。并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灭鼠行动。

艺术工作本着“重普及、出精品、抓特长”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艺术教室,上好艺术课,成立兴趣活动小组。结合上级部署,开展了《“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经典歌曲师生演唱会》,评选出裴玉等优秀歌手,王凤玲老师、裴玉同学将参加县级比赛;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第二十届科技艺术大赛》,征集作品200余件,评选优秀作品16幅,参加县级比赛;并制定了《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方案,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将于5月份参加县级比赛。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7

一、建立、修订和完善了各类岗位职责、常规管理制度

1、岗位职责类:教育运行处主任职责、分管德育(教学)副主任职责,德育员、教务员工作职责,实验员工作职责,校医工作职责,油印员工作职责、电教员工作职责,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职责,宿管员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等,明确了职责和工作范围。

2、教育教学管理类:教学方面有:早晚自习的有关规定,备课要求,考试实施方案,作业布置批改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教学常规考核实施方案,关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的规定。德育方面有:值周工作制度,学生自主管理方案,班主任考核细则。完善了各类考核评价制度。指定了德育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1、抓各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运行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毕业班工作部署》、实验员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抓备课。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新老教师有别。

2)抓课堂。让老师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其次,开展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研究课,开展了全员听课和评课。开展了校外教学交流活动,会理太平中学、仁和民中到我校听课和交流活动,我校部分教师也到民中听课交流。我校骨干教师到大田中学献课。

3)抓检测。初三实行周练制,初一、初二实行月练制。组织了半期质量检测。及时召开了质量分析会。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督促老师做好“三新一德”学习和考试工作。

2)派老师外出考察学习,陈思锜到成都参加“文明礼仪普及教育”观摩活动。彭涛到西华师大数学教学研讨会。

3)开展了“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上传到了博客上,要求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观看了长达3个小时的魏书生在广东中山市给400多名来自中山市的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录像,老师深受教育和鼓舞。

4)召开了近2年分来的新教师座谈会,给他们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安排了指导老师。

5)在沙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教师个人有效成绩的计算办法,今后教师的教学成绩以此为依据。

6)抓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2次班主任学习和工作会。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周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书记、教导主任、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

8)年级组组织学习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和“规范办学”的有关通知。

4、规范了办学行为,落实了规范后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教研、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1、区教研室到校指导了和检查了在研课题,对在研课题中好的做法做了充分的肯定,对不足提出了要求,对拟新立项的课题进行答辩。老师申报科研课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课题已在市电教馆立项,并在我校举行了开题报告会。

2、学校组织了说课比赛,优胜者参加了区组织的说课活动,参赛老师取得了好的成绩。

四、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1、教学常规检查:检查教案3次,每天行政干部带一名干事检查教学常规,一般是德育检查和教学检查结合起来,登记在案,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期末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2、德育常规检查:学生自主管理,对值周老师履职的检查,对宿舍和公寓的检查和考核。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班主任手册检查。

五、德育工作

1、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开展了漫长而又辛苦的抗甲流工作。在板房隔离期间,在校吃住一周。

2、初中校级层面的学生自主管理初步形成,起到了好的作用,保护了操场,维护了公物的安全。为校运会、区运会做了良好的服务。

3、军训工作。看完了6集文明礼仪影碟,唱会了校歌,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完了德育校本教材,为新生入学打下了一个基础。

4、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国庆歌咏比赛,感恩教育,专题楼道安全教育,12.4法制专题教育,防甲流专题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布置专题板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

六、其他具体工作

1、协助板房的搬迁工作。

2、协助做搬迁户的思想工作。

3、区运会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4、顺利完成上届毕业班奖金的发放。

5、学校教育目标考核有进步,改进了上一年度所提出的问题。

6、补打乙肝疫苗,初三学生注射甲流疫苗。

7、为“创四川省平安区县”准备了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

8、报教师需求计划。

9、组织了学生体检。

10、准备“普九验收”的相关工作。

七、存在的不足

1、会风没有明显的改善,迟到、缺席时有发生。影响开会和学习效果。

2、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开展效果不够好。

3、对岗位职责的考核,对教育教学的考核力度不够。

4、偏重教师讲的课堂改变不大。

5、作业量的统筹不够好。

6、差生的转化成效不显著。不文明在校园依然存在。

7、教师学习风气不浓。

下期重点工作

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理念下的“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三个有效”

1、选编教师学习资料,上传在博客上,培训课题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学习生本教育的理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编制好学案,课堂检测题,课后练习题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做好集体备课。

4、运行处要组织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研究课,其他教师要上好过关课,全员上课,全员听课,全员评课。评价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常规考核之一。阶段交流总结

5、联系本市校外听课和交流。

6、以严谨到位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三个有效”。

7、以科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做得好的教师的好的做法推广。

二、毕业班工作

1、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2、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做思想工作,降低要求,督促过关。

3、做好留生源工作。

4、做好周六自主管理下的自愿自主测试工作。

5、对照目标检查各班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三、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推行班级“星级评价”。

1、班内学生自主管理,学校自主管理,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对班主任实行量化考核。

2、进行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争当仁和第一操的先进。

3、开展学生读名人传记活动。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8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卓越工程师” 实施“卓越计划”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中国现有工程师215万人,大学生中有35%学工科――无论是“现役”还是“后备”工程师的数量都居世界第一。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是我国工程人才的现状。强国必先强教,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从工科生中选拔真正的“工程生”,打造中国的“卓越工程师”,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实施“卓越计划”,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大战略机遇。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应从哪些方面推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选定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既有“985”高校,又有“211”高校,还有一批普通地方工科院校,在综合实力、科研实力、人才培养上各有侧重。一般工科院校主要培养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工作的工程型人才,因此就“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地方工科院校更适合实行本科“3+1”模式。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所学知识以专业、实用为特点,围绕实践环节这一中心,以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用3年左右时间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另外1年时间进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地方工科院校以依托本地区实际的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培养。

二、走产学研合作道路

世界上最早的校企合作教育源于英国,最受推崇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德国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程教育强调与企业的结合,企业在校企合作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这对我国当前的工程教育改革很有启发。

(一)与企业联动,转变观念是重点。

创新工程教育观念是高校构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导[1]。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创新氛围不浓的现象。许多实践性课程如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由于受固有教育观念的束缚,与设计和生产实际脱节。另外,仪器和设备有限、陈旧,不足以反映最新的科技需求,这种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极弱。确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观念极为重要。高校要想方设法使企业感受到合作办学的好处,吸引优秀企业参与到“卓越计划”中来。实际上,“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卓越工程师”的角色转变,也有助于用人单位找到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二)企业学习阶段至关重要。

在工程人才培养中,要求1/3以上的课程或培养环节在现场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地方工科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生到企业完成。这种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案例的教学,变“先学习后实践”为“边学习边实践”和“边实践边学习”,变“死学活用”为“活学活用”,教学内容和方式生动鲜活,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技术创新。企业学习阶段重点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从工科普通大学生向卓越工程师的转变。

三、人文与科学并存,个性与道德并重

相比于文科学生,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有所欠缺。因此,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

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工科大学生塑造健康活泼的人格,拓宽知识面,提高立体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展和升华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研究领域上取得质的突破[4]。在前期学习中,确立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原则。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优良的校风,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卓越工程师创造条件。

(二)个性培养与职业道德并重。

加强人文教育的同时,高校还要与企业一起加强工程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基础理论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育人,企业要在学生进企业学习期间实施企业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海尔集团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都是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企业精神文化的生动体现[2]。工科大学生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体会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团队精神,多实干、少浮躁,多奉献、少索取,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工科与其他学科在实践性、集成性和创新性上有着显著区别。工程实践是工程学科的本质要求,是工程创新和工程集成的基础。工科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卓越计划”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地方工科院校在遴选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任教师时,应以同时具有高学历及在企业、研究所、设计院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老师须具备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高校要定期安排缺乏工程经历的教师去企业工作以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强化工程实践能力[3]。地方工科院校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作讲座及任教,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以往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标准以侧重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在“卓越计划”实施之际,要把对教师的评聘考核标准逐渐转向评价教师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与创新性成果等方面。

五、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

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有较高能力的“实干家”而非“理论家”,而能力来源于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对于以应用型为特色的地方工科院校来说,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一)改革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

一是在课程内容上改革创新,如淘汰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学科前沿性的实验内容,逐步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二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进。变被动、封闭的教学为自主、启发性的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丰富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不局限于实践场所,教师一方面可将科研适时适当地融入教学,在强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扩大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可以把教材中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动态等向学生作引导性的讲解,倡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争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和学校的各种科技活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热情。

六、学校各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实施“卓越计划”配套措施

“卓越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工科院校要真正培养好卓越工程师,还需要院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试点专业所在学院和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在经费保障、学生遴选、教师评聘与考核、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毕业标准等几个方面与实施“卓越计划”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制度的形式贯彻落实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具体工作中。同时学校要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保障体系。

七、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工业强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必不可少。地方工科院校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应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制定一系列相应政策和配套措施、打造全面保障体系,全方位为造就“卓越工程师”服务,从而真正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满足未来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施菊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79-181.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9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市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研修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程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托市级教师培训基地及外地高校,实施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研修工程”(以下均简称“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组织实施5000名骨干教师和校长市级集中培训;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和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研修,5年周期内,全市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年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网络研修。充分发挥“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区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5000名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根据我市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学科骨干教师、骨干校(园)长、骨干班主任等市级集中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左右,其中,集中培训20天,分散研修两个月。

1.中小学、幼儿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根据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围绕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科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等组织开展培训。帮助骨干教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计划平均每年培训600人,年,完成1238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

2.中小学骨干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开展以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骨干校(园)长培训,为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建设储备后备人才。计划每年培训150人。

3.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50人。

4.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骨干教师培训。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技术培训理念、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远程培训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计划每年培训150人。

5.英语教师国外研修。为提高英语教师口语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提升我市教师国际视野,每年组织30名英语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时间一个月。

6.农村音、体、美教师培训。农村音、体、美教师多为教非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亟待提高,根据倾斜农村的培训原则,“十二五”期间有计划的对农村音、体、美教师进行轮训,每年培训500人。

7.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按照省教育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标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培训教师100人。

(二)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研修工程。加强和完善教师研修网建设,实现与教师教育网的互联互通。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研修。

研修内容坚持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指向,围绕师德教育与学科德育、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教改试验、学科教育教学评价、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新课标解读等专题,整体规划五年一周期的研修课程体系和年度课程计划,并逐步增加教师自主选修类课程,形成以师德教育为先导,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满足教师个性化选择的多元化课程结构。

—年,按照新的课程设计,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网络研修,完成本周期100学时的网络研修任务。年,对初中教师开展全员研修;对小学教师开展全员研修;年,对高中教师开展全员研修;年,对幼儿园教师开展全员研修。

适时启动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班主任和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远程研修项目,实现远程研修对我市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各学段、各层面、各学科的全面覆盖,着力提升我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素质。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工程”实施的运行机制。“工程”的各项培训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各区县教育(教体)局要根据“工程”实施要求,认真做好参训教师的选拔和组织工作。承担“工程”项目的培训院校要做好教学、管理、考核等工作,注重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将组织专家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达不到目标要求的,不予核拨项目经费。

(二)加强全市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师研修网建设,实现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省教师教育网的互联互通;加强全市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与平台建设,采取购买、开发、引进等方式,形成多样化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建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全市中小学教师与校长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基于全市统一平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严格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制度,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考核、职务晋升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