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房地产法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3 11:03:47

房地产法学论文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1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营销能力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营销能力进行准确评价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为了准确的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营销能力,论文以一房地产企业为案例,在对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完整的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进行评价。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主要对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和特征加以分析和界定,介绍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德尔菲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第三章,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目的、原则、逻辑框架、构建方法等内容。第四章,西华房地产公司营销状况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对西华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第五章,房地产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施过程。以西华房地产公司为案例,详细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过程。第六章,提升西华公司营销能力的对策及建议。针对西华房地产公司市场营销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提出了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房地产企业定量评价营销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企业决策提供一种辅助工具,有助于改进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

3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THEMARKETINGABILITYOFREALESTATEENTERPRISESABSTRACTWiththecompetitionoftherealestatemarketincreasing,itiscriticalfortherealestateenterprisestoenhancetheirownmarketingability.Itrequiresenterprisestoevaluatetheirownmarketingcapacityaccuratelyandfindtheweaklinktoimprove.Inordertoanalysisthemarketingcapacity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s,thepaperapplies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totheevaluationofthemarketingability.Thepapertrytoestablishacomplet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marketingcapacityoftherealestateanduseAHPtodeterminethetargetweight,finallyUse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toevaluatethemarketingabilityoftherealestateonthebasisof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alestatemarketinginthecase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sinxian.Themainelementsasfollows:ChapterI,Introduction.Themaintopicsofthispaperarethebackground,purposeandsignificance,thestudyathomeandabroad,thethoughtofthepaperandthepossibilityofinnovation.ChapterII,Thebasictheoryoftheevaluationoftherealestatemarketingability.Thechaptermainlydefinestheconcept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alestatemarketingandtheimplementationstepsoftheAHP,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lawandtheDelphimethod.ChapterIII,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realestatemarketingcapacity.Thischaptermainlyintroducesthepurpose,principles,thelogicalframeworkandthebuildingmethods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ChapterIV,TheanalysisoftheXihuacomapy.Throughfieldresearch,collectinginformationontheXihuarealestateenterprises,thechapteranalysistherealestatecompany''''smarketingsituation.Chapterⅴ,Theimplementationprocessof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therealestatemarketingability.Thechapterdescribestheapplicationof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themarketingcapacityofrealestatetakingXihuaasanexample.ChapterVI,TherecommendationstoenhancethecapacityofmarketingofXihuacomapy.ThechaptermainlytellesthesuggestionstoenhancemarketingabilityoftheXihua.4Thepaperpresentstherealestatemarketingcapacityevaluationindexsystemandaquantitativeevaluationofthemarketingability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s.Italsoprovidesacomplementarytooltoimprovethebusinessefficiencyanddecision-makingrealoftheestateenterprises.

KEYWORDS:Therealestate,Themarketingcapacity,Evaluationsyst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5

目录第一章导言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综合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动态

1.3.3关于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4文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1.6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

2.1房地产企业营销相关概念界定

2.1.1房地产营销

2.1.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

2.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法介绍

2.2.1层次分析法

2.2.2模糊综合评价法.

2.2.3德尔菲法.

第三章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3.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3.3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3.4指标构建的方法

3.5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的设定

第四章西华房地产公司营销状况分析

4.1公司的基本概况

4.2项目概况

4.3公司营销战略分析

4.4项目的营销环境分析

4.5项目的定位

4.5.1该项目的市场细分

4.5.2项目的定位

4.6项目的营销策划

4.6.1产品策略

4.6.2价格策略

4.6.3营销推广策略

4.7项目的营销实施保障

4.8该公司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房地产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施过程

5.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的权重

5.2建立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集V

5.3构造模糊综合判断矩阵

5.4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5.5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5.6结论分析

5.7影响该企业营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六章提升西华公司营销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6.1选择合适的营销发展战略

6.2提高营销策划的实施能力

6.3培养企业文化

6.4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

6.5塑造优秀的营销组织团队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背景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和整顿,以控制房价的快速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在政策的冲击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进入举步维艰的地步。面对激烈的竞争,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营销能力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营销能力进行准确评价,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营销能力研究作为企业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方向。前者从企业品牌的培育、营销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市场定位、营销网络建设、促销宣传、营销队伍建设、改进和加强市场服务等方面对企业营销能力进行讨论,是一种横向的研究方式;而后者则在考察企业营销流程各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来探讨提高营销能力的途径,是一种纵向的研究方式。两个方向相互借鉴,并且有融合的趋势。我国对营销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学者已经尝试着将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应用到营销能力评价中,但关于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的理论指导仍存在空白,导致实践中房地产企业在评价营销能力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房地产营销市场已进入全程营销阶段,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尚不能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科学的衡量企业的营销能力,仅仅依靠财务指标片面地判断企业的营销能力,不能及时发现营销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总体趋势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来看,已经进入科学正规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决策引领和指导。鉴于此,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以西安一房地产公司为案例详细说明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中的具体应用。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本文在分析房地产营销能力各评价指标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以一定的案例为依托,设计评价房地产营销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房地产企业科学的评价企业营销能力提供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参考。

1.2.2研究的意义

(1)尝试建立完整的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到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填补目前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理论空白。

(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是在房地产全程营销实施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企业开展营销的战略、实施策略和营销保障等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为企业决策提供一种辅助工具,有助于改进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水平。

(3)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企业的不足之处,或潜在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对以后开展营销工作将起到调整、改进的作用,增强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综合

1.3.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企业营销能力的研究是以企业能力的研究为先导。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是菲利普·萨尔尼科,他于1957年最早使用企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企业能力或特殊能力。在此之后,学者将企业能力称为企业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组织能力或企业动态能力等。20世纪80年代,黑特和爱尔兰德亦曾研究了公司独特竞争能力与战略产业和绩效的关系。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风靡一时。波特认为,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新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相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波特的理论从基本战略到价值链,提示了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C.K.Prahalad和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企业能力研究的热潮。随着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营销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力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慢慢地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Moller和Antilla在1987年和Broderick、Hooler.Saunders、Piecy在1998年分别对营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在他们的研究之后,以Graham.Hooley和John.Fahy为首的一批学者将他们两者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合,得出了初步的营销竞争力多层次模型。Grant对营销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划分与Webster和Day有所不同,他从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构成入手,对营销竞争力的构成进行垂直细分,得出另外一个营销竞争力多层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Grant认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培育是在多种层次上发生的,个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2]。

1.3.2国内研究动态

由于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处于粗放型增长过程中,企业营销工作急功近利,营销能力理论研究滞后。随着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关于市场营销的研究才有所发展。国内对营销能力评价的研究是在借鉴国外营销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早期“职能式”营销理论强调的是企业销售能力,以“4P理论”为核心的“策略式”营销理论为代表,它强调的是企业的短期营销能力,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新3形式下企业的营销能力,刘玉来[3]在2005年,在综合理论界对营销能力的概念厘定的基础上详细的提出了营销能力的概念和内涵。之后,很多学者投入到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中,企业营销能力评价逐渐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林映光,孙岚在《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品市场竞争力,销售活动能力,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市场决策能力[4];罗孝玲,刘欢在《医药商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将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为销售业绩指标,营销基础要素指标,营销决策能力指标,营销执行能力指标;杨瑞、杨烨在《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评价指标研究》中将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为营销观念、营销信息、营销战略、营销决策、营销执行、营销业绩6个方面;瞿国忠,李海延、周君生在《企业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判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营销理念、营销组织、营销业绩三方面[5];宁振宇在《浅析我国企业营销能力现状及衡量指标》一文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设定为市场预测、销售渠道、售后服务、营销水平四个方面;杨瑞等人在《制造型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营销效益、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创新能力、营销组织6个方面。此后,翟国忠,林晓光等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为定量研究企业的营销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林媛媛将指数平滑模型运用到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6]。陈成程最早将营销能力评价的方法运用到房地产企业中,并结合房地产营销所固有的特性建立了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7]。当前国内很多关于营销能力的研究文献仍然把营销能力简单地等同于产品创新能力、分销能力、促销能力等营销工作表面层次的能力,或者把营销能力理解为理念、战略、品牌、质量、成本、技术、推销和网络等能力,而没有将营销置于核心战略的高度看待其能力的发展,没有探求到营销能力真正的持续内涵和其内在要素结构以及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很难真正引导企业的营销实践工作长远的发展[8]。

1.3.3关于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国外对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研究比较系统、全面,走在营销理论研究的前沿。我国的学者对营销能力的研究更多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实践结合。目前对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研究正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过渡,国内对企业营销能力的定量研究尚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虽然部分学者在理论上提出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立了评价模型,但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具体操作上仍有局限性。

1.4文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本文从介绍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结合房地产全程营销的特性和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4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设立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

1.4.2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形成过程中,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阐述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以西安一房地产公司为案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应用。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交织,贯穿全文。在定量研究方面,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以进行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定量评价分析。在定性分析方面,除了使用标号段落以外,对于层次和逻辑联系特别紧密的内容,使用了表格的形式以显示其内在关系。

(3)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评价结果与设立的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评级集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营销能力等级。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1)阐述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2)阐述房地产全程营销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逻辑框架、指标体系确定的方法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衡量因素。

(3)根据多层次分析法确定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选定公司的营销能力进行评价。

(4)根据营销能力评价的结果,分析该企业营销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营销能力的具体措施。

1.6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房地产;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36-2

一、引言

房地产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在拉动经济、刺激消费等方面功不可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由于房地产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区域特征,因此本文选择了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房地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重庆房地产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方法

房地产业领域研究涉猎很多方面,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历年来学者专家在重庆房地产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专门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多用于分析某一领域的特征与趋势。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分析样本、确定分析类目、样本评判、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形成等步骤。

(二)信息来源

本文选取的样本来源于“万方学术搜索”数据库,时间范围无限制,通过在题名栏中键入“重庆房地产”这几个关键词,检索到75篇期刊论文,以它们为分析样本进行分析。

三、研究内容统计

(一)研究数量

由表1可得,历年来学者专家在公开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重庆房地产相关论文的数量。从整体上来看,1994年之前并未搜索到相关文章,1994年之后每年的数量分布较为均衡,但都比较少,可见对于重庆房地产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其中,2002年研究重庆房地产问题的文章数目最多,为8篇,占总数的10.67%。

从2006年开始,文章数量有所增加,关注度有所提高。究其原因,2006年春季,由房地产市场引起的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金融市场,进而影响到世界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这几年重庆房地产问题研究的论文出现增加的现象,与“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密不可分。另外,2007年是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城市的直辖10周年,同时又是城乡统筹新政特区。这些外部概念的刺激也使得重庆迎来房地产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一年。这说明在论文的选题上与时俱进,关注经济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研究内容

关于重庆房地产的文章的主要选题方向集中在重庆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趋势、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房地产相关的会议报告和房地产企业行为这四个方面,共57篇,占到总数的76%。其中,研究重庆房地产市场现状与趋势的论文数量最多,有23篇,占总数的30.67%。

在搜索到的论文当中,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房地产企业行为这两个选题方向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但是出乎笔者意料的是,重庆房地产相关会议论文数量竟占到总数的13.33%,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但是这类文章的研究价值却不大;另外,国内很多学者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重庆这个区域并未得到很好的研究,例如作为房地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的利用、房地产价格走势、房地产泡沫以及近年来城市迅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对周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等。

(三)研究性质

由于得到的数据主要是分类数据,因此对变量的统计采用频数和百分比的方法。

表2显示,在关于重庆房地产问题的研究文献中,纯理论的研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比例高达74.67%,而对相关问题的定量研究却稍显不足。从时间上看,定量研究的文献2007年以前仅有2篇,绝大部分出现在2007年以后。这一方面表明对重庆房地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时间上的巧合说明07年的“次贷危机”对地区房地产可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过学者的文章显现出来。

四、研究热点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趋势

房地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收集到的75篇文章中,有23篇是研究重庆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众专家学者的研究,笔者发现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一般可从三个层次去探讨:从宏观层面来看,国际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对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近期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中观层面来看,我国现在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许多一线城市和沿海大城市持续高涨的房价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微观层面来看,重庆房地产业为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已成为重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之一。纵观近年来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开发投资量大,速度快,新开工面积增长较快,房地产供给者和需求者对未来市场信息指数上升,供需两旺。

对于未来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在保经济和保就业的经济环境下,金融机构放松银根和增加流动性不可避免,而重庆市政府清晰科学的城市建设整体发展思路,这些条件都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很多利好;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重庆的保障性住房在资金投入、建设速度、投入使用数量和管理分配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会迎来一定的挑战。

(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风险过大的苗头并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因而,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探索性研究,无论是对房地产市场还是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在总结15篇研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期刊论文的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要防范和控制房地产市场风险,就必须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政府的宏观调控就不可或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不仅仅要立足于调控土地供给,还要甄别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打击虚假和投机需求,保护真实的居住需求;做到土地供应、抑制投机、减少刚性需求三个方面一起动手来稳定房地产市场;政府应从完善金融市场、改革房地产土地开发制度及改善房地产产品结构等多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三)房地产企业行为

历年来关于重庆市房地产企业行为的研究中,数量相对较多,主题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例如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房地产企业品牌的形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发展研究、企业地票交易的账务处理等等。这些研究涉及企业行为的实际效益,应用性强,研究价值巨大。

五、结论

通过对搜集到的75篇文章的认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纵向来看,论文在选题上的时效性很强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房贷"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的新变化,及时来研究房地产问题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二)从内容上看

学者专家对重庆房地产问题的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绝大部分集中在重庆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趋势、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房地产相关的会议报告和房地产企业行为这四个方面,而忽视了房地产相关的其他问题。即使是在这四个大方向的选题上,研究的内容也比较传统,涉猎范围窄,探讨不够深入,创新点不多。

(三)在研究性质上

纯理论研究的论文数量居多,定量研究太少,不过观察定量研究的趋势,相信定量研究的方法会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并加以采用。

(四)由于收集到的样本数较少,对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难免缺乏全面性。所以对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的研究不足,是本文的一大缺憾,今后会对这方面再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冷宇.浅谈重庆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J].城市建设,2012,(14).

[3]汪峰屹.重庆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外资,2012,(16).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3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原为执行国际援助性项目的方法,因其具有充分调动项目执行者积极性的特点,被引进到教育领域,发展成为一种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并应用的教学模式[5-6]。该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思想,其观点是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其本质是进行交互的学习活动和主体间多维对话的设计,是以教师及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7-10]。清华大学过增元教授曾将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总结为:(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授课方法;(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具体来看,与“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授课目的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如表1所示。表1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关注重点参与式教学传统教学教师角色学习管理者、课堂组织者和知识创新者知识传授者学生角色主动参与者被动接受者授课目的注重互动和反思传授信息及知识教学模式探究模式接受模式二、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特点

房地产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11-12]。总体来看,该课程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是综合性。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以房地产经济运行现象及其资源配置活动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兴而引人注目的应用经济学科。具体来看,该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是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结合的学科。

二是实践性。房地产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地租理论、区位理论、房地产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及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运行原理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教学内容的讲解――突破课本局限,应用提问式的授课方法――多问问题,布置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展示等。应用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13],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从教6年来,坚持主体性、互动性、反思性的原则,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核心,注重从“让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足功课:激发兴趣、讲究方法及适度考核。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房地产经济学这一主干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初次授课时,笔者重点介绍该门课程的讲授方式,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将该课程体系简单归纳为“2+3+4”模式。“3”即:概念、特点和分类,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房地产业、房地产供需等基础知识的讲解。“2”即:两个难点,一是利用四象限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二是利用过滤模型解释新房建设补贴的过滤效应。在讲授这两个难点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没有过多进行深奥晦涩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探讨,而是将重点置于成熟经典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的介绍上,通过课堂传授,培养学生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行一定分析的能力。“4”即:在讲授基础知识和难点的基础上,精心准备4篇文章,其内容涵盖:房价越调越涨形成“中央空调”效应的原因分析、房地产开发报建“潜规则”分析、房地产泡沫形成及预警分析和住房公积金“济富劫贫”原因阐释等。可见,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其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缺乏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且当代大学生较有个性,实践经验欠缺,知识面较窄等问题,教师在授课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12]。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将教学方法从以讲授为主向参与式教学转变,采用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具体方式。

1.课堂即兴讨论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现实问题,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课堂即兴讨论。如在讲到房地产宏观调控时,设置课堂互动环节:“你是愿意租房住还是买房住?为什么?”再如,就目前房地产的调控现状,和学生一起分析由于土地垄断、超发货币和贫富悬殊三个主要原因形成房价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中央空调”现象等。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终再由教师来把握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教师讲得精彩固然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素,但是让学生参与讲解,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2.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与课堂即兴讨论不同,需要有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一般一个专题的讨论至少需要1节课或者更长的时间。专题讨论一般以小组(一般4~5位学生)为单位,每次设置3~4个讨论小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与房地产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或者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在讲解第七章房地产税收时,结合《一虎一席谈》的一期节目――《房产税会进行到底吗?》要求学生围绕该问题在课后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主要包括:房产税的定义、性质和作用等基础知识、上海和重庆两个试点城市征收房产税的实践、总结视频对话中各位专家的意见。最为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阐述个人的观点(赞成或反对)等。学生通过在课下收集与整理基础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代表阐述该小组观点,由小组成员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作最后的总结工作。相比短时间的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专题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适当的考核方式

除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教学方法外,提高参与式教学效果还需考虑适当的考核方式。“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习好坏最终的评价标准还是分数的高低,分数也最为学生所关心[14]。在符合学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特点,以鼓励学生参与为指导思想,将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设定为总成绩的40%(一般课程的平时成绩仅为20%)。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成绩的设定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成绩应从考勤、论文及参与度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核。具体来看,教师在授课时应严格考勤,教学任务结束后公布学生的考勤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拿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科研小论文、学习心得、自制课件等)。教师应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图1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4

近些年,随着国家关于房地产行业的宏观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使得在房地产行业竞争中由于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欠缺,本来就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其次,房地产企业作为市场的供应主体,其竞争力的评价现已成为相关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评价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从而为提升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给出科学性的建议,具有现实研究意义。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论述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分析了外部诸多因素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因素。根据AHP法构建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初步规划将分为五个章节,具体文章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中小房地产企业概念的界定,以及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一些理论和评价方法。第三章,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着重进行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分析,从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总结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四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结合企业竞争力的一般评价原则和方法,针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特征,选择评价指标、建立中小房地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第五章,提升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在理论陈述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小房地产竞争力提出了对策与展望。目前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还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在定量评价方面,由于可获数据的缺乏,实证研究的文献偏少,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有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的研究将试图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创新:(1)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及房地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新意。(2)应用的创新。将建立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实证研究,提出的提升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

ABSTRACT

Inrecentyears,ontherealestateindustryasthecountry''''smacroeconomicpolicieshavebeenintroduced,therealestateindustryinanincreasinglycompetitiveworld.Thismakestherealestateindustryinthecompetitionbecauseoflandresources,financialresources,lackofhumanresources,alreadyatacompetitivedisadvantage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ismoredifficult.Second,therealestatebusinessasamainsupplymarket,thecompetitivenessoftheevaluationhasnowbecomethemostrelevantissuesofconcerntoallparties.Howtoassess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soasto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aregiventhescientificnatureoftheproposalisof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discussestherealityof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hestatusquo,theexistingproblems,alotofexternalfactorsontheimpac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factors.AHPwasconstructedinaccordancewithlaw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system,and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wasempiricalresearch.Finallyonthisbasis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measuresandrecommendations.Thespecificstructureofthearticleareasfollows:IThisarticlediscussestherealityof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hestatusquo,theexistingproblems,alotofexternalfactorsontheimpac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factors.AccordingtotheConstructionLawAHP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system,and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wasempiricalresearch.Finallyonthisbasis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measuresandrecommendations.Inthispaper,preliminaryplanningwillbedividedintofivesections,thespecificstructureofthearticleareasfollows:ChapterI,Introduction.Thisstudyonthebackground,thesignificanceofpurpose,researchideas,methodsandpossibleinnovation.ChapterII,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relevanttheoreticalbasis.Introducestheconcep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3enterprisestodefineandevaluate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inanumberoftheoreticalandevaluationmethods.ChapterIII,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impactoffactorsofcompetitiveness.Afocuson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analysisof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fromthegeneral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startingwiththeimpactoffactors,therealestatebusinesswiththeimpactofcompetitivefactors,summedup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impactoffactors.ChapterIV,Basedonthelevelofanalysisof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evaluation.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withthegeneralprinciplesandmethodsofevaluation,inviewofthecharacteristic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hechoiceofevaluationindex,theestablish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indexsystemandcompetitivenessoftheformula,andonthisbasisfortheempiricalresearchandanalysis.ChapterV,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Intheoryandempiricalresearchpresentedonthebasisofhow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prospects.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stilllackmaturityon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sincethedataforthelackofempiricalresearchliteratureless,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oftheresearchalsoneedstobefurtherexplored.Thisstudywillattempttomakethefollowingtwoinnovations:(1)ApplicationAHP,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andrealestateimpactonthecompetitivenessoftheelementsofchoiceanddetermin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indexsystem.(2)Theapplicationofinnovation.Build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indexsystemforempiricalresearch,how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otheoreticalguidance.KEYWORDS: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ofIndicators4

目录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国外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1.3.2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3.3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3.4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中小房地产企业概念的界定

2.1.1中小企业的界定

2.1.2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界定

2.2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及相关方法

2.2.1评价理论

2.2.2评价方法

第三章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四大影响要素

3.1.1企业制度

3.1.2企业能力

3.1.3企业资源.

3.1.4企业外部环境

3.2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3.2.1土地资源

3.2.2资本规模与资金运作能力

3.2.3市场开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3.2.4企业发展潜力

3.3影响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两大主要因素

3.3.1政策——土地门槛提高

3.3.2经济——资金压力陡增.

3.4其他外部因素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4.1销售方式可能出现的变化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4.2我国加入WTO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3.4.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第四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评价

4.1层次分析法

4.1.1关于层次分析法(AHP)

4.1.2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4.2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定的原则

4.2.1科学性原则

4.2.2目的性原则

4.2.3独立性原则

4.2.4可对比性原则

4.2.5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2.6可操作性原则

4.2.7真实性原则

4.3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处理的理论说明

4.3.2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处理的方法

4.3.3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

4.4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现状分析

4.4.1中小房地产企业总量多,占有市场份额大

4.4.2中小房地产企业技术性不高,家族化现象明显

4.4.3中小房地产企业活动范围主要在区域市场和住宅产品

4.4.4中小房地产企业更容易满足我国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4.4.5中小房地产企业能够拾遗补缺,填补大企业在区域市场上的剩余空间

4.4.6中小房地产企业能够发挥“市场规模”优势

4.4.7中小房地产企业是市场自由竞争的有利推动者

4.5实证研究.

4.5.1企业背景介绍

4.5.2企业竞争力评价

4.5.3结论

4.6本章结论

第五章提升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5.1政府——建立健全相关的机构和政策

5.1.1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政策和机构

5.1.2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创新铺路

5.2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赢得发展

5.2.1管理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

5.2.2探索新的开发模式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估价;估价方法

自改革开放房屋开始作为商品进行市场流通至今,房地产行业以其迅猛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吸引众多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在我国入世后,房地产的流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因此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流通的重要推手也应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 房地产估价概述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行使我国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房屋被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流通。房地产估价活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一方面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估价理论和方法成果,另一方面积极集合国内自身实际情况,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房地产估价方法。由于受英国估价体系的影响较深,因此我国的估价方法更倾向于经验与理论结合。

房地产估价的概念正式提出于1999年颁布实施的《房地产估价规范》并被广泛沿用至今。该规范指出,房地产估价是专业估价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并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体。本文中所提及房地产均为狭义上的房地产概念,即指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不可分离的部分,以及与土地和建筑物有关的权力和利益等。

房地产估价行为一直是以房地产属性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理论规范为支撑的、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活动。然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估价行为必须依赖于科学的估价理论和方法,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这些理论和方法,还必须结合估价人员的经验。

2 房地产估价的基本方法

我国房地产估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其中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是最基本的三种估价方法,其他方法都是他们的派生。现将前三种基本的估价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2.1 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指在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的价格时,将估价对象与近期内已经发生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从已交易的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经比较修正而得出估价对象估价时点的房地产价格的估价方法。

经济学中的替代原理表明市场中具有等同的使用价值和效用的商品具有相同价格,是完全的替代关系。同样,这一原理是市场比较法的理论基础,房地产能够根据其典型的物质属性(包含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不可分离的部分)、法律属性(即为房地产的权属)和经济属性(房地产财产内涵)进行同等价值和效益的划分,形成这种替代关系,从而将同类型待估房地产进行一定的因素修正,最终做出价值评估,完成房地产估价。

2.2 收益法

收益法评估房地产商品的价格,就是应用科学的预测方法预测估价对象在未来经济寿命年限内每年能给投资者带来的纯收益,并选择合理的资本化率,将之折现到估价时点,即得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价格。

收益法的估价原理为预期原理,这一原理建立在房地产使用寿命耐久性和经济效用长久性的特点之上,本质为房地产未来所能获得的纯收益与现在的货币价值的等量表达。由于纯收益的获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房地产在整个收益过程中存在一个资本化率,那么房地产本身具有的价格与资本化率的积就是纯收益,同理纯收益与资本化率的比即为房地产价格。

2.3 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成本逼近法,它是一种通过求取在估价时点重新建造全新的估价对象所需的各项费用总额减去估价对象的减价修正额来估算估价对象价格的方法。

成本法估价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上的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旨在寻求供需双方的共同利益点,维持供需双方利益的平衡。换言之,如果房地产出售价格超出重置或重造所需全部成本额,就意味着需求方自行建设优于直接购买,那么需求方将放弃购买权;如果房地产出售价格低于重置或重造所需全部成本额,那么供给方将造成亏损,同样不具备成交条件。因此房地产价格下限,即开发成本,才更容易促成房地产交易,是供需双方的共同利益点。

3 房地产估价基本方法的比较分析

3.1 适用范围的比较

市场比较法是参照同类型房地产的交易资料而对待估对象进行估价的方法。市场比较法主要针对交易性较强的房地产,如商品住宅、办公楼、商场、仓储用地、工业厂房等项目,而对于学校、体育场馆、文化展馆等交易性较差的房地产则不适用于本方法。

收益法以房地产预期收益为基础,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收益或者具有潜在收益且这种收益可以被定量表达的房地产项目,如普通商品住宅在出租的的情况下具有收益,在自用的情况下节省了租房成本,为潜在收益,并且这些收益都直接以货币形式表现;而对于机关办公场所、学校、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等房地产估价则大多不适用。

成本法是以建造成本为着眼点的估价方法。每一个房地产都存在建造成本,因此此项方法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尤其是在交易性不强或者无法将收益货币化的房地产项目估价中表现尤为突出,弥补了其他两种方法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3.2 特点分析

在市场比较法中用以参照的同类型房地产交易资料质量将直接影响估价水平,一方面用以参照的交易资料应具备一定的数量,即具有较为成熟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确保在相似供需范围内有足够的资料对比参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参照资料应具备优质的质量,即保证交易资料数据合法,保证待估对象的可靠性。

收益法主要借鉴和沿用了西方国家的成果,可以说是“起步晚、起点高”,虽然在评估原理、指标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认识基本上相同,但在评估实践中对于收益法的应用却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因为收益法在应用中对纯收益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说明,因此,采用该方法估算也应高度重视成交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纯收益计算的可靠性。

成本法的关键在于对成本的理解,一方面在房地产估价中提出的成本为社会成本,其中不仅包含单纯的人工、材料、管理等显性费用,还包含开发商合理的利润及缴纳税金等隐性成本;另一方面成本为估价时点的重置成本,而非历史建造成本。

3.3 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房地产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即使在房地产用途、结构、所处地点、价格类型、交易时间等对比条件均统一的情况下,常常受到交易双方乃至估价人员的主观影响而产生差异。

而收益法做出的评估结果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纯收益和资本化率两个参数的确定。一方面,纯收益的累积是在一种较为平均的状态下进行的,排除了具有特殊经营能力者和缺乏经营能力者产生的特殊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房地产投入使用的若干年中,资本化率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影响收益估价法的两个关键因素均较难控制,容易在实际应用中掺杂估价人员主观判断,导致估价结果的偏离。

在成本法中采用的重置成本与建造时的历史成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间段,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该估价过程中减价修正额的确定是估价合理的关键,其中减价修正额包含折旧、成新率两个影响因素。

3.4 本质的同一性

三种方法无论是在适用范围还是经济学原理,亦或者是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经过总结和分析后发现,他们都是借用不同的方法途径,找出房地产与价值、货币之间的纽带,最终体现出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市场价格或价值。

4 房地产估价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4.1 规范估价程序

从以上三种估价方法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在整个估价过程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主观因素存在,由于房地产是典型的不完全市场,这样的主观因素无法避免,因此就需要通过规范房地产估价程序提高估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尽量回避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必要估价偏差。

4.2 建立完善的估价市场资料库

由于房地产估价方法的本质最终均表现为房地产向市场价值甚至货币化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牵涉的数据资料就是成就估价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估价市场资料库能够更进一步的帮助估价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4.3 引入新的计算方法

通过对三种估价方法的分析中得知,三种方法中均存在不同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指标在确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适当引入新的计算方法对基础估价算法进行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计算中的误差情况。

4.4 科学确定估价结果

由于三种基本的估价方法都存在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因此在估价结果上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应注重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达到相互验证结果的目的,降低由于交易资料不完善或者关键影响因素取值不明确带来的结果偏差。

参考文献

[1]柴强.房地产估价[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2]方晟,何柳.不同评估目的下房地产估价方法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7(6):74 7-748.

[3]项昀.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的改进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房地产; 房地产评估; 市场细分

中图分类号:F273.4;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4-0045-05

市场细分本质上就是对评估区域的分类。房地产市场细分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稳健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发现并确定房地产差异特征,根据差异特征将房地产市场进行分类,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奠定基础。我国区域间房地产市场在成熟度、交易频度、公开市场资料、所有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市场上的反应如何,通过何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房地产子市场,对房地产批量评估系统和未来推行房产税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细分的定义、市场细分的必要性和存在性以及市场细分的方法和标准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进行相关实证研究的方法。

一、基于批量评估的细分定义

市场细分理论最早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 R. Smith)于1956年提出。他指出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随后又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美国营销学家科特勒(PhiliP Kotler)发展了史密斯的理论并提出了STP理论,即细分(Segmentation)、目标(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这成为日后企业营销的核心内容。而随着市场细分理论的不断发展,市场细分理论从单一细分标准发展到了融合行为、心理和人口变量的混合市场细分。

1974年Straszheim将这一概念引入房地产市场,使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房地产价格评估时发现房地产市场可能由一系列细分市场组成,各个子市场对应着不同的特征价格函数。自此,大量的研究开始出现。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一个观点――由一系列有差异的但互相联系的子市场组成的房地产市场可以更好地解释某些问题,而不是单个市场(Watkins,2001)。随着房地产子市场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Grigsby(1987)对房地产细分进行了定义。他指出子市场是指在同一个子市场内,一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是相当接近的替代品,而与其他子市场内的房地产则替代性很差。他还提出同一子市场的房地产具有适度的内部同质性,与其他子市场则具有相当的外部异质性。体现在批量评估中,指的是比起在未划分子市场的一个笼统的市场中采用均衡方程而言,在划分了子市场的市场内分别采用不同的均衡方程可以得出更加精确的评估价值。

尽管对房地产子市场的研究已有60年的历史,然而一致性定义仍然是最棘手的部分。表1将部分学者对于子市场的定义列出。

如表1所示,学者们在如何定义子市场方面作出了很多尝试,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分歧。Grigsby等(1987)的定义就引发了很多讨论,例如怎样去判断房屋的可替代性和房屋的聚合度。不过根据子市场理论及其打算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这里的可替代性指的是房屋的位置、结构特征和区位环境等可互相替代。在实际中,这些问题通常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方式解决的,例如使用先验子市场或者其他较为方便的地理界限作为定义子市场的基础。在一些案例中,统计检验也被利用来检验先验子市场是否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某块(宗)地更加详细的数据越来越容易获得。例如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现在可以提取某块地的距离、分布、方位等相关的数据。虽然Grigsby的定义显得比较模糊,不过这算是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综合的定义。

二、房地产市场细分对批量评估的作用与必要性研究

(一)房地产市场与批量评估

将一个大市场细分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出有差异的子市场,这样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看到和关注更多不同的方面。市场细分的重大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的房地产价格结构。市场细分充分地提高了房地产价格预测模型的精度,也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的价值预测手段。它在房地产不同的属性对其价值的影响程度方面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分析子市场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判断公共政策的效应,分析城市问题,例如城市中贫富差异问题和创造平等的房地产机会问题。因此,子市场结构对于城市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者、抵押贷款者、非营利组织和个人房地产所有者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适合市场的策略都至关重要。

随着房地产市场细分不断得到强调,Goodman and Thibodeau(2007)表示,正确理解房地产市场细分可能会提高用于估计房价的统计模型的预测精度,并且将使研究人员能够改善这些价格中模型的空间和时间偏差。他们还指出,对子市场中房产精确的赋值将会改善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与房地产融资相关的风险定价能力,同时也会降低房地产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由于房地产子市场的定义并没有得到统一,因此几十年来学者们纷纷采取多种方式多维度地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来验证子市场是否真的存在。表2中给出了研究房地产市场细分的多元化态势。

从表2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子市场主要是从房屋结构特征、地理特征与数据统计三个方面来进行市场细分,这与下文提到的市场细分的研究方法契合。随着区位理论和房地产特征价格理论的发展,大大拓展了房地产子市场的分析框架,特征价格理论适合研究房地产市场细分问题(Bourassa,2003)。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房地产特征价格理论强调房地产市场可能是不均衡的,房地产子市场的存在导致了这种不均衡的产生(whitehead,odling-smee,1975)。

(二)必要性研究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一组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研究者为当地的房地产系统开发了一个过滤模型。这个模型的中心假设就是房地产子市场的存在(Kauko 2002;Watkins 2002)。既然子市场是存在的,那么是否有必要去细分市场呢?而细分之后又能有哪些益处呢?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大部分人认为市场细分是有必要的,因为市场细分可以提高预测精度,但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细分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对于价格预测所提高的精度微乎其微,表3列出了一些学者的观点。

三、房地产批量评估系统的市场细分标准与方法研究

由于子市场未能达成一个共识定义,划分子市场的过程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在子市场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大量的研究是运用特征价格模型的(Dale-Johnson,1982;Tu and Goldfinch,1996;Leishman,2001;Kauko等,2002;Lipscomb and Farmer,2005)。其他人试图使用离散选择模型(Ellickson等,1976;Quigley,1985;Longley and Dunn,1987;Yates and Mackay,2006;De-Palma等,2007)。另外的研究强调了区位平衡和不平衡模型的使用(Sieg等,2002;O’Sullivan and Gibb,2003;Baier等,2005)。Watkins(2001)就房地产子市场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详细的综述,认为即使研究者在房地产子市场的定义上具有一致的观点,对于哪种方法是确定子市场的最好方法也未达成共识。

目前国外关于房地产子市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方法和子市场应用方面的探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在判断和确定子市场的方法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多种方法已被讨论和改进。这些方法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先验细分和数据导向的细分方法。先验细分指的是方便且可获取的空间细分,例如行政界线、邮政编码区等,或者预先定义好的标准(房屋的结构类型或需求类型)。与先验细分不同的是,数据导向的细分是基于统计数据分析的,不过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毗邻区域处于不同的子市场内。

先验细分主要是指基于已有的地理和政治界限或者是基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特征而言的空间分区。例如:Straszheim(1975)根据旧金山湾区的人口普查区域创建了81个地理分区;Miehaels and Smith(1990)通过房地产区位、行政区域、人种、收入等确定子市场;Sonstelie and Portney(1980)用政府行政界限进行市场细分;Munro(1986)、Sehnare and Struyk(1976)用消费者收入来确定子市场;Fletcher等(2000)使用了邮政区域去定义子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频繁使用邮政区域去定义子市场的原因是它们可以从上市公司的数据库里获得。而基于特征的细分则主要是基于房间的数量(Schnare and Struyk,1976)、建筑面积(Bajic,1985)和物业的类型,例如公寓和别墅(Adair等,1996;Allen等,1995)。

数据导向的细分则是基于统计数据分析,让数据决定子市场的结构。即首先用大量的数据决定什么样的特征是房屋的突出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特征去细分市场,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如Dale-Johnson(1982)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房屋的变量和邻域特征,从而得出子市场的数量。他用13个变量和成组的数据,通过Q值分析进行市场细分,其结论是子市场对于决定房屋的价格而言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一个更加高级的方法去定义子市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采用了预先定义好的邮政区域,且没有进行样本外检验。Goodman and Thibodeau(1998)使用层次分析法定义了子市场,主要目标是判断房地产价格统一的区域,然后再联合特征效用价格模型,通过使用子市场的信息去定义子市场。也有一点值得注意,他们使用的数据除了单个房屋的数据,同时还包括了不同学校区段的学生表现。Bourassa等(1999)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定义子市场,主成分分析法被用来从房地产属性的原始数据中抽取因子,然后将因子的得分用于聚类分析中去进行房地产子市场的划分。Ugarte等(2004)用混合模型来进行效用方程的估计并将交易地区进行子市场的划分,但是这样的子市场并不具有地理特点。McCluskey(2011)使用地理加权回归进行市场细分,选取了美国三个空间和地理差异都很大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基线模型进行比较,通过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计算出的MBV(market basket value)作为细分市场的标准,再通过COD、莫兰指数和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最优的子市场数量。

尽管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子市场,不过Palm(1978)提出市场细分由于可能存在的信息限制和研究成本的限制使得采用不同的方法导致同一个市场被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目前基于空间的市场细分被认为是较合理的划分依据,McCluskey等(2011)提到基于非空间的细分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个关键的缺点是基于非空间的细分会导致邻近的房屋是通过源于不同细分市场的模型来估值的。在非空间细分的边界区域,相同的房屋将拥有不同的评估价值,这样的价值是不可接受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如果细分和评估过程是基于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而言,那么基于非空间的细分中,房屋的属性从一个细分市场调到另一个细分市场将会使比较模型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他得出结论,只有基于空间的细分才值得进一步考虑。

四、结论

尽管对子市场的研究已有60年的历史,然而对于房地产子市场方面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房地产子市场的定义、房地产市场细分的必要性和存在性、市场细分标准以及实证方法选择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细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具体结论如下:

一是在房地产价格预测研究中,子市场确实存在,而且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证明确实有必要对子市场进行细分。究其原因在于市场细分可以提供一个更加精确的房地产价值结构,充分提高了房地产价值评估模型的精度,并提供一个更加精确的价值预测手段,也在房地产不同的属性对其价值的影响程度方面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分析子市场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判断公共政策的效应,分析城市问题,例如城市中贫富差异问题和创造平等的房地产机会问题。因此,子市场结构对于城市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者、抵押贷款者、非营利组织和个人房地产所有者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适合市场的策略都至关重要。

二是区位理论和房地产特征价格理论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房地产子市场的分析框架。在目前的研究中,虽然关于房地产子市场的理论分析框架很多,但是没有形成房地产子市场的核心定义,也没有形成房地产子市场划分的一致观点。房地产子市场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三是基于数据导向的市场细分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深化。大多数的细分技术只是解决可视化细分,然而,更多的关注可以放在这些方法的深度上。例如,一个地区的房屋属性,通过非线性回归可能会被划分在两个子市场内,然而,同样的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可能被划分在四个或者更多的子市场中。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具有稳健型的方法,以便子市场的数目不会因为方法的差异而不同。

总之,模型设定与数据划分对批量评估系统的有效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性和差异,研究建立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细分的方法和标准是房地产批量评估结果准确和公平的重要保障,可以促进我国房产税系统有序、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 Allen,M.T.,Springer,T.M.,Waller,N.G.(1995). Implicit Pricing across residential submarkets,J. Real Estate Finance Econ. 11:137-151.

[2] Adair,A.S.,Berry,J.N.,McGreal,W.S.(1996). Hedonic modeling,housing submarkets and residential valuation,J. Property Res. 13:67-83.

[3] Bourassa,S. C.,Hamelink,F.,Hoesli,M.,& MacGregor,B. D. (1999). De?ning housing submarkets.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8:160-183.

[4] Bajic,V.(1985). Housing-market segmentation and demand for housing attributes: some empirical findings,AREUEA J. 13:58-75.

[5] Fletcher,M.,Gallimore,P. and Mangan,J. (2000).The modeling of housing submarkets,Journal of Property Valuation &Investment,Vol. 18 No. 4:473-487.

[6] Grigsby,W.,Batatz,M.,Galster,G.,and Maclennan,D.(1987).The Dynamics of Neighborhood Change and Decline,Progress in Planning 28(1):1-76.

[7] Goodman,A.C.,Kawai,M.(1982). Permanent income,hedonic prices,and demand for housing: new evidence,J. Urban Econ. 25:81-102.

[8] Goetzmann,W.N.,and Spiegel,M.(1997). A Spatial Model of Housing Returns and Neighborhood Substitutability,J. Real Estate Finance Econ. 14:11-31.

[9] Goodman,A. C.(1981). Housing Submarkets within Urban Areas: Definitions and Evidence,J. Regional Science 21(2):175-185.

[10] McCluskey,W.J. and R.A. Borst. (2011). Detecting and validating residential housing submarkets: A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use in mass apprais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using Markets and Analysis. 4(3):290-318.

[11] Palm,R.(1978).Spatial Segmentation of the Urban Housing Market,Economic Geography54:210-221.

[12] Straszheim,M.R.(1975).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Housing Market,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ew York,NY.

[13] Schnare,A.B.,Struyk,R.J. (1976). Segmentation in urban housing markets,Journal of Urban Economy. 3:146-166.

[14] Sonstelie,J. C. & Portney,P.R. (1980).Gross Rents and Market Values: Testing the Imlications of Tiebout’s Hypothesi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7:102-118.

[15] John H. Bowman. Property tax circuit breakers in 2007: Features,use,and policy issues[R].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2008.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7

本文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加强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进行课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建设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是我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立足我国新会计准则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将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式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清楚地认识和掌握,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继续深入会计理论研究或从事房地产会计实务奠定一定基础。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房地产企业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具备处理房地产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房地产企业现实经济核算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房地产资金筹集,销售收入取得、房地产建造成本、费用支出、税费上交、工资发放等日常业务,及年终利润分配等房地产企业现实经济业务的核算。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学科,它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可操作性极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会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从业经验要求非常“苛刻”,不再容忍毕业生拿着企业工资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而要求毕业生马上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投入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中。基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会计人才的实践性教学尤为重要,而现实中的会计教学的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忽视了会计实践的教学。这就造成学生毕业到了到了企业需要重新认识原始凭证,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现实会计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的建设。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措施

1.建设优秀师资团队

专业是兴校之基石,而师资是强专业的根本保障,优秀的师资团队应该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先进的专业教学水平的成员组成。而建设这样一支房地产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是指学校现有专业教师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挂职,深入企业一线,熟悉房地产项目从报建至项目完工进行完工结算的整个流程,参与房地产企业会计和税务处理工作,掌握该项技能,并收集教学所需的资料“请进来”是指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或税务师事务所引进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行业专才或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研究和实施工作。

2.己女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学生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进行转变,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学生需求作为依托,进而培养学生自学性和创新性。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创新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

为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专业理论与实务必然要进行衔接。会计理论来自于日常实务,是对会计实务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并对实务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所以这就要求会计的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教师都需组织配备相适应的模拟实务资料和教材与会计实务相衔接,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实务相结合的实际操作中去,通过训练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会计知识适用性。房地产会计,应建立房地产经营沙盘,并将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凭证(包括各种项目报建文件、工程承包文件、不动产销售合同、项目完工结算合同、银行结算凭证、按揭款到账凭证、发票等)制作成仿真化的教学版本,收集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经济业务材料并制作对应的原始凭证用于教学,实现仿真化目标;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实务化目标,同时将涉及原始凭证认识及填开、房地产企业常见经济业务处理技能的教学任务细分到各专业课程中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原始凭证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实现系统化目标。

4.建设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房地产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应建立健全房地产沙盘实验室、税务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房地产沙盘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李生通过教学,熟悉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及其来源和房地产开发流程及其管理,使其能在实务工作中更好地理解企业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能正确归集成本费用,确认收人。同时,建立健全税务实验室,使学生足不出校即能高仿真地模拟企业各项税收纳税申报流程,并通过组织实施项目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现行各税种纳税申报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己女革考核评分办法

由于房地产会计课程实践性较强,同时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应建立“理论+技能+过程”的“三三制”考核评分办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础理论考核以期末的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而基本技能与操作技巧的考核则主要根据平时的岗位实训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分,着重考查专业岗位的业务经办过程和业务处理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工作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与“教学参与率”等方面,即整个考核评分过程中根据学生上课出勤和听课情况给予适当的成绩或评分,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陆秀团,专业建设与行业深度结合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4).

[2]胡昭瑾,浅谈会计教学改革中的理论联系买务的重要性,商,2013(12).

[3]高莹,王倩.提升专业技能改革教学方式,中国教育装备技术,2013(9).

[4]苏宏伟.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买践分析,创新教育,2013(2).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筑学概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18-02

“建筑学概论”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高职类教育应注重学生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教师的教学应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技能性,需要突破以往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入大量实践和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本文以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的核心能力为依托探究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筑学概论》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一、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筑方面的核心能力

高职层次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城镇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及房地产管理,并受到良好专业技术综合训练的操作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较为广泛,如房地产销售、房地产策划、房地产估价等,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主要可以考取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经纪人和房地产估价师三大类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证明,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诸多发展方向中都涉及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图纸识读能力,包括专业建筑图纸(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区位宣传图的设计和户型图的识读与评价及其宣传用户型图的设计,其中专业建筑图纸的识读要求较低但该类图纸专业性强,具体包括建筑总平面图(也可延伸为电子沙盘立体模型)、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详图等。户型图的识读与评价是高职层次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培养对象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尤其是房地产的销售行业。二是了解和明确建筑构造术语,明白建筑的主要结构。

二、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筑学概论》教学现状与问题

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城镇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及房地产管理,并受到良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的专业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高职层次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筑学概论》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如何构建适应高职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对完成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职层次的《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

一是教学内容不适应现代房地产行业对学生发展的需求。目前与建筑学概论相关的书籍很多,但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很少涉及建筑识图、构造的建筑学概论书籍,一类是以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为主的书籍,两类书籍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带有明显的建筑专业的痕迹,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融合不够,考虑房地产行业的从业需求较少。

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学生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这样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既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培养,又不为学生所欢迎,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好。例如有的教师把“建筑识图”教学看成是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宣抄和投影原理、建筑图纸的讲授,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后期专业课的学习。

三、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筑学概论》教学模式研究

1.教学内容的整合――针对教学对象品质特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

(1)以教材体系为蓝本,适当删减与增加教学内容。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调研,考虑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今后从业的需要,精心选定教材,并以教材为蓝本,将“建筑学概论”课程归整为建筑与建筑学、建筑识图、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四大部分,其中以建筑识图部分为重点。在其中将透视图、轴测投影等学生难以理解并不切实际的内容删减,而开发和增加了“户型图的识读”等紧贴学生今后从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并将其延伸,纳入到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体系当中。

(2)将分散式、解剖式的教学内容高度合并,给教学对象产生一种高度概括性的、条理清晰的主题式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与中心内容。为了加深教学对象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相对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合并归纳,为学生构建明晰的知识体系和脉络。在建筑识图的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归纳为投影原理、三面投影体系、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户型图的识读等几章,在三面投影体系的讲授中又归纳为原因、构成、展开、规律四部分,对于三面投影体系的构成概括为三面、三轴、一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结合教学对象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模式。在《建筑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摒弃先理论后现象和案例的教学次序,采用先呈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现象后归纳成科学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即“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不同时,先举出教室、厂房、学生宿舍、剧院和人行天桥、万里长城、西安城墙、三峡大坝两组建筑,再共同分析两组建筑的不同,总结得出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概念。

(2)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教学对象的技能培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教学对象身边的例子作为讲解案例,尽量将房地产行业中相关的常用术语加入到课堂中,引发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专业素质和专业认同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教学对象动起来,比如讲解楼梯的类型时,要求学生同桌以及前后桌进行合作,用自己手中的纸折叠出不同类型的楼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在“建筑识图”的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完成作图任务,这样让学生在课堂处于忙的状态,有所收获,教学效果较好。

最后,针对“建筑学概论”这门课程,设计学生“建筑绘图与识图”的技能训练,要求每个学生要完成5~8幅专业图纸的绘制,分别是一幅日常物品的三面投影图、1幅陕西教育学院三校区总平面图,2~4幅三校区某幢楼的平面图、1~2幅三校区某幢楼的立面图和1个户型图的识读,用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技能,并在最后进行成果的交流与总结,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一方面注意教具的使用,由于建筑识图部分要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强,因此教学中经常采用粉笔盒、书本等物品作为教具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展示相关图片、教材上没有的图等。

(4)引入启发式教学,使理论课的教学趣味化。由于教学中避免不了相关理论的讲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作为教学催化剂,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提问、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3.“建筑识图”部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研究实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任务驱动”法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为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主要适用于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而言,“任务驱动”法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适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教师在反思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中提高。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包括任务设计、任务呈现、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四个环节。

(2)《建筑识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根据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可采用该方法进行“建筑识图”部分的教学,其教学模式见图1。

图1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筑识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课内训练和技能训练两大部分。

1)课内训练部分。由于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而理论性相对较弱,结合学生的特点,课内教学的完全理论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手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效果。如“建筑识图”教学内容中的“三面投影体系图”是建筑识图部分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跟教师一起完成该教学任务,并设计“请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并绘制其三面投影图”的作业进行强化理解。

2)技能训练部分。技能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常用建筑图纸的识读技巧,是学生在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能熟练识读建筑图纸。根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未来的从业需要与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将该专业的技能训练分为户型图的识读技能训练和常用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技能训练。

第一,户型图的识读训练。对于户型图的识读训练,先由教师在课内进行示范讲解,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户型图的图例与符号、功能区转化、户型图的描述和户型图的评价四个内容。对学生而言,户型图的图例与符号和户型图的描述比较容易理解,教师主要讲解户型图功能区的转化和户型图的评价,然后按照训练任务的呈现――任务的实施――学生交流总结――教师评价提升的步骤来完成。

对户型图的评价,需要教师在课内讲解户型图评价的主要标准,如舒适性、私密性、功能性等。在这里主要说明功能区的转化,由于日常所见到的户型图基本上是将建筑图纸“照搬”的,不利于客户的理解和销售人员的讲解,因此有必要对户型图进行功能区转化。

户型图识读的主要训练任务为学生自由搜集一幅户型图,进行功能区转化、户型图描述、户型评价等内容的训练。

第二,常用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技能训练。常用施工图主要包含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其训练过程也包括训练任务的呈现――任务的实施――学生交流总结――教师评价提升几个步骤。其中,任务的实施阶段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结合实际,由学生对本校区的总平面图、本校区内某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进行绘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制图标准来完成。任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实地勘察和绘草图、室内作图、实地检验和室内完善饰图四个阶段。

不论是课内训练还是技能训练,教师最终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提升。

四、结束语

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主要培养操作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建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一定要紧密围绕房地产行业对学生的从业需求,构建学生的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大纲,有选择的取舍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实践技能训练,探索适宜于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建筑学概论》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增长.《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3):90~92

2 樊琳娟、刘志麟.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3 杨增长.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方法的探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54~55

4 章鸿雁.紧扣职业能力培养,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房地产法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DEA;房地产业;投资绩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59-03

引言

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国家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衡量该地区房地产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出台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业能否高效率运行于社会生活中,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及探讨的话题。

国内外研究学者已经对房地产业投资绩效进行深入研究,但大多数学者更偏重于房地产企业绩效评价,从整个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方法大多数采用聚类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实物期权法、灰色层次分析法、灰色实物期权和贝叶斯模型等方法。陶书金[1]等利用Topsis法,通过熵权系数法建立指标体系权重模型,实现对房地产投资绩效的分析。但这个过程中存在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及概率统计分析等主客观问题,影响实际分析效果。赵腾[2]等利用实物期权法,对房地产投资中的不确定性、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金融领域的期权定价模型将期权的价值量化。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期权和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期权是有区别的。赵长龙[3]等建立贝叶斯理论的房地产投入产出效率模型。该模型通过市场调查得来的新信息和历史资料数据,修正先验概率。该模型计算相对复杂,后验概率具有主观性,而这个概率在计算过程中却是很重要的数据。总的来说,上述方法主观性较强,无法从动态的投入产出效率入手,从最资源优化的角度进行评价,缺乏一定科学性。

DEA方法是在单输入、单输出基础之上兴起的,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评价系统有效性问题。DEA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更具优越性。同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DEA应用范围更广,如学校、医院、汽车、钢铁、房地产等行业的投入产出绩效问题,都可以用DEA方法来研究。

DEA方法能同时评价多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即相对有效性。DEA在测算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是可行的,并具有很大的优势。DEA方法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结构复杂性,而房地产业投资系统指标总体看来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过程;DEA投资效率评价需要从不同侧面,用多个指标对其进行测评,这些指标在选择的过程中量纲大多不具有统一性,而DEA方法无须考虑量纲统一量化问题。

通过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DEA方法对云南省房地产业投资绩效进行评价,为云南省房地产业投资决策提供相关改进信息,以解决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 DEA模型的建立

(一)DEA理论基础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即数据包络分析,是评价同类部门或单位间的相对有效性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1978年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A.Charnes)、库伯(W.Cooper)和E.Rhodes等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4]。本文采用C2R模型。

(二)用DEA方法进行云南省房地产投资效率评价

DEA方法主要研究同类型输入输出指标间相对效率关系。DEA方法的房地产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的目的是直接反映全省房地产业的健康状况。在本文的研究中,决策单元包含了云南省16个地级市区。本文选取指标遵循代表性和可得性,选取8个指标作为测算云南省房地产业投资绩效的输入和输出指标。

输入指标:房屋建筑企业总产值、建筑企业数、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额以及建筑企业资本金。

输出指标:房屋竣工面积、地方生产总值以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在输入指标中,房屋建筑企业总产值能比较好地反映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施工面积和投资额亦能较好地反映房地产的投入现状;在输出指标中,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反映于地区生产总值中,房地产业发展成果亦能很好地反映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中。

二、案例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整理

原始数据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2013》。整理后,选取云南省16个地级市2012年数据作为房地产业投入产出的研究样本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对16个城市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发现,2012年16个地级市平均房地产企业投资约92亿元;昆明市房地产投资额位居前列,达到1 259.31亿元,西双版纳、迪庆、怒江、德宏和文山等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额居于后几位。

(二)构建DEA模型

(三)综合投资效率评价研究

按照同样的计算模式可以得到其他15个决策项目的评价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可以得到DEA有效性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云南省16个地级市中,DEA有效(θ*=1,并且s*+=0,s*-=0)的有6个地区分别是昆明、玉溪、丽江、临沧、文山和西双版纳;其他10个地区分别是曲靖、保山、昭通、普洱、楚雄、红河、大理、德宏、怒江和迪庆,其DEA都是非有效的,即DEA弱有效(θ*=1)。说明云南省房地产业,除少数经济结构较均衡的地区外,整体投资效率是不均衡的,在整个行业内存在投资效率不高的现象。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构建了一个适度的房地产投入产出效率指标体系,通过对云南省16个地级市进行实证分析,较好地反映了云南省房地产业整体投资效率不高、投资过剩和产出不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云南省除昆明、玉溪、丽江、临沧、文山和西双版纳六个地区投入产出效率均衡外,其他地区投资效率不高。近年来,DEA有效的地区经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配置效率高,战略发展突出,使其收益指标均达到最佳水平。DEA弱有效的地区,主要表现为输入过剩和输出冗余。输入过剩表示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对市场考虑不周,导致投入过度,市场处于无效率状态;输出冗余表现系统产出冗余,产出过多时市场消化吃力。即可使系统中减少投入,扩大产出;地方政府要鼓励投资,消化过大的投入和冗余的产出。

云南省必须注重房地产业效率不高的现状,及时体察市场经济形势变化,停止盲目无休止的投资,避免社会资源浪费,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投资效率,促进云南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从整体上分析云南省各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认为在后续的发展中,应重点考虑云南省非DEA 有效的区域,均衡产业结构;重点考虑房地产业的每一项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此项投入是否过量等问题,并努力提高各项投入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云南省房地产业的各项产出,使云南省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更加均衡。

参考文献:

[1] 陶书金.基于组合赋权――TOPSIS 法的房地产投资决策模型的应用研究重庆[D].重庆:重庆大学,2013.

[2] 赵腾.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房地产投资决策模型研究及应用[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3.

[3] 赵长龙.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2.